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蜜多心经范文
时间:2023-04-09 22:2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般若蜜多心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积极心理学 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人格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1东方佛教文化是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土壤
佛教关于积极心理的渊源及意义,主要在于其箴言中关于人的苦难和欲望的表述。它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久的,强调因果轮回。佛教中的涅也为积极心理学给予了养分。涅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改变我们内心的欲望,其实,当我们用客观的态度来审视我们的欲望时,就会发现许多欲望实际上超过了我们的需要,我们事实上是在为超过需要的欲望在受苦难。当然要真正做到通过改变欲望获得涅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是一种能力,需要多年的修行。故而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只有具备了涅能力,人才算是达到了圆满。一个人要想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必须克服五个障碍即懒惰、过分焦虑、疑心、恶意和对财富的贪婪,才能使自己变得更沉着耐心和有幸福感。同时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概念和佛教的涅状态有很大的联系。故可以说,佛教文化是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土壤。
2《心经》与积极心理学
《心经》是佛教大乘中,文字最短少且最深奥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般若经的要义。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又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心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是一种幸福的智慧。可以说一部《心经》就是一门积极心理学。“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走出苦海到达涅彼岸的最高智慧。然而般若虽然是佛的智慧,但人人可以拥有,没有种族、阶级、信仰之分。因而般若给我们一个人生坐标,给我们充满智慧的生活和心灵的愉悦。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追求的幸福,积极体验和积极力量。
3“照见”与积极情绪体验
3.1“五蕴皆空”获得积极心境
《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就是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空的,都是我们的妄心所产生的错觉。“五蕴”指色、受、想、行、识,实质都是心理的作用。《心经》告诉世人要“五蕴皆空”放下尘世的一切杂念和虚幻,才能“度一切苦厄”,达到幸福的彼岸。同样地,对于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心经》早已给出了解答,那就是“照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只有放下内心的虚妄,欲望,杂念等等物质,放空心灵,看空一切名利,抛弃自我的执着,抽离外面的虚幻世界,发掘内心的智慧宝藏,时刻观照自己,就能快乐自在。故《心经》启示我们,放下一切物质的杂念才能获得快乐,“五蕴皆空”才能获得积极情绪。
3.2“无苦集灭道”获得积极情感
《心经》中的“无苦集灭道”即四谛道理。“苦谛者”,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价值判断。大凡世间上一切烦恼之事,都叫“苦”;“集谛”是指造成世人痛苦的原因。世人所以苦恼,皆因倾向于以“我相”为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于妄想,一切争夺欺诈和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明白了这种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逃离苦恼。至于“灭”与“道”二谛,“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根源。“道谛”是指脱离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清净的修行方法。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罪业只能自己消灭,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故如果我们超越了“苦集灭道”的四谛,也就没有了一切苦恼忧愁,也就获得了清净喜悦。从积极心理学上说,“无苦集灭道”的境界就是一种积极情感的升华。
4“般若”与积极人格
4.1“不增不减”获得仁爱与正义
《心经》中的“不增不减”是指佛性遍布一切,众生成佛,并非增加了什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离开众生无佛可成,佛与众生本来就是一体的。因而,佛性人人皆有,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生仁爱正义。故“不增不减”便会获得仁爱与正义的积极人格品质。
4.2“究竟涅”获得智慧与卓越
“涅磐”即是无漏,就是消灭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说,离开了生老病死的苦,中文也常常翻译成灭度、圆寂,就是指智慧和福德都达到了圆满的成就,达到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寂静、安乐状态,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究竟涅”即是最后终于得以重生,获得智慧与卓越的积极人格。
4.3“心无挂碍”获得勇气
这个“心”人空法空,寂灭静安的大自在心,视世间一切一切皆为虚空,无有边际,包罗万象,了无挂碍,心且不有,挂碍何依,苦厄安在?因而心无挂碍就是内心没有牵挂,没有负担,没有了牵挂与负担就可以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坚强不屈,故而“心无挂碍”也就获得了勇敢的积极人格。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 从《白鲸》的两个中译本看风格翻译 文体学角度分析和对比《飞鸟集》的两个中译本 评《洛丽塔》的两个中译本中戏拟手法的翻译 对《自私的巨人》的两个中译本的翻译批评 《饥饿游戏》中两个中译本语言翻译对比赏析 从译者主体性浅析David Copperfield两个中译本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中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归化异化角度对比分析《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个中译本之比较研究 从读者意识看《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个中译本 从描述翻译学的视角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两个中译本及其翻译规范 从功能对等理论对比研究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的两个中译本 从视域融合角度对比分析《我弥留之际》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发挥 从译者主体性对比《爱玛》三个中译本 从语篇功能看“What I Have Lived For”几个中译本的翻译 从生态翻译学视域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多维转换 《呼啸山庄》的两个中译本比较 顺应论视角下《苔丝》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以接受美学的视角评析《洛丽塔》的两个中译本 《嘉莉妹妹》两个中译本的女性主义对比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OL].见慧海佛光网:.
[6]孙昌武.中国文化史上的鸠摩罗什[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4-53.
[7]图里(Toury,Gideon).描写翻译学及其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王运鸿.描写翻译学及其后[J].中国翻译,2013(3):5-14.
[9]玄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OL].见慧海佛光网:.
[10]游侠.鸠摩罗什.中国佛教(二)[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2.
篇3
首先,我们将要游览黄龙溪七条古街之一的正街,还是这些景点的展示区,真所谓“一街三庙,悠远文化”啊!
这条古街虽然有了17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却保留完整,这条古街街面是由不规则的青瓦板铺成,街面两旁廊柱排列有序,有明清的古房76套,大部分为一楼。
再向前走,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庙,从匾额上了解到这是“古龙寺”。寺外人山人海,许多人都在拍照,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发现寺院不像寺门,寺门低矮,寺场内院却非常宽阔,建筑的错落有致。寺内有古寺庙、古戏台、古黄葛树这“三古”,成为一大正门为戏台,又叫万年台。听庙内佛童说这是九个戏台中仅存的一个,院内有二棵黄葛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一个小庙,供奉着“黄葛大仙”,传说,只要摸摸树身,就可消灾祛病;南边古榕树,盘根错节,下面包着一座小土地庙。
寺内和尚每天必须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听爸爸说:“这经简称心经,是大佛教典中,一部分文字最少,诠理最深奥的微妙心经,被认为佛法的心要”。
这寺庙也逛的差不多了。咿?前面怎么这么多人,走近一看是一个县衙,名叫“三县衙门”,这衙门只听过,可从来没见过,一定要看看这景。
篇4
