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0 18:2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黄河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黄河的诗歌

篇1

【关键词】 葛根芩连片;黄芩苷;RP-HPLC

[Abstract]Objective To set up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baicalin in Gegen Qinlian Tablets with HPLC.Methods Chromat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a Agilent ZORBAX SB-C18(Stable Bond Analytical 4.6×250mm,5μm),with a mixture of methanol-0.2% phosphoric acid(50:50) as the mobile phase.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ned at 30℃,and the flow rate was 1.0ml/min.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recovery rate is 96.48%.Conclusion This methed was shown to be simple, accurate, with a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could therefore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Gegen Qinlian Tablets.

[Key words] Gegen Qinlian Tablets;Baicalin;RP-HPLC

葛根芩连片是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制剂,具有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的功效,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痢疾等症[1]。其中黄芩为该中成药中的君药,故在质量控制时选用测量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本文采用HPLC方法对葛根芩连片中的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结合PDA检测器对样品中黄芩苷色谱峰的光谱纯度进行了有效的定性。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超声波清洗器(KQ2200DB,40kHz,80W,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 BS 224 S), SZ-93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2 试剂与材料

甲醇(色谱纯,20070315112),乙醇(分析纯,20070827093),黄芩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批号110715-200212,供含量测定使用),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葛根芩连片(河南禹州市药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081005、081010、081012)。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考察

Agilent ZORBAX SB-C18 (Stable Bond Analytical 4.6×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50:50),流速:1ml /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在此色谱条件下,理论塔板数大于7000,分离度大于1.5,进样量为10μl。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483mg/ml的黄芩苷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10片,研细,混匀,精密称取相当于平均每片的样品重量,置50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摇匀,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50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0.45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上所配溶液的HPLC色谱图见图1。图1 样品HPLC色谱图

黄芩苷对照品(A)、供试品(B)及阴性样品、(C)HPLC色谱图

光谱纯度分析及样品中黄芩苷色谱峰定位分析:选择与黄芩苷对照品相对应的色谱峰进行光学纯度分析,以保证此色谱峰的光谱纯度较高,没有共流物的出现。

PDA光谱纯度分析设定波长为210~400nm全波段扫描。由以上四个光谱纯度分析图上可以看出:在供试品11.050min的色谱峰位置与黄芩苷对照品光谱有较大相似,如图2、图3;将两者光谱重叠得到PDA光谱区别图(如图4),由图4中可以看出,区别曲线在0.000范围内波动较小,并且由PDA数据校正产生纯度与阈值角度上来看 (如图5) ,PDA光谱匹配角度为0.678,PDA匹配的阈值角度为1.272,光谱匹配角度色谱纯度角,说明该色谱峰的光谱纯度较高,没有光谱共流物的出现,可以作为样品中黄芩苷进行定量分析。

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项下的黄芩苷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黄芩苷浓度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2.82×104X~9.24×104,r =0.9998(n=5),结果表明在19.32~96.60μg/ml范围内与黄芩苷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图2 黄芩苷对照品PDA光谱图图3 供试品在11.050min色谱的光谱图图4 对照品与供试品PDA光谱区别图图5 PDA光谱纯度分析图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重复进样5次,并进行测定,测定其RSD为0.75%,表明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按“2.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立即进样,分别于0、4、8、16、24、48、72h进样,测定其RSD值为0.83%(n=6),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按“2.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制备5份供试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并进行测定,RSD为0.91%(n=5),说明供试品溶液的重复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试验

取葛根芩连片(批号 081012)10片,按照“2.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制备同时加入适量对照品溶液,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再取0.5ml此溶液至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进行测定,记录色谱,计算其RSD=0.62%(n=6),其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实验

2.9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取3个不同批号的葛根芩连片按“2.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10μl,测定(n=3),取三次测定平均值,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2010版

《药典》对黄芩供试品制备采用回流提取,本实验供试品制备采用超声提取方法,采用3批葛根芩连片分别制备供试品,结果显示黄芩苷含量符合药典要求,超声提取方便、节约时间,提取效率高,适合于黄芩样品供试品的制备。表2 3批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

3.2 检测波长的确定

经过检测器在200~400nm波长段扫描紫外吸收光谱图,发现黄芩苷在280nm和317nm处有两个吸收峰,由于在280nm处为最大特征吸收峰,因此选择280nm处为黄芩苷的测定波长。

3.3 流动相的选择

实验曾选用甲醇-水-磷酸(47:53:0.2)、甲醇-0.2%磷酸水(50:50)、乙腈-0.02%磷酸(47:53)为流动相,经实验比较,选用甲醇-0.2%磷酸水(50:50)为流动相,色谱分离较好,理论塔板数较高,达到色谱系统性要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李白;流水对;原因;解析

古诗之美在唐,唐诗之美在盛唐,盛唐之美在李白,李白是盛唐诗的顶峰,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等天地,齐日月,吞吐万象,激越超迈,盛气凌人,大气磅礴,瑰奇宏廓,豪放飘逸,呈现为一种令人震撼敬仰的壮观之美。清人赵翼在《颐北诗话》中评价李白诗歌“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铭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因勒之势”。

1流水对简介

“流水对”这个名称产生得较晚。《文心雕龙・丽辞》仅列出4种对仗形式,旧题隋文帝《诗格》列出8种对仗形式,均未见有此名。《文镜秘府论》虽把对仗分为29种,却仍然没有“流水对”的名目。《文镜秘府论》讲述的是六朝至唐初关于诗歌的体制、声韵、对偶方面理论的,而“流水对”在初唐诗坛上已然出现,如骆宾王的“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在狱咏蝉》)、沈期的“愁见三秋水,分为两地泉”(《陇头水》)。大约是这种特殊的对仗在初唐尚未流行开来,故未能引起普遍关注。到了南宋初年,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提到了这种对仗形式,将其称为“十字格”。葛氏所说的“十字格”,就是五言律诗的“流水对”。其后,南宋末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十四字格”,指的就是七言律诗的“流水对”。最终正面提出“流水对”这一名称的,则是宋末元初的方回,他在《瀛奎律髓》中说道:“少陵妙手,惯用流水对法,侧卸而下,更不板滞。”只可惜他对这个概念未作详解,明朝人胡震亨把前人之说加以概括,在《唐音癸签》中写道:“严羽卿以刘慎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为十字格,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为十四字格。谓两句只一意也,盖流水对耳。”[1]至此,“流水对”的概念算是确立下来。大概是由于“流水对”这一称谓,更能形象地揭示此种对仗的质性特征,所以就被后人广泛地使用起来。

2李白诗歌中“流水对”

2.1主谓式

把单句从中拆开,把主语部分作为出句,把谓语(或不出现谓语)和谓语后面的成分作为对句,以构成相互对仗的形式。这样的对仗也能造成语意的连续不断。李白诗中有几处是属于这样的“流水对”,例如:1)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二),句法结构:[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2)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长相思》,句法结构:[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上句为主语,下句为谓语,构成一个判断句。

2.2述宾式

其一,把宾语拆开,使之分属于出句和对句。这种情况下的宾语,均具备“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具体作法是,把其中的“主语”部分留给出句,使出句呈“动宾”结构,而把剩下的“动宾”部分作为对句,使出、对两句语法结构相同,呈对仗关系。

