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20:2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回到原点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是“回到原点”。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原点”指的是什么。
在词典里,“原点”指的是出发点、根本点。
数学也有“原点”这个概念,指的是数轴上正负数的分界点,读作“0”。如果用X轴、y轴和z轴建立一个三维立体的坐标系,那么,“原点”就是三条数轴的交汇点,在坐标系的正中央,也读作“0”。
电脑也有“还原”一说,就是通过“格式化”,将系统里错误的、多余的东西去掉,使系统恢复到初装的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得出了“原点”的三大要义:一、事物的出发点、根本点,二、是非、正反的分界点,三、清除了错误、累赘的东西,恢复到初始的状态。
我进一步想:“回到原点”又指什么呢?
显而易见,“回到原点”是指回到事物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指认清是非、正反的界限,是指纠错拔冗,还原为初始时的纯正、本真状态。
也许有人会问,经你这么一解释,“回到原点”岂不等于回复过去,停滞不前了吗?
非也。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来,三维立体的坐标系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空不断地运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直至永恒,这就构成了“四维空间”。毫无疑问,处在坐标系中央的“原点”也随着这个“四维空间”运动。
有人会问,你说原点的位置在不断变动,“回到原点”不就等于找不着北了吗?
不必担心,因为我们有“跟踪器”,能不断寻觅到“原点”的确切位置。这个“跟踪器”就是“肯定否定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点”,都会周期性地在更高阶段、更高层次上回到“原点”,这就是“肯定否定”规律。
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出现质的飞跃,由此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以上就是我从词汇、数学、物理和哲学四个层面对“回到原点”的含义和原理所作的理解和解释。
篇2
放下一切世俗,(包括成绩、因为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我的学业了)让心情回到原点。
三天之内2次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很怕。第一次晕倒好像是在走廊吧,之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了,大概是打了镇定剂的缘故吧,我很努力的想要睁开眼睛,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怕我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我很天真吧。点滴打完已经00:45分了。我从急救病房转到观察室,爸爸买了很多东西给我吃,可是我什么都吃不下,我根本连嘴巴都张不开。第二天我执意要出院,医生没办法,只好让爸爸签下责任书,让我去学校。跌跌撞撞进了教师,我貌似听见徐长浩在夸我诶,可是那一刻,我怎么也笑不出来。之后我觉得身体还好,我知道我对同学是有一点伪装,我必须装的很开心,这样我才可以继续待在7班,继续和他们在一起。我真的恨恨恨很很很很想和他们在一起。7班一直在上演一部叫做幸福的电影,而我就是那场电影的观众。就算是观众也好,我愿意当。至少那样我还可以看到幸福。离开你们我就真的连幸福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没想到才平静的过了一天,我就又被送去抢救。这一次是急救转抢救,又是镇定剂,我只记得身上插满了恨恨恨恨多的管子,呼吸机、氧气罩、心电图……那一刻,真的感觉离死亡好近。后来听爸爸说,王老师一直陪着我,而且我一直在说7班、一直说7班每一个人的好,说我离不开7班。不可思议,我竟然那么那么的依赖7班,我居然那么那么的暧7班的每一个人。
原来我是真的那么的在乎同学对我的看法,以至于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我现在真的好想7班、好想去学校和你们一起上课。
爸爸问我恨不恨金梦佳、我无语。她毁了我的一生,我的未来已经没有高中、没有大学了。我这样子,已经没有办法参加高考了。我那么那么的相信她、我那么那么努力的维护我们之间的友谊。可是她却一直在骗我。我没想到我最暧的人伤我伤的那么深。我这样,她居然没有一点点内疚。我不知道该恨她还是不该恨她,我的一生就这样子被毁了。她跟我道歉、说要我原谅她。我觉得她很可笑,那我的未来呢、那我的家呢?要怎么办?道歉就可以弥补你犯下的错吗?火灾、2次车祸、中风……现在我又这样。我们这个家已经再也承受不住任何打击了。我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可是我却再也没有办法高考了,你有考虑过他们吗?妈妈说会去告你、我说不用,告你又能挽回什么,这只会让我更痛苦。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为什么……现在你应该满足了吧。
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初二:郑佳梅
篇3
在此,我们结合2011年高考零分作文实例,看看这些作文能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吧。
[例1]四川零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我想找媳妇》(片段)
汽车渴望公路,花草渴望雨露,灵魂渴望超度,心灵渴望归宿,而我则迫切渴望着有个媳妇。
众里寻她千百度,踏平脚下路,蓦然回首细环顾,大婶大娘无数。
都说男儿有泪不扑簌,但那绝对是未到伤心处。
有谁知道泪水已经多少次模糊了我心灵的窗户?
况且咱都是沧海一粟,凭啥我就不能在爱情的海岸登陆?只能一口一口地吃着干醋?
人生本来就短促,我又怎能就这样默默地虚度?
为了尽快给自己找一个归宿,我决心不择手段的全力以赴。
错误,错误。这种想法最终成了我难逃的劫数。
没想到我一时的慌不择路,竞上演了那样惨绝人寰的一幕。
[例2]山东零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片段)
倚门站立着几位年轻的姑娘,身着复古的服饰,仅以一片红花布遮住前胸,
让我想起远古人民的伟大。她们脸上挂着诚挚的笑容,洋溢着扑面而来的热情,召唤鼓舞着沿街的革命同志,不管是满身酒气的大款,满脸疲惫的民工,还是稚气未脱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毫无偏见,在这个孤寂的夜晚去温暖他们那冰冷空荡的内心,敬业的精神让我不禁肃然起敬。看着看着,我的眼里闪出了泪花,脑海中想起了貂蝉,李师师,秦淮八艳;想起了舒淇,李丽珍,杨思敏;想起了刚刚离我们而去的人民艺术家饭岛爱,以及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武藤兰同志,尽管她们分工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样日日夜夜挥汗如雨地工作,在灵与肉的碰撞中,在吆喝中体验着劳动的光荣和……
夜色渐沉,洗头房的灯逐渐暗了下去,我知道探讨切磋会正在召开。想到这里,我陡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默默祝福他们保重身体。
[零分启示]谁说考生孤陋寡闻!这两篇零分作文的作者可谓见多识广,才华横溢。只可惜,本事没用到正处,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例文1通篇押韵,颇有文采;例文2材料翔实,语言诙谐。由此可见二位考生的写作功底都很不错,但文章立意低俗,甚至消极颓废,极不健康,凸显出不可遮掩的病态,如此行文,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请考生谨记: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低俗的文章犹如一个灵魂肮脏的人,充其量不过算是行尸走肉,令人唾弃!
