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7 08:0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儿童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儿童的诗

篇1

2、《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篇2

第一节 如何把握古诗的意象

技术点拨

“意象”中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诗歌的意象,包括三个方面:人物意象、物象、景象。

一、人物意象

人物意象指蕴涵诗人情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人物意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主要指要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乃至创作风格,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时代特点。“知人论世”应注意两点:

(1)单项思考。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掌握他的写作意图,或别有所指,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同时,还可以联系诗人的创作风格,如苏轼的豪放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柔婉幽深等。

(2)双向联系。就是要把诗人笔下的“客观对象”与他的“主观情志”联系起来,两者之间总有某种联系,或命运不济,或遭受打击,或不被重用,写物实则写人,物不过是诗人的“代言人”。常用手法为暗喻、象征、烘托。

2.抓人物形象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诗歌也不例外。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完整,它通常描述的只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刘禹锡的诗句“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诗人写道:哪里的深春景色最好?最美的春色原来是在儿童嬉戏的庭院里。你看他们正争着骑一竿竹马,悄悄地去邻居家折花。诗人用典型的动作“争骑”“偷折”写出儿童好动、淘气的天性,惟妙惟肖,极具情趣。用“竹”“花”写孩子的,暗示他们将如竹、如花一样地茁壮成长。

3.关注对人物描写的侧面烘托。侧面描写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或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来表现描写对象。通过侧面烘托、映衬,含蓄地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如李白的《子夜吴歌》一诗:“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镜湖方圆三百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五月里,西施到这里来采莲。若是在若耶溪,来看西施的人就要把若耶溪挤得水泄不通了。诗人用婉曲的手法从侧面渲染了西施的美貌绝伦。全诗只字未写西施的外貌,但是这种婉转表意的手法却言已尽而意无穷,足见其艺术感染力的深远。

二、物象

物象,即饱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形象。一般来说,物象所蕴涵的情感是有一定的习惯性的。简要举几例:冰雪的晶莹象征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鹧鸪鸟是离愁别绪的象征;鸿雁象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梅兰竹菊松和蝉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因此,在古诗阅读中,学生应抓物象的内涵。

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同是《卜算子咏梅》,在笔下,梅是不畏严寒、凌霜美丽的形象,表达了他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在陆游笔下则是孤高清绝的形象,寄托了词人的悲怜与同情。

三、景象

写景诗中的景象最集中,鉴赏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除了诗人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外,大多数的写景诗寄寓着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怀。有的借眼前景物的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有的借山水寄托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有的在大自然的奇伟瑰丽中感悟人生哲理。当然穷山恶水也会引发诗人凄凉的身世之感,异地山水会让人有思乡之念。中国诗人历来有伤春悲秋的情结,见流水落花而感伤,悲叹的诗篇不在少数。有些诗人因为仕途不得志被迫隐居,景物之乐,虽然能感受到,但诗人志不在此,美景徒增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以南宋诗人居多,学生鉴赏这些诗歌时应结合诗人生活的朝代知人论世。

2.关注诗人写景时的表现手法。大致说来有几下几种:

(1)对比衬托。如唐求的诗句“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中“秋烟白”与“晚日红”色彩对比鲜明,如一幅加彩的水墨画。

(2)动静结合。如孟浩然的诗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余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天开”“出山”是静景,意象开阔;“斜景遍”“晚云低”颇具动感,给人以清新、明。

(3)虚实结合,即将写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如李贺的诗句“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诗人写实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将星空描绘得美妙多姿。尤其后一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为画面加进了醉人的声响。

(4)渲染色彩。如杜甫的诗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青”“红”二色,令人觉得花红欲燃,柳青如碧。

(5)观察角度的变化。①远近高低变化角度。如杜甫的诗句“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团”,描绘的是月隐云端后的景象。银河不因月出月隐而改变其明暗,关山也如往常一样空寂冷峻。院前有白露,在不知不觉中挂满了露珠。河汉、关山写远景,庭露、言近景,远景近景相映成趣,描绘出月隐云端后的一幅朦胧夜景图。②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变化。如晏殊的诗句“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描写的是一处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流露出词人闲适自得的孤高情趣。古雅的小阁楼,低垂的层层帘幕,轻盈的娇燕在堂间来回穿梭。片片落红飘洒在庭院中,犹如散在绿毯上的朵朵彩花,分外鲜艳。夕阳晚照,栏影斜映于凉池之中,随波荡漾,这是多么悠闲深静的环境呀。词中画面是依据时间的先后,采用视转景移的方法,从内向外,由上而下,从室中到水面的空间顺序进行着墨的。③调动各种感官综合感受。如杜甫的《绝句》一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鸡。”这四句诗描绘了山间村院雨过天晴之后清新明快的景象。诗人调动各种感官综合感受,使诗显得错落有致,情趣盎然。

