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8 17:1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伤感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3、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6、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篇2
给人感觉很美的词语有许多,如:
氤氲:形容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迤逦:形容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曲折连绵。玉颜:形容美丽的容貌。韶容:形容清新的风光。花貌:形容像花一样美丽的容貌。少艾: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娇颜:形容美丽的容貌。媌娙:形容指美丽的女子。瑶质:形容美好的资质或艳丽的容貌。娥媌:形容轻盈美丽的女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马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记者来到马上又的工作室,畅聊他的音乐与电影路。
唱歌
我唱什么歌不需要别人决定
记者:在《中国好歌曲》中,你唱的《她》是为了上节目专门创作的么?
马上又:这首歌是我2005年创作的,选唱这首歌是因为节目组要求所唱歌曲版权要“干净”。自己写的歌绝大多数都是为别人订制的,找了很久只找到了这一首《她》。根据节目需要,节目组要求每位作者交6首备选歌曲,由编导决定唱哪一首。我只有这一首歌,再加上自己性格的原因,于是比较‘霸气’地告诉编导“我唱什么歌从来不需要别人决定”。随着节目赛制的不断变化,《她》每一次的呈现方式也都会有所变化,我曾开玩笑地说“这不是《中国好歌曲》,简直是《中国好编曲》”。
记者:这首歌是为夫人做的吗?什么状态下写的这首歌?
马上又:是的。最初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只是想记录一下那段生活,现在为获得每一次播出的新鲜感,我必须要想出一个故事进行音乐创作,让旋律有所改变。我相信即便不是搞音乐的,对一段生活有感触时,也想通过一种方式表达出来。那段时间我身体出了点问题,从抑郁症走出来时多少会有一些感触,因此就想用歌曲记录那段日子,也是对我们两人的一种鼓励。
记者:流行歌曲和电影音乐创作有什么区别?
马上又:电影音乐是讲一个故事,要根据“故事核”来写音乐。作曲和演员的工作性质有一点像,演员是演一个角色,作曲是对所有角色的演绎。歌曲《她》的改编余地并不大,为了每一次的表演让《她》与以前有所不同,我会去寻找创作电影音乐时的感觉,想一个电影故事,让旋律往电影音乐上靠。
记者:你的嗓音能够让人感觉出岁月的沉积与沧桑。你说过电影音乐就是在讲一个故事,2005年做这首歌时的状态和现在为《她》重新作曲而编造的故事差别大吗?
马上又:情感和情绪不一样了。一个是描写生活,一个完全写个人,从这首歌的第二个版本开始,就是一个质的转变,就像一个电影片断,已经不是最初记录生活的状态了。
记者:您最喜欢哪个版本?
马上又:可能还是原版。原版是真实的,第二个版本在音乐性上很强。从歌曲表达的意义来看,第二版是我虚构的电影。
记者:以后还会参加《中国好歌曲》这种栏目么?
马上又:不会了。这次参加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和灿星文化的老板田明是好朋友,参加节目也算是朋友之间的帮忙。
演戏
演笨贼跟我现实生活反差太大
记者:除了做音乐人,在电影《愤怒的小孩》中你饰演了笨贼一角,这是首次以演员的身份出镜吗?
马上又:首次,这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以演员的身份出镜。这种角色不难演,因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
记者:是什么契机让你与笨贼结缘的?
马上又:我是这部电影的作曲,导演黄雷跟我谈作曲时,问我会不会骑摩托车,希望我客串个角色,我以为是骑摩托车的一个过场戏,就欣然答应了。我没有看分镜头剧本的习惯,当看到总共120场戏、自己占据了90场戏时,就开始有点发毛了。开机拍了一周时我还在问导演,“我现在不演还来得及吗?”导演说来不及了,这部戏真是我硬着头皮演下来的。
记者:首次演电影的感受是什么?
马上又:太辛苦了。早晨需要早起我就受不了,而且我永远都记不住台词,对我来说太痛苦了。
记者:会晕镜头吗?
