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1 11: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称赞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称赞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4-02

教学设计本身是一种科学艺术,能够给教学科学的指导,让教学成为艺术的展现,英语教学设计要求采用正确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理念为依据。只要掌握了基本词汇和一些常用词汇的读者,就应该大胆地向阅读迈进。设计教学过程就是确定教什么内容,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一、认识目标

1.掌握本课交际单词:Orange grape apple water melon pineapple mango lemon banana

2.学会交际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I like grapes. I don’t like lemons.

二、情感目标

传统的语言教学策略,往往是运用幼儿的母语对他们授以目的语文化知识,而综合英语要求将英语作为媒介:把语言的习得和文化学习一体化,以达到整合的效果。再次,强化文化导入也遵循了幼儿英语语言教学的规律,因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要真正达到交际就必须懂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才可能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三、能力目标组织幼儿观摩英语游戏现场实践活动

先由教师围绕幼儿英语游戏设计与开展活动的要点进行分析,并对活动进行说课,然后教师针对“英语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评课。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调整后的英语游戏。

1.教师教法:(1)活动教学法;(2)任务驱动法;(3)交际教学法幼儿。

2.学法:在听力理解方面能理解大意,辨别关键细节,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并利用笔记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在口语表达方面能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围绕视听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3.活动。T:It is a fine day today.Let's have a picnic.S:OK./Great.教师当火车头,幼儿依次扶着前一个幼儿的肩膀,在教室里走半圆的队形,并跟着教师一起说:“Picnic,picnic.”Step2:Free Talk T: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S:My favorite fruits...多媒体出示各种食物,幼儿练习使用“I like...”。 (1)设计意图:只要教师抱有整合的意识,创造性地发现和分析计算机软件、常规的教育活动各自的优缺点,在具体活动中扬长补短,就能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要辅以动作:I like,I like,I like,I like oranges. I like grapes. I like,I like,I like,I like water melons.I like apples.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语国家的人,遇到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总要称赞一番。但因不同民族表达称赞的方式和对称赞反映的方式不同,在语言表达上也会出现差异。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全英语授课,要遵循综合英语教学倡导的直接学习、潜在习得原则。I like,I like,I like,I like bananas.I like lemons. I like,I like,I like.(边说唱边出示实物)。(2)教学fruit T:Look! It's an 幼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具有传播跨文化知识的意识,同时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3)呈现课件:屏幕上出现摆放整齐的grape,apple,pineapple,water me,banana,coconut,orange,lemon. 如果。提高幼儿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听力理解方面能理解大意,辨别关键细节,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并利用笔记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4)游戏:Help and find T:Now let's play a game:Help and find.(5)幼儿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经验有限,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应该偏重交际文化知识,这样比较切合幼儿的实际。幼儿英语教师在交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要在语言教学过程中。(6)教师将托盘传给一幼儿,装上饮料、食物,并给他//她戴上服务员工作帽让他/她充当服务员,走到每个小朋友身边练习对话。S1:I like apple juice. S2:Here you are.S1:Thank you.(7)手拿实物边唱边跳Crapes are my favourite fruit.Crapes are my favorite fruit.Oranges are my favourite fruit.Lemons are my favorite fruit.Apples are my favourite fruit.(8)练习句式:I don's t like…(9)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学习外语就必须掌握其文化。当前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大都是应试教育,老师满堂灌,学生一味的听,忽视了文化教学的导入,外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王乐乐,黄小青,李文智,郝启添.浅谈幼儿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2,(1).

