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吃范文

时间:2023-03-27 01:0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汪曾祺谈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文学大家的汪曾祺,拥趸无数,作为吃货的汪曾祺也同样值得很好地品味。人称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作为美食家的汪曾祺,每到一处,游览完名山大川,还要去小街偏巷,往菜市场转转,品尝民间小吃。好吃美食,善写美文,让汪曾祺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善写美食的风雅吃货。每当提起汪曾祺,人们都会想起他的美食散文。

2013年秋,江苏文艺出版社将汪曾祺的美食散文重新结集出版,取名《做饭》(窃以为叫《吃饭》似乎更贴切)。这本书最完整地收录了汪曾祺谈吃的散文,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无不涉猎,写山西人嗜醋,写内蒙古人粗犷的手把羊肉,写江南细雨中的甜点,还有金华的火腿、黑龙江的飞龙、江阴的河豚,甚至火宫殿的臭豆腐、徽州臭鳜鱼,在汪曾祺笔下,都成了令人垂涎的美味。

汪曾祺的文字功力毋庸赘述。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的经典唱词,就出自汪曾祺之手。“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一组数字组成的唱词,充分体现了汉字的无穷张力,让多少人望尘莫及却又赞赏不已。

但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不独具文字之美,更能在平和的文字里蕴含绵长滋味。“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在汪曾祺的笔下,美食不再是寻常的生活需求,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绪,字里行间充满了人生的感悟。

汪曾祺在《口味》里写到了众口难调,写到了南北口味的差异。他觉得任何东西,只有吃了才真正知道滋味。“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以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在《食豆饮水斋闲笔》里,他写豌豆、绿豆、黄豆的一组小美文,其实写的就是无尽的乡愁。

除了描摹食物的烹调方法,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还穿插了一些人物故事,让人读来不胜唏嘘。

在《蚕豆》一节,他写北京的胡同里有一个老头,七十好几了,头发胡子都是雪白的。汪曾祺每天下班时都能见到老人挎着木盆,慢慢地从胡同这头走到那头,哑声吆喝:烂和蚕豆……后来这位老人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头抬不起来了,埋着头在街上走着,也不再吆喝。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再也不见这位老人了。每次吃烂和蚕豆的时候,汪曾祺都会想起这位老人。他说:“我想的是什么呢?人的生活啊……”

说起来,能在春节期间读这本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为作为一本和美食有关的书,它能开胃,能唤醒你的食欲。

篇2

有网友评论说,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它里面包含着浓厚的美食文化和艺术,以及浓郁的中国乡土人文风情。“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鱼儿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的白花花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声声脆响……这些生动的场景,让每个人都激动得落泪”。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性,而且还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让观众们更多地看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并让许多人从文化和艺术中品味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美食。“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还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有观众这样评论说。“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

饮食是流动中国的主要文化记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受捧和流行则是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尤其是文人,在舞文弄墨时的追忆和乡愁向来有谈吃的传统,即使他们小的时候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也总是难以忘怀,难以忘掉那些曾经愉悦过味蕾的美味。比如作家汪曾琪,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一生情系美食,被誉为作家中的“美食家”。汪老先生喜欢美食,不仅仅在于吃,更在于他能够亲主庖厨,做得一手好菜,甚至,还将各种各样的美味作为文化和艺术来欣赏。因此,汪老先生的儿女们常常说自己的父亲有“三杂”:吃杂食,看杂书,写杂文。所以,汪老吃“杂食”的习惯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他不仅写出了几十篇谈饮食的美文,且文章博识通达,情味浓郁,而且还以“杂食”作比,阐述自己对某一时期文化现状的看法。

在文化与艺术中品味美食,是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一生的喜好,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同样将中华饮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比如汪曾祺在接待来访友人时,大都喜欢品尝他亲自下厨烹制的美食。一次台湾女作家陈怡真到北京拜访汪老,指名要他做家常菜,汪老自不推辞,做出了几种他最拿手的的菜肴。时值春天,北京的小水萝卜恰好上市,极其鲜嫩,汪老兴之所至,还做了一道烧小萝卜,陈怡真吃后,赞不绝口,称汪老做的菜肴饱含文化与艺术的气息,让她吃到了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更有趣者,华裔美籍作家聂华苓到北京来,中国作协委托汪曾祺在其家中宴请聂华苓,汪老特地做了一道最拿手的“煮干丝”,并在淮阳菜“大煮干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道菜吃得聂华苓一派盎然,最后竟连碗里的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篇3

周作人和林语堂都写过论喝谈吃的小品、随笔。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苋菜梗》,借回忆故乡的风土习俗,把吃与思乡的情绪结合起来,写得既淡雅隽永,又富于人文内涵。而林语堂的小品《中国人的饮食》则在娓娓道来的聊天气氛中,使我们“真正地享受了吃的欢乐”。文人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吃里有文化,有艺术,也有科学,美食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

梁实秋谈吃谈得更多的是文化,是历史。在《煎馄饨》中,他极力推崇致美斋的煎馄饨,因其“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在《韭菜篓》中,他认为东兴楼的韭菜包子最为特别,面皮洁白无疵,细褶匀称,盛在盘里一个个高壮耸立,像是竹篓似的骨力挺拔,非常美观。在《铁锅蛋》中,他说厚德福的炒鸡蛋别具风味,用那口大底小的黑铁锅炒鸡蛋,由于铁锅保温,上了桌还有■■响的滚沸声,如果换用新式的电炉烤箱,就少了原始粗犷的风味。读之,在品美食的同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娱乐身心。

钱钟书曾在《吃饭》一文中,深情赞美过吃:“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钱钟书和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受不了房东的粗劣食物而搬了家。迁居后的第一早晨,钱钟书亲自做了奶茶和烤面包端到床前,杨绛一跃而起,兴奋不已,看来美食的力量在某些时候真是压倒一切的。杨绛说,钱钟书是一个很懂得吃的人,他喜欢带家人去品尝各种馆子,亲自点菜,而且绝对不会失手,这也可算得上是一大本事了。

