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名句范文

时间:2023-03-27 02: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唐诗宋词名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苏轼《洞仙歌》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3、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4、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浣溪沙》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7、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史达祖《三姝媚》

8、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3、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周邦彦《解连环》

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15、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

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7、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浣溪沙》

18、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木兰花》

19、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

2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3、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

2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7、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2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29、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蔡伸《苏武慢》

30、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潘方《南乡子》

3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3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7、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38、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木兰花》

3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3、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44、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

45、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

46、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浣溪沙》

4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8、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时《清平乐》

4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5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5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5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8、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夜合花》

5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6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62、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

63、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64、夜阑风静彀纹平,少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6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6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7、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6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9、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2、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73、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74、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篇2

关键词: 《西厢记》 典故运用 独特

《西厢记》里的主题思想“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的影响可见一斑。《西厢记》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不仅仅使得普通大众视若珍宝,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中赞道:“今无来者,后掩来哲,虽擅千古绝调。”徐复祚在《曲论》中说:“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明朝著名文学家、评论家朱权曾赞《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其“花间美人”的赞誉尤为传神,将《西厢记》中的语言美形容得恰到好处,而其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曲中多处典故的运用。

本文主要探讨《西厢记》中典故的运用及其独到之处,经常在“尚雅”的诗词中出现的用典的艺术手法在“尚俗”的戏曲中同样可以增添亮色,有着独特的魅力。

一、《西厢记》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是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方便于比况和寄意,也可以充实内容、美化词句,可使得文辞妍丽,声调和谐,所以这一手法被运用得十分广泛。

元曲作为一种较之唐诗宋词比较通俗的语言艺术,它超越了中国古代韵文文学的叙述经验,把唐诗、宋词从象牙塔里拽了出来,蹈入了天真率意和通俗化,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所以元曲很少用典,这与唐诗宋词的区别尤其突出。

但是在《西厢记》中,王实甫用典也颇多,使得句句都文采斐然,字字珠玉,“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俗话说,量体裁衣”[2]。

在此列举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故的运用。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中第一折里:“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典故出自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勤学故事,是大家广泛熟知的;[点绛唇]中“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出自晋明帝司马绍事,曾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典故出自《晋书·明帝纪》,言遥远难及,喻愿望没有达到,自然地道出了张君瑞功名未遂的感叹。“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中的武陵源这一典故,表述了张生无意见到莺莺后的欣喜,将普救寺当做心中的“桃花源”。第二折中“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中的“窃玉偷香”即代表男女私通;“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画眉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张敞传》。张敞经常为妇画眉,后遂用为夫妇相爱的典故。第三折:“我虽不及司马相如,小姐你莫非是一位文君?”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文君的芳心,这个典故乃是文学史才子佳人的典型。这里张生欲借琴追求美人,也意指两人心有灵犀。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一折中“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成秦晋即结为夫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婚,“秦晋之好”广为流传。第三折《赖婚》“成也是你母亲,败也是你萧何”,莺莺埋怨母亲悔婚一事,借用“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一典故。张生的唱词“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和“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苦读典故和刘邦为韩信筑坛拜将的典故都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第二折里《闹简》:“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这段红娘的唱词中使用了三个有名的典故,首先是孟光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故事本为妻敬夫,即梁鸿接孟光案,这里反说为妻接夫案,红娘意在讥讽莺莺主动邀张生幽会。而离魂倩女和掷果潘安更是广为人知,分别代表多情的女子和美男子,这里即是指莺莺和张生。第三折《赖简》:“一任你将何郎粉来搽,她已自把张敞眉来画。”何晏擅长抹粉饰面,张敞擅为女子画眉,红娘的这一句唱词唱出了郎有情、妾无意的意思。她认为张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应为整本剧的,其中也包含《拷红》和《长亭送别》很有代表性的两折,冲突十分明显,很有代表性,每个人物的性格在此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第一折中,莺莺的唱词“勿以他日见齐,使妾有白头之叹”,化用卓文君在得知丈夫要娶妾,悲痛欲绝,后作《白头吟》这一典故,道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感叹。已委身张生的莺莺以此典故告诫张生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第二折中“当日个明月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是化用元好问的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是广为熟知的。第三折中,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同样是这一折中,[耍孩儿]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一句,明显是出自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典故。作者借用典故来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

