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美范文

时间:2023-03-21 00: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谐美

篇1

1.通过透析生物体结构,发现生物自身的和谐美

生物自身的和谐美体现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像“天高任鸟飞” 、“鹰击长空”等描写鸟与飞翔相适应的美妙诗句。所以在教授《空中飞行的动物》时,我先通过设问:如果给我们插上一对翅膀,我们能飞向空中吗?接着让学生尝试着找出鸟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参照课本制订“探究鸟适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最后引导学生利用资料,从鸟的外形、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分析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生理解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协调统一的,更感受到了生物体的和谐美。

2.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体验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美

认为,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是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和谐运动,是事物的矛盾各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而达到相互和谐的过程。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我进行了如下处理。

导入:在很早以前,地球上生活着长颈的长颈鹿和短颈的长颈鹿。为什么现在看到的都是长颈的长颈鹿呢?下面,请两位同学,一位扮演长颈的长颈鹿,另一位扮演短颈的长颈鹿,根据故事进行表演。

配音表演: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很多长颈的和短颈的长颈鹿,它们以地上的草和树叶为食。后来,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食物急剧减少。长颈鹿们去寻找食物,它们看见地上的草,很快地吃了起来。草吃完以后,就吃树上矮处的树叶。矮处的树叶吃完以后,就只能吃高处的树叶了。长颈的长颈鹿吃到了树叶,而短颈的长颈鹿吃不到树叶。最后,短颈长颈鹿因饥饿、生病死去,从而被淘汰。所以,现在只剩下了长颈的长颈鹿。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就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

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性。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才形成了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3.树立人心身合一态度,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大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正确对待环境的意识。上海动物园正改写动物说明,计划将“肉可食”、“毛皮可利用”、“害兽”之类的字眼改为“请爱护我”等字样。动物园的负责人希望新的动物说明牌能让参观者看待动物的眼光变得柔和起来,而不像以前看着它们就像看一种食品或者药物一样。学会善待野生动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体现着一种良好的心态。

4.人与环境相和谐是自然规律,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总书记曾提出:“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现在全球气温逐年上升,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自然灾害频繁暴发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如在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我拿出准备好的几根长短相同的绳子,把它们的一端系在一起呈放射状,这几根绳子分别代表着植物、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节肢动物等,然后让几位同学上来分别拉住这几条绳子,最后找一位小同学来代表人类坐在绳子的中间,周围的同学都用力拉就将中间的小同学抬了起来。如果地球上的鸟类消失了(扮演鸟类的同学松开手中的绳子),坐在中间代表人类的这位同学身子稍微倾向一侧;如果地球上的哺乳动物消失了(扮演哺乳动物的同学松开手中的绳子),坐在中间的同学的身子倾斜得比上次大了;如果两栖动物也消失了……每消失一种生物,中间这位同学就越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直到最后跌落在地。

师:同学们,看完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感想?

生甲:在自然界面前,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生乙:从我做起,保护自然,关爱生命……

在一次次的自然灾难的冲击下,“人定胜天”的观点已失去了可信度。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为的破坏,失衡了的自然无情地惩罚着人类。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人们实际的环保意识并未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高度。所以环保意识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贯穿人们生活的每个阶段。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美的新旋律。

篇2

浅谈古希腊和谐美与中国古代中和美

摘要: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本文拟通过对古希腊和谐美与中国古代中和美的对比,重新追溯这古老的美学命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美 中和美 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篇3

关键词:社会;和谐;美;中西传统文化

几千年以来,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和美学思想是相统一的。关于和谐经典词句非常之多,比如蕴涵和谐意识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追求和谐的“以和为贵”,以及总结生活政治经验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古人早已经认识到人对美的感受需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和谐去体验。只有和谐才能产生美,没有和谐的实现,美也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美即和谐,和谐即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等几乎所有的流派都认为和是美的思想根源。而各个流派的侧重点又不一样。儒家主要侧重于政治品行方面,认为完美的人格是“克己复礼”,而完美的社会体系是以血缘为纽带来维系的;墨家重视物质利益,他们认为完美的社会是注重自我与利益的和谐统一;道家则从人与万物的关系上,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们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而法家则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美就是个体和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他们强调人们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情。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的传统哲学有许多的流派,并且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侧重点都不一样,但是在“和”的思想都是一致的,都认为个体与客体应该相互统一。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入世的人伦、义利之和的角度上,还是从出世的自然之和的角度上来说,和谐即为美的审美思想都已经与中国古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互渗相融,成为其探寻世界、内省自身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古人对所处的社会而进行的审美评价就离不开和谐了,且对理想社会的审美构建也离不开和谐了。比如《论语・为政》里对尊崇“和为贵”的社会给出了肯定:“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也就是说只有重视和谐、以和谐为追求的社会才是是美的;《左传・襄》对“八年之中,九和诸侯”的和谐社会也给予了赞誉:“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也就是说只有政通人和、民族和睦的社会才是美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观与美学思想是相统一的。那么,这种传统的和谐社会理想或者说美的社会理想的具体蕴含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将对其进行探讨。

首先,在和谐的社会也就是美的社会里,社会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应该是和谐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思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迈向美好的愿望,达到事物发展的理想境界。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和谐应该是社会内部各组织,各要素管理合理,运行有序,并且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发展环境。同时,和谐的、美的社会既要拥有丰厚的物质还需要有健康愉悦的精神世界。

其次,在和谐的社会或者说美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接纳,和睦共处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虽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平等,比如君臣之间,但是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通过家族,血缘,亲情等手段使社会关系又达到了稳固。对于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的社会和谐,我们应该批判的去继承那些和谐的,美的东西。也就是社会成员之间要象兄弟姐妹一样相互爱护,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到处洋溢善良和互助的氛围。

第三,和谐的社会或者说美的社会在思想文化上也应该是开放的,多样性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用“和”反对绝对统一,主张思想上相互包容,兼张并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各种文化思想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和谐为美,那么西方传统文化的美又是什么呢? 经过探寻发现,西方传统文化也把和谐视为美的真谛。同时西方古典学还认为和谐美是美的基本形态。最早提出“美在和谐”的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的创始人、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美即是数的和谐。他指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目”,他甚至更进一步明确表述:“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一一和谐”[1]。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美在和谐”,他认为美就是对立物的统一。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产生的。”“自然追求对立,对立产生和谐”,“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2]

