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8 08:5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凡卡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凡卡教学设计

篇1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突出注重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和反馈的教育功能,通过体育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价值的发展,以及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主动反复练习并完成正确的前滚翻动作

2.学生在学习中能进行互帮互学,合作探究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3.游戏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有竞争意识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

前滚翻动作简单,技术难度较小,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助学习、交流,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发展,通过课堂“锦标赛”注重评价教育功能发挥,有助于使学生懂得欣赏体育动作,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

开发和利用流行在印度的“卡巴迪”,充实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资源,通过规则的修改,有效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教学主要过程

1.活跃情绪调动兴趣

分组在体操垫上进行各种滚翻练习,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兴奋性,为进入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究发展技能

通过出示教学挂图,结合语言导入,分发教学卡片,让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再通过学生展示动作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优缺点,进行相互纠正和提高,然后来个“锦标赛”,师生一起当裁判,现场亮分,最后进行校园“卡巴迪”游戏。

五、本课特色

1.遵循新课标理念,以学习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同时把学习目标分解在整节课中,并且学习目标用具体可见的行为进行表述,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2.强调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教学中评价主体有教师、学生自己、其他同学;评价方法是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评价有过程性也有结果性。

篇2

一 任务驱动,落实“备课”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当“老师”的习惯,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养成“备课”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只有人人有事做,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因此,在讲新课的前一天,老师就给学生布置任务,把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写在黑板上,学生回家按照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来“备课”。学生“备课”的内容要写在书上或小纸片上并贴在书上,第二天组长检查,老师抽查;朗读课文让家长在书上签字。任务完成在红花榜上加分,没完成减分。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老师在讲新课的前一天就在小黑板上出示学习目标: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学习指导:(1)认识“絮、脊、姥、槛”等8个生字,理解“飘飘悠悠、光溜溜”等词语。(2)朗读课文五遍,给各部分加小标题。(3)结合课文写写我眼中的雨来。这样,学生回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备课”。坚持任务驱动,落实“备课”的方法,让学生渐渐地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喜欢这种学习方法,养成课前“备课”的习惯。

二 小组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小组合作交流。该环节老师要重点进行小组建设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从小组长的选定,到学生如何在小组内交流都认真仔细地对待。为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学生优差结合,分工具体明确,小组内群策群力,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兵教兵。这样既加强了小组的团结意识,又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好的途径。具体操作:学习指导有六个,六个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上抽题,抽到哪个学习指导就在小组里准备,由于组员在课前进行了充分“备课”,自由思考后,就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积极发言,将个人独立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集体意识和活动能力,为学生当“老师”讲课奠定了基础。

三 学生争当“老师”

由于孩子天生就有表现欲,渴望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尤其是得到自己的老师和小伙伴的认可。因此,语文课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学中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在课堂上各个小组按照抽到的学习指导题顺序讲课,学生当“老师”,如果组里代表讲的不全面,就先由小组人员补充,再由其他组同学补充。学生当“老师”,也可以分层次,差生说简单的,优秀生说难点的。由于学生事先自己“备课”,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疑惑后,通过生生互动,更容易实现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流露、心灵的放飞、才艺的展示。学生讲课的内容大概有:生字、词(词语解释)、多音字(本课出现的,学过的不再说)、课文主要内容、文章脉络、写作特点。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一样,思考的方法也不一样,通过生生互动,语文课就变得多姿多彩,神采飞扬。如果有剩余时间就交流资料。学生当“老师”,提升了认知结构、养成了健全性格、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最后,再由师生总结,找出重点,补充说明。

如学习了《凡卡》第一自然段后,一学生提出质疑:凡卡为什么要“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才开始写信?这时,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产生一种闯关的精神。有了这种自主的意识,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待了一会儿,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因为他害怕老板、老板娘打他。”接着,提出质疑的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凡卡真可怜,连写封信都要偷偷摸摸地写。”老师点评:“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些课例都体现了老师引导,学生讲课,亲身实践,知识记得更牢固,也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又如:让学生讲评试卷,试卷通过投影机直接投影到白板上,谁想讲试卷就讲,有异议时,大家讨论、探究,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当“老师”使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篇3

1.语文教学设计问题注意伸缩性。

高年级语文教学,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要设计难易有别的的问题。如:在学习《过零丁洋》时,要求学生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个绝唱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更深度的去理解它,有的学生真是有困难。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应该理解程度较差的同学,让他们结合课文从字面上来理解。理解能力较强的就应引导他们加深去体会,从中感悟到,一个爱国志士,面对山河破碎,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抒写从高的气节,悲壮情调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对于教师来说,提问可以引导教学,突出学习重点,检查教学,检查不同层次学生已掌握或未掌握的内容,他是揭示学生心理过程,补救教学,帮助教师教学的参考。提问它绝是一门艺术设计。,设计得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才能取得高效性。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后进生。如果一味的只顾优生而忽视后进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 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课堂提问应是平等的对话。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自己的回答会不会令老师满意,会不会遭来同学们的讥笑,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放飞自己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但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刺伤、态度的轻慢,应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充满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评价学生答案要注意鼓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鼓励性语言,能起到“充氧助燃”的作用,尤其在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答案更是如此。

