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

时间:2023-03-14 07:2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篇1

我幻想在千百年前的一次深夜里,一道人影蹲在江边戏水,享受夜的安详宁静。他用双手捧起江水,月影倒映在手心里。那时的夜空还满是闪亮的星星,清新的空气中弥漫花香。

是谁曾在春景里巧笑,元是今朝赢了斗草。

清脆的小声仿佛从天边传至耳旁,眼前的便有几个妙龄少女浮现开来,她们说着笑着、赶着早春的喜气相约同去采桑。那时的生活还很闲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天的全部却充满着快乐。

又是谁曾在日高人渴漫思茶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一个赶路的诗人,在身疲口渴之时,随便找了一户人家,便有妇人或白发苍苍的老者微笑着请他进去歇息。一碗凉水入肚燥热顿失去了大半。那时还没有大铁门、防盗门的建立,没有生生将人与人之间隔了千里远。

不像现在。

不像现在这瞒城市都是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汽车尾气的污染、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硬是将那月亮上也蒙了几层灰。我爱那掬水捧皎月的美景,却连一方干净的水洼也寻不见。

不像现在人人身上背负的都是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业的压力,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一座楼房,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不会在九点熄灯,更是会有百分之四十在十一点还灯火照耀着,窗上映出忙碌的身影。日落而息,成了一种奢望。

篇2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等。

1.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2.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3.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咏史诗的作品,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历史沧桑之感。

4.咏物言志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二、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人物:杜甫、白居易。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人物:屈原、李白。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的起笔,词人幻想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这样写对全词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

词人幻想白鸥来设问,以虚写实,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思考。手法上,是以虚写实;内容上,揭示孤舟受阻这一题旨,为通篇结构提供线索。

(2)结合词中有关内容,简析“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几句是如何抒发词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示例】

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并引来他寻梦的渴望,然而他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这三句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与前面美好回忆形成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三句的内容,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样与前面的美好回忆相比较,即可得出词人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再授连州至

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③桂江:漓江。

(1)诗中第三联是如何描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诗人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一个“并”字,一个“尽”字,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诗人还以“回雁”“断猿”衬托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

【解题思路】

回答本题,既要写出这两句诗的具体内容,还要抓住有关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如“并”、“尽”、“回雁”、“断猿”。

(2)“桂江”和“连山”东西相隔遥远,并无相连之处,诗人是如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示例】

诗的末尾两句,并不是实说桂江东过连山,而是以虚写实,说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的无限相思,这样把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离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的情谊形象地表现出来。

篇3

一、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学生进入意境

教师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语言描述来再现诗歌的意境。若缺少语言描述,就会把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教学。相反教师用优美贴切的语言描述,既能把学生引人诗歌中的情境中,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启发,来促进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借助于文字符号,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把自己置身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从而与诗人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其中的“松下问童子”时,可激发学生想象:谁问?问什么?“言师采药去”中的“言者”是谁?“师”是哪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具体在什么地方采药?不清楚?因为山太大,实在不好找,诗人只好不遇了。诗句从“松下”拓展,另画一幅隐者在一处悠远的大山里采药的远景,使意境极为深远。随着童子的目示手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深山村幽,白云缭绕,身背药筐,登山采药的隐者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二、与信息技术整合,拓展诗歌意境教学

多媒体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动态呈现等特点,与学科教学能够密切联系上下相承,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大力的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的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开课时就选择明快的诗歌与乐曲,让学生边闭上眼睛去自由想象,边听着古筝曲配乐吟诵出诗歌。学生能在诗歌与音乐渲染创设的美丽氛围中,感受有水、有山、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飞流而下的美好景象,入境入情的随诗人去领略两岸风光,从而开始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境。在学习《题西林壁》时,学生伴随着空灵、静雅的古筝曲,不知不觉的走进闲雅幽静的寺院,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环。音乐烘托了气氛,很好的诠释了古诗。

