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看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30 17:0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学第一课观看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范文
时光匆匆,这个暑假已经离我们而去,开学了,既紧张又激动。同学们,开学之际,大家别忘了观看《开学第一课》。可以说每一年观看完《开学第一课》,总会被节目中的一个个励志故事片段所感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不例外。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观看完这个节目的时候,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让我们一起致敬逆行者!
在开学这个特别的时间点播出《开学第一课》,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希望让同学们通过节目的片段感悟人生,更加确定自己学习的决心。因为在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巨浪,就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在新的学期里,大家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奋力前进,积累更多的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给祖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祖国锦上添花的重任。新学期的到来,意味着大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大家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不轻易说放弃,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
学生《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范文
盼望着,盼望着,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在9月1日这一天,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老师也组织我们在教室观看,此时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很早之前就有听过这档节目,只是没有真正的看过,现在终于可以达到愿望了。
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我的内心是十分澎湃的,这在以前的学习是从未有过的。开学第一课对小学生人生成长道路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也懂得了人生无限的可能性。而这次节目让我更加坚定学习目标,改变以往的慵懒态度,从此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少年。
观看完节目以后,老师给大家提了几个问题,来检查我们是否有认真学习。当老师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踊跃的参与回答,而我也不甘示弱,也勇敢的举起来手。大家的回答结果自然是令老师满意的,我也被老师表扬了一番,心里甜滋滋的!
开学第一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的意义却永远的印在我心里。未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骄不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可以为祖国献上自己的力量,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学生《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范文
九月,象征着一段漫长暑假的结束,也预示是一个学期崭新的开始。你是否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
2020年的九月注定跟以往不同。尽管这场劫难给予人们浓烈的情绪正在慢慢褪色,甚至是多年以后人们会用“历史”来概括它,但不可否认的是,处于疫情环境下的我们,是需要这一堂课的,一堂能帮我们记录劫难,铭记教训,思考人生的大课——《开学第一课》。
你是否听过或者看过《开学第一课》?它是一档央视推出的教育公益节目,播出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了。在这十二年里,每年的`开学之际《开学第一课》从不缺席,并且节目都会设置深刻有思想的主题跟全国的中小学生见面。十二年的《开学第一课》,十二年的开学主题,便有十二年的人生思考。我想,这是节目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意义。
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看了之后感悟很多。
篇2
(一)
《我的中国梦》
我们都会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可以亲临《开学第一课》的演播现场,全程观看和分享这精彩的一课。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泡泡采风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看了长城、故宫,还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神圣的升国旗仪式,之后还参观了两所名校——清华和北大。最让人惊喜的是在老师的努力下,我们所有的学员都有幸参加了《开学第一课》的录制。晚上七点多钟,大家一到达录制现场——长城脚下时,旅途的疲惫立刻被心中的喜悦所取代。当接到可以登台的消息时,激动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目的第一个环节是小朋友一起进行诗朗诵——《我的梦,中国梦》。
接着就是功夫皇帝李连杰登台和我们畅聊了他自己的梦想,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功夫。
