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6 23:1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教师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1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

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

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我成为挺拔的白杨,还是低矮的小草,

老师,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

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

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所有的思念,更融合着不尽的感激与敬仰,

愿您的节日里洋溢着 璀璨,平安!

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您留给自己的却是被粉笔灰染白的两鬓白发。

向您致敬,敬爱的老师!

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多想再一次紧握您的双手。

衷心道声谢谢,用我所有的真诚。

篇2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

20__-20__学年度,__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农村中小学校1671所,其中:农村小学1461所(含389个教学点,220所中心学校),初中学校210所。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383831名。在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25505名。

20__年,__市在1区9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泽了全市80万农村中小学生。各级财政部门以实施新机制为契机,优先保证并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保障力度,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20__年为例,全市10个县区全年预算内教育支出56179万元,加上中、省、市安排的“两免一补”资金9160.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7051万元、教育专款2963万元、县区配套2074万元,教育资金投入总量达77967.5万元,比20__年增加了18898万元,增长32%。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公用运转经费4778.2万元,教职工人均年公用经费达1873.4元,比以前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学校的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资金量增加,管好用好教育资金已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为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于20__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预算到校,专户到校,拨款到校”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方式。各县区按新的管理方式,设立了教育资金专户,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逐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新的管理方式运行后,对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目前,从全市情况看,各县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已全部实行银行,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和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大体来看,有以下五种管理方式:

第一种是中心学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核算与管理集中在中心学校。如旬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年初预算到县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根据二级预算分期拨付到校,以中心学校为独立核算单位,村组小学经费支出向中心学校报帐;对于专项资金实行财政、教育部门两家联合下达资金分配文件,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工程完工后,由县财政、教育部门对工程支出票据进行审核报帐。财政部门不直接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实施监督,由教育部门、中心学校实施内部监管,以学校自行管理财务为主。

第二种是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实施集中核算与业务管理。如平利、岚皋县,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对专项资金实行报帐制,即:学校将项目建设支出票据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度直接将资金拨付到校。

第三种是会计委派制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县财政部门委派会计驻乡镇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实施支出审核管理。如白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驻乡镇委派会计审核把关后支付;对于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校,由县教育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财政部门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支出票据由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审核后支付。

第四种是县教育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县教育部门内部设立核算机构,对乡镇初中学校、中心学校财务集中核算。如石泉县今年在县教育局内成立了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财务核算与监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校核算,报帐制管理”的办法,财政部门负责按预算拨付资金,资金监管由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

第五种是县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上收到县级集中管理。如汉阴县,在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教育经费核算股,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管理业务,直接管理到初中及中心学校。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专项资金由教育经费核算股集中核算,实行报帐制管理,从收支源头上监控财务活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__市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管理方式不统一,有的管理方式停留在旧的“以乡镇为主”的办学体制下,有的管理方式已与“以县为主”的新体制相适应,还有的管理方式处在新、旧体制的交叉运行中。从各县区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文秘站:]问题:一是财政监管缺位。实行学校集中核算、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及会计委派管理方式,县区财政部门实际上只管了经费的预算与拨付,面对量大面宽的教育经费监管没有到位,由学校、乡镇或委派会计实施监管,一些学校财务管理出现了漏洞;二是管理关系不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学校独立核算或会计委派管理,县区财政部门未对学校经费进行核算和监管,乡镇领导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会计核算环节中经费支出的审签,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财务主体地位。教育部门认为只参与资金初级分配,对学校资金监管中间隔着乡镇政府,想管而又不便于去管,使本系统财务监管难以实施。三是运作程序繁杂。实行乡镇集中核算,学校整个资金的审批,除工资外,学校领导先签字,送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报帐员审核,之后总会计把关,送财政所长签字,重大支出需送乡镇分管领导,甚至乡

镇长审批后报帐,造成审批环节多,工作效率低,学校对此意见较大。四是管理效果不同。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资产及债权债务的全程监管,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而其它几种管理方式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缺欠。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于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财务一般不与乡镇财政发生核拨关系的实际,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管理的方式比较完善、规范。这种方式体现了“校财县管”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特点,适应“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最大的优点是融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资金管理为一体,能把财政的基本职能贯穿于资金的预算、拨付、核算、监管之中,有机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的监督,尤其是财政部门对资金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结果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这样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资金拨付后,单位随意开支,财政部门“亡羊补牢”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因此,统一实行“校财县管”模式是规范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管理模式的对策

完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强化学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新机制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要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在坚持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支出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上收县级统一管理,在县财政部门或会计核算中心内部设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核算管理机构,负责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集中核算与管理。切实建立“校财县管”的管理模式,实行“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预算到校。一是把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纳入县级一级预算单位,建立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把单设的初中、九年制学校从中心学校剥离出来,以回避中心学校权力过度集中。二是统一预算编制口径,收入统一按省、市明确的经费标准纳入预算,学校所有收入(指辅助事业收入,包括勤工俭学等)纳入专户管理;支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全额预算。三是对学校公用经费部分作出规定,合理核定各项支出标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学校公用运转支出,突发事件处置和学校正常维修支出,教学如教研活动、设置购置及教师培训支出。学校根据县区指导意见和原则要求,编制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经县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分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

