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3 21: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散文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背景 四个现代化 教学改革
由于受到传统社会观念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定势于或者习惯于经验主义的陈旧性模式,对教学活动的艺术和方法研究没及时跟进,对于语文教学的功能和定义在认识上没能到位,以至于对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发生了一些难以摆脱的负面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从现实状况看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应当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笔者从工作中总结得到了“三个现代化”的实践和体会,希望以此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产生添柴助火、推波助澜的积极性作用。对此,本文试从以下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之。
一、用新型理念武装师生头脑,努力实现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俗话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首先做到解放思想,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在传统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大都把提升质效押宝在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上,并且一直提倡和奉行“以教师为主、以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笔者细细分析一下即可发现,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呈现出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具体表现在“四重四轻”的特点:一是重课程教学而轻思想教育,缺乏对语文教学功能的全面认识,忽视了情感因素对学习行为的主观能动作用;二是重课堂教学而轻实践辅助,缺乏对语文学习多元化渠道的挖掘和利用,不能形成立体化教学体系;三是重知识教学而轻能力素养,缺乏一种高瞻远瞩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性眼光,既无法体现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又不能从能力和素养方面进行积极有效地培养;四是重学习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由于学生正常处于“听众”角色,以至于把课堂教学中“煮好的夹生饭”只有放到课后去“炒着吃”,教学质效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对于上述种种现象,我们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积极实施“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把学习的主渠道、主战场引向课堂实施的双边教学活动之中,认真实现以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为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 从而在激发课程学趣、发展学习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的同时,努力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用科技装备取代传统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气息的现代化
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任何课程相比,高中语文教学具有文字美、语言美、情境美和创意美的鲜明特点,这些我们必须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认真加以挖掘、感悟和体会。然而从实践看来,由于现代学生多了一些活力而缺少一些内涵的缘故,他们对课程教学似乎少了许多灵气之类的东西。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还是一味使用单调陈旧的传统教学手段,那么无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多高,能够取出怎样的“法宝”,都会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优势,以此创设音像并茂、生动形象的综合效果,来辅助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从中获取最大化的活泼和谐效应。
三、用双边互动制胜单向流程,努力显现教学目标的现代化
篇2
关键词:散文诗;难题;抒情性;精神性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5804
收稿日期:2011-12-18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11BZW098)”资助
作者简介:黄雪敏(1978-),女,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与中国诗学。
散文诗是文学园地中颇受诘难的一种文体。它虽和自由诗几乎同时诞生,却得到比自由诗少得多的关注和欣赏;它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引发了几次争议,时至今日却仍不时面临读者关于其“合法性”地位的质疑。散文诗在文体上的“大”“小”之辩、在抒情性和精神性上的难题,是我们理解散文诗的关键。
一、散文诗的“大”“小”之难题
在围绕散文诗展开的诸多争议当中,“大”和“小”的辩证关系成了散文诗的讨论基石,几乎所有正面和负面的评论都绕不开这组范畴。学术界基本认同散文诗是以“小感触”表现“大世界”,散文诗的“小”不是“易碎品”,不等于“小摆设”[1],强调散文诗要“以小见大,通过‘小感触’调动读者的情绪和想象,让有限的描写获得无限的暗示能力”[2]77。这种倾心于一时感兴、一时印象、一时领悟又期盼能于单纯中见出丰富、于浓缩精炼之余追求意在言外的吁求,其实和自由诗当中的一个门类、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盛极一时的“小诗”的创作吁求有颇多相似之处。彼时正值散文诗的草创阶段,时人多有将散文诗和小诗混为一谈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份诗歌专刊,《诗》上面就曾混杂地登载过不少散文诗和小诗,如徐玉诺的大部分“小诗”,其实都是散文诗。正是因为这两者在形态上颇显相似,而在寻求“小”诗形的突破上又不谋而合。
周作人早就指出,小诗“颇适于抒写刹那的印象”,表现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即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是要“将切迫地感到的对于平凡事物之特殊的感兴,迸跃地倾吐出来”[3]。在多数情况下,“小诗”代表的是诗形的“短”和表达内容的“小”,小而巧,巧而精,如电光火石,忽然而起,忽然而灭,却能紧紧抓住并即兴抒发刹那间涌上心头的、“瞬间”的感兴和领悟,是带有“随感”性质和哲理趣味的单纯而紧凑的自由诗体。周作人强调这种“小”,并且对这一小诗体所能负载的信息和容量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曾清晰地指出当时中国诗坛的错误,“是在于分工太专,诗歌俳句,都当作专门的事业,想把人生的复杂反应装在一定某种诗形内,于是不免生出许多勉强的事情来了。……做长诗的人轻视短诗,做短诗的又想用他包括一切……其实这都是不自然的……这含蓄的一两行的诗形也足备新诗之一体,去装某种轻妙的诗思,未始终无用。”[4]周作人的这番话其实是在斟酌、掂量小诗的覆盖面和内含量。小诗体在诗形和诗质上是互相对应的,它有自身的表达范围,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这是其长处,也是其短处,更是它诗体的内在规定性。小诗的容量既小,想用它来包罗一切错综复杂的感情,则往往负载过重。这种思考,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比而言,散文诗传达的不仅仅是诗人瞬间的感悟,更进一步,它传达的是诗人的心灵或情绪的波动,在散文诗同样短小灵活的形态中,有情绪的延续性的变化,有一种内在的心绪结构。它所呈现的心灵的世界无疑比小诗更显丰富和多彩,它为作者提供了展现“灵魂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的更大的舞台,也因此更倚重作家的构思和立意。概括地说,散文诗应该能够比小诗表现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但经过“美丽而寂寞的90年”,散文诗作家却仍然苦恼于“时代感不强”。作家们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努力地把广阔的社会现实内容纳入散文诗的表现领域,提倡“现实生活的介入”,却似乎收效甚微。散文诗的这种艺术瓶颈,是不是也与散文诗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某种文体的规定性有关?换言之,散文诗长期以来无法在“大”“小”方寸间取得“生活”和“艺术”的平衡,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重新考量散文诗的文体特征,重新探索语言和世界在散文诗中的特殊状态的出发点?
