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3-21 06:2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徐志摩现代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我国畜牧业产业化有多种组织形式,按带动产业链的主要动力和生产结构分,可以分为龙头带动性、市场带动型、企业集团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科技推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即以实力较强的畜牧业或相关行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签约或股份制方式,与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养殖户结合成紧密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企业对基地和农户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确定产品最低保护价并且保证优先收购。农户负责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按时、定量向企业交售畜产品。“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类似,也是公司与农户之间事先签订好合同,合同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公司负责为农户提供支持并保证收购农户畜产品,农户以完成订单的形式向企业交售畜产品。按结合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等三种。(1)“松散型”。龙头企业与畜牧产品基地和农牧民的联系较松散,企业凭借传统信誉为农牧民提供各种服务,二者的关系主要是市场买卖关系,没有其他约束。这种类型只是产业化雏形,实质上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2)“半紧密型”。龙头企业和农牧民或基地有契约关系,契约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明确规定,但契约关系并不稳定,这种模式属于过渡类型。(3)“紧密型”。企业与农牧民或基地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契约关系或股份合作关系、股份制关系等约束方式,形成经济实体进行一体化经营。
畜牧业产业化的优势在于:(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将国内外市场和众多分散的养殖户连接起来,使畜牧业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活动紧密衔接,进而使养殖户的小生产形成大群体进入市场,减少养殖户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化解生产和市场脱节的矛盾。(2)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在产业化组织形式下,农户通过合同制或股份制的形式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建立起了畜牧业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农户可以参与分享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形成的增值利润,进而有利于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3)有利于扩大生产的适度规模,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在专业生产体系中,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生产是加工企业或畜产品直销部门获得批量、均衡、稳定和高质量货源的保障。产业化模式下农户能够依靠企业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增强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这两种利益的结合,可以促使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的形成。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生产技术装备的提升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进而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促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4)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畜牧业产业化突破了所有制、行业和行政区域的界限,使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同时,产业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积累,从而有利于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畜牧业产业化还有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加快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畜牧业技术的发展。
畜牧业产业化模式并非没有任何缺陷,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例,这种模式的产业化链条十分脆弱,容易断裂。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企业违约或农户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农户小而分散,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与企业平等谈判的能力,因此一旦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产生矛盾,则受损失的往往是农民。因此,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一般在维持一段时间后就会破裂,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断裂。其次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例,这种模式很难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这种模式下,企业不与农户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合作社本身就是一个利益主体,其往往通过低买高卖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不合理价格行为会直接损害农户、饲料企业和加工厂多方的利益。由于只有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个环节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分配利润,才能保证模式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合作社的行为直接导致整个模式的不稳定。最后,以“公司+协会+农户”为例,这种模式很难维护产业链的稳定发展。现实中,企业的股东一般担任协会的领导,协会的运作费用由企业负担,协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部门。这种协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连接农户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但是其出发点变成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不能完全保证农户的利益。
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因此,畜牧业发展模式绝不能实行“一刀切”,而应该依据地区畜牧业产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灵活选择。
篇2
但,即便具备了上述两个基本要素,诗歌翻译仍是困难重重,译者还得了解诗人所在国度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此外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必须了如指掌,这就给诗作的翻译增添了难度。
某种意义上,诗歌是一种根本无法翻译的文学样式,因为诗歌带有诗人复杂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具有唯一性,外人很难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我们平时不是能接触到很多国外的诗作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在阅读世界文学泰斗的诗作时,总觉差了些味道,体现不了诗人的灵性。泰戈尔、雪莱、普希金、叶芝、艾略特这些诗人够如雷贯耳了吧,如果就目前国内我们所能看到有关他们的译作而言,可称道的并不多。这并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诗歌本身具有不可翻译性。
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为例,冰心、郑振铎都翻译过他的诗作,其中,郑振铎翻译了《新月集》和《飞鸟集》,冰心翻译了《园丁集》和《吉檀迦利》。迄今为止,他们的翻译被公认为最为国内泰戈尔译本中最出色的。这些译作中出现了“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等妙曼而又脍炙人口的诗句。但就整体而言,这些翻译过来的作品依然存在灵性不足的毛病。
