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格言范文

时间:2023-04-10 03: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诚信的格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诚信的格言

篇1

1、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夸美纽斯

2、你的行为一旦有了爱的名义,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也充满了情趣和动力,你的心灵也会变得纯净和坦然。

3、信是摇钱树,礼是聚宝盆。

4、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6、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7、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活得光明磊落。

8、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9、哭是最能表达人情感的一种方式,哭不是懦弱更不是错误,没理由去掩饰去克制。

10、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11、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2、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对人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么是你的宝库,要么是你的绊脚石。

13、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14、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15、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16、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17、当你停止疲于奔命时,你会发现生命中未被发掘出来的美,每天让自已休息一下是帮助我们充实人生,帮助人生充满生活情趣的方法。

18、生活、事业上的转折点,应该在你心绪平静,精神愉快时抉择,当颓丧、失望充满我们的内心时。

19、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0、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21、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22、别以为自已的步伐太小,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踏实得稳,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如果你想成功,就要肯为此尽心尽力,走好每一步,那你的梦想就一定不会落空。

2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24、当你伸出两个指头谴责别人时,余下的三个指头恰恰是指着自已的。

25、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2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27、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苏尤里郁达列夫

28、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29、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网终悟福至,终迷祸归。

30、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3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32、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3、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

34、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35、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36、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3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38、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39、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40、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1、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42、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贝多芬

43、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44、太过安逸的日子给人的未必是幸福,它很有可能毁了一个人的理想,腐蚀一个人的心灵。

45、实言实行实心,无不乎人之理。

46、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

48、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49、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50、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51、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52、给别人比他们自已期许的更多,并且用心去做。

53、不要依据过去去策划未来。

5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5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56、人生第一次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

57、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58、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59、一句谎言会毁掉一个正直的人的全部名誉。

60、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61、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62、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63、虚荣会开花,但不会结果。

64、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65、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66、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67、与其脸红脖子粗的骂人,不如用优雅的方式,看起来比较不失礼。

68、做官凭印,做人凭信。

69、拿破伦希尔说:使你快乐或不快乐的不是你有什么,你是谁,你在哪里或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对它的想法。

70、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71、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72、千淘万鹿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73、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74、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王永彬

7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7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7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78、整天被不满,怨恨心理所控制的人是最痛苦的人,放弃报复,学会宽容是爱自已的最好办法。

79、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

80、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81、站起来便能成就更好的自已,硬是在地上赖着,自怨自怜,悲叹不已的人注定只能继续哭泣。

82、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83、虚伪恶之源,诚信人之本。

84、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

85、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86、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87、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88、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你咬一口,虽然很苦,却回味无穷,倘若你将它丢弃,便会终身遗憾!

89、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90、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91、在你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前,你总是得先付出一些东西收获不会凭空产生,不劳而获的事只是徙然的空想,永远不切实际。

9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93、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94、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95、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96、长一张漂亮的面孔,不如有一副极具魅力的笑容,它会让你终生受益,而极具魅力的美容来自于积极的心态。

97、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9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篇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篇3

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生活是需要诚信的,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

诚信像土,为无数幼苗提供了营养;诚信像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诚信像根,将魄力与智慧提供给生长中的树干,使小苗长成大树。

诚信有如一把金钥匙,它可以让我们受益一生,它可以帮我们开启一个个人生的宝藏。

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人生百年以诚为贵,国家兴旺依法则灵。

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篇4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人性化教育 经验

在世纪之交,教育界掀起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讨论,这种融合是纠正了教育对人的感情的漠视,倡导人性化教育的结果。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此简述一二。

一、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经验。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是课改的突出特点。在教学方面,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倡导探究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面,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方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以成功造就成功。

二、在教材的组织上,尽量显得丰富多彩。

新课程给了教师最大的创造空间,每堂课都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结果。教师成了课程的开发者,不必再拘泥于教材原有模式,可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材料。

三、在教学形式上,摒弃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注重“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在课堂教学中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就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1.增加学生们的课堂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在无形中调动学生主动求知与主动上进的欲望。课堂讨论的增加,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全面发展,另外,学生的态度、情感等非智力的因素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开拓。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我认为应着重抓住小组交流的环节,将全体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与互相探讨,让学生在课堂的讨论中,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师生之间的友谊得到增进,逐渐形成主动合作的习惯;在交流中,互相寻找错误,互相纠正错误,从中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互相进步,成绩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2.将数学游戏引进课堂

