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4:5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媒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
相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而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道,能够对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况进行报道,从而引发人们的警惕性,让人们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大众传媒对地震的现状进行了及时报道,并且将地震的情况进行了传播,不仅保证了地震事件的真实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灾区现场报道的有效性。此外,根据大量的事实表明,大众传媒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公开性能够保证大众传媒发展与运行的基本准则,能够让社会产生一定的报道反应。此外,从效率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将涉及的公众利益的真实信息进行报道,能够避免灾难性损失,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报道的透明度,尽可能将不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通常而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始终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公共空间能够使政府决策具备有效性与实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出现,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聚集在一起,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政府形成新的决策意见。此外,大众传媒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传媒的平台中,不论是个人、团队、政府还是其他均可以针对决策问题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且能够深化受众的理解程度,提高受众参与决策的基本意愿以及参与能力。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公众群体将错误的信息进行取消,完善决策体制,将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愿进行充分反映,从根本上带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2.结语
篇2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其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限制了人对文化享受的理解层次,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篇3
一
大众传媒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许多人对其含义并不清楚。所谓大众传媒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来说,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互联网络。大众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两种基本功能,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随着现今信息社会的到来,传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等,就形成了对人们思想和行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环境。
大众传媒环境建构了新的世界图景,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体系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从古自今,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四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传媒形式也就经过了四种不同形式的转变,对人们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如今,随着计算机的崛起,中国正处于新传播媒体开始兴盛的时期。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也称第四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大众传媒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自然也会影响到学术期刊。中国的学术期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群体,它是不同于大众传媒的,是一种社会非常重视、知识密集型的传播刊物,它往往以某一领域的知识为重点,传播和交流这一领域知识的学术成果。从改革开放开始,它得以大力发展,经过裂变和调整优化,走向繁荣,在今天的媒介化社会中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到,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的影响已达相当高的程度,以至于个人、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高度的依赖。同样,中国学术期刊作为成长迅速的知识传播基地,也必然受其影响。中国学术期刊与这种大众传媒环境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以期有更好的发展。
二
从过去到现在,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关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传统的媒体(既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要工具的传播媒介)中,学术期刊以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因为知识的专业性与集中性,学术期刊始终只被一小部分人所知的,不能被称为大众性的媒体。尽管近年来学术期刊发展迅速,对学术的繁荣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也方便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但除了本领域的学者,一般人很少会翻阅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期刊,更是鲜有光顾者,所以即使是一些很有成果的论文也会被忽视。新媒体发展迅速,它在信息的收集、、传播等方面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这些使学术期刊在读者数量和传播范围等方面受到更大的冲击和威胁。为此, 中国学术期刊要发展,就必须顺应大众传媒环境发展的趋势,不落后于时代;必须要更新理念,重新定位,更要充分认清环境,利用现有条件,融合媒体,实现发展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学术期刊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首先,学术期刊应学会利用大众传媒环境,选择并创造发展良机。应该看到,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或许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不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相反,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工具作用,来促进属于传统媒体的各种刊物的发展。比如,学术期刊可以用大众传播媒体来宣传自己,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在2006年11月初,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一个专题是“沟通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这次会议希望能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使科技期刊发展更快,能促使各个国家利用大众传媒来使科学论文得以迅速与广泛传播,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成就与学术成果。中国科协也从2007年1月起在国内率先启动了“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见面会”制度,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有着潜在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二者的结合,呼吁更多的科技期刊认识到与大众媒体联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打造出具有综合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使科技成果更好地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服务。从中可以看到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结合无论是于国于民还是对期刊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事,也是势在必行的。