显然,在二十世纪散文诗发展的历程中,要解决“大”与“小”的体式难题,需要作家从构思阶段,就要沟通“小宇宙”与“大社会”的审美契合,联结个人内在心理体验和时代脉动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将散文诗的主题从病态的、庸俗的个人主题中解脱出来,关注当下的社会主题、文化的消解与重构。这样,散文诗才能在行文中摒弃那些片面的个体直观,抛弃恶俗的无病,代之以具有通感的、具有“全称判断”而非“单称判断”的文辞骊句,更为深入、贴切、微妙地传达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情思和价值召唤。
二、散文诗的抒情性难题
篇3
关键词:《汉字意象》 语言 存在 审美
认真的读了喻子涵的《汉字意象》,有些话想说一说。
简单说来,喻子涵的语言观,既不是“诗使语言成为可能”,也不是“诗到语言为止”,而是语言(汉字)自被创造出的那一刻起,就如同一个千姿百态的舞者,蕴涵着丰富的诗性。他这样言说汉字与诗的关系:“作为诗的汉字,它与人总有一种永不离弃的默契,始终有人的影子和基因,是一种心象的呈现和创造的表达。”
当然,喻子涵的散文诗并不是简单的“说文解字”,而是对汉字本身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进行了诗性的阐释,这种阐释以语言本身的审美想象力呈现出一幅幅画面,诗人笔下的汉字带着故事从几千年前的文化中走出来,一直走到现代人的生存场域之中。简言之,诗人用自己的笔深入汉字内在的脉络,为汉字自身的诗性之美招魂。
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当代诗人都开始关注诗性语言自身的生成性,并开始在诗歌写作中去除诗歌语言的工具性,还原语言自身的诗性。王家新把诗歌的命运命名为“诗与诗人”的“相互寻找”,这种“相互寻找”就是要与语言建立更内在的关系,建立马丁・布伯意义上的“我与你”的关系,进行更深层的自我辨认。然而,语言作为中国诗人们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的立足点,被赋予超越世俗的“生命体验”的原初样式,诗性语言的出场还包含一种内在的诉求,即语言和生命在高度共生性的审美想象中合为一体。
四川非非诗人们的写作实验中,将社会历史文化与诗歌彻底切割,试图通过“无语义的前文化语言”呈现前文化的存在状态,并试图借助这种方式使诗歌回到本真的生命状态。词语本身在这里似乎恢复了最初的新鲜,然而这一实验因为彻底弃绝了诗与一切事物的相关性而告终。令人赞赏的是,喻子涵深入到汉字本身,并没有带来“词语破碎”的尴尬,他没有抽离汉字携带的传统文化的烙印,而是借用“意象”再现汉字本身的万种风情。
喻子涵的汉字散文诗借由具体汉字用诗性语言叙述生命内在的故事。比如“彬”字所生发成的一首散文诗:“睡梦中,身边站着三个女人,森林般温柔娴静”(《彬――等着我的三个女人》),展开的画卷是森林中太阳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个男人的出生、成长与成熟的生命历程,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人生阶段在这个画卷中流转,拼接成一个男人的生命历程,读完这首诗,恍如看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
再比如,“桑”字的故事不再是古典意象中的“陌上”女子了,诗人呈现出了“一树桑花,一层桑叶,再一层月光”的美景,呈现出了女子“淡绿”的情绪,然而诗人并无意将古典诗词中的女子复活,他的笔锋转向了现代生活:“公园一隅的丛林,一棵桑不敢暴露自己”,这是女人现代生存的痛楚,她选择模糊自己的性别身份,“一次次接受与堕胎,只剩下寒冷与凝固”,在这幅由淡转浓的画卷中,鲜活的生命与冰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尖锐地呈现了出来,让人淬不及防。
借由汉字意象,喻子涵深入到了诗歌与现代人生存的关系,对这一精神场域的跋涉,突显了诗歌内在的深刻性。我们知道,这样的诗歌写作容易过度关注思想或理念而淡化诗意的感性传达,有失所谓的“诗味”,而喻子涵的散文诗写作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在《坐――人心到底怎么了》这首散文诗中展示了自己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思考:“人心是月光揉捏而成的,流动全身的凉意复原记忆”,只言片语,便揭示出了人心的复杂微妙又脆弱易变的特征,又不失美感,语言的凝练与丰盈并行不悖,其中的张力让人一言难尽。
通过意象展现汉字内在的诗性是喻子涵最近散文诗写作的奇绝之处。他借由汉字词语本身广阔外延展开想象的翅膀,出入于古今之间,出入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以及男人与女人的生命历程之间,剥开一个个写在画卷上的故事,引领我们观看这一路的风情,思考生命内在的难题,汉字与诗歌在这样的画卷中像两个从远古时代走来的爱人,它们轻声许下了生死不离的美丽诺言。
(谭五昌,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
附:喻子涵《汉字意象》
1.桑
――它一直没有告诉人们自己是一棵桑
一段枯木,不倒的原因是它一直没有告诉人们,它是一棵桑。
一棵桑,在陌上见过。那时年少,一脸幻想和烦恼。幽怨的雨天,从桑下缓缓走过。
一树桑花,一层桑叶,再一层月光。一种淡绿的情绪曾在桑下独自喁语。
后来在原野,沿着母亲的脚印,到蚕房,再到机房。
从每根纱,到每根白发。只剩下一张没有署名的黑白照片。
公园一隅的丛林,一棵桑不敢暴露自己。一层光遮住一层叶,一层叶遮住一层梦想,很独立。
终于,探出一个头,伸出一只手。若干张脸,若干只大手与小手,年年如此。
一棵桑,和我一样的中年。每长出一片,让其摘去。但他一直没有告诉人们,他是一棵桑。
每当我经过,有时我伫立。
头上的桑花不再一朵又一朵,桑叶不再一片又一片,连同月光和阳光,在她的盘头无心再插上?