马上又:会。我和另一个笨贼同时在画面中出现,当他说话时,我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我突然喊“停”,所有人都很诧异,我告诉导演“不知道自己这时该干什么”,结果所有人都笑翻了,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演员自己喊“停”。另一场戏,我需要在一个又窄又矮的通道里走过去,其实挺简单的,结果拍之前一个场工大声喊了一句“马老师加油,拍完这场戏我们大家就可以回去休息了”。12点,所有人陪着我一个人拍摄,顿时压力一下好大,对我来说太恐怖了。但拍完这场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不憷镜头了。
记者:在创作这部片子的音乐时,因为参与表演了,会不会更自如?
马上又:我在写配乐时,都不忍心看自己的表演,这对创作反而有种不好的影响,有点怪。
记者:家人看完这部戏怎么评价?
马上又:可能太二了,跟我现实生活反差太大,父母让我以后不要再演这样的角色。
记者:生活中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马上又:不太稳定,我对自己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别人对我的了解多。
吴浩箐(马上又的夫人):他是一个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人,做音乐方面他成熟冷静,在生活方面特别孩子气,不仅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和控制情绪,而且非常天真无邪。熟悉的朋友都说我像带着一个孩子。
电影音乐创作
创作时3个月都要封闭在音棚
记者:第一次接触电影音乐创作时的状态是什么样?
马上又:刚开始做电影时,我甚至分不清电影和电视剧配乐的区别。其实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思路完全不同,好比豫剧和京剧的差别。电视剧配乐一般按照导演的需要做出几个大情绪段落,由后期人员把握音乐淡入淡出时间;而电影配乐在时间、环境、气氛、演员情绪上的把握非常精准,它的要求远高于电视剧。
篇4
【关键词】内桥接线;线路压变;二次回路;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引言
110kV变电站大多建设在负荷中心,接线方式也比较简单,目前很多都采用内桥接线或扩大内桥接线,为了节省一次设备投资,多数不采用既安装线路电压互感器又安装母线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而是采用装设线路电压互感器兼作母线电压互感器,或者采用安装母线电压互感器兼作线路电压互感器的方式。这样设计后,对于内桥接线方式确实达到节省了两组电压互感器,但是对于压变二次电压回路却带来一些问题。以电压互感器安装于线路上的内桥接线为研究对象,只要电压互感器一、二次回路完好,它就能准确反映进线是否有电压及电压数值,但要它反映对应母线上的电压情况,却要受相应进线开关和它两边刀闸运行方式影响,在进线有电压的情况下,只有进线开关和它两边刀闸都合上,进线和母线才是连通的,此时线路压变二次电压才能间接反映母线电压情况。反之,只要进线开关或两刀闸之一拉开,线路压变二次电压就不能准确反映相应母线电压,就是说线路压变二次电压不能作为母线电压使用,否则对进线及桥备自投装置、主变保护装置都将带来一定影响。当前很多电压互感器安装于线路上的内桥接线变电站在设计时都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下面将对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作详细分析。
1 常用接线方式及保护配置
电压互感器安装在线路上的内桥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它有两条进线:进线一和进线二,两条进线经相应的开关和刀闸连接到I段或II段母线上,两段母线之间安装一台桥开关和刀闸,实现两条母线的连接。I段母线经一把刀闸上1号主变,II段母线同样经一把刀闸上2号主变,也就是主变的高压侧不装开关,两条进线各安装一组电压互感器,母线上不装电压互感器,进线电压互感器兼作母线电压互感器。
图1 典型 内桥接线
内桥接线方式的进线开关通常不配保护装置,桥开关通常配简单的电流保护,作为对停电母线充电用,正常运行时桥开关保护退出,进线和桥开关配一套自投装置,它能实现三种自投方式:进线一备自投方式,即进线二运行,桥开关3DL运行,两台主变可以同时运行,也可以1号主变单独运行。当I母、II母同时无压,进线二无流,进线一有压时,备自投动作,跳开2DL,合上1DL;第二种是进线二备自投,进线一运行,桥开关3DL运行,两台主变可以同时运行,也可以2号主变单独运行,当I母、II母同时无压,进线一无流,进线二有压时,备自投动作,跳开1DL,合上2DL;第三种是桥开关备自投,进线一、进线二都运行,桥开关3DL热备用,当I母无压,进线一无流,II母有压,桥备自投动作,跳开1DL,合上3DL;当II母无压,进线二无流,I母有压,桥备自投动作,跳开2DL,合上3DL。可见,备自投装置动作条件需检母线有压或无压,但因为母线上没有安装压变,这是本文要分析解决的重点。
两台主变的差动保护,本体保护常规配置。因为这些保护和电压回路无关,因此不作分析。主变的高压侧后备保护通常是复合电压闭锁过流,这套保护和电压回路有关,主变是连接于母线上,因此主变高压侧后备保护应该取用相应母线上的二次电压,另外主变的高压侧计量、测量电压回路也应接相应母线压变二次电压,同样因为母线上没有安装母线压变,所以这也是本文需要分析的问题。对于进线的计量和测量电压回路,由于进线上安装有专门电压互感器,其计量、测量电压可以连接从线路压变二次回路取得。
2 压变二次回路的常规接线及存在问题
