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纱线范文

时间:2023-04-10 23:4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的纱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拉斯科尼科夫;梦;形象;现实;关联

中图分类号:I5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在杀害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之前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他梦见在一个假日的傍晚,年幼的他和父亲去教堂参拜。在他们经过一家酒馆时,二人亲眼目睹了一匹年迈的老马被米柯尔卡毒打至死的全过程。拉斯科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那么在拉斯科尔尼科夫梦境中出现的“老马”、“父亲”、“年幼的我”、“米柯尔卡”会不会都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另一重人格的外化呢?我认为,其梦中的四个主要形象,老马、父亲、年幼的我、米柯尔卡,是作者阐释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理发展变化的工具。四个形象分别代表着“平庸的我”、“理性的我”、“笃信宗教的我”、“超人的我”。

一、驽马――“平庸的我”

作品中第一次描写拉斯科尔尼科夫时,提到他的外貌是“身材中等以上,清秀匀称”――一个本应拥有一副标准的英俊外表的有才华的少年,却因“被贫穷给压垮了”而“患了多疑症”,经常“离群索居”,甚至“害怕见到任何人”。黑暗的社会现实强加给他的生活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精神。他多疑、怕人、自言自语等一系列特点使我们确信,作者为我们塑造的是一位在生活的重压下,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的人物。经济的上拮据,精神上的压力,完全摧毁了他的身心健康。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推断他在做这个梦的时候身体状况相当糟糕。拉斯科尔尼科夫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是十分关注的。为了顺利实施他的“计划”,他总是十分在意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他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病态。在他的内心世界里,自己的形象并不是一匹高头大马,瘦弱的老马的形象可能是更符合他对自己的认知。在整个梦中,最顺从的形象莫过于这匹老马,在生活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是承受着生活带给他的苦难,并在这种苦难中慢慢地学会了平静和冷漠。他的心境从“每次经过房东的门前都会有某种痛苦和胆怯的感觉”逐渐过渡到“从某一时刻起,他根本不怕房东,无论房东怎么收拾他,他都不在乎。”他“像猫似的从楼梯上悄悄下去,不让任何人看见”,这种消极的对待逆境的态度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经常见到,即使是在街上被马夫抽了一鞭子,他也没有什么抱怨和不满,连言语上的发泄都不存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性格不像索尼娅和利扎韦塔那般负于牺牲,他的逆来顺受来自于他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就像驽马在反抗无效的前提下不得不继续拉一辆它根本不可能拉动的大车。

二、父亲的形象――“理性的我”

在这个梦境中,米科尔卡(“超人”的我)与乘车的众人陷入了疯狂与混乱之中,“孩子”(笃信宗教的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唯一保持理智的是年幼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父亲。“父亲”清楚地意识到米科尔卡行为的疯狂,他用“疯子”和“畜生”准确评价这一暴行,同时又冷静地判断这次“杀马事件”他与孩子没有必要牵扯其中,从而制止孩子的行为。父亲对孩子说:“这不关我们的事儿。”其实是要“笃信宗教的我”不要单纯地凭借宗教情怀对他人滥施善行,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处境,适当地漠视无关自我的苦难,我认为父亲这一形象代表的人格为“理性的我”。

“理性的我”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众多人格里最弱的一个,因此父亲在第一个梦境中所拥有的戏份并不多。之所以说父亲所代表的人格是最弱势的人格,是因为这一人格从未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理性的我”甚至不被拉斯科尔尼科夫本人认可。“理性的我”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是出现一瞬,之后很快就会被其他人格替代。“理性的我”是绝对不与“超人的我”和“笃信宗教的我”相容的人格。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超人的我”一系列行为的动机(拉斯科尔尼科夫对索尼娅坦白时说:“我之所以杀她是因为想成为拿破仑!”),东正教所倡导的“博爱”和“忏悔”是“笃信宗教的我”一系列行为的出发点,而“理性的我”则要求抛弃对他人的责任和怜悯。他的消极逃避的态度也无法解决“超人的我”的苦恼。父亲对缓解米科尔卡和年幼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毫无帮助,也与他们的想法相悖的。因此,这种人格总是被另外两人格抵制。这种人格只是在《罪与罚》的第一部里有着明显的体现,之后这种人格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就逐渐消亡了。

父亲所代表的“理性的我”是冷漠的,在面对他人的苦难时,“理性的我”表现出的是麻木的一面。父亲在梦中同样指责米科尔卡等人的暴行,他制止孩子并不是因为他内心冷漠,而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拉斯科尔尼科夫因贫穷而退学,他身处陋室,没有自己的收入,只靠自己母亲和妹妹的接济度日。他十分清楚母亲和妹妹的处境,每一次对别人的施舍都会加重亲人的负担。对待他人的仁慈最终会转化成对待亲人的残忍。由此可见,“理性的我”所拥有的冷漠只不过是一层伪装,揭开这层外衣我们就可以直视拉斯科尔尼科夫对亲人的爱。建立在爱上的冷漠远远要比建立在自私上的冷漠脆弱得多,随着拉斯科尔尼科夫心中爱的外延逐渐扩大,冷漠便开始逐步瓦解,这一点也决定了“理性的我”消亡的命运。

三、年幼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笃信宗教的我”

《罪与罚》的整个故事都是在非常压抑的环境中展开的。圣彼得堡的住处、干草广场、伊凡诺夫娜的住所、警察局、马美拉多夫的家、审判所和额尔齐斯河上的鄂木斯克,全部被昏黄的色彩笼罩着。这种暗黄一直都给人以压抑的感觉。主人公的梦境也同样压抑。梦中的天空是“异常灰暗”的,非常闷热,树林黑黝黝的,没有别的色彩。热闹的地方只有酒店,但是酒店里的人让年幼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感到不快,甚至是恐惧。人们又叫又笑,相互对骂,推推搡搡,小路上扬起黑黄的尘土。在这段描写中,被视为众生的庇佑之地的教堂,也只展示出了它附属的墓地,给人无尽的压抑感,甚至无法在文字中喘息。在这样可怖的梦境中,儿时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宛如是天使一般的存在,是这个冷漠的梦境中唯一的一丝温馨。他以一个怜悯者和责问者的身份出现,是遵循着东正教博爱和忏悔精神的拉斯科尔尼科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东正教的态度在他经历了西伯利亚的流放生活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年轻时积极投身革命,坚定地认为在不公正的社会中,用暴力反抗暴力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为期十年的西伯利亚的流放生活(1849-1859)使得东正教所提倡的“受难”和“爱人”的思想逐渐成为他思考和创作的主导思想。他在1854年致冯维辛娜的信中这样表述他那以基督为准则的生命价值观:“如果有一天,有人成功地向我证明,基督精神远离了真理,或者说,真理确实远离基督的话,那么我宁愿选择基督而不选择真理。”

《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活动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作者思想转变时期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和怜悯一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不可忽略的成分。别林斯基评价陀氏早期作品《穷人》时说道:“这是一位有才华的作者,坚定的革命者,……他同情怜悯着那些蛰居在最底层的兄弟。”若干年以后,他依然“同情怜悯那些蛰居在底层的兄弟”,但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被欺凌者的同情,还有对底层人民隐忍、宽恕、自省这一品格热切的赞美。这一转变与书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思想转变是相似的。作者付与主人公自己的思想历程,以此来表达作者在探索“如何救赎困苦的俄国民众”这一问题时寻找到的新的答案――基督精神。

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灵魂深处一直恪守着东正教的准则。无条件地救助索尼娅一家和流落街头的少女是贯彻了东正教的博爱。即使他在“超人的我” 的驱使下,对试图进行杀戮这一事件有着强烈的欲望,“恪守宗教的我”还是以教义对“超人的我”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斥责。在梦中“孩子”曾努力阻止米科尔卡――“超人的我”的暴行。“孩子”的行为并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也并不是因为他意识到“保护老马幸免于难”是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怜悯之心由爱而生,“而爱一切的人”又是东正教所要求的爱的最高表现形式,梦里出现的“孩子”无疑代表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笃信东正教的人格。

拉斯科尔尼科夫笃信宗教的人格不仅阻止他行凶的步伐,还迫使他对自己的这种想法和行为进行自省。“孩子”不停地询问父亲米科尔卡他们杀死老驽马的理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潜意识里对自己试图犯罪这种想法的斥责。犯罪前,“笃信宗教的我”使他斥责自己的思想――“啊!上帝呀!这一切是多么丑恶啊,我居然一个月都在想这样的事!主要是肮脏!卑劣!可恶!”,拉斯科尔尼科夫对实施犯罪行为的犹疑不决绝大部分也是来源于此;犯罪之后,又是“笃信宗教的我”通过认罪和忏悔使拉斯科尔尼科夫获得了彻底的救赎。在第一场梦所反映出的心理的较量中,由于“平庸的我”、“理性的我”这两种人格的妥协和软弱的影响,主人公所拥有的宗教的精神没能成功地压制他的“超人”思想产生的杀戮情绪,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超人”思想带来的是痛苦与恐惧,信仰上帝和忏悔罪过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安宁。托斯妥耶夫斯基用“笃信宗教的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一结局说明,宗教情感对俄罗斯人灵魂的救赎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里面有着无神论永远也说不对头的东西!”