汪曾祺是一位地道的美食家,他喜欢亲近庖厨,并有心为之,才使得他的文字自在如意,即使随手写下“菜谱”,也充满了诗意。如“拌萝卜丝”是这样写的:“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临吃,浇以三合油(酱油、醋、香油)。”他在家做饭招待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夫妇,其中有一大碗煮干丝。只见“华苓吃得淋漓尽致,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

篇4

至今仍然记得读过汪曾祺的一些乡土散文,尤其回味着他的那篇《吴大和尚和七拳半》,其中有一段优雅的文字令我深感无比亲切:“我的家乡有‘吃晚茶’的习惯。下午四五点钟,要吃一点点心,一碗面,或两个烧饼或‘油端子’”。可是,在我的故里人们的习俗却恰恰相反,至今乐此不疲地“吃早茶”。

早茶,顾名思义,一般是指早晨起来去“茶馆”饮茶。其实,我的老家根本没有像南北方那种专门卖茶水的“茶馆”,可人们在习惯上只管叫“酒店”为“茶馆”,大概是因为这“吃早茶”习俗的缘故罢。当地人一般概念上习惯于把早点叫作“早茶”,尽管大多人早饭中并没有茶,且许多人家早上不做饭,喜欢到早食摊上买现成的。所以,天刚放亮,这街面上的道旁,大大小小卖早点的摊铺就张罗开了,油条、豆浆、烧饼、包子、面条等等,但这些一般都是买回去享用的。

说起“吃早茶”,有人很疑惑:茶也叫“吃”么?其实它作为一种民俗事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传承性和独有性。不知从何时起,这里的人们就形成这样的习俗,早晨或上午,三五好友知己或接待的团体,一批一批地去大大小小的酒家吃早茶:若逢休闲日,都是一家子成员扶老携幼倾巢出动。

其实,这“早茶”,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要看是何种的场合接待何样的人物。在当地“吃早茶”的茶叶并不十分讲究,但吃早茶的程序却是不可颠倒的。当然,最简单不过的是自家人,一般都是视“吃茶”的人数,来上份量不等的“拌干丝”和几色点心。尤其这当地的拌干丝,不似扬州等地的那种用豆腐干,而是挑选当地绝好的“卜页”,厨师凭精细的刀功切成如丝线状,再选用青蒜、香菜、药芹、茶干丝、酱制生姜、开洋虾米等应时菜蔬为辅料:若要讲究色调,亦可用青红椒丝点缀其中,经开水反复>中烫,沥尽水分,淋上麻油、酱油加糖拌匀即成。它简单易行,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具大众化的品质,所以至今不入主流菜系,也不见南北食谱典籍,却令乡人食之不疲,形成当地特有的饮食文化精粹。

考究一些的,就要点上一盘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煮干丝”。用去了油的鸡汤煮,鸡汤要多,灶火要大,顾名思义为“大煮干丝”。曾见一处酒家的厨师制作“大煮干丝”,他用旺火大煮干丝,临装盘的时候,小心翼翼地将干丝和各式配料捞出,沥去汤汁,先放在一只不大的碗里以成形,再将碗中干丝倒扣在一个浅浅的汤盘里,掀去小碗,淋上锅中原来的汤汁,衬以烫熟的小青菜叶,点缀一抹香菜。上桌时,卜页丝细如棉线,再以那些白的嫩笋、红的火腿、黄的虾米、绿的香菜相陪衬,十分诱人。此菜鲜香扑鼻,汤汁的鲜味渗入到极细的干丝中,丝丝入扣,然不见一滴油花,无一毫豆腥,乃脍不厌细的代表作。

篇5

看汪曾祺写的《谈吃》,里面提到他最喜欢的老北京下酒菜,凉拌菠菜是他比较喜爱的一种。汪老自创的拌菠菜很有一番讲究,将菠菜洗净去根儿,在开水里焯至八成熟后,捞出立即过凉水,然后剁成泥状,挤去菜汁,以手在盘中抟成宝塔状,最后用香干米、虾米,姜末,青蒜末混合一起,捏紧堆在菠菜上,吃时淋上酱油、香醋和香油及少许味精调成的酱汁,推倒拌均,一口小酒一口小菜地喝上半小时。

看书怡情,于是眼里冒出这样的画面:斜阳下,一个小花园,凉亭中,一裸老榆树下;笼中的鸟儿在歌唱,远处的桌子上有新画的水粉画;一个可爱的老头正拿着酒壶坐在一个树桩前,吃口小菜泯口小酒,悠哉乐哉。这样的场景中,菠菜的味道似乎不再是主要的,能享受到这种气氛中的心态才最纯美。

这情境,美得让我心跳,菠菜也似乎成了最美味的佳肴。放下书后,我也仿着汪老的做法,做了一款菠菜,但又有些许不一样。我也先将菠菜焯水并冲凉后,直接将多余水分控干,然后加入辣油、熟芝麻、酱油、香油、姜及青蒜末一块拌均后,再加入盐和蜂蜜调味,淋入黑芝麻酱将菠菜汁液包在菜内,最后将一颗杏仁包裹在一撮菠菜内,用手缠绕成球状,放进盘子,叠成一个宝塔状,上桌食用。

于是,我也配上杯白葡萄酒,搬张小凳子,坐在院中的竹子旁,喝口小酒,吃颗菠菜丸子。亲身经历汪老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热情和吃的韵味。

尝试各式丸子的感觉

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吃小丸子,对好多种容易变形的食物,我都喜欢弄成丸子状再食用,除了容易储藏,更是贪那一口吃起来易饱足的感觉。

冬瓜丸子是最简单的。用猪肉馅150克,冬瓜150克,蛋清1枚,料酒1茶匙,姜末3克,姜片2片,盐,鸡精,香菜,香油适量。

先将冬瓜削皮,切成厚0.5厘米的薄片;肉馅放入大碗中,加入蛋清、姜末、料酒和盐,搅拌均匀;汤锅加水,把肉末挤成个头均匀的肉丸子,随挤随放入锅中,打开火,放入姜片,待肉丸变色发紧时,用汤勺轻轻推动,使之不粘连;大火将汤烧滚,放入冬瓜片煮5分钟,调入盐、鸡精把汤味提起来,最后放入香菜,滴入香油即可起锅。

