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荷花有关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6 06:0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与荷花有关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天工造物,精致小巧,玲珑剔透。
3、花之色,粉与白交错相宜,浓与淡相得益彰。花之香,沁人心脾,使人烦闷顿消,忘却尘劳,仿佛超然于世外。
4、以赏花的心情看人生,人生就是一次短暂的花开,一次百花的盛筵。
篇2
湖北省土地管理局:
你省江陵县土地管理局9月4日《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有关法律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土地上有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时,由于土地与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在物理上不可分离,因此,出租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即同时发生土地出租。颁布单位
篇3
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笔者广泛阅读前人诗词解析,认真研究一些诗词名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内容,剖析和领悟诗词中所寄寓的生物学和人文教育价值,并将之自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1. 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生物学知识 我国古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大量的诗词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常用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描写生物个体的特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形象地描写了鹅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特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黄甲”,描写了不同于其他“百花”的个体特征——在秋季开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简洁生动地勾画出腊梅在寒冬开放,气味芬芳的鲜明特性。
(2)反映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精确地反映出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并隐含着一条食物链;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说明春天来临,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3)描写生物的生活、生殖、行为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了动物的运动及生活环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则描绘了与植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现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说明了鸟类的迁徙行为。
2. 诗词中的人文教育价值 在传统的自然科学教育认识中,科学教育是严谨的、理性的,人文教育是感性的,两者界限分明。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两种教育显然不应继续界限分明了,只有把两种教育恰当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同时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更好地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在有意识地挖掘自然科学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歌颂自然,赞美生灵,热爱生活的诗词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优美的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学知识,更可以使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充满语言美和情感美,让学生时时得到美和爱的熏陶。
有许多诗句描绘了自然之美,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忽然听到这样的诗句,学生往往能感受到大自然不同季节的美,学生也会在对美的欣赏、感受中认同生物科学的美。
很多诗词都是诗人借物言志的产物,其中与生命现象相关的诗词,往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意义、人性伦理等问题的看法,同时又蕴涵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了人类永恒的美好情感,如亲情、同情、坚毅等,具有深刻的人文教育价值。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借寸草抒发感恩母爱之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表达了对蜜蜂辛勤劳动敬仰和短暂而辛苦的一生的同情。
当然,诗人与生物学家观察世界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诗词所着意的角度,与生物学研究着眼的角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白居易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首诗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赞美了伟大的父母爱。但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看,其实是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但是,诗人诗句中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却是经过千百年的文明积淀,潜存于人类内心的永恒的情感,这在以往的生物学教育中是被忽视的,而在今天却是需要通过教育去开启、唤醒和提升的。
3. 诗词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 创设情景,巧妙导课。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夏日的夜晚,流萤点点,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吗?”这可以作为《新陈代谢中的ATP》的导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那么,除了从现象上来辨认性别外,怎样从本质上确定性别呢?”这可以作为《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导课方式。总之,利用诗词导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使其能领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2 一语中的,突破重难点。诗词的语言简洁、生动、优美,教学中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将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顺利攻克。