其次是拨付到校。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由县财政部门预算下达指标,国库直接将资金(除工资外)拨入教育经费核算机构各校帐户。对“两免一补”资金按月拨付。对学校支出实行“报帐制”管理,由初中、中心学校报帐员向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报帐,支出票据由分管财务校长一枝笔审签。小额支出以现金支付,大额支出以转帐支付。同时,对学校区分情况,核定备用金,提前借支,用于学校日常运转。

再次是核算到校。由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承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业务和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负责管理所有预算单位。对核算机构人员实行“分校负责制”,明确每个人管理的学校。对学校的财务核算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撤销各学校原有帐户,只保留工资专户,将所有预算单位在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统一开设教育经费帐户,实施一校一户,分户核算。

最后是监管到校。一是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每月向学校提供财务报表,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分析报告,使其及时掌握财务活动情况。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县财政部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业务运行。三是对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登记,纳入县教育资金核算机构业务管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对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据统管”约束,确保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五是对项目实施,如危房改造、校建、大型购置等实行招、投标,由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相关学校参与配合,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形管钱与管事相结合的机制。六是学校采购业务,全部进入政府采购管理,按采购程序办理。七是实行民主理财制度,由教职工推选产生学校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学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初审,学校对本单位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学期公开一次本单位的财务活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实施“校财县管”模式应注重的工作及措施

一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如: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特别要强化实行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阳光采购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突出把好“收、支、购、建、拨”五个关键环节,真正使学校财务管理做到收有据,支有度,购有章,建有规,拨有法。同时,要加强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的工作衔接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通报、研究教育经费管理情况,为“校财县管”模式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积极探索教育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预算到校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约束力。农村中心学校编制预算,要按照县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支出项目,促进县区财政部门对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控管由总额控制转变为定额控制。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根据各学校的情况,对川道、山区、边远学校分类别核定支出项目、支出标准,如学校招待费、购置费等,通过实施项目标准控制,节约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第三,要强化支出控制,坚持用一种模式,一套审核标准,一个支出口径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各项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指标以内,并对资金支出和使用效果进行检查验收,以控制和减少不合理的开支,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学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对学校的资产要进行清理、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对学校的债务要逐校进行核实登记、锁定基数、控制新债、制定化解旧债的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措施,促进学校债务化解。要把资产、债权债务体现到学校财务上来,融入财务管理之中。

四是要重视财务分析和结果应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定期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活动情况,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促进教育资金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县区财政部门资金拨出后,要以学校预算为核心,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集中核算为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做好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镇财政所要积极配合上级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篇3

关于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记起我第一天上班,第一次站上讲坛,第一次面对一双双灵动的眼睛,第一次,第一次,太多的第一次??感谢你们勾起我了许多的回忆,青春多么美好!弹指一瞬间,从教的第二个年头已经从指缝间溜走,但我知道,教育才刚刚开始。回想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经历过挫折,也走过弯路,但同时得到了鼓励,得到了帮助,也得到了信任和支持。工作初期,遇到困难时,是我的领导和热心的同事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明白团队的意义;在我脆弱的时候,是我的亲人在身边鼓励着我,使我增强自信;在我迷茫的时候,是我的学生、家长对我的信任,让我更坚定。是他们让我感受到这份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真正意义:它是一份爱的事业,是一份乐于奉献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的责任心、进取心,还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怀着一份对教育的执著,坚持爱的教育,你才能真正体会教育的快乐。

  一路走来,我努力做好以下的工作,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首先做好班主任工作,学生让我成为真正的“富翁”。

  多年来,我通过抓好班风与学风建设,使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健康成长,他们好学,乐学,懂得尊重别人,与人合作??每天用微笑去迎接孩子们,培养一批优秀、能干的班干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乐于助人等的好品质。对于成绩差和违犯纪律的学生,我常常走到学生的身旁摸摸他们的头,提醒和鼓励他们,渐渐的,学生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我也很尊重。另外,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学生喜欢与我聊天,从家庭情况到学习生活,时常聆听他们的倾诉,然后给他们客观的分析,让他们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每一届的家长对我的这种做法十分赞同。

  多年来,我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换来的是浓浓的师生情。是爱,让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是爱,架起了情感的桥梁;也是爱,唤醒了沉睡的心灵。每年的教师节,看着孩子们亲手做的一张张漂亮的卡片,看着那些顽皮的小伙子折的玫瑰花,听着毕业的学生从电话里传来的深切问候,我明白感恩的心就是我最大的财富,学生让我成为了真正的“富翁”。

  二、怀着对社会、家长的一份责任心,使我不断成长。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老师在学生眼里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老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尤其是老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就是因为这一份责任感,我努力地要求自己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则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这些含义深刻的话都告诉我们:要用行动来教育学生、说服学生,不能只用说教,我们要以身作则,为他们做出表率。

  终身学习,成就未来。我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认真地备好课并力求自己以公开课的要求去上好,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明确的判断,课后认真细致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和节假日的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明白。

  第三,密切与家长沟通。我最常用的是便条、短信、校讯通的形式与家长建立起交流的平台。首先我会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要求家长配合做的工作以短信的形式写出来,要求家长将自己的想法、建议以便条、短信、校讯通等形式反馈给我。

  三、最后我要说的是对自己的一颗平常心,使我活出人生意义。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胸怀。”教师工作虽然忙碌,但我过得充实。不为名所苦、不为利所累,少一些计较、少一些埋怨,乐在其中。看着几十双稚嫩的小手,描绘着美好的未来,足以使我快乐。是他们让我拥有了一颗平常的心,一颗感恩的心。

  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工作岗位上找乐趣,我热爱着我的教育事业,热爱着我的学生,就是这种热爱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爱,收获的是那一份份爱的果实,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最后用我的座右铭与大家共勉:常怀感恩的心,明天会更精彩!