查看了多座电压互感器安装于线路侧的内桥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图纸,其线路压变二次接线如图2、图3所示,进线一压变经压变端子箱和1ZKK接点后,引到控制室的压变重动及并列柜,经装置内的压变IG刀闸辅助接点与启动的重动继电器1QJ常开接点后,引到变电站压变电压小母线;进线二压变经压变端子箱和2ZKK接点后,也引到控制室的压变重动及并列柜,经装置内的压变IIG刀闸辅助接点与启动的重动继电器2QJ常开接点后,引到变电站压变电压小母线。进线一、进线二压变二次并列的条件是桥开关3DL及两边刀闸都在合闸位置,并且手动将压变二次重动及并列柜上的BK开关切换到并列位置,很容易发现这个并列回路是存在问题的,如果桥开关处于运行方式,而两条进线开关之一不是运行状态,此时一二两条进线一次系统是没有并列的,但是两条线路压变的二次已经满足了并列条件,只要手动将BK开关切至并列位置,在压变一次不并的条件下压变二次已经并列,造成的结果是压变二次空开都跳闸或烧坏压变二次回路。
图2 压变二次回路单线图
图3 压变二次重动及并列回路
篇5
古诗词曲的教学,和一般的课堂教学在目标要求上无异,都是让学生由不知道到知道(即知识的变化),由不会到会(即能力的变化),由不爱到爱(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然而,诗词曲字里行间饱含的意义、涌现的感情,却是其他课堂教学无法体现的。因此,在古诗词曲的教学中需要“还原和触摸”,需要带上个人的“行囊”(主要指读者个人兴趣和生活阅历),还原现场、触摸语言,从而达到自我品位的提升。
还原和提升需要从三个入口着手:知识层面,诗词曲在课标中的要求、诗词曲的递嬗与音乐的关联;能力层面,学会两种阅读鉴赏的方法―还原场景法、触摸文眼法;情感层面,以技达境,和自我对话,达到升华。
一、知识层面的入口
知识层面的入口,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的要求、诗词曲的递嬗与音乐的关联。这是古诗词曲教学的基础。
1.课程标准对诗词曲的要求
在不同的学段,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曲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要求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从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曲学习的规定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阅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曲讲究平仄和韵律,通过诵读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美,更好地体会中国古诗词曲的声韵之美。其次,要学会感悟。古诗词曲是古典文化的精粹,和现代读者之间隔着时间的长河,在学习中应做到古今转换,才能从深层次把握古人的思想。最后,能写评论赏析。古诗词曲的学习是对学生性情和文化品位的熏陶,学习过后,教师和学生如果可以结合所学、所思写出文字,抒感,便可提升诗词
内涵。
教学古诗词曲,往往需要追溯远古。《诗品》一书开头,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四句指出诗的产生、本质与呈现形式。这也与课程标准中诵读、感悟、品味三要素不谋而合。
2.诗词曲的递嬗和音乐的关联
诗之进步,至律绝已达顶点,代之而言的便是所谓的长短句的词。词到了宋朝末年,有两种趋势,一则专讲究音律,一则以豪放粗率自炫,前者使词走到单有音律而没有意境与情感的路上,而后者使它与音乐渐渐疏远。以后,便有所谓“小令”者应运而生。比如,《白毛女》选段的唱词“北风吹,雪花飘,年关已来到”是词,但是在唱的时候,艺术家会加字或者减字,变成“北风那个吹诶,雪花那个飘啊,年关咿呀已来到”等,说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促进了诗词曲的逐渐演变。吟诗、唱词、歌曲之谓也。
当然,诗词曲的递嬗和统治阶级也有关系。诗词之作大多是用以自写情怀的自叙体,不委婉;曲则是代古人说话(小令、套数除外)的比较含蓄的代言体。下面就以张籍的《秋思》为例,揭示诗词曲的递嬗和音乐的关联,虽然不是特别严谨,但也是一目了然。
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词:洛阳城里见秋风,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万重。
曲:洛阳城里见秋风呀见秋风,咿呀喂;欲作家书意万重呀意万重,咿
呀喂。
诸如此类的诗词曲,教师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聆听诗词曲的音律,深入学习不同形式的特征,理解其与文化的联系。
二、能力层面的入口
能力层面是在知识层面上的提升和总结,可视为与作者及文章深入交流的过程。
1. 调动想象,还原场景
这既是和作者对话,了解作者所思、所想的过程,也是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跟随诗人营造的诗歌意境不断思考的过程。
诗歌是想象的产物,但是不管是如何奇异的想象,也有一定的思路可循。任何一位诗人,都会给读者留下一个进入其诗歌世界的入口,而找到这个入口,就需要师生合作,还原当时的场景。所以,要还原作者的所处时代、生活经历、彼时处境等场景,然后考虑用怎样有节奏的韵律性语言来表现其所需要表现的情怀。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好的诗词曲,不仅外在词句美,更能感受到内在的情感意蕴美。所以,学生会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还原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人文民生;会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还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逻辑;会在《过零丁洋》中还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价值,大爱,甚于生命;会在《赤壁》中还原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羡慕之感;会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还原出“二十三年折太多”的“沉舟”“病树”的蹉跎感觉,体会现实与理想中差异和矛盾的