3李白多用“流水对”之原因解析

3.1生活状态影响所致

李白躬逢盛世,唐代漫游之风盛行,而诗人又酷爱旅游,他一生经历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漫游,他的足迹几乎遍及神州大地。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甚至,“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早在蜀中读书时,李白就渔游了成都峨眉山等地。二十五岁时,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国长如不系舟”(《寄崔待御》)。离家之后,他到处漂流,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客死于当涂李阳冰处,以漫游终其一生。他的游迹所到之处很广很远,南穷苍悟,东涉溟海,北抵燕赵,西历歧邢,至于宛洛、吴越,更是多次重游,名山大川,古迹胜地,无不亲临其境,所谓“俄属戎马生郊,远身海上,往来于斗牛之分,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2]李白一生浮游四方,他李白一生有一种漫游情结,以游促诗,以诗记游,这在他的诗中屡屡流露出来:“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望庐山瀑布》),“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落日忆山中》)。在这种漫游生活中,游目骋怀,抒情遣兴,产生了众多的流传千古的瑰丽篇章。这样的生活状态,势必影响到诗人的心态。他的心态也是流荡不定的。在这种心态下进行诗歌的创作,必然会排斥那种静止的、凝固的对仗形式,而去追求这种具有动感的“流水对”。

3.2与诗人的精神气质息息相关

李白是一个率真任情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溢着一股盛唐的豪气与侠气,天马行空,飘逸似仙,扬心底之激流,倾情感之洪涛,奇思幻想,瑰丽多姿。他不象杜甫那样沉郁顿挫,感情的波涛在胸中反转回流,一唱三叹;不象李商隐半吞半吐,欲语还休,扑朔朦胧,缠绵悱恻。他的情感是“真率”的,爆发的,如长江东去,波涛滚滚,如黄河决堤,一泄千里。他好像是一匹野马,不受现实秩序的束缚,在当时的社会里狂驰无忌。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使李白一生傲视乾坤,高扬自我。他的诗歌创作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再加上诗人的放荡不羁、特立独行,他的感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变幼莫测的、奇之又奇。“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严羽评点李集》)。太白确实是用胸喷,而非用笔想,而喷涌之源泉正是诗人心中的激情。飘逸奇纵、瑰丽多姿的浪漫色彩和不拘章法、任情任性的独特风格,呈现出长天绿水、花光百里的诗意境界。在这种激情的支配下,他必定厌弃那种板滞的、凝固的对仗形式,而活泼的、富于流动感的“流水对”,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3.3与诗人所选择的物象存在密切相关

李白独特的酣畅淋漓的激情,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物象,这些物象大都具有一种飞动的美,如奔腾咆哮的黄河、去天不盈尺的蜀道、银河倾泻的瀑布、使丘峦崩摧的雷电等等都是李白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这些雄伟磅薄的意象总是以其体积的巨大、力量的狂暴、气势的磅礴,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具有宏大的气势。如写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巴女词》);写波涛“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横江词六首》);写瀑布“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山“群山如逐鹿,奔走相驰突”(《登梅岚望金陇赠族侄高座寺僧中浮》),“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九日登高》),“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些物象无一不呈现出雄奇变幻的动态美,而流水对正是这种动态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震亨(明).唐音癸签[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篇3

【关键词】意象;意境;风格;抒情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境、语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去欣赏唐诗。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频频出现的,在唐诗中亦是如此,意境是抒情性作品达到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次,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的艺术境界。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客居他乡,漂泊在外的他饿思念家乡,那又成就拿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就以一轮明月来喻指家乡,看到明月仿佛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故乡。这首诗把“明月”作为意象,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且也衬托出诗人身处异地 孤独无依的伤感。

在唐诗中有一个很常见的意象就是“酒”,例如:王维的送别诗中经典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己的友人即将离开,自己内心纵有万般不舍,却也留不住。于是诗人就借“酒”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与友人之间的情深意长。在古代,“酒”作为意象,它所表达的意境不是单一的,因此在欣赏古诗时我们要根据整首诗来判定“酒”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

中国唐诗中还有很多意象,如“梧桐、浮云、鸳鸯”等。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诗人用“梧桐”一般来表达凄清的意境。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诗人借“浮云”来抒发孤独飘零的际遇。鸳鸯喻指恩爱的夫妻,借“鸳鸯”来表达和谐、欢乐的意境。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感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赏析语言,辩明风格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往往决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因此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言。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在唐代诗歌语言呈多样化发展。其主要有豪放、雄浑、清新、绚丽、悲慨、沉郁、自然等几种语言风格。

豪放:即是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高远,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诗歌的特点。表现其风格的诗句主要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把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展现了出来,体现了作者豪放的创作风格,通过语言可以看出诗人豪迈、大气的人格魅力。

雄浑: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其代表作有王昌龄的《出塞》,气势雄伟,浩瀚壮丽。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得上“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孤城,有奇塞,有酷热,有寒冷,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从他们雄浑的语言中,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诗人所要表达的强烈感情。

清新: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体现作者明朗轻松的创作风格。

绚丽:绚丽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商隐的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在赏析李商隐的诗时,一定要抓住他诗对仗工整,善用典,雍容典雅的特点。

冲淡:冲淡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自己的脉搏,他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用短短的二十个字,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幽静深远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空灵”境界的追求。也可以看出诗人用字造句的功底很深。

悲慨:即是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睹人民灾难之重,深受命运坎坷之苦,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是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以悲慨享誉诗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通过语言艺术就把作者的悲愤之感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

沉郁:沉郁是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都是沉郁的力作。他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三、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在唐诗中,诗人用诗来表达思绪,但表达思绪的手法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手法表达的情感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欣赏唐诗时一定要明确抒情手法。唐诗中的抒情手法有两种,即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两种手法。直接抒情即是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带任何“附着物”,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诗人直接表明了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政治态度。

篇4

首先,并非所有《诗经》中的“河”都专指黄河。除《关雎》外,《诗经》写到“河”的共有14首,分别为:《邶风・新台》,《{风・柏舟》、《君子偕老》,《卫风・硕人》、《河广》,《王风・葛》,《郑风・清人》,《魏风・伐檀》,《陈风・衡门》,《小雅・小曼》、《巧言》,《大雅・时迈》,《周颂・般》,《商颂・玄鸟》。《{风・柏舟》的“河”解为黄河显然与事实有违。《{风・柏舟》共两章: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髡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关于此诗主旨,方玉润《诗经原始》引姚际恒诗解曰:“当是贞妇有夫早死,其母欲嫁之,而誓死不愿之作。”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亦曰;“母氏欲其嫁一人,而自愿别嫁一人,以死矢之。”婚恋受阻,女主人公泛舟水上,以排遣心中郁闷,释放满腹忧伤,但惟有满目苍凉。《廊风》实乃《卫风》,为今河南濮阳、安阳一带的诗歌。卫国处于黄河下游,黄河流经此地气势如何,今天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通过与卫国地理环境近似的开封黄河景象想象其风韵。由于泥沙淤积,出郑州后,黄河河道甚为宽广,丰水期两岸之间不辨牛马,波涛滚滚,气势磅礴;枯水期则几乎断流,到处是裸漏沙地。黄河之水自古泥沙过半,浑浊不堪,泾渭分明和黄河千年一清之说非今人创造,实有渊源。《诗经・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浞浞其址。”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较之黄土高原其他支流含沙量要低,黄河的水质由此可见一斑。《左传》襄公八年云:“《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张衡《归田赋》云:“俟河清乎未期。”王粲《登楼赋》云:“俟河清其未极。”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亦云:“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俟河之清”是文人亘古的悲叹,也是黄河亘古浑浊的铁证。《战国策・燕策一》及《韩非子・初见秦》皆云齐地势险要,有“清济浊河”之限,济水与黄河皆为齐国屏障,河水因混浊而有浊河之名。由于大量泥沙淤积,黄河下游滩涂宽广,通航甚难,加之河水浑浊,四望苍黄,泛舟黄河以驱除心中的郁闷,慰藉受伤的心灵,恐是亘古未闻之事。