[例3]福建省零分作文:《袁隆平的梦》(片段)
今天看到是个半材料作文,我狂晕了一阵。那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老师曾说过省略号有三种意思,哎,捉磨一下。真是的老师,考试规定我们写的字数,又没限定你的字数,你又不是赵本山为傻么此处省略n个字,为什么不完整写下来,看,飞机,飞啊飞,乍整的?这让我在这想啊想啊都不知您到底是省略了多少个字。13吗?……
命题老师,您把袁爷爷大白天晒太阳做梦当材料,可苦了我们这些没有在田间地头种过田的城市孩子。哎,说真的,我没见过水稻,更没见过像花生的水稻,高粱酒有喝过没见过高粱,还有那穗子像扫把没见过。但是,对田地我很热爱的,我是一个很勤劳的好孩子,常常大半夜种地收菜,我的“开心农场”、“qq农场”呵呵,每天晚上给农作物浇浇水、杀杀虫、除除草,我的品种可多了,还养了很多畜牲,我的菜老是被偷可是我还是一直种啊种啊种啊,……老师你看像我这种有“qq农场”种菜基础的学生志愿可以填农大吗。第二志愿,哈哈。我想,都写到这,字数还是不够的,再呗一点咯。
琢磨啊琢磨,我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我最想说的是感谢你,数一数,现在字数应达到了吧。还有口令这个那个嗯啊嗯啊,我是(此处略去XX字)老师的学生,您给个及格吧!
[零分启示]这篇作文洋洋洒洒,作文格子可能都被填满了。然而再看看内容,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委屈泪!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黄毛小儿,他全然不顾材料意旨和命题意图,天上地下,信口雌黄,滥竽充数,口无遮拦,真乃“童言无忌”啊!
[例4]广东零分作文:《回到原点》(片段)
神马是“原点”?听老子说“道”还不如听“老子”说道:诗云――
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瘦肉精。
地沟油,敌敌畏,无根豆芽,孔雀绿。
毒黄瓜,塑化剂,齐齐抢购工业盐。
毛发酱油,三聚氰胺,墨汁薯粉嗨翻天。
大头娃娃何须怕?神州遍地化学家。
日本核漏何须怕?百毒不侵是中华!
看吧,改卷官,你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腰不酸腿不疼了吧,尿尿也大力些吧!你回不去原点了,锋芝恋也回不到原点了,药家鑫也回不到原点了,貌似房价物价也回不到原点了。
我知道我写了改卷爷你不喜欢看的东西,此时此刻我也明白自己回不去拿到卷子时的原点。但希望您打个零分给我吧,这样一来拙文就可以和它的姊妹篇《与你为邻》团聚咧。
[零分启示]这篇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粗俗,肮脏,撒野。文中粗话脏话连篇,出口成“骂”:骂老师,骂学校,骂高考制度。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的某些中学生是否都吃了火药,脾气大得很,他们的修养都到哪里去了?除了无德,这些人还裸地暴露出恬不知耻。这样的文章有谁欣赏?这样的“人才”谁敢重用?如此叛经离道,大伤风雅之作,被打入另册,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
[例5]山东零分作文《行走》:
“大哥,玩玩呗?!”
“多少钱?”“200。”
“便宜点呗?”
"150包夜,老规矩么!”
“行,走!”
[例6]安徽零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2h30’2h29’2h28’2h27’2h26’2h25’……lh30’lh29’lh28’lh27’……30’29’28’27’……3’2’ 1t
流逝完了,该交卷了
[例7]安徽零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眼睛一睁一闭,一场考试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嚎。
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分数就到手了。老师睁大双眼,就死不瞑目了,嚎。
[例8]上海零分作文《和大自然的悄悄话》
“……”
“……?”
“……”
“……!”
“……”’
“……”
[例9]四川零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
我期待作文满分……………………
[例10]广东零分作文《回到原点》
(0,0)―(0,1)―(1,1)―(1,0)―(0,0)
[例11]湖北零分作文《旧书》
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学,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例12]辽宁零分作文:《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
我为祖国喝茅台
[零分启示]以上几篇“作文”简直就是对自己前途极度的不负责任,对神圣高考的极大亵渎!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行为简直就是一种堕落,一种犯罪!十年寒窗谈何易?夙兴夜寐鬓毛衰。然而,在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竞如此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令人扼腕叹息!交上这样的“杰作”,不知这些考生是否想过,别人会怎么看你,父母双亲、亲戚朋友的心里是否在滴血!
[例13]广东零分作文《回到原点――个80后历经艰辛的职场打拼后的遭遇》(片段)
一心为了老婆孩子在职场奋力的打拼着,哎,一句话不小心,得罪了领导,一夜回到解放前,80后小白领回到原点,欲哭无泪啊。
还没有到800字的最低字数限,阅卷老师,我再想想啊。
广东高考10年5次改革,我都参加了,为什么,我这个倒霉孩子,为什么总是这么倒霉呢?坑爹的××××××,就是喜欢回到原点嘛。明明x科是行不通的,非要拿60多万考生做实验,现在改过来了,回到原点了,你们就安心了,做人要厚道啊!!