二、《西厢记》用典的独特之处

《西厢记》的用典之独特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便是元曲用典的独特,它可以代表元曲这类文学体裁中用典的特点:

“元曲用典,按时代来说,范围更大,因为元曲比较通俗,使用了大量口语、俗语,用典不像诗词那么多;元剧虽然故事内容丰富,但正旦或正末唱词中抒感的内容仍然比诗词狭窄,所以用典的内涵范围比诗词小。另一方面,元曲用典雅俗兼容,却开了另一扇大门,这又是它不同于诗词的地方。”[3]

(一)运用的典故多是通俗易懂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作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作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故贵浅不贵深。”[4]元曲是雅俗共赏的,它的受众范围很广,可谓是男女老少皆宜。这样的特殊性,使得元曲并不会像诗词文章一类“曲高和寡”,只有饱经诗书的文人雅士才可以解其中之意,如果元曲也这样,那便是失败的作品。

“元曲用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雅、俗典故兼用,尤其喜欢用小说、戏剧的典故。这是元曲不同于诗词风貌的特点之一”[5]。这也与元曲本身就是雅俗共赏的特点大有关系。

《西厢记》中运用的典故多是通俗的,即使不是妇孺皆知,也都是常见的,大家易懂的。王实甫多选用民间传说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曲故事,避免了观赏时不知所云的尴尬。像上文中列举出来的武陵源、窃玉偷香、文君之意、萤窗雪案、张敞画眉、离魂倩女、孟光梁鸿、成也萧何败萧何、秦晋之好、头悬梁锥刺股、筑坛拜将、白头吟等一系列典故,都是在之前的作品、传说中经常见到的,人们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大部分即使是不清楚其源头,也都算是耳熟能详,都大体清楚其表达的意义,在欣赏戏曲的时候,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唱词,而且会使受众充分体验到“花间美人”的听觉感受,不再是过于口语化的唱词,而是带有唐诗宋词般美的享受。

(二)运用的典故多化用唐诗宋词等作品中的名句

曲中的典故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名句一般是在唐诗宋词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的佳句,是广为传颂备受称赞的句子。这些句子经过时间的打磨,流传甚广。一般人也许不清楚整首作品的原貌,但是对于其中的名句一定是有所耳闻,也知道其大体的含义和内涵。作者将其巧妙地化用,拓展了意境,渲染了氛围,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因为是名句,所以大家观之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一手法避免用典过于糅杂、陌生的尴尬。

《西厢记》中这样的实例有很多,大家最广为熟知的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被王实甫巧妙地将叶字换成花字,把它移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曲中,成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经过换化这一句又成了一个千古名句。

第一本第四折[折桂令]中“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化用了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枕冷衾寒,烛灭香消”

前文列举典故时提到的《拷红》中红娘的唱词“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长亭送别》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以及第二本第三折中的“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都是明显的化用诗词名句的典故。

这样化用名句巧妙运用诗词典故的手法,是极为精彩的,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辟,其句则采用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云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6]。

三、对《西厢记》用典的评价

西厢记的用典也遭受一些学者的非议:“《西厢记》中曲辞、科白均堪称用语奇妙、珠圆玉润、优美铿锵。尤其突出的是在曲辞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但对于这一点,不少人是采取批评态度的,以为诗词,典故的引用使文辞过于典雅,艰奥,不易为广大群众所领会、欣赏。”[7]

在前文中多次提到,元曲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从本质上来看却是越通俗越好越白话越好。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曲高难免和寡,在推广上有一定的缺陷。从戏曲的社会功能来看,戏曲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很大的,它能反映社会现状,反映民间心声,更能激起大众的兴趣和共鸣。所以更通俗的唱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少有戏曲能超越的《西厢记》的地位及影响力,所以《西厢记》应是有其独到的地方,语言艺术的优美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在我看来,虽然元曲是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学样式,并不推崇大量用典,但是《西厢记》中的典故一来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二来多是化用原本大家已经熟知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晦涩的程度,避免了“掉书袋”,让人们徜徉在佳句中,进而乐在其中,而不是不知所云。同时,典故运用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如果没有这些语言的点缀,《西厢记》的确会更加通俗化和口语化,但它的语言艺术就会大打折扣,也很难获得“花间美人”的赞誉。

参考文献:

[1]姚品文.朱权的太和正音谱[J].中文自学指导,1994(04).

