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14 02:2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篇1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寄情于景;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49-01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崇高的地位和隆盛的声明被人们誉为"诗圣"。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因而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

1.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是由于时代和社会以及个人性格遭遇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唐代"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大背景下,杜甫亲身经历了战乱离丧、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的黑暗,人民因为战争饱受苦难,这些都使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无法实现,从而使他由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慢慢转变为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杜甫的一生,遭受身世之苦、时代之苦、国破之苦,生活在由盛转衰的时代夹缝中,繁华成为了过眼云烟,国破家亡的痛苦时时噬啮着他,在如此的生活背景之下,更加激发了杜甫的顽强人格和爱国精神,他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

2.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气质以及人生信仰决定了他与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诗存在着十分深刻而广博的历史内容, 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讲述事实,反映现实。杜甫经常能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通过细枝末节的场景来体现出来,使人震撼人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艺术的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衬托写出了统治阶级生活奢侈的罪恶。这首诗不仅是他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 而且是他对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综合表现。同时, 也标志着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成熟。

2.2寄情于景,忧国忧民。在杜甫的许多抒情诗中,他往往寄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景物描写中,流露着诗人的激情,交织着内心的复杂情感,政治上的失意,漂泊无依的感伤,在诗句中倾泻出来,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高超的艺术风格。

杜甫的这种风格在《登高》也有体现,作者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来倾吐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壮阔的景物描写之中,让人感受到了他那沉重的﹑跳动着的情感脉搏。在杜甫雄浑壮阔的意象描写中,还隐藏着他身世悲苦的暗流,寄寓着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2.3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作品的始终。爱国主义精神是杜甫的人格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他的爱国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对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为官僚子弟还是沦为"众人",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命运,国家成为了他的生命的支柱,成为了他毕生的奋斗目标。

在渔关失守后,他曾经参加流亡者的队伍, 因而写下不少爱国的诗篇,如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这首诗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2.4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杜甫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了不少的人道主义的思想, 他的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对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同情,渗透着对人民深切的爱。他的悲哀不是停留在自己身上而是想到了比自己更苦的人民,他在颠沛流离之后暂时得到安居的一间茅屋为秋风所破,偏偏又下?远雨来,他盖着冰冷的破被、躺在"床头屋漏无干处" 的破茅屋里,尽管自己生活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还是时刻想着天下的寒士,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更关怀的是那些无处安身的" 天下寒士" ,只要他们欢颜,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这些动人的诗句鲜明地表露了诗人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幅安居乐业的鲜明图景,更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种愿望正是在封建制度压迫下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是一位面对人生,忠于现实的伟大诗人,无论生活使他多么痛苦,他从未脱离现实,他自始至终力求描写现实生活,着力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疾苦,呼吁人民的心身,他的诗歌无论是形式或者内容都给中国的诗歌扩大了领域,成为了千古绝唱。

参考文献

[1]刘娜. 略谈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特点[J]. 才智.2008,16期:98-99

篇2

关键词: 黄节 国粹主x 诗教观 思想 研究

一、国粹主义思想研究

国粹学派的核心组织国学保存会和南社是20世纪初先后成立的两个文化文学团体,黄节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既是国学保存会的发起人,又是南社的发起人,在这种身份下形成的国粹主义成为黄节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术界对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孙之梅的《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张耀武的《黄节思想研究》、侯彤彤的《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以及王少梅的《黄节与国粹学报》。

在孙之梅的《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中提到了黄节对国粹派的特殊贡献:他不仅是国学保存会的主要投资者,而且是国粹派理论的建构者。黄节在对国粹理论作了界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国粹保存主义”,把保存国粹与保国求存、与民族主义联系起来。同时,文章指出了黄节的国学思想奠定了国学保存会的理论纲领。

张耀武的《黄节思想研究》则着重阐释了黄节“以国粹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归依,研究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发现当时中国人为了对抗外国人野蛮行为而形成了文化派别――国粹派,黄节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此外,文章还研究了黄节的国粹含义,并且系统阐述了黄节的国粹主义与日本国粹主义思想的差别,指出了黄节国粹主义理论的建构体系,论证了黄节在推进国粹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又延伸到以国学为核心的学术批判,提出了国粹派心目中真正想要建立的国学概念,即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最后,张耀武还谈到了黄节把国粹主义思想由理论变为实践,突出了国粹主义思想的现实性。

在侯彤彤的《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黄节对国粹主义思想的发扬与丰富,解读了黄节所认为的“国粹”,指出了黄节对史学的研究,认为如果不能吸收外界的先进文明如日本的国粹主义思想,并改造使之适合自己国家的情况,就会导致国家灭亡的观点。

其次研究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伪存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第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性;第三,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对振奋民族精神有益;第四,反映了民族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第五,为宣扬岭南文化、教育改制做出了贡献。

最后对黄节的贡献作了总结。黄节的思想对发扬国粹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从正面突出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少梅的《黄节与国粹学报》指出了黄节认为“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助益民族进化、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精华,是能够发挥民族和民主精神的传统文化遗产,它蕴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是一国精神之所寄;其为学,本之历史,因乎政治、齐乎人心所同,是源于历史、种族、地理形成的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民族性或民族精神,是立国之本。此外,文章还论述了黄节为推进其“国粹主义”思想而做的努力。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国粹主义的产生和国粹主义的丰富与发扬,并且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黄节在国学保存会和南社的活动。

二、“诗教观”研究

国粹主义思想是黄节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在谈到“国粹”时,我们就不免想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想到黄节热爱的诗歌。在黄节的一生中,他不仅热爱诗歌、为诗歌作注,还把诗歌融入教育教化当中,并且十分推崇这种方式,这就是黄节一生当中又一重要思想――“诗教观”。

黄节“我独治诗思远古”,一生都以著述、笺注,践行他的诗教观。他认为:“诗教关乎国家之兴亡,而诗歌衰落,诗义不明,则会导致国家的危亡。”他承袭了孔孟以来以诗歌为教化的观点,同时杂糅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感,进而构建起自成一格的“诗教观”。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术界对黄节思想的研究也涉及了他的“诗教观。”王少梅、李杰、庄静的《黄节诗教观的学术文化渊源》主要从“诗教观”的历史脉络、岭学内倾思想及师承关系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黄节诗教观的形成,指出了黄节以岭南诗教文化为手段,以良知和责任为地基,以道德践履为砖瓦,以唤醒全体国民的纯粹良知和道德心为目标,重建人的精神信仰,树人伦之式,促进人性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从而对国家存亡有一种自觉的担当。