三、充分的凝词练字,领悟诗歌中的意境

诗往往通过诗眼来透露诗的主旨。诗眼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说过:“眼乃神光所聚”。这说明“诗眼”是全诗神韵集中表露。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诗眼,抓住诗眼,并细细的咀嚼,品味其中的精妙,领悟诗歌的意境。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坼”、“浮”二字最精练传神,是诗句中的“关键词”;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一词也是诗中的“关键词”。关于“关键词”这一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的确,这“闹”、“弄”二字,用得准确生动,表现了鲜明的形象,让词中境界全出,是词中的关键词。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诗中的诗眼,这样对意境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

四、驱遣思维想象力,构建诗歌意境的图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选了“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便传出了北方旷远、荒凉、静寂的印象,让人怅然凝望。这就是说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探究,把它想象成一幅鲜明可感的图画,领悟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来。这样才“通过文字接触到作者的所见所感”,才能完成填充诗歌欣赏中空白的任务。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欣赏时要对词语进行揣摩、探究,“凝”字给人以“千岩万转”、“曲水回流”的环境增加了真实感,“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神态。以“暗”修饰柳,以“明”形容花,“明”“暗”相映,色彩媚艳。然后把这想象成一幅画面:青山叠翠,山路曲折,绿水环流,绿柳含烟,山花烂漫,多么迷人的山村风景啊。我们既体会到了作者对山村风光的喜悦之情和别见天地后惊喜之情,又领悟了诗蕴含的理趣。

篇4

[关键词]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自然美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至唐代诗歌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涌现出了许多闻名于世的诗人和众多的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便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大诗歌流派,孟浩然就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山水田园诗及其诗派之所以盛行于盛唐时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盛唐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天下太平,这些都为山水田园诗派诗人提供了悠闲生活的物质条件。再加之当时儒学、道教、佛教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形成了思想解放,致使某些知识分子追求个人自由生活、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解放超脱:有些诗人受到佛教的影响;有些诗人在政治上受挫,于是他们便隐居于山林、田园。山水田园就成为了他们的小天地,也成为了他们诗歌作品中的主要题材。纵观山水田园诗的传统,山水诗源于南朝的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的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以描绘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和恬静的田园风光为主,并且表达诗人的隐逸思想:向往平和宁静的生活以及对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不满。因此,继承陶渊明和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作便大量问世了,并且逐渐形成了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诗歌艺术技巧颇高,但是有一定的超脱现实和个人消极倾向。孟浩然即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卒于740年,名不详,有一种说法说他名浩、字浩然,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的一生相当平静,绝大多数的时间过着隐居生活。四十岁时孟浩然曾西入长安求仕,但失意而归,在南方各地漫游了几年之后又重返故乡隐居。孟浩然的生活虽然很平静,但他的内心却充满矛盾,这主要表现在隐退与进取的斗争上。张九龄镇荆州时,孟浩然曾被召为从事,但不久就又归家。政治上十分失意,他深感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生活于“开元盛世”却以布衣而终。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歌的诗人,现存诗歌二百六十余首,大多为五言诗,其中又多为五律。孟浩然的五言诗在当时颇富盛誉,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对他评价很高,也很敬仰。李白就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赞美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浩然的诗作大多描写幽静山林的景物,农家怡然自乐的生活,洁身自好的情趣,羁旅他乡的客愁等。他的诗歌风格明朗,语言清澈,感情纯挚,写景优美自然。但是由于他的生活较为单调,诗歌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稍显贫乏,诗歌的意境也不够壮阔。苏轼曾评孟浩然“韵高才短”,十分中肯地指出了他的诗作的不足之处。但是这并不影响孟浩然成为继谢灵运、陶渊明之后,开王维之先声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篇5