其实,也有不少人指出,由徐志摩翻译泰戈尔的作品最为合适,北京大学毕业后,他1918年赴美留学,期间结识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经过后者的举荐,1920年,徐志摩又以特别生的资格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在诗歌上具有很高成就,其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现代诗不可多得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徐志摩也与泰戈尔相识相知――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时,徐志摩就是陪同人员兼翻译,泰戈尔第二次来华还在徐志摩的寓所住过几天。但据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透露,徐志摩之所以没有翻译泰戈尔的诗作,是因为担心翻译过来会伤及泰戈尔的完美。
今天,在我们接触的诗歌译作中,很多作品都平淡如一杯白开水,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西方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效果。
其实,中国的诗歌更难翻译,因为中国诗歌通常会运用很多表现手法。《诗经》中脍炙人口的《硕鼠》,就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和不满。如果将其直译,艺术性就大打折扣了。而格律、押韵等,都具有唯一性,使得翻译成外语根本行不通。而在李白的诗歌中,夸张用法十分普遍,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可以说,外语再好,文学成就再高,翻译成外语后就彻底变了味。
而且,诗歌的用词十分微妙,往往差一字,味道就大不相同。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宿”字的妙趣就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更别说用外语翻译。所以,诗歌讲究用字,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篇3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原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此话表达了追求爱情和知己的决心,意思是得到了是我的幸运,得不到是命里注定,不过如此而已。
徐志摩介绍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授 必要性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在中国诗歌的海洋中,不但活跃着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无数光华夺目的佳作如春潮涌动,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旨趣各异,让读者目不暇接,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国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内蕴丰富、见微知著、曲径通幽的特点而深受读者青睐。掌握诗歌文体特征,了解中国诗歌历史,学习诗歌写作技巧,发扬和继承中国诗歌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承载的使命。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学习诗歌知识,了解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感悟中国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掌握一定的现代诗歌写作知识是青年一代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诗歌精神,让诗歌发扬光大所必备的文学素质。
一、高考考查与课本选文的缺失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要求中都会有一条“请不要写成诗歌”的规定,我们不能恶意地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但是作文要求中从未出现过“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这类句子,这本身就给学生和老师一个误区:诗歌写作本身是不被高考承认,日常的写写画画无伤大雅,但到考场上就要掂量其中轻重了。有了这样一个指导,教师也会在潜意识里对新诗采取回避态度,进而压抑学生写作诗歌的热情。除了作文,其他题型的考察也见不到新诗的出现,早些年,阅读理解中还会出现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其后就被命题者以新诗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将新诗逐出了高考。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构成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属于现代范畴,但是从其写作方法上看,这是一首词。编者也在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说:“这里选录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而且在目录中将这首词标上了代表自读课文的“*”号,但是多数教师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而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谈不上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另外,就课本所选的三篇新诗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是新诗史上的名家名作,但并不能很好地诠释编者所说“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从写作时间上看,都产生于建国前,无法很好地体现新诗与时代的相互呼应关系;从其情感倾向上看,一首说“彷徨”,一首说“离情”,一首说“苦难”,更倾向于古典诗歌,并未明显显示出新诗在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上的优势;从意象选择上看,“丁香”“云彩”等都属于传统意象,并未出现有明显现代气质的物象。而且这三首诗的选择虽然破除了“革命”“阶级”话语的影响,但在风格选择上,更倾向于阴柔优美,而缺少了年轻人所需的刚硬劲健。
二、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加强对现代诗歌教学这个薄弱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呢。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一届届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得当,点拨恰切,是可以教好现代诗歌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是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三、用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心灵的阵痛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说过:“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第二,徐志摩重游英国。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歌。
四、让诗歌教学烙下青春的印痕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所以,诗歌是美的存在,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歌以它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诗歌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体系的一次美的洗礼。诗歌教学,就是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诗歌教学。笔者认为美读是诗歌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忘情地摇头晃脑,声请并茂地朗读,会给学习者带来身心的愉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美的东西有着迷人的魅力。你不需要过多分析,只要带着学生走进诗歌,用心感悟会心轻吟,将会收获太多丰富而美好的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目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可能会为表现得与众不同,收集各种音像资料,想方设法丰富道具,并为比赛拟定主题。在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学生的青春会因诗歌而激情飞扬!我笔写我心,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因为诗歌而抒发真挚之情,抒发高尚之情,抒发优美之情,抒发高洁之志,表达他们心中最真实最纯真的情愫。
希望“一切为了高考,一切服务于高考,一切服从于高考”成为高中学习生活的过去式。我们期待新诗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比重,能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亮点,也能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让现代诗歌的光芒能真正照耀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编写者和诗歌界这三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教师的积极推动下,为渴望读诗、喜欢写诗的中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作品,为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注入亮丽的诗歌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天津教育》,2003.11.