冬瓜性味甘,淡、有利尿、清热、化痰、解渴等功效,其中糖类,维生素含量均较高且不含脂肪。吃起来香浓不油腻且喷香可口。

如果上班累了,又想吃丸子,娃娃菜煮丸子是我最好的选择。超市买来娃娃菜和火锅料用的各式丸子,如鱼丸、墨鱼丸,太平燕等,可随意搭配。

先在锅里装上水,调中火烧至快开时,把丸子放进去煮,等水开的时候,丸子也差不多熟了,这时候再把娃娃菜放进锅内,搅拌一下略微煮上2分钟,再加点油、盐,撒点葱末,便可以起锅食用了。

娃娃菜本性鲜嫩,味道甘甜,价格比普通白菜略高,营养价值和大白菜差不多,富含维生素和硒,叶绿素含量较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娃娃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及微量元素,也有助于预防结肠癌;而各式火锅料的丸子,各自香味又不同,这些食材的味道在汤水中一混合,再经过中火烧煮,味道就融入汤水之中了。这样煮出来的汤水,既可开胃润喉,又有不错的营养成分。

烹饪心情纯美至真

吃过无数种丸子,正如成人后喝过的很多饮料,我渴望遇到更健康和更特别的丸子。我渴望这种丸子,一旦吃到嘴里,就可以感受出多种滋味的变化:鲜香和嫩相遇,威鲜和弹牙邂逅……明白自己的需求后,我就知道要找的,其实是一款自己加工不用油炸的丸子。

当想吃和烹饪相撞后,这是我生命里最特殊性的追求,我无法拒绝想到但吃不到,更无法接受因懒惰而放弃烹饪品尝。

从实践中我得知,鸡肉是最适合的:健康、易熟,自然鲜美,同时不用油炸即可呈现出弹牙质感。

鸡肉用搅拌机打制成茸后,将适最些许白胡椒粉,肉的1/3量的蛋清,一勺橄榄油和一盎司的干白倒入鸡茸内,朝一个方向不停搅拌,使其上劲;然后,加入适量盐和少许糖,不但可以调味,更具有稳定剂的作用,一旦提前加入,会让肉有出水反应,就无法摔打出丸子所要的口感,这样的顺序,味道就会弹性十足,最后,把鸡茸挤成丸子后,放入抹了一层油的盘子内,这样可避免丸子粘在器皿上。

煮丸子,就像认识新的朋友,彼此两个人的热度要始终,第一次见面真诚且含蓄,无需把自己的优点都呈现,心情要随意轻松。当将丸子下入到微微开锅的水里后,要立刻改为小火,慢慢地让丸子漂浮起来,颜色也微微变白色后,即可关火,盖上锅盖焖熟即可。

如此做出来的鸡肉丸子,有着非同寻常的鲜香微酱成的口感。

如果嫌麻烦,也可以一次多做点,放入冰箱内储藏,想吃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煮来吃。

先调制酱汁。鱼露或味增:小烧或日式清酒:李锦记特级酱油或龙口酱油比例为2:1:3,再加入总量的1/5的糖,并一起放到汤锅里,用小火熬制糖融化后,放入鸡肉丸子,大火烧2―3分钟将汁收入丸子内。

一次要多做点。

篇6

关键词:树立人格;培养品行;增加知识;提高水平

合肥市初中语文教学使用的是人教版,三年共6册书,每册语文书共6个单元,按照主题分类编写,虽说选择的名篇都是精挑细选,堪称美文,但是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阅读量还是稍有欠缺。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特此开展“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型。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大量的阅读为基础。

一、闲书的定义和归类

何谓闲书?我以为那些没有太多的政治性、不去担当太多的说教性、生活气息浓郁的、富有高雅的情调的、轻松的、闲适的、冲淡的、优雅的,读起来不会让你感到沉重的,也不会让你的情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大概就是闲书了吧。从古及今,被人们公认为闲书珍品的,最早应该是东晋时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两本书可以看作是闲书的滥觞,北宋坡的《东坡志林》和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书是闲书的继承和发展,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袁宏道的《晚游六桥待月记》,袁中道的《游居柿录》,又把闲书的典雅闲适推向新的高峰;到晚明的张岱,以《西湖梦寻》《陶庵梦忆》把闲书的艺术成就推向极致。清代张潮的《幽梦影》、沈复的《浮生六记》、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书,都很好地继承了闲书的风格。现代文人中,既爱读闲书,又会写闲书的当数周作人、夏D尊、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邓友梅等人。

二、“闲人”的定义

所谓闲人,就是在匆匆的旅行中能放慢脚步,懂得欣赏眼前风景的人;就是那些不计较得失,钓不到鱼也没有关系,在绿水红莲中钓得诗趣的人;就是能宽恕别人的错误,善解人意的人;就是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人世间的冷暖,时常还幽他一默的人;就是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精神满足和愉悦的人……生活中真正称得起闲人的人,其实并不多,那是一群可敬可亲的人。我的理解,所谓闲人,就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像张岱那样粪土王侯、宠辱皆忘;像苏轼那样襟怀坦荡,豁朗达观;像林语堂、汪曾祺、梁实秋那样热爱生活,享受人生……这一群闲人,不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生活的情趣,而且也为我们创作了一大批韵味深长、脍炙人口、湔洗世俗欲、袒露真性情的好文章。我们已经错过了与他们为友的年代,难道还要再一次错过阅读他们崇高灵魂的机会吗?