殷悦在《论黄节的诗教观》中分别从黄节“诗教观”的萌芽和形成来阐述:诗教观作为黄节教学思想的核心,它萌发于黄节少年受教之时,并深受岭学之影响,而后在时局的变动和内心的激荡中终于成形,并集中体现在其《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一文中。黄节的诗教观不仅体现了他以诗歌为教化的信念,更反映出中国近代学者希冀借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以救国济民的思想。

而张正明、王学燕的《浅析黄节诗教观的内蕴》则主要从国族意识和人格意识两方面来解析黄节的诗教观。相对于前两者的研究,后者则更侧重于解读黄节诗教观的重要性。

黄节的诗教思想还体现在他编写的教材中,陈泽泓在《爱国未有不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一文中探讨了黄节的思想:黄节编写乡土教材之宗旨,不仅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乡土历史、地理,更注重引导了解本省乡土历史、地理与国家大局之关系,灌注爱乡不忘爱国、爱国才能爱乡的思想。此外,黄节还能将铁路、电线、邮政、电话等洋玩意收入教科书中,设立了专门的学科,说明他重视科学进步和应用,并非食古不化的死守“国粹”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黄节“诗教观”思想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黄节“诗教观”的产生和发展上,因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是略显不足。

从以上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十年来关于黄节思想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他的“国粹主义”和“诗教观”两个方面,研究的重c都在于这两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热度高于“诗教观”,研究的视域较后者更为开阔。

三、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仔细分析、比较近十年来与黄节思想有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关于黄节思想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黄节作为岭南的著名学者,他的国粹主义思想是他一生中很重要的贡献,贯穿在他的诗集、诗注当中。但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鲜有学者把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与黄节的诗集、诗注结合起来研究,使得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表现得较为单薄。另外,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作为黄节思想的一大贡献,其进步性体现在哪?在当时社会提出有何意义?与其他国家的国粹主义思想又有哪些不同?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都鲜少涉及。

其次,黄节“诗教观”的研究显得较为平淡。其“诗教观”作为其教学教化的核心,与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国粹主义”思想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其“诗教观”在他的诗歌中、在《诗学》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在近十年的研究中,鲜见相关探讨,成为研究黄节诗教观的不足之处。

最后,黄节作为一名教育家,“诗教观”作为他的一种教学思想,他在教学中是如何传递的?这种教学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有没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他是否还传递了其他思想,传递过程中是否借助了他造诣颇深的诗歌?这些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也很少见到。

针对以上的这些不足,建议学者或许可以做一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进一步挖掘黄节的“国粹主义”、“诗教观”思想,并与黄节的诗歌创作联系起来,在联系中找到黄节思想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找到这种思想的优越性,以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把黄节的《诗学》和“诗教观”联系起来,探讨《诗学》与“诗教观”之间存在的联系。

第三,从教育层面切入,研究黄节“国粹主义”和“诗教观”思想的传播,在这种研究中探讨黄节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他这种思想的教导下,当时学生的反应,以及他的教学中是否取得一定的效果。

总之,黄节作为岭南的集大家者,不论其诗歌创作、诗歌笺注还是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他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黄节,定位黄节,并更进一步明确黄节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耀武.黄节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侯彤彤.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殷悦.岭南学者黄节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10(17):99-101.

[4]殷悦.论黄节的诗教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

[5]王少梅,李杰,庄静.黄节诗教观的学术文化渊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张鹏,齐丽梅.不反江河仍日下每闻风雨动吾思――论黄节的进步思想及其与汉魏六朝诗研究之关系[J].语文学刊,2005(11).

[7]陈泽泓.爱国未有不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J].广东史志,1999(2):50-54.

[8]张正明,王学燕.浅析黄节诗教观的内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许宏泉.学人翰墨・黄节[J].艺术品,2014(6).

篇3

关键词: 归庄集 爱国情怀与雄心抱负 借景抒情

归庄,字玄恭,号恒轩,入清后更名祚明,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归庄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归庄为人豪迈尚气节,性嗜酒,长草书,精墨竹,行多乖僻,时人多目为狂生。明末,归庄与顾炎武一同参加复社。清兵渡江,曾参与昆山人民的反清斗争,失败后一度改僧装亡命,浪迹江湖间。后仍回昆山,隐居乡野,佯狂玩世。归庄生平最善顾炎武,以博雅独行相推许,俱不谐于俗,有“顾奇归怪”之称。太仓张应麟赞曰:草圣张颠,酒狂阮籍,野服终身,嗜奇成癖。(王德森《昆山明贤画像传赞》)。

归庄的诗集名《恒轩诗集》,计十二卷;文集有《悬弓集》三十卷,《恒轩文集》十二卷,都已散佚。至清末,归曾裔编成《归玄恭文续钞》七卷,徐崇恩编成《归玄恭遗著》(不分卷),朱绍成编成《归高士遗集》十卷。但都残缺不全,互有重复。一九六二年,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用以上述三书为基础,增加了一些他处辑得的作品,按照体裁和内容,并标明出处,重予编排出版了十卷本的《归庄集》:计诗一卷,曲一卷,文八卷。《归庄集》把归庄的诗歌按时间顺序排列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归庄的心境变化与时局的变化。书后附有昆山赵经达先生所撰《归玄恭先生年谱》等文,对于我们研究归庄的生平经历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而通过研究归庄先生的生平,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了解明末清初那个风雨变幻的时代以及士人的精神状态。

归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归庄的青年时代正是崇祯在位,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十分严重的时期。归庄十七岁就加入复社,开始参与反清复明的政治、军事斗争,怀有十分强烈的报国情怀。因此,他的诗文作品中怀有十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绝不妥协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归庄的创作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顺治乙酉(1645),县丞严茂才下薙法令,庄“白众杀之”,事后,归庄僧装亡命,隐居乡僻。自此始,归庄浪迹江湖,所作多是纵情山水以抒情之作。在此之前,他的作品里多是忧心国事,一心报国之作。从《归庄集》的开篇《读国史至建文壬午有作》就表现出归庄对于国事的关心,对于局势的担忧。他曾一度投入到抗清复明的事业中,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归庄集》里收录了大量这样的作品。如辛巳年(1641)《感怀和友人韵》中“兵戎满天下,寂寞卧东墙”一句强烈而清晰地表现了归庄渴望在这个金戈铁马的年代有所建树却不得的苦闷与愤懑。“游宦何年遂?中原志立功”这一句更加彰显了归庄有志于抗清大业,收复失地的雄心抱负。又如隆武集(1645)《悲昆山》一诗,“拜皇天,祷祖宗,安得中兴真主应时出,救民水火中”,全诗在抨击清兵暴行的同时,对无能官吏、投敌伪官进行了嘲讽,对贫苦的昆山民众寄予深切的同情。全诗在反清复明的呼号中结束,体现出诗人可贵的民族气节与不屈精神。再如《送叶子吉太史北上序》中,“士君子既立朝,上则有补于衮职,中则有裨于世道,下则有造于乡里”,归庄在此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士大夫应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要为百姓造福,为君谋策。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我们在他的作品里,几乎处处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这一点,他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很像,一样的怀有“金戈铁马”的报国情怀,一样的报国之梦化为乌有。《王异公诗序》说:“余于家庭亦多憾,而穷又百倍于异公,宜诗有过人者,乃词拙而格卑,多入宋人风调,人皆以剑南相拟”;《归庄集》也记载着其“诗仿香山,剑南”,他的爱国情怀与雄心抱负与陆游一样深沉而厚重。

