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范文

时间:2023-03-14 01:3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

篇1

1、人生自古谁无死出自作者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以务真、纯美、扬善为核心内容,以精炼、隽永、简洁、韵律和谐为追求形式,构筑了一个个绚丽多姿的精神家园。品读之,既可陶冶性情、激发灵感,又能提升素养、烛照人生。在进行唐宋诗词教学时,我们要优化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讲解的古诗文学习方式,深入挖掘其间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因素,使古诗文教学呈现本该富有的生命色彩。

一、审美教学,促进生命价值的体现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古诗文是美的宝库,融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于一体,这一特征决定了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素材。

1、加强美境营造。在诗词教学中,要增加音乐、绘画的因素。比如台湾歌手邓丽君就有许多根据唐宋诗词改编的歌曲。

2、加强美读指导。清代桐城派文人认为,通过朗读可“因声求气,得神入境,传达情感”;只有训练学生投入情感地美读,才可能使其领略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之声;体会“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的蜀道之险。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3、加强美情熏陶。当中国文人历尽沧桑,经历宦海沉浮、名利抉择、世态炎凉后,难免会产生命途多舛的迷惘和感怀。我们在学习中会折服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高尚人格;会咀嚼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思亲之苦;会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想人生赞歌而心潮澎湃。关注情感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感,解释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层的审美情趣,从而把学生的心灵净化和人格建构的审美教育使命落到实处。

二、对话教学,引发生命价值的感悟

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

1、师生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过程。它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压制,也不是学生对教师思想的追随,而是一种真诚的心灵呼唤和回答,自由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师生之间不仅“达到情感的一致性,而是牵涉到更为宽广的东西,诸如语言、思想、情感、态度、意见等等。”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中表意模糊的词语进行想象、联想,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把自己感受到的蕴含在作品中的生命哲理传达给学生。

2、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生命的对话。当一个文本“真的开始说话的时候,它并非简单的说它的语词,那种总是相同的、无生命的、僵死的语词,相反,它总是对向它询问的人给出新的答案,并向回答它问题的人提出新的问题。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如对李商隐《锦瑟》的主题理解,历来人们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作者在悼念亡妻,有的认为是个爱国诗篇,有的说是作者在自比文才之作,有的认为是思念侍儿锦瑟。“诗无达诂”,由于读者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不同,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和审美情趣,对作品进行想象、填补,完成自己的阅读。

3、生生对话。对话教学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相互之间直接交往与合作学习的时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讨论,如对作品的生命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要有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如此,才能不负世代和人民的期待。

篇3

关键词:诗词教学思想情感美意境空灵美

一、诗词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欣赏思想情感美

品读诗词,就是要通过关键的诗词名句,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所集中的地方,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去接触感受作者的内心,与先辈们鲜活的心去碰撞,激起心灵的火花。当我们诵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时,看到的是铮铮铁骨的易安居士,而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通过这样的对比,其人其情,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当我们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华民族的的脊梁所在,民族魂所在,民族精神所在;当我们低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看到的是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当我们高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心中定会激情昂扬,奋进。当我们吟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时,看到的是一个矗立天地之间,伟岸而凛然不惧的一代名臣的形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撑起的中华民族的不朽魂灵。每当读到这些感人肺腑的诗词句的时候,我们的血液就不得不沸腾,心脏不得不膨胀,豪迈之气由胸中油然而生。我们要教育学生从这些诗词中汲取精神营养,谱写自己美好的青春篇章。

二、送别诗的教学更要赏析情感意境美

送别诗是常见的,可以说人人送别过自己的亲朋好友,心中的感慨千千万万,但是就是说不出来,这种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就被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有的可以直接说“西出阳关无故人”,真的没有吗?不是说朋友遍天下吗?怎么会没有呢?经过一连串的思考追问,就明白作者的情义了,朋友多的是,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从今后就没有了,真正的贴心朋友就是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上哪儿去找。这是一种朋友之间的感情,另外一种感情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天底下都是你的老朋友,像这种感情就大度多了。放心大胆地去吧,一路上都是朋友,前提是你的品德、你的修养、你的才干大家都知道的,因此你是不会感到孤独的,像你这样的人才到哪儿都受到欢迎,何苦死死守在这儿受这窝囊气。同样是送别朋友,有人就只字不提送别的意思,他在那里一个劲地描写风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看你这朋友送的,什么时间走的都不知道,也不和他人一样,说上几句勉励的话啊!你就是不说,只顾远眺滚滚长江东逝水,哦!明白了,原来你是把这长江之水比作是你和朋友间的情谊啊!你也真是的,让人想了大半天。太伟大了,流不尽的江水就是你们之间的绵绵情谊啊!难怪你抽刀断水呢。朋友间的情感是能斩断的吗?越断越流的。所以,既然朋友走了,那你就再在江边逗留一会儿吧,把对朋友的愁思,等到明月升起来了,让月亮代表你的心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你看看,诗词里的情感就是丰富,如果细细分析,那一幅幅的情感画面美真的难以数清。

