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范文
时间:2023-03-20 21: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利于国者爱之,胲于国者恶之。
5、精神的浩瀚、理想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寸寸山河寸寸金。
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9、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
10、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11、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言必信,行必果。
2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23、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5、位卑未敢忘忧国。
2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8、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29、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欧阳修
30、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2、岁寒,然后知耸柏之后凋也。
3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3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35、学然后知不足。
36、满招损,谦受益。
3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8、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39、有志者,事竟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42、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43、志当存高远。()
44、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4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篇2
我国著名作家鲁迅正是由于勤奋,才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小到多奇迹就会出现。”
我国经济学家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牛顿说过:“勤奋是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篇3
关键词:心理 教育 方法
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勤奋向上的教育。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渴望了解未知的东西。在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所有的名人大家都是经过不懈的勤奋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就让我们看一看那些直接劝人努力学习,用勤奋用汗水求得进步的文章吧!《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而后世之人莫能及也”;《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荀子的《劝学》一文就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2、谦虚谨慎的教育。谦虚使人进步,只有时刻保持谦虚的胸怀,才会更容易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步。《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石钟山记》中作者考察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那么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象《断魂抢》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象《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还是象《宽容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4、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只有决心而没有毅力,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勤奋+决心+意志力=成功。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雪中泰山之趣味。这些都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收获到更多更好的麦穗。
5、心理承受力的教育。要教育青年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正视失败。在困难面前,不能丧失信心,而应该勇敢地在失败中崛起。这时,一颗能够承受挫折,坚强的心灵就极为重要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完成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十八次面临危险境遇,仍矢志不移:这些都是直面惨淡人生的范例。
6、正确人生观的教育。中学生已经在思考人生目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大有裨益。《项链》中玛提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背景分析法。了解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艰辛,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写出这段名言的作者司马迁学习了前辈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是一部令史学界和文学界都震惊的奇书。可是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
这时,教师可用饱含感情的语调介绍他的由来:当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愿,经过几十年精心准备,专注于创作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打入大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心灵的考验,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史记》。一部《史记》既是司马迁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很多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他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2、拓展法。主要是讲清文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而言。只有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辐射点,进行联想。如:《伶官传序》中论述了人事的作用,所谓的人事就是人的主观努力。文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意都是说要谦虚谨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此文意,让学生联想还有哪些名言阐述了此道理。经过思考,学生列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为治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等名言警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当学生明白命运的咽喉在自己手中时,就会抓住机遇,用行动改变未来。
3、比较法。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既可以同类课文中比较,也可在不同课文中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处,也可以比较不同处。《送东阳马生序》中可比较“我”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勤奋的重要性。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和《断魂枪》中的沙子龙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人:在新事物面前固步自封,胆小怕事,沙子龙还有点慨叹自己的武艺过时;别里科夫则一味维护旧事物。这两种态度都到会不可取的,正确的作法是要适应时展,尽快接受新事物。轻松的比较中,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篇4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科学人生观的教育。高中学生已经在思考人生目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大有裨益。《项链》中玛提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2.积极向上教育。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渴望了解未知的东西。在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所有的名人大家都是经过不懈的勤奋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就让我们看一看那些直接劝人努力学习,用勤奋用汗水求得进步的文章吧!《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而后世之人莫能及也”;《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荀子的《劝学》一文就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3.谦虚美德的教育。谦虚使人进步,只有时刻保持谦虚的胸怀,才会更容易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步。《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石钟山记》中作者考察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创新意识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那么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象《断魂抢》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象《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还是象《宽容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5.坚强意志教育。只有决心而没有毅力,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勤奋+决心+意志力=成功。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雪中泰山之趣味。这些都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收获到更多更好的麦穗。
6.良好心理教育。要教育青年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正视失败。在困难面前,不能丧失信心,而应该勇敢地在失败中崛起。这时,一颗能够承受挫折,坚强的心灵就极为重要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完成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十八次面临危险境遇,仍矢志不移:这些都是直面惨淡人生的范例。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辩证思维。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辩证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为客观的评价周围的人和事。在教授《项链》时,对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学生最初形成了两种极端化思想:一种认为她无可厚非,另一种认为她太不值得了。在同学们的争论中,我引导大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评论她。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可以理解她的虚荣心,毕竟人往高处走,但她那种人生来就是享乐的观点是不对的,人生还应有更崇高的追求;肯定了她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的能力,认识到了她在面对不幸时性格坚强果断的一面。这样,学生不仅更深刻认识了玛蒂尔德这个人,而且也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乐,明白了要通过正当手段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
2.学会分析法。了解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艰辛,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和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写出这段名言的作者司马迁学习了前辈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是一部令史学界和文学界都震惊的奇书。可是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
教师可用饱含感情的语调介绍他的由来:当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愿,经过几十年精心准备,专注于创作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打入大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心灵的考验,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史记》。一部《史记》既是司马迁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很多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他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篇5
如果你是第一次走进我们的教室,也许你会产生怀疑?这是个教室吗?好像是个文学、美术展览室。其实,这对我们来说一点儿也不奇怪。那墙上贴的是同学们精心制作的板报。教室前面黑板的右边是同学们的书法园地,那里展示着同学们的书法才能。有的用毛笔所写、有的用彩笔所写,每个字都那么清秀、端正。字帖上写的都是鼓舞我们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名言、警句。
在我们的班内,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有了问题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改不足,互相帮助,胜似兄弟姐妹。每当哪个同学没完成作业时,所在组的组长会耐心的帮助那个同学,甚至放了学把你留下来,直到补完为止。记得有一次,赵文竹、宗雪等几个同学就留下了五名没写完作业的同学,直到他们写完了才回家。可谁又知道,她们比平时放学回家晚了结40分钟呢!