乙酉以后归庄的作品多是游历题材。其“所至遇名山大川,凭吊古今,辄大哭”。《归庄集》里的“山游诗”就有五十多首。“夫幸会则深室不如登山临水”(《吴门唱和诗序》),归庄认为作诗应登山临水,“得江山之助”,这样才能心胸开阔,可见他的豪迈之气。他的“山游诗”里也饱含着亡国失地的深深的悲痛,“含凄不能言,入舟泪如雨”(《虎丘山三首》)。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一直没有放弃恢复故国的愿望,“平生壮志欲凌云,醉后频看手指纹”(《次韵和御史大夫练公解嘲》)。归庄的凌云壮志并未消退,他的复国理想一直深埋心底。最后,复国无望,归庄只得把这种亡国之痛寄托于山水、花草、诗酒之中。这种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与亡国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归庄诗文浓厚的精神内涵。

归庄对自己的字号颇有戏谑之称,“归子名庄,字符公,别号鏖鏊巨山人,平生名字号屡更,以十数计”(《山游诗自序》)。《归庄集》里记载了归庄大约十七个名号,但是这些名号中却忽略了他很重要的一个名号——“逐花狂客”(《看牡丹记》自署名云:逐花狂客归乎来)。花,是归庄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他爱花成痴。《看花杂咏》共有五十多首看花诗。《归庄集》卷一还有《落花诗》,《落花诗又四首》,卷六也有六篇看花记。可见,在归庄的诗文里,花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归庄何以对花如此情有独钟呢?首先,花是晚明名士风流的折射。晚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经济因此繁荣。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士大夫们更加关注内心世界的解脱,提倡“独抒性灵”(袁宏道《叙小修诗》)。这种个性的解放就外化为文人的自娱心态,以山水、花鸟等为娱。归庄对花的喜爱中也带有对盛世繁华的追慕与挽留。其中,作为富贵的代表牡丹便是他的追寻之一。其次,梅花也在诗中屡屡出现,梅花的高风亮节向来被士人所赞扬,归庄也以此自比,梅花的高贵品格与他的精神气质有某种相似之处。“古梅偃蹇复昂藏,春到名园动地香。不是风摧将石压,元来性懒是嵇康”,梅之高洁犹比高洁之士嵇康。嵇康是一位拒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之士,归庄以此作比,也是要表明他坚贞的民族气节,拒不与统治者合作。这也是笔者最欣赏归庄的地方。最后,归庄的看花诗往往描绘的是在雨中赏花。他自己也感慨:“百里相逢天下事,一旬多醉雨中花”,而且萌生了独特的审美“最爱将残瓣,随风落下方”(《虎丘三官殿观玉兰》)。雨中的花更加“灼灼天然妩媚姿”,更加惹人爱怜,雨中的花更显一种凄凉寂寞凋落之感,这种凄凉之感与归庄的国破家亡,独自飘零之感不谋而合,达到共通。一位孤苦漂泊,无家可归的诗人经历的种种磨难恰似在雨中无处藏躲的花儿为风雨摧残着,却无力抵抗。

在这些写花的诗中,最特别的便是那些落花诗,《归庄集》单独列出,也是强调其特别的存在。《落花诗》的自序里写道:“我生不辰,遭值多故,客非荆土,常动华实蔽野之思;身在江南,仍有大树飘零之感。以至风木痛绝,华萼悲深,阶下芝兰,亦遗舞种。一片初飞,有时溅泪;千林如扫,无限感伤!”这个自序写出了归庄的身世之感以及家国之痛,真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落花在归庄的眼里,是他身世及爱国之痛的外化。他痛苦,所以在他看来,落花、天地与他同悲,“哀怨无穷”。归庄的落花诗里寄托了深深的亡国之痛、飘零之悲,与无法报国的哀怨。吴伟业评其《落花诗十二章》说:“流丽深雅,得寄托之旨,备体物之致。”(见《归庄集》附录)。归庄的落花诗感情汹涌,归庄在国破家亡面前只能“无可奈何白日卧,任他漂扬自西东”。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情不是晏殊的富贵闲人之愁,而是一种浓重的家国之痛,让人感到深刻的痛楚。古往今来,写花鸟的士人总是把它写的秾丽多采,只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归庄才能把它写的如此深沉悲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他也不可能实现复国的愿望。当“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时,归庄只能把情寄托在山水、落花身上了,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归庄集》里收录的散文也饱含着酣畅淋漓,强烈的感情。归庄与顾炎武历来交好,从他们来往的书信,相互唱和的文字里我们都能够发现这一点。如《送顾宁人北游序》“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归庄一开头就用充满深情的笔调对其娓娓道来,可见情深至此。文章接着交代了顾炎武避愁北游的详细经过。归庄点明寻仇“非贤人之志”,并鼓励顾炎武把今日的困厄,变成“行道于天下”的开端,这是知己之言。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顾、归二人感情很深,且他们有着共同的复国愿望,可谓字字深情。归庄为其他人写的传记也带有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可以说他的情感是直接的、外露的,酣畅的,让人读之不禁感同身受。如《杨忠烈公传》抨击天下之宵小之辈陷害忠良之祸;《归氏二烈妇传》中对其嫂之坚贞志节的赞扬令人感动。归庄的文笔朴实却令人感动不已。他有着强烈的爱憎之感,直率可爱。从这些散文里,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他对国家的忠贞与热爱。