一、印文曰:自胜者雄。隋王通句也。这是我几十年来赏识并努力践行的一句箴言。其实,前头尚有一句“自知者英”。人在天地社稷间,要立身于斯,得锤炼心的自胜。诚然,只有自信、自律、自塑、自强,方能自胜。自胜者才能胜它。我二十年来曾以此句先后刻过五方印。这方印是友人所嘱刻。我治印素不喜同句袭用同法、同调,为别于以往,我先后创稿十余,皆平实乏趣,无趣不如无为也。艺术本是调皮的活计,没矛盾要促它生出矛盾,这矛盾还得水火难容、灾难重重。然后再将这深化了的矛盾着力调解得服服帖帖,一无矛盾。总之,化平为难,知难行难,转危为安,这般治艺,方称有味有趣。友敦促再三,逼上梁山,遂取古玺参差之布局,将此四字作错落的且是极具落差的处置。若“自”字占地仅印面之十六分之一,“胜”、“者”两字则作欹侧相嵌,“雄”字扩大,占地达全印之五分之二。可谓大开大合,乱作一团。事实上,错落可以打开空间,盘点空间,分割空间,赢得非老套、非惯性、非寻常的黑白关系。此印为鸟虫,在笔划上辅以鱼龙变化,且用酣畅清刚的披刀为之,所作似不负一番苦心。
二、印文为“无苦集灭道”。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句。思考再三,以汉瓦当形式出之。在构思时,将“无”字置于轴心部位,别于传统构式也。另四字作常态的扇形空间安排。汉瓦当,读其形式,赏其文字,都是曼妙圆润而匀落洒脱的。然细加研求,原本平方正直的文字,要不违字形而又出适应扇形的造型,是充满难度的。正因为其难,睿智且富有想像力、浪漫感的先民在字的正欹、挪让、展蹙、增删、短长、疏密、巧拙乃至字的方位转向上都作过艰辛的千推万敲,从而熨贴天成,字尽其态,态尽其妙。让人玩味到古人一艺之成背后切磋、琢磨的力度、深度和高度。这演绎升华的过程,足以给我们以启迪。
作此五字印,“无”已置于轴心相对独立,而“苦”、“集”、“道”三字直笔皆四、五笔,易协调,唯以“灭”字篆法直笔达十划,若也作与边廊平行的安排,必繁简失和。故将“灭”调向作与边廊呈垂直的处理,如是则章法及视觉效果皆和谐矣。此外,四字间的界栏作放射式,在边廊与字之间有意识地辟出空间以“透气”,或可消解瓦当印易产生的拥塞之弊。
三、印文“龙耳”。今年生肖为龙。吾本命年也。故拣石作此鸟虫篆印自用。
鸟虫印是篆书的花体,若声乐中之花腔。其成在“花”,而败也在“花”。把握“度”是至关重要的。鸟虫篆印质性柔媚,而气格决不能坠于糜俗粗野,务必能把握住文雅和矜持;线条缭绕,而不能沾染牵强转旋的习气,内在的弹性和骨力是不容销减的;字可巧饰,而不宜一味地作过量的枝蔓钩描,需知,形式上的浓妆艳容永远是以清刚简洁为内核的。
篇5
公元二00九年四月十一日夜,同学霞来访,有朋自远方来,军设宴,我,强、松作陪。酒过三巡,脸红耳热之际,强宣布:下一个节目——夜游龙门。
下得车来,夜正黑得深沉,白天秀美明丽的龙门,此刻显得朦胧、幽深,一切都变得柔软,空气柔软,脚步柔软,心也柔软。
灯是夜晚的太阳,但这里所有的灯都昏暗。强说,现在很多灯没开,若在节日,所有的灯一开,那才叫金碧辉煌、不夜之天。我却喜欢现在的灯,隐去了白天世俗的浮华,留下了一个纯粹的夜。它暗得正好,暗得幽雅,暗得宁静。眼前的龙门桥,以前的印象是高大庄严,而今,灯光下则显得亲切,让人想亲近。它的拱洞以上,已看不清楚,只是栏杆上的霓虹,恰似一道飞虹,飞架伊河东西两岸。极目南望,南桥已隐了身形。因它是直桥,桥身的霓虹就成了一道光柱,变幻着色彩。
我们沿东山脚边的柏油路前行。
这时候,落雨了,三点两点,稀稀疏疏的。我说,下雨了。军说,带上伞好了。松说,这才有情调,是上天故意下的呢。
西山只有三两个石窟的灯亮着。隔河而望,窟里灯光柔和。于是那佛像也亲切了,就想像那窟是房屋的窗,那石窟竟有家的感觉而显得温情脉脉了。强说,还是向前走,看卢舍那像,再领略一下他的睿智吧。
向南徐行,路左侧便是东山的脚。灯没有开,山崖成黑乎乎的一片,分不清土石与树木。继续仰望,十数丈高的崖顶,则是灯火一片了。那上面是香山寺,灯光是淡白中混着淡黄,照着青色的墙体,那飞檐斗拱竟有玉的颜色了。霞说,真美啊!我说那亭台是玉的颜色。强说,琼楼玉宇啊。那楼阁浮在崖壁的浓黑之上,真的如浮在海水中的仙山的海市蜃楼了。或者作想那是天宫,于是连自己也不知身在何处。
松说,我怎么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啊。
军说有同感。
我说,这就叫忘我吧。现在,我早已忘记了世俗的烦恼了。
强说,我来的次数多了,已没了感觉。不过,今夜真的不同以往。游,其实游的是一种心情。我们都嚷他说的经典。
雨渐大,竟如丝如缕了。我们也感到了寒意,但故意高声说笑。
终于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之上,对面便是最大的石窟——奉先寺了。灯光中,卢舍那佛已不那么高高在上了。恰如走下莲花座的秀一般,让人遐想。而菩萨、天王已变得模糊不清。
奉先寺之南的景点,被亮蓝色的霓虹相连,如一道道四处攀爬的蓝色闪电,凝固在山体上,我们正惊呼它的美丽,对面的灯光全灭了。
军猜测是下雨,为了安全的缘故。
强引我们穿过平台,沿台阶下去,到伊河岸边的又一个小平台,指着东面墙壁上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许,读一遍。
于是,我高声诵读。
雨更大了,雨丝已变成了雨柱,两位女士已忍受不住,大呼撤退。
霞的高跟鞋显出了劣势,再也走不快,我们陪着她,大声说笑,引得偶尔路过的人直盯我们。
没有风,却也寒气侵骨,真的想不到,今夜的游历,竟是如此狼狈地结束,但我们都说今夜极有意义,恐怕会永远难忘。
篇6
丧子之痛
其实,金庸也有睡个觉过不去的时候。“1976 年10 月,我19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在突如其来的死亡面前,万贯家财、一切身外的虚名浮利都变得空空洞洞。这也许是他一生遇到的最大打击,他自称:“在香港几十年都很开心,除了大儿子死亡、与前妻离婚,以及许多好朋友去世之外,其他都没有大的不开心。在小学、中学、大学读书时本来也挺开心,只是抗战期间物质生活艰苦些,但精神生活也很愉快。”儿子的死使他伤心欲绝,他拼命用《格林童话》里的一个故事安慰自己:
有一个妈妈死了儿子,她非常伤心,从早哭到晚。她去问神父,为什么她的儿子会死,他能否让儿子复活?神父说:“可以,你拿一只碗,一家一家去乞。如果有一家没死过人,就让他们给你一粒米,你乞够十粒米,你的儿子就会复活。”那个女人很开心,就去乞。但一路乞,竟发觉没有一家没死过人,到最后,一粒米都没乞到。她就觉悟:亲人过世原来是任何一家都避免不了的啊。于是,她开始感到安慰。
此后一年,金庸读了无数书,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细研究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情》,汤因比博士讨论死亡的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却解答不了他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他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圣经》,回忆书中的要义,反复思考,他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他的想法,后来他忽然领悟到(或者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到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在极度痛苦中,金庸开始研读佛经,试图从中找到生与死的答案。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佛、道的元素,经常出现少林、武当,对佛教他并不陌生。有人以为《九阴真经》就是《楞严经》,以为他读过《楞严经》才写《射雕英雄传》。2003年10月9日,他在陕西法门寺说:“其实我是先写小说,然后才开始真正研究这些禅经的。”
“佛经的境界与武侠小说相当冲突,要求人把欲望减到最低限度,要求人情感要淡泊,这对艺术创造有妨害,小说总是要情感愈强烈愈好,内心冲突愈鲜明愈好。”
佛教的要求不仅与武侠小说冲突,也与他的现实人生冲突。1980年的一天,金庸在台湾从容地点燃一根烟,也不忙着吸,看着长长的一截烟灰滚落,然后对高信疆夫妇和张大春说,佛家经常讲“变”,透过了“变”,“佛家不认为人生在任何方面是单向圆满的。悲亦不久悲,不止于悲;喜亦不常喜,不止于喜。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伟人与美人总难脱于自然的法律,也就注定会衰会老了。这就是所谓的无常,所谓的茫然”。他还说起希腊古典悲剧强调的“命运”,说起佛家的“因缘”,他说自己说得太多了,“个人于佛,只是初学,修习的是较古的原始佛教……有人学佛是为了研究学问……有人修佛是出于信仰,即使不能读很多经典,只要一旦开悟,也有所得”。
自省于身
1981年,金庸访问内地回港,对《明报》月刊记者说:“近年来我信仰佛教,对一生所犯的各种错误内心惭愧,更加盼望努力对别人好些。只是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好事做出来。”
佛教令他有了一些自省,他一生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他没有说。译成中文的佛经已卷帙浩繁,金庸只读过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他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他还是勉强读下去。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间他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
中文的佛经太过艰深了,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就很难明白。“有些佛经的注释很难懂,愈看愈糊涂,我就只看英国人直接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比较容易懂。”金庸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英文译本,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他相信佛陀的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并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他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了。佛法解决了他心中的大疑问,他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经过了一年半时光。随后金庸研读大乘佛经中的《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又产生了疑问。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他终于悟到――原来大乘经典主要是“妙法”,用七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了解与接受。他了解“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佛经中充满幻想的夸张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
“人生于世,任何人都有生活需要,也就必有欲望。衣食住行的需要必须满足,人要求传宗接代,要求婚姻配偶……我曾有过努力赚钱的阶段,然而也曾觉悟到,一个人在世几十年,最后终究要死,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几十年的光阴,如果全部花在以多得一万、两万、八万、十万元的金钱为目标,心灵中充满了贪婪、空虚、疑虑、寂寞、挫败、恐惧、忧愁、失落、嗔恨、烦恼……是不是十分不值得呢?”