统一。
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还原场景。如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在这个席上,你会怎么做”学习《赤壁》时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不得志,你在赤壁这个地方徘徊,想起别人的得志,你会伤感吗?你伤感时会做什么”类似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寻找文眼,触摸语言
诗言志,诗歌是作者对人生与生活的咏叹。诗人在创造诗歌时,一定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写进其中,即所谓的文眼。它可能是生活的共鸣,可能是词语的美感,也可能是该词语使用的炫目技法等,让人联想、触发、感悟。
最经典的诗句,会击中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东西,那是每个人不愿被打扰、不愿被碰触的圣洁之物,这就是诗词曲的张力。
在学清照的词《如梦令》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是“常记”而不是“常忆”?一位学生回答道:“记”比“忆”深刻。“忆”是怀念那过去的美好时光,有可能“过去就算了”,而“记”却是有“刻骨铭心”的味道。
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有的学生选择了“暂”字,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倾诉被弃凄凉地的遭遇,心情甚是凄凉、没落。即使饮美酒,也只能得到暂时的慰藉。但是即使再不满这样的生活遭遇,也已经待了23年,今后还要继续,于是,“暂”字更渲染出作者内心的凄苦、悲凉。有的学生选择“弃”字,其本意是“弃置、放弃”的意思,但是从历史来讲,刘禹锡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地方为官,就像是被丢在了一边。
这是学生们精妙的思维火花。这样的回答、这样的理由是任何一本教学参考书上都没有的,这是学生自己的东西,是他们自己触摸到的语言,是他们自己的
文眼。
三、情感层面的入口
情感层面的入口,需要以技达境,和自己对话,进行自我反思,最后达到升华。
在学习《诗词曲五首》时,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可以用一个字“怀”去统领、感慨今夕。我们本来可以不必只剩丹心,我们本来可以不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本来可以不必都做了土……为什么?我们原来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这些后来人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正如老师所说,我们在见证他人,我们也在见证自己。
在学清照的《醉花阴》时,通过“还原场景,触摸文眼,自我对话”的三个入口,学生出现了激烈的辩论,形成比较有深度的文本解读。学生分为甲、乙两方,甲方以“日夜忧愁,触景伤怀消瘦”直译文本,乙方以“一夜美梦,追忆东篱温馨” 还原场景,缩写文本,扩写文本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可以用表1对古诗词曲的学习过程进行归纳。
上述方法符合知识从认知到升华的过程,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特征,不仅适合大规模的古诗词曲的阅读教学,诸如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等,也适合于具体的某一个篇目的阅读教学。
篇6
一、成分省略,语句跳跃
因为诗词都讲究格律,每一句话它用字的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创作者来讲为了使作品意蕴更为深厚,他当然要极尽使用这有限的空间,那就是能省则省、能跳就跳,这就使得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当然就给我们的阅读理解带来了难度。阅读这样的诗句,我们只有运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和跳跃,才能完整的理解诗意。例如: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几复是黄庭坚故交,二人交情很深。长时间不见面,黄庭坚甚是想念,可是“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作者在这里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多情而伤感地说大雁拒绝了我。不管怎样,看来书信是难以到达。
书信难以到达,那怎么来慰藉诗人思念的心情呢?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的颔联该如何理解?这一联用字非常精炼,体现了诗词的语言省略和跳跃的特点。“桃李春风一杯酒”这一句七个字,诗人极简略的用了三个意象:“桃李”“春风”“一杯酒”组合在一起,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应该是良辰美景,友人欢聚。完整的理解,这句应该是这样的意思:追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开怀畅饮,那样的时光让人是多么的快乐啊!