三、诗词教学中不忘对学生的理想教育

还有别样的情感,就是诗人不屈的精神。虽然说暂时受到了打击报复,人生旅途中遇到了风雨,前面荆棘遍地,但是心是不死的,跳着的一颗心依然是鲜红的,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蓝蓝的天空,就那一只鹤在极力扶摇直上九万里,其他的鹤呢?为什么这只鹤不惜生命的疲劳要孤独地飞翔呢?哦!是诗人的情之所在啊!难道说诗人仅仅是想作诗吗?我想肯定不是的,他是借助作诗来表达自强不息的信念的,不管高空有多危险,我都要一飞冲天。这是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其情其感令人肃然而敬。更有比这厉害的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死了也要去护花,你说这种人不值得我们敬重吗?活着的时候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不灭的,就是化作泥土也要滋养万物。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完美无缺了,这时候就有个女词人大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巾帼不让须眉,可歌可泣啊!诗词里的情感、思想、语言艺术世界,我们要认真地去分析,认真地去教育学生,让他们真正明白诗词的诗人思想的世界,走进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艺术情感美。

四、诗词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美

篇4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素养;细细品味;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20-0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古诗词是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重要作用。

一、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在文学史上,卷帙浩繁的古诗词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并成为经典,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诗词有着深刻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人们能在诵读古诗词中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让心灵受到启迪和熏陶。小学生是母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古诗词精妙的表达及唯美的意境能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美感的氛围里,进而让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并使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绝句》和《村居》两首古诗,并且安排在第二单元,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春天,学生会在学习古诗时感受到春意的迷人。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还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说说古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当学生将古诗所描述的景象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再次借助课件将古诗的意境展现。这样,学生就会走进春天,诗句的意境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他们在品悟中对古诗有了多一层的体会和喜爱,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在品悟中逐渐提升。

二、细细品味古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以一定的文字形式展现给读者。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接触到各个时代、各个主题的古诗词,不同的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它蕴含着诗人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小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的局限性,在品味古诗词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背古诗词容易,但要真正走进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品的内涵,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凉州词》和《浪淘沙》,它们分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但两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意蕴不尽相同。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感悟基础,但这两首古诗意蕴比较深远,学生要通过对意境的品味,才能感受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怀。如《凉州词》,短短几句,却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此诗以境设情,境界开阔,气象沉伟,情调悲壮苍凉。前两句写景,将黄河与玉门关以对比的形式展现,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寂寞,并逐步将作者的孤独之感渗透其中;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以“羌笛”“杨柳”为寄托,征人怀着此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学生脑中浮现了征人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生与死的离别在看似写黄河之景的词中显现,学生感受到了先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心灵会在作品的意蕴中得以启迪,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拓展古诗词的品读渠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明五千年,古诗词是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积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后代子孙的巨大财富,对小学生来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营养”。古诗词题材非常丰富,有抒情、写景、生活、感悟、爱国、惜时、战争等,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了作者不畏生死的傲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拓展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渠道,是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教材收录的古诗词数量有限,但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拓展古诗词的阅读渠道。如四年级上册有两首古诗《鸟鸣涧》和《暮江吟》,它们所描写的意境都与月亮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寻找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如李白的《关山月》和《静夜思》、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等。在学习了某个诗人的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有关这位诗人的作品。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多接触、多阅读古诗,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想借助古诗词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抓住古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紧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搭建平台,从而让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意蕴之中,沐浴着人文的芳香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渗透;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实践给了很深的启示: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适当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呢?根据笔者的美学经验和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三方面入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内涵,努力建设语文课程“美”的课堂。

