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4:1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媒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球化;传媒;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势必对全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更多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因此,必须认真的研究和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新闻传媒本质上属上层建筑,是社会的稳定器。对于经济全球化对新闻传媒发展、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更加积极地应对,把握主动权。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使我国的新闻传媒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新闻传媒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各个领域与之相适应;跨国物流、资金流、人流的迅速增长,也必然要求信息流有相应的增长,这既有数量上的要求,也有质量上即传播速度和信息内容深度上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范围的市场,它对世界新闻传媒格局的变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1、形成了一批跨国传媒公司。这些跨国传媒公司基本上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如澳大利亚的默多克所的新闻公司,美国的时代·华纳公司,这些跨国传媒公司都有多种新闻传媒产品,其电视网、报纸、杂志销售网遍布世界,有的是直接销售自己的传媒产品,有的是采取与当地合作的形式销售传媒产品。传媒的营收也是国际性的。美国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2002年的《富媒体,穷民主》一书说,“时代华纳和迪斯尼公司在美国国内仍然有相当可观的收人,但是,在近十年里,它们的大部分收是来自非美国市场,其他媒介公司也步其后尘,到海外寻求发展”。
2、大规模的新闻信息的跨国流动。英美共有的路透社TV和WTV向世界所有电视台发送电视新闻;美联社每天向全球各报刊发送文字新闻2001万字,新闻图片120万张以及350家电视新闻用户。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以前的简单新闻信息的交换。国际贸易规则已将新闻传媒跨国经营列入市场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WT01997年规定,加拿大不可以禁止时代华纳的《体育画报》在其境内发行加拿大版本。近年来,一些国际贸易谈判已将媒体市场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全球范围内新闻传媒市场垄断局面逐渐形成
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和变化产生的制约、影响作用日益明显,新闻传媒市场集中甚至垄断局面也逐渐形成。一是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开始涉足新闻传媒领域,参股或收购新闻传媒企业,二是新闻传媒进人资本市场,兼并浪潮兴起,新闻文化传媒巨头迅速崛起。1970年,西方各国还有125个拥有报社的集团公司,到了90年代西方各国重要报刊已落到不到30家大公司手里。
4、商业行为向新闻传媒全面渗透
经济全球化推动新闻传媒向产业转变,因此,寻求自身资本的增长成为新闻传媒的一个重要目的,利益驱动取向越来越明显。一是商业信息在跨国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比例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新闻传媒产品。二是新闻传媒内容的娱乐化。美国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在《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一书将公民政治意识减弱、选举投票率低归结为传媒的娱乐化,认为“媒体的娱乐化减弱人们的政治兴趣”。
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大幅度扩大了新闻传媒的市场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开发、扩大市场,增加商品交易、商品输出的过程。这一趋势同样发生在新闻传媒领域。据一些研究者提供的资料,新的媒体,较之旧媒体,不仅扩张了信息交流的范围,加快了信息沟通的频率,还增加了受众人数。以美国为例,报纸和杂志的读者总数约为1.63亿人,占全美人口总数的近60%;而全美广播听众家庭户为9440万户,占家庭户总数9699万户的97%;电视用户则达98%。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新闻传媒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新闻传媒要融入国际化,还有相当的路程,中国新闻传媒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难以解决。
1、传媒观念的滞后
中国的传播观念一直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老问题、大问题、敏感的问题。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传媒按照计划经济方式运作,一切由国家包下来,国家拨巨款扶持传媒,传媒是附属的“事业”单位,成为“有冕之王”和政治的助手。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传媒虽表面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与工具,保持与党和政府的政治一致性,但实际操作上已有很大的变化。例如隶属于上海广电局的“东方明珠”于1994年2月成为上市公司,每年利润回报数千万元。但从理论上讲,这些产业仍是,是国家事业单位,是“限制性或垄断性的行业。”魏永征教授在《中国传媒业利用业外资本合法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按照中国现行法律,“中国传媒单位是事业而不是企业”。这些都是由于传播理论、传播结构、传播体制的现状决定的。问题是,在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作为“喉舌”和“工具”的“事业单位”究竟有无影响。
2、经营观念的误区
媒介经营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点。虽然有高层认为不拟提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但随着我国融入国际步伐的加快,已难以回避了。传媒作为产业不进入市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产业,而只能叫“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媒介开始了从经营广告开始的市场化进程,并从实践中认识媒介走向市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我国现行传媒政策对传媒的市场准入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而不少人对传媒走向市场后的发展张力和空间缺乏分析和预测。
竞争是传媒发展的真正动力。五十年代初,我国只有百余家报纸和百余家广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有报社、广播电视台几千家,以及一批网络媒体,以开拓传媒的广告市场为突破点的传媒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媒介初步认识到传媒产业的高回报率,即阳光产业。当前,联盟、整合、兼并远非中国传媒的主流趋势,虽然媒介集团已出现一批。这些媒介集团,也还不能说已走向市场。如果传媒的重组靠政治权威主导,媒介的竞争不可能公平地、市场化进行,集团化也只能是以政治目标为主、兼顾经济利益的联合。
3、结构与体制的顽疾
我国的经济模式是国有(即全民)、集体、个体、外资、合资等,但传媒却只有公有制一种形式,传媒业至今仍是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才能进入的行业。虽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媒体或明或暗介入中国新闻传媒业,单“广东的报纸或明或暗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已有30多家。”
传媒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国营性质,国家投资,党委管理,这种体制和结构下的传媒业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国际信息一体化的形势下,西方媒体大国对传媒市场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媒介市场资源的分割与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媒体发展受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我国媒体不把自己融入市场轨道,就有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包括受众市场、信息资源市场。进入市场的关键是思想上的转变,即要树立媒介经济意识、媒介市场意识、媒介竞争意识,把媒介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把政治上对媒介的控制逐步变为政治的和法律的管理与制约相结合,变为宏观的调控。
4、传媒势大力薄
全国有报纸2200多家,刊物8000多家,广播电视台3000多家,近20家媒介集团,这样大的媒介市场,世界上是少有的,但就实力来说,却是“势不单力薄”。以报纸为例,美国《纽约时报》每天平均广告额为1000多万美元,最多一天可达1700多万美元,也就是说《纽约时报》一天近亿元人民币的广告额,几乎等于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额。
中国传媒的势大力不大的原因固然很多,中国媒介一直吃“皇粮”,没有竞争对象,从未担心“断粮”,充满自信和优越感。如今要融入国际,才发现是小巫见大巫。其次是中国传媒的单一产品模式,搞图书出版发行的不能办电视台,纸质媒介不能搞电子媒介。因此,中国传媒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和出售媒介产品。