随后一个蒙古女孩完玛草上台了,她和她的姐妹们一起为我们展示了蒙古舞蹈,完玛草很喜欢唱歌和跳舞,所以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将自己的歌声和舞蹈展示给所有的人,在日复一日的汗水浇灌下,她的梦想起步了,迎接她的一定会是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接着两个失去胳膊的哥哥上台了,“要不就去死,要不就坚强的活下去”,带着这样的信念,其中一个哥哥努力练习用脚写字,最后考上了中山大学,另一个哥哥则用脚实现了自己钢琴家的梦想。看着他们来之不易的成功,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不禁涌了出来。
在视频中我还看见了舟曲的一所学校在泥石流中瞬间崩塌,看到了灾区幸存的人们眼里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我忽然明白生命真的很脆弱,所以更加值得去珍惜。
最后在章子怡阿姨祝福舟曲的话语中,我感悟到,人生要有梦想,生命很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自己的梦想。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精彩演绎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二)
《我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照亮光芒;梦想,可以让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梦想,可以让我们有目标,有追求······真正有梦想的人,会不懈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开学第一课》,受益匪浅。
梦想,是一个人的,理想是大家的。今天《开学第一课》就是谈自己的梦想。《在开学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们我们敬佩的人物:有生活在大草原,极渴望当一名舞蹈家的完玛草;有双臂残疾,但没有放弃的杨孟衡和刘伟;在试飞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但又一一解决的飞行员——李中华。他们种种的人生故事,都令我佩服不已。在这些人当中,令我最难忘的是杨孟衡和刘伟。
刘伟和杨孟衡都是因为电击而失去双臂的。但他们没有向失败低头,他们振作起来,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刘伟小时候有很多梦想,但他听到过钢琴的声音,就决定学钢琴。刘伟用自己的脚每天练钢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刘伟能弹出优美的歌曲,但没有人知道,刘伟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杨孟衡迷上了体育,但事实是残酷的,杨孟衡进不了残奥会。从此,杨孟衡失去了信心。但经过父亲的一番话后,杨孟衡心中又点亮了新的梦想——考上一所好大学,他努力学习,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他们的人。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用自己的歌声卖艺赚钱的人。我很敬佩他,因为他不是坐着让别人施舍,而是靠自己的才艺去赚钱。我觉得他的梦想是唱好每一首歌,尽管这个梦想很简单,但完成这个梦想是多么艰难的呀!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钢琴教师。起初我只是觉得钢琴很好玩,很有趣。但后来钢琴慢慢地融入我的生活。于是,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心中也燃烧了人生的梦想——当一名钢琴教师。刚开始,一路顺风,可渐渐地,路边的坎坷不平,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手的姿势不正确。五线谱看不懂,左右手很难配合······渐渐地,我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今天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对自己又充满了信心。人家是残疾的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何况我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为什么我连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不了呢_从此,我迈着进步的脚步,向自己的梦想前进!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人生,需要梦想,但梦想要通过不懈努力才会实现。成功离不开泪水和汗水,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会有无数的失败和困难。我们要向困难挑战,努力的去克服它。有一句话说:摔倒了一百次,就要站起来一百零一次!尽管梦想之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尽管会在当中摔倒无数次,但我们也要无数次站起来。所以,让我们一起为梦想而进步,为梦想而变得更坚强吧!
(三)
《我的中国梦》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梦想是灯,引我们走向成功!
梦想是一个人一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勇气和毅力!今天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开学第一课”,而今年的主题就是“我的梦,中国梦”。
梦想可大可小,但如果梦想太大,总想一步登天,这就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幻想。梦想可以为自己,可以为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我们不能说为自己就是自私,但如果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的利益和他人的幸福,这就是自私、无知的表现了。李连杰叔叔的梦想是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这是为国家,是伟大的;马云叔叔的梦想就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这是为他人,是无私的。
今天还有一位残疾人到场,他就是杨孟衡哥哥。他自幼截肢,可凭着不懈的努力,如今不但可以自理,而且在学习、体育方面也是好手。然而在他成功的背后,是汗水,是挫折。杨孟衡哥哥曾参加过国家队的选拔,但因为不够优秀,最终落选了。在被失败阴影笼罩的日子里他一度萎靡不振,但是最终他还是战胜了失败,努力学习,并最终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一个残疾人的意志尚能如此坚定,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健全的人呢_
篇3
大家好!