古希腊的“和谐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且巨大。印度著名诗人、美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就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哲学、伦理学及宗教思想的基石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的世界观。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之间,各种事物有秩序的运行即是和谐美。而违背规律的的行为就是违背和谐的,就是不美的。因此,在泰戈尔的世界中,万物都安然自处,居于永恒的和乐统一之中。人与神,神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物与自然物都是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精神与肉体,科学与心灵也都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实现了和谐,也就实现了美。

因此,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古老的西方,虽然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但是“和谐”都体现着一种共同的文化精神。因为“和谐”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社会理想的追求。在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甚至自然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在这样和谐的社会里,人们的关于和谐的审美观才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故,和谐社会的本质其实就是美的社会。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儒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儒士静之形)

1、儒士印象

在有些人看来,“儒生”一词似乎与“懦弱”有着微妙的联系。认为儒生不过是一群百无一用的读书人,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庸即被意味着无能,似乎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在人们眼中更多崇拜的对象依然多是儒士,回首中华民族的屡扑屡起,不屈不挠,也就是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作为精神支柱支撑着。特别是“五四”以来,对儒家的全面推崇,有其合理的因素。翻开历代一大批的中坚人物历史,其气节、情操、事业,有多少不是我们所崇敬、所向往的呢!他们的优秀品质与风范,长期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精神——民族灵魂。儒士,一个多么优雅而崇高的称谓,在中国传颂了几千年,也影响了几千年。

2、儒士思想

儒士们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仁,凡事讲礼,做事中庸。

说到礼,在古代的等级社会中,礼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的和谐有序,是治世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为,礼规定了,社会上的人要区分名分,如君和臣,父与子,夫和妻等,然后又指出了各种身份之间应该遵循的礼仪,处事规范等,这样一来,我们处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份(个人赞成道德上的尊重,不是划分等级),那么社会上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地位、规范都确定了,就能与别人和谐的相处,那么社会就有秩序了,就规范了。在这样氛围下创造出来的艺术,是具有丰富的内在和谐美的,正如唐代的青花,丰满、华丽、有韵味。然而,近代中国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虽西方文化中没有礼的推崇,却超过我国成为强势文化,所以让部分中国人有点无所适从,认为老一套是不是完全背离时代了,鼓吹全盘西化。我也有一段时间特别困惑,觉得外国的东西就是有创意,好看,后来看多了就觉得其实差不多,感觉艺术完全商业化了,流行与艺术好像成为了一回事。反倒是看不懂中国的一些传统艺术,挺神奇,挺智慧的。

说到中庸,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温不火,不够积极,认为这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原因,这显然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节中节,谓之和。”可见儒学不是压抑人性,而是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并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

3、和谐美在陶艺作品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老子到王国维,中国美学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儒士的传承,不难看出中国美学外在的一些特征,第一是重表现,表达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评价、愿望和情感,是一种表现与再现,自我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二是重意象,强调情景交融,因此,一件好的陶艺作品,要具有生动的形象,饱含着艺术家的情感,具有精湛的艺术技能,同时能含蓄地唤起欣赏者的想象。就像周国桢大师的猫头鹰,一个多么静止而生动的形象,看似随意的造型组合起来确实那么和谐,依然可以看到猫头鹰那深邃的眼神,沉默的表情与绅士的风度。三是注重美与善的结合,美以善为前提。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眼里,善是多么的重要,思想与灵魂上的善,才能创作出美与善的作品。国内,有很多表现儒士的陶艺作品,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写意的、工笔的,一眼看去,他们共同的外在特点就是一个字——静。这是一种优雅的静,崇高的静,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

我的第一组作品《儒士图》,包含了中国从古至今,我比较喜欢的儒士形象,有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孔子三岁丧父,十四岁丧母,四处流浪,但仍不忘学习礼仪,即便这样还受到贵族家奴的鄙视,因此,更加努力学习,博览群书,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有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书法大师王羲之,隐士陶渊明,一代诗人杜甫、李白,还有草原将军耶律楚材等儒士将军……。这些人物,从外形上看,同他们的内心一样,心如止水的静,然而他们都有一颗强大的心,让他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恐惧时,依然淡定自如。喜欢他们的形象,因此此作品取名《儒士图》,表达对他们的敬仰,是对智慧和才智的推崇。

二、儒学思想的内在形式

孔子的美学思想,与他的仁学思想密切相联系,《里仁》中曾提出:“里者人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可见仁者的气息是多么重要。

1、儒学思想中的审美性

孔子同样重视美与善,他讲以善为内容,还要有美的形式,美的气息,就像中国古典的和谐美。古典美具体又分为壮美与优美。壮美和优美是和谐美的两种形态,因而都是在因素对立中强调均衡与和谐,但又具有不同的影响,相对而言,壮美偏向于刚健、运动、气势和骨力,优美偏向于柔媚、宁静、含蓄和神韵;壮美趋向于无限、主体、观念,优美则守在有限,客体和感性里面;壮美追求高大、庄严、雄伟,优美偏于娇小、可爱、祥和;壮美是愉悦中夹杂着激昂的情感,优美则是单纯的愉悦和静观的享受……如刘正的惊蛰之三,表现得是一种壮美,身体的刚健与气势,有一种一触即发的感觉,同时又有一种和谐美在里面,看他们扭曲的身子,怪异的造型,凝重的表情,都没有让他们张开嘴巴大叫,而是紧紧地闭着双唇独自享受着静的气氛……2、自然之美

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就是说,自然无为为天下最高品格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关于天地之谓也。是说,天地之大美,四季之更替,万物之成理,并没有言语议论,因而圣人推崇天地之美,通达万物之理,也就无作无为,只是效法天地的自然法则,以之为美。因此让自然保持其和谐状态,便是最美、最理想的。法国著名雕塑家也曾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的第二组作品是一组首饰,首饰的主题是以海芋花为主,表现海芋的安静与平静。白色海芋送给同学、朋友,花语是青春活力,黄色海芋送给挚友,花语是情谊高贵,橙色海芋象征爱情,送给心仪的人,因为它的花语是我喜欢你,海芋的外形简单清纯,白色的海芋更是清新柔美。海芋的花语非常美,是纯洁、幸福、清秀、纯净的爱。海芋本身也代表了真诚、简单、纯洁、内蕴清秀。看这花好像一个带有头巾的少女,半遮半掩,偶尔回头看你一眼,细看它还是安静地在那站着,这个作品是用泥板加泥片手工成型,因此造型比较随意,流露出自然的清新。

想想,在我们身边,往往离我们越近的艺术越是安静的,像室内的装潢,桌子上的艺术品,你喜欢的一种生活环境,不都是以一种静的形式存在着吗?离开公园、海边、办公楼前那些巨型的雕塑,还是希望能回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安静环境。在这样的一个心境下,谁不希望身边是一种和谐美的景象?

