卡夫卡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4 22:5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卡夫卡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3.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4.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5.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
6.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7.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8.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9.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10.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11.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12.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13.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14.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15.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16.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
17.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
18.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19.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20.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1.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22.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23.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24.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25.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26.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27.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28.关于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的想象是把艰辛的创造和自由的自我思索之混合推到极端的结果。
29.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篇2
看上去是那种很真诚的诗人。也就是说,他的个人气质与他诗歌所呈现的美学风格几乎一致:简断、坚定、似有深意存焉。我指的是《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卡夫卡》或《瓦雷金诺叙事曲》。至于那些大量嵌入洋人诗句并美其名曰互文性写作的东西(看上去像一面中国劣质水泥墙上镶满五颜六色的洋玻璃碎片,闪闪发光,眩人眼目),我以为这和一个诗人的真诚劳动无关;或者说,它们创造了另一种风格的王家新。
在真诚的王家新身上,我们充分体会到里尔克那句名言的真切含义:挺住意味着一切。朦胧诗后期就已成名,经过第三代诗潮,再到如今的个人化写作,其间风云变幻潮涨潮落。跟王家新同时出头的诗人其中许多漂泊海外,许多改行下海,还有许多在迅速崛起的后来者如西川、海子的锐气和才气的逼迫下黯然袖手。王家新却我自岿然不动,而且历久弥新,逐渐成为当今诗坛的一个头面人物,和后进们如陈东东等同台亮相。这一切,不能不说明王家新身上有着某种坚持和独立的品格。此种品格不仅促成他在现实中的成功,也是他部分优秀之作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王家新不是一个玩弄繁复技巧并以此为乐的诗歌杂耍者。长久以来,他致力于“深度意象”的营造与开掘。思力的集中和深入使他能够比旁人较出色的完成这方面的工作。或者反过来说,正是思力深沉而单一的特性促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从这个角度来构建他的诗歌王国。在《铁》、《乌鸦》、《楼梯》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触摸到王的诗歌特质:语言像钉子一样从多个角度切入单一意象的外壳,试图抵达它之内核同时穷尽此一意象的多重含蕴;独白手法的频繁使用令此种意图显得更为尖锐(针对意象来说)而明朗(针对读者来说);此外,一种难言的沉郁之气贯穿于字里行间——这是王家新个人气质在诗歌中最直接的表露,增强了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特质在那首为他获得广泛声誉的《帕斯捷尔纳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帕在诗中已不完全是那个在俄罗斯坚持写作的大师了,而成了王家新手里的一个意象核桃。王家新在其中注入了自己最主要的生命感受,倾诉了自己的隐痛和经验。在此种意义上来说,帕斯捷尔纳克也就是王家新。因此,这首诗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再没有比营造“自我”这个意象更能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深入而真切的阐释了,对于精擅此道的王家新来说更是如此。《卡夫卡》的出彩与此也不无关系。王家新与卡夫卡气质部分接近:一种灰色的坚定,还有命中注定的忧郁。这令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逼近奥地利天才的内心,并部分的道出其心声。卡夫卡自喻为穴居动物,处于真诚状态的王家新也像某种穴居动物,老是往一个方向不停的挖掘。坚持不懈终于使他有所成就,也使他区别于像一只花蝴蝶四处卖弄技术之舞姿的欧阳江河。毋庸讳言,在技术圆熟方面王不及欧。但这一点恰恰成全了王家新,使他干脆不在词语表层上用力,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因此他的部分优秀之作面目明朗而内蕴深沉,具有动人心灵的力量。要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指人心的诗作稀少如濒临灭绝的野天鹅,因此,真诚的王家新显得弥足珍贵。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全部的王家新,或者如我所言,存在着另一种风格和品格的王家新。品格即风格,诗如其人,这类古老的命题在王家新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这与他不像西川那样善于并乐于“转化”有关)。尽管我热爱王的一些作品并受到启迪,我还是不得不指出,他还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虚伪。