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5:1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传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8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三位,这标志着中国硬实力指标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中国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却依然处于弱势。纵观世界文化市场,美国占了43%,欧盟占了34%,亚太地区占了19%,其中13本占了10%,韩国占了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占了4%。中国科学院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也指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仅居世界第七,文化竞争力更是排名世界第二十四,这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形象相去甚远。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来自哪里?为什么西方文化会在传播力方面占上风?为什么韩剧和日本的动漫能把他们本国的文化带到全球各地?
程曼丽认为,只有当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传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真正提升了。她提出,中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策略。关世杰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
目前,跨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如火如荼,许多学者从教育、媒体以及文化的个性方面着手,提出了很多可行的策略方案。崔刚强调,在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汪飞舟认为,国际大众传媒是思想文化全球化的主要工具,在国际传播环境中制胜的是服务意识。纵观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对文化个性化的研究相对较突出,而对文化的共性研究却较少。本文拟从文化共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外文化传播成功的案例分析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1基于文化共性的文化传播的理论依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解读和识别时,遵循的是一种体验哲学。由于人类拥有相似的认知结构、类似的生存经验以及相同的生理特征,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共性,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共核部分,这是构成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基础,它必然有利于跨文化信息的顺利传递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自从人类进入群居社会,不管是处于东方,还是在西方,不论生活于古代,还是现代,时空、地域、习俗和民族的差异,乃至文化上的差异,都不能掩盖人类的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及所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的共通性。这众多的一致性和共同性构成了超越时空、地域和民族等界限的人类共同的价值基础。
就中西方文化而言,尽管中西方各民族在思维方式、地理环境、语言体系等诸方面相去甚远,但由于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感受,比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都有对衣、食、住、行和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的需求,都有家庭关系,都有喜、怒、哀、乐,都会经历生、老、病、死,都可用哭、笑、红脸、皱眉等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因而中西方各民族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着许多“共性”。同时中西方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也一致:倡导教育优先,倡导人的进取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等。所以美国大片引进到中国,我们能够普遍接受它,是因为它也宣扬惩恶扬善。外宣的成功,需要尽量避开分歧,多宣传共同的东西。中西方文化二者既有很大差异,也有一定共同之处,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汇合点。所以我们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要供给的是能够被人认同的“共有文化”。一旦借助大众媒介向国际社会传播了这些“共有观念”,就可以让相关国家认同。
2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共性案例分析
目前,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往往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共性。众所周知,文化共性,是引起国外兴趣点的重要因素。只有点燃西方人的兴趣点,才能吸引他们逐渐喜欢上中国文化。如小仲马的《茶花女》与我国《今古奇观》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非常相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其相似性,着手我们的文化宣传。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中外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2.1青春版
昆曲艺术被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昆曲热潮。而且为昆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
青春版《牡丹亭》利用商业运作与社会运作相结合的战略、立足本土与辐射世界的双重定位、坚持传统与调和现代的审美准则,为当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排演四年来,不仅足迹踏遍了两岸四地著名高校,而且于2006年9月成功访美,在加州大学4个校区连演4轮12场,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世界日报》把青春版《牡丹亭》访美与当年梅兰芳访美演出相提并论。伦敦主流媒体认为昆曲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韵味,《牡丹亭》是一出融合了莎士比亚爱情喜剧和睡美人故事的剧目。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马上开设了昆曲课程,音乐系与东方语文系合作,把昆曲当作世界性的歌剧来研究。青春版《牡丹亭》提高了昆曲艺术的国际地位,也再一次向西方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先辈们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成为中国昆曲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范例。
从传播方面来看,青春版《牡丹亭》定位的观众对象为年轻人(国外也是如此),因为年轻人更加容易受影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创作者们考虑到。对于不熟悉古典戏曲情节的国内外青年观众,片断式的经典折子戏无法使他们产生理解与共鸣,需要演全本。连续性的情节才能产生情感的激动与心灵的投入。另一方面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也令国外观众耳目一新,非常符合西方的处世幽默观。再者,也是重要的一点是中西方人们对爱情具有同样的渴望,使得剧中缠绵四百年的爱情梦想能使国人和西方人产生人类心灵的共鸣。青春版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创始人白先勇先生说:“昆曲是唯美艺术,追求美是我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就是要叫中国的古典美还魂,以美唤醒观众心中的浪漫和憧憬。”所以“采用了全新的手法来演绎他们的爱情神话。”
2.2《少林武魂》在百老汇的成功上演
2009年1月15日晚,中国大型功夫剧
《少林武魂》讲述少林寺武僧慧光成长的故事:战乱频起,母亲怀抱婴儿逃难,因遭遇匪徒而失散,婴儿被少林寺众僧救起抚养,取名慧光,从此在少林寺习武。慧光长大成人,成为身怀绝技的功夫大师,走上自我发现和济世利民的人生旅途。美国观众凯恩斯说:“我非常喜欢该剧结尾‘家庭比功夫更重要’这句话,它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非常懂得爱。”
武术一直为全世界人们所喜爱。以往的武术表演似乎为了武术而武术,缺乏剧情的勾勒。《少武魂》正是在世界文化都共同认可的“济世利民”和热爱家庭本身的人类共同追求的理念指导下向世界的。《少林武魂>使西方人对流传世间1500年的少林功夫中呈现的禅武合一、德行感人的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3韩剧在中国的传播成功与其地域性的选择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韩剧以其独特的魅力风行国内,深受大批中国观众的热捧。韩国的影视能在中国畅销,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有选择性地采取了与中国的文化伦理道德一致的作品,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倾销而来。中韩两国之间历史上的相互交往,使得中韩两国在价值观上趋同,这给中国观众接受韩剧奠定了心理基础。
韩国的影视作品大多以现实题材为主,十分注重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生活特点,在现代剧中随处可见韩国的传统文化因素,如温暖的小吃、街头排挡常成为韩剧的场景,展示了韩国独特的泡菜和清酒文化;女性在家庭正式聚会的场合多身穿传统民族服饰;生活剧和爱情剧中,不厌其烦地出现吃饭场景,且都是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饮食方式。韩国影视剧十分注重在细节上对民族文化生活特色进行展示,在向世界各地销售文化产品的同时,也使得其间附带的所谓高丽文化逐渐为世界所认同。其次,韩国电视剧多走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路线,这些是最能超越民族和文化界限,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普遍接受的影视题材,他们正是用人类世界大同的情感来博得了人们内心自然的应和。此外,韩剧在中国乃至东亚儒家文化圈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它的作品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因此,有专家坦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已穿上韩服,正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在中国倾销,以汉文化为根基的韩文化,大有成为儒家文化代言人之势。
3如何利用文化共性进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文化的共性决定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一致,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接纳意识。因此在宣传中应以文化共性为基础,逐渐打开通向另一文化的窗口。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强调民族性,兼顾世界性
每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显著的特点,这也是吸引其它文化的重要因素。但强调民族性的同时,还应兼顾其世界性。一种文化只有宣传出去了,才能发挥其对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贡献作用。其实,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可以细化的东西也很多。比如中国的“和”文化,“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文化理念应是传播重点。中国的“亲情”、“仁义”等观念都是中国的传统精髓,也是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并效仿的方面,应该加以进一步的宣传。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对于代代相传的国人来说比较熟悉且易于接受,然而要使其得以广泛对外传播,一定要注意其内容的选择,把一些具有文化共性的东西宣传出去,再带动一些民族性的东西,逐渐渗透,从而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3.2在传播的方式和理念选择上,应强调现代性
在传播方式上,中国文化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对外传播的现代性理念投入。中国文化向来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遭遇新时代的挑战,但是这种文化的根是不会改的。因此,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这种根是绝对不能被忽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靠山吃山。必须运用现代的手法对传统的、能改进的一些元素进行加工,创造出属于现在这个时代的特色中国文化,并根据接受国的特殊接受心理和习惯进行改进。如针对日韩国家动漫非常流行的现象,在对外汉语的教材设计上就可以增加一些动漫化的设计,辅之以一些现代的手段,使得中国的文字语言能融人世界的行列,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诠释将能加快中国文化传播的步伐,例如,《孙子兵法》与商业谋略结合起来的有关书籍,在美国已成为热销书。
3.3加强交流、规避冲突,、和谐共融
没有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是单向的。在传播和接受的同时,也必定会接受对方的文化。那么加强两种文化的互相交流与信任,将会有效减少对对方文化误解和曲解,同时增加对对方文化的好感和兴趣。中国和法国、俄罗斯互办的中法、中俄文化年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没有一种文化交流是没有冲突的,也没有一种文化的传播是非得靠强迫来让对方接受的。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此时就需要传播者调整姿态以接触和相互了解的心态规避冲突。因此,在考虑自身文化传播的途径时,必须考虑对方文化接受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中国文化向来提倡以和为贵,要与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共融于世界,首先得承认彼此并理智地看清矛盾或差异的存在,尊重对方的文化,并尝试互相理解、包容。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尝试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融合,比如京剧版的哈姆雷特,又比如用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互相尊重,才能进一步深入传播自己的文化,直至最后互相接纳、和谐共融。
4结语
篇2
【论文关键词】对外传播 电视媒体 跨文化 传播能力
【论文摘要】电视媒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方式。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具有内部性、能动性、运动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受到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外因包括:传媒环境、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国外媒体与国外受众,内因则包括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传者素质、媒体信息传播艺术四个方面。
何为传播能力?美国学者特伦霍姆和延森所下的定义是:“一个人以有效而得体相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我国在研究科技传播能力的时候,学者们提出这样的概念:国家科技传播能力就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有效整合科技传播力量、高效配置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的一种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媒体传播能力就是媒体以有效而得体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它强调用恰当的方式达到媒体传播目的。