三、读点闲书的作用

第一,读点闲书可以树立你健全的人格。我以为中国文人人格的确立应该在魏晋时期,在那样一个黑暗的、高压的社会中,有一群文人照样保持特立独行的人格,挺直了他们“威武不能屈”的坚强的脊梁。知道嵇康吗?他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有一天,嵇康同另一位七贤人物向秀,在洛阳城郊的一棵大树下打铁。当朝炙手可热的权贵钟会慕名前去拜访,“康与向秀锻,无视钟会,钟会起身离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当年那叮当叮当打铁的声音,穿越千年历史,破空而来,人们所听到的不再是打铁声,而是一种铮铮铁骨,凛然生气,伟大人格,却穿越重重的历史烟云,破空而来,让千载而下的我们肃然起敬!记载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就是《世说新语》。

第二,读点闲书,可以培养我们风流倜傥、卓然独立的品行。《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一则奇人奇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雪夜访戴。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和苏轼夜访张怀民差不多,但比苏轼的行为更加名士化,雪夜忆戴、访戴,经宿方至,一面未见,一言未交,又驾船而返,常人眼中的痴行,却是名士心中的可爱。

第三,读点闲书,可以了解各地的山光物态、风土人情,了解一些城市的兴废,了解一些节俗的变迁。比如说我们现在过中秋节,可能只是家人聚一聚,喝喝酒,聊聊天,月亮上来时,庭中摆一盘水果,吃几块月饼,简单赏赏月而已。张岱笔下的中秋倾城出动,齐聚虎丘,捡一处地方,铺毡席地而坐,听锣鼓、听戏曲、听丝弦、听箫管,月上中天,兴犹未尽,直到歌声与鸡啼相和,月色与曙光交融!还有扬州的清明节也同样热闹非凡。《陶庵梦忆》中此类文章很多。还有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记载了大量当时的逸闻旧事,风俗人情。

第四,读点闲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看看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的文笔,信手拈来,雕绘满眼:“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再拈出张潮《幽梦影》中的几例:“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些句子词语清丽,含义深长,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提高我们文学鉴赏的水平。现代的周作人、梁实秋等人的文章,也同样写得典雅、优美、闲适,有时间不妨找来看看。耳中听来终觉浅,亲阅闲书始知绝!

第五,读点闲书还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上述闲书读多了,随着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自己的眼界也就高了,动笔写作时不仅可以引用闲文中的清词丽句,增强你的文章的厚重感,而且自己在遣词造句时,自然也就清新脱俗了。就像《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成天行吟坐啸,诗不离口,后来写的诗也渐入诗境了。

篇7

在这已然过往的二十日里,每日除去搭火车到King’sCollegeLondon看资料与访谈以外,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是为饮食的事情操劳。若只是来英数日,倒是不妨终日于伦敦街头的CAFé或是各国风味美食的小店铺中打发三餐,或索性流连于伦敦华埠的各类港式餐厅,甚至可以每日下午,也如一些“优雅”女士们那般,享受着所谓的“英式下午茶”,尽管那样的东西,我至今仍不得其解,何以受到她们那番追捧。然而,有如我这样需要在这里居留三个月的时间的人,则无论如何是不可行的。一来究竟自己是生长于中国之人,终究当奉中餐为三餐之正宗,并非一定是文化上的需求,更是于生理的需求,以致我不时怀疑,是否于不同水土中孕育起来的人们,连身体的结构和特质也已有别;另一来于经济上也不可行,虽然我从不会因饮食而吝啬于己,然而,有如伦敦这样的物价,若是要每餐尽兴,恐怕不等到三个月我便是要提前收拾行李回国去了。因而,自己入厨料理则是最好的出路,所幸的是,在伦敦华埠各类常用的中国调料尚属齐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周围又有不少超市,肉类蔬菜之类虽不算得品种繁多,倒也可以应付。

然而,在如此的一日三餐之余,又不免时常会感慨这样或是那样的食材不可得,凭空又添了些许烦恼。昨日在家用土豆和豆角炖牛肉,突然就想起来茨菇,那个我在北京找寻了好多年也未寻到的东西,再则又想到了小时候于家乡常吃的各种菜肴,于是思绪便是飞了出去,飞回到二十年多年的家乡,那个位于交错的河湖之上的小城。想起年幼及年少时的我,并没有将那些乡食菜肴挂记在心上,只当是平常之物,况且一日三餐均由母亲安排,我也从未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之彼时的我,足迹几乎仅限定于扬州和盐城两地,而这两地的菜肴乃至风俗几乎并无两样,于是,我从不会生出对于某个食材或是菜肴的想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待到后来到北京求学及定居之后,这样的思绪则是逐步滋生了出来,时不时要和妻描述一下家乡的菜肴,兴致到时,不禁眉飞色舞乃至飞沫,言语之中还寻常地夹杂着对北京及妻家乡河北涿州饮食文化的不屑,常常不小心惹恼了她。不仅如此,在北京的时候,我还总是要打算写一些文字来回忆小时候的那些菜肴,却也一直未动笔,不想直是将这份乡愁带到了伦敦。

既然说到茨菇,那便先从茨菇炖肉(多称作茨菇烧肉)说起。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炖肉是必不可失的菜肴,炖肉的方法要领也大体一致,唯独是配菜上各地却有很大的不同。东北人喜欢用白菜、粉条或者土豆来炖,而湖南人的“毛氏红烧肉”里面,又貌似并无配菜,单是在肉上做文章,却也是甘甜可口。在我的家乡,无配菜的炖肉并不多见,多是要辅一些配菜,而最常见的当属萝卜、雪里红、蒜苔(我们那里实际上也叫蒜苗,与那个扁状的青蒜常常混为一谈)、豆角和茨菇了。这其中,当属茨菇是最有特点。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里也提到了茨菇,里面还说到沈从文先生说茨菇的“格”比土豆高,对于从未吃过茨菇或未常吃茨菇的人而言,恐怕很难理解这“格”比土豆高究竟是如何的一桩事情,于我而言,虽则对茨菇不陌生,也能体会到这“格”的意义,但好似很难用语言去记述明晰,因而沈先生所说的这个“格”也仅能留给吃过且常吃茨菇的人去领会了。茨菇是一种水生的植物,至今我也说不清楚应该是属于根还是块茎,大小有如乒乓球,但有一个小“尾巴”。味略苦,有少许的中药味,一些人不爱吃茨菇,想来多半是缘于这苦味了。每年秋冬的时候,是茨菇上市的季节,小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便有一些小船停靠在临水的菜市场,船上装载着满满的茨菇,现在想来好似是黑乎乎的一片,刚从水里挖出来的那种样子。船家好似从不担心这一船的茨菇能否卖掉,只记得若是茨菇上市,母亲与邻里的闲谈中都会提及此事,于是大家都会去买来,还不时要讨论一下价钱。茨菇配肉炖时,记忆中不会如土豆那样若是火候把握不好会碎烂掉,始终是保持原有的形状,而吃起来,虽则有些苦味,但似乎又略有回甘,据说还真是有一些中药调理的功效。而与茨菇一起炖的肉,似乎并没有因为它的原因变苦,但多少有一些中药香味,从不会给人肥腻的感觉。写到这,是不是沈从文先生所说的茨菇的“格”有了些许明了的解释呢。当然,除了炖肉外,也常常可以将其切成片,做炒菜用,只不过在我的家中这样的做法并不多,更不用提汪曾祺先生所提到的“咸菜茨菇汤”了。

