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母亲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3 18:5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母亲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篇2
关键词:古诗词 作文教学 课堂渗透
把古典诗词名句引入话题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视野,一个新亮点,值得关注和研究。它不但开辟了古典诗词的又一功能,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风趣典雅,富有风采,较好的显示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赢得阅卷老师和读者的青睐,是中考作文制胜的一大绝招,意义非凡。古典诗词名句引入话题作文,也较好的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词名句往往体现出名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内容广博,艺术精巧,是思想、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在作品中,或揭示某种人生真谛;或创设一种气氛,感动人心;或突出主题,增添文采,给读者以亲切感。高尔基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尔顿认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他们的话,指出了名句在人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那么,话题作文中若能引进古诗词名句,就会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文章别开生面,境界迭出。如何把已积累的古诗词名句恰当的引入话题作文的写作中呢?笔者认为,我们的作文课堂应为古诗词的赏析积累、体验运用创设情境,努力让古诗词穿行在作文教学课堂之中。
一.创设古诗词赏析情境
1.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2.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杨柳”、“芳草”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妣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同感受的意象,如用“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意象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意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桔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二.合理运用古诗词,有效渗透作文教学
1.直接引用
就是围绕一中心或某一话题,从知识积累中把相关名句提取出来为作文所用。直接引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引用名句
“……我爱我的乐园,它是我回避烦忧的港湾。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呢?‘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才是我真正的知音。考试的成绩,每次都像晴雨表一样阴晴变化……”这是笔者从一学生作文《我爱我的乐园》中截取的一段文字,小作者灵活引用了李白的诗句,恰到好处地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宣泄了自己热爱乐园的情感。
此外,如能根据文章的内涵、主题或作者的情感引用恰当的古诗词,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写母亲的文章,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结尾: “经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母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千叮万嘱:母爱是‘惜孟母,择邻处’的学习激励”;而有些同学的结尾却是现代诗味: “母亲是遮风挡雨的伞:母爱是我跌倒了永不放弃的手;母爱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是温暖的被子;母爱是我永远读不完的书?.”可见.结尾运用恰当的诗词,一方面可以增强语势,加深读者印象,另一方面又能照应开头,使文章显得圆满.让人回味无穷。
(2)名人+名言+内涵
如写有关春天的文章,可提供学生一些诗词范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学生在写起这些景物时,会不由自主地应用。
“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滑朦胧;是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这段文字灵活引用诗中名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让人倍感亲切美好。
2.间接引用(或称化用)
根据作者本人的理解,把他人的文句加以改造,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它需要一个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五斗米不能令你折腰,你选择的是南山下的;帝乡富贵不是你的心愿,你选择的是回乡种豆除草;嫌宫廷太繁杂,你宁愿选择桃李萦绕的草庐;嫌案牍太劳形,你宁愿选择欲辩忘言的独坐。”这段文字作者把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诗句巧妙地镶嵌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中心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味。
三.改动字词
在写作时,将诗文名句中某些字词稍加改动并合理运用到作文中,显得新颖独到,妙趣横生。有的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根据文章内容,将学过的诗词加以创造,以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一位学生在学过《王熙风初见林黛玉》一课后就借用王熙风的外貌“粉面含春威一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来写老师的外貌“脸面淡然威不露。身影未到步先闻”;又如一学生在母亲节写道:“独在外乡为外客,每逢佳节更思亲。儿知妈妈在外乡,满桌饭菜少一人”这样的再创造,使其更富有个性化色彩,也更有现代意味。
四.“旧瓶装新酒”
就是套用古人诗作的形式,翻新内容,表情达意,具有形象风趣,引人深思的作用。譬如:“作业几时有,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又恐明日挨训,言语冷似箭,无限苦闷情,不识少年心。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少作业,从此开心颜。”这段文字套用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格式,反映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可谓入木三分。
当然,话题作文中引进名言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以上的四种方法,只是笔者近年来指导话题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多有疏漏,仅供参考。前面我们阐述了古典诗词名句引进话题作文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及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无限制无原则的随便乱引。必须坚持适可而止的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成为“古纸堆里掉书袋”,“掏老祖宗的衣兜”(吕淑湘语)。在学生日常作文中,常犯这样的毛病,有些学生转引名句时,没吃透名句的内涵,误以为引得越多越好,大有泛滥之势,引得牵强,令人费解。
篇3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篇4
我很惊讶,大约十一二岁时我可能被院子里一个大点的小男孩爱上了。我很惊讶,很得意,但装做清高不懂。那时,我可能是个被人喜欢的小姑娘吗?
