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5 13:2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梅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白话译文:
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得那么美丽、明艳,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冬天的鸟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应该惭愧得死去。幸好可以吟诗与梅花亲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饮酒助兴。
3、《山园小梅二首·其二》——宋代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白话译文:
像剪碎的丝绸点缀着酥酪般的枝干,要画出那姿态和布局确实为难。尽情享受着日落春晚,影单应当怯怕霜重夜寒。澄洁鲜艳只与相邻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犹嫌被俗人一看。想起旧时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飘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马鞍。
4、《雪梅二首·其二》——南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白话译文: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5、《雪梅二首·其一》——南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话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美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良好意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古诗,这些古诗都是经过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是美的化身。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故事的学习就是教授学生怎样去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可以达到通过想象再造美的目的。
一、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对古诗中的音乐美进行发现
诗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与音乐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了。有一句话形容诗音乐之间的关系特别贴切“每一首诗都是一首流动的歌”,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诗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乐美。古诗中的这种音乐美与节奏美深深的蕴含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学教师为古诗进行的设计往往是通过阅读来对古诗中的美进行感受,通过对古诗的反复诵读去感受古诗中的美感。诵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首先进行示范,通过是示范使学生对语调和节奏进行掌握,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录音,让学生们在聆听中去感受古诗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多读,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熟了,而且在无形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逐渐感受到古诗中的节奏美与音乐美,通过反复的诵读,这种对美的感觉还会迁移到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可以使学生交际活动中语言的感染力。
二、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词义的比较对古诗中的精确美进行体会
“字少意多”是古诗的特点之一,因为历代的使人都在炼字炼句上下了大功夫,这样,古诗中就蕴含了独特的凝练美与精确美。比方说,小学语文中的《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是诗人经过反复的锤炼最后才定下来用了“绿”字。一个“绿”字,使人们在对这首古诗进行诵读的时候,真切的感觉到了诗人用词的精炼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过”“入”“满”“到”等不同的字让学生与“绿”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的感觉到诗人“绿”字用的是多么的不同凡响。“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中融了诗人的想象,人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会很巧妙的将诗人的想象和眼中的情境联系到一起。只是一个字的运用,用词之精炼,内涵之丰富,这就可以看出这句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了。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古诗中用字的凝练美和精练美就会有了非常具体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会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学生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会在选字炼句上加以注意。
三、在古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视觉奇观对古诗中的形象美进行感受
在古代,诗画是一家,在这两者之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具有一种形象美,前者是视觉上的形象美,后者是表现上的形象美。比方说,小学语文中的第一首古诗《鹅》,在这首十八字的古诗中,大白鹅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只是四句诗就将鹅的声音、颜色、形态都生动的描绘出来了,通过颜色之间的对比以及形态之间的对比,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形象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形象美,就要使学生的视觉器官充分的调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对画中的形象美进行体会。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的想象进行绘制,通过彩色诗意图的绘制,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很多古诗中还具有一定的音响美,比方说,小学语文中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整篇古诗从听觉的角度对春声的美进行了细致的描摹,通过对《春晓》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范围内的春色之美,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器官的活动,从股市教学中感受到了声音美。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具体的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向我们传达的就是一种意境,何为“意境”,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情与物,物与我的交融。比方说在小学语文《登鹳雀楼》的学习中,前两句对登楼远望的景色进行了描写,整个画面的景色非常壮阔,整篇古诗中都在洋溢着一种雄浑的意境美。在学习《江雪》时,整篇古诗描绘了江面上老渔翁江心垂钓的画面,从诗中透露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美。
对于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五种途径对学生的诵读进行引导,1)反复诵读。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就会沉浸到古诗中的意境中,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想象随着诗人创造的意境驰骋奔腾。2)对学生的视觉感官进行调动,使古诗中的形象得到再现。小学生的年龄段对事物的感知还停留在形象的层面上,他们往往会对形象的反应比较敏感,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特征,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充分的利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一些幻灯片进行教学。3)通过教学语言的运用为教学创设情境。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领会古诗意境的引导,教师可以在教学语言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对学生的听觉器官进行调动,使他们的想象得到激发,从而走进古诗的意境。4)课堂转移。因为课堂环境受到了时空的限制,往往会对学生们理解古诗的已经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课堂转移,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五、在古诗教学中对诗人的情感进行体会,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古诗的人格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古诗作品都展现了诗人人格的高尚,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学生的精神也会受到陶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古诗的时代背景向学生们做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诗人的思想状况和生平有一定的了解,带着这样的理解去学习古诗,通过诗句中塑造的形象感受诗人的真情实感,从而受到诗人人格美的感染。比方说,在小学语文《示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一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心,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形象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生的情感。
总结:
综上所述,古诗中语言的音乐美、精确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诗人的人格美,都是需要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在古诗学习中感受到古诗的各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勇奇.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26).