三、儒学思想的理性表现形式(化动为静)

1、动态事物的美

美是一个说不出,摸不到的话题,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审美,同样美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也许是一种永恒美,也许是一个瞬间美。运动员起跑的样子,海上冲浪的气势,万人空巷的景象,还有婴儿出生时的幸福……不都是由一幅幅画面组成。同样这些也许会由一名雕塑家生动地表现出来,也许会由摄影家记录下来,作为美的回忆。

2、相对的静止美

如果将和谐看成是一个古典范畴,只以平衡、对称、统一等特征为本质,那么自然会认为和谐美学是静态美学,缺乏开放性,但实际上,从“和谐”这一概念来看,古典和谐美是一种静态美,这是无容置疑的,但并不是说,和谐美学就是静态美学,这是两个概念。和谐美——静,是一种感觉,而静态美学就完全是一种状态。而对这一理论的把握,需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因为只有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思维才能存在。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中,纷繁庞杂的感性材料才会泥沙沉淀,将特征凸显出来。

3、艺术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表现

我的第三组作品《佛手》,是泥板加泥片成型,泥片表现出了手的随意,由不同的四个手姿组成,简单的影青釉装饰,表现的是一种似动非动的感觉,一只只手好像正抬起要指明你方向,却定在了那里,好像只要你找到了那只发现美的眼睛,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篇5

“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于古希腊一道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人的存在与利益成为一切的法度,在宗教神权社会更是发展到极致,“正像宗教世界观使上帝成为世界的主宰一样,它也使人类在上帝的特别关照下成为了地球的主人。宗教世界观并非只是神学中心论,它也是人类中心论。这并不构成矛盾。”①随着科学、社会发展以及理性主义的张扬,“以人为本”的观念正如笛卡尔所说,“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至此,人与环境的关系完全演变成对立的两面。发展到当代,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与恶化,也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学者提出保护环境的。约翰・帕斯莫尔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环境(尤指动植物)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相互尽义务。”②显然,该学派的观点还是出于保护人类自己的目的来保护环境,否认人与环境存在整体的利益,认为双方没有同一性,是不可调和的。

“以环境为本”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艾伦费尔德认为,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凸现以及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加剧,缘起于人是宇宙万物主宰这种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人类只关心人自身的存在和利益,而无视环境的存在与利益,仅把环境作为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及欲望的占有物对待,从而产生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美国哲学家胡克也指出:“人类没有哲学所封授的特权。科学的最大成就或许就是突破了盛行于我们人类中的无意识的以人类为中心,揭示出地球不过是无数行星中的一个,人类不过是许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而我们的社会也不过是许多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个。”③海德格尔则更是明确地表示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该观点实际上还是局限于“第二个形态”的人,没有把人作为有机环境的一部分,人因实践能动性而被批判,而作为人与环境整体利益伦理维护者的身份被剥夺。

当然,“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本”的共同之处都提出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区别在于两者理论基础及其性质的对立,表现为:

1.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以人为本”,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环境是没有公共利益的,人保护环境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把人类利益取舍作为环境伦理的唯一尺度,其性质显然是利己的,审美观被深深地烙上功利主义色彩,以获利益、合目的为美,反之则丑。

2.“以环境为本”的理论基础是环境主义。一切法则都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人的价值也要服从于环境的价值,显然,其性质是超功利。以这种认知规范人与环境的伦理,依靠人的理念与信仰来自觉维护,这种关系非常脆弱与理想化。在羌区重建中,超功利的伦理也是脱离重建羌区环境景观实际的。

为解决两者理论基础及其性质的对立,我们在“三段论”视野下来重新审视:“自我的人”发展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发展的必然性过程。④“自由”可以理解为目标,是人与环境景观相互共同自由发展的最高审美价值体现;联合体是融解人与环境景观壁障后,共同承认环境景观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和谐完美的共同体。

羌区重建中环境景观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环境景观都有内在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其范围从羌人扩大到羌区生物和自然,从个体羌人扩大到系统,把“羌人――环境”作为联合体来进行伦理思考。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在重建中进行伦理选择和做出伦理决定,作为重建羌区环境伦理的人――人类,应当更加珍惜和爱护羌区的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自由发展的价值。⑤因而,“自由人联合体”以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伦理为基础,以建立羌区人与环境的和谐美为责任。

在重建实践中,人应把自身身体作为重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把环境景观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对待,而在观念上人又将环境景观内化为“自我”的意识内容。⑥于是,环境景观进入了人的世界,并由此结成了人与环境景观的一体化关系,即所谓的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关系。

用“三形态”来诠释“人”的概念本来是很好的论断,但具体到羌区“人与环境”伦理而言,还是有些含混不清。所以,本文明确提出“以羌为本”,用“羌”来涵盖和表示羌人与羌区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用相互自由共同发展来规范羌人与羌环境的伦理,用和谐美作为羌人与羌环境共同的审美形式。

“以羌为本”的理念为重建羌区环境景观的和谐美至少起到以下三方面的显著作用。

1.主体观念清晰。旗帜鲜明地阐明羌的立场,羌涵盖了羌人与羌环境、重建区与非重建区、羌族与非羌族等,代表了整体利益。在重建中,更为重要的是用“羌”作为主体,使每一个人把自身当作主体“羌”去深刻体会“羌”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生成的环境伦理审美观念。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由黄帝时期的游牧民族变成山地农耕民族⑦,游牧部落文化、山地文化、农耕文化的多元并置使得羌族文化建构了独特的、朴素的环境伦理审美观念。其与中原环境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羌人把自然界万物与人联系在一起来进行道德思考⑧,所以,产生与汉文明截然不同的环境伦理观“万物有灵”。羌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恋的特殊伦理支配着羌人的审美心理,用“羌”作为主体来判断羌的环境景观伦理,就会很容易发现羌人是属于环境的人,环境是有灵的,人的利益活动是不可侵犯万物的。“自由人联合体”很自然就升华为羌区环境景观伦理的审美精神。