金庸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整整六十年之后,他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佛法的境界。他说,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在心灵上与他最接近的是“般若宗”。
1981 年,杜南发问他为什么对佛学发生兴趣,他回答:“宗教是一种神秘经验,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这不是一种理性的,而是宗教性的。我信佛教,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这样子,所以就信了……写小说是追求美。我写社评,则是在力求弄清真和假、理由充足不充足和判断对与错。至于佛学,则属于宗教性的范畴,是你信仰不信仰的问题,没什么道理可讲的。”为了能直接读佛经,金庸甚至学习梵文,不过他说所学的只是皮毛中的皮毛,几乎等于不懂。
篇7
去年他当兵到哨所
夜晚他是我枕上的梦
白天他是我嘴里的歌
严冬里刮风又下雪呀
啊我真想啊
我真想给他
给他送去一团火
哎
兵哥哥啊兵哥哥
妹妹心中的星一颗
边关的冷暖托付你
家中的事儿交给我
交给我交给我
和一帮朋友周末聚会的时候,听到有人唱这支歌唱兵哥哥的曲,刹那间觉得挺不适合氛围的,当我回过神来,才醒悟此时正是一个女人表达对自己男人爱意的歌曲,在岁月里,温存的相伴,相偕,显的具有特别的含义。
这是一首他妻子晕王唱给他的歌曲,在如今这么一个世间、变化无常、劳燕分飞、的年代,一个周末聚会的夜晚,她唱起来了,唱着她的爱,在它适应的空间里,味儿有了、韵儿有了,大兵哥飘起来了。大兵哥是个实在的人,精神飒爽的,一头半短发,眉毛浓黑而整齐,短短的下颏,眼里透着友善的眼神。和他彼此很少有机会谈天,如若和他详谈时,他只贡献简短的评语,时而赞同,时而纠正,时而引申我的意思;当然你如其问他所在行的问题,他就欣欣的从详指点讲解。但此时的他听着歌微微地斜着身子,闭息凝视、一任儿让小曲摄了魂去。
此刻,大家从他们两口子的爱里感觉到,似走进一个无尘的世界,微凉的KTV里都被带动去感受他俩爱的激情和两个无限完美的结合。在优美的旋律里,在他们旁若无人情深对望的身边,木木和扬扬兴奋地边舞边在R&B,中印而合的自创飞饼舞,李月佳跪在沙发上像川剧中变脸大师似的、象假哭、似狰笑、又好似哭笑不得换着那演员般的表情。那旁还有一小丑拿着登山杖当支撑点最后还是落个仰面朝天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甚是好看。话声、歌声、笑声、时而还夹着一两声一群疯狂的已婚女人的尖叫声,可瞧得我都惊讶、诧异,唯我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微笑的看着这一幕幕。我知道这个瞬间、这些细节、这副画面、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底。
很早也渴望自己能达到这样的心情,始终隔着一堵厚实而透明的玻璃窗,似乎自己给自己筑了一道心门,可以看、笑骂、落泪、却不愿去跨这扇门、推这扇窗。有时喜欢听王菲那首悠悠的《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感觉心神需要跟着一种梵音走,听着梵音内心总有雨声滴答,唯有如此,才能暂得安宁,安宁的时候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事业、友情、爱情、金钱、名誉。有过,没有过,追逐过、渴望过、欺骗过。哎!尘世间的一切,也有几许留念的地方,但毕竟是短暂、纷争、荒谬、甚至命运不停地变着花样来折磨你、袭击你、感到自己的人生的残酷、冰凉、脆弱、无奈。所以开始不停给自己定位、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批判自己,总结自己。如今,适应了这种寂静孤独的生活和日子,一种漂泊、磨难后的生活,一种心如明镜,但又醉眼惺忪,不愿惹尘埃,独自其身的自爱和自由的生活,一种向着自己目标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方式,一种大悟彻悟后的生活方式。我不是拒绝一切朋友和同事的邀请而去薄情寡行,而是喜欢过一种合而不同、心灵独立自主的生活罢了。或许自己在等待真爱来拯救我,似无边的,遥不可及。或在等我去发现它,或眼皮下,唾手可得...也许我这年龄更不应该去碰“情爱”这些事情....