不好意思,写够了,呵呵。交卷吧。。
最后多点几次题,保险一点,回到原点好,回到原点好,回到原点就是好来就是好!!
祝福阅卷老师身体健康,顺利得到广东省优秀评卷员,顺利评上高级职称!!!
[零分启示]且不说这篇作文的立意如何,也不说这篇作文的文采怎样,单看它的内容,东拉西扯,胡拼乱凑是作者最大的能事。堂堂高中学子,堂堂七尺男儿,竟如此搜肠刮肚,黔驴技穷,实在令人汗颜啊!知识的匮乏隐含的是生活的空虚,精神的颓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生朋友们,还是平日里多多“充电”吧,只有这样才能“修成正果”!
[例14]江苏零分作文《拒绝平庸》(片段)
蝙蝠骑士很顺。1200了
――你还记得自己曾丢掉的那把跳刀么
蝙蝠真的很顺,在中路稳稳的压了夜魔一级多。6级的时候,夜晚还没来,自己已经有了鞋,瓶,大魔棒3件套,身上甚至还有了圆盾和一个护腕。第一次GANK,他戏谑的面对着敌人的惊慌失措,华丽的拿下了double kill。
夜魔在另一路的追杀被蝙蝠的及时tp所惊扰,在高出自己两级的蝙蝠面前,夜魔放弃了越塔的想法,只得悻悻而归。虽然小黑看上去已经不能承受下一个v了。
哦?1200了,不知不觉,蝙蝠发现自已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经济。“也许我可以买一个活力之球,这样对面绝对杀不死我,蝙蝠思量着,“或许……可以考虑忍一会,也许跳刀……”也许,没有人能像蝙蝠一样对跳刀充满着渴望,那一刀在手,冲杀战场,一跳一拉定天下的霸气,纠结于蝙蝠的心中。哪个蝙蝠不向往一把跳刀呢,就像哪个男孩子不向往流浪的情怀?
[零分启示]这篇作文真的称得上是一部“天书”!渎来读去,像给人泼了一头的雾水,不知是从哪个电脑游戏中来的创意!但这样的“高手”只能落得个曲高和寡的下场了。无论是高…流水还是下里巴人,明白、晓畅是起码的为文之道。如果癖好隐晦、玄秘,甚或故作深沉,痴人诳语,到头来只能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
以上所举数例,虽然只是今年高考零分作文的冰山一角,但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教训也是惨痛的。高考作文的份量尽人皆知,为什么零分作文频频出现?而且有些作文文笔顺畅而且有理有据,可见考生并不缺乏文采,可是为什么难逃零分的厄运?透过这些零分作文背后,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一下原因所在。
一、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现,作文教学难辞其咎
作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怎样做人,怎样作文。这两方面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作文,对怎样做人却强调不够,以致于文章立意不高,甚至粗俗低下。我们应该看到作文教学是育人的一块重要园地,失之实在可惜。作文教学应该在培养作文情趣中育人,在积累作文素材中育人,在作文评语中育人,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中育人。文以载道,培养学生是非观、荣辱观、价值观是教学的根本。
二、高考零分作文,是考生态度酿成的苦果
很多零分作文是考生态度使然。考生中有的明知自己难跃龙门,就干脆破罐子破摔,做个“白卷英雄”;有的觉得反正也考不好,就只有糊弄一下老师,或借机卖弄一点小聪明,以获得心理上的;有的敌视高考甚至仇视社会,趁机大发牢骚,甚至肆意谩骂,发泄私愤。于是,他们就无厘头地乱写一通。端正态度,笑对人生,肩负起历史责任,这是每个考生必须牢记的规则。
三、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现,是由于考生偏离主题“瞎折腾”
只要认真阅读那些高考零分作文,就不难发现,这些零分作文,大多都是没能理解作文材料的中心思想,曲解文意,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人生难免不如意,但考生决不可把个人的失意、挫折或痛苦带进作文中,使之浸染上强烈的个人感彩。牢骚满腹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让阳光照亮心田,心理健康才能主题健康。
四、高考零分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是考生盲目追捧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88-01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教师一直要求学生多阅读,特别是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但是高中学生课业重、时间紧,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所以,在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来构思高考作文。
一、教材中人物及其事迹的应用
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都可以当做高考作文素材。语文教材里所选的文章都是文学的精华,因此在构思高考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引申和挖掘这些文章中的精华。
在高中课文中出现很多人物,如司马迁、陶渊明、鲁迅、史铁生等,他们都是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高度是我们所敬仰的,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我们要学生掌握他们的生平事迹,概括他们的人生思想,然后把他们的人生事迹和思想融入到我们的高考作文当中。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期待成长》,我们可以引用勾践期待成长为一代帝王而卧薪尝胆的努力,可以引用鲁迅期待国家成长而产生的“彷徨”“呐喊”进入作文。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回到原点》,可以引用司马迁、陶渊明、鲁迅、史铁生等人都是为了回到人生“真、善、美”的原点而孜孜不倦地奋斗。2011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拒绝平庸》,平时授课时,就可以告知学生,几乎所有的历史名人都是拒绝平庸的典范。历史名人对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材料亦可用于2011年高考重庆卷作文《情有独钟》。在平时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作者和文中出现的名人事迹进行归纳总结,关注名家对名人的评价。
二、教材中诗歌的运用
在教材中出现的诗歌,是语言思想的精髓。恰如其分地把它们运用到作文当中可以有妙笔生花的效果。诗歌在作文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所谓直接引用就是将诗歌直接引用到作文当中。例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取舍》话题,就可以直接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一世,舍,要“舍”得干净、洒脱,决不拖泥带水。所谓间接引用就是将诗歌间接灵活地引用到作文当中。例如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全文以《琵琶行》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同时将考生的成长过程有机地结合于其中,文章散得开,收得拢,是诗歌间接引用的典范。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要尽量背诵课文诗歌名篇名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教材中现代文的应用
教材中现代文篇目众多,特别是散文具有优美的语句、严谨的逻辑、深邃的哲理、闪光的思想。这些现代文,不管是文章的结构还是内容都是高考作文良好的素材。例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谈谈你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可以直接引用《米洛斯的维纳斯》:“残缺也有美,残缺也是美,维纳斯正是缺少了双臂,才显得如此秀丽迷人。不要为自己的某些缺陷难过,也许你的缺陷,会促使你奋进,促使你成功。”还可引用《项链》的材料,例如:“我们常常嘲笑和指责路瓦栽夫人贪慕虚荣,为了一夜风光而吃了十年的苦,但是,路瓦栽夫人有的优点我们不一定具备,你看,她知道事情不可能挽回时,毅然勇敢面对困难,辛苦十年还清债务,我们中的一些人,还不一定做得到呢,这难道不值得肯定和赞扬吗?”