篇3
【关键词】地质条件;煤矿顶板事故;类型;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以下就地质条件与煤矿顶板事故的关系进行论述分析。
一、地质条件引起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
地下岩体在未采动以前,处于静止的动态平衡状态,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时,原来应力平衡状态的岩体遭到破坏, 引起岩体内应力重新分布, 重新分布后的应力超过煤、岩的极限强度时, 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周围的煤、岩层发生破坏。工作面出现顶板下沉、离层和裂隙等,如果支护不当,冒顶事故很易发生。
顶板下沉是由于顶板及上覆岩层重量引起的,顶板下沉的倾向是任何支护都不能完全阻止的。在一定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顶板下沉量和支架的支撑力成反比,顶板下沉量和岩石性质有关系, 厚层坚硬顶板的下沉量一般都比较小。
顶板出现裂隙,意味着顶板岩层在结构强度上丧失连续性而发生破坏和断裂。顶板裂隙分为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单体支柱工作面顶板岩层大多被开采裂隙分隔为岩块,冒顶是岩块丧失力平衡的结果。
二、顶板事故发生的类型
1、局部冒顶事故的分析。具备下列开采条件,支护不及时,容易发生局部冒顶事故:①薄层结构的复合顶板;②开采层埋藏深度、采高、开采宽度较大,采动应力场高峰深入壁前方, 即出现内应场的情况下。上述条件下出现局部冒顶事故的时间和地点,由老顶来压运动的规律决定。局部冒顶事故绝大多数出现在老顶来压过程中, 特别是老顶来压,复合顶板被迫断裂的部位,该部位复合顶板破碎由以下原因导致:老顶断裂,支承压力场明显分为两个部分。
2、压垮型顶板事故的粉刺。顶板压垮支架等大面积垮塌事故发生在直接顶和老顶大面积来压过程中。对于老顶来压断裂深入壁前方情况下,顶板大面积来压压垮支架所造成的垮塌事故在以下条件下实现:①支架阻抗力不能平衡直接顶大面积运动的作用力,在顶板沉降过程中,失去支撑能力。②支架阻抗能力足以能够平衡直接顶沉降作用力, 但允许压缩量不能适应老顶沉降至给定变形位置状态的要求。
3、推垮型顶板大面积垮塌事故的分析。推垮型顶板垮塌事故发生在顶板来压过程中。推垮型事故分为三种情况,即向老塘推垮、向壁推垮及沿倾斜方向推垮。推垮动力可能来源于直接顶板自身,也可能来源于老顶裂断来压的冲击和推动力。推垮型顶板事故实现的条件如下:①直接顶与老顶分界层间或复合结构的直接项分层之间出现较大的离层空间,从而失去层向运动的磨擦阻抗能力。主要原因有支架设计阻抗能力不足,支架架设质量不高,特别是初撑力不足,顶底板松软,支架破项钻底或因采用强度低的鞋帽等辅支护结构, 造成支架的实际支撑能力很低。②直接顶或其下部分层处于四周割裂的孤立状态, 其主要原因有老塘直接顶板冒落,直接顶板来压或在老顶来压强迫下沿壁裂断, 断层等构造切断或回采巷道破顶掘进使直接顶在倾斜方向(垂直推进方向)被切断。
三、煤矿地质构造与煤矿顶板事故的关系
1、断裂构造与顶板事故。由于断层的存在,使煤、岩层断开,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断层广泛发育于不同构造环境中,类型很多,特别是构造复杂的矿区,其断距、破碎带大小不一,对围岩破坏程度也不同,破碎带是产生顶板事故的主要部位;另外,常在断层两侧出现牵引褶曲、揉皱、挤压和破碎等现象,煤层和顶、底板中裂隙也显著增加,且常导致煤层厚度突增或压薄,生产中该部位煤层暴露后容易产生冒顶事故。
2、褶皱构造与顶板事故。褶皱构造是岩(煤)层在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下,产生变形而形成波状弯曲且未失去连续性的构造形态。从地质力学分析,褶曲一般是水平挤压力或水平挤压剪切力作用形成,煤层要发生塑性流动或滑动,岩层受构造应力的作用,不同部位会产生一系列的裂隙、小断层、节理等内部小构造。
3、岩浆侵入与顶板事故。岩浆侵入不但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岩浆侵入煤层所形成的岩体,其边缘极不规则,在侵入体前缘的煤(岩)层中往往出现特殊的揉皱现象,煤理紊乱,具有旋窝状褶曲等小构造。如果没有掌握岩浆侵入体分布的特征和接触变质的规律, 如果支护不当,容易发生局部冒顶现象。
4、煤岩组合与顶板事故。煤层的顶、底板岩层的岩石性质、厚度、结构构造、岩石强度、含水性是煤矿生产中确定支护方式和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它们是引发顶板事故的重要地质因素。
5、顶板水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回采后搜岩导水裂隙带波及的砂岩、石灰岩含水层水、断层水进入工作面,使岩石浸泡后软化或裂隙活化。在复合顶板或伪顶厚的工作面,顶板琳水可促使抽顶加速发展引起胃顶事故。
四、防治煤矿顶板事故的措施
1、掌握地质构造和顶底板特征,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工作对象的地质构造和顶底板特性, 掌握其与顶板事故的内在联系,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一是认真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 针对工作的具体地质条件, 制定详细的地质说明书和顶板管理措施; 二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 及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措施; 三是遇到地质条件特殊地段, 如断层、褶曲、挤压带和顶板特别破碎地点, 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支护方式。
2、及时调整采煤方法,保证合理的暴露空间和回采顺序。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采煤方法的研究,不断改进,找出适合本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效安全的采煤方法。要控制好采面顶板的稳定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开采顺序,严格按照由里往外由上自下的开采顺序进行作业。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
3、科学合理地开拓设计、布置巷道。在充分查清矿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井巷工程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置巷道,因为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方向的压应力最大,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的主要因素。要避免在断层、节理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弱面附近布置巷道。
4、强化现场管理及生产技术管理。对顶板的检查与处理,是一项经常性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技术人员要观测摸索本矿区不同岩石岩移的规律。科学地掌握顶板情况,在构造带附近的井巷工程、掘进面迎头、采煤面上下出口、切眼口,顺槽三角区等地点,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加强支护。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生产对煤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煤矿开采的任务也日益加重,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的煤矿事故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除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外,没有对地质条件完全掌握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金明等.对煤矿采区地质构造相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10).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预警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086