篇2

---乐施会渭源县农村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校长进阶培训心得总结

渭源县上湾镇张家河小学常亚军

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三十多名教师在西北师大的校园中相逢,在高院长的精心组织下,进行了为期七天的“乐施会渭源县农村偏远山区小规模学校校长进阶培训”。培训结束后,我们将带着这收获的累累硕果返回自己的岗位,让这累硕果在自己的学校开花结果,生根发芽。短暂的培训已经结束,但在培训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和每一个精彩瞬间却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经后工作中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培训的第一天,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苏向荣教授就给我们来了一个开门红,他讲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从浅显易懂的例子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我们慢慢了解了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们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赵晓霞教授的《基于课标的语文教学与案例分析》从宏观的层面给我们讲解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意义,同时又从课程设计过程层面给我们提出:教学设计必须把握课程的核心素养,为我们将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石义堂教授的《语文说课、议课与反思》带我们真正走进了课堂,指导我们怎样去设计一堂课、怎样去评价一堂课、怎样去反思一堂课,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专家引领的风范,收益匪浅。最精彩的还要算李向龙校长的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改进经验分享与交流》,一个规模和我们一样大小,教师和学生人数与我们差不多的农村学校,无论从校长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听之颇感震惊,由衷佩服。培训期间,影响最深的还要数水挂庄小学的全体师生们,在康校长的带领下,他们学校有一批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无论从日常教学,还是从外出研讨,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个老师都是上课能手,每个老师都是磨课研课说课的强将,成为我以后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最可贵的是水挂庄小学的那一群孩子们,天真可爱,讨人喜欢。孩子们在课堂上认认真真的听讲,积极抢答,争先恐后的精神深深得感染了我。尤其是孩子们的社团活动,成为此次培训到一个亮点,美丽的扎染艺术,吸引着每个老师的眼球,引来啧啧称赞;精彩的中国功夫,耍的有模有样,展现了少年的中国梦;绚丽多彩的色彩画,展现了孩子稚嫩和善良的心灵;端庄秀气的毛笔字,一笔一划,堂堂正正,传承者中华文化;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演绎着孩子们青春的活力......水挂庄小学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对我以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中令我最难忘的还属高院长了,背着背包,提着电脑,带领我们走在求知的道路上,成为我们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领路人。几年前,高院长带着我们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去广元,去平凉,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参观,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们坐在范家小学长亭里研讨的情景。现在,高院长又一次把我们带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讲堂,他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为了我们的培训呕心沥血。也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篇3

(一)认清自己,高效备课。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改变过去的教学风格,将教学的主体让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设计出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案。对自己要自我反思, 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地改进,期望讲出精彩的一课。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影响。还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在教学上大胆地创新。

(二)了解学生,高效备课。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的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和创新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和重视学生的情况,在教案的设计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①教师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包括学生语文的基础功底,学生的学习能力;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模式;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

(三)吃透教材,全面备课。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应该跳出教学大纲。新课改倡导(大语文教学观),以教材作为教学的例子和基础,在教学中灵活地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认真地专研教材,引用教材中有关的知识供学生思考和探究,教材的使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二、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实现学生与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新课改下,教与学是平等的个体,主要包括:①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自我认识的存在;②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真诚和谐地对待每位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称赞》(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时,教师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小獾和小刺猬进行对话演戏,通过实际的对话让学生自己感受文章的内涵,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①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游戏式教学方式可以引入到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在教学中产生与教学无关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造成的后果;③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性学习,对学习中的疑问提出看法,形成自己的思想;④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采用多种提问形式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必然发生疑问和解答的行为活动。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探索,全面进入思考状态。①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课件和音乐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并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潜能。②教师要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思考的答案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言论;③设置比较性问题,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驱使学生追求新知识。

(四)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创新的教学设计才能创设一个新颖的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体现学生的教学地位,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要清晰,能够全面和综合地体现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用各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反思阶段的效率策略

(一)提高教学反思的知识素养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方式,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反思的判断是以实事求是和创新为基础。①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与教学相关的知识,这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然条件;②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论上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教师的活动要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的反思,确实朝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前进。

(二)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建立良好的反思习惯,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审视,保持好的行为习惯,丢掉坏的行为习惯,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通过自我检测和反思,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教学健康的发展。教学反思要深刻思考,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把反思的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保持了反思中形成有用的价值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反思这样才会避免重复性的劳动,也具有共享价值。