四、教材中典故及注释的应用
学生学习课文时容易忽视课文中的典故和注释,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这两者都可以拿来作为作文的素材。例如《滕王阁序》的典故和注释就是极好的作文素材。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其已九十高龄,不能再为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此典故可用于2011年高考安徽卷作文《时间在流逝》,亦可用于江苏卷《拒绝平庸》。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个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因此,告诉学生,在运用典故时一定要熟悉教材典故的来龙去脉及其本质,找出与作文的切入点,达到综合灵活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篇5
古人有文无定“法”之说,但并不等于说文无“法”。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应该有一套独特的写作之“法”,是有“法”可循的。其实,高考作文不管用哪种命题题型,都只不过是题型变化而已,最终的写作能力考查和选拔目标都是不变的。所以,探讨命题规律,总结写作窍门,这些都是作为备考的我们必须要做的。我比较赞同徐飙老师的《我的非教育写作观》一文提出的观点,即我们可以把写作分为教育写作和非教育写作,那么学生的高考作文写作就属于教育写作。起码来说,学生的写作大多都是为应考而作,这也是千百年来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原始、最有效的手段。
按照多年的备考经验,我将高考作文写作的内容划分为三个大类别。
[作者简介] 张宇,教育部“十二五”课题组高考作文研究专家,河南省高考语文评卷组专家组成员,中学名师,中国语文教育协会会员,市模范班主任,从事高考语文教学与研究16年。其高考作文课题――“高考写作热点问题教学策略研究”获教育部课题组表彰,参与教育部课题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编写高考语文书籍8部。
1 和乃万事万物之本
和,有相安、谐调以及平静之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和”,主要包括人与客观世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国家与国家等诸方面的和谐关系。“和”这一话题涉及许多方面,例如,和谐、和平、祥和、和蔼、和美、和睦、温和、和气、和悦、和煦、和约、和议、和顺、和畅 、和好、和缓、和会、和解、和局 、和乐 、和暖、和洽、和善、和婉、和衷共济、温和清朗、温和美好、惠风和畅、和蔼可亲、和风细雨、和颜悦色等等。
高考作文试题中体现“和”这一话题并非偶然,因为不管哪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和”就谈不上自由,更谈不上发展。所以,“和”这一话题是高考关注的,是社会发展应关注的,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要关注的。可见,2011年高考江西卷作文中引用孟子的“君子三乐”之论让考生探讨“和”这一主题就并非偶然了。古人注重“和”,今人更应注重“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家庭之“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自然人际之“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国之“和”。无论作文题目的客体怎样变,主体情感是不变的。你可以把客体换成“旧书”“镜子”“国家巨大政治经济成就”“假苹果”这些具体的物象,还可以换成“寓言故事”“名言名句”“漫画”“哲理学说”等抽象客体,主体的爱国爱家的“和”之情永远不变。
【高考真题归类解析】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与你为邻”,是一道典型的写人际关系方面的题目,当然这道题目中“你”涉及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另外,题目背后也隐含着“与你为邻”的另外一个对象是“写作者本人”。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告诉考生,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这就涉及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材料取自孟子关于“君子三乐”之论述,是典型的把和谐具体化的作文。一乐为和谐中的和睦,二乐为和谐中的和洽,三乐为和谐中的和弦。
……
2 人乃茫茫宇宙之尊
不管是以人为本的提出,还是人文、人本思想在历史中的巨大作用的体现,都足以证明人类这一地球的主人在整个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切的事物与人发生关系之后才是活生生的精彩生活的体现。人有情感、心理、意志、思维等内在因素,有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因素,也有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科技等外在因素。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斗争,人的道德、幸福指数、喜怒哀乐等因素都可作为命题的范畴。“人”涉及的话题很多,例如人才、人品、人性、人权、人文、人山人海、人各有志、人迹罕至、人情世故、人满为患等等。
联系到高考作文层面,“人”这个话题并不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洞的。人本身有具体、有抽象的理解。作文应以主体――人为中心去命题、去创作。从重视客观载体到重视人的情感体验,正是作文变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归根结底,一切客体只不过是作文命题人拿来考量主体的载体罢了,最终还要归结到主体――人对客体的理解与看法上,即怎样达到人与客体的和谐上。在这里,作文命题与写作中的人则具体指写作者这一主体,如果这道作文试题主要涉及考生的自身成长问题等,那么我们就说这道作文题是倾向于“主体”的作文试题,如果这道作文试题是倾向于“客体”在主体感知中的地位,我们就说这道作文题是倾向于“客体”的作文试题。当然,一切文章都是写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关系有些人能理得顺畅些或者有条理些,有些人理得就不那么顺畅、不那么有条理了。
再具体些说,比如,某一道作文试题考查的是考生本身的人品、人格、情感趋向、人生感悟、人生成长这些问题,也就是说考生本人倾向自我一类的作文,我们则把它定位为“主体”式作文。比如,我的童年,我的幸福,我的诚信价值观,我的人生画卷,我的职责,我的奋斗等等,这类文章我们说是倾向于考生内心深处的灵魂触动性的东西。
【高考真题归类解析】