煤矿作业的环境恶劣,面临着井下开采的安全威胁,煤矿作业中,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预防安全风险。煤矿安全事故方面,应该注重预防性的管理措施,积极推行预警管理,实现煤矿安全事故的预防,体现预警管理的作用,全面的控制煤矿安全事故,充分发挥预警、预防的作用。
1 煤矿安全事故问题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问题中,受到自然和管理两项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是指煤矿环境、地势等,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煤矿事故,如:矿井坍塌,威胁到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因素,在煤矿安全事故问题上,表现出复杂的特性,管理人员无法准确的掌握危险源,管理期间,监督、监测等落实不到位,诱发安全事故问题[1]。煤矿生产的规模非常大,自然、管理因素,直接增加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加了煤矿安全控制的压力。除此以外,煤矿安全事故方面,还存在违章、超时工作等风险因素,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机率,再加上安全措施不到位,频繁出现安全问题。因此,煤矿安全事故问题方面,提出预警管理的方法,在煤矿作业中,提供监测、管控的方法,体现预警管理的作用和实践价值。
2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2.1 突出预测
煤矿作业中,煤与瓦斯突出,是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形成瞬间空喷,危害性非常大,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安全。煤矿位于地下,无法掌握矿井内部的条件,很容易出现突出问题。预警管理系统内,突出预测是一个重要组成,主要是监督煤矿内,平衡状态的跃变,当煤矿中出现扰动时,预警管理系统的参数会发生改变,达到煤与瓦斯突出的临界条件时,系统会执行预警,提示人员注意安全。
2.2 煤层重构
煤层重构,是指根据煤矿内的环境、条件,利用重构的方法,设计安全的采煤面。预警管理系统内,将煤层重构做为灵活的使用方法,煤层重构时,利用预警管理系统,获取煤矿内的信息,根据煤矿各层的信息,设计安全的采煤工作面。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煤层重构的信息化,有利于监督采煤工作面的状态,及时发现危险隐患。
2.3 向量机方法
向量机方法,主要用在开采沉陷预测内,控制煤矿的开采受力,预防大面积采空区的出现[2]。预警管理系统内,向量机方法,能够监测煤矿岩体的平衡状态,通过维持煤矿应力平衡的方法,杜绝下沉、塌陷的情况。向量机方法,全面检测煤矿中的不平衡点,利用观测法、模拟法,监督煤矿开采的环境,预防安全事故。
3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的措施
3.1 过程监控
预警管理内,过程监控,是煤矿安全事故问题预防的首要措施。过程监控,避免煤矿现场存在隐瞒不报的情况,采取井上、井下监控的方法。例如:过程监控内的虹膜技术,其可提供监测、识别的功能,在煤矿开采现场,构建安全事故管理系统,一方面识别人员在井上、井下的行为,预防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掌握煤矿开采的全部过程,虹膜技术中,配合工作射频识别技术,提高识别的准确度,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准确的识别人员和物体。过程监控,需要软件、硬件的协调与配合,由此监督煤矿开采的过程,预警作业中的风险行为,提前预防安全事故,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过程监控具有全面性的优势,还可监控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如果发生危险,也能根据过程监控,快速安排救援工作,表明过程监控在安全事故问题中的预防与保护作用。
3.2 实时监测
预警管理措施中,实时监测利用了信息技术,专门监测煤矿作业中的危险源,控制好危险源,缓解开采中的风险压力[3]。实时监测时,通过传感技术,收集煤矿作业现场的运行数据,尤其是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数据,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控制终端的软件内,控制中心在远程的条件下,实时监测煤矿作业的情况。实时监测期间,可以提供自动报警,信息化的实时监控,准确性和时效性上,都要优于人工监测。实时监测的期间,融入了多项监测的系统和项目,形成综合化的实时监测系统,全面监督煤矿作业的实时动态。目前,煤矿安全事故问题的预警管理措施中,比较重视实时监测,扩大网络应用的范围,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的需求。
3.3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注重以人为本,改善煤矿作业的方式,营造安全的环境。人机工程在预警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环境、人、机械的相互结合,根据人的心理、生理需求,改善煤矿工作的状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4]。煤矿作业中,过程流动性强,安全信息含量大,按照人机工程的预警设置,需要在生产中,设计安全生产卡,管控、传输安全信息的同时,检查安全信息是否达到标准,以便保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促使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了解煤矿的作业状态,协调好煤矿生产的工艺和技术,预防安全风险。
4 结束语
煤矿安全问题管理方面,比较注重预警管理系统的应用,起到预防性的检测作用,在煤矿安全上发挥有效的控制功能。煤矿的安全事故问题,在预警管理系统的作用下,实现高水平的安全预防,落实安全预警管理内的措施,保护煤矿作业的施工现场,进而保证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杨军.煤矿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
[3]杨媛.基于灰关联及其预测的煤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警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美育
美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依托来进行美育教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积极思考怎样完成美育教学任务,如何才能将美育的教学理念与古诗词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目的。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教学的美育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功能
