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6 15:3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篇1

高职院校篮球单元四角传球教学反思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反思,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修订和完善传统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教学计划在任何时候都是老师上课的指导性文件,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不仅能够使教学安排紧凑合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很好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知识层次,同时也能够达到课前预定的课的密度和强度。坚持教学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是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始终要坚持的方向。

一、四角传球练习的现状分析

四角传球技术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四角传球技术的学习,提高同学们传接球练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已学习的传接球技术、培养学生的篮球手感和战术配合素养。为后续的篮球战术学习打下基础。

对我院2010~2012级40个教学班的篮球四角传球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学生人数1381人,男生756人,女生625人。课前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学生在小学、中学、高中都上过篮球课,不同程度的进行过篮球教学和训练,但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对篮球历史和发展的了解甚少,对篮球场地、规则知道的懵懵懂懂,能正确掌握篮球传接球技术的人数不足20人,有较好篮球基础的男生186人,女生25人。

实际教学过程中,第一节课的练习差强人意,一球练习持续不了三分钟,第二节课能基本上完成两球的练习,第三节课基本上能完成四球的传接球练习。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和纠正方法

(一)练习中传接球易出现直线跑动的错误

在老师讲解练习方法、动作要领和示范后,学生明确了四角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和对角落位的原则,但大部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的是直线跑而非弧线侧身跑技术。从而出现了传接球不到位和多球练习中“撞车”现象。

纠正方法:

1.熟记动作要领,强调弧线侧身跑传接球和对角落位,真正了解弧线侧身跑的意义。

2.回传球后跟随传给球的队员侧身弧线跟进(不能先跑)接下一组的传球。

3.设定标志物避免进入限制区域,以防出现直线跑。

(二)练习中传接球不准确,练习中断

在练习中传球随意、接球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练习中断;多球练习中造成一角处人多,一边青黄不接的现象。

纠正方法:

1.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力争传好球,接好球。

2.加强对体育骨干、小组长的培养,让其提醒和督促练习任务的完成,并承担临时缺人补漏的“救火”任务。

(三)只为完成练习而传接球,头脑中没有战术配合的意识

篮球技术的学习目的是为战术配合做准备、打基础,篮球技术的练习形式、跑位都含有战术配合的因素,培养战术配合的意识要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始终。

纠正方法:老师要讲清练习的目的,强调其中蕴含的战术素养,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明白弧线跑、侧身跑、跟随跑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学安排建议

(一)不可忽视篮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

虽然同学们在小学、中学时期不同程度的学习过篮球技术,但从上课的情况看,同学们大都掌握的是一些表象的东西,会比葫芦画瓢,想当然地去说或做技术动作,但对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说不清楚,技战术意识不强。进入大学学习后,学生的心理已基本成熟,不失时机的复习巩固已学习过的篮球技战术很有必要,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四角传球练习过程中,完成的练习质量差,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素质差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身体素质训练的安排,应围绕篮球运动的特点去进行,力量训练是完成一切技战术的基础,应多安排一切上下肢、腰腹肌部位的力量练习;篮球训练和比赛短距离的急起急停最多,一次急起急停距离不会超过30米,应多进行短距离的速度练习;耐力素质是高质量完成一节课的保障,建议在准备活动中多安排徒手或持球的耐力练习,也可安排专项的篮球耐力练习如一分钟全场运球上篮、一分钟限制区外自投自抢投篮,规定次数及格,增加压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柔韧素质的练习,篮球运动对人的肩、腰、髋、踝等关节柔韧素质要求很高,发展柔韧素质不仅能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提高肌肉、肌腱的伸展性,也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质量和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教学顺序安排的建议

首先,安排篮球的球性练习和复习已学过的传接球技术、加大传接球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讲解篮球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进行正面、侧面示范;重点练习双手胸前传球和单手肩上传球。

其次,教学安排先从一球练习开始,熟练掌握四角传球跑动的路线、传球时机、落位,练习较为熟练后鼓励学生可采用多种方式的传球(主要采用双手胸前传球、也可单手、反弹传球),但不要造成走步违例,尽量不运球或少运球;一球练习熟练后逐渐增加球数到多球联系,多球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在球场上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视野,要求学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集中注意力,真正把传接球和跑动融为一体,多球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再次,学生多球练习逐渐熟练后,安排四角传球练习的反向练习,反向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传接球技术的全面能力。练习顺序也应从一球练习到多球练习。

