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04-04 10: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云的词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描写山的词语:山清水秀、山穷水尽、悬崖峭壁、青山绿水、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崇山峻岭、江山如画、延绵起伏、锦绣山河、高山深涧。
描写云的词语:风云变化、高耸入云、壮志凌云、拨云见日、烟消云散、腾云驾雾、响遏云霄、干云蔽日、浮云蔽日、青云直上、翻云覆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出示投影片,让大家看一看。
二、熟悉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1)、划出生词。
(2)读通句子,不熟的地方多读两边。
(3)思考:火烧云指的是什么样的云?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
(2)抢读课文,看谁读的最好,鼓励学生读好课文。
(3)说说思考题及自己读出的知识,互相交流,提高对课文的认识。
3、在此基础上再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作业:1、两字一词。
2、查字典,弄懂字、词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强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总结文章写了火烧云的那些知识。读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如: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课文
“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呢?全班分成三组,一组研究一部分内容。下面分组讨论。内容少的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讨论。各组要求:
(一)、一组讨论火烧云上来了这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2、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3、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4、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
(二)、二组讨论火烧云变化着这部分课文。看不懂的问题问老师。
1、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在文章中划出来。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写了那些变化?(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三组讨论火烧云下去了这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2、找出文中的拟人句、排比句,仿照原句各写一个句子。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又是怎样把这些变化写具体的呢?
2、火烧云五彩缤纷变化万千,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好吗?(多找几个同学说)
五、作业:
篇3
[关键词]年段目标 联系生活 品析感悟 学会表达
理解词语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往往许多教师对于词语教学总是一带而过,眼中没有年段目标,没有年段特色。要改变这一现象,我们教师必须重新回眸不同年段对词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从改进课堂教学人手,以词语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文本,体会词语的语言美、人文美。
一、回眸目标――解读与定位的准确
就“理解词语”这一目标而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理解词语”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侧重于“了解”词义,第二学段侧重于“体会”作用,第三学段侧重于“推想、辨析”词义,各个学段各有侧重,能力的培养是呈螺旋式提升的。
二、激活词语――预设与生成的增值
对于理解词语而言,如果仅仅照搬工具书上的词语解释,或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一知半解,不会灵活运用,会觉得枯燥乏味。对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选择各种策略有效激活词语,赋予词语教学以灵性,使阅读教学因词语而精彩。下面笔者以三个学段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自己对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的理解。
1.触摸“了解”,在生活中理解意思
《的扁担》中“越发”一词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才这位同学发言越发精彩了,你能把“越发”换一个意思不变的词吗?
生:刚才这位同学发言更加精彩了。
生:刚才这位同学发言特别精彩。
师:比较“更加”“特别”这两个词,哪个意思和越发更接近?
生:我觉得“更加”和“越发”的意思更接近。
师:是的,“越发”就是“更加”的意思。谁能用“越发”来说句话。
生:我写的字越发漂亮了。
生:他的坐姿越发端正了。
生:我洗的碗越发干净了。
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词语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个“了解”很明确地提出了低段词语教学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和事件都来源于生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他熟悉可感的事物,让这些事物的表象成为学生理解词句的桥梁。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教师先通过“给越发换一个意思不变的词”,唤醒学生积累,又通过回忆生活场景,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与“越发”一词搭建了理解的桥梁。
2.关注“理解”,在品析中感悟内涵
苏教版第五册《掌声》中“犹豫”一词的教学片段。
课文中: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犹豫”是什么意思?
生:做事拿不定主意。
师:生活中你犹豫过吗?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买裙子,有两条都很好看,当时我拿不定主意要买哪一条,就犹豫了一会儿。
生:有一次我去买钢笔,样式太多了,不知买哪一个好,就犹豫了。
师:英子的犹豫和你们一样吗?她为什么“犹豫”?
生:不一样。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才犹豫。
生:她怕别人笑她走路的姿势不好看,所以犹豫。
师:是呀,身体上的残疾,对英子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伤害,你能感到她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吗?
生:从“早早”“最后”这几个词能感受到她很孤独,很自卑。
生:我真不想上去呀,多难看呀!
生:我上去同学们、新来的老师会不会笑话我。
“犹豫”一词表现了英子复杂而矛盾的心情,这样的词语正是文本的关键词语,紧扣“犹豫”,让学生联系生活,联想到一个个鲜活的“犹豫”场景,随即又让他们回归文本,引发矛盾碰撞。“英子的犹豫和你们一样吗?她为什么犹豫?”一问犹如以石击水,漾起阵阵思想的涟漪,学生联系上下文,豁然顿悟,体会了人物内心,这样“犹豫”一词就被深化了,丰满了,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点击“推想”,在品味中滋养人文
《爱之链》教学片段。
师: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能使小说情节更逼真,更具吸引力。《爱之链》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请同学们品读开篇的环境描写,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天气的寒冷,环境的恶劣。
生:我体会到乔依家境的贫穷,生活的艰难。
师:你从哪些景物的描述中体会到的?