2.重建的定位准确。这种理念充分考虑了羌区各方的特点,平衡多方的利益冲突,明确地把重建机制和环境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之以双赢、多赢的面貌相互自由发展。用羌的定位,还由于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国际关系原则框架内达成的共识,但是,在当前环境伦理体系尚未获得统一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具有较大的空间,容纳有不同的环境伦理学说,思想富有弹性,在具体运用时易被混淆;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难以用某种单一的伦理模式覆盖所有情况。所以,用羌的自由发展给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一个准确的定位,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灾区重建的准确定位。

3.更能发挥“羌”的精神意义与主观实践能动性。

羌族是中华民族中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当下提出的和谐社会观、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羌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些观念朴素地融入他们的基因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手法、精神理念、审美观念等都深深地体现出这一点。羌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观念生成的崇高之美、神秘之美等,共同建构了羌人审美心理的外化形式。在屡次磨难中,羌族顽强的重愈能力增强,对和谐的感悟也是最深的,“以羌为本”的“药方”可以愈合磨难给灾区带来的创伤。

结语

重建羌区景观,把原始的“人”上升到“自由人联合体”,用“以羌为本”为理念,以人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利益作为多方的出发点,以相互自由共同发展作为羌的伦理基本原则,把人与人、人与环境、重建方与非重建方、羌民族与非羌民族等为一体的和谐美作为最高审美价值观。和谐美以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为精神内容,以环境景观为外化审美形式,使和谐美凝炼其中。羌区重建是经营包括羌人在内的华夏民族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其意义也远远超出了重建羌区本身,不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有益补充,而且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美的蓝本。

[注:本文所属资金项目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资助课题(编号:LY05-26)之终端成果,和西华师范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8A009)前期成果。]

注释:

①⑥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②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

③ C・胡克.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⑤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1-22(6).

⑦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篇6

关键词: 王维诗 互补融合 协调共生 生态审美 理想乐土

从生态学上看,生态环境中每一个生物都是通过复杂的联系而融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网络之中。庄子云:“物物者与物无际。”“中国生态美学所推许的‘和’的审美原则,首先就体现为宇宙自然本身的和谐浑融。在中国生态美学看来,宇宙间存在的自然万物是和谐统一的。”[1]“万物同宇而异体”(《荀子·富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宇宙天地间存在的自然万物是丰富的、开放与活跃的,而不是单一的、保守和僵化的。世界万物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淮南子·精神训》指出的:“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而“和”则是万物得以生成的凭依,是宇宙间诸种存在的整一和谐性的生动显现。郑国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纷纭繁复、气象万千的自然万物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又都受美的生命本体“气”、“道”的作用,从而呈现出作为审美对象的宇宙间存在的多样与和谐、独特与一致、鲜明而生动的整体和谐的审美特性。这种审美特性,在中国生态美学看来,就是“和”。

在宗教上,盛唐儒道佛三教并行。三家美学中,儒家美学偏重个体与社会间的和谐,道家美学偏重于个体与自然间的和谐,禅宗美学偏重于个体与自我的和谐;“儒家注重现实的人伦之和(人和),道家崇尚心灵的‘天和’之境,禅家追求心性的自足圆成(心和);在艺术追求上,儒家以中正仁和为至境(和境),道家以妙造自然为至境(妙境),禅家以心物相圆为至境(圆境)。”[2]儒家美学是一种伦理美学,道家美学是一种自然美学,而禅宗美学则是一种心性美学,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是以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美学。

在道家的思想世界里,和谐的自然界是组成完美自然生态系统并使之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元素。道家把自然之“道”看做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道”的运行结果。高山大川、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充满灵气、蕴藉旨趣、雄伟壮美、令人神往;自生、自长、自荣、自灭,各得其所、各安其性、各运其行,勃勃生机,和谐秀美。它们的有序组合,奏响了自然、和谐、优美动听的乐章。这种生态意识和互补融合的生态审美理想在王维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木兰柴》一诗: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先看诗中“秋山”与“飞鸟”、“夕岚”三种意象的组合。在诗中,“秋”是一种意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因为秋高气爽、视野开阔,所以将“秋”字加在“山”上,可以使人产生山形开阔、天地高远的感觉。宋代顾乐《唐人万首绝句》评论此诗“令人心目俱远”,一半缘由来自于“秋山”二字。另外,“飞鸟”来往于秋山之间,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景物的动感。总体看来,“秋山”隐于“夕岚”之中,“岚气”散于“余照”之下,“飞鸟”栖于“彩翠”之间,而“彩翠”又随“夕岚”、“余照”产生不尽的变化——山、木、鸟、日、岚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3]

由于王维精通音律,因此,他诗中的音响和声息都是和谐而融洽的。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用清新的情致和匀润的色调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桂花虽然细小,却能见其丝丝飘落的形态;桂花落地本是悄然无声,但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却能闻其极其微弱的声响。这两句本写静态,却通过特定情景中的音响和动态表现出来。三四两句,明写动态,实写幽静。月光射进鸟巢,由于光线的突然出现,致使入睡的鸟儿受惊而醒,在春涧中不时鸣叫,青山翠谷,随之报以回音,我们还似乎看到了鸟儿飞翔的形态,这一切都烘托出春山月夜的幽静和空灵。正因为诗人通过“花落”、“月出”和“鸟鸣”这三个富有特征动态和音响的描写,动中有静、寂出有声,暗处有光,动静虚实,对立统一,相映成趣。画面生动而和谐。

此外,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有感人肺腑的小夜曲“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有动静相间的意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松声里。”(《青溪》),更有以动写静的妙笔“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在他笔下,各种音响的描摹互相结合,如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交响乐。