三、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传媒发展的应对策略
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闻传媒新变化应对策略的考虑,不应局限于传媒本身,而应站在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整体的高度作宏观的把握。笔者认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下世界传媒发展的新趋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的竞争力
新闻舆论作为“软势力”就是“通过说服别人追随自己,或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规范和制度,并以此方式来使别人产生自己所想经的行为”。目前,西方跨国新闻传媒发展和西方新闻信息产品大量冲击世界市场,对此,发展中国家既要提高新闻信息产品量的规模也要进一步改善自己新闻信息产品的质量,才能起到平衡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大力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的竞争力,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新闻舆论影响。在具体策略方面,对外,要主动出击,提高国家影响,应对跨国新闻传媒出现的需要;对内,要增强我们政策影响力,争取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2、大力培养新闻信息产品的产业
承担着资本经营和社会整合双重功能的当代中国传媒产业,日益从只注重传播的传统观念向重视经营发展。并且,随着拥有资金、人员、设备和技术优势的西方媒体的进入,中国传媒产业将面临的是没有退路的竞争。那么,长期“事业性质”、“”的中国媒体该怎样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怎样在国内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怎样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呢?集团化是中国传媒的大势所趋,自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媒体集团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在中国的大地上。传媒集团使资源得到重组,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优化了管理形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就目前中国广播电视集团来说,其机构之庞大,人员之众多,在世界上堪称一流。但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相较之新闻集团、哈勃·珂林斯出版公司等国际传媒大王,论资金实力、新闻传播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在国际舆论界的地位,它无论如何也排不到世界前列。大量的地方性媒体集团除了能在本地有所作为,基本上没有走向世界的可能。
3、形成国内新闻传媒市场合理的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规则既有其活力,但又有盲动性,对新闻传媒也是如此。随着国际新闻传媒涉足我国市场,以及国内新闻传媒市场的形成,竞争的盲动性、破坏性也会加大。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变重审批为重监管,要把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作为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健全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形成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工作方法、办法,扶持合理的竞争,处罚违规行为,培育和维护好国内新闻传媒发展的市场秩序。
4、设立必要的市场准入机制
世界新闻传媒北强南弱等不合理的秩序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当今,在西方文化传媒不断渗透和对先进文化传播技能的运用,已经影响或导致了部分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变形与失踪。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惕和必要的应对办法,决不能让西方新闻传媒借市场化,以其现有的强势,无规则地进人我国内市场,冲击我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要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建设,设置必要的门槛和市场活动规则,为日常的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制手段和条件,维护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护我国内新闻传媒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张向东:《媒介重组时不我待》,《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2期。
篇2
过分的道德焦虑现象。现今的数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集中报道热门事件。他们热衷于从一些具体的事件升华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做出一种高度抽象的引申,迅速做出道德是非的判断,并由此判断引发出对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思和追问。这种行为,理论上是媒体报道信息、舆论监督等社会职责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显示出一种过分的道德焦虑。媒介为了吸引眼球集中报热门事件,并将独立事件无止境的上升到整体社会层面进行“道德默哀”,这种泛道德化现象,不但不利于社会稳定,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自由度增大、社会价值多元化条件下的伦理失序问题,而且还容易导致人们的道德茫然,甚至道德虚无。在刚刚过去的8月,因为有几位年轻女性遇害,随后又被各大数字新闻密集报道,被封为“黑色八月”。例如,新浪网就推出《如何走出少女的黑色八月》的专题,不但采用了血腥的网页封面设计,还对近期的少女遇害案进行详细地报道。对于社会治安、社会道德现状也是大加批评,看后让人毛骨悚然。这个事件中,数字新闻媒体在传播环节就表现出的过分焦虑。媒介报道事实本是其职责所在,但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导致他们的报道会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数字媒体上充斥着对女孩被害事件的报道,在对于社会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更加重了社会没必要的恐慌。一件单独事件上升为整个社会层面的普遍性事件,随后对于整个社会道德的现状进行所谓的“彻底拷问”,除了让参与新闻传播环节的受众人人自危,对于社会的治安现状和现代人的道德水平再一次失望之外,其他正面效应微乎其微。
二、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数字媒体的特征更易引发媒介伦理问题
数字媒体传播过程中道德问题的大量发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独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媒体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导致其信息传播活动具有随意性,这样既使得数字新闻多而杂,又导致追责困难,一定程度上诱使人们采取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再加上数字媒体本身的开放性更使得很多充斥自由言论的网上社区诸如论坛、电子公告板等,成了数字新闻伦理问题的重灾区。
(2)把关人作用的削弱导致伦理问题
“把关人”作用指的是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相关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不同于具有严格编程序的传统新闻,数字媒介的把关人功能十分薄弱,这也是导致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高发的原因。数字媒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再加上现在的数字新闻往往采用采编播同步的方式,及时性的需求导致数字媒介的信息,有时候来不及把关就被上传到网络上和手机平台上,严重削弱了把关人的力量。而传受合一的特性,让传播者和接受者合二为一,直接削弱了把关的力度。
(3)道德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伦理问题
数字新闻在传播环节的媒介伦理问题与数字媒介的道德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如今,数字媒体的传播网络虽然已经遍布全球,但是迄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球性的数字媒体网络道德规范,数字新闻传播环节急需与之配套的全新道德规范。对于不断出现的媒介伦理问题,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也十分不足。2014年10月29日,国家规定将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将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纳入统一管理。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规范数字新闻媒介从业者行为,但是为了彻底解决媒介伦理问题,需要的是一部统一系统的数字媒介法,在这个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数字新闻传播环节伦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和数字媒体时代媒介伦理的新发展,加强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建设已经是当前媒介社会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从业者、行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