先秦、秦汉人习惯将鄂尔多斯以下流经诸夏境内之黄河分别称作西河、南河、东河,如《礼记・王制》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柬河至于束海,千里而遥。自束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孟子・万章》亦称“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黄河既能以“某河”分段名之,“河”理所当然由专名演化为一般泛指。《庄子・外物》任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垂钓东海,得鱼,使得“涮河之东,苍梧以北,莫不厌鱼者”,司马贞《史记索隐》云:“韦昭云:‘浙江在今钱塘’……《庄子》所谓‘涮河’,即其水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曰:“遍览八舷而观四荒兮,劫渡九江而越五河。”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颜师古云:“五色之河也。《仙经》云紫、碧、绛、青、黄之河也。”山河作为两种最常见的地理自然样式,经常对举,进而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如《诗经・{风・君子偕老》云:“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庄子・秋水》云:“是犹使蚁负山,商i驰河也,必不胜任矣。”贾谊《过秦论》云:“(秦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诸处山河对举,山非特指,如果将河解释为黄河,则过于牵强。黄河之朊以称为“黄河”,实乃由战国时期“浊河”演化而来,裴《史记集解》引西晋学者晋灼曰:“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孟津号黄河,故曰浊河。”黄河之名最早出现,见于《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高祖刘邦登基,与功臣盟誓,据此类推,黄河得名至迟不会晚于秦末。但两汉各种典籍言及黄河,绝大多数统称为“河”,直至魏晋之后,黄河之名才普及开来。

其次,该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而《周南》、《召南》是南音,所载皆为江汉汝水流域民歌,而非黄河流域民歌。西周国都丰镐,因是天子所居地故称“宗周”;周公旦摄政时所建东都洛邑因是天下统治中心而号曰“成周”,西都宗周和东都成周二邦城畿相连,号称“邦畿千里”。《诗经》“十五国风”有“王风”,乃成周王城一带民歌。王城在成周附近,因平王东迁修筑宫室而得名,与成周实为一地。朱熹《诗集传》云:“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畿内六百里之地,在《禹贡》豫州大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也。”洛邑之东成皋、荥阳、虎牢之地,乃郑国分野,其诗为“郑风”。郑之东则为宋,郑宋相依,“三颂”之“商颂”系宋乐也。黄河在成周、郑之北,在郑境东北入卫、齐而至于海,《诗经》之“二南”乃东都、郑、宋之南江汉汝水流域民歌,与黄河无涉。傅斯年《诗经讲义稿・分叙》云:“《周南》、《召南》都是南国之诗,并没有岐周的诗。南国者,自河而南,至于江汉之域,在西周下一半文化非常的高,周室在那里建设了好多国。”作为江汉汝水流域民歌,将“河”解为“黄河”,显然与实际不符。

篇5

关键词:音乐史教学;中西方;比较;视野

一、前言

当前来看,我国在音乐史教学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教学当中,中西方音乐史缺乏综合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将其专业进行了分离后,然后开展了单独的教学,如,大多数的音乐教学机构对音乐学科的专业进行细化,其中包括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等,可以说,对学科进行细化,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学生对音乐史的学习,而且学生对于音乐史的发展等方面不能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这对学生视野的拓展有着极大的阻碍性。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深入研究中西方的教学,并且对其进行比较,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深刻的理解音乐史知识。

二、将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与我国的《诗经》进行对比学习

《荷马史诗》出自古希腊,它在西方音乐史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西方音乐、史诗、音乐的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让诗的吟咏更为有效,音乐的伴奏是必不可少的,在早期,《荷马史诗》是诗和音乐结合的最为典型的表现。

《荷马史诗》的作者并不是荷马,是因为人们将荷马通过口头创作的诗歌通过汇总的形式,将其进行了编纂,在这部史诗当中,《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十分的重要,该部分的史诗详细地记载了古希腊的歌曲、歌手等内容,该史诗正式编写完成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世纪,它除了对西方早期的音乐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更详细地阐述了古希腊的文化、历史等内容,在罗马帝国时代及基督教传播时期,该史诗是教育的重点内容,所以,在西方音乐和文学当中,《荷马史诗》有着支柱性的作用,对于古希腊的人来讲,《荷马史诗》除了是对音乐展现的一种手法,更是精神文化的结晶。

和《荷马史诗》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诗经》在它之前就出现了,在西周(约公元前8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诗经》对这个时代产生的大量诗歌进行了汇总。内容涉及三类,分别是风、雅、颂,这里所说的风其实就是民歌;雅是由大、中、小三类组成,其中的诗歌都是由贵族所创;颂的诗歌主要为祭祀为主。这些诗歌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人以唱的形式将其进行了直接的展现。可以说,《诗经》的应运而生,孔子的推动非常的关键,是孔子精心地整理了所收录来的诗歌。《诗经》中的内容涉及的比较广,诗歌以四言的形式为主,使用的手法分别为赋、比、兴,可以说,因为《诗经》的出现,给后期不同的诗歌的创作带来直接的影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在其中的地位非常的高。

将《荷马史诗》和《诗经》进行对比,其本质是比较类似的,而且都在很早的时期出现了,一个在东方诞生,一个在西方诞生。可以说,在地理位置上非常的遥远,然而,它们出现的时间比较相似。对于现代的中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表现形式是否有差异,两部著作对中西方音乐有什么样的影响等,如果能够在音乐史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音乐史的教学水平从本质上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古希腊与我国早期在音乐思想方面的比较

西方哲学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可以说,一些伟大的哲学家,都是来自古希腊,这些哲学家对于世界来说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其中的著作,更是对音乐思想的独特体现。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音乐的声音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可以说,大部分的艺术,都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从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模仿的对象和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所以,所形成的艺术类别也是多样化的。

在我国秦代,《乐记》中讲到:“‘物动心感’是音乐的主要来源,只要有声乐,人的心里就会产生音乐。”可以说,音乐的形成,是人们的心中产生,人们因为内心有所感触,就会以音乐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人的内心因为外界给其带来的刺激,共鸣的产生,最终形成音乐,可以说,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古代,都是唯物论。

关于音乐对社会的作用,在古希腊,人们对音乐教学特别的重视,不管是家庭非常贫穷,还是非常的富裕,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进行音乐教育的熏陶。人们认为,音乐能够帮助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旦音乐不存在,社会将会非常的混乱,没有秩序。可以说,在古希腊时期,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音乐素养非常的高,将受到极高的待遇,并且被十分的尊敬。

对于我国来讲,《乐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對音乐的重视。古人认为,音乐不同,给人带来的教育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的,对不同的人群有着差异性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古代,音乐更是直接反映了社会等级的森严,从《乐记》当中就能看出,它除了展现出古人非常重视音乐,更对古代社会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直接的反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管是西方音乐史,还是中国音乐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这两者的研究也会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音乐教学法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音乐史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创新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手段,使这门学科更接“地气”,更为学生所喜爱才是所有音乐史学从教者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陈瑜.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6,(18):34. 