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许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此时引用诗词可以有效突破难点。如引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形成但形态不够清晰的特点;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从细胞的不同方位观察,各分裂时期的图像也不同。
另外,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有性生殖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营养生殖,从“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生态系统能量来源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诗词无不简洁生动、高度概括地描述了各种生物学现象。
3.3 编制习题,寓教于乐。由于诗词语言优美、简洁生动,令人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故可用于编制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和强化。试举例如下:
(1)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篇4
“碧筒饮”是我国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所谓“碧筒饮”,其实就是古人用荷叶为酒杯饮酒的一种传统的习俗,而碧筒饮的发明者正是济南人。据唐代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历城北有使君林(今济南大明湖、北园一带),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历下效之,言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意思是说:魏晋时期,每到炎夏盛暑,齐郡刺史郑悫便常跟幕僚们一起,来到济南北郊的大明湖畔避暑游玩。当时的大明湖叫莲子湖,湖中莲叶田田,荷花争艳。他们玩到尽兴时,常割下湖中带茎的荷叶,用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然后在大荷叶中贮满白酒,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轮流从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清香爽口,妙不可言,即所谓“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种浪漫的饮酒方式,人们称之为“碧筒饮”;而用来盛酒的荷叶,则叫“荷杯”、“荷盏”、“荷叶杯”、“碧筒杯”等。再后来又被叫做“荷爵”。 古文人饮酒尚雅,“碧筒饮”则是雅中之雅,于是效法者不绝。唐代时,文人墨客视“碧筒饮”为时尚,对其推崇备至,酒后赋诗,引以为乐,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吟咏“碧筒饮”的诗篇,大诗人白居易曾有“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戴叔伦也有“茶烹松火红,酒吸荷叶绿”的诗句加以赞美描绘。大诗人坡对此道更是情有独钟,曾有诗记其趣,言“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他不但在杭州做官时常邀集朋友作“碧筒饮”,而且被贬谪到海南时,也把此风带了过去。据说后来他穷得连家里的酒器都出卖了,唯独一件酒器没有卖,那就是象征文士风流的“荷叶杯”。此后不同时期,都有文士不吝笔墨,将“碧筒饮”的情趣与欢乐诉诸文字,读来意味深长,各具特色。像宋词“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就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碧筒饮”的场面。
在宋代,这种“碧筒饮”似乎更为普遍,不但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推崇,也深得普通民众的喜爱。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将用荷叶饮酒称为“碧筒酒”,以为“暑月泛舟,风薰日炽,畅饮碧筒,真佳适也”。
“碧筒饮”别有一番意趣在其中,饮者既可闻到醇美的酒香,又可吸到清新的荷花的芳香,酒还未饮,人却已经“醉”了。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夏日荷塘美色、旖旎风光,更感受到荷莲文化、饮食文化的内蕴深厚,因而博得历代文人名士的喜爱,成为古人一种独特的消夏生活方式。
篇5
“夏赏荷花池”,对于我来说,仿佛是每年都必须有的一个生活情愫。这不仅缘于少年时代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神往,更缘于荷文化、荷食品等一切与荷有关的社会的、人文的、独自的对荷的近乎崇拜的情结。
当然,这几年的赏荷都在北山公园的荷塘,那是一个小巧的荷塘,没有“弥望无际”,也没有“曲曲折折”,纳凉者人声鼎沸,没有一次是幽静的、深远的,令人默默赏视、遐想------
今晚,汽车载着我向着郊外的“东海凤凰山庄”驶去——我家先生说,带我们去“赏荷”,哈哈,心驰而神往之啊 ------
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所在,只见在绿树幽深的环绕中,有一个精巧的荷塘,哇塞!满池满眼的荷花,浅粉近乎白的是开得最盛的;浅粉带深粉花边的是刚刚开的。骨朵的颜色也各有不同,羞涩地抿着嘴的是深粉色;含苞待放的是深粉透碧红的,花瓣紧合着的是墨绿带粉色条纹的,真是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哪!走在贴近水面曲折的小桥上,俯首是满眼的荷,仰首是满眼的荷,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近乎灵魂和心灵的相融,使我的爱荷情结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纷繁的都市外,能有一片净土,何其幸哉!
离开荷塘往坡上走,青草的芳香以及山野泥土特有的气息使人身心舒爽。来到坡顶,在凤凰山庄楼宇的左侧,一个更大的荷塘赫然扑入我的眼帘。朱自清那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恐怕都没有这么美。更加曲曲折折、更加一望无际,虽然没有月亮,但落日的余晖给荷塘罩上了变幻莫测的光彩,吊桥、铁艺桥、木桥、索桥又给荷塘增添了异趣,几声孩童的稚语、几声老人的欢笑,加之蛙鸣、鱼跃,清风拨弄荷叶荷花的沙沙声,仿佛天籁之音,给这有三四个曲岸蜿蜒的荷塘增添了迷人、动人的生气。
若有若无的轻雾、若即若离的清香包裹着我,如在画中。一袭白色纱衣淡粉裙琚,漫步在曲桥回岸上,让自己尽情融入这荷光水影之中,整理爱荷、赏荷的情结,呢喃着“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诗句,远远望着也爱荷如我的我家先生,感激他给我这样一个有荷相伴的良辰,赏到 梦寐以求的美景,圆了“夏赏荷花池”之梦------也给了儿子一个荷文化的审美熏陶机缘------
啊,今夜无眠,
梦里荷塘,梦里荷香,如此甜蜜欢悦的一家人。
篇6
许是童年的印记在脑海里太深,许是某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总之,好想找一处莲去看看,去重温那儿时的梦.