(1)加强数字新闻从业人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指的是运用媒体和技术信息的熟练媒体技能。现今社会的媒介伦理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媒介从业人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所致。作为数字新闻的从业者,不但要具备传统新闻从业者需要拥有的素养,还有掌握更多。不但要加强增强信息的选择、甄别和加工能力,还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掌握最先进的数字新闻技术,不断地自我提升,满足数字新闻的媒介要求。
(2)完善数字新闻行业自律
数字新闻传播环节的伦理问题多发与数字媒体的行业自律缺失有很大关系。数字新闻相比较传统新闻而言,是新产物,相应的媒体自律信条、媒体自律组织等都不健全。传统新闻的媒介组织例如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侧重于传统新闻,对于数字新闻领域的监管和约束十分有限,所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组建数字新闻自己的媒介组织,制定适应数字媒体的行业自律条例,对于完善行业自律,解决数字新闻的媒介伦理问题是非常紧急和重要的。
(3)加强数字新闻的法治建设
数字新闻的传播环节之所以成为媒介伦理的重灾区,与其法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2014年10月29日,国家规定将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将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纳入统一管理。这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解决媒介伦理问题,要制定一部数字媒介法律,这部法律应该具体规定媒介伦理的失范行为,并明确相应惩治,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数字新闻从业者的行为,解决媒介伦理问题,从而净化传播环境,提高数字新闻的质量。四、结束语数字新闻传播环节的媒介伦理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它的“新”,变化越大,与传统媒介的伦理规范相差也就越远,管理起来也就越困难。我们需要认真从现实社会理清问题,在理论方面寻求解答,在实践方面寻求解决,综合社会各个方面考虑,
四、总结
篇3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媒介向媒体转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发展,传播学也被纳入整体的现代化体系之中,书籍、杂志以及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广播、电视都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传统媒介的传播被大众传播集团的话语整合,媒介被媒体所替代,大众传播媒体在自身所建构的话语体系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地位,同时也生产了大众媒体环境下的文化。
大众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将政治意识逐渐渗入其中,以信息生产代替了知识的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中,书籍和杂志并没有消失,原因在于他们在大众传播时代将自己的媒介属性嵌入大众媒体之中,倚重自身的媒介特点,放大自我气质的优势。传统大众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等方面对书籍、杂志等媒介的话语进行了冲击,但是当文字媒介的媒介属性不能被完全替代时,它们就可以在媒介偏向的领域维系自身的影响力,并通过与大众媒体以拥有的共同媒介气质为依托进行融合,进而扩大影响力。如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面临第二次转向,这次转向的发生是新媒体的出现所倒逼而生的。新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上都已经突破传统媒体建构的神话。
传播主体已经由传播集团扩展到了每一个个体,话语权的集中程度已经瓦解,传受方式不再是一方占据强势地位,互动性和主动性都在技术的支撑下空前增强,受众的注意力得到重新分配,传统媒体所建构的传播秩序也已经发生动摇。此时,被传统媒体话语整合下的媒介属性再次浮现出来,凡是能够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媒介都成为新的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传播学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中去,把关注的对象由媒体再次转向媒介。这也是新传播环境中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二、打破局限
传统媒体探究提高传播影响力应突破被局限的视野,从恢复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秩序的探索中解放出来,进入更加广阔的视野。新媒体一方面部分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又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媒组织结构上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往往出现相互交融的情况。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媒介上可以回归到传播学媒介研究的本质上,提高传播力的途径也会更加多样。因此,回归媒介成为传播研究对象是提高传播力的最有力途径。所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电子技术支撑下诞生的广播电视对于报纸杂志来说是新媒体,如今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总体而言,就是由于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撑发生变化导致的媒介性质在时间、空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发生改变。对此,提高传播影响力应该走在媒介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端,运用新媒体亦即新媒介的优势思维来充分发挥自我气质。
篇4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呈现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浅析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艺术品鉴.2016(04)
篇5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
(一)传统的平面新闻媒体转向数字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新闻的传播形式也由平面新闻向数字化新闻转变、据调查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读者对报纸的浏览量在逐年递减,而网络和电视等数字媒体的使用量却在不断上升。与传统的平面媒体相比,数字化的新闻浏览起来更加的方便,且新闻的更新速度也大大加快。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其他读者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
(二)动新闻的出现
所谓“动新闻”就是在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向新闻中加入一些视频或音频来给读者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动态新闻属于整合性的媒体,即集多种形式的媒体于一体。动新闻的出现也饱受争议。部分政府认为动新闻很可能会对读者带来二度伤害,并要求媒体在使用动新闻的形式报道时,要对暴力、等敏感内容加以标识,以防止未成年人阅读。而一些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对其约束过多,媒体应自行把关所报道的新闻尺度。虽然动新闻的出现饱受争议,但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新闻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未来一定会得到传媒受众的广泛认同。动新闻一旦得到普遍认同,其发展空间将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
(三)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中占主导地位
在众多的新媒体中,微博和微信在新闻的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公众人物、公司、机构和政府都有属于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并且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会及时自己的动态信息。其他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很多都是通过截取微博和微信截图来进行报道的。微信和微博之所以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其可以通过手机来和浏览新闻,给新闻工作者和读者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更加的平民化,所有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账号来和转发各种信息;还有就是微博可以将所有的时事热点很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并且热点会二十四小时不断更新,有利于读者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信息。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特点
(一)新闻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