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就是电视媒体以有效而得体的方式对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的能力。它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以及最后产生的影响效果。
一、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特征
根据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它具有如下特征。
1、内在性
电视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是媒体自身所具有的,通过媒体内部的结构优化、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媒体的理念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来。如果把电视媒体比喻为一个人,那么媒体的传播能力就是这个“媒体人”的心理特征和掌握的各种技能,是媒体能够顺利完成一项对外传播活动的主观条件。因此,电视媒体的对外传播是以媒体自身作为主要发力点来进行的传播,是媒体内在的特征。
2、能动性
所谓能动性,就是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和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人的能动性称为主观能动性,其特点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①。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也是如此,它是电视媒体主动的将决策、理念、战略等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具体的外部世界进行主动的、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活动,从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相反,如果电视媒体的传播活动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始终服从于其他媒体的议程设置,或者是成为其他媒体的传声筒,无法单独采集并信息,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没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理念,,那么这样的电视媒体可以说不具有传播能力,或者传播能力低下。
3、运动性
运动性原理是指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是动态的,其稳定是相对的。电视媒体传播能力内部的联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事件做出不同的并且恰当的反应。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运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更新,电视媒体若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适应社会,从而走在信息时代的前列,影响并引导时代的发展。这恰恰也体现了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运动性的特点。
4、互动性
电视媒体对外传播的目的就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产生一定的影响。电视媒体要达到对外传播的目标,就必须了解受众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提供受众想要知道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传播自己想传播的内容,说自己想说的话。媒体与受众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媒体内容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针对性,受众对媒体的传播活动做出信息反馈,两者形成互动。与受众保持一定的互动使媒体更好的为受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是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体现,更有助于提升这种能力。
二、影响中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外因
中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在客观因素中则包括以下几点:
1、传媒环境
传媒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媒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其指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媒体发展水平,指传媒的种类、数量,传媒的覆盖率、普及率、发行量等,还体现在国家对媒体资源的利用,以及媒体在受众中的易得性。二是传媒的社会环境,指传播机构的管理方式以及传媒与国家权力的结构关系。
传媒环境之于电视媒体发展,犹如水之于鱼的生长。良好的传媒环境将有利于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电视媒体传播能力的提升和发挥。但是,传媒环境是一个较宏观的概念,其内部各项因素对电视媒体的影响也比较复杂,因此,要多方观察、仔细研究,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方能把握住传媒环境与电视媒体的关系。
2、基础设施
电视媒体基础设施是中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中,我们要重视基础设施的作用。
我国曾深刻体会到没有自己的传播渠道设施的无奈。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对外传播通过向国外寄送节目,或者租用其他国家的通讯卫星来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传播活动的开展和传播的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甚至受到不法分子的干扰。再例如媒体的数字技术。在现代传播中,数字技术是一项高质、运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技术。对于中国电视媒体来说,掌握和运用数字技术将大大提高传播效率,实现传播现代化。
3、覆盖范围
媒体覆盖范围是指印刷媒体的发行范围或电子媒体传播所能达到的地区范围。对于媒体来说,覆盖范围越广,其信息传播的范围也就越广,媒体的潜在受众也就越多,媒体的潜在影响力也就越大。但是要明确的一点是,媒体的覆盖率不等于收视率,媒体的覆盖率高,并不等于其影响力大。媒体要进行国际传播,其覆盖率必不可少。没有覆盖率,媒体的信息就无法到达传播的目的地,也就无所谓国际传播。媒体若要进行全球性的传播活动,就必须建立全球性的媒体覆盖。
三、影响中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内因
影响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媒体公信力
喻国明认为: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是对媒介履行作为具有特殊使命的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体验基础上的评价,而媒介公信力则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②。
从公信力的概念和认识中可以得出,公信力重在“信”字。“信”体现了媒体在传播信息时的媒体精神和理念,是对受众负责的表现。同时,“信”也体现了受众对媒体的看法,是媒体在受众心目中地位和权威性的体现。
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形成,取决于电视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客观、真实的信息是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基本也是关键性因素,只有客观、真实,才能取信于民。二、信息的及时性。电视媒体的主要责任就是及时地为受众提供各种信息,以满足受众对社会变动的信息的需求。三、信息的观点和立场。电视媒体的观点和立场是立足之本,人云亦云顶多充当“传声筒”的角色,所传递的信息将无价值可言,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受众的态度。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如何,归根到底还是由受众说了算,而这取决于受众对电视媒体的接受和使用程度。
2、传媒从业人员素质
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传媒领域,人才决定着媒体的实力。传媒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在全球传播势不可挡的当下,高素质和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中国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对外传播的媒体从业人员,光具备专业知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还不够,还要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和良好的外语水平。跨文化传播能力,是媒体从业人员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传播的能力,它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民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在了解的同时融入进去,运用其他民族和国家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来传递本媒体所要传递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国际传播能力。
3、媒体信息传播艺术
如何传播是技巧问题,是指新闻媒体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时所选择的角度、方式、分寸和时机等。能否在信息的传播中体现及时性、丰富性和服务性、能否对复杂的新闻事实提供有效的深度解读,能否提供独家的报道、评论和观点,直接影响到传播的质量和能否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在信息传播艺术上,人的传播方式和技巧受到他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相同的信息内容会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首先是信息传播的语言艺术。媒体语言是媒体进行传播时所使用的社会语言,是媒体传播的基本元素,对媒体的信息传播有巨大影响。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其次是信息内容传播的角度问题。采用恰当的传播方式,包括叙事方式,传播者的立场,传播中的用词等使得受众容易接受,甚至是乐于接受。在跨文化传播中,独特的民族文化也会产生世界性吸引力,但作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有效传播方式,传媒必须用国际传媒介的通用语法,用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核心价值去设置、评说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
参考文献
①百度:baike.baidu.com/
view/1286.htm
②喻国明、靳一:《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87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钧瓷;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一、绪论
河南钧瓷原产于禹州,始于唐,盛于宋,是我国北宋以来的一类重要瓷器品种。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导下,钧瓷发展迎来又一个新的高峰。针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对钧瓷进行了多科学、多视角、多层次的探索研究。
钧瓷文化研究著作涵盖面较广。例如,李建设从文献学的视角看有关于钧瓷起源的三种观点,为钧瓷起源的探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李建峰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详细叙述了钧瓷的起源、衰败和复兴发展。这些研究一般从钧瓷的产生、历史、兴衰等方面进行考证。另外,重点研究钧瓷制作流程的文章也比较常见。例如,谢一菡在博士论文中,以传承为主线,剖析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何来、传承何在、传承何往等诸多问题及答案,寻求钧瓷传y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除此之外,刘立胜则独辟蹊径,“钧瓷工艺文化的英译对于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瓷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钧瓷英译还存在诸多误译,钧瓷英译应遵循专业性、对象性及目的性原则,以助于国外游客对于钧瓷工艺文化的深层次了解,促进其在国外的广泛传播。”
以上这些研究多从发展历程、工艺制作流程、瓷器名英译等方面进行研究,而针对钧瓷文化对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研究文章还不多,目前多是集中在文化产业发展概观方面,如张自然的《钧瓷文化精神探析》及李争鸣的《钧瓷文化传播及理论构建》。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和精读理论的方法,收集的资料主要有期刊、书籍、相关政策、硕博士论文等,对禹州钧瓷制作中心和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探索钧瓷文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一般规律。
二、钧瓷对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一)钧瓷外销的地域阻碍。针对钧瓷的熟知度和在国内的接受度,我们选择了中国三个不同位置的城市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别是长春市、太原市和中山市,调查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和白领工作者。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人对钧窑没有任何概念,37%的人不知道钧窑在禹州,38%的人只知道钧瓷是种瓷器,3%的人对钧瓷和钧窑完全没兴趣。由此可见,真正了解钧瓷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们用景德镇陶瓷做了对比调查,结果显示76%的人知道景德镇瓷器,大概了解它是“中国瓷都”,4%的人对景德镇瓷器有浓厚兴趣。以上数据仅是针对国内做的调查,可见景德镇瓷器相比禹州钧瓷传播更广。
究其原因,地理位置不能忽略。禹州市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枢纽位置。自古以来素有“夺中原者夺天下”的说法,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南北各有两大山系,环抱颍川平原,颍河贯穿城市之中,自舜时期就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城市,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并称颍河为母亲河,这都清晰的表明禹州位置的重要性。禹州向东可到达洛阳,是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最东端,钧瓷便由此从陆上传向西域各国,远至非洲等地。
但对于如今的禹州钧瓷传播来说,上述种种优越的地理位置,看似是优势,实则对钧瓷外传带来阻碍。禹州地处内陆,郑州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但海运缺陷不容小视。海运是运输大宗货物的主要渠道,其作用铁路远不能及,这就阻碍瓷器外销和传播,尤其是海外传播。相比之下,景德镇也地处内陆,但亦处东南地区,距东南沿海各港路途并不远,尤其是在景德镇与广州之间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水路通道,景德镇瓷器得以源源不断地外输,影响力自然高过禹州钧瓷。