关于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是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及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做了五年的教师。五年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而言,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工作出现问题,我已经再也不能拿“刚毕业,经验不足”作为借口,可是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懂得的,还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太远。在我为此困扰之际,学校又一次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好机会。我有幸在青年教师培训班,听到了交大附中各个学科组的“元老级”老师的讲座。这次讲座,着实令我受益匪浅。

  因为是所有学科的老师在一起培训,各个学科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各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都有意识地多讲一些各学科可以通用的知识。比如史曼丽老师的《课堂教和学如何落实》,李晓珍老师的《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需求》,陈国永老师的《如何落实教学环节》,陈江丽老师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等等。每一位老师的讲座,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令我深深感动的是,所有的老师,面对我们这些年轻后辈,无不是倾囊相授,看着这些老师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压力: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些无私帮助我们的前辈;然而同时,我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附中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有这样真诚相待的同事,我一定可以尽情施展,干一番事业!

  是的,请允许我把自己的工作称为“事业”,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也许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多么辉煌的经历,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喜欢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每当我走上讲台,把我所知道的知识,力求用最生动,最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每当孩子们通过周记,或者自己跑来,跟我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快乐和困恼,向我讨教,我感到深深的幸福,我会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谓!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在培训中,我获得的知识是实在有效的。印象最深的,是陈国永老师在讲怎样布置作业,她说,老师要控制作业的量,如果你不能当天批完,你的作业就留多了。这么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大问题。我想,这正是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的目的所在。很多好的方法,不是书本上可以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在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总结得来的。有了老教师的指点,我们的路可以走得更顺利!

  除了专业知识受益良多,前辈老师自身的优雅风度、人格魅力也感染着我。仅仅说一个小细节,在李晓珍老师讲完之后,刘主任说起她刚来学校时和李老师的交往,李老师对她说,小姑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鞋子也一定要干干净净。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每次见到刘主任,总是衣着得体,面带微笑,让我的心情一下子灿烂起来。是的,尽管老师的工作辛苦,压力大,可是我们依然要让自己做一个美丽的老师,感染身边的学生,感染同事,给每个人都带来阳光灿烂的好心情!我以为,这,也正是附中的魅力所在。

  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对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多了一些新的认识,更加知道今后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关于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本学期本人对待工作始终如一的认真负责;并做到与时俱进,积极阅读学习各种教学刊物。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最重要的是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坚持“长效、实在、主动”的原则,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朝着轻松、快乐、高效、扎实的目标不断努力,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真正做到:

  1、认真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1)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编写了适合本学科的校本教材。

  (2)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文本知识,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摘抄业务知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总结。 每学期阅读与专业有关的的书籍至少两本,读书笔记两万字,并有心得。

  2、认真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听课:参加学校开展的每天一课的听课活动,积极参加评课,写出听课意见。

  (2)上课:充分利用此次平台,每学期开设公开课不少于一次或邀请师傅随堂听课、专题听课不少于两次。课后有反思,有改进的教学案,有会要进行多次摩课。

  (3)开展课题研讨,及时搜集资料,总结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并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真正做到把先学后教 当谈训练落到实处。

  (4)、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提高创设情境能力。能够及时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

篇4

关键词:膨胀加强带、伸缩后浇带、后浇带、膨胀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超长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超长结构在设计和施工当中也越来越普遍,并要求超长结构不留缝。而根据国家设计规范,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结构类型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框架结构、板柱结构 装配式 70 50

现浇式 50 30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0 40

现浇式 40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而实际设计和施工当中,往往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进而达到无缝的生活需要。本文重点探讨关于膨胀带代替伸缩后浇带的原理和施工方法。

2.后浇带

后浇带是一种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当中,为了减少由温度伸缩形变或结构主体沉降带来的有害形变的一种必要的施工措施。后浇带通常宽800~1000,间距根据结构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的现浇剪力墙结构为40m一道,框架结构为50m一道,框剪结构可取40~50m中的一个值进行参考。

后浇带的优点是明显的:施工方便,造价低,可避免留设永久伸缩缝,同时可保证建筑立面的整体无缝效果,在一托N的大型民用住宅中应用非常普遍。但是缺点也是相应的:后浇带顾名思义,必须在两侧砼浇筑完成一定时间后(一般设计有要求,根据后浇带的作用不同,封堵的时间不同)进行浇筑,这就造成了工期相对延长;同时后浇带的留设必须从基础就开始,遇板断板、遇墙断墙,给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再者,后浇带在封堵过程当中,为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在浇筑前必须将后浇带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同时将两侧砼进行凿毛,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膨胀加强带

