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11 08:2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孟浩然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孟浩然的古诗

篇1

【片段一】感悟释题之妙

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说课题。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大家对比两个同学的解释,看看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同学选用“去”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选择用“到”的意思。

师:那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觉得选择那个意思好?

生:李白在黄鹤楼不可能送孟浩然到广陵,应该是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所以,选择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但是,这个就一定准确吗?过一会儿,你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生似乎不信)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作者的角度该怎么说?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作者在题目中就完整地告诉我们地点、人物、事情,还能够引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赏析】学生初读古诗理解大意通常引用注释,对于注释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影响对古诗的学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注释本身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活用现成的资料,选择尽量符合诗句意思的解释,而不是生搬硬套。针对学生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不是包办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解决,让古诗和学生充分“对话”。教师巧妙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既出乎意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提高了学习古诗的趣味,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和文本对话的质量。

【片段二】感悟美景之别

师:那时间呢?

生:三月。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多简洁啊,为什么还要“烟花三月”?

生: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生:比较美。

师:繁花似锦的三月,大家喜欢做什么?

生:春游。

师:此时的名胜黄鹤楼游人如织,大家兴致勃勃,可是李白和老朋友呢?

生:正在送别。

生:有点伤心。

师:谁来描绘一下前两句诗的情境。

生:老朋友向西告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故人面向西,与站在黄鹤楼下的李白告别,在春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是老朋友向西和李白辞别。

师:题目“之广陵”就是去扬州,为什么用“下”扬州呢?别急,朗读整首诗,思考了再讨论。

生:说明扬州在黄鹤楼的下面。

生:是下游。

师:你来比画一下。(生比画)扬州不但是在黄鹤楼的下游,而且你还比画出两地江水的落差很大,船上又张开了船帆,行得——

生:飞快。

生:迅速。

【赏析】这一诗句的教学一般紧扣“烟花”,直接告诉学生李、孟二人因分别而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如果真的这样,那李白就是平庸之辈,而非诗仙。优秀的作品是让语言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再次利用古诗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考、品味诗意,从“之广陵”与“下扬州”的异同之间,读出朋友匆匆离别的无奈,读出诗情的加速。同时反衬了背景:古人在烟花三月踏春是时尚、愉快的,而李、孟的分别却是与众不同。在快乐背景的映衬下,他们的离愁直染读者心灵。

【片段三】感悟无声之境

师:朋友相送,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李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诗中有吗?

生: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师: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互相交流。

生:他们一下子就分别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下”,船行得快,来不及说。

生:一下子就“远”了。

生:“碧空尽”,一下子就消失了。

师:是啊,朋友离别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你和亲人分别,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一直说吗?

生:我很伤心,说不出。

师: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想说也说不出。朗读后两句诗,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生(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孤帆”说明作者眼中只有朋友乘坐的船。

生:“远影”看出作者一直凝视着远去的孤帆。

生:“碧空尽”,孤帆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作者还在眺望。

生:作者对朋友的情感像滔滔江水。

师:是啊,朋友分别挥手再见;朋友看不见了,眺望孤帆;船影不见了,抬头凝望那天空。寄托朋友情谊的形象逐渐消失,思念朋友的情怀油然而生,如滚滚长江水奔流不息。

【赏析】教师知道关键诗句的体会需要铺垫,需要学生情感的迸发,才能感悟到位。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多是让学生设想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从生活经验、古诗情境不难知道,真正感情深厚的朋友分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唯有泪千行,唯有喉梗塞,唯有手相送、目相视,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诗情,才有画意,也才是李白的杰作。在本教学片段中,师生合作还原分别场景,从人、船、帆、影的迅速消失,到“尽”,感悟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抒发根本跟不上,所以寄托于长江水。

【片段四】感悟真挚之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心的朋友。

生:“故人”,老朋友。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他和谁告辞?

生:和李白。

师:怎么写成“黄鹤楼”?

生:李白站在黄鹤楼下。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孟浩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李白看着他随船渐远,人影即将消失,他赶紧上到第二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还是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上到第三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仍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爬上最高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依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孟浩然看不见李白了,依然——

生:西辞黄鹤楼。

师:直到黄鹤楼望不见,孟浩然还是面朝——

生:西。

师: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生:好朋友。

生:特别好的朋友。

生:知心朋友。

师:浓厚的友情是双方的。李白看船眼里只有“孤帆”,看人只有“故人”。“孤帆”似故人,他为什么觉得孟浩然也孤独呢?