(二)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薄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一词最先起源于industry culture,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大会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十报告又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而相对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没有严格统一公认的学术定义。百度百科对文化事业做出的解释是:“文化事业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当中存在的文化事业单位的集体名词”。文化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钧瓷作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元素。在禹州,有关钧瓷所建的文化事业单位不在少数,钧官窑址博物馆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它是禹州对外宣传钧瓷的一个有利窗口。但是,关于钧瓷所兴建的文化产业却相对薄弱。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厅都有双语介绍,但是博物馆周边少有与瓷器相关的商铺或者是其他宣传窗口,在博物馆内,仅有一家纪念品商店。在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三集中,钧瓷的故乡神,很少有大型的企业集中制造钧瓷。同时,禹州作为夏朝的故乡,也作为明清时期四大中药材集散地,拥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厚底蕴有借鉴价值。但是,这些有利资源并没有得到良好开发。
篇4
关键词:中国经典书论;双语翻译;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21-03
1.关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的选编和译注不乏研究者,如: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戴丕昌的《古代书论选译》,洪丕谟的《历代书论选注》。但由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无论选编还是注译,大多整篇选编和翻译,一般读者望而生畏,故不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和技法的普及。本论文选取中国经典书论的经典语段进行双语翻译和解读,想通过一斑而窥全豹,为探讨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及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这将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传承和普及,同时,也是响应文化强国的口号并有益于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的一项善举。中国书法曾经一度是一门专属于华人的艺术,因为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基础、以“唯软而奇怪生焉”的毛笔为表现工具的艺术。中国书法的独特性与学习理解上的难度,使很多西方人在学习接受书法时望而却步。中国书法的独特性也让书法的外推一度成为了一个难题,在中国的众多艺术门类之中书法成为受西方人关注最少的艺术。书法的这种特殊地位本身就暗示了其对外传播交流的迫切与重要。如果西方人对于中国书法始终处于无知、畏难和误解之中,中西文化的整体交流都将会大打折扣。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英文翻译至今还没有一本像样的权威的专著。林语堂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有一节以“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为研究对象,向西方人粗略地介绍了中国的书法艺术。蒋彝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书法》,是第一部用英语向西方世界广泛传播中国书法的书籍,以帮助那些“不需要学习中文就能欣赏书法……即使没有熟悉的观念,人们也能凭借对线条运动的感受和事物结构组织的学识来欣赏线条的美”(蒋彝:《中国书法》),因此,一度成为欧美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的指定教科书。但是,这些书都是以欣赏为主的抽象性的介绍,缺少明白的具体的例子,本文研究将为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提供一个可资参考例子,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海外传播。
2.如何让中国经典书论以比较易懂的语言和形式让普通书法爱好者和海外学者轻易接受?这始终是个难题。这里有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古文翻译白话的问题。中国经典书论绝大部分是由文言文(古文)写就的,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要让当代书法爱好者读懂,需要准确、通达并且文雅的翻译,这并不是件易事。它要求翻译者有较高的古文功底,有良好的现代白话文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要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造诣,不说是个书家,至少会欣赏书法艺术。这三者皆备,不能不说是个高要求。其次,中文翻译英文的问题。虽说中文翻译要求高,但还不至于做不到,但英文翻译就更困难了。它要求翻译者不光懂英文,将现代白话文翻译成英文,还要此翻译者懂古文,这样才能不仅只看白话,还要将古文的神韵翻译出来,当然最好也要懂得书法艺术。比起中文翻译者,英文翻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纯熟的英文,而且还要具备中文翻译者所该具备的素质。再次,文字翻译书法的问题。仅是文字翻译,似乎于文字工作者而言,还不是最难的。但要将文字翻译成可感的书法,也就是将抽象的文字翻译成具象的书法,那非得书家不可。而此书家,也非得要懂古文不可。以上三个棘手的技术问题,靠一个人全部解决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是个巨大的工程。因此,本研究课题组联合中文、英文和书家共同做一次尝试,以下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和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尝试一:【原文】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东汉·蔡邕《笔论》。【白话翻译】书法,乃一种遣散的艺术。要想写好字,先遣散怀抱,心无挂碍,任情感性灵恣肆,然后书写。如果为事势所迫,即使有用中山兔毫为材料制造出来的最好的毛笔,也写不出好字来。【英文翻译】Calligraphy means an art of cleaming the mind. Beautiful handwriting comes before removing the distractions and flying the emotional spirituality. One fulled with destractions cannot show the art work of calligraphy even in the best Chinese writing brush pen in the word.
【书法解读】蔡邕(133—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百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称誉。此乃书之为艺术其大要。后世善教人习书者,无不以此为基本要求。“散怀抱”是指老庄的虚静状态,无思无欲。创作之前要进入这个状态,才能到达“物化”境界,也就是物我合一,人与书通。此乃中国美学的创作前提:虚静无欲,无欲则万物通。
尝试二:【原文】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东晋·卫铄《笔阵图》。【白话翻译】用笔有力,字就写得刚健;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来的字就显得肥胖。多骨而少肉的字,叫做筋书;多肉而少骨的字,叫做墨猪。字写得力道足而富有筋骨的人,书艺高超;字写得无力道无筋骨的人,书艺差劲。【英文翻译】The Character will show its own virile when created by a person who is good at transmitting the power to the one he writes properly through using the brush. The character showing the strokes of puffiness only comes under the tip of a writing brush without power given by its user. The vigour of character stroke styles likes a person who is of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character strokes showing no power looks like a weak fat black pig. People whose handwriting with vigour should be superb skill in writing and vice versa.
【书法解读】卫铄(272—349),东晋女书法家,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世称卫夫人。工书,隶书尤善,师锺繇。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骨”是指字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字应该写得刚健有力。
3.中国书论经典文献卷帙浩繁,要想将历代书论统一梳理,整理出更加精练的经典语段,然后加以英文翻译,然后再配上书家的书法解读,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十年八载,没有一个专家团队那是很难完成的。仅靠几个书法爱好者在业余小打小闹是不成体统的。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提供一种探讨的可能性,希望有机构或组织能呼吁或发起这样的工作,为中国书法理论的继承和普及,以及海外的传播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戴丕昌.古代书论选译[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4]洪丕谟.历代书论选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5]王韵殊,李新会,卫东海.历代琴棋书画论选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6]蒋彝.中国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7]王世征.中国书法理论纲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文化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015-03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加强本国的“软实力”,通过实施各种文化对外传播战略,增加文化产品出口,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以提升本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2012年,我国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文化产品有别于一般的贸易商品,文化产品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代表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文化产品的贸易和传播过程以及消费与解读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研究文化本身这一要素,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当前,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市场推广较难、市场受众群小、产品不适销对路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两个客观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这一主观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结与积累。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精神层面的文化和物质层面的文化。在一种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比较稳定,而处于最外层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则是文化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精神文化是人与自我意识关系发展的产物,是在实践和意识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进化的,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1]。妥善地处理好文化差异就能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能很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将会带来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交流的障碍,严重的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认真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探寻缩小文化鸿沟、增进文化交流的方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言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以及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称宇宙观。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与西方国家的世界观完全不同。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一种“天人和谐”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提倡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然而,西方国家的世界观认为“天人对立”, 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在自然界中是主体,占有主导地位,强调人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征服并加以改造。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处于同一文化的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并共享同一种价值观念。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忽略个人利益,提倡谦逊,做事情避免张扬。然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崇尚个人奋斗,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做事情讲究表现自己。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注重感性认识,做事情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喜欢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然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注重理性的分析,做事情注重个体性,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局部到整体。此外,中西方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注重“仁、义、礼、智、信”,注重自身的内省和提升,与他人交往讲求谦逊善良,注重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然而,西方人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讲求个人的自由与利益。在方面,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个具有多种的民族,大部分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为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主张人们要积德行善、强调因果报应,人们向神和佛祈祷,可以得到幸福与平安。而西方国家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上帝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上帝创造了人类,信奉上帝的人才会得到上帝的拯救,人生而有罪,需要用一生去忏悔、赎罪,死后方可进入天堂。西方宗教的原罪说使西方社会非常重视秩序和制度的建立和遵守。可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产品的翻译和消费过程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当跨文化交际者对对象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都十分了解和接受时,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就会进行的相对顺利;相反,当跨文化交际者对对象国的世界观等都不了解甚至并不接受认同时,这时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就很困难并很有可能失败。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折扣”和“文化接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国的文化产品到西方国家时为何频频遇到障碍。相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化产品而言,西方国家的受众更加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背景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这样,“文化折扣”小和“文化接近性”大的文化产品更容易在相应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流通。然而,中国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差异较大,除了一小部分热爱中国文化的小众人群和海外华侨之外,国外的受众很难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因而也就很难选择中国的文化产品。
