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莲花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2 01:0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莲花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7-01
在古诗词教学中,假如教师只是对文本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机械记忆,那么将会抹杀古诗词的美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古诗词教学模式,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审美赏析,体悟意境
古诗词是作者在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借诗句描绘意境、创造意境,诠释情感,表达思想。正是因为古诗词具有的这些创作特点和文学特征,所以教师更要善于从意境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贴近诗句内涵的情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理解古诗词的主旨。以曹操的诗《观沧海》为例,曹操北征战胜了袁绍部队,返归途中登上碣石山,在碣石山上远望大海,看到眼前浩瀚、壮美的自然景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呈现了一幅浩瀚、雄伟、壮美的风景图。教师可以将这一意境作为教学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体会诗歌中的风景美、意境美、语言美,从而理解诗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有碣石山与浩瀚的大海,向学生呈现一幅壮观的图画,如浪花随风飞溅、洪波四处涌动,丛生的树木、耸立的山岛等,展示作者观沧海的情境。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进入文本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有了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够获得审美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反复诵读,培养情趣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语言美、韵律美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美感,让学生去领悟、去体会、去挖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感受力。古诗词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培养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在教学《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朗读文本。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学生朗读文本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时,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学生边朗读边欣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古诗词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获得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
三、科学引导,感悟形象美
古诗词语言精简、传神,极具表现力。诗人通常采用隐喻、象征、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陈述事实,表达思想,抒感,赋予物象多重意义。文本中的这些物象,具有一定的美感和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古诗词中的这些物象,分析作者如何借助这些物象来表达情感,从而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技巧。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词中,作者借助莲花、牡丹花、等来指代某一种品质、某一类性格、某一种思想,通过分析莲花的性质和特征表达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传达了对拥有莲花一样品行的人的赞美之情。文中关于莲花这一形象的描写细致到位、形象生动,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几句简单的描写形象、全面、深刻地传达出了莲花的品质,言辞优美、韵律和谐,这就是这首词的美感所在。内容美、语言美、韵律美,这些美感都与“莲花”这一形象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将这些词句逐一进行讲解,边讲解边向学生展示一幅清丽高洁的出水芙蓉图,让学生结合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来体会《爱莲说》的形象美、音韵美、思想美,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赏析名言名句,理解文本内涵
古诗词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它们往往体现了一首诗或一首词的思想与主旨。这些名言名句语言精炼、含义深刻、思想精深,是一首古诗词的诗眼,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切入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背诵这些名言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例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例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学生对这些句子比较熟悉,更容易理解诗句的内涵,而教师也可以将这些名句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感受诸葛亮言辞的恳切,为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的精神气概。
篇2
古漪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占地10公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漪园,取“绿竹漪漪”之意。全园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以绿竹依依、曲水幽静、建筑典雅、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以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使古漪园更显出古朴、素雅、清淡、洗炼的气韵。
大暑时节的池塘里,荷花正开放着。加上古漪园有大缸育栽的荷花,盛开灿烂绚丽,风情万般。天越热,荷花开的越茂盛。微风吹来,荷叶摇动,花姿美丽,很招人喜爱。荷花的花瓣粉红晰白,晶莹剔透,润嫩婀娜。睡莲也是乳黄的、紫红的,蜜蜂飞翔其中。太阳虽高升,光线直射,照透薄薄的花瓣,反而多姿多彩,别具风采。只要拍摄时,把握好角度,悉心注意光线的照射方向,感觉红花绿叶的色彩韵调,能拍摄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好照片。摄影爱好者拍照,拍起来很过瘾,也顾不得烈日当头,汗流如注。对着荷花,拍下许多丽姿美色。据我的经验,从北方的齐齐哈尔,到南方的澳门,都拍到过荷花,不仅仅是“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
每年荷花开,总是惹人爱。大概与关于荷花的美丽传说有联系吧。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到人间男耕女织,十分羡慕。于是,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荷花又称为莲花。宋朝的周敦颐所著的《爱莲说》是赞美莲花的名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已成为君子品格的写照。
中华文化泱泱博大,抒写荷花的诗歌就不计其数。在这里,仅摘几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和诗句。
阅读这些诗词,欣赏新荷之丽姿美色,品味人生之甘甜炎凉,是极为惬意的事情。读到宋朝诗人刘挚的一首《湖上口号》,却写得别具一格:“莫恨细葩犹未烂,叶香原是胜花香。”这里的细葩:是荷的小花蕾,有的尖尖的,比鸡蛋还小。未烂:是指花儿还没有盛开得灿烂样子、还未光彩鲜艳之风貌。笔锋一转,不动声色地写出了一句好诗:“叶香原是胜花香”。花好一时艳,而绿色的荷叶满池连片,虽淡泊而不鲜艳,却表达了默默无闻、光合养分、烘托花朵、培育莲藕的情怀。叶香原是胜花香,还正是一种自信、一种境界的真切写照呢。宋朝大名鼎鼎的苏轼写的《莲》:“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更加夸张了。花也折下了,莲籽儿也剥出了,倒使夜露带上了荷花的风味,月光也带有荷花的香气。不写花,却写得更加的浪漫,而更富有诗意。唐朝大诗人杜牧写的《齐安郡中偶题》:“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他表达的离愁别恨,也是西风中摇曳的绿色荷叶。中国文化的意境,常常营造在描写对象的具体形象之外,饱含着人的情感。坡真是大家,夜露有荷味,月光也荷香,亏他想的出来。这可给我们摄影的出了难题,怎么拍得出来?
看来赏花、摄花,也该多多关注碧荷绿叶。因此,我把镜头对准荷叶,果然风情万般,风味也很浓,也能看到很多淡雅清新的美。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风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次红芳年。
红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重台莲》
唐・皮日休
欹红婧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绿池落尽红蕖却,叶犹开最小钱。
红蕖:红荷花。却:开尽。
最小钱:形容新出水的小荷叶。
《踏莎行》
宋・贺铸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芳心苦:莲心味苦。此处为双关语。
《莲藕花叶图》
元・吴师道
篇3
语文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所以小学生写不好作文也不要过多地责怪他们。我对我的学生要求是宽松的,说来也怪,我的学生不但不怕写作文,相反地作文越写越好,以至于近来不断涌现出一些令人开心之作,我将其质量上乘者集结成集,谓之《名作》。今天,我又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惊喜:我班怎么竟在瞬间出现这么多诗人?