(6)侧面烘托。如王勃的诗句“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诗人写山中春兰茂盛,遮掩了小路;城外的庄园中桃李争艳,绚丽多彩。面对这样的美妙春光,一切人间俗事都不愿过问,内心无比宁静,就连鸟的吵叫,也没发觉。诗人正是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描绘出醉人的风光。

3.掌握写景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2)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篇3

其一,有老师说:“南宋词人张镃(zī)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生动描写了儿童夜晚捕捉促织的情景。”于是说“知有儿童挑促织”也是描写“儿童在夜里捕捉蟋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张镃小时候在夜里捉蟋蟀就能说《夜书所见》里所写的儿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时捉蟋蟀呢,难道说儿童夜深就不能斗蟋蟀吗?

其二,更有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刊物上说道:“细细想来,孩子是想在夜里得到促织,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 白天是很难捉到促织的,只有在夜晚才容易捉到”、“ 促织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儿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动泥土才能找到”。这些说法是有待考证的。第一,有过捉蟋蟀、斗蟋蟀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儿童)捕捉促织主要是因为爱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第二,夜晚拿着灯笼捉蟋蟀绝对比白天难捉到。在白天,促织很难逃过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织只要有机会一跳,不要说古时的灯笼,就连现在拿着手电筒,也难跟踪上。第三,捉蟋蟀很多时候也不用翻动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捕获的斗蟋绝大多数都不“住在地表以下”。若教师们不改变这种解释,岂不是误导了学生!

再三,如按原意来理解古诗,全诗的结构就变得有瑕疵,理解“客情”,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发出声音和拂面秋风,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怀念感情。”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诗中“动”“知”两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写事物已经触动了诗人的“客情”, 三四句理应抒发“客情”,不该又描写眼前事物。客居他乡的诗人的“客情”更应是记挂家中亲人,而不会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诗人叶绍翁的作诗才能来看,应该是不会犯如此败笔的。

最后,容笔者再次谈谈对全诗的理解。

夜书所见(xiàn)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4

关键词:顾城;诗歌;童话逻辑;童话意境

童话逻辑,是“指童话创作幻想与现实结合的规律。即要求童话作品中的幻想植根于现实,其中对假想人物形象的刻画,虚拟情节的展开,以及对种种奇幻景象的描绘,都与人们的思维逻辑和认识规律相适应,从而使虚假的幻想故事获得合理性并产生真实感。”而意境,是我国传统诗论、词论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是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或事物的高度统一。诗歌的意境是诗性思维的产物。在意境的生成过程中,思维逻辑起着重要作用。顾城是一具有独特诗风的诗人,他的每一诗作都是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性情,他的诗常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自,去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也因着诗人的创作符合了童话的创作逻辑,所以即使诗歌里再多一些奇异的想象,也能为读者接纳认同。这也是为什么顾城能得到“童话诗人”的誉称。童话逻辑作为人们正常思维规律的一种补充,其表现手段无疑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童话逻辑创造了顾城诗歌的童话意境。

1.拟人逻辑。即从儿童物我不分的观念出发,把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以及非物质的意识形态,都当成能思考、会说话的活生生的人来写。因着要把“物”当成人来写,所以童话中的拟人形象,就必须符台物性与人性统一的要求。顾城像个孩子似的热爱着自然万物,他向往自然,沉醉自然,但他的诗歌中,从不临摹自然。他的笔下,自然被分解,他在自然中选取象征体,并且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辐射到这些意象上,于是他的诗歌里,自然万物都拥有了人的鲜活生命和跳动的思想。而拟人逻辑的广泛运用,也使得顾城诗歌中那些感彩、思想质地蕴含完全不同的意象群构成了多重的意象空间,从而达到了了对比、烘托或突出强调的效果,营造出具有丰富蕴含的审美意境。而这意境又不缺乏童话的天真烂漫。