将数学游戏引进课堂,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是一种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技巧性的思考,适合所有人智力开发的娱乐活动。现代化新课程的改革也强调将数学游戏引入教学课堂是数学改革教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变数学教学与知识的呈现形式,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增强努力去探索、去追求的精神,在追求中,学生会不断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轻轻松松地掌握课堂上难以领悟的知识,同时还能培养正确的求学态度。

篇5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人背信则名不达。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篇6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主体性,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发展,并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友、精神教练、信息平台、活字典、人生的引路人。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中重结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实现以培养学习能力而能终生会学的主动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就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运用知识主动选择加以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难,关键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自己和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疑惑问题,然后以这些疑惑问题为切入点选出鲜活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篇7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实验教导 改革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来的。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我认为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验内容的改革

现有的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沿袭着过去的模式,几十年来,变化不大。从总体看来,物理实验基本上从属于物理理论教学,给人的感觉只是为了验证物理理论的正确性而存在的,教师的演示实验不是以“趣”、“疑”、“难”为诱导,而只是教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看。诚然,这样做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无法替代学生的自身活动。学生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少;在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量技术的实验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深化教学要求的实验少;各自独立的实验多,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少;实验内容范围窄,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结合得不够。这一状况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改革并不等于全盘否定原有实验内容。相反,对学生在有关重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观察、实验和相应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技术的训练方面,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要改进实验手段,使这些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保留和加强一些传统实验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对一些内容陈旧、重复、实验方法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应该予以淘汰,增设一些趣味性强的物理实验,贴近生活、社会的物理实验和一些微型化实验,并把一些过去由教师演示的实验,改为既可演示又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

2.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单一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于学生的分组实验,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写得清清楚楚,然而每个实验前,教师还要花一定的时间根据教材讲解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依照现成的实验步骤做,记录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效不大,而且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实验,用同一方法、相同仪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导致少数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甚至还有些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观察实验现象,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思考,下课后抄一下实验报告就算了事。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能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物理教学质量,与培养新型的适用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3.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验,为突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应选择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实验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提高物理科学素质。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在以下几个环节上狠下功夫。

3.1观察与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这个活动的过程就要靠实验来进行。我们掌握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

3.2探究与总结

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所获取的信息,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归纳总结成规律,即得出正确的结论,突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

3.3应用与延伸

应用是指用探究得来的规律,去解决其它物理问题,解释物理情景。如用悬挂法测物体的重心、合力与分力的变化关系;测定声速、浮沉子;测定水井的深度;测量铅笔芯材料的电阻率;测灯泡的热态电阻和冷态电阻,等等。学生通过这些小实验,能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延伸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引导学生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广度探索。例如,介绍科技新成果,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4.重视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声音、动画模拟实验操作。对于实验课堂教学的指导,教师可以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以课件形式做好,保存在计算机内,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实验,在预习的基础上调出程序,就可以在程序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若遇到困难,还可以从计算机中调出课件反复学习、研究再进行实验。这种课件指导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更详细,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比如,长度测量实验,过去有些学生,大学毕业了还读不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对这两种量具只是一知半解,对其结构、原理不是很清楚。教师在讲解这个实验时不可能把量具一件件拆开来讲,黑板上也只能画出简图,所以学生印象不深。如果用计算机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将结构原理、操作方法用多媒体投影仪表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印象就深刻多了。运用计算机课件指导实验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在屏幕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显示出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完成实验操作,不熟的学生还可以多做几遍;实验结果是否对,数据输入计算机就可以显示出结果来,如果不对可以重做。学生对这种教学管理方法感兴趣,学习的注意力更集中,计算机屏幕上图文声像并茂的知识比书本上生动;机上传授知识比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心理上所感受到的压力小;计算机指导实验更具有耐心,能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地反复执行命令,回答问题。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

[3]张喜贤.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苏州大学出版社.

[4]张军华.以开放性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1-2.

篇8

关键词 数学思维 个体思维风格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创新人才。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研究数学思维风格在课改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家汉斯·费赖塔尔指出:“科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教学必须从被动地听转主动地获得”。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风格的研究、不可忽视或抑制学生的思维过程。

个体数学思维的倾向、路线和策略等特征,构成了个体的思维风格。个体思维的差异处处可见,例如,对“全等三角形”这课的内容学生就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这课看作全等图形的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两个并列的内容,在学习中把它们等量齐观;另一种则把重点放在全等图形的定义上,只要抓住了全等图形的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图形”的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显而见的。这两种思维就表现了不同的思维风格:前者是一种分列式思维风格,后者是整体性思维风格。这两种风格的人各有所长,前者长于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后者长于剑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便于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了解学生的不同的事物风格,对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整体性思维和分列式思维风格都各有所长,一个人可以有某种风格倾向,但不应偏废。一般的,具有整体性思维风格的人,有较强的创造性,但容易做出不合适的、未经深思熟虑的推理或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做出判断,同时有可能遗漏他认为不重要而实际上不容易忽视的部分;反之,过分采用分列式思维风格的学生,则很少能提出有效的全面的推断,进而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例1:某校有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30间,大的宿舍每间可住8人,小的每间可住5人。该校198人住宿恰好住满这30间宿舍,大小宿舍各有多少间?