[2]施桂芳.从长亭送别探析西厢记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2009(12):22.

[3][5]吕薇芬.元曲的用典使事[J].文史知识,2002(2):37.

篇3

读书当快意自得,不必正襟危坐读,皓首穷经读,却可以春秋读,山水读,品茗读,对酒读,消闲时可读,解闷时可读,几无时不可读,亦无处不可读,只需以快意为帆,闲适为屐,风雅作伴,悠然前导,兴来即往,优哉游哉,跋涉诗山词海,看风光满眼,于此含英咀华,不亦快哉!

选读法:名山胜景,总不乏碑刻题咏,或者有些标志指明佳处。诗词集中,选者亦煞费苦心标示注解,以期读者入此诗词“大观园”内,有迹可循,既明了作者行文的草蛇灰线,又可从其中挑选可情可意的诗境畅游一番。按图索骥,选读精粹,不亦快哉!

标读法:书中所作的标志,疏漏之处,也自难免,书中留白之处,读时正可以随性发挥,在阅读中自行标注,就如同游人每跋山涉水,观景览胜,常有能独辟蹊径的,而后能到达险远处的奇伟、瑰怪、非常主观,不亦快哉!

快读法:快意唐诗宋词,以轻松自如的心境博览诗人情事、雅事,甚至是糗事、荒唐事,于合不拢嘴之时,“眼前直下三千字”,“一夜看尽长安花”,不亦快哉!

缓读法:“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快意阅读之中,也可以“解鞍稍驻初程”,选择自己属意的词句密咏恬吟,探索其中深远绵邈之趣,消得浮生半日闲,不亦快哉!

倒读法:将千古以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特别拎出,寻根溯源,觅其原文,看作者如何分解。人读书都向后翻,我则书向前翻,不亦快哉!

笔读法:书中精彩处,纷呈杂现,就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并时有幽花,横斜两三枝,令人眼中一亮。雅好诗词的人,徜徉其中,尽可捡拾自己中意的佳词妙句,援笔录下,久而久之,或者自成卷帙,不亦快哉!

诵读法:坡给人家的诗打“十分”,却说“三分诗七分读”,语气里自然充满戏贬。但平心而论,诗词一经诵读,确实增色不少,就说:“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书中的唐诗宋词炫人眼目,动人心处,持抽念诵,逡巡屋内,不亦快哉!

听读法:诗词既然有念诵之美,也就有了听诗聆词的雅趣。情人爱侣间,若是争睹一书,更不用一拆两半,只要一人讲,一人听,使听者用耳朵读书,用耳朵感受诗风词韵,领略诗词的音律之美,不亦快哉!

勾读法:背诵古诗名句,总把熟悉的句子用红笔勾去,而专拣生疏的诗词看,年深日久,这些句子也能为我所用,不亦快哉!

校读法:笔者深知校读是一种苦读,但还是想向大家推荐此法。如果对诗词愿意深究探讨的人,可以参照《全唐诗》、《全宋词》等集子,不但能增加对诗词的把握,而且还可以帮助编者指出纰漏、提出意见,不亦快哉!

添读法:将古今典故、诗词名句,如网络链接一般,层层演进,连缀成珍珠项链般耀目的篇章。这种读法极为开放,可以无穷拓展。阅读当中,也可将自己所知所感,而书中未曾谈到,一一添加进去,那时候,便“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不亦快哉!