《海的图案》是顾城滤去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后,所画下的安然宁静的海。诗人用简单的意象和干净的语言述说着与海的亲密相伴。海充满无限的温情,“用光托住黑暗/在一束光中生活多久/是什么落在地上……空楼板在南方上空响着”,空楼板的声音暗示了安宁的短暂,奔雷电火后,谁都无法逃脱被焚烧的厄运。“太平洋上的蜂群始终存在,从这一岸到那一岸”,它们没有什么可以长久的停靠,停靠属于他们自己的海岸永远只是梦想而己。人的一生都在被愿望和梦想所照耀,而生命也正是在对愿望的渴求中悄然逝去。诗里说“椰子就喜欢海水”“我看见椰子壳在海上漂/我剖开过椰子/我渴望被海剖开/我流着新鲜洁白的汁液”,诗人渴望海能给予他像鸟一样自由生活。现实中的痛苦与梦想中的愿望相互纠缠,顾城顺应心灵感受,借助“海”的意象来传达他对“海”的多重体验。一方面。海的纯净开阔是顾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满足,那里充满童话世界的浪漫神奇,是诗人唯美的人生与唯美的艺术之境的象征;另一方面,诗歌中的自然童趣与自在的童话生活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脏污罪恶,诗人的感伤情绪也油然而生,这里又充满隐隐的忧伤和幽幽的绝望,吐露的是理想失落后的无限怅惘与迷惘之情。童话的意境不再只是儿童的无忧无虑,更多了几分难以名状的落寞感伤。而《笨蝗的好意》更是借“蝗”的笨表达了不为人理解的痛苦心境。诗歌里“蝗”的善意感叹,引人发笑又充满儿童的天真稚气,诗歌意境如童话般神奇。然而仔细品读该诗,我们又会不禁去感慨大雁无人理解的悲哀。拟人逻辑的运用丰富了诗的情趣,也丰富了诗的旨趣。

2.拟物逻辑,与拟人逻辑相反,不是赋予事物以精神情感,当作人来写,而是将那些无形的的某些抽象事物或纯属难于捉摸把握的精神现象当成占有一定时空方位的具体事物来描写。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晦涩难解的概念变得清楚明了,另一方面以童话的方式展开幻想描写,又能营造出充满童真谐趣的童话意境。

比如在顾城的笔下,生活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在他的诗里,生活是看得见的浩瀚的海洋,他可以将梦想“束缚在岩石上”;幻想和梦有了形体,他们可以被“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名字有了形体,他们可以被固定为标本;甚至《夜航》里的“责备”都有“银色的圆的”外形;在《穷,有个凉凉的鼻尖》里,“穷“更是被艺术化为确切的身体感受,穷的本质是脆弱,脆弱的像田鼠落进灰里,抽象的概念被具体化,感官化;“五十步笑百步”只是一个讽刺他人的成语,而在顾城的诗里,他却像童话剧一样上演,讽刺了现实,也使读者更清楚了解这一概念;再有《悬虚的价值》也同样将“悬虚”以故事的形式复现。总之,不管是一句脏话一条成语,抑或是作为人的某种性格气质,都是抽象无形而难于用手触摸的,但顾城却通过拟物逻辑这一媒介的参与,将其活化并质变为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意境。

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顾城通过拟物的逻辑演绎,企图“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图画里满是令人困惑的悖论;眼睛不可能永远不流泪;羽毛和树叶不可能永远浪漫的飘零在空中;更没有没有痛苦的爱情。儿童般的自言自语,用“永远”和“绝不会”昭示了诗人对于永恒爱情既憧憬又不信任的矛盾心理。而儿童画式的可爱画面和情节,充满童趣,但却也透出对美终究会消逝的不安与失落。而在《雪的微笑》一诗中,顾城在前几节诗中对童话家园做了许多美好的描绘,“静静的,临近幸福的土地”;“我像蒲公英一样布满河岸/凝望着红屋顶”;“属于土地的人们/仰望着天空/相信太阳/相信太阳留下的色彩”诗歌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诗的意境,传达的更是拳拳的对土地的真情。但在最后一节,诗人却巧妙地运用拟物逻辑,在那个洁净无邪的童话意境里用“信念/在春天的夜晚”“没有任何预谋”的“融化”来表达诗人意识深处对于美好终会消逝的怅惘和恐惧。而拟物逻辑的运用也使得各种意象都能够和谐的统一在特有的情感色调和氛围里,给人以回味和联想,具有特定的童话的意境美感即神秘。

