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7:3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月是故乡明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的家乡虽然说是红木家私生产的基地,但却很少人认识它。
在我的家乡(大涌)时,我总是向往着能来到石岐里居住,过上城市里的生活,但其实不是的,虽然现在我已经搬家来到了石岐居住,但现在我还是时时刻刻地怀念在家乡生活的那一种感觉多么亲切,多么问馨。
清晨,荫绿的山谷里,百鸟周啾,明媚的太阳光,照着盛开的攀枝花树,乳白色的晨雾,像轻纱似的买,慢慢地切开了,火红的攀枝花,仿佛一片殷红的彩霞浮荡在山谷中。故乡的花,草,树,木啊!我想你们。
从小到大一直陪伴着我的朋友啊!我想你们。
篇2
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不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橘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为了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秤,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呵。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篇3
我的故乡是成渝线上的一个交通枢纽。黎明时分,疾驰的火车用一声声嘹亮的汽笛吹响城市苏醒的号角;夜幕降临,沱江河用的轻缓水流吟咏出一支支动人的谣曲。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生长近二十年的地方。为了求学,我离开了故乡,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故乡的美好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我身处异乡,却发现我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土地上。
时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总有一份如沐春光的温馨与感动。依然记得元宵节上夺目的礼花,绮丽璀璨中满载着新年的祝福;依然记得端午节上在激流中勇进的龙舟,悠悠的沱江河水流淌出内江人骨子里的进取斗志;依然记得大千美食节上的美味佳肴,四溢的浓香让人踟蹰往返……
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如今,每每望见皎洁的月亮,我便会想起故乡。想起了熟悉的六中校园,见证了我们点点滴滴成长的足迹;想起了校园外的孔亮火锅店,这里凝聚了曾经欢聚的喜悦;想起了大洲坝闪烁的霓虹,为内江的夜景添上一笔笔绚烂……
时间能使花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
如果我是失根的蒲公英,飞舞的秋蓬,故乡便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挡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时间也只能叹息,因为在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使故乡的记忆褪色,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深切期盼?不然怎会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深爱恋?
篇4
一、 写作实践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核心,这是苏教版编者始终秉持的基本理念
1. 修订前,“写作实践”是写作编写体系的核心,强调写作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实践”,少关注“理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一版的写作版块叫“写作实践”,附在每个专题的后面。“写作实践”由“导写语”“写作知识简介”“作文题”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都是围绕“写作实践”展开。
“导写语”是从专题的人文内涵引出“写作实践”板块要写的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向青春举杯”专题的“导写语”是:“十七八岁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我们已经站在青春的门槛上眺望生命的前方,让为生的梦想伴我们前行。”这样的“导写语”主要是引导学生表达“青春”的“特殊”性、“青春”的“梦想”,激发学生放声歌唱青春之歌。
“写作知识简介”是对“写作实践”中涉及的写作知识,用一百字左右的文字作极其精要的介绍,以资借鉴。如“月是故乡明”专题的“写作知识简介”是:“散文写作要能灵活地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其作用是对学生写作提醒,并不是要让学生掌握多少写作知识。
“作文题”是提供一组可供选择的题目,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也有命题作文和自由写作,这是“写作实践”板块的核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命题一般能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正如编写者之一王栋生老师所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写者把写作看作一种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看作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心灵的广阔、自然的美妙、社会的百态),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写作实践板块中,无论是导写语,还是作文题,均努力地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写作设计把学生引入了积极实践之中,是一种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写作教学设计。
2. 修订后,写作实践是写作编写体系的重点,既强调写作实践的重要性,又关注写作知识的有效性
(1) 将“写作知识简介”改为“写作指导”,提高写作知识对写作实践指导的有效性
修订后“写作指导”由第一版的“写作知识简介”拓展而来,字数由“写作知识简介”的一百字左右拓展到“写作指导”的一千字左右。从编写目的看,从“写作知识简介”对学生的写作作一些提醒,到“写作指导”针对学生写作中突出的问题,抓住关键性的写作知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策略。
比如“月是故乡明”专题在修订后的作文指导是“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内容包括:先由专题的内容引出“写作指导”的话题――散文“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然后具体讲解怎样才能写好夹叙夹的文章。这里的“写作指导”针对学生写作散文时不擅长运用叙议给合的表达方式进行设计,并结合专题的内容从几个方面作具体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较快的把握叙议结合的基本方法。所以修订后的“写作指导”更突出了写作知识指导性、有效性。