品读古诗文,犹如师生间共担悲观、共赏风景、共学知识、共悟人生的一段旅行。教读古诗文就是研读了厚厚的中华史书,从人文到人性的史书,真可谓妙处多多。

一、培养汉语言感悟能力、运用能力的最佳手段

古诗文写作讲究语言精练、准确,注重语言的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大概都听说过,也都曾受其感染过。学习古诗文是感悟凝练、细致、形象的中华语言的最佳手段。它为你提供了完美的语言环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品味诗词的语言之妙,更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利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绿”原义为“绿色,绿化”的意思,可将绿放在具体的诗中并加之以想像,这“绿”就妙不可言了。似乎这“绿”一出口,满眼的“春意盎然”了,可以将“绿”理解为“染绿”的意思。因此说,品读古诗文的过程也是在学习“推敲”词语,感悟语言情境了。

学习诗词的过程是由开始的初步感知、到语言的理解,再到情感意境的感悟(即“品”)的过程。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诗境,走进作者的心灵,从而才能学会积累语言,进而学会举一返三地运用语言。

二、在朗诵中培养语感在想像中学习审美

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体诗,除了讲究语言精练、准确以外,还要讲究押韵、讲究平仄整齐、讲究修辞和运用。大多诗句都是前后对仗工整、意境相合,读来朗朗上口,有音乐的节奏感。因此,诗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载体,而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的桥梁。在品味韵律美的同时,更是诗的意境美的品读过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的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抑扬的音调形成和谐的韵律美。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头脑中必然会形成一幅清新优美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而且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就是真正的走进了作者创作的灵魂之中,想像也在调动和发挥中腾飞,这就是诗的意境美。从而学生在朗读之中既培养了语感,又提高了想像力,又学会了审美。

三、张开想像的翅膀激起阅读的欲望

学生的语文基础厚实了,也学会了品读、发现诗中的“美”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现的“美”有了创作的欲望了。他们由眼前的诗境会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情景,此时教师可以借机启发让学生仿写。学生即将现实生活的“美”按照固有的模式写成一定的作品,并且有一定的文采,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这是学习写作的一种捷径。同时,他们也会驰骋于原文基础之上,再创造新的形象,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恰当运用的能力。如,在学习王维的《竹晨馆》时,学生在体味诗的意境时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在文中的“明月、竹林、独坐、长啸”等词语也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学生自然会想像到“独坐、弹琴”的情景,自然引发感慨、感悟。此时定会有许多的话要说,怎么会没有创作的欲望呢?

篇6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译古诗,发挥想象

跳跃性是诗所特有的语言特征,古诗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即使学生把诗的每词每字的意思都弄懂了,却仍然不能把句子翻译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发挥想象,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

如《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如果学生能把这两句通顺地译出来,那么学生也就差不多理解课文了。可许多学生把“野火烧不尽”的原因理解成草原上的草太茂盛或野火被大雨烧灭了。前者没有理解诗的深层意思,后者曲解了诗的本意。老师提问:“野火烧的是草的哪一部分?什么部位是野火烧不到的?”学生想到草根是野火烧不掉的,纷纷把译句改正过来: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叶子,每到春天,埋在泥土里的草根又会长出茂盛的草来,所以草原上的草是烧不尽的。通过想象,填补了诗句之间留下的空白。

二、画古诗,抒发创意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如果教学利用得当,这些“无形画”无疑将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因此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由诗作画,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远山上画几个屋顶表示;有的认为屋子应该隐约出现在浮云之间;有的认为只在弯曲的山路上画上几个农作归来的人;还有些同学认为只需在远山之间画上袅袅炊烟即可……表面看来,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演古诗,寻求新异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法鼓励创新,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例如,学生表演《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

四、改古诗,体验创新

对于已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改写,扩写诗句或者如“××之后”一类的题目,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