一、启发学生感受美,活跃语文课堂

作为语文教师,应了解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元素。例如,我们剔选语言优美形象、内容积极健康的优秀诗文,抓住生活中清新隽永、妙趣横生的语言,把握好平时常见或偶然的、虽细小却隐含深刻道理的小事、现象……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古今中外,从人到动物,语文所收的文章尽量全面展现美的魅力。邓稼先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和朴实而又伟大的人格力量不足以打动你的心吗?鲁滨逊战胜困难跨越生死的勇气与智慧不足以让你佩服吗?《斑羚飞渡》老斑羚在危难面前自我牺牲的勇气与团队精神……多么壮美的精神!再看那《散步》《背影》的亲人情深,《藤野先生》亦师亦友的跨国界感情,《珍珠鸟》人类与动物的和谐亲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情感之歌,无不让人感受到情感之美,情感之真。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

二、引导学生鉴赏美,丰富语文课堂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美、语言美;诗歌中的意境美、节奏美;情感美;散文中的象征美、风情美,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语文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内容,是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依据和源泉。引导学生对这些美进行身心投入的鉴赏,可以使语文课堂丰富起来,优美起来。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样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数不胜数。这当中,有着无数美仑美奂的意象,有着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着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戍轮台”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也或使人心仪;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只要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以引导、点拨,调动学生鉴赏美的意识和冲动,学生自然就会徜徉于美的鉴赏和熏陶中。

引导学生鉴赏美,应借助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自主地去鉴赏美,要使学生在对于形象的艺术感受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联想和想象入手,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遨游一番,这样学生才会获得鉴赏美的良好体验。

三、指导学生创造美,拓展语文课堂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的,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再创造。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美育,要选择和创造恰当的方法,运用正确的美育途径,才能引导学生在语

课程中正确地发现美,深刻地感受美,恰当的评价美,自主地创造美。

(一)教师是美育的施行者,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要自觉塑立形象美,注重仪表美、精神美和语言美,追求书写美、诵读美、文笔美,以教师的良好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给语文课程的美育渗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要创设美的课堂氛围

语文渗透美育,课堂是主要阵地。教师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操陶冶于一炉。①妙语导入新课,创造一个美的氛围。可以引用古诗词,讲感人故事,提出智慧问题,激情妙语煽情等。②引导学生“美读”。通过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感受作品的情感美;通过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鉴赏语言的音乐美。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又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事物美、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③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及多媒体教学,以形象化场景展现语文美的画面,以再现真实的情景把学生带到欣赏美、理解美的氛围之中。

(三)教师要注重课外延伸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美”的信息,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及引导学生进行“美”的观察、体验和写作,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都徜徉在“美”的氛围中,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美育功能时,在选择正确途径和方法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忌“硬贴标签”,忌“零敲碎打”,忌“情感不真”,

篇6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古诗词 审美教育 以读为本

没有审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教学大纲中的古诗词“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刚好可以进行美育教学。同时,古诗词是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华,在中职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历来都被作为诵读经典,诵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积累,增广见闻。由于大多数职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特征、人物思想、人文风貌等往往感到陌生疏远,老师就是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往往还是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课堂收效甚微。因而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接触中职语文的近三年时间内,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一直在探索“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古代诗词教学的新思路,现将自己教学中的得失与大家共享交流。

一、变被动为主动,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先决条件,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愉快接受教学内容呢?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运用最多的方法如下:

一是巧妙导入。课堂开端的导语要设计得新颖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一个愉快的开端。好的导语就好似一块磁石,能把学生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起来。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在风云变幻的三国,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中意的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晓苏轼心中的那个他!”当然,导入有很多种方法,无论何种方式,选取材料的时候力求新颖多变,尽量贴近生活。

二是多层次朗读。古诗词节奏感强,韵律轻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可以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用评分的形式在小组间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多读加深了对于诗词的熟悉度,同时在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中,胜出的小组似乎还有一些优胜感,带着些许成就感愉快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就显得轻松许多。

三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小组表演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的语文教师尝试为古诗词谱曲,让学生吟唱,让语文与音乐融合,收效还是比较大的。再次,通过竞赛激发兴趣,如在古诗词单元学完后开展背诵比赛等。如教《春江花月夜》一词时,可播放《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让学生听一听,结合课文想一想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景象。这立刻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表情朗读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在学习《武陵春》一词时,课中有些学生注意力渐趋分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动作配诗,并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让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眼活水,学生显得兴致勃勃。