我敢说,像我姐姐那样甜美可爱的小姑娘不一定有我这黄瘦小丫头赢得的童年的爱情多。真的,到我长大,一路不断地有温柔英俊的小骑士出现,温存而勇敢地照顾我、保护我。但我从未信任过他们。因为我不敢相信:这难道就是“爱情”吗?我能接触那大人的可怕故事吗?我读童话和越来越多的爱情故事,它们浸润我、滋养我、镂刻和雕琢我的性情和灵魂,伤我的心,培育我观看世界的敏感的良心和责任、道义和幸福与美好的观念。
十六岁时,我读到库珀林的《石榴镯》。那里有一首钢琴曲,那时我能全部背诵,记得整整九节(那不是音乐,而是诗,长大以后所有的包括我最敬仰的诗人的或我自己的诗句一句不能背诵),它们摧毁了我既有灵魂的防线,越过了我情感那时所可能有的最大疆域,我一遍遍无止无休地诵读和哭泣。至今我还能记得那种回肠荡气摧折肺腑的蚀心之恸。那个年轻人坚决地不顾羞惭、穷困、痛苦和悲伤,忘记了整整一个人世社会所积累不知多少深厚的种种腐恶艰困的界范,去追求他所认为最善良的心,最文雅的灵魂和最温柔最美的女性,从而达到自己的灵魂和人生、人性的最高最好最美最善的境界,不顾一切地在孤独的信心中焚烧自己。那眼泪焚烧着我和我置身的环境。
我十八岁父母离异。他们早已不在一起。我陪父亲外出,在公共汽车上突然看到第三排座上坐着我母亲。我很诧异,回头看我父亲,他也看见母亲了。他涨红了脸,眼泪涌上眼眶,冲动地凝视母亲。我紧紧抓住父亲,母亲匆匆下车了。除了书之外,我第一次看到人世的真正的温柔的爱情的表现。我从小没跟父亲在一起,跟父亲很生疏,很少感情。这时好像蓦然拉开大红的丝绒幕布,灯光下的真实的父亲的人性显现出来,这是一课给我深刻的爱情教训。我抱住父亲痛哭起来。此刻,我异常痛楚地感到,我是父亲的孩子,一个由真实的爱情产生的热情诚实强壮的孩子。我会像父亲那样,憎恨冷漠、憎恨贫乏、憎恨矫情和伪善如同憎恨毒蛇。
我十八岁那年高中毕业。老师对我母亲说,你的孩子太单纯,悄懂那些事情,还没有长醒。我知道老师喜欢我。但是我想:她怎么会认为我还没长醒?我“研究”爱情已很多年。她怎么不说我比别人老练?