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

五、唱古诗,展示创造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首先应该是歌,然后才是诗。中国的传统文学向来与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以吟唱,西方教育认为打开创新大门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是音乐。而音乐的失落似乎也失落了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金钥匙。音乐给人美的感觉,使人舒畅,人心情愉快时,各种神经系统都高度兴奋,外来刺激容易留下印记。一首诗通过谱好曲,可以使学生终身难忘。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诗歌教学已经突破一般囫囵吞枣的方式,而是运用生动有趣的唱诗的方法。教师给古诗配一定的调子,编排相应的肢体语言,并带着孩子甚至家长一同吟唱,其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不求自来。学生也能在唱古诗后学习给古诗谱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7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 、乱花迷眼、 。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4.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 “左迁”的意思 。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又渲染了

的气氛。

3.本诗中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的句子是: 。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的艺术特色。

6.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是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8.古诗词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1) , 。出自

《 》

(2) , 。出自

《 》

(3) , 。出自

《 》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古体诗的作者岑参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我们也学过类似的两句: 。

3.选出此诗中具体表现边塞奇寒的句子或短语。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对它的妙处你能说出一、二吗?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写仰望之景,“

”一句写俯视之景。

2.“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4.鉴赏家们都认为“锁清秋”的“锁”字最为绝妙,请赏析“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5.上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上片的写景加以分析。

6.古诗中写“愁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两例吗?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5.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6.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第一句两个“笼”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2.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哪些丰富内容?

3.作者对唱《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理由。

4.对这首唐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水”和“沙”都被烟雾与月光笼罩着。

B.第二句的“夜”交代诗人到达秦淮河的时间,“泊”点明其前来此地使用的工具。而由“秦淮”和“近酒家”的描写我们可知唐时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篇8

  鲍亚民

“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这首《夜宿山寺》诗描写的是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外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苏州城西。张继在肃宗至德年间曾游苏,本诗当作于此时。寒山寺是佛寺名,在枫桥西一里处,传说因初盛唐时疯僧寒山曾住此寺,故名。全诗以“愁”为诗眼。写景写声,动静相应,由实写到虚伸,渺渺余意更在诗句之外,抒发了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常建  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颔联意境尤其静净,诗旨在于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寄托自己借山水遁世的情怀。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诗中 “摇落”即零落。“旧垒”指吴公台。这是一首吊古诗,其中“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两句诗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相同的气韵。作者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作者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泉州晋江(今属福建省)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题为《宿甘露寺僧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寺院的建筑或历史,诗中更没有一点儿佛教所倡导的清静淡泊、超脱尘世的意味,作者的真实本意是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借以展现祖国江山的辽阔,尤其是长江的雄伟,同时也抒发作者本人豪迈、进取的胸怀。作者采用了极度夸张的描法,使全诗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首先是作者颇有诗歌艺术的想象力: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样的诗句,没有艺术的想象是写不出来的。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就更是突发奇想、神来之笔了。其次是用语的夸张:写山就是“千峰”,写沟就是“万壑”,写浪之大就是“银山拍天”,写江之涌就是“开窗放入”。正是由于语言的夸张,造成了境界的开阔、气势的宏大。但是由于描写对象本身的阔大,读来并不觉得空疏虚浮,故作惊人之语,而是给人以生动逼真、振奋有力之感。作者在诗歌艺术表现方面的大胆实践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篇9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低年级孩子的记忆力超强,他们往往看过一遍或听过一次的各种广告语、校园俚语能脱口而出。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适当地多背古诗,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呢?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诵读兴趣,我们在经典诵读的形式上积极探索,通过合理的安排、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1.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到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是你忘掉疲劳;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兴趣"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兴趣是成长的前提。凡是成才者,事先都具有喜好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小学时期对某物的兴趣,如果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制约,往往可以转化将来从事某种专业和专业活动的兴趣。所以必须注意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

1.1"诗配乐"。我每天定时间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

1.2"诗配画"。我让学生根据诗意,为古诗配上图,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画来体会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人生感悟。

1.3"午读乐"。每天,我安排了"课前一诵",我利用午读和课前5分钟的时间进行教读,朗读,齐诵,并安排学生依次到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领读或者背诵,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讲故事"。我在班级里,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如:跟学生讲讲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中华勤学故事等,在教学《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我先跟学生讲关于孟子求学的故事,听了故事以后,学生在大致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诵读诗文,这样诵读的效果会更好。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诵读气氛,大大激发学生热爱经典诗文,喜欢颂读诗文的热情。

