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9 08:4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长江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的教育要指导学生诵读一定篇目的诗歌,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品读鉴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古诗歌的鉴赏能力。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呢?
一、在指导朗诵中不断与读者心灵相通
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感情内涵,单单从形式上看来,古典诗歌还有着韵律美,即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唇齿生香。这是由于古诗歌的押韵要求。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不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一)初读,把握情感基调
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学习生字词,带学生写一写、读一读,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诗歌,通过初步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进行朗读。比如,伤古怀今型的诗歌,学生要读出沉郁、苍凉的味道;而豪放派的诗词,就需要朗读的声音比较高昂,读出豪迈的味道;而婉约派的诗词,则需要用低缓的语气,语速也要求慢一些,独处婉约清新的味道。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等。
(二)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为学生提供正确示范
学生的朗读技巧需要提高,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通过在不断地朗读技巧调整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更加标准。诗歌感情的把握,就是通过学生对于字的重音调整以及学生语速的把握,通过声音的调整能够影响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感受。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初步朗读,把握到诗歌的诗眼是悲字。那么在朗读时,首先要做到声音低沉,语速要缓一些。在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赏析该句的意象,通过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了解该句诗歌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由于第一句的诗歌意境比较阔大,学生的声音低沉,但不应消沉,而应读出一种苍凉又磅礴的味道;而在读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由于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该句诗具体好在哪里。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意象,然后截取出意象前的修饰词,通过这两个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内涵。比如,第二句主要有落木、长江两个意象,落木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而长江则一般用来比喻为历史、时间等,落木的修饰词是无边、萧萧,这就更加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悲凉之感;长江的修饰词是不尽、滚滚,使长江的境界瞬间阔大起来,既有愁绪无边无尽之感,又从时间的角度赋予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历史的沉重感。
(三)介绍作者、背景及题材,深入理解诗歌
所谓知人论世,要想解读作品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或者正确理解和朗读诗歌,都需要对于诗歌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信息是读者了解作品的台阶,没有这一台阶,会使读者在朗读诗歌时增加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诗歌采取情景交融或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任何景都是人物心情的反映,没有脱离人的情而完全是纯粹的景和物。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情更加了解,就要适当地切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甚至还可以介绍作者在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作为对比,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比如,在学习《登高》这首诗时,杜甫的生活朝代、一生经历以及当时作这首诗的情况,都对解读诗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杜甫出生于唐朝中后期,这首诗又作于安史之乱4年之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杜甫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者,深为百姓的不幸而忧虑,为国家的存亡而忧虑,加之杜甫当时又年老多病,多年的羁旅之苦使他在重阳节登高望远之时,思想之情更加浓厚,因此,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登高》。
二、让诗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2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篇3
黄河路的凤阳路口有家经营了十多年的饭店――乾隆美食。冬缘老师爱摄影,也是这家饭店的老板;由于他的关系,我在这里用过几次餐,大多在二楼一间向东的包房。这间包房向西的那面是黄河路,作墙用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白天或者晚上借着昏黄的路灯,都能望见对面一栋英式风格的8层楼老房子,和底楼金晃晃的四个大字:长江公寓。每回酒酣之际,我便离席独自站在窗前痴痴凝望长江公寓夜色下影影绰绰的灯火,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
黄河路很久以前叫派克路,长江公寓很久以前叫卡尔登公寓。离它不远,原先有家专演外国电影的卡尔登大戏院,后来拆了。黄河路在80年代成为闻名海上的美食街,我迷恋这里,并非它融汇着各地的美食,我不是饕餮者,心心念念,只为了一位曾在这里生活了2年的女主人。她在长江公寓那间301室的屋子写下《十八春》和《小艾》后,怅怅然背过身,登上船,永远离开了这片带给过她欢乐、情感和悲伤的土地,去往香港,去往美国。她是个对食物极其讲究和挑剔的人,多年不看《儒林外史》,倒记得救了匡超人一命的那碗绿豆汤,小时候在天津常吃的鸭舌小罗卜汤,还有杭州的螃蟹面、罗马尼亚火腿,就连似乎是她唯一记录的关于卡尔登公寓的文字都牵连着吃:“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从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我就算是嘴刁了”,她说。如今她若是身在黄河路,定然会欢喜,可她终究是走了。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她孤单的一个人在大洋彼岸终老。
我偶尔幻想,有一天经过公寓的门房,乘上铰链电梯,按下3楼,缓缓走在3楼软软的地毯上,轻轻扣响女主人的门,向她致一声问候,送一份起士林的方角德国面包,足矣。是的,我仰慕这样一位女子,张爱玲。
贰
谢小老师给我一本《小诗文画》,厚厚的录了她的旧体诗、新体诗和国画。旧体诗够古秀,新体诗也灵巧精致,画更是“巨鹿园”那一抹蕴藉的红霞才能染就的江南烟云,一树一叶,一山一石,清润如蜜。我忍不住赞她是“才女”,她莞尔笑笑,用手拨了拨滑向眉间的一绺青丝,清癯的脸庞顿时添上几分柔媚,像她画的墨荷,不施脂粉,但闻香耳:“他是唯一嘱我学诗的人,又是首先教我习书研画的人。”她说,“我将熟读诗词,勤学书画。愿我的诗如画,愿我的画如诗。” 终究去国数年,放不下她父亲的叮咛,回到诗里,又回到了画里。
我有册她父亲的诗集,七八年前从朵云轩买来一直藏在书柜,浅黄色的封面,陈佩秋先生题了字,素雅得很。二百四十一阙长句短句虽只薄薄一本,自记下老人一生浮沉,同他的书画一般,深深荡漾着融唐入宋的风韵:“卒不能忘,以是每于茶后、醒时、绘事余、行旅中、有意无意之间,若有所触,口自吟讽,不耐细究,故率多短什,实无足言诗也。” 老人谦逊地说。我偏为他《十一月九日游栖霞山》一句“看山端为冷红来”,真的等到一个金风飒飒、玉露泠泠的日子,辞推了友人的约请,收拾行囊,踏上去南京的列车,登上了栖霞山顶。那个傍晚,枫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想到老人曾在这里笑语盈盈,看秋山晚照,听秋水潺,不禁黯然神伤起来。我遗憾机缘未能凑巧,触手未能生春,因而没有认认真真阅读过这样一位老人,即使他曾经真真实实地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篇4
