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8 18:1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波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波的诗歌

篇1

钻石世家:是致力于推广高品质钻石及文化的珠宝品牌。其拥有全球独家专利的极慕之光钻石,创新钻石切工使钻石火彩达到最高级,在行业内首创以立体化视觉体系来评估和鉴定钻石的先例。

一、经营范围不同:金伯利主要经营钻石类,钻石世家经营类别为珠宝品牌;

二、切割工艺不同:金伯利采用世界顶级的比利时完美切割工艺,钻石世家拥有独家专利的全新钻石切工工艺。

篇2

从去年9月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波让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温州模式”走下了神坛。当外界为“温州模式”是否终结、温州金融改革何去何从而争论不休时,当地人却更关注一场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疾风骤雨式改革。

2010年7月,陈德荣调任温州市委书记,上任伊始便开始推行一系列铁腕改革,从土地清理整顿、大拆违到环境再造。与温州人早已习惯的“无为而治”截然相反,陈德荣“积极有为”的鲜明风格被当地人称为“陈氏改革”。“‘无为’和‘有为’不是绝对的。以前温州崇尚‘无为而治’,但在当前产能过剩、迫切需要推进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政府必须提供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环境。”

然而,改革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转型必然伴随着阵痛。反对者认为“陈氏改革”是压垮温州民营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支持者认为陈德荣“敢于向既得利益者叫板,敢于革除恶习劣行”。在争议与痛苦焦灼中,陈德荣能否带领这座久负盛名的城市浴火重生?

“无为”变“有为”

“刚来的时候感觉像印度的新德里,与人们想象中的温州城市形象差距太远了!”虽然陈德荣以前在嘉兴做常务副市长的时候就来温州招过商,但真正主政温州后才感觉这座城市“盛名之下已其实难副”。而与表面上看得到的脏乱差相比,一些深层次的危机正在酝酿。

2010年,温州人均GDP仅列浙江省第9位,倒数第3,发展水平指标和发展速度指标分别居倒数第1和第2位。同时,城市低小散与产业低小散问题相互强化,本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一直没有起色。虽然温州有40多万个企业法人单位,但大型企业仅有18家,中型企业也只有599家,剩下的99.5%都是低端的小微企业。

“很多企业在温州本土只有十几二十亩地,但在外面却有几百上千亩的园区,企业稍微长大一点就被招商走了。从而使温州成了中小企业的孵化器,本地留下来的都是低小散企业。”在陈德荣看来,企业就像一条船,市场环境就像大海,船小固然好调头,但小舢板经不起风浪,稍微有点风浪就容易翻船。

对于这一轮温州民间金融风波,陈德荣认为,实际上“跑路”的老板大都是外地的,因为本地老板完成原始积累后,都到外地去发展,然后把本地的烂摊子一脚踢给外地的工头。而这些人并没有诚信的操守,一遇到金融风波就溜之大吉,留下农民工欠薪、下岗稳定问题需要当地政府来处置。

“温州现在已是相对欠发达地区,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过不了多久就有可能成为浙江省最不发达的地区,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所铸就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是极不相称的。”在陈德荣看来,浙江近年来发展速度已排在全国后列,而温州则排在浙江的后列,“长此以往,情况非常不妙”。

“这还是‘温州模式’吗?还是温州形象吗?后面还能再退吗?我们现在已经被逼到墙角,退无可退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知道奋起,还是陶醉于过去,沉湎过去的辉煌,用不了多久,恐怕现在世人瞩目的温州将会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将会再被人们当成欠发达地区。”在全市干部大会上,陈德荣大声疾呼,“温州该醒一醒、紧一紧啦!”。

2010年9月初,一次看似平常的党政考察之行,拉开了温州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序幕。陈德荣带领全市上千干部赴天津、唐山学习考察。环渤海湾的强势崛起,天津速度、唐山效率,触动着温州人的神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温州确实落伍了。”

紧接着,陈德荣又发动当地媒体推出“十问温州”系列报道,“为什么我们经常慢半拍?我拿什么吸引你的目光?为什么我们难以远航?……”从而彻底揭穿温州发展的老底,为改革的推行形成了空前的舆论压力。

“‘温州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强大的优势。但任何一种模式,如果固化不变,就会失去内在活力,甚至可能会对发展形成障碍。”在陈德荣看来,随着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靠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如果没有政府“有为”,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环境平台,就不可能有温州模式的再创新。

“尖刀推进”

“为什么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温州在这次金融风波中表现得更强烈、涉及面更广、时间也更长?”陈德荣认为,温州经济深层次的还是实体经济问题。由于环境和体制原因,长期以来要素集聚能力不强、投入不足,始终处于十几年前的低小散状态,产业空心化在这次金融风波中集中体现出来。

2001—2010年,温州全社会平均投资率为34.1%,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平均投资率高达70%,而温州是31.8%,全国一半水平都不到。在陈德荣看来,温州发展滞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投入不足,“今天的投入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效益。一个地方如果长时间缺乏投入,整个发展的后劲就会丧失,近期发展也难以保证。”

陈德荣到温州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温州土地非常紧缺,工业用地价格是浙江省最贵的,但全市有10.7万亩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相当于5年的土地指标没有供出去、用起来,“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篇3

(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以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为标准,选取我国每年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额、短期存款占长期贷款比作为实证变量,首先进行ADF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接着采用约翰森协整检验进行协整分析,证明了商品房销售价格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最后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证明商品房销售价格与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以实证结果验证了房地产价格波动能够通过银行信用渠道以及银行流动性渠道影响金融稳定,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稳定;房地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银行流动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25

1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分析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传导途径很多,这里着重分析银行信用渠道以及银行流动性渠道。

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是金融不稳定的根源。中国是银行主导型国家,房地产发展及其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短期融资主要是依赖开发贷款,而长期靠按揭贷款。经济繁荣使房地产价格上升,增加借款者的净资产值,既增强借款者取得银行贷款的能力,又使银行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也增强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资产负债表的改善使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效应放大,从而出现信贷扩张,信贷繁荣使银行存在内在危机。

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不仅取决于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的匹配,更取决于其资产负债的结构和质量。就银行内部而言,由于存在产生不正确的资产选择和信贷决策的缺陷,因此会造成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居高不下,容易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从而银行流动性受到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主要是通过对银行存贷款期限造成错配来影响银行流动性。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银行信贷的扩张必然导致房地产投资(一般为中长期贷款)在资产业务中的比例增加,一旦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房地产贷款期限被拉长甚至难以收回,即使银行债务期限不变,也加剧了存贷款期限错配风险,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

2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实证分析

2.1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本文以房地产价格为自变量,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房地产经济波动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房地产业从1998年开始发展,本文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98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的季度数据,用Eviews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对于房地产价格的衡量,通过各季度房地产销售额与销售面积计算得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用HP表示)。

2.2实证检验

首先,在进行计量分析时为消除房地产价格HP、金融机构贷款额L、房地产信贷暴露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两个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三个新变量LnHP、LnL、LnTTRatio。其次,针对银行流动性渠道。在进行计量分析时为消除房地产价格、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短期存款占中长期贷款比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再差分,得到三个新变量LnHP、LnLL、LnCDRatio。处理结果,2000年以来,除银行存贷比外,我国上述各变量都处于上升趋势,时间序列LnHP、LnLL的变化特征很相似,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很可能具有趋同性。

2.2.1协整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样本期间,变量LnHP、LnL、LnLL、LnTTRatio、LnDRatio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为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使用eviews7.0对变量进行检验。再对变量用OLS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长期协整关系方程。

对第一组变量LnHP、LnL进行协约翰森整检验结果如下:

由检验结果中prob.值均小于0.05,知LnL与LnH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方程进行ols参数估计,回归整体方程为:LnL=-1.42658437607+1.69701720627×LnHP

(-1.871953)(17.77149)

第二组变量LnHP、LnTTRatio进行协约翰森整检验结果(图略)如下:

由检验结果中prob.值均小于0.05,知LnHP与LnTTRatio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方程进行ols参数估计,回归整体方程为:LnTTRATIO=-28.3733095785+3.29582232461×LnHP

(-7.360639)(6.82353)

由以上结果可知回归方程协整系数分别为1.70、3.30,表明房地产价格每增加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额增加1.70个百分点;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增加3.2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信用的影响很大。

同理针对银行流动性渠道,对相关变量LnHP、LnLL、LnTTRatio的相关序列进行协整检验,若存在协整关系,则使用EVIEWS7.0软件估计出协整方程。结果(截图略)如下:

LnLL=1.38205377308+0.139281672222×LnHP

LnCDRATIO=6.82875146252-0.793119052981×LnHP

由以上两个方程可知,回归方程协整系数分别为0.139,-0.793,表明房地产价格每增加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额将增加0.139个百分点;短期存款占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将下降0.793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也较大。

2.2.2因果检验

使用eviews7.0对LnL、LnHP、LnTTRATIO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中房地产价格上涨是引起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增大的格兰杰成因,反之不成立。金融贷款余额与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不成因果。

同理使用eviews7.0对LnLL、LnHP、LnCDRATIO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截图略),房地产价格上涨是引起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额增加、银行流动性减弱的格兰杰成因,反之不成立。金融机构贷款额增加是引起银行流动性减弱的格兰杰成因,反之不成立。

2.3实证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房地产价格每增加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额增加1.70个百分点;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增加3.29个百分点,成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扩大,银行存贷期限错配的增加,使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恶化。同时,房地产价格每增加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额将增加0.139个百分点;短期存款占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将下降0.793个百分点。因此,前文提出房地产价格波动能够通过银行信用渠道以及银行流动性渠道影响金融稳定这两个观点得到证明。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发多元化展房地产融资渠道,分散信用风险。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过度依靠银行信贷支持,很容易借助银行信贷扩张来扩大房地产泡沫,所以应该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拓宽其融资渠道。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这一途径,发挥其积极的融资方式并使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是 规范银行贷款,减小流动性风险。银行应该适时、适势、适度的调整房地产贷款量,完善银行治理结构、金融监管和金融生态;最后是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银行、房地产企业和居民都才会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王锋,李宇嘉.我国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稳定[J].财贸研究,2008(5).