于传统媒体下新闻的传播形式相比,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形式具有着其特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其新闻传播的信息量巨大,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而且媒体可以随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信息,将最准确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其次,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读者可以随时在线转载,其传播速度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成百倍甚至是上千倍的。
(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的全面
上文已经提到过,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读者在浏览完新闻之后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新闻的编辑工作只是通过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来完成的,所以,新闻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都只代表了参与者的态度。读者浏览完之后,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浏览其他读者的评论。有了读者的评论和看法,整篇新闻就更加的全面和具有代表性。
(三)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能力要求高
首先,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分析和评估新闻的价值量,这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编辑人员要想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就必须从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文化、法律法规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来学习和培养。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编辑人员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编辑能力之外,还要具有更高层次的排版和作图能力以满足读者对视觉效果的需求。最后,还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创新和质疑的意识。创新要求编辑人员编辑出内容和格式新颖的新闻来吸引读者的兴趣,而质疑意识要求编辑人员可以准确找出新闻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解决,以提高新闻的质量。因此,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应当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使新闻传播行业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篇6
1、积极利用新的宣传渠道无论新媒体时代渠道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原则始终不变,传统文学期刊仍然要积极尝试使用新媒体宣传自己,强化品牌。2008年7月,《中篇小说选刊》新浪博客正式开通,随之经过数年的发展,《中篇小说选刊》已形成博客、微博、微信、官网四方互动的宣传展示模式。在进行内容推送的同时,要逐渐互联网宣传战略中求新求变,创新思维。诸如,2012年,《中篇小说选刊》制作并了首个图书宣传片;2014年5月,《中篇小说选刊》举办评奖历史上首个网络直播颁奖会。本届颁奖活动首次采用网络直播颁奖的办法向全国直播,这是传统文学杂志与互联网牵手后的创新尝试。活动全程受到包括全国众多文学评论家、文学刊物、读者的关注,至6月3日止,新浪微博直播话题阅读量达到302.1万。
2、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模式发行量是考量一本杂志的重要指标之一,互联网的出现让宣传效率成几何级数增长,同时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产品营销大大拓展了渠道。2011年6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淘宝官方网店正式上线。微博宣传和淘宝销售相结合的模式,很快打开的杂志销售的新渠道。2014年,微信销售平台的功能逐渐完善,目前《中篇小说选刊》的官方微信正在尝试通过微信拓展杂志发行。
二、文学杂志的数字化生存:搭建自有阅读平台与作为优质内容提供商的平衡
目前,文学杂志在互联网生存策略较为单一,基本上是作为各大网络阅读平台的内容提供方。传统文学杂志应该逐步摆脱单纯内容提供商的尴尬地位,尝试运营自有平台,逐步向数字化转型。传统文学杂志搭建小说阅读平台作为文学杂志的数字化生存策略,是基于目前互联网小说阅读的现状提供的三个前提:
1、网络文学阅读经过十年发展,用户对内容品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网络文学付费用户比例的逐年提升,这一事实可预期,用户对于所购买的文学阅读内容的品质要求必然也在逐步提高。针对小说而言,大多数的文学阅读网站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病即内容同质化和快餐化现象史无前例的严重。小说阅读的本质决定其无法长时间保持低端运行,这也将成为促成文学网站尤其是小说阅读转型升级的因子。
2、现实题材的小说仍然相对受到追捧。目前的情况是,在很多大型的垂直文学阅读网站中很难读到现实题材的小说,数量少、品质低;
3、目前网络小说阅读给人的印象总体仍然停留在“怪力乱神”的低端局面中,高端品质感受的小说阅读网站难举一二。2014年起,《中篇小说选刊》开始搭建自己的数字化阅读平台。其品牌定位为严肃文学的小说阅读门户。其特征表现为题材多样化、作者专业化、阅读品质化、网站垂直化。平台以提供现实题材为基准的多样化小说,坚持提供精品小说阅读的思路。以区别现有小说阅读网站作品杂乱、品质无保证的现状;平台作者均为专业作者,除一批已在读者中有超级影响的作家外,侧重向70、80年代的相对成熟的作家作品倾斜。尤其是一批自带粉丝群的年轻作家群体,应该是重点发展的对象。除内容质量的高品质以外,整体的阅读体验也需要高品质化。更为重要的是,做好搭建自有阅读平台与作为优质内容提供商的工作之前,传统文学杂志还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认真处理作品的数字版权签约问题。据笔者了解,现有的文学期刊并没有与作者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数字版权协议,而这将是制约文学期刊互联网生存的重大瓶颈。
第二、逐步建立数字产品的营销团队。相对于内容和技术,营销能力将是更加制约传统文学杂志数字化生存能力的短板。帮助内容编辑转型成为营销人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篇7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空间;策略
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迅速崛起和普及,令全世界新闻信息传播市场格局处于剧烈变动之中。早在2000年,Editor&Pubhsher的研究结果就表明: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媒体分流了广告、分流了读者、分流了眼球,甚至分流了信息源,那传统媒体的生产和增长空间在哪里?如何寻找到传统媒体新的“生长点”本文拟从传统媒体的新空间拓展方面做些思考。
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
1网络媒体的优势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
网络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对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有着许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传播内容上,朝着丰富性、高速化、专业化发展。
传统媒体受版面或时间的限制,对新闻信息不得不进行强制性选择,它们所能传送的信息量无疑是有限的。新媒介的信息是海量的,几乎人们能想到的内容都可以不受限制,容纳能力难以估量,同时,网络媒体在信息化工具的支持下,信息更全面、史广泛,能及时,随时史新,并瞬间传遍全球。而且,随着网络服务的成熟,网上信息将逐步专门化,有利于人们查找信息。
第二、传播方式上,信息双向交互、个人化特征日益突出。
传统的大众传播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性较为明显的过程:一方面,受众只能在媒介提供的信息中被动地选择;另一方面,受众缺乏有效的反馈渠道来对媒介活动作出及时反应。而新媒介的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均确充分的互动功能,这些都能为个人和非专业的组织、团体参与社会传播、接近新闻源和新闻发生地提供机会。网络媒体通过非线形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让受众在主动掌握和控制信息时,还能积极参与到信息的提俱与传递中来,充分体现出现代传媒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价值的全新理念。
第三、传播功能上,呈现出综合性、可选择性的特色。
传统媒体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例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声画文并茂,但却不能用来进行信息传输或处理。网络媒体则可以综合三大传统媒体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于一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为受众提供全方位、多维的信息服务。使受众在网上可以有选择地浏览各方面的信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将有关内容下载到个人电脑上或者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2传统媒体依然是传播业的主体
网络传播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但至今为止,网络媒体并投有达到在传媒界独占鳌头的地位,传统媒体的主流优势地位依然牢不可破,这主蛰是传统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缺乏而又急需的优势:
第一、从传播主体上看,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
在百余年的传播实践中,传统媒体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职业道德、以及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都大大高于处于“匿名”或“半匿名”状态的其它传播者。当网上出现大量虚假新闻和极端言论使受众感到无所适从时,或者是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他们更倾向于权威的主流传统媒体。特别是重大新闻的追踪式、专题式深度报道,是一般纯商业网站所不能及的。所以,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真实可信的权威性地位,有较完备的组织机构与人才网络,具有品牌效应。
第二、从传播客体上看,受众的传统消费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受众的消费习惯方面,基于传统媒体所表现出的方便性、经济实用性与操作性,绝大多数受众仍然喜欢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这种传统的消费方式不仅现在占主导地位,而且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即使在网络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是传统媒体占据传播业的主体,比如《今日美国》报纸的网络版发行量速增的同时,其报纸发行量也不断增长。
二、传统媒体新空间的拓展策略
媒介的发展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一种媒介能够尽善尽美,每一种新的媒介都只是对已有媒介的补充。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兼容并进:网络媒体的发展借力传统媒体较为完备的形态、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整合中,如何接受挑战,如何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新空间,这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传统媒体新空间的拓展面临着很多障碍:第一、媒体整合层次浅。第二、机制缺失。第三、缺乏有效的品牌营销手段。我们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在资源共享、资产重组的基础上,实行媒体差异化合作
在速度决定一切的网络时代里,传媒资源重组是惟一的生机。一些商业网站通过正式途径获得新闻媒体的授权,转发新闻和各类文章;作为回报,为传统媒体的网站建立镜像链接,协助媒体办网络版,合作开设专题网站等。这些合作,大大拓宽了双方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些合作毕竟还是浅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在资源共享、资产重组的基础上,创建一种既不同于已有的网络媒体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全新模式的新闻媒体。千龙网和东方网的开通,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整合的初步探索。它们的出现,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2005年11月1日,太洋网与母报《广州日报》共同策划制作了一期有关广州市区南部地区生态林保护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在这一期报道中,《广州日报》刊出图文综合报道。设置议程、网站,开辟论坛供网民讨论;《广州日报》邀请市民参与现场讨论,网站进行同步网络直播;《广州日报》再援引网友观点,网站整合大量相关信息。这次报网合作,可以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新闻信息整合与形态的一次初步实践。实践证明,基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并不在于简单转贴和被动等待母报的新闻,而在于走出一条“新闻信息整合——信息形态转换——差异化(个性化)新闻服务”的道路,网站可以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将母报的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二次传播,从而实现扩大母报在互联网上影响力的作用。
同样,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在未来的世纪里,网络媒体将仰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资源优势实现对新闻舆论的整合,而传统媒体也将使网络强有力的技术臂膀肋下生风,形成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2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传统媒体“网络蝶变”力。
传统媒体在竞争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
首先是资金规模不大,融资困难。在我国,传统媒体属于国有资产,现代企业属性不明析。因此,国内媒体难以得到大规模的融资,必须通过自己的经营积累逐步壮大。日前,国内媒体的资金来源主婴靠自己的经营积累,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金规模的不足,使得国内媒体在面对境外媒体竞争的局面下,必然底气不足,处于下风。
其次是传统的党报体系。大部分报业集团的党报的经营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对整个集团的经营贡献比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内媒体集团的发展速度减慢了,因此,大力拓展党报的经营空间和加强党报的经营能力,应是题中之义。
所以,传统媒体要完成网络“蝶变”,除了融资以下,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完成传统媒体体制上的变革。TimeWamer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成立了新媒体部门进军Internet,一开始的做法和许多传统媒体没两样——建立自己的新网站“pathfinder”,把旗下杂志的内容全搬上网络,希望读者在此即可找到所有需要的资料,结果读者把自己最爱的媒体定成“书签”后,就把“pathfinder”抛到脑后了。4年后不得不关闭网站,旗下杂志成了各自独立的网站,终于无法顺利成为TimeWamer期待中的“终点站”。TimeWarner的失败证明,商业化网站与单纯报刊网络版是具有本质区别的,旧媒体直接上网是无法达到“网络蝶变”的,只有引入市场机制,传统媒体才能增强其“蝶变”力。
3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是商品社会的一种生产者诚信的标志物,是形象的象征,也是承诺、保证和契约。鉴于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媒体品牌是将营销学中的“品牌”概念加以延伸而提出的新理念。
篇8
关键词:新闻传媒;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前言:新闻传媒发展到现阶段,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并且其发展走向越来越好,社会地位也逐渐凸显。21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追求和谐社会,而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协助,因此需要正确的运用新闻传媒去创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同时对新闻传媒的机制加以创新,促使其与时展相适应。
一、新闻传媒的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的新闻传媒是报纸,在报纸时代,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满足了人类的求知欲,也促进了消息的快速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媒又有了杂志、广播、电视等,直到近代出现的互联网,这些都是新闻传媒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媒介。
纵观我国新闻传媒的发展历程,无论什么时期,新闻媒体为我党和政府提供了服务,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国人传达党的会议精神、为国人报道国内外重大的事件。新闻传媒为党和政府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全国人民倾听了世界的声音,它不仅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而且更是引导人民价值导向的一面旗帜,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借助新闻传媒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1]。
二、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首先,新闻传媒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新闻传媒在任何时期都会报道相关的社会信息,一段时期内的社会发展时快时慢,是否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是否更好的发展等情况都能通过新闻传媒真实的反映出来,新闻传媒这个平台见证了社会发展的真实经历。因此可以说,新闻传媒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其次,社会的发展给新闻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闻传媒的载体也在不断变化着,从报刊一直到互联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这却是源于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新闻传媒的载体也转入信息化的平台上,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新闻传媒传播的速度更加快速。因此,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媒的发展。