下课了,教室里便热闹起来。有的同学三、五个一伙,坐在一起海阔天的聊天。有的则忙着借书。也许你会感到有些奇怪,借书干什么?哦,差点儿忘了告诉大家,老师为了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建立了一个图书角。要求同学们每人捐献一本书。大家的热情可高了,最多的捐献了7本书。这回可好了,同学们不用在为下课没事可干而发愁了。许多人变了一个个小书虫。你看,不到一天功夫图书角的九十多本书就被借得干干净净了。
知道吗?就在我们这群摇头晃脑的小书虫中,汇集着许多技艺超群的人才。如:小书法家成里,他写的字刚劲、有力,班内无人可比,曾获得市级书发比赛的金奖;小画家吴一锋,他画得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班上可称独一无二,他的作品曾获得绘画比赛的银奖;还有热心助人的简怡,硬笔书法大师李悦洋,体育健将程雷等,他们都各有绝技,再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今天,我成长在一个这样快乐大家庭里,每天都有许多辛勤的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朵,他们把所有的爱和希望倾注在我们的身上。下了课,老师常常和我们一起玩儿耍,一起说笑。还经常为我们讲故事,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她既是老师,有像妈妈。有了这样的一位好“妈妈”,同学们总爱围着“她”转,和“妈妈”说新、趣儿、说难、说一天所发生的事。这样,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通过交流使知识相互传递,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不是一举多得吗?
如果你是我班的一员,你就会充分的感受到生活这个大集体中是多么幸福。每当别人遇困难时,同学们都会争着、抢着去帮。每当老师交给我们任务时,同学们都会以最大的努力去干好。每当你有事求助别人时,同学们都会热心的伸出援助之手。
篇6
于是,当见风再次踏进灿斯尼教授的房间时,他几乎要累趴下了―他抱了小山般的一摞作文本。
“灿教授啊,我历年的作文……从三年级开始,少说也写了8个作文本,您看得过来?”
“看得过来!”
一刻钟后,灿斯尼教授笔如龙蛇轻灵,从作文本上抬起头,敲着几个翻开的本子说:“只有这几篇能看,其他的都不要了!”
“教授,您太不负责了!我每天晚上在灯下苦苦构思,您只看了开头就这样下结论?”
“对,我用的是阅卷老师的方法!让你连续吃15天馒头,你受得了吗?阅卷老师需要看几百篇同一个题目的作文,也会‘厌食’!”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你需要让开头这样“势如破竹”―
1.眼所见,即所得。
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率全文。
例如: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更有乐趣。
给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感觉,使人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它是我们写简短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伟大的友谊》、《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开头均采用了这种方法。
灿教授妙笔点评:让阅卷老师细细鉴赏你的文章肯定不可能―时间不允许呀!所以对于说话直来直去的同学来说,这招最合适不过了,不兜圈子,直奔主题。
2.吃甘蔗,渐入境。
像吃甘蔗一样,从尾吃起,慢慢变甜,当然更让人回味无穷啦!文章开头可以先写事情的结果,再写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制造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例如: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把你引到过去的岁月里,然后再向你叙述发生过的往事。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吸引人。此法只适用于写人记事的文章,一开始就说出事情的结果,必然会大大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
灿教授妙笔点评:这就像加勒比海盗的藏宝图,请问哪个阅卷老师看着手里的“藏宝图”,能不心痒痒地想知道“宝藏”是什么呢?