竞读法:读一本书,如果有二三知己,相互切磋,那是极快意的事情。当年李清照夫妇二人就常玩这样的把戏,“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自家读书也可以采用这种做法,非徒做斗智竞知的游戏,而是增进感情的雅事,不亦快哉!

说读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读完好书,可将其中的精彩片断,在茶余饭间,作为谈资:抖落出来,既可以博得众乐,又能增添自己的品位,也是很惬意的事情。笔者曾经用过数回,屡试不爽,欣欣然自以为风雅之徒,不亦快哉!

夜读法:鲁迅说: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挑灯夜读,却不必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雄心,只需跟着感觉走,“泛若不系之舟”,眼疲即睡,不亦快哉!

昼读法:昼夜读书,不妨信步阳台,就扑面清风而读,或靠窗而坐,明窗净几,泡一壶茶慢品,一目十行,不消字字句句都记上心头,不亦快哉!

雨读法:若夫“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之时,蛰居小楼中,一书在手,也不管风声、雨声,悠然自得,“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不亦快哉!

风读法:一册在旁,随手翻弄,风吹哪页读哪页,如阮步兵那样“率意独驾,不择径路”,自在舒心,不亦快哉!

春读法:至若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吹面不寒,一片勃勃生机当中,捧读挚爱之书,风光满眼,咀嚼诗词歌赋,品尝美文楹联,齿颊留香,沁人心骨,不亦快哉!

冬读法:冬阳不暖,冬夜漫长,不宜外出,蜗居小屋,最好就是随性读书。金圣叹就把雪夜闭门读禁书,列为人生最大乐事。读书不一定非要是禁书,只求令人惬意,弄瓶二锅头,把盏看书,或者竹炉汤沸,以茶当酒,酒香茶色之间,摇首吟哦,不亦快哉!

旅读法:大凡出远门,旅途中多有闲暇,若无旅伴,一册在身,随意而读,往往不期然书中词句就与窗外风光景致暗合,一时间诗情画意,堆来日艮底,眉间心上,不亦快哉!

枕读法:秋冬之夜,倚枕看书,或躺,或靠,或斜,或趴,都无不可,荧荧灯下,摊开书卷,随意读几行文字,也不抱什么修齐治平的宏愿,身心俱畅,不亦快哉!

厕读法:周作人认为入厕读书,“看随笔一类最好,顶不行的是小说”,寻觅些闲适如诗话者,流畅同随笔者,专供暇时翻检,可以了不经意地读,待某事毕后就抛掷一旁,不亦快哉!

野读法:古人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章山水本一家,出外冶游,在一泓荡漾、绿风扑面的山野乡间,开卷读书,真的是“受用一绿”、“字俱碧鲜”,不亦快哉!

篇4

关键词:高考 诗歌阅读 设计

高考作为我国高利害的公开考试之一,对学生有的影响深远,而高考试卷的要求就变得更高,才能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在语文试卷中,诗歌阅读是必考部分,近几年,古诗阅读的设计似乎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导致学生的古诗学习较为局限,有些学生甚至在追求诗歌阅读的通用答题模式,可想而知,这种设计模式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一个误区。是否有更好的、更合理的诗歌阅读设计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大陆高考诗歌阅读设计分析

回顾一下当前我国高考诗歌阅读常见的设计思路,以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为例。

示例一 2014年新课标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以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示例二 2014年新课标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单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祥。

8.韦庄在诗中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课标卷Ⅰ诗歌阅读设计依然采用常见的模式,一首古诗鉴赏题和补写题的形式。课标卷Ⅱ诗歌阅读鉴赏题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围绕“灯前”这一共同意象选取2首诗歌作为阅读材料。补写题呈现形式有一定改变,加大了难度,不是单纯地考察学生背诵和回忆,需要加入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鉴赏材料依旧是出自唐诗宋词,是学生不熟悉的古诗词;补写题来自课本、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诗歌阅读考察的内容主要侧重诗歌的内容、意象、情感、表达技巧和重要名句等,重在评价学生准确提取重要信息、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运用所学表达技巧的能力等。题目答案一般是固定的。