3.夸张逻辑,即为突出事物某一特征而不惜予以非常规常态的尽情夸张。如《副上帝的提案》描写的是“天国”改组,“副上帝”提出新提案:要“改造盐碱”。整首诗都充满了夸张的逻辑:提案“装满了所有仓库/在车站堆积/收废纸的/老太太/简直顾不上喘气”;“会议准时开始”是在开会“铃响了/三年以后”;提案里的解决方式是用“蚁酸”在水里“酸碱中和”;提案得到圣母玛利亚赞许,“掌声如雷/引起了/一场大雨”;还确定了“下一次会议的议题”:是否扩建撑死鬼的地狱。为了显示艺术的真实性,诗歌在夸张演绎时也不忘将诗歌情节前后照应,诗歌像童话剧一样充满了荒诞,变形,而夸张的运用,也使诗歌用童话方式反讽现实的力量得以加强。而《无尽的快乐》中,说

有个人“思想单调”竟然是因为“脑袋太小”,而他单调的程度竟然只会“使用两个词汇“今天,最好”。顾城很多诗歌都运用如此非常规的艺术夸张,一下子便把诗歌的童真童趣烘托出来,将读者带进一个超越时空,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中,并且使得诗歌的意境既富童话色彩,又不失反讽现实的力量,既表达了对天国里真善美的向往,又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假恶丑的痛恨。

4.变化逻辑,即用一事物蜕变为另一事物的演化过程来展示童话的烂漫想象。纵观古今中外的各类儿童文学读物,用变化逻辑展开有趣情节的例子不胜枚举。《聊斋》里有善变多情的狐魅,《西游记》里有变化多端的神猴异兽。这些奇异的想象为中国古典名著增添了浪漫的一笔。而在西方,古希腊神话对变化逻辑的运用更是广泛的影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童话的创作。变化逻辑不但展示了事物的万千变化,如在顾城的《眨眼》里,彩虹、时钟、红花,这些象征美好、安宁和光荣的事物,都会在一眨眼的瞬间变成蛇影、深井和血腥。变化发生的如此快,如此的不可思议,诗人也怀疑起自己的眼睛,真实的感觉和错觉相互交叠,变戏法似的展现了那个动乱的现实里一代人经历的浩劫,尤其表现了动乱中人们精神状态的紧张。变化逻辑的应用,使得心里的真实与客观的真实达到了统一,从而使诗歌的童话的诡异意境得到了彰显;而《常谈》中蜘蛛网发生了各种变化,最终却难以变化为本身的悲哀,更是仿佛一个寓言故事般讲述着智者见智的道理,展现了含蓄美的童话意境。

童话变化逻辑有时也表现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所形成的奇妙组合。顾城后期诗作如梦呓般变幻莫测,他主要是运用想象去组合直觉和表象的东西,然后抛开作为现实的客观物象完全以错觉或幻觉去感受知觉中的表象。如《我不知道怎样爱你》中:“我还在叫/制造着回声/在软土中闪耀/风在途中叹气/扁蜗牛在舔泪迹”原本抽象的事物变成了客观的存在,而这种杂糅有效地减少了客体的限制,以新奇、生动的感性画面诉诸直觉,收到更主动的意象效果,各个意象虽然看似毫无联系,然而这一个个浸润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却组合成动人心弦的完整形象,情在象中,意在境中,这种奇妙的组合,既显示了诗人儿童式的奇思异想,也增加了诗歌童话意境的蕴味。

5.幻觉逻辑,利用人在特殊环境下瞬间产生的幻觉去进行超乎常态的荒诞描写。“顾城是个喜欢走极端的梦幻型诗人。”这使得他总是力图通过做梦这一途径来反抗对现实的不满,以舒缓他与现实的紧张关系。顾城深深地沉迷于外观的幻觉,如理想的仙境、美妙的幻想和飘渺的憧憬,并试图以真善美的去掩盖人生的悲伤,将人生当成梦境去体验。做梦是顾城感受世界的方式,在梦的幻觉中,生命的各种机制都可以出现,包含各种心理图式的元素在梦中都可以随意化合。在充满戏剧性、荒诞性的黑色舞台里,人被长久压抑的能量得以释放,人的本性在瞬间获得自由。顾城在梦的幻觉里,曲折地表达了内心深处最隐蔽的欲求。顾城的幻觉逻辑为他的童话世界蒙上了神秘的温情面纱。