这一点我在阅读《游动悬崖》时就有所觉察。王在《帕斯捷尔纳克》中有一段感人肺腑的表白:那北方牲畜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然而通读全集,我不得不说自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一种被人煽情而致落泪最后却发现对方原来是在作戏般的感觉——王恰恰是撇开一切在谈论他自己。王将自己的忧郁和失意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最高的痛,在许多诗中反复的倾诉,生怕别人不晓得。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胸襟狭隘、目光局促、有着自恋情结的小男人,为了一些小小失意而哀声叹气,满嘴沉痛。此后读他的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感觉亦复如此。在《饥饿艺术家》中他还多少反映了几个外国艺术家的清寒处境以及他们的独立品格;然而文章中让人感觉到真正令王痛苦而至愤怒的却是他身为诗人却为人打工的经历。而在更多的篇什中,他却故作谦虚的抖露他在国外朗诵的骄人成绩以及某个听众认为他的作品超过米沃什的外行之论。至于“北方牲畜的泪光”、“人民胃中的黑暗”,则连影子也没有看到——当然,诗人王家新也是十三亿人民中之一员,表现自己大概也算是在替人民说话。对此我实在无话可说。只是照这样看来,历史上那些宫体诗作者比王家新更有资格高喊“我怎能撇下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的壮语,因为他们毕竟还描写了一群人的啼笑。后来我又有幸拜读了王的长诗《回答》,题目竟跟北岛的出世作一模一样。未料瞻仰完毕,才知竟有些跟离了婚的妻子说赌气话的意思在里头。这首诗体积超重,然而与北岛的铿锵二十八行一比,其境界气度、视野情怀,高下立判。当然,技术上或许有所翻新。然而光秃秃的技术若无大气驱使,就只能带来缠夹不清的后果,更何况技术并非王之所长。王诗人经历丰富,大概十分明白在此时此境,若真正去关心和表现“风中燃烧的枫叶”和“人民胃中的黑暗”,会落个什么下场,所以只是在嘴上做做秀,实际并不执行。这一点,不但使他在北岛面前矮了大半截,而且也比不上他所鄙夷的伊沙。好在王家新早就有理论烟雾弹掩护自己从容撤退。早在《回答四十四个问题》中,他就抛出高论:只有从文学中才能产生文学,从诗中才能产生诗。这句话常为人所忽略,实际上却是他的被某些所谓批评家所大肆吹捧的“互文性写作”的理论依据。对此我只想问一句:最初的文学是从哪里产生的?最初的那首诗是从哪里产生的?生活,只能是无处不在的生活。王家新那些最好的作品不就是得益于他在生活中产生的痛感么?一旦他不仅自觉躲开人民和大地,而且失去了自身的痛感后,就只能缩进大师们的引文中,编织着一个个看似五光十色实则贫乏空洞的“文本”。我并不认为在诗中引用外国人名、地名有什么不对——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某种程度上的“世界文学”逐渐成为可能,各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尽可以通用——但当一首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却是人家洋大爷的名句,而且全诗之转接、展开乃至意境营造都以此为基石时,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写作对于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基于这种文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不止王一人)之振振有辞、道貌岸然的态度,我只能称这种写作为:虚伪的写作。
篇3
1、有思考能力的人一定会反对所有的残酷行径,无论这项行径是否深植传统,只要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就应该避免造成其他动物受苦受害。——施韦泽
2、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对人类残忍。——汤玛斯·艾奎纳
3、我对人权和动物权益一样重视,这也应是全体人类该有的共识。——林肯
4、所有知识、一切的问题和答案,全都包含在狗身上。——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5、上帝所创造的,即使是最低等的动物,皆是生命合唱团的一员,我不喜欢只针对人类需要而不顾及猫、狗等动物的任何宗教。——林肯
6、如果我们了解狗真正的本性,并且知道如何鼓励它们,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主人。——依莉莎白汤玛斯
7、人类在对待低级动物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总是存在着相似之处。——斯宾塞
8、人类和高等动物大脑之间的差别,显然在于程度上而不是本质上的差异。——查尔斯·达尔文
9、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就像阳光,出于同源,落于同地。——约翰·默尔
10、人的良心要求人去帮助一切能够帮助的有生之物,并免于去伤害任何生命;除非人能遵从这种良知,人就不能说是有道德的。——施韦泽
11、钱可以买到一条很优秀的狗,却买不到它摇尾的热情。——亨利·惠勒·萧
12、你以为狗不会上天堂吗?告诉你,它们会比我们任何人都早到达那里。——罗勃·路易斯·史第文生
13、接受某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甚至能够像爱他们自己那样去爱其他动物。——罗尔斯顿
14、即使是凶猛的野兽,如果总关在笼里,也会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塔西佗
15、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倘若未能学到以爱心对待动物的观念,将来可能造成其人格及行为发展的偏差。——欧美研究报告
16、狗是唯一爱你甚过於你爱自己的生物。——德国作家温鲁
篇4
一、让学困生有米可炊
1.学会观察。写作水平低主要的原因是学困生不会观察、总觉得无从下笔,可是写文章离不开观察,学会观察尤为重要。学生看似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中也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刘伟同学在考场上用生动的笔墨展现了初三生活场景——教室背书战、食堂强夺战、宿舍躲藏战,令人拍手叫绝。我们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写观察日记,把观察到的人、事、物、景记录下来,充实到自己的生活库存里,储备可炊之米。
2.注重积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写作的知识等非常重要。学困生语言表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心里想得好但不会表达、语言平淡、口语太多等,针对此类现象我让学生准备《优词警句本》,随时记录课内外学到的好词妙句,丰富语言储备;与此同时,我还给这些学生推荐一些通俗的小说、美文、杂志,让他们在喜欢上阅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储存语言,并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要留住情感的火花,也应随时摄录生活点滴,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随手记录,不断积累,并经常翻阅,那么这些记录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可令文思喷涌永不枯竭。我们还应让学生在平时的范文学习和课文学习时积累基本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文章立意和感情抒发等知识。