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的一种,通常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是一种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通常膨胀带的混凝土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主要用于替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膨胀带通常为2000mm宽,两侧掺6%~10%的膨胀剂,内侧掺8%~12%的膨胀剂。

4.具体施工做法

加强带在主体结构1/3跨位置,宽2000mm,在加强带的两侧架设密孔钢丝网,网孔5mm,以防止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带内增加钢筋数量与钢筋规格同原设计后浇带的配筋,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施工中,先浇加强带的带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浇加强带,加强带用膨胀混凝土连续浇捣。地下室底板、外墙、梁、楼板加强带构造做法如下图所示。

5、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5.1混凝土浇筑要求& { ~! x7 a; E% n. Q; I

1.浇筑顺序:以后浇带为中心,从两侧逐步向后浇带方向浇筑,最后再浇筑膨胀带混凝土。' y# y1 x0 a0a R# m8 c7 S/ Q* H' v; Y: b

2. 插入式振动棒采用垂直振捣,行列式排列,做到”快插慢拔”。由于泵送混凝土的自由流淌,形成混凝土的分层浇注。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中50~100mm,以消除两层中间的接缝,上一层混凝土的自然形成厚度不能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

3.振捣时间:泵送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8~10秒,以防止石子下沉造成混凝土结构不均匀。

4.混凝土浇到面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实,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w5 Y5.2加强养护

采取切实可靠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7d以上;混凝土浇注完毕初凝以后应及时覆盖一层塑料布密封保湿,在白天、晴天、有风天打完砼后腰1小时内覆盖薄膜塑料布,塑料布要搭接严密不得有混凝土现象,防止混凝土早期失水过快,冬期施工或气温变化较大的施工季节,为保证混凝土保持一定的硬化膨胀速度,或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在塑料布上覆盖两层草袋进行保湿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0℃。

6. 实施效果

6.1 工程质量

施工前编制的详细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并严格执行,保障实现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施工,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增强了防水的效果,避免了后浇带造成的渗水隐患。

6.2 工期对比

按原设计要求,伸缩后浇带内混凝土要等两侧混凝土浇筑后60天才再回填膨胀混凝土,优化后可缩短工期60天。本工程采用膨胀加强带代替伸缩后浇带后,每栋楼层混凝土实现连续浇筑施工,缩短了工期。同时为二次结构的提前穿插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条件

6.3 经济效益分析

本工程原设计温度伸缩后浇带改成了膨胀加强带,楼面实现一次浇筑,省去了为提前回填土而制作的保护后浇带的盖板,同时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工作,后浇带处钢筋加强部分亦省略,省略脚手架的后期搭设。但由于加强带两侧均掺了膨胀剂,造成了造价成本的相应提高。同时考虑工期成本,将大大缩短工期。总的来讲,膨胀带代替伸缩后浇带后,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总结

加强膨胀带是一种利用膨胀混凝土的微膨胀作用而抵抗混凝土收缩应力的必要施工措施,与后浇带相比之下,加强膨胀带无论在工期角度、质量角度还是经济效益角度均占有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2.《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篇5

[关键词] 辅助行走;髋关节;置换术;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c)-009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xillary crutches and frame walker on stability of prosthesis and prognosi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 Methods From July 2012 to December 2015, in Wendeng Osteopathic Hospital, 200 patients (age≥60 years)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dmitted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with axillary crutches, 100 cases) and group B (with frame walker, 100 cases). The fall rate, independent walking tim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prosthetic loosening rate and dislocation rate, subsidence displacement of the femoral prosthesis, coronal inclination of pelvis, Harris hip scores, VAS score and SF-36 scores after surger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①In the aspect of stability of prosthesis: prosthetic loosening rate and dislocation rate, subsidence displacement of the femoral prosthesis, coronal inclination of pelvis in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②In the aspect of quality of the clinical prognosis: there was no fall case in two groups, the independent walking tim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group A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Harris hip scores, VAS score and SF-36 scores in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frame walker, the axillary stick is showed to better promote the stability of prosthe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progn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Key words] Dependent ambulation; Hip joint; Arthroplasty; Stability

y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髋关节病变的临床主要术式,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的重要部分[1-3]。为了避免跌倒和减轻患肢负重,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需借助助行器材,常用的助行器材包括腋式拐杖和框架式助行器。随着髋关节疾病患者的逐渐增加,术后需要借助助行器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关于助行器对于术后假体稳定性及预后质量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使用两种助行器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康复活动中假体松动率及脱位率、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旨在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优助行方式,提升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文登整骨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60岁及以上患者,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腋式拐杖组(A组,使用助行工具为腋式拐杖)和框架式助行器组(B组,使用助行工具为框架式助行器),每组各100例。其中A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60~82岁,平均(62.34±11.37)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31±4.92)kg/m2;骨密度(BMD)T值为(-2.01±0.05)。B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1.27±10.16)岁;BMI为(22.94±4.58)kg/m2;BMD T值为(-2.04±0.0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为首次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使用生物型人工关节);②手术均有同一组医生完成;③BMI≤30 kg/m2。