生:寒风,黄昏,纷纷扬扬的雪花。
生:破旧的汽车,看不见人影的公路。
师:那这段环境为何不选取万里无云的中午,豪华汽车,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马路?
生:因为这样的环境表现不出乔依心里的凄凉。
生:为下铺垫,乔依内心凄凉仍然无偿帮老妇人修车,体现他充满爱心。
师:同学们,这就叫环境衬托,凄清的环境衬托凄凉的心境,突出乔依助人的好品质!
篇4
一、在朗读中感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让学生在变化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我教学《二泉映月》一课,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时,将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乐,因为阿炳的悲惨命运就体现在他的这首二胡曲中,学生从音乐中能体会到阿炳深沉的呼唤,伤心的哭泣,倔强的呐喊……配乐朗读就能读出阿炳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语感。再如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范读的形式,先调动自身的情感,再引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老师那饱含深情的范读下,他们仿佛看到了在忍受着不打麻药的剧痛,数着医生的刀数,竟然抓破了崭新的床单,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对的敬佩。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的朗读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在赏读中领悟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饱含着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思想道德观念。学习这些文章对培养语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文章应该精读,但不能面面俱到,应该抓住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赏读,领会遣词造句之精妙,学习其语言规律,增强语感。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学生对北大荒这个地方的了解是陌生的,如仅靠教师的介绍,学生感受到的北大荒秋天的美丽也是肤浅的,如果我们能抓住文中的一些优美语句让学生赏读,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文中有一段对天空中流云的描写: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去赏读流云的美,进一步体会北大荒的秋天因天空中流云的美而变得更加美丽。《推敲》一课中诗人贾岛也在不停地斟酌诗句中的字眼,“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经过诗人韩愈的指点,昀后还是觉得用“敲”好,因为“敲”字能表现友人的礼貌,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正如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三、在积累中体味语感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语言运用都十分典型。因此,要求学生将那些感受较深的,精彩的有价值的语段或句子进行摘抄,并加以点评。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语言积累方法如《九寨沟》中对九寨沟周围美丽景色的描写部分写得很美,课堂学习时学生很积极,印象颇深,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这些精彩的语言。如果经过摘抄,再加上批注,印象会更深刻。如果坚持摘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积累一些好的词句,而且有助于形成敏锐的语言感悟力。
阅读中语感的培养只靠课堂,只限课文中摘抄的语句是不够的。还要重视阅读的拓展延伸,扩大读书的范围,把学生的读引向深入。在教学中除了紧紧抓住多读、多背、多记,发挥好教材的示范作用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我介绍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去感受施耐庵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去体味《水浒传。的语言魅力。
四、在想象中深化语感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想象是思维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含蓄性。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总喜欢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如《海伦・凯勒》一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词语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海伦付出的艰辛努力,从而体会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遭受到了和海伦一样的悲惨命运,是不是也会像海伦一样,不分昼夜,拼命地摸读盲文,直到手指头都摸出了血呢?这样通过想象、对比,感悟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从中培养语感。
篇5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观察景物、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与静态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观察景物,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与静态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语段,质疑入文
(大屏出示语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读一句话,谁来读?
(学生读得流利但很平淡。)
师:你们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练读,而后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这句话说这是伟大的奇观,所以要读得有力量,有气势。
师:你们猜一猜作者用这句话来赞美什么。
生1:赞美大海。
生2:是来赞美高耸人云的山峰。
生3:作者是在赞美钱塘江大潮。
师:奇观是指奇特壮观,那到底是什么景色被作者如此赞美,并倾注于笔尖描写下来呢?看老师板书来揭示答案。(教师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知道答案了吗?
生:是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师:对呀!这就是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后写下的深刻感受,说海上日出是――(学生接读:伟大的奇观。)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生:海上日出奇在哪呀?
师:看来大家问题都是围绕“奇观”而问,好,那我们就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重点解读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教师随手在课题后点上“?”)
评析:人云:求学问需学问,该教学环节中教师步步引疑,学生步步质疑,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开了好头。
二、初读文,理清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下面找6名同学读课文,检查一下大家读文情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6名学生都读得很流利。)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略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写了作者早晨在海上看日出。
师(追问):你从课文的哪个语段中概括出这一内容的?
生:看课题就知道了。
师:嗯,很好,文题4个字2个词就写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日出一词是――(学生接:早晨,清晨。)海上是说看日出的――(学生接:地点。)对呀,这不就说了时间、地点、事件了吗,而人物是――(生接:巴金。)
师(补充):同学们我们能直呼作者巴金吗?