其次,如果说传统学术期刊的形式是单一的出版物,那么在当今时代,学术期刊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形式。学术期刊与大众传播的联姻更是通过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来实现的。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在网上阅读、查找资料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期刊的网络阅读率正在持续攀高。而且由于期刊出版频率的不断加快,半月刊和旬刊的不断普及,这些期刊在网络上也得到了很大的点击量。许多期刊都一改传统媒体只出现于纸上的格局,同时还在网络上开辟新天地,创办网络期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期刊阅读移至网络之后,网络显示出了对传统期刊格局的巨大重塑力,使学术期刊呈现出不同于以前的面貌。期刊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获得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以往纸质出版物难以企及的。顺应新的媒体形态,有些学术期刊从印刷版转变到网络版。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学术期刊出版者可以从单一的纸质期刊出版向跨媒体出版转变,即把相同的内容到不同的媒体上。在将多媒体资源进行转换之后,经过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加工和整合,再以不同的格式到相应的媒体上,如手机、电脑网络等,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时市场份额。
很多人把如今这个时代称为网媒时代,的确,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的大众传媒环境是学术期刊发展所绕不过去的台阶。如何运用大众传播媒体是学术期刊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网络化的即“数字化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载体,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积聚海量信息,进行超文本链接,获取信息的高效、便捷,实现编者、作者和读者间互动交流,为期刊功能的最大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快速发展中的数字化期刊尽管尚需在网上安全、出版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和防范,但作为未来出版的一种主流发展方向,它将与传统型印刷版期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进期刊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繁荣。”①
再次,要实现学术期刊传播的“大众化”。即让学术成果被更多专家、读者所知,或说让中国的学术水平为世界上更多学者所知,以确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和文化影响。为此,我们要实行学术期刊传播的国际化,实现学术期刊在大众传媒环境中为更多学者所认知、其价值得到认可并顺利发展。
现在中国不再是闭关自守、畏缩不前的国家,我们需要学术上的获知,也要向别的国家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实现东西方之间的对话。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载体,不应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学术圈子里,特别在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学术期刊应该积极参与,迎接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发展壮大自己。
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变化中,传统的一切,包括传统的媒体,如传统的纸质杂志甚至电视,都要因新的大众媒体环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并受到挑战。可以说,大众传媒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对学术期刊是威胁还是提升,取决于学术期刊是否能适应环境。利用不当的话,学术期刊将萎靡不前,最终将因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反之,大众传媒环境将会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插上翅膀,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学术期刊要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其社会功能,必然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通过以上分析,学术期刊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拓。
1.建立类似新闻的学术期刊宣传系统。怎样让公众知道发表在期刊上的成果呢?即如何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学术期刊的成果呢?“美国有向全球传播科学新闻的EurekAlert网站,该网站将500多个学术机构提供的科学新闻即刻传达给世界各地614位注册记者;欧洲有阿尔法-伽利略网站(Alpha Galileo),该网站每天将来自欧洲的最新研究新闻提供给世界各地的5700多位专业媒体人员。”②据报道,在国外许多学术期刊都与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自然》、《科学》等。
但是,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帮助学术期刊重要科学新闻的网络平台,记者不知道期刊最新发表的重要成果,期刊编辑也不知道记者需要什么,双方形同陌路。据调查,中国的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非常缺乏交流,大众媒体有关科学进展的报道很少来自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许多学者出于对大众媒体的不信任,认为媒体会扭曲报道(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不管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导致的),通过这种途径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不严肃的,因此拒绝与大众媒体的配合。虽然有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很想通过大众媒体介绍期刊上的重要论文,但并不懂得用通俗的语言写作,更有编辑不想因此费事。种种原因造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隔阂”。这种格局中,人们很难把学术期刊这种专业性的、精英性的传播载体与普及性的大众传媒相联系。长期以往,学术期刊必然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特别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期刊,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即使有优点也会被忽略。其实,媒体对学术论文中研究成果的报道非常重要,因为媒体的报告有益于论文的作者、作者所服务的研究机构以及的期刊。普及科学知识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大海里,公众需要了解有价值、经同行评价的科学知识。因此,学术期刊应积极主动地和媒体建立成长性的关系。利用大众传媒,建立类似新闻的学术宣传平台将会使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为更多人所知、所用,促进学术的繁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术期刊本身的发展。
2.进一步加快期刊网络化的步伐。在当今大众传媒环境中,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现在更多的人愿意在网上阅读,查找数字化的论文,中国的学术期刊没有是否进行网络化的选择权,学术期刊要扩大自己的领地就必须利用网络,在网络上来展现自己。在这种环境中,学术期刊出版者的观念要进行必要的转变。首先要看到期刊读者角色的转变,即读者由单一的纸质期刊的读者变成更加宽泛的读者,这其中有许多网民、甚至是手机用户等。发行时应从仅仅出版发行纸质传统期刊的角色中跳出来,不但把作品出版在传统纸质期刊上,还应到网络上,手机上等等。同时,数字出版的出现要求学术期刊经营者的经营意识也要相应转变。比如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分发方式不一样,传统纸质期刊只能按册卖给读者,而网络期刊可以把论文按篇销售给读者。另外,网络期刊不仅仅只是把论文放在网上就行了,同样要解决“发行”问题,注重“网上发行”。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网上发行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比如在一些知名网站的搜索引擎上建立索引,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网站或网页上建立友情链接,还可以在纸质期刊上宣传网络期刊网址等。著作者投稿、编辑处理稿件、专家审稿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高效运作,可以缩短期刊的出版周期,这也是期刊网络化的一个优势。学术期刊的读者大多是学者、专家或研究者,他们具备了利用网络的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必将有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获知专业知识。尽管在学术期刊网络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制度需要完善,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学术期刊的一个发展趋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不应忽视的。