[2]柯异沛,黄静,屠梅曾.房价波动、信贷扩张与金融稳定[J].上海管理科学,2011(8).

篇4

【关键词】震荡市 波动率 基金持股比例 羊群效应 噪声交易

由于在股市趋势明显和趋势不明晰的不同市场环境里,偏股型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行为特征都存在不同的差异,造成由不同类型截面的股票样本统计出的股价波动率和持股基金占比的关联关系可能会不同,本文主要对我国股市中相对趋势不明显(震荡状态)的季度内股价波动和持股基金占比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

一、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借鉴回归研究方法,对各季度基金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波动的截面数据予以检验。

样本数据的选取,标准是选取了基金历年重仓股,剔除基金持股比例过小的股票,并选取在样本期间内一直存在的股票,可以避免新上市公司股价的不稳定影响。开始经过对比遴选,选中108只股票为研究对象,后来由于某些公司停盘时间超过一季度等原因,造成季度波动率缺失,故剔除了电广传媒、上海家化、双汇发展、长江电力、盐湖股份、豫园商城、农产品六支股票。最终选取了剩下的102支股票作为样本研究对象。

样本数据的选取时间,首先要用2008年2011年沪深300指数的月度K线走势图将股价相对趋势明显与股价相对趋势不明显的阶段区分开来,然后选取股票市场处于震荡市无明显趋势时期内的样本数据,具体时间段是2010年1季度、4季度、2011年1季度、2季度。

本文使用选取的样本股票,建立截面回归模型对样本股票(每季同样102支股票)的季度波动率及持股基金占比进行横截面的回归分析。具体数据的回归分析采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二、截面回归模型

我国股市趋势性不明显(震荡市)状态下股价波动和持股基金的关联关系可建立如下截面回归方程:

模型1:LN(BDL)=a+β×LN(JJZB)+y×LTGM+ε

股价波动率(BDL),采用季度内股票的日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基金持股比例(JJZB),采用季度末所有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市值占该支股票流通市值的比例。流通股规模(LTGM),以样本股票在季度末的流通股本数量来表示。其中股价波动率(BDL)为被解释变量,基金持股比例(JJZB)为解释变量,流通股规模(LTGM)做为控制变量,为随机误差项。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论及相关分析

从上表的回归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在我国震荡市场无明显趋势的2010年1季度、4季度、2011年1季度、2季度四个截面中,基金持股比例的系数β都显著为正值,说明在这几段无明显趋势的盘整时间段内基金持股比例与该支个体股票的收益波动率出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在整体股市处于无趋势盘整阶段当中,如果偏股型基金在某支个股里的持股比例越多,这个股的波动率相对较大,而如果偏股型基金在某支个股里的持股比例越少,则该股的波动率相对较小。例如在2011年1季度中的由102只样本股票模拟出的一支个股,每增加1个单位的基金持股,将增加0.05884单位的个股波动率。对比观察这几个无明显趋势不同时点的截面,发现其回归系数正负方向都相同且数值接近,反映了拟合的合理性,更验证了无明显趋势(震荡市)下基金持股比例与该个体股票的收益波动率的正相关的关系。可见,在股市无明显趋势的盘整时段内,偏股型基金的持股加剧了个股股价的波动,并未能起到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

究其原因,一是基金长期价值投资部分在市场升降趋势尚不明朗的中短期里,较少受到管理资金减值的压力的影响,中期发现价值洼地的机会也不如在上涨趋势里得到更多认可,表现相对不活跃。二是由于行情尚不明朗,而基金经理们往往面临基金评价体系的压力,造成基金经理为了追求业绩,更多采取短期投机策略图利,资产配置变换加快,追涨杀跌,投机仓位的上升必将成为持股波动率增大的动因,同时部分基金经理为了应付业绩排名的风险,在市场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容易受到其他明星基金经理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做出不适宜自己基金状况的买卖行为,从而使得在盘整过程中的基于绩效和声誉的羊群效应更加明显。三是在无明显趋势盘整阶段的短期投机盛行,以及羊群效应对其的趋同和放大作用必将增加个股的波动性,从而影响了市场的稳定性。四是震荡市下散户进行更多的基于虚假噪声的交易,诱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采用更多的短期投机交易获利,而这些短期投机交易则引发更多的噪声,也加剧市场的波动性,破坏了市场的稳定性。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欧洲

林业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63-07

自从1787年第一所林业学校在德国创办以来,欧洲林业高等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中国的林业高等教育诞生于1910年代,也有100年历史。本文从比较的角度综述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林业教育的创新思维和改革趋势,以期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资料。

一、博洛尼亚进程

(一)博洛尼亚进程的要点

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是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和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前者之目的是使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而后者之宗旨是改革欧洲大陆仍然支离破碎的高等教育系统,使之成为一个更强大和更综合的知识经济型教育系统。1998年法、德、意、英四国教育部长聚集法国索邦大学,签署《索邦宣言》(SorbonneDeclaration),提出构建一个更兼容和竞争力的欧洲高等教育系统,同时又保持丰富多样的教学风格与高等教育文化,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一年后,欧洲29国教育部长在博洛尼亚协商,签署《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并达成六项行动目标:(1)建立易读、可比的学位系统,通过实行“文凭补充说明”(DS),促进欧洲公民就业,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竞争力:(2)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的两阶段大学学制;(3)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CTS),促进最广泛的学生流动;(4)打破壁垒.促进自由流动的有效实现;(5)通过开发可比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方法,促进欧洲合作;(6)在课程开发、机构间合作、培训与研究等方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欧洲维度(European dimensions)。

《博洛尼亚宣言》以来,参与国教育部长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博洛尼亚进程,不断推出新举措,发表公报:(1)2001年布拉格公报,强调博洛尼亚进程三要素,即发展终身学习,促进高等学校和学生参与,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2)2003年柏林公报,提出建立学校、国家和欧洲三级质量保证制度,在2005级毕业生中实行免费文凭补充说明,将博士研究生学制纳入博洛尼亚进程;(3)2005年柏根公报,强化社会维度并消除互动壁垒,优化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制定符合欧洲高等教育地区的国家证书资格框架;(4)2007年伦敦公报,创立欧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要求报告消除教师和学生互动壁垒的国家行动,制定和优化有关强化社会维度的国家战略;(5)2009年鲁汶公报,要求各国制定切实的目标,扩大总体参与度,提出到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地区有至少20%的毕业生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将终身学习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

十年来,博洛尼亚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构建了“博洛尼亚三循环结构”。多数国家建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结构,明确了学位授予资格,有关学士学位资格。24国要求3学年180学分。13国要求4年240学分,有关硕士学位资格,26国要求2年120学分,有些国家要求1.5年90学分或1年60学分;总体上看,两阶段学制有3种模式:18个国家采用180+120学分(3+2学年),俄罗斯等6个国家采用240+120学分(4+2年),西班牙等4个国家采用240+60/90学分(4+1/1.5年)。

2 起用了“博洛尼亚工具”。该“工具”是指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CTS)、文凭补充说明(DS)和国家证书资格框架(NQF);24国的多数高校采用了ECTS工具,25国所有学生实行了DS工具,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区证书资格框架(FQ-EHEA)正式起用,NQF也有所推进,但进展缓慢。

3 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和标准。22国建立了国家质量保证机构,2004年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联合会(ENQA),2008年启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认定了10个国家的17个非政府、非高校质量保证机构。

4 提出了社会维度的概念。明确了贫困、残疾等非代表性社会群体的定义,出台了保障非代表性社会群体享有高等教育权利的措施,监测了高等教育中的非代表性社会群体。

5 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国在校大学生数增加20%以上,亚美尼亚、立陶宛等国家的学生数翻了一番;马其顿、捷克、意大利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数目增长率达100%。

二、欧洲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世纪之交,欧洲高等教育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1 学制整合统一与特色多样的矛盾

欧洲各国国情复杂,高等教育权力收放不一,学制多元化明显。如德国的五年制vordiplom(等同学士学位)+Diplom(等同硕士学位)学位制度,按博洛尼亚协议必须废除。