篇4

一、教学设计上做个有心人

通过平日教学,以及在外校听课的观察,我认为产生个体差异大的原因除了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基础差异较大有关外,与教师存在理念误区,默许分化现象,总认为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人为改变不了的这想法也有关系,他们实际上就默许了差距,导致差异变大。在教学设计上,因为教学内容多,为赶进度,很多老师沿袭了老例备课上课,顾不上关照全体学生,备课忽略学情和差异,很少在备课时考虑本班的实际情况,也就忽略了个体差异。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以下入手。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要关注学生差异。《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因为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在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时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读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差异设计练习。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学生都有是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差异发展。考虑学生差异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学生差异,而要力求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而不是带来更大的压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课堂教学中别忘了差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提出一个问题是,在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发言不积极的现象,有时甚至一个问题下去,鸦雀无声,见不到一只举起的手。有时也会出现部分学生沉默,部分学生却十分积极。那么,学生不积极举手发言,出现个体差异,是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呢?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系,但也与教师平时只顾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做法有关。所以,在日常数学中,教师不要总是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以更多的提问和鼓励,更要观注对学困生的关怀和教育,多对他们进行提问,遇到学生不会回答的问题,多鼓励,少责备,也可以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可以把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留给优生,稍易的基础性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并且要尽量多的给予表扬和鼓励,消除学困生的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树立起他们自信心。而在平时的闲暇时间,也要多和学困生聊聊天,谈谈心,不要让他们以为自己成绩差拖了全班的平均分就对老师敬而远之,而是真心地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并没有偏见。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深入学生,才会使学困生喜欢到这一科的老师,进而喜爱上这一门功课,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使他们获得信心,取得优异成绩。此外,由于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预想之外。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根据学生差异的客观现实来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在学习方式上尊重学生差异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就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出现。给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认同各种想法,这样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积极友好的评价可以促进个体自卑感的克服;反之,则会让人陷入更深的自卑之中。因此自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要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热情。对那些学习感觉不是很强的学生,要总是勉励他们:“没关系,你很棒,只要努力。”而不是取笑,挖苦他们。

篇5

一、中学英语中常见的口头言语方面文化差异的分析

(一)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1. 称呼语(Addressing)。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 + 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如“王院长”“马经理”;但在英语中,却是用“Rank/Post + name”的称呼方式,如“Principle Wang”“ Manager Ma”。在英国,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古老师”为Mr./Ms. Gu.

2. 问候语(Greetings)。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了?”“你干什么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而英语这样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来招呼对方,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二)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1. 私事与关心(Privacy and concern)。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土一样。对他人私事的干扰,就好比对一个国家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避免去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等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 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私事”问题, 而他们很重视 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2. 称赞与谦虚(Praise and 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总是客气地说“我不行”“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 you.”来回答。在东方更强调集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

(三)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 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打电话的对话,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2. 社交礼节(Social contact formality)。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我们不宜用 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美国人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学生常用You go first,这也是不恰当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二、培养中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融合意识,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真实实用原则。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和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第二,比较融合原则。比较融合原则就是通过比较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用融合的方式把文化融合意识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英汉文化融合意识教育。

第三,参与体验原则。参与体验原则就是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交流体验中感知英语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交际态度。

三、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备课设计巧妙,做到“四维”融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备课阶段,教师就应该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目标。我们绝大多数英语老师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备课)的时候,往往只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去进行设计,却往往忽略了文化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候,应该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并巧妙地融入我们备课的教案之中。要充分异,力争集悬念、新意于一体,做到“四维”融合,以在教学计划上真正体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创设文化氛围,做好对比分析

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教师可结合各单元的语言功能项目,在课堂内通过放录像、显示具有文化标志的图片或实物,创设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当提到Canada, France, Australia等国家时,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有关这些国家风情的图片,并引出这些国家的一些重要城市的概况、主要建筑等基本知识,进一步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介绍“圣诞节”的同时,我把Silent Night(平安夜)这首歌放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另外,我还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其他一些节日,如Easter(复活节,纪念耶酥的复活)、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等。

进行英汉文化的对比分析是培养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汉英两种不同文化中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的语用对比分析,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重视第二课堂,用好互联网络

中西方文化涵盖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培养英汉文化融合意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拓展课外第二课堂文化教学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自己英汉文化差异知识。因此,可以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物品,如地图、邮票、广告、信函、钱币以及其他物品等。

篇6

一、以形激情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教学中应体现这一特点,以各种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此,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1)可以用片段式的中心画面为主导带动学生想象,产生丰富的情感。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先欣赏几幅美丽的雪景图片,学生啧啧称赞,不时发出“哇……哇噻……”的感叹,都被这雪后的美景迷住了。这时,再出示一幅漫天飞舞的下雪画面,问孩子们:“看到这种情景,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些什么?”看着画面去说一说、喊一喊:“下雪啦!下雪啦!”看着他们手舞足蹈的样子,听着他们高兴、兴奋的喊声,就能知道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达到共鸣的顶峰。因为有了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所以老师无需作过多的朗读指导,学生就能声情并茂地读好这个句子。(2)可以用完整的叙述式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情感网络,体验过程,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情感等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或作出一种有主观的判断,从而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如在《大象博士请助手》教学设计中,为让学生正确理解“冲、撞、跳、踢”等一连串动词以及正确判断行为文明与否,把握文中关键,可以制作这么一段有趣的动画内容:“小猴一阵急跳,冲进门,撞翻了椅子,小兔跳过椅子,小熊把椅子踢到一边,小猫轻轻推开门,扶起椅子放在桌边,向大象博士鞠躬问好……”当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形象激起兴趣,喊叫起来“小猫、小猫!”课堂气氛达到时,提问:“为什么小猫会被录取?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达到“明理”的效果,同时也顺利地解决了本文的难点、重点。

