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诗范文

时间:2023-03-29 13:1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国名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爱国名诗

篇1

李和同志于2009年4月被国家评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在2010年5月1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自1984年以来,李和同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偏远的望奎县来到省会哈尔滨市,置身于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广阔舞台。从“经销部、物资供应站和生产资料信息中心”的小本经营做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至1996年创办了哈尔滨和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规范管理、追求卓越”的理念,探索出了一套适宜自我发展的企业经营模式,较快建立了密集而广泛的网络销售体系(仅分支机构、子公司,在全国达12家),很好地实现了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社会受益的愿景目标。近十年来,企业平均实现销售收入都在20亿元左右,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达数千万元。

李和同志经营企业十分注重与市场对接。近几年来,面对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他以变应变,研究确定了“以钢材营销为主体,以新项目开发和银企担保为两翼,以增加企业效益和增加员工收入为目标”的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因此,不但化解了由于金融危机所引起的钢材经销的风险,而且找到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路。最近几年,企业不但没有减收,没有减员,而且企业年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效,员工年年也同样都有较大幅度的增收。2009年,员工平均增资20%,2010年员工平均增资30%以上。

李和同志经营企业十分注重统筹发展。在他的积极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先后建立了党、团、工会和妇女组织。在具体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党群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单位”;工会组织的活动有声有色,李和同志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妇女组织连续多年受到上级表彰,在三八妇女节100周年之际,公司有2名女工分别被评为省级“三八红旗手”和市级“三八红旗手标兵”。

李和同志经营企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他根据多年的企业经营实践,概括和提炼了“企业理想”、“经营理念”、“服务宗旨”、“职业精神”、“人才观念”、“品格作风”、“行为准则”、“愿景目标”等企业文化的核心要义。从而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档次,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在积极向上的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年年被评为省市的“重合同守信誉”标兵单位,并于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员工年年有人加入党团组织,“争一流,当排头”蔚然成风。

李和同志十分注重回报社会。他为家乡建起了希望小学;他为家乡修建了道路和桥梁;他为家乡修筑了城门和县标;他与家乡的一些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建立了长期的济贫扶困的联系;他为一些残疾人捐款捐物;他为因洪水和地震受灾的骨肉同胞慷慨解囊……他可谓对扶贫济困和公益事业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李和同志累计捐款捐物达1 000余万元。

李和同志所获主要荣誉一览:

1999、2002年 连续两届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光彩企业家”荣誉称号

2002年1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黑龙江省工作站授予“先进个人”

2002年12月被评为全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创双先”活动先进个人

2003年1月被黑龙江省政协授予“2002年度五个一活动先进标兵”

2003年10月被授予“哈尔滨新经济组织十大杰出青年领头人”荣誉称号

2004年12月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2005年12月被评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标兵个人

2006年12月被授予全省“私营企业管理”先进标兵

2007年12月被评为全省“金属材料流通企业综合实力十强企业”优秀带头人

篇2

“癌症是不治之症!”这是时下绝大多数人对癌症的认识。这种认识影响很广、很深。

可是,如果有人告诉您:癌症不可怕,癌症其实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很多癌症可以治愈,很多癌症可以与您“和平共处”;而预防癌症的钥匙,其实就在您自己手上――您会相信吗?要消除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和误解――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癌症二字基本与死亡画上了等号,甚至比死亡更可怕。因为在确诊癌症之后,每一寸光阴都像是生命的倒计时,这段日子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放疗、化疗、手术,各种治疗的高昂费用,又令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财两空。

长期以来,由于治疗办法和治疗效果有限,加上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不足,使得这种身体病患,演变成了精神疾患:恐惧、孤独、绝望。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对疾病“讳莫如深”的社会心理,更加剧了这种身体病患的精神性伤害。一想到癌症,几乎所有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幅凄凉的图景。以至于很多癌症患者并不是因病而死,而是被这巨大的恐惧感压垮的。恐癌心理已成为社会公共心理的一种。

可是,您可曾知道,这些对癌症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其实并不正确!中国人对癌症的恐惧和误解太深、太久,是时候消除人们的误会了,是时候将人们从对癌症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了。中国,需要来一场癌症认识革命,就让以下4个对癌症的颠覆性的新认识为您一扫阴霾吧!

癌症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疾病,是一种伴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疾病,甚至可以说――

癌症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怎么这么倒霉?命运对我怎么这样的不公平!”一旦身患癌症,人们首先会觉得自己是个特别不幸的人,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都与癌症无缘,为什么偏偏自己受到癌魔的“垂青”?

其实,肿瘤的发生,远比人们想象的普遍、常见。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就有医学专家报告说:在80岁上下老年人的尸解中,有1/4左右的人身体内患有肿瘤,但这些老人生前都无与癌症有关的任何症状。他们的死亡,也是因于其它疾病或原因。换句话说,在老年人体内,出现肿瘤是十分自然的事。

最近,又有在欧洲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海归学者黄又彭教授,自诉曾每年解剖近200例尸体,其中80岁左右老人无一例外地身体内都患有隐匿性的、无任何症状的肿瘤。他还预计,如果人的平均寿命达到100~120岁,每个人体内的肿瘤将达到3~4个! 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预测:假定美国公民期望寿命达到90岁,那么,将有47%的男性和32%的女性罹患癌症。

肿瘤发生率如此之高,但多数情况下,这些肿瘤并不威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甚或一定条件下不影响他们的生存期限。上海地区和美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比例都约占总人口的3‰左右,如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以80岁计,在他80年的生涯中,患上肿瘤的机会是:80×3/1000=240/1000,即24/100。换句话说,约1/4左右的人在一生中会因癌症而求治。这再清晰不过地表明,癌症其实是一种常见病,是一种伴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疾病。

对此,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告诉记者,从本质上说,多数上了年龄的老人所发生的肿瘤,是一种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过程而难以避免的生理偏差,就像老人会骨质疏松、脑组织会变性(早老性痴呆)一样。越到老年,细胞复制的次数越多,出偏差的概率就越高。加上老年人自身的免疫监视、识别、清理系统等的功能,也随着衰老日渐弱化,偏差增多。故异常分化的癌细胞难以及时被识别和及时清除,也促成了这一后果。

何裕民教授说,既然癌症如此普遍,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癌症也是自然界调控人类生命,使之趋于平衡,不至于严重失衡的一种重要机制。癌症和其它疾病一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其实这和美国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很相似,很多美国人认为,得病,不管是平常的感冒,还是癌症,都是人生命中的一部分,都要以正常的心态对待。

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对于怎样看待癌症这一问题,何裕民教授回忆起与台湾同行的一段难忘的谈话。

2000年前后,何教授在中医药研究所任所长时,一位台湾肿瘤学界同行来访,双方相谈甚欢。谈到兴致高时,这位来自台湾的医生说:“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病。”这样的论断,让何教授当时一愣。他继续说:“不是吗?我手头有许多活过了5年,活得很好的患者!”何教授很快也反应过来:对啊,我的门诊中至少有7成患者已过了5年,且总人数上千啊!这不是慢性病又是什么呢?况且,这些患者当时都是被宣判为寿限不过几月到一年的“死缓”患者,但现在都好好的活着!