(1)体会语言魅力,培养语感。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多为五言或者是七言绝句,字数为20或者20多个,虽然字数很少,篇幅很短,但是却能将作者的内心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古诗的语言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表现形式上,二是在词语运用上。古诗词有着严格的声调排列准则,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必须遵守押韵的规则,每一句诗句的读音要抑扬顿挫,富有韵律美和整齐美,易于吟诵和朗朗上口。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将这些古诗独特的语言魅力挖掘并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认真理解每一个词语背后的涵义,从而能够在遇到类似的语言使用时,精准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古诗语言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2)感受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古诗除了是一种文学写作形式之外,还是古代文人表达内心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古诗大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诗人运用凝练的词语和精妙的发音,将周边环境的一草一木和自身经历中的一人一事作为情景的创设素材,例如,在怀古诗中,作者常常将某一地点之前的繁华景色与现在的破败场景进行对比,虽然表现上看似在描写景物,实际上则是作者在借助这种对比来抒发借古讽今的情感。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非常丰富,满含着各种积极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诗词显露的情感对于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净化情感,并在古典美学的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美和感受美。
(3)开阔想象空间,激发美趣。古诗的情感并不像某些文章一样直接表露出来,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含蓄,诗人往往会营造一个事件发生的情景或者是描写某一地点的环境,通过外物的一些特点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因为古诗不是一种纪实性的文学,因此,诗词中的情景和环境的表现并不十分详细,这些留白恰好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作者重点描写了黄河、云、山、杨柳和春风,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天气和温度的情况,但是学生通过对诗词情景的想象,很容易就会得出作者当时所处的凄凉、冷清和孤寒的环境,进而体会到其内心无比怅然和抑郁的心情。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可以带领他们穿过时空的限制,驰骋在文学美妙的世界中,将自身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激发出无限的美趣。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渗透美育的策略
(1)加强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美育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与欣赏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涉及学生情感的教学与课本教学不同,它更加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想法,因为只有学生在内心接受了某一事物,他才会主动去探索和挖掘其中的真善美。从传统的教学关系上来看,学生和教师处在矛盾的双方,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授课模式隔断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对学生美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例如,在想象某一场景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描绘的情境中充当组成部分,并与学生互动,这样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体会到诗人的写作目的,从而提高自身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2)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力量。对于学生美的培养模式不能与知识的培养模式混为一谈,知识是比较书面化的一种技能,学生只要认真记忆和联系就能掌握,但是美育却不同,死板的记忆和联系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作为对学生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其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的审美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审美理念,因为学生会不自觉地对教师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水平。
(3)创设优美情景,陶冶高尚情操。古诗的情景对于学生的审美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想象出事件发生的环境,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样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对于美的思考。针对学生的审美差异,教师要想将所有学生的审美水平都提升一个台阶,那么就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美。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赠汪伦》时,老师可以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去,一个扮演李白,一个扮演汪伦,模拟送别的场景,从而使每个学生仿佛置身于送别的现场一般。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对于社会和自然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因此,即使诗词中出现一些优美的词语来描述某一事物时,由于学生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并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内在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点就是可以将教师想要给学生呈现的东西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在讲解杨万里的《小池》时,教师可以将泉水、荷花和蜻蜓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总之,为了实现古诗教学的圆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同时还要注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献芳.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J].语文建设,2002(8).
[2]王晓芬.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3
(11).