次年,当我再次经过,有时再次伫立。桑皮不再青了,桑枝开始脱落。
一段直立的枯木。一直以来的美梦,像一片湖泊上空的云彩,曾经缭绕与氤氲,如今只剩下风,像我从她旁边走过。
这是一个没有闺妇的时代?桑亦如此?
哀怨没有痕迹,就剩一段枯木凝视远山和夜晚。
这是一个没有闺妇的时代,因此,她一次次接受与堕胎,只剩下荒寒和凝固。
然而,她是一棵桑,一直没有告诉人们。
2.彬
――等着我的三个女人
太阳很累,走进一片林子,他想歇息。
睡梦中,身边站着三个女人,森林般温柔娴静。
――这是一幅我小时候用蜡笔画的画。
我记得放在青藤书包里背回了家,但是后来它不见了。我问父亲,他说不管这些事。我想,可能是母亲收好了。
现在我女儿又用水彩笔画了这幅画,一模一样。
森林中太阳身边的三个女人,清早是一个穿着花布鞋挑水的女人,中午是一个解开蓝布衫喂奶的女人,晚上是一个点着灯等着太阳回家的女人。
她说,女人是太阳的影子,一会走在挑水的路上,一会在屋里收拾房间,一会在灯光里对着人笑。
我经常寻找森林,在森林里寻找太阳,寻找太阳身边的女人。
那是一片青绿茂密的、被风梳得整齐被光揉过肌肤的、弹着古筝的森林。
那就是太阳歇息的地方,是梦升腾的地方。
我在太阳的身边找到了一一等着我的三个女人。
一场梦醒来,梦被抓住,捏成了一块半圆的哲学。
一生有三个女人的男人,一定是温馨的;一生有三个男人的女人,一定是伟大的。
而我遇到了三个女人。因此,女儿把我的头像贴在太阳的位置,为我颁发最高级的奖章。
3.坐
――人心到底怎么了
似乎坐了下来,即使那一堵墙还没有拆掉。
月光照在土墙上,两个人的背影斜靠在墙根。
人心到底怎么了?
熟悉,陌生。情景穿越苍茫,时间似是而非。
陌生,熟悉。许多话语的锋芒,从心脏抽出,热血流向心里。
坐下来,就静了下来。喧嚣远去,只剩下紧挨着的剪影和故事的温热。
人心是月光揉捏而成的,流动全身的凉意复原记忆。
感觉有伤痛和愧疚。
当流畅的溪水浸过脸面,心情顿时清澈到底。
梦境袭来,有梦要做。
紧挨着坐下来。一壶土茶喝个够,想象旷远之事。
检讨与原谅。一把有品质的剑劈破土墙,声音熔化成瓷。
时间从此消失在太空
――一段正在做着的梦,
篇4
我与仲作兄的交往就此开始。他回广州后,还念念不忘我这个远隔6000里之遥的新朋友,时而打个问候的电话,听得我心里暖烘烘的。说心里话,我是个不擅交际之人,虽说从政20多年了,可择友向来很谨慎的。不过,在之后的日子里,仲作为人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有一年,他去沈阳,给我打来电话,打算顺道来看我,不巧的是,我出差外地而失之交臂;有好几次,他盛情邀我去广州,我也由于事务缠身而未能成行。但作为挚友,我在时时关注着仲作的丝丝音信,得知他在绘画领域如鱼得水,佳作叠出,在各种美术大展中频频亮相时,心里很替他高兴。我一向坚信,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仲作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个性,决定了他会是一个成功者。
3年前,我来到了北京,先是在一本杂志做执行主编,得知仲作兄正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师从郭继英先生攻读“中国重彩画”,便前去登门拜访,看到他对“重彩画”那种如醉如痴的追求,不由生出深深的敬意。那天中午,仲作请我吃饭,记得作陪的还有以敦煌油画知名的画家曾浩。言谈中,仲作流露出想结集出版一部作品选集念头,我听后为之一震。后来才得知,仲作最初沉迷的不是美术而是文学。当年和他一道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友加老乡,像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像来自广西的著名作家鬼子都是叱咤中国文坛的风云人物。30几年前,他就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如果不是命运的作弄,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国内有影响力的作家。
之后,仲作兄陆陆续续地将他先前的一些作品拿给我看,有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涉猎体裁之广泛,让我不禁对他文学创作的才华刮目相看了。仲作在京深造期间,我们交往频繁,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去年,他离开了北京,回到故乡南方,我几次去广州和南宁,他都一路相陪。我们的谈话,往往是从美术开始,又从文学展开。我为仲作在繁忙的美术创作之余,对文学的一往情深所感动。
仲作兄热爱大海,他生命的血液中沸腾着深蓝色的血桨。他用画笔、色彩导演着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瑰丽画卷,无论是他首创的中国海洋生物画,还是他倾力创新的中国重彩画,都能给观赏者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他厚重的文学艺术修养与现代色彩的笔墨追求融合的结晶。我想,画家本色是诗人,从这部即将付梓的《曾仲作文学作品选集》的字里行间中就能品味到这一点。
仲作兄的小说大多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保留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早在两年前,我就拜读过他的中篇小说《涤荡的岁月》,那是一部“反思”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我”,是位“”中蒙受不白之冤的教育工作者,他在“”那段涤荡的岁月里所经历的不寻常境遇,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小说以一支沉甸甸的派克钢笔为切入点,写出了“我”在监狱里所承受的那段炼狱人生。在狱中,“我”意外见到了昔日的学生卫兴华,从此,两人从相依为命,到生离死别,再到意外重逢……正是有了在狱中的“秘密学习”、“巧妙斗智”、“百折不挠”、“心心相印”,才有了两个难友日后的重逢和事业的辉煌。
作品让我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文学”。中国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仲作兄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因而,视野更阔大,思考更深入。
仲作的《美人魂断白龙桥》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用传统的写法,述说了当代一段危机四伏的三角恋爱的故事。江都城素有“杨贵妃”美称的杨桂花只因贪爱钱财、仰慕虚荣,与有妇之夫的风流浪子张富贵鬼混,最终酿成一场婚恋悲剧。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意在透过现象来表达作者的一种思考,恰如小说结尾的诗句所言:“真心相爱看本性,金钱美色似浮云。风吹雨打都不怕,心心相印度人生。耐人寻味望深思,感此良言警世人!”