生(抢答):巴金爷爷。
师:是的,这是我们对已故著名老作家的尊重,其实课文第一自然段也能让我们快速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课文主要写了早晨作者很早就起来,在船上看到日出的情景。
师:太好了,这两名同学一个是通过课题概括课文内容,一个是根据总起段来概括课文内容,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评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能使学生准确无误、言简意赅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亦是一个难点,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法的渗透,达到有法可循、教法无痕的效果。
师:要想知道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我们首先要弄清作者写了几种日出的景象。
生:是3种,一种是晴天时日出,一种是云薄时日出,一种是云很厚时的日出。
师(追问):你从哪些语句中得出这个答案的?
生: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说的就是天气晴好时。
师:“浅”字叠用,再用“很”加以强调,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了天气的晴朗,万里无云。
生1:第四自然段开头说:“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写的是天上有白云的时候,云层很薄。
生2:“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说明此时描写的是云很厚时的日出。
生3:老师,我认为可以把云薄、云厚时的日出都说成是有云时的日出。
师:大家认为这样可行吗?
(学生点头,认为可以,教师随即板书:天晴,有云。)
师:好,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两种日出景象的呢?请你再次略读课文,在书上标记出来。
生:是2-5自然段。
师:由此,课文可以划分成几个意义段?
生:3个意义段,分别是第一段为第一部分,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六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师:划分得非常准确,由此判断这篇课文是典型的什么结构?
生齐答:“总-分-总”结构。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意义段等活动,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落实了学段目标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
三、细读文,感受景奇
师:默读课文2、3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晴空日升的呢?
(学生在静静地默读课文,找答案。)
师:谁来说一说?
生: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师: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具体说明吗?
生:“转眼间”“出现一道红霞”――“过了一会”――“到了最后”。
师:他找得多准确呀!这正是作者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在观察日出,而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按照观察的顺序描写下来,所以我们读起来也觉得文章顺畅,合乎情理。现在请同学们在书上相应句段处批注上“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3个小标题。
(师生共同验证3个标题的位置。)
师:我找一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日出前的景色奇在哪?
师:谁来说一说?
生1:奇在景色变得非常快,文中说:天空还是一片浅蓝,转眼间就出现一道红霞,“转眼间”,速度非常快。
生2:我觉得从这句能体会到颜色的变化也快。
生3:我觉得由“天空浅蓝”到“出现红霞”到“红霞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感觉虽然没看到太阳,但能感觉到它正在升起,这也是“奇”的地方。
师:大家的意思是说,日出前景色奇在:一是天空颜色变化之快,二是景色变化之快,三是未见红日却从静态的红霞变色真切感受到动态的日升,这种动静的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日出前的景奇。
师:谁来读这两句话,让我们从你的声音中感受日出前的美景。
(两名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前两个句子。)
师:对于看日出的人来说,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更是――(学生接:焦急、急切的)。所以文中说作者――(学生接: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唯恐一眨眼错过了太阳破云而出的场景。)
(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出声读这些描写日出时、日出后的语句,你认为景色奇在哪?
(学生都在出声地认真读语句。)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老师我觉得写太阳露出小半边脸时“没有亮光”,到完全升起来时一下子就“发出夺目的亮光”这一景色让人感到奇特。
师:是光亮的奇特对吗?(生点头。)
生:我觉得日出时景色奇就奇在太阳一点一点升起的过程。
(该生绘声绘色地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生:老师,其实这一句我还有没明白的地方。
师:说来听一听。
生:作者为什么说“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呢?
师: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是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太阳升得慢。
生:这里“负”是背的意思,“纵”是跳的意思,就是说太阳升得慢,虽然日升就几分钟,可是因为作者当时心情焦急,也觉得升得慢。
生:我倒觉得太阳升得不仅慢,还有种升得吃力、艰难的感觉。
师:是的,作者就是要表达这样的情感,接着说此时景色奇在哪。
生:景色奇在:太阳升起后一刹间,太阳、亮光、云的变化一切都那么亮。
生: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共同去领略那令人振奋的日出时刻。
(大屏幕播放日出的多媒体课件,教师配乐动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静静地听、看。)
师:孩子们,看到这壮观的日出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海上日出真的太美了。
生1:颜色变化美。
生2:光亮变化美。
生3:太阳慢慢升起的过程美。
生4:太阳升起来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照亮了,也是种美。
生5:我感到最美的是太阳升起时,无论是云,是天空颜色,还是海面颜色等,它们都在慢慢地跟着变化,还有太阳自身光亮的变化,这整个过程都很美,而且看见太阳升起心情很兴奋。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有感情朗读本段。)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找出最能体现有云(云薄、云厚)时日出景色奇特的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汇报?
生:“太阳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灿烂的亮光”这句体现了云薄时的景色奇。
师:能具体说说理由吗?
生:此时人们分不出哪是天,哪是水,还不奇吗?