三、运用新闻传媒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一)正确运用新闻传媒
新闻传媒在任何时期都始终为党和政府服务,因此,借助新闻传媒手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明智之举。新闻传媒如同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则造福于人类,反之,则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大的威胁,这也要求人类需要正确的运用新闻传媒[2]。
首先,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根据事实去报道新闻,坚决不能弄虚作假。大众需要倾听世界上的真实的声音,而不是无中生有的故事编造,所以,新闻传媒在传播消息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其次,坚持客观性的原则。报道新闻不能带有记者的主观情绪,事实是什么,就要如实报道,对于新闻中主人公的谁对谁错,应留给大众去评论,而笔者不可掺杂个人情感,要坚持新闻的理性、人文性。
最后,坚持全面性的原则。新闻报道人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全面的报道新闻。
(二)运用新闻传媒创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和谐社会并不是社会中不存在丝毫的不和谐因素,因此需要新闻报道人端正态度,不可有意避开报道一些不和谐的新闻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党和政府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虽然言论自由,但是自由是有前提的,不可传播不健康的新闻言论。运用新闻传媒创造和谐的舆论氛围,需要媒体真实客观的报道事实,不可避重就轻、也不可避忧报喜,媒体需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充分报道事实,而杜绝表面的和谐,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的和谐[3]。
(三)坚持对新闻传媒机制创新
从我国的新闻传媒发展历程看,新闻传媒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意味着社会的一次伟大变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很久以前就开始提倡的,而目前我国仍然在建构的过程中,因此,大众需要充分认识到,建构和谐社会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和不断开创的任务,而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一个目标。坚持对新闻传媒机制的创新,认真履行新闻传媒的任务,将社会责任落实,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四)社会为新闻传媒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首先,对新闻传媒制度有具体的安排。公益性的新闻传媒和经营性的新闻传媒是两种类型,因此,需要社会为其划出明确的界限。对于公益性新闻,需要大力支持,因其代表着更广大公民的利益,但是对于经营性新闻传媒,要有选择性的加以支持,其新闻传媒活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放手任其发展,反之,则要加以制约。在新闻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闻传媒给予更大的支持。
其次,积极调整新闻传媒的结构和布局。在调整新闻传媒的结构方面,一定要将坚持为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公共信心服务的新闻传媒作为调整的重点;在调整新闻传媒的布局方面,对新闻传媒发展不平衡和欠缺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积极引导这些地区新闻传媒的正确发展方向,以便于更好的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总之,社会一定要为新闻传媒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良好的机遇。
结论:新闻媒体对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前提条件需要新闻传媒坚持真实、客观、全面的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运用新闻传媒、也需要创造和谐的舆论氛围、还需要坚持对新闻传媒机制的创新、更需要社会为新闻传媒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传媒的正能量去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毅鸥.浅析新闻传媒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新闻传播,2013,7(8):120-121.
[2]李淼.新闻传媒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华章,2013,10(6):56-57.
篇9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会使受众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微妙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正是由于新媒体的本身特有的秉性使然。马克思认为,认识过程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人们是在使用工具的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思维特性,甚至是认识自我本身。依靠客体的改变而认识自我。换一句说,客体是主体的认知反映。第一,交互性,使得受众的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受众不断的参与到信息制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增加。自我主体意识提高。作为每一个信息发源者的受众,受众都认为自己是信息的主动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受众者。第二,传播方式的分布式,事件在网络上的出现“热”,不是一个人的作为,而是群体的共同关注。每一个人在网络中占有一个节点。不同的节点共同关注一个相同的事物,便会涌现出一个“热”事件。也就是说,即便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但是分布式的思维让受众认识到自己只是群体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全部。从消极层面看,受众会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感到无所作为。否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从积极层面看,受众对分布式思维的认知,有助于对其自身的思维的深度认识。第三,受众的不在场,对发生在空间上更广泛的、在物理距离上更遥远的、在时间上不受限制的事件有了更多的关切。从事件影响的本身来看,使得其发生的波及面会更广泛,更迅速,更真实。而反观受众,这是受众心理往外界事物的一次巨大的延伸和扩张。反映人的内在精神体系不再局限于此在,实体与精神的脱离感,同样可以影响到其对他物的情感增加。然而,长期的面临各种事件的变化,实体不在场的体验过多,俨然使受众的切身感受性降低。在最低限度内,会形成一种网络的集体冷漠。第四,新媒体信息的海量化,从二元视角可以看出,客观文化①的不断增加,使作为主观接受者的受众,很难全部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所有信息量。甚至让受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沉重的信息压力,来不及去理性思考每一个信息的正确性、价值性和有效性。以至于受众群体从心理上感觉到更多的信息无助。走向极端的受众有拒绝新媒体。例如:使用非智能手机,回归以往的简单手机类型。诚然,也可以看出对新事物的接受,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体有着不同的反映。科学技术的前进,无疑是时代的潮流。总之,新媒体的沟通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如此的缓慢与微小。很容易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变化。只有当我们在反思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时,才会去寻找使这个时代进步的原动力。新媒体的沟通方式的应用首先将改变受众群体的思维方式,影响其心智的变革。进而在变革的基础上,对所处的生活世界,作出自己的个人事件,而这些个人事件的集聚爆发,必然会使生活世界换上新的面貌。最后,也是因为部分人的心智变革,使新媒体得以诞生并应用,但其本身不必然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二、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