2 大学自治与外部影响的矛盾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一直是欧洲大学精神的核心,随着博洛尼亚进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弱化,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将对高等学校产生深远影响。

3 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矛盾

据弗莱堡大学的毕业生调查,林业专业毕业生职业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林业、木材工业、科研和教育部门,还涉及咨询服务、IT行业、开发合作及其他更远的行业,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林业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4 丰富教育资源与生源减少的矛盾

根据WIKPEDIA网络百科全书所列《林业大学和学院》,欧洲有116个林业院系,林业院系较多的国家有芬兰(12个院系,下同)、英国(11)、德国(9)、意大利(8)、土耳其(8)和俄罗斯(8)等,然而,欧洲青年学生学习林业兴趣下降,生源萎缩。在学制、体制、专业与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二)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欧洲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但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虽然林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1%,但提供大约四千万个就业机会,约占欧洲总人口的5.5%。虽然林业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存在,但林业教育史却只有200多年。林业一直是欧洲大学有吸引力的学科专业。然而,世纪之交的高等林业教育却面临危机和挑战。

1 森林资源管理的内涵已拓展

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已向自然资源管理拓展,上世纪后半叶,自然资源管理经历了传统、过渡和人与生态系统关系三个发展阶段(表2)②。由于生态系统价值和利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林业工作者需要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调整他们的专业角色和职责,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作相应变化。

2 可持续新概念的冲击

《布伦特兰报告》定义的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新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和文化领域,传统林学课程强调经济、生态和技术,现代林学不得不引入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课程。

3 技术平台在提升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地渗透到其他学科专业,GIS、GPS和RS“3S”技术在森林调查与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在林木品种更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生层次的林学类课程不得不引入信息与生物技术课程。

三、欧洲高等林业教育改革趋势

(一)加强林业专业与课程改革

1 不断拓宽学科专业面

随着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拓展,管理不只为生态系统或为人类,而是为其复杂、多样、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关系,林业工作者需要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调整他们的专业角色和职责,林业专业范畴也越来越广泛,如维也纳自然资源和应用生物学大学,设林业科学、木材与纤维技术、环境与生物资源管理学士,以及山地林业、山地危险工程、林业科学、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木材技术与管理、环境与生物资源管理硕士;哥廷根大学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学院,设置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分子生态系统科学学士,以及热带与国际林业、森林经理与利用、森林保护、木材生物与木材硕士。

2 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在理念层面,课程改革有新思维。弗莱堡大学在环境治理国际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中,采用了“适当性、多元化、适应性、理论论证和实验过程”五条课程设计标准,确立了“认识――理解――管理”三重结构的课程设置策略(表3)③。在实践层面,课程改革有新经验。慕尼黑工业大学重构了四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具有以下特点:通过优化专业实用性、教学服务、校园设施等措施,体现专业吸引力;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和新课程开发,体现就业竞争力;通过吸引国际学生和客座教师,体现国际化;通过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配置,体现多学科交叉;通过长远发展观的树立,体现可持续原理。培养方案重构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持续资源管理理学硕士在校生规模逐步扩大,2001年以来招收了60个不同国家的300名学生④。此外,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课程改革也有积极效果,教师反映积极,基础课教授有机会教授硕士阶段高级课程,教师有机会招收有工作经历的硕士。

3 举办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既是欧洲一些大学的教育传统,也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新要求。举办暑期学校是发展终身学习,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地区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慕尼黑工业大学为学生、校友和研究人员举办了三种类型的暑期学校:第一,从1980年代开始,与耶鲁大学合作,在康涅狄格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印第安暑期学校”;第二,面向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林业和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暑期学校”;第三,面向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硕士班毕业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举办了“可持续供应链的开发与管理暑期学校”。2005年,弗莱堡大学在森林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林业、市场和社会”国际暑期学校,20名参与学生来自巴西、智利、中国等12个国家。

(二)重视就业竞争力培养和就业调查

1 强化就业竞争力

根据博洛尼亚进程要求,将终身学习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在目前和未来变化环境下,个人获得和保持有效工作的能力,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很多,如社会技能、自我进取心、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耐力、开放性、个人发展责任、团队技能和冲突技巧等。慕尼黑工业大学重视“林业科学与资源管理”学士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校方认为在课程模块的主题选定之前,未来校友就已经发现了潜在的事业,学习目标和必备竞争力的确定,要通过咨询专家和校友,以及通过职业研究来实现。具体做法是安排八周时间和特定的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学会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和项目规划。瓦格宁根大学在森林与自然保护区学士和硕士课程建设中,非常看重能力的培养。如学士核心技能有森林与自然研究技能,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反思终身学习技能、应用知识技能、认知森林、生态和社会技能等,又如硕士核心技能有基础与应用研究、制定政策、提出忠告、设计、执行与协调等技能。

2 重视毕业生就业调查

欧洲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调查,如瓦格宁根大学,1973年开始就业市场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大学、政府决策者、校友会、雇主等。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与1992年相比,林业与自然保护专业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提高了1%。在弗莱堡大学,1995―2003年林业专业毕业生中,91%工作,7%无工作,2%从无工作;在岗毕业生中56%为固定工作,25%临时工作,19%自主创业;65%的毕业生对工作满意,毕业后12-15个月内90%的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林学及相关专业2005年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时间是4.5个月,林业科学专业毕业生90%工作,60%从事所谓“绿色工作”,30%在公共管理部门。赫尔辛基大学的森林经济系2000-2006年毕业生从事职业为森林工业33%、森林工业咨询12%、大学职员10%、其他行业45%;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是2.4个月,90%的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马德里科技大学林业专业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约4个月,96%工作,89%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主要涉及林业相关丁作(46%)和森林产品开发工作(3.6%)。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林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各林业高校在调查方法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对于工作满意程度,引入了工作描述指数(JDI)和综合工作描述指数(JIG),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更具可比性⑤。

(三)建立质量保证机构和标准

欧洲林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大学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吸引优秀学生,造就卓越校友,面向世界学子。高等教育要达到这些品质必须提供优质课程,延聘合格教师,建立社会根基,强化质量控制,实现预期培养效果。欧洲采用许多举措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博洛尼亚进程实施以来,欧洲22国建立了国家质量保证机构,2004年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联合会(ENQA),2008年启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认定了10个国家的17个非政府、非高校质量保证机构。欧洲普遍接受的质量保证模式是四阶段模式:独立的质量保证组织、内部自查组件、外部专家访问和公布报告。

在国家层面,英国建立了质量保证局(QAA),负责质量保证系统,并规范了深程坪价与监测过程(图1)。在学科专业领域.欧洲农业及相关学科大学校际联盟(ICA)启动了一个质量项目,即“生命科学和农村环境国际硕士学位课程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欧洲高等教育区还制定了农业及相关学科专业质量保证过程的基本标准和支撑指标的草拟框架。该框架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表4)。每个二级指标都提供了一般考察指标和特殊考察指标。如二级指标“2.1所有执业者需求”的一般考察指标为“所有利益方的需求是否都包含”,特殊考察指标为“特指国际学生及其雇主”。

(四)促进林业教育国际合作

1 建立学士一硕士两级学位体系

博洛尼亚宣言的行动目标之一,就是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的两阶段大学学制。目前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结构,明确了学位授予资格。有关学士学位资格,24国要求3学年180学分,13国要求4年240学分,有关硕士学位资格,26国要求2年120学分,有些国家要求1.5年90学分或1年60学分。总体上看,两阶段学制有3种模式:18个国家采用180+120学分(3+2学年);俄罗斯等6个国家采用240+120学分(4+2年);西班牙等4个国家采用240+60/90学分(4+1/1.5年)。这种学制的统一有利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适应这种变化部分林业院校废除原来学制,如德累斯顿科技大学,废除了传统林业专业五年制vordiplom+Diplom学位制度,确立了学士和硕士两阶段学制。

2 建立多样化林业教育网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危机中的世界林业教育机构,加强了区域和全球合作,建立了多样化林业教育网络,如欧洲林业教育协作网(SILVA,1989)、非洲混农林业教育协作网(ANAFE,1993)、东南亚混农林业教育协作网(SEANAFE,1999)、中非林业与环境培训机构协作网(RIFFEAC,2001)。这些教育网络共同主题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交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专业调和促进学生交流,通过课程开发适应新出现的林业主题,通过网络开通远程教育。

3 开展多维度的国际合作

欧洲林业教育国际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开发了许多旨在提高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合作项目。“伊拉斯莫斯世界”(Erasmus Mundus)欧洲林业科学硕士,是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要求由三个不同欧盟国家的至少三所大学提供课程支撑。“SUTROFOR”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联盟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班戈大学、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巴黎生命一食品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蒙彼利埃)和帕多瓦大学。其培养方案要点是:第一年为完整、宽广的可持续热带林业基础课程,在三所大学任何一所大学学习;第二年为自由选择五个方向之一,可在任何一所大学学习;联合的暑期课程在一个热带国家上课,实习和学位论文在热带地区进行。“SUFONAMA”是其中的另一个项目,具有类似的课程设置。注册上述两个项目的学生,学成后可获得两所大学的双学位(表5)。