师:用一个词语,奇就奇在此时是――(有学生接)水天一色。
(教师板书:水天一色。)
生:“太阳升起来,人们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这一句能看出云厚时日出景色的奇。
师:一个“镶”字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云很厚,阳光穿不透,但可以从它的周围射出来,这样阳光就把黑云包在里面。
师:对呀!黑云可以遮住太阳,但挡不住太阳的光辉,这是何等的气魄呀!所以作者说――(出示: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光亮的了。”)师生齐读。
(教师板书:冲出重围。)
师:课文学到此,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它赞叹的是什么?
生:是说海上日出的景色太壮观了,赞叹的是这个。
生:因为海上日出这个自然景观非常罕见,非常宏伟壮观,所以他说是奇观,发出这样的赞叹。
评析:根据课标精神,教师引领学生在字、词、句、段、篇中畅游,读的是文字,感受的是情感,体会的是文章笔法的清新,震撼的是海上日出的壮阔气势,内化的是阅读学习的能力,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引背景,情感升华
(出示巴金创作《海上日出》时社会背景资料,学生自由读。)
师:看完资料,结合课文,你能说说你此时的理解吗?
生:老师我懂了,“太阳”应该是作者心中的光明和希望。
篇6
(时间:40分钟 满分:32分)
题组一 长短句变换(12分)
1.(2015·青海调研)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通过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形式组成的文本直观、简明、醒目、概括的,并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的阅读材料。
答:
2.(2015·甘肃质检)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语句连贯)(4分)
为我国现代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
答:
3.(2015·吉林联考)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连贯的短句,可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开发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被誉为“未来教育”曙光的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
答:
题组二 句子重组(4分)
4.(2015·贵州模拟)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快乐影子舞》是加拿大短篇小说集。
爱丽丝·门罗是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者。
安大略西南小镇的平民家庭日常生活是《快乐影子舞》描写的主要对象。
(1)以《快乐影子舞》为主语:
(2分)
(2)以爱丽丝·门罗为主语:
(2分)
题组三 整散句变换(8分)
5.(2015·昆明一模)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改为:
6.(2015·沈阳一模)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整句。(4分)
张祚琼是湖北省巴东县道路养护工,今年45岁。在28年的养护生涯中,她清扫过的路面面积达5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整个湖北省清扫了近三遍。在过往的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她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工作搭档”,她的工友都这样评价她;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交给她我放心”的劳动模范;她的丈夫称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而在张祚琼自己眼里,既然做了一名养路工,她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出彩”——把路养好,让行人车辆都能平安通过。
答:
题组四 语体变换(8分)
7.(2015·黑龙江调研)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4分)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答:
8.(2015·石家庄一模)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4分)
“有一天我待在酒店房间里,突然一只小鸟飞到面前,这是一种在我的家乡经常见到的鸟,看到它,我仿佛觉得它是来告诉我,该是回家的时候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被迫辞职时的讲话)
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答:
参考答案
1.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目录、索引等组成,它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它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运用。
2.(示例一)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他对我国现代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每句1分,语句连贯1分)
(示例二)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对我国现代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每句1分,语句连贯1分)
3.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它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开发,散布于互联网上,被誉为“未来教育”的曙光。
4.(1)《快乐影子舞》是爱丽丝·门罗创作的以描写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对象的短篇小说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爱丽丝·门罗是以描写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对象的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者。(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5.(示例一)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爱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示例二)我喜欢大自然的风光,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让我着迷;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
6.在过往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在工友眼里,她是“非常靠谱”的工作搭档;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交给她我放心”的劳动模范;在丈夫眼里,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4分)
篇7
一、旅游外宣资料及目前英译本存在的问题
旅游外宣资料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中的英文解说词,旅游产品中的英文说明书,中英文广告和企事业单位介绍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的英文介绍(纪录片、画报、杂志和报纸),[2]这些英译资料都值得研究,但其中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的翻译尤为重要,以下将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外宣资料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相比中国的旅游资料,英语旅游宣传材料大多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词语朴实,因此翻译中文材料时应注意内外有别,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其次旅游资料还具有感召功能,即通过对旅游景点的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为之神往”的感觉。但较之国外的旅游手册,我国的宣传资料喜欢借景抒情、表达对仗工整、行文整齐、节奏铿锵、充满了诗情画意,翻译时如一味讲究英汉的“等值”,将会给外来游客“云雾之中”,不知所云的感觉,正如Pinkham(2000)所发现的,中式英语在中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通,主要是冗余的词语(冗余的修饰词、同意复指)和异常的句子结构(名词泛滥型、逻辑混乱型等),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由于英美读者对旅游英译本的期待与本国读者不同,汉英篇章上也存在极大差异,目前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译文甚至错误百出,损害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二、旅游外宣资料翻译中的英汉对比