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题 “找回童年”,直接涉及社会中一类特殊的人群――考生自己。要找回童年,作者就要对自己的童年有所忆,有所感。童年不单单是童年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之类的,但是,找回的方法、理由等问题也是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 “幸福是 ”,给考生留下了自由创造标题的空间。幸福的可感性离不开考生,离不开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生,所以,这道试题也是把命题的目光投向了考生本人,这也是高考作文近几年“向内转”的具体体现。
2011年高考江苏卷 “拒绝平庸”这一命题作文紧紧扣住了“人的性格和意志”这一内涵,深刻挖掘自身的价值,培养人的高尚品性是命题的主旨所在。
2011年高考重庆卷的“情有独钟”话题是典型的“人之情”话题。
2011年高考四川卷的作文题 “总有一种期待”,题涉及人的期待心情,是一个心理学话题,更是一种人文情感话题。
……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涉及考生本人的话题,直接让考生去体验,让考生用自己的眼观察世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考生为本的理念,是大势所趋。
3 客乃人类生命依存
客在这里指“客体”,也指除人之外的一切客观事物。笼统地说,它可以是天、地,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也即整个客观世界。物象、自然规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世界气候、就业环境、就业条件、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公共设施等一系列话题都可作为客观世界的客体进入考生的视野,走进考生的高考作文写作之中。
这里所说的客体,一方面,从命题人的角度讲,命题人选择某类素材中的具体物象就是命题人考查考生能力的切入点,也可能是迷惑考生的障眼物。另一方面,从考生写作的角度讲,考生应抓取命题人设置的具体物象这一客体,去理解、感知命题人要求考生怎么想、怎么写才是符合命题人的要求的。由此看来,这里有一点像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一样,这一切似乎都应该豁然开朗了。
比如,2011年新课标高考作文试题,命题人提供“祖国的发展变化”这一抽象又具体可感的客体,让考生去写对客体的感受,而不是考生自己本身的变化、本身的性格特征、本身的情感历程等,可见这一道作文试题是倾向于“客体”感悟的作文。像这样的作文试题,在作文中主体情感就不能体现太多,甚至不能直接体现出。
可见,对客体的关注与感知,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命题方式。
【高考真题归类解析】
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星空”和“大地”都是考生所要面对的客体。这两种客体既可以是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理想”与“现实”的两种概念的交织。考生不管从具体下笔还是从抽象入手,必须对客体――“星空”和“大地”有深刻理解,才可能写出符合要求的精彩文章。
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试题“我生活的世界”,是一道把“主体――我”和“客体――生活的世界”融合得最好的一道作文试题。它给考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这个客观的世界不是离开人的世界,是“我”真切感受的活生生的世界。
2011年高考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这一命题作文,把“客体――世界”与“主体――你”之间的关系作为写作命题的重心,可谓纲举目张,条清理晰。
2011年江西卷小作文是将鲁迅先生的画像作为“客体”让考生去感知,将“人物”作为客体是这一作文的典型特色。
2011年浙江高考卷的作文题 “我的时间”,与安徽卷的“流逝的时间”十分相似,而“我的时间”更具体突出了“主体――我”和“客体――时间”之间的关系。
2011年高考广东卷“回到原点”,“原点”是一个典型的“客体”,前面加上“回到”一词,将“主体”与原点之间联系起来。当然“主体”可以是“人”(主要指人),也可以指人之外的“生命体”。由此看来,弄清楚主客体之间关系命题是命题者的最终意图。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则是一道典型的“主体”(即考生)对 “中国的六条巨大变化”这一大大的“客体”的具体感知的试题。
篇6
一日,酷热难耐,小子虚手捧《浮士德》于后花园纳凉品读竟兀自睡去……魔鬼梅菲斯特突然现身,诱道:“小子,我处有一圣水可破高考作文之招式,欲得之速来――”语罢便消失于迷雾中。小子虚将信将疑地朝声音的方向跟了过去。一路走去,小子虚发现几尊怪异的石像矗立在路边,地上若隐若现地烫刻着2001~2011的年份数字。小子虚好奇地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石像竟开口说话了。
第一尊石像:“我是‘最直接’作文题,《早》(2010年湖南卷)上好,来我这里吧,跟我《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2005年湖北卷),《谈与‘常识’有关经历和看法》(2009年广东卷)……”石像面带肃色,小子虚打了个冷颤。
第二尊石像:“别怕,来我这里吧,我是‘最熟悉’作文题,看这是我的《肩膀》(2006年辽宁卷)、这是我的《脸》(2005年江西卷),还有你最熟悉的《筷子》(2005年重庆卷),看我的姿势,你想起《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卷)了吗?”小子虚尚未反应过来,另一个冷冷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
第三尊石像:“小子虚,来,来,来,我告诉你什么是‘最思辨’――《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4年全国卷)……”石像用平缓的语调说:“我们一起探讨《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一步与一生》(2007年四川卷),我们一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卷)……”
此时,其余各尊石像都纷纷伸出手来要把小子虚拉过去。
“最文学”石像:“来我这,跟薛宝钗或者冬妮娅对话(2004年天津卷),看看什么叫《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卷),讨论讨论《‘三’字成语的启示》(2006年湖北卷)……”
“最地域”石像:“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北京的符号》(2006年北京卷)、上海《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
“最寓言”石像:“跟我去听听《海龟与老鹰》(2008年全国卷Ⅱ)的故事,看看《运动会上的兔子》(2009年全国卷Ⅰ),画一幅猫儿吃鱼不捉老鼠的漫画(2010年全国卷Ⅰ),保证你大有收获!”