心智的变革,究其本质而言,是在思想的基础上思维方式的变革。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逻辑推演。而是变革的主体——受众——在创造和使用新工具,特别是与其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工具。正因如此,新媒体的应用是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重要媒介。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并不能够从其内在心理得到明确的把握,而是通过心智模式下的外在表现的变革所反映出来。笔者从自我、群体以及思维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受众的自我意识的变革机制考夫卡①认为,世界是心物的。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field)。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4]作为新媒体的客观外物在受众生活的各处是息息相关的。个体对面临的客观事物,是以心理投射作用对自我意识的反映。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形地映射到客观事物的改造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物的变化正是反映人们自我意识的变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5]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詹姆士认为自我意识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第一,物质自我的变革。个体的物质自我的产生不仅仅是从自己本身的躯体、性别、体型和容貌等生理物质上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的意向性。而是从新媒体所提供的符号化信息,获得更多的自我感受和意识的形成。第二,社会自我的变革。不再局限于对静态的自我隶属于某个国家、民族和阶层。也不再限制于自己对自身在群体的中的地位、名望以及拥有家庭、亲友等意识。新媒体沟通方式产生的分布式的思维,个体将自身视为居于动态的个体化的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对待社会中的其他任何个体均是这个网络下的统一节点。这就对社会民主化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和自我觉醒。第三,心理自我的变革。关于心理自我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受众个体的自我反思性上面。受众个体被网络媒体的特性的不断深入影响,网络的分布式思维便会形成在个体的心智模式。同时也是对其内在心理的反思而得出的产物,思维方式的转变带来的首先就是自我心理的转变。思想这一问题的变革,不是思想本身,而是个体对外物的改变中体现其思想的变化。人类大脑统领四肢,但其完成一个生命运动,依旧是要依靠四肢的动作完成去投射出大脑思维对其作出的反映。在使用新媒体这一工具的过程,必然会引起使用者对其自身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加深对外物的思考能力。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类认知能力的不同,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实践的分工。那么分工的本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不同使得人们的认知发生重大变化。
(二)受众的群体心理的变革机制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是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的。人们总是作为群体的成员而存在。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不仅属于许多群体,而且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独特的个性。在新媒体没有诞生的社会里,媒体仅仅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终端,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来潜在着的有着共同兴趣,有着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受众,成为现实群体的一个重大延伸。这是群体形态的延伸。这就是一种群体形式的变革。在物理距离分布于各处的个体,通过忘了联系在一起,自由而民主的表达着自己在群体的作用。最重要的变革在于网络化分布式消除了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通过网络结构将群体与个体在思维上融合在一起,企图突破群体与个人的二元对立思想。这是在现实群体中很难办到的情况。一般来说,群体心理有着四个方面的特征: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而在新媒体的的深刻影响下,群体这四个意识虽然有,但是逐渐会消失。网络化的分布式将会形成统一的群体,而有着统一受众组合的节点共同汇集而成的大群体。即使在形式上,有着各自的小群体,但是在内在心智上是一种均等化和同层面化的意识。相互的区分度将不再被一些外在特性所局限。这就是新媒体沟通方式对内在心智变革后,在网络受众群体中留下的印记。
(三)受众的思维模式的变革机制在传统媒体领域的生活世界中,受众无法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得到其本身的意义。或者说,受众本身也不会去思考这份意义。当新媒体的诞生并不断的应用于普通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份意义。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节点--受众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丹尼尔•丹尼特②说“有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意义正是通过其分布式交互涌现出来的”。我们获得这份意义正是通过网络媒体的赋予,对人类思维的网络化,分布式的形式的来源,也是通过对网络的应用而得知的。人类心智活动和任何自然进化出的感知系统是由无数“碌碌无为”式的(agent)所完成的单独简单进程组合成的大社会。从脑部关联的互动机制中,涌现出各种心智现象。[6]这种思维的认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方面,对人类自身的心智结构同样具备更大的意义。在传统的媒体使用中,很难发掘网络化的思维,更多的是二元角度思维、现象学思维等等。对于心智的变革,网络媒体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体是新技术的成果,是人类心智思维的产物,对于大多数人还只是应用者,只有在不断的使用中,才会被这产物所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和新媒体的普及,让更多的受众的心智产生新变革。对于工具使用的力量,并不亚于对思维批判的力量。通常上,一种意识是通过思维上的批判,转化为意识的物质力量而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同样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维的新认知方式而发挥作用。受众群体心智变革后,产生新的心智模式就会对生活世界中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作出新的解释。以往我们看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怎么到来的,作为当时的英国人,即使是那些正在使用着蒸汽机的人们,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工业革命来了。经常说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并被推广是工业革命的来临的标志。作为当时时期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追求其个人的利益,广泛的使用新的动力—蒸汽机,他们也不会去想自己所做任何事情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改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这些“碌碌无为”式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无数分布式的简单组合或融合,涌现出社会利益,表现出经济的大繁荣,在历史时代中划分为工业革命。在经济学领域里,英国自由经济发展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①在无形中控制着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每个人()只是追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经过无数这样的分布式的组合,涌现出经济现象,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发展。然后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无数组合并涌现的过程。最后,出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就是一切利益的根源。新媒体的沟通方式为信息的编制、传送和接受等作出巨大的变化。我们正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作出了一些思考。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新闻媒体单位 内部控制 策略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新闻传媒单位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以及成本稽核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新闻传媒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新闻传媒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扮演着事业单位这一角色的同时也采用着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承担着提供社会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也需要在保持公益性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此背景下,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控制出现了人事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息传递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面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新常态,如何在满足体质增效的前提下利用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已经成为新闻传媒单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新闻媒体单位要从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努力改进信息化建设、资产管理、预算控制等方面的缺点和不足,进而促进新闻传媒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新闻传媒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