有朋友说当涂的太白生态园今年有个荷花节.得知这个消息,我急忙上网查找证实.果然看到了荷花节即将举办的有关帖子.按照帖子上公布的时间,我约了几位同事今天去太白生态园赏莲.
我们几个谁也没去过太白生态园,听说还在开发中.司机也是估摸着往大青山方向开.靠近太白乡,路边的关于荷花节的广告多了起来.我们沿着广告牌一路走,终于看到公路边太白生态园的大门楼.顺着路牌的指引继续往里走,在大青山北面,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生态旅游园展现在我们眼前.透过路边的树丛,我看到对面一个蛮大的水面,大概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吧,里面满是翠绿的荷叶,点缀个星星点点的红.在一个错误的指示牌的指引下,我们的车开到了湖边.我们一下车,就赶忙想更近距离地看荷花.看着对面湖里竹筏搭起的栈桥,好想立刻走在上面.但我们过不去,只好顺着水边找入口.
入口处停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车辆.看来今天来玩的不只是我们这一拨.因为已是中午了,我们赶紧找了门口的那家饭店把肚子的问题先解决掉.反正荷花也不走,我们有一下午的时间好好与她亲近.
吃罢午饭,同伴们在休息,我望着窗外那一池热热闹闹的莲实在是抵挡不了她的诱惑,拿着相机,一个人先走上了栈桥.栈桥把湖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正午的太阳很厉害,我虽打着阳伞,可露在外面的皮肤还是有灼热的感觉.湖上的风也是温热的,立起来的荷叶上干干的,没有雨后水珠滚动的样子.我弯腰捧起水洒在荷叶上,于是水珠又开始晃动起来.
打开相机,我寻觅着那红色的倩影.这个,哇!完全绽放,花瓣尖尖的红逐渐向下淡开,渐渐消退,变白,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透亮的光.那朵,尖尖的,鼓鼓的,仿佛等我一走过她就要涨开似的.还有几片飘落的花瓣,随意撒在水面,残存的几瓣叶子还挂在那已长成小莲蓬的花托上.俯视水里,有极小极小的鱼,三五成群地在水里游着,这使得我想起古人所说"鱼戏莲叶间"的诗句来.
我拿着相机不断寻觅湖中仙子.独处的,群聚的,开的,不开的,或开和不开组合的,都成了我捕获的目标.近处的我不放过,远点的,调近焦距也要把她抓到我的相机里来.就这么在栈桥上东也寻西也找,似乎忘了这是太阳最烈的正午.许是看我玩得起兴,在休息的同伴们也不顾炎热跑来了.不时有其他游客从我们身边走过,湖面便更热闹了.
上了岸才发现刚才的不过是个小池,南边还有个更大的呢!而南边的水多于莲.挂着红灯笼的栈桥和长廊把多个水面连成一个稍大的湖面.东面的水面种植着莲花,而西面呢,水多莲少.游人沿着栈桥来到长廊.长廊是竹子搭建的,有顶可遮阳,左右两边错落有致的摆放着长竹椅.游人可坐下眺望不远处的小亭和大青山,享受湖面微风带来的凉爽.坐在长廊往东看,仿古式的凉亭下坐着三三两两的游人.莲池中央有一组洁白的雕塑,我想那是荷花仙子在跟几个童子在水中嬉戏吧.不时有游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很好奇,难道水里有路?
走到凉亭,看游人从被水淹没的栈桥走了上来,我们立马来了兴致.脱下鞋也走下水去.一条笔直的水道通向湖中的雕塑.刚下水,我们光脚走在水下的竹筏上.不过二十米远,竹筏没了,水道变成了一个一个左右错开的圆形的水泥块,一直延伸到荷花仙子那.我光着脚在水里走着,那个爽啊,真是回到了童年!水清清的、凉凉的.长大以后,我们有过几次这样光脚在水里走的经历呢?而且是走在这清清凉凉的莲池里,两旁有圆圆绿绿的荷叶和圣洁的荷花,空中还弥漫着莲的清香.没有!绝对没有!如果我们不来这里,如果我们不往这里面的莲池跑,我们便错过了这最曼妙的一刻.我们的脚在水里一步一步踩着,时而踩在圆块上,时而踩一片荷叶在脚下,时而踢几下水,时而把脚故意往水深处探探,个中的滋味只有走过的人才感觉的到啊!