四、几点启示

(一)林业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欧洲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对于高等林业院系来说甚至是危机。过去十年全球林业专业在校大学生减少了30%,牛津林业研究所的停办(并入了植物科学系),是这次危机的标志。然而,博洛尼亚进程又给欧洲高校的改革、重组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欧洲林业高等教育适时应变,又获得新的活力。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林业高等教育界思考和借鉴。

(二)林业高等教育的招生与就业

针对世纪之交招生与就业面临的问题,欧洲的林业高等教育界紧扣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强化质量保证、加强国际合作、发展终身学习等措施,切实提高林业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我国林业院校中林业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也曾经不同程度地面临类似的问题,在生源竞争中森林资源类专业处于不利地位,生源质量总体下滑;另一方面,最需要林业人才的基层单位和重点林区,难以引进林业大学生,人才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林业人才的规格类型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还有距离。欧洲林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

(三)教育质量保证

欧洲高等教育区、国家和高校三级质量保证框架体系是欧洲林业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其主要做法和运行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评估、专业认证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篇6

我常常喜欢出声地去诵读这本诗集里的诗,觉得它们可以让自己返回童年,感受美好与童真。为了让班里的孩子们也和我一起享受儿童诗带来的快乐,我让每个孩子手执一卷,与我一起诵读。很多个清晨,那朗朗的童声为新的一天注入了美好。从他们闪亮的眼神里、投入的表情中,我分明看到那颗童诗的种子已悄然播撒。

怎样让更多的孩子也能受到儿童诗的润泽,快乐地走进童诗的世界?

一、诵读――用声音走进

童诗

领着孩子们走进童诗,诵读应该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对于诗歌这样音乐性很强的文学样式来说,它的意蕴、情趣、韵律,会在声音的形象中一一呈现。诵读童诗,也是让儿童用自己的声音去寻找诗的感觉,使他们对诗的感觉能在声音的刺激中变得敏锐起来。

于是,我设计了大量不同形式的诵读。课始,让学生齐声朗读一年级教材里金波老师写的儿童诗《鲜花和星星》,通过已有的儿童诗教学经验,我为孩子们架起通向新儿童诗的认知桥梁。大声地读《愿站成一棵树》,是在孩子们认识第一首新的儿童诗之时;而轻轻地读《想变成……》,则是在他们接受儿童诗以后的一种诗情的熏陶。孩子们像一棵棵树整齐地站着读《愿站成一棵树》,男女生合作读《想变成……》,和老师一起合作读《让太阳长上翅膀》,师生共享诵读童诗带来的快乐。

尽情地诵读,适当地理解,是教会孩子们用声音走进诗歌、拥有诗歌、享受诗歌,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一种有效方法。而我,也尽可能地用自己的朗读去浸润学生、感染学生。我知道,只有投入情感诵读,才能让孩子们牵着我的衣角走上诗歌之旅,才能激发孩子们对诗歌的热爱,激起他们学习诗歌的热情。

二、想象――用情境唤醒

诗性

儿童诗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逼真地传达出了作者那种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而这些如果缺少了想象,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的。想象,是诗歌腾飞的翅膀,是创造新艺术形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如儿童诗《愿站成一棵树》,描述的是作者在林中站成一棵树,聆听鸟儿叫声的美妙。反复诵读这首诗,我感觉这首诗还暗暗传递着更深层的意蕴。那就是,当站成一棵树的时候,心会静下来,想象的翅膀便会展开飞翔。因此,教学《愿站成一棵树》这首诗时,我创设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我把这种感觉化为自己喜欢这首诗的原因告诉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传递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当我们站成一棵树,也就是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不仅会听到鸟儿们的叫声,还会听到许多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在充分感知这首诗以后,我让孩子们站起来,站成一棵棵“树”,站成一片“林”,让他们跟着音乐再去诵读、去聆听。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自然感悟到了诗的意境,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的诗性。

以凝神想象来唤醒沉睡的诗意,在本诗的教学中还有一个细节得以体现,就是让学生欣赏由《想变成……》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同时,我这样加以引导:“孩子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让你的想象飞起来。这时候,你,就是一棵树,一朵花,一阵风……”在如此诗意的描述中,孩子们走进了诗情画意中,找回了自己潜在的诗心。

三、言说――用想象放飞

诗情

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因为它离孩子们很近很近。课堂上,我们除了要为孩子们创设自由的诗境以外,更要给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与想之后再进行言说,就能使他们用想象来放飞诗性。言说,是孩子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儿童诗对话,也是儿童的自我感受与天然诗性的对接。

为了能让孩子们自由地言说,对学习儿童诗的写作不产生畏难情绪,我运用了无痕的台阶式训练。而这台阶,是三年级孩子能够跨得上的,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认知水平的。如,在学习《愿站成一棵树》时,我让他们学说一句话“在你的想象中,鸟儿唱的是 ”,根据童诗进行一句话的模仿。学习第二首诗《想变成……》,我将由模仿一句话变成了模仿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变成的事物。请你也来模仿诗人,说说你想变成的事物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这样的言说,是让课堂成为一片放飞诗情的天空,能使孩子们与诗快活地对话;这样的言说,是一种自然状态的言说,是一种口头的抒发,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成功的愉悦;这样的言说,也是通过想象来放飞诗情,通过诗的韵律来锤炼孩子们的语言。

四、倾听――用耳朵捕捉

诗意

教学儿童诗,应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发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捕捉生动奇妙的声音。好的倾听习惯,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捕捉到更多的诗意。

在孩子们欣赏我朗诵的《让太阳长上翅膀》一诗时,我和他们齐声诵读最后一小节之后,没有做任何讲解,只是接着他们的诵读,把这一小节再读了一遍,然后把其中的一句又反复朗读了一次。这样的接读,其意就是让学生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诗的关键句上,聆听诗的内涵,捕捉诗的意蕴,从而直抵诗的内核,产生顿悟。

聆听金波爷爷与孩子们的对话时,更是让他们懂得儿童诗还可以“带着我们神游四方,让我们的心灵一起歌唱”,懂得在读儿童诗的时候,“诗也在读我们,诗让我们的情感温暖,呼吸流畅,心跳有力,让我们生命如歌”,懂得“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阅读从诗歌开始”。聆听金波爷爷这些至真至诚富有诗意的语言,对于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次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启蒙。

引导学生尽情地朗读、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言说、有趣味地倾听,可以促使学生在展露天性、开启情智的同时,领悟儿童诗的情趣。然而我觉得,这只是从儿童诗的一个角度去准备教学,在解读儿童诗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去解读学生。于是,在上公开课之前,我会把听课学生的名字一个一个读准记牢,不敢确认的字,还一一查过字典。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灵感突然来了:可以将他们的名字做成胸牌,这样既可以很快地解除学生与我的隔阂感,又

可以将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紧

紧的。

是的,课堂上,如果想让孩子们与儿童诗、与儿童诗人的心贴得紧紧的,那作为教者,就必须与孩子的心贴得紧紧的。拥有童真,才可以感受童趣;珍惜童真,才可以分享孩子们阅读童诗带来的快乐。我多想,自己的心也能长上飞翔的翅膀,带着儿童诗飞到孩子们的心里,为孩子们的生命注入爱与美的源泉,让孩子们的心灵因诗歌而得到舒展。

篇7

关键词:《微暗的火》 蝴蝶 “白色”文化 庸俗文化 艺术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当代著名俄裔美国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他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窠臼,代之以创新的文体形式、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从而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美国实验小说的最有影响的先驱”。[1]值得注意的是,纳博科夫既是文学家,又是生物学家。在诗歌《致我的灵魂》里,纳博科夫把自己说成是“没见过世面的大自然的热爱者,一个迷失在天堂里的偏执狂”。[2]而纳博科夫所称的这个天堂乃是由蝴蝶和飞蛾构成的。对鳞翅目昆虫的终身迷恋,不仅使翩飞的蝴蝶成为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个人化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美学观念。

《微暗的火》作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品(以下简称《微》)出版四十多年来,人们对它的诠释众说纷纭,直到如今仍然不能确定小说的终极权威意义。它由999行长诗、注释和索引构成。长诗的作者是谢德,诗名也为《微暗的火》,使用的是标准笺注的形式。“他那嵯峨的特征和朴实的风格应当让人想到罗伯特・弗罗斯特”。[3]而序言、注释和索引则作品主人公查尔斯・金伯特所写,采用“神经兮兮的漫谈式风格,并且有不相关的感叹和明显的校对错误”。[3]金波特在对谢德的诗进行注解的过程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赞巴拉故事,他自己则是赞巴拉的“流亡国王”。《微》中的蝴蝶美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文本中出没姿态优美的生灵――蝴蝶。《微》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蝴蝶游荡,寄托着纳博科夫对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和艺术创作的思考。(2)对绚丽多彩蝴蝶双翅色彩的仿拟。《微》中有白色、红色和褐色三个主色调,其他各种色彩渲染其中,形成五彩斑斓的视觉和文化“马赛克”。(3)如蝴蝶双翅一般错综复杂、晦涩难懂的文本结构,形成了极端巧妙的蝴蝶叙事特征。本文试从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出发,结合蝴蝶的生理特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解读文本中游荡的蝴蝶意象以及蝴蝶瑰丽双翅的奥秘,以期在此基础上对错综复杂、晦涩难懂的文本提供一种读解方式。