正在小子虚被石像们围得团团转、闹得头脑发昏的时候,一阵巨响,众多石像化合成了梅菲斯特。梅菲斯特脸上挂着狡黠的笑容,道:“哈哈哈哈,看到了吗?这些烦人的石像就是高考作文题,他们都是‘我’变出来的。”小子虚顿时被震住了,头脑一片空白。
“再让你看点厉害的――”又是一阵巨响,梅菲斯特变成了一群名为2011年高考作文题的石像:
最“坑人”――《一切到底过得去还是过不去?》(上海卷)、《诚信》(全国卷);
最“给力”――“材料作文”袁隆平爱自己的工作(福建卷)、《拒绝平庸》(江苏卷);
最“浮云”――《这世界需要你》(山东卷)、“材料作文”苹果(辽宁卷);
最令考生“死去活来”――《情有独钟》(重庆卷)、“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湖南卷);
最“诗情画意”――“孟子三乐”(江西卷)、“回到原点”(广东卷)。
这群石像使小子虚的心扉“訇然中开”,他望着得意的梅菲斯特,若有所思。
梅菲斯特变得更猖狂了,他左右手各拿了两篇高考满分牛文(《绿色生活》与《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一边在小子虚面前晃悠着,一边道:“小子,这两篇牛文的作者都喝了我的高分圣水,我已经让你见识了历年高考作文的招式了。来吧,我们作个交易,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全神贯注地学习,将毅力与坚持给我,那杯圣水就是你的了,你将拥有高分、成功与喜悦。”
篇7
[关键词]写作教学;真情抒发;真心表白;真技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77-01
现实中一些学生聊天发短信、刷微信样样在行,一旦提笔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头疼不已。究其原因,前者有鲜明、真实的交流功能和机制,后者极易陷入虚假语言训练的误区。因此,让学生对写作的交际功能有正确认知,对写作的内容有真情表达的愿望,对表达的方法有准确的把握和灵活的运用,通过真情抒发、真心表白、真技训练,就能让写作教学真正自然回归。
一、写作的价值取向:以读者意识为导向,触发真情实意的表达内驱力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地把读者的对象定位、阅读需要、阅读期待、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和审美兴趣等读者因素纳入自己思维活动之中的心理形态 。采用最受读者欢迎和最利于读者接受的形式进行文章的写作,能够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同时,渴望得到理解、尊重、欣赏是每个作者写作的根本动机。当作者拥有更多的读者时,他会觉得自己很有写作天赋,更愿意多写。所以,写作不只是书面符号的创作,更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读者是写作活动最重要的启动者、牵引者、合作者。一旦学生确定了读者对象,他们就会努力写出有价值的或对别人有影响的东西。
如,写《 ,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为了更清晰、具w地与读者交流沟通,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提示:
(1)你想参加班级毕业微电影的拍摄,要向爸妈寻求资助,给你的爸妈写一封信,劝说他们同意你参加这项活动。(2)你与同学产生了误会,但始终羞于开口解释。将你想对同学说的话写下来,用真诚的态度赢得真挚的友谊。(3)你在一路成长中感受到太多的酸甜苦辣,你也可以和自己说说心里话。
这样,让作者和读者在解决现实情境的一个个真实问题中有了真切体验和情感交流,习作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内驱力。
二、写作的内容选择:以记录生活为源泉,养成真心写作的生活新方式
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是写好作文的最大资源。小学生的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储存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些信息有的是他们的生活经历,有的是他们的阅读见闻、所思所想。当他们提笔之时就需要强烈的写作动机来激活、提取和加工信息。可以这样说,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唤起、生成、转化已有生活记忆和经验的能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要努力让生活再现,让学生看见什么写什么,感动什么写什么,想说什么写什么,感悟什么写什么。
为了让学生留意并展现每天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可以利用每天放学前10分钟,让他们在愉快的反省中梳理、筛选素材。如一开始,可用“左手PK右手”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健康、学习、值日、品德四个方面反思自己一天的表现,每找到一处表现好的地方,就伸出左手的一个手指;每反思到自己一处不足的地方,就伸出右手的一个手指。每天看看是左手战胜了右手,还是右手战胜了左手。然后,真实地把反思写下来。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充盈着学生的写作资源库,他们的眼睛更亮了,思维更活了,悟性更高了,写作的兴趣也就高涨起来。
三、写作的表达方式:以交流互动为路径,掌握多样灵活的写作真技能
“写作即交流”是写作教学的本质。很多学生都明白写作的重要性,也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写出来的作文还是没有吸引力,始终在原点徘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所以,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于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技能。那如何提高技能呢?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写作指导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用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式交流赏析,找寻写生动的奥秘;教师可以用微课欣赏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表达难点,提高写作真技能。
如,教学《成长的烦恼》时,班级博客设置了一个烦恼回收站,学生们充分互动交流,把自己的烦恼尽情倾诉出来。大家就围绕着“怎样表现这个烦恼”的话题悟出了写烦恼的儿歌:“烦唆写语言,烦事难写动作,烦健忘写后果,烦纠结写心理。”学生们在互相评价中破解了表达的密码。
篇8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作文生活化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广东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在现场切身体会了紧张有序的高考阅卷氛围。从6月11日到20日,连续10天高强度的评卷工作,尽管比较辛苦,但却让笔者了解了高考评卷流程、评分细则以及广东考生写作高考考场作文的现状。这次宝贵的经历促使笔者反思并努力去寻找更好的作文教学对策,以期能更有效地进行高考备考教学工作。在阅卷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备考工作?尽管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从考场应试和阅卷实际操作的角度看,笔者还是有着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重点仍应放在新材料作文上
2004年高考作文首次实行分省区命题,广东也成为单独命题的省份。我们可以查阅一下这些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分别为2004年的话题作文“语言与沟通”、2005年的话题作文“纪念”、2006年的命题作文《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话题作文“传递”、2008年的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的话题作文“常识”、2010年的命题作文《与你为邻》、2011年的命题作文《回到原点》,而2012年的是关于生活时代的材料引“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2013年是关于富翁捐款材料引“写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2014年关于老旧照片材料引“写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从话题作文到命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广东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不断革除弊端的过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全面、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采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学生猜题。但话题作文出得多了,学生又常常“套作”(生搬硬套写作文),而新材料作文则能有效地弥补以往命题“限制过于宽泛”的缺陷,也能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袭和模式化写作等不良的应试行为。所以从题型的选择上,2015年的作文题很有可能延用2013年及2014的命题类型。因此,我们在作文题型的备考的重心仍应放在新材料作文上。