如果说仲作兄的小说,体现的是他对人生的思考,那么他的诗歌创作则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写给科尔沁草原的散文诗《绿色之海》,以绿色渲染了他对生活的赞美:“啊,美丽的惠特扎哈淖尔草原呀,你是一块大自然恩赐的翡翠,你是一片瞭望无际的诱人心弦的绿色之海!”他在《敖包情怀》中,以敖包讴歌了美妙的生活:“你头顶上的篮缨,启迪人们对父母的孝爱;你每个细胞垒砌的石块,在诉说一个民族的喜怒哀乐;微风习习,你身上的索带翩翩起舞,轻盈柔曼,仿佛正与马头琴低吟草原之夜……”他的诗歌《梦》,是为海洋画系列所题,字里行间都散发着诗情画意:“红珊缀红岩,波涌碧花开,和风随梦境,一春踏浪来。”
从诗歌里,读者能读出仲作兄那种正直、纯朴,善良、宽厚与欢乐的性格,激发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灵感。仲作的诗歌涵盖了散文诗、现代诗、古体诗、儿歌、歌词等多种类型,题材涉及了草原、大海、都市、乡村、生活、人生等方方面面。其中一首《六十感怀》可谓是他对以往人生的一种解读:“艰难入世,幼入谋生之道。蹉跎岁月,饱尝辛酸苦辣。铁窗生涯,磨砺风霜雪雨。三曲倒序,中年辛劳苦读。只身东拓,重振雄心壮志。枯木逢春,花城锦上添花。欣逢盛世,赴京卧薪求学。如愿南归,艺术人生堪慰。”我从短短的诗行里,体味到了仲作兄曲折的人生经历。从年轻时代,曾仲作就饱尝过人生的艰辛,苦难的生涯、人生的冤狱都铸就了他坚韧的个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生挫折,都不能改变他的人生信念,从来是干一行爱一行迷一行,所以他成功了。他酷爱文学,发表过许多优秀作品;他当过三资企业老总,创造过辉煌的职场生涯;他现做职业画家,是中国海洋生物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仲作兄的散文质朴无华,读之如见其人。仲作在散文《忆柯老》中写了柯老在北京如何关心著名画家关山月遗孀生活困难,并介绍他拜关山月为师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柯蓝先生是我敬重的延安时代老作家,也是中国散文诗学会的会长。记得2006年的时候,柯老还到过科尔沁草原,我们有过一番长谈,可回去不久,就于当年12月11日逝世,终年86岁。仲作兄悼念柯老的散文动情动人,让我不禁联想起柯老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谆谆教诲。
我从仲作兄为数不多的散文中,读出了他对友情的注重,对友人的真诚。他的散文《山水情怀》,以质朴的笔墨回顾了他与画友徐满成的友情。当年,曾仲作与徐满成等20多位画家集体创作完成了百米国画长卷《锦绣珠江图》,受到广泛的赞誉;后又与徐满成、陈国林、苏福生四位画友完成了百米长卷《伟人故里中山》的艺术创作。文中,仲作情真意切地写出了他与徐满成共有的山水情怀和心心相印的情结。
在仲作兄的大作《曾仲作文学作品选集》即将问世之际,我又品读了一遍他的作品,犹如在一片诗画的田园中领略到一位画家兼作家丰盈的收获。曾仲作在美术创作上曾对我说过,“如果一味从技巧上创新而没有从思想上转变,没有自身内涵的深度,艺术就很难突破而达到另一境界。”我想,在文学创作上,仲作也同样遵循着这样一个信条。这些作品大都写在20年之前,明显带有时代的印痕,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毕竟是一位勇于探索者的倾心之作。仲作兄的文学作品并不多,却涉猎了几乎所有的文体,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是想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文学之路。虽然,他最终选择了绘画艺术,但《曾仲作文学作品选集》也是他20几年不间断文学探索的一个沉甸甸的硕果。
我喜欢仲作兄的美术作品,他绘画上大胆地泼色,大胆地涂笔,在艳丽的色彩中和浓淡干湿的墨彩变化中,给观赏者展现出自然艳丽和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我也喜欢仲作兄的文学作品,他写作上自然朴实,贴近心灵,让我听到了一颗跃动的心跳和对生活的感悟。
篇5
历史回溯,十九世纪中叶,诗歌创作观念逐步革新。法国从波德莱尔,兰波,洛特莱阿芒到圣琼・佩斯,美国从惠特曼到艾伦・金斯伯格。在恍若节日礼炮般的现代诗爆炸式的发展史中,贝尔特朗被视为怀才不遇的最知名者,其同时代的批评家圣佩夫所言,称其是“落到岩石上的种苗”,“少尉时就阵亡的大将”。这位潦倒终生的苦难英才在我国似乎尚且鲜为人知,在法国,他早已进入文学渊典,成为了散文诗体的创始人物和超现实主义的伟大宗师。
贝尔特朗(1807-1841),全名:路易-雅克-拿破仑・贝尔特朗,笔名叫:阿露佐斯・贝尔特朗,生于意大利名城切瓦。其父是原籍洛林的法国军官,母亲是意大利人,七岁光景的贝尔特朗移居法国第戍,从此就在那里生活,成长。“我爱第戍,像孩子爱喂奶的乳母,像诗人爱撩起情思的姑娘,”贝尔特朗从第戎的城堡阳光、自然情致和古代遗物之中孕育了灵感,汲取了养分,创作了闻名于后世的《夜之卡斯帕尔》(又名:《田园风俗画》)。从此,诗人开始了他为期不短的苦难与坚持。
黄建华老师曾经在参与编译此书再版时说过:“如果贝尔特朗没能留下《夜之卡斯帕尔》,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这一句话多少带有些戏谑的意味,但是它清晰地削释了此书之于贝尔特朗的意义。《夜之卡斯帕尔》挽救了贝尔特朗的人生意义,奠定了贝尔特朗的艺:术地位,同时也开启了他后半生颠沛流离的命运之门。因了《夜之卡斯帕尔》的存在,才使得他为了自己的心血免遭时代湮没而奔走于书商与出版社之间。在当时的法国文坛,《夜之卡斯帕尔》无疑是一部不合时宜的著作。因为如此,这部被后世奉为超现实主义经典皇冠的著作屡遭当时的出版商拒绝。而后虽一度被接受,却也一直不能得以出版,直至出版商破产,另一名名叫E・朗迪埃尔的出版商承诺接纳。可是这一次的接纳也不容乐观,有关出版事宜的谈判竟持续了三年,内中的原因尚不清楚、直至1836年5月,出版合同才真正签订。
熟识出版惯例的人们一般知晓,这一份出版合同带有多少苛责的意味,又背藏着多少贝尔特朗的欲哭无泪。此书第一版稿费仅150法郎,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极其低贱的价格将书稿让给了出版商。更不可理解的是,此书第一版印数仅800本,可见发行量何其有限!即便是如此,这一本小书直至贝尔特朗辞世后一年半方才得以面世。自1828年至1842年,一本短短的诗集,竟也折腾了14年之久。
他终于来不及看一眼他的手稿变成铅字便作别人世他的短短一生,可以说是黯然无奇,全没有他作品中所表露出的变幻莫测、神奇诡秘。
“我们的记忆是凭借两种方式获得,一是通过我们老师的教习,或是通过感悟和天启;二是凭借书本,书籍都十分晦涩、含混,为了从中找到和谐的真理,那就必须十分敏锐、耐心、勤奋,而且都要有警觉性,”(摘自《P・维科哲学奥秘的钥匙》)