生:因为李白非常关心孟浩然,怕他孤单。

师:他们的感情似——

生:长江水。

生:似滚滚的长江水。

师:李白真想送知心朋友到——

生:到扬州。

生:到广陵。

师:题目就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到广陵。

篇2

1. 读题,谁能联系课题简要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2. 课件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令人敬仰 誉满天下 暂时分别 永世不绝

伫立江边 凝视远方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文中这些词语还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一边读一边记。

3. 谁能用“依依惜别、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依依惜别,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设计,着力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有机渗透抓课题、抓关键词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 精读,体悟情感

1. 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诗眼,这诗眼有时是古诗中的一句诗,有时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透过这一诗眼,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我们就能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出诗人的情感。

2. 读一读这首古诗,想一想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诗眼就是“孤”字。课件凸显“孤”)

3. 解“诗眼”。“孤”字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

<\\Kjtw-01\娱乐 (F)\陈芳\排版文件\七彩语文老师论坛\七彩语文第12期\最终文件2014-12\Image\李.tif>

4. 读一读《“孤”字考源》,知道古诗中“孤”字是什么意思?“孤帆”是什么意思?

5. 长江是唐代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当时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很多,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条船。诗人李白为什么说“孤帆”?文中是如何描述这个“孤”字的?请读课文第4自然段。

6. 这段描写中找到“孤”这个字吗?(没有)能感受到“孤”字的存在吗?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引导学生理解“伫立”“凝视”及省略号,体会李白此时心声,体会“孤”字蕴藏的丰富情感。)

7. 诗人李白此时为什么会觉得孤独?“孤”字背后还藏着什么?请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生读,紧扣6个“您”,品味体会“孤”字暗藏着敬仰之情及深厚情谊。)

8. 今天,我们透过这一个“孤”字,看到了李白对大诗人孟浩然饱含着的深情。这一个“孤”字里,有着李白对大诗人孟夫子的――敬仰不已之心,读――(生大声地诵读诗句);这一个“孤”字里,有着李白对兄长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读――(生轻轻地诵读诗句);这一个“孤”字里,又有着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思念不绝之意,读――(生慢慢地诵读诗句)

【设计意图】此板块设计是教学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孤”字,理出一条“线”――“孤”字什么意思、文中如何描述“孤”、为什么会“孤”,最后画成一个“圆”,即引导学生含英咀华,涵泳真情、诵读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

三、 拓展,领悟写法

1. 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你觉得这种文体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生再次读文,体悟“文包诗”这种表达形式特点及注意点:文诗共融、以诗统文、想象诗境、表达诗情)

2. 生读一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模仿《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写法,从中选一句写一写。可以写“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想象“雨中送别”画面,侧重描写景物及人物神态;也可以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象“劝酒话别”的场景,侧重描写人物对话。

篇3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古诗虽好,但小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有的古诗便于识记,浅显易懂,但毕竟是古代人用文言写的,语义词义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要想让学生真正记得住古诗,还能学以致用,不能用平常上课的方法。有的老师把古诗的意思、意境的赏析、背景的介绍等一股脑讲解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抄录这些资料,使古诗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古诗的意境、美感就没有了。

笔者深入探讨了儿童学习古诗的心理规律,除了采用解句法、诵读法等一些常规的方法外,还采用一些新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相似与相异

首先,把同种类型的古诗放在一起,这样节省时间,不需要一首一首地讲解,只要讲透一首,就可以举一反三。当然不需要每节课都这么上,否则教师的工作量就大了,而备课时间却不多。其次,让学生找这种类型诗句的相似点和相异点。如王维的《渭城曲》、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它们的相似点容易找,都是表达一种情感——朋友之间的真情厚谊,都是以情相送。但是相异点是什么呢?学生就看不出了,需要老师点拨。王维的《渭城曲》是以酒相送;高适的《别董大》是以话语相送;李白的《赠汪伦》是以歌声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光相送。方式不同,但情感一样。这样上课的形式新颖,容易识记。一堂课的容量抵得上几节课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在短时间内和诗人穿越对话,感悟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难以理解古人之间的分别为何能激发如此情感,而现代人难道友谊就淡了吗?这时教师可以补充,那是因为古代交通、通讯不方便,一别或许就是一生。现代人想听友人的声音可以打电话,想见友人可以视频或通过快捷的交通工具见面,所以古人如此深厚的情感,学生就能感同身受了。

