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日出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03-30 14:5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日出的词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日出的词语

篇1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篇2

黄山日出

黄山日出历来被人们称为美景奇观。为了目睹这一美景,暑假里,我随父亲来到黄山。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北海宾馆。一整天爬山观景的劳累,使我很快进入梦乡。迷糊中,只听见有人喊:“快,起来看日出了!”我一骨碌爬起来,揉着朦胧的睡眼,身不由己地跟在大人后面往外走。一阵山风吹来,好凉啊!我清醒了许多,看看天上还泛着星光,一路上树影婆娑,怪神秘的。我来到清凉台,这是一个观日出的好地方,此时已有不少人等候在这里了。凭着人小,七挤八拐,我选了个好位置,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东方显出了鱼肚白,人群开始骚动。一会儿,鱼肚白渐渐地转成红色,东方的天际出现了橙色的彩霞。忽然天边出现了一道发亮的光,是那样耀眼,不知谁说了句:“快了,快了。”

我这时不知是由于冷,还是激动,只觉心里发紧,牙齿打颤。我看看四周,大人们也兴奋了起来,有照相机的准备按快门,等待着拍下那瑰丽的景象;没照相机的翘首以待,大家似乎停止了呼吸。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太阳像一个小红球,突然从地乎线上,不,不是地平线,而是从云海间跳出来,开始是半个,到后来,就变成了大红球。大地妈妈好像不愿让太阳离开怀抱似的,太阳只能一点点地向上挪。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了天际。啊,多么壮观,多么美丽!顷刻间,浩瀚的云海被太阳的红光一照,色彩斑斓,远近的山峰在云海的淹没下,只露出小小的山尖,就像那大海中的小珊瑚礁……人们感慨万千,赞叹这人间的美景。

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我很激动。啊,日出,表明新的一天开始,充满希望,充满光明!啊,太阳,你给万物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温暖!

黄山日出阅读题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翘首以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成语。(带数字的,带色彩的)

(1)七挤八拐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色彩斑斓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完成填空。

我来到清凉台,过了一会儿,东方显出了(    ),渐渐地转成(    ),接着东方的天际出现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太阳像一个(    ),到后来,就变成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了天际。

4.“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我很激动。”把文中描写“这壮观的景象”的语句用“____”画下来。

5.用“~~”将文中的拟人句画下来。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黄山日出的?找出相关的词语写下来。

参考答案:

1.(1)抬着头望着,等待着。

(2)感触很深,想说的也很多。

2.(1)一心一意 三言两语 五湖四海

(2)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3.鱼肚白 红色 橙色的彩霞 小红球 大红球

4.第5自然段。

5.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了天际。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65-02[作者简介]秦秀丽(1973―),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红英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先导,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积累,并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笔者对培养小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可以以多种形式激发兴趣、多渠道尝试运用两方面培养小学生阅读积累习惯,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

一、多形式激发积累兴趣,培养阅读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身于阅读和积累之中,必须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兴趣。

(一)在朗读中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读”,可以在朗读课文中积累。在教学中,首先,初读课文时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第一感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进行积累。如描写人物的课文《少年闰土》,可边读边分类摘录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初读时可摘录文中描写云雾姿态万千的词语,初步感知庐山云雾的形态美。其次,重视对课文的朗读训练,用以读代讲、以赛激读、配乐诵读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和储备。

(二)在背诵中积累

如果熟读是积累的基础,那么背诵则是关键。只有将语言文字牢记在心,才是真正的积累,才能达到出口成章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均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对背诵的数量和篇目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小学阶段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教师可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笔者在教学中,一是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或重点段落通过课堂上当堂背诵、课后组内背诵、期末集中抽查等形式加以落实,二是将教材中的各年段古诗、名言、警句、歇后语、描写优美的语句等加以归类整理,形成班级背诵篇目。如同一作者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描写同一类事物的古诗,如孟浩然的《春晓》、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绝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描写春季的古诗,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引导学生利用每日晨读和课前三分钟以个人领读、集体诵读、小组接龙背诵等形式强化背诵积累,将古诗文的精华、经典语句内化为语言储备。