首先,教师的评价用语要富有鼓励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绝不能用尖刻的语言侮辱学生,伤害学生。应该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如:“答得太好了”,“有创见”等。即使学生回答不够妥切,也应该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想想怎样回答更精彩”等等。

其次,对学生的评价要敢于打破常规,鼓励有独创性的见解。语文教材收录的多为名篇佳作,许多问题也早有定论,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问答的开放性。因此,学生的回答即使有悖于传统认识、有悖于教师设计问题的初衷,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予以肯定,予以鼓励。

2. 语文教学的提问,给孩子思维的空间。

语文教学思维的大空间应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翻阅资料,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

如:在教学《凡卡》时,凡卡回忆了他与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凡卡与爷爷到树林中去,那里的环境应是怎样的?通过思考,学生的脑中那个寒冬,有飞鸟,小兔,喜鹊……学生能用自己的思维想象把祖孙两个虽然贫困寒冷交加但却十分快乐的场景写出来了,学生能通过想象的拓展,思维各异描绘自己眼中的场景,这样的效果是很好的。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既能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这些问题的设计都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来完成,这是对孩子的将来极负责人的一种做法。

3.提问要把握度。

篇4

【关键词】语文 兴趣 教学 实效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怎样去做才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比原来有更大的收获,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性。对此,我们应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地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去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开始,用几句贴切而精炼的话语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的技巧要因地制宜。比如在《买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先让学生介绍作者安徒生和他的作品。对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学生立刻就产生兴趣打开了话匣子。教学《凡卡》时,我课前整理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在开课时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阅读课文,对凡卡悲惨学徒生活的同情便油然而生,那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桂林山水》的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数不清的名山大川,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有绚丽神奇的九寨,有灵秀多姿的黄山,有峰峦雄伟的泰山,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有水平如镜的西湖,但这么多的山山水水都比不上哪儿——”同时展示相应的ppt风景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牢牢地吸引过来了。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还可以运用猜谜语、诵诗词、看图说话等多种小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导入方式。

二、利用课文精彩内容,牵动学生心弦

很多课文内容本身就有吸引力,如《草原》、《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等这些课文以清新、淡雅、朴素的语言绘出优美的风景画、动人的风俗画面,美感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学这类课文时,应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体会此情此境,在“读中感”在“感中读”。在《搭石》教学设计中,把一行人走搭石的情境改成一首诗,再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学生更能入情入景。又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文中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生活,和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的种种精彩的冒险经历,与当前小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相比较,学生有产生共鸣的感觉,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很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感官

多媒体课件的快捷和直观倍受学生们的喜欢,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加课堂的容量,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也能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将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画面,同生活中的实物同时呈现,更容易给一年级的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牧场之国》一课进行语言品读时,我就展示了一系列荷兰风光图片:郁金香花海、辽阔无垠的草原、黄昏的田野,静默的风车等,还插入了富有异国风情的音乐诱发学生的想像,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体会荷兰的美。从一双双闪亮眼睛里,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内心强烈的向往,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轻轻松松地传递到了学生心中。

四、善用学习辅助工具,增添学习趣味

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针对这一特点,可要让学生书包里的一些常见物品变得非常有用。让学生用铅笔作批注,便于修改,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用多色荧光笔勾画重点词、句,鲜艳醒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彩色便利贴做课堂笔记,干净又富有趣味性。小学生的书包里有许多类似的小玩意,如果能让学生根据它们的特点善加运用,也能为平淡的课堂也增添几分色彩。

五、巧用课堂评价语言,提高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之目的在于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据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说话可以说“你听得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对朗读出色的孩子说“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么多的快乐。”多一点宽容与理解,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注,从而燃起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从实际出发大胆思考、不断探索,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劳拉.E.贝克著,儿童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5