二、以声动情

从生理学角度理解,视觉、听觉的感受是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的,优美的音乐会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昂的声响会让人为之共振,动情的朗读也能催人泪下。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制造逼真的声音环境和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文中的“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时,展示情境:“在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的背景下,一个小女孩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遨游太空的画面”,再配以一曲优美的长笛协奏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伴着悠扬的旋律,仿佛微风吹拂,音画一体,人境一体,让学生自然地去想象、去描绘,理解了课文,又读出了韵味。再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中的“碧玉盘似的夜空中,星光闪闪”时,用浪漫钢琴曲《星空》为旋律,就会使人仿佛置身于茫茫宇宙之中,那清脆的琴声似是星光在闪动。学生体会星空美境时,以至于说出这句话来:“哇!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夜空。”在美妙的音乐之后,在学生深有所感之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情境教学就会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以演悟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层次低,生活阅历浅,所以对于有些课文中的情感体会凭视觉、听觉还不够,必要时还要创设情境,让他们动一动、演一演,全身心地投入,以体验其中的内涵。如在教学《燕子过海》一文时,许多学生认为“燕子有翅膀,飞起来很快”,而忽视了“大海的广阔无边”,体会不到燕子过海的艰辛。因此,在课堂中,可以抽出几分钟让他们演一演飞翔的燕子――不停地摆动

双臂,两分钟过去了,一些学生受不了了,三分钟过去了,一部分坚持不住了,可当五分钟过去时,大部分学生都趴在了座位上。此时,他们从心底感受到:这么弱小的燕子要飞过茫茫大海是多么不容易,这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从而对燕子产生敬佩之情,既理解了课文内涵,又使情感得到了升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各种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方式方法在教

篇7

关键词: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

一、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三、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前一课《画杨桃》我们学了什么?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2)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衣服颜色,你觉得老师今天精神怎样?你还想到了什么?(准备资料)

黄色: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黄色在古罗马时期也被当作高贵的颜色。在基督教中,由于黄色是犹大衣服的色,故在欧美国家被视为庸俗低劣的最下等色。

(3)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迅速的把衣服换成黑色的一面。你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了?

黑色: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一般代表贬义,如:黑色的日子,表示凄惨、悲伤、忧愁的日子,像“黑色的星期五”;黑色在绘画、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黑色是哀悼的颜色,人们常穿黑色衣服参加葬礼。黑色还代表“秘密”、“隐蔽”和不确定的。

(4)前后不过一转眼的时间,同一位老师为什么有了给你不同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不同的想法。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你的眼光看,他们都完成了任务,我们该怎样评价他们呢?

(2)反馈交流。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导,主要让学生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

(2)交流阅读感受,对比探究,重点感知三徒弟的画面。

①大徒弟画的什么?要读出“多”应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大徒弟的表现我们觉得他很“勤奋”,老老实实的画了很多很小很小的骆驼。(板书:密密麻麻 勤奋)

②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些字词看出多?指名答。猜想:二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二徒弟没有直接画,而是通过思考,通过画头画了更多的骆驼,我们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的。(板书:头 果然 智慧)

③小徒弟是怎样画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后提问:小徒弟画的多吗?哪里看出不多?(板书:一只 另一只)

(3)对比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更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通过观察课本插图,其实还是有漏洞的,学生未必会知道画面的目的是要说明骆驼的多,由此可以让学生发挥思考想象,设计完善画面。

(4)理解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①读一读画师的话,指名读,齐读。

②理解“若隐若现”。

③小徒弟的画中那只若隐若现的骆驼有什么作用?通过理解“虽然、谁也说不清”说明“以少胜多”是通过想象的作用实现。

④从大徒弟和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评评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

⑤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的骆驼数毕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却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才会得到师傅的赏识。

4.拓展延伸,丰富认识

(1)联系实际:说说类似的故事?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2)我们分析了小徒弟的画,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多。