【关键词】互导式课堂;诗歌教学;登高;场景描写
古诗词如何教学才能效果突出?估计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所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参极尽全力对一首诗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也许会把本来优美的诗歌进行残忍的肢解,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完美的意境与独特的魅力,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本文想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登高》为例,进行语文互导式课堂方面的探求。
“互导式课堂”强调“师生互导”,“师生互导”指教与学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即反馈与回授。师生互导的过程就是主体间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本节课尝试“师生互导教学相长”的方式,“学”在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在学情引导下调整,师生互导,优化课堂。那么,我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学情调查 练习引路
依据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然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体验:①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②前两联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时的学生还没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的复习,所以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够好。对问题①的回答,学生抓取意象不全,甚至不理解意象的含义,答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或者只有简单的名词,而无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意境概括不全面,只写出了“凄清”“肃杀”之类。对问题②的回答,没有考虑到写景的多角度多感官,要点不全;对问题③的回答,情感把握单一,体会不到诗人内心深厚复杂的情感,甚至套路化。
二、以学导教 移情入境
“互导式课堂”要求教师不要成为文本研习结论的判定者与宣读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充分的探讨研习,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对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学情检测学生没有答到我的预期答案,但反而给我下一步教学设置了新的目标。在学情反馈的引导之下,我没有急于公布练习答案,而是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①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登高》的朗读音频。极力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那个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诗人达成共鸣,甚至就化为诗人本身,身临其境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②动笔描绘当时的场景。在描写中再现场景,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三、以教导学 深刻体悟
高二学生有文本为依据,扩写成一段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准确感受意境、揣摩情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却需要教师的到位指导。我先就场景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归纳。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如下要点:
关于场景描写中的景的描写:抓住主要景物,紧扣诗中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运用联想与想象,感受意境,全面描出特点(这一点可以回答学情调查问题①);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多手法(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②)。关于场景描写中的人的描写:要对场景之中人的肖像、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绘,特别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就是诗人的情感(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③)。
指导了这些后,学生们继续讨论:关于景:诗人先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声,接着笔触由高处转向低处,凄清的沙洲以及沙洲之上盘旋的孤鸟;然后诗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萧萧而下的木叶,低头俯视,看到的是滚滚东流永不停息的江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雄浑高远的长江秋日图,从动静、远近、俯仰等角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关于人:描写了一位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多病缠身、独自登台、满腹忧愁的诗人;常年漂泊而生羁旅之愁,双鬓斑白多病缠身而悲韶华早逝,佳节之时独自登台顿感孤独寂寞,家国艰难于是忧国忧民。
讨论完了,学情检测的答案也就无需教师再宣读强调了。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场景描绘也就下笔如有神了。摘录其中之一:
13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夔州的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衣衫褴褛的诗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江边的一处高崖之上。形单影只的他满腹忧愁,正在极目远望。高远的秋空下,迅疾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木叶从天空中萧萧而下,漫山遍野一片枯黄。崖壁之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不断拍击着崖壁,洗刷着水中的沙石,清水白沙腾起了阵阵寒意。远处凄清的沙洲之上,一只孤鸟在迎风飞翔,盘旋不定,不时还传来几声猿的哀鸣。重阳佳节,本应是亲朋结伴登高手持美酒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此时,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诗人也漂泊异乡,穷愁潦倒,多病缠身,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痛苦、韶华的早逝,羁旅的孤独,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学生的小短文,抓住了主要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全面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深刻体悟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这一节课,教师巧妙引导与调整,学生积极参与与反馈,师生互导,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导,互为主体,强调“教”对“学”发生作用和“学”对“教”发生作用,这样就能教学相长,优化课堂效率。当然,教学互导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节课仅仅是初步尝试,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行探究。
【参考文献】
篇5
一、轻齐读,重美读,以读带讲
诗歌,尤其是中国古诗词,言少而意丰,情感丰厚,韵律显明。读,便尤为重要。诗词的学习如果忽略了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单靠教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了,为了完成所谓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课堂上总舍不得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以讲代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呢?在齐整的朗读声中又能感受多少美呢?