(三)在阅读中积累

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才能扩大阅读量,增加积累。笔者一方面根据课文适度拓展阅读,如教学《海上日出》后,让学生再阅读巴金的其他著作或其他作者写日出的文章;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引导学生阅读冰心的《繁星》《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养成摘抄积累经典语句的习惯,让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并赋予“酿蜜集”“聚珍册”“汇美小书”等名字,分类摘抄,如写景类的、人物外貌类、性格类、心理活动类等,配上插图、注解,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笔者搭建系列交流展示平台,如:在黑板报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学生摘记的优美词句;开展 “最佳采蜜者”评选活动,评选最佳摘抄本等。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二、多渠道尝试运用,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揭示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果学生只是积累不会运用,那么积累的语言就是简单的堆砌,如同摆设,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要边积累边尝试运用,才能学以致用。

(一)在书面表达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笔者引导学生在写话、习作等书面表达中积极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如写春天景物的习作,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中描写春雨的“淅沥淅沥”“叮叮咚咚”等象声词,以及“整个森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比喻句、拟人句进行仿写,再将自己摘抄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如写人物的习作,笔者引导学生将课外读物曹文轩的《草房子》中各种儿童形象的描写方法运用到作文中,帮助学生把人物写活。对于学生引用合理的诗句、用得巧妙的词语和句子,笔者就用红笔标出并予以好评,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慢慢运用积累的语言了。

(二)在口语表达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积累语言必须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角色创编等具体语境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如在讲读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中,笔者设计语言运用的训练环节是让学生分别扮演邻居、庄稼人劝说种田人,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笔者打破课内与课外界线,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积累,学会表达。在每周的语文活动课中,常采用辩论会、小记者会、演讲等形式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如指导学生开始阅读冰心、老舍、朱自清、鲁迅、巴金等名人名作后,笔者开展名人名作简介活动,让学生将积累的精美的、有哲理的语句用于介绍活动中。

积累与运用密不可分,重视积累,养成习惯,多形式引导,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才能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28,登山

课时

2

授课时间主备课

教师

刘美云

参与备

课教师

授课教师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新词

积累喜欢的词语

过程与

方法

启发谈话法

体会课文末尾列宁的一段话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习列宁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

上山:走小路赶时间看日出

登山

下山:走小路自觉锻炼意志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

同学们,还记得《雀》这篇课文吗它讲的是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集体交流.

指名读生字,说意思.口头组词.

指名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想想列宁是怎样走过靠近深渊的那条小路的.画出描写列宁神态动作的词.

学生自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指名说

你感受到什么(害怕)

感情朗读(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了山顶,他们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学生读课文,互相交流,并感情朗读体会列宁登上山顶后愉快的心情.

布置作业,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这条小路是怎样的(投影显示)

过渡.列宁为了节省时间看日出,走了一段危险的小路,返回时,为什么又走那条小路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次,理解含义.

自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再读,细细揣摩,体会这句话含着的意思.

第一句话写出了列宁对待"害怕"的态度不能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第二句话强调了革命者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意志的机会.

篇5

学生在习作中的通病是“无话可说,无米下锅”,其根本原因不是学生缺乏阅历、没有生活,而是缺乏感知。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始终被生活浸泡着,他们所缺乏的并不是“走千里路”去寻找生活,而是感知生活,走进生命成长的喜悦与幸福之中。

生活中往往被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琐事,其实是写作的真实素材。离开了脚下的土地,离开了身边的客观“小事”,生命就将变成空壳,好的情境都是依托细腻的场面或细节描述与动人的情感传递来铺设的。而情境的表现形式不外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故事情节等要素的组合。表现它们就需要很多技巧,包括: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想象排比等),文章布局技巧(如断续、虚实、庄谐等)的成功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绮丽等等。如写“某种植物”,可以用一周时间观察、记录,然后小组组织讨论,最后整理习作。写景的习作,去到大自然,借助相机或是画笔记录美的事物,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语言伴随着情感而产生飞跃。