3.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也是被争议的问题。大众传媒环境对学术期刊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在传播的范围方面。当今信息化社会里,中国的学术界不仅需要知道别国的知识,也要让自己的成果为人所知。否则,学术界将会处于“失语”的困境。“失语”这个词起于文学理论界。改革开放以来在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很多的西方理论,国内学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本土传统的各种理论却被相对忽略,国外的理论界更是对这些传统理论知之甚少,造成了一种只能说别人的话的尴尬局面。
学术如何走出去,而不是只引进来,是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对学术期刊来说,如何被更多的学者所感知是生存的关键问题。而如何被感知就需要一定的措施。现在,即使在国内非常有名的期刊,有在国际上也并不太有名,中国的学问是游离于国际主流之外的。这其中虽然有政治上的原因,如西方对中国的忽视,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争取话语权,让自己的学术成果发扬广大。否则,长期以往,除了影响中国的声誉外,更会让中国的学术发展举步唯艰。
国内学术期刊社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要办成国际名刊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便是语言的障碍。如前所说,国内不少的期刊开始要求英文摘要,出英文版,这无疑是走向国际化的方法。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国内期刊与国际知名期刊之间的联合办刊变得容易实现,甚至合作双方不用见面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合作。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其实是学术的国际化,在大众传媒环境中,我们应该利用有利条件,让自己的学术成果为世所知。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渐进的,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日益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学术期刊成长迅速,也是世界知识传媒格局中发展很快的领域。它的市场仍然不尽成熟,但也因此具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如今的大众传媒环境下,更多的学术期刊认识到了与大众媒体联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其中,致力于打造具有综合影响力的中国学术期刊,使学术成果更好地为国家的繁荣、人民的进步服务。
注释:
①张积玉:《中国期刊业发展趋势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篇4
【摘要】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新闻传播论文: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能够顺利融入城市之中,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作为舆论的载体和传播者,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探讨了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形象塑造、利益表达、媒介素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应承担的责任,并就大众传媒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大众传媒;城市融合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又具有很多城市居民身上的特征和观念,对于融入城市极为迫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时面临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质等方面。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物质的融入正逐步得到解决,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融入还很艰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雇佣方面,在招聘会上经常能发现,“本职位需要城市户口”的招聘要求。在职业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中指出,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零售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五大行业。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39%,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各占7.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干着累、脏、收入低的工作。
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接受了较高的教育,他们期望以主人翁的心态来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表达,如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在微博、飞信和贴吧上有不少农民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争取权利,比如近期有新生代农民工在新浪微博上新闻联播式讨薪视频,就是使用新颖的有创意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有了公民的权利意识,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社会能够关注他们这一群体。但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意识觉醒的同时,大众传媒并没有太多地关注、满足农民工的这一要求,忽视了他们的媒介需求和媒介权利。
首先,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就是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分别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掌握人口和控制住户的自由迁徙以便于管理,是为配合当时经济发展战略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区隔式集中人力资源投资于配置的模式。这项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工棚与单位宿舍,居住条件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些保障房只适用于拥有本城镇居民常住户口,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关心的首要问题。另外户籍制度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适用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而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外。
其次,大众传媒对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存在着污名化现象。涉及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是负面信息,经常报道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暴力讨薪以及他们生活的困乏和单调,以打扑克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的刻板印象。
再次,农民工的媒介权利存在缺失。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媒体的频道和频率越来越专业化和有针对性,有女性频道、游戏频道、足球频道等,但并没有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频道和频率。政府虽然开办了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网站,但这些网站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仍不够。