在讲授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时,让学生齐读,全班同学把这首饱含怨恨的诗读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这时齐读就不妥了。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哀怨凄美的词,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不,绝对不能。齐读将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全部改变了,直接影响学生对此词的正确解读。不合适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不同的诗歌,题材不同,感情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美读。我们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地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所以,诗歌教学,要多读少讲,在美读过程中获取美读感受,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感受,这才是真正的鉴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诗趣
当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采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形式。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注意煽情、导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文导入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煽动学生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情感,使学生获得某种情感定势。然后,在这种定势下,顺利自然过渡到对诗歌的理解。如:在上词《水调歌头·游泳》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关于三峡的《见证》短片,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已经建成,煽动学生的自豪之情。又如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激起了学生的豪迈之情。这些艺术的情感导入方式,对学生起到了激感、促进阅读冲动、端正情感导向的作用,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展开。
其次,教师要注意融情。融情是指主体置身于阅读活动中,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对诗人柳永,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即便有些同学知道,对他的认识也可能只停留在表层,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地介绍柳永白衣卿相的故事,坎坷的经历及创作情况,学习《雨霖铃》一词时学生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会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诗歌魅力。
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因为诗歌阅读是与文本进行对话,可能是读者与历史的对话,可能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鸣,也可能是读者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而不管是哪种对话,其实质都是超越时空、积极活跃、自由无拘的心理活动。
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莫不说明,他们的思维本身是自由的,是超越时空的。若无这种思维活动的自由,没有对现实时空的超越,艺术家很难创造出特异独出、姿态不俗的审美意象;若无这种思维活动的自由,没有对现实时空的超越,阅读者就很难打破时空限制,自由舒展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审美意象的王国。
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教师的助力下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作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予等待教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出现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例如李白的《蜀道难》,有些学生读到了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些看到了李白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而有些人则悟到了李白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可见,我们如果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来培养,就应该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话跃,学得有效,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四、创造活动情境,促进教学
篇6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情境导入 加强诵读 描绘文本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凝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古诗教学牵情入境,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情境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为领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学习前要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情感,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可以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可以将“诗情”和“画意”结合,可以描述感人的场面,可以比较与诗歌有关的诗文等。
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选择明快的古筝曲配乐、多媒体演示视频背景进行吟诵,让学生从中感受黄鹤楼、高山、滚滚的长江水、蔚蓝的天空、即将远行的朋友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送友人时依依不舍的心情。通过导入新课,学生还没正式学习课文已从这样的导入中初步感受到这首诗的大意。这样的设计很能激发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情境,先让学生动情,动情则易把学生带进古诗艺术殿堂,学生才乐意品味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从而更有效汲取古诗的营养,探索古诗的真谛,通过读诗而“聪慧”。
二、加强诵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1.要让学生多读多诵。季羡林教授提倡小学生要多背古诗词,在小学阶段至少要背200首古诗词,而单凭教材提供的古诗词是有限的。要想丰富学生的积累,教师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学完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我在课外组织了一次小小的朗诵比赛,让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如果是教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就在黑板上写下来,集体读一读,背一背,不求甚解,但对学生的诗歌积累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再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时,我在课前先引导学生了解“唐宋家”,然后请学生查找有关他们的资料,并且阅读他们的作品,并把这些作品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的环节设计以点带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加强信息交流。另外,这样还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教学密度,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化“字”为“声”。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呈现一个更为直观生动的形象,通过音乐,让诗歌动起来。
如:学习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配上轻柔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来诵读,使学生很快进入诗歌呈现的美丽画卷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诗意,真切地体会诗中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声光色于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描绘文本,如赏画卷心自明
小学阶段的诗歌,教材典型生动,既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具有诗歌文字省略、跳跃的特征,极富想象的空间;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意象优美,图文并茂,儿童喜闻乐见;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用儿童的生活装点世界,所选内容都是古诗中的少儿经典。教师在教学时便可以依着小学生喜爱画画的天性,让其动手描一描、绘一绘诗中所描写到的景物,这样犹如让学生步入优美的诗境中亲身体会诗歌意蕴,进而起到激感的作用。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展示图片内容:“庐山雄伟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高山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学生似乎走进这首气势磅礴的古诗词中,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由见景而生情,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学生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学生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又如:《枫桥夜泊》这首诗主要从所见所闻描写枫桥夜景,声色并见,中间用一“愁”点染,诗中那愁思满腹的形象活灵活现。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因而历来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天下。在学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总之,古诗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在教学中,入境入情地感悟才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爱国热情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阐事明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映华.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J].教师,2012(12).