安静了
歌声停了
我可高兴了,
瞧~~~我正高兴着身边已婚人们的幸福,他们像小鸟一样衔枝筑巢,有风雨的时候会拥在一起交颈取暖,有黑夜的时候会在一起相伴回家...慢慢的等待着彼此身体里共同血缘那只小小鸟的到来,他们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百花齐放。
瞧~~我正高兴着身边这一群朋友的情谊,我们像每座山峦下的溪流,当干涸的时候会一起送来泉眼给你滋润,当有暴雨时我们会相拥着流向大海.相互伴着从山峦中的溪流成长到山川中的河流,我们的情谊像山泉一样清澈透明甘甜。
篇8
经典影像的来之不易
800里流沙,浩瀚戈壁,曾开启了玄奘法师17年坚定不移的西行之路。2010中印友好文化考察活动“玄奘之路”带来了戈壁体验之旅――已经举办四届的国内国际著名商学院之间的徒步戈壁挑战赛。今年我们“between design”工作室一行两人有幸以随队媒体的身份亲身体验了整个旅程。
这次比赛共有十几家门户媒体参与现场报道,我们此次参与该项赛事,是受大赛主赞助商邀请和《大众DV》杂志“青年导演扶植计划”的资助,拍摄名为“经典影像”的主题片。顾名思义,与其他媒体任务并不相同,我们拍摄的影像是能够永久保存的,以美感为本质的经典镜头,这就与新闻摄影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的“玄奘之路”与大部队已然不同。
本次比赛赛程为四天半,其中三天在戈壁露营。第一天早上从古城敦煌出发。我是第一次来敦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梦寐以求的无边旷野,兴奋之情自然难以平息。新鲜、激动、憧憬,这是首日敦煌之旅的全部心境。在驱车两个小时左右后,我们来到了整个比赛的出发点塔尔寺。因为刚刚从喧闹繁华的城市中脱离出来,身边飘过的泥土的清香让我们都精神饱满,充满力量。可是没过多久,西北特有的狂风沙尘天气就让我们的好心情顷刻间灰飞烟灭。5月中旬西北的天气因为刺骨的寒风让我拿摄像机和三脚架的双手冻得僵硬,耳边呼啸的风声让我顿时变得慵懒,并不想多碰一下冰冷的机器,这样的条件下忽然感觉之前的一切拍摄计划都是“美好的理想”。
“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在这里引用玄奘法师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文来鼓励自己,也为克服艰苦条件留下珍贵的影像。
首日行程经过塔尔寺,锁阳城,大墓子母阙这些汉唐时期的遗址,踏入这些断壁残垣之中,身边仿佛再现出古丝绸之路上喧闹繁杂的人群,而今却已封存在永久的记忆中。
每日的露营是最为有趣也最为辛苦的。在六七级大风中搭帐篷的感觉绝不是轻易可以体验的。戈壁的夜晚尤其寒冷,但是已然没有了狂风,走出帐外, 200多顶整齐划一的各队帐篷真让我想到了古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军旅生涯。仰望天边一抹橘色,宝石般剔透的夜空,顷刻间之感悟,我权当做“情迷意乱”吧。
在经过前两天的兴奋之后,身体和心理的疲惫逐渐显露出来,这个时候真得依靠梦想和勇气了。虽然我们有吉普车跟随,但是还是需要走上大段的路程来拍摄队员。
我们十分怀念“平整”的戈壁,因为眼下的盐碱地貌真是寸步难行。地上布满了骆驼刺,一种十分坚硬的带刺的植物,我要扛着摄像机和三脚架穿行在这里,还要尽量跟上队员的速度,自认为体能出众的我也不得不咬牙坚持。此次玄奘之路的终点是白墩子遗址,又名白虎关,据传为唐初名将薛仁贵殒命之处。后来一直作为西域之路上重要的关卡和驿站,今存残墩。选择这里作为终点,也颇具意义。看见所有队员冲过终点的一刹那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也颇为感动。
虽然自己没有机会亲身体验撞线的自豪感,但是作为影像记录者,我也亲身实地地体验了这种心灵的超越。当最后一天行程结束回到宾馆的时候,四天来的疲惫像山谷间的瀑布一样倾泻而下,荡尽几日来的尘土和疲惫。四天的旅程是很快的,这期间再多艰苦,再多汗水,也是值得的。
佳能XH-G1和EOS 5D Mark的混合双拼
我们此次选用佳能XH-G1和佳能EOS 5D Mark II这两款机器。
佳能XH-G1具有大倍率变焦,取景范围广阔自由,等效32.5mm广角端,拍摄视野广阔清晰的特点,尤其适合户外拍摄。这款机器是我非常喜欢的机型之一。虽然这是2006年已经推出的机型,但是它的体积和性价比绝对是占有优势的,它几乎具备专业高清摄影的所有需求,可以满足多数拍摄条件,并且因为体积小巧,对于户外灵活、随机的拍摄需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操作上说,由于参照了广播级专业大机器的操作习惯和按键设置,使用户在使用中会感觉相对顺手。白平衡、增益、光圈控制都在机身左前端底部,调整光圈也直接设在镜头上,这都与过去使用的大机器类似。有一点我认为不算特别合理,功能转盘的设计在需要特殊情况快速开机或转换模式时容易手忙脚乱,需要两手换位操作,有些麻烦。这一点与大机器不同。
这款机器的防抖设计使得我们在跟拍和手持状态下拍摄的镜头稳定性上有不错的表现,即使手持拍摄变焦特写镜头也较多数同档次机型表现出色。XH G1引入了先进的DIGIC DV II处理器,这就为这款机型获得高画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DIGIC DV II还在色彩还原处理方面提高了性能,特别在人物肤色、高亮条件等环境下都有上佳表现,在侧逆光和逆光条件拍摄中,对人物面部颜色的还原以及轮廓的处理比较让我满意,没有出现边缘模糊或者曝光过度的情况,非常利于塑造坚实的轮廓。并且天空蓝色的饱和度较好,说明这款机器的感光元件通透度有相当出色的改进。
如何在戈壁风沙中保护摄影机
XH G1/XH A1的最高增益可达到+36dB,可以在暗光线条件下进行正常的记录,在新闻、纪实拍摄领域非常必要。但是暗光条件下会有一些噪点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上述这些性能在此次拍摄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最后提一下,这款机器的材质很出色,与佳能EOS 5D Mark II一碰即伤不同,在野外条件下,与坚硬物体摩擦后虽然会留有划痕,但是只要过后用布擦一擦,就会完好如新。唯一遗憾的是这款机器只支持最大1440×1080的1080i HDV格式,没有达到1920的全高清尺寸分辨率。所以我们配备佳能EOS 5D Mark II以使在拍摄图片的同时能够拍摄支持纯高清尺寸的影像,且成像质量相当出众,颜色、景深都非常到位。只是在拍摄快速运动镜头时稍显不足。在这里要分享一下沙尘强风天气下的拍摄经验。首先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保护。西北特有的细软黄沙颗粒极小,打在脸上绝不会有任何的疼痛感。但对于摄影器材来讲就是天敌。因为颗粒细小,故而在扭动摄像机变焦环以及更换镜头的过程中,对机器损坏极大。首日就有好多媒体记者的设备遭受“黄沙侵袭”,导致摄像机,单反相机变焦环出现“咔咔”的响声,甚至变焦环失灵。但是不要害怕,只要之前有所准备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首先用湿纸巾擦拭整个机身,然后立刻用保鲜膜缠绕变焦环,以及机身重要按钮位置。因为机身未干,与保鲜膜产生粘合,便于缠绕。最后用皮筋把变焦环两端绷紧,目的是实际拍摄运用变焦环的时候不用担心保鲜膜的脱落以及沙粒从缝隙进入机身。一定要用皮筋,否则保鲜膜作用为零。这是第一道保护,再者就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购买原厂出品的防风防雨套,可以严丝合缝地对机器产生保护。这样的双重保护绝对可以保证安全拍摄。最后每天晚上都要用气吹或纸巾擦拭机器,以免灰尘堆积。
拍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沙地、戈壁地貌空旷无垠,遮蔽物较少,白天光线极为强烈。所以不要看摄像机的LED屏幕,还是以取景器为准。因为一来风沙大,对屏幕有所损伤,二来容易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推荐使用纯手动模式,以利于及时根据光线控制曝光量,避免曝光过度。在空旷的沙漠或戈壁地带,为使拍摄镜头中景物和人物更具立体感,推荐选择逆光或侧逆光的角度进行拍摄,人物的影调层次会更为丰富,并且画面中投影的方向使得画面更具构成感,以利于塑造画面中元素的体积感和空间纵深感。时间的选择上十七点的时间是最佳的,这时太阳与地面的交角变小,极其容易塑造出人物的轮廓和外发光效果,使画面和人物的关系形成一种中世纪油画般的神圣感。另外戈壁上的日落和日出一定不要错过,由于戈壁浩瀚无边,地平线清晰可见,天边的鱼肚白和晚霞辉映的画面不容有失。这个时段也利于塑造人物的剪影效果。
最后应该注意不要使用自动对焦。原因也在于沙漠,戈壁地貌空间太大,当人物运动范围过大时,在取景器中看其实没有什么空间变化。但捕捉的人物很容易跑出摄像机自动跟焦的范围,出现一虚一实交替的情形。在转瞬即逝的比赛过程中镜头的准确与速度是必须保证的,如果出现这样的虚实变化,可能导致一个漂亮的镜头被废掉,镜头的损失就意味着整个工作的失败。故而一定选用手动对焦。因为比赛中队员运动很快,稍不留神可能就“抓”不到他们,所以我们会提前驱车选择拍摄点,架好机器,等待队员进入视野,拍摄之。
比赛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节发生。这是之前无法预料的。不想错过经典的瞬间,最好的办法是蹲守。我为了拍摄一条蜥蜴的活动状态,在戈壁石子地面上匍匐了两个小时没有移动。让我找到了战争中狙击手的感觉。事后证明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这些蜥蜴的镜头为我之后的剪辑过程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素材。
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虽然拍摄了许多素材,但是也会遗憾于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某些镜头,如果拍了该有多好。所以在拍摄类似记录性质的影像时,纵然不是摆拍,有时候也需根据情况设计镜头,并且前期一定准备详细,绞尽脑汁去构思镜头的创意,这样在现场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篇9
(人物:郭冬临 前女友 群众演员)(地点:某学校内)
(郭蹲在中央,前女友带一群戴口罩的人上,走到郭冬临面前)
前女友:冬瓜!