(一)英汉用词对比
中英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同主要受两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影响,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这使得中国人在用词造句上崇尚和谐对称,给人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如现代词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它们在语音上平仄相间,在语义上相同、相对或相反,[3]这一点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尤为突出——多运用抽象、夸张、华丽的词藻,对仗工整的诗句、对联或典故等来描述景观,渲染气氛,如“旖旎秀美”、“扑朔迷离”等等。但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更偏向于简洁、清楚而平实的语言,以便于读者能获取更多信息,少用空洞不实、过分华丽的形容词及复杂的句型。[4]以下例子分别取自于中国和美国的旅游宣传资料:例1: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九游网)例2:CentralAmericaboastsofvolcanoes,rainforestsandbeaches.Andvariousmountainrangesaresurroundingfertilevalleywheremostofthepopulationlives.Theuniquehospitalityofitspeople,thegorgeousnatureoftheentireisthmusandthemystiqueofseveraldifferentcultureswillinspireyoursenses(.WebsiteofEnjoytheCentralAmerica)由此可见,中文的旅游资料更重视感召的功能,善用同义形容词的排比来增加景观的美感,用主观词语加深印象,但有时在浮华辞藻的堆砌下又显得华而不实,让人期望值过高,相比之下,英文的宣传更看重信息功能,即便用到修饰词,也是常用的,文字简实,易于理解。因而翻译中文宣传资料时,不能逐字逐句,一一对等,如果照搬中文模式,会在景色细节上给人华而不实之感,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怀疑。
(二)汉英句法的比较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代表不同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一个句子可能包含多重含义和多个主语和谓语,其基本特点是意合,即“以意统形”,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基本特征是“形合”,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3]因为中国人重整体,重综合,西方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句子结构上就是学界通常比喻的“竹式结构”和“树式结构”,“一般说来,英语长句较多,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从句里含从句短语中又有短语。宛如一棵大树,有树干,有枝杈,有树叶”。“与之相反,汉语句子一般简短明快,很少长句。即便是较长的句子也不像英语那样,盘根错节十分复杂。[5]如对如下介绍的翻译:例3: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Mt.Tianmu,denselyforestedandscarcelypopulated,islikeafairylandwhereheavyfogsenvelophalfwayupthemountainandclearstreamsflowalongthevalleys.英语句子千差万别,但都是从SV(主谓)结构中发展开来的,因此在处理上述翻译时,应先确定句子的主干部分,“Mt.Tianmuislikeafairyland”,在上面用分词和定语从句补足即可,这样合乎英语句子习惯,也表达了原文含义。
(三)英汉篇章对比
篇8
关键词:林徽因;象征主义;应和;音乐性;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被誉为“一代才女”,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沈从文眼里“绝顶聪明的小姐”,萧乾称之“聪慧绝伦的艺术家”,……她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短篇小说作家、“京派的灵魂”、文化沙龙“太太的客厅”谈锋极健的女主人及中国建筑学的奠基者之一,她就是林徽因。
在中国新诗的星空里,她如一颗流星般璀璨辉煌却转瞬即逝。创作生涯的短暂丝毫不影响诗作的成就。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和中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赋予她超凡的才气和灵气,特殊的时代和丰富的经历给予她丰富的阅历、丰厚的知识和缜密的深思,使她的诗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典雅、节制与宁静,同时也打上了现代化烙印,尤其象征主义的影响给她的诗歌增添了别样的美感。
“象征主义”一词源于希腊文“象征”,原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持其一,再见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查尔斯・查德威克如下界定象征主义: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但不直接去描述它们,也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它们,而是暗示这些思想感情是什么,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里重新创造它们。[1]这种情感艺术,用客观的物象描写主观的情感,追求主观与客观的契合,捕捉诗人流动的瞬间情绪,描摹心境变化,重视人的直觉,写事物无序的一面,理性退居幕后,情感主宰一切,借有形寓无形,以有限表无限,凭刹那抓住永恒,重暗示和朦胧,尚神秘和幽微,偏爱应和理论,提倡诗的音乐性和绘画美,讲求艺术的纯粹,因而较之于以前的文学流派,扩大了创作的表现领域,增添了力度,同时也使情感的表现更加细腻和朦胧。
作为一场文艺思潮,象征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冲出国门将自己的光辉洒向全世界的角角落落。美国理论家洛克说:“不仅在法国,而且遍及西方世界,二十世纪的诗歌理念已为法国象征主义所宣明的学说原理一统天下。”[2]毫不夸张,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已渗透到全球现代诗歌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血管,细胞还不断地分裂更生。中国本土化的象征主义构成了中国新诗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新月派、现代派都从象征主义里汲取过营养,继而和中国的传统文学相融合形成了中国象征派。自李金发而下,王独清、穆木天、卞之琳等诗界无人再和它脱离过关系,被后人归入“新月派”的林徽因也不例外。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十六岁随父游历欧洲,较早的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当时正值中国新诗的萌芽时期,也是象征主义在中国诗界大爆发的时代。其挚友徐志摩曾一度从事波德莱尔散文诗的译介工作。她就是这样在象征主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创作着自己的诗歌。或因生活幸福,或是生性乐观,或许更重要的是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一草一木一弯深笑在她无不是含笑深情赏心悦目,“笑”成了诗人心中偏爱的独特审美意象,频而不滥,每每不相同。凭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敏感,加上她的出身和经历,象征主义作为现代诗歌的核心不可能对她只是轻轻碰触,其所崇尚的暗示手法、应和理论、重视音乐性和绘画美的观点深深地植入了她的心灵,并在她的诗创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单是一个“笑”的意象就包含了多少值得玩味的东西!