(2) 删去“导写语”,将“作文题”改为“写作实践”,强调实践性
在修订后的“写作”板块中,删去了“导写语”,因为“导写语”与“作文题”距离较近,可以创设一定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修订后的“写作”板块中,“导写语”与“作文题”距离较远,其创设的语境难以覆盖到“作文题”中,“导写语”就失去了应有的效用,所以还是删去的好。
在修订后的“写作”板块中,将原来的“作文题”改为“写作实践”,进一步突出了写作的实践性。每一个题目既结合专题的内容,又注意创设适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比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修订前后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编写者在秉持写作实践理念的同时,又在理论指导实践上作了一番有益的尝试。
二、 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是苏教版修订后写作教学的终极追求
第2版以后在每个模块中添加了一种“写作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提供了五种“写作观”,即“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为何要在写作板块中加入“写作观”呢?
1. 对学生的影响: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观”,提升自己的写作境界
高中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写作学习和训练,对写作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观”,在五个模块各安排了一种“写作观”,回答关于写作的重大问题。
“你的生活很重要”回答的是关于写作的源泉的问题;“独立思考、善于发现”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写作,也是对话”则是强调写作的目的是交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了写作是表达的艺术;“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回答的是写作与做人、写作的社会责任等问题。
“写作观”解决了当前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不良倾向,解决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思想上、认识上的困惑,让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认识为什么而写作和怎样写作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有着全新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正的写作者。
2. 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引导教师确立高远的写作教学观,防止急功近利
中学作文教学应该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是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我以为编者在每个模块中增加一种写作观,对高中写作教学也是一种规范和积极引导。作文教学不是为分数而教,作文课不能仅仅传授技法,更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分数,而是应该为社会而写、为人生而写、为高尚的精神而写、为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写;作文要写得“大气”,而不能写得“小气”;作文要写“大我”,而不要写“小我”;作文要追求“大境界”,而不要局限于“小境界”。
比如教第五模块中的写作观“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就是从写作的角度,看“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人文情怀”主要是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让学生懂得“作文与做人”是一致的,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经常地有所发现、有所感动,在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中陶冶情操,实现精神的追求”。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感情,要敢爱敢恨,同时也要‘会爱会恨’”,这样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有了真善美的‘精神底色’”。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写作看作生命的一部分,看作精神成长的一部分。“公民意识”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写作是公民的权利,具有社会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这样的实践中,一步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写作不是无病,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心怀天下,思考人生,认识社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编写体系的修订,是围绕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了更加完善的探索。通过“写作观”体现“价值观、情感、态度”,通过“写作指导”体现“知识”与“方法”,通过“写作实践”体现“过程”与“能力”。而在这三维目标中,“写作观”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境界,“写作指导”关注了“知识”和“方法”的有效性,“写作实践”则关注了“能力”与“过程”这一写作的核心要素。
篇5
【考点讲解】
《高考说明》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是:
⒈见解新颖
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正面思维———立意更高更新更全面;
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
联想悟思创新———变换角度,出奇制胜。
⒉材料新鲜
现实中的鲜活材料;精心比较后选出的典型材料;虽旧而有新意、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材料。
⒊构思新巧