《滴的里滴》便成功地运用了幻觉逻辑。顾城自己在讲述本诗的创作时,也坦言他在“努力保持常态”。整首诗都是在一个声音的引导下展开,“滴”这个声音使得所有文字意象都脱离了常态的轨道:“鱼把树带到空中”,树开始冒烟,世界发生了变异:“机器露出了水晶鼻子”在最后一声“滴的里滴”之后,“整个下午都是季风/你是水池中唯一跃出的水滴/一滴”。世界安静了,在幻觉中,诗人成了一滴水滴,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形式,灵魂也有了依附。这时的世界在现实中也离诗人远了,诗人用一滴水滴跃出水池,表达了世界“跟自己没有关系”。梦呓般的诗的语言、奇特的幻想,使《滴的里滴》的童话意境变得更加神秘莫测,更加富有哲思,诗人的愿望表达也更加含蓄朦胧,兴味有余。

童话逻辑的运用使得顾城在诗歌里虚构的童话故事都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发展,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真实性。但是,童话逻辑的运用却并不能改变童话本身纯虚构的性质,作者和读者都仅仅只是在自己臆造的童话世界里寻求些许的心灵安慰。诗人不愿走出自己构建的美丽童话,于是顾城的人生童话注定是悲伤的结局。

导师:赫牧寰

参考文献:

[1]韦苇.儿童文学辞典[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2]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四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顾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4]顾城:《顾城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5.

[5]顾城:《别有天地》,哈尔滨:北京文艺出版社,2005.6.

[6]顾城:《顾城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篇5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字句俯拾皆是,每每读来,总让人忍俊不禁。可见,人们对无忧无虑、轻松惬意的童年时光的向往之情,从古至今都是相同的。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以写爱国诗词为专长,但他那首著名的《清平乐・村居》属于农村田园风格,其中描写儿童的词句,寥寥数笔,童真便跃然纸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和“中儿”都在忙活着,小儿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读罢这句,一个顽皮淘气的孩童形象,就会浮现在你脑中。

童趣诗写得最为有名的,当属南宋诗人杨万里。他多以儿童日常生活的瞬间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幅浸润着童趣美的画面。“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真是一幅活泼明朗、意趣天然的水墨画。“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午睡之后,窗前的孩子们在柳树下嬉闹玩乐,让生活多了一份乐趣和生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冬天,调皮的顽童将一块冰穿上彩线,当锣敲打,声音清越嘹亮,于是顽童越发用力,忽然冰块被敲碎,散落在地。这份稚气的乐趣和余景的玩味,让我们忘记了背景中冬季的严寒和冰冷。

刘克庄的诗作《鸟石山》,也是描写儿童的:“儿童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孩子们的狂劲儿、野劲儿、疯劲儿,在这首诗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范成大在组诗《田园杂兴》中写道:“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诗人把儿童向往明媚春光的欢乐情态写得活灵活现。

儿时,许多人都做过偷瓜摸枣的事儿,按常理,大多数孩子都会挨大人的责骂,可是在白居易眼中,偷莲的孩子却是这样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全诗没有批评和责怪,只有温馨的描绘,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娃儿,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采白莲,回来时却不知隐藏自己踪迹,在浮萍中留下一道船经过的痕迹。这真是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

篇6

一、紧扣题材进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歌题材丰富,有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有描写边塞生活的,有体现祖国山川美景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诗歌的题材相机拓展。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针对这首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歌我们可引入袁枚的《所见》或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和《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些古诗对古代儿童生活霎间的神态、动作描绘得极其自然、逼真,使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古代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教贺知章的《咏柳》时,可引入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或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虽然所描述的景物不同,但它们手法相似,诗中新奇贴切的比拟和比喻,通过赞美柳树、早梅、雪景,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的一幅幅美景。这样拓展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这些诗歌表现力的理解,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照写法进行教学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诗歌中,虽然不同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不少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极其相似的。有借景抒情的,有咏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衬等各种方式描绘现实中的不同景物、事物和人物,以表达感情,抒发事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从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着手拓展,使学生从不同诗歌的相同表现手法领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如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在朗读诗歌,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中借“深夜灯、阵阵风、阵阵雪、嘈杂的声音”等来烘托诗人从军离乡那种思念家乡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然而,小学生难有这样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的经历和体会,这种文字传达的信息不像音像那样直观、那样形象。这时,我们教师可再引导他们了解高适的《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分析,学生知道诗人是以听羌笛声而“心想形状”的形式描述,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故乡梅花之落,思念自己的故乡。衬托出战士身在异地,夜宿他乡而难以入睡的愁郁、思乡心情。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快领悟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似的白描手法,向我们传达了将士们无尽的思乡之情。