雕塑前有一大块稍宽些的竹筏,可供游人停下拍照.我们采了几片荷叶倒扣在头上,摆起姿势照起相来.这里许是刚开发,还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荷花离我们远了点,我们够不着,要不也能采朵荷花了.
篇7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
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墨色略淡中见浓墨、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墨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中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这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
选自湖北宜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本题选取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歌、曲、文等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并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语文素质。
第1题,考查学生对诗词韵律常识的了解。解题时依据诗词押韵的规律,可以发现该词押ao韵,这样就能确定押韵的是哪几个字。参考答案:到、俏、报、笑。
第2题,是比较理解题。看起来只是两个词语的比较,实则考查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作品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对“独自”一词在材料一中的作用(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进行了明确的提示,所以,材料二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成了应该注意的语句。其中“犹有”表示“还有,尚且有”的意思,同样强调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犹有。
第3题,本题着眼于对重点诗词句意境的理解。理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是解题的关键。诗句点明了梅花开放的环境,并把红梅不惧怕恶劣环境、凌寒独放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解答本题,沿着这一思路,在材料一、材料二中寻找能体现梅花的这种特点的语句就可以了。参考答案: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第4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谈出自己的体验。考生解题时,首先应把握题目中提到的“这种品格和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将两则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比较,抓住关键词句,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可以发现材料中歌颂的是不畏严寒、傲雪斗霜、追求理想、敢于献身的精神品格。考生要注意,表达应具体,不可空泛,最好能有独到的理解。本题无标准答案。考生能自然真挚地表达赞美之情即可。文辞优美,情真意切,能理解品格和精神即可得分。
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内容、情感以及创作风格的把握。题目中已经点明了前三段材料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是“热烈、乐观、无畏”的,这与第四段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很显然是不一样的。联系此曲中的“霜冷”、“恨薄情”、“人影孤”等关键词,考生应能感受到此曲中的梅应该是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画面上的梅花形象也是如此。参考答案: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
第6题,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的把握能力,题目已经将五段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指出前四段与第五段不同。考生在解题中就要将前四段作为同一类型来看待。材料五从内容上看是在介绍画梅的技法从选文出处看,可以明确此文段是教材内容的节选从语言上看,文字比较简洁明了,风格平实,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参考答案:材料五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梅树的画法,与前四段材料相比,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第7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古诗文积累。本题出题的范围较宽,而且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相关的诗句。答题时,只要在兰、竹、菊、松题材的诗文中选择相应语句即可。答这类题还要注意:一是靠平时积累;二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记得清的内容来写;三要注意不可写错别字。
篇8
【关键词】意境;想象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选入小学教材的浅近古诗,更是传诵千古而富含教育资源的佳作。古诗词的教学便也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跳跃的音符,在小语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熟读成诵、理解大意”水平,更需要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激发想象以感知意象、感悟意境而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唯此才能符合中国文化“重经验、尚感悟、趋向反省内求”的特色,才能有效实现关于“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教学诉求。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诗之“韵”,走进那四句话背后的广阔天地?我想实现这一目标的极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营造课堂教学的意境之美,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古诗意境。
一、 品析――张弛有度
引导学生读懂诗句,品词析句不仅可以理解古诗的内容,进入诗的境界,还有助于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