我从十八岁起开始恋爱,亲身经历爱情。但是,我很孤独。我的真正的生命的幕布迟迟没有开启,一切都是前奏,或前奏之后的序曲。
又是十几年过去了。我开始懂得,爱情是和肉体有关的。从前不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至少认为不是必然的。爱情是由生命,确切是说,是由寓于天地生命之体的灵魂产生的。爱情使人的一切得到安慰,包括灵魂、情感、思欲,包括人的一切,它甚至包括传承若干世代生命之树的忧郁、焦虑、痛苦和梦想,生命的孤独那些更为凄厉的痛苦:心和性的孤独、灵魂和灵性的孤独、语和诗的孤独、信仰和宗教的孤独……爱情与人类整个宇宙有关,你不能切除其中的身体,而且实际必须由身体来表达这种生命的至爱和交融的衷忱,并用这种甜蜜的身体的交融来破除人类之为人类的最为悲哀的一面:上述的那些可怕的孤独……
至此,我才应该算是如老师所说的那种“醒事”吧。解除孤独的意愿应该是一种终生的完全的意愿,表达为终生仅有一次的贞洁的生命行为,因为那是生命的纯洁和虔诚的本身的意愿。
篇5
过去,师生关系处于从属,教师拥有决定的权威;而今在生成的课堂里,师生则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多的是学生阅读、人生价值观的导师。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具体教学中仍放不下所谓的面子,比如在学生热烈讨论后,评判对错的权利却在教师嘴里;还有具体的作业布置形式以及批改,某种程度上讲,都控制在教师手中。当然,最严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掌握着学生能否说话的权利。这种形形的枷锁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那么,又如何让生成给课堂增加魅力呢?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略谈一二:
一、首先是重体验,强调感悟生活语文
体验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这里的体验更多的是情感体验,是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后的一种情感交流。而这前提就需要教师深入文本理解,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当然,教师更需要积极创设情境,让体验深入学生的生活。比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就曾让学生与母亲交流,观察母亲的一天辛劳,为母亲做一些事情,等等。这些观察,这些思考,才能让学生的体验深入骨髓,才能理解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那种感慨,而这种情怀才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而教师需要重视。
当然,体验更多的是让学生有着直观的理解,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比如《黄河的主人》则可以让学生先观看黄河视频,理解黄河的波浪滚滚,感悟黄河的浊浪滔天,然后学生去读这一课,也许就能更能理解,艄公的如履平地,才能理解乘客的谈笑风生是多么的不易。生活,也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对比文本也许才有更深的感受;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生活,那这体验还是低层次的。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解,而只是给学生读书,鼓励他们多读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学生的间接体验。
二、其次是重预设,强调生成不期而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时候,生成的精彩来自精心的预设。虽然,生成的大敌是预设,但精彩生成的前提则是预设。因而教师不能因注重生成,而忽略预设。很多优秀教师上课,那种神来之笔的生成,往往凝聚着教师无数的预设心血。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精心钻研教材的结果。记得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月光启蒙》这一课,就曾有过无数预设,预设学生对月亮的诗句不熟悉,预设学生不会唱有关月的诗句,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预设学生对于课文节奏不太能把握……在这些预设中,出现各种情况,教师都能一一潇洒自如应对,而不会有那种课堂的尴尬。
强调预设,强调教师在备课是多想几个可能,强调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多几个预设。这种多层次的预设,才能让课堂的生成精彩不期而遇。比如《云雀的心愿》这一课,就曾多次预设,还预设与《走,我们去植树》以及《沙漠中的绿洲》等相关问题,结果有一个小组在讨论时就提到了“植树造林”的话题,而正因为有了预设,结果教师引导很从容,学生回答也很从容,从而让一节精彩瞬间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所以再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当教师应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反而可以利用意外“生成”,让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精彩之举!