最后,农民工在对媒介的态度上存在矛盾心理,对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既存有质疑但又缺乏其他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理性的认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网络只是为了寻求感情的宣泄和娱乐,不能合理地使用媒介,对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缺乏理性的对待,很难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角色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崛起,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毋庸讳言,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而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了望者,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塑造者。麦库姆斯和肖指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媒中所反映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形成了库利所说的“镜中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认识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印象。因此大众传媒在报道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时,应积极地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他们的优秀品格,如近年来所报道的在北京救人而不留姓名的新生代农民工孙天丛、在青岛冒着危险多次跳海救人的新生代农民工魏青刚等,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都让大众感受到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美德。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维护者。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如何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对新生代农民工应加大关注的力度,并通过自身的舆论影响来维护他们的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
大众传媒是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培养者和教育者。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神上和价值观念上的,在这些地方他们最需要与城市市民相一致。但是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来看,自身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他们的知识水平还不是太高,还缺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众传媒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能够利用自己信息平台的传播优势,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城市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价值观念、思想觉悟以及道德水平,这对于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正如英国的文化社会学家所说的,传媒能够提供新的社会接触点、新的社会习惯和仪式……提供了结构与行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枢纽。
篇5
[关键词]大众传媒 量化研究 探讨
随着社会科学实现多元化方法的结合,传播学作为跨学科的代表,也需要多元化方法的结合。我国传播学研究受西方传播学实证主义方法、解释学方法以及人文主义方法的影响,面临着多元化的视野以及学科边界模糊的状况,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很有必要。我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两种: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这里我们主要讲量化研究的方法。量化研究是一种用来确定事物某个方面量的规律性的研究,具体是将一些问题和现象用数据来表达,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考查和解释,从而获得一定的规律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科学实验研究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要通过实验研究产生的。
一、大众传媒的量化研究传统
鉴于美国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传播学学科的建立,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拉斯韦尔、施拉姆、卢因德、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作为传播学主流学派的经验学派,提倡的研究学最主要的范式即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经验学派秉持逻辑实证主义的理念,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提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大众传媒现象的研究。他们将大众传媒媒介和社会的互动情况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研究包括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价值等在内的社会现象对传媒的作用情况,以及大众传媒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反作用情况。大众传媒研究最为广泛和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对传媒效果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传播理论的研究大多数重点放在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一块,也就是说传播效果研究在传播学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效果研究,在发展中经历了四个阶段:魔弹论阶段、有限效果阶段、适度效果阶段、强大效果阶段。从196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都处于强大效果阶段。在推行经验主义的浪潮中,大众研究中的效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为:两级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适用于满足理论、知识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准则,并引导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共同的信念。这些传播学研究的模式形成了一种学术传统,同时也成为一种利用自身的成功来进行示范的工具、一种用来对比的图形、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理论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其自身建立和发展的动力。在实证主义理论模式中,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一般采用对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相关的调查研究以及控制实验等主要方式,以自然科学作为模板,给大众传媒研究带来了具有数学公式特性的,能够预测、策划、组织大众传媒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标准知识模型。
二、我国大众传媒量化研究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传播学界比较盛行的大众传媒研究方法,主要是借鉴美国一些在大众传媒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的一些代表作品和他们的研究模式、观点。我国在传播学研究方面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有所欠缺,针对媒体实践和互动的一些实证研究也很少,很少有研究能解释大众传媒传播的一些规律性。对研究传统的欠缺和研究方式的差异,使得国内大众传播界对主流学派的重视有所提升,国内传播学界对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量化研究,并开始将其运用到大众传媒的研究中。此外,在传播学专业还引入了统计方面的课程,对量化研究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应该考虑自身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等现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进行量化研究。
三、量化研究在大众传媒中的应用
大众传媒研究中发展前景和创新空间最大的就是实证式的量化研究。研究者先对研究事件作出假设,从假设出发运用一些较完善的操作技术,对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对研究者先前提出的假设进行证明。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见表1。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要对研究保持中立的态度,尽量避免自身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量化研究主要强调经验主义,需要有系统并且深入的调查资料作背景。量化研究的方法一般用于宏观或中观层面上,能够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它主要反映一些社会现象的平均值。