王维作为一个画家,其以画入诗的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虽然有人强调,画家所绘的图画要“成为一个色彩的交响乐”,但绝不是画面表现的色彩越多越好,越艳越美,这样住往使人眼花缭乱。王维诗歌画面色彩的确定和表现都是独具慧眼和十分精当的,呈现出美丽生动而又和谐完美的自然界。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后山。”(《新晴野望》)诗人巧妙地精选了明暗交替的四层色调:初夏,新雨过后,原野更显宽阔,万物格外清新,眼前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近处,稻田里秧苗碧绿;田外,溪水环流,银光闪闪;水外,山色苍翠,如屏似障;而山之外,又有碧绿的群峰,静穆肃立。四种景物,四种色调,相映相衬,俨然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另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以写景杰出而成为千古名篇,这里的景与其笔下闲淡幽静的山水田园之景完全不同,而是以塞外的大漠和秋天为背景,以长河、孤烟、归雁和征蓬为实景,将各种景物组合在一起,一扫孤烟落日的荒凉之感,将直烟与圆日置于广阔的沙漠和渺远的长河,形成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似的视觉效果,一幅简洁明朗又雄浑粗犷的塞外风光图跃然纸上,生动而和谐。

王维不只每一首诗中各意象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且他的许多诗营造了一个共同的意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优美恬静的世界,以他的《辋川集》为例:写到“深林”的地方有两处,一首是《鹿柴》,另一首是《竹里馆》,从《鹿柴》中我们看到的是夕阳映照下的“深林”,光影斑驳,青苔累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竹里馆》中,我们看到的是明月下的“深林”,琴啸相和,风篁成韵,人月有情。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不同光线、不同声响、不同时段下的“深林”,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丰富的“深林”形象。另如对“山”的刻画也是如此,《木兰柴》写的是夕阳飞鸟下的群山,是对山的外在形象的刻画,而《鹿柴》则是作者在山中的见闻,是对山的内部特征的描摹。另外,《辛夷坞》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以及《茱萸泮》中的“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杯”同样写花开,又给“山”增添了生机。由此,我们更加全面地感受到了诗人笔下“山”的美好。王维对辋川之“水”的刻画亦是如此,通过“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竹岭》),我们看到的是青翠蜿蜒的小河。当川水流过欹湖之时,又给人呈现出“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欹湖》)的明朗秀丽。如临湖饮酒,则可感受到“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的愉悦。如沿水而下,又可看见“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柳浪》)的幽景。[4]由此,我们又对辋川之水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花草水林,协调共生,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一个幽美恬静的辋川世界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的那些充沛着虚静空灵精神的诗歌,成为民族趣尚最为典型而传神的反映,与中国农业文化背景合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高度融洽,且互为表里,……代表了以‘和’为最高境界的中国哲学内蕴。”[5]闻一多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使人的精神有所寄托。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的肆意污染、经济发达下的人文精神的贫乏等,导致人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不满,对生活诗意化的向往和渴求越强烈,就转而寻求像王维山水诗的那种纯净的、空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乐土。

在审美理想上,人与自然顺应与契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和谐之美是生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充分肯定个别事物的生态价值的同时,更强调自然生命在相互协调中的整体关系,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王维在诗中表现的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及个体生命审美存在的方式,对后人有恒久的魅力,充满无穷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天道.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之境域构成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黄念然.中国古典和谐论美学的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篇7

关键词 语言经济性 科技英语翻译 翻译策略 简洁性

一、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概述

1、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定义

语言的经济原则又称作语言的经济性。狭义的“语言的经济原则”(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Martinet (1962)为探讨语音变化原因而提出的一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作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

2、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表现特征

言语优化配置的新经济性原则: 一般均衡准则,前提共享准则、择近准则、从众准则以及言语生效准则。从以上分析看,语言经济特征应具备两点:减少多余信息;突出重要信息。如果一味地减少用词而不顾传达信息质量,则是舍本逐末。

二、语言经济性原则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体现

1、一般均衡准则

通俗讲是指在语言交际中只有实现发话人的言语供给和受话人言语需求的平衡,所供给言语的总效应才能达到最大化。毫无疑问,科技论文首先应准确传达信息,客观描述研究步骤、现象,准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语言措辞要准确适度,避免意义含糊、歧义甚至误解的表达。否则,会减弱论据说服力,影响论文质量。如:

例1. 所有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译文 All substances are made of molecules and molecules ( are made) of atoms.

译文中的后半句直接提供了同前者一样但是省略的句子,可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信息。

相反,如果信息投入量过多,超过了读者理解的需求量,多出的言语反而会抵消交际效用。

2、前提共享准则

在信息交流中,说话人首先对交际双方的共识经验进行预设,再将与话题相关的共识经验以前提的形式省略,以此减轻自己在交际中的言语负担。专业术语是科技交流的语言特点,有极强的严谨性,是交流双方的共识经验,也构成了专业论文的语言基础。如:

(1) GATT =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

(2) VCD = Video compact disk 视频光盘,影碟

3、择近准则

择近原则要求说话人作为言语配置的主动者和操作者,在进行前提预设和选择话题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情况,更要充分考虑听话人的择近倾向。由于科技文体承载信息量庞大且要求信息传递快捷,译者必须为读者负责,保证读者在简洁明了的语言环境下获得准确信息。

例2. When the electrons fly away from the hydrogen nuclei, they are attracted toward the oxygen atoms.

译文:当氢原子的电子飞离其核时,这些电子就被吸向氧原子。如上,译文把被动改为主动,更加符合逻辑,考虑到现实情况。

4、言语生效原则

在交际中,发话人的话语一部分用于交代行事任务,另一部分用于调节各种变量关系,以改善受话人心理,使其处于一种 “乐于行事”的积极心理状态。科技英语翻译要求语体正式,用词庄重,语句大多复杂。但应适度,避免过多使用语义繁杂、模糊、过于正式的词或结构。否则,文章晦涩、迂腐呆板,有不良文风之嫌。

例3. The brain child of two students has become a billion-dollar company and one (Google) of the best-known trademarks in the world.

译文:当初两个学生的一个小点子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谷歌也成为全球著名的商标之一。

5、从众原则

为了实现言语效用最大化,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从众准则,译者应与时俱进,尽力避免那些陈旧的套语,采用简明经济的现代语言风格。可通过介词、分词短语或名词化结构等词汇手段,或通过平行、省略等句法手段缩短句子长度。

例4.In case of electronic scanning the beam width is broader by a factor of two.