篇5
首先谈谈古诗的音乐性。汉语诗歌里,句型构成节奏,声调和语调构成旋律,韵式相当于调式。古典诗歌正是将某种句型、声调平仄、韵脚等等作为不变量予以递推,形成了古典诗歌特有的音乐美。力求诗句具有节拍感是诗歌有别于散文的基本要求,安排等长的音步是基础。音步是一种语音群,也有人称之为顿、音尺、音组等等,名称虽殊,其理则一致的;它是组织诗歌节奏的基本单元,其功能相当于音乐中的拍子。对于汉语诗歌而言,就是要安排等长或大致等长的音步。音步等长一直是我国古代成熟的诗体恪守的原则。古典诗歌的句型有两种:
一是以三字尾收句的吟咏句,如:“千寻铁锁沉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是以两字步收句的朗诵句,如:“春风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骢别后”。成熟的五七言诗以及宋词长短句全部以两字步为主体,一字步只允许出现在句首或者句尾,上面的诗句则被吟咏成:“千寻|铁锁|沉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春风|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骢|别后”。
古汉语单音词和双音词组多,加之古诗是用来吟咏的,类似于唱歌,可以有几分形式化节拍处理,如“千寻铁锁沉江底”并不根据语法关系吟咏成“千寻|铁锁|沉|江底”。本来,古诗也应当有比两字步长的音步,诗经已开其端,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楚辞更是如此,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古风体中也可偶见,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按:诗经和楚辞没有的明确的音步理论支撑,其音步真实结构缺乏资料证实。这里的音步分析,虽不一定与当时实际节奏完全吻合,可它们有三字步和四字步是肯定的;估计四字步有可能被形式化处理成两步了,如“胡|取禾|三百|廛兮”之类。〕但是,音步不整齐有损诗歌节奏美,是诗歌格律不成熟的体现,所以三字步四字步以及句中的一字步很快被成熟的古代诗律舍弃了。离骚体昙花一现,与此是有一定关系的。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中国最早的诗歌形式是四言诗,这是由它的音乐性质决定的。重章叠句、反复吟咏是显著的音乐特征,也就是作为乐歌而形成的《诗经》外在结构形式。这种情况在《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篇中尤为突出。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地只换几个字,如《秦风・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从全篇看是用复沓体制,辛志贤先生在《复沓是否是歌谣的突出艺术特点辩》一文中指出,“章节复沓,似是古今中外民歌的共同艺术特点。这样几章反复咏唱,可以充分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突出诗的中心主题,增强‘一咏三叹’的韵味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起到很好的艺术作用。”《无衣》中的三章,各章仅有三处四个字的不同,意义上是有递进关系的。这种递进式的复沓,把士兵们那种共同御侮为国从军的慷慨激昂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更加动人,而且又富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
再谈谈现代诗的音乐性。现代诗不受旧体诗的外在形式制约,完全把新诗的表达方式从旧体诗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诗人可以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情感,采用各种变化到繁复离奇是表达形式,可以用各种语言,包括古体诗词的语言,俚语,口语,西方文字表达方式,也融和了很多西方的思潮,融合自由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诸多的艺术手法。现代诗呈现了自己灵动、自由、色彩斑斓、富有生命力的一面。衍生了很多的流派,新月派,现代派,朦胧派,学院派,下半身学派,先锋派……
关于现代诗歌是否应该保持音乐美,这个问题其实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辩过。当时最突出的应该以新月派(掌门人徐志摩)和现代派(掌门人戴望舒)为代表。新月派对中国现代诗的演化,发展,对于现代诗的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的融和,对于诗歌内在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的艺术表现,对于确定新诗的浪漫主义的定位,都有非常重要发意义。特别是它把充满自由化的白话诗和感伤风潮的新诗,变成具有艺术美、音乐美、建筑美的现代诗歌,对诗歌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对诗的音乐美,提出音尺、音组的概念,以取代最初的缺乏诗的格律的自由诗和白话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湘的《葬我》都体现了音乐在现代诗的艺术美的重要性。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首诗语言简洁,共7节,每节4行,每行6至8字,双行首字都低一格,诗句均齐中又有变化。节奏每句多为三拍。全诗的韵,是双线交织或勾连的。节内双行各自押韵,基本上每节一换韵。单行则比较灵活,有的在节内押韵,有的节与节之间前后勾连。双行与单行之间有时也前后承接相联。这些都构成了音乐的美感。这样的诗行给人的视觉形象是流动的,甚至不用读,看上两遍就会有音乐的体味了:“轻轻地”这支主旋律在字里行间忽前忽后忽高忽低地反复出现,尽情地咏叹着,把一片惜别留恋而又飘逸潇洒的神态细致入微地吟唱出来,勾起读者神秘而丰富的想象。
现代派,继承了法国象征主义、意向派的影响,独辟蹊径,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他们重视的诗情而非字句上的变异,诗的韵律他们强调,但不是字的抑扬顿挫,而是情绪的抑扬顿挫。他们主张去掉诗的音乐成分,代之以散文体的自由表达。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但是实际上,他们取剔的音乐部分,实际是以诗歌内在的音乐旋律取代外在的韵,音节,表现出的“音乐的精神”。最能体现这种音乐精神的是戴望舒的《雨巷》。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篇6