除了观察大自然外,还可以认识社会。例如去参观图书馆,看看读者怎么在工作之余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感受人们在阅读室专心读书的气氛。这样不仅丰富了写作题材,而且在此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还有一些写人写事的习作,在抓住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外,更应注重人物特点或是对事件感悟的细致描写。

如《买菜》作文课,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和家长到菜市场或超市买菜,观察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体验文明待客的新风。课堂开始,播放录像,重现市场繁荣景象,触发学生灵感,激起他们的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对瓜果蔬菜、肉类的形、色、味等进行回忆并用词语润色,胖鼓鼓的冬瓜,鲜嫩翠绿的卷心菜,威风凛凛的螃蟹,活蹦乱跳的河虾……接着学生分角色表演,以“文明经商”为中心,重现买菜情景。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词语与情感结合,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通过这样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观察意识增强了,写作的敏感性也就提高了。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什么 怎么教 中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10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也就是过于关注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教师“教什么”,也就是更加关键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研究、建设,却一直处于茫然、模糊的状态。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呢?基于课标对各年段的要求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大致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

如果说“写了什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怎么写的”就是从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文字,也就是完成了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走一个来回”。

一、中年段“怎么写”的相关教学内容

1.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学习句子的表达手段。句子的表达手段(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列数字等。

3.学习构段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着重注意一段里面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每一句话是怎样连成段的,适当注意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构段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1)承接构段(连贯构段)。一段话中的各层意思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后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构段方法常常用于叙述或描写事情的发展变化,如表现时间的跨越、事物的演变、空间变换、对话形式等。如巴金的《海上日出》第三自然段:“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不能调乱,乱了意思就表述不明了。

(2)并列构段。段落中所列举的事物,它们相互的关系都是并列的,或者在段落中把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几个方面的内容也是并列的,这种构段方法常用于叙述或描写景物或事物。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写了树木、积雪、小鹿、原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写时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先写谁都可以。

(3)总分构段。段落的层次是由总述和分述两部分构成的。总分构段其实就是在并列构段的基础上加上概括性的总述,这种构段方法常用于叙述或描写景物或事物。

(4)因果构段。段落的层次是由原因和结果两部分构成。这种构段方法可用来叙述、写事、写景。如《燕子专列》中的第二自然段:“事情是这样的……送到温暖的地方。”这种构段方法常用于叙述或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5)转折构段。段落的层次不顺着前言说下去,而是转个层次意思进行表述,这种构段方法可用来叙述、写事、写景。

二、高年级“怎么写”的相关教学内容

1.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表达效果。

2.继续训练句群构段,过渡到谋篇布局。具体包括:(1)过渡的作用。承上(一个词概括)启下(关键词),使文章的情意保持连续。(2)开头形式。开门见山,交代背景,具有概括性。(3)结尾形式。具有总结性,抒情性(写景类)。(4)照应的形式与作用。前有伏笔,后有呼应。(5)写作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转换顺序,或按事物的几个方面,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

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叙述。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代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叙述的方法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叙述应关注三个问题:叙述线索;叙述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的详略。

(2)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描写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3)抒情(小学阶段课标不作要求)。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议论抒情(又叫寓情于理)。

(4)议论(小学阶段课标不作要求)。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方法有:夹叙夹议、寓理于情、借端生议、寓议论于篇外。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TP37

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极其广泛地应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效课堂、创造性课堂的得力助手。特别是语文学科,其综合性强,讲求形象、直观,多媒体信息技术完成了语言表达所不能实现的任务。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了蓬勃生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有效扩充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有人常说,语文课“一本书,两支粉笔足矣”。殊不知,这仅仅是维持低效课堂活动的起码要求。口头讲解与板书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板书、绘图、不必要的描述讲解等花费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对时间的利用率,从而能增大课堂的容量;更为重要的,可以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我所用。这样语文课就以其铺天盖地、势如排山的信息量和知识源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的教学中,我使用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央视孩子为父母擦脸的广告画面以动画方式向学生展示,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得到直观认识,兴趣浓厚,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大量以往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要点。在讲授结束后,我再运用多媒体补写镜头让学生从中找出课堂上的不足,复习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很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如雨中泰山的雄伟高大,月下荷塘的幽静朦胧,还有那浔阳江上的琵琶声,……阅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提供与所学课文、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图片、音乐等,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境有机结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这也可以说是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具体体现。