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手术治疗;②合并其他严重的下肢关节疾病及既往髋关节手术史;③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④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及髋关节置换术禁忌证;⑤失访患者。

1.2 方法

所有纳入标准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麻醉后均由同一组医生按照相同方法进行手术,术中取合适的假体置入,安装假体,并行髋关节复位,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管。术后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进行相应的镇痛、抗感染处理,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康复训练计划。术前应指导患者学会使用助行工具,术后当髋关节屈曲接近90°时可以指导患者在助行工具下进行行走锻炼,在术后锻炼初期,医护人员将助行工具调节至合适患者的高度,并示教助行工具的使用方法,避免患者在使用初期发生跌倒。出院后随访期间,定期对患者拍摄髋关节X射线片以便对髋臼及股骨假体的情况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跌倒率、假体松动率及脱位率、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及骨盆的冠状面倾斜角度。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术后行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两组术后股骨假体下沉的位移;骨盆的冠状面倾斜角度:术后对患者进行三维步态分析,记录每例患者5个行走时骨盆的倾斜角度,取平均值。②记录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4]。主要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和畸形四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肢功能恢复越好。③记录髋关节疼痛VAS评分[5]。④记录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6]。内容主要包括:躯体健康、疼痛程度、生理功能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⑤记录两组患者的独立行走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稳定性相关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术后6个月的假体稳定性均优于术后3个月(P < 0.05),术后3、6个月A组假体下降的深度明显小于B组(P < 0.05);术后3、6个月A组单腿支撑相骨盆冠状面倾斜角明显大于B组(P < 0.05);A组假体松动率及脱位率均明显优于B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后相关指标比较

2.2.1 术后跌倒率、独立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跌倒;A组独立行走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2 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2.3 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2.4 手术前后SF-36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A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段话明确指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工作之余,笔者常常思考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课可以称之为好课?窃以为一堂优秀的教学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蕴含着积极思考的学习行动,必须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然而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经历,发现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如下所列。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教师机械的"精讲"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多以授课教师针对文章内容的"精讲"为主,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各段落大意以及对重点段落进行"再精讲"。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这种对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淡化了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整体感悟的意识。

1.2 "填鸭式"教学使语文阅读课堂死气沉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使学生考试时能够得到高分,采取了"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一切为了考试,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而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成为了教师灌输课本内容的"受体",从而处于了被动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课堂上应有的生气和活力消失殆尽,学生关于课程内容的独立思考受到了限制,失去了挑战课程内容的信心与勇气,从而使师生间的课堂交互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呆板、程序化、死气沉沉。

1.3 教师落后的授课形式。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由来已久,但大多数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老路子",只重视学生知识的线性积累和对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授课形式仍然停留在汉语文字词语的积累上、文章的段落划分以及各段落大意和重难点句的讲解这种低层次的教学水平,而与新课改下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课的期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针对文章的内容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而由学生主动建构文章内容、体验文章的优美辞藻和深厚感情的机会几乎没有,使学生无法针对文章内容产生独具个人色彩的丰富联想,也就无法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语文阅读课课程目标。

2.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教育理念,重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再把自己作为课堂的核心和"统治者",而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习情境的创办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生要认识到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文章内容,建构自己关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2.2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阅读课上课前,教师应该结合课文的内容情感,在课文内容和学生情感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的着力点,创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期唤起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这有利于学生去更好的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情感内涵。例如,在学习文章《可贵的沉默》时,笔者根据文章的内容,按照文章的结构也对同学们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在得到同学们的回答之后再循序渐进的进行设问,在同学们的反馈过程中逐步向原文靠近,直至最后让同学们真正的沉默下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到文章中那份可贵的沉默,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会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文章的情感。在学习文章《月球之谜》时,为加强学生对月球以及宇航员登月的了解,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关于月球和宇航员登月的一些图片、视频,在讲授课文内容之前播放给学生观看,精彩的画面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们会用心的观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中对月球的描述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安排,可以使学生从视听两种角度去了解关于月球的一些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朗读之于阅读,犹如好鞍搭上好马,搭配得当,可疾驰千里。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在流畅的声音里能够更好地感觉文章平仄起伏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思想美、情感美。例如《妈妈的账单》一文中小彼得读妈妈的账单时,这个时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处于小彼得的立场,怀着一种惭愧的心情去读妈妈的账单,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到作者通过小彼得传递出来的情感,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4 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叶圣陶先生曾经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要阅读名家名作,可以使学生积累下一定数量的优美的词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带领学生学习文章时,适当的引导学生读文章时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读文章,平时以一个作者的身份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乃至通过写作反映生活。这样的读写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对于学生以后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也是大有裨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存在的许多不足,不是旦夕之间就可以解决,改革要首先从思想层面进行,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认清自己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找寻新的教学方法为阅读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妍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基础教育,2012(4)

篇7

关键词: 南京市五年制高职 语文教材 使用情况 调查分析

自江苏省设置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以来,南京市各职业学校都先后与江苏省电大、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办学,开设五年制高职层次相关专业,并选用一系列适合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的教材,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行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我们对南京地区部分五年制高职学校进行了有关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并期待此次调查与分析能够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研究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