随后,两人来劲了,一起交流了许多实例。并一致认为,对多数肿瘤患者来说,他们患的只不过是一种与冠心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疾病,比较棘手,治疗有一定难度,但绝非不治之症。这位同行甚至认定:恶性肿瘤有时还比冠心病、糖尿病等要好得多。不少肿瘤患者5年以后可完全稳定,甚或治愈,不再需要定期用药。而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只能终身服药。

由于有过这么一次令人愉快的交流,再加上一些重要的医学人士或组织也不断表达对癌症的新认识,何裕民教授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这么一种颠覆性的新观点:“对于老年人来说,癌症只不过是种慢性病。”何教授指出,癌症是衰老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生理异常,或者说生理过程,就像衰老一样。因为当时有海外尸检报告提示,80岁以上老年人中,出现恶性肿瘤的机率很大,有1/4老年人身患癌症,却无任何不适,且死于癌症以外的其他因素。并且,由于人的年龄越大,肿瘤的自然发展就越慢,威胁和危害就越小,因此对老年肿瘤患者来说,它不但只是一种慢性病,而且越老风险就越低了。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

现代研究证实: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只有当危险因素对机体的防御体系损害严重,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内基因变异累积至一定程度,癌症才会发生。

因此,尽管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病情会呈进行性发展,但也跟大多数慢性病一样,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短时间内不会发作,从发作到死亡还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而且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癌症患者也并不会迅速走向死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把癌症当作一种慢性病看待,理论上是有依据的,临床上是可行的。

而且,人们所熟知的“癌症”这一名词,并非代表一种单一的疾病,它实际上是200多种疾病的统称。并不是所有癌症都会危及生命,它们当中有些很严重,但有些(或者说大多数)并不构成生命威胁。以前列腺癌为例,根据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彼得・阿尔伯森的研究,即使不对其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也能存活20年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定义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的看法也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自2006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改弦易辙,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中国医学科学院资深肿瘤内科权威孙燕院士曾明确指出,“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这对“癌症是不治之症”、“癌症等于死亡”等陈旧认识而言,是一种彻底的颠覆。过去,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错误观点的误导而精神崩溃,或由此而追求过度治疗而殒命。今天,我们更应该理直气壮地接受、传播这一正确观念,彻底甩掉恐癌的心理包袱!

癌症的治疗并非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战,与癌症也是一种战略――

抗癌之战需要全新思维

喜欢战争影片的人都知道,将军与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的思维是不尽相同的。前沿阵地里的战士只能保持一种勇往直前的姿态,他们要以钢铁的意志、以血肉之躯去厮杀,容不得任何恻隐、慈悲的杂念,只有你死我活的拼搏。而将军的境界却大不一样,他们“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纵横捭阖,敌友无常,一会儿如猛虎雄狮,强令部属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某个战略要津;一会儿又是“菩萨面目”,谈而不战、围而不歼,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果把人类与癌症之间的较量看成是一场战争,那么,我们需要的正是将军的大局观念,而不是士兵的匹夫之勇。

鲁莽的代价

现今对癌症的治疗,很多时候是只要患者还有一口气,就不惜高昂的医疗费,动用手术、放疗、化疗等一切手段,要将所有癌细胞“斩尽杀绝”。

人们也正在为轻率、鲁莽的过度干预付出沉重的代价。譬如抗生素的滥用,过度化疗与放疗,譬如被各种医疗器械和药物折腾得毫无尊严的死亡过程。很多中晚期癌症患者在过度治疗之后,不仅没能延长生命,剩下的日子反而过得十分痛苦。更为沉重的是,为了挽救生命,有的患者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倾家荡产,最终患者带着负罪感离去,给亲人留下沉重的经济负担。治病是为了救人,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非但没有因治病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而恶化;生存期也没因治病得到延长,那么,患者又何苦为治病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呢?

我们在驱赶、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往往在制造出新的更沉重的痛苦,我们在驱赶着死神,却也同时驱走了生命终结时的那一份安详和宁静,让通往天堂与地狱的归途充满着恐惧。

这样的治疗理念,与战争中前线战士勇往直前、你死我活的拼搏何其相似,但却不是最佳战法,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抗癌战略的颠覆

在与癌症进行抗争的战斗中,我们需要舍弃一些“战士思维”,吸取更多的“将军思维”。即从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中走出,追求你受到有效控制,我仍活得很好!只要体内的癌细胞不进一步发展,就与它“和平共处”、“带癌生存”。不一定非要弄得斩尽杀绝,你死我活。试想,一位癌症晚期的80岁老人,治愈希望已经很小了,却还要进行大剂量的化疗,结果往往是钱花了,罪受了,人也没了。与其这样,还不如进行保守治疗,以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临床中有数以千例的癌症患者,不能说体内已无癌肿,也许检查提示体内仍有癌症存在,只不过多年来十分稳定,并无发展。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都很不错,有滋有味地活着!这能说不是很大的成功吗?至少这些患者自己认为自己在对抗癌症过程中算是幸运者,成功者。

近年来,人们研制肿瘤药的出发点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以往热衷于减灭癌细胞转为抑制癌细胞生长,其中肿瘤内科的靶向药物更是异军突起,通过精准靶向治疗,准确地作用于癌细胞,阻断肿瘤生长通道,抑制癌细胞增殖,减小对机体的破坏,让患者在总体生活质量无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将病情稳定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生活如许多慢性病患者一样幸福。

总之,中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疗重点应该放在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抑制肿瘤发展、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上。让癌症患者饮食起居同于常人,病情稳定,5年、10年长期生存,人与癌“和平共处”,甚至逐渐康复,未尝不是患者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我命由我不由天”,预防癌症的钥匙,就在您自己手上――

防癌,关键在自己

近日,国际抗癌联盟(UICC)在日内瓦举办的国际肿瘤大会上,公布了一项世界性调查结果。该结果显示,人们对癌症存有很多误解。

误区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

该项包括29个国家、29925名成年参与者的国际性调查显示,人们往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有42%的人认为饮酒不增加癌症危险。在高收入国家,59%的人认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过量饮酒更危险。而事实上,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的保护作用不及酒精的危害作用。

误区二:精神压力和空气污染的危害作用被夸大。

调查还显示,57%的人认为精神压力的致癌作用比酒精强,78%的人认为空气污染是比酒精更强的致癌危险因素。而实际上,并没有证据显示精神压力是癌症的危险因素;空气污染与过量饮酒相比,也只是一个较弱的危险因素。