所以,苏教版的初中语文书中,既有《赤壁》《秋词》这样易懂的绝句,也有《行路难》《白雪歌》这样费脑筋的歌行;既有《天净沙 秋思》这样催人断肠的小令,也有《水调歌头》这样豁达乐观的长调;既有《冰心诗四首》这种温暖浅显的小章,也有《再别康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新格律诗。可以说,这些内容从理解的层面上,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初中的学生,但是,从美学的层面上来说,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鉴赏诗歌。因此,一首诗要学生学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就成为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要考虑的内容。
诗歌教学有一些基本环节,是无法回避并必须清晰的。比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典故介绍,朗读示范等,似乎这些内容都有其固定的程式,我们在所有诗歌示范课的课堂上都能看到,但却很少认真思考过这些环节的最佳位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然而我们是不是经常先入为主地告诉了孩子们,而不是在学生想知道这些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呢?不同的诗歌,在教学环节上是不是应该考虑用不同的顺序呈现这些基本信息,也许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笔者最近上了两堂诗歌教学的公开课。这两首诗挺有代表性,一首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歌行体古风;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现代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在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考虑了基本环节的适时安排,特别是最基本的“作者简介”和朗读示范,产生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效果。
首先,我要谈的是“作者简介”这个环节。在读诗品文活动中,我们一定会“知人论世”,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个人风格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其作品的鉴赏角度。因此,作者简介作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隆重出现,而不是一笔带过。关键是,这个环节何时出现,以何种方式出现,似乎很少被严肃考虑。大部分的出现形式是:介绍完课题后,直接介绍作者,并用PPT形式出现,教师读,或者学生读。总之,面目严肃,位置靠前,形式单一。然而我认为,作者简介作为学生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绝不是固定化、模式化的,它应该适时出现,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或牵引理解,或起承转合,或总结感悟,根据不同的作品和教学目标,它的侧重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我在执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我设计的课程目标是: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白诗歌飘逸自由的风格。2.引导学生深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苦闷矛盾的感情。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作者的创作思想。
这三点目标,都建立在学生对李白的生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在布置学生预习后,我决定把作者简介这个环节放在课堂的前段。这样,一方面是想尽快把学生带入阅读的语境,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预习可能面铺得比较广,不一定切合这首诗的具体要求,所以,将作者简介提前介入,有助于学生在这堂课建立正确的方向感。而且李白的生平确实比较坎坷,要讲的很多,所以,基于这是诗歌教学,我将他生平中与本诗关系密切的部分做了一个集中,用以下这段话作为本课的开场白: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二十岁走出四川,十年仗剑游历,诗名满天下;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蒙皇帝亲自召见,三年伴君生涯,终因一身傲骨,离开宫廷;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报国大志,一生落寞,却以布衣之身留下“诗仙”美名。”
这段话加上我特别注意的富有激情的语调,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迅速把自己的前期准备和这段话勾连,在叹息唏嘘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
相反,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我却把作者简介几乎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后。由于这首诗是出现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学这首诗主要是了解现代诗歌的美学追求,培养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信息过量的话反而会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且,徐志摩的这首诗感情复杂深沉,绝不是初一的孩子能短时间内充分理解的,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懂得轻重缓急的节奏把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并初步学会创造诗歌。审美目标: 培养积极的的诗歌审美情趣,提高诗歌审美修养。
篇7
一、细致感知,体味意境
不要只是把朗读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朗读就不再注意引导了。其实,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一来,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意境很有帮助。