二、让学困生有米会炊
1.敞开心扉。由于对作文长期的畏惧、厌烦,甚至神秘化,学困生望文生畏。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作文,其实是心扉的倾诉。而学困生因长期得不到老师、家长和同学充分肯定而苦恼,久而久之封闭自我,他们大多不愿倾吐真情。教师应用真诚和尊重叩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无所顾忌的倾吐心声,用流淌在笔尖的真事、真情取代作文神秘的面庞。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真实表达情感,(即便这种情感是幼稚的、片面的,甚至悖于常理,也要鼓励他们大胆抒发)。永驻真情是成功作文的第一步,正如法国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
2.耐心帮扶。作文其实就是借题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既要把握学困生的心理需求——和他的心弦对准音,还得对缺乏倾吐经验的他们耐心帮扶。如面对作文“爱是( )”,缺少母爱的学困生C偷偷抹眼泪,我在扣开他心扉之后发现他感受最深的是奶奶的爱,我又问他:“每当你想心事、难过的时候是奶奶哪个饱含爱意的动作带你斩断痛苦的思绪?”他受启发而写的作文《爱是奶奶的呼唤》语言平平但不乏打动人心的力量。如面对作文“( )你看我的”,刚任班长一职不久的学困生D抓耳挠腮,我问他:“你当班长是全票通过吗?”他坦诚地回答:“不是全票,我虽然成绩差,但责任心强,大部分同学把票投给了我”,“那你有话对那些当时不看好你的同学说吗?”他兴奋地点点头,马上提起笔。这样,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作文诞生了。
3.技法指导。郭沫若先生的创作态度是:“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 虽然学困生不容易掌握较为复杂的作文方法,但一些简单易学又实用的技法却能大大降低写作难度,并让学困生的作文靓起来。如拟标题时可可采用直露法、引用法、悬念法、反常法等;开头段可开门见山、设置悬念、长句排比等;结尾段可自然收束、首尾呼应、引用名言警句等;装扮语言可善用名言、妙用修辞、巧用幽默等。
三、善于发现闪光点,激发写作内驱力
篇5
挂职锻炼期间,根据组织部的工作需要及领导安排,我被分配在组织部的档案室工作,主要学习档案构成、分类及具体操作。虽然以前我在单位也接触过档案,但组织部的档案和具体部门单位的档案有着本质区别。在档案对象上,它主要是面向全县干部档案,本次主要是整理全县新任职干部档案,并对其他干部档案进行补充更新。在档案类别上,干部个人档案被具体细分为十大类:第一类是干部履历,第二类是自传,第三类是考核登记表等,第四类是学历证书等,第五类是关于入党入团志愿书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年龄证明。第六类是政审等相关材料,第七类是嘉奖材料,第八类是惩罚材料,第九类是工资表、任职表等相关材料,第十类是其他材料。
(一)严格自律,遵守制度,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基本要求
对于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党校工作的我来说,我的最大遗憾就是经历少,社会经验不足,凡事大多数还停留在课本上,这不仅影响我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更是制约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去组织部挂职是一个难得出去锻炼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是一种特殊身份,他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形象,更是党校的形象。因此我牢记自己的任务,明确我挂职的目的。挂职期间,我严格遵守组织部的各项纪律制度,严格规范自己的行迹,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二)认真学习,进入角色,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前提
组织部档案管理工作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领域,不懂、不会是我初入这一行的最大问题,但这不是做不好的借口,而是要更应该多看、多学、多问。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机遇,认真学习。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精神和尽快进入角色的决心,我认真翻阅了大量的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虚心向同志请教。通过学习,学到了新知识、丰富了新经验、提高了新能力,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工作角色。
(三)严格要求,全心投入,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关键
在经过几个星期的档案整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细节决定成败! 俗话说:眼是懒汉,手是勤汉。说实话,刚开始看到那么多人的档案需要整理,觉得头都大了,但是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有耐心,一定得静下心来,避免出错。每天重复性的工作确实也觉得有些无趣和枯燥,但是我不会因此有丝毫的懈怠,会认真核对每个人的信息,以保证准确性。就这样,每天整理几个人的档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也让我看到了“曙光”。与此同时,我不断总结每阶段工作得失,及时反思,力争提高档案整理的准确率。
(四)珍惜机遇,锻炼提高,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最终目的
一个多月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让我对档案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我校档案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挂职锻炼的意义和现实需求。
在接触档案工作之前对档案整理工作有着模糊的认识,认为档案是可有可无的,档案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我手中装订成册的档案越来越多,才发现档案工作原来是必不可少的,它记载了一个干部的任职历程,展示了一个单位的工作成果。正如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有句名言,叫做“一切归档!” 说明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如果现在再问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体会是什么,我的回答则是繁杂、细致、重要、责任、坦然。
篇6