二、注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学诗词,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在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诗词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得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语音,也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绘声绘色地领读,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诗词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诗词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趣越高,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应将朗读贯穿诗词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介绍背景,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对于诗词相关的背景介绍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融入诗词中,所以,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要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诗人的生平和思想变化等,这些对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都有帮助。但如果过全过细地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则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使学生难以自拔。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常把它放在了最后一个环节上,这样,在诵读的基础上充分领悟诗意、感受诗词的韵味之后,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介绍反而引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四、品味意境,启发想象。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所在,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诗歌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只有欣赏者自己用丰富的想象,才能感受并再现诗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以,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再现逼真的情景,加上学生自己平日对生活的感性的体验,那么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就不但是视觉的画面,而且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他的脑海中就会增加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至此,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可见,在诗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何等重要,这是捕捉诗歌意境的关键。

五、注重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并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效果。

教材只是个凭借,其选编的古诗词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教学古诗词时,注重课外的拓展,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文化的概貌都是有益的。

1.多收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将古诗词相关的材料准备充分,以便对古诗词的创作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必须了解当时南宋临近灭亡、诗人被抓、无力作战报国的背景,才能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有更深刻的理解。

2.多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如《悯农》教学中,师生可进行对话:为什么粮食生长很好,又没有什么闲田,为什么耕种田地的农夫还饿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封建剥削制度造成的不平等是农夫饿死的根本原因。又如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时,教师可与学生对话: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醉”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争渡”说明了什么?通过师生的交流,便会有词中的景映入眼中,出现诗人的情袭上心头的共鸣效应。

3.多拓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学习完柳永的《雨霖铃》后,让学生阅读其另一首词《八声甘州》;学习完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后,让学生补充学习其另一首诗《将进酒》。通过比较阅读,巩固了课堂所学,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可以借此练习逐步提高其鉴赏古诗词的水平。

4.多运用。学习古诗词一方面便于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探访历史,与古诗词作者对话,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与人对话、演讲、作文中恰当引用或剪辑应用。如开展综合实践课,让学生用古诗词中的词句对眼下不思进取的同学进行规劝,诸如运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诗句。如春天来临,可举行“春天的诗会”,带领学生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诵读古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引用或择用,增强文章的气势、文采和说服力。

六、在“知人,解题”中让“查、解”成为习惯。

我还记得在以前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是用“知诗人,解诗题”入手开始古诗词教学的。虽然当时觉得记忆时非常困难,但现在回想起来,现在深深印在脑子里的伟大的诗人,词者却恰恰是当时花费大工夫来记忆的。而现在这种做法比较少见,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创设情境、图画音乐导入等方式。当然,这些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内涵,寓教于乐,但忽视了对诗人、词人的了解程度。其实,在古诗词教学中长期坚持“知诗(词)人,解诗(词)题”的训练,有如下好处:第一,可以养成查阅古诗词资料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查阅中了解诗(词)人的生平、写作个性特点,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为理解全诗(词)做铺垫;第二,从诗(词)题目入手解题,可以培养审题能力,整体感知全诗(词),了解全诗(词)大意。由此看来,古诗词教学伊始,我们要坚持进行“知诗(词)人,解诗(词)题”的训练,让其成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终身习惯之一。

古诗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广大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只要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诗词的兴趣,就定会让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课堂变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展现古诗词无与伦比的魅力和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宁伟.古诗词有效教学研究初探,2009,(10).

篇7

【关键词】义;尽责;尽忠;成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130-03

序和跋一般是说明性的,宋・王应麟《辞学指南》云:“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早期的序除叙写作的原由外,往往还包括其内容、体例和目次。但有的也具有较强的记述性或议论性,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如汉・刘向的《战国策序》、宋・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议论性很强;而宋・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夹叙夹议,兼有浓厚的抒情。

关于《指南录后序》所抒发的情感,我们都非常清楚,就是“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痛”。但在这“痛”背后的高尚气节,集中体现在“义”字上,作者云:“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最后是却深藏在文天祥随身携带的衣服中,作为他至死不渝的见证。《衣带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一、“义”的内涵