在北京,最让我有求之不得感受的菜肴,当属家乡的烧杂烩了。也许有一日,诸如茨菇之类的南方食材均可以在北京的超市里随便买到的时候,家乡的大多数菜肴则并非不可企及了,但即便是那一天的到来,恐怕烧杂烩依旧不可求。烧杂烩,若仅仅从字面上去观之,并未有特殊的地方,当是所有的食材都可用于做杂烩,而中国的任何一地,皆可以做杂烩的。然而家乡的杂烩则不然,我且说一下这里的食材吧。首先打底的是鸡汤,这个并不要紧,然后汤中所烩的食材,大抵有肉丸、鱼丸、竹笋片、鹌鹑蛋、山药片、木耳、蛋饺和猪皮膘,这其中的大多数也并不要紧,在北京也很方便买到,而且可以选择性的添加到杂烩中去,并非一定全要。但这猪皮膘却是最要紧的东西,没有猪皮膘则不能为杂烩,可偏偏这种食材在北京是无论如何买不到的。倘若不是我们那一带的人,是决然不知猪皮膘为何物的,它其实就是猪皮,但却是经过复杂加工后的猪皮,呈金黄色颜色,外观类似炸过的虾片但厚许多,若只是将其拿与不识得的人看,多不会看出其实是猪皮所制,常常会误认作是一种面制品。猪皮膘要食用时,要先用水来发,有如发海参的道理,待发开后再切成长方形的小块作为杂烩的一项主要的食材来使用。烧杂烩的工艺其实很简单,并没有太多讲究,以鸡汤炖煮这些食材便是,其味美如何,单是看这些食材也知晓了,只怕是用言语难以形容的。在家乡,家家都有吃杂烩的习惯,而杂烩的这些食材,除了鸡汤自备以外,都是直接从菜市场的专门配杂烩的小摊买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个食材的加工,从制作猪皮膘到做鱼丸、肉丸和蛋饺乃至切竹笋、切山药等,皆有专门的铺子去做得了,吃者多是不用费心了。其间的道理,宛如你只管吃豆腐而切不要去头痛豆腐如何做得的事情。说到这里,这样的一种美味又怎能在北京寻得——更不用说在伦敦了。

还有几样菜,也是我们那里的家常佳肴,相比于茨菇烧肉和烧杂烩,这几例菜从食材上来讲,应该是不难求的,至少在北京是如此,因此,每每想起家乡的菜肴时,我则做了它们来,也算是聊补腹中和心头的急切之需吧。一例唤作“羹”,本身羹这个名字,也是在各地都有,取料不一,做法也各异,但若是在我的家乡,提起“羹”,则多数是指豆腐芋头羹了。当然,豆腐芋头羹绝不可能仅有豆腐和芋头这两样食材,否则也不可能谈得上是特色的美味,具体来说应该是包含了鲜肉、海米、芋头、平菇和豆腐,有时还会加上木耳。这些材料一律都是要切成小丁的,然后再依次烩出,起锅的时候还要放入白胡椒粉、香油和香菜末方开始食用。豆腐芋头羹做的方法并不难,但颇为费时,尤其是在刮芋头和切丁的时候尤为如此。少年时候,豆腐芋头羹是我最为喜爱的美食,往往有了它,便不吃其他菜肴,而我的一贯吃法,是将这羹与米饭拌在一起,再放点辣椒酱,用汤匙一勺勺地送入口中,不一多会儿,两大碗即可入腹。我甚至一度与母亲言,不若去小街上租个铺面,只是做着豆腐芋头羹拌饭,或许能成就个美食招牌呢。这里所说的第二例菜则是墨鱼萝卜汤,这样的汤似乎粤菜煲汤中也有,但与我家乡的做法不一样。这例菜里,墨鱼是一定用小的墨鱼仔,我的家乡临海,这样的食材从不难得,萝卜则是小个的白萝卜,切成细长条的片,此外有时还会放入少许的粉丝一起烧煮。这例菜因为有了墨鱼而鲜美无比,只是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太喜欢海货的味道,因而倒是不怎么做它了。第三例菜就是大肉圆了,也就是淮扬菜里说的狮子头,我们那里的方言称其为“ZAN肉”(确实不知那个字该如何写),不过与现如今淮扬菜馆里常见的按位上的狮子头不一样的是,家乡的做法通常是配以青菜红烧,就不再细说了。

篇8

定价:58元

直到现在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人类嗅觉机制的复杂性.我们了解到香水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对人们相互关系的影响,特别是,能够唤起我们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视觉和听觉也能调动这些情绪,尤其是通过视觉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是比较直观的。但是香味,特别是我们称为香水的那种香味,它的影响就要神秘得多。吉卜林说:“香味比声音和景象更能拨动你的心弦。”香水靠它所具有的控制香料的能力,可以渲染出各种情调:浪漫、忧郁、荣耀和纯粹的愉悦感。

这本书述说香水的故事――从古老的神庙直到现代的辉煌工业,香水适合配衬的各种形象、氛围和场合。本书还介绍了香水的品种,帮助你对现有的香水做个全面的了解,你也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和品位的香水。从这本书里面找到新的热情,更加喜欢这种令人迷醉和神往的尤物。