2011年2月,由麦家小说《刀尖》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播出后,麦家就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刀尖》播出,一场小规模文化圈内的聚会上,麦家向道贺的人说,这部剧拍得他自己一点也不满意,然后,皱着眉心,摇头,不愿再言。
自那时起,麦家只通过微博、博客与外界作一些小说之外的交流。谍战江湖中的杀伐决断,在他的生活和文字中爽落淡去。关于写作,留下最后一部谍战小说《刀尖》封笔时说的,下次再见,将是爱情。
人到中年,历经过时代变迁,翻滚过谍坛风雨,那个总是皱着眉头的谍战开山作家越来越家长里短,过去的一年,他在杭州西溪边的大房子里开起了咖啡馆,打算在花簇水榭间与年轻的写作者玩一玩文字游戏,给孩子做做早餐,谈谈爱情。
“几乎所有的爱情都以‘你好’开始,以‘你好坏’升华,以‘你好牛’进入,以‘你好吗’衰弱,以‘你还好吗’结束。只有一种爱情不变。”
2012年农历九月十三(阳历10月17日),麦家父亲去世周年祭。
早晨六点钟,麦家起床,从杭州赶回富阳老家祭祀。烧了一小时的纸钱,论金额,少说百万。风大,纸灰满天飞,麦家母亲说,这样好,飞得越高父亲取得越多。纸灰呈灰白,母亲也说,这样好,白说明父亲在阴间活得清白。母亲还要麦家这些子辈在灰堆上盖手印,男左女右。讲究之多之庄重,让麦家时觉得父亲没死,只在远方
麦家父亲是一个农民,只读过一年私塾。在麦家看来,父亲是极有“慧根”之人,甚至他自己的“慧根”也是父亲给的。老一辈父子之间的交流习惯,言谈极淡。麦家的印象中,父亲第一次找他聊天,是他即将初中毕业的春节假期。麦家父亲带着儿子在学校外面走了一圈,又一圈,终于说:“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
父亲的话是麦家人生中记在心里的第一个“哲理”,已经准备好读完“最后一学期书”的麦家全然换成了另一个人,在全校两个毕业班总共98名同学里,成为五个去更远的地方读高中的人之一。
一晃,麦家的独生儿子现在也到了麦家当年听父训的年龄。 儿子进了青春期,装酷先从麦家面前开始。
麦家爱儿子的方式从烧一顿早饭开始。清炒大白菜,一杯冰牛奶,三只包子,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麦家做好这样的早餐,送儿子到电梯口,现学现卖地用英语说一句”愉快一天”。儿子对麦家眉毛一扬,算是回音了。麦家回想自己和父亲的相处, 当年那句“哲理”也许是农民父亲想过几个通宵、讨教了某位老师,更也许是挖空心思后的“灵感突发”,但无论如何,那句话让他换了一颗心灵,一台发动机,进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直未从写作中抽出身、又家教很严的麦家这才发现跟儿子交朋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那种极少却能改变一生的交流方式已经不存在了。“装吧,父亲总是孩子的练习场”,麦家感叹。儿子嫌他老了,落伍了,不爱跟他嗦。到了这会儿,严厉也没有用,底牌在独生子手上。
麦家开始转变对儿子爱的方式。想做一个慈父,多悄悄地做一些儿子需要的事,多留一些感动给儿子。尤其是在父亲去世后,麦家越来越这么想。
“我年近半百了,快知天命的年龄了。”到了这个时候,麦家把爱当成一种日常之事。封笔时,麦家留下的念想是爱情。“能把爱情培育成亲情一样永恒,才见一个人的修养和福地。”麦家这样说,而其实,再跟他深究,相信爱吗?“信又怎样?不信又怎样?难道不信就不去爱了?有些东西不必去思考,只要去经历就行了。”麦家更喜欢这种冷暖自知的方式,在爱情面前,他说自己是个无知者,越爱、越说或越经历,越不晓得它是个什么。
“几乎所有的爱情都以‘你好’开始,以‘你好坏’升华,以‘你好牛’进入,以‘你好吗’衰弱,以‘你还好吗’结束。只有一种爱情不变。”不变的是什么呢?追问一百遍,麦家还是扔过来一句:“我的态度还是不变:不说,不告诉你。”
“你总有因为做错了事而沮丧的时候,比如本该收获90分,结果不知怎么地只拿到80分。这时候你需要对自己说:嗯,没事,其实什么事都没发生,我们要学习享受成功,而不是为完美挑刺,不完美才是真理和现实。”
麦家最近的出品,是《非虚构的“我”》,一本收录了他近五年来在报刊发表的散文集。《非虚构的“我”》中,从《暗算》、《风声》、《解密》谈起,谈了“文学的创新和责任“。
2003年,麦家的第一部谍战小说《暗算》在国内出版,在台湾率先“轰动”。台湾中情局买了20本用去研究军事情报。台湾波西米亚出版公司得知这一消息,迅速向麦家购买了包括《暗算》及其姊妹篇《解密》在内的繁体字版权,并很快出版。台湾中情局再一次采购了五百套。从这时起,从麦家笔下写起的谍战题材成为一种风暴,从图书到影视。
到出版于2011年底的《刀尖》为止,麦家总共写了5部长篇谍战小说。自《暗算》开始的谍战题材写作是麦家对”文学的创新“。虚虚实实的密码、对号入座的背景,还有丝丝入扣的逻辑,在麦家笔下形成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非虚构的“我”》也是麦家对自己这种写作的一次剖白。麦家一向不大情愿用“谍战”两个字来定位自己的作品,他更愿意说他写的是“特情小说”或“新智力小说”,因为它们更多关乎的是侦听、破译、解密,和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并不对称。
《刀尖》之后,麦家封笔了。对于一位正当大热的作家来说,这并非轻举妄动。很显然,经过《暗算》、《风声》、《潜伏》等一轮又一轮电视剧、电影的热播热映,国内谍战文学已越来越浮夸、虚躁。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部佳作,多数作品内核被原材料所局限,外观被商业规则所绑架,导致实料焦槁,情节投机,人物单薄,历史观混乱,责任感缺失,留下的只有一个空洞的立意架子和一件华丽的谍战外衣。这是麦家封笔的理由。
记者: 人可以战胜年龄吗?
麦家:奥地利作家托马斯·贝雷·阿尔德里奇有一句广为人捧的名言:抚平心灵皱纹,等于青春永驻。40岁后,这句话荣登我日记本扉页,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和最醒目的标示,指引自己尽可能抚平心绪的波澜,压缩身躯的欲望,自感“受益匪浅”。
记者:有人说当作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独处,你是一个乐于独处的人吗?
麦家:写作是个孤独的职业。作为一个作家,不管是做人还是做文,喧嚣终归是他的敌人。享受孤独是要有资本的,对人对事有见地,有思想,有审美能力,文字成了你的朋友亲人,这样孤独就会成为你的花园,可以品味,可以享受。
记者:对作家身上担任的社会职务怎么看?对写作有无影响?
麦家:这要看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如果你从心里迷恋它,为了得到它去付出,去经营,这样当然会影响写作,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的写作不过是得到这些名誉和头衔的途径。但我身边很多朋友,虽然有很多社会职务,但他们不以为然,这些职务也不过是对他们写作取得成果的另一种肯定方式。
记者:你有没有非常喜欢的作家?
麦家:太多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偶像级作家,比如卡夫卡、福克纳、海明威、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我都追随过,现在我很喜欢喜欢拉美的一个新冒出来的作家波拉尼奥,他写过《2666》、《荒野侦探》等小说。
记者:你的一些观点和言论越来越平和了,是心态、年龄的原因?
麦家:一个人在二十岁时不愤世嫉俗是没出息的标志,一个人四十岁还愤世嫉俗也是没出息的标志。年龄肯定会影响人,我年近半百,快知天命的年龄了,理该变得平和一些。但我觉得我还是不够平和。外人看,我名利双收,风光无限。其实,我时时感到沮丧。因为这时代与我的愿望是有距离的,物质的过分泛滥、强势和情感的过于复杂、虚假,歪曲、掩盖、抽离了太多东西,包括公理和常识。
记者:邀你上腰封推荐新书的人那么多,什么样的书你才会真心推荐呢?