四、米科尔卡――“超人的我”

除了有着老马一般的忍耐和默然,拉斯科尔尼科夫还是一个有着“超人”思想的青年。他仔细观察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并且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思索。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可以在他发表在刊物上的《犯罪论》一文的观点中看出),他把这种思想进而总结为“人按照天性的法则,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人,他们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而另一种则是这样一种人,具有天禀和才华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能发表新的见解”。“第一类人就是一种材料,他们大抵都是天生保守、循规蹈矩、活着就必须听命于人,第二类人呢?他们都犯法,都破坏或者是有想破坏的冲动,他们绝大多数希望着美好的未来,并因此来破坏现状,为着这可能实现的希望,他甚至认为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第一类人(平凡的人)是现在的主人,第二类人(“超人”)是未来的主人。第一类人保存世界,第二类人推动世界。在他的眼中,“超人”生来就是“命运的主宰者”。他们必须要打破常规,反对现存制度,背离现存的一切道德标准,必要时还要犯罪、使用暴力手段,使得世界走向合理的方向。这样的人受到同时代的非议,却能赢得后世的赞誉。拉斯科尔尼科夫一直在幻想自己正是这种“超人”。正是这种“超人”思想,使得他在酒馆听到一位根本不认识的学生和青年军官的戏言后,就把自己刚刚在头脑中形成的幻想当做是冥冥之中上天指引给他的使命。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哲学”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膨胀,他的出发点是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可以把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的人格定义为“破坏者”和“拯救者”的结合。

这种人格在梦中是以赶车人米科尔卡的形象出现的。首先,米科尔卡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梦中是一个热心的人,他可以把自己的枣红马借给马特维,自己用一匹又瘦又小的农家驽马拉着简陋的运货用的板车;运送那些喝的醉醺醺的形形的人并不是他的责任,但是他却非常热切地渴望能为大众服务,送大家回家。在米科尔卡开始动手打老马之前,仅“上车!”这个词他就喊了七次。米科尔卡对驽马的憎恶并不完全是非理性的。他在殴打驽马过程中怒吼着解释了他憎恶的来源。“这匹母马,兄弟们,尽让我糟心,把它打死才好哩,白吃粮食!”这是米科尔卡对驽马的评价。在女仆娜斯塔西亚眼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是白吃粮食的人。“尽躺着,像一条面袋,看不出有什么本事”,她责问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什么什么也不干。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对自己的质问呢?拉斯科尔尼科夫是母亲和妹妹的最爱,没有经济来源,靠母亲和妹妹杜妮娅的接济度日。由于他的缘故,杜妮娅不得不在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家担任家庭教师,并因此受到了侮辱。当他在母亲的来信中得知这一切的时候,他对颓废无能的自己深恶痛绝,他认定杜妮娅为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而放弃了自己的婚姻幸福,痛苦得脸都“整个被痉挛扭曲了”。梦中米科尔卡对病弱的、无用的驽马的痛恨,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对无力拯救他人的自己的痛恨,是拉斯科尔尼科夫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现实的差距之后必然产生的痛苦。

在这个梦境中,作为拉斯科尔尼科夫“超人”的人格代言人的米科尔卡除了一直要求在酒馆前的众人上车以外,还一直在重复另一句话,那就是“这是我的马!”。在米科尔卡杀死驽马之前就高喊这句话。驽马被杀死以后还在强调这一点,这样反复强调马的归属,仿佛就是在高喊“马是我”了。一边叫嚣着“马就是我”,一边杀死驽马,这是对懦弱的“庸人的自我”的宣战。象征着“庸人的我”的驽马被象征“超人的我”的米科尔卡杀死,是暗示着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中,“庸人”的人格和“超人”的人格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在这次斗争中,“超人”战胜了“庸人”,成为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主导人格,在潜意识中,他已经决定遵从“超人人格”的支配,实施策划已久的计划。真正的谋杀发生后,拉斯科尔尼科夫自己都忍不住惊呼:“我杀的是她吗!?我杀死的是我自己!”

结语

拉斯科尔尼科夫分裂出的这四重性格都有着相互矛盾的因素:“超人的我”与“庸人的我”是相矛盾的,二者相悖不可共存;“笃信宗教的我”与“漠视他人的我”是相矛盾的,爱他人就不可漠视他人,漠视他人势必违反爱他人的原则;如果拉斯科尔尼科夫决定听从“笃信宗教的我”,那么“超人的我”要进行的谋杀行动则不能被允许;如果贯彻“漠视他人”的原则,那么就没有必要因为拯救他人而谋杀。总之,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思想让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不断地拷问自己,却使自己的思维陷入了僵局。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个梦境,不但充分展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也体现了人在彷徨时拷问自己灵魂的痛苦。令人惊奇的是,多年以后,在尼采的家乡,这个梦境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地重现了:伟大的哲人尼采也抱起一匹被鞭笞的老马失声痛哭并说:“我苦难的兄弟啊!”。尼采是不幸的,他没有遇见一个能使他的灵魂摆脱痛苦的索尼娅。这使得这位拉斯科尔尼科夫精神上的兄弟拥有一个悲剧的人生。也许,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年创作这个梦境并非偶然,他也许是借这个梦境来预言思考人类苦难的思想家们所必须经历的苦难。

参考文献

[1] 尤・谢列兹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 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非琴译.罪与罚[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篇2

“中国传统手工艺考察”作为本刊的专题研究,此期即为开篇。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手工艺是有别于以大工业方式批量生产的手艺物化的结晶,呈现的是蕴涵人类文明之始的工艺文化。当今面对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如何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挖掘、传承,使其智慧之光不致湮没,民族文化的根基不致断裂,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其保护体现的文化自觉。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使其熠熠生辉,当是本专题的应有之旨归。

〔摘要〕 文章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织锦技艺(以下简称通道侗锦)的基本类型与制作工序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总结。通道侗锦按颜色可分为素锦和彩锦,按用途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根据织造工具不同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根据构图方式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侗锦有斜织机和木梳式手工编织两种织造方式,其中斜织机织锦有十三道主要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没有图谱,仅靠织娘口耳相传。通道侗锦是侗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纹样是侗族民间信仰的符号化表征,它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唤醒当地织娘的文化自觉,营造良好的整体文化生态;同时还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调试,既实现对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的坚守与保护,同时又能实现创新和传承。

〔关键词〕 侗族织锦;传统工艺;湖南通道

传统手工技艺是情感、信仰、审美和技术的综合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更是传承不同民族传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历史和文化的维系者之一。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式微。工艺美术界、技术史界尤其是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强调传统手工技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本土衍生能力,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的传承与保护,更是学界需要认真思考和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侗族织锦(以下简称侗锦)是中国少数民族织锦中保存最完整且工艺最精湛的技艺之一,是侗族文化表现的重要载体,有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通道侗锦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独具魅力的花纹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是中国民族织锦技中的奇葩。2008年,通道侗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制作技艺的传承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笔者对通道侗锦进行了数次田野调查,并结合已有文献,尝试对其基本类型、制作工序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进一步增进学界对通道侗锦的技术、艺术与文化价值的认知,为其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能的借鉴。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地区的南端,东临湖南的绥宁、城步,南毗广西的三江、龙胜,西连贵州的黎平,北接湖南的靖县,为湘桂黔三省、六县交界之地。历史上是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百越襟喉”、“南楚极边”之称[1](1)。侗锦在通道的传承区域较广,占自治县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百里侗族文化长廊,有牙屯堡镇、播阳镇、独坡乡、双江镇、黄土乡、坪坦乡、陇城镇、坪阳乡、甘溪乡,以及县溪镇的部分村寨。其中,播阳、黄土、坪坦、牙屯堡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织锦的习俗[2](38)。本文尤其对上述仍保留传统织锦习俗的乡镇进行了田野考察。

一、 通道侗锦的基本类型

通道侗锦产品种类多样,根据颜色可分为素锦和彩锦,根据用途可分为日用锦、寿锦和法锦,根据纺织工具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根据构图方式又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

(1) 据通道侗锦国家级传承人粟田梅称,通道侗锦最惯常的划分是以丝线颜色不同进行的,主要分为素锦和彩锦两种。素锦一般是黑(青)、白两种颜色搭配,青色是侗锦的底色和服饰的基本色调,使用最为广泛。蓝靛染料是当地人自种自采自加工而成,易于取得,白色是棉、麻线稍加漂晒而成。青地上织、绣、挑、印染白花,或在白地上织绣青( 黑) 花,不仅颜色对比强烈,一目了然,且有“青青白白”之寓意[3]。彩锦一般采用“通经断纬”织造方法搭配多种颜色,以彩色的丝线作为纬线,以黑、青、白线作为经线,工艺精致细密,色彩鲜丽。调查发现,通道侗锦喜用大红大绿,又特别注重黑白两色的调和作用,颜色常随编织者的心意搭配。同时,通过黑白两色缓冲多种色彩搭配后出现的躁动感,整体上偏暗色调,视觉美感平衡,整块侗锦画面繁复却不混乱。

(2) 按用途划分,通道侗锦有日用锦、寿锦、法锦等。其中,日用锦又可分为12种类型,如被面、垫毯、衣服料布、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寿锦专门用于老人死后垫棺;法锦则专门用于祭祀时作为挂单和祭师披挂的法毯等[

通道日用锦中的背带历史悠久,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侗族母亲把背带看做孩子的护身符,是自己与孩子生命息息相关的纽带,无论是操持家务还是田间劳作,母亲常常都把孩子背在背上。通道的背带织造讲究,纹饰精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传统的背带由绑带、风兜、背垫三部分组成,大多数都是女子在出嫁前所织的半成品,直到临用时才拼凑成完整的背带。一般用一块双层折叠、缝合成带的侗布作为绑带,在两端四分之三处缝上类似锦带作为装饰锦;在中间部分缝上风兜,下面缝背垫。风兜为长方形,顶端左右各有一根锦带;背垫主要起挡风避暑和固定。

花带又称为锦带,可作为衣服的花边、背包的带子、传达情感的信物等,用途很广。花带有宽窄、单双面之分。双面花带两面的图案一样,一般较窄,常作为竹篓、刀具的带子系在身上;单面花带是一面图案,另一面为线头,一般作为衣服的装饰。在通道,目前见到的花带基本是双面的,很少见单面。可能因为现在做民族服饰的较少,所以编织的较少了。

被面一般由侗族姑娘出嫁时作为嫁妆带到夫家,用纯棉线织成,不同于毛线织成的被面,不易起球。侗锦被面题材丰富,有龙凤锦被面、喜鹊锦被面、蜘蛛锦被面等,这些图案中的形象均为侗族的崇拜之物,用以表达美好的愿望。锦被图案结构多以菱形为主,图案围绕展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织机宽度限制,侗锦图案一般会被完整地限制在篇幅之内,但当被作为被面时,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其规律性都很强,图案一直延伸,最后根据长度宽度裁剪缝合,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因受织机宽度限制,侗锦多为条带状,床单、被面等大面积侗锦只能通过拼接获得。这要求拼接的侗锦花纹必须衔接一致,否则很容易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错位,影响美观。