以收视率为例。根据量化研究的方法,先要收集大批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①通过用户入网情况得到的被调查者的资料数据,这是收视率调查和分析的基础数据;②通过人员测量法或日记法得到的被调查者的电视收视数据;③电视台提供的或检测到的电视频道属性的数据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数据。根据一些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收视率情况。这些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基本指标为:根据节目计算出的收视率、根据目标观众计算出的收视率等。派生指标为:能够反映市场结构的观众组成。得出收视率情况之后,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进行观众收视行为模式的分析,对收视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收视行为模式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针对观众收视中的选择行为。根据收视率情况得到的收视率指标主要用来了解观众是否选择观看、选择什么时间观看、选择什么频道或者什么节目以及看多长时间等等,并对一些收视行为的改变进行相关的分析。
以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中的定量研究为例。在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媒体模式进行调查时,选择100位年轻人进行抽样调查,并在调查中选取35岁以下的年轻人,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这是一个典型的量化研究的例子。调查者根据原先的设想,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表格和图形的形式,将结果直观地表现出来。
四、总结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手段在不断更新,社会学科开始呼吁采用多元化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相关的研究。多元化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科研究的动力,有助于新成果的发现。量化研究分为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三种方法,它是以科学实验研究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对于大众传媒研究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社会传播现象,特别是在对大众传媒现象的研究中要坚持实证主义的理念,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提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经验法的量化研究为今后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准则,并引导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共同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篇6
在文学艺术等各个表现领域,男性也不应该以女性附属的形象存在,同时也需要多样化、充实化。本文通过对性别研究理论成果的收集和整理,从男权中心文化、商业心理、大众传媒表现三个角度来探讨男性所处的境遇及其带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发现,男权中心文化的长期存在是导致男性集体失语的直接原因。男权中心文化直接作用于男女两性之间,规定男性必须作为强者去支配资源(包括女性),在传统的性别期待压力下,现代男性硕士论文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主义的单纯文化批评同样使男性背负“歧视女性”的恶名,因此,男性也同样是男权中心文化的受害者,“第一性”的地位使男性承受太多无需去承受的压力,这也直接导致广告中男性形象僵化,形成刻板印象。
2.通过研究数据分析显示,男性在消费领域并没有作为主体而存在,他们只是支付者而并非消费者。传统营销学将女性作为主体,而将男性划分于消费者的边缘,因此男性市场并没有得到很有力的挖掘,存在非常大的消费空间。这也影响了男性的广告表现,广告中男性出现频率少,男性产品广告少,针对男性的品牌少等等,男性只是女性消费的支付者,并没有以消费主体形象出现。
3.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重构了现实生活,也重构了两性关系。中国广告中仍然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并且将男女的角色固定化。广告的目的是销售,由于女性是备受青睐的消费主体,因此广告直接作用于女性的倾向非常明显,更多的调查数据表明,广告中男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针对男性的广告有很大发展空间。
篇7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94-03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自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如以图文为主的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和以视频为主的播客等,目前博客、播客、微博成为中国主要的自媒体平台。文章在解析自媒体内涵的基础上,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传播控制等信息传播特点加以探析,从而深化对自媒体信息传播规律的理解。
一、自媒体内涵解析
自媒体这一概念源于美国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2001年9月28日,他在个人博客上首先提出了journalism3.0的概念。根据他的分类,journalism1.0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是单向的线性传播形式;journalism2.0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以及新闻门户网站等,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但仍然是一对多的新闻传播形式;journalism3.0指的是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点对点的、双向互动的新闻传播形式,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主体由专业传播机构转为普通公民。2003年1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2004年7月,丹?吉尔默出版了他的专著《草根媒体》(We the Media - grassroots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本书探析了未来新闻业的转变,认为普通公民将成为新闻制造者。
由上可见,丹?吉尔默先后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与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两个术语,区别在于定冠词the,由此也暗含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在新闻主体方面的区别,即自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而草根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中的普通公民,不包括政治人物、娱乐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由此可见,自媒体的覆盖面大于草根媒体,因此笔者倾向于使用自媒体。目前国内学界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grassroots media)、公民媒体(citizen media)、参与式媒体(participatory media)等交换使用。
笔者认为,所谓自媒体(we media),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不同于大众传媒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对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早就做出预测,“这个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着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和个人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1]。
二、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由被动的受众到积极的“产消合一者”
篇8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大众传播;互联网