这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的地方,应该充分展开想象,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如下面选的几篇例文都是在构思方面各具特色、值得称道的。
⒋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能突破思维定势,推导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或结果:想象奇特、独到,或新颖别致,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⒌有个性特征
文章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不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东西。
【创新出彩】
⒈改变观念勇于创新
不要“怕失求稳”,只敢写保险文,不敢写“放胆文”,因而在构思时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施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缩手缩脚,怎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呢?其实话题作文的放开性,就是让你施展才华的。只要你围绕话题,不违背题意,无论怎么写,都不算跑题,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走出“怕失求稳”的误区,大胆创新。越是“怕失求稳”,失分可能越多,只要大胆创新,才能获得高分。
⒉突破思维定式开展创造性思维
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以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⒊大胆想象形式新颖
这几年的话题作文,体裁非常丰富,各种文体应有尽有,除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外,有研究型的小论文、诗歌(2001年重庆有诗歌获一类分的)、小说、寓言、童话、剧本、相声、书信,以及病历、广告、证明题一类的杂文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⒋依托名著花样翻新
这几年的创新作文有很多是依托名著,选取某一细节,加以嫁接移植,写出新意来的。《唐·吉诃德新传》、《赤兔之死》、《阿Q新传》、《朱贵开店》、《新西游后记》都是如此。这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下功夫阅读名著。消化熟悉一两部名著,根据话题加以嫁接移植,可能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⒌善于联想巧用比喻
曾得作文满分的《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感情亲疏而不能正确地看人,正是有色眼镜,比喻何等贴切,道光帝、韩日世界杯以及亲身经历的评选三好生,三个事例,那么典型,那么有说服力,这同样是创新,起码“材料新鲜”。
⒍巧用诗词名句深刻揭示中心
曾得高考作文满分的《莫把情云遮慧眼》,作者就在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作了巧妙的变化,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紧贴了话题,让整篇文章生辉。真可说“题好一半文”。高考满分作文中,巧用名句的不少,如“月是故乡明””月若有情月长吟“等。
篇6
首先是积累什么的问题。《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语文要积累基础知识,比如字音、字形、成语以及古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等,当然也包括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另外,情感体验及时的积累下来,为作文等提供素材。还有学习方法的积累,比如积累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复习的方法,阅读理解的方法等。
其次是积累途径的问题。语文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途径更是多种多样,这里只着重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积累方法。
课堂是语文积累的主渠道。课文是很多专家优选出来的文本材料,这些文本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形成语文能力外,还有很多是优秀的语言材料。有针对性地积累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积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新课标要求背诵的大多是些文言文,如《伤仲永》《孙权劝学》《陋室铭》《爱连说》《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教师还应找出部分好的现代文,引导学生积累,如《理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中就有很多语句富有文采和哲理。这些文本中有的富有激情,有的饱含哲理,课堂中就要引领学生诵读、积累。
课文大多是出自优秀作家之手,这些作家还有其他的优秀作品,也是学生积累的重要内容。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可以复习背诵《记承天寺夜游》,利用这两篇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苏轼生及其作品特点。另外,还可以推荐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永遇乐•明月如霜》等词。
我在教学中还适时地开展古诗文阅读竞赛,让学生以“思乡”“送别”“悲秋”等为主题进行积累。在学了《乡愁》后,我还设计了一个专题“月是故乡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月亮”“思乡”的名篇名句,在搜索和诵读中了解月亮和思乡之间的联系,体会古人和今人身在异乡,心向故乡的心绪。
早读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早读课诵读文言小语段的方法,效果很好。每学期用这种方法积累的小短文就有《精卫填海》《鹬蚌相争》《拔苗助长》《邯郸学步》《曾子杀猪》等30多篇,这些文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很多知识。有了这些古文段的积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得心应手了。
课前三分钟是语文积累诵读的好方式。利用课堂的前三到五分钟,让学生推荐近期阅读的好作品、好语段、甚至是要求学生背诵一点自己喜欢的语句。因为喜欢,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也比较强。因为是学生推荐的东西,其他的学生会更用心欣赏、积累。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读书交流、问题探讨或主题辩论等活动,把活动中产生的优秀作品、独特见解进行整理,分期分批在课前三分钟展示。