通读这本诗集,其中给我以深刻印象的即是作者思维的跳跃性,进而引申到这种超现实主义创造中想象手法的跳跃性。这是一种诗人深刻锻炼的,也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感知能力使然。带着敏锐和耐心,他自古到今,于叙事抒情间打破严格的时空限制,糅合左右,上下交错,同时也放弃了严格的逻辑线索,给予了读者神游的广阔空间。据考证及贝尔特朗的亲友回忆,这是一种文与人在某种程度卜的统一。贝尔特朗是一个喜好以灵感记录为诗的作者,一旦灵感来临,他可以立即利用手边的纸屑、报纸、信封记载下他的瞬间所感,这种随性的思想是一种极端的思想,然而这种“极自然”又将为超现实主义的应用提供一个广泛的创作来源。由此我们大致上可以推断出贝尔特朗的行文风格,即以随性的方式为基底,蓄压了部分极端自然甚至超越自然的灵感,混合以流动性和跳跃性的意识形态,并片段式的阐发了诗的情,以及涛的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时常标榜一种“境界说”,虽然以古人的理论来解释法国诗人的诗作特色存在着诸多障碍,但其本质是有相通之处的,如此形容也未尝不可,所谓“境界说”,王国维是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乍一看来,这与超现实主义的主要思想存在相抵触。然而大非如此,贝尔特朗的超现实,超自然即是在写真景物,真现实,真自然,真情感。《夜之卡斯帕尔》中的著名章节《灯下轮舞》、《水中女仙》、《约翰阁下》等等,都是在践行着这样一种理论。贝尔特朗所介定的“境界说”是指整个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整体层面和美学特征。它包括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品行修养、心智气质等的潜在蕴涵。超现实主义借以象征主义的手法开拓,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境界,借荒诞的、虚无的触感写现实、写自然、写情感,显现为散文诗作中融合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生活。从某些方面来说,贝尔特朗的创作境界与王国维的“境界说”也存在相互统一,相互一致的美学高度。
仔细研读《夜之卡斯帕尔》,贝尔特朗所用境界法勾勒出来的显性画像比比皆是,而这种显性的画像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背景,以如此书中各章节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调――黑夜场景。
作品黑夜场景浓重,略微翻阅各篇章诗作就可看到,全书几近一半的作品是涉及黑夜的。诗集的标题就带上了个“夜”字,其中第三卷还带上了“夜及夜的魅力”的标题。夜与梦自然分不开,也难怪书中幻想叠出,怪诞丛生,而这梦境又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于是书中充满诡秘、沉郁的气氛。
从描摹手法来看,贝尔特朗擅长用拟虚为实的手法,巧妙设置参照物,折射出其隐喻之所在,同时回顾虚实转换,用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将这境界与词藻语言形同一体。当然,由表及里探寻,我们就会发现这文中暗藏着虚实相生的超越动作,将涛的层次推向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主流艺术形式,贝尔特朗却敢于打破主流的限制。他曾表示,他“试图创造一种新的散文品种”。这在当时实属不易,了解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的人大略可以知晓十九世纪上半叶雄踞法国文坛的丰要是浪漫派诗作。《夜之卡斯帕尔》可以称得上是开辟了一代风气之先,贝尔特朗倡导这样一种散文式的诗歌或是诗化散文,摒弃了传统诗歌对格式、韵律、音调以及直叙手法的放纵形式,而改用跳跃的、凝练的语句浓缩起散文、诗歌的精华,并直接展现于读者面前。
在世界散文诗创作之风日益高涨的今天,贝尔特朗对诗歌体裁的革新无疑是一种开拓。在“诗歌自由”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选择沿袭着一条道路,并给予适当的创新。影响日趋深刻,也具有逐步占据主流
地位的发展可能,十九世纪下半叶,散文诗这一文学品种逐渐在法国文坛之中占据一席重要位置。1862年波德莱尔发表了他最重要的散文诗巨著之一《巴黎的忧郁》,并在其中写给阿尔塞斯・胡塞(1815~1896 法国作家)的亲笔信中强调:“我想向您作一个小小的坦白,我把阿露佐斯・贝尔特朗著名的《夜之卡斯帕尔》翻阅了至少二十遍,才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试写一部类似的作品。”紧随其后,尼采也公开发表声明自己曾受到过《夜之卡斯帕尔》的启发,1873年兰波完成《地狱一季》,1886年发表《彩图》集,那都是继《夜之卡斯帕尔》之后的重要散文诗巨作。
到了二十世纪,许多著名作家部写散文诗,如:克罗岱尔、圣琼・佩斯、勒内・夏尔……有的甚至以散文涛为主。可惜《夜之卡斯帕尔》发表得过早,以至于当时的民众实在无力接受这样一种诗不像诗,散文不像散文的“另类”创作。但是有一点我们值得坚信:大凡伟大事物,假以社会无力接受,学术无力接受,历史也一定会接受。《夜之卡斯帕尔》日趋高远的地位,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明晰的散文诗艺术证明了他的成功。
如果说以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们为满足于一种“自我中心幻觉”而掀起一场浪漫主义风暴的话,那么贝尔特朗的孤寂状态就是绝对的风平浪静了。他从不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以谦逊的美德实现了那一股来自于本能的写作要求,同时也自杀式的跃进了一个孤寂而甜蜜的写作深渊。巴黎纷扰嘈杂,贝尔特朗的诗章却已然作了冷静的规避。以至于直面这样一个诗人姿态与当时社会主流的相互映衬时,我们甚至会被迫认为他不是一个诗人。这正如我们看遍了矮脚红枫之后,忽然见得一棵高大的红枫,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后者不属于红枫之种一般。
当然,这不是惟一的误解。当我们逐渐认清了贝尔特朗的纯艺术之后,也会被迫认为纯艺术与时代感是相互抵触的。然而,写作之于时代,既有目的论上的意义,也有工具论上的意义。除却对其内容(现象及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产生情绪并作出评判之外,还可以对其材料进行利用从而服务与某种超现实的目的。现实主义不宜于精纯的发展,它往往被迫服务于社会效益,世俗道德和权力意志。相比之下,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贝尔特朗所利用的超现实主义中充斥了更多非人为的现实因素,更有利于文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贝尔特朗,超现实主义的帽子似乎扣得太早了一些,不过我同意东的观点:“贝尔特朗是过去的超现实主义者。”他对这种百年之后诞生于1924年法国的重要流派仿佛早就存在一种预言。我们再读《夜之卡斯帕尔》,即可发现它是作者“凭着幻觉,错觉来写诗,”这与阿尔图尔・兰波对超现实主义的主张完全一致。