例2: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把绳子三折测井深,多5尺;如四折,则多1尺,绳子、井深各是多少尺?

对于例1,具有整体性思维风格的学生会这样做:设大宿舍有x间,则小宿舍有(30-x)间,于是8x+5(30-x)=198可解。而对于例2,如只设一个未知数去求解,就显得较复杂。但分列式思维风格的学生会这样做:例1,设大宿舍有x间,小宿舍有y间,于是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得。同理,对于例2,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就可解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前者解例1的方法比后者好,能发现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但在解例2时,后者的解法就显得简单了,如果例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其中一个未知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较繁,就容易出差错。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形成自己思维风格的同时,兼顾到另一种思维方式,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篇9

一、信息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状况

传统上认为信息论和随机信号分析都是理论课。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形式上,普遍较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是课堂教学、理论的讲解、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等,缺乏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还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何作用;另一方面,当面对具体应用问题时,学生又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很多高校教学团队和教师尝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增强理论课与工程实际应用领域的结合。

在信息论课程教学上,吕佳、孔春香从理论体系与教学内容选取、教材、教学特点与教学方法改进三个方面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并提出了科研案例教学法的新思想。韩玉兵通过研究生教学实践,提出了“抓住基本问题,强化重要概念,突出关键定理”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生动图示说明和通俗语言讲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张小峰等尝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邓家先等提出了一种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更加注重阐述基本理论及其物理意义,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和证明,达到基本教学目的;姜楠等采用嵌入式技术,实现了一个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教学实验系统,并给出了实验内容的安排原则,该系统是一种小型教学实验仪器,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张正言等利用Matlab设计“信息论与编码”交互式教学实验,并以“二进制熵值的相关计算”为例,给出了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与国内的情况相比,美国很多大学“信息论”课程和“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有很大不同:按专题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练习,每次课结束,授课教师都要给出2~4道习题,每道习题又包含若干个问题;这些习题不同于国内类似“求一个事件发生的自信息量”这样的套公式计算的习题,而是综合设计类的实验型习题,一般采用Matlab编程环境,由学生在课下完成;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共同研究,并强调自主学习;课程考核采取多方面综合考核,这就要求课后必须认真完成习题。

二、信息类理论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目前信息类理论课的教学都还没有完全摆脱或者更大程度依赖于课堂讲授和传统的知识灌输,从课程内容选择安排、作业习题布置、平时教学过程考核和过程控制、实验课和实验内容设置以及考核等方面来说,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目前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课程内容的选择:讲授的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纯理论的讲解、公式推导和定理证明等;对于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些与其培养目标并不完全符合;②作业和习题的设置:仅仅是为了强化定理公式的记忆和套用,而忽略了这些理论成果实际应用的实际意义;③缺少有效实验,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这些课程还没有一套好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理论知识相配合;因此需要设计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相配套的实验指导。

三、信息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现行的信息类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针对目前没有统一完善的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信息论、随机信号分析实验课程设置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根据本科教学大纲,探索课程的实验课体系建设,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亟须解决的主要是以下两点:①通过对教学内容选择,精简内容,弱化公式推导,解决教学方法单一,纯理论内容讲解和灌输式授课的方法问题;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通过课程综合实验大作业和整套课程实验设计,使理论学习真正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理论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1.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研究理论课的实验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研究实验课程课时的设置、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与理论相配套的实施途径;编写实验教材并用于指导学生实验;评价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设计课程的实践作业;设计课程综合大作业;设计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内容,并编写实验指导书。探索实践课内容设置以及实践课在理论知识掌握中的作用评价方法。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环节:课程实验性大作业题库设计、实验课内容的设计和实验用书或实验指导材料的整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内容完成。具体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设计实验性综合大作业、课程实验等实践环节,并要求学生在设计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建立与实践的联系;其次,将设计好的实践环节用于教学中去,通过学生对实践效果的反馈,逐步改进各个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经过多次的互动、反馈,最终形成实践性综合作业习题和课程实验指导教材,建立两门课程的实验体系。