郭冬临:怎么今天咱俩约你会带这么多人?
前:嘿,今天特别嘛。
郭:有什么特别的。
前:因为我今天有件很好玩的事要告诉你啊。
郭:什么?
前:我这几天看了本书,叫《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的,我好欣赏的。所以我们也来玩分手吧!反正高中也毕业了。
郭:什么!(众群众演员恨向郭 )
( 这时候出音乐——任贤齐《飞鸟》)
(郭抱头蹲下)
前:那我们就分手了哦!走!(带众人下)
(音乐结束)
(一个和尚走过)
和尚:买杂货的。多少钱?
郭:555
和尚:五毛?好便宜啊。
(和尚仍下五毛捡个皮揣子走)
(熄灯)
二幕
(地点:大学校园内)(人物:郭东临,金大喜)
郭:这就是我上次恋爱的旧事了。除了丢人的回忆什么也没留下。
金:你就不能往好方面想吗?就只说伤痕,不记得好一点儿的回忆,风花雪月什么的。
郭:记得也不能说啊!告诉你那些,你不宰了我?
金:哎哟,怎么会?最多把你阉了。(比个剪刀的动作)不过,你这种感觉我大概知道。
郭:什么?
金:就是你这种只有伤痕的回忆。
郭:你们心理系的人一定要讲这么深奥的话题吗?什么“只有伤痕的回忆”。
金:死苯,给你举个例子好了。我小时侯给一只猫咬过,以后每次看见伤疤我都会想起被咬的疼,可咬我的那只猫我早就忘了是什么花色,什么品种。懂了吧?(郭摇头)猪!就是说,人是种小气的动物,一旦受伤,就会把伤口牢牢记住,而且比那段回忆里所以的东西记得都牢。甚至超过造成这种伤口的那只猫本身。
郭:(四处望着说)去。我就不信,因为天下的猫长得都差不多。你看那个holle kitte和它朋友。要是换成个人你就绝对忘不了。
金:不!应该也是一样。里……
郭:好大一个海报(指着身背jay的海报做宣传的某男)(金正要生气)是周杰伦的!
金:(立刻忘了在说什么)啊!偶像!(看了一下海报)他要来广州开个唱!我要去。(某男要转过来打招呼)
某:诶,是大喜,好久……
郭:(一把把他的脸扭过去)别动,我看看几号开。嘿,就下个月了。应该已经可以买票了
金:对啊!对啊!那你去给我排队吧!
郭:那当然我去了。顺便再认识几个周杰伦的女fans!嘿嘿。
金:随便!你以为还有人看得上你啊?就你这个冬瓜。
(熄灯)
三幕
(体育场外窗口)(人物:郭冬临,方文山、及群演)
(所有人排各式方阵在等票)
排队者甲:(看见了人龙又)妈的,提前两天来排队都不是第一!(进入队伍)(郭出场,架着个盒子)
郭:面包,面包!大家买点东西先垫垫胃。(依次兜售)
(方文山及其兄弟上)
方:妈的!已经排了这么多人了。(这时施人成蹲下两边的人挡住他)
兄甲:那也得排啊!
方:我就不信非得排。我来了,我看见了,我插了。(方边说边队里,正好是郭前面)
郭:你要插队也别这么明显好不好?要不要脸的你?
方:(不说话地看着郭)……
郭:你!(方笑笑,狠推了郭一把)
(众人把目光望向方)(一男子挺身而出,队伍这时分开,亮出他)
男子:你以为这里是暨大食堂啊?说插队就插队?再说了,你又不是老师。滚后面去!
方:我告诉你,我叫方文山。
男子:没有用,我还叫施人诚呢。
(所有人附和着把方夹在中间,“方文山,你就没看出来我们是早安少女组?”一起派个造型)
方:(镇住)行,行,行,我排。
(众人归位,个别大喊“我是第一个别抢”)(排到郭冬临时,天亮了)
售票员:恭喜你!你是我们第一百个排到的,公司有特别优惠,半价发售。
郭:呵呵,这么好。(郭买完后,轮到方文山)
售票员:你正好是我们第一百零一位位歌迷,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方:好好,总算没白排。
售票员:(沉默一端时间后)啊!对不起,(鞠躬)我看错剧本了。到你应该正好卖完。
方:有没有搞屁,怎么这样!
售票员:(抢走方的票)没办法罗,人在剧本里,不得不低头。(下)
方:我!郁闷!
(金大喜出场)
金:冬瓜!你买到了啊!诶,好厉害!
郭:是啊!另外还赚了一笔,我正好是第一百个,打了五折。
金:哈,我们冬瓜运气就是好。(几个警察出现)
警察:站住。你!那个男的。
郭:啊?
警:你随地摆小摊,违法经营,过来,罚款。
郭:不是吧,警察哥哥,我……(一眼看见方文山的兄弟甲是其中一个)
:你是昨晚那个插队的?
兄弟甲:不要胡说,我们朝鲜男人都长得差不多,你肯定认错了。
郭:(又认出乙)你们冒充警察!
兄弟乙:啊!被发现了。
兄弟甲:上!抢票!(踢起乙)(二人开始打架)(音乐《难念的经》)
(郭回头看见一群忠大搬家公司的民工后把钱举高)
(音乐停)
郭:谁把这几个假警察赶走,我给他一百!(对面几个人同时恨向兄甲)
民工甲:好象那头赚得多点儿。
民工乙:对头!(看丙)你说上不上。
(《哈拇太郎》的音乐)
民工丙:(站直)湖南民工团,永远是正义的伙伴。走,上!
(三民工冲向假警察,甲取走钱)
民工甲:为了正义!
民工乙:为了正义!
民工丙:主要是钱!(假警察跑)
(音乐停)
郭:烦!就是这周杰伦惹的这一堆麻烦事。
金:胡说!人苯怪刀钝。
(熄灯)
(郭冬临:苏科 金大喜:贾楠 方文山:文多 兄甲、乙:江良 罗家庆 施人诚:耿之矗 民工甲、乙、丙:蒋伯虎 段宇 王永杰 售票员:田红娟 排队者:张毅 刘琛 俞晓燕 张深红 )
四幕
(jay的演唱会)
(郭东临,金大喜,群演,周杰伦)
(灯光只给周杰伦)
周杰伦唱:“哼哼哈嘿,人口大国的招牌,已被我一脚提开!”(把一写“十四亿人”的排子踢飞)
金大喜:一起跟着挥啊!
郭:哦,好。(大家都在叫“周杰伦,我爱你”)
(所有人狂呼)(郭受不了了,朝着金)郭:这男的词曲都好,就是唱得不行。
金:啊?大点声。
郭:这男唱得不行!
金:再大点声!听不见。
郭:这男的不行。(众人瞪着郭)
(灯光全亮)
((周杰伦开始吃泡面)
甲:呜呜呜,周杰伦干什么了,你这么骂他
乙:(走过去安慰一下甲后抬头看着郭)你出去!
丙:看你那傻样。我说你才不行!
郭:走就走。(要拉金大喜)
金:你自己走!别拉我。
(郭往外走,回头叫了一声“jay是傻瓜”,又往台上扔东西。)
(周杰伦放下面站起来,喊“又被我一脚踢开”)
(熄灯)
五幕
(散场后)
(人物:郭,金)
(背景里周在fans的簇拥下上了一辆小车,摆酷走了。段宇跳出来索要签名,给周推开)
金:你这人怎么这样。一点气度都没有?
郭:哪有,明明是误会。再说了,没点气度又怎样?