1.5"诵读能手"。 我在班级中开展"我是诵读小能手"诵读比赛及"看看谁是收集诗文小能手"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情绪高昂,都想把自己最好的诵读能力展现给老师和同学看以及把自己收集的诗文读给老师和同学听,让大家评选出当期的"小能手"。

1.6"创诵读模范家庭"。召开家长会议,动员家长参加大经典诵读活动中来,让学生与家长共同诵读经典诗文,共同进步。评出我们的模范家庭,推动活动的开展

2.让经典走进古诗,让学生入情入境

2.1通过诗画结合,让学生感受古诗。每一首古诗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并且一首古诗一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比如李白、王维的很多作品),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相应的音画措施,力求达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

2.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每首古诗的意境美、节奏美。自从开展古诗文吟诵后,学生会读、会背很多古诗文,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唱读,根本没有读出诗的情境、诗的味道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古诗文的吟诵教学还是不成功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只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才能更有效的接受诗词的熏陶。因此,应充分利用班级文化阵地,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将学生推荐的故事荟萃于黑板一角,定期更换黑板内容,每日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地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投入古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中,其乐无穷。

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每位同学都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经典升华,尝试创作

篇10

【关键词】培养;古诗词; 趣味; 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美,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古典诗词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渗透到教学中呢?

1走进古诗,让学生入情入境

古诗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并且一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音画措施,力求达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凉州词》时,可先播放两段有特色的乐曲,配以相应的画面,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相应意境的古诗。开展古诗词吟诵,让学生会读、会背很多古诗文,读出诗的情境、诗的味道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更有效的接受诗词的熏陶。因此,应充分利用班级文化阵地,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将学生推荐的诗词荟萃于黑板一角,每日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地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投入古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中,其乐无穷。

2让校园成为舞台,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班上或学校举办定期的诵读活动,给每个孩子表演的机会,这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激发和保护了孩子对古诗词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可以是小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可以“演诗”,可以“赛诗”,可以“唱诗”,可以“诵诗”,孩子们排练、表演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学习,是一种兴致浓烈的学习,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每一学期,评选出背诵古诗词数量最多的同学,并给予表彰奖励,让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背诵的积极性日趋提高。等下一次比赛,还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背过了老师安排的诗篇,自己还主动的背过了其他的一些古诗,丰富了古诗的内容。

3借助插图,借助画笔,在形象中理解诗意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语文教材中,一部分古诗词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都展现了诗的意思和意境,教师不能忽略这一教学资源,要合理运用它,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去了解诗词的意思,这不正是“事半而功倍”吗?说起图画,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是天生的画家,他们从小学起(甚至更早)就善于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时间让孩子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意境的体会。

4通过朗读带范读使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真情诵读时,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读。从心理学角度讲,听觉的感受能力要远远大于视觉,有感情地范读范背是表现诗歌音乐性和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听范读节奏有力的声音,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诗歌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当然,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形成意境,产生求知的渴望。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使学生感受到读诗带来的美感,就能激起学生读诗的兴趣。

5以诗歌的音乐性作为引导学生热爱诗歌的突破口

作为教师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要真正具有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文学修养的宏阔眼光,认识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也许其效用不能立刻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比较集中地接触这种精粹的文学样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一点半点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也许就靠这点方法,能给他们打开一个新世界,而诗中蕴涵的深意他们暂时不理解又何妨呢?随着岁月的增长,知识积累的深厚,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破译诗中的“密码”;或者在将来的某些时候,某种情景中,他们心里也许能自然而然地响起曾经熟悉的诗句,就在这些时刻,他们好像忽然参悟了诗里的秘密,他们经历着愉快的精神之旅,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上的熏陶与感染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

6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