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师生互动教学法和反馈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法是在实验性环节的设计上,注重体现课程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内容的设计。采用反馈教学方法,则是学生对实验的内容设计、方法设计和实验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全程跟踪学生实验环节的执行情况,并动态地改进实验的设计。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做到师生互动。而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实现学生的参与程度扩大,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有学生参与,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实践后的效果反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是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其次,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索,最终形成一套较好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和成果,是一种成果上的创新。

3.作业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是对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论”和“随机信号分析”两门课的课程特点加以改进,特别是研究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改变传统的“记公式-套公式-做习题”模式,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增加综合性作业题、实验性设计题的比例和容量。其次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因材施教、合理考核的角度出发,研究课程考核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从而增进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提高平时大作业的比重和综合实验能力考核的比重。

篇10

关键词:创新教育;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教学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结合财经管理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的特点,在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与实践,突出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突出“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下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1《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经济数学是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对经济学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1],主要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是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传统的经济数学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在奠定学生经济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为相关经济类课程学习提供解决问题思维方法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数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愈加繁杂,传统的经济数学教学的局限性逐渐明显。结合目前国家发展战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广阔而又有专精的知识、较强的探究能力与自我钻研能力、批判精神与自由发展的个性;这对经济数学课程在通识与专业、探究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2]。

2《经济数学》数学教学观转变

所谓数学教学观,就是对数学教学的看法及观点。理想中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学生和教师同步思考,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数学,更应该是教学生会学数学。这其中隐含了对数学教学的两种理解:一种是关于数学知识的教学,另一种是关于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反映了传统数学教学与现代数学教学在知识与能力、结果与过程等认知方面的不同。经济数学作为财经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实际价值和学习的必要性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正因如此,对经济数学教学观的转变也迫在眉睫,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转向“教师指导下的教学”,进而实现师生合作。二是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封闭式”转向“创新理念下的开放式”,优化学生的经济数学思维。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注重结果型”转向“注重过程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有机渗透。经济数学课程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的精髓和灵魂,实际上就是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数学技能技巧、优化数学的思维方式,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与强调变动、弹性、创新与竞争的当前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企业对具有灵活性、知识丰富和较高数学素养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相符。

3《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构想与路径

3.1增强《经济数学》的经济应用性

《经济数学》作为为经济现象的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基础课程。利用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过程或经济本身,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加工经济信息,用数学手段进行市场调研、预测、风险分析,并用数学语言对宏微观经济进行表达、描述、求解、分析和设计可行性方案,指导金融投资,这些均是《经济数学》可以实现的功能。对于实际经济问题的选择标准基本可以概括为:学生能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无须对其中蕴含的经济理论作太多讲解学生便可理解、贴近现实生活、增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条件。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增强经济数学课程解决实际经济现象的应用性。

3.2优化《经济数学》课程体系设置

经济数学课程体系设置优化主要包括:第一,处理好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经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还要兼顾其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课程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经济数学模型理论和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第三,处理好经济数学课程与全局课程体系的关系,构建多角度、多方位、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主动吸收相关行业、产业及用人部门的意见,从而培养出适应全球数学化分析形势的创新型人才。

3.3强化《经济数学》教学内容的延展性

第一,让学生从认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开始,逐渐积累汇总成明确的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数学方法为主线,广泛搜集资料,努力挖掘数学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实例,编撰与教材内容配套的数学-经济小模型,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第二,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思维模式,了解“建模”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构建,了解经济函数关系的确定、经济问题的建模求解的整个分析和说明的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主动热情,通过用定量的方法解决经济、金融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第三,有意识地培养、鼓励学生使用Mathematics、Matlab等相关计算机软件,辅助解决数学中碰到的计算问题。

3.4提倡《经济数学》课程评价的多元性

经济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知识整体性评价的基础上,不应局限于刻板、单一的测量方式。整体性评价的主要特性有:合作性、动态性、灵活性和情境化。就经济数学课程而言,应增加平时作业、报告、练习、实验、开放性课题研究等考核环节,扩展考核内容,丰富考核方式,强调对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的考查,从而达到使知识、能力、素养并重的最终目的。教育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此,《经济数学》的教育目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分析数学化的发展趋势下,注重基本经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今创新型社会背景下,经济数学课程教学需要把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并在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探究、发现、创新等教育价值理念,为社会输送既懂金融、经济规律,又掌握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分析、研究经济规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林.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