写诗,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都没想过,因为我总觉得离小学生太遥远,白话文尚且不能尽如人意,诗词创作岂不是天方夜谭?殊不知,今天的偶然撞见使我非常惊讶!这是一堂普通的练习课,我与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着一道道《基础训练》中的习题。当我们做到一道知识拓展题——让我们写出描写“荷花”的诗句时,许多学生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古人的优美诗句填在了题中的横线上,按说本题学生已做得很不错了。可当时,也不知是我因被题中的“写出”二字弄混了头脑,还是想来一点课堂“游戏”舒缓一下课堂节奏,竟然提出了让学生尝试写一写“荷花”的混账想法,而且还随口说了一句“给三分钟时间”。结果三十秒后就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两分钟后竟有五名学生写完了,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念念自己的大作,真是“不念不知道,一念吓一跳”!请看:“雨后荷叶珍珠亮,风过荷花笑颜开。”(周林峰) “《风雨莲》 狂风暴雨荷花开,个个花朵散纯白。无需担忧碧莲碎,雨后玉瓣笑开颜。”(邱铭) “《咏荷》 风煞碧荷郁,骄阳照花艳。花绽引蝶来,污泥纵难染。”(董建) “《柔荷》 荷花池边微风起,亭亭玉立弄娇姿。不与桃李混融开,洁白无暇颜如玉。”(陈颖) “《赏荷》 漫步荷池朵朵绽,细闻清气绕花间。引入蜂蝶花叶笑,犹如霞光红半边。”(李彩虹)…...啊呀,太美了,太妙了,我忙不迭地边欣赏边抄录,一时间那兴奋、那陶醉使我近乎痴狂!雨过天晴时碧荷上的珍珠闪亮、风雨中荷花的洁白如玉、骄阳下荷花的坚贞不屈、丽日下莲花的娇首弄姿、荷池中流露出的半边红霞……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初生牛犊竟能从“雨后”、“雨中”、“骄阳”、“丽日”等不同的天气环境中去描绘荷花的亮丽风姿,把荷叶荷花的碧绿、洁白、半红半白、娇柔的姿态和烈日下不屈的品性都出神入化地描绘了出来!这里既有七言诗,也有五言诗;既有新颖而贴切的题题,又有语言的锤炼与推敲,其诗情诗境俨然一位位脱颖而出的诗人!“麻痹,麻痹,实在麻痹”!兴奋之余,我责备自己,作为它们的老师怎么没有早点发现呢?其实,早在去年五年级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就有学生根据我的上联“你心,我心,他心,心心相应”,写出了“泉声,琴声,心声,声声相和”、“困难,苦难,灾难,难难齐发”、“友情,恩情,恋情,情情相生”等精彩的对联,已是初露头角,只是没有在意。如果早一点有这种意识,如果早几年从这方面给予引导,今天,我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又是什么样子?我不敢想像!
于是,我于第二堂课又让学生去写松、梅、竹、兰、菊等,结果我们的大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下了许多让人惊诧不已的诗作!请看:“《青松赞》 寒冬腊月仍青葱,飘雪积压更挺胸。待到来年雪化时,挺身依旧迎春风。”(陶经) “《雪梅》 忽然一夜大雪来,百花凋谢齐衰败。金秋离去冬风至,枝枝腊梅堆银白。”(邱铭) “《青松》 一年四季仍如春,百日长青与花分。骄阳大雪无奈何,唯它枝干穿贵衮。”(谢晋玄) “《赞竹》 破土而出冲直上,一节更比一节高。四季常青终不败,苍翠挺拔亦窈窕。”(陈颖) “《翠竹赞》 立足挺立风雨中,微风乍起舞姿弄。世人连夸剑叶葱,却留身躯供人用。”(邱铭) “《赞》 金风送爽绽,姹紫嫣红齐争艳。风过花儿轻轻舞,满地黄金炫人眼。”(周林峰) “《春兰》 桃红柳绿兰花绽,枝枝花朵色不艳。虽在深山遮蔽处,早逸幽香天地间。”(邱铭) “《兰花》 本在深山中,寂寞吐幽香。偶遇他人赏,移栽至高堂。”(陶树奎) “《桂赞》 八月桂花伴菊开,阵阵芳香迎面来。吴刚捧来桂花酒,醉得人人乐开怀。”(吴文钰) “《咏竹》 春至新笋拔石上,夏日引得百鸟赏。秋风疾过未曾伤,冬雪飞来节节长。”(董健)……“《卜算子.赞梅》 深秋快离去,暴雪早来到。动物已去冬眠了,仍有花俊俏。……”哎呀呀,我赏不完,也抄不完!有的学生写完一首,又写一首,诗兴勃发文思难收。这哪是一首首诗,这简直是万物的精灵闪耀,是心灵的鲜花绽放,是遍地的嫩芽萌生……我的脑中骤然有一个闪念:语文教学教什么?诗文教学怎么教?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从哪里来?唔,我似乎感觉到了些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篇4
关键词: 古诗文 写作 文化素养 语言表现力
面对古诗文的不景气,有人声称古诗文已是末路文学。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加强性情修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古诗文,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伟大和魅力,更加感化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以下笔者对古诗文学习对写作有何重要意义进行阐述。
首先,学习古诗文,有利于提高作文文化素养和发挥作文主题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普遍反映自己孩子不会作文,老师也经常发现学生作文有颓废现象。更让人心痛的是,许多孩子从内心深处就对善恶不明,性情愚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常言道,文如其人,作文并不只是简单技巧问题,古人云:“欲作好文,要善修‘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从哪里来?要从榜样、标兵身上学来。古代圣贤、爱国志士,皆当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榜样,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和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热情和挚爱,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尊人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情操;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胸襟;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惜时品格等这些就是所谓的“浩然正气”,这也就是当代青少年所缺乏的精神食粮。要摄取这些精神食粮就得好好学习古诗文。况且在初中阶段,能选入教材的古诗文,一般皆为经典名篇名诗,内容意蕴深刻隽永,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高贵的修养情操。这都为写作积累了优秀的经典素材,以此提高作文文化素养和提升作文思想主题。
从近几年中高考看,得高分的优秀作文大部分都运用了丰富的古诗经典素材,提升作文的文化素养,加深作文思想内涵。如有篇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时花溅泪》,此篇作文里就运用了大量的古诗文,题目就引用了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文中还运用了大量古诗词,有李清照的词“人比黄花瘦”,“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还有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这些优美的诗句为整篇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化素养和思想内涵。就如我们长乐去年高考满分作文也是运用苏轼的词“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提炼为主题的。
其次,学习古诗文,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语言表现力。