3.讲故事,变魔术。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回答得到与会科学家的赞同。
―《智慧的起点》
看到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吧?这一招“偷梁换柱”的开头方法来源于演讲技巧。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很多演说家会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正题。
灿教授妙笔点评:平时剪报里的小故事、小幽默可不只是一笑而过的“边角料”。考场上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小“插曲”怎能不会心一笑?感情分,加了!
4.挖“陷阱”,巧设疑。
文章一开始就设置疑问,能吸引读者往下看,让读者找出答案或在文章后点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佳作《独特的我》―
万物皆有性格,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人也有其性格。猜猜看,我的性格是什么呢?是水的灵动还是山的沉稳呢?
5.小修辞,大光彩。
在文章开头,使用比喻或者其他修辞方法,可以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用一个事物打比方,说明另一个道理。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的“长生果”》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诠释回报》
灿教授妙笔点评:在阅卷老师头晕脑涨之际,看到这样的开头,怎能不眼前一亮?
6.古人言,能明理。
作文《勤》的开头: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奋可以使学业更加精深,松懈就会使学业荒废。现在我们的知识还是很贫乏、肤浅的,如果不勤奋学习,就不能很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勤奋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经过几番起伏,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灿教授妙笔点评:开篇引用一两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
7.抒胸臆,定基调。
举例:清晨,几缕金色的阳光柔柔地倚在我的小窗上。我想,此刻我的脸上一定有一层七彩光辐射开来,让幸福和温馨暖暖地簇拥着我。书桌上放着一张朋友寄来的音乐贺卡。打开贺卡,霎时,那熟悉的、欢快的旋律在我周围轻轻萦绕,“生日快乐”几个字随着节奏闪出红光。我真激动,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有一种欢悦就要冲口而出:今天是我的生日!
灿教授妙笔点评:开宗明义、感染读者。这样的开头可以拉近作者和阅卷老师的距离,产生共鸣。
灿斯尼教授总结
1.开头可以设置疑问,吊起读者的胃口;
2.可以单刀直入,切入正题;
3.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营造一种氛围;
篇7
构建物态文化
近年来,该局把加强基层建设作为构建物态文化的重要载体,重点对6个税务分局(所)进行了改建扩建,对城区办税服务厅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改善,为各基层税务分局(所)图书室添置了大量图书、画册。并解决了基层征管用车、小食堂、小菜园建设等问题。目前基层税务分局(所)办公办税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基层干部工作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走廊、过道、门厅、院落等位置建立文化墙、文化角,贴上名言警句和干部书画、摄影作品,使机关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缓解了压力,激发了热情。
构建行为文化
为了使每位干部以国家公务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决好办事效率低、执法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该局从工作礼仪规范等基本常识抓起,通过制定干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着力抓好税收执法和服务,树立公正执法、高效服务的形象。一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全面实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对执法过错严格追究经济甚至法律责任。二是规范纳税服务行为。在纳税服务上更加突出纳税人,大力倡导征纳平等、服务前置等理念,落实促进征纳和谐的各项措施。在深化效能服务上,狠抓“两个减负”,优化征管流程,下放审批权限,精简表征单书。在完善申报服务上,落实多元化申报、“一站式”和发票发售“一窗式”等措施,加强办税厅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无偿对需要帮助的特殊纳税人提供代购发票、代办登记、纳税辅导等援助服务。三是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广泛开展了创建星级单位活动,既增强了干部荣誉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干部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又树立了文化国税、和谐国税的对外形象。
构建精神文化
篇8
【关键词】英语学习;背诵;背诵方法
学习任何语言(包括母语)都要正确把握两种关系:一是语言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的关系;一是语言学得(Language Learning)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的关系。一个学习者,要想能够正确地进行口头(说)和笔头(写)的交流,也就是语言输出,就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作为铺垫。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要想说出来或写出来是很困难的。回想我们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从出生后的咿呀学语,到能真正说出一两个准确的词汇,父母无时不在我们的耳边进行语言的输入。我们上学后,也是先读背,然后才能去学着写作文。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背诵在语言的输入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怎么让学生一步步地喜欢上背诵呢?