如姚鼐的《登泰山记》,本文作为记游泰山的佳作,古代记游散文的精品,在主旨确定、题材选取、剪裁布局、写景状物技巧等方面极具特色,而这正是学生容易忽视并难以理解之处,而且本文篇幅短小(不足600字),文字相对浅显。我教这篇课文,没有把它当作普通的文言课文,串讲课文中的字、词、句,而是在让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后,把教学的重点落在课文写景分析上。课文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泰山奇景奇观,尤其是写泰山日出一节尤为精彩生动。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通过景物变化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这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他若要真正对本文作深入理解,就必须了解泰山之景。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并未去过泰山,甚至亦很少看过关于泰山之景的图画、照片,文中那些美景美句在学生面前是苍白的,他们是很难体会到本文写景状物之妙之美的。

因此,在分析课文写景状物特点时,我适时播放了两组配有音乐和旁白的幻灯片:第一组:配乐幻灯片――泰山游览图、主要景观等;第二组:课文配乐朗读录音,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泰山景观。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将有助于他们对课文产生深层次理解。

3、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语文学习的有利条件,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扩大学生思维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强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兰亭集序》一文,此文虽有语言精美,但非人物传记,没有情节故事,文字隐晦,思想艰难,超越了学生年龄的体验程度。另外,很多老师对《兰亭集序》的授课方式只是读读译译,近似译古汉语,令学生昏昏欲睡,难留印象。该怎样上好这篇课文呢?对作者王羲之,以往作者介绍,只是客观概述,简捷短小,正象往商品上贴标签,学生对作者的印象很浅。现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高速度、高密度展示人物事件,使得作者的形象变得真实丰满,又增强学生记忆力。同时,巧妙借助一些相关图片、影视资源,展示课文中相关的古人真实状态,从而有声有色地将学生带入到其中的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具体地感悟到课文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有效地解决这篇课文的难点――对作者思想内容的理解。

当然,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PPT而已,用课件代替讲解,用录音代替范读,用屏幕代替板书……这样,它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教学辅助价值,所以,在教学过程应当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高课堂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8

语言富有文采,是跟个人的形象思维习惯有关的。有文采的语言折射着作者的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迸发的火花,是自由飞翔的想象。而形象思维突出表象,注重形象,在思维活动中自始至终地贯穿着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活动。运用形象思维,就能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丰满、精细,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见,真正的文采应是蕴含在形象思维中的,那么,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如何锻炼形象思维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文采呢?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抽象的事物往往是含糊不清的,缺乏细节的呈现,对于抽象性的事物,可引导学生以具体可见的形象代替之,即运用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例如:

A.繁重的学业使女孩心生忧虑。

B.做完一天繁重的功课,女孩喜欢独自一人漫步在铺着青石板的花园里或斜倚在丁香树上,和着风吹桐叶的乐曲去演绎她的横笛。

A句只是交代出心情忧虑,是抽象化和结论式的,也是模糊不清的。而B句通过具体的意象如“丁香树”、“桐叶”、“横笛”等蕴含了女孩的忧郁感伤和她的孤独感,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戴望舒的《雨巷》里那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使人想到赵倚楼的“长笛一声人倚楼”,使人想到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B句更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令人回味不已,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丰富的,是诗情画意的,像这类描写性的语言具有画面感,具有灵气飞动的色彩。描写性的语言是形象思维的外化,要使语言富有文采,具有美感,给人以艺术的想象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语言的形象性,必须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切入,以便唤醒学生的想象力,放飞他们的心灵;必须把形象思维训练纳入到作文训练中来,引导学生形成形象思维的良好习惯。