“江湖夜雨十年灯”,同样,诗人用笔节省。诗人依然选了三个意象:“江湖”、“夜雨”、“十年灯”。读这一句,在我们眼前自然就浮现出这样一个境况:两个朋友,(如今)各自落魄江湖,一别已是十年之久,每逢夜雨,独对孤灯,听着淅淅沥沥的冷雨,互相思念,常常是深宵而不能寐。
二、语序颠倒,词语错位
唐代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了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押韵以及对仗的工稳。所以,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创作者就不得不在语序安排上作些变通。这就使得古代诗词出现了语序颠倒、词语错位的现象。这也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难度。若要准确理解诗意,那就得还原颠倒的语序。
三、暗用修辞
诗词中的修辞不像现代汉语中的修辞表现得非常明显,诗词中有的修辞非常隐蔽,主要是比喻,不容易意识到。我们来看这个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释: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篇7
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教四岁半的我和一岁半的弟弟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我背的第一首诗。那时我还不识字,母亲念一句,我就跟着念一句,像堆积木似的,把一首诗完整地堆砌在小脑袋瓜里。
就是这20个似懂非懂的字,为我敲开了一扇鸟语花香的诗意之门。
我的母亲是护士,那两三年是她很难得的一段家庭主妇生涯。我还清楚地记得,背诗的时候,母亲在厨房里揉面,捏出一个个精巧的包子,有豆沙馅的小兔包、芝麻馅的小鱼包,还有小鸟啦、花朵啦,各式各样的,放进蒸笼里去。就在我们背完一首五绝或七绝的时候,香喷喷的包子蒸好了。能够准确背出诗来,就能获得一个兔包或是鱼包的奖赏,热腾腾的包子捧在手里,却还瞅着别样的,恨不得多背几首诗。
吃过晚饭,父母亲便牵着我和弟弟的手,出门散步。我们把白天背熟的诗,背给父亲听:欲穷千里目,砰――我把一粒石子踢得远远地;更上一层楼,追上去踢得更远,痛快地――砰!
常常,遇见不相识的路人,因为两个用嘹亮童音、如同歌吟的孩子背诗的声音而驻足。看见他们听完之后眼中的惊奇和赞赏,我和弟弟仿佛穿上了最华美的衣裳。
母亲再度工作之后,再没有人领着我们读诗,而我依然爱诗,学校里的老师要求学生背诗,同学们怨声四起,苦不堪言。但他们所认为的苦差,对我而言,却是快乐的事。
少女时期,我曾在当时还没有拆除的国际学舍举办的书展中,买下了第一本词选――《三李词选》,书中选的是李白、李后主和李清照的诗词。我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背一阕词。这三位的词,都是伤感的情调,这也使我变得多愁善感,沉溺于眼泪与自怜中。
有个同学每天都很开心,如同阳光下的银杏树,哗啦哗啦,一阵风过就发出细碎的笑声。她注意到了我的落落寡合,于是有一次,我过生日,她在卡片上抄了一首诗给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里面的忧愁呢?追悔呢?伤感呢?为什么既不怀念远去的朋友,也不追忆逝去的情事呢?为什么没有年华老去的无奈?为什么没有时不我与的慨叹?读完这首诗,我竟然对生活有了好多喜悦的情绪,让我忍不住想要出门,去感受一年四季的风花雪月,感觉活着的幸福。
从那时候开始我意识到,诗词的世界何其广阔,绝不只是提供了多愁善感而已。
我从没有什么座右铭,遇见困扰或烦恼的时候,也不求神问卜,我习惯翻阅诗词。那些诗人从不吝惜,总是以他们的生命故事,给我以人生的启示。
一年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
王国维是春天的拥护者:“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春天的植物从冰雪中挣扎着冒出头来,等待温暖的雨水,迅速地发芽成长,不过几个昼夜,便蔓延出整片绿意。只要我们仍有热烈投入的目标,焕发青春的狂情,便也能冲破人生霜雪,回到年少时代,无所畏惧。
从古到今,人们运用各种方法,企图留住青春,希望永远保持着春日的生机盎然。然而,最好的回春术,其实不假外求,只要我们心中的火种不熄,便能滋生出一片绿原。
司马光在初夏的客邸中,见到了金黄色的花:“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他被向日葵的坚持所感动,将这花视为夏日的力量。柳絮与葵花的不同就在这里:柳絮随风飘扬,并没有固定的方向;向日葵却是不管太阳在哪里,它的脸孔都会转向太阳,如此执著。
人生走到夏季,约莫都能找到自我,发现值得奋斗的目标。有了明确方向的人,就像艳阳下的向日葵,可以尽情绽放。人们看见向日葵,也多能获得一种振奋和鼓舞。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呢?这不仅是心情,也是一种境界。秋天是收获的时刻,也是赏菊的季节,一方面收获自己的耕耘,一方面还能欣赏别人更高的成就,不张狂、不嫉妒,正是学习的好时机。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邀请朋友前来饮酒的诗,下雪之前的天气,严寒砭骨,最为难熬。然而,诗人却在红泥小火炉上暖着美酒,邀请朋友前来共饮,有着无限的温暖与浪漫。哪怕是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是不能放弃享乐与朋友,不能割舍所有生之欢愉。
这些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时候还有心灵与智慧的启发。我们必须有一首或几首诗,放进人生的行囊里,抗御这诡谲多变的人间。
我常想到童年时,背着诗,踢着石子,在黑夜里畅快地奔跑。