归庄是一个极富典型的遗民,在明末清初那个动乱的时代,士人或隐或投降或进行反清斗争,他便是一位坚持抗争的爱国志士。“凡怀道抱德不用于世者,皆谓之逸民;而遗民则唯在废兴之际,以为此前朝之所遗也。”(《历代遗民录序》)这是归庄所一直坚信并秉持的精神气节。归庄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抱有民族气节与忠贞爱国品质的文人。因此,归庄的诗文里带有十分浓厚的遗民理论与遗民思想是必然的。在《历代遗民录序》一开头,他便论述了遗民诗人特有的“发愤著书”,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刻,这个“大不幸”的时代背景下,遗民们的创作中必定带有强烈的情感,这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然后,归庄还认为遗民的人品决定其诗品。在《费仲雪诗序》一文中,他把诗歌分为文人之诗、节士之诗、倜傥奇伟之人之诗三类,对后一类诗歌极为推崇。归庄认为,谈诗应先看人品,他最欣赏“志士”,因此也最赏识他们的诗歌。正因为如此,他的“以人存诗”的主张不无偏颇。当然,他自己也对自己的诗歌有一定的认识,《与季沧苇侍御书》中曰“仆虽一老书生,立身亦有本末,即以诗古文言,虽不能逮古人,亦不能后于今人。”他认为自己的诗也是时代之“大不幸”的产物。归庄不愿只做一个诗人,他宁愿做一个志士。在他看来,民族危亡时刻,只有挺身而出,为国效命才是志士所为。他的著名的《万古愁》在清初曾风靡一时。这首长达三千言的散曲作品现在分别以《万古愁》和《击筑余音》两种形式一并收入《归庄集》卷二里。今存《万古愁》曲共22段,前有“起诗”,后有“结诗”。“起诗”有“谱得新词叹古今,悲歌击筑动哀音”,即揭示了这套散曲的目的就是“叹古今”。《万古愁》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叹古”,第二三部分“伤今”。第一部分他用完全背离传统价值观念的标准重新审视历史,反思历史兴亡;第二部分痛悼明朝的灭亡;第三部分写明灭亡后作者的悲苦心情与隐居生活。这套散曲极尽嬉笑怒骂,也是归庄思想变化的经过,展现的是一位深恋故国遗民诗人在亡国后的奇妙心态:从爱到恨,从狂热到冷漠,至最后遁入虚无。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即使是到最后的虚无,他的故国之思与理想抱负还是深深埋在心底,从未忘记,亡国之痛一直伴随着他。

《归庄集》里收录了归庄大量的诗文作品,排列也较为整齐,改变了以往归庄作品的散乱形式。归庄的作品也被按照时间与内容大致归类,这样能令读者更好地把握其生平与思想,及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变化。归庄的作品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现:忠贞爱国又具有雄心抱负;带有民族气节的同时还带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十分值得我们品味。

参考文献:

[1]丛书集成初编.微云堂杂记[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篇4

关键词:陆游;作品;爱国精神

陆游,号放翁,是浙江绍兴人。他在有生以来写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其中表达爱国之情的文章占据了大多数。在陆游的作品当中,多以深入、细致等特点取胜,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他不管是在古诗体还是绝句当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受到了后世人的推崇。

一、陆游生平思想

陆游的思想可以说是矛盾的,他以儒立身,并在其中柔和了佛教。但他的思想也可以说是统一的。因为不管是哪种思想,都兼随着对理想与抱负的执着,也体现了那一份诚挚的爱国之心。陆游的一生,既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的,也可以称之为大起大落。他虽然经历了坎坷,但依旧保持着爱国的初心。他虽然感叹这事事的不公,但始终不改那一份报国痴心。他将这份“深沉的爱”都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中,并奠定了词作的基本格调。他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能够⒍荡的现状予以改变,实现统一中原,国家安定的目标,为百姓提供舒适的环境,令更多的人受益。因此,陆游终究无法成为一名清心寡欲的佛教徒,因为他时刻都在牵挂着国家。

另外,陆游的词作中还有着英雄的气概,能够体现热爱生活的情怀与坦荡的胸襟。即使国家动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即使现实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挫折与失意,但他依然相信国家,并能够随遇而安、寄情山水。

二、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思想

(一)爱国思想体现

陆游的词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可以算的上出众。虽然爱国情怀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思想,但能够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却少之又少。而陆游的词作中则能够深刻的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讲,南宋朝的统治者只想要在动荡中维持“平稳”,不图振作。使得收复中原的机会一再错失。面对这样的情境,陆游在作品中表达了他的拳拳之心。陆游在《剑南诗稿序》中写道:“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这是陆游在游历蜀国后写出的篇章,表达了他想要实现中原统一的愿望,也寄托了他国家的忧思。再如:在《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中,陆游写道: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他将自己黯然伤神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中突出了陆游当时的心理感受。他想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不是只能够看着渐渐磨灭的游子,在心中愤恨自己的无奈与无力。这种思想在陆游的作品中无处不在。

(二)爱国思想表达

在陆游的诗作中,能够体现爱国思想表达的作品也不占少数,可以说这是他作品中的核心所在。陆游在作品行程的前期,多以对国家的统一期盼,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感叹为主。但到了写作的后期,他更想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将爱国的心情与对祖国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例如:在《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中,陆游写道:“雪晓清茄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作品的意思是战争的硝烟又打响了,我做梦梦到自己不知到身处何地,但好似在耳边听到了铁蹄的声音。虽然我的两鬓已经斑白,但又有谁知道我向往中原统一心永远没有变过。陆游的字字句句无一不在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且这种情感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心未死”这三个字,可以令读者感受到陆游的雄心壮志,为作品赢得了一份激昂的格调。再如:在《蝶恋花》当中,作者写道:“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他想要踏马而上,在战场中与敌人一较高低,早知道君主没有收复中原的主张,就要及时的为国献策。这两句词既表达了陆游想要征战沙场的爱国之心,也体现了自己的懊悔之情,痛惜自己虽然可以称之为英雄,但是仍然没有用武之地。陆游也借用了典故,将当今统治者比作汉成帝,诠释了国家的危亡之际自己想要献出一片力量的感触。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陆游的生平入手,分析了他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之情。从而得出:作为南宋的一名伟大诗人,陆游的志向无疑是远大的,对国家的贡献也是世所公认的。他抛开了小我,终身只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国家有一丝转变,以实现收复中原的目的。陆游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他的爱国词中或是悲壮忧怆、或是豪迈激昂。但不管以何种方式,我们都能够从中有所触动,并体会到这份对国家深深的爱。

参考文献:

[1]白金花.陆游诗歌的地域文化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

[2]黄丽娜.中国古典诗歌及文化精神对美国诗人詹姆斯・赖特诗歌创作影响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屈原;爱国主义;浪漫主义

一、屈原的爱国主义

屈原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他名平,字原。他生活在楚怀王和顷襄王时,是楚国王室的远方亲戚。屈原的才华过人,那时的他对列国的情势有着清楚的认识,对楚国的现状也了然于心,所谓,“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作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他为真理而斗争,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屈原对“美政”理想的坚定。其中个人认为美政理想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选贤任能,二是修明法度。在这里,屈原举了很多事例,比如傅说、吕望、宁戚等人,他们都是出生卑贱之人,然后得以遇到明君贤主从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出力,屈原的目的就是要说明选拔人才要不分贵贱。其次,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畏强权,坚决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屈原的伟大不仅是因为他有着进步的思想,更加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放弃,尽管他遭遇了很多挫折,尝到过许多艰辛,但是他依然不改初心,矢志不渝,这也正是他的坚韧所在。他在关心百姓,忠于君主的同时,屈原对于当时祸害百姓的子椒、子兰等人给予无情的鞭挞。屈原洁身自好,正直明义,所以“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当屈原受到他人的嫉妒和诽谤,甚至屈原的得意门生也离开他时,他并没有被如此险峻的情形吓退,他一个人仍然在战斗,为“美政”的实施奔走。他多次出使救楚国于危难,他至死也没向小人低头,这些都可以看出屈原为理想与小人抗争的决心和勇气。再次,屈原非常关注民生。屈原他不仅知道“民生各有所乐”、“民好恶其不同”,与此同时也感叹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屈原总结历史,了解以往君权丧失的原因,更加注重老百姓的生活。屈原能够认识到百姓生活的不易,了解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所以他大声呼吁,以此希望统治的君主也能了解到这一点。

二、屈原的浪漫主义

屈原还是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创作的《离骚》是长篇的政治抒情诗,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其中《离骚》的浪漫主义特点,从内容上来说,它表现了不断追求进步思想的精神,并且还采用了丰富的神话来表达屈原自己与楚国黑暗的斗争,这也是美与假,恶与丑的斗争。屈原的作品《楚辞》,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在屈原的《楚辞之后》,就形成了积极的浪漫主义传统,并一代代传下去,这也是另一种文流。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由此由屈原开创,他将深沉理智的个人人格与丰富生动的神话联系在一起,将它们融合。

不仅如此,屈原还将神话与历史人物以及自然现象写成一个奇妙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人神杂处,寥廓荒忽,美人香草,望舒飞廉,巫咸夕降,羲和弭节,流沙赤水,八龙婉婉,奇禽怪兽,神魔鬼魅,情景与现实脱离,奇异怪诞,场面壮观,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那个世界中,有着传说中的巫术,还有着神秘的象征,描绘的色彩鲜艳浓烈,形象非常奇特。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屈原奔放的热情和深刻的思想,他的浪漫主义主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理想的着重体现。他不仅对理想的政治与人格进行讴歌和赞美,还表达了孜孜不倦对理想的追求,塑造出理想中的主人公,崇高而壮美;第二,屈原想象的奇特。屈原将想象自由发挥,夸张的同时也体现出他的大胆,对于神话故事也是广泛采用,创造出超越时空的境界。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的幻想,它更加饱含着现实;第三,屈原积极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屈原一般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直接倾吐情怀,表达自己的爱恨,情感强烈,这是和精细理智地描绘现实是不同的。

三、结语

所谓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屈原作为一代诗魂,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血肉已经化成尘土,与大地融合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来表达了爱国主义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并且一代代传下去。这种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珍品,它激励我国人民千秋万代,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对理想的激情,有着神奇瑰丽的想象,,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将永远垂范于后世。

参考文献:

[1] 向元茂. 略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J].文学教育(下),2008(12).

[2] 曾艳.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04) .

[3] 殷光熹.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中国文化研究,2007(03) .

篇6

关键词:陆游;巴蜀;诗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在文学上成就甚大,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同列“中兴四大诗人”。陆游乾道六年(1170)入蜀,在蜀八年乃还,于蜀期间所做诗歌颇多。

清人赵翼曾将陆游诗歌划分为三个时期,并指出每个时期的特征:“少工藻绩,中务宏肆,晚造平淡”。[1]齐治平先生在其《陆游传论》中同意了这种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中年’指四十以后,即入蜀及东归的一个阶段。”[2]另外,就陆游自己诗中所说来看,亦是分为三个时期。①而欧小牧先生在《陆游年谱》中还曾说道:“先生自从戎南郑后,诗境渐变,始一洗摹乞,自成体格,多咏征伐恢复之事……复时借乐府古题,自抒感受,于祖国先抗敌英杰,深致歌颂,借彼亡灵,振我族魂。诗风好俊感激,典丽清新,遂离北宋苏黄影响,立追屈宋李杜,独树一帜,成为南宋诗坛宗匠。”[3]

由此可见,陆游在蜀的诗歌创作尤其自南郑归来之后,有其独特的一面。以下,笔者将就此作一具体分析。

一、以“宏肆”为主的诗风

陆游早年学于江西诗派,师从吕本中、曾巩等名家,在“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等形式技巧上颇下功夫,他尝自言曰:“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示子遹》)这一时期的诗歌学习,为他将来在诗歌上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江西诗派片面追求“无一字无来处”,以及“瘦硬”“生涩”的风格,使陆游常不能自由抒展情调,因而他逐渐寻求突破其藩篱。陆游在入蜀时曾说:“西游万里亦何为?欲就骚人乞弃遗。”(《巴东遇小雨》)而在其入蜀后,蜀地的奇山异水以及南郑的军旅生活也确实开阔了他的眼界与心胸,充实了他的诗歌内容,使他的诗风亦随之一变。

陆游在蜀的这段时间,诗风诚如赵翼所说,以“宏肆”为主。他常用一些夸张的量词刻画场景,如《观花》诗中“醉千场”“万花成围”,《白墖院时小雨初霁》诗中“千竿玉”“万幅屏”,《长生观观月》诗中“碧天万里”“四万八千丈”,《宿上清宫》诗中“九万天衙”等。这些字、词很好地将诗歌画面扩展开来,使其表现得宏大、壮观,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他还常用一些精妙生动的形容词,点缀串联诗歌,如《雨中睡起》诗中“磔磔寒禽”“纤纤小雨”,《十二月初一得梅》诗中“孤城小驿”“断角残钟”,《翠围院》诗中“嫋嫋风中筰,昏昏云外钟。”等,使诗歌具有雍容起伏之态。