一、要背诵先朗读
朗读对培养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得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不会读怎么可能会背诵呢?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在朗读的时候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另外,上课时我经常穿插一些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让学生朗读,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有时还举行朗读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朗读和背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语语感也逐步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能通过读音帮助学生记住更多的单词。
二、有选择地背诵
在学习每一单元的课文时,我都会给学生划出文章中地道的、常用的、精彩的要求背诵的句子、段落,让学生背诵,第二天及时检查或抽查。当然这种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科学地背诵,是在理解并记住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的背诵,是在流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背诵。通过长期的课文背诵,学生在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核心词汇、经典佳句,在实际交际中就有可能脱口说出纯正的英语,增进了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当然,除了背诵课文之外,每个单元中还会有许多的成篇成段的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多读读,这些文章段落不一定要背,但读得多了对学生也有好处。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短小精湛,既简单又有意思的经典文章让学生背诵,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或者谚语也很好,以使他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三、落实背诵
要背诵的文章段落选好了,学生们也会读了,那么怎么落实背诵呢?要想让学生背出来,教师要率先垂范,自己都不会背,怎么要求学生背?只有自己先背熟背好了,才能感染和影响学生。另外,我坚持早读下班级,这样除了能对学生起督促鼓励作用外,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发音、朗读及理解课文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同时也掌握了学生学习水平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定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以及具体的教学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想把文章能背诵出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之前积极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更容易记住,而且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要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2.试背。在觉得自己已经把文章读得比较熟了之后,可以尝试背诵。要是害怕中间“卡壳”的话,可以先列一个小提纲或者几个提示的词、短语也可以。一定要克服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不要一“卡壳”,就停止背诵。
3.熟背。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琅琅上口,这时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出来了。
四、检查背诵
篇9
关键词:校园墙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312-02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优美的校园文化墙对学生有着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应让校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墙壁文化春风中,感受到高尚的道德熏陶。我校在校园墙壁布置上做了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为全校师生创造了优雅、文明、进步的育人氛围。
1美化校园外墙,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外墙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荣誉墙的布置,校荣我荣的意识扎根学生心中;将校训、校风等学校主题精神放在墙面上,时刻激励着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1.1荣誉墙感染人。我校在学校大门左侧墙壁上悬挂了学校创办以来的一块块奖牌,上至全国,下至区级。这些奖牌都是学校的荣誉,更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它看似流水一样清淡,但却无形之中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孩子们一进校门就能看到这些奖牌,感受到学校发展变化的辉煌历程,感受到学校兼容并蓄的博大文化,他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为校争光添彩的美好愿望也因此而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心中。
1.2名人名言墙激励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面墙壁说话。"我们要充分发挥墙壁育人功能,让每面墙说话,净化学生心灵,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陶冶。学校尚美楼墙壁上"严、正、勤、实"的校训时刻警醒全体学生态度要严谨,做人要端庄,学习要勤学互勉,做事要求真务实;敬业楼下方的一堵"名人墙"时刻激励着孩子们要向名人学习,努力成为未来的名人而勤奋学习;博学楼上"团结 勤奋 进取 奉献"的校风及矗立在名人墙前面的"至正至善"石头墙又激励着学生要做一名团结、勤奋、正直、善良的人。这些催人向上的墙壁文化,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内的一切在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塑造人,能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1.3广告警句墙塑造人。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校开展的"征集广告标语活动"(并将征集到的系列广告标语下方写下该学生的姓名,再制作成广告牌展示在适当的墙壁上)。这种为美化校园文化墙征集广告警句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墙布置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学生校园主人翁意识,更能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起到了隐型教材的作用,又塑造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强化楼道墙壁,突出育人特色
"学校无闲处,处处皆育人。"楼道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应在楼道墙壁上强化德育功效,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墙的建设中。
2.1社团楼道影响人。集体生活可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互激励,相互攀比和相互改造作用。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性格习惯、爱好追求、气质风度和纪律性、组织观念与种种世界观,都在于无声处相互交融。我校开展有"乒乓球"、"国际象棋"、"轻舞飞扬"等15个较有规模的红领巾小社团,同学们的参与率都不是很理想。