篇7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所有孩子甚至是所有人的天性。我认为,要保持学生爱学习的天性,就必须把情感作为教学的支点。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爱戴甚至憎恨的感情体验。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情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单一,并不是我们让学生每节课能笑笑就是注意了情感教育。情感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道德感。人的自我认识是从有羞耻感开始的,只有有了道德感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道德是人发展的最高目的,当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有了基本的道德感,情感才会有正确的基石。
第二个层次是理智与激情的完美结合。教学是需要激情的,一个有激情的教师总能用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浑身上下迸发的活力感染他的学生。所以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风格,应该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当然,只有激情那是不够的,教学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因而,在激情中保持理智,在激情中不忘教学的目的,才是真正完美的教师。
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感。审美是情感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追求目标。学生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就能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作出最好的选择。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我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情况,谈谈看法。
一、从学生利益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后进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诱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我们应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比如书写工整、态度认真、不抄袭作业等),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如能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那就更好。这样,学生便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师生之间的融洽感情就建立起来了。美国成功学家、现代社会学家卡耐基说得好:“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而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曾接触一位学生,他很有主见,但又有点“愤青”;他有很丰富的词汇,但却总不屑于作文的条条框框,于是他的作文总是长而又不知所云。他一直自认为很有才华,但又觉得不得志,于是变得有些孤僻,不愿与别人交流。了解他的情况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在到他的作文里找出只言片语并在班上夸他写得好,还经常当面指出他的优点。渐渐的,他愿意和我交流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他,如果他的作文能改掉天马行空的毛病,会写得更好。他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个意见,后来其作文有了长足进步,讨厌作文的他开始喜欢上了写作文,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语文学习。
学生不会天生过激地去讨厌作文,讨厌语文,讨厌学习,他们是因为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才开始抗拒学习,只要教师对症下药,找到他们的“情感死结”,“问题学生”其实常常可以转变成优秀的学生。
二、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理解,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情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的教学和散文教学最适宜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在新教材的模块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授“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就搜集了各类吟唱故乡的诗歌改写的歌曲,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古诗词是个很现代的东西,而且改写的歌曲还特别有味。于是,学生掀起了学古诗词歌曲的热潮。我于是趁势让学生搜集古诗词中思乡念国的诗词,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思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体味。因为因势利导,所以学生在极为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模块教学的知识。
三、爱憎分明而充满激情,机智幽默而富于同情心,气势流畅又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讲授《故乡的榕树》时,教学语言要眷恋而深情,把作者对故乡的刻骨思念之情呈现给学生,而我自己也远离故乡,心有戚戚,当我潸然泪下时,学生早已沉浸于文中那浓浓的思情。
这就是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而产生的教学效果。
篇8
小矮人汤姆是我们的新朋友。今天说好了,我们要帮汤姆照顾他的小兔子。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汤姆住的树洞。草莓爬上去敲了敲门,汤姆来开门,让我们上去。我不会爬树,汤姆只好拿他家的梯子来接我。
来到汤姆的家,突然,一只兔子不知从哪儿蹦了出来,吓了我们一大跳。
汤姆说:“这就是我家的兔子――菲菲。她可不好照顾,你们要先和她搞好关系,最好说她的好话。她爱吃胡萝卜和朱古力球。”
我们来到菲菲的房间,这真是一个温馨的小天地――里面有菲菲温暖的小床,好玩的秋千,各种绿色植物,还有她的食物仓。看得出,汤姆很爱她。可是为什么汤姆说菲菲很难照顾呢?
突然,菲菲又不知道从哪儿跳出来,冷不丁吓了我们一跳,她却躲在一边幸灾乐祸地偷笑。这家伙,真的不好对付!