篇7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哲学 研究
众所周知,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非常深刻地指出了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这些蕴涵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许多诗歌在唯美的诗意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如果在《生活与哲学》课堂中能巧用这一古老文学体裁,可以使枯燥的哲理在美的欣赏中自然而然沁入学生的心灵,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运用诗歌开展哲学教学的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新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精彩的开头,具有先声夺人之势,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诗歌里,特别是哲理诗中往往蕴涵着无比的智慧,诱发着人们无穷的追问和思考。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时,我向学生展示了配有音乐和图片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在屏幕上一展示,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不少学生轻声诵读起来。
我问: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解释一下?
话音未落,一个女生抢着回答:高大的松树,幼小时长在茂密的草丛里,就跟小草荆棘差不多,不为人所认识,所看重。直到它们长成参天大树,人们才看得见,才夸赞其高。
精彩的解释,让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我接着问: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照我在黑板上写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标题,异口同声地回答: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的开头,一首古诗,既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讲授,一举两得。
二、以诗互动,撞击火花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要求教师必须克服“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习性,注重在教学中构筑平等互动的平台,而哲学课的理论较为抽象,在教学中尤其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在教学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所有原理后,设置了“以诗会友”这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体现本节课哲理的诗句。
我激励学生: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
第二小组的一个男生站起来,脱口而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小组的一个女生不甘示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千淘万渡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第三小组有些被动,但一个女生语惊四座:“郑板桥说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学生们的活跃思维与竟相发言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对我施以激将法:老师,来几句!
好呀,同学们难不倒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课堂上,以诗互动,生动有效地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不仅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更有教师教学机智的进发,这足以使哲学课堂魅力四射。
三、以诗突破,夯实新课
哲学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抽象、难以理解,有的堪称难点。如果恰当引用诗歌进行教学,就会使这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也是学生感觉最为抽象、最难理解的观点。课堂上,我在教学矛盾双方对立和统一关系的时候,引用唐诗《径溪》:“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便能具体感悟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尤其是体会到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当我讲完“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伺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这个知识点后,学生仿佛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我有备而来,在投影仪上展示这样一则材料: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请学生对照书本上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分析王安石犯了什么错误?学生很容易得出,王安石只是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不见统一,没有看到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这样既夯实了新课,又轻而易举地突破难点。
四、以诗结尾,升华情感
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内容,取得“课虽尽而思未尽”的效果。在哲学课的结束语中,选取一些哲理诗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例如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的结尾处,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首普希金的经典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知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篇8
解读同质 层层推进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一课由《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词构成。从内容看,它们表达的都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这份思念背后的意蕴却各不相同。在教学时,我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意,在对比异同点的过程中,将教学层层推进,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怀,感悟诗词的意境。