其二,日月星辰等自然景物多是相对静止的,静则缺少生气,缺少活力和气势,也就不能激荡人的性情。因此,要善于使静态的景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活起来,使被描写的事物显得真切、生动、别具一格,从而增强文章的魅力,即运用以动写静的方法。

词人在创作“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的过程中,对选取的云、月、花、影这些具体的事物,巧妙地使用动词“破”和“弄”,使相对静止的云、月、花、影流动起来,从而加工、提炼成动态形象。这期间,作者进行了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通过创造一系列形象表达出了抽象的思想感情——伤春自伤。通过以动写静的手法,将这种看不见的感觉转变成看得见的东西,从而完成了形象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诗词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而形象性语言是形象思维的直接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诗词创作中形象性语言运用的方法,在这种学习中训练他们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非同一般地反映生活。

其三,运用形象思维使作文语言充满文采,教学生能够通过类比联想的方法,用那个事物来突出或修饰这个事物。

在再现性形象思维中,引起联想的某一事物可称为这个事物,被联想的事物可称为那个事物,这个事物直接关乎主旨,是需要集中笔墨表现的事物,那个事物对这个事物而言,完全是一种附属关系,联想它完全是为了突出或修饰这个事物。例如高建群《西地平线上》由阿布淖尔荒原的落日联想到罗曼·罗兰看到日出进而构思成心目中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形象。作者以罗曼·罗兰看见日出的感受和自己看到日落的感受作对比,从而指出它们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对后者的联想完全是为着说明前者,人们可以从二者鲜明的对比中更进一步感受和体会到,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而这种寻找相似那个事物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在学生作文中,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寻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类似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灵感功能,巧妙地借助其他事物使作文充满创意。

其四,运用形象思维使作文语言充满文采,必须加强对想象力的培养。只有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通过文字创造出高品质的画面,画面感强的语言则更有文采。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极其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尤其要注意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对形象特征进行的描绘,准确体会遣词造句的神奇力量。例如,“阴山的山坡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在这句话中,“山坡”就是一般的形象,由于一般形象属于高度概括的形象,缺乏鲜明的特征,从而使作文的语言缺乏形象性,没有画面感,也就失去了文采,而具有鲜明特征的具体形象则不同。例如:“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因为这一句里的“拖下来”、“深绿色”、“安闲”、“躺”、“沐”,把阴山的山坡描写得具体而细致,有更多的表象参与描绘,这样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既创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又表现出这是一个多么平静的原野。在写作中,对形象特征的描写,也只有抓住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描绘,才能在读者的想象中显现出形象的画面来。

语文是一门极具想象空间的学科,而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和形象思维内容又很有限,必须让学生拥有想象的翅膀。例如,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个圆形小迹印的斑点,作者想象为一个钉子留下的痕迹,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一个平滑的古冢,一枚旧钉子的钉头,木板上的裂纹,一只蜗牛。可引导学生继续想象开去,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把墙上的斑点想象为明月上的环形山,英文里的句号,黑色的瞳仁,一颗美人痣,一块菌斑,黑洞洞的枪口,墨汁的污渍,雪地上的朽木顶端,宇宙的黑洞,黑色的旧纽扣,掉队的省略号,地平线上的帆船,掉了尾巴的蝌蚪,万劫不复的深渊……总之,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经过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一定更灵敏、更丰富。

其五,运用形象思维使作文语言充满文采,必须加强情感的陶冶。语文形象思维的任务不仅在于能够塑造出具体直观的实体形象,而且要塑造出实体形象的内在的思想情感。同时,作者并不是漠不关心地、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待形象,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形象之中。

形象思维与情感抒发是紧密相连的。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蕴含着饱满而强烈的情感,在情感抒发过程中又蕴含着具体的典型化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激发了情感抒发,情感抒发又对形象思维起积极、能动的促进作用。总之,两者始终是互动、互促的。钟嵘的《诗品》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准确地道出了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常常就是孕育形象。在写作教学中,要创设情景,激发感情,使学生通过文字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有感而发,只有表达出真挚情感的文章,才能达到情美的境地。