所谓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艺和文化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黑格尔认为,人的思维行为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绝对真理仅仅体现在认识的不断深入之中。而柏格森把生命冲动看成是文学艺术的心理基础,提倡直觉和心灵感应等非理性的表现。《超现实主义宣言》为超现实主义也有定义:“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贝尔特朗的志愿也是如此,他的创作意图更是如此。都是为了从精神的高度支配改造行为动作,以高于普遍思维的无限信仰或是力量营造梦幻之地,并摧毁其他的精神机械主义。这是一种源于艺术的深刻活动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贝尔特朗的作品,甚至于他的人本身,都具有进步性和开拓意义。
贝尔特朗终究还是带着一幅傲骨拒绝了接济和施舍,度过了短短的寂寞和深切的凄凉,作别了人世。1841年4月29日,一位默默无闻的诗人在巴黎草草下葬。他的葬礼不同于同时代的雨果那般赢得举国默哀,万人空巷;跟随灵车的只有一位孤零零的友人,当日风雨交加,在墓地念祷文的神甫不等棺材抬到便径自离去……
“我是个穷困、受苦的诗人,我祈祷过、爱过、歌唱过!我的内心充满信念、爱情、才思也是徒然。”
“因为我是流产产下的小雏鹰;我的命运之蛋从不被温暖的翅羽孵育成功。它就像埃及人的金色胡桃那样干瘪、中空,”
“啊!人,不过是脆弱的动物,挂在的线上蹦蹦跳跳。人啊!如果你知道的话,请先告诉我:人是受生命磨损,被死亡粉碎的提线木偶,仅此而已,是么?”
――贝尔特朗《致雕塑家大卫先生》
当一个人的生命脆弱到了连他自己也不敢于触碰的时候,一种类似于兀自疯长,也雷同于离愁别绪的人生传奇即刻衍生。这是一个能够被广泛征实的理论,而这未免太过于惨淡。以事外之身去换取事内之功,将无异于凤凰涅,死而后已。也许就是要以这排除事外之享受而以自身的牺牲来实现这一场革灭的战役吧!
路易・贝尔特朗,他是一个圣者,可惜伟大且孤独着。
后记
也许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启发与被启发的关系,使我决意执着于沙尔・波德莱尔的目光不自觉地投身到路易・贝尔特朗以及他的《夜之卡斯帕尔》之上。也许是因为内心深处隐匿着对这位苦难英才37年孤苦生涯的无限悲悯,使我将自己大约十日的光阴全数投入到创作之中来。我实在无法拒绝这样一位圣者的呼吸以及他用生命所倾吐的文字。
一如我在全文结束时的感慨――他是一个圣者,可惜伟大且孤独着。我总不愿用这样一种消极的认识论来认知评价一个人。但是直觉使我不得不如此。他的艺术,就是在眼见诗集出版无望之时,手持“收采成果的工具”站在出版商的门口默默叹息;他的艺术,也就是他在死后一年半方才面世的作品依旧得不到广泛认可的悲苦。他用自己的苦,满腔的爱与鲜血祭了诗歌,完成里一场漫布千钧悲悯的光荣战役。
作品立场
篇6
赵丽宏,男,上海市崇明县人;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被选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1987年应聘担任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等职。
【重要作品】
不平坦的生活给赵丽宏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真挚的情感使他的作品富有生命的活力。近二十年来,赵丽宏勤奋写作,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小说、评论约200余万字,先后出版了散文集《生命草》《诗魂》《人生韵味》《爱在人间》《玛雅之谜》《赵丽宏散文选》等;散文诗集《人生遐思》;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报告文学集《心画》等,还主编出版了《中国现代短诗选》《中国当代短诗选》《青春诗选》等。他的作品,二十多次在国内各种文学评奖中获奖,其中散文集《诗魂》荣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他的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俄等多种语言,介绍到国外。
最近,赵丽宏又出版了散文集《白夜之旅――赵丽宏域外散文选》,散文诗集《落英缤纷》;即将出版的有《岛人笔记》《艺品》《爱之初》《抒情的回声》《人类的骄傲》《至善境界》《超越生与死》《赵丽宏抒情诗151首》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选集。
【佳作展示】
学 步
赵丽宏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
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这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极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这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只离开你几分钟,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一回头,突然惊喜地大叫:“啊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站起来推开了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倚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房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见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惊奇呢。
从沙发前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这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的几步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的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好的事情!