侗帕主要包括头帕、手帕、枕帕和嫁篮巾等。侗族头帕男女有别,类型完全不同。男子头帕大多用亮布制作,有的在中部嵌一侗锦装饰带,扎时突出显示在额头上。女子侗帕多用侗锦制作,由于地域着装习俗不同,区别较大。其中,通道西北部的独坡、播阳、地阳坪和牙屯堡的元现、八毫一带的女子,所戴头帕主要以黑白相间的花格帕为主,宽为一尺二寸,长度约二尺五寸。独坡八寨女子在春、夏、秋三季戴花格帕,冬季则大多戴侗织莨布帕。“莨布帕”在正前边缘折卷滚边,用白丝绒绣饰两条锦绒,外呈曲线内呈直线。帕的两头各绣一组装饰彩线,外呈梅花状内呈双线条状,侗语称为“蚊脚花”。这种侗帕,现在多为老年妇女戴,中青年妇女则一年四季都戴花格帕。团头、牙屯堡一带女子常着白帕,逢红喜事时戴青色侗帕,以示尊重。双江、黄柏、杆子、塘冲一带的妇女头帕,以黑白两种棉纱相间交织而成,两端留须,显得朴素大方。马龙、黄土、双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甘溪以及牙屯堡通坪、桥寨一带女子的头帕最具特色。两端均于机上织锦之时已填入各色彩绒或各色绒线制成各种图案,帕的两头留有长约六寸左右的白纱线,搓捆成细须作为装饰,两端图案约占整块帕长度的三分之一。帕的长方边缘各织成0.5公分左右的白边条儿。[5](86~87)

侗族手帕,亦称脸帕。凡姑娘出嫁之时均左手拿红伞,右手拿锦帕,于是又称之为“新娘帕”。规格大小与商店卖的毛巾相差不多,中部用双纱白线织成,两头以织锦挑花工艺装饰。嫁蓝巾,是用来盖嫁篮的专用帕,一般长二尺四寸左右,宽一尺二寸左右。整帕图案由一个中心装饰和两个补充装饰组成,两头末端留有两寸长的红彩须。枕帕,一般宽一尺二寸左右,长二尺四寸左右。其图案花纹有的把整块分为三组,有的整块为一大组。与嫁篮巾的样式基本相似,中间为中心组,两头分别为补充组,以衬托中心部分,主次分明。花纹图案与嫁篮基本相同,区别在中心组图案往往绣上“花好月圆”、“幸福美满”、“天长地久”等字样。两头留须,形状跟手帕相似。[5](86~87)90

(3) 根据织造工具不同,通道侗锦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两类。机织锦,顾名思义是运用织机织出来的锦。通道侗族机织锦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需要织娘专心致志,程序上的一点小错误就会导致全图俱错。一般来说,完整的侗锦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且全部是手工操作。其中,y度最大的是用经线编排成花纹图案的技艺,类似于现代机械提花的电脑程序设计,需要编织者按照脑海里设想好的图案,在心中预先编织出起花的步骤,然后排列在竹条上。织花时,按顺序取出和移动竹条,使提花通丝,经线分出开口,再通纬梭织[6]。在调研中,粟田梅告诉笔者,“编织复杂图案的彩锦有时需要竹条达100多根,这就有一定的难度,编织者的技术必须娴熟精练,对编织的图案更要熟记于心,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将经纬线交织成不同的图案,并能反复循环、连续地编织,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快速顺利地完成这种大幅的作品了”①。可以看出这一手工艺不是简单的手工活,需要的是双手、双眼、双脚和腰部的配合。

手工编织花带的编织方法相对简单,通常置于腹前,竹片两端以绳系于腰,用彩色丝线作纬线,像打草鞋一样编织图案。编织用具可随身携带,常用于编织腰带、衣襟、袖口花边以及各种口袋的背带、系带等。虽然这些手工编织的花带面积小,但图案却同样精致美

(4 )按构图方式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大花锦构图严谨,主次分明,主体图案在中心位置菱形内,其他图案有序点缀在主题图案的四周,突出整体性。常见的纹饰主要有蜘蛛文、龙凤纹、马纹、鱼纹等,一般是以二方连续的方式不断重复。四围根据篇幅的大小考虑装饰纹样的大小和疏密布局,一般以左右衔接形成四方连续图案。整幅侗锦疏密有致,节奏感强,风格独特。这种衬托主体,主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特点,在侗族妇女所织绣的背带、头帕、胸兜以及各种织锦中尤为典型[2](105)

小花锦是以简单的符号图形铺满整个锦面,也有的以简单图案做菱形骨骼为基本单元组成四方连续,多为单鸟纹、八角花以及其它简单的花纹,四周无装饰花纹。

二、 通道侗锦的制作工序

侗族的织绣艺术绚丽多彩,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侗族的重要媒介。自古以来。侗族妇女自己种植棉花,从纺纱到织绣整个过程亲力亲为,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侗族织锦技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上文提到通道侗锦织造的两种基本方式:斜织机织造和木梳式手工编织。其中,斜织机织锦是侗锦织造的主要方式,制作工序非常繁复。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当地织娘的访谈,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梳理概括通道机织侗锦的制作工序如下:

第一步:选棉花,这是整个工艺的第一步,除去采摘棉花中的剩余残渣,筛选出好的棉花。选棉花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序,需要根据棉花的质地进行分类,筛选出不同等级的棉花。好的棉花比较松软、无杂质、洁白纯净,适合用来纺细纱,织细布;质量一般的棉花,用来纺粗纱,织粗布。

第二步:除棉籽,轧棉花是利用轧花机(当地称之为“鞍”)碾开干燥的棉花,将包裹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轧棉花时,需要脚踩轧花机的踏板带动“鞍心”运动,用手摇动轧花机的木柄带动木轴。当棉花经过铁杵和车轴的夹缝时,棉花因为力的惯性而被吸进夹缝中,由于棉籽不能过缝,所以与棉花自然分离。

第三步:搓棉条。在轧完花后,需要将处理完的棉花搓成棉条。一般只需要一块木搓板和一根无节的竹棍儿,织娘将搓板平放在双腿上,将棉花均匀摊开在搓板上,然后用竹棍来回轻轻搓,棉花就会慢慢的包起竹棍,当搓紧之后,取出竹棍即可形成空心的棉条。

第四步:纺纱。这一步骤采用的工具主要是竹木结构的手摇式单锭纺车,结构与汉族的手摇纺车大致相同,由支撑架、摇柄、传动轴、大传动轮、传送带、小传动轮(有些直接将传动带套在卷纱锭上,因此无小传动轮)、锭子组成。锭子一般用铁钎做成,较粗的一端套上竹质或木质的长2-3厘米的轮子,并将其穿在两木柱或索套上,另一尖端伸出木柱或木板外,从绳轮过来的绳弦则套在两柱之间的锭杆圆轮上,这样锭子就可以自由回转,锭子伸出柱外的部分另套上竹管,纱线绕上之后就成为纡子,这种纺车有边纺边捻的作用[2]14。具体做法是将搓好的棉条抽出纱头卷在纡管上,用手转动纺纱机的摇柄来带动传动轮和锭子,另一只手牵着棉条随着锭子的转动往后拉伸。在此过程中,牵纱线的力度须均匀,全靠经验掌握,否则容易出现粗细不一的情况。纺纱之后,织锦的基本材料已具备。

第五步:P纱,盘纱的工具主要是盘纱圈和盘纱架。盘纱圈由竹柄、半环形铁圈和锭子组成,操作时,将纡子穿套在铁锭上,使纡管在牵纱时可自由转动。盘纱架多为竹质,一般是一根长50厘米左右的中柱及上小下大的两个横轴组成。盘纱时,首先将纡子上的纱线头绕在盘纱架下端的横轴上,左手持盘纱架,以拇指推动横轴来控制盘纱角度,右手握着盘纱圈,围绕盘纱架上下左右来回盘绕。盘好的纱线取下后便形成适合分纱架尺寸的线圈,又称为“子纱”[2]P16。

第六步:煮纱上浆,这一工序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固棉纱,使其更光滑结实;二是增加棉纱的韧度和弹性,以便织出来的锦更加经久耐用。在此过程中,采用的原料主要草木灰,先将草木灰水过滤去除杂质,再把盘好的子纱从盘纱架上取下来放入草木灰水中浸泡并加火蒸煮,蒸煮之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将子纱晒在竹竿上。煮纱之后,还需要上浆,上浆的传统原料是当地的“白芨”,只取其白色根部,捣碎并用水过滤出浆汁,将煮好的子纱放入浆汁中。一般而言,第一道水用来煮经纱,因为斜织机的原因,经纱需要非常结实,第二道水用来煮纬纱。在上浆过程中,需要用手用力揉搓纱线,上浆后捞出晒干。在晾晒的过程中,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抖动纱线并拽直,以抖落浮浆。现在浆纱时,为了取材方便与操作简单,一般改用面粉代替白芨。

第七步:络纱,上浆纱线晾晒后,需要利用分纱架和络纱车来络纱。络纱工具主要有手摇络车和竹笼络车,两者均需与分纱架配合使用。手摇络车为竹木结构,主要由T字底座、支撑架、摇柄、转动轴、绳轮、锭子组成,锭子设于撑架顶部的横梁上。操作时纡管穿套在锭子上,再将绳轮挽套在纡管上,从分纱架拉过纱线系在纡管上,摇动手柄带动分纱架和络车绳轮同时转动,将纱线络在纡管上形成纡子。竹笼络车,由木质的支撑架和可活动的竹笼组成。络纱时,将纱线置于分纱架上,竹笼穿在支撑架的横杆上,用一根短棍做手柄插在竹笼的宽口间隙,摇动手柄带动竹笼和分纱架转动,将纱线绕在竹笼上,实现络纱功能[2]16-18。

第八步:牵经排纱,牵经排纱是上织机前引线穿杼,编排经纱的过程,需要在较为宽敞的空间进行,采用的多是传统的“耙形经架”牵经法。耙形经架一般由两个特制条凳、一根5-7米长的粗木棍和一块竹板组成,两头条凳的坐板上各钉5-7根约五六寸拇指粗的圆木棍,每根间距约四五寸,其中一个木凳的一端需要钉上高约七八寸的高木桩,牵经后的纱线绕在高桩上;较长的粗木棍架在两条凳之间以固定距离;竹板悬挂在高处并需用绳子固定;竹板上开有10个穿纱孔(有些地区有7个或12个穿纱孔),将10个络好纱的竹笼放置在竹板下方,对应这些穿纱孔一字排开。此外,还有一块钻过小孔的长约五尺的竹片,用于引纱。首先,将宽口竹笼上的纱线分别穿过穿纱孔,一手牵着10根纱线来回将其绕在木桩间,绕到高桩处需要用手腕一根根挽纱,最后绕在高桩上为穿筘做准备。

第九步:穿筘。筘是打纬和确定侗锦宽窄的工具,材质一般为无节老竹,根据大小需要做成细竹齿,目前已出现金属筘。竹筘上一般会有印记,主要用于标明可容纳纱线的数量,不同宽度穿入不同的竹筘。需要用勾挑将排好的经纱依次穿入竹筘,勾挑由光滑的薄铜片制成,前端一般打磨成尖钩状,每个竹筘要穿上下两层各一根的经纱。