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诗歌阅读设计分析

香港于2009年实行高中新学制,学生结束三年制高中教育后,参加中学文凭考试,这相当于我国大陆的高考。了解一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诗歌阅读的设计。

示例三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诗歌阅读设计(节选自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国文学样本试卷)

根据《秦风・蒹葭》与下面三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乙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丙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在星斗与星斗间的路上,

我们底车舆是无声的。

曾嬉戏于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于无水的小溪,

――那是,挤满着莲叶灯的河床啊,

是有牵牛和鹊桥的故事

遗落在那里的……

遗落在那里的――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

而是否淡的记忆

就永留于星斗之间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满人世了……。郑愁予《雨丝》

(a)《蒹葭》与《望天门山》在体制上有何不同之处?试略加分析。

(b)四首诗歌内容均与河流有关,试从每首诗摘举一例以证。河流对各首诗歌的主题产生什么作用?试分别说明之。

(c)有人认为“文学源自现实,却比现实更具感染力”。试以《望天门山》《竹枝词》或《雨丝》任何一首,证明此说法。

香港诗歌阅读设计选取4首诗歌作为评价内容,以课内诗歌为基础,汇集其它材料,同一主题(如示例二所选材料都与河流有关)让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内容产生内在联系,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材料整合为一个整体,汇集古今的多首诗歌,使得阅读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课内诗歌以不呈现的方式出现,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重在考察学生对不同时期诗歌特点的掌握、诗歌主题的理解以及诗人所选的特定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允许学生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三、分析总结

香港和大陆的古诗词阅读设计思路存在明显的不同,我国高考古诗词阅读设计或许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构思方面,比较阅读的方法更能够加深问题的难度,更有利于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划分为6个维度,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我国当前诗歌阅读重在评价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两个维度的能力。如何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是试卷设计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今年课标卷Ⅱ也在进行一定的尝试,认识到需要改变诗歌阅读的固有设计思路,使设计不拘于模式的限制。

第二、选材方面,兼顾课内课外、古今中外。虽然现在的阅读设计兼顾课内课外,但是不难发现,课内材料一般是出自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必备的内容,课外主要选自唐诗宋词。这种设计思路的弊端之一是会导致日常教学对中外现代诗歌的忽视。比较阅读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2首或2首以上有共同点的诗歌,丰富阅读的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三、任务方面,设计应该更为丰富。回忆特定的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这些任务的设计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察学生其它较高层次能力的任务也非常重要,比如香港诗歌设计中分析《蒹葭》和《望天门山》两首诗歌体制的不同,分析某首诗歌与某个观点之间的一致性(香港C题)等等。又如课标卷Ⅱ区分“灯前”这一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

篇5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名字有直接以“月”相称的,也有叫做“婵娟”、“娥”、“玉童”、“银蟾”、“玉兔”的;其光亮有“清辉”、“淡月”的不同;其形状有“圆月”、“残月”之分别。通过不同的抒写,月亮表现为不同的意象组合,它们各具风韵,表达着不同的情意。下面我们就对古诗词中出现的“月”之意象作一简单地梳理。

(一)望月怀远:古诗词中大量的怀远之作都有悬挂在天边的月亮陪伴,无论它是“残月”、“斜月”,还是“霜月”、“淡月”,或者“新月”、“黄昏月”,约定俗成的月夜成了孤身独处的人们思念远方亲友的最佳时机,望月怀远成为古代诗歌传统主题。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汉乐府》中的这首《伤歌行》先写月光扰人,夜不能寐,最后点明症结所在――“怀所思”。这是相当完整的月下怀远主题的佳作了。尤其是“昭昭素明月”四句更是精妙的典型,后来许多月下怀远的诗歌都能看到这几句的影子。

此后,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等等,都是分离远隔的人们在那天涯共有的清朗月光里,借明月以寄相思的书写。在一次又一次的吟唱当中,明月被赋予了情感,它不但撩人离愁,更担负起了向远方的亲人传递思念之情的重任。