这两条看似普通的调查结果,却反映出人们对癌症认识的巨大误区。国际抗癌联盟候任主席希尔认为,人们普遍把癌症的病因归咎于自己无法掌控的因素,夸大了环境因素(生活压力、空气污染等)的致癌作用,低估了行为因素(过量饮酒、肥胖)引发癌症的危险。

通过这几年的健康宣教,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酒精、烟草的危害。但是依然有相当比例的人把喝酒当作一种洒脱,把吸烟当作一种气派,甚至提出了喝酒、吸烟照样长寿的谬论。

篇3

周杰伦开启了音乐的新时代,以才华为利剑,谦卑为盾牌,从早期刻意扮“酷”到现今愿意去表达“爱”,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歌迷粉丝,他都不吝谢词。郭敬明开启了文学的新时代,用满身扎人的刺自卫软壳的躯体,从出道时的自卑矫情转变为如今的强势犀利,他谁都不爱,只爱自己。

十年前,第一次看郭敬明的作品《幻城》,那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小说,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模仿他的风格写文。

次年暑假,在广播上偶然听到一首歌,慵懒的午后,一个完全陌生的声音传入耳朵,“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后来才知道,唱这首歌的,是早两年“哼哼哈嘿”的歌手周杰伦。

十年前我们追的男孩,前者开始写而优则导,后者开始唱而优则演。

一、郭韩的十年之变

急速成长的这十年里,曾决然地对商业化的郭敬明充满鄙夷,也曾在专辑《我很忙》过后质疑周杰伦的江郎才尽。启蒙我用华丽词句写作的郭敬明曾是年少时的偶像,但现在的我肯定不会在众人面前承认是他的粉丝。与之相反,早已过了追星年纪的我却仍旧会像个小粉丝一样去买周杰伦的新专辑,去看他的演唱会,去影院支持他的电影作品。

所以,允许我先为渐行渐远的“偶像”郭敬明说几句话。

不够宽容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郭敬明,需要表现出足够强硬的姿态,借用炫富献媚的手段成就自我,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唯有那么做,才能在巨人堆里立足生存。相对于拥有“文二代”背景的韩寒,我更欣赏他的一腔孤勇,所谓时势造就英雄,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备受争议的商业化在本质上并没有那么不堪,任何一个公司的创造者,都需要对旗下的员工负责,特别是文化产业。他的手下都是相轻的文人,感性而又情绪多变,如果自己不足够强势,根本抵抗不了市场经济的层层浪涛。

所以换个角度想,偶像韩寒更多地只是成就了他自己,而郭敬明不仅用他的勤奋成就了自己,还成就了现在活跃在青春文学这一块的团队。

两人的分界线在于一个随性自由,一个踏实奋进;两人的交合点在于对责任的自我定义,一个延续着传统文人针贬时事的道义,一个顺应着时代潮流自我包装成娱乐大佬。

二、再说回周杰伦和郭敬明

周杰伦开启了音乐的新时代,以才华为利剑,谦卑为盾牌,从早期刻意扮“酷”到现今愿意去表达“爱”,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歌迷粉丝,他都不吝谢词。郭敬明开启了文学的新时代,用满身扎人的刺自卫软壳的躯体,从出道时的自卑矫情转变为如今的强势犀利,他谁都不爱,只爱自己。

比周杰伦唱得好的歌手大有人在,比郭敬明写得好的作家同样数不胜数,但他们却能在各自的领域以胜利者的姿态屹立十几年。由此可见上帝是公平的,今天红得发紫的这两个人,混娱乐圈的不高大帅气,混文学圈的被批抄袭起家。而背后,一个曾很长时间睡在公司的地板,另一个也曾迷失在上海的高楼和人群之中。

没有太多交集的两个人,几乎又是在同时“交手”。郭敬明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小时代》,票房一路高歌;面临转型期的周杰伦也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天台爱情》成功送上。

心底而言,我并不希望执笔书写文艺的小四,变成现如今居高临下的世俗商人,更希望他能像最初时,满心想的、憧憬的,都是如发生在浪漫天台的爱情故事的唯美诗人。另一边,我知道周超人还将在他的小时代里继续飞行,只要他不嫌弃,我会尾随到他60岁演唱会那天,带上如我现在这个年纪的我的孩子,告诉他,“老爸跟这个人跟了整整三十多年,现在他老了,我也老了!”

彼时,满场的老头老太,甩着老胳膊老腿哼唱《双截棍》,听着那时的杰伦再次唱起“爱可不可以简简单单没有伤害”。多幸运,虽然没有完整经历却不曾遗憾错过。

《小时代》改变了谁的“大时代”

http://.cn/rumengsanxia

《小时代》上映短短几天就荣登内地票房周冠军。对于这样一部影片,影评基本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其实对于《小时代》这样的影片,能有如此多的评论及关注,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成功。

纵观整个影片,看的时候内心也有隐隐作痛的感觉。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子,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个人性格、价值观不同,却在同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大学毕业,经历了友情、爱情以及亲情的考验,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一个又一个抉择让她们措手不及。她们的爱恨情仇是多么的现实和刻骨。

很多女生说看完《小时代》哭得稀里哗啦,不是因为电影有多么感人,而是因为电影里面的情节及故事脉络触动了她们最柔软的那根神经。

有人说《小时代》是拍给伪娘看的,其实不然,《小时代》是拍给那些整天盲目追求名利、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看的。除了要追求物质享受外,我们不要忘记了内心深处的那段友谊,那段来之不易的情感。现在的我们,除了找借口说忙以外,基本都忽略了曾经陪自己一起成长、风雨同行的好兄弟好姐妹了。

《小时代》不是改变了谁的“大时代”,而是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某些人的“蛋糕”。写作出身的郭敬明,第一次导片能有如此大的收获,已经算是很成功了。《小时代》让我们看到了内地电影的迅速崛起,也让我们看到了内地电影圈子的各种“腹黑”。

对于有潜力的电影,我们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打击,而是应该让它们良性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去评价和关注。《小时代》改变的不是谁的“大时代”,而是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对名利场的本质认识。

·微文摘·

《小时代》对中国女性而言是严重倒退

中国描述现代上海生活的电影《小时代》6月底上映当天就登上新闻头条,击败好莱坞大片《超人:钢铁之躯》跃居国内票房榜首,并创下中文2D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纪录。

影片讲述了四名女大学生的感情生活和职场抱负,但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在一名帅哥所在的公司中工作的女性向往奢侈的生活尽管电影主角是女性角色,但《小时代》不是一部女性电影。这些女性从头到脚穿着名牌服装,极容易为相貌出众的男性神魂颠倒。而她们的梦中情人不是好莱坞传统类型的肌肉男,而是体格纤细、五官精致,仿佛青春永驻的亚洲花样美男,