例如《雨巷》,初读诗歌,让学生体验旋律,在理解了作者时代背景之后,进一步朗读诗歌,深刻体味诗中诸多意象,体味作者对光明、自由、美好的向往意愿。同时,体验诗的表现手法特点。课后的练习设置也是提示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完成,教师一定要指导点拨学生不要偷懒,生搬硬套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投入情感,品诗外之意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亲聆謦,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例如,对戴望舒《雨巷》“朦胧爱情”的体味,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绵绵别情”的感受,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的体验。朗读之前,先要入情入境,满含深情,情致高昂,必引人视听、夺人心魄。此时,能使朗读者和聆听者均能领悟、品味诗外之意,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地。
有这样4首诗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三、把握节奏,体验音韵美
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但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
朗读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发生。
例如,徐志摩诗《再别康桥》的平仄、音高抑扬顿挫的效果如下:
轻轻地 我走了,
平平 仄 仄
正如 我 轻轻地 来;
仄平 仄 平平平
第一句先平后仄,后一句先仄后平,中间平仄互衬,细味之,一种浓浓的留恋眷顾之情环绕在轻重高低的平声仄语中。
四、做好标记,提高技巧
培养学生现代诗歌朗读的技巧,可以将诗歌朗读训练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处理诗作文本的符号体系是简便易行的,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即运用自如。下面用一些常见的符号举例说明:
升调():谁主沉浮?(响亮地提出问题)
降调():冷漠,凄清,又惆怅。(情绪极为低落,压抑着声调)
节奏(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娓娓道来的语气)
稍停():撑着油纸伞,独自(“独自”属跨行,即与本行相隔而与下一行相连)
着重(.):一个丁香一样的
感叹(!):浪遏飞舟?!(名为置疑,实为坚决,加一感叹号表斩钉截铁之气势)
渐无(……):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是体现徐诗轻柔风格,二是与“悄悄地”相应)
篇8
【关键词】现代诗歌; 审美情趣; 美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90-02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课堂渐渐成了我和学生的精神家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语文课堂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这种美的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美得追求。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诗人的属性应该是唯美的,诗本就是为美而做的,无论是凄美、壮美还是柔美,各自都又丰富的人文内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收录了两单元现代诗及一单元散文诗,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具有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一眼和理解作品”,又明确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诵读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人类时刻都在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更应深刻理解与把握文章的美学内容,去指导学生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帮助学生发现美的因素,调动学生审美功能,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已达到美育的目的。
1 现代诗歌的建筑美
一般意义上“建筑”指房屋楼林,道路,桥体的实体建筑,而文学上所谓的“建筑”指的是文章的主体构架以及修辞的应用。美丽的楼房或其他漂亮风景的园林建筑往往能够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相对于诗歌而言,则是指主体构架的错落有致,思维清晰,修辞的妙用,以及段落的和谐有序,能产生一种主观的美感,在这里称之为“建筑美”。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庙宇建筑带有自身的佛教或道教色彩,给人一种神圣的美感,居室建筑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漂亮的设计让人生活的更加舒坦。诸如此例,喻指以诗,则巧妙的主题构思可以让人感觉新颖,干净的段落可以平和人的心境,恰如其分的用词会让人心悦诚服,在主观上呈现出一种欣赏美。如以余光中的新格律诗《乡愁》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座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这首诗在结构上仿佛闽南的古民居,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整首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