金:没气度不是男的。
郭:不是男的就不是男的,你不是要废我吗?(笑)正好,你省事。
金:你别跟我逗,最烦你这点,什么都不当会事!还有,一贯吃爱些莫名其妙的醋,上次是大三的师兄,这次是三年二班的周杰伦,不知道下次你会不会吃胎盘的醋。
郭:怎么会,都说了是误会。
金:我不管!我今天一定要和你分了。(金怒下)你别追过来!我不是闹着玩。
郭:(想追,又停下了。蹲在角落,把帽子取下放地上)算了。随便。
(胖子路过,见郭。)
胖子:上次看见你还是卖东西的,现在干脆成乞丐了。哎,可怜。(扔了点钱在地上,又说)
(加音乐《大悲咒》)
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第三行第二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静,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音乐停)
郭:(抬起头,很虔诚地看着和尚)你是在点化我吗?这句话和我有什么关系?
和尚:(等很久后,抬起头极慢地说)这--话--和你没关系。施主不要自做多情。
(说完拂袖下场,《大悲咒》音乐再响起)哈哈哈!
郭:(扔鞋)!
(音乐停)
(熄灯)
(
六幕
(十年後)(人物:郭,友、金)
(郭东临看见周杰伦十五周年演唱会的海报)
郭:死猪,这么老了,还开个唱。(一甩手)
朋友:这么烦他?
郭:是啊。也不知道为什么,好象是大学那会儿就开始了。
朋友:为了女人?
郭:也许吧?忘了。(金从旁过,看见他确认之后)
金:冬瓜?你还那么讨厌周杰伦啊?
(用《梨洼浅笑》的音乐 响度极低)
郭:(看着大喜发傻,极慢地说)小姐是……谁啊?认识我?
金:哎呀!我是金大喜啊!你忘了?你大二是我男朋友的。
郭:大二?我喜欢过你?
篇10
关键词:黑水城;金代文献;数量构成;文献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2-0009-06
笔者曾经针对《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文献所包括的各朝代文献构成情况进行概括,指出这些汉文文献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大量夏、宋、金、元(包括北元)文献之外,还有数量不等的唐代、五代、辽代和伪齐文书,并有一件清代文书。如果说其中的清代文献很可能是混入品只能作为一个例外的话,那么不妨这样得出结论,《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文献以至整个俄藏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就是唐、五代、辽、宋、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1]。实际上,夏、宋、金、元(包括北元)四朝文献并不均衡,若综计各种文字,则西夏文文献最多,占绝大多数;若单计汉文文献,则元代文献最多,西夏和宋代文献次之,金代文献最少。当然,这只是概略而言,如果要问金代文献的具体数量究竟是多少,其中具体构成如何,这就是本文力图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 金代文献的数量和构成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附录·叙录》认定的金代文献总共有18个编号(其中《刘知远诸宫调》未编号),分别是俄TK2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俄TK3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俄TK10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俄TK116《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俄TK142《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四分律七佛略说戒偈》、《大乘起信论立义分》、《施印题记》,俄TK166《孙真人千金方》,俄TK172《六壬课秘诀》,俄TK173《辰龙麝保命丹》,俄TK228《新雕文酒清话》,俄TK243《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俄TK246《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俄TK251《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上二》,俄TK255《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俄TK261《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俄TK314《类书》,俄A32《演朝礼一本》、《梁武忏》、《阴思鬼限》、《推定儿女法》、《佛说寿生经》、《延寿真言》、《大金国陕西路某告冥司许欠往生钱》、《折看经品目牒》,俄NHB.NO.4484《毛克下正军编册》,《附录·叙录》未编号只予附录而孟列夫《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编号为274的《刘知远诸宫调》。
以上是基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附录·叙录》著录认定而对金代文献进行的统计。当然,《附录·叙录》所判定的金代文献不一定都准确,例如《附录·叙录》判定俄TK314号为金刻本《类书》,但实际上不然。李辉、冯国栋曾撰文将TK314号文书与TK322(2)号进行了拼合,指出TK314号文书与TK322(2)号文书应为同一件文书,均出自唐人徐坚等所撰《初学记》第1卷《星第四》。关于此两件文书的刊刻年代,认为西夏地处西陲,前期主要与北宋关系密切,后期由于地理上的隔离,与南宋的往来并不多,汉文书籍主要来自金国,因而认同了孟列夫和《俄藏黑水城文献·附录·叙录》的观点,判定其为金刻本[2]。但遗漏了同样裱于TK322《六十四卦图歌》封皮之上、与另外三个佛经题材的残片一同裱于封底的、被题为“铁发亥头欲护神求修序等”的两件残片。此两件残片也同样出自《初学记》第1卷《星第四》。通过拼对可以发现,TK314号的3个残片和TK322号封皮上的3个类书残片实际上同属蝴蝶装的1个页面,其排列顺序是:TK322.5(2)号、TK314号第1片前后相连为前半页,TK322.5(5)号、TK322.2号前后相连并与TK314第2片上下相连为后半页。这样就可以获得近乎完整的《初学记》的1页,这页的大致特征是,纸幅高25cm—26cm,版框高19cm,宽不少于18cm,天头3.4cm,半页不少于11行,行18大字[3]。关于文书的刊刻年代,段玉泉认为TK322.5(2)号上有一处避讳,即“玄枵”之“玄”缺末笔。“玄”字缺笔在宋代主要是避宋太祖始祖赵玄朗之讳,同出自黑水城的北宋刻本《广韵》残本亦有多处“玄”缺笔。查金朝诸帝名讳,未见有“玄”字的,同时期的西夏、辽诸帝名讳,亦未见“玄”字,因此认定这件《初学记》当为宋刻本而非金刻本[3]110。以上两文,段文证据优于李、冯一文,推定宋刻本而否定金刻本的结论似可成立。由此可见,《附录·叙录》判定俄TK314号为金刻本《类书》的意见不能成立,我们可以将俄TK314号排除在金代文献的范围之外。
以上所举是俄TK314号为《附录·叙录》误将非金代文献列为金代文献的实例,实际上《附录·叙录》也还存在误将金代文献归类到其它朝代文献的问题。例如《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第310至314页刊有一件被编者定名为《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汉文文书,俄藏编号为ИHB.No.5176号。关于此件年代,《附录·叙录》原判定为“西夏写本”,但杨浣根据文书出现的人名不少为女真人姓名,官名“万户”为金代官职等,指出本件文书应为金代文书而非西夏写本,形成时间在公元1217年到1220年间[4]。这一结论笔者认为很有道理,完全可以成立。再如《俄藏黑水城文献》第4册第228页收录有编号为TK225号的文书,第6册《附录·叙录》原拟题为《捕盗状》,称作“元写本”。按文书中有“所管九十三指挥弓箭手”等字,而我们知道,元代军队不存在“指挥”的编制,并且“弓箭手”作为宋代和金代乡兵名设置非常普遍,而元代极少看到,因此可以将此件排除在元代文书之外。笔者曾撰专文提交2011年的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专门对此件文书的朝代归属进行考证,认为应该属于金代文书(即刊)。又如《俄藏黑水城文献》第3册第18页收录有编号为TK108V号的文书,是俄藏TK108号文书西夏刻本《佛说阿弥陀经》的背书,第6册《附录·叙录》原拟题为《阴鸷吉凶兆》,认为是西夏文书,并在《佛说阿弥陀经》题解中指出本件为楷书,墨色偏淡,且择录“本命星官”、“地府真君”、“若射得长命者”、“冥司日照”等。从图版来看,本件文书下半部分残缺,文字不可辨识,其余清晰可见,其内容与烧寿生钱习俗有关,应为烧寿生钱法事之仪轨文。《俄藏黑水城文献》第5册A32号文书当中收有金代《佛说寿生经》及烧寿生钱仪文,虽与本件并非同一仪文,但内容与本件文书部分相同。且该件内容之六的《大金国陕西路某告冥司许欠往生钱折看经品目牒》明确写有“大金国陕西路”等字,俄藏A32号文书为金写本毫无疑问,因此,TK108V号也应是金代文书无疑。由此可见,在《俄藏黑水城文献》中,金代文献除了《附录·叙录》所列17个编号外,至少还可以从原来认为属于其它朝代的文献中甄别出3个编号的金代文献,目前所知的金代文献至少可达20个编号。