《小时代》借鉴了主要迎合青少年和年轻族群的东亚流行偶像剧,主角由几乎谈不上什么演技的男女演员担纲好的偶像剧常常以青春爱情为主题,主角往往藏有黑暗的秘密或痛苦的过去,引起痛苦与感伤

然而《小时代>完全抛弃了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性格发展。

我们猝不及防,就被这部明目张胆地炫耀财富、魅力及男权,表现“女性就想要这些”的电影惊呆了。其思想之低俗以及完全缺乏自知之明十分惊人,但也许又不那么令人意外。这似乎是现代中国城市社会全面物质化的产品

这部电影迎合的是男性对女性渴望的幻想,完全围绕男性以及男性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无论物质上还是身体上。电影表现了一种扭曲的男性自恋,以及一种渴望女权和控制女性身体及情绪的男望,并将这些曲解为女性的渴望

篇4

在上海,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人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

这天,几位朋友兴高采烈地来到梅家道喜。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对吧?”

梅兰芳笑着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说:“抗战胜利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

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说:“我们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

梅兰芳是表演大师,但他从不对观众摆架子,对同行也谦虚礼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戏德。

过去,演员唱一场戏给一份钱,有病可以请假,遇到天气不好还可以“回戏”(即临时宣布停演)。可梅兰芳尽量克服困难,处处替观众着想。他说:“观众事先不知道回戏,顶风冒雪从老远赶来听戏,让人家白跑一趟,太不应该了。”

有一次,他嗓子哑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极重的戏。这可怎么办呢?那天,他很早就来到舞台,每隔半小时就喷一次药,嗓子却一点不见好转。大家很着急,有人提出回戏,可梅兰芳知道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怎能让他们扫兴而归呢?他没有同意,强打着精神化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梅兰芳上场了,他和刚才判若两人,精神焕发,唱念精彩。不过,内行人却听出他的嗓子变窄了。戏演完后,有人赶往后台,关心地问:“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变窄了?”

“您还不知道吧?前两个钟头,我的嗓子还是哑的呢!”

“那您怎么还上台?这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不上,怎么对得起观众?我这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临时用的一个急救方法,这戏是用半个嗓子唱的!”

“半个嗓子,这怎么唱?”

篇5

慈母善教——让儿子追随兴趣无拘无束地自由成长

1983年6月6日,郭敬明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父亲郭建伟是当地一家国企的技术工人,母亲邹慧兰在银行上班。因郭敬明自幼喜欢读书,妈妈经常给他买益智类幼儿书刊,并指导他阅读,遇到他不懂的地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

身为独生子,郭敬明在家里没有玩伴,玩具和小人书是他最亲密的童年伙伴。买玩具,买书,买游戏机则是他从小最热衷的事情,因此他也渐渐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父母虽然收入很一般,但从未阻止过他的“挥霍”,宁肯自己节俭再节俭。在郭敬明的记忆里,妈妈从来没穿过什么漂亮衣服,有件红色的呢子大衣,是每年春节期间必定要拿出来穿的。小时候郭敬明觉得,妈妈特别喜欢那件衣服,长大了他才懂得,妈妈当年只有那件衣服能撑门面。

读小学四年级时,一天夜里,郭敬明听到隔壁房间传出母亲的声音:“咱这几间老瓦房,已经太旧了,一下雨就漏,不修整不行了。”父亲叹了一口气说:“我比你都心急,可哪有钱修房子啊!”因郭敬明的奶奶生病住院,家里的积蓄全花光了,眼看住房成了危房,夫妻俩却无力翻修。那一夜,父亲的哀叹和母亲的低泣,深深刻进了少年郭敬明的记忆中。

几天后,郭建伟和他的一个朋友投入了“战斗”,他们一个工人没请,自己动手给老房子换檩条,铺瓦片,刷油漆。其间,郭建伟往木材上钉钉子时,一不小心锤子砸在了左手上,顿时血肉模糊。到医院包扎后,他不顾妻子的劝阻,忍着伤痛爬上房顶,继续干活……历时一周,几间老屋翻修一新。那天郭敬明放学回到家,看见焕然一新的房子和爸爸缠着白纱布的手,既高兴又心疼。这件事让他懂得了父母的不易,胡乱花钱的毛病渐渐改掉了。

父母并未刻意培养郭敬明文学方面的能力,只是,他向妈妈要零花钱买课外书时,妈妈从不拒绝。因为邹慧兰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郭敬明懂事后,妈妈每次领他去书店,都任由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上小学期间,郭敬明买他最喜欢的《少年文艺》和安徒生童话;上初中后,他更广泛地阅读名家小说和散文,尤其钟爱金庸。哪怕郭敬明整个周末都沉浸在武侠世界里,父母也从不干预,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有益放松,既调节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大量的阅读,为郭敬明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他清冷、唯美的写作风格渐渐形成。从小学到初中,郭敬明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

1997年读初中二年级时,郭敬明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处女诗作《孤独》。收到杂志社寄来的10元稿费和样刊时,郭敬明欣喜万分。父母也对他倍加赞赏,鼓励他继续努力。

2000年12月,《萌芽》刊发了举办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通知,郭敬明想去上海参赛。可一想到四川自贡距上海几千公里,坐火车要两天时间,而正读高二的他学习又非常紧张,郭敬明犹豫了。母亲却满怀欣喜地鼓励他:“坐飞机去吧儿子,这个舞台属于你。”

其实郭家一直不宽裕,郭敬明此次远行要花掉家里数千元积蓄,可郭建伟夫妇认为值得!他们认为,此行既能展示儿子的写作特长,又能让他锻炼一下独立生活能力。

少年成名——妈妈叮嘱他打好底子才能发出恒久光芒

2001年初,郭敬明单枪匹马直飞上海,凭借作文《假如明天没有太阳》获得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二年,面临高考的他又参加了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次大赛有4万多人参加,但他还是力压群雄,再次夺得一等奖。郭敬明从此声名大震,开始有出版社向他约稿。不久,他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获得广泛好评。

在高中校园里,郭敬明本就是个孤独忧郁的男孩,因为他特别瘦小,体育成绩不好,性格敏感,又很好强,总是无法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但在少年成名之后,他开始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四处签名售书,回到学校还常常被女生们拉去照合影……一时间春风得意,过足了“校园明星”瘾,整个人也变得十分自信了。

但母亲邹慧兰却觉得,孩子成名太早未必是好事,尤其见儿子渐渐变得恃才傲物甚至自满时,她慌了神。一天晚上,她与郭敬明促膝长谈:“许多明星都像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一样,只在一瞬间绽放出耀眼的光彩,此后就归于黯淡,被世人遗忘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才华还不足以长久支撑头顶那些耀眼的光环,即使机缘巧合偶然蹿红,也终会被观众或读者抛弃。”