一、暗示式

暗示在衔接过渡中,就是为学生的思维水平步步升高竖起的梯子,为学生到达认识的彼岸搭起的桥梁。好的暗示,让人豁然开朗,带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与兴奋。特级教师蔡澄清,在教授《祝福》时,有这样精彩的一段:当学生沉浸在小说悲哀氛围里的时候,蔡老师问道:“你们知道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吗?”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继而唧唧喳喳:“是鲁四爷逼死的!”“冻死的!”“气死的!” “自杀身亡!”等等,不一而足。此时的意见不统一,说明学生思路是多向的,头脑是灵活的,很有利于点拨暗示。蔡老师开始步步诱导:你知道祥林嫂临死前的样子吗?学生找出文中第三次肖像描写。老师随即肯定:很对。作者逼真、具体地描写了祥林嫂肖像,尤其是“眼珠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一句,充分地说明祥林嫂已成了一个活着的死人了。但要研究“死因”,我们从这个“肖像”上又能发现什么呢?学生答道:说明祥林嫂是老死的。有位学生还打了一个比喻:犹如一盏油灯,油竭芯尽火灭。老师此时反问道:“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我们知道,说老死,一般指七老八十的老人的死亡,祥林嫂多大岁数?她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啊!按照生命的自然法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怎么能说是老死的昵?”

老师重复着“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这句话。我们知道,在教学中重复就是一种暗示,一种提醒,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轻轻的叩动。此时老师寄于学生一种期待,期待着一种富有创见的回答。而学生此时也处在紧张的思索中。老师及时提示:“同学们,从肖像描写上看,满头白发,仿佛像木刻似的,这些都鲜明地写出祥林嫂的衰老,由此而说她老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她只有四十岁的年龄,这个年龄与相貌上的矛盾,我们怎么理解呢?”教室依然是一片宁静。但此时的宁静,却已是箭在弦上,弹入膛中后的宁静。只要触动机关,扣动扳机,学生的思维之箭,就将射向认识的彼岸。而触动这机关,扣动这扳机的,正是老师点拨暗示、引发学生联想的语言,真正衔接过渡性的语言。蔡老师此时说到:“中国有句俗话,叫‘富家出少年’。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真是绝妙的暗示。

轰然一声,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醒悟了。一个朐有成竹的学生说:“富家出少年,是讲家境优裕,生活无忧无虑,即使是年纪大点的人也显得很年轻。由此,我想到了祥林嫂,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遭受迫害之深,生活极度凄苦,因此她超前衰老。她是老死的,更能深化作品的主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无疑――有疑――释疑的完美实现,首先要求教师在衔接过渡中精心设计暗示性语言。

二、投石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用提问的石子,打破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平静,掀起思维的波澜,引发对学习内容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是衔接过渡中最生动的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能有力地鼓动学生思想感情的风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串起了全段。老师问:作者着重描写的景物在哪里?学生依上述句式的牵引回答:(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乐趣)。这固然不错,可当老师再问:“可见作者最喜欢的地方是……”此时学生极有可能不假思索地继续肯定,是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时老师就要投一块过渡转折的石子:“着重描写的地方一定是最喜欢的地方吗?”以此引起讨论,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理解作者景物描写中以此衬彼,以点带面的独特笔法。

《济南的冬天》中说到“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时,老师也投一块探究的石子:“与北平整日的大风相比,济南的冬天怎么样?” 学生往往会说,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如果老师再追问一句:“真的没有风吗?”就会将学生引上仔细比较,认真辨析的轨道。

再如《岳阳楼记》一课,在初步阅读课文后,老师这样说道:“本文首段第一句中,就点出一个‘谪’字。被谪遭贬,降职远调,是滕子京的不幸。作为老朋友,范仲淹理当避讳不提才是,何况这篇《岳阳楼记》将存之名楼,传于后人,这不是存心刺伤老友吗?”这番话,引出了“谪”字该不该提的热烈讨论,迫使学生从文章内容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反驳教师的依据,最后统一本文恰恰是如何围绕对待谪贬这一点展开的,故而“谪”字不能不提,没有这个“谪"字,就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先忧后乐”的崇高与豁达。范仲淹不是刺伤老友,而是赞赏他的业绩,慰勉他进入新境界。

衔接过渡中“投石激浪”,是为了促使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获取新知识。

三、比较式

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内容、词语放在一起比较,使教学过程的内涵更充实,更丰富,也是衔接过渡的任务。

小学语文《凡卡》一课中,有一句描写乡村夜景的话:“天空中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的星星……”为了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与小主人公心情的密切关系,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如果我们把‘撒满’换成‘布满’好不好呢?”通过多方的比较体味,学生清楚了“布满”在这里有受人摆布控制的意味,而“撒满”则蕴含着随意与自由、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乡村生活的心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论雷锋塔的倒掉》一课,老师说:“文章最后,‘活该’二字单独成段,读来痛快淋漓。可为什么作者不像别人一样,顺着那股痛快的劲儿,打一个重重的感叹号,而是用了一个没有狂热色彩的句号呢?透过这个圆圆的句号,作者想传达给我们些什么呢?”这个句号和感叹号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训练,联想到鲁迅的个性特征,杂文风格及本文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