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趋向科技化电子化发展,互联网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全方位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途径,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昔日的人际互动关系变为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传媒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有效利用媒介以及培养基本的媒介素养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简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参与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体资源的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他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正进入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媒介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电脑、手机、网站、BBS、QQ、微薄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使他们很难做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的方式所干预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4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90.7%,其中30岁以下的占72.1%,24岁以下的占52.4%。这表示当下大学生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而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的媒介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遍对媒介功能认知程度偏低
根据当下一些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关于媒介素养相关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经常上网人数达到80%,其中平均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占三成,平均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的占两成。另外还有37%的大学生受到网络游戏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影响性格、情绪,容易上瘾等方面,此外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导致高消费,身体健康也受到一些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应当是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工具,但许多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只是为了娱乐消遣,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了游戏、电视剧、聊天等没有思想深度的方面,不愿深入思考媒介信息、不能正确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普遍对媒介信息解读能力偏低
根据一些问卷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上网搜索信息的时候,更多的留意在了娱乐新闻,社会趣闻,八卦杂谈等方面。例如在微薄上传播的一些虚假信息,多数网民会不经查证就大肆传播并且带有极具攻击性的语言批判,在网络上展开激烈的口水战。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对媒介道德认知不清,浏览,纷纷在网上搜索、下载照片以求一睹为快。无意中散播各种黄色暴力图片、文章等,相当多的大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观看、相互传递这些照片是否会违法,是否会违反了有关网络管理条例,是否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不得不说是媒介素养偏低的表现。
(三)普遍对网络媒体依赖性过强
目前,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电视、报刊、书籍。更多的大学生在读书学习时选择网上教学,学校也从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转换到现在的电子化教学,例如选修课需要网上报名,一些作业、论文也需要上传至网络递交。生活中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无论是课外书籍还是电视电影都从网络上下载,浏览国内外新闻也是在网上进行。纸质书和CD、DVD等传统媒体介质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面临着退出的尴尬境况。有调查显示,由于网络深入生活,大学生长期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课外活动、阅读、学习时间明显减少,不仅对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道德修养产生了阻碍,连身体健康状况也间接受到影响。
三、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
媒介宣传的政治理念、媒介宣扬的社会风气都有助于大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媒介素养教育能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通过媒介,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信息,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媒介素养教育促使大学生主动寻求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媒介作为一个社会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与政府沟通,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行使表达权,树立责任义务观念,提升公共素养。媒介在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也起到了熏陶培养的作用。
(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理想道德信念和信仰
当代大学生是在大众媒介普及的环境中长大的,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接触频度相当高,接触网络等媒介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大众媒介在传播知识、满足大学生信息需要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对他们在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的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进行矫正,大部分接触媒介动机是获取信息、消遣娱乐,正确的素养教育应当使其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更好的运用网络为其服务,利用网络宣传正面的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另外,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版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多做了解,增强法律意识。
(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意识形态影响的识别力和批判力
篇9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提供信息是新闻最重要的功能。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把“信息功能,即提供有关世界上的事件和社会情况的信息”置于媒介五大功能的首位。报纸新闻也不例外。
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个人生活圈之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发生冲突和变化。个体无法到达每一个现场,亲眼见到或者亲耳听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但是,人们却很关心个体之外的世界,唯恐自己落后于个体之外的世界。
如此,人们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去了解外部的世界。新闻则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因为新闻注重时效性,其在第一时间,传播事件的最新情况因为新闻具有可信性,大多数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因为新闻的可接近性,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的、大批量地复制成为一种可能……这些都使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媒介之一。
(二)价值观认知
受众希望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关事实的信息,并对该事实作出判断,以实现观望周围的世界、并尽可能的使自身的行动能够适应周围世界变化的可能。但是受众又不满足于新闻只是信息的载体,特别是当媒体数量激增、受众越来越容易接近获得信息的媒介时,新闻信息繁芜而不易轻易作出评判。受众开始依赖于媒体显性的或隐性的观点,新闻也就不再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了。新闻开始向个性化发展或者提供独家报道或者提供独到见解。这两种形式都是实现价值观认知的最有效形式,价值观的认知即意味着对某一种观点的认同。
二、新闻话语的社会交往功能
(一)内部社会整合与互动