郭敬明似有所悟,问:“妈妈,您是在说我吗?”“对呀,短暂的发光发亮没什么了不起,身为高三学生的你,现在应该努力学习,备战高考。底子打好了,将来才能写出一部部更有分量的作品,让自己散发出恒久的光芒,而不是陶醉在小小的成功喜悦中止步不前。”听了妈妈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被突然成名冲昏头脑的郭敬明顿时清醒过来,开始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

高三那年,郭敬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写出了两万字的短篇小说《幻城》。高考后,他将《幻城》投给了《萌芽》杂志,于2002年第10期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2003年,郭敬明被上海大学编导系录取。由于家事繁多,当时父母经济拮据,郭敬明刚进大学第一年很穷,要数着日子花钱。可入学不久,老师就要求他们,每个人买一台照相机、一台DV、一台高配置电脑。

郭敬明犹豫了一个星期,才拨通家里的电话,小声跟妈妈要这些东西。妈妈迟疑了一下说:“好,学习方面可不能马虎。”过了10天,妈妈才把那笔钱寄给郭敬明,同时还寄来了两双棉鞋和一件她亲手为他织的新毛衣。几年后郭敬明才知道,父母当时已在负债生活,那笔钱是妈妈跑了几家亲戚才借到的。

2003年1月,郭敬明根据春风文艺出版社的要求,将《幻城》改编成长篇玄幻小说出版,10个月时间,该书累计销售84万册。《幻城》不仅带给郭敬明近百万元收入,也给他带来了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知名度。

有了钱,郭敬明首先想到孝敬家中的老人。他给奶奶买按摩仪、保健品,给父亲买价格不菲的手表和名酒。2004年妈妈生日前一天,郭敬明专程从上海赶回四川看望家人,并给妈妈买了一个GUCCI女包。邹慧兰虽然并不知道这5个英文字母背后所代表的是价值数十亿的产业,但包装袋里发票上的价格让她惊慌。

因为郭敬明回乡时没有带隐形眼睛的药水,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精心地换上好看的衣服,背上GUCCI的包包,出门帮他买药水。当郭敬明起床后,却看见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眼圈红红的,爸爸在旁边沉默地抽烟。桌子上放着那个被小偷用刀片划开一条长口子GUCCI女包。

郭建伟低声怒斥着妻子:“你就是爱炫耀,有了新包就了不起了,别以为自己是阔太太。”邹慧兰低着头,眼泪几乎要掉下来,说:“我没有这样想……我就是很高兴,想背……”郭敬明走过去抱了抱低头抹泪的妈妈,说:“没关系,我下次再买给你。”

当晚半夜起床时,郭敬明看见妈妈还在床边小声地抽泣,爸爸坐在一旁,戴着老花眼镜,在不太亮的灯光下用胶水一点一点地把那条口子粘起来。他站在门口,渐渐地感觉喉咙发紧。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有一天我要让妈妈像真正的阔太太一样,不再背着名牌包挤公交车!

后来,邹慧兰把那只包包小心地收藏在衣柜里,再也没舍得背过,即使那道疤痕黏合后完全看不出来。

成功路上非议连连——妈妈说不招人妒是庸才

2004年9月,郭敬明在上海成立了“岛”工作室,主要向春风文艺出版社提供杂志书内容。由于平日既要上学,又要写作和运作工作室,郭敬明渐渐感到分身乏术,他想到了退学创业。起初,父母极力反对,但眼看儿子日渐消瘦,为学业为工作心力交瘁,他们最终默许了儿子的决定。

《岛》系列图书甫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发行量很快就从最初的四五万份飙升到20万份,给合作双方都带来了滚滚财源。当年,郭敬明被《福布斯》选入中国名人排行榜,位列第94名。

但随之而来的,除了“粉丝”们的尖叫,还有大肆的讥讽和批评,尤其是因为《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身陷“抄袭门”之后,对他的指责甚至谩骂更是铺天盖地。表面上,郭敬明不以为意,其实他内心压力极大。

一次回四川自贡探亲时,郭敬明和母亲聊起自己最近的烦心事,突然勾着老妈的脖子说:“我要哭了……为什么别人只看到我的不好,却看不到我的努力?我做这些真的已经很累了!”说这话时,他的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记住明明,不招人妒是庸才。有人攻击你,忌妒你,正说明你做得比他们都好,你永远是我优秀的、善良的好儿子!”

虽心情低落了一阵子,但郭敬明并未就此沉沦,而是在父母的鼓励下很快振作起来。2006年,他在“岛”工作室的基础上,与长江出版集团联合成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当年10月,他创办了时尚文学刊物《最小说》。年末,他以85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随后两年,他接连蝉联榜首。

短短几年,郭敬明的公司像热带植物一样飞快成长。2010年,柯艾公司更名为“最世”,公司规模和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张。同年,郭敬明以2300万元的收入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次席。与此同时,他还被正式聘为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变身“副处级干部”。头衔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忙。

成名后的郭敬明,似要弥补儿时因物质短缺而留下的缺憾,他开始被各种奢侈品包围着,任何时候出现在公众场合都是一身娱乐明星式的穿戴;他的工作室是一个1000平方米的大编辑部,有swarovski水晶灯,装潢极富现代感,穿着时尚的年轻员工们,在那里编着童话般的畅销书和精美的漫画……

郭敬明的高调炫富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反感,人们通过种种途径挖苦、讽刺他,对他展开恶毒的人身攻击,甚至连他老家的父母都要“躺着中枪”。一次,郭敬明用几十万元稿费为父亲买了一辆车,父亲开心地试车时,一些媒体记者闻风赶到,拍了照片。第二天,一家报纸刊登了这张照片,配上的标题竟是《看一看暴发户的可笑嘴脸》!