(二)借月思古:人们以我观月,移情于月,使月皆著我之色,所以诗词中又有了借月抒发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之感慨的名句。诗人在一轮明月似乎亘古不变地照耀下,面对家国兴亡、人生风雨、是非成败,必然会生发出对历史、对人生、对时间、对空间的无尽思绪,明月成为了诗人言己之志的绝好意象。

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巧妙地以“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将历史与现实组接在一起,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这其中寄托了诗人对时间、人世的感慨,那似乎年年永相似的明月,引起人们无尽的咏叹与哀思。

李煜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吟唱中将“秋月”当做一面镜子,映照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词人通过对“月”的咏叹,把一种饱含人世沧桑巨变的无法解脱的伤感传递给了后人。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形式,它生息不已又圆缺不定,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

(三)托月明理:日升月落,月升日落,人类及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每到一定期限就要完结。人类就从这种自然的更迭变化中悟出生命的哲理。

苏轼通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书写使得其笔下的月充满了探索思辨的哲理意味。他通过对月亮的自然运转规律去完成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进一步形成透彻的认识,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带给人的启示。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对应起来,让人们认识到面对的苦难人生应当像自然界中的月亮顺应自然规律那样,及时进行自我调节。这正是词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借用月亮引导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学习动机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当下诗歌教学现状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学习动机的心理层面,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二、文本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称“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三、学习动机心理优化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目标预设,引起内部需要。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2.比较阅读,激感共鸣。“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 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高中诗歌教学,务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前提和基础,是诗歌教学的先觉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开放;资源;互动;平等;交流

雷切尔・卡森曾这样说:“我真诚地相信,对于青少年,感觉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为孩子的求知欲铺路,远比规定孩子吞下他还吸收不了的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开放课程资源,营造互动氛围

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2011版课标再次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角色表演,双向互动

中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比较强烈,希望能得到他人关注和肯定,基于这些学情,让学生把教材进行排演,妙趣横生的表演会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

2.话题辩论,生生互动

古人云:一言兴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能言善辩可以使语言魅力四射,教材同样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教例:八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走上辩论台”。教师可以在活动前精选两个辩题,一是上网利弊谈,二是我看克隆。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辩题查阅资料,“我看克隆”还可结合课文《奇妙的克隆》进行思考,然后学生根据所选内容自动分成两部分。而每部分又可根据所持观点的不一致分成辩论双方,展开辩论,然后开个评胜论负会。辩论中,学生们引经据典,争论不休,朵朵思想的火花也在辩论中竞相开放。

3.文本交流,多向互动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运用语言的多彩舞台,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应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发问,使他们争论,诱发他们自由表达,营造开放、互动、平等的交流气氛。学了《月球上的足迹》,让学生说说对月球的认识,进而说说对宇宙的认识以及对环境的认识。

二、开放交际情境,拓宽交际途径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教材中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最好话题,是系统、快速地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最好的突破口。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运用,在实践中实施这一开放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

2.开展活动,点燃激情

教例:我是导游。根据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家乡或到过的名川大山作导游,怎样做好导游?导游词该怎么说?利用多媒体,模拟情境,设计仿游实践的教学环节。

在综合性活动的专题训练中,双向或多向互动是显性的,情境是开放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从而让综合性活动鲜活起来了。

三、开放语言积累,快乐自由表达

丁培忠教师说: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发展学生的语言。

1.吟诗诵词,妙语连珠

诵读唐诗宋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积累,例如教学《漫游语文世界》与《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时,可结合“课外古诗词背诵”及“名著导读”,拓展课堂。开展“唐诗宋词我最能”和“名著名篇我最爱”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充分领悟了古诗词的韵味美,养成了千古名句常挂嘴边的习惯。

2.谈天说地,妙笔生花

通过口语交际这一活动的辅垫,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说影视、谈书籍、评时事、逗趣闻、做广告……教师设立话题,让学生在辩论争议中积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学生写作时必将文思涌动,下笔有神。