一、一只“变色”的白蝴蝶

小说中出现的第一只蝴蝶为白色蝴蝶。在诗的第55行谢德写道:“白蝴蝶飞越它(核桃小树)那阴影时变为淡紫色。”在诗的第316行谢德继续写道:“五月里,齿鳞白蛱蝶时常出没在我们那片树林中。”可见白色蝴蝶经常在谢德的生活中翩跹。金波特在为此句做注解时大概猜测齿鳞白蛱蝶是菜粉蝶。这里他犯了一个错误,菜粉蝶属于粉蝶科不是蛱蝶科昆虫。不过金波特这种生搬硬套的解释,倒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方面的启迪。金波特把白蛱蝶与菜粉蝶硬扯在一起,那这两者的外形必定极为相似。为什么名字却大为不同呢?原来菜粉蝶这一名称来源于拉丁文(拉丁学名为Pierisrapae Linne,而白蛱蝶来源于英文Helcyra superba)。再结合金波特对谢德诗第369行注解(小说中紧挨着316行的注解)中提到白天鹅的命名:“天鹅只是一种身躯弯弯曲曲的鹅,长着淡黄绒毛的脖颈和蛙人那种黑色橡皮尾翼,根本不成体统。顺便说一句,美国人一般在给动物命名时反映了那些无知无识的开拓者简单的功利主义思想,还没学会欧洲人给动物取名时那古朴的气质。”(微:194-195)我们可以得出在这里文本映射的是美国文化对“白色”的偏好。

从安格鲁―撒克逊时代,“白色”便具有了象征意义,并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中被巩固。它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优秀品质:勤劳、虔诚、文明、认知能力和外表的美貌。 1993年, 美国社会学家路斯・菲兰肯伯格 ( Ruth Frank Enberg) 在他的著作《白人女性, 种族问题》( White Women, Race Matters ) 中对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所特有的含义作了描述。他认为, “白色” 象征了一种社会结构上的优势和一种种族的优越性, 它(白色) 代表了一种视角, 白人通过这一视角来审视白人自身, 审视别人和社会,“白色”指一整套没有标记和无形的文化行为。[4]

谢德就生活在这样“白色”文化所控制的空间,他的女儿海丝尔聪明、温柔、善良,但缺乏“白色”社会文化中所认可的美貌,而最终自了可怜的生命。谢德在诗中写道:她能从法文和历史课本上得来优秀奖……这没有用,没有用。因为“在那些优美的夜晚,一个围白围巾的男伴,却从来不是来找她的”(《微》,谢德的诗第313-314行)(白围巾在这里也极具讽喻意味)。在学校哑剧舞台上,她同龄的孩子饰演小精灵小仙女,而海丝尔只能扮演时间的老妪,一个弯腰的女仆,拿着扫把和污水桶。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只能躲进男厕所傻瓜般地呜咽啜泣。海丝尔自杀的那个夜晚,诗人在看电视, 电视屏幕上“著名的脸庞涌现,白皙而蠢样儿:那微启的嘴唇,那水汪汪的眼睛,那面颊上的美痣,一派奇特的法国风格,还有那柔软的躯体融入,人所共有的灿烂向往”(《微》,谢德的诗第453-457行)。接下来就是海丝尔乘车去往葬身之地的场景。在这里诗人运用拼贴的手法使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与海丝尔死亡的场景交替出现,形成一种明显的对比,更显示出了美国“白色”文化的粗暴与残酷。

谢德厌恶这种“白色”文化,他对这种文化的反思和抗争体现在其对“白色”意义的解构上。白色在诗人的笔下善变,极易受其他颜色浸染而缺乏终极意义。诗人写道:“五月里,齿鳞白蛱蝶时常出没在我们那片树林中。”金波特不明白齿鳞白蛱蝶是什么,因为蛱蝶分类里并没有齿鳞白蛱蝶。不过金波特又提及谢德诗稿的页边空白处一句异文:“五月,弗吉尼亚白蛱蝶出没在林中。”(微:194)我们可以猜出这里的齿鳞白蛱蝶就是弗吉尼亚常见的白蛱蝶。齿鳞是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寄生草木,肉质,花期5―6月,花呈蓝紫色。五月齿鳞花盛开,白蛱蝶翩跹其中,在齿鳞花朵阴影的映衬下呈现一种蓝紫色。所以诗人才称之为齿鳞白蛱蝶。在这里诗人使用了白蝴蝶在一定环境下改变颜色的暗喻,解构了“白色”原有的含义,对“白色”文化进行了嘲弄。

二、一只庸俗的褐色蝴蝶

小说中的第二只蝴蝶出现在谢德所做的一首小诗里,诗名为“神奇的树”。“银杏叶子,银光闪闪, 垂落时像个麝香葡萄,而在形体上又像个歪张翅翼的老派过时蝴蝶。”(微:91-92) 金波特在为这首小诗做注解时说:“我闹不清这一点是否至关重要,不过诗中的第二行确实有一个猫戏老鼠的把戏。”(微:92)在这里他是指麝香葡萄,英文是Muscat,由老鼠和猫两个字合成。而格拉杜斯坚持认为自己的姓氏该从俄文的葡萄当中找到根源。金波特又接着指出“树”在赞巴拉语中是“格拉道斯”,格拉道斯与格拉杜斯读音上相似。在这里金波特暗示这首诗描写的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格拉杜斯,而格拉杜斯在金波特看来也的确像一只歪张翅翼的老派过时蝴蝶。棕色是格拉杜斯活动空间的基本色调。他喜穿棕色的衣服,喝咖啡,围绕在他周围翻飞的蝴蝶也是一只”纹章般的褐色蝴蝶,对角红彤彤”(微:215页褐色的蝴蝶有伪装的本能,特别是枯叶蝶。它的翅膀和树林中地面的落叶极为相似。褐色在蝴蝶中极为常见。参见朱弘复等编《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三卷),科学出版社,1991)。第三卷的后面有169只蝴蝶的彩色图片,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其中有93只是以褐色、浅褐色或黄褐色为主色的蝴蝶,即便是其他色彩的蝴蝶,绝大部分翅翼上也带有褐色斑纹或斑点。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格拉杜斯在文本中无处不在。格拉杜斯又名“杰克・戴格莱、雅克・德・格雷或詹姆斯・德格雷,而分别又以拉沃斯、拉温斯通和达古斯出现在警方的记录上”(微:73)。他可以在各种情景下出现并自然地融入环境之中,他去打探金波特的消息时别人很自然把他当成小报记者,他找到金波特所任教的学院时“很轻易地让人当成一名推销员,正在叫卖初级英语课本或新型翻译机器”(微:304)。他吃贮存很久的黄油和三明治,喝咖啡和纸质牛奶,爱读报纸。格拉杜斯所代表的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庸俗文化。每个人的身上都能找到这种格拉杜斯所代表的“褐色”斑点。

格拉杜斯思想麻木,杀人对他来说就如同挤粉刺所带来的那种恶心的小小刺激,又或者说只是为了射光手枪里的子弹。格拉杜斯产生于金波特的想象之中,是金波特臆想来谋杀自己的杀手,但同时他的行动轨迹又和着诗人的创作过程和韵脚。“他从远方暗淡的赞巴拉前往翠绿的阿巴拉契亚地区,一路上穿越那首诗的整个长度,沿着诗的韵律道路前进,在诗行和诗行之间意义连贯处的角落附近放慢速度,同诗句的停顿共喘息,从一行到另一行、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一直摇晃到每页下端……在谢德抹掉草稿上的单词那当儿关上床灯,在诗人深夜搁笔那时候陷入梦乡。”(微:74)

格拉杜斯是从赞巴拉流亡到美国的金波特内心的一种恐惧和阴影。金波特这位赞巴拉的“流亡国王”逃到美国后,美国的庸俗文化始终困扰着他,这种能谋杀一切想象的文化变成了他的噩梦。这种文化对艺术的破坏也能从它不仅和着诗人的创作过程和韵脚,并在最终象征性地谋杀了诗人上窥见一丝端倪。

三、一只艺术的“万妮萨”

文中第三只具有标志性的蝴蝶出现在谢德诗作的第270行:“我这深色的万妮萨,线条绯红,我这神圣的,我这令人羡慕的蝴蝶!”“万妮萨”是诗人称呼妻子的爱怜的絮语。“万妮萨”中牵涉一个典故,英国的作家斯威夫特的女友叫做艾丝特・万霍姆瑞,他把她的姓氏开头的“Van”(万)和她名字的昵称“Essa”(埃萨)合并成为“Vanessa”,以此来称呼她。金波特在为这句做注释时写道:“这很像一位学者在心灵中寻找一个喜爱的名字,好把一个蝴蝶品种挤进那种令人神往的奥菲士式志高无上的境界……”奥菲士是指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和歌手,善弹竖琴,弹奏时,猛兽俯首,顽石点头。我们可以看出金波特在这里指的奥菲士的境界就是艺术境界。金波特在这里不了解谢德对妻子的昵称,而做了生搬硬套的注解,但这样的注解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难道“万妮萨”蝴蝶的身上不正是带有一些艺术的特质么?