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走你自己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成为凶器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在房里东探西寻时,不是撞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的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个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地擂着各种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了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趴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一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戳,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趴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额头上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啊,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
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选自《赵丽宏散文》)
思考练习
1.作者以第二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说孩子学走路,生活就开始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
3.“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篇7
《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
601班 施展
《综合性学习》开始的时候,谢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怎样去进行《综合性学习》:谢老师先给我们上了几首古诗,引导我们去理解古诗的意思;接着又给我们上了几首现代诗,指导我们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我们每天回家都去理解一首现代诗或者古诗。我们的第一次小组活动在班级里举行,主题是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诗,我们组按春夏秋冬把古诗分成了四类,设计出了一个诗歌整理表。我们自己还动手写了写诗,发现我们班的小诗人可真不少。最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小组活动----出一本小诗集,我们把我们自己写的诗抄到小诗集上,在后面又抄了几首我们收集到的古诗。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诗可分现代诗和古代诗。古代诗歌按音韵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而古代的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古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和讽喻诗。我们还知道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在2500年前问世。这本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而现代诗分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我们还知道现代诗潮分十大流派,这十大流派分别是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具体主义。现代诗和古代诗虽然都是诗,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区别:1.古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格,而现代诗的要求比较宽松;2.古诗用字精炼,很少用虚字,而现代诗经常用虚字,比较接近口语。古代诗还有一些区别:唐诗有字数、句数、平仄、用韵、节数的规定;宋词则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类,还有小令、中调、长调的区分。儿童诗有大人写的童诗和小朋友写的童谣,大人写的童诗比较对称、押韵,小朋友写的童谣要童真、童趣。
诗歌好比是一个大海,而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为了使我们了解诗歌,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多多理解诗歌,争取在自己的一身中学完诗歌的海洋!
篇8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全省十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原平”的发展方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文艺活动,进一步展示我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证明:文联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1、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
1月份,由市文联精心组织书法家协会的老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市民义务书写春联。翰墨飘香,春意融融,一副副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的春联把美好的新年祝福及和谐之声送进寻常百姓之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展示了我市书法家现场作业的高端技艺。
2、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结合文联实际,坚持以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为载体,加强学习,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活动中,文联全体人员在学习研讨了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讲话、摘要、讨论以及长远意义,提升了自身素质。
3、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文联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行创作,这更是时代立场、生活态度及其创作取向,是“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真正得以实施的创作源泉和创新动力。
4、原平市地方特色文化诗歌创作迈上新台阶。
5、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成功举(协)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书、画、摄影展览赛事。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6、成功举办文艺创作研讨会,打造本土艺术精品
7、各书法、美术协(学)会积极参与各展览、赛事及创作活动,成绩突出。
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文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从文联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促进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紧紧围绕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焕发文联组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抓文学刊物
针对近年来我市文学艺术良好的发展状况,市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梨花》杂志,克服了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的困难,今年全新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关爱下,新改版的《梨花》以丰富多彩的栏目版块和文艺形式,展示了原平纯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第五期特设“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专栏,记录和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原平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成就,力图展现魅力原平、和谐原平的崭新面貌。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及全市人民的好评,为我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创建了必须、必要的刊物平台,起到了与全省、全国优秀作家、作者交流的预期效果。另外,市文联与范亭中学合办校报《范亭园》,长期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迄今已出版发行了70多期。我们将一如继往地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抓文学创作
今年市文联推出了近10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包括: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呈现诗丛》套装,含雷霆《大地歌谣》、韩玉光《一九七零年的月亮》、赵泽汀和麻小燕合著《与一只蝴蝶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马增祥诗词赋》。出版社出版的贾良田游记《旅途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天涯丛书系列》之《神水扬波》等优秀作品集。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屡屡发表我市文学作品。
二月份:《梨花》杂志影响版“2010中国诗歌档案”出刊。《北京写作》发表丁页的组诗作品。《山西文学》第二期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诗刊》上半月二月号发表刘小雨组诗作品。
三月份:《人民文学》“瘦西湖杯”风物扬州全国征文大赛中刘小雨获优秀奖。《黄河》双月刊第二期发表王海英散文《酒事随笔》。《华夏散文》发表王海英散文作品《凤凰》。在《山西文学》发表《一个人和他的城》。《诗刊》上半月三月当代中国女诗人专号发表我市诗人丛林、麻小燕作品。
四月份:《诗刊》上半月四月号“每月诗星”重点推出诗人雷霆诗歌作品及评论。韩玉光获选2012年度中国十佳诗人。赵泽汀、韩玉光主编的《超超主义诗选》由出版社出版。《诗歌月刊》举办的“桃园杯”全国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二等奖。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宁波四明山红枫诗会。《诗选刊》下半月第四期发表诗人刘小雨诗歌作品。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五月份:在第二届国际红叶节“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中刘小雨获诗歌一等奖。《诗选刊》下半月第五期“第二届中国诗歌节陕西诗歌专号”发表刘小雨诗作。《黄河》双月刊第三期发表王海英诗歌作品。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二届太行山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韩玉光、帅树森赴西安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屈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中韩玉光获二等奖。雷霆、刘小雨诗作入选四川文艺出版社《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