古诗文大多数语言简洁优美,意味隽永,准确鲜明,具有绘画、音乐、含蓄性的特点,同时十分讲究内蕴力,托物言志,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如柳宗元《江雪》的美不只限于画面和音韵之美,更在于“绝”、“灭”二字所体现的社会环境险恶的凝练的字词和着“渔翁”即是作者自画像,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幽、寒、独、孤、雅”的情趣高洁。再如韦应物《滁州西涧》四句皆为描摹,语言优美,寄景言志,道出诗人对西涧春日的喜爱,体现赞山川美色的意旨。语言不仅精炼而且非常深刻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古诗文的语言表现力还在于有丰富的意象,激发读者想象力。在学古诗文中就要让学生凭着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多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从文字中看到或听到有声有色的形象,体味文学意境美。如《敕勒歌》这首诗意境优美,虽然学生没到过大草原,但可让学生从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中体味到大草原的无限风光。优美的古诗文,直接抒感,且节奏性强,语短意长,使人百读不厌,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美语言的熏陶和感染。比如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了初春的小草景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描绘了盛夏中莲花的娇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等都是以最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所以古诗文在语言方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初中生若能从中大量积累优美词汇,提高作文语言表现力就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学好古诗文对于提高作文应当有重要作用,那么该如何学好古诗文和如何巧妙运用好古诗文也是在现实中最大的困惑。学好古诗文首先要落实课标要求,新课标主张中学古诗文教学内容为掌握古诗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多用吟诵的方式积累经典名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品赏古诗文的兴趣。为了达到课标要求,让学生更轻松地学好古诗文,在教学中笔者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以诵读为主,注重平时积累。比如实行“一周一诗”和“一节一句(经典古诗文句)”,大家共同在反复吟诵中,感知古诗文的语韵美,理解作者蕴涵的深刻思想情感。诵读即反复读,多遍熟读,先不急于背诵,不提倡读一句背一句,这样死记硬背,记忆只是一时,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又都还给老师了,而待到全文读到滚瓜烂熟时,自然而然就会背诵了。
第二,注重古诗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品析。古诗文多为抒情言志的作品,一般以客观物象为载体,融入作者主观情愫即为意象。所以在学古诗文时,不仅要着眼于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而且应透过物象理会到人的意念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作品的真正题意和思想。意境是由意象构和而成,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意境是古诗文中必不可少的,只有整合好古诗文中的意象所构就的意境即情景交融和谐,才能挖掘其意趣主旨,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古诗文的深刻寓意与思想。
篇5
牡丹与别称
牡丹花别名花王、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鼠姑、百两金、国色天香等。落叶性小灌木,一般高1~2米,老树可达3米,花期为4~6月。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又宋词“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名句流传至今。“百花之王”、“富贵花”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
牡丹与美女
唐代牡丹与美女的情缘最深,有两位美女与牡丹有着各异的传说。一位是武则天,另一位就是杨贵妃。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曾有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的传说,(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丹》)记载:武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这里将武则天描写成一个暴君。其实不然,她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并且尤好牡丹,曾将家乡的珍稀品种移到都城来。据舒元舆《牡丹赋序》说:“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则天)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
杨玉环貌若天仙,也尤好牡丹。唐开元年间,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东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杨贵妃时常带众宫女游赏花间。一年暮春,正值牡丹怒放,红光耀眼。异香袭人,天色将晚,唐玄宗和爱妃游赏花间,如醉如痴,贵妃禁不住在牡丹花丛中翩翩起舞。人在花中笑。花与人共舞。忽然。一阵香风吹过。一片云霞遮住了明月,牡丹也若隐若现,唐明皇拍手惊叫“杨玉环果然有闭月羞花之美呀!”由此有了“羞花”一词喻女人之美。与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牡丹与文人
牡丹花素为我国人民所爱。人们赏牡丹或喜其端丽妩媚;或爱其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在杨茂兰主编的《历代咏牡丹诗词四百首》中,唐五代就有125首,宋代167首,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历史上对牡丹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谚,赠之以芍药”。这里的“芍药”也包括牡丹,因为牡丹最初无名而统称“芍药”。由此推断,牡丹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唐朝诗人刘禹锡酷爱牡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牡丹的诗句,在他众多赞美牡丹的诗中,以《赏牡丹》最为有名“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咏牡丹的名诗,前两句用芍药和莲花跟牡丹相比,两种花已经很飘亮了,可同牡丹相比,显得逊色许多,牡丹的美丽就可想而知了。后两句是正面写牡丹,直抒胸臆,赞美牡丹的国色天香,开花时节惊动京城。
唐朝诗人李山甫也写下了咏牡丹的诗句“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漂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凭栏杆首重回。”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牡丹的色和香,“火中出”极言牡丹的颜色鲜红美丽,“天上来”极言牡丹香味的奇异醉人。并用拟人手法写牡丹花的神韵,早上妖冶欲动,傍晚却呈恨成堆。言语十分形象。