中国当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友敬编辑 定价:22.50元

在这一本书里,有几十篇当代名家的散文作品。

这半个世纪以来,学者和文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对人与人复杂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思考。如巴金老人对空前的“”灾难的思考,龙应台女士对“国民性缺点”的思考,余秋雨先生对上海人特性的思考,都是深刻而有哲理的,读者必然会从中得到启发,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更突出的是,作家们在笔墨中渗透着的一股股浓情,最能打动我们的心。如翻译家傅雷、剧作家吴祖光笔下的慈父之心,北京作家史铁生、南京作家叶兆言笔下的亲子之爱,台湾女作家琦君、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笔下的师生之情,台静农、金克木两位老人所描写的朋友之谊都沁人肺腑,甚至催人泪下。这种情感都很真诚纯洁。

还有许多文章洋溢着十分浓郁的生活趣味。如汪曾祺谈吃、杨宪益谈竹、柯灵谈龙、张抗抗谈粥、王世襄谈蟋蟀,都写得非常生动活泼,兴味盎然。读完之后,会从心底里冒出一句话来:这世界真美妙。

本书所选的散文作品或语调幽默,或笔墨灵动,或思路奇妙……作家们的生活空间也各不相同,真可谓一人一副面目,一文一道风景。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完全可以互相沟通,因为他们共同拥有两个字:真诚。

正确选用化妆品

生活热线专家组 编著

华龄出版社 定价:17.80元

长久以来,一些不慎用化妆品而导致肌肤溃烂的大有人在,那些人都是听了推销员的建议使用化妆品的,长期下来,身心两方面都受到了身为女性所无法承受的痛苦经验,而这种经验绝非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化妆前,应先正确判断出自己的肤质,再以此为基准,选择适合于自己肤质的化妆品,之后再加以使用。而且,当肌肤发生了任何问题时,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立即停用所有的化妆品、保养品。似乎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皮肤不好,却忘掉了这个应该是要非常明白的道理。如此一来,如果有人在不知不觉间,让脸上长满了黑斑,可就怪不得任何人了。

本书可以让您了解您现在所使用的产品,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成分?还有如何判定的肤质?再来就是该怎样选择既安全又可美化自我的化妆品?

是否拥有正确的认识,将影响您肌肤的未来。不管您是否为刚要踏入社会的到来而不安,倘若希望永远美丽过人,就应尽早学会正确的化妆法,高明而巧妙地运用化妆品。

创造与永恒――中西美术史话

余秋雨主编 百家出版社 定价:22.00元

历来总有人在不断编写艺术普及书籍,本书的编者对此作了一个试验。

要为大量非专业的读者说清楚古今中外最重要、最值得普及的艺术课题,当然又要以粗线条提炼出其间一系列根本性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在专业性的著作中是可以洋洋洒洒展开的,而这套丛书则不允许。在这套丛书中,连逻辑关系也必须显现其足够的重要性和普及性。

表达方式力求通俗流畅。这本是一切有志于传播的文化著作都要有的秉赋,却常常被文化界所鄙视。其实一切文化问题要抵达能轻松谈论的状态是最难的,这就像对一个人,如果比较陌生只能生搬他的履历档案,如果非常熟悉就可以随意描绘。这是至高境界,本丛书显然还达不到,但作者都曾为此作过努力。

《青春恋爱讲义 红橙卷》

[美]金伯利・克伯格著张裕敏译

接力出版社出版 定价15元

这是一本非常年轻的书,不但书中的主角年轻,就连陈述问题、描写心情的口吻,也稚嫩得令人感动。本书的内容也全是在爱情上打转,有单恋的焦虑,有相爱的甜美;有从友谊转化为爱情的勇气,也有令人伤神的三角恋情,当然,更不免有分手的冲突、心痛和不舍。曾经写出《心灵鸡汤》的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金伯利・克伯格(Kimberly Kirberger)在书中郑重地告诉人们:爱就是人生……如果你错过爱,就错过了人生。这是一本难得的书,当很多人还在讨论早恋应不应该的时候,这本书已经在认认真真地指导年轻的朋友们怎样面对爱情。

有许多人在听到别人倾诉感情问题的时候倾向于给别人“支招”,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但这本全球销量4000万册的小书通过许多简单的故事,告诉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这就是爱,别再计算代价,爱了就爱了,算了就算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让爱情陪伴青春,青春因此美丽,生命在爱中走向成熟――爱是青春的必修课。

《我的美丽乡愁》

娅子著 接力出版社 定价:13.00元

这是国产贺岁片《我的美丽乡愁》的同名电影小说。出版者无疑想让它搭上贺岁片这班快车,然而看过一部没有大腕,没有大制作、没有传奇色彩的电影,还有多少人想看这本渗透着浓浓思乡之情的小书呢?

如今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漂泊,在北京、上海、广州,都能看到这些飘来飘去的人们,就像天上飞翔的大雁永远向着温暖的地方去,没有尽头。书中几位从北京、湖南、内蒙古等地到南国广东打工的青年男女,雪儿(徐静蕾饰)与SIMON(陈晓东饰),细妹(刘璇饰)与强仔(崔林饰),身处异乡的他们饱尝着人情冷暖,然而,始终挥之不去的却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乡愁……《我的美丽乡愁》中那弥漫在繁华都市上空的浓厚乡愁,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十分新鲜和感动,也让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人看了都会身同感受。

《单身男女的N种眼遇》

耳耳著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定价:18.00元

其实世界就是这么回事,男男女女女女男男。无论谁遇见谁都是一个故事,即使谁也遇不见谁――就更是一个传奇了……这本《单身男女的N种眼遇》,讲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传奇,全书以“饮食男女”、”爱情男女”和”陌生男女”为题,记录了许多让人暗自神伤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相遇分离,却如同发生在我们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一样,那么的似曾相识,淡然,却刻骨铭心――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注定的命运是永远无法在熟悉的版图上寻找到自己最后的落足点。

作者语言诙谐幽默透着老到,偶尔也会露出一点小智慧,让你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若有所思。文中的小故事,从纷繁复杂中脱颖而出,一目了然,许多故事其实就发生在你或你的朋友身上,瞬间来了又去了,只不过被细心的耳耳捕捉到了,那似曾相识的故事常常让人们会心一笑。

《木已成舟》

陈丹燕著 作家出版社 定价:28元

篇9

思考之一:书从何来?