篇6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60-01
近些年来,我国煤矿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也经常出现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顶板安全事故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种事故通常是掉落一些岩块,甚至是工作面大冒顶,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更加安全的进行煤矿生产,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1 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是地质条件:对于一些特殊地质的作业地点,往往会给顶板维护带来极大的难度,如断层、破碎带等;这是因为通常会有断层泥存在于断层带中,遇到了水分,经常会有软化坍塌事故的弧线;另外,断层上下盘的矿体节理裂隙呈发育状态,纵横交错构造节理面,且有泥质存在于节理面内,这样就没有较好的稳固性,容易出现围岩破碎等问题,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进行作业生产,就不利于安全的保证。在顶帮管理中,也会受到破碎岩体的限制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在爆破震动的影响下,容易有破坏问题出现于这种岩体的微观结构上,改变岩体,如果有超过位移极限值的位移出现于结构面上,就会导致解体崩溃问题出现于岩体结构上,虽然没有变形发生,但是却会突然冒落。
其次,在这种岩体结构中进行采掘施工,因为岩体没有较好的抗拉强度,那么岩体的抗拉强度就可以看作为顶板自拱形内的岩体重量,当暴露面积和时间达到了相关标准,岩体自身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顶板承受的拉应力,也就是岩体的自身重量,都会导致冒落问题发生于顶板拱顶范围内的岩石上。这种情况就会对安全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二是采煤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在回采过程中,如果采用了不合理的回采工序,同样会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比如,没有设置支护空间于煤壁上,在爆破落煤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支护,还有就是替换支护过程中,在回柱放顶时,有冒顶事故出现于工作面两端;此外,没有合理布置炮眼,有着过多的装药量,或者老顶来压等状况下,都会导致冒顶事故的出现,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煤矿作业的安全。
2 煤矿顶板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是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首先,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可以综合统计近些年来出现的顶板事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汇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促使各个基层队伍以及外包队伍对这些事故原因以及管理经验等充分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训之后,需要严格考核不同班组的学习情况,如闭卷考试、现场实地考试等,如果某些工作人员考核不合格,需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和生产,进行再次学习和培训。
其次,采取动态控制的方式,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工程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在工程标准方面,需要科学详细的规定巷道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的规格以及顶板的管理方式等,还需要规定配备何种辅助设备。在具体的现场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制定的顶板管理质量、监测以及事故责任制度等给严格执行下去,通过保证体系的合理落实,来动态控制顶板的作用生产,促使掘金队伍意识到安全生产和支护质量的重要性,加强管理和监督,如果有质量问题出现,需要停止某班组的生产和施工,并且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
最后,还需要对相关顶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进行强化,要想促使煤矿生产的安全,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就需要促使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落实相关管理职责,每一个施工班组都需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巡查施工过程,如果有安全隐患被查出来,就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彻底整改。在顶板检查方面,主要是保证科学合理的划分了顶板等级、没有异常变化出现于顶板上,能够严格的执行制定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等等。
二是改善采煤方法:在采矿方法选择和制定方面,需要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以及经济合理等三个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其中,安全因素是最先考虑的,如果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即使其他因素都能满足,也会维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可以对空顶的跨度进行适当减小,以此来缩小顶板暴露跨度,缩小了暴露面积,就可以随之减少拱顶内的岩石重量,促使岩石更加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顶板的冒落现象,改善顶板的安全管理质量。
三是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避免破坏到顶板:因为在巷道规格的范围内,需要暴露采掘工程顶板的跨度,如果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够合理,或者爆破参数存在着问题,就会破坏到顶板,或者促使暴露面积得到增大,影响到顶板的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施工工艺和爆破参数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对顶板的爆破振动和破坏进行有效的降低和减少,促使顶板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实现。因此,就需要对采掘工程和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如果矿体方向基本等同于断层构造带的走向,而沿着构造方向来布置施工工程,这样无法有效控制顶板,并且还会直接暴露出来构造,促使有较大的构造和断裂面形成于顶板上,对顶板的安全管理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布置工程时,就可以垂直于构造方向,这样就可以减小构造的暴露面积,促使顶板的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实现。
3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得知,在煤矿生产中,顶板事故占据了煤矿生产事故的较大比例,影响到正常的作业生产,不利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分析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对采煤方法进行改善,对施工工艺等进行合理选择,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促使煤矿作业生产的安全得到保证。本文简要分析了煤矿顶板事故的成因与安全管理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余江涛,胡红雷.浅谈煤矿顶板事故成因和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0):123-125.
[2] 王艳军,王育丰.浅谈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煤,2010,2(5):54-56.
篇7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技术管理;策略
随着国家煤炭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机电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多无可挽回的损失。为了避免由于煤矿机电事故导致煤矿重大安全事故,必须要充分了解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
一、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先介绍一则煤矿机电事故案例,煤矿工人甲下井修理某件机械设备,在前两次没检修好的情况下进行第三次检修时,安排煤矿工人乙去停电并看护停电开关。乙停电后(未将开关闭锁)即发出停电信息,工人甲接到停电信息后开始检修。此时乙听到皮带机头电话响(距开关15米)去接电话,恰好机电工丙来送电,等乙发现有人时,丙已经将电送上,致使正在检修作业的甲当场触电身亡。
对以上事故原因加以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负责停电的乙没有将开关闭锁,特别是发出停电信息后又离开开关去接电话,致使他人误送电;其二,当班电工丙在没有査明停电原因的情况下直接送电,违反了谁停电谁送电的相关规定;其三,维修工人甲在检修时把保险全部寄托乙身上,没有采取第二道防线(如检修时没有采取接地或短路措施),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没有严格落实停送电管理規定,停掉上级开关电源,做到闭锁、挂牌,专人看守;没有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
1.煤矿机电设备机械化程度不高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困难越来越大。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员操作技术不强,导致国内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率占煤矿总事故的1/3左右;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企业电牵引采煤机只能进行部分运行参数的检测,智能化控制还处于空白阶段;但是国外的电牵引采煤机大多具有在微处理基础之上的智能化检测和监控,而且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人机对话、无线电遥控、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自动调高、自动控制等多种功能,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采煤机的最高使用率,并且实现了与工作面运输机以及液压支架的联动控制和信息交流,使得整个采煤工作实现了全自动化运作。国内现阶段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煤矿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求。
2.煤矿机电管理零打碎事故难防
随着煤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煤矿企业更加重视对煤矿深处的开采,煤矿机电设备的逐渐开始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但是由于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大都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导致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种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现状,不仅增加了人力投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导致煤矿机电管理零打碎事故难防。