篇2

李吉林老师是个特别的英雄,她常常把自己当作儿童。她说:“我,一个长大的儿童。”儿童原本是自由者、探究者、游戏者,由此而生成的童性哲学,其核心是探索、寻找、发现“真”。李吉林有儿童之真,她的哲学是童性哲学,核心是真与创新。从这个角度看,她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情怀是一种儿童精神、儿童情怀。这些让她永远爱儿童,永远像儿童,让她永远是把儿童培养成中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人的英雄。我们应该赞颂这样的英雄。

是儿童,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正是在故事中,李老师成了长大的儿童,演绎了儿童教育的英雄篇章。

李吉林老师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她常常转换角色,变成故事中的某个人,模仿他的讲话、走路、手势、脸上的表情,惟妙惟肖,让大家敞怀大笑,好不开心。现在想起来,她营造的是一种情境,让在场的人入境入情,分享她的快乐和智慧。李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生活中的、教学中的事在她那儿就成了故事,因而,她的生活充满乐趣,在她的故事里我们也分享了她的真诚和所创造的幸福。李吉林还是个创造故事的人,她所创造的最大、最美、最动人的故事就是情境教育。同时也不难理解,她的情境教育正是来自她的生活,是她生活土壤里长起的一片小森林。这一切源自她的真研究、真创造,因为,创造故事的人就是创造生活的人,而创造生活的人才会研究教育进而创造教育的奇迹与精彩。

先说说照片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在南通十字街照相馆看到李老师一张照片,侧面,扎着两条小辫子,漂亮,清纯,朝气,活力,一种美丽扑面而来。照相馆给照片冠以“女人像”之名,列于橱窗,因而引起许多人驻足欣赏。为此,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她的“女人像”。她没有恼怒和反对,也没有向照相馆提出什么意见,始终坦然、淡定。据说,这张照片是应照相馆之邀而拍的,她爽快答应了。直到现在这还是个趣谈。如今回过头想想,这有什么不好呢?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当大家都还“土里叭叽”的时候,她就显得“洋里洋气”,勇敢地把自己的美呈现出来,这实在是种勇气,说明她有个性,有追求。这张照片是她的本色,她追求的美丽是自然之美,是人性之美。难道教师一定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难道为了成“家”、立“派”一定要抛弃自己的美丽?近50年的岁月沧桑当然在她面庞上也留下印记,但始终没有遮蔽她的美丽,她的人性之美从来没有消褪过,李老师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李吉林很真。

说说她在小店里吃小吃的故事。似乎是个习惯,每逢上了公开课,她总是邀我们散步,或是我,或是其他教师,在大街小巷无目的地闲逛,边走边聊,聊的话题肯定是那刚上过的公开课。这样的闲逛自然成了公开课的延续,是公开课兴奋、激情和讨论的延续。随着闲逛,一定会来到某一小巷的小店,坐下来,有时一人一个蛋饼,黄黄的,香香的;有时一人一小碗馄饨,冒着热气,漂着葱花;有时合吃一大把花生,劈劈巴巴,在响声中往嘴里扔几粒花生米……聊天是不会停的。首先是分享,分享上课的心情,分享心得体会;其次是争论,争论中有坚守,有小小的后悔,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建议与设想。现在想来,这就是校本研修,是教学反思,尽管没有程式,也不在茶社和酒吧,而只是普通的小店,却是那么认真而热烈,那么投入而深入。李老师是个脑子不会休息的人,是个研究没有间歇的人。她和我们闲逛,是一种精神的闲逛、思想的闲逛,那一点点小吃却是精神之餐。真怀念那段日子,真难忘那朴实、动人的情景。那时候,她就用“真研究”帮我们打开了研究之门,走“教学即研究”之路。

再说说手表的故事。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那时我没有一块手表,李老师也没有。平常上课,毕竟好自己把握,公开课总得有块手表,便于时间和流程的掌控。没办法,向教师借,李老师也不例外。记得她上《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就是戴着借来的手表走上讲台的。那时,我们都很坦诚,决不为缺一块手表而难为情。李老师早已崭露头角了,全国各地的老师蜂拥而至,大学教授也渡江而来听她的课。就在这样的场合,她也会用借来的手表,没有一丝的不安和掩饰。其实,她的心思不在物质条件的装备上,而在教材的钻研、课的设计以及经验的提炼上。英国作家毛姆曾写过《六便士与月亮》小说,说的是人需要钱,需要物质,但不能忘掉天上的月亮――那是纯洁、高尚的精神象征。李吉林心中永远有一颗皎洁的月亮,她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心中荡漾着的正是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对于穷苦,李老师从来没有害怕过,因为她心中有对儿童的爱,而且她的爱是与意志并存的。犹如美国哲学家罗洛・梅所说:“没有爱的意志,只是一种操纵;缺乏意志的爱,必然只是一种无谓的伤感。”在李老师的情感世界里,爱与意志是统一的、平衡的。