二、扩写练表达

在学习古诗时适当地指导学生扩写,这比平时的命题作文有内容可写多了。学生有方法可以模仿,有语言可以用,内容还很丰富,这样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是很好的练笔机会。

1.扩写所绘之景。

中国古诗的写景诗很多,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寥寥几个字就能精炼地介绍大自然的美景,抒发诗人对自然界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我们要求学生把这些写景诗扩写成写景文。如杜甫的《绝句》,学生抓住诗中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词语,由眼前的近景到天上的远景,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色彩鲜明,错落有致。学生通过这些明快的景色有话可写。所以这样的文章比命题《春天的景色》的题眼要好抓得多,内容要丰富得多,切入点要新颖得多。

2.扩写所言之事。

利用古诗中所叙述的场景,把场景扩大化,具体化。古诗的韵味就在于读者的感悟,对诗句的理解,与之产生共鸣。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它通过写诗人送好友孟浩然的场景抒发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学生扩写之前,可以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时的动作、表情、神态是什么样的,两人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先演一演,这样扩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技巧助识记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学习古诗的目的在于识记,在于运用。从教材的编排不难看出,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的黄金阶段,通过一定数量古诗文的积累,学生储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消化、理解,当这些知识到了一定量的沉淀后就能运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从小背诵的文章终生难忘,用起来信手拈来,长大后记忆的内容,过一阵子就忘了。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任务,让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去记忆。如有的学生就把唐代的作家编成了口诀:“王孟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边塞诗。大李杜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小李杜有李商隐和杜牧。”短短几句话,记住了诗人、称谓及诗的风格,相信背上这个口诀的学生将受益终生。

四、想象助意境

篇4

【关键词】 故人 广陵 教学方法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和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课题中的"之"字是往、去的意思,广陵是现在的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送孟浩然去扬州的意思。"故人西辞黄鹤楼",只是简单的叙事。但是"故人"两个字,含有深情。李白曾在湖北安陆十年,这时孟浩然也隐居襄阳,他们两人结成了好朋友。写此诗时,孟年三十九,李白二十八岁,孟诗满天下,李白对他十分倾慕,称他为"故人",其中包含着昔日交往的深情。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警句。这一句色彩绚丽,意境深远。"烟花"二字是对江南春景最形容的概括,要引导儿童联系生活去理解。可以去提问:暮春三月,江南多雨,雨后放晴,水汽蒸腾,这时,树梢、山尖常有什么东西阻碍着人们的视线?在林梢,在山头,经常看到怎样的景色?烟。是的,散文中有"阳春假我以烟景"的句子,词中有"平林漠漠烟如织"的话,这"烟"字是富于地域特色和季节特点的。试想,到了暮春三月,到处繁花似锦,到处烟笼雾锁,这春之江南的景色,不是被诗人用两个字说尽了吗?

单说概括的好,还不足尽这诗的妙境,要透过景物看人的心情。送别地点在黄鹤楼,在江南;行人将去的地方是扬州,更是江南佳丽地。从烟花春色中送走故人,想到故人将去地的烟花春色,这时,送着、行者心情都是轻快的。更何况彼此都在风华正茂的盛年,都充满了前路如花的预感。这一切决定了诗的基调是欢快。但是,故人分别,当然又不能全无怅惘之情,这种怅惘也只是淡淡的哀愁。

这种哀愁如烟似雾,薄薄地笼罩心头,欢快中略见怅惘,这便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一幅春江送行图。

先可以发问:为什么说"孤帆"而不说"孤舟"?让学生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出整个送行的画面--三月晴天,天是碧蓝碧蓝的,水是碧蓝碧蓝的,船帆渐行渐远渐小,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处。想一想,帆应该消失在水的尽头,为什么偏说是天的边上(碧空尽)?再引导学生想象:长江到中下游流速不十分快,从"西辞"到"碧空尽",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李白一直站在黄鹤楼上,凭栏远望,那该望了多久啊!这友情多么深!