沐着秋日的阳光,新的学年新的学期在无限的期盼和憧憬中到来了。今年9月也是第十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学第一周恰逢国家组织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又恰逢我校建校50周年这一喜庆盛事。为此,开学初,学校向全体师生提出以下倡议:
一、各班级要围绕“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这一主题,通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学校将组织具体以下四项工作:
1.组织做好“四个一”活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关于抗战历史的国旗下讲话;组织一次班级主题班会;出一期校园宣传专栏和班级黑板报;组织一次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每一位同学更加深刻、生动地了解抗战历史,切实增强爱国之情。
2.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按照要求,观看抗战影片和抗战题材的展映展播。收看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和收看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大会的阅兵式实况等。
3.组织开展“寻访家乡红色足迹”活动。通过走访抗战遗址、寻访革命后代,到爱国主义基地、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战斗遗址等实地参观,聆听抗战故事,学习抗战精神,进一步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感悟。
4.开展网上纪念活动。学校将将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二、认真做好教师节的教育庆祝活动。
学校将以庆祝第__个教师节为契机,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感恩励志教育。今年教师节主题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学校选树各级先进典型和“美丽教师”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第__个教师节,进一步加强教师“爱心、责任、奉献”和学生“感恩、明理、勤奋、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各班召开“师恩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和板报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媒体创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三、积极参与到学校建校50周年校庆的活动中来。
随着五十年校庆盛典的日益临近,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五十年,是一座里程碑,记录了胜利一中的峥嵘岁月与辉煌成就;五十年,又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我们将从这里奔向更加灿烂的明天!作为“胜利一中人”,我们在校期间能够恰逢盛事,是我们的无上荣耀。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释放我们的激情,展现我们的风采,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到迎接校庆的各项组织活动中。
校庆是提炼和提升校园文化的过程。校庆期间,学校将迎来各届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因此,我们在各种场所要注重自己的礼仪,做到服装整洁,寝室整洁,言行得体,文明生活,文明上课,与人友善。积极做好环境美化等氛围营造工作,切实为校庆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让我们以及回校的校友能有耳目一新之感,能够深刻体会到母校的温馨。
篇4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新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亲身经历,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容易束缚学生思维,使学生放不开,尤其是政治课堂,大多是一些道德的说教,对学生而言十分无趣。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更注重实践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会激起参与欲望,产生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
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是不容易掌握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才能达到预设目标。课堂教学就是理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实践,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出课堂,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升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目标。
二、如何加强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
(一)合理安排实践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事都是一样的,都要事先做准备,只有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反之不去准备、计划,就会把事情搞砸。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提前不做计划,盲目地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会使活动十分低效,学生也不能从实践中学到什么。而提前做好计划,如何组织,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地点,活动的步骤……都胸有成竹,有计划、有组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实践活动。
(二)注重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就是活动的内容与方式,选择正确,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使活动更有效,选择失误,会使活动低效甚至无效,同时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我们在设计活动内容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有趣的、热门的事件。比如,3.15之前,我们组织了关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超市、商场进行调查、采访,并且与当地的文化、司法部门挂勾,建立固定的活动课基地,共同开展好活动课。根据当地的环境、文化传统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使活动课与国情、区情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实践