二、“豪情”与“落寞”相交织、并存的情感

陆游一生中,无论哪一时期的诗歌,爱国情感始终是其主旋律。爱国思想,贯穿着陆游生命的始终。然而,不同的阶段,其具体表现,又有明显不同。陆游在蜀时期,所体现的就是积极恢复的“豪情”与壮志难酬的“落寞”相并存、交织的情感。

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中,以描写梦里出兵北伐,扫灭金兵的场面,表现出爱国志士的恢复热情,然而,这始终仅为梦境,诗人梦醒后的失落之情可想而知。又如,《闻虏乱有感》一诗,是陆游听闻金国内乱时所作,表达了积极进攻的意愿,但诗中“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袴褶?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等句,又透露出不能亲上战场,杀敌报国的无奈和悲愤之情。再如,《观长安城图》一诗中“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表现出陆游的抗金斗志,但“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宋军久不北伐,不仅使得“三秦父老惆怅”,连南方广大爱国之士,亦觉失望。

陆游诗歌寄意恢复,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入蜀后……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4]而此时的恢复,并非像之前仅空谈报国理想,而是充满豪情地提出实质性的见解。他两任参议官之职,辅助王炎、范成大等统帅制定抗敌之策,还亲赴战场,体验军旅生活,这些都为他畅言恢复,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他常常在诗歌中,以具体的战争场面,进攻策略表现出恢复豪情。然而,官微人轻,陆游的抗敌之志久不能已,报国之心久不能扬,因此,才造成了他这种“豪情”与“落寞”相交织并存的复杂爱国情感。

三、内容丰富却又少“唱和”之作的诗歌内容

陆游的蜀中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描写蜀中风物的写景之作,又有刻画生活细节的记事小诗,还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言志吟咏,不过,却少有应酬唱和之诗。

陆游在蜀,结交了众多友人,且大多为诗文之友,他们常一起出游宴饮、畅谈国事。陆游亦曾言:“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但,就现存《剑南诗稿》中所载诗歌,他除与范成大较多唱和外②,少有唱和他人,更少有应酬之诗。其中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点。

第一,环境影响。

南宋时期,巴蜀地区一度沦为战场,抗战气氛浓重。陆游虽始终居于“闲职”,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始终心系边关,希冀“恢复”。他虽一度放浪形骸,饮酒玩乐,但那却是壮志难酬的愤懑,他其实无时无刻不为祖国而忧心,所以,并无意与友人应酬唱和。

第二,删诗。

陆游在晚年曾多次删汰自己的诗歌,赵翼《瓯北诗话》中说:“然放翁六十三岁在严州刻诗,已将旧稿痛加删汰;六十六岁家居,又删定诗稿,自跋云:‘此予丙戍以前诗十之一也。’在严州再编,又去十之九,然则丙午以前诗,存者才百之一耳。子虞刻全集时亦跋云:‘先君在严州刻诗,多所去取,所遗诗存者尚有七卷。’……每一首必有一意……一万首即有一万大意。”[5]可见,现存《剑南诗稿》中所载蜀中诗,并非陆游在蜀时所作诗歌全貌,而是以“诗歌句意”为标准“裁减删汰”。因此,抑或曾有更多此类作品,但因“诗意重复”而被删汰。

八年宦蜀,是陆游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他在蜀中,不仅结交了众多友人,而且诗艺更加精进,一洗入蜀前所学“江西诗风”的弊端,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宏肆”诗风。总之,蜀地的生活对陆游诗风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是他最终将其诗集定名为《剑南诗稿》的原因。

注释:

①见《剑南诗稿校注》卷五十四《入蜀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之一。

②分别为:《和范待制月夜有感》、《和范舍人永康青城道中作》、《和范舍人书懐》、《和范待制秋日书懐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故诗中及之》二首、《和范舍人病后二诗末章兼呈张正字》二首、《和范待制秋兴》三首。

参考文献:

[1]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79

[2]齐治平.陆游传论.[M]长沙:岳麓书社,1984,2,89~90

[3]欧小牧.陆游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127-128

篇7

关键词:沉郁顿挫;性格;命运;意象;忧国忧民

杜甫一生可谓坎坷不平,颠沛流离,饱经苦难,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诗带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人称为一代“诗史”。杜甫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本文拟探论这一独特风格与他性格命运的关系,以及这种风格在其意象上的体现。

一、杜甫诗沉郁的艺术风格与他性格命运的关系

“沉郁顿挫”是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自述创作甘苦之语,自宋严羽之后成为杜甫诗艺术风格定评。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它表现了杜甫诗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生活体验的真切丰富,感情的饱满有力;(2)它经过了较长时期的积累、酝酿、涌化、触发的过程;(3)它以深厚完整的意境,锤炼精确的语言,铿锵嘹亮的音调,顿挫变化的节奏表现出来。陈廷焯云:“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薛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胸怀天下、才华横溢,而仕途坎坷是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

杜甫可以说是志向高远,但屡试不第,报国无门。杜甫有着显赫的家世,其祖父杜审言,以五言诗著称,是五言诗的奠定者之一。其父杜闲曾任县令、司马等职,是世代仕宦之家。杜甫出生在开元六年,是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开始。他七岁能作诗,九岁能临摹虞世南的书法,诗文在十四五岁时已经小有名气。现存杜甫诗中最早的一首诗《望岳》,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出众的才华和蓬勃的朝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强烈的自信、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读杜心解》)

可就是这样一个“神童”才子,仕途上却很是失意。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他名落孙山。后又满腔报国热情到长安应试,仍不第,生活也陷入困顿,甚至食不果腹,用他自己的话说“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安史之乱爆发,盛唐转衰,杜甫的命运也更加不幸。据《旧唐书・杜甫传》十五载:“初录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杜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拜右拾遗。房为布衣时,与甫善,时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兵败于陈清斜,明年春,罢相。甫上流言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供薪采,儿女饿殍数人。”之后年过半百的杜甫颠沛流离,过着近似乞丐的流浪生活。最终客死他乡。

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受尽苦难的杜甫看到了百姓更深的苦难,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三吏三别”真实地描写了衰败的唐朝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二、杜甫诗沉郁风格在其意象上的体现

杜甫这个伟大的诗人就是这么做的!杜甫一生创作实践中,推陈出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渗透着诗人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感,带有深厚沉郁色彩。杜甫一生抱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时时流露凌跨世俗的强烈愿望。杜甫这种雄壮的抱负,高尚的人格,博大的胸怀,在创作上推崇气势磅礴之作,追求深沉阳刚之美。