义字繁体作x,《说文解字》释云:“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我”是指自己;“羊”在古代是美与善的象征。义字“从我羊”,即保持自身仪容端庄美好,所以义的最初本义即是仪,义为古仪字。作为道德规范的“义”,古字作“谊”。汉代的郑司农注《周礼・肆师》云:“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说文解字》释“谊”云:“谊,人所宜也,从言宜。”宜的含义是指人的言行正确、合理、合适。由于义字从羊从我,更能真切表达出作为道德规范的“义”的内涵。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遂逐渐取代“谊”字,但却吸收了谊字的本义。因此,《礼记・中庸》释云:“义者,宜也。”义(仪)与谊两字合而为一,表明了人们对义德认识的扩展与深化。义既包含美善的仪表,又包含美善的言行,而在美善仪表、美善言行的背后则是美善的内心。正如陈淳在《北溪字义・仁义礼智信》中释义云:“义就心上论,则是心裁制决断处。……既得是非已明,便须判断:只当如此做,不当如彼做,有可否从违,便是义。”义德所要求的言行美,内心美,其道德准则是“礼”。这种要求主要不是针对他人,而是一种自律。董仲舒说:“义云者,非谓正人,谓正我。”又说:“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故言义者,合我与宜以为一言。以此操之,义之为言我也。”(《春秋繁露・仁义法》)

二、唯其义尽――宜在尽责

那么,什么是正确适宜的道德准则呢?这就是“礼”,是儒家道德修养的要求。孔子把义视为成为君子的根本,他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孟子把义与仁并列,合称“仁义”,视仁义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他在回答“何为尚志”时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文天祥的“痛”是“痛定”之后的反思。“痛”在国家危亡却无救国之策,忠臣谋国却遭小人出卖,分当引决却须隐忍而行,中兴宋室却遇反间之计,臣心指南却是九死一生,昭示之诗却只留给家人。这趟出使留给文天祥的“痛”实在是太深刻了。这“痛”中不仅仅是痛,还有躲避明枪暗箭过程中的怒、恨、怕。这乱世风云中的“痛”让文天祥看穿了世间丑恶,尝遍了人生凶险。这趟出使,让他发现取他性命的,除了逼迫眼前要让他家国具亡的无“信”凶残的北兵,还可以是丧失气节、丧心病狂的逆贼,不辨真伪、不具统帅风范的维扬当道,助纣为虐、趁火打劫的土匪,可谓是敌方己方第三方一起扑来,轮番上阵。自己能逃得性命,除了“赖天之灵、宗庙之福”,别无他因。

虽然“痛”彻心肺,“痛”弱了文天祥支撑赵宋王朝的信心,却也“痛”坚了他“唯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信念。

不是吗?国家危亡而能奉旨纾祸,身在敌营却是慷慨陈词,羁縻北行尚想将以有为,真州得间即想中兴宋室,九死一生却是臣心指南,患难之时尚思赋诗明志。《论语・微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在文天祥看来,如果说仁是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的话,那么义就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

因为“义”字从我,是强调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合理的、适宜的,突出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要求每个人在言行之前,都要按正确适宜的道德准则来制约自己。对文天祥来说,哪怕“及于死者”:“诋”“骂”“争”“自刭”“从鱼腹”“彷徨”“遇哨”“送死”“落贼手”“陵迫”“陷死”“几无所逃”“捕系”“邂逅”“无辜”“无日而非可死”“不纳”“无可奈何”,共有18种,可以有痛、有恨、有怕,但是不能有怨言、有悔意。正像《后汉书・窦融传》也说:“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义者,事之宜也。”(朱熹《四书集注》)

三、所以仁至――宜在尽忠

“义尽”则“仁至”。何谓仁,孔子称“仁者,爱人”,将仁视为人心中最本质的德性,奠定了儒家道德根基。孟子称“仁,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孔孟之后学人皆以爱释仁,唐韩愈作《原道》,开篇即言“博爱之谓仁”。爱人爱物,忠恕以接事,是仁的内涵,是践行“义”德的出发点。

仁爱的“义”德体现在君臣之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之间就是“忠”。“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义者,君臣上下之事,……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义者,谓其宜也。”可见,臣子对君主的忠心不二就是“义”,个人对国家的忠心,也体现了“义”德。

大体经过了国家危亡慷慨赴死,逆贼出卖羁縻而死,驱往北地分当引决,遭遇反间侥幸不死,臣心指南一生九死,但这死还有二类:

首先应该死,不愿死。按照常理,国家危亡慷理应慨赴死。然而文天祥的一颗赤胆忠心不允许他就这样轻易赴死。国土沦陷,黎民受难,这对从小深受“以天下为己任”文化熏染的文天祥来说,自然要比个人生死重要得多,而且在那时的文天祥看来南宋尚有大片国土,复国有望,“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文天祥侥幸脱逃,却碰上元军实施反间计,坚守扬州的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听信放出的北兵谣言“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说降矣”(《宋史・文天祥传》),于是向各地了通缉令,甚至命令苗再成杀了文天祥,这在文天祥的心里,这种“自家人”的怀疑和猜忌所带来的痛苦要远甚于敌人的迫害,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如果简单地一死了之,那不就等于畏罪自杀,而且永远说不清。基于此,文天祥当然不愿死。