我们以南京地区六所职业学校中有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2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90.3%。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从基本情况、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意见和建议等四个角度进行调查,题型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题目有单选、多选和简答题,开放性题目以主观题为主。

(二)数据统计法

对收回的5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项数据统计,对开放式题目进行汇总整理。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有关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接受调查的语文教师,教学年限在1-5年的5位,占8.93%,教学年限在6-10年的19位,占33.93%,教学年限在11-15年的18位,占32.14%,教学年限在16年以上的14位,占25%。可见,超过半数的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10年以上,绝大多数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5年以上,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比较熟悉。

从统计来看,在被调查学校使用过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主要有苏州大学出版社的高职《语文》、科技文献出版社的高职《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五年制高等师范教材以及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等。使用面广、时间长的是苏州大学出版社的高职《语文》。

教师们普遍认为,所用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有如下特点。优点:规范,经典。学习提示可以在学生预习中起到辅助作用。体例明确,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文体清晰,知识匹配,体现对应性。学习提示清楚,实用性强,难易适中,教材内容适中,文学性较强的篇目集中在第四册,第五册的知识能穿插早前四册中更好。有配套的练习册,按文体编写,便于分类教学。缺点:有些文章过长,缺乏灵活性,针对性不强,篇目过于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较少。

(二)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的调查分析

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关系到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对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问题存在分化现象,半数教师对模块式分类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持赞同态度。对于教材所设置的基本教学内容,多数教师的观点一致,认为应该涵盖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教学原则方面,教师们普遍认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样的通行原则,并提倡语文学习与生活、与社会的融合,以及加强实践性学习。对于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师们将教学理念的更新排在首位,其他依次为教学内容的改变、评价标准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影响,教师们将“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意志品质”排在首位,彰显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作用。

对于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关系,绝大多数教师认同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意义,认为语文“以语言的习得、文学的熏陶为主,适当体现专业特色”即可,反对将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功能边缘化。

对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的单元和课文的数量设置,多数教师赞同单元数量适中,可适当增加各单元的课文篇目数量,以便于选择,实现弹性教学。对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选文可增加的内容,教师们认为依次可增加的内容依次为:当代中国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科普类文章和社科类文章。对于五年制高职语文的教材的课后练习,教师们多数认同“少量书面作业,多些阅读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三)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这一部分的调查反映出被调查教师对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对于改进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在各校的开设总学时,各校不一,开设两个学年的占到多数,开设三个学年的占到近20%,还有12.5%的学校在一到四年级都开设,没有只开设一个学年的,绝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开设两个学年,周课时要满足3-4课时。另外98.21%的被调查教师所在学校都将语文作为必修课和考试课程,这些都说明语文课程在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关于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最大困难的判断,教师们将其依次归咎于“学习习惯差”、“重专业,轻语文”、“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等,并未将矛头直指学生的学习基础,这表明教师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方法还不够正确,可以通过对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兴趣等方式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学生“重专业、轻语文”的思想确实存在。

在对五年制高职语文中不同教学内容重要程度的看法的调查中,教师们将“听说能力的训练”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排在了前两位,这表明教师们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把握,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62.50%的教师关注“课文知识点的分析”,而在自己的看法中,这一数值降到17.86%。“字词教学”这项也有相同表现。这表明教师们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有所批判,但实践中尚未能很好地践行。“实用应用文的写作”则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在实践中尚未很好实现。基本的阅读教学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仍受到教师们的一定关注。

关于对五年制高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和口语表达训练教学的看法,二者均受到很高的重视,44.64%的教师认为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很有必要”,62.50%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很有必要”,表明教师们对改变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更为迫切一些。

关于教材难易程度的判断,37.50%的教师认为“基本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32.14%的教师认为教材“时难时易,不均衡”,这一点须引起我们重视。

(四)关于意见和建议的调查分析

这部分均为开放式简答题。问卷从四个角度发问,旨在引导被调查教师真实归纳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过的有益的教学改革经验,以此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教师们提到了“增强教材选文的时代性,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增加一些时代气息较浓的课文,多设置一些活动内容”、“用经典有趣的文章吸引学生,有丰富的文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些都表达了教师们对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的要“增强选文的时代性”的集体诉求。

在“给学生补充过哪些教学内容”的调查中,教师们认为主要有“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介绍”、“一些社会现状或社会热点问题”、“文史知识”、“地理常识”、“美学知识”等,笔者认为这反映了语文课程的丰富性。

在“推荐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的调查中,教师们推荐的读物主要有成功人士传记、经典散文、其他中外名著等,这表明了教师们对课外阅读的广泛支持。

在“对于教材的其他想法”的调查中,教师们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教材的选文、课后练习的编制、配套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如建议选文“注重语文工具时,更注重发挥人文中性功效,选材经典而实际,与专业的联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新内容,增加哲理性文章的选用。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素材”,“政论性文章少而精,多些文学鉴赏”;建议课后练习“作业设计多样化,练习册设计也丰富一些”;建议课程资源“有配套PPT或影视片段,提供活动文案”等。另外,教师们对教材结构体系的建议也非常值得关注:“文言文单元(一至四册)那一排列不均衡,前三册内容枯燥,第四册文学性较强,建议重新安排;第五册语文知识课穿插在前四册中”、“单元主题化”等。