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材料找准切入点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有别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以前,就有材料作文这种题型了。新材料作文,虽然与旧材料作文一样,都提供材料,但新材料作文会提供多个可选择的角度,不限定文体。这样的新材料作文,不但不同于旧材料作文,而且保留了话题作文的优点,让考生有更多的自由,有更适合发挥自己写作个性的选择空间。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的写作角度的选择也是非常多的。考生可以从第一段文字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义选择角度,且从何处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如,从第一段文字可参考角度就有:(1)翻看黑白照片唤起美好的回忆,表达亲情、友情、爱情。(2)黑白照片虽然容易褪色,但记忆是永恒的。(3)黑白照片虽然很少,但情感却非常丰富。(4)黑白照片虽然模糊,但心灵却非常澄澈。(5)黑白照片虽然老化,但情感却不会老化。(6)黑白照片很少,留给人们美好回忆有限。(7)其他角度。虽然角度很多,但要注意的是,许多考生抓住材料中的两句话“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值得珍惜的点滴”来写,却不联系照片或者科技,还有一些考生没有把照片(科技)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情感认识)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联想,只写一面,如只写“科技的进步”或“一张照片的记忆”等,在构思立意中没有将两者的关系结合起来,不能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这就告诉我们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中心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另外,在角度的选择上,我们既可以从第一段文字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哪个方面你的素材积累多,或是哪个角度的内容更深刻、新颖、更突出就选哪个角度。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材料作文,在作文中要提及材料,不能脱离材料,但在文中不要照搬材料。
三、突出“作文生活化”,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关于慈善捐助的话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可以从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2014年以照片与我们的生活记录关系设题,在积累了两年“材料引”的范式基础上,命题有了更灵活的、更生活化的思考。这命题者虽只是提出了或者说展示给了考生一个生活的观察思考的角度,但强烈的时代感和对学生思考体验生活的引导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真分析2014年高考标杆作文的1号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58分)与2号文《用心观察与记录》(55分)以及同组老师给出的高分作文,发现这些文章虽没有巧妙的构思华丽辞藻,却能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感情真挚,能够传达一份属于该考生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体验。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在向广大阅卷老师和考生传递一种写作理念:反对没有思想的套作,反对套用万能材料,反对从优秀高考作文中去模仿借用其精彩语言文段,反对没有真情实感的“假”“大”“空”“废”,打击封杀追求词藻华丽、一味堆砌优美文辞的“文化作文”。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参考评分细则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自己、生活、社会的“真挚情感”和“自我思考”,要引导学生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及写作内容,能够用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做到写真情,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来,就必须关注我们的生活。在日常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多关注《新闻周刊》《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收集话题,及时仿效高考命题方式设置题目和题型,紧跟时代步伐。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校―家庭”这个小环境中找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方式,积极利用现代丰富的网络、电视媒体,让学生的视角伸到现实社会,学会去深入分析社会现象及其本质,挖掘思想内涵,让学生做到井里也能观天。
以上是本人在阅卷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阅卷后的一些心得体会,水平所限,提出的观点难免粗浅,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作文 创新 课堂 人格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98-01
在长期应试教育一统化标准的严酷束缚下,作文教学在观念和实践上也坠入一种畸形。许多作文雷同、虚假或接近,没有闪亮点,材料干瘪,语言乏味。作文教学再不创新,学生作文就很难生动活泼,没有创新,学生作文就不会妙笔生花。
一、形成健全人格,发展独特个性
我们经常说“文如其人”,证明作文特别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早在春秋时代,我国的作文教育者就把“文”和“人”直接联系起来了。我们追求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境界,使作文与做人相互推动发展。试想一个不思进取,自卑退缩的学生能写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文章?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加重视学生思想感情和道德建设方面的培养。如写关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尝试》,《战胜脆弱》,如写“玫瑰园是不是好地方”,来监测人生观的取向问题。《鸟的评说》来评价学生的审美观,“梧桐树下的对话”则又能检测学生看问题的方法,《回到原点》、《与你为邻》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虽然总体上显得内敛而单一,但毕竟已显示出我们正确认识作文教育的方向,知道写作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是培养学生中和素质的途径。“练习作文,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49页)所以,我们只有把作文教学从知识和能力的工具性转化为作文与做人相融、相统一的育人性,学生才有可能写得理真意切。
现作学认为,写作行为是“感知――内孕――外化”的三级飞跃,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人品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自我体现,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还要让学生产生表达和交流的冲动,形成主动的写作动机和热情。教师也要巧妙的引导,选择好的作文话题,利于教师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近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启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出现了《人生中的赛跑》,《谁欠谁的幸福》,《情有独钟系许嵩》等等极具个性,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好文章。
总之,要让学生做好人,写好文,展现自我个性,做到文如其人!