(1)解字面之意。小语教材中选用的古诗,或抒情、或状物、或议论,都是作者人生态度与审美情感的统一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句。读懂诗句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理解字词的意思。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理解“接天”、“映日”,如何感受一望无际的湖面,被碧绿的荷叶遮得严严实实,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分外红艳的西湖美景。
(2)抓诗词之眼。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全诗的诗眼,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时,扣住诗词本身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理解诗句的美,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有同学说山的重重叠叠,水的弯弯曲曲;有同学说“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还有同学说“暗”修饰柳,“明”修饰花,明暗相映、色彩艳丽……扣住这些关键词语来把握全诗,学生就不难理解诗的内容了。
二、想象――连象成画
作家冯骥才曾道:“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然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要根据诗词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从而把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
如《游园不值》一诗,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一枝红杏”入手,合理想象“满园”的“春色”。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既扣住了诗句本身,又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又如《江雪》一诗,学生根据诗的大意闭上眼睛想象意境:高高的群山,长长的小路,无边的江水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漫天飞雪的江面”、“渔人孤舟独钓”的情景整首诗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个中情味,就会越来越浓。
想象,载着学生的思绪感悟了诗词意境的艺术美。通往诗词意境的旅途上,必须给学生一个足以帮助他们到达目的地的载体,读而悟,悟再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明“意”入“境”,合理地运用想象。
三、画演――感悟意境
苏轼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数语,道出了“诗画相通”的“玄机”。所以,古诗有可能“画演”。所谓“画演古诗”,就是读者以绘画的方式,演绎自己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小学生画演古诗,不在乎画出什么水平的图画,而是在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笔我一划的建议与争议中,交流共享古诗学习成果,促进对古诗意境的进一步感悟。如在教完《江南春》后,就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辽阔的江南,青山绿树,山傍水的村镇,酒幌子在风中飘动,还有些象征性的南朝各代修建的寺庙,这些亭台楼阁留在春雨之中。好一派美丽的江南春光啊!只要学生试图以自己的理解和方法把意象的大意表达出来,怎么画、画得怎样都是无关紧要的。该关注的是:是否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特别是富有个性的感悟。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好的古诗教学,更能给人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令学生回味不尽、余音绕梁,更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汪裕雄著《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林弗尧主编《作品赏析与小学语文教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一、“影”和“魄”
“注释”对“影自娟娟魄自寒”一句解释为:它的外貌是那样的娟秀,背面却是那样的凄清。影,这里指月的正面。魄,月的背面,即不受月光照射那一面。
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妥的。我认为:“影”与“魄”、“娟”与“寒”是对举着说的。“影”指的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即指月亮本身。而“魄”是指内在的东西,是人们看不见,但能感觉得出的东西,指附着于月的内在的质的东西。
诗歌创作,即文学创作,靠的是文学思维。而文学思维,多是直观的形象思维,它不同于多是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此,有时人们没必要翻看事物的本来样子,只凭感觉就可以写出事物在人们心中质的东西来。
月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如:冰轮、冰壶、冰盘等。这些别名中的“冰”字,不仅指月的外表的光洁,而且形象地说出了人们对月感觉中的质的东西,那就是月的寒冷。人们没必要看看月的“背面”,只凭直感,就可以感觉出月的“寒”来。《红楼梦》有联句云:“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葬花魂”的月并不是把月的正面翻过去,把月的背面转过来,才能显出它的“冷”来的。“芙蓉地畔都开遍,又是西风晚。霁天碧净暝云收,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在这秋日的傍晚,云散尽了,天空碧净,月亮冷冷地悬在空中。这诗人能看到的冷月,也肯定不是背面翻转过来的月。
其实,文学形象的塑造、作品情感的表达,是离不开作者主观因素的。作者对生活长期的感受,形成了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才会写出有着自己独特情感体验的文学作品来。香菱的这第三稿诗,她的咏月是带有个人情感的。诗的首联:“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是香菱在不经意间以月自喻:她,外表看起来容貌娇好,聪慧过人,生活也似乎无忧,而内心却是凄苦孤寒的。
综上所述,我可以发现“影”和“魄”的含义,“正面”、“背面”说,应该说是不妥当的。
二、诗的主旨
“注释”在解释诗句时,一会儿说是表达“妇人对远在边陲丈夫的思念”,一会儿又说是“也表明了她(指香菱――笔者注)跟父母团聚的希望”。我认为,说香菱在诗中表达了这两种情感,是不准确的。诗的主旨应该说是表达了香菱寂苦悲凉的内心和情无所依的哀伤。为什么这么说呢?