至宋代。牡丹已风靡全国。洛阳牡丹诗词更走向成熟与繁荣。唐宋家之一的欧阳修,他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他在洛阳作推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这段话是他对牡丹的描写。欧阳修的“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是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使得“洛阳牡丹甲天下”之名不胫而走,流传于世。随着洛阳牡丹登上甲天下的宝座,也将对牡丹的吟诵、赞扬推向了时代的顶峰。
徐凝的“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更是将牡丹进一步升华,看作是千媚百娇、婀娜多姿的洛神,令人倍加神往。
曹勋的《诉衷情》中“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天心故偏雨露,名品满深宫。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词中对宫中牡丹花色之艳丽、花姿之娇美、花香之浓郁及宋廷皇帝与朝臣们“醉赏”牡丹之神态描写的生动传神,如织如绘。
宋无名氏《朝中措・咏秋日牡丹》:“国色辉开寒日,天香熏破霜风”。描写秋季盛开的牡丹,令人惊奇。将牡丹与“野菊”、“芙蓉”相比,愈显出牡丹之美。
明朝文学家侯几道吟咏的《绿牡丹》诗曰:“别翻新谱洛阳明。疑是花残万叶盈。萼下闾门还授色,珠来金谷好停声。便令禁苑尊青黛,真见栏杆驻碧城。折入文窗纱并绿,剪刀携得丽人静。”这首诗实乃高妙之作,诗中采用衬托、变换角度等手法,重在写其外形。外形中有重在突出它的绿色,在它的绿艳之上,又深入到与人相通的“情”。
清代诗人潘韶《咏自牡丹》:“千红万紫斗芳春,羌独生存洁白身。似厌繁华存太素,甘抛富贵作清贫。琼葩到底羞争艳,国色原来不染尘。昨夜月明浑似水,只疑瑶岛集仙真。”诗中写出了白牡丹的不入流俗,崇尚高洁典雅。以白色立身的独特性格。
牡丹与戏剧
牡丹与戏剧也有这不解的情缘。牡丹见之于戏剧约始于元代,元代钟嗣成的《天一阁蓝格写本正续录鬼簿》中收录有高文秀的杂剧《黑旋风大闹牡丹园》、赵明道的杂剧《韩湘子三赴牡丹亭》、睢舜臣的杂剧《莺莺牡丹记》。
在我国戏剧史上,与牡丹有缘的当算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之代表作《牡丹亭》。《牡丹亭》是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古典戏曲名著,是当今京剧、昆曲常演的代表剧目。
牡丹与风俗
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我国是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人种牡丹、绣牡丹之俗。云南大理白族“赶山”观牡丹和牡丹木雕,各地寺院中的壁画牡丹,北方满人旗袍上的牡丹,河南洛阳的插花俗,甘肃省临夏回族的“花儿”唱牡丹,陇西浪山观牡丹(朝山会)、牡丹命名、街头卖花俗,安徽巢湖银屏山的朝山拜神牡丹等。“洛阳牡丹天下无”,牡丹已被洛阳市定为市花,并确定每年4月15日―2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每当花会期间,中外游人群集,共赏花王。
篇6
摘 要:王小妮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写作姿态,这是诗人独具魅力的精神意味通过诗性世界的建构而形成的一种“自在之美”。自然天成的内在品质、本真挚爱的诗意情怀和自由凝视的审美姿态是领略其诗歌“自在”之风韵的最佳路径。其“自在之美”的世界无疑证明诗歌可以超越一般的审美游戏而成为人类精神存在的一种引领。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人的中坚,王小妮可能是那一代诗人中惟一还在坚持诗歌写作的女性。而今,她作为诗人的“身份”是无法用哪一个名词可以简单概括的。她以内心对世相的敏悟为写作自由度,从不受外界影响而刻意改变什么;她拒绝做明星似的诗人,从不在喧嚣的话语场域闪现身影,她将沉默的声音和低调的行为转化成诗歌写作的韧性和耐力,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写作状态。在个人心情与日常生活互为容纳、相互分享的境界中,诗人把对生命本体的领悟分解为“人性美”的因子,通过诗性世界的建构,将其变成提升自己和人类的“精神事实”,凝成独具魅力的精神意味,进而创造一种包容时代生存和个体生命活力的存在之美。而从王小妮的写作姿态和人格素养来分析,这更是诗人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存共振而成的“为我”的“自在之美”,是她将“个我”的、“自在”的美的质素与作为诗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机能高度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品与诗品的自然渗透,是情怀与诗意的相互凝结,更是心灵与艺术的自由放飞。
自然天成的内在品质
作为诗人,王小妮是从自身的“生活覆盖层”①出发,找到了一条心灵与诗歌对接的诗意路径,进而建构起具有“自然”风韵的诗性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人不是在居高临下的诉求和想象中抒绪和情感,恰恰相反,读她的诗有如把酒临风,可以直接聆听诗人生活的节奏和旋律,洞悉诗人心神的品质与格调。她“一日三餐/理着温顺的菜心”,她“像随手打开一缕自来水”顺其自然地“一呼一吸地活着”。诗人对生活磨难和际遇嘈杂过滤之后,将所有可以舍弃的都毫无保留地舍弃,只“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寻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而放弃现在的价值的体味和创造”。这种把玩“现在”的真功夫是诗人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正是多年出乎本性的生命体悟与情感锤炼,使诗人所追求的生活质感与精神操守伴着她的诗歌款款步入新世纪。如《十枝水莲》(组诗)般散发出自在之美的光晕:
猜不出它为什么对水发笑。//站在液体里睡觉的水莲。/跑出梦境窥视人间的水莲。/兴奋把玻璃瓶涨得发紫的水莲。/是谁的幸运/这十枝花没被带去医学院/内科病房空空荡荡//没理由跟过来的水莲……不是个平静的日子/军队正从晚报上开拔/直升机为我裹起十枝鲜花……水莲花粉颤颤/孩子要随着大人回家。
这首《不平静的日子》一开篇,诗人的疑惑就是基于对大众欣赏鲜花习惯的拒绝。诗人赋予植物水莲以人的意识,为“跑出梦境窥视人间的水莲”而遗憾、叹息,“流水出复入,苔华载沉浮”,水莲花美丽的生命将在装饰、慰问的礼节中黯然消色,这种实用价值是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短暂功利。“没理由跟过来的水莲”何尝不是爱好浮夸、追名逐利之人的欲望写照:世间人常为某种不切实际的利益和虚幻的功名而改变自己,希望能有意外的收获和灿烂的惊喜,然而这些外在于心灵本质的物化追求究竟“是谁的幸运”可以真正拥有的呢?面对欲望所引发的“不平静的日子”,人何以不选择自然的心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像“孩子要随着大人回家”一样合乎生活的自然逻辑。由此,诗人追求自然的心态和品格跃然呈现,不言自明。在另一首《水莲为什么来到人间》中,诗人透过水莲花的另一“姿态”,从时间的维度思考人类对生存态度的选择:“花不觉得生命太短/人却活得太长了/耐心已经磨得又轻又碎又飘。”在生活面前人经常会失去耐心和沉静。那么,我们“怎么样沉得住气/学习植物简单地活着”呢?“像导师又像书童/像不绝的水又像短促的花”,结尾的表白既是诗人自己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智性选择,也是对人们发出的一种理想心态的吁求。水莲的独处与默守,水莲的简单与宁静,其实已成为诗人自我鉴照的“镜像”,一个本真的自由境界在诗人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审美态度中生成。