[2]曹颖.对中国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创新发展的思考——“20世纪音乐”部分探析[J].黄河之声,2016,(22):44-45. 

[3]姚沛彤.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23). 

篇6

关键词:诗眼 意象 情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公元763年写的“生平第一首快诗”。全诗字字表现了激动心,句句洋溢着喜悦情,读后,无不被“喜欲狂”的情绪所感染。陆红兵老师从贯穿全诗的主旋律――“喜欲狂”入手,激发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表现诗歌韵律,丰满诗句意象,理解诗歌内涵,体会诗歌情感,演绎出古诗教学的别样精彩。

一.紧扣诗眼,读出“喜”之韵

师:看来我们在读古文、读古诗时要特别注意古今音或古今义的变化。

……

师:你觉得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1:高兴、兴奋。

生2:这是杜甫写下的一首快诗,全诗充满着一种喜悦之情。(师板书:喜悦)

师:那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喜悦表达出来?古诗是可以唱出来的,现在我们唱不了,但我们在读的时候,在语义停顿上,如果最后一个字是第一声或第二声的时候,我们就适当地延长一点,比如说,“剑外/忽闻――传/蓟北”。谁来读读?

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对照注释、读懂诗意的基础上,陆老师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读出节奏和韵味,这是针对律诗形式的初步朗读。

二.丰满意象,体会“喜”之情

通过朗读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后,陆老师让学生先默读古诗,圈出认为最能体现诗人喜悦之情的字词,想象当时的情景。再小组交流并根据理解和想象,吟诵相关诗句。

师:你觉得诗歌的哪儿表达出这种喜悦?

生:我从“满衣裳”看出喜悦。

师:为什么?解释一下。在读“满衣裳”的时候,眼前是怎样的情景?

生:我画的是“涕泪满衣裳”,杜甫第一次知道官军收了河南河北,高兴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所以眼泪满了整个衣服。

师:他是怎么在那儿哭的?

生:我认为他很喜悦,眼泪都满了,这就是他对家乡的一种喜爱和思念之情。

师:不是偷偷在那儿哭,而是――(痛哭一场)

……

学生纷纷交流圈画的意象。此环节,陆老师引导学生读出诗句中的关键词,想象词语背后的生活情景,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读出诗象,体验诗人为何会有如此“喜欲狂”的情感,表达这种无与伦比的喜悦,使杜甫“彼时彼刻”的情感叩击学生“此时此刻”的心扉,让学生在文本缝隙里寻找语用点,体验意象叠加的语言魅力,真正达到“披文以入情”。

最后,分别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楷书、隶书、草书三幅书法作品,在朗读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歌的经典,也欣赏到不同书体的美感,领略中华书法之神奇,熟读成诵的目标自然水到渠成了。通过让学生猜测:如果杜甫当时写这首诗,会用哪一种书体,为什么?指向草书,以书体的选择再次触摸诗人“喜欲狂”的心境。

三.感悟情怀,探究“喜”之源

师:老师最近在读《安史之乱》,有个章节专门介绍杜甫的(出示段落,转引自彭丽华《安史之乱》人民出版社)。这当中红色的都是当年杜甫经过的地方,从这些地方,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诗人颠沛流离,到处漂泊。

师:那么现在,这种生活就快结束了,他当然高兴。

那么这一路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也找了两句杜甫的诗(出示《彭衙行》)他在彭衙这个地方用这样几句诗写了当时的生活。自己读一读,妻子在愁什么?

……

师:(出示一组安史之乱图片)其实这样的情景何止是杜甫一家,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安史之乱之后,可以说是遭受了一场浩劫。而如今,胜利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为什么这样喜悦呢?杜甫为谁喜悦?

生:他在为国家而喜悦,在为千万个流落他乡的人民而喜悦。

……

文字、图片及杜甫诗《彭衙行》的引入,使“安史之乱”给家庭、社会、国家造成的灾难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了解了作者数年的生活,对杜甫生活境遇的感受和理解也就有了质的变化。

篇7

此公告在天涯社区、小众菜园论坛、左岸文化网、新浪微博等贴出后,立刻引起反响,先后有近二十个省市或网站响应天涯杂志社的提议。2011年1月6日晚,全国十多个城市热爱史铁生的人们,同步点燃烛火,朗诵史铁生的诗歌和散文,为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作家送行。

海口“钦生之夜”烛光追思会在白沙门公园缘缘堂举行,韩少功、马原、蒋子丹、徐敬亚、王小妮、耿占春、刘齐、孔见、单正平、李少君、崽崽、王雁翎、刘复生等作家、诗人、学者、《天涯》杂志社同仁、热心读者共计八十余人参加了追思会,纪念这位纯粹的、参透生死的、用心灵写作的作家。

《天涯》杂志前任主编、作家蒋子丹为“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主持人,她在主持词中说:“七天之前,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新时期以来始终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史铁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叫他又爱又恨的尘俗世界。今天,为了送别铁生,我们集合在这里,重新吟诵他的诗文,也向他的在天之灵说出我们内心的怀想和祝愿,用超越时空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庄严的对话。每一个人的肉体终会消亡,但高贵的灵魂会随着精神的飞扬得到永生,大家真挚的感念和祈祷,将护送铁生的灵魂,走向他生前无限向往的自由光明之巅。”

作家马原、韩少功、刘齐、耿占春、徐敬亚、孔见、单正平、崽崽、高蓓、赵瑜,以及史铁生的热心读者刘耿、周泉根、梁伟等先后发言,追思往事,畅谈感想,不少人当场泪落。来自海口朗读协会的代表,吟诵起一首首史铁生的诗:《最后的练习》、《节日》、《遗物》、《希米、希米》……人们用烛光照亮他前往天堂的道路,用他的诗来纪念他,用祝福为他送行。

追思会上,《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代表《天涯》杂志发出《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由全国作家与读者自愿捐款,塑造史铁生铜像安放在北京地坛公园。与会者纷纷响应,当场为建立史铁生铜像捐款,经过海口市琼州公证处公证员现场公证,共募得款项27773元。该倡议是由海南师大教授单正平首先提出,经过《天涯》杂志同仁对细节进行认真考虑之后形成的。

当晚八点,全国十多个城市同步举行了“‘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

宁夏银川“铁生之夜”:由《黄河文学》杂志社主办,来自银川的文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追思会。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说:“人们看上去是在怀念一个作家,事实上是在向一种精神纯度致敬,也是向一种人格高度致敬。”与会者点燃蜡烛,全场默哀;播放了介绍史铁生先生生平及创作情况的视频;随后,大家主动上台朗诵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并向先生遗像献花,在十米长卷上写下自己对先生的寄语。