电子扫描时,波束宽度展宽一倍。

三、结语

简洁是语言的灵魂,科技英语一直属于比较晦涩难懂的专业领域,掌握语言的经济性几大原则,可以促使译者更好的推广科技,达到更好的读者效果。

本论文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ZY-1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建玲. 经济原则视阈下英语科技论文语言特色与写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12, 25(2).

篇8

摘要: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得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味、有惑”。学习数学中简单图形的美,使学生感到学习“有味”。通过发现数学中的和谐美,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发现数学中的残缺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有惑”,激发学生想学习下去的欲望。

正文: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和学好数学的保证。学生怕学数学,甚至是讨厌数学,症结就在于对数学缺乏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得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味、有惑”。因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利用数学中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一直都在探讨这样一些问题:如何用数学美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究竟美在哪里?我认为:数学美在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简单美、和谐美和残缺美。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得十分中肯:“到底是什么使我们感到一种解法、一种证明的优美呢?那就是各部分间的和谐、对称与恰到好处的平衡。”我发现若能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其中的美,特别是若能用数学美来解答数学问题,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学习数学中简单图形的美,使学生感到学习“有味”。

1、优美的图形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如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上)第一章P13第六题: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一两句诙谐的解说词。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并相互交流,然后对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并评奖。如“战车”、“风筝”、“夕阳夹山”、“倒影入溪”等许多构思巧妙、意义丰富的图形加上诙谐的解说词,让同学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为用简单的几种几何图形也能构成美丽的图案而感到惊奇,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对称均衡的数学图案设计,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对称图形,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美好。很多的对称图形是前人或现在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其中的精品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图形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使我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还使我们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一些题目,从对称的角度去思考,可以使问题得到巧妙的解答。

二、通过发现数学中的和谐美,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

数学学科从定义、定理、公理、性质、公式以及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来看,表面看来是独立且毫无联系的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特别是由数学的对称性、统一性所表现出来的和谐性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比如在教学华师版初一数学(下)等腰三角形一节中“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时,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中,知其一可说明另二。学生掌握这一定理也就容易多了。又如在平行四边形一章中,几种四边形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认识从一般的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到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变化过程,对于学生认识几种图形,减轻学习中的负担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发现了所有平行四边形间的变化过程、掌握这一类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也感到了学习乐趣。

三、发现数学中的残缺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有惑”,激发学生想学习下去的欲望。

篇9

关键词:江西婺源 和谐 居住环境 自然美

一、和谐居住环境释义

和谐居住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共栖的存在形式。在人类与大自然磨合的进程中,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人类不断总结经验,沉淀文化,最终产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使得我们的环境与功能、色彩、材料、技术和生态等各要素融为一体,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和谐美的生存环境(如图1)。

几千年来,中国在园林住宅环境设计思想上始终不渝的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主张美源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艺术效果。在我国当前的自然山林中,婺源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拥有“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是似带,村外水如环”的乡村形象(如图2)。这种形象真正体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和谐居住环境评判标准

1 符合功能和谐的要求

一切设计创造首先要满足人的需求来适配相应的功能,即实用功能。在实用功能不断被完善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能妥善处理人工环境与内部机能之间的协调关系。我们在进行环境设计的同时,必须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实用功能的统一与协调,力求实现功能和谐的居住环境。

2 符合文化和谐的要求

居住环境的文化的和谐主要体现在环境与人的行为过程之中,并以不同的角度与方式从空间形态、比例、尺度、界面、色彩以及细部的表达来传递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居住环境是文化内涵的综合体,是自然环境的建筑风格、社会风向、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等所构成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居住场所。居住环境的和谐文化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演绎的过程,能使居民恢复对生活的记忆和体验。环境文化的和谐可以很好的提高居民的自觉意识,同时,文明的活动也会促进环境和社会风尚的提升。因此,文化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符合生态和谐要求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居住环境的生态和谐要求人与自然共生栖,应该把自然中的山、水、植物、和空气等自然元素带进集中设计领域,使人工物能融入自然风景之中。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是实现生态和谐的必经之路,生态和谐的居住环境能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对情感的寄托,人们也只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美。

三、江西婺源民居和谐的本质

就婺源和谐居住环境而言,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本质,即人工物质与自然物质,自然物是一种为组成环境的物质因素,即自然物和人工物,自然物有空气、阳光、及霜、雨、雪、气候、水、土地、植被等组成。但,由于婺源独特的自然环境,也铸就了婺源民居环境的不同性格,这也是婺源民居建筑独特性所具有的基础。人工物是指被人工改造、加工和制造出来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灯具、休闲设施、小品、雕塑、家具器皿等。另外,物质还表现在婺源人民千百年来与自然环境的磨合中,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与生产技术工艺进行物质改造与创造,结果仍以实用为主要依据,并以物品、空间、场所等形式产生,同时,也真实记录了婺源人民在历史的发展中所经历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如图3)。就环境设计来讲,精神、文化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必然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因而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材料、工艺、技术、生产方式、设计美学的运用会有所不同,创造出来的人为事物也是多元化的。如在婺源围绕“和合”精神的对联每家每户随处可见,在民间楹联中不少都体现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在社会交际上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民居环境和建筑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特征。我国“堪舆学”当中的堪舆工具“六壬盘”和“风水罗盘”,就是时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是将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模式化和仪轨化。风水将吉祥的地方称为“穴”,穴的山环水绕,名堂开朗,水口含合,水道绵延曲折;追求环境的会和封闭和完整均衡,背阴朝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爽垲高敞等等都是古人为美化生活、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所做出的构想,也是物质与精神统和谐的具体体现。

四、江西婺源乡村之美的体现

婺源坐落在江西省东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婺源民居以粉墙黛瓦和极具地方特色的马头墙为特征,建筑与环境体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色,整个居住环境清新质朴、幽雅宜人,极其适宜人的居住(如图4)。婺源乡村之美主要体现在和谐美、健康美、文化美、生态美几个方面。