书从何来?这是课外阅读活动能否向纵深处推进的一个前提性条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的任务,就是开渠、引流。这渠怎么开,这流怎么引?依赖于全体师生的集体智慧。

一、打造网络“图书超市”

随意地徘徊在琳琅满目的零食柜台通道上,尽情地扎堆于五花八门的日用品货柜旁……价廉物美的货物、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这是我们从超市中得到的最大快乐!而网络“图书超市”却带给“顾客”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与精神享受。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各班建立读书网页,创设网上电子阅读社区,建立网上图书馆,开辟绿色书吧在线阅读……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网站中有最新、最畅销图书的新书资讯栏目;有师生、生生交流读书感受的读书随笔栏目;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读书指导栏目;还有文学名言、非常作家、亲子阅读论坛等栏目。我们力求打造一个纯净的读书环境,确保学生可以读到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特别是在线阅读栏目里,收集教师精选的文质兼美的电子图书,适合学生阅读特点,引导学生踊跃地参与到网上读书活动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家庭、书本、网络,不同的阅读渠道,构建一个立体的校园阅读、文化阅读空间。

我们还把热衷阅读的老师及部分家长组织在一起,成立教师阅读推广团队,跳出语文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在学科阅读方面进行深度地探索。例如,以英语学科为突破口的“双语阅读”;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的“数字城堡”;以音乐学科为突破口的“乐海泛舟”;以体育学科为突破口的“奥运之窗”;以科学学科为突破口的“科技博览”……教师阅读推广团队中的每一员都是“点灯人”“种树人”和“牧羊人”。

二、建设班级“图书银行”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个人的藏书量跟不上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快捷地让学生读到新书、好书,我们建立了班级“图书银行”,号召学生把自己的藏书存入班级“图书银行”,享受“存2本看10本”(只要存进2本书就能阅读10本书)的待遇。聘2名“图书银行”行长,11名支行行长(我班共有55个孩子,按照每5个人一组,共设立11个支行)。每个支行行长负责收集本支行里5名成员的书籍,按每人2本来计算,每个支行就有10本图书,由支行行长登记造册,然后全部纳入班级“图书银行”。为了保证图书的质量,对每一位“储户”都有具体的要求:(1)“储户”存入的书必须是有阅读价值、自己读过、喜欢的书;(2)“储户”凭“储存卡”,可以向本班“图书银行”借阅图书。这样,既便于班级中图书的更新,又便于学生的借阅。

为了防止图书的丢失,有些老师还根据班情,营建了新的图书管理机制。变固定的班级阅读长廊为移动的书箱,也就是让孩子把带来的图书放在自己的书包里,把书籍管理落实到个人。具体的的操作步骤是:(1)把学生带来的课外书统一按学号编码,贴上标签,把书的主人、书名、书的价钱都打成表格,贴在班上,让大家浏览,找到想借的书目;(2)班级统一在周一借书、还书,图书管理员只要把大家的学号记在统计表上,班级借书情况就能一目了然;(3)根据图书借阅情况,一个月更换一次图书。受大家欢迎的图书继续保留,借阅量少的图书及时就更换。

三、推广校际“图书漂流”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让知识低成本地在学生之间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提供接触更多书的机会。唤起校内外更多孩子的读书意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构建一个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开放型图书馆。

第一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图书漂流站”。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则,规范漂流图书的管理。漂流书不属于任何人,同学们阅读完后及时放漂,继续这本书的漂流旅程,持漂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各个班级组织学生为每本图书制作了漂流书签。投漂人按漂流书签填写好班级、姓名,漂流时间以及这本书的内容介绍。每个班级还设立图书漂流 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在每天课余时间开放。班级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漂流书籍,并于每月评出班级读书小明星等。

第二步: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好书交换站”。各班在收集的漂流书中推荐优秀课外图书,放在年级“好书交换站”。年级组长把“漂流书”按低、中、高年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书换换看”活动,以三周时间为期限进行一次交换,让漂流图书在校园漂流。

第三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校际图书联盟站”。为加强学校和学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秉持互助互惠之原则及资源共享之理念,开创“校际图书联盟站”,加强联盟图书馆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图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我们已经和手拉手互助学校建立了“校际图书联盟站”,初步实现了校际图书漂流。形式多样的图书漂流活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多元化、多渠道的阅读平台。

思考之二:时间何来?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在奥数、英语被疯狂推崇的今日,“没有时间”成了许多人不读书的借口。清代才子张潮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现在,孩子们忙得似乎连这样的福气也没有了。然而,教育终究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即使我们不能免俗地急功近利,但我们在心中也都应守护着一隅诗意的栖居。

1.统筹安排,用好“整块”时间

每逢节假日,繁重的家庭作业是孩子们最头疼的一件事。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在假期尽量少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开展“大手牵小手,阅读同步走”活动。学校制定假期亲子阅读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设立家庭读书节,组建亲子阅读共同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

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多是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学校在此之前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孩子提供读物,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且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时在联系卡相应栏上记下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书名、时间、字数、专心程度、是否背诵……定期将孩子阅读的内容、数量、质量反馈给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或引导,从而保证了假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2.见缝插针,用好“盈余”时间

在一切(包括文化)都以快餐形式被出售的时代,学生最缺乏的不是多媒体的视听刺激,也不是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的所谓探讨精神,最缺乏的,恰恰是安静阅读的习惯,严谨求学的精神,这,应该是新时期语文课堂首先要给予学生的。

于是,我们倡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挤出时间阅读;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生出时间阅读。孩子终究还是孩子,弦儿不宜绷得太紧,否则会断的。我们宁愿让他们少做几张试卷,少抄几个词语,把时间用来看中央十套的《子午书简》栏目,带着孩子们一起聆听了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我的读书经验》、鲁迅的《随便翻翻》、王蒙的《学习是我的骨头》、宗璞的《恨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以及《诗词的魅力》等等。这些事情看上去和课本知识没有太多联系,但是没有关系,我们所收获的比我想要的多得多,真欣赏先哲老子的主张――无为胜有为!