麦家:我其实不爱跟人推荐书,因为人和人不同,有些书是我的良药,但对你可能是毒药。正如生活中你的朋友往往是要通过交往去发现的,而不是靠人介绍。书就是朋友,你得自己去寻找。
记者:你对历史持什么样的态度?
麦家:作家关注人性。而对人性来说,历史和现实是一回事,古人身上的善恶今天我们身上照旧。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作品我们都能看,能理解,能欣赏,就因为人性其实没有大的变化。
篇7
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家,泰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受灾地区多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此次海啸造成这些国家旅游业损失巨大,目前他们虽已着手开展各旅游景点的重建工作,但最重要的无疑还是恢复各国人民重来本地旅游的信心。然而,面对受灾国的呼吁,国内如果有人此时提出要去受灾国旅游度假,可能就会被舆论的口水淹死,因为这可能被认为是缺乏基本的人道情感。比如,前几天,田亮不顾马来西亚的灾难,仍要去拍写真,就被舆论批得无地自容。作为受灾国的泰国反而比我们更坦然更宽容,他们并没有将旅游重建和救灾对立起来,将迅速开展旅游重建看成是大逆不道之举,或者说一定要停止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旅游以示哀悼。对他们而言,旅游就是一项产业,是这些地方发展和生存的基础。灾难的记忆将永存脑海,但经济要发展,旅游要持续而且要想办法振兴。
与此相比,我们对富人、明星们却似乎存有偏狭之感,比如希望他们停下手中的工作,去捐款,并且要大声说自己捐多少钱。对于没有去捐款或者暂时走不开的,就会发出某某为什么没有出来的诘问,而对于捐款数目不详更会问为什么不公开数额,这些行为,并不是国人对于灾难应有的态度。在人道主义救灾面前,我们要相信,许多富人、明星们默默捐款的方式自然有其道理,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得已之处。要相信一些富人、明星们没有到场去捐款,也仍然会以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悲悯情怀,哪怕他们没有捐款,只要记住南亚这场灾难,也同样说明心中有对同类的爱心,甚至就算他们没有想起这场灾难,也应该用灾难中的人性之美去感化他,而不是我们目前的彼此怀疑和猜忌,这才是我们整个社会宽容的表现。事实上,也只有社会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宽容,人道主义才会越来越多地展现。而当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让宽容的理念真正流溢于国际交往之中。
南方都市报文/翰楚
酷似天安门不是问题的焦点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仿建天安门的问题焦点放在酷似天安门上。
在封建社会里,皇权的象征之一就是皇宫建筑。谁要是模仿这种建筑式样,就是对皇权的冒犯与挑战,就是大逆不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化进程的加快,诸如"天安门"之类曾经象征着皇权的宫殿建筑,已经揭去了神秘的面纱,成为我国建筑艺术上的瑰宝,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既然天安门这样的建筑模式是一种建筑艺术,那么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征得群众的同意后,不管在哪里、不管是谁都可以借鉴与模仿。
我觉得黄金镇真正叫人反感的是,在中央三令五申禁止搞形象工程、自身又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打肿脸充胖子、劳民伤财。真正应该追究的是相关责任人这种不计后果、不考虑群众负担、滥用政绩成本的行为。
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放在这栋办公楼该不该酷似天安门上,只能误导群众,转移视线,为这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开脱。
潇湘晨报 文/田德政
烟
文/马驰
我现在每天大概要抽一包烟,我自己知道,我的烟量又涨了。我平生第一次抽烟是在上初二的时候,躲在学校后面的小花园里,我的一个同班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包没抽完的烟,经过私下里热烈的讨论与严肃的思考,几个人决定把它抽掉,那是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几个十四岁的少年鬼鬼祟祟地给自己的人生开了戒,仿佛是为了给这个仪式增加点紧张的气氛,我们还特地安排了两个同学一前一后望风,为了不让偶然经过这里的学校老师发现。那一包不知从哪个可怜人裤兜里滑落的香烟实在没有给这几个同样可怜的少年带来多大的乐趣,在都被呛得相继咳嗽之后,大家就很快放弃了这个像做贼一样的仪式。再次频繁地接触香烟是上大学以后的事了,老同学面对相互敬烟似乎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我记得我第一次公开在父母的身边抽烟是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一次家庭的聚会,一位长辈顺手递给了我一支烟,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很从容地抽掉了,坦率地说,这种从容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丝忐忑,因为我一直在观察着我父母的表情,事实上他们什么反应也没有――一个逐渐长大的儿子开始公开地抽烟了,他们对此保持沉默,这沉默意味着允许。
人为什么要抽烟,烟草究竟能够给人们带来多少乐趣,这个问题许多人有许多种答案。但是通常的事实是,人们在面临压力、焦虑、不安与苦苦思索的时候,似乎更愿意去点燃上一棵香烟,在慢慢升起的烟雾中,享受片刻的逃离与放松,似乎这小小的烟卷在自己的嘴边燃烧的时候,也真的能够把缠绕着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慢慢烧掉,然后在轻烟曼舞中找到自己的对策。或许由于不同的人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会各自不同,所以市面上的香烟从口味,到品种,从包装,到价钱也都完全不同,但它又不是无穷无尽,那些习惯于抽同一品牌香烟的人,他们的身上也大都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他们所要面临的问题也都大抵相同。也不知道是人群把香烟给划分了,还是香烟把人群给划分了。
大人们不允许一个孩子抽烟,除了在健康方面的关怀以外,恐怕还有一层更深厚的心理动机,那就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孩子也会有忧愁,有焦虑,有挥之不去的紧张与时时袭来的压力。
我现在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我的父亲都要递给我烟抽,我想我以后也会有拿烟递给我儿子的那一刹那――那会是一个成年人对另一个成年人的同情与关怀,毕竟,他也开始承载着生活中的焦虑、不安与无法言说的沉重。
不读书不等于没文化
近日,有媒体报道,五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下降,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多元化是主要原因。其后的相关报道和评议,几乎"唉"声一片。
"学生原来不读书"的忧虑,有些年月了。早在上个世纪,互联网未兴之时,我就曾无数次以先进文化代表的身份,苦心劝谕天天追逐电视动画片的女儿:"多读书吧,我们的知识,都是小时候读书积累过来的。"终于有一天,我被女儿更先进的文化噎得直翻白眼:"我长大了,也对我的孩子说,多看电视吧,我们的知识,都是小时候看电视积累过来的!"