为了让孩子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我们每年举办一次社团活动成果展,将每个社团的成果制作成展榜,展榜里展现了每个社团的活动过程,展现了全勤参与活动的学生姓名,还有一些学生获奖证书等荣誉展示,并将15个社团的成果展榜悬挂在尚美楼的楼道墙壁上,成了校园独具特色的楼道文化之一。让每一位参与社团的学生都有机会榜上有名。这比起到处宣传,说得口干舌燥,强迫性地参与理想得多,而且孩子们为了能上榜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还乐此不疲。
2.2读书楼道熏陶人。"读书不仅使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生导航。我校每年定期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将读书节中孩子们要参与的阅读等级考试书目、校园读书之星、读书节过程中的活动照片等制作成"读书节活动回眸",还定期更换悬挂在博学楼的楼道墙壁上,让每位孩子都能知道我们学校每年要推出的不同阅读书目以及读书节开展的系列活动,将活动过程展示在楼道墙壁上,孩子们看着一本本阅读书目,欣赏着一张张活动照片,不时沉浸在一次次的读书活动之中,孩子们的读书氛围更浓了,课间偶有的不文明行为也将被读书所代替了。
校园楼道墙壁的布置,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活跃了校园生活,而且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深化楼层墙壁,彰显学生个性
校园文化墙必须靠实践来建构,靠活动来承载,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经历感动,升华情感,荡涤灵魂,获得体验。我校根据"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结合"为学生成长而奠基"的办学理念,开展了"我的名字要上榜"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布置系列活动。
"美丽的校园"摄影作品展示。为了布置这一楼层,我校特地举办了"美丽的校园"摄影比赛。比赛要求同学们寻找校园中的美景。结果悬挂在三楼楼层墙壁上的一幅幅摄影作品摄出了校园优美风光;摄出了教师无私教育之美;摄出了师生和谐之美;摄出了同学间的合作之美;摄出了同学们的互帮互助之美。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爱好摄影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使他们从活动中体会到校园处处有美景,使欣赏摄影作品的师生们感受到校园的物美,人美,行为更美。
"校园小明星"评选活动展示。为了让同学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我们特举行了"校园小明星"评选活动,选出区一等奖获得者,将他们的照片展示出来,形成了"校园小明星"长廊文化墙,从而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同学们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悬挂着同学们的作品,改变了校园文化墙布置"假"、"大"、"空"的现象,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个个学生为自己能上榜而自豪,为使自己永远能榜上有名而努力学习,上榜的同学激励着未上榜的同学,他们以此为榜样,努力做好自己,争取早日上榜,"我的名字要上榜"校园文化墙建设,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变得充实、积极、进取,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求知,从而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校园文化墙处处让孩子们呼吸到高雅的气息,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花园式的校园景观,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观,美丽科学的教室布置中展示了同学们的一幅幅作品;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因此,我们与其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反复说教,还不如为他们布置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使其耳濡目染,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长久地植根
于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J].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J].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3).
[3](美)布鲁纳.教育过程[J].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6).
[4]刘象俭,张赫名.和谐校园与校园文化[J].鸡西大学学报,2007(6):13.
[5]张向菊.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265.
篇10
一、着力和谐,彰显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和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走在学校校园,横幅标语展示育人理念,格言警句启迪昂扬人生,校训高悬,催人奋进。“红色文化长廊”“国学文化橱窗”令人流连忘返。每一条走廊、过道,张贴精致匾额,熏陶感染师生。这些匾额的名言警句或成语故事都是向师生们征集,由征集创作或整理而成。如“注意安全,减少麻烦”“爱清洁,讲卫生,少生病”“会笑的孩子聪明”“闻鸡起舞,打好基础”等,一句句发人深省、激励人心的语句是学生的座右铭,是点亮他们生命之旅的盏盏心灯。各班教室的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体现班级文化特色,让教室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优化自我、发展自我的场所。学校配有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微机室、电子交互式白板的安装,校园网络的建立、校史陈列室、刘帅纪念室、古农具陈列室等的创建,不但使学校变得功能齐全、教学便利,而且让学校变得纯朴而华贵,更体现着教育的公平。经过绿化、美化的校园生机盎然,整洁宜人,绿草如茵的草坪呈现出勃勃生机,崭新的塑胶运动场,各色的楼群与周边的绿树及各色花朵相映成趣――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室都成为学校显性文化要素并赋予其功能,形成了“高雅的文化环境熏陶人,高尚的文明环境塑造人”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了环境育人,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着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整合各项育人功能,有意识地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师生精气神。一是“唱读讲传”弘扬主旋律。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学校经典读本和学校红歌大家唱歌本,开展“红歌时时唱,经典天天读”活动,使学校“唱读讲传”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让学校成为弘扬主旋律、提升精气神的主阵地。二是体育教育厚积薄发。学校举办大课间跳绳活动、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三是艺术之花绽放校园。如,学校合唱团、舞蹈队、田径对、乒乓球、绘画组、科技小组等为学生营造了丰富、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课堂的开设,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校园广播站、班级诗歌朗诵会、主题中队会、讲故事、演讲比赛等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四是书香文化异彩纷呈。“留守儿童爱心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书香班级活动”“我最爱的图书推荐评选活动”“班级班训、班徽、班歌设计活动”“读书知识竞赛”“书信比赛”等让学生在书香中用心灵和书籍进行有效交流,学做真人。探求真知。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学校深厚的文化氛围,创建了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但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学会思考,关注人生,还激发了师生爱我校园、建设校园、美化校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着力引领,构建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