二、关注时代生活,写出多彩人生
学校的一堵高墙,将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风吹草动,名家名作等拒之门外。当前的应试教育虽几经风雨仍然风貌依旧,促使学校成为一座座城堡。而作文要写得真实,真切,真诚,必须去关注,感受,体察生活。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生活是最好的源泉,通过观察使学生获得生活材料,可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多看报,看新闻,细心留意国事,家事,天下事,去“行千里路”,去观赏民风世态,天文地理,阅万卷书去发现科技之光,倾注情感去体验师生之谊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我的书的人,只会写出真空式的作文。只会听闻不会表达的人,同样写不出情采并茂的佳作。如“微笑局长事件”“日本购买事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天价切糕”“美国枪击事件”等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学生会很激动,振奋。管理学生“当仁不让于师”,你会发现学生的想法远比老师的要多。
虽为大事但可从小事着眼,适时地引导,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品味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热情和欲望,即使生活的一点也能触发学生去思考。比如就一个普遍的现象:超市收银员反复仔细地查看您给的钱币。从这个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都是有感而发,不落窠臼,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其行远矣”。我们要善于积累材料,采撷灵思的契机,学生以有心人的姿态投入貌似平凡的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琐屑的表象,更要透视其间深蕴的真谛和本质,最终会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展现自我,获得成就感。
三、开辟生动课堂丰富知识储备
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可发挥散文“思接千载”,“宠万物于形内”的特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把课本上原来没有的内容通过情感方式引入课堂,是学生扩大视野,增加知识容量,实现最小范围的最大收益。一次以《乘着歌词的翅膀让作文飞翔》为主题的作文课,,要求学生在文章当中配合内容语境,自然地引用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精典歌词。有个语文成绩一直中下的学生意外地写出了文采斐然的句子:
听中国风,听它词句清丽意境深远,无论是“一步踏尽一树白,一桥轻雨一伞开,一梦黄粱一壶酒,一身白衣一生裁”,又或“我沏一壶,你的风骨,落笔成赋,江水东渡,一页青史孤独”,甚至是“山有木兮生红豆,相思入坛酿醇酒”都自成格调,于是我就庆幸地得以从片面中窥见千百年前,棋盘书卷,青衫长剑,快马烈酒茶摊的古雅岁月。始终是这样的歌声,伴我闲步而过庭前花开花落。
除了课堂正常的作文辅导训练以外,应对学生辅之于一些有效的形式,比如口头作文,即兴创作,表达,使思维多样而广阔,语言表达流畅,又通过现场师生对答的形式,达到直接交流的目的,也从中得到了多角、多向性的作文素材积累。
其次,可以让学生多记多背。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雄厚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老师可以利用学生较强的记忆力,让他们有丰厚的文学储备,成为写作的原料。这些有悠久历史,具备人文价值的杰出诗文,不仅会给学生提供清澈不竭的文学和语言滋养,而且还成为我们学生提升人格品位和人生境界的重要人文资源。
总之,没有作文的创新改革,学生何来文思泉涌?更无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 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个性教育论》 刘文霞 内蒙古出版社
[3]《语文教学论》 李景阳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创作能力
一、拓展阅读内容,激发作文写作兴趣
小学生阅读量较少,又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另外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弱,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写作素材偏少。改变这一困局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拓展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通过一定阅读积累才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力和创作灵感,为学生的作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虽然开设的科目不多,但是作业量巨大,自主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那么在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的把控上一定要结合学情做出合理的安排。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开展阅读的同时,做个有心人,利用自学和工具查找的方式落实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特别是对于字、词、句以及基础语法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字词的使用才会准确、恰当。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形式以及阅读内容,积累相关素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创作思维和创作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指导小学生的语文创作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怀有好感,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进而主动的参与到作文学习中来,就会对学生创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情采取可行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诵读学生创作的优秀文章来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写作文评语的时候,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抗挫能力相对还比较弱,那么在作文创作的时候,要掌握好作文的写作难度和密度,做到适可而止,否则一旦小学生感受到创作的困难,他们就有可能失去写作的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的状况。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来构建作文教学的意境,拓展小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也可以引导学生认真的了解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事件,从日常生活中找写作材料,体会写作的乐趣,激发写作兴趣。
二、优化作文教学设计,做到学以致用
未来的教学除了讲授必要的知识之外,更多的需要传递的是学习方法,也就是“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规避以往那种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小学语文的知识学习看上去非常的枯燥,难度系数较大,但是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善于总结的话,其实也是可以取得不错效果的。针对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方式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养成突出常规思维和跳出俗套的能力与意识。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领略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写作格式、语法知识、字词组合等等。语文作文的学习不是对语文作文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积累,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作文知识之后能运用到生活之中,为小学生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内心对知识是充满渴望的,如何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渴望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学情,其中有一条是共通的:那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让语文作文魅力折服他们,激活内心的学习冲动和学习兴趣。小学语文的学习和主要教学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作文知识的习得,文学素养的熏陶,日常生活问题的探究等,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喜悦,获得成就感,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通过所有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小学生就感觉到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从而喜欢上语文课,并且努力的去学好语文作文,这就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三、构建宽松的教学与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打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提升学生创作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总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褒奖,如果能有比较宽松的作文创作课堂,学生肯定会大胆创作。语文课堂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知识性贵在知识的学习,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趣味性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当,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摆正自身的位置。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小学生语文作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学习效果如何就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新形势下,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一切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一切教学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行为都要谦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才感觉到放松,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要重视起来,同时敢于创新,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低效的怪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