此外,在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假设,因而对同一文化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例如,法国剧作家贝克特(Beckett)的名作《等待戈多》有一个英译本和一个中译本,英译本倾向于阐释它反映了基督教思想,而中译本则倾向于反映佛教思想。原因在于:英译本译者自身深受西方传统教义———基督教的影响,“上帝”在其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于是把剧中描写的诸如“拯救灵魂的某种力量”、“白胡子牧羊人”、“小牧童”等意象自然而然地与“上帝”及基督教教义联系起来,将其视为一出宗教剧;而中译本译者受中国最广泛的传统宗教——佛教的影响,潜意识地把这些意象与“菩提树”、“佛祖”及佛教教义联系起来[2]。不同国家的译者对同一作品的内涵做出不同意义上的解读,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人交际行为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译者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国家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进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文化的巨大差异不仅会影响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与购买行为,同时还会使不同的译者、编者和消费者对同一文化产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可见,文化差异在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的一个客观的文化原因。
二、语言障碍
目前,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影响较小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语言障碍。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母语,七十多个国家给予英语以官方地位,并且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一百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进行教学。国际互联网大约90%的内容使用的均为英语。普遍的官方地位、学习和使用人口的众多以及分布的广泛,已经使英语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3]。因而,英语类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先天的优势。虽然世界上不同国家学习中文的人数逐年增加,更多的人愿意主动了解中国文化,然而中文在世界上被使用的范围还并不广泛,能够读懂并精通中文的海外人士少之又少。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受众群还相对较小,海外市场空间非常有限,中国的文化产品还远远没有进入海外主流的文化市场。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出口他国时本身存在着语言这一客观的障碍。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外很多学者都就语言与行为认知,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语言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自在物。具有相同语言的人们更容易进行交流,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更为一致,对本语言文化产品的理解也较为容易,对同一文化产品的解读较为一致。相反,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更为困难,对他国语言的理解总是停留在某个层面,很难深入地把握文化产品的真正内涵。英语是世界上被广为使用的语言,因而英语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受众较多,能够看懂和理解英语的受众群较大,因而美国和英国等英语国家在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和对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相反,中国的文化产品由于中文使用范围的客观限制,目前在出口市场及对外传播方面很难与英文产品相抗衡,西方国家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自己读得懂的语言种类的文化产品。虽然,不同语言的文化产品可以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但翻译效果和翻译成本还是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向海外。
三、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
如果说中西方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方面的因素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所面临诸问题的客观文化原因,那么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方面的因素则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所面临问题的主观文化原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们总是用本民族的宗教、语言、历史、习俗来界定自己,文化赋予了每个人确定的特殊的文化身份[4]。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可理解为“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5]。世界文化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种文化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各国都应该对他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当今世界,伴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了脚步。然而,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现象,文化全球化中充斥着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彼此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充斥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等行为。
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在这本书中,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观点。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重视,并引导了西方国家国际战略的调整。“软实力”是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而不是强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6,7]。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大众传媒的各种工具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输出。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为外部包装,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为核心内容,借助本国强势文化的力量,充分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以达到本国的政治经济目的。
同时,出于本国文化安全的考虑,西方国家实施各种相应的显性或隐性文化管制以限制他国文化产品的进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国家文化、民族凝聚力、社会繁荣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西方国家对此问题非常重视。法国在国际贸易中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则就是出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考虑。此外,以英国为例,出版社在登记注册方面表面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只需按照要求具有一定的资金,先到政府有关部门登记,然后领取出版社的营业执照就可以。但实质上,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法律限制是极为严格的。英国直接和间接管理出版的法律除了《大》、《权利请求法案》、《权利法案》等性文件外,还有《版权法》、《出版物法》、《青少年有害出版物法》、《官方机密法》、《诽谤法》、《消费者保护法》、《图书贸易法》、《星期日贸易法》、《图书贸易限制法》等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出版业的各个环节都置于政府与法律的控制之下[8]。英国对于本国的出版社都会有如此严格的法律监管,可以想象,如果一家中国的出版机构想在英国进行出版活动将会面临多少困难和监管。总之,西方国家在文化输出和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宏观的大形势,也使得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传播到一些国家时遇到了很多问题。
中国在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之中,针对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分析受众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具体原因,但同时还需务实地分析文化本身这一要素。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具体问题在现象上貌似为政治或经济原因,但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反而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两个客观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这一主观的文化因素。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应该认真地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深刻研究思考文化本身这一要素,制定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武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9(7).
[2] 程宇敏.意识形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 雷江梅,吴波.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选择[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4] 袁其波.全球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5]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 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篇6
关键词:韩国学生;汉语学习;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48-04
引言:
中韩两国唇齿相依,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同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以及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彼此影响着对方。历史如此,当今也不例外。众所周知,中国掀起了一股猛烈的“韩流”,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对韩流提高警惕,深怕冲击本国文化。姑且不论韩流是否会冲击中国文化,但这是古代中韩文化交流的延续,同时文化交流也是双向的,中国掀起猛烈“韩流”的同时,韩国也刮起了强烈的“汉风”,掀起了国人无法想象的“汉语热”。
本人认为,“韩流”与“汉风”都是两国文化交流频繁的标志。韩国从1994年开始以“文化立国”为方针,大量输出文化产品;中国以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软实力为宗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其中汉语是中国文化输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项目之一。与其想方设法抵制“韩流”,不如大力发展“汉风”、“汉语热”。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经贸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韩国“汉风”、“汉语热”不断升温。根据中国新闻网的统计,2014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总数为377054人,其中韩国名列榜首,学生人数达到62923人,占16.69%;其次为美国,学生人数为24203人,占6.42%;泰国学生人数为21296人,占5.65%;日本从2011年排名第三落至排名第五,学生人数为15057人,占4%,远远少于韩国留学生。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消息,截至2011年年底,韩国共建设17所孔子学院,在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韩国四年制大学的近75%,约130所大学开设和中国关联的学科专业,有多达24000名学生就读。韩国各大城市内汉语辅导班纷纷设立,开设速度与规模堪比英语辅导班,汉语已成为韩国学生可供选择的高考第二外语。
要延续韩国学生的“汉语热”,以此实现中华文化输出,就必须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掌握比较翔实的信息,反馈于汉语教学。这将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更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信息,更好地帮助韩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从而改进和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对韩国的“汉语热”、“汉风”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要实现文化强国,传播中华文化,其文字是主要途径之一,大量孔子学院设立之目的也在于此。韩国是第一个设立孔子学院的国家,韩国留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外国留学生中最庞大的群体。在这种背景下,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与对韩汉语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汉语是最好的文化产品之一,充分掌握韩国学生汉语学习情况,不仅有助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域外传播。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共回收问卷216份,216份为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韩国祥明大学非中文专业的学生57人,复旦大学69人,华南师范大学30人,中央民族大学30人,南京师范大学30人,其中女生156人,男生60人。学习汉语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以内57人,6个月至1年为86人,2~3年为56人,3年以上为16人。选择学习汉语时间不同的学生为对象,更能全面了解韩国学生汉语学习情况以及动机。