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接触的事物有了某种感情,从而有了表现这一事物的欲望,甚至于如骨骾在喉不吐不快。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经过时说:“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象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许多作家在谈到写作时的情感时,也都说到自己的内心感情激荡,思绪万千,周述恒写《中国式民工》时,往往流着眼泪写他书中的人物。即使是描写自然景物,也应该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身上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像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诗并无一个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而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悦之情和暂住草堂的安适心情借初春景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由此看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处在饱满的情感状态,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可从作品表现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整体形象和具体形象看出来。

既然形象思维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情感的流动,那么作者以形象思维饱含着情感写成的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具有形象性,而形象性的语言自然是文采飞扬,必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缺乏情感的语言,即使文采再好,也是寡味的,死寂的;而丢失文采的语言,情感也无所负载。写文章需要文采,也需要情感,所谓“情文并茂”就是文采与情感并具的文章。

总之,使学生的作文有文采,必须注重对形象思维的培养,在中学生中,形象思维的发展很不均衡,学了十几年语文,作文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的难题,语言更是缺乏文采,这些都说明缺乏对形象思维的开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已势在必行。发展形象思维,使作文的语言充满文采,其中的方法、方式、手段很多,值得作多方面的摸索,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焕庭.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质疑能力 培养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不断发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发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质疑水平?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保护小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表现出兴趣。即使是很幼稚的同题,也不要表露出轻视的态度,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例如,学习《舍身炸暗堡》时,有学生提出“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这 句话中的“嘹亮”是什么意思?有一些学生一边露出瞧不起的神情,一边把手举得高高的要求解答。教师随即点了一位举手的同学进行解答,那位同学解答得也比较出色,老师让同学们掌声鼓励。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从保护提问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首先,在刚才那种情况下,对解答的同学掌声肯定间接表现了对提问题学生的否定,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将会影响到他下一次质疑的积极性甚至提问的勇气。其次,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间接使学生权衡“答好”与“没问好”这两者之间的取舍关系,鼓励学生舍“问”取“答”。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要谨慎处理。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要领,提高问的质量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问的例子,让他们看谱弹琴。范文的例子可来自于课文后面的思考问题,或是来自老师设计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

例如,《登山》一课,我针对第18自然段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一自然段景色的描写与列宁战胜害怕,锻炼意志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认真读书与思考讨论,有的说列宁登山的目的是看日出,所以要描写日出的美丽景色,不然就不完整;有的说这是作者写作的技巧,写列宁他们登到山顶就该往回走,山顶景色描写有总结过渡的作用;有的说列宁冒着生命危险过峭壁,应该要看到日出的美丽才合算,无限风光在险峰嘛;有的说这一段是对列宁战胜害怕心里、锻炼意志的赞颂。学生的解答从段的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写作特点以及人物思想感情做了比较全面中肯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这一自然段的存在价值。我紧接着启发学生:“老师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有点冷场。接着就从刚才的回答开始思考,一部分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启发我们去思考课文中段与文章的关系,指导我们学习作者的写法。老师小结:“就段来理解没什么难度,但与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可以显示它的重要性,有思考的价值,以后我们阅读也需要想一想,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为什么。”从分析“问题”着手,逐步指导学生提问要有清楚的指向,语言要明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定的思考量与思考度。通常是从阅读文章的普遍规律上去找问题;第一,理解的重点处;第二,理解的困难处,第三,产生疑问的地方。但是更要重视打破规律的提问,往往这些问题的含金量更高。

三、把提问的优先权交给学生

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相信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把提问的优先权让给学生。而不是想放又舍不得放。表面形式设计了学生提问的环节,而实际教学还是引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问题圈子里转。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浪费学习时间。要立学生质疑的风气,就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提问的模式。

四、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合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这样处理的好处一是不占用单独的大块时间来解难释疑,教学时间比较经济;二是把问题置于各自的语言环境中,使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紧密结合。这种“一切都在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促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艺术的提高也是一种促进。