(3)或想象古诗《清明》画杏花村的酒家多,每人在白纸上画。

总结: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

5.板书设计

五、思考

我希望通过自己深入的文本挖掘,真正的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纯文本”,减少对图片等直观形象的依赖。整个教学流程为:导入激趣整体感知品读感悟拓展创新生活事例拓展创新迁移。这个过程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学功能,适用于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创新”含量丰富,人文意识强,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思考中我突然发现,文中三个徒弟似乎就是现实中我们孩子的典型:有像大徒弟碰到事情缺乏思考,只会埋头苦干的;有像二徒弟遇事能思考,却不免落入常人思维的;只有少数同学像三徒弟一样不仅会用智慧,还能“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使他们取得了成功。在现实的环境中,我们的确只看到了成功人士的“成功”,并未看到他们的过程,如果我们以同样的眼光来看,那么大徒弟和二徒弟是得不到赞扬的,就象我们的学生一样,大部分的同学就被我们游离在视野之外了,很少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却相反,我们的许多同学就和大徒弟、二徒弟一样在用自己的“勤奋”“智慧”在不断的学习、努力之中,所以我觉得更应该去关怀他们,对他们的努力同样予以褒奖。我在最后总结时指出:勤奋+智慧+创新=成功。

课文引人入胜是因为采用了悬念的手法。文章并不急于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才能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个徒弟所画的画,让人迫不急待地往下读,最后揭开奥秘,说明为什么小徒弟的画是最好的。我在课文的导入时,抛开故事、猜谜等形式,以自己的双面夹克衣服做道具,理解黄和黑两种颜色的象征含义,或判断人的精神状况,考虑到既联系了前一课文的内容,生活的真实或许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篇8

还记得,1999年的3月,她来新秀班报到的第一天。我们在校园相遇,她看见我,脱口而出“汪潮”,吓了我一跳。还从来没有学生敢直呼我姓名,不禁另眼相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清秀的女孩,扑闪着一双灵动的眼睛,朝我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改口:“不好意思,教授,看见您太激动了,居然……”话没说完已满面通红。呵,真是个莽撞的“小女孩”!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培训中,一点儿也不糊涂。每次上课,她都提前来到教室,翻阅书籍、查找资料。课堂上,她始终专注地倾听,满满的笔记本上工整地记录着我讲课的内容以及她听课后的反思,圈、点、评、注,各种记号,各处重点的标注,详尽而细致。我们有一个培训项目是课堂实践,她主动请缨上公开课《棉花姑娘》,令我印象深刻。那堂课,我看到了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她的语言生动传神,板书形象直观,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着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用说。听课老师们都纷纷称赞:“人美,语言美,课也很美。”当时,我曾预言,这个小姑娘一定会成为下一届的省教坛新秀。果真如我所料,年仅24岁的她,真拿下了这个荣誉。在这个人才辈出的小语圈她迅速成长,成为当时最为年轻的省教坛新秀。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美丽动人、富有灵性的人。

再见她时,已是2012年。期间虽少有联系,但我一直关注温州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成长。得知周璐这十几年来一直扎根教学一线,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教书,勤勉治学,积极奋进,怀揣理想,初心不改。2003年,她从广场路小学调到温州市实验小学,在那所充满活力、实力与魅力的梦想乐园,如鱼儿得水般淋漓酣畅地实践着她自己的教育理想,与新课程一道走向成熟与稳健。她立足“读写结合”的大语文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差异教学为基点,建构生本课堂。同时,从教材出发,创生课程资源,以绘本、儿童诗以及各种童话、寓言故事为载体,实施“1+X”主题阅读教学,进行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这期间,她上了两堂颇有影响力的公开课。一节是《女娲补天》,被收入《全国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一节是《玩出了名堂》,参与了“江浙沪语文教学”研讨会交流。两节课的设计独特新颖,情境创设多元直观,课程资源的选择创生恰到好处,很好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体现了她“亲切优美、充满情趣”的教学特色。

2012年3月,首届浙派名师研修班开班了。再见她,多了一份笃定与成熟,岁月镌刻了一副愈发沉静的面容,不同的经历铸就了她成熟的教育理念。“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是她追寻的教育志向。这时期,她深受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思想的影响,研究主题指向“如何实施‘以情导学’的教学,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作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我一直强调学员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并能围绕专题持续深入钻研,做到学、做、思合一,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这点,周璐做到了。在两年培训期间,她多次与我探讨她的研究专题,提出她的困惑,记录下她的反思、经验与智慧感悟,对语文的学理思考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两年培训期间,她撰写了十几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她在浙派名师“个人教学专场”上执教的两堂课《风娃娃》和《赵州桥》,我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给出了不少改进意见,诸如文本解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童话教学的价值取向以及语文课必须以发展语言、培养思维为核心等观点。没想到,她认真听取,并靠自己的悟性重新改进了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最后发表在《小学语文》和《小学教学设计》杂志上。她是一位勤勉敬业、虚心好学的人。