问卷共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习汉语的时间;第二部分为学习情况调查,包括学习态度、投入时间、学习难点等,共10题;第三部分是学习动机及之后将要从事的职业调查,共5题。
二、韩国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下面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汉语学习情况方面的调查研究包括汉语学习态度、难点、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
调查项目1 第一次学汉语是在哪里?(选项:A.韩国;B.中国)
关于汉语背景:155人,占被调查者的71.8%,在来中国之前,在韩国国内学过汉语。在韩国的“汉语热”大背景下,大部分韩国学生已在韩国学习了汉语。
项目调查2 喜欢上汉语课吗?(选项:A.喜欢;B.为完成任务;C.不喜欢)
关于汉语的喜爱程度:174人,占被调查者的81%,觉得“喜欢”;只有3名同学觉得“不喜欢”,而39名因为是“任务而学”,并非喜欢。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韩国学生对汉语持有好感,普遍喜欢学习汉语。
调查项目3 汉语学习态度如何?(选项:A.认真学习;B.每天上课,但并非认真学习;C.偶尔请假,但认真学习;D.偶尔请假,不认真学习)
关于汉语学习态度:56人,占被调查者的26%“认真学习”;113人占被调查者的52.3%,选择“每天上课,并非认真学习”;41人,占被调查者的19%,选择“偶尔请假,但认真学习”,只有6名同学选择“不认真学习”。说明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比较端正,学习比较认真,这与他们喜欢汉语有密切关联。
调查项目4 你认为汉语什么最难学?(选项:A.语音;B.汉字;C.词汇;D.语法)
调查结果显示:103人,占被调查者的47.4%,认为汉语语音最难掌握,其次是语法、汉字、词汇。汉语的美感在于阴阳顿挫的语调,而韩国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就是声调,因为韩语没有声调。同时,汉语普通话中7个辅音是韩语中不存在的,韩国学生往往不能发出标准的音阶。所以,学生要通过朗读掌握发出汉语声调、个别辅音的技巧,并且不断复习,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其次,语法方面,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两者语法体系截然不同。从句法结构上看,韩语与汉语的语序不同,从结构、语义上看,韩语与汉语不同的句子成分所指不同;从语用角度分析,韩语与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象为刚入门的学生时,教师应该重视语音教育,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教学重点应该转为语法教育,通过汉韩语法对比的方式讲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调查项目5 你认为学汉语时最难的是什么?(选项:A.听力;B.口语;C.阅读;D.写作)
调查结果显示:91人,占被调查者的40.2%,选项为“听力”;67人,占被调查者的31%,选项为“写作”;47人,占被调查者的21.8%,选项为“口语”;只有11人认为阅读最难。说明听力、写作、口语是困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内容,其中阅读是比较轻松的一项。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听、写、说方面技能的培养,更要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渠道,如交中国朋友、看中国影视剧等来不断提升听说技能。
调查项目6 你认为自己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选项:A.听力;B.口语;C.阅读;D.写作;E.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97人,占被调查者的44.9%,选项为“口语”;51人,占被调查者的23.6%,选项为“写作”;41人,占被调查者的19%,选项为“听力”。此结果与上一结果相反,学生认为最难的是听力、写作、口语,但最想提高的确是口语、写作、听力。这也是从易到难的顺序,也与大部分学外语的学生所需相类似。说明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是以听说等实用性、应用型为主。
调查项目7 除了课本以外,你还通过什么学习汉语?(选项:A.家教;B.看影视剧;C.和中国朋友聊天;D.看中文书;E.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7人,占被调查者的3.2%,选择“家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还是以学校教师为主,这也与请家教需要经费支出不无关联;48人,占被调查者的22.2%,选择“看影视剧”,比起学习韩语的中国学生热衷于看韩剧,中国影视剧对韩国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说明我国的影视产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终而走出国门;113人,占被调查者的52.3%,选择“和中国朋友聊天”,说明结交当地朋友是韩国学生课后最主要的拓展学习的方式,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口语与听力水平;14人,占被调查者的6.5%,选择“看中文书”,说明书籍并不是主要的课外学习材料;34人,占被调查者的15.7%,选择“其他”,说明韩国学生课外学习汉语的途径呈多样性。
调查项目8 课余,学习汉语的时间是?(选项:A.不学习;B.0.5-1小时;C.1-2小时;D.2小时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36人,占被调查者的16.7%,选项为“不学习”;110人,占被调查者的50.9%,选项为“0.5~1小时”;53人,占被调查者的24.5%,选项为“1~2小时”;17人,占被调查者的7.9%,选项为“2小时以上”。课外学习1小时以内的学生占67.6%,1小时以上占22.4%,说明韩国学生课外投入的时间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因素在于被调查的韩国学生大多不是学历生,以语言学习、应用型为主,没有获得学位以及升学的压力,因此课后投入时间相对减少。
调查项目9 你认为决定汉语成绩的因素是什么?(选项:A.兴趣;B.教师;C.教学质量;D.教材)
有126人,占被调查者的58.3%,选项为“兴趣”,说明外语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45人,占被调查者的19.9%,选项为“教师”;36人,占被调查者的16.7%,选项为“教学质量”,教师相关选项占36.6%,表明教师以及教学质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兴趣中起相当大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9人,占被调查者的4.1%,选项为“教材”,相反,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三、韩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喜欢从事的职业调查分析
调查项目1 学习汉语的动机是?(选项:A.考取HSK;B.为找一份好工作;C.对中国文化感兴趣;D.为积累知识和自身修养;E.为交中国朋友)
有41人,占被调查者的19%,选项为“考取HSK”;有77人,占被调查者的35.6%,选项为“为找一份好工作”;有40人,占被调查者的18.5%,选项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26人,占被调查者的12.1%,选项为“为积累知识和自身修养”;有32人,占被调查者的14.8%,选项为“为交中国朋友”。可见,从总体上看,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最强的动机来源于“为找一份好工作”,“考取HSK”也是“为找一份好工作”的途径。我们知道中韩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这将给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升职的机会与空间,也是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留学中国的主要原因。但也不容忽视的是占33.3%的选项不为工作为动机,只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及结交中国朋友。说明,中华文化深受韩国人的认同与爱戴,他们对中华文化持有好感,愿意学习汉语,结交中国朋友。“为积累知识和自身修养”则体现了韩国留学生普遍具有追求成就的内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促使他们在汉语学习上更加认真。这种不以就业为目的动机,也许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但正因为兴趣动机反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汉语,这也说明,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并非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喜欢中华文化、提高自身修养,这几点也不容忽视。
调查项目2 学习汉语的动力是?(选项:A.老师和朋友的鼓励;B.兴趣;C.父母的期盼;D.工作需要)
有45人,占被调查者的20.8%,选项为“老师和朋友的鼓励”;有99人,占被调查者的45.8%,选项为“兴趣”;有15人,占被调查者的6.9%,选项为“父母的期盼”;有57人,占被调查者的26.4%,选项为“工作需要”。可见,韩国学生学汉语的第一动力为对汉语的兴趣,他们想通过学汉语了解中国以及相关事物,而“父母的期盼”这种“被动型动机”则不明显。随着现代观念的发展,现在的韩国留学生似乎已经逐渐脱离了亚洲学生“唯父母之命是从”的传统道德观念,长辈的要求与态度已经无法完全主导他们的学习行为。
调查项目3 家人和朋友对你学汉语持什么态度?(选项:A.一定要学;B.可学可不学;C.没必要学)
有84人,占被调查者的38.9%,选项为“一定要学”;有129人,占被调查者的59.7%,选项为“可学可不学”;有3人,占被调查者的1.4%,选项为“没必要学”。韩国人已经意识到汉语的重要性,但也不乏对其持中立态度的人。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中韩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重要性会越来越突显。同时随着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华文化域外传播更快、更广,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将认同、喜欢中华文化。
调查项目4 学习汉语后想做什么?(选项:A.研究中国学;B.中文老师或翻译;C.中国相关公司就业;D.不想做与汉语相关的事情)
有22人,占被调查者的10.2%,选项为“研究中国学”;有40人,占被调查者的18.5%,选项为“中文老师或翻译”;有130人,占被调查者的60.2%,选项为“中国相关公司就业”;有24人,占被调查者的11.1%,选项为“不想做与汉语相关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占88.9%的学生想学汉语后从事汉语相关工作,说明汉语是韩国学生就业的另一种重要工具,尽管前面的调查中表明学习汉语的第一动机并不是就业,但汉语的确给就业压力较大的韩国青年提供了较好的就业机会。
调查项目5 如果从事与汉语相关的工作,你最想做什么?(选项:A.进企业;B.翻译;C.导游;D.老师;E.其他)
有94人,占被调查者的43.5%,选项为“进企业”;有41人,占被调查者的19%,选项为“翻译”;有16人,占被调查者的7.4%,选项为“导游”;有27人,占被调查者的12.5%,选项为“老师”;有38人,占被调查者的17.6%,选项为“其他”。大部分韩国学生的首选是企业,这与中韩两国密切的经贸关系相关,其次翻译工作深受学生欢迎,这与翻译的较高薪资不无关联,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说明学生学习汉语后想从事的职业呈多样性。
调查项目6 你认为韩国学生学汉语有什么优势?(选项:A.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地理位置;C.历史文化同源;D.学汉语的韩国人很多可吸取经验)
有115人,占被调查者的53.2%,选项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6人,占被调查者的7.4%,选项为“地理位置”;50人,占被调查者的23.1%,选项为“历史文化同源”;35人,占被调查者的16.2%,选项为“学汉语的韩国人很多可吸取经验”。76.3%的选项选择了“文化因素”,说明中韩文化交流频繁以及文化同源,为韩国学生提供了更容易接近和学习汉语,认同汉文化的历史基础,这也是来华留学生中韩国学生占榜首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
本文以韩国祥明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其汉语学习动机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韩国学生对学习汉语持有好感,来中国之前普遍学过汉语,同时韩国学生认为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历史文化同源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有很大的优势,说明韩国学生从情感上对中国、汉语有好感。
2.韩国学生课后学习汉语的时间投入不多,这与升学压力小相关。韩国学生主要通过和中国朋友聊天的方式进行课后学习,看中国影视剧的比例不高,这恰恰与学韩语的中国学生酷爱韩剧相反。
3.韩国学生认为语音、听力、写作、口语是最难掌握的部分,而最想提高的部分是口语、写作。说明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主要以实用性、应用型为主,并非升学为最终目的。
4.韩国学生认为兴趣是决定成绩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教师与教学质量。要想提高韩国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以找工作、获得HSK等级证书为最大的动力,之外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喜欢中国文化的比例也较高;学习汉语的最大动力是兴趣,说明不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中兴趣既是提高成绩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汉语学习最大的动力。
6.学习汉语后要从事的职业中大部分人选择与汉语相关的工作,其中企业是首选,其次是老师和翻译。随着韩国“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老师成为了韩国人向往的职业。
根据调查研究所得结论,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被激发,达到“乐在汉语学习中”的状态。第二,在汉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要素,或进行中韩文化比较。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韩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持有好感,他们渴望通过教师了解、认识中国文化,而教师也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教学过程中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进行中韩文化比较,如比较中韩饮食文化的异同、讨论中国的京剧、武术,介绍中国的社会制度、名胜古迹等等。这种文化渗透,不仅可以传播中国文化,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注重学生听说写三种技能的培养,提高开口率。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全面发展,被调查者则普遍想提高听说写的技能,也认为是最难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听说写方面的技能。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载体。韩国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字就是其中之一。韩国创制训民正音之前,官方使用的文字是汉字。时隔几个世纪,在韩国再次兴起“汉语热”,对此现象,应该深入分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同时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域外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晓美.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现状与对外汉语学习前瞻[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2]李大农.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特点与教学技巧探讨[J].海外华文教育,2003,(4).