我从一幅简笔画开始,把长江、长城和黄山、黄河等都标出来。在长城临海处标明“山海关”亦称“榆关”,在黄河南岸标明“洛阳”“汴京(开封)”两地,在长江下游标明“钟山(南京)”“京口(镇江)”“瓜洲(扬州)”三地,在黄山北部标明“和州(今安徽和县)”。接着,我点明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第一首讲的是王安石二次拜相,在就职途中心系家乡的事情;第二首讲的是在东都洛阳为官的张籍,于秋天政务繁忙之际惦念在和州的亲人;第三首反映的是纳兰性德随大军出征边关,在日夜兼程的行军途中,更加思念家乡的平安生活。这三首诗词中,王安石的诗发端于从钟山到汴京的任职途中;身为安徽和州人的张籍,因公职羁留在东都洛阳,遇寒感怀,诗记思亲之情;纳兰性德的小令则记写从京城随军去山海关一带时的豪迈与忧思。草草几笔、寥寥数语的板书,立刻把学生引入诗人的生活天地中,理解诗词内容也就不难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思考的基础,熟读成诵之后,思维才更加活跃。而对比阅读、挖掘共同点是深入阅读的起点。通过总结概括,我们可达成三点共识:首先,三位诗人都是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公干,身在外地,心念家乡;其次,三位诗人都感觉到季节的变化,睹景思情,念及故乡家园;最后,他们都是以国事为重,为百姓忙碌,在难得的闲暇时想念家乡。这样,几位诗人的家国情怀就跃然纸上。三首诗同步对比,理解便层层推进,可以收到单篇诗文讲解收不到的效果。
解析差别 开阔思路
掌握共同点以后,对不同点则要深入分析。上述三首诗词的不同点有六处:体裁不同(两诗一词),作者所处朝代不同(宋、唐、清),作品内容表现的季节不同(春、秋、冬),作者身份不同,写诗时的心境不同,对为官的心理不同。显而易见的不同点学生自能谈及,无须赘述,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会入情入理地分析诗词则是课堂教学的要义。
中唐时期的张籍只是一个普通官员,王安石拜相的起起落落发生在北宋年间,身为贵胄的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初期开疆拓土的征战之时。所以,乡思中的乡愁是不同的:透过“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景,王安石想到的是如何留住这春风明月;身处洛阳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张籍惦记着家人的安危冷暖;感受到北国冬天的周天寒彻,风雪之中的纳兰性德则祈愿家安国泰。沿着对不同季节的感受去进行深层思考,三人迥异的心境便逐次展现出来了。他们的人生际遇不同:王安石厌倦了宦海风波,对二次拜相后的执政生涯缺乏信心,还未就任就想着“明月何日照我还”了;科举及第的张籍为了封妻荫子不得不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打拼”,在京城形单影只,对家人的惦念不是几行家书能够表明的,只能依靠鸿雁传书一次次表达自己的牵挂;纳兰性德本是一贵族子弟,在京城里过惯了富裕安定的生活,因此对那些戍守边关的普通将士们见怪不怪的事儿总会多些感受,辗转难眠、难以释怀时也只好去理一理乡愁。
比较是开阔思路、深化思维的重要手段,应该贯穿于阅读的始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参照注释、借助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细致地进行对比,既是掌握和运用比较阅读法的关键一环,也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
打破秩序 冲出教材
比较阅读时,教师还可以打破单元限制,甚至打破年级界限,不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原有顺序,大胆调整,自由组合对比。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多以单元形式呈现,编排有三个明显特色,一是表现对象单纯,人、事、物、景、情轮番上场;二是写作主旨单一,多是颂扬、赞美、怀思;三是同单元课文内容相近,每单元的阅读提示中就已经列出了相同点。这些都为对比阅读提供了学习便利。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领会“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义,学会边读边思考,做好读书笔记,以便对照分析。
在将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时,思维必须要有条理,特别是做宏观比较时,应有比较的侧重点,注意不同文本间的细微差别,以达成在比较中发现、在赏析中提高的目的。如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小珊迪》(卖火柴的小男孩)来比较两个孩子的命运;将《跨越百年的美丽》和《我最好的老师》放在一起阅读,比较居里夫人的淡泊及怀特森老师的睿智;把《晏子使楚》和《将相和》一起阅读,比较晏子的机智与蔺相如的豁达。同样地,也可以在《只有一个地球》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两文中去感受“珍爱家园”的主题,通过《老人与海鸥》及《金色的脚印》学会敬畏自然与生命,还可以从《梅花魂》《落花生》《木笛》等文中学习优秀的美德与精神。
除以单元为中心开展对比阅读之外,还可以以教材中的某篇为核心提炼一项阅读主题,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找到相似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开展同主题的海量阅读。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一组关于爱的课文,我们可以选取丛书中《苏珊的帽子》《爱心》等文章,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多角度阐释“爱”,从其中鼓励的掌声、温暖的问候、甜甜的微笑中感悟爱的力量。又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名人故事为专题,教师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再为学生选读丛书中的《孔子拜小孩为师》《文同观蛇悟书法》等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主人公平凡中的伟大,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而联系到写作教学。
篇9
关键词: 地域意象 生成机制 古典诗歌 北固山 美学原理
“地域意象”是指用以表现特定区域的人文景观、地方特色,并且由于大量、长期、反复地使用,以至于成为承载该区域地方经验、历史记忆、文化遗产的故实、典故,不仅流播于当地,而且流通于外地的地理文化意象[1]。这里的“地域”,并非单指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更包含着诗人从现实继承的、理解的与想象的空间,蕴含着诗人在观察这一空间时的感受、情绪、主观的情境认识和价值判断[2]。这里的“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3]。在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研究中,“地域意象”是较独特值得关注的一类。举例来看,如果说“花”、“鸟”、“月”等传统意象是因其自然属性与人事的悲欢离合存在暗合而逐渐成为诗歌创作中承担有一定意蕴的特定符号的话,那么地域意象如“北固山”其巍峨险峻的自然属性显然不足以让它承担起家国之思、英雄豪情这样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必然是人文活动的改造、人文精神的灌注在其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它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有着怎样的美学和心理学基础?便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
一、地域景观的自然存在
地域景观的自然存在状态是其成为诗歌中地域意象的先决条件。倘若地域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身不足以满足创作主体的审美需求,那么创作主体就不能相应地对地域景观进行文化上的关注和创造,地域意象的生成就无从谈起。
地域景观的自然存在状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审美客体能否为审美主体带来心理愉悦,二是审美客体在地域空间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值得关注。
首先这种心理愉悦并不限于单纯或单一的喜悦感、和谐感,审美愉悦包含人类情感从最低的音调到最高的音调的全音阶,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4]。具体而言,北固山除却其前中峰嘉木繁荫、山光水色浑然一体所带来的优美感之外,其后峰临江枕水、绝壁如削更给人带来了宏壮雄伟之感,因此陈从周先生曾评说:“看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三山,大有三山镇京口、此地镇长江之慨!”[5]