我们己经了解到,新闻话语能够实现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包括事实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认知。但是,新闻话语的社会功能并不止步于此,新闻话语的传播者还希望人们据社会认知而作出反应接受之。因为“告知和劝服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或情境的叙述,……期待受者建立与叙述者所预期的一模一样的文本再现情境模式后者则……期望将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者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通过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新闻话语通过不同形象的塑造,实现受众对对象国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影响并引导受众实际社会生活,或者以“竞争的态度”,或者以“敌对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新闻话语的社会权力功能
(一)新闻话语是权力的象征
从新闻传播者个人来说,新闻话语对事实的传播具有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就一个国家来讲,新闻话语侧重于某一类事实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数情况下,报纸可能不会成功地影响人们怎么样考虑问题,却能有效地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
当社会中某一集团或阶层掌握新闻这一媒介的时候,势必会侧重于报到有利于集团或阶层利益的新闻事实或是不利于其他阶级利益的新闻事实,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新闻因此而倾向于对一定层面意识形态的提升。这种提升作用,使新闻话语具有控制人的思想意识乃至行为规范的能力。
(二)“话语权”与“话语霸权”
新闻话语的权力功能是指就新闻话语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容易与其混淆的概念是本文第一章出现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的一个词。
作者的理解是,话语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发表意见、观点的权力。也就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现实生活中,言论自由的权力已被狭隘化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权力。因为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受众和重大的影响力,成为发表意见或观点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成为争夺话语权的重要资源之一。
而在全球传播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话语霸权”,即“当传媒的话语权过度发挥时,其话语权就成为一种霸权”。这是因为一定的大众传媒代表着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所以该“集团的话语权”构建起传媒的“话语统治权”,这种话语统治权使它有能力扭曲接近整体的传媒空间,并以其覆盖能力,消解其他集团的话语力度。根据大众传播学的“知沟理论”,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全球传播中,凭借其高科技手段,占有大量媒体资源,使新闻流通呈现单边性,并因此出现新的殖民行为—通过新闻话语等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发现,“新闻话语”的研究,提供了认识新闻及新闻传播新的角度。作为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交汇点的新闻话语,必须遵守语言的构成性规则,如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须遵守英文的语法要求,中国新闻奖作品须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否则新闻话语根本无法传播必须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属性。一定社会文化下的新闻话语,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客观的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两种形式的新闻话语,才能促进文化上的心理认同,使新闻话语更好地建构一个文化上的自我,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
除语言学、文化学外,新闻话语的研究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学科知识,故已吸引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也将不断扩大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其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比较》(第一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
[2]俞香顺《传媒 语言 社会》(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
篇10
关键词:传媒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公共性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潮,随后也引起我国大陆社会学界、政治学界和法学界的关注,近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界开始重视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哈贝马斯在其1961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探讨了传媒在公共领域结构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哈氏认为:公共领域也叫公共性,它是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所谓“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指的是自19世纪末期国家干预主义渐趋强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后,国家干预社会领域与公共权限向私人组织转移,即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进行,这一辩证关系逐渐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最终导致公共领域社会结构和政治功能的转型。
一、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传播学者从特定的研究视角出发,主要关注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以及构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前景、路径选择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偏差。
(一)对传媒在公共领域构建中的作用的探索
展江是汉语学界较早关注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这一问题的传播学者之一。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一文中,他首先梳理了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有关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的相关论述,发现在哈贝马斯那里,正是传媒功能的弱化导致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反观我国实际,他指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境下,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是很有研究和借鉴意义的。有学者则看到了现代大众传媒在调节国家发展、社会公共生活和公民个人利益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大众传媒在公共领域可以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促成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间的互动。还有的学者从微观层面上,把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具体作用概括为四个方面:意见整合的平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民主进程的加速器以及传播本义的复归。他指出,大众传媒本是社会走向开放与民主的象征,但是,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异化的过程。传媒的民主功能下降,报纸乃至电视日趋为意识形态所操纵,为统治者利益所控制。重构新闻媒体的公共领域,就是使大众传播向更符合理性的原初的人际传播复归,完成从“大众”向“分众”、“小众”,从“广播”到“窄播”的过度。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回归。
(二)对构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前景的探讨