湖北武汉“铁生之夜”:由湖北作协“我们爱读书会”主办,作家方方、李武育、刘醒龙、陈应松、董宏猷以及“我们爱读书会”的部分会员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追思会。方方简短的讲话后,作家们便以自己的方式,回忆着与史铁生的接触和交往的点点滴滴。刘醒龙讲述与史铁生的第一次见面,称史铁生是我们时代的文学大师。方方回忆了自己两次拜见史铁生的过程,并朗诵了史铁生的诗作《永在》。车延高托人现场朗诵了自己的诗歌《致史铁生》。武汉诗人阿毛,也请人带来了悼念作品《挽歌》。

四川成都“铁生之夜”:由弘文书局主办,现场书迷与文化界人士一同追忆这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在追思会现场,点点烛光寄托着读者们对史铁生的哀思,整个书局的气氛哀伤却又安宁。读者手持、百合,诵读史铁生作品,再次回味经典。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全京主持追思会,他说:“……史铁生是一位安静、有疼痛感的作家,当下,如史铁生这般有着独立精神且兼具忧患意识的作家不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史铁生心灵的健全程度超过了很多人。”

山西太原“铁生之夜”:由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主办,北岳文艺出版社协办。位于并州南路的北岳文艺出版社七楼会议室里,齐聚了蒋韵、张锐锋、潞潞、傅书华、王春林、鲁顺民、王灵善、李建华等数十位作家、诗人、学者、编辑,大家表达了对史铁生的景仰和怀念。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长蒋韵说:“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与其说是追思,不如说是‘以文会友’。铁生,你就在我们中间,烛光点燃了,我们静静地聆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听你曾经有过的惨烈挣扎:现实与梦想、理性与激情、肉身与精神、命运与信仰、怨恨与宽容、困苦与欢乐……你将使我们这个夜晚变得丰富,正如你的存在、你的文字使中国文学变得更丰富、更深刻、更纯粹、更诚恳一样。”

湖南长沙“铁生之夜”:由《潇湘晨报》主办,在曙光北路66号PAGE 1咖啡馆举行,何立伟、何顿、叶梦、彭见明、王平、宋元、吴昕孺、孟泽、彭海燕、张景思等作家以及二十余名长沙读者参加了追思会。与史铁生相交二十五年的友人姚平先生,也从岳阳打来电话,朗诵了纪念史铁生先生的诗歌,读完潸然泪下,大家极为感动。

山东龙口“铁生之夜”:由万松浦书院主办,万松浦全体员工参加了这次追思会。万松浦书院常务副院长田连谟先生宣布“铁生之夜”追思会开始,全体员工向史铁生的遗像献上金黄色的,并点亮蜡烛,追思这位杰出的作家。隆重的追思会上,大屏幕上映出作家的生平,令员工们又一次走进了史铁生作品呈现的境界。烛光点点,朵朵,寄托着与会者的怀念与哀思。

云南昆明“铁生之夜”:由麦田书店、夏沫莲花音乐吧主办,参加本次“铁生之夜”追思朗诵会的有于坚、雷平阳、韩旭、钱映紫、朱晓华等云南知名作家、诗人和文艺工作者,以及云南电视台、《大观周刊》、昆明阳光频率、新浪网云南站、搜狐网云南站等各媒体的编辑、主持人、主播等。点点烛光中,朗读作品、追忆感怀,现场沉浸在哀思当中。诗人于坚追忆了他与史铁生相识的点点滴滴,并为追思会做了总结:“一个伟大的作家去了,大家愿意聚在一起怀念他,这就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地方!”

北京“铁生之夜”:由清华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社团主办,格非、李洱、王中忱、刘石、解志熙、蒋一谈、潘采夫、李莎等作家、学者、编辑、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以及清华大学多名学生参加了追思会。大家追忆了史铁生与清华的渊源,也沉浸在史铁生作品的精神力量当中,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刘石说:“史铁生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内心丰盈的作家。”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说:“一个作家去世了,有这么多读者纪念他,在中国作家中是第一位。这是铁生的荣耀,也是文学的荣耀。”

陕西西安“铁生之夜”:由《手稿》杂志主办,在西安唐遗址公园举行。黄海、第广龙、马召平、邹赴晓、吕虎平、王琪、王潇然、高勇等几十位青年作家、诗人参加了追思会。许多青年闻 知后,也自发陆续来到西安唐遗址公园,将五十九支蜡烛围成一个大大的心字,为他默哀祈祷,朗诵怀念他的诗歌。大家点燃蜡烛,在凛冽的寒风中,映出橘黄色的光焰,烛光中,史铁生先生不朽的生命依然灿烂。

广东珠海“铁生之夜”: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绿地文学社、晴天心理工作坊的同学们齐聚在追思会上,表达对史铁生先生深深的思念。一段视频《我与地坛》拉开了追思会的序幕,师生共同朗诵史铁生先生《节日》、《永在》等经典作品。绿地文学社刘茗飞老师吟诵了杨文丰教授的诗歌《眼盈泪兮师已逝――痛悼伟大的中国作家史铁生先生》。与会同学点燃五十九支蜡烛,寄托哀思与怀念,愿史铁生先生一路走好!

青海西宁“铁生之夜”:由青海省作协主办,青海作协数十人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由青海作协主席梅卓主持,介绍了史铁生的生平和作品,并朗读了他的作品片段,以表达对这位“用生命书写生命”的作家的深切缅怀和纪念。追思会上,作家们认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连接在一起,可以说他是在用生命写作,用生命追求文学理想。

甘肃兰州“铁生之夜”:兰州的追思会因故延迟,于1月7日晚上举行,叶舟、娜夜、阳r、人邻、古马、梁积林、于贵锋、袁俊宏、郭晓琦、王焱、顾军、谈振国、武强华、舒眉等十多位作家、诗人,汇聚在皋兰山下、黄河之畔的兰州,共同追思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期间,大家共捐款一千四百元整,将汇至中国作协的相关部门,用于今后有关史铁生的一些纪念活动当中。

江西新余“铁生之夜”:江西多位作家、诗人参与。江西新余仙女湖畔的一间会议室内,在李晓君、江子两位主持人提议下,作家们肃立于闪烁的烛光周围,伴随《思乡曲》低缓的旋律,深切缅怀史铁生先生。作家王晓莉认为史铁生的离世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李晓君认为史铁生的作品蕴含了人的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生命的终极关怀意识,是一位令人敬重的作家。何立文认为,怀念史铁生的最好方式是重读他的作品。

