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30 21:1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上日出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在写作方面往往感到困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同时在阅读时教师进行合理的写作训练,即进行读写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写作能够有话可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一、读写结合的关系
读写之间的关系,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读是学习过程,写是表达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吸收、一个是释放的过程。但是这些理解都太片面、表层化,只是一种单线联系的认识。
1.读写是一种内化和外显的关系
学生在有目的的阅读时,理解言语,内化言语,把阅读的好语段、好词语记入大脑。学生在写文章时,思考大脑中所学的知识,外显表露出来。好质量的外显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好的语文思维技能,只有读好才可以写好。
2.读与写类似于学与用、学与习的过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就证明了学与习的关系,顾名思义,学就是获取知识,习是温习、复习的意思。写也好比是习,它是对所读文章的运用和巩固。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不仅仅指的是读书本知识,也是读生活阅历,开阔视野,培养良好情感。只有读取这么多好的生活经历,才能运用好的语言技巧写出好的文章。
3.读写之间具有兼容包含的关系
阅读不仅仅是吸收,写作也不仅仅是吸收。写是表述生活感受、梳理个人思想的有效途径,实际上也是重新读自己的经历。读就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积累材料、案例,也是为了用更恰当的语言记录一些生活事情。
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时,要重视前期的语言、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的积累,发现它们的价值。这样才会在作文中用更优美的语言表述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怎样运用读写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给学生阅读留下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不但要要求学生熟读课本,而且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资料,通过勤读多诵,积淀语言。小学是记忆的黄金阶段,很多成年人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在小学背诵过的古诗文,长大后仍能清晰记得。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为学生的泛读准备好素材,同时也要督促学生努力阅读,尽量能够熟读成诵。语言功夫足了,写作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由读到写,自然贯通。有了语言的积累,学生才能够顺理成章地写作。在文章阅读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心得,或是模仿作者的内容进行写作。如在课堂前三到五分钟,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口头的训练促进书面的表达,如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课外看的文章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学生也可以讲述自己积累的成语故事、格言警句等,题材多样,再让其他同学说说自己听文章后的心得感悟。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逐渐流利地表达出来,由阅读到写作,水到渠成。
三、从学生角度出发运用读写结合
1.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进行读写结合
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内外阅读训练,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写作提供思路及语言、事例等素材。读写结合训练从单纯的组织语言文字内容转移到语言的思维训练上,以思维训练提升表达能力。例如,小学三年级的《海上日出》一文,将日出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语句的鉴赏,通过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对文章一次次精读品味中,也学会了文章写作的逻辑,如时间、空间等逻辑顺序,还是以《海上日出》一文为例,巴金描述日出景象就是按照时间的逻辑顺序进行描述的,分别描写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壮美景象,学生在品读文章时,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文章描写的逻辑性,在自己写作时才不会出现语言前后混乱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提高。
2.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角度出发进行读写结合
语文阅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文学作品的体会都是基于读者自身的理解、经历、观点感悟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要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亲自理解体会而不是教师强加的意愿,从而更好地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体会,这样在自己的写作中才能有所帮助。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写作培养方式之一,通过督促学生勤读多诵,积累语言,从而使阅读到写作自然贯通。小学语文进行读写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体现教学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黄瑞夷,江平.创境生情,读写结合:小学读写结合习作指导课课堂实录及评点[J].语文建设,2004(01).