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或“喷薄而出”“壮丽高朗”的阳刚之美,或“透彻温醇”“情韵缠绵”(同前)的阴柔之美,只不过是其诗歌风格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杜甫诗歌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三、结论

篇8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内在品质,包括人的理智、能力、情感、价值观等人文因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淡化人文传统的教育,大学教育存在着工具性和功利教育观念。学生的民族意识淡漠,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而崇尚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偏狭,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缺乏社会责任感,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理想和信念缺失,精神空虚,浑浑噩噩,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偏狭。此外,经济的全球化,各种文化思潮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人生的航标,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代文学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了解这些优秀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借助古代文学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们文化生活价值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理想是支配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活跃,处于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理想信念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题,古代文学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是人类精华的结晶,是古代作家人生信念的艺术体现。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带领学生感悟民族的伟大灵魂。例如,南宋后期民族英雄文天祥,坚持抗元,后在五坡岭兵被俘,多次拒绝元军的威胁利诱,写诗以明心迹,后被囚禁三年,誓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国破家亡,宁死不屈,身陷囹圄,信念不移,“杀身慷慨犹易勉,取义从容未轻许”,一身正气,浩然长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赤胆忠心,光明磊落,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用血泪写就的诗词,表现了生死不渝的顽强斗志。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为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写照,表现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诗人豪迈奔放的赞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的直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雄心壮志的宣言。学生的心灵在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感召下得到升华,优秀的作家是激励学生坚定理想的楷模,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2.利用古代文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

古典文学表现出深厚的民族情感,传承着经久不衰的爱国主义精神,古代的作家以饱满的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强音。英雄人物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陶冶着学生的性情,为民族前途,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知识渊博,有外交才能,楚怀王在位时,担任“左徒”官职,参与国家的外交事物,主张联合齐国以求自存。后因上官大夫的诽谤得不得楚怀王信任。在上官大夫的挑拨下,屈原被流放二十多年。在楚国面临灭亡时,屈原于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跳进汩罗江自尽。屈原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追求理想,坚持真理,献身祖国的精神为学生健康道德形成树立了榜样。学生在体味文本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与诗人同爱同憎,同喜同悲,收到震憾心灵的效果。屈原悲剧的人生,政治主张失败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却赢得了人民的尊敬,每年的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五月初五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屈原的诗作反映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为实现理想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满怀激情的诵读课文,感悟屈原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爱国热情在师生心中澎湃。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3.利用古代文学完善学生人格

古代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古代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蕴含着传统的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古代文学的教学,既要传授文学知识,又要弘扬民族精神。古代文学是古人人生体验和社会生活的缩影,人生的处境瞬息万变,不管顺境、逆境还是绝境,古人的英雄豪杰都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古代文学的人文性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老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建立健康的道德感,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灵魂,以文布道,因道释文。司马迁遭遇宫刑,以顽强的意志写就《史记》,发愤图强,忍辱含垢的精神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刚直的人格力量感染着学生;苏轼一生逆境,历尽坎坷,品格坚贞、旷达,笑对人生,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良好素材。学生们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净化心灵,激发生命的活力,提升文学的品味,使人文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分析

初中古诗文是初中的必修课程,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语言差异,因此初中学生很难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意思,因此想要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深入探索。

1、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表现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材占了一定的比重,但几百篇古诗文并不能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涵盖。经过分析在我国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其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爱国主义方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歌颂爱国主义的诗人以及文人不计其数,因此创下了很多爱国佳作。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文,其主要目的是让中学生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表达了自己愿为祖国而牺牲的壮志豪情;再比如诗人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再例如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该古文体现了作者为官清廉的高尚品德。在初中古诗文的选入中不难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古诗文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歌颂和赞美,其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2、人间真情方面

最基本的人间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个方面,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代表,人间真情在我国文学创作中可谓是不变的主题,在古诗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歌颂人间真情的古诗文不计其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马致远的《秋思》,该古文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的非常完美,不禁令读者潸然泪下,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能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诚,体会到作者对亲人的祝愿。在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像此类呼唤人间真情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在此类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的存在,并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善美。

1.3、伟大理想抱负方面

古代君王社会难免会出现阶级社会不公的现象,因而涌出大量抱有远大理想的诗人,通过对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从而将自身的追求抱负寄托于诗文上,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及安居乐业的憧憬,这是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例如在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就明确写到社会的繁荣衰退,受苦的只是平民百姓,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反思。

2、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古诗文进行深入了解和感悟,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的渗透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2.1、全文理解,找准渗透点

古诗文与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文语言有较大差别,初中生对古诗文接触的还不多,因此对古诗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想要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疏通整篇古诗文的主旨思想以及大致意思,让学生理解全文,然后再根据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找准传统文化的渗透点,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意思,再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通过对这两句诗句的具体分析引出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让学生联想历史上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以此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2、结合诗文,创设情境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说教便能完成,而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诗人当时感情过后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整堂课教师一直在说,而学生完全不能理会当时的场景,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古诗文中的场景,将学生带入该氛围中,让学生亲自体会,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在进行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理解全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李白仗剑出川时的场景,感受诗人为了实现抱负而远离家乡的不舍之情,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多年以后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四处奔波的样子,进而对学生进行人间真情的教育,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3、利用活动进行教育

语文源自生活,古诗文也是一样,为了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入手,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古迹,每个文化古迹都有相应的古诗文,教师在组织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背诵当地文化古迹的古诗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代人们的生活,然后在此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更好的将其渗透到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内涵,进而根据古诗文找到其渗透点,同时要通过一系列场景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红侠.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高君英.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民族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95.