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一点: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组织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时,开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批评建议权”教学探究活动。对于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有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学生已经理解,但是让他们对国家事务进行批评与建议,对农村学生来说有些力不从心。我为他们设计的活动内容是“给校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以网名给校长信箱投信,谈谈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评与建议。学生有感而发,针对学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状况、作息时间、课程设置和老师评价纷纷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尽管意见不是很成熟,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都体会到了“主人翁意识”——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合法的途径有序参与政治文明建设。
(四)灵活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很多老师会说,“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组织实践活动啊!”并以此为借口不去开展实践活动。其实,实践活动不一定非要在课上腾出时间进行,也可以在周末的时候,或者在寒暑假的时候,或者选择刚开学学生没有进入正轨的时候,这样灵活组织安排,就会使时间比较充裕,也会使学生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比如,学习完《珍爱生命》以后,了解长假,我就要求学生在假期时学校的安全教育,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并根据自己长假期间的经历来制作手抄报,题材可以是防火、防触电、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制作完成之后,等到开学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次活动,既让大家互相学习安全知识,又寓教于乐,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体现了学生独特的视觉和个性。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改变了其原来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灌输道理的错误认知。
三、结语
篇5
一、要确立自身威信
每当心接一个班级,班主任从第一课――师生见面课起,就应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无论是得体的衣着,微笑的眼神,温馨的祝福,还是言谈举止间展示的学识才情,精神风貌等,都能激起学生心湖的涟漪。当然,在今后的班级中,还得思路明、方法新,并以忘我的工作热情融入孩子们中间,体察入微,排忧解难,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从而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实践表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就为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了铺垫。
二、要发挥助手作用
班务工作纷繁琐碎,班主任不必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一是自身精力有限,二是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须有得力的班干部作为助手,各司其职,共同管理班集体。在产生班干部时,可采取竞选与自荐相结合的办法,并实行定期轮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的到锻炼。同时,要确保班委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应选出大雁型、老虎型、精猴型、蜜蜂型等班干部,以此促进班集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一个班集体好比一台机器,各个部位都要协调运转。因此,班主任既要放手让班干部分管各自事务,又要作好指导与监督,以免班集体这台机器出现大的故障。
三、要建立激励机制
“水不激不越,人不激不奋”。为建设“比学赶帮”。奋发向上的优秀班集体,开学初,结合班情(思想,纪律,卫生,学习等状况)确定本期班级奋斗目标,并指导每位班级成员制定“跳一跳,摸得着”的个人目标,以此导向激励。除了目标激励,班主任还应该适时运用语言激励。如“荣誉的桂冠是用奋斗的荆棘编成”,“爱拼才会赢”,“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以一座高峰”,“为了明天欢乐的泪,今天须洒辛勤的汗”……并让学生选用各自喜欢的励志警言作为座右铭,以便始终保持击状态。同时,鼓励全班学生踊跃参加教级以上的各种竞赛活动:体育竞技、书画比赛、征文活动等,以此挖掘个性潜能,让其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形成“人人求发展,个个有奔头,全班永向前”的良好局面。
四、要重视活动育人
长期以来,我们深感德育工作难见成效。究其原因,除社会上各种传媒的负面影响外,恐怕与我们自身喋喋不休的空洞说教有关。实践表明,学生优良品行得形成与教育活动密不可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讲解爱国英雄故事,朗诵爱国诗词,收集爱国名言,观看爱国影片,教唱爱国歌曲,创办国庆专刊”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从而自觉的将思想认识化为外在行动。此外,以此主题班会,以次爱心捐款,一次团队竞赛,以次社会实践……都是教育的良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
五、要讲究谈话艺术
学生天生调皮,好动,难免惹出事端。作为班主任,对此,应平心静气,待弄清事情原委后,讲究教育策略,在批评的过程中体现教育机智,教育艺术。为此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的批评教育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赖激励的基础上,委婉的批评中不乏赏识与期待,因而收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而对犯错得学生,班主任应以宽容博大之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既正视学生的错误,又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切忌方法简单粗暴,话中带刺,伤其自尊。以致产生的情绪,出现不愿遭遇的顶牛现象。
六、要强化协作意识
篇6
关键词:优化;自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这一理念?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自能学习。