新闻传媒行业是国家和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具有独特的行业优势,但实际上,以行政事业单位身份存在的新闻传媒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组织具有较为复杂的层级划分,因此增多了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环节,也使得内部控制信息失真的问题频繁出现。另一方面,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控制普遍受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干扰,这是由于信息主要掌握在管理者的手中,而基层员工获取信息的机会则非常有限。除此之外,虽然新闻传媒单位下属的广告、发行、印刷、出版等部门的电子信息系统相对较为发达,但其应用范围仍旧存在局限性,只是为各自部门的内部工作服务,而没有为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控制做出突出的贡献,加之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了内部控制信息的时效性和共享性受到了不良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制度内容存在不合理、不完整的现象,其中会计岗位配置不当的问题尤为严重,一人多岗的情况仍旧存在,这使得新闻媒体单位的内部职责出现了混淆,由此导致的财务漏洞会严重影响单位的日常运行和后续发展。不仅如此,新闻传媒单位普遍没有对经费进行恰当的事前预算和执行监督,大部分单位的会计审核、复核和监督等工作环节存在突出的形式化问题,这造成了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受损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采购控制和资产管理不到位
虽然新闻传媒单位都具有相对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资产报废处理制度等,但是却缺少控制制度执行阶段的有效措施,实际表现为设备维护水平低、资产盘点不及时等,这导致了新闻传媒单位必要的控制活动未能得到充分的实施,由此产生的制度执行弱化问题给新闻传媒单位带来了无法避免的损害。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新闻传媒单位具有限制性的人员编制,具体表现为岗位设置的不完全分离、岗位兼职合并等现象。另外,在新闻传媒单位的资产采购活动中缺乏细致周到的采购论证工作,这使得相关控制活动的作用无法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导致了采购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变得极为困难,加之设备维护费用高或者使用效果的不理想,无形中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影响了新闻传媒单位的功能发挥。
二、加强新闻传媒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疏通内部控制信息传播渠道
新闻传媒单位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内部结构体系,优化会对内部信息控制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作环节,用“上行传播”紧密结合“下行传播”的方式来健全原有的沟通渠道,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信息在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之间的有效传达,并帮助上级部门及时掌握下级部门或是本部门员工所反馈的内部控制问题。与此同时,新闻传媒单位要在建设综合信息系统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涵盖单位内部的所有部门,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机会,最大程度地消除内部控制信息传播的滞后和延迟现象。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措施,新闻传媒单位要通过信息宣传的方式加以辅助,深化每位基层员工关于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思考和认识。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是新闻传媒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建议各级新闻传媒单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健全的控制环境对新闻传媒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新闻传媒单位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效果的凸显,并帮助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树立坚定的内部控制意识,而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赖于政府的和谐管制和大力支持,因此建议有关政府单位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新闻传媒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需求制定适合的纲要和执行标准;
二是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以会计控制作为工作主线,按步骤进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工作,严格整治多岗一人、会计职责混淆等杂乱现象,实行定岗定员制度,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充分发挥监督、稽核、审核等会计职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新闻传媒单位还要对财产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对盘点信息、记录资料、财务报表等内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谨防财务漏洞的出现,最大限度地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三是有效的预算控制对新闻传媒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为了发挥出预算控制的管理和约束作用,新闻传媒单位首先要从预算控制制度入手,在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透明化的预算审查核准制度的同时,对决算分析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强化。此外,新闻传媒单位还要在预算编制活动中增设必要的审查、沟通和监督机制,以此来加强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考虑与预算控制相关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单位技术能力、外部市场条件变化、单位资产存量等约束性条件,必要时可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进而获得充足的信息资源来支持有关项目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最后,新闻媒体单位不能忽视编制和分析决算的有关工作,这是了解预算执行效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能够帮助管理者充分判断预算制定和执行的合理性,不仅如此,新闻传媒单位还可以利用决算报告来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业务需求和资金规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是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要求新闻传媒单位既要保持具有独立性的决策方式,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透明化和合法化,因此合理授予内部控制相关执行人员的有关权利是新闻传媒单位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防止单位内部出现权利职责范围内的干预和重叠现象。
五是新闻传媒单位必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具体到单位各部门的内部控制框架进行适当的计划和安排,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身上,使各单位、各部门履行自身职责的行为变得有章可循。
(三)强化采购控制和资金管理活动
新闻传媒单位可以通过加强监督活动和保障措施执行的有效性来强化对资产的控制和管理,各部门要对资产管理的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重新排列和梳理,例如对物资保管、资金使用、采购设备、付款等工作环节的审查与核准职能,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工作原则。与此同时,新闻传媒单位要重视对资产的归口管理,严格执行台账登记制度,合理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物资、设备以及库存的盘点工作,一旦有账实不符的情况出现,必须尽快查明原因,配合会计信息的调整工作,使得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达到既定标准。在采购活动中,新闻传媒单位要在采购前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审核与评估程序,对于大额的采购计划,必须组织进行讨论,保证在调研准备已经十分充分的前提下,再进行实际采购。最后,新闻传媒单位要对合同加强管理,在采购合同条款的拟定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控制合同条款的相关程序,通过减少合同的不合理性和不规范性来降低售后服务风险,进而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采购活动。
参考文献:
[1]程晶.谈广电行业实行内部控制的价值[J].现代商业,2011
[2]张红平.新闻传媒行业加强内部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