诗人用“万妮萨”来形容记忆中妻子那一无改变的完美形象。“你的形象一无改变……那波斯人脸型的俊鼻秀眉,你都保存得完美无缺。”这些形象无疑都带着雕塑般的艺术特质。金波特在文中提到:“谢德常说它(万妮萨)的古英文名称是‘红色彩蝶’,后来简化为红蛱蝶。”(微:181)红色代表着革命、暴力和鲜血。这就是为什么暴乱中的赞巴拉在金波特的心目中是接近血一样的鲜红。红色又是太阳、火和血液的颜色,所以红色同时也代表着激情、希望和生命这些永恒的艺术主题。

谢德和金波特心中都有一只“万妮萨”,谢德的艺术是那首999行诗,金波特的艺术是在对长诗注解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赞巴拉。阿巴拉契亚地区的温和气候和田园风光能养育出弗罗斯特式的诗人,却润养不出真正的艺术家。谢德的作品端庄、工整、优美,却不及赞巴拉色彩斑斓、神秘瑰丽,缺失了一种能使作品永恒的“疯魔”色彩。没有谢德的诗歌金波特没法构筑赞巴拉,没有金波特的注解谢德的诗就缺乏了对抗时间的艺术魔力,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消解。

四、结语

本文选取了很小的一个角度,从《微》中翩跹的三只蝴蝶来管窥复杂的文本结构,文中翩跹的蝴蝶体现了纳博科夫对文化、意识形态和艺术独特的反思。纳博科夫是反对阐释的,他曾经把罗伊的批评文字比喻成“围绕蜡烛飞翔的蝴蝶”,“不合常理”,因为“只有飞蛾,不是蝴蝶,才围绕烛光飞翔”。[2]笔者本不欲做那飞蛾,无奈被《微》中翩跹的蝴蝶意象所吸引,从而不得不做一回围绕蜡烛飞翔的飞蛾。

参考文献

[1] (美)伊哈布・哈桑.当代美国文学[J].世界文学,1987(5):84.

[2] (美)纳博科夫.固执己见[M].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131,306.

[3] Donald E. Morton,Vladimir Nabokov[M].New York:Fr-

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Inc.,1974:105,105.

[4] Ruth Frank Enberg.White Women,Race Matters[Z].The Social,1993:1.

篇8

一、会心诵读,感受诗歌的趣味与韵律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吟诵是对诗最大的保护。吟诵的整体性、音乐性,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诗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生命的存在。过于详尽的情节分析、深挖的微言大义,反而会破坏诗歌的美好意境,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对于一些浅显活泼的儿童诗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儿童清亮的嗓音去朗诵,让儿童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趣味和韵律。

春天的早晨(金子美铃)

雀儿喳喳叫,天气这么好,呼噜噜,呼噜噜,我还想睡一觉。

上眼皮想要睁开,下眼皮却不愿醒来,呼噜噜,呼噜噜,我还想睡一觉。

类似这样的诗,简单、清浅又不失童真、童趣。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会与诗人产生共鸣,仿佛觉得就是在写自己,于是会心一笑,读诗的愉悦感油然而生。教学中就不需要再深入细致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用天真的嗓音去唤醒它,就是最好的解读方式。

打翻了(张晓风)

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遍了西天;

月亮打翻了,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

春天打翻了,滚得漫山遍野的花;

花儿打翻了,滴得到处都是清香;

清香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

风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读着这样的诗,就像品尝了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但它的美味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任何解释分析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画蛇添足。如果儿童能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的语言环境中,用动情的朗读表现出这首诗特有的韵味和美感,从而体会到诗歌言语的魅力,那对于这首诗的领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诵读,可以还母语教学以简单朴实,还童年以轻松快乐。在我的班上,每天清晨学生都会读上几首儿童诗,遇到特别喜欢的就背一背。此时的诵读重自我感悟与意会,而轻教师分析与讲解。陶渊明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对诵读、感悟情形的极好描写。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与静气。

二、生命对接,释放诗歌的效能和力量

“如果诗歌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堆与他完全无关的词语堆砌,那么,它们就是沉睡着的,或者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使一首诗对学生当下的生命直接起作用,让学生的生命因此而变得激昂、充实、沉静或者丰富。”这一点,爱读诗的人都深有体会,合适的诗歌总能在关键时候给予你莫大的鼓舞和力量。心灰意冷之时,总会想起普希金的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于是,眼前的困境也就变得不那么令人煎熬了,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而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我也会将这首牧也的《跌倒》写在卡片上送给他们。

跌倒(牧也)

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读着这样的诗,诗歌所独具的力量就会融进学生的生命,他们的心灵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会爱上诗歌,与之结下终身的情谊。诗歌的力量,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在诗的滋养中得到慰藉,得到排解,得到共鸣。如有诗情伴随,人的心便不会感到孤独。

三、精读深思,领悟诗歌的技巧与神韵

一首诗,尤其是耐人寻味的好诗,必须要读得认真、仔细。教师应该给学生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依托具体的诗歌,让诗歌本身来说话。比如:金波的《春天》

晨光叫醒了风,

风叫醒了树,

树叫醒了鸟,

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

滴落在大海;

海水变蓝了,

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太阳睁着亮眼睛,

望着树,望着花,望着鸟,

到处花花绿绿,

到处热热闹闹。

金波老师的诗常常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孩子般的节奏。他曾说过:“我总是把诗意看作是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他们对于生活的好奇、美的感受,他们奇幻的想象以及对语言音乐性的敏锐感觉,常常使我认为儿童与诗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学这首诗时,我会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后自己去寻找这首诗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独特之处,从而发现每句诗的首尾都有相同的意象,这就是诗歌语言艺术中的顶真。《春天》把春天的风、树、云、雨、海、太阳一个个串在一起,仿佛是一次精彩的亮相。最后落笔到太阳下的一切事物都是欣欣向荣,满眼春光。诗歌一般都有字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万物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且存在着因果联系。太阳将光辉洒向大地,大地又将无限春光回赠给太阳。我们带着学生欣赏诗歌时,就要引导学生超越语词的表层意义,而走向艺术或者美学与哲学的意义层面。

四、仿写创作,体悟诗人的奇思与妙想

小学语文教学,不是要教给学生许多关于语言的知识,让他们去研究和谈论语言,而是要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是不可能讲会的、听会的,它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和练习来培养,这就离不开多读多写。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形式,教师应常挖掘优秀的诗歌范例,引导学生仿写,进而走向创作。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5》中,有这样一首小诗:

秋(沙白)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这是一首通过一片红叶表现秋的神韵的小诗。虽然短小,却耐人寻味。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后品味:这首诗最有味道的是哪一句?说说这句诗妙在何处?从而深入体会诗人大胆的想象和用语的妙趣。接着在引导学生仿写前,我先出示一首仿写的《春》,“湖波上,荡着绿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春天”,请学生评一评写得如何。学生很快发现,这首诗虽然和沙白的《秋》形式一样,但内容不够贴切,我们在仿写时,还要注意抓住能反映季节特征的事物。这样教学既有形式的示范扶持,又有内容的引领提示,学生可以登着梯子采摘诗歌这朵似乎遥不可及的花,体验成为小诗人的乐趣。以下是学生的仿写:

原野上

冒出绿芽一抹,

如一封邮件

里面装着春天。

碧波上

浮着莲叶一片,

如一柄绿伞

下面藏着夏天。

蓝天上

飘着白云一朵,

如一片绒毯

上面躺着暖暖的太阳。

实践证明,儿童的确是天生的诗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作为教师,要做好学生诗歌创作之路上的引导者。

五、挖掘教材,品味诗性的语言和情怀

虽然我们的教材中,诗歌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教材作为课堂的主阵地,我们不能忽视了这块沃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课文,它们虽不具备诗歌的形式,却含有丰富的诗性语言。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善于挖掘教材中诗性的语言,所得功效和诗歌教学是一脉相承的。

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村里人夸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说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学生读得兴致盎然。于是我抓住这一情感触发点,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果姥姥剪的是植物,村里人又会怎么夸呢?以下是学生的创作:

我姥姥神了,

剪花像花,

剪草像草,

剪棵大树能乘凉,

剪株牡丹万里香。

我姥姥神了,

剪花像花,

剪草像草,

剪朵玫瑰待盛放,

剪枝腊梅能傲霜。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反对被动接受,主张积极参与的自觉教育。因此,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开展教学,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事实证明,学生确实是不可低估的,当他们也经历了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后,创作出如此富有情趣的精美语言文字时,那种成就感和心理愉悦是对他们的心灵实实在在的润泽。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而语言文字的美更能唤起人深层的共鸣和满足。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渴望和热爱,远比教他们怎样去读重要得多。身为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双诗意的慧眼,挖掘出教材中诗性的语言,为学生源源不断地提供语言的营养。