2 现代诗的语言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与文“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 也就是说,诗歌与散文的内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二者的形式不同。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具有修辞美、凝练美、含蓄美等特点。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最常见的语言技巧之一,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再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的运用,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对母亲依恋的“小小的邮票”,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相思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矮矮的坟墓”,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峡”,四个比喻把无形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令人叫绝。同时诗歌也讲究语法结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放在“走”之前,突出了脚步之轻,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的语言是凝缩精炼的语言,具有凝练的特质同时也含蓄,一句短短的话,甚至一个字,里面都可能蕴藏着丰厚的意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优秀的诗人写诗时常常进行推敲、炼字、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如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收录得的艾青诗篇《我爱这土地》,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
3 现代诗歌的音乐美
凡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指的是诗歌语言节奏分明,韵律协调,朗读时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如歌如吟。诗,凭借的是文字,其音乐作用在于能从文字中听出节奏与协和。现代诗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诗歌的第一、三、四行都是三个节拍,第二行是四个节拍,大体上是整齐的。同时,诗行和诗行之间的音节的声调抑扬有致,加上“来”“彩”两字押韵,就有了音节回旋之美。并且还有“轻轻”、“悄悄”等这些叠字反复出现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了诗人流连忘返的依恋,又暗示出一丝绸怅而伤感的情绪。再者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了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
4 现代诗歌的绘画美
苏轼说,“味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西蒙尼底斯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 “诗中有画”的说法讲究的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
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绘画所描绘的形象通过色彩的变化,明暗的处理,透视的运用,线条的飞动,使人感到它所描绘的形象是立体的,它可以把我们带到绘画所表现的空间中去,同样.诗歌的形象也会唤起这带有空间感的绘画美。这种绘画美主要靠诗句所唤起的表象来形成的,把虚的、不可见的内在感情和心境转化为实的、可见的外在的感性形象。
再如《再别康桥》,七节诗中,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5 现代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 是在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诗歌中的意境即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主观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在诗歌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与“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像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
在这方面诗人何其芳是运用意象的能手,在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中,诗人在第一节中写了歌唱的是什么,不难看出,“早晨”、“希望”等等,在第二节中,出现了“飞到年轻人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这样的佳句。这就使第一节中所有的观念,似乎都获得了形体,诗的意境也由此逐渐形成。第三节着眼于“飞”,使第二节更具有实感,诗人写出两个漂亮的意象:“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他在第三节这样写,就使得一、二两节诗腾空而起,化为微风,化为阳光,显得活泼而空灵。最后一节情绪一转,诗人又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相呼应,并紧接着出现最后三行,这样就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6 现代诗歌的哲学美
哲学与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美学思想去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提供了展现的舞台。一个诗人他常常会的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的洞察与思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寓哲理于美感之中。
普希金说:“从1825年开始,他走上了‘现实的诗人’的道路。”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收入的他的名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转眼间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可亲。”不是吗?