篇2
下图为①②③三地夏至日一天内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杆的长度均为1m。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②①D.③①②
2.某房地产开发商在①地某城市开发了别墅式海滨景观房,并宣传四季都可观看海上日出(假设天气晴朗),开盘后房屋便销售一空。住户入住后,便出现把开发商告上法庭的现象。读该小区房屋分布示意图,判断其原因最可能是()
A.夏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B.冬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C.全年,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日出
D.楼间距太小,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读某日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回答3~4题。
3.对图示各地风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北京吹干冷的西北风
B.郑州吹暖湿的东南风
C.武汉风力大于福州
D.北京和平壤的风向相似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日期()
A.平壤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B.东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福州晴朗,气温较高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小于淮南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供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供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5~6题。
可更新水资源
(109m3/年)内部水足迹
(109m3/年)外部水足迹
(109m3/年)1.72.26.45.根据表格资料可知Y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地壳运动使洞庭湖区域发生断裂,盆地扩大,湘、资、沅、澧四水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公元450~524年,荆江太平、调弦(1958年已封堵)两口溃决,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湖泊扩大到250公里。唐宋时期,随着荆江北岸云梦泽的消亡,形成了浩渺的400公里洞庭。1852年起,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约占荆江45%的泥沙经由以上四口排入洞庭湖,湖盆开始逐渐萎缩。据此回答7~8题。
7.有关洞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洞庭湖区的形成主要是受外力作用
B.“四口”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
D.洞庭湖对“四水”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8.有关洞庭湖年输沙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年输沙量(108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四水”来沙0.24118.0入湖总沙量1.335100出湖总沙量0.35126.3湖内沉积量0.98473.7A.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南部山区
B.年内入湖泥沙量与出湖泥沙量平衡
C.洞庭湖泥沙沉积时间主要是冬季
D.三峡工程可以减缓洞庭湖泥沙淤积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9~10题。
9.甲图中景观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10.乙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及出露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张裂后经沉积
据统计,至2010年7月,河南省总人口达到1亿,成为全国首个人口过亿的省份。据预测,2015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8.1%,2020年将为34.1%,同时,青少年人口比重严重缩小。实施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变还是不变?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河南和上海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南的人口数量过大,环境和资源压力大
B.河南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上海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
D.上海仍是年轻型人口结构
12.如果你认为现在中国还不适合实行二胎政策,下面能成为你的理由的是()
①中国人口基数大②人均资源不足③二胎政策只能稍微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④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依次是()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14.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有利于()
A.使每一寸土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B.加强各功能区的分工与联系
C.分散城市职能,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
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生态城市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A.耕地被占用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16.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根据等高线判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是()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东北流向西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
18.图示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个选线方案(如上图)。铁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比例,完成19~20题。
矿产种类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
百分比(%)能源矿产(主要是煤)92.17金属矿产3.95非金属矿产3.88合计10019.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20.关于山西省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下图所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该断层每年以大约5厘米的速度滑动。读图回答21~22题。
21.预计旧金山与洛杉矶相遇还需经历的时间为()
A.10万年
B.50万年
C.1000万年
D.5000万年
22.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下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三角洲及其周边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4分)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和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两聚落,并分析原因。(4分)
24.(8分)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基本情况(2007年)。
(1)据材料二可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城市群相比,经济密度(单位面积GDP)较大的是,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是。(2分)
(2)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的是环节,产业产值比重上升最快的是环节。(2分)
(3)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措施。(4分)
25.(1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其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2)说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能源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资源、交通、市场四个方面分析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条件。(6分)
26.(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6分)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地理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27.(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2011年冬季,新疆呈现降水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雪、冻害等,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2010年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降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降雪的原因。(4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考虑,分析积雪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28.(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第二季度,浙江省政协组织一调研组就食品药品安全专程赴杭州、台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查数据显示:20%的农用地不适合种植绿色农作物。杭州城郊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且主要是人为污染,直接威胁百姓生命健康。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杭州城郊部分农产品重金属和砷超标情况统计图。