篇10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作品,那么你知道《艾青诗选》的读后感要怎么写吗?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范文初中2021年7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1早就听说艾青是著名的诗人,阅读这本《艾青诗选》时在猜想,他的诗是非常豪迈?还是像徐志摩的一样委婉?都无从得知。这次就以一种未知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禁激起朵朵涟漪。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喜欢乐观话得豁达的诗,可艾青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从中提炼出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也要像艾青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2艾青的诗是古诗的和这首诗的外套的完美结合。它通常能够是我的开放,小幽默地描绘它。在他的诗中,现在有一个安静流动的蓝色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这种蓝色的忧郁。是第一个担心和担心的世界,经过音乐和音乐的世界的忏悔精神,锻炼出了诗人对我的大感受;所以痛苦不是因为自己的私人,所以悲伤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一根嘶嘶的喉咙唱歌,这根喉咙被风暴打了;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常含有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诗人的感情从自己的悲伤出来,会去哪里?中国的文化土产生了对祖国,人民和光的这样一个答案。

人们的土地被栖息,作为诗人的心的形象自发地出现。曲元的香草美,杜甫的国家在山川和河流,城市春天深植被。感觉当花飞溅,恨其他鸟惊。。不是因为时事的艰辛和选择精神逃避,不是因为食物和水果,担心整天吃没有鱼。也许无处不在,永远不会是一生,但我仍然会站在那里,微笑,看着大海(艾青礁)。诗人走出了未来的内心经验,与古国的未来,未来和忧虑。你不能想象诗人的肩负荷的力量,他想要把更多的责任给世界作为他的职责。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基础的来源。

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诗歌充满语言紧张。艾青的诗经常是上半年或直接的,或者激情澎湃,但往往是诗的最后使用表达方式达到诗的,然后在的窗帘调用。这经常产生一种已经做出的话,没有感觉,所以留下的声音,三天无休止。好的!

我爱艾青的诗,从艾青的广义;我爱艾青的诗,因其天然天成,有最大的方式,是深入的文化积累,彻底消化产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和诗人一样,爱这片土地和太阳。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3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必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我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述。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杯具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我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期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到达现实与梦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提高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我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4最近我阅读了艾青的《向太阳》,作者写下这首诗距此刻也有半个世纪了。作为《向太阳》当年的一个虔诚而年少的读者,我仍能感觉到应对太阳来临时诗人内心的澎湃,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当年创作这首长诗时的崇高而激越的情感。这或许就是艾略特所说的"历史意识又包含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并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

几十年来,在我国的诗坛上,有许多轰动一时的诗,往往不到几年就失去了它的"现存性",这种短命的诗,多半是属于缺乏艺术真诚和功利性强的制作。最近十多年也出现了不少这类短期效应的诗作。《向太阳》所以能成为一首经得住历史严格删汰的诗,正是由于它能使当今的读者领悟到历史的现存性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由昨日写到崭新的一天,太阳就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一种解脱,一种释放,一种期望。回想那段艰难的抗战时期,国家,城市,村庄,小至以个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和黑暗之中。那个时期的人们向往太阳,向往太阳所象征的自由与解脱。最终有一天,初升的那轮太阳,发出了耀眼,却又温暖的光,人们最终获得了自由,他们也虔诚的祈祷,这抹阳光能永不泯灭,给他们的后代,给炎黄子孙留下用他们殷红的鲜血与蜡黄的皮肤混合成的,橘黄色的,太阳光。所以,作者说,太阳,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

在太阳下,诗人已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一切痛苦的回忆,为我们展示出一片太阳光照之下的以往蠕动着痛苦灵魂的大自然的完美景象,歌颂了受伤战士的高大的形象,诗人说,他“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因为这是阳光下最真实的姿态。广场上,人们高喊,“看我们我们笑的向太阳”。少女们背着募捐袋,唱着清新的歌,太阳照着她们的,骄傲的突起的胸脯,和袒露着的两臂,他们,她们,在阳光下,沐浴着午后的阳光,享受着阳光,珍惜着阳光。

这些发自胸腔的语言与歌声,没有任何渲染和夸张,痛苦已成为过去,平平实实的自白,更能使读者能从诗的冷凝的情境中感触到历史的沉重和浓浓的抒情气韵。

生命内部残留的酸痛,只说明必须挣扎好久才能站立起来。这些谁都能真切理解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觉都切切实实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和思考,因而使平实的诗句有了很大的张力和重力。事实上,这种交织着昨夜的伤痛和迎接黎明的生命苏醒时带泪的欢欣,绝不能认为只属于以往是囚徒的诗人自我对人生的回顾。应当看作是一个为了拯救民族的危难和命运与千千万万祖国的儿女们奔走抗争的赤子的心声。

那个时期的人们,格外珍惜阳光,不是因为那时候的天气不好,而是这阳光,是他们所奋斗而来的,而此刻的我们,在阳光的呵护下,是否也做到了珍惜阳光呢

我想这也就是爱国的意义,珍惜前人所留下的,发扬此刻所拥有的,就是为了,让这抹阳光,照耀的更加绚丽,灿烂,耀眼。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5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因此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形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内容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角色。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同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情绪。

艾青是一个一直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6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依旧富有活力,时光飞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孕育滋养了几代人,经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但他却对异乡疆域的北方充满热爱。读着他的《北方》,仿佛已置身于苍茫的北国土地上,厚厚的黄土地给我带来沉重感,我只身站在无垠的荒漠上,望着从更远的北方吹来的无情的风,正肆虐地带来贫穷与饥饿,当时的风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却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都在,感叹这个时代的悲哀与不易。我最终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是些什么,是无奈,是痛苦……那种从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光明社会的企盼。

我顺着作者的笔处,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无奈与痛苦,见到了不愿看到战争与磨难、渴望和平的广大劳动人民,也体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这上头有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哺育中华儿女的黄河,古老的国土,古老的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的、与最古老的种族。文字很简短,却深深震憾着我,因为它承载的是那个时代中国广大群众的精神与信念,寄托着北国明天的和平曙光。

作者以笔为枪,以纸为战场,猛烈抨击侵犯我中华土地者,以博爱之心真实反应出农民的不易与艰苦,正是他的爱国爱民之心,他的诗词才值得被千秋万代所传唱,颂扬!

我要思考那个时代以及我此刻的生话,就算缺少或没有艾青的'博爱与企盼,北方人也会继承先祖信仰,勇敢地生活下去,我也要学会勇敢、坚强,努力奋斗,到达梦想的生活!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7午后,一缕风吹来,带来了远方田野的味道,带来了梦中阳光的明媚,坐下来,静品一首艾青先生的《光的赞歌》,感人至深……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是啊,那个时代,中国农村亘古的阴郁与农民无休止的劳顿,让他怎能不对未来美好生活有着执着的信念,又怎能不对那照耀四方的光明有着深深的眷恋。因为有了光明,艾青看到了“杨花飞絮的春天”,看到了“百花争妍”的夏天,看到了“金果满园”秋天,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光明的存在是伟大的,是威严的,它坦荡的照射人间的一切,任何贪婪无厌的人在光明的照射下便会原形毕露。光明也是无私的,世间万物在它的滋润下,蓬勃生长,它带领着我们从愚昧走向智慧,从落后走向崛起,从迷茫走向希望。不只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它的照耀下,将从小康社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