“会”与“自能”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命题,简单到每位小学生都会自豪地说我会学习,更不用说是高中生了。鉴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学生自能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关键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实践,课堂教学的优化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强化历史学习的实用性、预知性、借鉴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主导开展的课堂教学,就历史学科而言一般是告知学生已经发生的事情,这缺乏更多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长此以往,学生往往就会习惯性地认为学了历史除了应付考试也没实际作用,导致学生学习动力明显缺乏,历史教学也会遇上尴尬的困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不断强化历史学习的实用性、预知性、借鉴性。
例如,讲述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的转折点——时,我们就不能将时间更多地花在讲的过程上,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或许我们只需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的短片,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词来概括这一历史事件,即“内讧”。然后追问这样的变乱产生的原因,学生一般会说那是洪秀全的专横、猜忌;或是杨秀清的贪婪;或是韦昌辉的狭隘;或是石达开的莽撞等等造成的。学生所说的这些都只是具体原因、表面的原因,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探究,尝试进行角色的设想,将自己假想成他们其中的一个,或是作类比,如动画片《灌篮高手》平时训练有素的队员为何在比赛的竞技场上连连出现失误一样。从而得出,任何一个团队除了要有纪律来规范成员,更要有一种精神和情感来维系,并且大家都要为之努力。在学习中,这些引导会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学习历史是有用的,有用的东西当然要认真学、主动学,就些逐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二、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般来看,在任何一学期的开学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是兴趣十足的,他们往往恨不得马上将历史书看完,看看是否有闻所未闻的故事,是否有新的图片,甚至于渴望看到揭秘的史实。事实情况却大不相同,光看课本内容,新增的内容并不像学生想象得那么多,甚至有更多的知识可以说是学生从小就了解的中外大事。在此基础上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是要件。
第一步是要设计好高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学生心里都有一把尺,他们往往就用这第一课的感觉来评价一位教师,因此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我听过这样一节导言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历史是什么”开展讨论,然后挑选出几位学生代表来表述并让学生举例说明。记得讨论后有一位学生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引起了周边其他学生的骚动。那位教师借此加以及时引导,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而说明其实我们今天了解的历史都已经融入了史学家个人的主观色彩,我们要学会将这层纱掀起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比较科学的史学观点。如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用生产者力标准;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看世界风云等。最后这位教师还引入了高考题让学生感悟高考是怎么考查的。该题如下: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一项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学生体验后感触很大:原来高中学习历史是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牛。
第二步是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如何将学生从上一节课乃至是课间休息中吸引过来,让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来,导入是关键。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使我们的历史课更具有创造性与吸引力,我们必须改变机械式的导入,如“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中重点是什么?我请个同学来讲讲……”诸如此类的。我们要敢于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利用时事,在讲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我们把“美国轮胎特保案”作为一个案例引入;也可是尝试利用歌曲,讲述“祖国统一大业”时,歌曲《七子之歌》便是很好的素材……通过激烈的辩论,鲜明的对比,深情的吟唱,我们在时空中穿梭,感知历史中的沉沦,感悟历史留给我们的美丽人生。
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无论从我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还是从与几届学生的交流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被老师认同、赞赏、期望,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这种认同、赞赏、期望给了我、学生无穷的力量,让我们克服了一个个此前无法想象的困难,来到了理想的彼岸。无数的案例震撼着我,鼓舞着我多角度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我深知这对一位学生来讲意味着什么,有多深的影响。还记得2007年的甲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弱了一些,多次考查都是班级的最后一名,平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一降再降。面对这种情况我悄悄地开始观察这位学生,发现他为每一门学科准备的笔记本都具有学科特色,是精心准备的。借此,我找这位学生谈了一次,高度表扬了他对学科的重视,并暗示如果这本笔记到高三结束时你能送给我,这将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没过几天,我发现该同学在向班级里历史笔记记得好的同学借笔记参考,在以后的查看笔记本时我都会写上几句激励的话。最后高考结束,我不仅收获了写得满满的一本笔记,更收到了一张小卡片和一盒巧克力。
当然,平时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毫不吝啬的肯定与表扬,这和一味地批评、指责相比,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在家长会上当着家长面要有必要的肯定与表扬,再加上之后有效的督促,同样能将学生的学习潜能进一步发挥。
总之,转变传统观念,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设情境,倡导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领悟学习方法技能,从而推进自能学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红明.谈课堂教学中“自能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苑荟萃,2009(33).
[2]曲在霞.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2009(33).