中午,我们拿来汤姆交给我们的胡萝卜和朱古力球,放在菲菲的小碗里。可是菲菲怎么也不肯吃,反而往碗里吐口水,我们只好把食物倒掉。我用筷子好不容易把胡萝卜放到她嘴里,又被她吐了出来。
“要不我们把胡萝卜切成片,拿去煮,再放点儿酱油?”草莓建议。
我们试了试这个办法,果然奏效。菲菲大口大口地把胡萝卜切片吃完了。我们为她又做了一碗,菲菲再次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
菲菲打了个饱嗝,伸了伸懒腰,看样子想睡午觉了。我把菲菲抱到床上,让她睡觉,可是她一到床上,又扮着鬼脸蹦来蹦去,就是不肯睡觉。正在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发现了床头的故事书。
“我们念故事给她听吧!”我对达奇和草莓说。
这个办法真灵,我们一人念一个故事,第三个故事还没有念完,菲菲就睡着了。
趁菲菲睡午觉的空儿,我们离开了汤姆的家,去吃饭。
加菲猫:这也是写“人”的作文,主要人物是小兔菲菲。
聪明豆:嗯, 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也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张佳怡同学就是抓住了小兔菲菲刁钻、调皮、任性的特点,把一个“孩子”写得活灵活现。
加菲猫:是啊,她把小兔菲菲怎样恶作剧,怎样耍赖不肯吃饭,怎样瞎折腾不肯睡午觉,都写得很具体。
聪明豆:对,这就是抓住重点,浓墨重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zhen ye jun jiao 协 谜 竟 梭
一、灌溉 冶炼 阅览 繁殖 纠 拳 藻 漆 辨 辩
三、1.② 2.① 3.③
四、1.(1)报纸 (2)麻雀 2.(1)工具书 (2)交通工具
五、1.(1)爱惜 (2)宁静 (3)既然……就…… 2.及 禁 释 志 竭 崖 壁 紫 红 约
3.(1)如:是非 (2)如:恋恋不舍 (3)如:成千上万 (4)如:诚心诚意
六、1.如:同学们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如:一颗颗珍珠 2.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 3.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七、1.吉言 忠言 2.太阳是大家的 略 3.风 雪 雨 露 草 木 鸟 兽 4.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花瓣儿全展开了 5.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篇9
上联:献镜
下联:饮羹
上联:明月映天
下联:甘露被宇
上联:天上一轮满
下联:人间万家明
上联:天上一轮月
下联:人间万里明
上联:中天一轮满
下联:秋野万里香
上联:白人随鹤舞
下联:明月逐人归
上联:袁宏法渚
下联:庾亮登楼
上联:一天秋似水
下联:满地月如霜
上联:二仪含皎洁
下联:四海尽澄清
上联:半夜二更半
下联:中秋八月中
上联:尘中人自老
下联:天际月常明
上联:冰壶含雪魄
下联:银汉漾金辉
上联:亭空千霜月
下联:水续万古流
上联:明月本无价
下联:高山皆有情
上联:皓月无幽意
下联:清风有激情
上联:泛渚怀袁子
下联:登楼学庾公
上联:清光同会合
下联:秋色正平分
上联:露从今夜白
下联:月是故乡明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上联:一曲霓裳传玉笛
下联:四围云锦拥金徽
上联:一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光辉增
上联:春秋多佳日
下联:山水有清音
上联:绿窗明月在
下联:青史古人无
上联:薄帷鉴明月
下联:高情属云天
关于月亮的对联
上联:三五良宵澄银汉
下联:大千世界光玉轮
上联:天上则琼楼玉宇
下联:人间亦贝阙珠宫
上联:中天皓月明世界
下联:遍地笙歌乐团圆
上联:玉轮光满大千界
下联:银汉秋澄三五宵
上联:日射晚霞新世界
下联:月临天宇玉乾坤
上联:月静池塘桐叶影
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月满一轮辉宇宙
下联:花香千里到门庭
上联:占得清秋一半好
下联:算来明月十分圆
上联:叶脱疏桐秋正半
下联:花开丛挂树齐香
上联:金鸡啼明天破晓
下联:嫦娥起舞月高悬
上联:鱼戏平湖穿远岫
下联:雁鸣秋月写长天
上联:叫月杜鹃喉舌冷
下联:宿花蝴蝶梦魂香
上联:明月清风景物秀
下联:神州春*画图新
上联:轮影渐移花树下
下联:镜光如挂玉楼头
上联:笙歌曲中千家月
下联:红藕香里万颗珠
上联:喜得天开清旷域
下联:宛然人在广寒宫
上联:霓裳舞起终宵朗
下联:玉女歌扬彻夜辉
上联:人逢喜事尤其乐;
下联:月到中秋分外明。
上联:清风满地难容我;
下联: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千江有水千江月;
下联:万里无云万里星。
上联:满地花阴风弄影;
下联:一亭山色月窥人。
上联:楼高但任云飞过;
下联:池小能将月送来。
上联:龙怒卷风风卷浪;
下联:月光射水水射天。
上联:寄妾愁心江上月;
下联:随君夜梦镜中秋。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
上联:地得清秋一半好;
下联:窗含明月十分圆。
上联:长空有月明两岸;
下联:秋水不波行一舟。
上联:仲秋赏月名泉畔;
下联:元夜吟风古寺前。
上联:昨夜圆非今夜圆;
下联:却疑圆处减婵娟。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上联: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赏好月,赏月好
下联:小屋活动时,日日欢,作美文,作文美
上联:佳节美酒佳,酒酒香,把欢酒,把酒欢
下联: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龙灯笑舞闹中秋
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彩旗飘扬迎国庆
上联:去年秋别泪暗垂,远渡重洋,满载辛酸,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联:今夜月明人尽望,海外游子,心系故土,每逢佳节倍思亲
上联: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下联: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上联: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下联: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上联:桂花开时,香云成海
下联: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上联: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
下联: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上联: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