其次,可以死。尽管文天祥一路走来,不辱使命,忠君报国,天地可鉴,但南归之后,朝廷并未就从此完全信任他,南宋王朝的主宰谢太后、全太后为了偏安一隅,不惜称臣纳贡,与元和议。尽管文天祥积极组织义军,全力抗元,但来自内部的重重阻力也实在令人倍感颓丧。好在已经向君主、父母乃至国人表明了自己的忠诚,那么即使早晚间就死在故国的土地上,也了无遗憾了!这是一种国事难为的无奈心曲的曲折表露,也是文天祥的心声,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文天祥为国尽忠的信念,他绝不会弃义苟且,“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汉书・贾谊传》)也就是说,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决定一个人行动的标准是“义”,为了国家体利益他宁愿牺牲个体利益,这是符合“义”德要求的,是公忠精神的表现。

“应该死,不愿死”“可以死”,在死于不死之间,我们看到了文天祥内心的矛盾:死是为了“忠”,不死是为了辨明“忠”,当然这期间还夹杂着“孝”,还有作为状元宰相的“节”“义”与楷模意识,《左传・昭公元年》说:“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越是国家危难,在处理国事上越要树忠心,讲诚信,重操守,国难临头之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就是“义”的表现,尽义而成仁。

四、庶几无愧――宜在成仁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晋书・温峤传》:“夫忠为令德,为仁由己,万里一契,义不在言也。”仁,孝悌为本,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仁”文天祥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无愧人生,杀身成仁。

为仁由己,是说一个人要自觉地至心遵守仁的根本的做人原则,树立牢固的德行修养基准,方能在社会中立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为仁由己,就是要孝悌为本,做到克己复礼。“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文天祥觉得以“义”来衡量自己的“幸生”,早就该死了。作为臣子,“主辱”,他是“死有余J”;作为人子,“以父母的遗体行殆”,也是“死有余责”,忠孝两不全,早就不该活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目的其实是“自文”,向他们表白自己的心志,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说自己是忠臣,是孝子,这是自吹,“请罪”一说,诚惶诚恐,谦卑得体,方可避人嫌疑。

为仁由己,要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仁德的根本作为家风昭示给“后来者”。在“后来者”面前,文天祥表现得既是谦谦君子,却又大义凛然,使人肃然起敬。特别是在“请罪”于“先人”,与死去的父亲的对话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他诉说着心中的道德情操,告诉父亲作为乱世臣子,随时都和死亡打交道的苦痛,但他自始至终都会坚守做人的原则,坚守气节,不忘大“义”,这是人臣、人子必须坚守的底线。就为了这个“义”,他也应该活。特别是在这个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哪怕是救国无望,也不能丧失做人的大“义”,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谓大义凛然。

为仁由己,仁者爱人,仁者也惜己。在文天祥的身上,我们还应看到作为个体之“予”的文天祥的隐痛,他必须保全自己的名节,这也是他作为状元宰相个人这辈子必须要坚守的道德高地。这一番出使的经历,已经让文天祥明白,这样的朝廷、将帅、百姓,面对这样强悍的敌人,覆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尽人事还得听天命,所以南归“请罪”之后,心就释然,觉得“无往而不得死所”了。一句话,自己死了也可以瞑目了。因为从个人出发,他万幸是活着找到机会“自文”于“君”和“亲”。至于“君”是不是信任,朝廷是不是信任那由不得他。但是保全了名节,保全了家族的名声,这是他最值得庆幸的地方。否则,若死在南归的路上,此时的他已经是那个北兵派来劝降的大宋丞相;至于死于路上,那是遭了天谴,罪有应得。死了还被人骂为乱臣贼子,那太不值了。不仅辱没自己的名节,也辱没了家族的名声,并让他们永世背着这样的骂名,抬不起头来,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但是,这一切都侥幸过去了,目前所做的,就是要尽人事,至于结果,听天由命吧。完全可以做到的,就是等着死亡的到来。而他是必须要死的,否则,所有的“自文”都是谎话。已经能死在故乡故国,还有什么遗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