[3]谢定来.培养学生自能学习能力浅析.西部科教论坛,2009(1).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45-03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导学案创设学习情境,围绕目标构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评探究、小结反思、课外延伸与自主发展的“互教互学”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及教师主导作用。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新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
一、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理解乙醇与金属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实验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乙醇分子结构推断过程及乙醇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向学生推出生活中的一种神奇的液体。
要求:(1)各组同学用圆珠笔在手背上写一个字,然后分别用棉签蘸取水和神奇的液体涂在手上,对比,哪种液体清洗效果更好?
(2)取一支小试管,滴入几滴神奇液体和水,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探究活动一】
(1)分组探究实验。
(2)猜想这种物质的名称。仔细观察这种物质,归纳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3)各组把归纳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填写在表格中。
(教学反馈:学生比较兴奋,通过亲自实践,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小组交流汇报成果。(各组踊跃发言,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气氛很热烈)
【板书】
神奇的液体――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教师提问】
生活中哪里可以接触酒精?酒精有什么用途?其中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同学自由发言:a.酒精可用于消毒,利用了其化学性质;b.很多花露水的成分中有乙醇,喷在手上凉凉的,利用了它的易挥发和良好的溶剂的物理性质;c.乙醇可以当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其化学性质;d.乙醇用于发烧病人的物理降温……(学生在回答中巩固了已学的初中知识)
[教师提问]
本节课,你还想了解乙醇的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想知道乙醇除了可以燃烧还有什么化学性质?人们喜欢喝酒,酒精进入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说明:给学生设置发言平台,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问]
观察一幅图片,这幅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疑惑?(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发言]
交警在用酒精测试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学生疑惑的是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它是如何检测人是否喝了酒?(通过设疑,知识自然过渡到探究酒精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
①简单介绍国内常见的酒精测试仪的种类和原理,重点介绍利用化学方法检验酒后驾车的原理(检查酒驾的原理),其化学变化过程如下:
②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一下问题:酒量多少与什么有关?(多媒体展示资料及图片)
乙醇进入人体的变化:
[学生活动]
①阅读材料,分析Cr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乙醇在这个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乙醇被氧化。
②(自由发言)一个人酒量多少与体内所含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有关,含有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越多,酒精进入体内就越容易被分解,自然酒量就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交警用酒精测试仪查酒驾的生活例子,学生了解乙醇在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发言平台,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己寻找答案。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达到互教的目的)
【学生探究活动二】
(教师)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知道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一些氧化剂氧化成乙醛。我们模仿乙醇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的片断做一个探究实验。
(学生)阅读学案中的探究活动2――乙醇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醛(教材P74实验3-3的改进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将凹形铜片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凹形铜片表面变黑,在铜片上滴加3滴乙醇,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灼热的变黑的铜片表面变 红,并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生成。
(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实验活动中,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收集证据,归纳结论,验证实验结果)
[思考与交流]
①结合实验现象猜想生成物是什么。
②结合铜片发生变化现象,思考铜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小组内、小组间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成果。(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作用,学生间互相启发,起到互补作用,把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小集体共同认识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师点拨]
该化学反应原理。(幻灯片展示方程式)
[教师活动]
①幻灯片展示“满街汽车成酒鬼”。(教师简单介绍乙醇的能源价值)
②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快速书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师随机抽检学生,并展示其写的方程式)
[学生活动]
对方程式书写正误进行简单点评(设计意图:强化方程式的书写,注重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教师点拨、归纳提升]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乙醇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氧化成不同的产物。
催化氧化:乙醇+氧气_____________
完全燃烧:乙醇+氧气_____________
(适时点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视野拓展]
长效的镇静催眠剂苯巴比妥的制取原料――乙醇钠(C2H5ONa)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讨论如何获取乙醇钠?