一、神奇的应和
象征主义的鼻祖波德莱尔提出的应和理论是象征主义理论之塔的重要一层。他强调万物之间有一种普遍相似性,诗人应在这一相似性中寻找灵感。换言之,宇宙万物之间表面杂乱无章的排列内在都有一种互相联系、互相应和的神秘关系,它们遥相呼应共同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形式的差异决定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如视觉上的、嗅觉上的、触觉上的事物共同存在,其间的应和关系便引申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通。这是对万物间应和关系的高度提炼,可以使人有一叶知秋、一物知全貌的权利。诗人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的交叉重叠,通过对表现错乱感觉的语言的寻求来创造出具有立体交叉感的诗歌。对于写诗,林徽因也曾有这样的论述:“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愁、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辨味在眼前或记忆里官感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动静,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再一方面又追着理智探讨,剖析,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分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生的感念,然后以语言文字(运用其声音意义)经营,描画,表达这内心意象,情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3]显然,对于波德莱尔的通感理论,林徽因已接受、吸收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诗歌观念和实践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无论如何都算早熟。且看这一首《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卷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软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4]
陈家梦曾说:“《笑》是一首难得的好诗。”[5]它刻画的是一个少女的笑,但林徽因并不像一般诗人那样通过听觉来描写,而是诉诸视觉,读者不是听到,而是看到这个少女的笑。诗中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互补互用,交叉配合,避免了感觉的单一性,使“笑”具有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感和丰富性。“花影”这一视觉物象用“轻软”这一触觉感受来修饰,“痒痒”这一体表感觉又与“甜蜜”这一味觉感受相搭配,这明眸巧笑可感可触可视可尝,各种感觉体验一齐涌向读者,多种感觉器官一齐发生作用,给予读者的印象强烈而深刻。《深笑》中应和理论的应用更胜一筹。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6]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笑”用“甜”、“深”、“圆转”修饰,让听觉、味觉和视觉之间畅通无阻,使笑有味、有度、有形,清晰可见,第二节,“好花儿开了一朵”、“轻盈”、“细香无意中”、“拂在短墙”,“笑”在诗人的笔下是可嗅可触有形有质感的,使人不得不受此深笑的感染,第三节,诗人把渐次高扬的听觉诉诸视觉,再配以鸟雀和鸣,使深笑清扬悠远,扶摇直上云天的情状呈现在读者眼前,畅快淋漓的笑还被喻为飞檐下在风中转动的万千风铃,清脆的声响随着飞檐摇上云天,有力的体现了声音由下至上传播的规律,使人仿佛亲眼目睹笑声传播的过程,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毫无阻碍的听到“明珠”、“花朵”、“高塔”,体验到具体真切的实感。通感手法的成功实践,也表现了感觉体验的丰富性、多面性和复杂性。
“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霞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人性的感触又反变成外界的体象,虽简明浅显隐奥繁复各有不同。”[7]林徽因如是说。有了象征主义的营养灌输,林诗中的“笑”告别了以往“小颦微笑尽妖娆”、“轻盈微笑舞低回”之类的传统,凭借通感意象的变形,拓宽了诗歌语言表现内心直觉与情感的领域,也使隐晦的深层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曲尽人意。
二、无曲的音乐
作为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歌,诗的语言和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诗歌语言虽不能等同于歌唱,但在被朗诵时,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声音序列,要使它和谐动听,就必须有一个能应和人们感情需要且合乎自然法则和内在结构的节奏规律。
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强调“音乐高于一切”的观点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又一重要理论。魏尔伦特别强调诗歌的音乐性,他在《诗艺》中提出“音乐高于一切”的主张,论述了诗歌的音乐境界。词汇所创造的音乐开启了另一个空间,除了漂浮的音符之外,那里是一片纯洁轻盈,词语符号被剥夺所指,能指所显示的是它们的音乐天地,只是符号的音节形式。他强调词语的节奏、韵律和动感,然这并非全部,“音乐高于一切”似乎更强调诗句中那类似于音乐旋律般的内在持续性,造成一种流动感、朦胧感、内在感,他主张“变诗歌为音乐”。瓦莱里认为,音乐化最主要的是指诗的词语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即词语与人的整体感觉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由此可见,音乐性的内涵涉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完美统一。诚然,新月派也讲求诗歌的音乐美,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然而其中的“音乐美”却只针对音节,即诗的外在形式。林徽因一直作为新月派的主将被世人推崇,她也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应力图做到“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以使读者“在我们句子中由音乐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憬”。[8]然而,林诗的音乐性却更接近于象征派,即涉及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所以每个诗行不必是完整的句子,为了表现情绪的起伏,可以根据情绪的节奏设置诗行,或长或短,甚至行内断句和跨行都可以灵活运用。