我无法驳倒逻辑和事实都成立的顶撞,尽管和众多父母一样,我对读图人的思维力能否超过读书人深表怀疑。但我又不太相信,文化素质和精神情操,非阅读不能养成。
这里所指的阅读,与求学和术业无关,说的是消闲方式。阅读率走低,全球皆然。据《青年时讯》报道,美国以前被认为最喜欢读书的18岁到34岁的年轻人,现在是阅读最少的一群;日本近半数人当月根本没有读书,比十年前增了10倍;英国40%男性表示他们从不读书。另有《中华读书周报》报道,德国人阅读兴趣也日渐萧索。沙龙读书和艺术活动薰陶出一代又一代绅士淑女的老欧洲,此刻正"皱着眉头隔洋远眺,惴惴忧心于纽约与旧金山遍地蔓延的现象,明日便会登临"。
我以为自己应属5%有读书习惯国民中的一员,但本周没怎么读书,每晚追着凤凰台的"华人纵横天下",看赵小兰,贝聿铭,李昌钰、朱棣文的生动故事和精彩言说,并不觉得自己堕落,因为这些节目的吸引力,大大超过手头的书刊。
按照老广"以形补形"的理论,既然书本的阅读可以提高文字水平,那么声像的观看就能促进语言能力。至于智慧思想和连珠妙语是被读入脑中还是听进心里,有区别吗?而在时效上,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总有过去完成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差别。此处绝妙诠释了黑格尔之言:一个灰色的回忆,不能抗衡现实的生动和自由。
新快报文/小康
“杨翁恋”是一处人造景观
翁小姐和杨老师之间的事,原本不过是周瑜和黄盖之间的事,别人无权置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杨老师在国人眼里是具有崇高地位的,他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很强的外部性:他会成为别人仿效的楷模。
对杨、翁二人来说,最强有力的理由就是爱情!是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翁小姐和杨老师本人,别人都不能代替他们回答这个问题,所有的追问在这回答面前都不得不戛然而止。但这个回答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天衣无缝呢?杨翁恋最大的可议之处就在于,虽然可声称没有违反爱情的逻辑,但却违反了自然的逻辑。
有网友感叹:"这事发生在名人身上就叫风流佳话,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叫老不正经。"话虽刻薄,却不无道理。夫妻年龄相差过大为何会被民众视为不正经?即因它是反自然的。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桃花要到三月才开、雪一般入冬才下等。顺应这些规律就是正经,悖逆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经。翁、杨之间相差半个多世纪,你真的相信他们可达到琴瑟和谐的境界吗?中国80多岁的老灵魂多得去了,有几个能承蒙20多岁的青春如此垂爱呢?
爱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就连翁父也说女儿作出了牺牲,只不过这种牺牲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罢了。可见连杨老师的准岳父也不认为这真的是爱情,悖逆自然的特点又是如此的明显,民众会用什么理论来解读杨翁恋呢?最合理的当然就是"成本-收益"理论了。不是已有人以此为例再次证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了吗?杨、翁二人各自付出了什么成本,又获得了什么收益,网上有很精到的分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别人说我不厚道。
民间舆论对"老牛吃嫩草"颇不以为然,其实是出自维护自然规律的一种本能,防止这样的婚姻大量出现可能带来的混乱。但一些论者对杨翁恋的激赏,却很让人费解。
大河报文/郭松民
水煮白开水
川菜中有道名菜,叫水煮肉片。一不留神,水煮这类饮食名词成了书上的名吃。近偶然走进一家小书店。一抬头,一排冠以水煮书名的书让人好生奇怪:几家出版社竞相从《水煮春秋战国》吆喝到《水煮楚汉风流》,再到《水煮三国》、《水煮后三国》、《水煮商人》等。
这让人联想到书名中屡见不鲜的跟风现象。比如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面市后,很多《……可以说不》的书慕"名"而书;一部《谁动了我的奶酪》火了后,《我能动谁的奶酪》、《谁也动不了我的奶酪》、《谁敢动我的奶酪》等如绕口令般的一哄而上。这种书名上"低、俗、浅、浮、煮"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跟风现象,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认为,这是书商和出版社向市场媚俗的结果。众所周知,饮食是吃,文学是学,名吃与名词不是不能嫁接,但像这样把水煮饮食与经典文学"辣"郎配在一起,看似幽默诙谐,实则哗众取宠,贻笑大方;这样去吸引眼球,水煮读者,玩的是吆喝秀,端的却是败味汤!