还可以问:这时,船上的孟浩然心情会怎样?--他一定也会站在船头,望着黄鹤楼头。友情流荡在两人心上,就像江水流荡在大江中,江水像根无心的彩带,把两颗心紧紧地连系在一起,目力有限,这友情的彩带无穷,也永远不会中断。这样,就引出了"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时千古名句,眼前所见,心中所感,凝聚于七个字中。所见,是空旷的原野,浩瀚的长江,以及送行者影之孤独;所感,是希望滔滔江水带去依依别情,陪送在朋友的小舟边。这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阅读能力,必须从培养自学能力开始。我们切不可把学生看成是盛放知识的器皿,强行灌输;必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循循善诱,,启发他们自己动手动脑,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共节选李白6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一年级上册)、《赠汪伦》(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二年级下册)、《望天门山》(三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四年级下册)。这六首古诗是李白人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深长。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让小学生寻觅李白的足迹,走进李白的内心,感受古诗的优美?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小学古诗词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握重点,区别对待

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到: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不同年级段古诗教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重点、区别对待。

二、巧妙设计,课堂诗意

1.激趣导入,了解背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题目是一首古诗的眼睛,如何破题?如教学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应紧紧抓住题眼“独”,连问几个独,为什么要独坐?独坐时有什么感受?顺势配乐借助地图推出此诗时代背景:《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的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尝尽世态炎凉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2.细读文本,理解语句

(1)抓诗眼

例如《静夜思》,只要抓住一个“思”字,就知道当时的李白离开家乡一年多了,客居在扬州旅舍的思乡之情。

(2)抓词语

重点词语往往是古诗的点睛之笔,《望庐山瀑布》只要抓住了 “遥”、“挂”、“飞”、“三千尺”等重点词,反复揣摩、反复推敲,就能领会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

(3)抓诗句

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了名句。《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赠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堂教学可以从这些重点词句入手展开教学。

(4)抓诗题

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黄鹤楼送老朋友孟浩然到广陵赴任,望着滔滔的长江水,看着远去的朋友,诗人思绪万千,借景抒情,同时也送上了无限的祝福。

3.反复吟诵,悟意明理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赠汪伦》时,我让学生边看桃花潭风景,手舞足蹈地感受踏歌声,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情跃然其中。

4.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呢?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如,学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诗作吗?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篇6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如果你身在旅途,孤寂难耐,猛然读到这首诗,不管他的作者是有名还是无名,你心中那排遣不了的思亲怀乡之情肯定会更加重几分。你惊讶,一首古诗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令千余年后的你潸然泪下?

那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它吧。可是,你却又发现,用不着冥思苦想去索解字词,这只是一首自然平易、浅显易懂的八句四十字的诗和一个同样浅近如话的题目。

诗题中的“早寒”是说人已感觉到初秋的寒气。秋天,对于一个心绪不佳的人来说总是肃杀枯寂的,从诗题我们就隐约感觉到作者心中的感喟。“有怀”,即有所感怀。在这万物凋零的时节,一个飘泊他乡的游子,怎么能不黯然神伤呢?

首联写的是诗人眼中的实景:树叶凋落,大雁南飞,北风渐紧,秋寒凉身,好一幅“早秋寒意图”。这清爽淡雅的十个字,却渲染出了伤感悲戚的气氛。这正是孟襄阳(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写景的高妙之处,广远之中不失精细,决无笼统空洞之嫌。

颔联仍是平白如话。在这里,诗人的形象浮现了,我们好像看到了浪迹天涯的诗人,满怀感伤,却找不到人来倾诉,终于抑制不住难忍的思乡之情,对着冷落江天自言自语起来:我的家乡就在襄水拐弯的地方,可是却隔着茫茫楚天啊!如此淡雅之笔,却道出了乡思之重,这又是孟浩然之高致。

篇7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重阳节诗句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 文森《九日》

南雁归时更寂寥。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 文森《九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 杜甫《九日寄岑参》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 杜甫《九日寄岑参》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文森《九日》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 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篇8

一、以趣引导,完成铺垫

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好的导语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学生,从而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古诗教学亦是如此。笔者结合多年教授经验 ,总结出设悬念、提问题、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