(1)结合材料二,说出铬和铅两种重金属主要污染的农作物品种。(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治农田污染的主要措施。(4分)
29.(10分)【旅游地理】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天山山脉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湿地植被面积有1300多公顷,水域面积有330多公顷。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3000多个。芦苇成帐,水道纵横,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湖面上碧波荡漾,岛屿点点……能见白鹭亮翅,成双成对的鸬鹚觅食,偶有惊吓,水中的鸟群顿时群起腾飞,齐鸣空中。千泉湖北岸,有67公顷以上保护完好的平原原始次生林,桦树、灌柳、沙枣、红柳等林木生机勃勃。
(1)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建设千泉湖景区。(6分)
(2)千泉湖可规划建设哪些项目?(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根据图示及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可知:①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靠近北回归线,②地位于北回归线上,③地位于南半球21°34′S。据此排列出三地的顺序。
2.A结合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别墅式海滨景观房位于海湾北偏西方向,夏季时日出东北,大部分住户不能看到海上日出。
3.C根据图示准静止锋的位置、高压中心的位置及气压场的分布状况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初夏时节。因武汉附近等压线稠密,故其风力比福州大。
4.C根据图中各点所在气压场的位置可以确定,平壤受低气压控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东京处于高压中心附近,可能为晴朗天气;福州受高压脊控制,晴朗少雨,所以选项C正确;北京在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且日温差大于淮南。
5.C根据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表格资料可知,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这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6.A为减少内部水足迹,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减少本国的水资源利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水资源。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不合适,因为该国的水资源总量少。
7.C根据材料可知,洞庭湖区的形成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即地壳断裂下陷。“四口”的水位比洞庭湖高,所以一年内流向都是由长江到洞庭湖,没有变化;洞庭湖对“四水”没有调节作用,而对长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即长江水从“四口”入湖,湖水又从城陵矶入长江,这说明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
8.D根据材料,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而“四水”来沙相对较少;年内入湖泥沙量大于出湖泥沙量,导致洞庭湖泥沙淤积;三峡工程可以减少注入洞庭湖的泥沙量,所以其可以减缓洞庭湖泥沙的淤积。
9.B甲图中悬崖直立,是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10.A乙图中岩层波状起伏明显,且有沟谷发育,是岩层先受挤压后被侵蚀的结果。
11.A河南总人口达到1亿,人口数量过大,会加大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应鼓励生育。
12.A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行二胎政策可以缓解该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并且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现在还不适合全面实行二胎政策。
13.A依据图中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可知,①所占比例最大,应为住宅区;②所占比例减小幅度明显,应是工业区;③变化不明显,④有所增加,应分别是行政区和商业区。
14.B城市合理规划可以加强各功能区的分工与联系,避免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
15.D图中①区是东北商品粮基地,③区是长江中下游两湖商品粮基地。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占用耕地面积,农业结构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劳动力价格上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对粮食生产有积极作用,所以选D。
16.A图中②区为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现象突出,水资源不足,所以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既体现了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17.A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及20米等高线在图的右上角与河流相交,并结合该图的指向标,可以确定河流大体自西北流向东南。
18.C图中铁路在丁段穿越了多条等高线,坡度较大,不合理;该铁路在丙处从聚落中部穿过,影响了聚落的内部交通且会带来污染,不合理;该铁路在乙段的弯曲度没有必要这么大,也不合理。即该方案中有3处明显不合理。
19.D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92.17%,故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20.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的生产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C结合比例尺可以看出,旧金山与洛杉矶大约相隔500km。根据断层移动速度为每年大约5cm可知,二者相遇需1000万年。
22.B对运动物体的监测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
23.(1)形成过程: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泥沙被流水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沼泽地,由于该沼泽地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4分)
(2)甲地沙漠受到沿岸寒流影响;乙地沙漠则因为处于内陆,受周边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4分)
(3)丁聚落比丙聚落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原因: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且有交通线路经过;丙聚落处于沙漠地区,水源不足。(4分)
24.(1)珠三角长三角(2分)
(2)封装制造(2分)
(3)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并提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答出其中两项得4分)
25.(1)问题:水土流失。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疏;③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自然与人为原因各2分,本题共6分)
(2)分布特点:上游水能、铜矿和煤炭资源丰富;中游主要是煤炭资源、铝土矿和水能;下游主要是石油。开发条件:①位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②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③资源。煤炭储量大,埋藏浅,煤层厚,地质条件优越,并且有多种矿产,综合开发效益大,但水资源短缺。④交通。交通四通八达,但运力不能满足需要。(说出开发条件中的三项即可得3分,本题共6分)
26.(1)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重庆最冷月(或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武汉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原因: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重庆。(4分)
(2)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调入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调入区、调出区任选其一,本题共6分)
(3)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4分)
27.【自然灾害与防治】
(1)特点:主要分布在山区。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特点、原因各2分,共4分)