广东佛山“铁生之夜”:由《佛山文艺》杂志社主办,文能、张况、周崇贤、申志、郗选等作家、编辑、传媒人以及《佛山文艺》部分编辑、《佛山电视周报》部分记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学生等数十人参加了追思会。到会者深情点燃追思蜡烛,肃立默哀。随后,部分到会者接力朗诵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经典作品,对史铁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佛山文艺》总编辑文能说:“中国作家逝世的很多,但像史铁生这样,逝世后引起全国各地这么大反响,人们自发组织追思活动,在我的印象中这还是第一次。它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中国人的精神层面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广东广州“铁生之夜”: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陈剑晖、王萍、董光柱等多位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苑》、《文学报》编委,众多文学青年、在校学生参加了追思会。华南师范大学文一栋三楼会议室中,白烛在冬夜寒风中颤抖着哀沉的微光,与会者肃立默哀,并为史铁生先生献上白花。与会者认为,史铁生用他闪耀着力量与光辉的文字将生命意义的思考带给每个读者,叩问和衡量生与死的价值,让生命的尊严延续。这次追思活动,是对史铁生一生的回望,也是对一个伟大作家,一个高贵的生命行者,致予的最隆重、最崇高、最诚挚的礼赞。

此外,还有河北文化界网举行了网络“铁生之夜”追思会,建立了网上燃烛纪念馆,网友们可上网点击为史铁生燃烛追思。河北作家谭湘、何玉茹、崔立秋、阿宁、郭宝亮、康志刚、梁东方、刘江滨、刘向东,都在网上发文纪念史铁生。作家谭湘认为,在精神面对物质几乎全面溃败,物欲和机术充斥方方面面的今天,史铁生让我们感觉到精神的抵抗。众多网友也在网络上点烛留言,表达了对这位他们所敬重的作家的怀念之情。

篇8

关键词:中日诗歌 马意象 创作特点 文化差异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日古典文学中的语言比较研究”(11BWW001)

马是最早进入人类生活及文学视野中的动物之一,在中日两国的诗歌作品中都存在着大量描写马、咏叹马的诗歌。然而,我们在阅读时不难发现,马这一意象在中日诗歌中的含义既有相似点,也有大相径庭之处。这样的差异有哪些体现 ?虽然目前中日两国对于唐诗及和歌的研究论著繁多,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具体地考察某一典型意象,特别是考察马意象的平行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选取《万叶集》及白居易的诗歌作为比较分析的文本素材,通过大量年代相近的诗歌例子,比较两国诗人对“马意象”的审美差异,并分析各自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一、《万叶集》中“马”意象的内涵

早在公元4世纪末,马文化就已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日本出土的该时代的文物中,就发现了很多马具,如马镫、马鞍、辔,此外还有很多以马为题材的纹饰、首饰等,这就反映出马在当时已进入了日本文化和生活之中。而《万叶集》所收录的和歌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 万叶和歌对当时马的使用情况也有所描述。《万叶集》中,提及马的和歌多达九十二首,且马匹的名称众多,按照毛色、身高、年龄又分为马、驹、赤驹、黑驹、青马等,[1]内容涵盖交通、出游、狩猎、祭祀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万叶歌人还将马划入审美体系当中,赋予马意象独特的内涵,了解这些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万叶集》中和歌的涵义。慨括起来,《万叶集》中“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以下几种情感。

(一)理想男子的形象化身

恋歌在《万叶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马”意象也常常出现在恋歌中,如《万叶集》中的第1271首和歌:

くありて居にゆる妹が家(へ) に早く至らむ [2]

右ノ一首ハ、柿本朝臣人ノ歌集ニ出ヅ。

(远在云居地,吾能望妹家,黑驹应早到,快马把鞭加。上一首,《柿本朝臣人麻吕之歌集》出。)[3]

这首和歌出自万叶集代表诗人柿本人麻吕编著的《柿本朝臣人麻吕之歌集》。该歌集本就以抒情著称,而这首和歌风格朴素,感情表达直率,体现了万叶集的风格。和歌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马的骨质、眼睛及形体,也没有正面描写“妹”的身姿神采,仅通过扬鞭催马的动作就表达了男子望眼欲穿、渴望尽早与恋人相聚的心情。“黑驹”则成为该男子的形象化身。可以说,虽正面“不着一字”,但又“尽得风流”。此外,还有《万叶集》中的第3313首和歌:

川のの石踏み渡りぬば玉の(くろま)の来(く) 夜は常にあらぬかも。 [2]

(河川流漱处,踏石渡河来、黑马前来夜,经常岂少哉。)[3]

这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创造的反歌,与前一首相比,表现方法更为含蓄而细腻。这首歌的前半句描写了潺潺流水及渡河时所踩的石头,传递出浪漫的意境,为后半句做铺垫。而后半句则感叹“黑马前来夜,经常岂少哉” ,“黑马”成了那名男子的化身,痴情的女子如盼恋人到来一般盼望见到黑马的身影,表达了女子的闺怨。因此,它不仅仅是男子的坐骑,也成为寄托相思的对象。黑马的外形阳光、刚健、潇洒,而黑色则给人以稳重成熟的感觉。与其说以马喻人,一语双关,不如说在马中原本就蕴含有人的影子。

(二)表达离别的情绪

古时人们的远行离不开马匹。在日本和歌中,歌人为了渲染或表达离别的情绪,往往运用马匹这一意象为和歌的抒怀写意服务。如《万叶集》中的第365首和歌:

津山打ち越え行けば我(あ) がれるぞく家恋ふらしも。 [2]

(笠朝臣金村,盐津山作歌二首)(行越盐津山,我乘吾马驶,家人恋我乎,我马失蹄矣。[3]

这首和歌为奈良时期宫廷歌人笠金村所作。众所周知,马匹是古代交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工具,承载着人们出行的任务,因此,歌人在创作远行、送别题材的和歌时,常常会加入马匹的形象,这首和歌就是其中代表。和歌的上半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将要骑着马翻山越岭,穿越盐津山;后半句则感叹道:家人一定很不舍吧,我的马都失蹄了。此处的“马失蹄”这一行为未必是真实发生过,在日本古典和歌中,认为马是由于不舍才造成失蹄, 因此常常以“马失前蹄”喻家人思念远行的离人,已形成固定模式。中国也有“马失前蹄”这一成语,其中的“失“字与“失手”的“失”意思相似,用于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相同的动作在两国文学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三)表达缅怀天子的心情

《万叶集》代表歌人柿本人麻吕曾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歌人,其创造的和歌也常常与皇家的行幸游宴、狩猎祭祀等活动有关,而柿本人麻吕本人也与天皇、皇后、皇子们关系密切。在《万叶集》收录的其八十四首和歌中,有这样一首:

日(ひなみ) の皇子の命のめて御狩立たししは来向ふ(0049)[2]

(日并古皇子,名驹并辔驰,驱驰来狩猎,此已是其时。)[3]

这幅浮现在作者脑海中的画面,是他幻觉的假象。因为此时草壁皇子已经去世。在作者的脑海里,已故的草壁皇子与其子轻皇子(文武天皇)并驾驰骋、一起狩猎的日子终于到来。 [5]已经死去的皇子怎么可能死而复生、与儿子一起骑马狩猎呢?为何作者要描写出如此荒诞的场面?这首和歌可以说是一首草壁皇子的挽歌,并且反映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柿本人麻吕为草壁皇子写的挽歌之所以如此出色,不仅仅是因为其宫廷歌人的身份职责, [5]还因为他对于草壁皇子带有真挚的崇敬与缅怀的心情。而且对于当时的轻皇子(即已故草壁皇子的儿子)及其身边的追随者则带有不满的情绪,[5]因此格外怀念草壁皇子当政的时期。他将草壁皇子视为神明,希望这样的明君能再次出现,哪怕只在幻想中出现,也能带给他莫大的安慰与鼓舞。这样一位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可与日争辉的明君,他出现时的形象正是在名驹上驰骋,说明骑马与皇子英明神武的形象有着莫大的关联,名驹不仅是贤君的坐骑,更成了贤君的代称。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马意象