其实,就水煮本身来说,无可非议。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种市场的吆喝,就跟闹市中小贩们爱用流血价、跳楼价等来叫喊赚吆喝一样,只不过传媒书商吆喝的范围更广,手段更隐蔽含蓄、婉转文雅一些罢了。比如可以组织作家到处签名售书,或者开个作品研讨会,发点溢美之词以促销什么的。但读者并非都轻信传媒的炒作,作家也并非就一签就灵。笔者就亲眼看到有位出书影星在成都几个小时下来也没有签上几本书的尴尬事。由此想到,文学需要什么,最终还得由读者说了算。我想,如果一本书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哪怕传媒书商喊破嗓子,百般水煮烧烤也是枉然。
中华读书报文/文仕全
农民比市民更幸福?
《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他们没必要像上班族那样出门就遭遇堵车的痛苦,没必要像公务员那样被强制带薪休假,不会因为生活条件太好而染上糖尿病、脂肪肝等"富贵病",没必要因为国庆放假不知道去哪里旅游而烦恼。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
最近一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表明,在城市中产阶层尚未成气候的背景下,农村已经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民工;而且在城市人疲倦了都市生活而向往乡村田园,以吃农家菜,玩农家乐为时尚之时,农村人整日呆在城市人向往的生活中。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民间俗语云: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西哲云:欲望是一团痛苦---农村人穷惯了,也就穷不怕了,觉得只要不生病不死就幸福了,面对现实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而且拥有的东西很少,就没有害怕失去的恐惧了---而城市人就没有这种潇洒了。
很显然,"农村人幸福感强于城里人"的判断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冰冷的基础上:城市人和农村人幸福的底线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城市人的相对不幸福是建立在一个很高的福利底线上,而农村的相对幸福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低的福利底线上。
说得残酷一点就是:站在一个很低的福利平台上,农村人没有机会享受到城市人的"不幸福"。高的福利孕育了高的期待,相对剥夺中生长出不幸感;低的福利孕育了低的期待,听天由命中生长出一种无奈的幸福感。总之,城市人的"不幸感"是跟未来的消费主义比较,而农村人的幸福是在跟过去的匮乏比较。
这是什么的幸福和什么的不幸啊?关公战秦琼式的幸福感比较折射出何其沉重的现实,何其巨大的鸿沟。
燕赵都市报文/东方木
二大爷的书悄然问世
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中文系的哥们。他是北京人,有事没事就到我们宿舍天花乱坠地胡侃一气,几年下来,他让我真切地相信了京油子绝不是浪得虚名。但是,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还不是他,而是他在北京的一位二大爷。有次他跟我聊到名人的出书热,非常不齿地说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你知道吗,我在北京的一位二大爷不久前刚出了一本书!"我赶紧追问他二大爷尊姓大名,但他无论如何也不告诉我,最后只是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二大爷出书缘由:他二大爷是开足疗按摩店的,有一次把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伺候得倍儿爽,一来二去,在此位编辑的鼓捣下,他二大爷的书也就悄然问世。
这哥们说他忘了书的名字,只是记得封面上有一个大脚丫子。
考虑到我村里有一位专钉马掌的大爷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能写点对联儿啥的,在这位哥们面前我心里也就平衡了些许。
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年头儿似乎随便是个人就能出书。出书的人多了,市面上的书自然也就多了。有人把当前中国书市喻为通货膨胀,意思是说,卖书的人多了,买书的人少了。还有人说国人越来越懒,不爱读书了。在我看来,实在是另有隐情。
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就有一个特爱买书的仁兄,从大一开始,他就不停的买书,大中小部头的各色书籍几乎充斥了我们宿舍的公共空间。而他买的书,都有一个共性――必附有序或跋。起初,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畅销书,只要他买到手中,第二天就能在课上向广大同学老师兜售其中理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宿舍的其他几个人都被他折服得要去寻死觅活,我们一致认为他的阅读能力真是太强了。后来,这位仁兄终于向我们揭开了谜底:"别看那些书弄得那么花哨,正文翻来覆去讲的那些废话都在序言或跋里了。再说了,你们瞧瞧,序言或跋里的字块儿多养眼呐!"
在佩服此位仁兄的无限演绎能力的同时,我从那时起就对出版业的编辑水平叹为观止,这也使我更加坚信,中国图书市场的卖方市场是多么地有根有据。
可怜的韦小宝
在金庸的小说人物中,最可怜的莫过韦小宝了。
其他人物,比如郭靖,虽然憨厚到了虚伪,但终于博得了一代大侠的名声;再比如岳不群,虽然耻辱地死在了武功最差的仪琳手里,但终于为汉语增加了一个伪君子的代名词。好的好到底,坏的坏到底,都算各得其所。惟独韦小宝,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又坏不到极至,让人不知所以。
这里不是想分析小说里的人物,比如这个属于扁平人物,那个属于圆形人物等等,而是说他们在金庸言谈中的地位。说韦小宝可怜,是因为在金庸的嘴里,他也是变来变去的。
最初,金庸写了《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这样评述自己对韦小宝的态度,"事实上,我写《鹿鼎记》写了五分之一,便已把韦小宝这小家伙当作了好朋友"。
那时,金庸对韦小宝是喜爱的。谁会把自己不喜爱的人当作朋友呢?