[3]李大农.韩国留学生“文化词”学习特点探析-兼论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2000,(5).
[4]柳英绿.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5]许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6]韩文.延吉市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杨怀霞.韩国在华中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文化融入动机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陈郁.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
篇7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翻译中文化缺损的分析,研究了有关翻译不当造成的文化成分的缺失与扭曲,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南浔地处浙江省北部平原,太湖之南,东与苏州昊江接壤,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由于“镇为泽国,四面皆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揖”,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南浔特有的个性和气质。南浔如今是湖州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其古镇特有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旅客。旅游景观文献资料是对外传递该地深厚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恰当的翻译会帮助外国游客认识到南浔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文献的翻译研究凸显出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翻译不当造成的文化信息缺损和扭曲问题
翻译中由于译者对史料理解不透彻,或疏忽失误,造成了南浔景观资料中存在许多翻译问题,导致不该有的文化信息缺损和扭曲。
1.1翻译不当
在南浔诸多景点中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不符实际、指代不明、滥用拼音等翻译不当情况。
例1.在嘉业藏书楼中关于刘氏的介绍中,出现了明显的用词不当问题,说到“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书信中多次提到刘承干先生”,其中“书信”一词译为“mails”欠妥,"mails”是指邮件、信件、邮包的统称,而文中根据年代特征特指通过邮递系统传递的信件,“书信”正确的翻译应为“letters”。
例2.对张石铭故居进行介绍时,提到张“在文化艺术上也颇具造诣”应译为“have accomplishments in...",而译文却犯了明显的搭配不当问题,搭配不当包括形容词一名词的错误搭配、名词一名词的错误搭配、动词一名词的错误搭配、动词介词的错误搭配、固定搭配错误等,将其译为“...was accomplish-menu",混淆了名词和动词的搭配方式。
例3.在对备弄进行介绍时,提到有大事和迎接贵宾时开“大墙门”,译为“big door",而在《21世纪大英汉词典》.big”的解释为“(体积、面积、宽度、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大的,巨大的”,用其形容“大墙门”与实际概念不相符,正确地应根据其实际意义译为“portal"。
例4.在对张静江的简介中,介绍其名“一名增澄,又名人杰,号卧禅”,中文表达甚为具体严谨,而译文直接译为“had some another names such as...",没有将三个不同意义的名字有效对等,失去了原意的准确性,出现了指代不明问题。
例5.小莲庄一处醒目标识语“禁止吸烟”,与其相对应的英文却是是“JIN ZHI XI YAN”,很明显,这里译者直接纯粹用汉语拼音法表达,不但不符合国际化的潮流,更是一种偷懒、不负责的表现。
1.2翻译错误
翻译错误是南浔古镇译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拼写错误、语义错误、时态错误、词性错误等。
例6.在售票中心上方的一块旅游告示标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英文中把“town”错误拼写为“toen"。
例7.景区内醒目的警言语“保护古藤人人有责”中出现拼写错误,将“ responsible”拼写为“resbonsible",这样低级的语言错误势必会使外国游客对南浔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例8.对尊德堂中的介绍中有“系张静江祖父张竹斋所建”"was built by Zhang Jingjiang’s father Zhang Zhuzhai" ,“祖父”却被译为“father"。属于典型的语义错误,造成人物身份不对等,应改为“grandfather”。
例9. ;德堂中“张石铭早年丧父”,译为‘`During the child-hood Zhang Shiming’s father pass away",有明显时态错误,"pass”作为英语动词,在词句中有严格的时态要求,必须使用过去式“passed",这正是英汉的不同之处。
例10一家中事物都由其母操持”,译文是“his mother operated all household affair" , "affair”在英语中是可数名词,必须译成单数“a affair”或复数“affairs",或者,并特指在其前面加相应的限定词。
例11.描绘雕刻图案“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的译文为“the pictures are fine and lifelikeness",从词性看,"lifelikeness”是名词与另外一个形容词词性不一致,违反了语言表达一致的原则,应将“lifelikeness”改为“lifelike",与‘`fine”词性对等,作为对等翻译更符合英文表达。
1.3漏译
漏译主要是译者因疏忽或其他原因而漏掉翻译,漏译会造成文献资料内容信息的遗失。
例12.在对芭蕉厅作介绍时,译者未对“天花板棋格”作出相应的翻译,汉语特征介绍是为突出该建筑外形构造中式的特点,而删去有碍原意表达,使其景观的特色未能浔到凸显,应增添“the hall ceiling in chessboard structure”。
例13.小莲庄景点中的“青藤植被”阐述特征时,遗漏植被的颜色“青紫色”,应增补颜色词“cyan"。颜色作为植被辨认的显著的外部特点,在翻译中是不可忽略的。
例14.在景区游览门票价格表中,中文须知的第四点中有个括号中补充解释了“外语导服费另计”,对应译文为“the feeof tour guide service in foreign language is diB’erently counted"。而英译相对应的第五点中却没有传达相对的信息,易引发日后的价格纠纷。
2.处理文化信息缺损的策略
旅游景观资料使用双语的目的除对外传递该地深厚的文化,主要是扩大南浮古镇的影响,吸引外国游客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发展。
2.1景点名称音译十意译
一个景点的名称翻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中英专家公认的格式,其指导原则应是始终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的(陈刚,2002:8-10 )。 景区内的景点如果均采用音译,对外国游客来说,仿佛是毫无意义的符号的堆砌,达不到介绍中国文化,让游客看懂、听懂的目的。此类音译如尊德堂(Zun De Tang)、南浔百船舫(Naxun bai chuan fang),译名没有涉及相应的文化内容,易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译为“Zun De Hall”和“Boats Museum”更明了。
完全意译对保留原文形象及文化、历史内涵至关重要,但是完全意译存在源语和目的语完全等同的局限性。例如,张石铭旧宅用于待客的“花厅”,根据源语中的词逐一译成目的语为“Flower Hall",未考虑文化背景,不利于传递出地名的信息。花厅作为一个古代建筑专有名词,指旧式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建在跨院或花园中,为表达其文化意义译为“Parlour"更妥。
在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意译。例如“鹉德堂”大厅译为“Yi De Tang Hall",前半部分是采用拼音音译“Yi De Tang" ,而后半部分是采用英语的对等词“hall"。音意双译一般都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法,牵涉到历史上和传说中的人物时使用最多(朱益平,2005:162)。例如:
刘氏梯号~-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u Tiqing
张石铭旧宅一the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Shirring
嘉业藏书楼—Jiaye library
2.2删减和增补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删减有时是十分必要的。
例15.对刘墉书法真迹描述中“此件系他的好友同朝翰林院待诏徐山民珍藏而至今,艺林珍品,一睹为幸”译为“The work was collected by his friend Xu Shan ming",译文省略了原文中复杂的官名和华丽的四字词组,用浅显易懂的一句话简单地传递了文献信息。
增添是指加人理解原文内容所必须的背景知识,对字、词、句的字面意思予以解释,加人特有历史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绍,更有利于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例16.张石铭故居的简介中提到“八仙”,只根据字面译为"eight fairy men",外国游客肯定一头雾水。“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应依据文化背景加以一定的解释“eight fairy men ( Widespread civil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 "。
例17.介绍“张静江旧居源起”中说“1862年又专营盐务,遂成巨富,为南浔富豪‘四象之一”’。而译文直接翻译为“…dealt with salt specialty in 1862,so he became rich and powerful.People called him `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 in Nan xun"。而此“象”非英语“elephant”的蕴意的完全对等,西方对“elephant"的理解不甚相同,它在该语言环境下喻指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的豪富,应通过增添为“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Elephant denotes the rich and power)”帮助外国游客区分并理解其隐含义。“紫藤”的介绍中提到“刘锦藻在《小莲庄略》中记述……”,译为“in the Records of Lotus Garden Liu Jin zao(the second son of the owner) says...",添加了对人物的介绍,使外国游客对其有更深的印象。
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出版产业顺应趋势,稳步推进市场化、集团化建设。期刊业在规模化、专业化、品牌经营上成效显著。规模化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集团化为期刊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从我国期刊产业经营情况来看,目前实现集团化经营的期刊基本都发展起来,实力显著增强。《读者》、《知音》、《瑞丽》、《时尚》等品牌刊物都已成功实现集团化,形成了各个领域的期刊群。专业类期刊中华医学会期刊、科学出版集团和北京卓众期刊成为行业中集团化成功的典型。知音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做大了传统出版,现已拥有3份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报刊。此外,他们拓展新领域,在动漫产业、影视产业、新媒体产业亮点纷呈,教育产业等其他服务产业取得新成效。① 现集团总资产达8亿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亿元。②
转型的动力在“三化”
国内刊社的集团化建设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实施集团化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实现或正在经历着两种转型,即:机构模式转型和出版形态转型。机构模式转型是指这些刊社由原来的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了企业。这一转型对我国期刊业来讲是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它使文化出版业真正能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从而使整个产业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和能力。第二种转型是出版形态的转型,即由传统出版到现代(包括技术)出版的转型。第二种转型属于期刊界质的飞跃,它决定了期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除去集团化建设本身政府和政策层面的外部推力外,有几个内生力量在模式和业态转型中发挥着作用。它们不但在转企改制和集团化过程中发力,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还借规模化经营生成“走出去”的力量,将期刊经营扩张到海外。这几个力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化”即: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
市场化是指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市场化”是国内期刊模式转型的首要推力,它源自转企改制,发力于集团化建设,最终使期刊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期刊通过市场化取得市场主体地位,又借助市场化实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运营。
专业化既是市场化的有效手段,又是实现规模化的途径。市场经济中,只有高度专业化集中的产业才具备比较优势。“国际化”是规模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体现为全球化资源配置和产品要素国际化流通。目前,中国期刊随着自身专业化、市场化的羽翼渐趋丰满,国际化步伐正在提速。目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走出去”,到海外拓展。走出去的形式多样,有的是实物直接输出,有的是版权合作,有的是直接到海外办刊。③ 《中国新闻周刊》、《读者》、《中国国家地理》、《浙江大学学报》,以及外文局所属的几本外宣期刊等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只是,与国际一流的品牌期刊相比,这些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
与规模化密不可分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三股力量自始至终参与并推动着期刊的集团化进程,成为国内品牌期刊实现两个转型、做大做强的根本动力。这也是国际跨国出版传媒集团近20年的成长历程反复印证的经验。