还要说说李吉林老师向别人请教的故事。李吉林有建构理论的勇气,更有创造的自信,但她从来不盲目自信,更不骄傲自满,从来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满意当下的现状。她虚怀若谷,登门请教对她来说极为平常。她用自己的脚来丈量研究之路的长度,用自己的双手探测学术的深度。记得教《月光曲》,她读了好多书,从不同方面了解贝多芬,但她觉得音乐专业上了解得还不够,于是去歌舞团向指挥请教。那是个酷热的夏天中午,到了乐团指挥的家已是汗流浃背。是被她的真诚与谦虚打动了,指挥捧出一大堆有关贝多芬与《月光曲》的资料,作了翔实的介绍。那些资料未必在课堂都用得上,但她的内心因充实而更踏实,所获得的信息也一定会在心中内化,积淀为一种记忆,转化为一种素养。她会骑着自行车去师范学校拜访老师,会乘坐江轮去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向教授请教,会忍着头晕和呕吐,坐车去与专家研讨。直至今天,大家开玩笑地说,她是“博导”了,却还像小学生,像青年教师那样,真诚地向名家、大家请教。

篇3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迈入小学,无论是在个体的成熟水平方面还是在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都还处于较弱的一个状态: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还未适应小学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因此,学习的效率比较低。那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高效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了关键问题。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认真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是教学的准备阶段,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老师如何“导”,又要考虑如学生如何“学”。要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自身风格来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做到寓教于乐,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过程。例如:在备第一册“识字一”的第三课――《谜语》时,针对学生刚学完拼音不久,认字又不多,且本课又有很多词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教师活动”一栏写上“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朋友,读给你的四人小组同学听。”在“学生活动”一栏,则写着“学生四人小组互相学习字音;把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圈下来;集体交流已认识的汉字;提出不认识的汉字,请同学帮忙解决。”而“设计意图”上写着“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和相互协作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本真。

二、科学的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科学组织教学是指教师运用科学的理念和适当的方法,在课堂上想方设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这些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和集中性较弱,组织教学就越发显得重要.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耳朵最灵,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再次,课堂教学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课堂教学习惯的养成是行之有效地保证。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从而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课上好,把孩子培养好。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我利用比较多的是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比如说在我在教学一年上册第五板块第二课《小小的船》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小小的船》的这首儿歌,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学生们听着我生动活泼而抑扬顿挫的言语,也仿佛用自己的翅膀飞上了蓝天,坐在了月亮船上。此时,学生完全被美妙的幻想所牵引,当他们说出自己看到的无论是眨眼睛的小星星,或是翱翔的宇宙飞船,还是无边的大草原,这都有他们的想法,这其中也可能包含了他们的希望和他们的企盼。另外,课堂上要不吝啬表扬与鼓励,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肯定与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誉感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表扬要更能起到推动学习的作用。因此,课堂上我常常表扬鼓励学生。我时常采用了言语表扬、物质鼓励,以及行为鼓励等。奖励小粘贴、小星星或让他当小老师的鼓励方式来肯定学生。这样的肯定既给受表扬的小朋友带来荣誉感及上进心,又为其他小朋友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从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课堂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总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一个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上,使师生双方的收益都达到最大化,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希望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的独立体,因此,没有固定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再多一份爱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热情,多一点执著,多一点钻研,多一点付出,多一点反思,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更充满激情活力。