第十步:梳纱。梳纱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纱线疏通,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为了便于操作,一般将排好的纱从木桩上取下来并将一端系在柱子上,然后用穿好的筘和分经棍梳纱,筘在中间,分经棍在两边控制经纱交叉点,使经纱分为两层。梳纱时,一人握住卷经轴两头平放于胸前,并挺胸向后绷紧纱线,另一个人需要将穿筘时已放入的杼子朝前方一边轻轻拍打未完全疏开的棉纱,向前迈开一段距离后,后者边转动卷经轴卷入梳顺了的棉纱,边向前推进,两者前后配合,直至将棉纱梳完。

第十一步:安机。安机是组装斜织机,一般由织娘自己完成。梳纱完成后,需要将卷经轴放到斜织机上,然后将综与筘分别固定好。综框上端与花综杆要系紧,下端与脚踏板相连。将穿好的经纱分成若干缕系结在卷布轴上,同时调整经纱的紧张度。安机并没有什么繁杂的工序,主要是选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开机织布,一般会请一个技术熟练且儿女双全的成年妇女来织开头,之后便可由上机。

第十二步:穿综,综是提经的工具。综绳一般以粗棉线(现也有采用尼龙线的)制成,综框多为竹木质。穿综主要分为地综和花综两种,织平纹时,穿地综比较简单,一般用分经器将经纱分为上下两层,穿综时只需要穿过下层经纱;织锦时穿花综较为复杂,每根综绳穿上下层两根经纱,呈环形绕在花综杆上,中间加一根竹棍分开。根据花纹的组织点,把同一梭口需要提起的不显花部位的经纱穿入编花竹签挂在花综杆上。每笼为一个单元的花纹组织,以花竹签翻动变换来引导织机提经穿纱,常以单元纹样纬纱数目的一半为翻号,称为“纶十三”、“纶十四”,每个翻号纹样因纬纱数目不同而有小纶和大纶之分[7](26)。带花竹笼的织锦,提花正是通过机头的花竹签和花综杆引导织物开口织造显纹。

第十三步:织锦。织造时按照花笼上的花竹签逐次转移,在综线牵引下开口,以刀杼引纬,即可将花纹体现于锦面。此类织物加彩纬是在素纹提花过程中,借助挑花尺,在纹饰局部手工数纱挑经,使与经纬线同样粗细的彩线显彩。其织物组织一般是纬线显花的三杼法:第一杼是花纹纬,右脚踩脚提起上层v形摇壁架,带动花竹签抬起,不显花部位经纱提起,手工挑纱引纬,用竹筘打紧,抬起右脚,花综杆靠自重下降,将竹编花竹前移,重新编入竹笼中;第二杼是底纹纬,右脚蹬踏脚提起竹笼,底面显花部位经纱提起,手工挑纱经纬,用竹筘打紧,抬起右脚,竹笼下降,花竹签移入竹笼中;第三杼是平纹纬,左脚蹬踏脚,下层的v形摇壁架将综框提起,底层经纱上升,手按压纱棒以形成开口,刀杼引纬,竹筘刀纬[2]41-42。这一过程看是简单,但操作起来尤其考验织娘的心、手、脚、眼、腰等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

显然,通道侗锦的织造工序十分复杂。在传统社会,从原材料的制备、每一步骤所需所用的工具的制作,到纹样设计、成品的编织,均由当地织娘手工完成。它折射出当地人生活世界的全貌,更体现出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性色彩。遗憾的是,调查发现,通道侗族的年轻一代里很少有人熟悉并精通全部的操作过程。这些纯手工完成的步骤,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细致,更因费时费力和市场没有充分打开等原因,而丧失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这门具有高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 作槲幕表达方式的侗锦

技术不只是引起社会变革的伟大发明创造,也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实践活动。人类学和社会性别研究强调,技术存在于文化和社会之中,技术与文化相互建构,技术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8]。种类繁多的通道侗锦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侗锦以技术物的形式,通过日常使用和仪式礼用,贯穿侗族人的生、死、嫁、娶。

不仅如此,通道侗锦还通过不同纹样表达了传统的神灵崇拜与文化信仰。通道侗锦描绘的对象包罗万象,包括日月星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木虫鱼,多由神话崇拜以及自然居住环境衍生、想象而来,从实物形象到抽象符号,是大多数图纹的演变过程,还有从一种演变至多种形态的图纹,有的甚至成为妇女之间交流的文字。调查发现,侗锦的常见纹样主要是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其中,动物纹包括凤鸟纹、鱼纹、蜘蛛纹、龙蛇纹、马纹;植物纹样包括八角纹、葫芦纹、蕨纹、竹根花,除此之外还有太阳纹、月亮花、多耶纹、井纹等。其中,凤鸟、龙蛇、蜘蛛、太阳等纹样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侗族的图腾崇拜;竹根花、鱼纹、井纹等则取材于侗族当地常见动植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侗族与所居生活环境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子孙繁衍昌盛的愿望;马纹和多耶纹则表达了侗族的历史源流和现实生活。这些纹样都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传统手工技艺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

例如,蜘蛛纹在通道侗锦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抽象符号也有真实形象。粟田梅告诉笔者,在侗族流传的始祖母崇拜系统中,有一神名为萨巴隋俄,“隋俄”是蜘蛛的意思,萨巴隋俄意为蜘蛛祖母,能力巨大。蜘蛛在侗族心中成为萨巴隋俄的化身。因此,蜘蛛成为侗族崇拜的对象,织于侗锦上以保佑子孙安康。

战马纹则表明通道侗锦在揭示历史源流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据张柏如先生的考证,侗锦中的马纹是骠越后裔爱马、敬马的马神崇拜的产物[9](67)。调查发现,侗锦中的马纹有单头马、单头翘马尾、双头马、战马及婚马,造型或抽象或具象。通道侗锦中出现的马纹多为单头马和战马,实际上留下了游牧时代的印记和骠人南迁的记录。遗憾的是,对此纹样的历史渊源,当地织娘大部分均无所知。

相比之下,多耶纹代表的则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代表性仪式。多耶是一种祭祀舞蹈,先由身着古装的寨老领着盛装的青年们入场之后,顺场绕三圈,再逆场绕三圈,之后姑娘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内圆圈,罗汉们围在外圆圈,大家手牵着手,甩手踩歌,转圈行进,显示萨神的儿女们亲密无间,团结融洽。直到今天,多耶舞在当地依然流行,因此织娘对此纹样的含义较为清楚。当地的导游常常会安排多耶舞蹈的节目,以吸引游人,同时也宣传侗族的文化生活方式。

由此可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不仅包括技艺本身的传承,更包括其所富有的文化内涵的传承。在通道,侗锦技艺与文化的传承者主要是女性。在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影响之下,当地很多青年女性选择进城务工,侗锦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老中年妇女,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侗锦的织造过程尤其是其所蕴含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往往是在缺乏文化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促使我们反思,当地侗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技艺本身的记录和传习上,还应考虑侗锦与当地社会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的互动与变迁,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重在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并恢复其发展所需的文化生态。

然而,随着现代化大方向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一直不可避免地处于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湖南通道侗锦也不例外,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封闭的大环境进一步被打破,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浪潮开始全方位地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与思维方式。在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侗锦技艺也发生了悄然变迁。现代性元素开始融入侗锦织造过程,原材料、图案、工艺、产品类型等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随着现代设计人员的介入以及市场化的需求,更多新的元素开始被纳入,对侗锦负载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传统的理解开始多元化。也为此,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调试。如何既能保持其原汁原味和鲜明的独特性,同时又能融入市场经济并实现生产性保护,真正实现有效的传承,是通道侗锦和其他现存传统工艺均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王彦.侗族织绣[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吴传仪.侗锦浅析[J].民族论坛,1992(03):79-81.

[4] 吴景军.湖南通道侗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R].湖南通道:湖南通道县文化局,2007.

[5] 林良斌,吴炳升主编,服饰大观[M].北京: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8.

[6] 蔡荭.侗锦艺术特色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04(02):77-81.

[7] 左汉中,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民间织锦[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8] 任玉凤.对女红的技术史研究的启示――评《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01):101-105.

[9] 张柏如.侗族服饰艺术探秘:下[M].北京:北京汉声出版社,1994.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of Dong Brocade

in Tongdao of Hunan Province

ZHANG Mei-fang1, JIANG Kai-yun1, LIU Bing2

(1.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篇3

问:十年了,病毒都换届了,板蓝根依然是主治?

答:中药是为了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心理作用也很关键,不恐慌免疫力肯定好点。但板蓝根能不能解决问题,我想还是听医生的吧,药可不能乱吃!

本就失业,适合延长退休吗?

问:如果延长退休年龄,50岁上下失业的人员好恐慌啊!这些人没能力、没技能,收入微薄……应该早退休拿退休金才是,政府怎么不考虑这类人员呢?

答:应实行差别化退休机制,哪类人不宜延长,哪类人可延长,政府应做个调研。

如何识别真假亚麻席

问:十天热了,我想买床亚麻席,可是该如何识别亚麻凉席真伪呢?

答:有的亚麻凉席的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或弥补生产技术上的不足,大量采用粘胶纤维代替亚麻纤维,有的产品化纤含量甚至超过70%以上。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很容易蒙骗消费者的眼睛。购买时,您可用以下4种方法识别亚麻凉席的真伪。

1. 目测法 优质纯真的亚麻针织产品,纹路清晰自然密实,耐拉力强,织物表面光泽自然柔和。化纤的光泽过亮。

2.观察法 透光照射亚麻针织产品,能看到云斑,有时还能找到少量的麻粒子。

3.手摸法 纯亚麻针织产品手感凉爽,有垂重感,用力握稍有折皱。

4. 燃烧法 取一点亚麻织物的纱线,将其燃烧,如有燃纸味,且灰烬细腻呈白灰色,则证明是麻织物;而化纤织物一般燃烧后都有刺激性气味,灰烬呈球状。

研究生遭投毒,现在孩子怎么了?

问:据报道,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黄某被同寝室室友林某投毒而去世。生于1985年的黄某不久前刚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这么优秀的孩子突然就没了,太可惜了!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为何下此毒手!

答:此事给大学教育敲响警钟,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非常重要。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投毒者的心理是扭曲的、非正常的。

鱼皮怎样才能煎不破?

问:很多家庭主妇在煎鱼时很容易把鱼皮煎破,这直接影响鱼做好后的美观和家人的食欲,怎样做,鱼皮才能煎不破呢?