1 和谐美

这里所指的和谐是人们对大自然的依靠以及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相互磨合,最终形成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大和谐。就婺源民居而言,其内部结构大多采用木质材料制成,这种做法是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所决定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建筑的砖瓦一直是防雨、防晒、防火的最佳建筑材料,但在江南水乡领域里并非是最完美的和唯一最适合的。针对南方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木质材料在室内的大量应用不仅减轻了江南雨水过剩时所带来的潮湿,也为冬季的寒冷添加了少许温润(如图5)。另一种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南方雨水充沛,植被丰富,能够便捷的提供各种木质建筑用料。在部分有富裕人家的梁柱上刻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图样,普通人家的建筑在窗、门上或周边也有各种花纹雕刻。这种建筑做法和装饰无不体现出婺源民居在文化、物质、精神上的和谐与统一的本质内涵。婺源有着古老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有着承传和发展的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居住环境设计中还应该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与统一。

2 健康美

婺源具有一尘不染的天空,涓涓不息的河流,悠闲适静的村落,最具独特的是有着被茂密的天然森林覆盖的自然环境。这是婺源人与自然美的体现。这种温馨祥和的大气环境滋润着每一个当地的居民,使他们不仅在平日里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悄悄地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最优质的空间环境条件。健康是生存之本,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才是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对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空间和心理需求有一个详细的认识。当然,健身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现代社会人们高频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十分缺乏运动已是事实,我们的居住环境应以构建能够满足居民锻炼的空间和配套设施的需求为基本标准。噪音会使人烦躁不安,引起人的疾病。因此,婺源民居环境中灿烂的阳光,潺潺流水的河流,无噪音污染的环境,合理的活动空间和绿色的自然条件都是此地人们身心健康美的重点所在。

3 文化美

居住空间环境通过文化内涵形成其建筑风格与空间分布特点、并体现社会风尚。文化由审美情趣、民俗传统、自然条件等构成。如婺源建筑的“马头墙”是在居住场地并不宽松的条件下,山村居民为防止火灾扩散所采用的屏蔽手段,由于这种独特的功能,后来演变成为徽派建筑的特征之一。粉墙黛瓦也是婺源建筑环境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婺源自然村落当中,每个村落都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色彩以及细部精雕细刻的花纹表达传递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已渗透到环境与人的活动中。婺源的文化使婺源人更加热爱自然、热爱他们的家园,并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也会促进社会环境的改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支配着人们的精神,也支配着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是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4 生态美

生态气息浸入了婺源的村落文化,使当地群众自古就有了朴素的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加上政府的提倡和引导,使婺源的生态环境得以良好的保护,青山碧水与镶嵌在绿色之中的民居形成了天然的美丽图画。而层层的梯田、乡土的气息,加上连天的阴雨捶打后的油菜花,都给人以崇尚自然的唯美心理。这样山清水秀、百花招展的景色与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终究让人深刻难忘。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西蒙德先生认为“应该把自然中的山、峡谷、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设计领域,细心而有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婺源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这也是当前居住环境设计中应值得借鉴的“宝典”。同时,从这些美丽的自然村落当中我们也能得知,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对情感的寄托,只有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美(如图6)。

五、婺源和谐居住环境的启示

婺源民居环境和谐美给了我们新的认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本着对历史、社会和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握时代特性,不断继承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探寻居住环境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居住环境和谐美的营造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的规则,需要自然活泼、富有创意的设计思维,同时,也要处理好各种植物巧妙的搭配,与阳光、空气的融合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空间效果,不但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充满文化内涵与和谐的氛围,而且具有健康美的保证与生态美的纯真。当然,现代社会已经是经济高度集中、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但能源、土地等有限的资源却及其紧张,在这种条件下,节能、智能化、环保等问题,仍然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婺源民居和谐环境美启示我们居住环境设计的和谐性集中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

篇10

表现形式

句式和谐。这类标题往往主题形式“固定”,像填词一样“填题”,旨在以连贯性的标题形式表现连贯性的新闻内容。此类标题貌似重复,却无重复之感,因为形式与内容融注在一起,较完美地统一起来。如《洛阳日报》2005年3月11日第8版文体新闻横版并列的两个标题,都呈现出“人名+很+形容词”的句式:

郎平很苦恼(主)

但表示对假新闻并不准备去什么人(副)

陆毅很坦率(主)

称郭晶晶气质独特但不适合娱乐圈(副)

这两个标题既准确地诠释了新闻事实,又生动形象、和谐统一,给人带来巧妙、整齐的美。

词语和谐。这类标题往往用相似的词语,比如《洛阳日报》2005年3月4日第8版文体新闻栏目一组体育新闻的标题:

说“吹”也不“吹”(主)

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任务是夺取奖牌 和说有压力但很合理(副)

不“吹”就不“吹”(主)

科利纳将从裁判岗位上退休(副)

想“吹”也能“吹”(主)

德国足协拜仁赢了对手七个球(副)

围绕“吹还是不吹”展开,第一个和第三个,“吹”指“吹牛”,中间的“吹”是“吹哨”,形象地指裁判生涯,与新闻事实巧妙结合,显得和谐自然。

语言特点

使用方言。这类标题常用方言,给人以亲近感。如《洛阳日报》2005年3月15日第8版文体新闻的一组标题:

俺幸运,俺靠裁判赢了球(主)

意甲联赛尤文图斯战胜切沃(副)

俺无奈,俺想夺冠真困难(主)

西甲联赛皇马被巴塞罗那拉大距离(副)

俺窝火,俺争榜首输了球(主)

德甲联赛拜仁输给沙尔克04(副)

相同的句式,在句式和谐的同时用北方方言中的“俺”代替了“我们”,既生动诙谐,又给人以亲切感。

使用口语。这类标题常常使用口语,既简洁又醒目,《洛阳日报》2005年7月7日第8版文体新闻栏目一组体育新闻的标题,横排三个并列位于栏首,引人关注:

跑起来,真快(主)

刘翔在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夺得110米栏冠军(副)

跳起来,真高(主)

伊辛巴耶娃打破女子撑竿跳高室外世界纪录(副)

踢起来,真顺(主)

足球中超联赛黄鹤楼轻松战胜金德(副)

再如《洛阳日报》2005年6月2日第8版横排的一组标题:

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大连站比赛“三连胜”,中国姑娘――(引)

乐呵呵 进四强(主)

国青足球队热身赛2∶1击败拜仁预备队,中国小伙子――(引)

美滋滋 增信心(主)