他山之石
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期刊出版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高度细分、相当成熟的市场。④市场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期刊资源的配置、期刊编辑的运作、期刊产品的营销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其次,期刊业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策划、制作、营销、合同、会计、统计、审计、法制、管理等诸多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健全的市场游戏规则,由市场决定效益,决定编辑的内容和出版时机。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专业化。这里讲的专业化主要指出版传媒业自身的专业化分工。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在相对狭小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业务往往倾向于多元;当处于相对大的市场中,必定趋向专业化。过去近20年的历史表明,越是跨国公司,其核心竞争力越是向更加集中的专业方向壮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性企业的出版传媒集团开始改变多元化经营,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多年前,国际教育和专业出版集团的并购浪潮已经在出版领域揭示出这一产业规律。最近,大众出版品牌企鹅出版集团和兰登书屋的合并再次印证这一世界出版业发展的主流趋势。⑤
在经济学中,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地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它既包括产品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自上世纪80年代,欧美传统区域市场渐趋饱和,出版传媒集团便开始通过兼并演变为跨国集团,以拓展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际出版产业间发生的几轮整合和兼并,主要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例如贝塔斯曼和培生集团的兼并行为,就是通过国际化把自己变为一个全球性传媒集团。⑥
经济全球化使得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成功都可以归结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实现的过程。大凡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我国期刊集团化改革也正是在借助“三化”实现转型过程。这一经验除了被知名国际传媒集团的成功证明外,也被一般的国际集团(跨国公司)反复验证。
探索外宣期刊转型之路
借助集团化建设,国内品牌期刊通过三化带动模式与业态转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这为外宣期刊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外宣期刊如想发展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并推动两个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在研究转型过程和特点之后弄清转型的动力何来异常重要。这对外宣转型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外宣因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传播环境、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因素制约,机遇与挑战并存。外宣期刊作为在国家外宣大局中承担重要使命的“国家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应有之义,也是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因此,借助集团化建设推进规模化运营,依靠“三化”内生动力进行转型发展应是外宣期刊做大做强的一条途径。
当然,外宣期刊的转身之路既需要尊重业界转型规律,借助“三化”实施完成,还需根据外宣领域自身的特点,在“三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破解制约自身转型的许多难题。如果能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突破,外宣也许不难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第一,传统的政府机关思维向市场化的思维模式转型。
外宣期刊无论是模式转型还是出版形态转型,都离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经营、品牌经营等相距甚远,必须借助“三化”重新进行系统思考和改造。观念改变是一切改变的基础。外宣转型首先应是思维模式转型。外宣期刊多属于设置在国家部委架构上的参照公务员体系的事业单位。多年来,依靠传统行政权力管理的模式已使外宣人的思维定式固化,很难与市场化和企业化的运营模式相适应。此外,从传播业态规律上讲,观念的提升是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关键。要在对外传播中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必须尊重新闻传播和文化出版规律,转变传播理念,坚持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至上的原则。⑦ 因此,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方式和专业化的组织理念、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现有的行政管理系统进行彻底改造,改变固化的、狭隘的行政主导市场的意识,真正树立读者意识、受众导向和市场意识。切实推进期刊企业化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的体制和机制,向市场要发展,向市场要活力。
第二,由计划向市场的体制机制及管理模式转型。
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应该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期刊,市场需要到哪里办就到哪里办。根据专业化要求,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按现代出版传媒和出版产业自有规律办事,媒体管媒体,媒体办媒体。然而,我国外宣期刊的布局和分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目前的出版机构大多是行政促成的,模式比较单一,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外宣期刊的模式转型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于外宣期刊的转企改制落后于我国出版业的改革步伐,面向市场化、专业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显得更为迫切。一是要借助“市场化”将以往传统僵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向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转型。二是利用专业化从靠行政命令运转的国家“政府出版机构”向外向型、国际化的文化及传播“商战机器”转型。外宣领域的市场化可以分几步走:首先,改革现行办刊体制,转变办刊观念,先从围绕市场入手,逐渐适应市场到完全依靠市场来办刊;二是,需要将介于政府部门与国企之间性质的事业体系进行市场化和专业化改造,使之具备完全适应全球竞争的市场化、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地位;三是,依托国家支持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形式的市场行为,通过参加国际展览,承办、主办各种国际活动形成常规机制,将外宣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最终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与全球客户建立一种事实上的“市场纽带”。
第三,队伍的专业化、市场化转型。
一个战略规划从设计到实施,成功与否取决于一支能否适应市场并取胜的专业化团队,特别是领导决策团队。立足于市场化、国际化的团队建设和全球化的人才战略是转型的基础。外宣队伍转型首先要从身份上实现转变,外宣国家队作为“政府的人”如何转型为“市场的人”;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团队的组织管理结构和系统思考方式必须转型。此外还涉及到团队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能力的转型等。国际传播能力体现在能否构建外向型国际化的信息采集网络和全球性覆盖的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才能打造一支掌握全球化传播规律的专业化团队。只有将专业化的人才战略与市场化的传播机制嫁接,才能承担起整合全球新闻源,构建国际传播体系的重任。
第四,单一出版向多媒体立体传播转型。
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重构信息传播路径,并重建媒体生态。特别是数字化催生全球传播形式多样化,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被彻底改变。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使传统落后的期刊传播形态难以适应舆论的变化和受众的偏好。据业界分析,数字出版已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是中国出版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代表着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未来。⑧
外宣出版业态转型来自三方面的压力:一是传播的内容和产品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极大需求;二是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难以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数字化、多媒体出版权重小,多数期刊出版形态仍主要是纸质版,数字化程度、技术含量低。
外宣业态转型方向是数字化和多媒体化。转型必须实现两个效果:一是通过以最新信息技术融合传统媒介,打造多媒体立体传播,通过提升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提高外宣针对性。二是探索构建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多样化的立体传播体系,通过设计外宣产品线丰富产品组合,提高附加值,延伸市场产业链。以多样的传播形态提供丰富的产品来提高外宣的有效性,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第五,国内业务向海外业务转型,国际合作向跨国战略联盟转型。
国际出版集团的经验证明,只有完全掌握并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的企业才是真正称得上国际化的企业。一个企业需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实现国际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国际化是期刊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外宣期刊的使命所在。全球影响力关键在海外。外宣期刊通过多年实施海外战略,国际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外文局所属刊社现在欧美、日本、拉美、中东、俄罗斯等都设立了分支机构,有些期刊的生产和发行已拓展到海外,但是出版结构及经营模式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借助国际化力量,建立国际化外宣体系是外宣领域转型的方向。外宣国际化至少有三个方向。第一,在现有海外网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扩大走出去领域。将政府外宣与市场外宣相结合,调整产品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建设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类资源的运营体制,从生产经营外宣产品到经营外宣品牌。第二,将国内业务向海外业务转型,探索建立包括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流程的国际化体系。第三,与海外华文媒体和国际主流媒体进行战略合作,搭建长期战略联盟,形成牢固的“利益互换”、“渠道捆绑”机制。通过对内升级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容,对外拓展延伸传播网络,建设传播体系,稳步推进国际化,逐步分割世界传播版图,最终有效影响国际舆论。
「注释
①王国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获奖期刊综述》第8页,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检索2012-07-07 11:26:00 。
②《出版传媒企业上市优劣势分析》,《政策研究与产业动态》2012年11月26日,第17期(总第22期)第8页。
③王国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获奖期刊综述》第10页,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检索2012-07-07 11:26:00 。
④李杏林、丁丽:《国内外期刊特点分析与我国期刊发展趋势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⑤冯威:《陈昕: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出版人》2012年12期,第36页。
⑥冯威:《陈昕: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出版人》2012年12期,第35页。
篇9
关键词:英语;餐饮;应用
1.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用一种语言即英语相互交流和传播思想。不管你是否喜欢英语,如果你要想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并开展有效的国际传播,或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家、商人和科学家,那么你必须或至少学会能够用英语进行国际传播。Financial Times中有句话说:“英语语言的这种强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雪球,几乎无法阻挡”。
2.英语的国际化
2.1英语在国际传播的表现方式
首先,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用作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10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