其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人们对地域景观给予更多的关注,至少能够使地域景观作为诗歌创作的背景出现在文学文本中。就北固山而言,其位于京口地区(今属镇江市),地理位置颇为独特。一方面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形成“十字黄金水道”,作为南北交通枢纽、漕粮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增大了北固山景观被发现和鉴赏的可能。另一方面京口因山为垒,缘江为境,优势天成,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使得京口北固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所。《北固山志》载:(东晋)蔡谟尝起楼于上以置军实[6]。可见最初北固山更多的是以“军事山”的形象出现的。
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军事活动提供了可能,更是为文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为后世文人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人文活动的干预
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最一般规定的是“情景交融”,传统美学认为,“情”、“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不妨列出这样的公式:
意象=感情+景观
在公式{1}满足的前提下,地域意象若想在诗歌中不断发展上升,就依赖于感情的上升、景观的上升,“感情的上升”是指文人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的意蕴日益深厚,“景观的上升”是指自然景观日益优美宏壮、人文色彩日益浓厚。
感情和景观的上升则需要人文活动的干预,具体表现为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从而使得自然景观逐渐向人文景观过渡。人文景观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感情的多样性,感情的多样性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多重主题,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多样性的文学主题中会有一项被格外突出,最终使地域意象成为富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在文学中承担有特定功能的符号,至此地域意象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走向成熟。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公式{1},我们又可扩展、推导出如下公式:
根据上述公式{2},我们便可以对以北固山为代表的地域意象做出一定的分析。实际上,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及文学发展规律都会对上述各个阶段产生影响。就文学发展的规律而言,魏晋时期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美”的价值属性得到进一步确认。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中将文学与“神明”、“气韵”、“空灵”等表示审美属性的词语联系起来,无疑已经明确认识到文学蕴含着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殊的审美属性[7]。在这样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固山的优美风光便能够被创作主体发现,并成为诗歌中反复吟咏的对象。从现有史料看,北固山首次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象出现于诗歌中正是在刘宋时期,元嘉四年(427),宋文帝刘义隆巡幸丹徒,时谢灵运陪同出游,曾作《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这一时期的北固山大多仅仅以原生态的自然形象出现于诗歌创作中,本身并不承担创作主体的过多感情。但不管怎样,北固山意象在这一时期进入文学创作的视野。
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被发现以后,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便成为可能,这种“改造”一方面使得地域景观更光鲜生动、更富有人文色彩,另一方面为文人的创作提供生成的空间。
实际上通过“搜韵”网站在对唐宋有关北固山意象的诗词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发现在唐代北固山文学已经呈现出遁世隐逸、羁旅宦游、人生感怀、咏史怀古等多重文学主题,这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走向成熟的文学发展规律同样密不可分。实际上在唐代,表现羁旅宦游的北固山诗歌更显著,例如孟浩然的《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李嘉v的《留别毗陵诸公》、齐己的《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李颀的《送卢少府赴延陵》等,这与北固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较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京口地区变成交通的中转站,更成为人生命运的中转站,因此表现好友伤别之情的诗歌及面对未知旅途、进行人生思考的诗歌便大放异彩,北固山意象开始由冷静的、沉默的自然山水逐渐带有人的感彩。
值得一提的是似乎越到王朝末路,咏史怀古的诗歌便越有兴盛的倾向,文人的情感便越有上升的空间,晚唐五代时期同样如此。以北固山为例,一方面它曾是三国时期吴国都城所在,刘备与孙权曾于此商讨破曹大计,梁武帝曾在此登临,手题“天下第一江山”的美名,北固山自身具备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诗歌咏史怀古主题的土壤。另一方面,它毗连金陵,北望广陵,在众多诗歌中总能看到北固山与金陵、广陵两所城市的对话,例如“石头城外青山叠,北固窗前白浪飞。尽是共游题版处,有谁惆怅拂苔痕”(齐己《怀金陵旧知》)、“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贾岛・送朱可久归越中)、“天远楼台连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回头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杨蟠・《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北固山总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既漠视金陵这所所经历的六朝兴衰,又观望长江北岸繁华一时的扬州是如何在连年的征战下变成断壁残垣。北固山的这种身份,尤其容易唤醒文人在登临此山时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
北宋时期,宋太祖推崇守内虚外的养士政策,对于传统士大夫而言,宠命优渥的生活环境使得北固山诗歌呈现出更多的宦游享乐、酬唱赠答的文学主题。宋《嘉定镇江志》载:甘露寺多景楼不知其所始……登北固山题咏者多不及多景,则楼当建于本朝无疑[8]。多景楼面向长江,凭栏远眺,江山秀色尽收眼底,这一方面使得多景楼成为宋代文人登临赏景的场所,另一方面成为文人雅聚、开展文学竞赛的所在。例如苏轼就曾于多景楼写下“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的丽词佳句。此外,北宋时期三教融合的思想使得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对于人生自我都有敏锐的洞察;宋代尖锐的民族矛盾、繁华表象下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得传统士大夫对于社会政治的动荡亦极为敏感,因此这一时期北固山文学同样不乏人生感怀、咏史怀古之作。这些作品虽然并非北固山诗歌的主流,但促使北固山诗词逐渐与深沉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这一方面推动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过渡,另一方面由文人情感与人文景观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多类文学主题中,逐渐显示出一种英雄之气和兴亡之悲,为南宋辛弃疾等爱国词人的北固山词的出现开了先河,为北固山这一意象的最终成熟奠定了基础。