后来,大约2001年吧,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金庸又说了类似的话:大家要学习郭靖,不要学韦小宝。
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金庸又提起了韦小宝,说真的想过最终让韦小宝七个老婆逐个离他而去,因"这厮实不应可享尽齐人之福","小朋友读到会不好"。
就这样,两三个起落,韦小宝在金庸嘴里便从天堂跌到了地狱,至于从前金庸说过的韦小宝的"义气"之类在现在他当然不会提起了。
其实,韦小宝还是那个韦小宝,贪玩好色,但义薄云天,不过金庸的处境不同了,自然和韦小宝生分了。
从前的金庸,也是一江湖人物,为了增加报纸的销售量,不得已操刀玩起了武侠小说,自然和同为江湖人物的韦小宝多亲多近。而现在,金庸靠近了主流,处了庙堂之高,抛弃个把从前的朋友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不正常的。
从这一点上说,金庸现在的性格和另外一个江湖人物宋江有一些相似。那就是,当着水浒好汉的面绝对不会打开自己的木枷,一旦四下无人,自然落得个轻松自在了。
他这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打紧,可苦了韦小宝了。如果韦小宝泉下有知,当和七个老婆抱头痛哭一场吧。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文/王小山
经济学家的“”心态
最近周其仁教授大谈超英赶美。他在报上发表文章,说他不过是"在转述伟人、前辈、同事和朋友的看法。远看中国,我对这些判断没有异议"。
我们尊重经济学家,是在于他们有我们没有的分析力,不是因为他们更喜欢追星。遗憾的是,周先生把学术明星们彼此矛盾的意见一股脑儿地堆在一起,不加分析地用来支持自己对经济发展的乐观前瞻,颇有些的味道。
比如,他听说美国媒体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问"75年后谁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结果只有一二位肯定地说是美国;一位说如果俄罗斯进入欧盟,就是欧盟;俄罗斯不进欧盟,还是美国。除此之外,八九位诺奖得主,一致说是中国。接着,他又引用林毅夫的预言: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过美国。
75年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需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比美国高那么几个百分点就可以。但要在2030年超过美国,年增长率就非得两位数不可。这两个预测,对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估计,以百分点计至少相差一倍以上。以年份计也是75年后还是25年后之别。我很少见到经济学家的意见可以差这么远的。你即使是盲信也只能信一家。周先生怎么能对两家都没有异议呢?
最邪乎的是他引述张五常教授:"18年后中国的人均GDP可以向美国叫板。"并说张教授有根据:"就是日本在人均GDP方面发力追美国,实际上也就是二十年。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势头比当年日本好,可以减去两年,十八年够了。"18年后就是2022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如果那时中国的人均GDP要能和美国叫板,中国的GDP就至少是美国的四倍。如今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左右。况且美国经济也不是原地踏步。到那时,经济总量至少也翻番了。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按张五常的预测,中国经济从现在到2022年,不是翻三番四番的问题,而是要增长六十几倍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靠"亩产万斤粮"之外,大概也是别无他途了。笔者不知道周先生是把张教授看作朋友、同事、前辈,还是伟人。若是朋友和同事的话,最好先去看看他是否喝醉了。
《东方早报》文/薛涌
男人找工作 女人找老公
文/座间翔
闲来无事,翻了翻桌上的一份报纸,头条内容勾不起我丝毫的兴趣。在这张报纸里,与党政大事绝缘的我好像只有中缝广告是合适看的。不过离广告栏最近的一则豆腐块文章还是吸引了我的视线。
据报道,中国男大学生找工作,女大学生找丈夫。对20多所大学的45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最多的男性约43%把专业发展作为主要择业标准,而女性40%考虑的是工作地点和收入……22%的女性坦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家可以遇到梦中白马王子的公司,以便随后同她结婚。""舒适的工作和正常的收入对于一名女性来说足够了。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位出色的丈夫,因为竞争是残忍的……"
电视里经常出现的女性形象大抵是巾帼不让须眉啦,不输男人的职场女强人,以及女人能顶半边天之类。让人觉得所有女性都是挑战男权社会的斗士。而现实的情况恰如这份报告显示,女性不喜欢竞争。女侠,女将,女主管,女强人终究只是女性中的一部分。看了这则消息不禁让人有点失望,女孩子们怎么忽然有那么多不求上进了,还是这种社会分工本来就天经地义?我想当然都不是,只不过我们(男和女)现在都太现实了,比起安逸的生活,口号和理想是那么苍白,而女人作为理性的动物(请原谅我的无礼)比较舍得抛弃"没用的东西"罢了。
作文也要分级制
最近,针对有关人士对中小学生作文考级的质疑,作文考级中心作出回应,其态度是温和的、说理的,比之几年前某些语文教育专家的蛮横不讲理,给人一种最明显的感觉是,社会毕竟又进步了。
然而,态度归态度,道理归道理。据悉,全国中小学生作文考级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会作文考级中心负责,共分12个等级,分别对应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2个年级。
作文考级论者认为完全可以探究出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作文能力量化评估法。近年来,量化评估方法在人文学科的实施,几乎没有成功的范例。具体到作文,实际上,中国语文教学的问题,恰恰是用冷漠的知识分析取代审美的语文感受,使本该生动活泼的语文沦为僵死的、枯燥的、不受欢迎的量化分析。有一点不应忘记的是,历史上多少蠢事恶事都是以科学的名义实施的。
作文考级论者认为,考级是一个良好而有效的考核手段,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考级找到学生的不足,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不借助国家教师培训计划等方式进行推广、普及,从而实现中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整体提高,而非要搞一个有偿的培训和考级?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谋财的怀疑。有人算过一笔账:报名费120元,从1级考到12级,即使次次过关,也得花1440元,再加培训费、教材费等,全国3亿学生的基数,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不知要养肥多少作文教育专家。
当年,学者董任坚在谈到学者的品格时说,学者的研究不当有一点金钱势力搀杂其间,否则,研究便失了效力,学者便失了信用,且于社会无涓滴的裨益,就是学者的资格亦丧失了。拉贝莱有句名言:"学问无良知即是灵魂的毁灭。"今天,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以教育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永远是值得敬重的。但是,若果如分析者所言,因为利益驱动,不惜以科学的名义,以加重学生的经济和学业负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为个人或集团牟利,那么,恐怕就连"学者的资格亦丧失了"。
中国青年 文/周然毅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