答:在煎鱼之前,可以先用盐在鱼身上薄薄地抹上一层,小鱼腌制5分钟,大鱼腌制10分钟左右,这样,鱼皮当中的水分减少,鱼皮稍稍变硬,再煎,就不会破皮了。

假牙老掉怎么办?

问:我一直靠戴活动假牙吃东西。最近半年,我明显感觉假牙卡不住了,喝水时下边的牙就漂起来,打哈欠时假牙也常会往外掉……请问这是为什么,该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上下牙床萎缩严重,已经不能支撑假牙,无法使其稳稳地卡在牙槽骨上了。建议您去医院,在上、下牙槽骨上分别安装种植钉,即在上下假牙上装几个特制的金属“按扣”;戴假牙的时候,将“按扣”与种植钉吻合,轻轻一按,假牙就可以紧紧地“吸”在牙床上。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活动假牙经常脱落的问题,是老年朋友的新选择。

另外提醒安装假牙的老年朋友,即使假牙安装得很合适,也要每隔半年保养一下假牙。因为老年人的牙床会不断萎缩,假牙与牙床之间仍会出现固位不好的情况,一旦出现不合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调整。

关节炎是风湿病吗?

问:关节炎是风湿病吗?

答:关节炎不一定是风湿病。人们常将这两种疼痛症混淆,但它们是不同的。风湿病学的分类很复杂,疾病种类很多,风湿病与关节无关,而是与关节附近的肌肉、筋腱和韧带的疼痛有牵连。关节炎是风湿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但有关节炎不一定有风湿病,而且风湿病患者不一定出现关节炎。

老人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问:老年人贫血很常见,和缺钙一样普遍存在。我也患了缺铁性贫血,请问吃什么能补血?

答: 老年人在日常膳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和血红蛋白的合成。补铁的食物有瘦肉、蛋黄、动物肝脏和肾脏、木耳、牛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类、豆类、蛋类等食物。还应增加新鲜果类和蔬菜的摄入量。

调查发现,患有缺铁性贫血的老人体内缺铁往往伴随缺铜,铜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因此也应注意摄入含铜的食物。含铜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肾、心,鱼类、瘦肉、豆类、芝麻、大白菜、萝卜苗、虾、牡蛎、海蛰、蛋黄、葡萄干、西红柿及果仁等。

发生贫血,说明体内已经缺失较多的铁质,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可以服用含有阿胶的铁之缘片补充铁质,它活性高,易于老人肠胃吸收。此外,缺铁性贫血的老人切勿喝浓茶,因为浓茶会阻碍铁的吸收,加重贫血。

黄芽白首层菜叶能吃吗?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86-01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良好情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现行小学通用教材古诗词一共有40多篇,这些古诗词大部分是绝句,内容健康,语言浅显,贴近生活,真挚感人,适合少年学生阅读。现在根据我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的积累,谈谈我对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的见解和教法。

1.激发学习诗歌兴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我们从思想上重视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它终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一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2.深刻体昧诗歌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多为名篇,在这些诗句中诗人用词精妙,讲究一个“炼”字。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那些关键字词,通过赏析这些字词,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诗的情感或意境有准确的感悟。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孤寂的境地。教学时,我让学生朗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引导学生品析“尽”、“闲”这两个字,再去读一读“高飞尽”、“独去闲”,就发现前二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尤其是“尽”和“闲”,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旬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而诗人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学生在品词赏句后体会到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以“静”作为全诗的血脉,巧妙地抓住诗中的几个重点字,将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

3.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篇5

关键词:设计艺术;室内设计;展示空间;情节策划;体验;空间设计

21世纪是消费文化的世纪,这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已经在21世纪初的各个消费领域被证实。体验经济已经到来,体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说教式的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引入情节概念,可以充分调动参观者的想象力,使得参观展品的活动与空间体验融为一体。

一、“情节”的概念

“情节”一词多见于叙事文学作品中,指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以及其形成事件的进展过程。该词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刚刚出现,作为一种现象,它的确一直存在于建筑之中,并对建筑的情感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间情节是为了建构有感染力的场所,在空间结构编排中,引入生活情节及其深层体验框架,同时借用剧作学的一些方法,结合活动功能、空间体验对相关题材的空间元素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安排,从而来诠释空间存在的意义”,空间情节有两层含义:情节的内容题材与情节结构的艺术编排方法,空间中情节的编排艺术是围绕着空间内容展开的。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引入情节,对空间进行有次序的安排可以唤起使用者空间使用上的连锁反应与感受,增加空间作品的参与性与趣味性,提高展示空间的品质,使参观者与空间产生共鸣。

二、展示空间中引入“情节”创作思路分析

(一)明确的题材与主题

题材一般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作素材,即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来源广泛,如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都可以作为题材的来源。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其创作题材来自于纤夫的生活,列宾画了十一个在河畔沙滩拉船的纤夫,背景的色彩较昏暗,给人以惆怅无助之感,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一个主题,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公。

就像画家进行艺术创作一样,设计师对空间的创作也需要题材。“有意味的题材让空间有了思想和内涵:明确的主题使得空间充满灵魂;巧妙的情节编排为空间增加了表现力与趣味性”。例如,目前正在上海K11艺术中心举行的盖瑞・贝斯曼作品展,整个展示空间以“家”为设计主题,展览馆被布置成Toby之家,由客厅、餐厅、走廊、卧室、小窝、创作室和后院空间组成。每一个场景的布置是都源自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与经历。以欢迎为主题的客厅充满着轻松的氛围,观众可以在此休息、闲谈。客厅中心所摆放的咖啡桌,是贝斯曼儿时边看电视边画画的地方,充满了欢乐的回忆。沙发休息区展示了贝斯曼设计的抱枕、毯子等作品,展示作品很自然地融入了展示空间。以饭厅为场景的展厅的布置源自贝斯曼与家人分享食物的经历,古董家具的布置源自贝斯曼对童年时期老家的记忆,整个饭厅充满着欢庆的氛围。这种欢庆的氛围也是源于设计师对儿时在饭厅里与家人交谈、分享、联络感情的回忆与经验。墙上展出了贝斯曼与摄影师共同创作的摄影作品,作品就是在贝斯曼老家的饭厅里拍摄的。

(二)空间场景的组织与演绎

空间场景一般是指系列空间中的某个单元空间。场景与存在于它之中的细节一同向参观者传递信息。“一般来说场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是场景中的物质环境,如道具、界面、光影等;二是场所中的主体-“人”事件及隐含的意义和各空间要素之间的情节关联性”。

展示空间的场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彼此空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营造了空间序列的连续感例如,在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的个人生活展区中,通过营造一系列典型的生活场景,如家庭客厅、车辆、机场候机厅等空间节点来组织整个展区的参观序列,使观众获得丰富的信息与深刻的环境体验。这几个场景都是围绕着“生活”这个主题展开的,在各场景的设计中导入时间轴,从而在场景与场景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又如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将其展品分布在五个大的场景之中,这五个场景向人们演绎了气候的变化,通过参观这五个区域,参观者能够清楚地知道气候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变化是因何产生的,在未来将发生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科学和技术去预测和应对这些变化。设计师通过室内的光线色彩等设计要素将参观者带入一个难忘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当中,使他们感受到另外的一种无形世界。

在展示空间场景的营造中,场景中的界面属性、道具、色彩、光线等各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着一种物质功能的内在关联,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情节链,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种预设的能够让体验者引起共鸣的空间气氛。例如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主题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张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照片。设计师希望在世博园区有一个建筑能够保持上海的这种回忆。主题馆南面的挑檐下形成的空间非常像弄堂口,使人回想起夏日晚上在弄堂和街的交汇处乘凉:伸出的挑檐,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弄堂口常有的“过街楼”。建筑中庭似乎就是弄堂。建筑外立面的垂直绿化墙也使我们回忆起老弄堂里那些附墙而上的爬山虎。展馆南北立面上的窗孔在夜晚灯光亮起的时候特别像弄堂里的窗户,每一户窗户背后都有一间房子、一户家庭。让人想到了“万家灯火”的城市街景。

(三)主题道具的关联应用

道具能够使主题情节的表现具体化,它是展示空间中表现空间情节、承载主题概念的主要物质载体,主题道具的反复出现能够强化空间的主题性。在空间情节中,道具与道具的编排方式对情节的表现至关重要。道具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情节链。例如德国国家纺织工业博物馆,其中一个展厅的展示内容为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一从纤维到纱线再到面料,在展厅中纺织品器械(道具)根据纺织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有次序地摆放,生动地向参观者阐述了纺织品的生产过程,整个工序是在过去简陋阴暗的纺纱作坊里进行展示。

(四)空间线索的编排

展示设计中,场景与场景之间需要以一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这种内在的逻辑我们可称之为线索。“按照空间的使用功能,以人的情感体验为线索来组织空间,把各个场景进行串联,从而创造空间之间的关联性与趣味性,这是空间编排的关键”。这种空间编排能够让空间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空间线索的编排包括时间线索和非线性线索两种方式用时间的前后顺序来排列空间序列,情节连贯,具有明显的顺序性。这种方法在展示设计的空间布局中经常被采用,尤其是在一些时序性强的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中的空间规划中较为常见。但这种方法仅能局部采用,因为空间规划中仅以时间线索很难满足复杂的生活内容。位于南京鼓楼的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在其电信技术史部分的展示中,以时间轴为展示脉络,结合各种实物与史料形成线性的展示陈列,展示了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时间是单向的无限期的又是有规律重复着的,生活的事件可能是重叠交叉的”。单一的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空间的安排不能够反映事件本身,同时也会让空间变得呆板无生趣在展示空间的编排中我们需要曲折的多线索的空间安排以增加参观者体验的趣味性。

篇6

关键词:艺术语言;创新设计;十字绣产业

十字绣是当今十分流行的手工刺绣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参与的手工工艺。十字绣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绣品日渐丰富,还成功地延伸到了家纺、服饰及家具行业,经济利益丰厚,产业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据资料统计,2005年以前国内十字绣生产厂家不足10家,到了2009年十字绣厂家就扩展到近500家。仅2009年一年十字绣产值就达到35亿元人民币,2010年产值突破50亿元人民币。可以看到十字绣工艺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商业和文化的共赢,但是现代十字绣产品仍旧需要创新设计。十字绣作为视觉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并且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十字绣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本文将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具体到十字绣艺术语言的创新设计上,目的是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时尚巧妙结合,为十字绣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商机。