(2)大量融水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融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6分)
28.【环境保护】
(1)铬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稻米,其次是油菜籽;铅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蔬菜,其次是果品。(最重要2分,次要1分,本题共6分)
(2)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管理,依法治理。(4分)
29.【旅游地理】
篇3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 研读
一、问题的提出
在21世纪,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我国现代社会急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展。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弘扬人们主体性。小学阅读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但其根源在于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师道尊严”远没有在主流文化中退位。教学中由教师统治着课堂,统治着学生;教学中由教师主观指令,想方设法让学生按计划好的步骤走。课堂里往往是充满了无聊的情节分、繁琐的提问和僵化的章法讲解。小学阅读教学中甚至出现了“要考什么,就教什么;你不想学,我就逼你学;你不会学,我就按模式教你学”的情况,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种情况长期下去,无疑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新大纲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独立思考就是创新,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一)研究性学习释义
什么是研究性的学习?学术界对此有不少界定。有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学习方式,有的观点认为是参与学习过程,有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学习活动。我更认同的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是: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集体的环境中进行的,有别于个人自发的、个体的研究活动。而教师则主要担当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二)理念的提出
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由老师唱主角戏,学生随声附和式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更勤于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或教师灌输的结论,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应营造一种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能自由阅读、自由设疑、自由交流中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和发展,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提供开放的空间,发展和开放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把学生置于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他们的阅读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是网上的阅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3)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课堂成为教与学相互推进的阵地。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学生不再是一味地聆听教师的解说,而是带着自己的知识、能力、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实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
三 研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以落实阅读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 研究性阅读实施的原则
(1)实施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体验是些啥获取信息、自我完善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实践的机会,每一次阅读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从而获得阅读的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2)指导性原则
学生的知识以及经验的不足,让学生读但不能让学生盲读。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的盲目性阅读,无从下手。教师要在阅读前给予一定的指导。
(3)激励性原则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但小学生的兴趣往往没有持久性,耐力性弱。这些特点往往会让学生半途而废。教师在阅读中要多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让学生重体验,轻结果,学生只要参与了阅读的过程就值得肯定。
(二) 研究性阅读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让主体有认同感、成就感的一种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渠道。研究性阅读中进行合作学习,很重要的是适时,充分地组织小组活动。
(1) 个体阅读为基础
在阅读的过程中,强调个体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与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中人人都要大胆发言,,人人都有有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的习惯,坚决杜绝学生只听不说,或人云亦云的情况发生。
(2)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研究是阅读研究性学习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一组。可教师分组,也可自由组合,让学生们在阅读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采取小组讨论,集体比较筛选,筛选后推荐一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余同学补充修正。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采用正反方辩论。从而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全班集体讨论
全班同学围绕一个阅读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活动,取得结论,形成观点。在通过全班集体讨论。
(三) 研究性阅读的教学动态过程
(1) 创设民主和谐的研读氛围
民主和谐的研读氛围是进行阅读的基础,教师要具有民主化的教学观念,树立“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的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前的、开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学中要重视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2) 确立研读的专题
研究性阅读的实施,关键是要选准研读点以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探索。
①以课堂题目为研读点
“题”的本意是额头,而“目”的本意是眼睛,把文章的题目比作为人的额头和眼睛,道出了题目对课文的重要意义。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读题后,教师问:读题后,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读懂课文的问题吗?学生读题后提出这样的问题:a、将相在和之前有什么矛盾?b、为什么将相会有这些矛盾?c、将相为什么要“和”?e、将相的“和”体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什么品质?教师就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研读全文。
②以课文重点词句为研读点
课文的重点词句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围绕中心词句开展研究性学习,必定能突破主旨,击中要害。如: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中的重点句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变化是有的,但是美的并没有改变”。组织读书活动时,可将这两句作为研读点,分组研读,学生通过深入研究,领略其中的人格魅力。
③以课后习题为研读点
教材编者所设计的课后习题,既是教材的重点所在,又集中体现了训练重点和编辑意图,由此带出的研究课题,常有较高的效能。如:《晏子使楚》的课后习题是“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对付的?把晏子说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从中年级开始让学生研读课后习题,把握学习目标,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阅读能力。
④以课文插图为研读点