篇8

在一个人的星空里,吟唱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享受着孤独,感受着孤独带来的灵感,弹琴作画或伏案耕耘或品读喜欢的书籍。在孤独中酝酿生平中的成就与辉煌,在孤独中创造自己的价值。周国平是这样描写孤独的:“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

静,则心安,静可以磨练一颗从容的心,从容淡定的心境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吸取更多的知识来营养不俗而孤傲的灵魂。尧舜禹夏商周,游刃涉猎于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和着唐诗宋词的清韵,荡漾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抱定一颗寂静的心态和孤独的处境,才能进入这历久弥新的辉煌殿堂。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孤独中以诗为伴、以词为友。孤独涵育了她的创作灵性、赋予了她聪颖智慧,也历练出了她卓越的才华,知识的渊博。孤独中才思洋溢,传世名句遥深哀婉动人,卓尔不凡,千年不朽。才情的飞扬让思念和忧伤在笔尖下化作了千古绝句的文章,且人格高尚,具有巾帼之贤淑,更有须眉之刚毅,被后人称作千古第一才女。

一个人的旅行沿途的美景更加秀丽,天马行空,逍遥归真。望高山流水,或潺潺小溪,朗朗苍穹聆听着我的独言独语,碧草蓝天,天高地阔上下呼应;淡淡的浮云飘散在空间,变化着各种曼妙的舞姿,像衣袂相连的仙女轻盈盈的下凡,伴我前行;鸟儿低空飞翔,嗅闻着花儿的芬芳。空气清新宜人,微风揉揉吹拂面颊,一个人陶醉在大自然里。这不是孤独,这是一种摄取,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自足强势的体现。

孤独的另一种境界是自我净化的世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道尽了此种境界中的悠然之乐和闲云野鹤般的轻松与洒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篇9

那么如何培养呢?大家知道,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包括理解和鉴赏两个过程和层次。理解,指搞懂文学作品的词意、句意、段意和全文大意,亦即弄明白所表达的内容。鉴赏是指鉴别、体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技巧、篇章结构及作品的风格,鉴别欣赏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社会意义,并对这些作出恰当的分析、评价,亦即体会它写得怎样好,怎样达到内容、形式的完美统一,品味它的艺术魅力。可见诗歌的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情感反应,同时还要用理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这就要求诗的鉴赏者必须理解构思、把握形象、领会意境、探究技巧、品赏语言。基于上述认识,在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我把握了以下几个基本点。

首先,应重视诵读。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当代的古典诗歌教学虽然不可能通过“读书百遍”而达到“其义自见”,但诵读仍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我认为,诵读不仅仅是一个“读”的问题,它是民族文化的产物,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情怀的独特表现形式,是我们祖先求学修德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抒怀言志的重要手段,因而,对我国古典诗歌的教学,诵读仍应该作为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仍应该是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其阅读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诵读要讲究方法。古典诗歌节奏与诗歌诵读关系密切。按照音调节奏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方能获得审美愉悦,因此教给学生讲一些诗歌节奏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科学朗读的基础。诵读要读出神韵,这里所说的神韵,通常指文学艺术作品深沉的内在美,古典诗歌有哪些内在美呢?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传统美德、哲学睿智以及意境、情感等,都有独特的魅力,都是诵读时必须表现出来的。

其次,要向学生点拨鉴赏的技巧。

第一,知晓“活用”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历代评论家都说它一个“绿”字用得好。“绿”本来是个形容词,而这里却带着个宾语“江南岸”,显然是被当作动词用了,它的意思是“使……变绿”或“吹绿”。词性一改,既含有原来绿的意义,又带上了动态。读着这首诗,使人似觉春风有情,仿佛看到了千里江南,春风激荡,大地泛绿,百草摇曳的情景,作者把景写活了。像这种把本来属于某种词性的词临时用作另一种词性的词,语法上叫作“活用”。诗词中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不及物动词活用为及物动词等。

第二、留意“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的这两句诗,本该说成“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七言诗句受字数的限制容纳不下,于是不得不一分为二拆开,解释时仍要合起来讲才算完整,这就叫“互文”或“互文见义”。“互文”一来可收言简意赅之效,二来可避免重复,增加语言的美感。遇上“互文”现象,应该上下补充,参互解释,不能孤立理解,否则会闹出笑话。又如《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也是“互文见义”,应理解为“主人客人下了马一起走上船。”