一 十字绣艺术语言的构成

十字绣,是一种利用经纬交织的网格,将不同颜色的线用十字交叉的方式交叉在网格的绣法。因绣法简单、绣品高贵华丽、精致典雅、别具风格等特点曾风靡欧洲,成为皇室贵族女士休闲娱乐的“女红”。十字绣在我国民间俗称:“挑补绣”或“挑花绣”。挑花针法与刺绣不同,以平布作底,先用线勾出轮廓,再按图案隔一根纱或几根纱插针,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座标”。对角插针成“×”形,通称“十字花”,或作“一”字形。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贵州中部以云南等地区,挑花绣有明挑和暗挑两种绣法。十字绣艺术作品表现其特定内容必须借助的艺术语言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十字绣样稿,二是材料(绣线、基布),三是针法,四是色彩。

二 十字绣艺术语言的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十字绣产业商业和文化双赢的关键点。上述四种十字绣的艺术语言(样稿、材料、针法、色彩),各自都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以下是对各个艺术语言进行的分析和创新设计探索:

2.1 十字绣样稿的创新设计

十字绣样稿决定了要塑造的艺术形象,与绣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情感密切相关。绣稿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批固有的图案,主要表现为祈福、宗教、生活情趣、民俗、民风等等,只不过按照现代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进行了艺术的再构思、再创作,使之更贴近时代脉搏,更富有时代文化特征。在绣稿设计过程中结合专业的十字绣设计软件PC stitch,可以将各种图片转换成标准的十字绣图,这极大地增加了十字绣的情趣和绣者的个性化表现的自由度。

十字绣产品要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流于商业化,对艺术性产品的开发比较缓慢。参考国内外的十字绣艺术品,笔者认为对十字绣产品图案的设计应该多关注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内心需求。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影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那些简洁的、淡雅的、空灵的、充满大自然风采的设计图更受现代人的青睐。(图1)在面对这些刺绣作品,亲手刺绣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在喧闹的社会中体会到一份静谧和淡定。

以上十字绣图案的设计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逸笔草草,简练生动。这些刺绣样稿的设计和现在市场流通的十字绣图案相比,更加具有人文情怀,很巧妙地使用“留白”,这和中国传统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一种图案设计表现的是田园生活的清新和舒缓。(图2)这些图案的设计来源于田园生活的花花草草,图案并不是琳琅满目繁华富丽,而是自然、俊俏,仿佛是一首轻音乐,让人爱不释手。

2.2 十字绣材料的创新设计

2.2.1 十字绣基布

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全面绣布是11格,而在欧美等国外市场流行的是高格数的十字绣基布,如14格、20格、28格、32格、36格、56格等。按照十字绣布的纤维成分分:有全棉布、涤棉布、亚麻布、人造纤维布、塑料布,亚麻布因为其本身独特的颜色和手感,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用何种绣布作为基布,这与十字绣图样和最终设计师希望呈现的效果息息相关。现在市场上与商业化图案配套使用的是全棉的漂白或者染色的普通布,这种基布表面经纬分明,很容易进行刺绣。如果依照创新设计的图案,就要使用棉布或者麻布作为基布,这些基布往往经纬织得比较细密,不容易直接进行刺绣,那么需要借助一种水溶布或者是辅助绣布,刺绣完成以后将辅助绣布除去。有了这两种辅的基布就不需要在棉麻绣布上画格子,以免损坏绣布。(图3)现在市场流通的十字绣产品没有新的图样设计出现,因此十字绣材料套包的基础材料依旧没有变化,这些新的尝试只存在少量的纤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

2.2.2 十字绣绣线的创新设计

中国市场上十字绣的绣线品种较为单一。普通的十字绣商品,仅为顾客提供单一粗细的棉质纱线。随着十字绣工艺和产业的发展,十字绣的绣线也在向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变化:如法国DMC提供的绣线就有40多种,有棉线和金属线等,珠子、亮片等饰品也正成为消费者喜爱装饰十字绣的材料。随着十字绣图样的开发和设计,更多的纤维材料可以运用于简单的十字绣创作。这可以借鉴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现代纤维艺术常常使用刺绣针法营造画面肌理和质感,堪称刺绣艺术的创新之举。(图4)这种刺绣艺术可以被十字绣艺术借鉴,突破绣线的限制,使用多种纤维材料,发展十字绣艺术。(图5)

2.3 十字绣针法的创新设计

十字绣的针法单一,常用的有“X”“Y”“/”3种,它们能绣出任何图形、大小和性质的绣品。现在一件十字绣产品中一个十字绣单元尺寸大小相同,这样画面均匀紧致但是没有虚实对比。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一幅作品中多种尺寸的十字绣单元同时存在,可以营造画面的虚实。当然这依赖于十字绣图样的设计和刺绣基布的选用。

2.4 十字绣色彩的创新设计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而刺绣领域中,向有“以针带笔,以线代色”的经典表述,并称之为“绣理”。由于十字绣针法的简单,绣品的艺术效果多通过色彩和图样设计表现,因此色彩的设计也是绣品成功的关键。

目前十字绣的色彩依然是随类赋色。更高的艺术层次的追求可使十字绣的色彩设计更加准确的表达人内心的世界。这一点应当借鉴现代绘画,现代绘画用色突破传统,多表现艺术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三 十字绣艺术语言创新设计对十字绣产业的促进

上文对十字绣的艺术语言进行分析和创新探索,可以发现各个十字绣艺术语言是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的,所以十字绣艺术语言的创新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同时也是创造十字绣产品高附加值的方法。十字绣艺术具有普世性色彩,现代十字绣产业依旧如火如荼,但是已经显示出商业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所以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势在必行。在竞争中,如何发挥十字绣的优势、展现各自魅力,使其产业在碰撞中得以发展和繁荣,是设计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十字绣产品的创新设计可以扩大消费群体,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从而创造出远远超过实际物质需要的消费欲望;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推动消费的方式,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因此十字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创意设计才能使十字绣艺术集商品性和艺术性与一体,满足现代人的视觉审美和精神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十字绣[EB/OL]. [2011-11-28]. http://baidu. com/view/55565.htm

[2]齐伟.十字绣流行与传统手绣衰落原因研究[J].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9.

[3]王连海,孙建君.民间刺绣[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

[4]陈艺芳,龙英.贵州贵族刺绣艺术的装饰意味[J].美术,2007(12):112.

篇7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2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 4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4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5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6

第三章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8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8

第二节 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10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出口的影响及原因 12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12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12

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服装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12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副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13

第二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14

一 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加强 14

二 浙江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 15

三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15

四 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 15

五 企业本身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16

六 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作用缺乏 16

第五章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8

第一节 企业本身的应对策略 18

一 增加海外投资,走国际化战略,并开发新兴出口市场 18

二 加强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18

三 申请国际认证、体系认证,积极与国际标准、国际认证接轨 19

四 积极收集信息,弄懂和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19

第二节 非企业组织的应对策略 19

一 在政府方面要建立协调统一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支持体系 19

二 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微观层面的作用 20

第六章 总结 2122

参考文献 2223

致谢 232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随着在WTO范围内的多次降低关税的谈判,各国的关税壁垒都降低了。但非关税壁垒因为其缺少国际协议和规则的约束而大行其道,各国为了保障国内的生产和就业率,纷纷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的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措施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其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渐渐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对全球的技术法规设定的影响力,给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在我国外贸出口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外贸出口也遭到大量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浙江省历来都是国外对我国实施非关税壁垒的“重灾区”。加入WTO以来,浙江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然而对于浙江这样的以出口为经济发展导向的省份,其传统出口产品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越来越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到浙江出口企业的生存和浙江省经济的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影响浙江省对外贸易很长一段时间。早在2004年度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11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3.39亿美元。以样本出口总额147.65亿美元计,直接损失率2.1%,间接损失率2.29%。

2006年浙江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所产生的直接损失为79.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1.8亿美元,列全国第二。1调查显示浙江名列出口前五位的商品分别是: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高新技术产品和农副产品。其中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为42.01%,服装和纺织两大类就占了29.47%,农副产品占5.97%。而这些商品都是我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对象。

09年上半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大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5.3%和39.1%。从全国来看这两样产品的降幅分别大于全国平均水平4.1和17.8个百分点。09年上半年我省的纺织品因为“灰色清关”事件对俄罗斯同比出口下降42.5%之多。同样是09年上半年我省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原因农副产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1.55%。另外据统计,浙江在过去几年曾遭遇到很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包括:欧盟电子电器ROHS和WEEE两项指令,欧盟CR法案、欧盟EUP指令,欧盟FVO检查、美国154号通报,欧盟REACH法规,美国关于床垫和床上用品的95号、96号通报,瑞典51号通报等等。这些技术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造成很大的影响。很显然,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前浙江企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凭借其本身的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灵活性等特点,并且随着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作用减弱,现已成为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而且对我省的出口影响巨大,直接影响我省的经济发展。所以,分析浙江企业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和作用方式,并寻找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各种对策,对浙江的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本文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为主旨,通过分析浙江省现已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具体案例,并结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以及主要的手段,系统地研究浙江省大量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以及国外能频频成功的运用的内在原因,并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的分析思路如图1-1所示:

第二章主要是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出发,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特点以及主要的运作手段。

第三章从浙江省的经济现状出发,了解近年来浙江省出口的现状和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的案例。

第四章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理论和案例分析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出口的影响,现状作用方式以及主要原因。

第五章从第四章的影响以及原因出发,根据理论结合现实提出浙江省出口贸易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各国学着的观点不一,在各类文献中也不是很统一。我们将回顾一些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的理解,并最终提出自己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解和概念。

首先,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美国苏珊娜•桑斯伯利(Suzanne Thornsbury 1998)认为:贸易限制法规是非关税限制的一种,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又正是贸易限制法规的一种。

多娜•罗伯茨(Donna Roberts1999)和蒂莫西•约瑟令(Timothy Josling)等则认为:各国管理外国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不同法规和标准,它们的表面目的是纠正与这些产品的生产、分 配和消费有关的外部效应产生的市场无效。该定义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的无效性,需要借助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来纠正市场。

国内的学者叶伯林等(1992年)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那些确定工业产品或消费品的某些特性的强制或非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产品质量及适用性能的认证、审批和实验程序。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1998年)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在对本国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行管理时,由于其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为证明商品和企业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合格评定程序,即认证制度、认可制度、检验制度等与其他国家不一致所形成的影响自由贸易的障碍。

而张海东(2003年)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与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主观或客观地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此定义主要强调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作用的主观和客观方面。

综上所述,各类学者虽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是我从中得出一个通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故名思议是以技术为着力点,制定标准法规,并最终达到限制国外的产品进入本国。