宋室南渡以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北固山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在民族战争中显著的地理位置,成为士人登临吟啸,抒发爱国情怀的首选之地。这一时期的代表文人如辛弃疾、陈亮、刘过等辛派词人,他们均为矢志复国之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他们壮怀激烈、大声疾呼,写下了诸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天下英雄谁敌手”(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宋・陈亮《念奴娇・多景楼》)、“江流千古英雄泪”(宋・刘过《多景楼》)等大量英雄诗词,有着强烈的战斗精神,充满英雄的悲慨,使得北固山这一意象开始逐渐承担起家国之思、英雄壮志这一深沉的文化主题。
至此,从魏晋到唐宋,历经将近一千年的演变,以英雄文化、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北固山地域意象最终得以生成。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在人文活动的参与下,文人情感是如何与景观相互作用生成多种文学主题,在文学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多个文学主题又是历经怎样的消长起伏最终发展成为传达特定价值取向的诗歌意象。
三、文人意识的附加
在公式{2}中,人文活动“改造”自然景观对于地域意象生成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改造”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如何发生的,仍有必要进行详细论证。
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的,即人力施加于自然景观使其发生形变,如阁楼庭院、廊台楼榭的修建等;二是精神的,即文人意识的附加。物质层面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畴,文人意识的附加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文人意识附加的过程中,“移情”是重要的心理基础。移情作用说源于立普斯,他的理论是以几何形体为依据的。立普斯认为希腊建筑中多立克石柱本是一堆无生命的大理石,但是我们在观照石柱时,它却显得有生气、有力量,仿佛从地面上耸立上腾,这就是移情作用[9]。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类似联想”发挥了关键作用,即凭借以往的经验解释目前的事实,我们最原始推知事物的方法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活动和情感,测知我以外一切活动的人物和情感[10]。多立克石柱承受重压的姿态唤醒了我们出力抵抗、毫不屈服的人生记忆,在人们进行审美的凝神关照之际,我们忘记了物我的差别,于是出力抵抗、耸立上腾这些本来只是我们心中的感受便投射到石柱身上,似乎变成了石柱自身所带有的自然属性。
立普斯的这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以北固山为代表的地域意象。宋乾道五年(1169),陈天麟的《重建北固楼记》云:“兹地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登高北望,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11]陈亮在《念奴娇・登多景楼》中亦言:“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北固山如何能做出“争雄势”?登临北固何以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实际上并非北固山自身带有这些特性,而是在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国家处危难关头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的自我意识投射到北固山,从而使北固山呈现出人才有的姿态和情感。
立普斯的移情作用说侧重于由我及物,但实际上文人意识在对自然景观进行附加时常常是双向的,不仅外物可以感染上审美主体的情绪,审美主体也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客体的影响。即如朱光潜所言:“有时我的情趣也随物的姿态而定,例如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对高峰大海而欣然起敬,心情浊劣时对修竹清泉即洗刷净尽,意绪颓唐时读《刺客传》或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便觉慷慨淋漓。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震荡,全赖移情作用。”[4]107
地域意象也同样如此。北固山横枕大江,巍峨峭立的山峰与浩渺奔腾的江水浑然一体,登高望远,纵目天极,心胸怎么能不开阔、情性怎么能不摇荡,反观北固山势,前锋、中锋、后峰三峰连贯南北,犹如巨龙卧饮长江,气势何等雄伟壮观,立于此处何人不想吟啸壮丽词句?正如清人周镐所言:“予每读卢肇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发旧年’辄为此山悲壮半晌。”[12]
通过对文人意识对自然景观的附加过程的具体分析,结合公式{2},我们便可以进一步得出如下公式:
通过公式{1}{2}{3},我们便得出了以北固山意象为代表的、能够传达特定的文化意味、具有象征符号功能的地域意象生成的一般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梳理出以北固山为代表地域意象是如何在文学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上升为能够承担家国之思、英雄壮志的文化符号。首先,地域景观要能够成为地域意象,其内在的审美属性要被审美主体唤醒;其次,地域意象要想在文学创作中逐步上升、逐步丰富其内涵,人文活动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我们着重分析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精神改造,即文人意识的附加,在这个过程中移情作用至关重要。综上,通过{1}{2}{3}三个公式,便得到了地域意象生成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2]潘泠.汉唐间南北诗人对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以《乐府诗集》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51.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5.
[5]徐苏.江山雄北固[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11.
[6][清]周博义.京口三山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1635.
[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9.
[8][宋]卢宪.嘉定镇江志[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277.
[9]立普斯.论移情作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1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53.
[11]巩本栋.辛弃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81.