郭敬明含泪买光了住所周围的所有报纸,在垃圾桶里把它们烧成灰烬。“凭什么作家就不能有钱?一个五音不全的三流偶像歌手,唱歌出去都一大票人前呼后拥地伺候,一个实力作家感染很多人,一个助理都没有,自己可怜兮兮地去坐火车,我不认为这理所应当。”他愤愤不平,恨透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但一想到妈妈那句“不招人妒是庸才”的话,他很快就释然了,并在几个月后自己的一部作品醒目位置写道:“感谢一直憎恨和讨厌我的人,是你们掘凿出更深的痛苦,让我以后的幸福填充得更为丰盈。”

每当郭敬明有负面新闻出现,母亲总会在半夜里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儿子最近好不好,完了还会赶忙补充说:“你爸爸这几天都睡不好,一直叹气,我就想是不是你有什么事了……”

母亲偶尔和同事、朋友聚会,有好事者会若无其事地提起郭敬明的负面话题。她总是摇头算是作答,其实她很想帮儿子解释,但又怕说错话,只好什么都不说。

2011年父亲节这天,郭敬明将自己开的那辆凯迪拉克送给了父亲,并将一套房产的钥匙交给母亲说:“这是我在上海为你和爸爸买的别墅,以后想我了,就来你们上海的新家住住。”

在上海居住时,父母曾几次来到郭敬明的图书签售现场。日渐佝偻的他们就默默地站在远处的角落里,盯着被“粉丝”团团围住的儿子。有时候郭敬明从匆忙的签名中抬起头,透过黑压压的无数头顶望向他们,都能看到爸爸开心的微笑和妈妈激动的目光。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都值得,只要能换得父母自豪的笑容。

2012年夏,郭敬明决定将自己几年前创作的小说《小时代》拍成电影。该系列小说拥有近3000万读者,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潜在观众群。

听说儿子要当导演,远在四川家乡的爸爸在电话中不安地说:“你现在已经是成功的作家、出版商人,再跨界去当导演,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能成吗?万一搞砸了呢?”母亲却抢过话筒在电话里给郭敬明鼓劲:“别听你爸瞎说,你当年学的就是编导,当导演也是专业对口,我相信你的能力,加油!”

2012年11月,《小时代》正式开拍不久,编剧兼导演郭敬明中耳炎发作,但他仍然熬夜几天,坚持和约好的人谈完了事才休息。原定80天完成,他79天就拍完了《小时代》上下两部电影。制片人安晓芬说:“郭敬明是我见过的最勤奋最聪明最用功的年轻人,他没有理由不成功。”

篇6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012)

摘 要:污名已被描述为精神障碍患者的最大问题之一,它的消极影响包括职场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外开展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活动已有一定的历史与规模,为了满足国内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发展的需要,本文使用文献搜集法,描述了从国际层次到区域层次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活动,并提出了针对我国职场的策略性建议和污名干预项目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污名;污名干预;精神障碍;职场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89-03

1 研究动机

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污名(stigma)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歧视的起点.污名化(stigmatization)的结果是社会对被贴上污名标签的人所采取的贬低、疏远和敌视等态度和行为.精神障碍污名化指的就是社会民众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诱发病因、异常行为的贴标签行为,从而使之保持身心健康、回归社会等发展目标受阻的过程.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许多通过治疗得以痊愈或缓和的精神障碍患者,重回职场,仍会受到来自社会、来自职场同仁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据统计,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左右,而且正在逐年增多,精神障碍患者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研究指出,出院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率只有15-30%,即便就业,他们也很难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精神障碍患者污名不仅危害精神病患者健康,而且恶化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谐甚至社会的稳定.

西方国家对精神障碍污名的产生和发展已做出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污名干预项目,而我国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精神障碍污名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然而纵观国内精障污名干预措施,多采用义工活动、领导探望、媒体采访等社会性手段,不仅缺乏心理学的专业性参与,且干预活动的数量少,辐射窄、力度低,还未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活动大多形式化.暨2006年国内首个保障精神障碍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出现后,国内多个地方也提出了保障病愈精神障碍者有权入学就业的政策性法规,然而政策性法规只能起到法律监管的辅助作用,并不减轻职场中的污名.笔者希望通过对西方国家目前正在执行的部分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计划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达到借鉴并推广至我国职场的目的.

2 国外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现状回顾

2.1 国际层次——“心理健康急救”项目

“心理健康急救”项目于2007年始于澳大利亚,现如今已涉及16个国家.标准的心理健康急救培训课是一个每天12小时的多日工作坊,课程主要教导学员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并学习在心理健康危机期间如何减少伤害.除了培训,课程学员会得到一份实用手册,里面描述了主要的精神障碍以及相应的帮助办法、一份当地资源表和关于心理健康急救培训怎样适用于各种情况的信息列表等.“心理健康急救”项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场精障污名干预,它已发展到能够解决精神疾病患者的求助问题,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护理的接受度,从而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可惜的是,尽管心理健康急救有广泛的受众,并且也已运用于工作环境中,但是,仍没有出现一个专用于职场的计划版本.

2.2 国家层次

2.2.1 “战胜忧郁”计划(澳大利亚)以及“对抗抑郁”计划(英国)

“战胜忧郁”是一项澳大利亚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提出的全国性活动.其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认识,并减少与这些障碍相关的污名.“战胜忧郁”以认识、早期干预为目的并专门为职场设计,旨在增加普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解决职场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和技巧,尤其是了解如何在干预的早期阶段帮助并影响同事,并能有效管理在团体环境中的抑郁症个体.“战胜忧郁”还将这一项目授权于英国“对抗抑郁”计划下的精神卫生中心,并提供了相同的工作坊.一些工作坊还运用了DVD案例的研究和结构性讨论来加强课程的其他内容.

2.2.2 职场心理健康计划(苏格兰)

职场心理健康计划是一项由苏格兰国家健康工作生活中心为管理者们提供的循证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员工的整体心理健康,促成组织的结构性变化,并不是专门针对改善污名为目标.

2.3 区域层次

2.3.1 心理的事业(澳大利亚)

“心理的事业”是一项为小型、中型企业、非国企及非营利性组织开发的计划,与其他计划相似,它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污名干预倡议,但仍是以职场中的一般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这一项目由一张60分钟的DVD光盘和指南手册构成,并附带额外的在线资源.

2.3.2 哥白尼计划:“哥白尼式转移”和“Biff怎么了?”(加拿大)

哥白尼计划旨在引导人们如何思考心理健康的改变.这个项目的主题是:(1)研究与精神障碍相关的污名,及污名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相关的相互作用的;(2)为参与者提供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知识;(3)阐明污名是与所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一部分.这些内容通过两个不同时长的工作坊来实现.总的来说,两个工作坊都使用现实生活的案例、游戏、视频、讨论的体验式学习来增加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

2.3.3 心灵事项:职场中的心理健康(加拿大)

这一项目是由一系列针对管理者的全天工作坊组成,旨在成为一项以事实、知识、并与精神障碍一起生活的人相处为基础的互动学习体验.工作坊是由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来提供关于精神障碍的知识和实例,并向管理者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法.到了总结每个部分的时候,演讲者和其他专家就会参与一场开放式的讨论并回答现场观众提问.同时,工作坊的参与者也会获得指导手册以及其他资源.