譬如《笑》,分上下两节,每节七行,字数基本相同,每节二、五、七行押同一韵,音调和谐,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每节前四句,字数呈递减排列,停顿越来越短,情绪的喜悦,笑声的爽朗,感觉的真切,笑容的柔美、羞涩与热情一股脑儿全呈出来,四五两行是句中移行,正是波德莱尔等人的“行断意不断”的诗句排列方式,使全诗产生出具有音韵美、律动感强的诗歌句式,后两行是对仗句,“当句对”和“隔句对”都很工整:
那是笑――神的笑,美得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9]
对仗、平仄、押韵的完美使这首诗显得轻灵、剔透、含蓄、幽远,像一首描写诗情画意的曲子,回荡着不绝如缕的音乐旋律效果。
再看《深笑》,全诗三节,每节均六行,字数句型都相近,每节一三行押韵,全诗每节末句押同一韵,给人以复沓之感,但复沓却不显累赘。因为词语所组构的意象讲求整饬中的变化,通过不同层面上的节奏性重复,使读者在不同角度加强了对“深笑”这一中心意象的感受,这类似乐曲中的“副歌”,是音乐中的“变形重复”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句末押“an”韵,长短句参差不齐,每节后面四个字两两独立成行,形成短促而有力的停顿,读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和谐,“灿烂,/分散”、“挂着/留恋”、“摇上/云天”短促的诗行,频繁的停顿,增强了词语的韵律和音调的铿锵,密集的押韵与平仄相间的句式使“笑”的意象既具有明晰的视图效果又有婉转活泼的声音效果。第三节,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贴切新颖,别具一格。
显然,诗人已经突破了新月派格律诗理论的藩篱,体现出诗人对语言音乐性的本能追求,创作出诗歌语言节奏与诗人内心的情绪节奏浑融一致的天籁。
三、清丽的图画
在谈及诗歌与绘画、音乐和雕塑的关系时,波德莱尔这样论述:“现代诗歌兼有绘画、音乐、雕塑、装饰艺术、嘲世哲学和分析精神的特点,不管它修饰的多么得体、多么巧妙,它总是明显地带有取之于各种不同的艺术的微妙之处。”[10]闻一多提出的著名的“三美”原则中的“绘画美”就是辞藻的运用如同作画中颜料的运用,讲究夺目绚丽,视觉冲击感情。带着如此思想来读林诗再恰切不过了,美术专业出身又是建筑学家和诗人的她对色彩、构图有着天然的敏感,将各种艺术都融合的浑然天成。
《笑》即如此,犹如一道清澈的溪流映出一位青春少女如阳光般明媚,鲜花般娇嫩的笑靥,明媚含蓄,天真无邪。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态美,诗人赋予它艳丽的色彩――“艳丽如同露珠”,笑是透明清新的,顽皮的动作――“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笑是轻巧温柔的,甜蜜的滋味――“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这笑连她“惺忪的卷发”也散乱了,笑的天真自然,让人沉醉。这是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美,娉娉袅袅的少女害羞、幸福、甜蜜的笑无疑比传世之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更让人倾倒、陶醉。
《深笑》全诗三节,每节都是一副佳人图。第一节,将“笑”喻为明珠闪亮、清泉浮动,似乎佳人巧笑倒映在清泉中,一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图画映人眼帘,第二节,“笑”似“好花儿开了一朵”,“轻盈”、“细香”可感可嗅,让人联想到斜阳下,短墙边,微风中,一枝花开得灿烂,随风轻轻摇曳,向人点头致意,第三节诗读罢,清晰的画面难逃脑海,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中国宝塔周围鸟雀盘旋,微翘的飞檐下挂着万千风铃随风转动,古塔下的佳人清脆响亮的笑声如随风铃转动,随鸟雀盘旋,多么清新富有诗意的国画!诗人成功的实践了绘画美的理论并融入了亲身的独特体验。
一弯深笑,包涵了多少值得玩味的东西!这就是林徽因的诗,融汇古今,贯通中西。梁从诫说:“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艺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11]她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美在神韵,这种神韵渗透在她少而精的诗篇中,构成了其独具的美。她以其非凡的天赋,丰厚的知识,独特的感悟,饱满的激情为中国新诗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这就是林徽因和她的诗。
徽因如诗,诗如回音。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查德威克著,周发祥译,《象征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3月,第3页。
[2] 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08页。
[3] 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M]//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
[4] 林徽因著,《林徽因诗文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6页。
[5] 陈家梦,新月诗选・序[A]新月派评论资料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6] 同4,第36页。
[7] 同3.
[8] 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N],大公报・文艺,1935-12-08。
[9] 同4.