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香菱堪伤的平生遭际。她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被薛蟠强行买来为妾。薛蟠粗鄙龌龊,香菱受尽了他的、摧残。此次薛蟠的远出,也是因为他调戏男戏子遭暴打,一时竟生出羞恶之心,耻于见人,才走的。以香菱这般人物,怎么会有情于他呢?既无情,就不会思念他,香菱在薛蟠走后,才有机会被宝钗带到了大观园。在大观园的时日怕是香菱最快乐的时日。她似乎忘记了自己不幸的现实遭遇,一时真正成为了自己。此时的她,又怎么会思念远方的“丈夫”呢?再者说,此时的香菱是个还不知道男女会有“情”这种东西的人。在她的以往的生活经验里,恐怕接受的只有薛蟠这样的野蛮男人的性的侵犯。从后文的情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点,我们读到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阴,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便会知道,到了那时节,香菱才能解得男女“情”的存在,而以前是“呆”的,是不解的。
说香菱的诗“表明了她跟父母团聚的希望”,也不够准确。
香菱三岁被拐就离开了父母,三岁时的记忆应该是模糊的。对父母的影象记忆是模糊的,对父母的对自己的“惯养娇生”的事情记忆也是模糊的。家乡在何处?父母在何方?恐怕也是无从想起的。香菱失掉的不仅仅是这些,也包括自己。初被拐时,思念父母、极想回到父母怀抱之情,我想,不但有,而且应该是十分强烈的。但颠簸流离十几年后,这种情绪也该模糊了,而被另一种不知何所求、不能有所求的悲情所取代了。就像这月夜里的物景,一切都变得不清晰起来。她思想中所存的只有忧伤情绪罢了,又怎么会有清晰的与父母团聚的愿望呢?
香菱在诗中是化用了一些前人的诗句,也引用了典故,但这都是为了自己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为了自己情感的表达,已经脱离开前人诗句、典故的意思了。
三、香菱学诗的作用
作者安排香菱学诗的情节,是颇具匠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至少有以下三点作用。
1.揭示人物的心理
作为小说中人物所写的诗歌,应该看作是这个人物的语言。这人物的语言是能够揭示人物的心理的。
香菱诗的第三稿,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呢?我们看看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孤零零的一轮圆月悬于空中,月光下,远近的物景阴冷、昏暗、模糊,模糊的远方有妇人的砧衣声在静夜里断断续续地传响着,大概在月下的高楼上正有美妇人椅栏望月吧。这阴冷、昏暗、模糊的意境,正是多年来香菱久居于心的情感情绪的真实写照,读到此处怎不令人潸然泪下。
2.完善人物形象
对香菱学诗作诗的描述,也是为了突出香菱这一人物完美的形象。在此回前的情节中,作者曾直接或间接地对香菱美丽的外形作过较详尽的描绘。但只有外在的美还不能称作完美者,还需有内在的灵秀、聪颖,那才够得上完美。香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领悟到诗的滋味、真谛,能写出意境旷远、情感深邃的好诗来,可见她的聪慧、灵秀。外形美丽、内心聪慧,香菱的美,无可挑剔。
3.彰显人物的悲剧人生
篇10
2006年6月7日,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去世了。遵照琦君的遗嘱,她的骨灰被运回温州老家,安放于“琦君文学馆”现址。
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学习,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其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琦君自选集》等。读琦君的文章,就像翻阅一本旧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承载着如许厚重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上个世纪前半叶,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一个逝去的时代“照相”,那一幅幅影像,仿佛在诉说着相同基调的古老故事,于温馨中透出幽幽怆痛。渡海到台湾的大陆作家都曾遭受过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很自然地成为了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飘荡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香气。
桂花雨
①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②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③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④故乡是近海县乡,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⑤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⑥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⑦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⑧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⑨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
(原文略有删改)
【读后思考】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桂花树及桂花都有哪些特点?