三、最后是重留白,强调精彩信手拈来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则是预设的结果。然而这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留白。留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策略,也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只有融于实践中才能显出它的生命活力和价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毕竟满堂灌、轮番轰炸,只会让学生神经疲惫。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留白,在精彩处留白,在学生疑惑处留白,在关键处留白……留白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无声的教学手段。这种留白,其实就是短暂的停顿,就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脑思维更加活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理性,才让课堂生成更加精彩,从而最终导致课堂精彩生成信手拈来。
记得在《孔子游春》这一课,笔者就曾大量使用留白,给学生思考,思考的水的价值,思考哲人的话语,思考怎样做个君子。课文中有很多省略号,这里笔者都给了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时间与文本充分对话。毕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阅读,而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这才是关键。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案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地理教学,可以方便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直观材料,模拟地理过程,创设地埋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生成个性化课程,教会学生有效地处理信息,保持地埋学习可浓厚兴趣。这里结合教育实践,进行经验性总结,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黄河》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二、学习者分析
初二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一是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人海口、长度、年径流量、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二是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二)能力目标。一是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二是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三)情感目标。一是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二是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针对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宜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程序(截取部分教学实录)
(一)播放视频,激趣引入。播放黄河录像,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科整合,丰富情感
(导语)师:提到黄河,我们总会想起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那么,为什么我们把黄河叫做“母亲河”呢?
生1: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的原始祖先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生2:那里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让学生领略到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气势和英雄气慨,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师:“母亲河”的称呼倾注了人们对黄河的一往深情,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诗客为了表达对黄河的这份感激,写下了许多隽永的诗句,你能说出其中几句吗?
生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设计意图:在地理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体现民族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
(三)师生合作,探究交流。(过渡)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难道黄河之水真的从天上来吗?
接下来便向同学们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并用课件展示发源地景观图和发源地的标志,然后用FLASH动画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播放课件的同时,让学生说出每个省区和地形区的名称)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六、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首先,收集黄河的有关资料,出一期有关黄河的手抄报,并在班级内交流。
篇7
但不幸的是,就在28岁的那年,她出现了严重的头痛现象。经医生诊断,她的大脑中出现一个巨大的脑瘤,她的生命最多还能存活6个月。同时,医生又告诉她,即使通过手术,存活的机会也只有2%。她犹豫了,6个月,2%的存活机会,也就是说自己差不多已被宣判了死刑。她没有请求医生为她开刀,她说,我的时日已不多,得先干些有意义的事情。