篇7

[摘 要]《池上》《小儿垂钓》都是描写孩童的古诗,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点,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孩童的形象。对比阅读不止于此,适当拓展还可发现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文本解读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75

在苏教版第八册课文中,编者把《池上》《小儿垂钓》两首古诗编在一起,可谓独具匠心。在这里,笔者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赏析,发现了别样的精彩。

一、文本解读,同中求异,精彩纷呈

《池上》《小儿垂钓》这两首诗虽然都描写了乡村孩子,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别有风味。

1.两首诗的相同点

(1)作者都是唐朝人。《池上》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而《小儿垂钓》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

(2)内容:描写的都是乡村儿童,在诗中都能流露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都是在情景交融中勾勒出孩童的天真可爱。

(3)语言:通俗易懂,自然平实,都体现了白话诗的特征。

(4)地点:情节的展开都离不开水,虽然一个在池上,一个在岸边。

2.两首诗的不同点

(1)作者的经历不同。白居易大半世做官,而胡令能一生没有做官,早年还做过工匠。

(2)儿童的年龄不同。偷采白莲的小娃,大概七八岁,而学垂纶的儿童据估计大约有十一二岁,从“路人借问遥招手”来看,他的心机似乎多一点。

(3)描写的意象不同。《池上》所描绘的意象有白莲、浮萍等,而《小儿垂钓》所描绘的意象有垂纶、莓苔等。虽然这些意象在诗中都是轻轻一笔带过,但两者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白莲、浮萍是主角,小娃天真可爱,没有心机需要通过它们来展示。而在《小儿垂钓》中,意象仅仅是辅助角色,仅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这首诗表达孩子的天真可爱主要是通过孩子的“遥招手”来完成的。

(4)表达的情感不同。《池上》的小娃主要是描写他采到白莲的高兴以及得意忘形的样子。而在《小儿垂钓》这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是乡下孩子的专注,“侧坐莓苔”是为了垂钓,“遥招手”同样也是为了垂钓,最终都是为了表现孩子的专注。

同类题材的古诗适合比较阅读。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同中求异,能够把诗挖掘得更深。就这两首诗而言,在比较中,学生不但领略了乡村孩子的淳朴、天真,更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读上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二、教学设计,异中求同,结构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这两首诗的思路也是清晰可见的。

1.初读两首诗,要求读通

学生自读这两首诗,要求读音准确,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大声诵读,读出韵律,读出节奏;同桌互听互评。

2.略读两首诗,要求读懂

(1)重点词语理解。同桌、小组讨论,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小组交流不了的,可以全班交流,教师也可以适当点拨。

(2)诗句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接着小组交流,互相印证,最后全班交流。

3.品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出感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是读出来的,特别是古诗,那种韵律,那种节奏,需要学生慢慢品读,毕竟教师是讲不出来的。这是其一。其二,加强对诗歌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中国古代语言的魅力,更容易与诗人跨越时空对话,从而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写乡村儿童,但品读需要做不同的处理。比如《池上》是轻快明亮的调子,要着重读出小娃兴奋的心情。而在《小儿垂钓》这一首诗中,则需要轻一点,慢一点,读出稚子的那份专注与谨慎。

4.拓展阅读

出示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这首诗重点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请认真品读,并对照所学的两首诗说一说它们都写了儿童什么样的特点。(由于是补充阅读,只要大意对即可。)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呢?请列举一二,全班交流。

5.赞美儿童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活泼,各位同学也大多是农村孩子,你们能不能结合实际也说说乡村孩子的可爱之处?你们可以结合具体事情来谈谈吗?