除了以上20个编号可以认为是金代文献之外,至少还有两件文书也不排除属于金代文献的可能性。一件是收录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册第160页的俄藏编号为TK6V的文书,《附录·叙录》原拟题为《粉蝶儿词》,是俄藏编号TK6号《吕观文进庄子义》的背书。按:《吕观文进庄子义》北宋刻本,吕观文即吕惠卿。《直斋书录解题》卷9载:元丰七年(1084)惠卿“先进《内篇》,其余盖续成之”。至绍圣中,惠卿加观文殿大学士,乃追题此衔,成书付雕。汤君认为本件文书应刊刻于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二年(1099)之间,并为初雕版[5]。《吕观文进庄子义》刻于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二年(1099)之间,则写于此件背面的《粉蝶儿词》只能是在此后,应晚于北宋,当是金元时期写本。二是收录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3册第346—348页的俄藏编号为TK151的文书,《附录·叙录》原拟题为《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经》,称“宋刻本”。但据《附录·叙录》又称,《道藏》所收同名经有题记,云初刻于宣和甲辰(1124),本号即是年代相近的刻本。按:该经北宋末年始刻,而与西夏相邻的西北地区很快落入金人之手,因此也不能排除此经属于金代刻本的可能,也应晚于北宋,有可能是金代刻本或金元时期刻本。如果这两个编号的文献果真属于金代文献,则金代文献还会超过以上确认的20个编号的金代文献。无论如何,《俄藏黑水城文献》所收录的金代文献总数目前可以确认的至少有20个编号,很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甄别水平的提高还会超过这一数量。
上述确认的20个编号的金代文献,其构成若以版本论,只有TK108V号《阴鸷吉凶兆》、TK225号《捕盗状》、俄ИHB.No.5176号《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俄A32号《演朝礼一本》、《梁武忏》、《阴思鬼限》、《推定儿女法》、《佛说寿生经》、《延寿真言》、《大金国陕西路某告冥司许欠往生钱》、《折看经品目牒》和俄NHB.NO.4484《毛克下正军编册》5个编号属于写本,其余均是刻本;若以内容性质分,则大致可分为佛教文献和非佛教的世俗文献两类:佛教文献分别是俄TK29号、俄TK30号、俄TK101号、俄TK116号、俄TK142号、俄TK243号、俄TK246号、俄TK251号、俄TK255号、俄TK261号和俄A32号等11个编号(其中俄TK142号的施印题记则可归入世俗文献内容),非佛教的世俗文献分别是俄TK166号、俄TK172号、俄TK173号、俄TK228号、俄NHB.NO.4484号和孟黑录编号274号以及俄ИHB.No.5176号(即《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俄TK225号(即原拟题的《捕盗状》)、俄TK108V号(即原拟题的《阴鸷吉凶兆》)等9个编号。但这里的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如果细分,属于佛经的俄TK142号《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施印题记则应归入社会文献类;俄A32号中的《演朝礼一本》、《梁武忏》、《佛说寿生经》、《大金国陕西路某告冥司许欠往生钱》、《折看经品目牒》等具有浓重的佛教色彩,无疑应属于佛教文献,然而该号中的《阴思鬼限》和《推定儿女法》两部分内容则显然属于非佛教文献;并且《大金国陕西路某告冥司许欠往生钱》中的后半部分内容实际上应为民间烧寿生钱法事疏文,也具有浓重的社会现实内涵,严格地说应归类为世俗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俄A32号实为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合璧文献。即使我们所说的世俗文献,也只是相对于佛教文献而言的,如果再细分,俄TK172号《六壬课秘诀》、俄A32号中的《阴思鬼限》、《推定儿女法》和俄TK108V号《阴鸷吉凶兆》应属于道教文献或曰民间方术文献{1},俄TK228号《新雕文酒清话》和孟列夫《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编号为274的《刘知远诸宫调》应属于文学作品{2},俄TK166号《孙真人千金方》和TK173号《辰龙麝保命丹》应属于医药文献,俄ИHB.No.5176号《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俄NHB.NO.4484号《毛克下正军编册》和TK225号《捕盗状》应属于社会文献。
二 金代社会文献的资料价值
以上初步认定的20个编号的金代文献,就数量而言在总数达8000多个编号的黑水城文献中不啻是沧海一粟,但其价值却反因物以稀为贵的铁律而弥足珍贵。这些金代文献的资料价值,11个编号的佛教文献是反映金代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史料;俄TK172号《六壬课秘诀》、俄A32号中的《阴思鬼限》、《推定儿女法》和俄TK108V号《阴鸷吉凶兆》是反映北方地区道教活动和民间方术文化的重要文献;俄TK228号《新雕文酒清话》和《刘知远诸宫调》是金代重要的文学作品、戏曲作品和雕版艺术作品;俄TK166号《孙真人千金方》和TK173号《辰龙麝保命丹》是反映金代医学的重要科技资料。除此之外,笔者想着重介绍一下几件写本文献的社会文书,即俄NHB.NO.4484《毛克下正军编册》、俄ИHB.No.5176号《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和俄TK225号《捕盗状》三件文书对研究金代社会政治经济所蕴涵的重要资料价值。
《毛克下正军编册》由三纸构成,上端已残,现存文字共17行,分别列记金代某猛安登记人的年龄以及所系第一至第七毛克下正军等情况。该件价值至少有三:
第一,该件提供了金代“谋克”又可异称“毛克”的文献实证。关于猛安谋克的语源涵义,中外学者研究颇多,谋克是从女真语“muke”或满语“muhun”翻译而来的。在金代,女真语“muke”刚刚被引入汉语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不同的汉语词语与之相对应的现象,宋金时期猛安谋克至少有“萌报”、“肩安”和“毛可”、“毛毛可”等异写。不过,这种异写到了元脱脱修《金史》时就已统一称为“猛安谋克”。关于谋克可以译作“毛毛可”或“毛可”,这见诸史籍《三朝北盟会编》,但译作“毛克”,笔者遍检史籍,包括全文检索电子版《四库全书》,均未查到与“谋克”相关的“毛克”之名{3}。不过,据刘丽萍《上京扎木猛安考略》一文介绍,罗福颐的《满洲金石志》曾著录一面金代的“咸平府毛克镜”[6],《中国篆刻全集》曾载有一枚金代“扎迪吉弼图毛克印”[7]。由此可见,尽管史籍不见“毛克”的异写,但金代铜镜和官印可以证实“毛克”译法的存在。而《毛克文书》共出现“毛克”18次,它首次以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形式,提供了“谋克”异称“毛克”的文献实物,确凿无疑地证实谋克可以译作“毛克”,从而丰富了有关猛安谋克称谓的资料,也扩大了金史研究取自考古材料的来源。
第二,该件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史籍所载金代猛安谋克内部的兵役构成,也提供了猛安内部谋克编成番号的新材料。金代初年,猛安之下有谋克,谋克之副为蒲里衍,谋克之下有士卒,士卒之副为阿里喜。毛克文书的著录形式是“人名+岁数+系第一至七毛克+下+正军”,著录内容的最终归结点是“正军”。有“正军”,当然就应有士卒之副的阿里喜,这正好与《金史·兵志》所载的兵役构成相吻合,即在谋克之下设有正军,也当设有士卒之副的阿里喜。毛克文书除了直接证实金代军队“谋克”之内确实存在“正军”的兵役之外,还暗示与“正军”配套的士卒之副阿里喜的存在,所以说它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史籍所载金代猛安谋克内部的兵役构成情况。又,关于猛安内部谋克的编成番号,史籍所见大多是女真语译名,个别也有汉名,但都不是第一至第十的序数。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金代官印集》刊有29个谋克之印,其中没有一个印名相同,也可证这些译名不包括一至十的涵义。而毛克文书所见正军分属于第一毛克至第七毛克,诸毛克都是以序数相缀,而非人名或地名,这无疑增加了我们对谋克名称的认识,使我们了解到在金代的军事编制中,同一猛安下的谋克还可以用序数作为番号。毛克文书弥补了史籍记载的不足,又提供了史籍所不见的新资料。