篇9

一、潜心会读文本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所谓“文本”即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实践表明,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潜心会读文本”。只有教师深入到教材之中,认真钻研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住教材,制定出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要求:(1)正确解读文本。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即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2)多元化解读文本。对于“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理解,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文本”比作一座知识花园,那么,当我们把学生带进这座“知识花园”时,就不应仅看到红花,还应看到黄花、白花和绿草;(3)超越性解读文本。实践证明,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人文素养更沉实。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准确定位目标:高效课堂的导向

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应有具体而实在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实践表明,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针对新课程教学提出的有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情行三维目标”,我们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立具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实践证明知识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效果就越好;(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确立应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加以落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语文教学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在于育人,让学生从情感上内化、行为上践行。

三、精心教学设计: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精巧的课堂设计是语文教学的“主心骨”,构建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关键在于精心教学流程设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精心巧妙设计,从而带领学生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之间的“茫茫地带”自如穿行,从最接近孩子现在的起点,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作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如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荷花》时,整个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挖掘学生的兴趣激发点,抓住“美”这条主线,巧妙安排了四教学环节:(1)呈象感形――发现美;(2)品词悟情――感悟美;(3)移情入境――意会美;(4)语言表达――创造美。如此环节设计,使得整堂课的教学一气呵成,重点突出,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通过教师引导潜心会文,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现、感悟、意会、创造美。

四、科学学习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后盾

1.积极鼓励

实践表明,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吝啬表扬,不应吝啬微笑,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即使是微弱的思维火花,也应不失时机地“助燃”,从而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燃烧起来。如面对学生的发言,我一般常用鼓励型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真像个小老师”、“你的声音真美”等,从来不用“不行、错了”等否定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知道,每一位同学在发言之后都会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都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评价。

2.多元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新课程理念着力提倡激励性的多元赏识评价。即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状态”,真正做到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方式多元化。以我所采用的评价原则为例,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着力通过评价为优等生指明方向,为中等生提供进步的阶梯,为后进生灌注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对后进生的评价,我常采用“多指导、多鼓励、多练习”;“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面批”的“三多三优”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上官新端.让学生“触摸”语文[J].小学青年教师,2003,(10):42.

[2]陈宏武.实施开放教学 促进个性放飞[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09).

篇10

老师要有亲切感

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要有亲切感。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跟孩子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跟每个孩子都称呼“宝宝”,亲切的像妈妈。孩子们都很聪明,他们会看老师的脸色、会听老师的语调,老师越亲切孩子就越愿意亲近你,这是老师了解孩子的捷径,也是孩子喜欢老师的开始。老师的亲切,让孩子有安全感,有依赖感。我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每天讲完课要写作业了,她都会来到我面前怯怯地说:“我不会。”我微笑地看着她,把她抱在怀里问她:“哪不会呀?”她就拿起本子,一声不出的工工整整地写起来,而且一道题也不错。此后,她一说不会,我就让她坐在我的腿上写,时间长了,她还经常把家事和身边事跟我讲一讲,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人格力量,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老师不必耿耿于怀,很多时候,老师们都会太过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就马上跳出来,要么苦口婆心,要么声色俱厉,特别是班级纪律问题和孩子间的纠纷琐事,经常让老师神经紧张,心力交瘁。其实,做一个轻松的老师并不难,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老师不必耿耿于怀,不妨适当“装傻”,给孩子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我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在必须按照学生的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又要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老师要上好每一节课

让孩子喜爱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上好每一节课让你的课堂有吸引力。对于老师来说这是最难做到的。首先是备好课,所谓胸有成竹。教学设计是关键,既要思路清晰,又要语言丰富多彩。既要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恰到好处,又要课堂举例生动有趣。一堂好课,是用老师的智慧,充分把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样老师教的愉快,孩子们学得更愉快。我小时候上学有一位化学老师,讲课特别好,他设计的问题能提到我们的心里,我对他的课也特别感兴趣,总是盼着这位老师来上课。时隔30多年了,提起这位老师,我还是记忆犹新。

老师要让孩子体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