3.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够
现阶段煤矿企业内部的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素质较低,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了解不够,专业性知识缺失,工作能力较差,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发现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另外,国家对现行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操作说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执行管理制度时,管理难度较大,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还有很多煤矿企业大都忽视了对各种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培训,培训力度不够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素质较低。
二、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策略
1.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机械化程度
现阶段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机械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化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实行网络智能化管理,逐渐推进我国煤矿产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煤矿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规范一定要坚决执行和落实,严格依据国家的指导思想制定适合自身煤矿设备的规章制度,并注意不断细化煤矿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检修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每次检修结果和数据,及时发现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积极整治煤矿机电管理零打碎事故
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国内的煤矿企业应该吸收国外煤矿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整治煤矿机电管理零打碎事故。首先,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不断引进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机电设备,对于机电设备在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技术改进,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其次,增强煤矿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煤矿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机电设备数据库,尤其建立大型机电设备技术特征和检修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各方面
3.增强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为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煤矿机电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首先,煤矿企业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审核,不仅要保证应聘人具有较高的专业基础素养,而且应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迅速融入煤矿机电设备技术工作中;其次,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对在职管理人员的安全规范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定期审核,同时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后,为了提高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煤矿企业应该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保证煤矿设备管理队伍的人员稳定,确保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科学性。
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更新煤矿机电设备,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消灭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确保煤矿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管理 事故 预防
中图分类号:T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81-01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给煤矿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它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害,制约煤矿生产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等更为严重的事故。故而,为了避免由机电事故导致的灾难给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生活造成痛苦,也为了避免矿井和矿区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分析并总结机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的建议和对策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 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机电设备相对陈旧、老化
煤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煤矿设备进行巨大的投入,因为设备只有成套购买才能彼此契合、正常运转,并且不同套别之间还要彼此配套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故而,企业需要一次性地投入巨大的资金来满足设备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很难满足,无论是国企或私企,鲜少有企业能够在设备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这就导致了很多煤矿设备的更新速度都比较缓慢,一些陈旧老化的设备仍运转在生产第一线上。除此之外,煤炭设备制造行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有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目前的煤炭设备制造业在工艺设计、科学技术、加工制造、检测手段及原材料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还比较弱,再加上所涉电子、材料、液压与机械零配件的行业能力还不能很好的匹配等原因,都导致了煤炭行业的整体装备处在相对落后水平,并为平时的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设备检修不够及时
目前,一些正规煤矿多半采用运输机、采煤机、支架和掘进机等先进的采掘设备进行生产,处于自机械化至自动化的迈进阶段,不过,长期运行和操作失误等难免会导致设备出现损坏。此时,就需要企业能够对设备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修。不过,由于设备本身陈旧,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还达不到要求标准等原因,设备维护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做到标准而规范的月检和年检,多半是哪里坏了就修哪里。统计数据表明,75%左右的机电设备发生事故都是操作失于规范及检修工作不到位共同造成的。
1.3 设备造型、配件规格、配件质量问题
我国的煤矿设备存在品种少、质量差、水平低的劣势,尤其是一些高新的技术产品与机械基础产品,都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完成,而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在选型方面对配套性的要求很高,实际操作环节中,设备与地质、管理、运输等方面不匹配的情况较多。此外,在配件规格方面,煤炭设备制造企业的结构散而小,配件尺寸、材料、性能及规格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的配件基本无法彼此匹配,或多或少都在配件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很多小厂家出于利益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这些都造成了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和检修。
2 预防煤矿发生机电事故的对策
2.1 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
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煤矿需要制定一个稳妥而可行的设备管理规章及制度,制度约束内容需要涉及下井检验防爆设备、定期检查机电设备和安全装置的管理等方面。比如,可规定:电气设备下井前再次通电试验,必须凭“防爆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单”和“防爆合格标志”签发下井合格证[1]。同时,还要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责任、机电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保养和维修、现场管理、采购、验收制度等进行统一规定。其次,要注意落实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彼此结合的原则。一定要做到设备是谁使用就由谁进行管理和维护,一些关键的设备还要落实到人头。设备的管理者需要参加岗位培训后才能进行上机操作。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交接班的设备,操作人员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对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记录。最后,对于大型设备的安装和验收程序也要进行进一步规范,需要对设备的安装、改造、修理和验收等环节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2.2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
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对于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防雷接地、供电保护与压风设备等要进行及时的检验,对于安全仪表要进行周期性的鉴定和标较,禁止使用没有按照规定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另外,还需要对混合提升系统进行一年一次的测定,对其他系统进行三年一次的测定。对立井升降和斜巷人车人员用的防坠器进行一年一次的脱钩实验,半年一次的不脱钩试验。对用于提升装置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进行标准检验,及时更换锈蚀、磨损和断丝超限的钢丝。安装新通风机时,要及时进行性能测定与试运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查,并按照规定实施性能测试。水管、水泵、闸阀与排水设备要在雨季前夕进行全面检修,做好联合排水实验工作,检测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实施,以便充分保障检测质量。