其实,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不但体现在使用的人口数量上,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之中。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
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英语强势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尤为明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语曾替代英语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语言。但是随着二战后(尤其是冷战后20年中)美国在世界上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英语的强势已势不可挡。据科学引用指数(SCI)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共发表925,000份科学论文,其中95%是用英语撰写,而且这些论文中只有一半是由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的,也即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的。英语的强势可见一斑。
2.2英语在中国的使用
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20年中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举不胜举。这对于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而言,已足以显示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语语言的重要性。上述的统计中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英语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
我国英语热的出现与国家的开放政策有密切关联,这一点在我国入世后更是如此。现在,我国不但要求高初中以上所有学生必修英语,从2001年起,还要求在有条件的城市中普及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英语也是我国每年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还是提拔干部和晋升技术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3.西餐在中国的发展
3.1中国餐饮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饮食发展史上,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可被称作叫“两洋”饮食文明传人时期。这七、八十年间,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政策打破了大清帝国闭关自守的局面。包括被称之为“西餐”在内的西洋饮食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也随之传入古老的中国。
自改革开放后,世界上多种新型餐饮业形态及形式在中国餐饮市场迅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中国餐饮市场的格局。如发端于八十年代末期的麦当劳等洋快餐业及九十年代产生的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的餐饮市场呈现国际化的趋势,餐饮市场细化不断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行业快速发展。
3.2西餐
西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世界三大菜系是指以中国烹饪为首的东方菜系,以法国烹饪为首的西方菜系,以土耳其烹饪为首的中东菜系。可见,西餐在世界烹饪中是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世界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烹饪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餐这种行业一旦出现,即显示出多种多样特色,从高档到中档到抵挡,西餐中便餐、茶餐的同时出现,多种业态在西餐企业中发展,每种业态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群在追捧,使西餐的消费出现了多层次、多品种的局面,表现出十分活跃的生命力。西餐的枣核形的消费是指价格低的西餐不太多,特别是昂贵的也不多,都集中在中间的层面,高低差距不大。这个消费特点说明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和稳定,西餐业定位在对西餐有追求的消费群体上,这种准确的定位给经营者带来了高效益,带来了稳定的客源,也给其管理带来了方便。
3.3西餐在中国的发展
3.3.1西餐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时,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就带回了一些西方的食品物产如芹菜、菠菜、胡萝卜等。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中国游历,也将欧洲的一些菜肴制作方法传到中国。
以后,由于世界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势力蜂
拥而入,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各国的公使馆、教堂、商会等外国人生活的地方,
基本上都有外国厨师烹制西餐菜肴,进餐方式也采用传统的西餐方式。外国人还雇佣一些当地的中国人为他们服务。此时的西餐还是只限于在他们的家庭中自制或者是招待朋友。随着进入中国的外国人增多和一些外国商人的增加,西餐也逐渐从外国人的家庭走向市场,在外国人较集中的城市,开始出现了经营西餐厅的餐馆。
3.3.2西餐在中国的广泛发展
从全国解放到60年代末期,西餐在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倾向性。解放初期,我国与东欧和当时的苏联关系密切,俄式西餐在我国有一定的发展。60年代以后,西欧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扩大,旅游业的作用也被人们重新认识,一批高档涉外饭店相继投入使用,西餐在我国的发展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迅速。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西餐作为改换饮食口味的作法已被一些人们所接受,因而西餐也受到了国内各层次消费者的喜爱。
4. 总结
中餐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影响力越老越大。英语对于中餐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中餐和英语的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中餐真正的强大和复兴。
参考文献:
[1]王殿胤.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鞍山: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0.
[2]胡斐佩.我们建议推广美国音.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
[3]陈东梅.英语词汇与文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1.
篇10
关键词:活力一体化;双语播音;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03-02
一、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问题
自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南宁为永久举办地以来,如何“向东盟和世界传播中国、传播广西”就成为广西传媒和涉及对外交往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在广西乃至全国,双语宣传交际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突出的问题。除中央级媒体之外,就各地方媒体来说,通晓两种或多种语言、掌握传播艺术、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对重大国际问题、重大国内问题的国际背景具有洞察力,能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间进行熟练转换的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屈指可数。这种供求差距状况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广西外国语学院作为广西民办高校唯一一所高水平外语类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培养人才方向定位上一向强调立足广西,审时度势,别开蹊径,几年来经过建构模块化教学、拓宽就业途径、完善“活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突破并取得初步经验。那么,如何从地缘政治文化出发,进一步顺应和服务国际对话日益频繁,媒体一线亟需一批高质量的双语播音主持人才来塑造国家形象,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大势?这就促使我们思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如何在已有的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创新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二、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1、以“服务社会、顺应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的直接功能和社会效益
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形成有效对接,以中国与东盟交流专业人才培养为总体核心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其他传媒机构及各企事业单位对从事播音与主持、形象代言与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人才目标设计与培养,为国际社会和地方多层面多行业提供专业综合能力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广泛的双语播音主持和双语交际应用人才。
2、丰富专业内涵、突出应用能力,探究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创新途径
“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旨在打破常规的单一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究播音主持与英语、泰语、柬埔寨语、越语等不同专业精简可行、有效融合的教学机制和课程体系建构,通过“以趣导学、扬长活化”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教学主导性,打破课程内外、专业内外、校园内外的习常界限,采用3+1或2+2或四年双语不断线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的各环节形成呼应融通的有机整体,从而探索民办高校双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三、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探究
1、课程体系改革内容与创新
(1)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根据学生英语及东盟各语种的基础和兴趣,以3+1、或2+2以及四年外语不断线的模式,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以语音基础课程、语音理论课程、基础语音必修课程为主,强化日常实用性的口语训练,使双语转换和日常交流相对顺畅。基础课程如《英语日常生活用语》、《泰语日常生活用语》、《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在此基础上向深度广度推进。(2)以多方向多选择的专业模板开展教学,如中英传统播音主持、中英综艺主持、中英传媒策划(中越、中泰、中柬,以此类推)等,根据不同模块,设置语种特色模块核心课程、语种特色模块专业实践课程。语种特色模块课程力求做到:精简基础课,突出语种核心课,强化语种实用课,拓展语种特色人文知识。(3)打造专业实训实践平台与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实训实践形成有机整体,完成跨文化跨语言的双语播音主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模式改革内容与创新
(1)利用我校具备多语种专业教师的有利条件,实行播音专业教师与语种专业教师和校外传媒机构及其相关行业骨干联合教学的“多师制”,活化师资建设机制。(2)打破学院、专业、班级等传统学生团队结构,以语种特色班取代传统班级建制开展教学,活化专业班级建制;(3)教学内容与情景模拟、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紧密结合,打造学以致用的环境与平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活化教学内容机制;(4)打造学习成果与综合能力展示平台。通过举办双语朗诵会、双语主持人大赛、双语演讲辩论、双语视频观摩、双语情景模拟、双语戏剧小品展演等活动,以及以校企合作、校馆(文化馆)合作、校地(地方相关机构)等实践模式,展现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活化实训实践机制。
3、教材与考核形式改革与创新。
(1)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核心教材为基础,针对性的自主编写语种特色专业辅助教材与实训手册,使专业规范教材、特色辅助教材以及实训手册融会贯通,形成完备的双语播音主持特色语种教学实用教材。(2)多形式的综合全面的考核方式①严格常规作业与技能练习要求,解决学生轻视平时学习、突击复习考试的被动学习的不良风气。②制定综合应用能力集成文本的考核标准,解决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无形化”与空洞化的问题。如,音频、视频编辑与制作,情景模拟设计,听、说、读、写、译技能分项与综合专业考核,主持身份转换能力展示(陈述者、采访者、谈判者、评论者、现场即兴表达、对话、独白等),毕业论文和作品设计等。③宽形式严考核、分阶段强激励的综合评价体系,解决教师以偏概全、机械刻板评价学生、“以师为本”的传统习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综合能力考核的形式,力求不同考核形式评分权重的合理,统合平时、段考、期考、综合测试、毕业论文、实习实践等不同阶段和形式的考核结果,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与和探索创新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仪 雪.SCLT教学模式在双语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报业,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