她辞去了工作,每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专一地写诗作画,完成自己未圆满的生命。她将这些诗作寄往杂志社,所有的诗篇都在杂志上刊发出来,并受到读者的好评;她的画作也深受欢迎,被放在一流的艺廊中展售。这些诗和画展示了一个生命的受难和坚韧,展现了生命热烈的脉搏和坚定的信仰。
6个月后,也就是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请求医生为她动了手术。手术的前一夜,在“患者手术申明书”上,她歪歪扭扭地写下:“如果手术失败,我去到天国,我请求医生,将我身体的每一个可利用部分捐给比我更需要它们的人。”
不幸的是,手术真的失败了,她被送进了太平间。
两天后,她的眼睛被送到马里兰州贝瑟丝达的眼角膜银行。一个星期后,南加州一个28岁的年轻人,从黑暗中重见光明。这个年轻人因心灰意冷,曾几度产生自杀的念头。这角膜使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一个明亮的世界,他深深地感恩,并致信马里兰州贝瑟丝达眼角膜银行,请求他们提供捐献者的地址。他想见见她的父母。
几天后,这个年轻人乘坐飞机从南加州飞到了几千公里外的史代登岛。来时,他并没有预先通知,按了门铃,自我介绍以后,她的母亲才过来拥抱他。这位母亲说:“年轻人,如果你没什么地方要去,我丈夫和我会很高兴与你共度周末。”
年轻人留了下来。当晚,他来到了她的房间,看到了她生命最后6个月的全过程。满地脱落的头发与满屋诗作、画纸并存。茶几上,不计其数的药瓶是她与死神抗争的真实写照。他看到了一只来自加州艺术博物馆的荣誉奖杯,奖杯上写着:“奖给伟大的艺术家,生命中自强不息的人。”同时,他还看到了无数寄自洛杉矶、纽约、南加州等地诗友的信件,信件中,他们无不称她是“战神诗人”。
在一封没有寄出的诗作中,他看到这样的诗句:“如果,我能用我的眼睛,帮你在黑暗中穿行,我会微笑;如果,我能用我一颗滚烫的心,帮你度过人生的沟壑,6个月的生命,我也会感恩。”
“如果不用受苦而死,那么一定是这样:一片透明,其中,你的终极的组成部分――火、露水――谁都可见,你也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存在永恒之中。有关阳光,它也许是不朽的一种反映,是‘持久’,是一种以其令人眼花的光芒使得你不能察觉的持久。”希腊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埃利蒂斯这样说。
篇8
1 从新课的导语开始说起
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环境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眼前展现一幅优美画卷,自然激发了学生兴趣。
2 有些诗歌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
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家蚕的一生发育变化”时,可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向学生提出疑问:难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吗?”事实上是“春蚕丝尽没有死”。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对此诗进行修改。再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多么好吗?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15~17时。
3 还有的理论形象诗,这是一类将抽象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的小诗
例如,在讲授动物鼠类有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清代诗人师道南的《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三人行,未十步,忽见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加深了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4 现代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都有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而设置悬念是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此时运用“设置悬念诗”恰到好处。例如,在讲授有关“鸟的生殖发育”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么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的呢?对此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样,在讲授“被子植物的一生”内容时,可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来设置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5 “教育启迪诗”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
因为,许多诗人在诗中,往往都要发出自己的议论,从而给人以有益的教育启迪作用。例如,在讲授“鸟的生殖发育”的有关内容时,我运用了这样的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和教育。
6 运用诗歌进行课堂教学小结,形式新颖,效果较好。我把它叫做“小结脉络诗”
例如,在讲完有关“生态平衡和自然保护”的内容后,可运用宋学家朱熹的一句名诗“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人们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这样的小结,脉络清楚,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7 “课末余韵诗”这是一类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进行教学效果反馈的小诗