2.4 线上和出版物层次

2.4.1 脑外伤、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就业培训工具(美国)

这个在线培训工具是为帮助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患上创伤性脑损伤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重返社会而提出.这个网站尝试配备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以帮助罹患创伤性脑损伤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军人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就业培训工具本身是一种自定进度式、在线的互动计划,当雇用和与有创伤性脑损伤和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服务人员互动时,他们会提供知识和实用建议,用以减少与就业和雇佣环境这些条件相关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

2.4.2 心理健康职场在线培训资源(苏格兰)

在苏格兰,除了更多传统式工作坊,也有以心理健康职场框架为基础的电子学习课程,重点在于宣传精神障碍的知识和误区,使参与者思考心理健康、并考虑心理健康在职场中的角色、以及持续的影响等.这个课程适用于希望学习更多关于职场中心理健康的人.

2.4.3 《职场中的心理健康:雇主指南》(英国)

《职场中的心理健康:雇主指南》在英国出版,是一个纸质资源包,为雇主而准备,旨在展示“雇主如何思考职场中的心理健康,才可使他们的业务和员工双双获利”.该资源包包含解决各种关于心理健康问题和职场问题的信息资料和小册子(例如,如何招募有精神障碍的人、相关法律和工作中的心理健康).

2.4.4 “健康工作”:建立心理健康职场的实用指南(新西兰)

“健康工作”是由新西兰的心理健康基金会出版的一个综合性纸质工具包.这个工具包着重于职场中的一般心理健康,涵盖了从沟通技巧到实施健康职场政策等主题.因此,这个指南的重点并不在于减少污名,而在于建立整体的心理健康职场.

3 国内精神病患者职场去污名的策略寻求

根据一项劳委会2007年的调查发现,15-64岁的劳动人口中,慢性精神病人就业者只占到总数的9.1%,而针对无法进入职场工作的精障者进行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工作内容不适合(26.5%)及一般大众的刻板印象(21.1%)是造成无法进入职场的主因.鉴于污名为精神障碍患者在职场中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我们有必要致力于减少和消除精神病患者污名.由于污名的涉及面十分广泛,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干预,以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

3.1 宏观——社会层面

一、强化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卫生系统自身宣传体系、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网络等各种渠道,引导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并完善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参与网络,构建患者与社会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和消除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现象.

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全面审视当前的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建构“全过程防范”体系;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公共服务提供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促使当前的精神病救助从生活救助向综合发展扶持转变,与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为患者再社会化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良好条件,进而消除其污名感;关注 “多元干预体系”建设,注重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区管理工作普遍化的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为精神障碍患者降低污名发挥积极作用.

三、增进民众权利意识,降低污名影响下的精神障碍患者发展系统的脆弱性.一方面通过宣传和教育,减少救助机构及工作人员提供救助时因言行不当而带给患者的污名感,消减一般社会民众与患者及其家庭交往时引发的排斥感和孤立感;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也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应享受的生存权、工作权、教育权等生存与发展权益,并善用网络、舆论等大众工具和法律手段争取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摆脱污名影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2 微观——职场与个体层面

一、读写式培训、教导职员如何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和如何应对心理健康危机.这样可以增加职员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减少一些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态度和社会距离.

二、开设工作坊,用DVD案例研究和结构性讨论来阐述和强化课程来提高对职场中精神障碍的认识.这样可以增加帮助精神病患者求助的信心;增加与精神病的同事互动的意愿;较少对精神病的污名.

三、讨论与精神障碍有关的污名和歧视;处理雇主如何调解精神障碍员工的问题;处理组织如何创建和维持一个健康的职场问题.这样可以使职员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影响.

四、积极配合就业开拓:应成立专门组织,主动与各意向雇佣单位联络,积极争取就业机会,但开拓时也不能过分倚重雇主的爱心为出发,这样大部份的雇主都不会接受的,应让雇主了解精障者的工作能力,并承诺持续提供就业后服务来确保精障者能达到职务的需求与产值;

五、精障者人员的培训:应成立专门组织在个案进入职场前,必须透过评估确实掌握个案的职业兴趣及优劣势,再透过工作分析了解该职务的内容及需求,针对精障者不足的部分拟订策略及训练计划;在密集辅导方面,在个案开始就业的前两周到三个月须实际到职场提供服务,协助个案了解职场规定、工作流程、建立支持网络等,必要时可提供职务再设计,须与雇主讨论后在不影响整体工作运作及雇主能接受的产值范围内,做工作流程简化让案主能适应工作.

4 国内精神障碍患者职场污名干预计划的注意事项

4.1 职场环境的特殊性

国内已经有很多关于精神病患者在医院、学校等地的污名研究,却鲜有职场这块的.而职场又是体现精神病患者再社会化的重要一环,是一个人心理和社会职能的重要部分,在精障者回归社会后中占用绝大多数时间.污名干预项目要围绕职场这个主题,富有职场特色,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好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问题.另外,精神障碍已经成为企业和机构的主要财务负担.例如,据估计,英国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花费约为每年260亿英镑,其中84亿英镑是由于工作缺勤,而151亿英镑是由于在工作中失去了生产力(即出勤)(Sainsbury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2007).苏格兰在精神障碍方面的经济支出估计在2009-2010年时就已经达到约107亿英镑(Scottish Association for Mental Health,2011).因此,在职场环境下狠抓精神障碍的污名干预也是具有极高的经济意义的.

4.2 执行上坚定性

国内对于精神障碍污名的研究多集中于污名研究进展和理论研究,鲜有从污名干预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而其中又多为医学护理视角和大众传媒视角,没有从职场的视角来研究精神障碍污名干预的指导性项目.在此也倡议,国家政府和污名领域的相关学者要引起对这方面的重视,切记浮于形式,狠抓落实.而计划也不能是随便的计划,是要系统严谨经过专业审核的计划.也就是说,我们的计划要专业性、科学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浮于形式,或只是一些爱心公益人士自发举办的活动.

——————————

参考文献:

〔1〕Andrew C.H. Szeto, Keith S. Dobson, Reduc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disorders at work: A review of current workplace anti-stigma intervention programs.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10(10):41-56.

〔2〕Chung K.F.,Wong M.C.Experience of Stigma Among Chinese Mental Health Patients in Hong Kong[J].Psychiatric Bulletin,2004,(28):451-454.

〔3〕Hossain, D., Gorman, D., & Eley, R. (2009). Enhancing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dvisory and extension agents in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farmers.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17(Supplement), 116–120.

〔4〕王芳,郑瑞强.精神病患者污名现象解析与去污名化策略探讨[J].观点视角,2013.