篇4

关键词:一年级;思维;培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88-01

一、开阔视野

开阔视野是丰富思维的源泉。“任何一本教科书上所编辑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的。”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大多是间接的经验,这就违背了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就僵硬化。诚然间接经验对于人类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人类文明最有价值的成果得以传承,人类历史得以不断延续,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建立在前人和他人的基础之上,超越个体生命周期。但这些知识既不来自生活,也不在完成之后直接回到生活中去,真正的体验往往被掩盖。“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卢梭主张从直接经验去学习,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一年级作为学生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年级,一开始就必须让学生以生活为土壤,眼光应更多地投向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表象。在这方面,我认为:1、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语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在自然界中欣赏和发现音乐的旋律美。让学生倾听蜜蜂嗡嗡、小鸟啾啾、树叶沙沙、流水潺潺等,让学生从中学会领悟大自然的美。2、在家长的配合下,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多观察,多了解,多参观,多体验。例如,我经常在周末或假期布置一项开放作业:将你认为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就会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画下来,然后讲给我和其他孩子,我们向他提出许多问题,他一一回答我们。这样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的好习惯。3、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描摹、再现,使学生的思维宽度得以延伸。小学语文课本中画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我们对这些插图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我们可以让学习小组进行讲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内讲一讲图画上的内容,最后再把你说不出来但想表达的内容画下来。在学生积极地说、大胆地画这样的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发挥,尽情表达,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老师则大力表扬、引导,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注重学科的整合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科的整合、渗透。比如,教学生学习“花”字,就可以拿来许多种花让学生认认。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介绍一下或者把它画下来。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进行了扩词训练:红花、黄花、白花、桃花、梨花、杏花、花瓣、花蕊、花枝、花叶、花香等等,学生思维的广度也得以训练。学生在画花的过程中,也不是“单纯的把世界中的事物挪到纸上”,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并积极地欣赏和创造着世界。再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画春风,有一位学生把春风画成黄色的,我笑笑说:“当春风裹着沙土刮来的时候,春风是黄色的。”有一个学生不同意,他说春风是绿色的,因为春风吹来到处都是绿色,于是就把黄色的风擦掉画成绿色。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他们都不对,风是看不见的,所以画不出颜色。”于是,他又把绿色的风擦掉,画上一边倒的小草,说:“风有些大,小草都被吹弯了腰。”我给他鼓掌。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呀,我原本准备得很完整的语文课一下子变成了美术课,而孩子们的反应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思维、语言和绘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科的整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赫尔巴特的统觉原理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学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或协同解决问题的习惯

某一个问题被提出来,这就意味着思维的活性发挥了作用,因此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比如闭上眼睛想一想或一分钟思考。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学生学会了“看见”这个词,我及时引导:“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现在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会看到些什么?”经过片刻的沉默,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宇宙飞船”、“我看见了漂亮的嫦娥”……片刻的沉思,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一吐为快。

2、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要打破课堂上沉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手、脑、眼、动起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要设置一些具有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作业。在这一方面,我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如“口述见闻”、“模拟角色说话”、“观察说话”等作业。还有一些操作性作业,如:小作品制作、书写绘画、自制学习用品。总之,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认真动脑思考,更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设计,设计要凸显创造性主线。

四、Hands-on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孩子进行大量的动手操作,从周围生活取材,自己动手,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探索和交流。六七岁的孩子可以说是一个“考察家”,让孩子思考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提出一些以观察为依据的思考任务,可以激发孩子进行智力创造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游戏、幻想和童话,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体验和讲述,触及孩子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打开通向无边世界的窗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要贯穿“以生活为源头,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训练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精心备课 营造环境 优化课堂 达成目标 挖掘因素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活动是在学科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掘并利用好学科中的心理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只有关注到每一个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才能使之更好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一、从学情出发,依据学科和教材特点及学生心理需求精心备课

提倡教师写个性化教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备线条,备思路,可以说,教案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在内容上,不只是看书写工整,字数多少,而且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利于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做到:在研究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的接受心理,要把教材处理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研究教法时,要多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考虑,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方法;要充分预料课堂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复杂心理变化,对指导好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考虑如何调控好课堂上随时发生的问题和如何抓住有利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法指导。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很积极。

比如,我校“数学问题本位新探索”子课题实验教师,就很好地探索出“以点备课”的新思路。即教师首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特点将各知识块依据其自身特点化分为知识点,然后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将各知识点按其特点和学生思维需要灵活的、科学的交叉重组,为我所用。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要调控手段,教学中“以点引线,以线带点”促使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在课堂上要保持愉悦的心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活跃、和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学科渗透的关键。而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自觉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心和成功带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具体表现为态度和语气要和蔼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口气,用激励性的语言,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低年级教师应尽量说易于学生接受的儿童语言,从语气、语调到表情,从举手投足、一举一动到着装发型,都努力赢得学生的喜爱。

三、运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实验表明,儿童只有在心境愉快的情境下,情感才真实,思维才活跃,想象才丰富,个性才能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努力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努力使环节间的导语过渡自然亲切,内容趣味化,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点拨、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由“要我学”变为“我想学”,从而以最佳的学习心理获取知识。课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伙伴,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心理安全自由的低重心的良好的 “学习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及被赏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之乐于学习。比如,一年级一位教师在上《小小的船》一课时,精心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深蓝色的天空中,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坐在月亮船上不停的划动着,美丽的画面与音乐相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通过老师的范读、范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很好的体现了“心理渗透快乐识字”的教学理念。再如,一位中年级教师讲的《一件运动衫》,当出现小男孩和康威老先生的画面后,适时插入了一首《爱的永恒》,乐曲的旋律一下子打动了学生情感的闸门,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情感达到了,也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会中体验成功