篇8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学习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较被动,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必须改变教法,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上下功夫,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意的世界,最终获得思想上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下面,我仅以意象"酒"为例,谈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的。
1.从课本中积累
让学生回想原来学过的有关"酒"的诗句,并谈谈这些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学生热情很高,查找课本并将诗句写到笔记本上,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整理出的诗句及其意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暂时超脱现实沉浸在饮酒中的豪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一种离别的伤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诗人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欣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一腔苦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一种思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一种悲戚;"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是一种孤独……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
教师和学生都把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到的诗句写道黑板上,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共同提高: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是苦闷;李清照的"浓睡不消残酒"是悠闲和风雅;欧阳修的"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是欣慰;杜甫"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是友情;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真情.....
3.梳理整合
学生积累了好多知识,有了量的储备,但如果不及时的梳理,就会杂乱无章,无法运用。在积累"酒"的意象时,我引导学生将整理好的诗句进行分类,学生们通过讨论与合作,将这些意象分为了四类:㈠借酒浇愁的,㈡借酒言愤的;㈢表达欢乐欣喜之情的;㈣表达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的。学生理清楚了意象的类别,便于在阅读鉴赏诗歌和写作时灵活运用。
4.引导运用
积累要沉淀成一个人的心理认识结构,需要反复的运用,转化为外在的语言行为,才能完成。若不反复历练,原来积累的东西就失去了意义,并很快忘记。 在积累梳理了"酒"的意象后,我让学生运用有"酒"的诗句写片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告诉学生立意要高,要能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诗句。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形成了很多优美的篇章。
5.升华提高
在积累梳理整合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变化过程。"酒"是一种文化,"酒"含有丰富的意蕴,它是欢乐者的良友,也是悲伤者的知己,让失意者超脱,也让得意者放达;给苦难的人生慰藉,给多彩的生活增辉;给凡夫俗子以现实的欢快,更给文人墨客以惬意的诗情。学生在"酒香四溢"的课堂上走进诗意的世界,在积累与运用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领略中华灿烂的文化。
同时,古诗词自身的魅力无穷:内容上,它有壮丽的河山,精彩的故事,丰富的人生,多彩的生活;形式上,它有如精灵般跃动的文字,如音乐般袅袅的韵律,如梦幻般优美的意境。精妙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迪心智,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对老师而言,读着古诗词,仿佛就是在和历史对话,和大师倾谈,那一幅幅如画的美景,那些深入浅出的道理,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享受。让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诗意的世界,浸染墨韵书香;让师生共同走进诗意的世界,让心灵沉浮于古诗词的字里行间,扬起那最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之帆,去古诗词的世界远航!