6.全课小结

篇8

1.会认5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暮春时节大自然的生意葱茏,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赏景诵诗,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暮春风光)。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课外背会了不少古诗,我们一起来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好吗?

点评:联系旧知和生活经验,导入新课。学生在赏春景,诵古诗的过程中,对芳草萋萋,碧柳垂丝,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美丽春天油然而生一股向往之情。有了对春天的美好憧憬,学习描写春天的诗就会是一种心理需要了。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指出图上哪是“篱落”,认识“篱”字。

2.这些篱笆上的竹竿与竹竿之间的间隙怎样?引出“疏”字,理解“疏”的字义。

点评: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识记生字,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做的事情。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结合,识记生字,经实践证明,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欣赏画面的轻松愉悦氛围中,字义理解了,生字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注意读得正确、流利、知道按节奏停顿。

2.同学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评议。

点评:读是语文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自得、顿悟皆从熟读成诵中来。

四、细读文本,感悟暮春

1.学习前两句

(1)配乐朗读前两句。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曲折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都谢了,花瓣撒了一地,树叶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阴。)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再读这两句。

(3)读读这几句诗,它们描绘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理解前面两句诗描绘的分别是初春和仲春时节的景象,而这首诗描绘的是暮春的景象。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4)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诗的前两句。

点评:借助想象生成画面,重现古诗中淡定深远、生意葱茏的意境。对比赏析,感受春天的不同阶段,感受不同的诗人笔下春光的异彩纷呈。在有所得有所悟的基础上再来读,这种读,就不仅是字正腔圆,音韵和谐,停顿合辙,而是和诗人的心灵唱和了。

2.学习后两句

(1)自由朗读后两句诗,这两句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儿童是怎样追黄蝶的?相机理解“走”的古义。如果你是那名追蝶的儿童,“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后,你会怎样?

五、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1.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见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首诗。

2.指导背诵。

(1)借助挂图,想象画面,进行试背。

(2)指名背诵,对当堂背会的予以表扬鼓励。

点评:在语文课堂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会一些经典,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髓的传承。这样可以让学生丰富积累,积淀语感。长此以往,学生必将“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9

1、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临,而写下此诗。

2、《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在网上也看了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想突出作者对童趣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让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笔者也很想来献计献策,还想表达自己对于古诗教学的一点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目标:展开想象,在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荷塘的美。

(设计理念: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结合,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快,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

2.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出示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的词语解释,再读感悟。

1.出示: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艇:船。

撑:

解:懂得、明白。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

2.再读古诗,猜一猜每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这种只出示重点词语解释,让学生猜整句、整首诗意思的办法,为以后学生自主学习古诗铺垫。)

(三)感悟童趣,和文本对话。

1.体悟“偷”之顽皮。

提问、引导:

(1)“偷采”是什么意思?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可能是馋了,可能是家长为了防小孩溺水……)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

(2)你怎么理解“偷”?你认为这样的行为正确吗?如果故事中的主角是大人,你又怎么看待?

(3)从这一个“偷”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设计理念:生活就是课堂,让学生感同身受地感悟教材内容,真正做到和文本对话。)

2.品味“不解”之天真。

提问、引导:“不解”是什么意思?小娃不解什么?他(她)会怎么做?

(四)读中感悟,用读来表达。

1.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2.教师表达自己的理解,前两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体现的是得手后的得意,后两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体现的是露陷后的惊讶和慌张。

3.趣味朗读: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加上“嘿嘿”)

(加上“哎呀,不好”)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自由练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再出示教师的理解,仅为一家之言,供优秀学生参考,也为后进学生提供范本。)

三、介绍作者:

1.你们知道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吗?说说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投影出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理念:白居易无疑是伟大的诗人,我们先学其诗,再来认识他的伟大。与先介绍他的伟大,再来学其诗相比,更能让学生们信服,往大了说,有益于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认识权威,而不是曲于权威。定性的认识在感性认识之后,这样才有理有据。)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提议搜集白居易的诗。

2.提议搜集有关写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诗词。

3.出示相关阅读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朗读积累。

大儿锄豆河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设计理念: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所收集的诗句,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部分后进学生或者家中缺少资料的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方面常完成得不尽如人意。当堂出示一些需要搜集的资料,能有效帮助他们。)

五、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珍惜你们的童年,让你们的童年生活更多姿多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