心理渗透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地直接依据,因此要求实验教师课前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化。课上各种教学手段都要努力为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认知目标的基础之上,去发展情感和心理目标,在学会中,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然而,以往我们的老师往往对此不够重视,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或者有认识,但研究的不够。试想,如果一堂课的任务都不明不白,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设计混乱,学生参与低效,谈不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谈何心理渗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应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并围绕目标积极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五、针对学科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教材中有许多显性的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语文课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就可积极挖掘语文课的资源,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学《将相和》时,一为高年级老师就确立了心理渗透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3个故事,领悟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启发学生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和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课文中的3个故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宽容、豁达和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品格。

参考文献:

篇6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浙美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59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9人。这群孩子天真活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但学生行为习惯差别大,活泼好动好玩,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学生课堂生活及教学常规不很乐观.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好动。大多家长很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学业指导上有点力不从心。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口语交际、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活动”五个部分。口语交际放在每单元之前,意在发挥母语学习的优势。主要通过图画培养初入学儿童看图说话的能力。接下来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每课前面的儿歌,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汉语拼音。而后是识字,芬两组编排。每部分每课斗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在情境图中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6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课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303个,其中会写146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3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课文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4、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5、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6、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7、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8、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9、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0、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生活还不适应,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都没有形成,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六、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

(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图形(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本期语文教研工作的重点将放在钻研教材上,组织组内教师学习、吃透教材、用好教材。钻研活动中通过教材的再学习,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打造和谐课堂,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全组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管理,做到活动有效。

2、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抓住学习准备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开展丰富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认认真真的备课,扎扎实实地教学

在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发现问题全组及时交流解决,力争备课能够结合本班实际把握重难点,写出自己的特色。并且教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写好教学随笔,记录自己的教学成长足迹。

2、关注课堂常规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针对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教研组根据教材,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组织好课堂常规教学,采取课时备课、单元主备等形式,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学法、听课习惯、课堂练习进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交流、共享智慧和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弥补个体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从拼音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写字姿势,加强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上好每一节写字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

3、关注有效阅读教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我们利用早读和阅读课,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课堂教学中加强有效朗读指导,对学生进行儿歌读背的指导,开展讲故事比赛,进行美文诵读的活动等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初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4、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扎实开展教学研究

抓好教研组活动,做到全员参与,按时组织参加。每次教研组活动均有一人主讲,每次每人讲一个主题,而且在活动前让每位老师清楚活动主题,积极查找资料,对主题共同讨论,共同钻研,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做好教研,提高教研实效。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新生入学,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二周教研组会议,确定教学进度

第三周讨论拼音教学的若干问题

第四周交流班级朗诵会的情况,并组织开展活动

第五周讨论作业布置情况,并布置国庆长假作业

第六周国庆放假

第七周区教研会,集体听课,讨论评课

第八周组内教研课,集体评课

第九周拼音复习,准备拼音过关测试

第十周讨论低段阅读教学,观摩优秀视频

第十一周组内教研课,集体评课

第十二周参加青年教师课堂评比,并作教后反思

第十三周集体备课

第十四周“同课异构”教研

第十五周教研后评课

第十六周组内教研课,集体讨论评课

第十七周优秀课录像观摩,讨论学习

第十八周组内教研课,集体评课

第十九周讨论一年级口语交际的开展

第二十周优秀口语交际课观摩

第二十一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二十二周复习迎考

这就是本学期根据教导处计划,以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认真贯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展开各种学习及活动,以推进小学一年级语文素质教学为工作中心,切实落实学校在各项工作中的要求。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愧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周(9月1日-7日)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aoeiuyw

2周(9月8日-14日)

教学内容:mfdtnl复习一

3周(9月15日-21日)

教学内容:gkhjqxzcs

4周(9月22日-28日)

教学内容:zh,ch,sh,r,复,ai,ei,uiao,ouiu

5周(9月29日-30日)

教学内容:ieueer

庆祝国庆

6周(10月8日-12日)

教学内容:复习三

8周(10月13日-19日)

教学内容:aneninun,angengingong复习四

9周(10月20日-26日)

教学内容: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

10周(10月27日-11月2日)

教学内容:操场上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画四季

期中考试

11周(11月3日-11月10日)

教学内容: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

12周(11月11日-11月17日)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

13周(11月18日-11月24日)

教学内容: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

14周(11月25日-12月1日)

教学内容:比一比,有选商场,菜园里,明明

15周(12月2日-12月8日)

教学内容:误文园地四,我会拼图,我多想去看看,雨点

16(12月9日-12月15日)

教学内容: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17周(12月16日-12月22日)

教学内容: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

18周(12月23日-12月29日)

教学内容: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