诸如此类的诗篇,无不显示出熠熠生辉的哲理,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我们走在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诗歌教材中美的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而现代诗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用心去发掘诗歌教材的美,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爱美的心智,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体会美、鉴赏美的情趣,并让学生体会美的实质,去创造美、表现美,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这就是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出版社;
[2] 《语文教师用书(7-9)年级》语文出版社;
[3] 《美学三书》;
篇9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诗词。《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戴望舒死时45岁。这个现代派诗人,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完满。后来虽有过两次婚姻,但他心内一直无法忘却的女子是他的初恋,那个名叫施绛年的女子。
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
那么果真如此吗?在戴望舒的几次情感中,不难看出,他对施绛年用情最深。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力推戴望舒的诗,并高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一度让诗坛出现了与当时流行的“新月派”完全相反的诗歌。
有了这样的关系,戴望舒被邀至施家小住。在那里,他见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在上海中学读书,性格活泼。戴望舒被这个美丽的少女深深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时,他在诗的扉页题字给绛年,大胆向她表白。但绛年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份敬重之心。她比他小5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意,甚至在看到他给她写的诗句时,也没有丝毫被打动。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出于对兄长好友的敬重,绛年不好断然拒绝戴望舒,希望他知难而退。可是她愈是这样不果断拒绝他,愈是让戴望舒觉得有一线希望,这就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有一回,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折磨,他以跳楼自杀来向绛年求爱。
戴望舒的过激行为,终于让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但她依然不爱他,也许是戴望舒那自小落下天花的麻子脸让她无法爱他,但在他以死相胁之后,她勉强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位,回来有稳定收入才可。想必绛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子,戴望舒只会写诗,她对经济上的担忧过重了。
戴望舒为了一份爱情,不情愿又必须地踏上了“达特安”邮船赴法留学。在国外的几年,戴望舒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在巴黎一年,他几乎没有去听过教授讲一堂课,而是每天躲在宿舍里翻译书稿换生活费。这时,远在国内的施蛰存给戴望舒邮寄过他的工资做生活费。而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别之后,据说她与一个冰箱推销员恋爱上了。当年冰箱推销员是个比较时髦的行业,发展前景也比较看好,绛年与推销员在一起,感觉非常好。这一切施蛰存当然知道,只是他怎敢告诉戴望舒呢?这不好的消息却传得很快,不久戴望舒就在国外耳闻。这样,他就更没心思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很多书。回国后,找到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压抑心中怒火,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绛年一巴掌,既而结束了他们之间长达八年的恋爱。
戴望舒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却加深了他内心自卑的情绪。自小长相上的缺陷本就让他自卑,爱的女人跟别人跑了更让他的自尊受到打击。他内心依然深爱着绛年,但已经没有用了。在他以后的婚姻中,绛年留给他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出现,以至他与穆丽娟结婚后,很快就冷淡她,不与她说话交流,当她是个局外人。穆丽娟晚年时依然对戴望舒耿耿于怀。她说:“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完全给了施绛年了。”
一场不对等的初恋,让戴望舒永坠于悲剧之中。他与穆丽娟的婚姻结束了,与杨静的婚姻也结束了。这也是戴望舒与徐志摩不同的地方。徐志摩不会在不爱自己的女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会强扭一份得不到的感情。不爱了就分手,不可能了再重新开始。每一场恋爱都是一次全新的投入。戴望舒不。他永远走不出那条幽深的雨巷,在一个不可能的丁香姑娘身上,浪费了一生的时光。
(选自《此情可待成追忆:民国女子》)
【思考探究】
1.请结合文本和戴望舒的《雨巷》,谈谈施绛年与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的形象是否一致。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