下联: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上联: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
下联: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上联: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下联: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上联: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下联: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上联: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下联: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上联: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下联: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篇10
关键词:古典诗词 鉴赏 内涵 意义
2017年全国高考卷语文2作文题是从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古诗句的考察确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对诗句内涵的理解,如果你对它有创新的理解或者自己的看法那就另当别论了。六句古诗词都是哲理类诗句,写作时把道理分析出来才有利于发挥。
一.古典诗词的鉴赏内涵
鉴赏是对古典诗词的鉴定和欣赏。对古典诗词蕴含的形象、思想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古典诗词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古典诗词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古典诗词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二.古典诗词鉴赏存在的问题
其一,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认为,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将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等级上。其二,以繁琐作者介绍替代时代特色。只介绍作者的字、号以及作品,便开始讲授诗词内容。其三,以字词的解释代替了句意的完美性。
三.鉴赏古典诗词以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我们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而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即给人的生命以一种亮色。因此,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潜移默化的教育。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来,时间长了其效果就会显现出来。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所欠缺的,所以,弘扬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应该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作用之一。要进行“立人”教育和精神垫底的教育,必须以教材的人文性作为基础。其中文学作品的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文学作品的教育是求真求美的教育。杨文先生在谈到阅读文学名篇的感受和作用时说:“这里没有一本正经地讲修养、讲哲学,但是一种美妙的修养和哲学就毫无痕迹地从你的口中渗入你的血液,渗入你的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你的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名篇佳作如水泻地,是流泻于民族灵魂中的性情和哲理,是一种具有强大的渗透心灵的能力的活语言学、活审美学和活精神哲学。”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教育,才能体现并突出人文性质。
四.鉴赏古典诗词以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能力培养既是基础、手段、过程,又是目的。阅读能力既包括解读古汉语的能力,还应该包括对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吸收。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应淡化文言语法教学,避免机械地做词语解析训练,而要在诵读上下功夫,要多读、苦读,还要背诵一些经典名篇。学生读了相当数量的古典诗词之后,混沌的心灵开化了,精神境界升华了,情趣高雅了,言谈举止文明了,写作时文思畅通了,这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最重要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语感之后,领悟、化解、解读古汉语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例如,在南唐词人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的鉴赏过程中,首句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李后主为何要思考“春花秋月”,他又有“什么往事”,教师对肯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学生对李后主的思考很懵懂。所以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探讨词人作为后唐的国主,此刻“思念故国、亡国之痛”的悲伤情绪。“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通过展开课堂互动,不仅能够对词人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能够有很好了解,体验词人当时的情绪。而且在互动中,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国仁.为诗词教学插上读写双翅――古典诗词教学初探[J]. 魅力中国,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