雨天伞,莫遮眼,路上水,小心滑。 夜间行,耳加眼,走或停,要分明。
过道口,要直走,招的士,站路边。 人乘车,有规章,上下车,按序来。
车起步,莫走动,下车时,要注意。 车内坐,要端庄,头与手,莫外探。
自行车,常查验,闸与铃,要完好。 过十二,才上路,不逆行,不抢道。
双车行,莫扶肩,前后车,留空间。 搭摩托,戴头盔,向前看,正骑坐。
乘车时,不乱动,不催速,莫闲谈。 过横线,减速行,遇行人,停一停。
篇9
历代诗词歌赋浩如烟海,考题内容形式多如繁星。怎么在中考复习中带领学生临门一脚,取得实际的效果呢?我在今年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感觉效果不错,特拿来与同仁共享,也期待同仁指正。
一、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考了什么
中考一年又一年,试题一道又一道。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要了解历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关于诗歌赏析都考了什么,并能从中看出考题的规律和方向,这样,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考生在考场上看到考题时有“云深不知处”的茫然。
笔者课前搜集了本市近几年中考中的诗歌赏析试题,以便引领学生直观地了解考题方向。2011年,两首诗对比阅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2012年,依然是两首诗对比阅读,赵翼《论诗》和杜甫《戏为六绝句》;2013年,白居易的《村夜》;2014年,杜牧的《题齐安城楼》;2015年,权德舆的《岭上逢久别者又别》;2016年,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了解苏教版课本内容的人都看得出来,近几年来,古诗的出题方向很明显,就是由课内向课外过渡,然后完全到课外,但所选诗歌多是主题明显的、诗句凝练的、用词简明的绝句。知道了这一点,师生都放心坦然了吧。
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问了什么
年年的中考似如约而至的风雨,风雨过后,那一道道试题便如被风雨吹落的繁花,印刻在了老师们的心坎里,留在了学子们的记忆里,也映入了后继者们的眼睛里。针对诗海拾贝中挑出来的诗词,出题者想让考生们品鉴什么呢?知道这一点,考生就可沿着他们的视线,去读诗去赏诗。
一起来看看近三年的诗歌赏析都问了什么。2014年,(1)请你说说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015年,9.(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2016年,9.(1)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2)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师生经过分析,总结出诗歌鉴赏的考点主要是以下三点:1.理解诗意,包括分析词语含义和描述诗句意境;2.体会情感,包括表达诗人感情和表述诗歌主旨;3.赏析精妙,包括赏析遣词造句、分析艺术手法和品味音韵节奏。
知道了考试中会问什么了,如同找到了一条条通往罗马的大道,那么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沿着这些光明大道,一路高歌奋进了。
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答了什么
了解了试题中会问什么,如同找了康庄大道,而答案就如同路上一家家酒香四溢的酒家,等着路上走来的人去品。教者就和学生一起走进一家家酒肆,去品一品那些醇香浓厚的美酒吧。
一起来看看近三年诗歌鉴赏的答案。2014年,(1)“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2)“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等)之情;2015年,(1)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_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前途迷茫的感慨。2016年,(1)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2)“一枝一叶总关情”,表面描写的是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实际上谢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诗寄寓了作者关注民间疾苦、同情百姓命运的情感。
通过对答案的分析,师生可以一起归纳出答题的要领。1.理解诗意时,需要文言基础,理解意象,联想想象,完美表达;2.体会情感时,需要知人论诗,结合诗文,借助注释,严密表述;3.品味字词时,需要理解词意,诗中含义,表现作用,表达感情;4.赏析手法时,需要明确手法,诗中用法,表现主旨,表达感情。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做什么
了解了考题,知道了答法,在平时的教与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要想收获清澈如渠水的满意成绩,必须注入源头般汩汩的活水。为此,笔者引领学生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揣摩考点。选择一首古诗,最好是各地考卷中的有定论的古诗,让学生根据前面总结出的考点以及答法,自己去揣摩这首诗的考点,然后拟写考题,并给出答案,老师最后出示出题专家们的考点以及答案。这样的方式多训练几次,学生们大有长进的。
篇10
【关键词】古诗词 思想内容 把握时代风貌 创作风格
古诗词的学习,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写什么,即思想内容;第二,怎么写,即写作手法。怎样准确把握和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呢,我认为不仅仅要关注诗词本身,也就是诗词每句的意思,更要关注与诗词有关的一些内容。比如,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注释部分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要了解诗歌产生时所处时代风貌,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特点,在这个特点之下又会造就出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学,因而每个时代的文学身上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不例外。