四、调查后的思考

笔者认为,教材始终是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载体,课程改革离不开教材的建设。我们所做的研究也并非要完全颠覆现有的教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面向教材的使用者——教师进行调研,倾听来自一线教师对教材的看法。我们认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研究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实践作基础。这次面向南京市六所职业学校有关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使我们受益匪浅。此次调研给我们这样几点启发:1.现有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应加强遴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选文,应充分注意选文的人文性、时代性和多元化。2.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的改革应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实用性特点,适当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3.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在形式上不妨更为开放灵活一些,建议采用模块式分编,以利于教学。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以多种形式丰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资源。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充分感受到教师们对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期盼,教师们认真作答,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自己对课程、对教材的认识反映给我们,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我们也更加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使命感。也许我们并不能亲自实现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但我们企盼通过本次调研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调查报告和其他的研究成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琴.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39-01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目前还不乐观,存在阅读效率低下、质量低下的等现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英语阅读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充分认识当前阅读教学现状,方能加以重视

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可是,不可否认,目前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在此我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是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目前。课堂使用英语的学习环境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是部分教师使用汉语授课,很多教师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大部分相同;在应试教育下教师、教材、习题构成了我国英语学习者学英语的主要的语言环境。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目前应试教育过度重视教知识而轻视教学生学会学习;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启发教学策略;强调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而对其灵活应变能力培养不足;由于应试的沉重压力,使得外语教学难以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目标导向倒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组成。事实上。我们往往只是过分重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忽视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有标准的,久而久之,学生会习惯于按教师的思路来思维,按教师的标准来表现,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特表现则会慢慢退居后台,成为被浪费的资源。忽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部分教师还没有对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的意思与习惯。教师和学生所用阅渎材料基本上就是教科书和配套的练习册中的文章,阅读材料单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上种种原因,只是太多问题的一个缩影,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我一起去探讨,去发现,去总结,从而真正的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不足,才能对症去解决,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能力。

二、正视存在的问题,去解决,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目前,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气馁,相反还要更加努力,去解决,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下面是本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放开学生,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读物

其实,对于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教师去阅读文章,那些文章没有几篇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从而造成照本宣科,提不起兴趣,很难提高阅读能力。其实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充满乐趣的世间万物,才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兴趣。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外国音乐,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因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所以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想选材丰富,单靠教师一个人力量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要想在卷帙浩繁的报刊、书籍、杂志、网络的文章中找到学生喜欢的东西,必须要发动学生。每个星期我都组织推荐阅读活动,每周都有一名代表推荐自己喜好的文章给全班进行阅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推荐了五花八门的各类内容的英语文章,有关于魔术的、有关于小发明的、有关于西方宗教的、有关于童话故事的,显然单靠教师一个人是无法找到这么多内容丰富文章,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极大的调动了学习对于英语文章的关注度,养成了通过读英语文章了解世界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加大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

2、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9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一种基本的课型,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给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在获取信息之前,学会对信息进行有效的预测;在获取信息之后,要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仔细地分析和判断,从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想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首先必须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 Flower?

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Flower and Clare?

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

4.What did this sentence“Something somewhere smells funny”show?

5.From the last paragraph can we see how the detective was?

二、提问设计要呈现出“阶梯”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应尽量设 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如,笔者在讲授“7A Unit 4 Reading”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问题:

1.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2.How about hamburgers?

3.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4.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5.Do you think you are strong and healthy?

在学生正确回答完各个问题的前提下,我让学生把问题的答案串在一起,学生在紧张的气氛中很快完成学习任务。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包括问题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如:教学The Language of Honey Bees(1)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相关提示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关于分析文章顺序的问题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分析文章的顺序,在英语阅读训练过程中,文章的顺序往往有着较为明显的表现方法,例如:有的文章用总起句开头,用总结句结尾;有的文章善于运用关联词语把文章的前后内容串联起来。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看内容,辨顺序

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英语短文,然后让学生说明问题的表达顺序。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辨析方法,理清英语短文的逻辑,找重点词句来理文章顺序。

2.分析文章的结构

教会学生通览全文,把握文章结构,再分析文章各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联系紧密、意识接近的段画在一起。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给学生打乱顺序的课文内容。如Watch the video again and arrange the sentences in right order.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整理文章顺序,排序任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关于分析文章细节的问题设计

分析文章细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对英语短文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的“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设计问题“Why people want to kill an elephant?”“What is the problem of survival elephant?”等,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文章细节的重要性。

六、关于分析文章情感的问题设计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课文导入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45-02

引言

大学英语每一课的开端都是以课文导入开始的,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自己即将要讲解的文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下来整篇课文的授课效果。所以,导入部分在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科勒(J.Keller)在1987年提出了ARCS模式,其中A指的是注意(attention),R贴切性(relevance),C代表自信心(confidence),而S代表满足(satisfaction)。这一模式一经问世就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他们也同样认为以此来导入教学,会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大学英语课文导入的原则