第三,添补,“节缩”

即将节省浓缩了的字词重新补充出来。古代诗词节缩的不仅有连词、介词、助同等虚词,同时也有充当句子主语、谓语的实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节缩了比喻词,添补为“山河破碎(像)风飘絮,身世浮沉(像)雨打萍”;又如社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节缩了连词,添补为“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感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从上面两例可看出,如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在合适的位置上添补上节缩的字词,语言就畅达,意义就显豁了。

第四,还原“语序”

即将那些由于声律、平仄的严格限制和表现修辞的特殊要求而不得不临时错位的句子成分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采用此法,大有妙语解颐、柳暗花明之妙。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主渭倒装,还原后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意思是:洗衣的女子离兴而归,竹林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渔船顺流而下,莲花在水中轻轻摇动。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状语错位,还原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意思是:天外挂着七八颗稀疏的星星,山前洒落两三点零星的细雨。

第五,解读意象

所谓诗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合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翁先宇《郑愁予的赏》)。说得再筒洁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唐德语)。如大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通过描述四种景物形象来使情思具体化,四种景物不是客观的自描,而是浸泡在情绪中的主观感受,是渗透了主体的情感、意志和审美理想的意象。我们读这首诗正是从四个描述性的意象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及朝气蓬勃的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第六、体味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形象描绘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融合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的方法就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情是什么。《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军人出征时看到柳枝的柔弱,是“图貌”,又反映了依依不舍的感情,是“与心”,即情景交融,写出了意境。

篇10

从盐城市近三年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情况来看,分值一般在5~6分,2011年考查《雁门太守行》,2012年考查《登岳阳楼》和《望洞庭》,2013年考查《峡口进友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选材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一首诗的赏析到两首诗的比较阅读。一般课外的诗歌相对简短,有些是小学课本上或课外推荐的古诗,《雁门太守行》《登岳阳楼》是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望洞庭》出自小学课本,这也体现了九年一贯的教育方针。从考试的题型来看,有这样的几种:选择题(近两年相对少了)、描绘写景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心境、从多角度赏析名句等。

而不管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读懂诗歌才是关键。我们要指导学生反复咀嚼古诗给我们传达的内容、提供的信息,从而准确解读古诗。因此读懂才是以不变应万变。我认为要想理解古诗,必须强调四读:读诗题,明确所提供的信息;读作者,了解其创作风格;读注释,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走近诗人,理解其心境;最关键的是读诗句,找出描写的意象,抓住重点字词,品析其语言特色。

一、读诗题,明信息

读标题是读懂一首诗的第一步,也是切入点。往往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写作缘由等。《蝉》《孤雁》这些诗题概括了写作内容,《钱塘湖春行》告诉我们写作的时间和地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些诗题揭示了写作缘由。我们还可以从诗题推测出诗人暗示的内容。如《蝉》,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进而可以明确作者“托物言志”的手法。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类送别诗,往往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劝勉。只有读懂了诗题,才能明确诗人所暗示的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内容。

二、读作者,定风格

不同的作者所写的作品往往风格各异。往大处分类,唐代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流派。杜甫就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登岳阳楼》《春望》等传达的就是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在晚唐时期的诗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在诗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统治者的控诉。宋代词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语言风格粗犷豪放。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爱国情操。把握一般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是读懂诗意的前提。

三、读注释,知背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创作的作品往往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一些课外的诗歌,内容下面补充一些注释,往往会向读者介绍诗人创作的背景,给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如元稹的《西归绝句》,从前面两个方面,即文题和作者,我们还无法读懂内容,但是注解介绍了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这个注解向我们传达了重要的信息,作者被皇帝召回京,全诗洋溢着兴奋喜悦之情。对于考题中出现或补充的注解,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些信息来读诗,从而分析诗人的情感。

四、读诗句,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