第三,该件反映了汉人在猛安谋克制中服兵役的形式,揭示了元明时期汉族所盛行的军户制度和垛集兵制度的滥觞。在猛安谋克制度之下,女真人服兵役的形式有“正军”与“阿里喜”之别,“正军”也称作甲军(甲士),是穿甲的军士,为谋克属下的正规战士。“阿里喜”作为“正军之副”,实际上相当于预备役和杂役人员,随时补充“正军”。金代的“正军”与“阿里喜”,二者既有主从关系,也有配合关系,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这可以称为“正军”主役与“正军之副”助役的组合式兵役制度。在金代,这种“正军”与“阿里喜”的组合式兵役制度本来是女真族的兵役制度,但我们从毛克文书却可以发现,汉人也同样存在,因为既有“正军”,那么自然也应该存在类似“阿里喜”的“正军之副”,也许它的名字不叫作“阿里喜”{1}。金代汉人存在“正军”主役与“正军之副”助役的组合式兵役制度应该没有疑问。这对于我们认识元明时期的主役与助役相结合的组合式兵役制度的渊源很有帮助。明代的兵役制度是军户世兵制,其中有所谓的“垛集军”。“垛集军”一般是集民户三户为一垛集单位,其中一户为正户,承担军役。其它二户为贴户,帮贴正户。明代的“垛集”毫无疑问属于主役与助役相结合的组合式兵役制度。这种组合式兵役制度明初即开始实行,《明史》卷92《兵志四》所说“明初,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卫所无缺伍,且有羡丁”可资证明。明代的“垛集军”实际上是对元朝军户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元朝的汉军实行的是军户制度,军户有正军、贴户之别,正军主要应承现役,贴户主要是出资补贴正军,《元史》卷98《兵一》即称:“汉军。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户军,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余为贴军户”;又说:“旧例,丁力强者充军,弱者出钱,故有正军、贴户之籍”{2}。明代军户制下的“垛集军”显然与元代的军户制具有某种继承发展的关系。明代军户制度对元代军户制度的继承,人们比较清楚,但元代汉军军户制度的来源,人们不甚了了。毛克文书既然表明金代汉人也存在“正军”主役与“正军之副”助役的组合式兵役制度,那么毫无疑问也就显示了元代汉军军户制度对金代汉人兵役制度的继承关系{3},揭示了元代汉军军户制度以至明代“垛集”兵役制度的滥觞,而这一点正是毛克文书资料价值的珍贵之处{4}。
《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由四纸构成,现存文字共108行,但上下被裁切,只残余中间部分。该件对研究金代历史特别是金末军事制度的意义,杨浣先生曾撰专文探讨,指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反映出军事官员的构成呈现多民族性,二是军队的门类较多,三是进入军事编册体系的机构或官员比较广泛,四是该地军队数量较为庞大。除这四个方面之外,笔者与杜立晖也续撰专文,对该件反映金代历史所具有的重要资料价值补充了三点认识:
第一,对文书中所出现的“万户”性质,推测应是金代猛安谋克军制体系中一个较高层级的编制。“万户”除了可以作为官称之外,也具有猛安谋克编制单位的意义,而且是猛安谋克军制体系中的一个较高层级的编制单位。文书中的“万户”也应属于猛安谋克军制体系,则文书也是反映金代猛安谋克制度的重要材料。
第二,对文书多处人名后出现的“下”字内涵,鉴于《三朝北盟会编》卷221所称“猛安、谋克,以管女真户为上,杂以汉人为下”[8],认为金代猛安谋克无论作为社会行政组织还是军事编制,纯是女真族的列为上等,杂以汉人的则列为下等,“下”指兵员的等次,特指包括汉人兵员在内的军队编制等次。文书提供了猛安谋克体制内女真人与汉人混编及其等次的珍贵资料。
第三,文书第41行有“武节将军,巩州第四部将”等语,这证实了金朝曾在边地设置部将的事实,同时也使我们知道金末巩州最少设置过四个部将,而以往我们不知巩州是否设置过将或副将,文书正好弥补了《金史》记载之阙。宋代将兵法之下军队的基本编制是将、部、队三级,文书既出现“巩州第四部将”等字样,说明其编制名称及其统辖关系与宋军应一致,属于仿宋军编制。金代边将设置有将、部、队三级编制,“无疑是沿用了北宋后期系将禁兵的编制”[9]。《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以实物文献的形式佐证了王先生的判断,同时也说明,驻临洮路的金军诸武装力量,除了大量采用猛安谋克之制外,也存在仿宋军的编制,临洮路的金军应是由猛安谋克制与仿宋军制共同组成的混合军队。金代临洮路存在仿宋军编制,这对我们理解金代中期以后猛安谋克之制的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金中期边地置军基本按猛安谋克之制,而文书反映的金末临洮路在抵御西夏进攻时,却采用猛安谋克制与仿宋军制相结合的混合军制。这可能与猛安谋克制的崩溃有关。文书反映的金末边军采用仿宋军制与猛安谋克制相结合的混合军制,正是猛安谋克战斗力下滑并逐渐崩溃的最好诠释{1}。
俄TK225号《捕盗状》,笔者也撰有专文,除了认为它是金代文书外,还为其定名《金某司状为九十三指挥弓箭手捕盗事》。从文书内容看,该件现存文字16行,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叙述是九十三指挥弓箭手捕捉盗贼的地点和过程,后半部分是罗列一堆衣物的种类、数量、质地、颜色等,有某物“壹张,系青绢里”、“银褐束绢一匹”、“白米定绫一匹”、“紫板条壹条”和“袄子壹领,系白绢里”等,应是收缴的盗贼赃物。这件文书制作的地点不详,但若考虑到《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等金代文书形成于当时与西夏交界的陕西路地区,则该件也应形成于今陕西、甘肃交界一带。所以,文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代陕西路地区弓箭手的职能和活动情况,反映捕盗文书的内容、形式和构成,赃物的种类和登记方式等。并且,通过这些赃物的种类、数量、质地、颜色等,可以一窥当时居民的部分生活用品种类以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以上我们重点介绍了金代社会文书的资料价值。实际上,其它金代文献也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例如《刘知远诸宫调》作为现存最早的诸宫调脚本之一,在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金代平阳刻本,是反映金代平水坊刻的重要实物之一,在版本学具有重要意义。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就不断有研究成果,目前至少有10多种各类整理和研究成果。可以预期,随着研究的深入,黑水城所出金代文献的价值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揭示所认识。20个编号的金代文献,相较于整个黑水城文献8000多个编号显得微乎其微,但是它对于整体上严重偏少的辽金史传世史料来说,其史料积累的意义则不仅仅体现在量的增加上,更体现在于石刻文字之外又开辟了一条开掘史料来源的新路径,为拓展金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
■
参考文献:
[1]孙继民.黑城学:一个更为贴切的学科定名[J].河北学刊,2007(4):91.
[2]李辉,冯国栋.俄藏黑水城文献两件类书定名与拼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5(2):90.
[3]段玉泉.俄藏黑水城文献《初学记》残片补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6(1):110.
[4]杨浣.黑城《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考释[J].中国史研究,2006(1):137.
[5]汤君.吕惠卿《庄子义》版本源流考[J].诸子学刊,2009(2):197.
[6]刘丽萍.上京扎木猛安考略[J].北方文物,1994(2):46.
[7]张明君.中国篆刻全集:第3卷[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