语文教材一般由三大系统组成,即: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习题系统。图像系统是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课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原本抽象的文字符号和形象的生活图景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因此,从课文插图去推出研究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坐井观天》课文中配有两幅插图,根据插图提问、想象、说话、表演,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阅读的兴趣。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⑤以课文的作者为研读点
教材有许多名家名篇和写名人故事的文章,以作者为切入口,让学生进行专题研读。如:《鸟的天堂》、《海上日出》,在学习《海上日出》时可以联系《鸟的天堂》,让学生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特色,课外还可以让学生研读巴金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这位现代文学作家。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刚实施时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应注意一些问题。
(一)“研究”与“接受”结合起来。
(二)追求多样性的答案,主要注重参与的过程,不必追求一定要有多大的结果。
(三)因材施教,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
四、结论
研究性学习是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这种学习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自主地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实现了学生对基本的科学方法的体验,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注意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将研究性阅读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使之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有机部分。
参考文献:
《语文创新教育研究》 刘永康 四川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阅读训练》 周鹏 武汉大学出版社
《研究性学习》 余清臣 教育科学出版社
《阅读教育学》 王松泉 辽宁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潘菽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4
一、 创设情境,激活形象思维。
小学生形象思维,随意注意为主要形式。教师应应该针对这种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如阅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所描绘的湖南张家界离我们比较远,加上文章的篇幅长,让学生自学,是无法感受张家界地貌奇特、风景迷人的。因此,教学前,我走商店,托朋友费尽心思找来了"张家界风光"的CD 片。(农村学校没有电脑室,没有多媒体教室)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VCD,以导游的角色带着学生随影像欣赏张家界风光;再让学生说说"喜欢张家界风景中的哪个景点?"第三环节才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课文。学生很快的顺利得完成了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第四个环节是学生赏读,把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的阅读。在引导赏析图文之后,我又把发VCD像电影"蒙太奇"方式放映,请同学以导游身份向全班同学讲解"金鞭岩、金鞭溪"两处景点,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选一个喜欢的景点画一画,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新奇、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语言,陶冶情感,培养了形象思维。
二、 自主学习,启迪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各人独特的见解,力求创新。"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的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建筑。"(第斯多惠语)而"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自动地进行学习。"我想:新课堂的基本理念中指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启迪求异思维的最好方法。
如〈挑山工》一文借事喻理,有不少看似平常的语句,却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本文教学重、难点就是帮助学生从朴实的语言中感悟生活哲理并从中感受精神的内涵的力量。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急于求成,把教学参考书上的道理拱手相送;会滋生了学生学习的懒性,造成思维定势,不利于思维灵活发展。教师应该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悟一悟,再议一议。交流时,学生各抒已见。有的从挑山工所走的路线谈了自己学习的方法,有的从挑山工登山的姿势谈了坐姿对写字的影响;有的从挑山工朴实的话语中悟出做事的道理;有的从挑山工身上汲取了前进的动力,懂得如何做人……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小组的的讨论,在愉悦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 及时疏导、诱发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的惊讶开始。"苏霍姆林斯也曾说:"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想:课堂如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但小学生毕竟阅历有限,时常会有些迷惑不解。此时教师要是视若无睹,且美其名曰"自主探索",学生定会陷入迷惘,乃至失去信心。因此,教师需及时疏导,拨亮思维的"灯芯",让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恍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把学生的思维顺势推向亢奋,唤起了学生对学习更大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在质疑问难环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手脚有些麻木了。"句话中的"突然"用错了,因为前文提到"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又不是此时突然起风了。我先鼓励肯定该生聪明,会动脑筋。(说真的,当时我真没想到一个农村五年级的孩子能提这样问题)继而想请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但冷场了。我便组织小组讨论,提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来考虑,叽叽喳喳的五分钟探讨交流时间过去了,学生仍面露难色。此时,我点拨:"我"在看什么?看是怎么样?(专注、细致)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手脚才会麻木?(站得久)这样,学生很快地领会到伯父救护车夫时那热情细致和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使"我"忘了寒冷。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体味语言文字中感受了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提高了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参与评价、培养思维品质。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问题探索者,也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新一轮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摒弃过去那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只是老师对学生终结性的评价,注重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和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学习《海上日出》一文,学生自由品读。"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是红得可爱。"学生有几种不同读法:有的把"负、纵、升、冲破、跳读得重些,说是能展现太阳上升的动态美;有的把"慢慢儿"读轻读慢,"一纵――一纵"读开读短促"最后"读慢拖长,以突上升的缓慢、吃力;有的把"使劲儿,终于、冲破"读重音,以赞美光明的势不可挡……这时,教师建议小组里每个同学自己试读试评,看看谁的方法好,结果学生认为几种读法都可以。
当小老师是学生最兴奋的事,利用这一特点,每次课堂听写,我都请同学上台自己念自己喜欢的词语给同学听写,并由他批改后督促同学纠正。当然其他的练习作业、考查形式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设计、主持。
总之,让同学积极参与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的评价,既能自我教育,又发展了思维品质。
五、 拓展延伸,提高思维素质。
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把课堂内外,学科之间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主地学习,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阅读去体验,从而提高思维素质。
新教材的编写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有选择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面的""选做题,"读读背背"的内容要求全班学生当场练习比赛谁记得快,背得好;再推荐《故乡》让学生课外去读一读,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