3.化整为零,用好“边角”时间

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也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为此,我们采用“化整为零”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用好“边角”时间,具体做法是:(1)调动全体老师的热情,每天早晨的晨读10分钟,师生共读;(2)调动全校家长的热情,每天晚上临睡前10分钟,亲子共读;(3)合理统一思想和认识,每天中午半小时作为“午间真空阅读”时间。所谓“午间真空阅读”,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午饭后一段闲暇时间,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持续默读。开始不宜太长,大约10―15分钟即可。持续默读时间开始前,大约可以留2分钟准备时间,请孩子们自己选一本书,什么书都行,只要是自己爱看的就好。然后坐下来,尽可能不发出声音一起阅读,各看各的书。老师这时的作用非常关键,需要拿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安静地看自己的书,碰到个别孩子不愿意读的,目视、小声提醒即可,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孩子就行。

思考之三:阅读指导如何创新?

不敢创新,就不会有大发展。如何将课外阅读向纵深处推进,需要学校有大刀阔斧、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眼光。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的形式和方式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1.推行“微型阅读指导课”

“微型阅读指导课”,就是在时间上打破常规,尽量控制阅读指导的时间,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们自主阅读。这样的“微型阅读指导课”,可以控制在20分钟之内,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我们许多教师习惯把阅读课堂变成自己思想的遛马场。课堂上,教师高谈阔论,以自己的阅读强势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所谓“人读人异,人言人殊”的个性化阅读最终都变成“殊途同归”。教师的个人演绎,占据了学生主体阅读时间,遏制了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共读课堂中,我们很少能听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和“自己的疑问”,而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钻进了教师预设的“圈套”。这样的阅读课堂,一般都比较热闹,看上去很美,却是以牺牲孩子的阅读个性为代价的。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以自己的阅读成见来影响学生,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可以专心于阅读本身,完整地享受故事,不会被课堂上老师的许多没有必要的解释、提问或花哨 的引导所干扰或误导。

2.实行“年级教师走班制”

“年级教师走班制”采取教师自荐,自荐教师名单,原任教师邀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走班”教师的阅读教学课程由自己确定,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精心设计两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然后以年级为单位,在同年级的班级中进行教学。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学期共20节,其中10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为基本内容,学校有统一规定和具体要求,另外10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则为特色内容,由“走班”的教师完成。

走班的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专长,分别给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走班”,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位教师课外阅读资源的辐射作用,可以做好特色资源的共享,扩大教师交往的范围,加大教师间的相互影响。

3.建立“学生阅读导师团”

学习,更多的时候应该是独立的事情,课外阅读更应如此。学生如果能够成为阅读指导的一员,担当教师的角色,那是对他多么大的肯定和鼓励呀!杜威曾说过:“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先生”,这正是“学生阅读导师团”建立的主旨和精髓。遣将不如激将,让学生成为“先生”,就是要把信任交给学生,把担子压给学生,把成功留给学生,把主动阅读的快乐还给学生。

试想,一个学生要能够像他的老师那样,给其他同学上课外阅读课,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讲述自己的见解,要让其他同学愿意聆听、分享,他一定要有厚实的阅读储备和大量的阅读准备。实践证明,当学生活泼泼地站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讲台上时,正是“学生阅读导师团”能够开花结果的最成功之处。

思考之四:阅读兴趣如何维持?

在课外阅读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学生的另一种负担。于是,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从无到有”,却又“由浓转淡”,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学校、教师在推进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短视行为,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持孩子们旺盛的阅读热情。

1.坦然面对阅读过程中的“不作为”

“书读完了,一定要摘抄一些精美的语段,一定要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言。”这是很多老师、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当然是一条读书的好经验,但如果把“写读书笔记”变成一种硬性要求,效果往往不会太好,还会限制孩子读书的热情。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读书是一种负担。于是,为做笔记而读书;怕做笔记而怕读书,几乎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当“写读书笔记”已成为学生的负担、读书的障碍时,我们为什么还要固执地坚持呢?

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只需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渐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当我们把眼光再放长远一些,就能坦然面对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时的种种不作为了。

2.允许学生有“无为而读”的大自由

“无为而读”,就是“不为应试而读”“不为功利而读”。《红楼梦》中的贾政把《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书籍斥为“闲书”,逼着儿子读能通往仕途的《四书五经》,宝玉常常因为偷读“闲书”而遭责罚。读书本是为了愉悦身心,结果却这等受罪,岂不是令人扫兴。今天的学生,也常常陷入宝玉的窘境。在考试的压力下,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通常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怕过多过滥的课外阅读影响孩子的学业,并戏称此举为“壮士断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水果、粮食、蛋禽、蔬菜都不可缺少。

所以,“时尚阅读”也好,“快餐阅读”也罢,都是一种需要,大人不必以成人的世故和功利作出限制,这是孩子们成长中的自然需求。吃惯了面条和米饭,偶尔吃吃麦当劳或肯德基,换一下口味,也许就来了兴趣。不要害怕现在的“浅阅读”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深刻。我们每个人的读书生涯都是从《诗经》《楚辞》这样的经典阅读开始的吗?我们也不要害怕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注意“兴趣”,而忽略了所谓的“收获”。阅读,不是硬性的规定,不是绑紧的绳索,而是像候鸟在冬季向南方迁徙,像鱼儿逆流而上回到故乡,是一种自然的需要,一种放松的状态。

3.让写作不断催生阅读的“新起点”

我们常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却往往忽视了写作对阅读的反作用力。当作者的写作因表达能力而受阻时,就会激起作者更大的阅读欲望,并使作者用心去体会别人创作的佳妙,深刻地去体会别人怎样运用语言。不同的背景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更巧妙,长此以往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其他作者思想、态度、情感等一些内在的东西。一个人如果长期坚持写作并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潜能就可能随时激发、生发灵感、创造出美妙绝伦的词句,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进而使自己在理解别人文章时也就比较容易。这就是写作对阅读的“反作用力”。所以说,爱上写作的人才能真正爱上阅读。要保持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就应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过程中保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