导入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开端部分,恰当巧妙地导入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氛围更加轻松。而不当的导入不仅会占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且有可能会扑灭学生思维的火花,起到消极的作用。所以,无论哪种导入方式,都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一)紧扣教学内容

教师为什么要设置课文导入部分呢,其目的是可以自然地与文章衔接,并且在导入过程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及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教师选择的导入内容与课文主题相差甚远,学生就会不得其意,无法集中注意力。例如,老师完全忽视课文主题,只是随机讲几个笑话或谜语,然后突然转入课文,这样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会停留在笑话上,对教师讲解的课文主题仍然是不知所云,所以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形式新颖,花样百出

无论多么好的方法,教师每次都照搬照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教师针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这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例如,教师每次都引用名人名言,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适度地导入

课前的导入一定要适当、适量,这个就如同正餐前的开胃小菜,是为增加人的食欲,导入的初衷也同样是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后面的正文。所以,导入部分不宜过长,不宜过于花俏,否则反而会使学生偏离主题,达到与预想相反的效果。

二、几种有效的课文导入方法

(一)引用法

引用法是教师最常用的课文导入方式,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课文的主题思想,找些名人名言或俚语警句。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文章是关于美国人的时间观念问题。课前老师会给学生一些关于时间的警句,如:All time is no time when it is past(光阴一去不复返),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今日事今日毕),A lazy youth,a lousy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名句都与时间相关,可引导学生对中国人、美国人不同的时间观念展开讨论。

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的第三单元:How to Make Sense out of Science一课。课文开头部分引用了报刊的headlines:New Drugs Kill Cancer、Devastation by El Nino-a Warning、6:30p.m.October 26,2028:Could This Be the Deadline for the Apocalypse?其实这篇文章是关于对科学的理解,与这些引用毫无关联,但学生看到这些headlines会被深深地吸引。教师也应该从中吸取经验,用引用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无论哪种语言,诗歌都是其精华,也最容易唤起其他人的情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引用诗歌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培养其文化意识。诗歌通常涵义深刻,能打动人心,学生在这种优美的情境之下,英语的学习效果会更加。

(二)故事导入法

大学英语的教材一般选用的课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课文时需要颇费心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选择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感到轻松、快乐,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课:Learning,Chinese-Style。这篇课文讲的是中西方教育方式及理念的不同,但故事的开头,作者引用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末,他领着妻儿住在南京的一所宾馆里,通过作者的小儿子向钥匙箱里投钥匙的事例,中国人及美国人有完全不同的反应,由此而引发的讨论。虽然这是篇议论文,但通过开头的小故事,学生会联想到自己的反应,所以,接下来的讨论非常的热烈。

(三)试听导入法

目前,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已使大学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除了文字,音频、视频在多媒体条件下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有一课:A Busy Morning,主题是generation gap。在文章开始前,给学生先找一段视频材料,是关于父女对音乐不同看法的。这段视频简短易懂,不仅与文章的主题相符,更能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轻易地联想到自己。因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关于服饰、音乐等与父母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学生就轻松自如地被带到了这一课的主题当中。

(四)问题导入法

在课文的开头,如果教师能巧妙地根据文章的主题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诱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那么,收到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的。比如21世纪大学新英语第三册有一课是关于Honesty(诚实)的,教师可针对主题先提出一个问题:Are you an honest person?

可想而知,学生的回答一定是Yes,紧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Have you ever told a lie in your life?大部分学生的回答也会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把两个问题合二为一:Since you have told a lie,how can you say you are an honest person?此时,教师抓住契机,提出文章的主题,请学生认真思索:What’s the definition of the honesty?接着教师反问:与honesty相对应的一词是lie,它的含义我们众所周知,那么,同学们理解什么是white lie(善意的谎言)吗?那么,在某些境况下,到底是Truth hurts or lie hurts?以上通过一环套一环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文章的主题:善意的谎言,残酷的事实。由此,学生经过热身,带着疑问和兴趣,会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最终理解honesty的真正含义。

(五)辩论法

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有一课题目为:Judge by Appearance,教师在讲解这课前,先提问:Have you ever judged a person by appearance?(你有没有以貌取人?)学生当中肯定有一些人回答是肯定的,他们认为外表很重要,当然,也会有一部分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美貌只是表面的。由此,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正方,Appearance is important,反方Appearance is not that important。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辩题,收集数据、素材、事例,双方据理力争,在这种课程设置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主题、各个方面的细节,而且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其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主要介绍了五种大学英语的课文导入方法,无论哪一种,都符合Keller的ARCS模式的注意、贴切、自信、满足四个要求。实践证明,以上的导入方式,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其观点的空间。所以,恰当的课堂导入,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激情洋溢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三、结语

以上探讨了导入的原则及方式,教师如能遵循并合理运用,学生就能尽快从课下放松的状态回归到课堂中来。别出心裁地导入就能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为进入正文奠定了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花更多的心思在课文导入上,尽量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导入方式,每次课都让学生充满了期待,兴趣盎然地迎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R.M.加涅(著),皮连生(译).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