2.第③段“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4.作者用“雨”字来表现桂花散落时的情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念荷花
①我在四五岁时,那时想象不出西湖的银浪烟波究竟有多美,只觉得父亲敲着膝头,高声朗吟的神情很快乐,音调也很好听。
②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正是荷花含苞待放的时候。到两个星期后的六月二十四,便是荷花生日。母亲说荷花盛开,象征父亲身体健康。所以在六月初六那天,她总要托城里的杨伯伯,千方百计地采购来一束满是花蕾的荷花,插在瓶中供佛。等待花瓣渐渐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与香炉里的檀香味混和在一起,给人一份沉静安详的感觉。
③到了杭州这个十里荷花的天堂,才真正看到那么多新鲜荷花。我们的家正靠近西子湖边,步行只需半小时就可到湖滨公园。那条街名叫“花市路”。父亲为此作了一首得意的诗,其中最得意的句子是:“门临花市占春早,居近湖滨归钓迟。”其实父亲很少钓鱼。他带我去湖滨散步,冬天为赏雪,夏天为赏荷。赏雪的时候少,因为天气太冷了,赏荷却是夏天傍晚常常去的。夜晚,荡着船儿,听桨声唉乃,看淡月疏星,闻荷花阵阵清香,毕竟是人间天上的享受。
④六月二十四既然是荷花生日,杭州人的游湖赏花就从六月十八开始,到二十四这一天是最,整个里外湖都放起荷花灯来。大小画舫,来往穿梭,谈笑声中,丝竹满耳。这种游湖,杭州人称之为“落夜湖”,欢乐可通宵达旦。我不是个懂得赏花的雅人,也体会不到周濂溪爱莲的那份高洁情操。我喜欢“落夜湖”,只是为了赶热闹。父亲却不爱这种热闹。母亲呢?只要是住在杭州的日子,倒是每年都去“落夜湖”一番。她不是赶热闹,而是替父亲放荷花灯。放一百盏荷花灯,祈求上天保佑父亲长命百岁。所以她坐在船上,总是手拨念佛珠,嘴里低低地念着《心经》。因为外公说过的,父亲和荷花同生日,照佛家说法,是有一段善缘的。
⑤记得有一天,父亲忽然问我:“‘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湖海客’是什么意思,你懂吗?”我说:“是退隐的意思吧。”父亲笑笑说:“就是我现在的心境,摆脱了官职,一身轻快。”但我觉得他脸上似有一丝蓦然回首的落寞神情。难道父亲仍有用世之心,只是叹知遇难求吗?
⑥抗战兵兴,我们举家避寇回乡。父亲竟因肺病不治,于翌年溘然长逝。那不幸的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六月初六。如此悲痛的巧合,使我们对一向喜爱的荷花,也无心欣赏了。
⑦在兵荒马乱中,我又鼓起勇气,到上海完成大学学业。中文系主任夏老师非常喜爱荷花。有一天,和系里几位同学在街上购物,遇上滂沱大雨,我们就在一间茶楼品茗谈天。俯视马路积水盈尺,老师就作了一首律诗描绘当时情景。最后两句是:“一笑横流容并涉,安知明日我非鱼。”他想象西湖此时,一定也是大雨滴落在荷叶上,形成千万水珠跳跃的壮观吧。
⑧那时杭州陷于日寇,老师慨叹有家归不得,因而格外思念杭州的荷花。
⑨胜利后回到杭州,浙江大学暂借西湖罗苑复校。我去拜谒老师,从书斋窗户向外眺望,远近一片风荷环绕,爱荷的夏老师心情一定是非常愉悦的。他提笔蘸饱了墨,信手画了一幅荷花,由师母题上姜白石的名句“冷香飞上诗句”,老师随即落款送给了我。这幅墨荷幸已随身带来台湾,一直悬系壁间。
⑩不管是“墨团”也好,是“玉槎材”也好,那总是吟诗作画、自由自在的好时光啊。
⑩夏老师与师母都在祖国大陆。不久前海外友人来信告知,夏老师已年迈体衰。他以垂老之年,一定是更思念杭州、思念西湖无主的荷花吧。他怎能想到当年在上海时所作的诗“安知明日我非鱼”呢?
⑥仰望壁上的墨荷,我好想念故乡的荷花。
【读后思考】
1.这篇优美的散文题为“想念荷花”,其实荷花并非作者着重写的内容,作者真正想念的是什么呢?
2. 第④自然段写“我”爱“赶热闹”,写母亲为父亲放“荷花灯”,有什么表达效果?
3. 第⑨自然段中的“这幅墨荷幸已随身带来台湾,一直悬系壁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本文语言优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请挑选你喜欢的一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