篇10
【关键词】白居易;巴渝诗歌;内容;艺术特色
巴渝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巴,乃古巴国所在地,治所在江州(今重庆);渝,乃指渝水,为嘉陵江古称。据《华阳国志·巴志》所记:“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1]P1忠州处于三峡腹地, 虽然荒僻, 但面对气势雄伟的长江, 背靠崇山俊岭,不仅有三峡胜景,还有许多历史遗迹, 更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还有充满异域情调的民情风俗。忠州文化在巴渝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历代名人学士如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在其地均有翰墨传世,白居易也是其中之一。白居易在忠州任职将近一年多,他前前后后写下了将近120首优秀的诗篇。这些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真挚,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以下将主要从两个大方面简单论述:
一、白居易的忠州诗的主要内容
(一)借助巴渝地区的自然景观抒发自己感情
白居易赴任忠州刺史之时恰好是阳春三月,此时的长江两岸,峰峦耸峙,草长莺飞。优美的三峡风光,使白居易惊喜不已。他沿途赋诗,描山绘景,触景生情,表达了自己对巴渝地区自然景观的认识,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的苦闷情怀。留下了几首动人的诗篇。例如《入峡次巴东》、《初入峡有感》、《夜入瞿塘峡》、《题峡中石上》、《滪滟堆》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例如《初入峡有感》:“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自古飘沉人,岂尽非君子?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长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2]P138这首诗是白居易平生第一次目睹了三峡的雄奇壮观写下的,并且将三峡的山高、崖险、水深、滩急、浪翻的雄奇之势,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如同身临其境。当诗人观赏到三峡的奇景之后,又联系自己的身世,不免触景生情,发出了“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的慨叹。抵达巫山后,白居易下船拜观神女峰,写下了《题峡中石上》:“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了诗人对巫山神女峰景观的赞美之情。接着进入瞿塘峡,正逢晚上坐船,惊涛拍岸,令人惊心动魄,作《夜入瞿塘》。白居易当描绘完峡谷的奇险:“岸似一双屏洽,天如匹练开”之后,接着便发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沌濒堆”的感慨,抒发了自己遭贬谪之后一直积压着的愁苦情怀。
(二)描述了忠州城面貌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白居易在听到要从江州调到忠州这个消息后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在《除忠州寄谢崔相公》一诗中写道:“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他认江州为“鸟笼”,可见在那里的生活是多么郁闷。在他看来,将要去的忠州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解脱烦闷的地方。但是当白居易真正到了忠州,面对如此荒凉之境,不得不让他心里有所落差,更多的是失落之感。所以,在他刚上任时期,他写下了很多关于忠州城面貌的诗歌,并且还反映出当地人民所生活的环境和一些生活习惯,当然,这些诗歌中也夹杂着白居易复杂的情感在里面,但更多的一种厌恶之情。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有《初到忠州赠李六》、《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西楼夜》和《东楼晓》等。
(三)反映当地风俗民情的诗歌
唐代的忠州是以巴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积聚区,巴人的风俗文化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们都喜欢歌舞。《太平寰宇记》载:巴渠居民“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为乐”。竹枝歌古称竹枝、竹枝曲、竹枝歌、竹歌,是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因“《竹枝》本处于巴渝”,故又称之为“巴渝曲”,“巴渝辞”,“巴渝歌”。白居易在忠州从政之余还开始对竹枝歌舞这一风俗感兴趣,并且还注意收集民间歌谣,创作了《竹枝词四首》,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如《竹枝词》其二:“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和《听竹枝赠李侍御》:“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这两首诗歌的内容都明显带有巴渝地区文化的特色,既写出了巴人善唱竹枝歌的风俗,同时诗人也将自己作为其中的角色之一,从而表达出一种哀伤的情调。
二、白居易巴渝诗歌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诗歌向来以“诗风俗众,老妪能解,儿童能歌”的俗白而著称,其诗歌语言平易通俗,流畅自然。他还善于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显得自然得体。他在忠州期间,善于学习民歌,使诗歌的特点更加清新自然,贴近生活。从整体上来说,白居易在巴渝地区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运用比拟手法,语言有含蓄美
白居易在忠州的不少诗歌很善于运用比拟手法,从而更好地借物抒情。如他写的《鹦鹉》:“竟日语还默, 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 春多忆侣声。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诗人以鹦鹉来比喻自己,表达出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同时,白居易的语言一向被认为比较浅显易懂,缺乏意境,但是他写的忠州诗的语言风格中却带有含蓄之美。比如他的《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就对荔枝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诗中还以“面白似潘郎”比喻杨使君,暗示自己与杨使君均有荔枝一样的禀赋,而却被贬在遥远的南方,远离京都。全诗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含蓄隽永、寓意深远。
(二)抒情和写景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白居易三峡及忠州诗中有很对诗歌都是在描写外界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时候, 他往往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夜入瞿塘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竹念)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诗中“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句十分形象地揭示出了瞿塘峡的奇险。由这样的艰难险境诗人不禁联想到了命运的多见多难,因此,由景生情,最后一句,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的感慨。同时本诗还能以屏风、匹练喻山峡之险狭,已颇警拔,而诗人更即景设譬,以滟滪堆之高,喻自己愁绪之多,真可谓妙手天成。前人喻愁,多用水。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却能匠心独运,跳出窠臼,创造出喻愁的崭新意象,这样使得抒情效果更佳贴切。
总之,白居易在巴渝期间写下的诗歌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诗歌艺术具有特色,值得深一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宋)乐史撰,王文楚校点.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