例如,在讲授“遗传和变异”一章有关遗传病的内容时,课末我们留下了老诗人艾青的一首小诗《海水和泪》:“海水是咸的,泪也是咸的。是海水变成泪?是泪流成海水?亿万年的泪,汇聚成海水。终有一天,海水和泪都是甜的。”我们试图让学生从遗传和优生的角度,对这首小诗进行特殊的理解和阐发。课后,有同学回答说:可把“海水”理解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把“泪”理解为人类自身的特征(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史迄今,环境和人类自身,都并非十分完美,而有着各种弊端,因此都是“咸”的。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二者关系如何?这正是遗传学、优生学和生态学等所要探索的课题。可以预期,在并非遥远的将来,不论人类自身,或人类环境,都将变得无限美好,变成“甜”的。学生回答得好极了。
篇9
爱情,是一束宁静纯真的百合,是一株守望幸福的木棉。
还记得那一场温润的邂逅,简约而执着。曾经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故事,依旧温暖。
我是在五月花开里等你的人,情愿为你写下一世的诗行。
当大地刚刚苏醒的时候,我亲手为你种植了一粒粒种子,种下一切与爱情有关的植物。芍药,茉莉,玫瑰,满天星,还有,阳光下的美好。
阳光下,采一束芸香草暖与薄荷的清凉,伴着玫瑰的芬芳,为你写下一段不老的传奇。
也是在这个溢满花香的五月,你悄悄的走进我的世界,轻轻的漾起我平静的心湖,牵手一同步入我们魂绕梦牵的故乡。
还记得吗?在那无数个清新的黎明,我们一起倾听晨钟的敲响,在多少个人间的向晚,一同感受落日的黄昏,在驼铃声声中,我们看月牙泉缓缓的流淌,在海边轻风习习里,我们观海天一色的壮观。
我们在烟花三月的扬州赏析瘦西湖的清秀婉约,在四月的江南倾听细雨润物缠绵,在五月苏州运河边上感受睡着的古老的驿亭,沉默时,倾听彼此的心跳,惬意时,聆听花开的声音。
如果爱情是一座城,我愿是无倦的工匠,一砖一瓦垒就爱情宫殿的富丽堂皇。两个人,坚守一座城。
我在飘逸着满天星的流年里,看过驿路梨花,走过姹紫嫣红,而我的灵魂,只为你放逐。
背上行囊,依然携手走在万丈红尘的路上。
二、【友情】
友情,是一株春天常驻的常春藤,是一棵优雅圣洁的君子兰。
岁月的风声里飘逸着幽幽的暗香,那清澈的友情,如攀缘缠绕生长常春藤,惺惺相惜。亦如沐浴着浅浅阳光的君子兰,暗吐芳香。
我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往事的风尘,看见一朵清澈友爱之花,永不凋落。在宁静中守候花开花落,轻轻微笑。
循着青涩的春藤枝蔓追忆以往的时光,那些美好的片段,静卧在相知的眼眸里。我清澈的心灵,为你开敞一扇真诚的窗,在五月的花海里自由自在地徜徉,将点点滴滴的情谊,酝酿成最美的诗句,给你。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们经历过一场洒泪的风雨,走过一段飘雪的长路。也许在同行的路上,有过彼此无意的伤害,也许因为某个事件,我们有些许疏离,其实正是因为这些,才考验了一份友谊的深厚。那份情意,越过风月,在岁月中的长河里,映射出生命里最美的芳华。
五月的那一天,是你的生日,我很贫瘠,拿不出像样的礼物送你,我只能在这个日暖飘香的清晨,写下一些有关你的文字,以表心意。虽不厚重,却无比真诚。这些话,我知道只有你,能懂。
山一程水一程,那份情谊是一株自由漂移的水草,依附在时光的柔波里泛光粼粼。
行一路伴一路,这份温暖像五月绽放槐花天使,在记忆深处,四溢飘香。
我们的友情,不谈长相厮守,不论明月风情,却可以清泉煮茶,曲水流长。
我们的情意,可以同品一盏人世间的雨润山青,共拥一份天地间淡定从容,可以寻一袭烟火,虽平平淡淡,不言地久天长。
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友爱,比时光短,比爱情长。
三、【亲情】
亲情,是一朵开在时光深处的康乃馨。是一株伟大而阳光的向日葵。
这是一座由血缘而铸成的坚实古堡,是一块巨大而牢固的磁石,是一条在血脉里渊源流淌的河流,是一方没有任何私欲纯洁高尚的圣地。
即使我远在天涯海角,有亲情在,于我,无惧风雨,亦是心安。
母亲,走的猝然无声,可是,她依然活生生的溶进我的生命里我的每个细胞,每滴血液里。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怎样的境遇和心情,无论荣华与清贫,无论快乐与忧伤,只要想起她,都有一种慈祥而伟大的爱可以暖我。
我深深的懂得,陪我一生的、最难以割舍的就是这一份永恒的厚重。
我一直在想,我的人生之所以美好,在于生命的底蕴里,始终流动着对母亲情最纯粹的感恩和思念。今天,我将浓重的亲情倾注于绚烂的夏花和静美的翠绿里,不再忧伤,因为我已经在日久天长中深深感悟到,母亲将生命的宠爱恩泽于我,就是想让我生命拥有一片明媚的阳光与微笑。
因为母亲,我知道爱惜生命。因为亲情,我懂得恩重如山。
四【五月花开】
一个路口一个路口的走过,一缕幽香一缕幽香的飘过。
看花,看星,看季节深处的靓丽丰盈。其实人生就这么简单,只需一瓣心香,一抹微笑。
风吹起如花般的流年,雨飘起清丽的欢颜,晚风眼睛里的最后一抹温暖,绚丽成我命途中最美的靓点。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唐诗 语文素质 人文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蕴涵的价值
1.以古诗之美丰富学生思想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里面富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观念,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将这些思想与审美观念,通过对学生的讲述与引导,对其加以熏陶、传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其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初中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与审美观念可分为以下几种:
(1)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类作品在古诗词里面占据多数,其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读者读来荡气回肠。比如:在国家动荡不安,战乱四起、民族危难的年代,诗人用行动,用诗歌表达自己誓死卫国的决心,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诗人杜甫因国家动乱,到处漂泊,但无时无刻不挂念国家安危及黎民百姓生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句无不反应了作者的悲愤与痛彻心扉,表现出了杜甫本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意念。大诗人李白虽然满腹诗书,却一生潦倒,怀才不遇,空怀一腔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怀,但他仍然对追求理想拥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心态,等等。