篇9
1、天上,燃烧起火烧云,云块越来越大。红色,赭色,紫色,青色,黑色,各种各样,不可调和地形成一条奔涌的河流。
2、好像一幅巨大的油画,以不同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揭示出大自然难能诉诸文字的深刻内涵。那绯红,以牧歌般的轻快,写出青春的壮丽;那乳白,则象征着爱情、友谊的纯洁和美好;那铅灰,暗示的是沉甸甸的命运基调,向人们宣告,只有抗争才能进取;那墨黑和青紫,则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了生命的博大深沉。
3、昆明的云是很有特色的。有时候,连绵不断的镶着金边或银边的云层在翻动;有时候,长空万里,只浮现一朵一尘不染的白莲;有时候,像一座巨大建筑物的圆顶,上面全是精雕细刻,飞禽走兽,应有尽有。有时云轻如棉,有时又重如水晶巨石。由于云状变幻的奇特,色彩的丰富,五百里滇池的湖光山色,也随着变幻无穷。
4、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最高的山巅笼罩起来,似乎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白色的轻沙。
5、青山,白云,还有那追逐嬉戏的林间小鸟,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水墨丹青。
6、晚霞满天,一片又一片的火烧云,把天空织成美丽的锦缎,真是一幅绮丽的奇景,晚霞有多少种颜色?红色,黄色,金色,紫色,蓝色,或许还有别的颜色。
7、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面烤得滚烫滚烫。
8、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9、须得是无风的夜晚,袅袅的雾儿在松林里升出来,丝丝缕缕,挂在松针上;抹在青岩间,像玉女臂上的轻纱,似蚕儿口吐的细丝。这时,月儿从山口升出来了,像个桔黄色的漆盘。那光线,在银白中透出几分杏黄,借着月色朝松林里一看
10、他登上飞机的时候,机场上空布满了乌云,天气显得阴沉沉的,并向人们头上肆意地甩着灰色的大雨点,而现在,阳光已在飞机的金属躯体内耀眼地照射着。云层低低地停留在机舱的下方,好像无数石灰小丘组成了一片白茫茫的荒原。高空则是另一番景象--它是那样的明净而清澈,仿佛使人觉得蓝色苍穹之上只有无边无际的空虚。
11、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12、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13、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金彤彤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天空里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篇10
关键词:语文素质;情感态度;审美情趣
关于语文素质培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要求,其中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帮助学生实现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一定的语感和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
一、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态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民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小学生只有热爱祖国语文,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学国语文,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并为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语文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1)展示汉字这种方形文字的历史魅力,展示汉字跟随时代变迁的历史进程;(2)通过文字游戏展示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比如给“妈妈、爸爸和弟弟看电影去了”“昨天的比赛火箭队打败了小牛队取得了冠军”等句子加标点,或者改“这家水果店关门了?”中的问号为感叹号,使学生感受加上不同标点和改变标点后句子意思的改变,在自我探索中发现祖国语言的奇妙之处;(3)通过教材中歌颂爱国情结的文章和古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中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忍受折磨,通过顽强斗争,历经五年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教师要充分阐发其中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在熏陶下培养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热爱。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形成
张志公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出语感来。丰富的语言积累,作为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要素之一,它的积累分为课内语言积累和课外语言积累两种。课内语言积累主要是指通过教材文章的学习,掌握常用字和词汇,背诵优秀段落和诗词歌赋,熟悉各种修辞表达。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语文知识的基础地位,语文知识是形成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它能规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加深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火烧云》一文中,带领学生学习巩固新词语“紫檀色”“笑盈盈”等,感受作者对火烧云的形象描述,充分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熟读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外语言积累则主要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实现的。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优秀读物。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言积累,熟读文章优秀段落,在课外阅读中丰富文本的题材和体裁,感受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语感。
三、在实践中完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
语文能力即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语言顺利传递信息的一种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其实就是言语交际过程,这一过程又离不开语文思维。语文思维即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与语言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如,对交际内容的判断、领悟,思路的调整、语言的表达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或者创设合理的情境,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启发学生从“秋天”和“快乐”出发,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对颜色的描述,以及“日积月累”中“天对地,雨对风”的表达技巧,与学生交流在金秋时节做过的事,当一个学生谈起了放风筝的事,大家从买风筝或者做风筝到放风筝的趣味故事开展口语交际,大家讲述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的金秋时光,将快乐的情绪通过有条理、有逻辑的语言感染别人,比一比谁讲得最动听。
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水平,在各年级中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法。在一、二年级时,教师可以通过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为学生构建美好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从而关心自然和生命,通过诵读歌谣和浅显的古诗,为小学生铺开文学的画卷,带领学生进行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三、四年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中形象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和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为学生饱含情感地朗读,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沙群岛风景的优美,从文中优美的语言中学习对海水、岩石和珊瑚的形象描述;在五、六年级时,学习辨别相近词语的不同情感色彩,比较分析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效果,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语文素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