五、把学生的提问和老师备课时的思考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进行筛选,或通过合并使问题的归纳性较强,突出思考的重、难点。学生有些提问质量很高,显然脱离了教师的备课内容,这时教师就要具备敏锐的辨析水平与发现能力。处理得当,对教学有促进作用,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处理不得当,可能丢掉金子,失去良机。

篇10

关键词: 颜色词 巧解 诗歌题

色彩是神奇的自然现象,依附在各种物质的躯体上,装点大千世界,使这个世界变得绚丽多姿。在大自然中,人们能感知和分辨的色彩种类很多,最常见的色彩有红黄蓝绿灰白黑等。它们当中的每一种又可分为若干种具有细微差别的不同颜色。古诗词中,诗人词人们借助丰富多彩的色彩词汇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氛围,寄托着人们的各种情感。阿・巴巴耶娃说:所有颜色你是数不过来的,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在高考诗歌鉴赏解题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抓住诗句颜色词理解分析,就能正确解答问题。

一、巧用颜色词绘画面

诗歌鉴赏题中,画面题的最常见提问方式是: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这类题离不开的是诗歌中的意象,而意象往往离不开色彩,因此,抓住诗句中的颜色词,画面就出来了。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描写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黄色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亮丽,自由自在的白鹭在一碧如洗的青天上飞翔,白色在蓝色的映衬下特别赏心悦目,绿、黄、白、蓝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了绚丽的画面。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蓝绿的江水映衬出红日下的江花的描写,显得鲜明亮丽、明艳迷人,色彩对比极为强烈,勾画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美景。

高考实例:(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1)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和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解题指导:这二十八个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出了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飘流出的浮萍。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二、巧用颜色词明意境(氛围)

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及作者的情感。概括意境的词语往往是四个字两个词,如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寂静肃穆,清远含蓄,宁静幽深,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这些往往和色彩有关,因此,诗句中的颜色词显得特别重要。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白色的鸟在碧波上显得更白,红花在含黛的青山中更显火红。作者以浓彩重墨渲染出一派怡人风光,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为下文漂泊的伤感做铺垫。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陆游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红绿相间,肥瘦相映。大片绿衬托少量红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色。只不过这里的红瘦却指娇弱的红花经不起暴风雨的袭击,大部分零落了,使人伤感。

高考实例:(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静谧的气氛。

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意境。我们在概括意境特点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提炼意境的特点。再次,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给我们的感受。最后,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再来看这首诗,“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

三、巧用颜色词探情感

客观的自然色彩在诗词中一定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情感。闻一多先生的《色彩》一诗写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黑还要加我以死亡/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美国学者阿恩海姆在《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绿色唤起对自然的爽快想法,而蓝色则像水那样清凉。”既然如此,诗词鉴赏中,抓住颜色词,就可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了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有时可能相反。这色调往往是用颜色词体现的,因此,在诗词鉴赏中,抓住颜色词,就可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谢I《登山曲》:天明开秀,澜光媚碧堤。一个“碧”字写出了晴朗的一天到来了,山崖就像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泓清水,波光荡漾,水边长堤含青滴翠,惹人喜爱,游人到此定会流连忘返,表达了喜悦之情。蒋捷《一剪梅》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与初夏来临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品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人呢?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高考实例:(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四、巧用颜色词辨技巧

古诗词的鉴赏,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诗词的情感,二是诗词的表达技巧。诗词中颜色词的运用体现了诗人的别具匠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岑参用南方的春景在春风的吹拂下,千万树梨花竞相开放比喻北国的雪景,这一贴切和新颖的比喻既描绘了白雪银装素裹的娇态,又突出了北国雪景的壮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把江花的“红”用“火”来比喻,使人马上感到红色的暖与热,而这种暖与热的衬托使江花更红。“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对初春江水的视觉感受,诗人用“蓝”强化对“绿”的感受,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春景图;“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夸张手法,青丝变白发,悲叹人生短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运用通感,青松的颜色是浓绿,于是诗人感到“静”和“冷”,色觉具有了肤觉与听觉效果;“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春天生机蓬勃的景象……

高考实例:(20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做白练,将江帆比做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做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做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