王小妮自然天成的品质追求,还在于其将平淡的生活和高致的品格凝结于创作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这是诗人确认精神价值的生活定位和捕捉诗意感觉的审美能力的升华。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远离功利生活和诗坛纷争的诗人,在庸凡的生活中以平淡至极的悟性反思激活了高妙的诗意,那么,在新世纪,她诗歌所拥有的智慧光泽和悠远诗意则完全是因其不断升华的审美趣味而赢得的。女诗人以简致的生活态度和高致的品格追求为创作的精神元点,以走向祖国家园为捕捉诗意的提升策略,画出一幅极具动感的诗意交通图。《从北京一直沉默到广州》《在夜航的飞机上看见海》……还有组诗《在雪天去山西》《滇桂黔记》等,缪斯的世界鲜活地动了起来,犹如一只自由的大鸟“能飘飘浮浮飞向很远,也能踏踏实实落在谁也插不下脚的峭壁上”②。诗人的创作似乎跳出了自己的生活,但这实在是她生活内质和精神韵味的丰富与提升,诗歌渐渐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生命气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诗人大都从身边的事物和具体的行为情节中寻觅生活的本质和问题的真谛,而到世纪之交的《我看见大风雪》《荷塘鬼月色》《月光白得很》等作品,可明显感觉到,诗人已在四时转换、风物山川、宇宙星空的“自在之美”中努力体会贴近生命本真的微妙感受。其源自主体本性的生活质感和精神纯度使诗作的意蕴更是浑然天成,多姿多彩。
自然天成的内在品质还验证着王小妮把持本性的韧劲与耐力。本性使得诗人拥有挚爱的情怀,韧劲与耐力又支撑起她熠熠动人的诗歌情感空间。在王小妮本真挚爱的诗情面前,我们将再次体验到感动和澄明。
本真挚爱的诗意情怀
可以说,吸引王小妮写作的并不是别人说“好”与“不好”,相反,她是凭借写诗从中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诗在她这儿更多地意味着生活的味道和质量。或者是,王小妮的诗歌其实就是对自己全部经历的诚挚感谢,是她抛开诗艺的炫耀所进行的原本而真实的心灵敞开。
在以日常生活情景入诗的《我妈在电话里说话》,诗人以白描的笔法将相隔千里的母女对话写进诗歌中,“我妈说了,又下雪了……过一会她又说雪停了/没事儿了”。浓烈的亲情被诗人用轻描淡写的诗句做以冷处理,每一句诗都看似波澜不惊,却犹如遥远路途中那渐行渐近的声响,愈来愈惊起人心灵的痛感,这渐渐包围过来的彻骨的痛,终于在诗歌的最后凝结,“我放下电话/眼前全是白的/我的雪一下子全部落了地”。在不是询问的平静叙述中,母亲既掩饰了自己的孤单和对儿女的思念,又报了平安——“没事儿了”。但母亲哪里知道,电话这端的“我”虽然只是倾听,但她的每一句话都刻在了“我”的心上,噙不住的泪水簌簌落下,就像故乡弥漫着的大雪。这更是“我”思念母亲之时内心的巨大隐痛,因为一个不愿意说出的不祥预兆——“从此以后也许真的没事儿了”——凝冻了“我”的心。至此,诗人本真的情、诚挚的爱,不需多余的议论,因为诗作本身就在验证着诗人自己多年前的论断,“在最平实的语言里含着多少东西,是一个诗人的本事。生硬死涩的,总不是纯净的艺术。外在的东西像过期唇膏,能打扮一个人几小时,却不可能使一个人内心豁亮”③。
伴随王小妮世纪初诗歌内质的丰富与扩大,将真诚、博爱的心怀转向对底层世界的关注,更是诗人精神流量中撞击人心的一环。经她观察的《背煤的人》是个“漆黑的驼子”,“他的眼睛受不了大明大暗/成了一对木珠”,在目睹命运回馈给背煤人欲哭无泪的生存麻木中,诗人内心被震撼了。王小妮对个体生命的观察大都是将其放在具体生活的布景中,以自己博爱宽广的胸怀、真切质朴的情感、敏锐精致的思考行走在字里行间。在2005年创作的《乡村十首》中,诗人以一种松弛、和缓的心态,把从不同视角介入的观看行为凝定于乡村生活的细部场景:矮小的耕田人和他的伙伴“好像犁的前后两个亲兄弟”;摔倒了的老太婆“在树影的迷乱里鹅一样大笑”;还有那个在晚上“护着那油灯飘摇出门的人”……诗人的目光在乡村世界里徜徉,用怦然心动的感觉捕捉着个体生命雀跃的存在,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矫情的抒发,大地的养育之恩、人畜的亲昵情分、乡村人行为的爽朗豁达与性格的执拗倔强,似乎都在诗人气定神闲的目光中悠然自得地呈现出来,自然的爱的情怀在乡村神奇、美丽、质朴、坚韧的光影中获得增容。
作为一名女诗人,在新世纪的诗坛上,王小妮既不经意而又十分有耐性地坚持着女性生存的本真。诗人拒绝加入躯体写作潮流,弃绝跟随和套用西方女性话语,恰恰是这些“因子”扩大着王小妮的“光晕”,因为“王小妮性别意识的‘浓淡相宜’,构成她某种悖论式的巧妙平衡”④。在她的写作实践中,女性书写、母性书写也构成其诗意的丰富景观。但诗人不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看待生活、选择生活,而是从生活本身出发,在性别对立视野之外,展现女性丰富的人性品质。《南下的交通工具》便是诗人从自我的生存境遇出发,自内心体验源源而来的女性叙说,“北方大雪的晚上/把我的心一分为二”,因为“我的儿子在火车上”,“我的丈夫等待别人让他起飞”,只留下“我空空地站在夜里”,离别的意绪犹如“雪落大地”压在心里愈来愈厚重。在日常描写中融入了女性特有的生命韧度和情感温度,透过诗句我们可直达诗人内心的真切情境。
自由凝视的审美姿态
在诗人世纪之交的诗作中,我们总会读到“我看见……”一类句型的诗句:“我看见日月/把安详的光扑撒在地面”(《悬空而挂》);“我看见南面的海/呼叫着”(《台风》);“我不愿意看见/迎面走过来的人都白发苍苍”(《我看见大风雪》)。我们说,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每个人都是自己时代与人生的承担者,而写作正是承担的一种见证,这种见证也体现了写作者理解世界的方式。王小妮正是通过“看”把写诗作为自身存在的基本证明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但诗人的观看绝不是从日常生活实用目的出发的那种最为初级的认识活动,它是诗人站在诗学高度对主体自身获得艺术自主性过程的深刻领悟。因为从诗学的角度来理解,现实中任何人的观看都是在一定的场域内进行,观者的观看一方面要受到观看环境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观者自身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到艺术与商业、政治及文化的关系等许多非艺术因素的干扰和诱惑。这种现实性的场域使得观者在艺术场域中的自主性受到极大挑战。这种挑战决定了诗人在把“观看”作为一种积极探索世界的工具时,在艺术场域中更要积极进入一种相对的自主化过程。诗人尽可能祛除遮蔽在主体自身和来自客体条件的双重局限,以充分自由的状态去“看见”世界,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判断并穿透各种视像的表征,用心灵的智慧揭去蒙于其上的面纱,以此达到“对不可见之见”这一观看的诗学所欲追求的最高目标,使主体在情感、精神和尊严等方面获得更充分的自由。以《华山积雪如淡淡的胭脂》为证:
是什么质地的绸缎迎面陡立/是什么人/敢把感觉放到那么高。/我发现华山原来是一座女山/我以为我看见她/其实只见到淡淡的化妆品……有人总想给坏心情涂一点脂粉/让它也好看起来。//想在雪天接近华山多么难/悲伤也自然露出了它的高傲……她让我们看见了悲伤的了不起/让我们空下来慢慢怀念。
诗人作为审美主体所独具的直觉和敏悟,使华山具有了人格化的魅力,并以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引导着诗人主体的审美体验,自觉的审美态度应运而生,使诗人在对客体华山的“观看”中运用“距离矛盾”的审美原则进入了艺术自主性的场域。一方面,诗人除去了世间饮食男女了无生趣的观赏目的,使积雪中的华山美景得以超出常人的需求和目的范围,以独到的审美眼光在观赏层面与客体华山相分离;另一方面,在对华山审美凝神的冥思观照中,诗人又与其相融进入一客观、超然、自由的审美境界:人世间女性的悲伤似乎总是缠绵悱恻,将悲伤隐藏起来,是大多女性面对悲伤而采取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救助,而积雪交融的华山的姿态犹如一位女神,其高傲而富有生命感的气质静静氤氲着诗人的心魄:我们不能阻止悲伤的降临和掩饰,但我们可以学会将悲伤的感觉“格式化”,像那座“叫华的山”一样将悲情置于心灵的最高处欣赏、化解。艺术自主性的充盈使诗人始终保持着自由凝视的审美姿态,最终从对一己之悲伤的关注升华至对人类共有的精神悲情的关怀。如果说,性别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诗人的“自由凝视”,但恰恰立足性别的视角,诗人又挖掘出生命中总是被常人误读、埋没的精神因子,在最终意义上又超越了性别,这仍是其身心摆脱现世语境的同化而创获的一种自由,是诗人帮助他人在精神的困惑中走向自救和超越的一种引领。