篇9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当松鼠已经等得掉光了牙齿,这时候也许就会有人为我们送来核桃。虽然我们每天都被一些平庸的散文和小说包围着,但不少人的内心深处,总还是在牵挂着诗歌。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现在,当我巡礼最近一年多来的儿童诗创作时,这两句唐诗不由得又涌上心头。

抒写中国

“抒写中国”,从来就是中国的儿童诗人们须臾不能忘怀的一个美丽而崇高的“主旋律”。读着这样的儿童诗,我们会相信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

高洪波近期发表了《在天文馆感受诗意》等组诗。抒写自豪的中国情感与中国襟怀,张扬人类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也是高洪波近年来的儿童诗中的一个“主旋律”。诗人金波先生在读了这些诗歌之后,认为它们显示了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隐秘的力量”,那是激情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同时也是思考的力量。“这些诗行蕴蓄着诗人心灵上敏锐的感受力,和跳脱的诗的表现力。”(《诗歌的力量――〈在天文馆感受诗意〉赏析》)

对于诗人们来说,“中国”绝对不是一个抽象和空洞的概念,也并非惟有“黄钟大吕”的风格才能表现这个宏大的主题。“抒写中国”也可以写得十分具体而细微:把三月穿在小村身上小村/便开始萌芽今天是语文第一堂课/麦田睁开眼睛很绿//小村三月/你看炊烟正在拄着一棵树爬山/草是新来的考试卷子/把三月的早晨考得满头是汗//先是一朵小野花交了卷子/后面的天迅速都蓝了……(冰岛《三月》)

如此清新和鲜活的形象与表现方式,不也可以呈现“抒写中国”的满腔热情吗?诗人说,给我一片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就是一片草原。这样的表现法则,或者说,这样的抒写才能,对于儿童诗人来说,尤其需要具备。毕竟,就篇幅而言,儿童诗是一种形制短小的体裁。也因此,较之一般的体裁,它为创作者们设置了更高的表现难度。

底层叙事

最近几年,在界里,有一个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文学话题,即底层叙事。不同的文化人群面对这一概念时的认知角度,有时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眼里的“底层”,一般都与贫穷、“三农问题”、国企改制以及社会分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寄寓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焦虑”;而人文学者、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眼里的“底层”,则往往伴随着对社会公正、民主、平等以及苦难、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底层”问题在今天的浮出水面,进入更多人所关注的视野,实际上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形态和思想境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所谓以文学的方式参与或介入底层现实,决不可仅仅理解为将底层和现实题材作为叙述对象,而应该在叙述过程中呈现出作家和诗人们的思想投射与独特发现。

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们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也不曾缺席。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具有这一类感情投入和思想投射的作品,明显增多,且大都具有一定的分量。就儿童诗来看,许多诗人写到了留守儿童、打工子弟小学、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存问题、流浪儿童、卖花儿童等等;还有的诗人写到了对农业生态、农民生活、乡村变迁,尤其是越来越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乡村传统观念的压迫与“话语霸权”等等。于是,我们在今天的儿童诗里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的景象,如张绍民的《打工子弟小学》《流浪儿童》、张菱儿的《差别》。

我们这个时代,在它盛世繁华的外表下,毫无疑问也会潜藏着一些隐痛、无奈甚至忧伤。许多乡村少年因为生活的驱使,过早地告别校园、告别童年和故乡,到远方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前程。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其实还是一些孩子,还正处在成长阶段。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所幸的是,我们的诗人在关注着他们。他们那孤独、单薄和无助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那些真诚的诗歌里,如曾学东的《燕子》、张泉的《栀子花般的笑意》、莫问天心的《公交车站卖艺的盲人》。

在这样的诗歌面前,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它在艺术上的纯粹与圆润。不,能够如此直面现实、关怀民生,呈现诗人的道义与良知,才是它最纯粹的质地。这些诗歌里有的地方或许稍嫌直白,有的在语言上锤炼不够,“诗味”有所欠缺,但这些缺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损伤诗的素质。我们能拥有这样的作品,不能不为儿童诗感到自豪。在底层关怀的主题下,我们的儿童诗人毕竟也能够在场,而没有缺席。诗从生活中来。诗从对于生活的真切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中来。只有真实和鲜活的生活,才能够养育出同样真实和鲜活的诗与诗人,这是一个永远的真理。

乡村忆念

加缪曾说:“对大地的想像过于着重于回忆,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么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其实,对于诗歌,我们所需要、所渴求的并不是太多,也并非多么奢侈。一片青草地,一点来自山谷的风声,就够了,就足以使心灵变得柔软,发出回声。

秋天一到/村外河滩上的芦苇/就忙着给我们写信//那些灰白色的小小信笺/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落在草垛上/落在行人的衣裳上//收到这样美丽的信/我们该怎么回呢(陶天真《抒情的乡村・芦花》)

读着这么单纯和朴素的诗歌,我想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诗歌命题:乡村忆念。我想到了大地、乡村、田园和种种淳朴的农业文明,所投射在一代代诗人心中的无限的光亮与温暖。

对于许多儿童诗人来说,思绪一旦回到童年的乡村,正如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们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列宁格勒一样,真可谓“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那些比膝盖更低的泥土,就如一道低低的门槛,横在我们的命运里;而我们的生命和诗意,也注定了会与大地、泥土连在一起,并且从泥土里获得向上或向下的力量。

也因此,对乡村生态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对逝去的乡村童年的追忆,也成为许多诗歌作者的一个沉重而永恒的主题。他们的诗歌里总是呈现着一种永恒的、挥之不去的“土地道德”的情怀。像土家族诗人谭岷江的《山寨四月・农具和耕牛》,以及另一位同样是生在乡村的土家族诗人谭国文的《石头与村庄》,这样的诗,其实与风花雪月无关。它们具有一种纯粹和朴素的情感力量,足以唤醒那些多年来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大街上和楼群里的乡村之子的沉睡的灵魂,使更多的人明白,即使是在灰暗的生活中,毕竟还有一些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因而,对乡土与生活的热爱也是可以做到始终不渝的。这是许多乡村孩子命运里与生俱来的、与泥土息息相关的生命的隐痛。

艺术本位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类着重于艺术本位的儿童诗。与那些世界一流的儿童诗人相比,我们的许多儿童诗的差距,或许并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也不表现在观念上,而是输在想像力上。

我们很多儿童诗作家和儿童诗作品缺少那么一种大风呼啸般的想像力,或者说,缺少那么一种纵横天地、若气流激荡一般的“天才气”。但近来也有几首诗,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诗的一种充满想像力、充满“天才气”的面貌。

先看萧萍的《四重奏第931号:朋友们》。且看开头的一节:漂浮着的冰,/趴在浅湖妈妈的胸前熟睡。/它们都有着雪白的睡袍,/大眼睛安静的蓝,/爪子很淡很淡,/风吹过来有些微微发抖。/它们清澈的凝视,/用牙齿彼此轻咬,/哈出好多看不见的气。/在清晨的湖面上,/它们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一亲浅湖妈妈,/让最小个子的银鱼/缓缓地从身体穿行过去。/它们头挨着头,/想了很久,才害羞地/说出今天的第一句话――/嗨,我喜欢你!

这首不短的儿童诗充分呈现了萧萍与常人不同的想像力,以及凭着敏感的直觉,于细微处去感受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捷克诗歌大师塞弗尔特有言:“诗可以不是思想性的,也可以不是艺术性的,但是它首先应该是‘诗’的。就是说,诗应该具有某种准确的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萧萍的这首诗可以为塞弗尔特这一“纯粹艺术本位”的观点做出例证。

在儿童诗坛上,与萧萍的儿童诗堪称“双璧”的,是另一位女性诗人王立春的作品。这两个人是一南一北的“双子星座”。她们的诗歌里都有着细腻和准确的直觉成分,都有极其丰沛和鲜活的想像力在纵横运行,也都有语言和表现上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与探索。《野小河》和《哑巴小路》,是王立春的代表性作品。

我要走了/小河//你贴着山脚玩耍吧/你缠着草坡撒欢吧/枕着小山望天/你亮晶晶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河沿上/这个整天缠着你的孩子了……

这是《野小河》的第一节。我们拿它和萧萍的“四重奏”第一节相比,就不难看出她们的异曲同工之美。她们仿佛在用各自的想像力和最细微体验互相“致敬”,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来自女性诗人的直觉体验、想像力、才气和优美的文字,一起推动着中国儿童诗的帆篷,越过浅湖而进入一条新的航道。

读这首诗,使我感到流露在作者笔端的眷顾深情和悲悯情怀,以及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它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睿智的诗心。再如《哑巴小路》,其中所书写的童年体验、乡村记忆,许多人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是如何能够更准确、更逼真地呈现出这些体验与记忆,却是需要才气的。这也正是一位外国著名诗人说过的一句话:题材总是公平地摆在人人面前;主题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如何表现则永远是一个秘密。