H2ONaOH; C2H5OHC2H5ONa
【学生探究活动三】
①小组积极讨论探究金属钠是否可以与乙醇反应。
②通过实验验证金属钠是否可以与乙醇反应。(各组同学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组内分工协作完成实验,并把实验现象填写在学案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实践操作,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学习习惯)
[学生组内、组间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群体评价,并提出实验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其他小组有良好的反思与评价。
(设计意图:生生互动,利用学生群体优势解决组与组之间探究活动中生成性的问题)
【学生探究活动四】
1.探究乙醇分子所有可能的结构(根据教师在学案中提供乙醇的分子式C2H6O和C,H,O的成键规律及足够有关推断乙醇结构的信息材料)
2.根据学案提供的足够信息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小组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乙醇的分子结构。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乙醇的认识?你还想了解乙醇的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学生小结,谈感受)
[课后思考]
1.根据乙醇的结构式分析乙醇催化氧化和与金属钠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共性?上述两个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断键部位。
2.如何检验乙醇中有水?
二、教学反思
(一)对本节课的处理思路
本节课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对乙醇基本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必修和选修对乙醇不同层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从学生认知起点角度积极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对乙醇的物理性质,通过学生探究活动1去掉手上的圆珠笔迹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感悟并总结归纳出来,通过提问“生活中哪里可以接触酒精?酒精有什么用途?”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温故而知新。本节课要重点突破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和与钠的反应。
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结构决定性质”,从研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开始进行教学。整节课的教学线通过生活线引出,如让学生从身边的化学,过渡到交警查酒驾,酒精在体内发生的变化,乙醇的能源价值引出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性质,再过渡到通过乙醇钠在制药业中的应用引出乙醇与钠的反应等,体现知识的层层递进,逐步打开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化学科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较多,在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为了做到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取舍,不讲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断键部位,只做课后的延伸,课堂中对官能团的概念也只做一般的介绍。
改进乙醇被铜催化氧化的实验。磨课时按照书本的要求做实验,红热铜丝插入乙醇中迅速变红,但是很难闻到有不同于乙醇的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产生,学生反复做实验也耗了不少时间。究其原因是乙醇接触热Cu丝大量挥发,干扰乙醛气体的气味鉴别,而且生成的乙醛也易溶于乙醇。改进实验是用坩埚钳夹取铜片,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当红色铜片表面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撤掉酒精灯,用胶头滴管滴加2-3滴无水乙醇于红热铜片上,立即闻到刺激性气味,铜片由黑色变为明亮的红色,现象非常明显。
(二)教学反思
通过磨课,笔者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把控好时间的合理分配。本节课实施下来,体现了“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阅读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培养了阅读能力,学会从材料中把握关键词,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边读边联系现实生活的习惯,学会了从材料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涉及三个实验活动,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取到的知识远比教师“一言堂”或做演示实验的效果好得多。
3.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交流。
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条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小组内学会合作,小组间通过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会反思。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同学发现实验的异常现象,如有同学提出“检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氢气时,点燃气体后火焰为什么不是蓝色而是黄色”,也通过小组间交流、师生互动有效地解决“钠在乙醇中为什么是先沉后浮”等问题。
4.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有提问、小组讨论、分组实验等多种形式,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交流、提问等手段,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总结和归纳形成规律、运用规律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以及学生课后所问的问题,这节课还是存在一些遗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一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过于单一,不够多元化;二是在探究乙醇与钠反应时如果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去猜想,自主设计方案、讨论确定方案,那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效果会更好。
【附】点评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基于以上认识,汤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依据:学习导入―合作探究―自主小结―拓展延伸等环节层层深入地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生生、师生互动,课堂上充满生机。
亮点之二:“问题导学”。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引导学习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学习方式的被动或主动,关键并不在于它是“接受的”还是“发现的”,而在于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思维参与度。汤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化学学习环境,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思考,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化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化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而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其中包含了观察和感知问题情境,动手实验,对结果进行反思、修正和推广以及应用等,努力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
- 上一篇:秋水译文
-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写给妈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