篇7

今天我代表086班演讲:整治火灾隐患 珍爱生命安全

阵阵秋风不仅带来了夏日的第一阵凉爽,干燥的气候也随之而至,每当这个时候,火灾的发生机率也会随之大幅升高。因此预防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学校都特别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不仅在校园内配备了消防设施,而且每年都组织师生进行消防演习。但仅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这更需要每一位同学时刻提高警惕,远离消防安全隐患。

因为,大火酿成的悲剧,尤使我们目不忍视,耳不忍闻,凌晨,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火灾造成41名学生死亡,近200名学生受伤,其中中国留学生死亡11人,受伤46人。 除此之外每年因失火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火灾不仅烧毁了财产,并且在人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痛。但这些巨大的灾难,往往起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因此防微杜渐尤显重要。

作为中学生,消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每到一处大型公众场合,熟悉发生火灾时的逃生通道,了解消防设施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许多同学对此不以为然,但当火灾真正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盲目乱窜与明确逃生路线,熟能生存一目了然。学校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防火意识和火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进行了逃生演习并制定了许多相关规定如:不允许在宿舍使用大规模用电器,不使用明火等。但许多同学仍不以为然。在此劝告这些同学不要任意妄为,如出意外,生命陨落的责任,是无人能够承受的。种种措施与演习只能减小火灾发生的机率,但生活充满意外,一旦火灾真的发生,使自己得以生存下来,最主要还是靠自己,如不幸遇到火灾请谨记一句话:冷静是危难中的最大救兵。心慌意乱时往日种种自救常识便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必须是自己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再实施下步行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逃生出口,当不幸被困,千万不要鲁莽行动,否则死神会更加的接近你。

篇8

每逢端午意深沉,千古贤才何处寻?

香草还生三户地,湘流应识九歌心。

诗辉日月迷文士,名享春秋动古今。

文化巨人谁比拟,五湖四海不停吟。

秭归志士墨留香,楚国名臣万古芳。

一片忠心庸主误,几番良策坏人伤。

富民强国终成梦,悲地呼天欲断肠。

流放难眠谁诉苦?汨罗江岸柳轻扬。

注,屈原(大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华夏族[1]。出生于楚国丹阳[1-2],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篇9

关键词:《如梦令》 意境美 多媒体教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词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比较生疏。课堂上,如何解析和赏读这首词,除了有效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外,把李清照其人放进词中,知人论世,联系她的有代表性的几首词,充分展示她一唱三叹的人生经历,体悟她的人生境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李清照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传奇人生

1、少女时代的她天真活泼,自由快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就像《如梦令》中所展示的那样清新、自然、率性而真诚。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2、中年李清照的个性特点是从这堂课的开端——李清照的一首爱国名诗《夏日绝句》为序幕拉开的。那时的李清照身处山河破碎的历史转折点,她的沉郁悲壮,慷慨激烈,那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豪情让人敬佩万分。3、晚境凄凉的李清照是以《武陵春》这首词落幕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的淡淡哀伤忧伤穿越了时空,穿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扉!

二.如何通过《如梦令》这首词展现古典文学艺术独特的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

1、初读诗词,感受词的富有节奏的音乐美感。那长短句的更迭,那韵脚齐整的文字的协调,以及文字本身所传递的一种奥妙无穷的感觉,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一种别样的。

2、联想和想象这首词中意境美的三个画面可以说是这节课的另一条线索,同时也是教学的一段。

(1)“溪亭日暮”的唯美境界让学生如梦如幻,亦真亦幻。虽然学生不能把画面描绘得如何清晰动人,但那种美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迷惑以及“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迷醉足以达到“未成言语先有境”的效果。

(2)“误入”“藕塘深处”所带来的是惊,还是喜?不言而喻,是惊喜!这种惊喜让作者魂牵梦萦,终生难忘!那误入荷塘的初始的慌乱;那于荷塘深处呼朋引伴的焦急;及至最后留恋荷塘的嬉戏与享受,让学生对荷塘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渴望。于是孩子们一句句赞美荷塘的诗喷薄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些美丽的女孩子们,到底是想出去还是早已沉醉荷塘中了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犹如荷花竞放,千姿百态!

(3)蔚为奇观的“一滩鸥鹭”更给孩子们留下了绝美的人间奇迹。作者写到此处戛然而止,但那被惊起的一滩鸥鹭翩然纷飞的画面,那惊起的一滩鸥鹭所引起的少女们惊讶与陶醉的神态,那揣测鸥鹭内心世界的各种奇思妙想都永远定格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了。

3、咀嚼文字之美,感受用字精妙。

有人说,李清照的词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让学生说说在这首词中你认为哪个字精妙。其实学生们咬文嚼字的功底一点都不比老师差。当老师把他们带到那种境界之后,他们对文字的敏锐的感悟能力是可圈可点的。

一个“误”字让全词异境突起,蹊径独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盛宴——藕塘深处;最是那一个“醉”字,几乎让学生热血沸腾。“醉”在美酒,葡萄美酒醇香味,丝丝缕缕沁心脾,如痴如醉;“醉”在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如诗如画。“醉”在美好的友情中,“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一个醉字,真是醉到了深处,醉到了极处,醉倒了妙处;恰恰又来一“惊”字,犹如平地起风云,沙漠幻影“海市蜃楼”,与意外之中又撩起一个意外的“惊喜”。那“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观成就了李清照一生追求唯美境界的永恒浪漫。最不能小看一个“滩”字,说不定学生也会产生万千遐想,那随意而栖的优雅、闲适的鸥鹭们的形态他们会浮想联翩的……

至于老师,也可选中一字——“常”,谈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让李清照“常”记自己这段少女时光的欢乐郊游,难道她后来的岁月里再也没有什么愉快的记忆了吗?是这段经历太奇妙了,还是后来的她生活太凄凉了?

三.一首《武陵春》,李清照跌宕多姿的人生落幕

在一个“常”字设置的悬疑中,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武陵春》在缓慢的音乐声中悠然响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睹物思人,见物伤情,她流泪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说双溪的春天很美,她也曾打算去荡舟游玩。但是仅仅是设想一下而已,最终没有再去看看“溪亭日暮”的美景,再去沉醉一回不知归路的顽皮,再去找寻一滩鸥鹭的踪迹……

出门去散散心,赏赏春这又何妨?她曾是那样一个天真烂漫,率性真纯的人,她曾和朋友醉酒斗诗,她曾和丈夫踏雪寻梅,她喜欢享受这超然于世俗之外的乐趣,可如今她为什么连看一眼春天都要流泪了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有多少忧?她有多少愁?国破家亡,挚爱的丈夫壮年辞世,花了毕生心血的收藏毁于颠沛流离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些难道还不能打垮一个曾经是书香人家、宰相之媳的李清照吗?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让一个曾经只会“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纤弱女子李清照以泪洗面吗?但是灾难并没有真的打倒她,她在深深的悲哀里把丈夫未尽的遗作《金石录》考证、修订、作后序;她把她毕生的才华都凝结在一首首凄怆、悲凉的词作中,她的《漱玉词》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价值连城的文化珍品!

这就是李清照,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宝典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李清照。

1987年,国际天文学家用世界上最具盛名的15个历史名人命名太阳系中15座环形山的名字,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