白居易所处的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白居易所作的咏马诗自然也不在少数 。使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的专业版进行搜索,可查得在白居易诗歌中,仅仅诗题中含有“马”字的就有35项匹配。[5]此外,还有很多诗歌在内容上与马有紧密的关联。在此,对白居易诗歌中马意象的含义做大致的分类与归纳,其笔下的“马诗”主要与以下主题有关:

(一)战事的象征

唐朝时期对外军事交锋频繁,而对于在广阔的沙漠、草原地区开拓疆土防卫外敌,马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因此,在构建马意象、咏叹马时,往往与战争、边塞及文人的功业情节有关,如白居易的《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出自《全唐诗》卷451-31):

旌钺从,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鹭下辽天。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由诗歌标题可知,这首诗是为了答窦七行军而作。诗歌开头便营造出一种排云驭气的气势,“旌钺”象征着权杖,已体现出要建功立业、效命疆场的豪情;而“夔龙”“鹭”都是神话中非同一般的动物,在此称赞对方的身份尊贵与能力出众;“赭汗”则指骏马的汗水,常借指骏马,在此与“骑骄马”搭配,比喻对方身姿矫健如骏马,与座下的骄马十分相称。而在《想东游五十韵》(出自《全唐诗》卷450-3)中,马的意象也具有典型性: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节选)

在这几句诗歌中,白居易以其惯有的朴实浅显的笔调描绘出国泰民安的场景,是其对于国家及人民生活的美好设想。诗歌中以“销马”暗指“消战”。若国家无战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自然也就不需要大量的战马,因此便出现了“郊静销戎马”这样不合常理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马”在作者心中已与战争密不可分。

(二)表达离别的情绪

幅员辽阔的中国,运输、狩猎、旅行,都离不开马。因此,在“远行”“送别”这样题材的诗歌里,都少不了马这一意象。白居易的《离别难》(出自《全唐诗》卷27-101)就具有代表性:

杨柳陌上送行人,马去东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

诗歌题目已经点明这是有关离别的诗歌,但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如何“送”行人、如何“离别”,短短四字“马去东回”就精简要约地概括了送别的过程,令人仿佛听见嗒嗒的马蹄声,看到马匹飞奔而去后扬起的黄沙。诗人不忍写人的离去,只能落笔在马的奔跑上,反而烘托出了离别时凝重伤感的气氛。 类似的典型诗歌还有《送客归京》(出自《全唐诗》卷441-43):

水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从首句“水千里”,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送的客人归京的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既有水路又有陆路,句末还使用一个疑问句以加强语气,突出归京路途艰辛不易。 从诗人对“舟”与“马”的对仗手法来看,舟与马在当时都是可以承担长途重负的主要交通工具,“四千里”的漫长路途中,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表达有才之士不得志的情怀

马的品德与际遇格外能引起士人的共鸣,唐人常常以良马比人才,文人墨客也往往以良骥贤才自居。而当才华得不到知遇,壮志得不到舒展时,则常以年老、衰弱、羸弱的良马自比,写马实为写人。[5]白居易的诗歌中,老马瘦马的形象不在少数,如经典讽喻诗《羸骏》(出自《全唐诗》卷424-8):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诗中的“骅骝”为赤色的骏马,这样从外形到品质都算得上上乘的良驹,却落得无人饲养,以至于“踏冰”“卧雪”,无容身之所;吃的是“寒草”,尚不足以果腹,可谓饱受冻馁之苦。独自立在黄河边,向着风中嘶吼的这番景象,其意境和气氛,都称得上“凄婉激烈,风骨情景”。诗歌中不仅记叙了骏马的悲惨命运,还塑造了一个阶级对立的形象:驽骀(劣马)。 由于得不到相马人的赏识,千里马最终竟被官吏运进军队的马厩,化为了饲料,供劣马食用。两种产生如此强烈反差的结局,令诗歌更加切直刻露,讽刺效果无可复加。通过“瘦马”这一意象,鞭挞了统治阶级用人时见识浅陋,品学优良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受人迫害,平庸无才的小人当道,嫉贤害能的社会现实。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万叶集》与白居易诗歌中的“马诗”既有相似的一面,又存在着一定差异。相同的“马”意象在中日两国的诗人眼里有共同的欣赏点,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传统特征与不同的审美情趣。《万叶集》中的“马诗”大致有以下创作特征:(1)在主题方面,重视个人的悲欢离合。从题材上看,《万叶集》的“马诗”中,感怀咏物、离别忧旅、闲适抒情的作品较多,与诗人个人的处境、情感关系更为密切,如“行越盐津山”“河川流漱处”等诗句。(2)在选材方面,寄情四季景物。《万叶集》的马诗中含有大量自然景物的意象,如山叶、溪水、青山、荻花、秋风等,歌人的审美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自然景物本身美的特征上,并竭力令自身融入大自然,如“馨香兹信土”“呼犬来闻猎”等。(3)故事的情理较为朦胧。《万叶集》中的“马诗”常常仅仅借马写出一个场景,描绘出一个情境,传递出某种感情。但并不描写出事件的梗概、前因后果、人物关系等,从时间到空间都较为模糊。

与《万叶集》相比,白居易的“马诗”有以下创作特征:(1)作品的内容、风格深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或体现功业情节,抒发报国之志,或影射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其进行批判、讽刺。(2)气魄宏伟、风格凌厉。白居易的马意象常常使用于御寇、戍边、报国等题材中,诗人运用“赋比兴”等各种写作手法,写出磅礴的场面,塑造出昂然的形象,达到鼓荡人心的艺术效果。(3)把马身上的特征与人的特性巧妙结合,将良马树立为人世追求的伦理楷模。与《万叶集》相比,白居易诗歌关注点已超越了意象本身,扩展到了人的社会道德上。

中日两国诗歌中的“马意象”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与两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社会发展阶段、风俗习惯等具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浩逊.唐代咏马诗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 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万集[M].京:有精堂出版,1969-1977.

[3] 诗苑译林――万叶集上下册[M].杨烈,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 中村润子.关于日本初期马文化的源流[J].箫爱民,译.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5).

[5] 中西.万集のことばと四季万本3[M].株式会社角川店,昭和六十一年(1986).

[6] 黄建辉.唐诗马意象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08.

[7]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唐诗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 梅原猛.万を考える[M].新潮社,昭和五十四年(1979).

[9] 宋再新.千年唐诗缘:唐诗在日本[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0.