四代同堂

长期以来,中国儿童诗坛上,呈现着四代同堂的良好的创作生态。老一代的儿童诗人,如任溶溶、金波等,仍然宝刀未老,继续保持着饱满的创作激情和超凡的创造力,并且时有不俗的新作奉献出来。

且以任溶溶先生为例。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新的贡献。我们先来看这首《书怎么读》:

爷爷读书,一本又一本,/有一些书,厚得像块砖。/我忍不住,问我爷爷说:/“书这么厚,怎么读得完?”/爷爷回答我说:/“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读……/很简单。”

这是一首饶有童趣和智慧的儿童诗,带着典型的任溶溶风格:单纯、幽默,凭借着字体的大小改变和诗行排列形式上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形象而好玩的游戏味道。任先生年逾八十,还具有如此丰沛的创造力与不俗的童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再如他那首《夜里什么人不睡觉》,带着一定的“认知性”,这也是写给小孩子看的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职能。诗中告诉了小孩子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所从事的不同工作的特点,同时也对这些在夜晚里工作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予以了默默的赞美。浅显而优美的诗句里蕴涵着一种老年人的从容不迫和机智幽默。

王忠范是属于中年一代的儿童诗人,其创作活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继续抒写着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内蒙古草原和草原上的事物。他的儿童诗里融进了他对草原的深切的爱与知:草原上的草跟马一样/站着睡觉/只有广阔的夜/才能装下满地的梦(《花季草原・草原的草》)

同属中年一代诗人的王宜振,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攀登儿童诗艺术的新高峰。他近期写出了《悬浮的光芒》等组诗,这些纯粹的儿童诗,无论放在哪个民族或哪种文化背景之下,都不会失去它的光芒和亮度。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那批儿童文学作家,也在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儿童诗新作。陶天真的一组《抒情的乡村》,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意象单纯而想像丰沛,就像他在另一首诗歌里写到的冬天里大雪中的小村庄,“干净得像个童话”。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带着呼呼的风声和飘舞的芦花般生动的诗歌了。

更为年轻的一代儿童诗人,包括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少年诗人”,在近期发表了出色作品的有:张晓楠、汤萍、冰岛、魏捷、向辉、邵思梦、张牧笛、阮梅等。

无所谓结局。也无所谓开始。除了那深隐在心灵底层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敬重之意,有若不熄的火粒。所幸的是,在儿童诗领域里,我们的四代诗人,仍然在忠诚地、固执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拨燃那些活着的儿童诗的火粒。

诗歌不朽。儿童诗歌永在。

篇10

“童童,告诉你,我遇到韦娅阿姨了!”真真连蹦带跳地跑到童童面前。

“真的?”童童睁大眼睛,“听说韦娅阿姨定居在香港,你怎么会遇上她?”

“她来参加中国童诗年会,还给我签名哩!”真真忙把本子拿给童童看。

“真好!”童童羡慕地说,“我可喜欢韦娅阿姨写的校园小说和散文了!”

“但这一次,她主要给我们讲她的诗歌!”真真说,“我听了后,突然发现我对诗歌的理解又有了一个角度。”

“我们读过北京的金波爷爷,读过日本的水上多世,香港的韦娅阿姨与他们没有相同点吗?”童童说,“要不,去眼镜哥哥那找找她的诗来读!”

“瞧――”眼镜哥哥突然从他俩后面冒出来,吓了他俩一跳,“这就是韦娅阿姨的童诗!”

“太好啦!”真真跳起来,“我来给你们读一首――

会飞的叶子

谁都怕冬天

说 冬天冷

小麻雀却说不

在光秃秃的树丫上

朗诵小诗

谁都说 冬天难看

孤孤单单没有绿意

小麻雀立在枝头

给寂寞的老树

添上一片

会飞的叶子

眼镜哥哥说:“冬天来临了,小朋友都穿上厚厚的衣衫去上学,却看到树上的小麻雀一点也不怕冷,它站在树上啾啾地叫着,像在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呢!”

童童接着说:“啊,冬天的树上,绿叶子都没有了,可是乖巧的小麻雀,读完小诗,扑腾着翅膀飞了!”

真真笑道:“啊,那是一幅多美丽的图画,小鸟儿像不像一片会飞的叶子,离枝而去呀?真是太像了!”

童童叫起来:“我来读一首嘛――”

雨花

雨花雨花

是你在屋顶上跳舞吗

嗒嗒嗒 嗒嗒嗒

雨花雨花

是你在树叶上玩耍吗

沙沙沙 沙沙沙

雨花雨花

是你在窗子上笑闹吗

嘻嘻嘻 嘻嘻嘻

雨花雨花

是你在妈妈的伞上催促吗

去去去 上学去

“这首诗像我写的!”童童念完说,“我就老是在心里这么问雨花的!”

“嘻嘻,”真真笑,“我怎么从没听你说过这样的诗!”

“因为……”童童摸摸脑袋,“我想的被韦娅阿姨先写出来了!”

“哈……”眼镜哥哥笑起来,“童童,你说得没错,很多孩子的想法都被韦娅阿姨想去了,所以童诗里面都是有童年的,这也是我们爱读童诗,容易读童诗的原因呀!”

“是的,这些诗一读就明白,一读就像看到了自己在诗里面!”真真认真地说,“我还好喜欢这一首――”

爸爸的手掌

坐在

爸爸的膝盖上

听他讲故事

爸爸的手掌

像一把太阳伞

把我暖暖地 遮掩

哟 阳光

从爸爸的手指缝里

钻进我的眼帘

爸爸的手掌里

藏着多少故事呢

数也数不清

童童说:“爸爸的手掌里有什么呢?那上面有千条万条的小纹路,藏着的是歌曲呢,还是好听的故事?”

眼镜哥哥说:“那么,坐在冬天的日光下,在爸爸的手掌里找一个秘密吧,请他讲给你听,你一定会发现,这里面的故事,很神奇……”

小河不要哭

听 小河是不是哭了

是不是在诉说

她的妈妈 不见了

在她睡着的时候

小河小河你不要哭

我爸爸说

你会有一个新妈妈呀

小河为什么你

依然 哭个不停

哗哗哗 呜呜呜

好像说 不要不要

不要新妈妈

我坐在海边好伤心

爸爸呀

你可不可以找回我那旧妈妈

在我过生日的时候

小河小河你不要哭

你的妈妈

我的妈妈

都会回来的呀

真真说:“你们知道吗?韦娅阿姨为大家读这一首诗时,都流泪了!”

“这真的是一首很悲伤的童诗。”眼镜哥哥说,“悲伤的童诗在别的诗集里挺少,但是韦娅阿姨却写了一批悲伤的童诗,她说,其实孩子们也是很愿意读读悲伤的童诗的,因为在童年生活里,确确实实有很多忧郁的情感,这些忧郁的情感常常很难表达,这些童诗把好多心情给表达出来了。”

童童:“是的,这一首诗就是好多离开妈妈的孩子那种悲伤的感觉。韦娅阿姨好喜欢小河呀,她的诗里,有这么多小河,小溪……”

眼镜哥哥:“不错嘛,多读了几首,就能发现诗人的小秘密啦……”

二、眼镜哥哥陪你――边读边思

同学们,读着韦娅阿姨的童诗,你一定跟童童和真真一样,发现了韦娅阿姨特别喜欢写小河,小溪,我们就一起来想象――一条小溪,唱着动听的歌,从远方跑来,要不,让我们跟她一起去游玩吧?

听,小溪发现了一个秘密――

大地爷爷

王琴

大地爷爷最大方,

送一块地给绿绿的小草,

送一块地给五彩的花朵,

送一块地给蓝蓝的大海……

小草邀来了虫儿,

花朵请来了蜂蝶,

大海种起了波浪……

大地

也变得更富有了

原来,帮助别人会让自己更富有,小溪觉得真好,她也想去帮助别人了,我们一起帮她想想,小溪可以怎样去帮助别人呀,小溪有小溪的方式,这一定难不倒她――可以做《山爷爷的胡须》,可以当《风爷爷的古琴》,还可以变成大地的《腰带》……我们选几个来写一写――

小溪

王钰

小溪是一根粗辫子,

大山就是辫子的主人,

树木野花就是山女孩的发夹;

小溪是一条天蓝色的丝巾,

土地是她美丽的女主人,

每天都把她系在脖子上。

溪水的秘密

万勤

小溪里摆放着,

许多透明的古琴,

风悄悄地拨动琴弦,

溪水会忍不住舞蹈!

可快乐的小溪,一刻也不愿意休息,还要继续向前奔跑,一路上,她还会遇上多少好朋友,还会发生多少趣事啊,你也快快动笔写一个,让小溪一路唱着最美妙的诗歌,跑向大海去!

同学们发现了吧,把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小溪联系起来,我们就能写出小溪的诗篇,那么,我们的童年生活还倒映在阳光里,月光下,树叶中,花朵上……你也可以写写关于她们的诗篇呀!韦娅阿姨不仅仅送给我们童诗,更重要的是,她送给我们思考的方法,诗意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啊!

信纸

蒋钰

大地是一张长长的信纸

小溪流在上面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