2.3 加强对员工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训
职工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应加强对职工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机电设备使用者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对于设备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能够进行基本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强化职工综合素质的方式来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不仅要建立一支先进的管理队伍,还要拥有一批先进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2]。对于在保护机电设备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员等,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来鼓励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购买、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进行加强重视,从细节着手,从规范出发,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保障企业安全、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市场低谷;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策
2011年以来,受国内煤炭过剩、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上升和进口煤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煤炭企业正面临内忧与外患并存的困境,煤炭行业利润大幅下滑,许多企业出现了亏损。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加强生产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费用,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1 成本管理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成本管理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估计,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可见,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2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生产成本,忽视销售成本的情况,缺乏完全成本观念,使得生产与经营难以统一。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大量资金沉淀在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领域,导致资金成本隐性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延缓,资本增值率和创造的效益模糊不清,经营分析决策功能薄弱。
2.2 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虽然建立了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成本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然而,煤炭企业基本上仍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目前,不少煤炭企业的会计部门配备了计算机,但主要用于固定资产、工资等财务会计方面的核算工作,且利用率较低,而真正用计算机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核算的企业较少。
2.3 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长期生产型组织机构的制约和影响,成本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人员、部门单一,没有形成上挂下联的系统机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成本,人人节支降耗”的全员成本意识;成本控制的范围十分狭窄,局限于生产成本管理,没有形成“大成本”观念;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脱节,技术管理不受目标成本的控制。
3 加强和改进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3.1 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从高起点、高标准出发,更新观念、锐意改革,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提炼、完善,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煤矿的生产经营工作。要提高煤炭产品的价值,就必须在降低产品成本上下功夫。低成本、高质量的煤炭产品才能在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走低成本之路是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成本是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的“牛鼻子”,抓住了成本就等于抓住了市场。就目前肥城矿区而言,由于已有五十多年的开采历史,资源几近枯竭,增产幅度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争得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成本,靠成本降低来保证效益、提高效益。首先,领导对管理成本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地认识,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其次,配备必要的能胜任的成本管理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工作,发挥成本管理作用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不仅要懂得成本会计,还应熟悉生产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此外,提高其他人员的成本意识和素质,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更要增强成本意识和素质,把经济和技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2 完善成本考核制度,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健全科学合理的成本考核制度,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要成立相关的考核部门,从而实现有效公正地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考核。生产矿井要根据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对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的设备材料、电耗等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从矿领导到每一位具体工作的职工,每人的肩上有担子和指标。
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煤炭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力度,就要把责任分配到人。要细化分解单位之间的成本责任,清晰地把责任和任务分派到个人,每个人都认真对工作负责。团队之间也会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成本节约计划。
进行分层考核,双向考核。煤炭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考核,要加大考核力度,采取生产成本否决制。对没有完成生产成本指标的单位,取消该单位的相应奖励。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成本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突出生产成本考核的严谨性,严肃按照相关规定落实要求。强化成本考核责任到人的力度,确保生产成本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要灵活运用成本考核制度。灵活运用成本考核制度不是放松对成本考核制度的执行力度,而是要根据企业需要不断对考核制度作出调整。同时,考核制度要针对生产中的因素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到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
成本考核制度要有综合性,要由统一部门来实行成本考核制度,从而使成本考核制度完整有效地执行。
3.3 突出重点,努力节支降耗
对煤炭企业来说,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成本容量很大,进行成本控制,从方方面面抓起是应该的,但是要处理好“抓西瓜”与“捡芝麻”的关系,更应该加强重点管理。一要加强材料采购供应的管理,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在采购供应阶段,按质优价廉实用原则采购材料,把采购成本降到最低点。对不合生产需要、过期和库存积压的材料,要及时进行调剂变卖,盘活这部分资金。要严把材料消耗关,制定材料领用消耗程序及审批制度,严格按照计划领用,合理用料,降低材料成本。二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益,缩短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成本支出。近几年来,由于煤炭企业经营环境不好,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资金成本越来越大,资金管理已经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资金管理首先是要实行资金计划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根据资金的收回量,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制定现金预算收支计划,统筹安排各项奖金;其次要用足用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实行资金统筹使用;再次是认真搞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努力搞好货款回收,减少外部资金占用。
3.4 推行成本责任制度
成本控制的牵涉面很广,成本责任是指在各部门的协同下对整个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也就是成本形成的每一环节进行成本控制。成本责任的主旨在于把不同层次的子目标分配给各责任中心,而这些不同层次的子目标则是由企业的整体成本目标分解而成的。成本控制责任中心就是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工资、财务等业务部门,它把非生产支出进行最大限度地压缩,将各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对各个部门、各道生产工序以及各个岗位进行落实,保证能够把压力传递到位,在企业里营造一种“没有不承包成本指标的单位和个人,也没有不被分解的成本指标”的责任网络,真正把科学化、目标化、规范化带入到成本管理中。
篇10