本文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以安全、健康、生态环境、防止欺诈等技术为着力点,制定标准法规等来提高对国外进口产品的进口难度和成本为手段,最终达到限制国外未达法规标准产品自由的进入国内的目的,以保护国内公共利益如健康、安全、环境等。

本定义根据其特点是以技术为着力点,这些相关技术包括维护国家(或地区)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商业欺诈行为等方面的技术。以标准法规为手段,这些法规包括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其中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手段主要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手段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为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公共利益如健康、安全、环境等。甚至是为了保护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劳动力的就业率。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一)利用技术为着力点的合理性、隐蔽性和针对性,(二)以制度标准法规为手段的社会法规特征,(三)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实体内容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既能有正面的保护作用又可能在特点的情况下有歧视性,所以它具有双重性。(四)基于各国都以本国的利益为中心,所以它又具有争议性。

(一)合理性、隐秘性和针对性

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技术为着力点,而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它有合理的一面。而且WTO并不否认各成员国之间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理和必要性,只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具有歧视性即可。

隐蔽性则表现在通过技术要求如以安全、卫生、健康等不符标准或法规为由限制进口,表面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利益,但很多国家的政府在当今的传统关税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为这种以技术为着力点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贸易壁垒披上了完全合法的外衣。

针对性表现在针对性的技术,只有当某种产品达到某种针对的技术的时候才能允许进口,而关税、配额等不能针对具有某些特定的产品进行限制。在这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效果更好。

(二)以制度标准法规为手段的社会法规特征

首先需要解释法规包括经济法规、管理法规和社会法规。经济法规主要是用于影响定价、竞争以及市场的进入或退出的措施,主要包括配额、或然性保护措施和国内成分要求等。管理法规主要包括文书单据工作和其他管理形式,如海关评估、分类、通关程序和许可要求。而社会法规则主要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健康、安全、环境等,它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措施、环境措施和质量标准等。

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属于社会法规,它是通过食品安全措施、环境措施和质量标准来限制不符合要求的外国商品进入来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共目标的。而通过配额、许可证等经济法规和管理法规显然在当今减少传统壁垒的背景下已经不和时宜了。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

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健康等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共目标而在合理的限度内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那些达不到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公共有害的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是正当的。但是超过那些公共的技术标准要求,制定过于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甚至是完全为了保护国内的产品生产和就业率。这是一种歧视性的贸易限制手段,是违法WTO基本原则的。然而我们很难区分一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究竟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还是基于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所以我们说它具有双重性。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争议性。

在进行国家的决策的时候,不同国家都是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而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很广,表现形式复杂,同时又由于它的双重性。所以各国很难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否已经实现社会公共目标或是否超出它的合理限度。而国家间又很难达成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程度达成共识,很容易引发贸易争端。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全球都很很广泛的争议。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国内外的学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总结了很多学者的观点主要把这些形式分为四种:

(一)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是指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制定的必须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定,TBT协议规定,只有适当,成员应按照产品的性能而不是按照其设计或描述特征来制定技术法规。技术法规分为两种:一是正式技术法规(政府强制执行的),如法律(议会颁布)、命令(政府批准)、部门建议(政府各部门批准)、各种权力机构的条例、地方政府的条例;二是事实上的法规,如由某些机构的指示、指南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得不执行的文件。比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消费产品安全法》,德国的《设备安全法》等。

(二)技术 标准

技术标准时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范、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技术标准的形式有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标准,还有工业品标准、农产品标准等。

技术法规和标准时最为常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各国为了其社会公共目标而制定了各种技术法规与标准。技术法规和标准最大的区别是标准时自愿性质的规定,而技术法规则是政府部门制定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市场竞争者必须遵守技术法规但可以与标准不一致。

(三)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有关要求的程序主要包括认证、认可和互认三种。

认证是指由授权机构出具的证明,一般是第三方对某一事物、行为或活动的本质或特征。经对当事人提出的文件或实物审核后给予的证明。

认可是指权威机构依据程序对某一机构或个人具有从事特定任务或工作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的活动。

互认是指在评审通过的基础上,认证、认可机构之间通过签署相互承认协议。互相承认彼此的认可一认证结果。

(四)卫生检疫

卫生检疫是指本国境内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取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检验检疫措施包括:检验检疫法律、规定、程序、最终的产品标准等。

第三章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资料,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赋予地方和企业以更大的进出口贸易自主权,对进口实施有限保护,采取对出口的奖励措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率先对外开放,逐步向中西部扩展,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发展进出口贸易,带动了经济增长。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截至2006年底,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浙江还积极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贸易方式多元化,形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111.5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59倍,其中出口1542.9亿美元,进口568.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6%和17.14%。1

    表3-1  浙江省进出口总值(2000-2008年)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值 出口 进口

2000 278.3 194.4 83.9

2001 327.9 229.8 98.2

2002 419.6 294.1 125.5

2003 614.1 415.9 198.2

2004 852.1 581.5 270.7

2005 1073.9 768.0 305.9

2006 1391.5 1008.9 382.5

2007 1768.4 1283.0 485.4

2008 2111.5 1542.9 568.6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海关网整理

在出口商品构成的比重看来,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为主。2008年,浙江省的进出口总额里,机电产品占6804800万美元,纺织品服装类占了4224331万美元。以下是2005-2008年出口主要商品的情况。

   表3-2  浙江省出口主要商品情况        单位:万美元

项目名称 2005 2006 2007 2008

机电产品 3023752 4236303 5557980 6804800

高新技术产品 602036 1016226 1017360 1371880

 农副产品 533934 667890 722936 768496

服装及衣着附件 1331815 1592516 1859328 2157999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1111110 1381340 1700570 2066532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局信息网

图3-1  浙江省2008年出口主要商品情况

 

在浙江省的出口市场中,欧盟、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地区。2008年,浙江省的出口总量中,欧盟占26.07%,位列第一,其后分别是美国19.2%,日本6.88%,东盟5.53%。

图3-2  浙江省2008年出口主要商品情况

 

第二节、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浙江外贸依存度长期达70%以上,其中出口占50%。1999—2006年浙江外贸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呈稳步上升态势,外贸依存度年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了71%;出口依存度年均提高4.3个百分点,达到了51.58%。外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大过程中。浙江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段时期内超过投资与消费。1999-2006年的8年间,净出口平均拉动度为5.3个百分点,约占同期GDP增幅(12.25%)的43.2%。特别是04、05、06年来,其拉动程度分别达到7.0、8.8和8.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4--2006这三年,浙江GDP增长的份额中,平均有一半是由外贸直接和间接贡献的。1981—2006年26年间,浙江外贸每增加1亿美元,约可带动GDP平均增加1.48亿元;外贸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浙江GDP增长0.5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和进口的推动作用分别达到51.2%和7%。

当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由于国外的需求减少导致了浙江省出口的大幅减少。07年金融危机未爆发时浙江省出口比往年增长27.14%,生产总值比往年增长了14.5%。而08年出口增长下降到20.26%时,浙江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只有10%左右了,增长速度下降了31.03%。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省对外贸易有所减少,浙江的外贸依存度仍然达到52%,出口最终增长20.3%,还是远远高于GDP,财政收入和城乡消费等其它经济指标的增速,外贸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仍然十分明显。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直都很高,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出口的影响及原因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采用率高达80%以上,且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三大领域。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复杂性,我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又很多,所以我们研究浙江省出口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三大领域主要产品来研究。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机电产品是浙江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之一。2006年实现产值为423.9亿美元,伴随着出口的高增长,2007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了555.9亿美元。然而正是这样的支柱产品,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省的机电产品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7年8月,欧盟实施第三道环保指令EUP要求,产品设计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产品要通过规定取得认证标志,才能进入欧盟市场。EUP指令涉及全省80%的机电企业,这在2007年7月1日的ROHS指令后 给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由于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苛刻,从而降低了我省机电产品的竞争力。我省机电产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比较少,开发创新能力低,无论在档次还是在安全质量上原本就比不上发达国家。加入WTO后由于关税降低世界各地都为自己设定了认证要求,使得我省的机电出口更是雪上加霜。如2008年调查显示,目前浙江省出口的机电产品只有54%的产品取得了欧盟国家要求的CE认证;只有41%的产品取得了美国要求的UL认证;仅有7.5%的产品取得了日本要求的JIS认证。各国和地区的各种认证大大减少了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的数量。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服装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加入WTO后,根据ATCA协议规定,在5年的时间内,我国在设限国的纺织品配额在现行基础上年增率为25%,05年时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取消,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然而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以更隐蔽的方式阻止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省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

05年这一年,浙江省纺织品工遭遇来自美国、欧盟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9起反倾销调查,保障措施调查3起,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4起,共计涉案数16起,涉案金额7.33亿美元,分别占总涉案数和总涉案金额的40%和77%。06年,欧盟议会通过了在欧洲市场全面禁止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使用。这项规定后,以2006年宁波市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状态来看,宁波对欧盟的服装出口已显露出疲态。2006年1至10月,宁波市出口纺织品服装5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7%。欧盟作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增速仅为10.5%。还有如欧盟的REACH法规,增加了纺织品环保生态标签申请,如 Oeko-Tex Standard 100 和 Eco-Label。由于这类申请都要在欧盟,而且手续复杂等原因,大大增加了纺织品出口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为本来就纺织利润微薄的纺织品行业雪上加霜。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副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自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以来,我省农产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使得浙江农产品在产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同时,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农产品在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表3-3列出的2002-2007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量及同比增长率。可以看到,在这6年间,浙江农产品的出口金额连续6年逐步提高,2007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是2002年的1.84倍。总的来讲,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呈递增趋势,但是,从表中我们看出,2004年以后,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递增趋势减缓,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也逐渐变小。2007年,同比增长更是降到了9.08%。分析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入世后前几年针对中国农副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不是很多,但是在随后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纷纷增加了不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以从数据上看前几年增加速度很快而后几年减缓。

表3-3         2002—2007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情况

年度 出口金额

(单位:亿美元) 同比增长(%) 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92

17.8

22.38

24.51

26.86

29.30 5.34

15.5

25.7

9.54

9.6

9.08 8.77

8.4

10

9.02

8.66

7.92

                                                                                         资料来源:《外经办农涉外信息》各期

比如,由于2006年5月29日起执行《肯定列表制度》1,07年对日本出口农产品8698万美元,减少5.8%。又如,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致使浙江省当年出口欧盟茶叶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41.08%和48.69%,2002年出口额又比2001年减少196万美元;2002年初,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原因是冻虾仁中氯霉素含量超标(10亿分之0.2克)。同年,欧盟兽医委员会又宣布暂时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2002年,浙江水产品出口欧盟同比减少10563万美元,下降94.48%;蜂产品同比减少295万美元,下降64.46%;羽绒羽毛同比减少522万美元,下降49.55%;冻鸡、鲜冻兔肉、生皮、生毛皮四个畜产品出口数量为零。2002年中,浙江有2亿~3亿美元相关农产品出口被禁;