众所周知,二十多年前,年轻的王小妮与“大名鼎鼎”的朦胧诗人们一起容身于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的潮流,以他们特有的激情和表达方式为新诗写作开启了富有成效的创造空间。而今,朦胧诗的风华岁月已染尘埃,在颇具革命热情和运动性质的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发展历程中,王小妮对诗歌一如既往充满默默的温情,其写作进入一个非常自由和快乐的境界。在诗人用自然、本真和自由建构的“自在之美”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通过诗人个体的感受、记忆和琐碎的日常经验完成的,正如王光明所言,“诗从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回到个人心情和与心情联系最紧的日常经验,不只是经验和诗歌题材的解放,也是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精神放松的表现。这不仅对王小妮本人,而且对中国诗歌都有不可小觑的意义”⑤。“重新做一个诗人”的选择,使王小妮新世纪的诗歌具有了自省和救赎的双重精神意味,其忽视诗人的身份而看重诗歌本身,决定了她只能在诗坛“边缘”把持着这种精神,但与那些在“中央”快乐舞蹈的诗家们相比,诗人“边缘”的无声行动所产生的力量却是质地纯粹的,永远值得期待的。
①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② 王小妮:《半个我正在疼痛》,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 王小妮:《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篇7
关键词:学生主体;技术应用;自由课堂;古诗兴趣;诗词朗诵;教育创新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从“后台”走上“前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让给学生自由调用,可以弥补学生缺乏某些实际生活的体验的缺点,加速他们对诗语句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通过分析,明确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通过分析,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在课前我查找资料,把本课的教学要求、教材说明、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分析以及杭州、西湖和莲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诗人等有关资料制作成互动课件。由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学生超越时空感受到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及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朋友的留恋。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开放自由的大课堂
以前教师上课,为了上好,早半个月或一个月前就在准备,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学生却浑然不知,蒙在鼓里。学生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在主动建构下获得知识。
讲《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课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环境中收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材料,如,查阅资料,寻找相关图片和音像材料,实现自主学习,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用QQ和同学、老师交流,利用班级博客晒晒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成立李白、孟浩然及送别诗的诗歌库。教师根据师生共同准备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整合资源、设计教学预案。课内,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内容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已经学懂,哪些还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信息,扩展视野,交流上课体会。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激发,积极地去引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文、声等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时,我先出示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的图片,这是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之后,播放视频: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绿茵的掩映下,瀑布既显得雪白如练,又银光闪烁。让学生看一看从香炉峰上腾空飞落的瀑布,听一听瀑布飞泻下来时发出的轰响。再出示多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遥望、近观、侧看、俯视、仰望瀑布。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是根据诗意编辑的视频、图片、声音,让他们从整体上初步体会景色和诗句的联系,激起对学习古诗的兴趣。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绝不能达到的。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学生诗词朗读
古诗短小精悍,且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古诗有它不同于其他课文的诵读方法,自有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教师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风格的诵读让学生鉴赏和借鉴。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小软件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教学《清平乐・村居》后,教师播放了一段乡村美景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灿烂阳光下的宁静的乡村美景――四周的群山迷迷蒙蒙,若隐若现……让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听一下名家唐文治、王雪纯等人的古诗词的录音带、音频,跟着音频练。再让学生听一下事前有选择地录入不同朗读风格的朗读,配上或舒缓委婉,或急骤慷慨的音乐。学生在不同风格的或吟诵或演唱中较好地把握吟诵的节奏,模仿那种字正腔圆的韵味,寻找那种艺术的享受。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示范朗读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在反复比较中找到差距,找到古诗词朗读的韵律。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巩固应用
教师在学完每首古诗之后,通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多样巩固应用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让学生的个好得到发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在教完苏教版五年下册《游园不值》这首诗之后,教师分层设计了多种实践应用题:刚才我们学习了《游园不值》,并想象了当时的情景。谁愿意扮演叶绍翁来表演一下?游园“值”不“值”?画一画你想象的园中美景,背一背古诗,编儿歌或诗并唱一唱,找一找描写春天的诗句,写一写诗中言外之意……学生选择了自己擅长、喜欢的练习来做,兴趣极高。