六月份:《读者》第六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诗选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诗人雷霆、帅树森诗歌作品。《诗歌月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韩玉光诗歌作品。《五台山》发表张爱凤散文作品《云中谁寄锦书来》。由山西文学院与《诗选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韩玉光诗歌作品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七月份:《五台山》第七期诗歌专号收录我市诗人雷霆、赵泽汀、麻小燕、王海英、田长水、尚文才、丛林、刘小雨、帅树森、韩玉光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七期“五台山诗群”发表我市诗人苏志刚、杨妙川诗歌作品。
八月份:《读者》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华夏散文》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醋乡的日子》。《五台山》发表了王海英的散文《夏天记忆》。《星星诗刊》上半月8月号文本内外头条发表诗人雷霆诗作及创作谈。
十一月份:《人民文学》第十一期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人麻小燕赴湖南株洲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大型诗歌刊物《诗人村》在我市出刊。
十二月份: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红叶节暨“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颁奖仪式。《五台山》第十二期发表韩玉光小说《苏州往事》。《诗刊》青春诗会专刊发表麻小燕诗歌作品《祖国之书》。
3、抓艺术精品
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推出的很多优秀作品,经由市文联选送,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在“鱼水情”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作品展中,李卯生的书画作品《紫气东来》荣获优秀奖。在山西省双拥书画作品展中,刘开源的国画获一等奖、李海屿的国画获三等奖,李卯生、郭建扬、弓权的国画获优秀奖,李膺昭、杨满才、孙志刚的书法获优秀奖。
影家协会樊乐园的一幅作品,在省级书画摄影展中获得优秀奖。
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张存堂、张舒文、王喜宽、郑亮分别在省级书画大赛中获奖。
农民书画研究会的郑田红、陈高楼在“国庆60周年山西省农民书画展”中获奖。
石莲印社荣获五月份山西省举办的“首届印社联展”优秀组织奖。
在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中,张存堂、郭建扬荣获一等奖,兰岩山、杨霁、刘永青荣获二等奖,武九在、张晓凤、王紫殿荣获三等奖,聂存贵、丁页、李文光、郑田红荣获优秀奖。
4、抓文艺队伍
截止目前,市文联发展了摄影、书法、美术、石莲印社、墨友社、民俗研究、青年诗词学、诗词联研究、老年书画、青年书法、农民书画共11个文艺家协(学)会。各文艺协会积极向上级协会推荐会员。今年,王海英、贾良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金所明、茹建堂、赵泽汀、麻小燕、付春林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有十余人申报加入省书协,1人申报加入省美协,为文学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文艺创作队伍体系。文艺人才的大量涌现储备,已成为全市文艺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一大亮点。
三、立足实际搞好基层文艺建设,扎实有效拓展文艺工作
一是主观能动性强。全市11个文艺家协(学)会,立足实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各协会围绕今年的主题活动,配合开展了各类采风创作、展演活动。二是职能发挥较好。各文艺家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中积极参与,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发挥了突出作用。书法、美术、农民书画协会为进一步活跃全市农民书画艺术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太平街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和“农民书画协会大库狄分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事实证明,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性。
四、加强党风廉政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绩
一是加强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党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坚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推动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做好监督防范工作。把反腐倡廉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三是组织文联全体人员引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原平市“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加强单位档案、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作家、文艺工作者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特殊作用。六是加强机关建设。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注重创新文联体制机制,机关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改进了党员干部和职工思想、工作、生活、组织作风,加大了联络协调服务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着力为文艺家分忧解难,使文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通过以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使文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创了2012年的新局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市的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篇9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丰台区 马家堡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5
篇10
本文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能优化教学情境,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能优化教学内容,将深奥抽象的知识从多层次、多角度呈现,使得教育内容变得可视、可听,幼儿易于感知、理解、接受;再次能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界面交互功能,主动控制教学过程,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最后,能激发幼儿情感,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运用多媒体的立体效果,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语言氛围,从而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语言活动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它的应用,使我们的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近年来,我与教师同行通力合作,尝试把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适当地应用于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它对优化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优化教学情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材料的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例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散文诗欣赏教学时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轻轻响起《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诱人的糖炒粟子冒着香气,秋天的落叶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人们忙着采摘果子……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个个投入,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散文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
二、优化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掌握,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例如:大班儿歌《小朵朵看画》,是一首反映现代科学,现代生活的儿童诗歌。向幼儿介绍宇宙飞船,立体交叉公路、海底采油,农村电气化等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事物。其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我们运用电脑动态、逼真的模拟,将此教学内容跃然于屏幕上:宇宙飞船进入蓝蓝的天空,飞到月亮、太阳……这些星球上去,蓝蓝的大海中一个个井架,石油钻探机在海底采油……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欣赏诗歌,使其进入诗歌特定的美的意境中,在清晰、动感的画面中化解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调控,快捷交互、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教师能更主动控制教学过程,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人机对话方式,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述形式,同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又可以使幼儿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问题,得到其它结论,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与媒体进行双向交流,还能让幼儿及时得到计算机的鼓励与帮助。
例如:大班语言“小动物找工作”,其重点是学习“因为……所以……”的句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小动物、各种工作图片进行编辑、组合,同时配以音响效果。教学法过程中运用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引导、启发幼儿思维。整个教学在教师自由灵活的调控中轻松进行,全体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操作的练习,采用人机交互的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学会句式,画面上出现四种小动物和四种工作,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匹配,并说出原因。当匹配成功时计算机中的小动物就会把小朋友帮助它找到的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还会得到小动物的赞扬。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使幼儿体验到游戏的成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激感,培养创造性思维
语言活动中,幼儿需要有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像效果,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语言氛围,从而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