如果说前面的探讨还主要着眼于理论层次,特别是着重于对于哈贝马斯理论进行梳理,那么以下的研究则回到了现实的实践层面。在我国当下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能否通过大众传媒来构建自己的公共领域,成为了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看到了“第四媒体”――网络的巨大优势,认为网络是我国当下建构公共领域的希望与契机。他们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媒体的特点、运行机制、作用、优势等方面,并出现了一批论文。如有学者从哈贝马斯的分析中看到,理想状态的公共领域的特征是机会均等、平等参与和自由讨论,而网络传播的出现无疑为公众舆论提供了新的拓展平台。因为网络中的参与讨论者是“公众”而不是大众,网络具有匿名性、自主性、参与性的特征,从客观上来说,网络具备公共领域最核心的因素――公共性。有的学者把网络的特点概括为平等、开放、理性批判、服务(而不是管理)四个方面,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点,BBS成了信息时代最有前景的公共领域。另外有学者分析了网络的运行机制,认为Internet的网络化模式打破了以往受制于社会阶级和地理区域的人际交往模式,而创造出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空间和人际关系模式,对现实的公共领域具有解构作用,并构建新的虚拟公共领域。还有的学者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关键区别可以概括为“信源的扩张”,其中信源是指“参与主体”,扩张是指“参与程度”。网络的特点使得其受众作为传播信源既在总体数量上,又在参与深度上得以扩张。其他学者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对以上这些观点给予了佐证。
即便如此,这些乐观的论点还是遭到了“悲观派”学者们的激烈批评。有学者通过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重新解读,认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落实到传媒研究领域,归根结底就是要探讨传媒的管理体制问题。而反观我国的实际,根据我国的新闻体制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基于传媒管理体制的现实,他们得出判断:传媒公共领域很长时间内无法存在。传媒给受众提供表达的空间被监控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传媒公共领域的产生缺乏基本的制度土壤。他们还对乐观的学者把构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希望寄予网络媒体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我国的网络媒体无论从宏观的体制上看,还是从微观的操作层面看,都与传统媒体没有本质的区别”。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尖锐地指出,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可能导致人们言论和决策的草率和粗疏,网络上的讨论完全可能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而网络世界并不如一般想象,完全是自由而拘束的匿名环境,通过技术手段,许多原先被认为匿名的个人资料,其实是很容易暴露出来的。更为严重的是,网络“选择性愈大,同构型也就愈大,不同意见与立场上的冲突也就愈来愈少,与其受到怀疑与批评,网友宁可选择与自己态度、立场相符的场域表达意见,在认同感中肯定自己的价值”。网络空间日渐扩张之际,言论与自由却愈益封囿在特定的虚拟社区之中,形成一个没有交集与对话的孤岛。此外,有学者还批判了部分乐观派学者所持有的技术主义的立场。他们指出,传媒不能决定公共领域发展的进程。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媒体的发展作为条件,而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具备了媒介条件之后,还需要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条件。同时,真正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是媒体本身,而是控制媒体的人们。媒体是中性的事物,只是充当传递信息的渠道,不会产生自己的意见,使用媒体的人和掌握媒体的人才真正决定着媒体的发展方向。所以,网络媒体不是公共领域的“救世主”。
(三)构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路径选择的探讨
就在以上两派学者争论不休的时候,另外一些学者则采取了更加务实的做法,他们围绕如何构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方面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被寄予厚望,有人认为网络具备公共领域最核心的因素――公共性;展江等人则认为,时事杂志最具有公共论坛的特点,在这方面更有潜力。此外,还有人探讨了公共电视的问题,将公共电视的实践当作发挥传媒公共领域功能的一个示范。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有学者认为,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存在西方中心主义、技术主义、媒介中心主义、简单化和狭隘化等问题。也有学者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具体表现为:一是把哈贝马斯著作中涉及传媒的部分孤立地抽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放大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模式作为基准套用于我国传媒实践,简单否定或忽略我国传媒对于我国式公共领域的关联意义;三是关注传播科技(网络等)对公共领域的作用,片面夸大技术的解放效能。还有学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根源在于哈贝马斯理论引进我国时间尚短,传播学研究者大都缺少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背景,只能将哈贝马斯与传媒有关的论述片面独立出来加以研究,加之哈氏理论艰深晦涩,概念和理论本身存在多义性和模糊性,我国的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又与西方有较大差异,遂导致研究结论多元,往往矛盾百出。在此,笔者更认同许鑫的观点,要推进国内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必须弄清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传媒公共性是什么、我国是否具备建构传媒公共领域的可能、我们需要建构怎样的传媒公共领域以及技术进步是否必然导致公共领域复苏。
目前,美国等国家正在兴起“公共新闻”及“公民新闻”运动,普通公民利用便捷的技术设备,也能参与到新闻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似乎又让人看到了传媒公共领域复兴的一线曙光。但就我国媒体而言,由于政治环境和传媒环境的差异,特别是传媒体制的障碍,过于乐观地谈论传媒公共领域建构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李良荣认为,我国目前的新闻改革还未真正涉及体制层面,因此体制的突破是根本,同时应确立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公共利益至上。有学者则提出,新一轮的新闻改革应以公民知情权的满足为中心内容,或者以传媒“公共性”作为核心理念。这些观点都反映一点: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应当从体制上寻求突破,问题是传媒体制的改革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其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不论能否构建以及如何构建具有批判内涵的公共领域现在尚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失去了批判意识和批判内涵的公共领域既不是学者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公共领域,更不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所需要的那种公共领域。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传播系)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著;汪晖译.公共领域[J].天涯,1999(3).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3、任金州,卞清.增强公共性和服务性进一步开放“公共话语空间”[J].现代传播,2006(1).
4、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大学,2003(1).
5、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EB/OL].http:∥academic.省略/academic_xsjd_view.jsp? id=991,2006-01-14.
6、陈洁.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中国青年研究,1999(5).
7、郑达威.信源扩张与网络公共领域现状[J].当代传播,2005(3).
8、张志安.传媒与公共领域――读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随感[EB/OL].http:∥省略 /new/display/121.htm.l,2002-08-22.
9、翟本瑞.网际网络能否成为公共领域?[EB/OL].http:∥academic.省略/academic_xsjd_view.jsp? id=1563,2006-01-13.
10、齐立强.新媒体条件下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前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11、展江.传媒评论的范围与任务[J].当代传播,1998(4).
12、石长顺,向培凤.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6(5).
13、余建清,强月新.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现状与反思[J].西南交大学报,2007(6).
14、夏倩芳,黄月琴.“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5).
15、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