在法网公开赛女双比赛中未能闯进四强,李婷孙甜甜――(引)

意切切 止了步(主)

上述标题句子短、节奏快,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力,好读、易记。

使用流行语。这类标题往往使用流行语,既恰当地诠释了新闻事实,又增添了新闻的时效性,如2006年2月22日《洛阳日报》第8版竖版的文体新闻:

赛得那是相当出色(主)

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中国韩晓鹏名列资格赛第一(副)

滑得那是相当美妙(主)

俄罗斯选手获得花样滑冰冰舞冠军(副)

打得那是相当勇猛(主)

女子冰球赛加拿大队成功卫冕(副)

以上标题主标题虚,副标题实,主标题都有“相当”这个春节晚会上小品中使用的带有幽默意味的词语,既有情趣,又引人联想。

使用对比。这类标题既和谐,又形成对比,巧妙地设置词语的对比组合或句子的对比排列,来突出两种对立的或有差别的事物,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此可看出倾向性。如《洛阳日报》2005年3月28日第8版文体新闻栏目一组文艺新闻的标题:

这《功夫》才算真“功夫”(主)

周星驰的《功夫》获得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副)

这“功夫”不算“功夫”(主)

《神雕侠侣》剧组发生群殴事件(副)

变化

套餐式标题在给我们带来和谐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变化的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内容相似、句式相同,但语言有变化。如《洛阳日报》2005年4月16日第8版文体新闻栏目一组体育新闻的标题,意思都是赞扬体育选手水平好的,但用语不同:

众打得真不赖(主)

我选手在世界杯射击赛韩国站比赛中已夺五金(副)

这丫头打得就是棒(主)

王莹在女子跆拳道世锦赛上夺得金牌(副)

再如《洛阳日报》2006年1月21日第4版文体新闻栏目一组体育新闻的标题,根据新闻事实,意思相近,但程度不同,用语也不一样:

嗬,这帮丫头还行(主)

中国两对选手闯入澳网女双十六强(副)

嘿,这群姑娘真棒(主)

女足四国赛中国队击败挪威队(副)

啊,这个小子就中(主)

NBA全明星投票姚明继续领先(副)

这样的标题,意同而词不同,既给人带来整齐的美,又带来变化的美。

形式的变化。版面的设计依内容而定,套餐式标题也要内容适宜,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套餐的表现是变化的,有时是一个版面的一部分,如《洛阳日报》2005年7月18日第8版文体新闻栏目一组体育新闻的标题,竖排三个位于栏右,整齐、醒目。

先挨一“闷棍”(主)

新一届中国女足首次亮相输给澳大利亚队(副)

难吃软“柿子”(主)

足球中甲联赛建业队被弱旅长波队战平(副)

放飞熟“鸭子”(主)

足球中超联赛现代队最后时刻被金德队逼平(副)

有时是一个版面,如2006年1月19日《洛阳日报》第8版左边排的体育新闻的标题:

夺得冠军让人乐(主)

中国队卫冕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副)

打出好球让人喜(主)

澳网女双比赛中国两对选手晋级(副)

屡战屡败让人忧(主)

CBA常规赛河南队输给辽宁队(副)

右边排列的是娱乐新闻:

演部好片让你看(主)

梁朝伟将在《梅兰芳》中出演梅兰芳(副)

拍部好剧让你赏(主)

电视剧《妈妈再爱我一次》有望荧屏催泪(副)

拍组好照让你瞧(主)

林志玲一组模仿好莱坞巨星的时尚照曝光(副)

套餐式标题,有时是横向排列的,有时是竖向排列的,没有定规,要依据版面、内容而定。

套餐式标题讲究整张报纸风格一致和整块版面上下呼应、左右呼应、一题之内呼应。报纸艺术始终要注意和谐。

发展

套餐式标题由于其醒目、整齐,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已不单纯停留在娱乐新闻或文体新闻的层面,还扩展到其他的版面,如由文体新闻延伸到社会新闻,如2006年2月28日《洛阳日报》第5版竖版围绕下雪采写的一组社会新闻:

天冷了,防感冒

下雪了,菜价涨

降水了,好造林

2006年3月7日《洛阳日报》第2版的一组新闻:

“无钱养兵,没兵打仗”(引)

科技兴农如何兴?(主)

“治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引)

农村医疗怎么“治”?(主)

治理“垃圾里的村庄”(引)

农村环保做哪些?(主)

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引)

“根本消除”需什么?(主)

教育投资增加1元GDP增加3元多(引)

农村教育“差”什么?(主)

“电视哄眼球,酒桌上炕头”(引)

农村文化“缺”在哪里?(主)

这些标题抓住人们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用问题式标题,同中有异,既有整齐和谐之美,又有变化的美。引人关注的同时,让人思索。

套餐式标题不局限于《洛阳日报》,《大河报》等也有这样的标题,如2005年10月14日《大河报》A22竖版的娱乐集装箱:

电视剧用方言 不行!

藏明星身份证 违法!

孙燕姿结了婚 谣传!

陈慧琳已同居 谣传!

中国美谁夺魁 赵薇!

《大河报》2006年3月27日A17版左边:

提要标题:明星过生日差别咋恁大呢?

“盒饭”礼物 花样百出

敏佳雅莉到场祝贺(引)

何洁相当高兴(主)

恋情终结 孤单相伴

信口开河 被骂(引)

梁咏琪相当郁闷(主)

右边:

感觉被忽悠了(主)

《断臂山》配角索赔千万(副)

公鸭嗓尴尬了(主)

张柏芝假唱出演周璇(副)

红包还是收了(主)

小S前日补办婚宴(副)

再如《大河报》2006年4月1日A17版文化新闻的一组标题:

这事儿新鲜!(主)

浙派画家评比学超女(副)

这事儿尴尬!(主)

“二人转”西安玩不转(副)

这事儿稀罕!(主)

活性炭材料可做工艺品(副)

再如《大河报》2006年4月8日A12版的两则新闻:

本报关注引起重视――拆了!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向本报答复,居民投诉的冶炼厂主要设备已拆除

《乡、村干部酒后误砸农妇家?》・追踪 撤了!村支书受此处分,乡综治办主任

套餐式标题无疑能增强标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此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吻合,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为形式而形式,更不能因形式而损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