如教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先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李白、孟浩然二人的深情厚谊,再结合二人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和本首诗创作的背景,向学生提问:他们关系如此亲密,那么当有一天,孟浩然要远离李白,远赴江南,作为诗仙的李白,他又会怎样的留恋与不舍呢?因势利导,进入课文。如此导入,既可以让学生明白李孟二人友谊,更主要的是理解了创作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有位大诗人竟然将西湖比喻成了四大美人中的沉鱼――西施,那么这位大诗人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而西湖和西施她们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好的导语能迅速使学生学诗的兴趣倍增,激荡他们的情感,然后老师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以趣辅教,丰富课堂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由于古诗言简意丰,高度凝练,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做到自主联想和想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维持学生的兴趣,以兴趣辅助教学。唯有如此,教学内容和过程才会更加丰富,才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江南的哪些美景?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江南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当学生理解了诗歌之后,让学生明白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可以自行改写成比喻句的形式,接着大屏幕播放柳树的课件,让学生增强印象,明白诗歌比喻的巧妙,从而迅速完成诗歌的背诵。

总之,诗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使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才能够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以趣延伸,巩固成果

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他们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从而能很好的巩固教学成果,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根据它叙事性、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课后以多种方法增强学生兴趣的做法,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68-01

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为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讲解,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教学中释词、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其妙处。

1.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

2.顺句。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3.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苍凉慨叹,笑中有泪。

二、重视品读古诗词,在品读中感悟魅力

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

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也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对译,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

2.细读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鲜明的诗句,进一步学生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读诗的最后两句有一细节,李白送别友人的时间是很长的,从目送孤帆到消失在碧空,又到“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往深情的表现。

3.精读

古诗语文凝炼,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辙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种:

1.课前收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课堂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某一老师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提问:你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

篇10

【关键词】:诗词意境 文人墨客 诗中明月

月亮,因其皎洁清白,高悬空中,自古就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尤其是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早在《诗经》的《月出》篇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句子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这一轮明月,照彻了古今的文坛。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既把月亮当成客观的自然之景来描绘,又把它当作主观的情感载体来表现。因而寄予在古诗中的“月”之上的,往往是较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月怀乡、思人念远;有寄情明月、聊以遣怀;有寄托祝福和期望;也有借明月表达理想和情操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代的另外两位诗人,并称王孟的孟浩然和王维,二人诗风相近,都极成功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

【摘 要】:在我国诗歌的这片原野上,流淌着一条银光闪闪的月亮河。这条河,从《诗经》这眼汩汩的泉水中流淌出来,流经唐宋,流过明清,一直流淌至今,历经二千多年,从未干涸。在这条河中,澎湃着无数月亮的名诗佳句,闪烁着许多不朽的动人篇章。

【关键词】:诗词意境 文人墨客 诗中明月

月亮,因其皎洁清白,高悬空中,自古就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尤其是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早在《诗经》的《月出》篇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句子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这一轮明月,照彻了古今的文坛。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既把月亮当成客观的自然之景来描绘,又把它当作主观的情感载体来表现。因而寄予在古诗中的“月”之上的,往往是较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月怀乡、思人念远;有寄情明月、聊以遣怀;有寄托祝福和期望;也有借明月表达理想和情操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代的另外两位诗人,并称王孟的孟浩然和王维,二人诗风相近,都极成功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 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月”所寄托的情怀却不相同,孟诗中更多的抒发孤独凄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弥漫于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的淡淡愁绪。而王维诗中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恬淡、闲适、安详和宁静的情怀。

表达祈福和祝愿。如谢庄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句,都传达出一种期盼和祝愿。这种思想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最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更伟大、更豁达的美好愿望。

宋代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中秋词《木兰花慢》中独辟蹊径,表达了别具一格的味道。在中秋节,他不思乡,不怀人,也不悼古,而是对月亮的运行进行科学幻想,对月亮的神话传说驰骋想象。“飞镜无根谁系?”月从海底经过,那会水的蟾蜍不用担心,但是不识水性的玉兔怎能安然度过?在雄伟奇幻的想象背后,隐藏着词人的哀伤。在词中,作者以皎洁的明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古典诗词中,月的自然属性比较淡化,诗人写的不是月的形体,而是以我观物,化物为我,物的感情就是诗人的感情。所以,月亮代表的情感就是作者的情感,这样情景交融,人月合一。月亮的形象走入诗人的笔端,大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月亮带上了美丽的光环,让波光迷离的月亮河长流不衰、奔腾不息。

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月”所寄托的情怀却不相同,孟诗中更多的抒发孤独凄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弥漫于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的淡淡愁绪。而王维诗中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恬淡、闲适、安详和宁静的情怀。

表达祈福和祝愿。如谢庄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句,都传达出一种期盼和祝愿。这种思想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最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更伟大、更豁达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