【关键词】 谷丙转氨酶; 高尿酸血症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是肝脏生物化学实验的主要检测对象之一,是反映肝脏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ALT水平可受诸多因素影响。2004年Kim等[1]进行了长达8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后,发现即使在正常范围内,ALT水平也与肝病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多项研究表明ALT、高尿酸血症分别被认为与代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有关[2-3]。而对于ALT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甚少,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ALT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以发现天津市高中生肝功能异常的潜在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天津市高三学生,年龄17~20岁,排除资料不全及不符合要求者后,其中男生963名,女生932名。按照ALT水平将男女分别分为ALT升高组145例(男性ALT>40 U/L,女性ALT>35 U/L)和ALT正常组1750例(男性ALT≤40 U/L,女性ALT≤35 U/L[4])。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肘静脉血谷丙转氨酶(ALT)、尿酸(SUA)、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指标。测量并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
1.2.2 诊断和排除标准及分组 高尿酸血症(HUA)的诊断标准:男性SUA>420 μmol/L,女性SUA
BMI
90 mm Hg[7]。FPG升高诊断标准为FPG≥5.6 mmol/L[8]。排除资料不全、既往有慢性病、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或中位数和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率表示,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样本K-S检验。数值变量间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ALT升高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ALT升高人数占总人数的7.65%,男性(11.63%)多于女性(3.54%)(P
2.2 SUA水平与ALT水平相关性 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男女中ALT水平与SUA水平呈线性正相关(方程为男y=0.064x+1.321,R2=0.085,P
2.3 BMI水平与ALT水平相关性 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男女中BMI水平与SUA水平呈线性正相关。(方程为男y=1.351x-9.182,R2=0.183,P
2.4 ALT升高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BMI异常)为ALT升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56、2.559、9.083(男),2.962、3.456、5.185(女)。而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对其影响不明显。见表2。
3 讨论
性别在ALT水平是否有差异,仍然存在争议[9-10],而本研究发现单变量分析性别与ALT升高显著相关。故本研究分别分析了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对ALT升高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相关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多项研究表明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关,此外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正常范围内,升高的血尿酸还与NAFLD发生密切相关[11-12]。血尿酸是已知的氧化应激的标志物,是人体血液中对抗衰老和氧化应激的主要抗氧化物[13-14]。因此,血尿酸水平升高被认为与氧化应激增加有关[15]。氧化应激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在NAFLD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16]。而ALT升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17],故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也与ALT升高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浓度与AL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图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相比,ALT升高者比例明显升高(图3),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与ALT水平升高有关。
肥胖是一项已知的影响肝脏功能的危险因素[18]。本研究中笔者发现BMI≥28(kg/m2)的研究对象ALT升高的OR值最高(表2)并且随着BMI的升高,ALT升高的比例明显增加。然而,研究对象中,不同BMI水平的高尿酸血症者ALT升高比例仍然明显多于正常尿酸者。另外,在矫正了BMI、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等其他因素后,本研究明确了高尿酸血症可能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OR值为1.956)。因此,笔者认为肥胖和高尿酸血症均为ALT升高的危险因素,且两者可能对ALT的升高有协同作用。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由于样本量较大以及体检的可操作性,没有对腰围进行测量,也没有影像学资料对样本人群进行NAFLD筛查。由于本研究样本年龄段限制,不能显示其他年龄段人群ALT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且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发现HUA水平经干预后ALT升高是否有所改善,有待于前瞻性研究予以进一步解释。
总之高尿酸血症与肝功能异常显著相关,在肥胖人群中更为明显。本结果有助于那些未知原因的无症状性肝功能异常的成年人的诊断和治疗。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Kim H C,Hinds M S,Fisher L D,et al.Normal serum aminotransferase concentration and risk of mortality from liver disease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J,2004,328(7446):983.
[2] Marchesini G,Brizi M,Bianchi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featur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2001,50(8):1844-1850.
[3] Kang Y H,Min H G,Kim I J,et parison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uric acid in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study of Korean adults[J].Endocr J,2008,55(6):1093-1102.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J].中华消化杂志,2010,5(30):1-2.
[5]陆在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0-834.
[6]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1(23):1-2.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7(39):701-708.
[8] American Diabetes A.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3[J].Diabetes Care,2013,36(1):11-66.
[9] Chen S C.Gender difference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eleva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hemoglobin levels among male adolescents[J].PLoS One,2010,5(10):e13269.
[10] Ruhl C E,Everhart J E.Determinants of the association of overweight with elevated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Gastroenterology,2003,124(1):71-79.
[11] Johnson R J,Lanaspa M A,Gaucher E A.Uric acid: a danger signal from the RNA world that may have a role in the epidemic of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renal disease: evolutionary considerations[J].Semin Nephrol,2011,31(5):394-399.
[12] Hwang I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al serum uric acid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J Korean Med Sci,2011,26(3):386-391.
[13] Esen A M.Uric acid as a 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dilata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J].Am J Hypertens,2011,24(2):149-154.
[14] Vukovic J,Modun D,Budimir D,et al.Acute, food-induced moderate elevation of plasma uric acid protects against hyperoxia-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crease in arterial stiffness in healthy humans[J].Atherosclerosis,2009,207(1):255-260.
[15] Glantzounis G K.Uric acid and oxidative stress[J].Curr Pharm Des,2005,11(32):4145-4151.
[16] Yang S.Mitochondrial adaptations to obesity-related oxidant stress[J].Arch Biochem Biophys, 2000,378(2):259-268.
[17] Ghamar-Chehreh M E,Zhu H,Li Y,et al.Elevate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yslipidemias, but related to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igher disease grades in non-diabetic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Asian Pac J Trop Biomed,2012,2(9):70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