每个时代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都会反映时代的风貌。诗人们都会关注自己生活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果我们能对当时时代风貌,也就是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些了解,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的内容会有帮助。例如:汉末魏初社会动荡,建安诗人诗歌的内容反映的就是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的就是作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盛唐时期,社会氛围蒸蒸日上,国力强盛,一片繁荣景象,因此诗人们充满了创作的激情。这个时期的边塞诗派,不仅尽情书写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发着自己的豪情壮志。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唐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出现了政治改革的思潮,因此中唐诗坛也就充满了革新精神。晚唐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到处充满了衰败伤感的气象,于是出现了很多咏史怀古的诗,也有一批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的现实诗篇。比如杜牧《泊秦淮》。北宋后期,山河破碎,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以张孝祥、岳飞为代表的一批词人都在作品中抒发了悲愤的民族感情以及要恢复故国的壮志。如岳飞的《满江红》.清代正逢易代之变,民族矛盾尖锐。这时期的诗人一类是爱国遗民诗人,一类是失节仕清诗人。由以上的例子来看,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诗人的创作范畴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方面做一些适当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社会才能了解诗人,才能了解诗人的思想及创作。
二、要知晓的生平思想与创作风格
一般说来,一部作品往往会反映作者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够对一些常见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风格作一些了解,这将对我们评价诗歌有很大帮助。这一点其实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有体会的,比如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人,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了解了不少,所以他们的诗的思想把握起来就容易些。如果其他一些有名气的诗人,学生也能作到有所了解,那理解起来也会容易些。例如: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深沉博大,沉郁雄健,经常表现出一种乐观奔放的风格。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生大半时间蛰居家乡,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作品也主要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题,所以他的诗清旷雅淡,闲适旷达。而诗中感情也较为从容自然。唐代诗人韩愈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是以诗为文,诗风独特,所以风格上恣肆,波澜壮阔,古拙雄奇。南宋词人辛弃疾是一位有气节有才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渴望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统一,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因此他的词的主要内容与爱国和战斗有关,风格上也较为豪放。南宋词人李清照善于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塑造形象,表现出淡俗清新的艺术特色。清代诗人袁枚创立“性灵说”,作品反映真情,强调个性,重视灵感,给当时诗坛带来清新空气。
三、要留心相关的“注释”
理解诗词内容,要留心相关的注释文字,有的在诗词后面有注释,有的在诗词前面有小序,它们的作用交代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或者创作背景,为整首诗奠定情感基调。准确把握“注释”中的内容,仔细思考其中语句,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前面的序,就给我们交代了诗人贬官的背景,也让读者在序中感受到些许感慨之意,这个序就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又如清代诗人厉鄂的《开平王孙种菜歌》的序,“常延龄,字乔若,号苍古,开平王遇春十二世孙,袭封怀远侯,官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有贤行,曾疏劾马阮,鼎革后与夫人徐氏——中山上公之爱女——种菜于金陵湖墅,裔孙执桓乞诗。”(注:开平王:明开国大将。常延龄:开平王世孙。)这首诗的序交代了创作缘由,一个清代诗人通过明朝开平王孙常延龄的后裔执桓的陈述,追述了开平王孙的潦倒境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序了解诗人那种感慨世迁的情绪。
四、要注意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诗人进行创作时也包含了复杂的感情,所以读者进行欣赏和评价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尽可能地去揣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尽量从广义上去理解作品,多角度感受作者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五、要清楚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是固定的,但也有例外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