篇8
课堂氛围语文教学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通过调整、整合教学中各要素的关系,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热情。
一、创设愉悦的“乐学”情境
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都是和谐热烈教学气氛的主导因素,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只有源自于教师内心,才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在这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最经常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设计的问题要注重趣味性和启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产生表现的欲望。提问后教师要对全班的每个学生投以期待、鼓励的目光。巧妙地处理问答交流,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充满自信。如对问题回答得圆满、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形式予以肯定,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对基础较好的同学不妨适当追加一些较深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而当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不全面时,教师首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肯定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做适当的等待,然后加以提示“是这样吗”或“还有什么补充”,切忌简单的否定。如果答案仍旧不理想,可以通过共同讨论,读书查阅等方式解决,或是让别的同学来回答,回答后可以询问其同意这个意见吗,你能再说遍吗,让说错的孩子有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巧设提问的方法引导参与。充分发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的进度和难度,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因材施教,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想象画面,深入感悟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再造想象的过程。再造想象就是通过自己的主观理解,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鲜活的画面,再把这一画面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学习《我的自白书》一课时,我采用浮现画面法,让学生读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用语言描述画面。如“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一句,学生通过品读“响”和“沉重”两个词,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敌人对革命者进行了严刑拷打后,又一次提审,革命者脚上的铁镣非常重,走起路来很艰难,一走一响,但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也决不投降。这种方法使学生将语言文字与储存于大脑中的有关信息(如看过的电影、电视或有关资料等)结合起来,并以此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感悟。
如《示儿》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思想,而临终前诗人嘱咐、举家悲伤的情境,诗中没有涉及。为使作者的爱国情感和其情感依附的情境,铭刻于学生心中,我要学生根据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像陆游卧于病榻、弥留之际对后人叙述终生遗憾和希望的情境,以写下其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故事。学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通过屋内昏暗的烛光、古老的床榻诗人憔悴的面容、颤抖的嘴唇、临终的嘱咐、感人的语言和一家人伤心的泪水、儿孙的表白等细致的描写,刻画了一个矢志爱国的诗人形象,从学生的表述看,境与情无疑融为了一体,显然他们对情感的感受,也得到了升华。
教学《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类型的课文时,我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或播放配乐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的言语描述中感受其意境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古文教学
教学中,古文占了一定的分量。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方式,课堂气氛缺少话跃,学生随教师讲述牵引,多媒体为古文教学提供了契机,拓展了学生视野。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天地。
在古文《爱莲说》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的情境――播放多种情态的荷花,在欣赏的过程中再朗诵“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让学生在直接感官接触下,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快乐。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我是作者会爱这样的莲花吗?哪些人会具有莲花的品质?整堂课学生始终沉醉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情绪非常热烈,也真正能领会作者“予独爱莲”的情感了,大大提高了古文教学的效率。
四、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课文中有些内容,单纯靠学生朗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情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基础。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理解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播放录像,荧屏上志愿军战士在列车上频频向朝鲜人民挥手告别的画面,朝鲜的男女老少纷纷为志愿军送行,尤其是那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那可爱的小金花,他们眼睁睁地看到列车开动了,而激动不已的画面,深深震撼着每位学生的心灵,在这种感动和震撼中,学生深入地理解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可引导阅读情感相关的课外书以增加感知,加强感受、孕育情感、做好铺垫。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课前可引导阅读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穷孩子生活的书籍,使学生通过诸多生活画面的感受,具体了解穷孩子的悲惨遭遇,以激发其对资木主义的痛恨和对穷孩子的同情。这样课文阅读中教师只需稍加诱发,学生情感则能顺利融入课文情感的渠道。