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浙江省有许多农产品出口都遭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金额十多亿美元,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灾区。

第二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一、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加强

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贸易飞速发展,对外贸易在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外贸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在潜意识层次,“中国制造”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我国。为了转移矛盾、取悦国民,隐蔽性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自然成为其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有利工具。再加上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使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遭受了很严重的经济打击,他们为了恢复经济保护本国的产品市场和本国的就业率并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这些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力度和密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的目的。

二、浙江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

近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贸易以高速增长的强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容易成为贸易摩擦的“众矢之的”。

浙江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自从外贸经营权下放以来,新批外贸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外贸经营主体数量激增,既促进了浙江外贸出口的发展,也引发了同业间的低价竞销、恶性竞争,低层次扩张的结果导致出口商品数量激增。浙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急剧上升,引起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关注与警惕,因而极易引发国外的贸易保护。

随着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外贸企业的个体成长也非常迅速,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额不断增长。研究显示,就单个企业而言,随着出口规模的增大,出口额的增长,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明显加大。

三、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我国对外贸易区域间不平衡的状况相当明显,据中国海关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与美、日、欧双边贸易额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5%。若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则有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1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过于集中,又与主要顺差来源地相交叉,决定了 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贸易壁垒的威胁。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而这三大经济体正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和发源地。近年来,这些国家的TBT措施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藏性和实施上的巧妙性更是大大提高。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发源地的重合,已经对我省的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四、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

浙江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为主,出口中间产品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定牌加工多,自创品牌少。长期以来,浙江企业竞争手段单一,靠薄利多销占领市场。这种低价竞销策略不仅使浙江出口企业盈利率底,更容易授人以倾销之口实。同时又使得出口企业把重点放在对成本的节约上,不注重技术革新或进行技术认证等,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相反,当前国际贸易的传统关税壁垒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由于科技进步,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各国所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含量却不断升级,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已从个别限量指标发展成为名目繁多的限制或禁止指标体系。

自“浙江制造”表现出很强的低层次竞争力以来,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发展,以欧盟电子电气两指令(WEEE、RoHS)、节能指令(EUP)、化学品REACH法规,以及日本对农产品管理的肯定列表制度最为严格和典型。近几年来,浙江的纺织品、鞋类、打火机、玩具、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无一幸免,普遍陷入各种贸易壁垒的围堵困境。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另一特征是越来越隐蔽。比如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就把贸易保护的实现转到劳工标准、保护人类健康、维护人权和社会责任上。而浙江出口产品的低价和劳动密集型,使其很难满足SA8000标准的要求。

五、企业本身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很多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不容乐观。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浙江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保证标准执行的能力较差,个别企业甚至无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已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按制度开展日常的质量管理活动,只有少数企业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产品质量受影响;大多数出口产品以低价作为竞争优势争夺海外市场,而企业低价倾销的背后往往是靠偷工减料或用一些替代品生产来平衡低价带来的成本缺口,从而引发质量危机,也成为进口国实施“安全壁垒”的重要原因。如很多的塑料制品出口企业在收购塑料原料的时候更倾向于那些价格便宜却没有相关环保批文的二次回料,这样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更使国外有理由设立相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六、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作用缺乏

众所周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是“外贸铁三角”。在浙江省对外贸易中,企业是作用主体,政府是强大后盾,而行业协会有很重要的协调和组织作用。然而当前浙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薄弱,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和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支持。而政府在协助企业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和引导企业应对壁垒的力度上缺乏加强。对于目前浙江的行业协会,存在着先天发育不全、缺乏实权、职能定位不清、行业自律乏力、对企业不具备约束力等缺陷。协调和服务作用缺失,使一些企业出口行为不规范,给国外制造贸易摩擦提供了借口。同时,行业协会对应对贸易摩擦缺乏经验、能力不够,更成为国外对浙江民营企业频繁制造贸易壁垒的重要动因。

第五章 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一节 企业本身的应对策略

一、增加海外投资,走国际化战略,并开发新兴出口市场

要想突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的等待或要求国外降低壁垒,而是应该走国际化战略。可以采用劳务输出、技术输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通过合资、独资、收购、兼并、投资等手段,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地”变产地,发挥我省出口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模,并带动相关产业跨越贸易壁垒。出口企业要善于与国外企业合作和竞争,这对于跨越动态的技术壁垒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另外,为了避免单一市场给浙江省出口带来的不稳定性,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其他海外市场。比如现在美国和欧盟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一旦他们设立相应的技术壁垒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会很大,直接影响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但有一定的多元化市场背景时,就可以降低因为某些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带来的影响。如据宁波海关统计1,2006年,宁波口岸出口纺织品及服装共计114.3亿美元,比2005年全年增长了37%,其中欧盟和美国分列前两位,而阿联酋、俄罗斯、贝宁、伊朗、巴基斯坦等新兴出口市场均增长迅速,其中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的增速分别达到97.6%和96.3%。

二、加强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技术性贸易壁垒归根结底是以技术为着力点,国外的相关壁垒都是通过浙江省产品的技术能力达不到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限制我们的产品出口的。加强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实现新跨越的核心所在。加入世贸,意味着我省企业与国外企业,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竞争,要发展和处于不败,主要取决与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只有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才能有效地越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所以浙江省的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引进或开发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但是由于我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落后,很难做到独自开发新技术。我们应该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样不仅在静态意义上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改善了本国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意义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促使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赶超和跨越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三、申请国际认证、体系认证,积极与国际标准、国际认证接轨

浙江省企业要积极申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扩大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通过ISO14000认证是我国出口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有利武器。从目前所能采取的手段来说,进行国际标准化认证,是打破技术壁垒的必要措施。同时,出口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强收集和研究各国的技术标准,使其具备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

四、积极收集信息,弄懂和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收集信息,关注规则进展,了解规则内容。熟悉、掌握WTO游戏规则,各种指令、法规、法案、禁令、制度的内容。尤其是技术指南文件的内容,熟悉了相关的注册、评估及授权程序,才能根据不同类别,准备好预注册和注册所需的相关技术材料。面对形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应该尽快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游戏规则并,通过对信息收集整理,弄清涉及的本企业的相关内容,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形成的障碍。应着重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方应享有的权力,从而真正享有成员方应享有的待遇。

第二节 非企业组织的应对策略

一、在政府方面要建立协调统一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支持体系。

因为政府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是一个决策、指挥、协调的角色,起主导作用。所以,首先,浙江省政府应该改革现有职能分散、职责不清,效能不高,效果不好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建立内外合一,进出一体,统一协调,高效率运转,高要求管理,高质量服务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和应对工作机构,统一承担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等工作,并建立责任体系,确保政策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的落实到位。其次,浙江省政府应该健全技术法规、标准支持体系;新技术新标准应由推进的支持体系;检测技术能力支持体系;合格评定技术支持体系;社会组织及机构协调服务的支持体系。并完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工作机制,如信息收集通报机制、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协调磋商对话机制、奖励机制等。这样企业就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且有渠道来解决矛盾和争端。

二、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微观层面的作用

社会组织包括进出口商品、贸促会、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他们首先可以在进口国设立专门机构。相关社会组织针对出口产品的不同类型,争取在进口国内设立专门机构,作为代表人,履行法规具体事务,为我国出口企业服务。加强与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中介组织或社会团体的联系和合作,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磋商、探讨问题,获得帮助。其次在许可认证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相关许可认证,使企业尽快获得相关出口许可认证。同时在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技术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市场预警等方面发挥好作用。再次可以设立专业咨询机构或事务所,开展全方位服务工作。设立专业咨询机构或事务所,定期组织有关技术壁垒培训,及时将国外即将实施的技术壁垒的要求和应对措施与企业沟通,使企业主动应对,变被动防范为主动防范。同时协调业内关系,形成应对合力。最后要及时与政府沟通,发挥企业联系政府的钮带作用。在指导和服务企业同时,及时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动向,提出政策建议。

第六章 总结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后,我们浙江省由于原材料低廉,劳动力丰富等原因,在各种领域内的产品出口量迅速的增加。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又由于历史,技术等原因,使浙江省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管理方法错误,安全卫生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加之我国低廉的产品价格破坏了很多国外产品的产业发展,在国外保护本国的环境、安全、卫生和贸易保护的要求下,纷纷设立了针对中国甚至浙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情况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但是我们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但是一种出口障碍,而且也是提高浙江省产品生产技术、安全卫生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机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在管理方式、安全卫生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届时受益的不但是浙江省的企业,社会各界如消费者群体都将从中受益。突破贸易壁垒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康晓玲,宁艳丽. 外国对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博弈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5(2).

[2] 李树.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于我国的策略选择[J]. 改革,2003(6).

[3] 齐欣,岳晋峰. 标准制度互认机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J]. 国际贸易, 2005(6).

[4] 宋宇.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3(3).

[5] 孙丽丽.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温州打火机案[J]. 经济问题 2003(3).

[6] 张海东.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3.

[8] 金德有.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9] 张海东.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性化路径研究----兼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出路[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3).

[10]陈志友. 技术性贸易壁垒:机理特征、政策效应、对外措施[J]. 国际贸易问题,2004(11).

[11]汪琦.日本与美、欧对“合规性”贸易壁垒运用的差异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12]李克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2004,(9).

[13]杨育文.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探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14]姚志毅.技术壁垒:趋势与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

[15]张淑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8).

[16]王亚飞.入世后过渡期中美贸易摩擦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

[17]袁建新.TBT的贸易效应及应对措施[J].学术交流,2003(12).

[18]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J].中国工业经济,2001(5).

[19]陈志田,叶柏林.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20]Thornsbury, Suzanne. 1998, Technical Regulation s as Barriers to Agricultural Trade. Phd Dissertation of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1]Skyes, Alan O. 1995, Product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ly Integrated Goods Market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22]Roberts, Donna, Timothy E.Josling, David Orden 1999,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in Agricultural Markets”,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Staff Paper,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致  谢

   在学位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阮尹老师,感谢她在论文撰写期间给我的悉心指导。在论文选题、资料查找、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由于阮老师的指导使我能在研究本课题时始终紧抓中心不走弯路。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这四年中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给了我本文所需要的知识,并给了我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这四年中所学到的所有都将使我的人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