(3)向世人传达一种纯洁美好的人间真情。古人用大量的古诗词不断歌颂着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男女对纯真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老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依恋。友情在中学生阶段很重要,古诗词中有不少表达友情的美好词句,如“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等等。
(4)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古诗词中有不少写景的诗篇,从古代诗歌中可感受到古人对祖国江山、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比如教材中的《钱塘湖春行》《西江月》《题破山寺后禅院》等。里面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只有留心身边一草一木,关注生活点滴,才能将生活如此美妙地传达出来。
2.以古诗之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古典诗词体现着丰富的艺术美,其表现主要如下:
(1)音乐美。古典诗词最早就是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每首古词都配有曲,曲就是配乐唱的,其音乐性也就不言而喻。古诗多音律和谐,章节复叠,有着浓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唐朝之前成为古诗,之后成为格律诗,古诗多不讲究平仄和对仗,律诗对格式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讲究平仄,以求得声调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2)语言美。诗歌是最精美的语言艺术,诗中的每一个字对诗整体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得出来的,诗中每一个字都有不同的韵味,饱含了不同的意境。比如可比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悠然望南山”中“见”与“望”的区别。很明显,“望”字缺少一种悠闲的意蕴。
(3)意象美。诗歌形成过程中需要诗人精神情感异常饱满、激烈,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这种广阔深远、自由新奇的审美想象。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抓住诗歌这一特点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幻灯片、讲述诗歌写作背景、诗人个人经历等措施,积极调动学生想象力,使其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感情体验与经历去感受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蕴与丰富画面。
(4)结构美。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还应在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了解一下诗歌的构思结构特点。古典诗歌的构思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叙述故事情节的构思方法(《木兰辞》),写景抒情或怀古抒情的构思方法(《钱塘湖春行》《赤壁》),以幻想结合现实的构思(《雁门太守行》)等等。除此之外,托物言志、情境交融等抒情方式,想象、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拟人、对比、双关、夸张都是修辞手段的有效运用,使得古诗结构与意境更加丰富。所有这些在古诗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向学生加以传授,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艺术结构与思想意境。
二、实现古诗教学价值有效性的途径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不仅如此,它也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
1.吟诵朗读
诵读是学习古诗歌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在吟诵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韵美。出色的诵读不但能够让学生读出诗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也能将学生引入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之中,从而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诵读诗歌要讲究节奏,各词字的语音、语调都会有轻重之分,这样既能读出音律美,也能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不仅如此,在吟诵过程中还能加强学生古诗词量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及写作打下基础。
2.通过比较联系法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积累
比较联系法可有效减少学生古诗词书写过程中的错别字的现象,比如“亲射虎,看孙郎”与“西北望,射天狼”中的“郎”与“狼”的书写。通过平时的比较联系可有效帮助学生区分并理解。
比较联系法可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蕴含的传统意向。比如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燕”与“雁”的区分。通过对含有这两字的诗句进行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含“燕”字的诗句都有春天有关,代表了春意盎然,成为春天的象征;带有“雁”字的诗词多与秋天相关,出现意象多为大漠、边塞等,通过类似比对,学生对古诗句的意象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总之,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与想象,使其认识到古典诗词的存在价值及其所能产生的影响,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