五、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想象、猜度的乐趣
篇9
一、发现美
1、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美。
美在生活中,美在自然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美的。可是幼儿虽然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未必会有意识的感知周围花木的美,因此就需要老师去引导他们发现这种美:春天,黄灿灿的迎春花开了,密缀枝头,花形如金钟,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经月不凋;教学楼后面那几棵高大的紫叶李,花开了又落了,淡淡的粉色,轻悠悠地飘下,铺了一地,这不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夏天,睡莲花开,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脱俗的少女。秋天,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桂花的甜香;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了,花坛里一团团密密的排列,什么白菊、墨菊、龙须菊,或仰或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冬季是腊梅花开得最茂盛时,那点点黄花盛开在凛冽的寒风中,好像许许多多的小蝴蝶在空中展开着黄色的小翅膀飞舞着,使人不禁想起“凌寒独自开”的诗句。还有什么杜鹃、紫薇、月季……各种树木也丝毫不甘落后,春天垂柳碧绿,秋日枫叶火红,它们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如同五彩的画卷。在这样的日子里,带着孩子们走出去,看一看花花草草,认一认各种花木,冲击的不仅是视觉的,还带来心灵的。孩子们带着好奇心,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感受过的花木之美。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就是幼儿对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2、在与花木有关的美文中深化美。
在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与花木有关的美文名篇数不胜数,我们将这些美文与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王安石的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幼儿了解到梅花不畏寒冷,傲立在寒风中凌然怒放之美;黄巢的《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幼儿了解和感悟的傲霜怒放;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幼儿感受到柳树的婀娜多姿;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让幼儿感受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通过鱼儿与荷叶的描写,让幼儿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夏景图,活泼而淡然;儿歌《迎春花》:迎春花,开黄花, 朵朵张开小嘴巴, 它是公园小号手, 迎着天空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 它把春天吹来啦!让幼儿感受迎春花的生意盎然……在孩子的眼里,那一字一句都是有味儿的,那一花一木都是美的。
3、在花木盆景中发现美
花木盆景在当下的社会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一般平常人家家里都会有那么一两盆,更别说我们这个地区的家庭,孩子们或多或少都见过各色的花木盆景,在马路两边能看到各种造型的盆景,如:孔雀、海狮顶球、花柱等。但幼儿对于这些盆景只能说出一个“美”字,对于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孩子们还是说不清楚的。于是我们通过对盆景的欣赏让幼儿发现盆景的美。首先我们出示几盆造型美丽的盆景,这些盆景各种各样,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简直美不胜收。瞧,有的盆景像弯如月亮的扇子;有的雄伟壮观,从远处看,就像一棵苍天大树;有的像蜿蜒盘旋的龙;还有的盆景的枝干洁白如雪,既像白缎子,又像一条飞流湍急的瀑布一样……孩子们看着、说着,想象着、感受着花木盆景的美,从而知道花木盆景的美体现在植物的根、茎、叶上,体现在植物的开花、结果上,体现在盆景千奇百怪的造型上。
二、展示美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艺术之美能够把孩子导向求真、为善、尚美的境界。
大自然里的一花一木都是美的,都是孩子们艺术创作的源泉。在我们园的艺术主题活动中,“花木”成了重要内容。“花木绘画”、“树叶贴画”、“叶脉书签”,还有别出心裁的“干花装饰”……孩子们在花木的艺术天地中尽情畅游,用耐心、细心和精心浇灌美的花朵。目睹着孩子们的作品,我由衷地赞叹我们的孩子无限的艺术想象力和与生俱来对美的表现力。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了健康和谐的文化艺术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三、创造美
1、在劳动中创造美
俗话说:劳动创造了美。那如何让幼儿感受到劳动创造了美呢?我们在校园一角开辟了“花木实验基地”,各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实验基地上进行种植、扦插小苗、管理,体验劳动的苦乐酸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我们的花木实验基地上的苗木一派欣欣向荣,绿树成荫,季季花开不败。幼儿看着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美,由衷的感到自豪。孩子们不仅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一些粗浅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感受到原来美是可以由劳动来创造的。
2、在爱花护木中创造美
学校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它对学校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在每班开设自己的植物角,让校园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说话,对幼儿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次小朋友散步时,我们老师总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们要爱护花木,只能观赏,不能动手。每次小朋友回答的都很响亮“知道了”,可到了外面就都忘了,时不时的用手去触摸这些植物。自从有了自己的植物角,我发现幼儿都有了一些改变,他们都很喜爱珍惜自己种植的植物,从不用手去采摘,而且还能相互监督,哪个小朋友若是用手去碰了,别的幼儿就会跑来告诉老师:XXX小朋友把植物弄疼了”。再出去散步时,孩子们都能自觉地不用手去触摸这些美丽的植物,小嘴里还念念有词:花儿好看我不摘,摘了小花,小草会疼的”!这个活动既让幼儿亲近了大自然,还懂得了爱护和照顾管理植物的情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爱花护木,形成花一般的美丽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