[10]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 傅璇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篇9

【关键词】文本类型 诗歌翻译 艺术性与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16-02

一 背景介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在德国出现了以卡塔琳娜·莱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她第一次提出了文本类型的划分。虽然这一理论后来遭到部分理论家的批评,但它从交际的目的出发,对翻译实践活动仍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莱斯认为不同的文本类型具有不同的语言功能,而语言功能又会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她将每一种文本类型的特点归纳如下:

1.单纯事实交流

信息、知识、观点等。这时用来传递信息的语言维度是逻辑或者所指的referential,交际中的焦点是内容或“主题”,此时的文本类型称为信息型文本。

2.创造性行文

作者使用了语言的美学特点。文本作者或“发送者”被置于一个很显著的位置,文本的形式也变得十分重要,此时的文本称为表情型文本。

3.引起行为反应

吁请功能文本的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语言的形式是对话式的,其焦点是“吁请”,因此莱斯称之为操作型文本。

根据莱斯的描述,表情型文本的语言功能在于表达发出信息者的态度;语言维度是审美性的;语篇重点关注形式;译文应该传递审美形式;翻译时应该使用“同一”策略,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文本形式、美学形式及作者的个人风格,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诗歌是最典型的表情型文本,具有强烈的艺术性,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著名大师闻一多也曾说过:“浑然天成的名句,它的好处太玄妙了,太精微了,是禁不起翻译的。你定要翻译它,只有把它毁了完事!……诗意的美,完全是靠‘句法’表现出来的。你读这种诗仿佛是在月光底下看山水似的。……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这样得来的效力准是特别的丰富。但是这样一来中国诗更不能译了。”

虽然翻译诗歌很困难,但根据文本类型划分不难看出,诗歌语言修辞多,美学形式明显,属于典型的表情类文本,翻译应忠实传达原文的文本形式、美学形式及作者个人风格,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因而诗歌的翻译必然要求作者将诗歌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完美呈现。

二 文本类型理论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性应用

文本类型理论强调诗歌翻译必须关注文本形式,这给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出了挑战,但它对于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归类和翻译方法描述,又为译者提供了参考,如形式、韵律、用词、文化的传达等等。

登鹳雀楼 On the Stork Tower

王之涣 Wang Zhihuan

白日依山尽,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glows.

黄河入海流。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穷千里目, You will enjoy a grander sight,

更上一层楼。 If you 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

语言功能上,原文没有明确的人称所指,而译文最后两句利用第二人称的特征和功能,一改前两句的表达形式,使作者的态度和思想跃然纸上。首先,译文关注语言的审美性和语篇形式,前两句在语序上采用主谓倒装,后两句换回正装语序,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次,译文在整个形式上尽量向原文靠拢,每一句都保证长度一致、音节相等。最后,译文押韵方式是aabb,虽然这样的押韵方式不同于原文,但这种创造性的改变,正好将原文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传达给读者。读完整个译文,读者已能感受到译文既完满表达了作者的意图,也没有画蛇添足,增加任何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与原文保持一致。

虞美人 The Lost Land Recalled

李煜 Li Yu

春花秋月何时了?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往事知多少?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小楼昨夜又东风,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雕栏玉砌应犹在,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只是朱颜改。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

问君能有几多愁?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原文没有明确人称,但译文采用第一人称,使文章更添伤感,充满悲感情怀,同时,译文在语气上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如疑问、感叹,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词没有唐诗的工整和骈俪,译文也把握了这一点,在形式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长短句结合。原文、译文都采用aabbccdd的韵脚,使读者觉得这首词本就是用英语创作的。译者明显的“同一”翻译策略,保证了与原作者立场的高度一致。

上述两篇译文都出自翻译大家许渊冲。从分析可以看出,许氏的译文和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达到很高的一致性,特别是莱斯强调关注语篇形式、重视文本审美性的传递,这与翻译的“二度创造性艺术”不谋而合。

三 结论

中国从近代开始兴起翻译文学,虽然其中诗歌翻译最早开始,但不论是从翻译的队伍、翻译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方面考察,还是从翻译作品的影响上看,翻译诗歌都无法与翻译小说相媲美,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诗歌的不可译性”,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难于其他体裁作品的翻译。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诗歌集艺术性与创造性于一身,想要获得优秀的诗歌译文,其艺术性与创造性必不可少。这就造成许多译者在遇到中国诗歌翻译时便会望而却步。

本文引入卡塔琳娜·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将其指导性地应用到诗歌翻译过程中,结合适当的例子,从艺术的角度、诗歌翻译创作性的维度分析优秀诗歌翻译的过程与方法,以期为中国的诗歌翻译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同时让译者认识到翻译中国诗歌也有“捷径”,也有更具指导性的翻译方法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陆如钢.诗歌译文的文本差异与读者反映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领悟

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到乐府、唐诗、宋词……直至“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诗,诗歌的艺术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曾经有位名人说过:“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活”。诗歌是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最凝炼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思想,给人最充分的愉悦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在我国几千年灿烂辉煌的诗歌传统中,唐诗无论从内容、思想、艺术价值和形式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间流传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便是对唐诗的价值的肯定。唐诗中无论是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都能给人以意境浑融、音韵优美、情景契合的真切感受,从中不难体会作者炽热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艺术素养。中学语文教学不光应着眼于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应着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便不能偏废对学生的美感教育,通过课文(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对学生进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

一首把诗歌艺术的意境美、形象美、音韵美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优秀作品,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诗歌的教学中从诗的形象美和音韵美入手,再现诗的意境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1 品味美的语言

诗歌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领略语言的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诗歌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其语言必须精练、准确、富于表现力,还要求音调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诗歌的形式美是属于物理存在层之美,它通过其符号即诗歌的外在形式(色、形、音等)“直觉式”地引起人的“悦耳悦目”的初级美感。闻一多先生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就是这一层次的美。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形式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诗人选用的词语色彩绚丽,富有立体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讲解完生字词后,我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录音,从听觉上不断给学生以刺激,在潜意识中营造优美的诗歌氛围。笔者又给同学讲解一些押韵、对仗、平仄等韵律常识,结合课文,具体分析。诗体上属七言绝句,平仄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变化;对仗上面讲述了词性相同,词义相对的“工对”,词义相对的“反义对”,词义连贯,组合成句的“流水对”等。通过以上诗律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学古诗的兴趣大增,记忆古诗的积极性大有提高。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同学根据所学所感即兴朗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

2 感受美的形象

在体味唐诗优美的韵律之后,不免被其中描绘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景色吸引。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形成一幅别具特色的“春日送别图”。苏轼曾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恰与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培养学生体味诗歌形象美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先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朗读后的感觉,再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送别图”,图中应包含诗中所有意象,并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对学生悟形象美的训练上,我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诗中的意象(黄鹤楼、孤舟、碧空、长江等)均有所表现,然而在拓展诗歌意境和空间上尚有不足。许多画面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唯独不能把作者与友人的伤感别离呈现给读者,反映出同学们生活阅历贫乏,因而不善于捕捉细节突出主题。把课文中的插图与同学们的绘图加以比较,找出长处,指出短处,让同学们对这首诗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诗歌形象美的特色。

3 品味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诗歌,是作者强烈情感的外现。钟嵘在《诗品》中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然而本诗的情感流露是通过意象构成的图景传达给读者,于是形成了该诗的意境。意境是情景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句话道出了情与景是意境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说明了意境美的生成条件便是情与景的相浑融与契合。好诗就是情景结合的典范,涉及到该诗则是它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