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雪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8:0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下雪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The first fall of snow is not only an event but it is a magical event. You go to bed in one kind of world and wake up to find yourself in another quite different, and if this is not enchantment, then where is it to be found?
The very stealth, the eerie quietness, of the thing makes it more magical. Ifall the snow fell at once in one shattering crash, awakening u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he event would be robbed of its wonder. But it flutters down, soundless, hour after hour while we are asleep. Outside the closed curtains of the bedroom a vast transfbrmation scene is takiag place, just as if a myriad elves and brownies were at work, and we turn and yawn and stretch and know nothing about it. And then, what an extraordinary change it is! It is as if the house continent. Even the inside, which has not been touched, seems different, every room appearing smaller and cosier, just as if some power were trying to turn it into a woodcutter's hut or a snug logcabin. Outside, where the garden was yesterday, there is now a white and glistening level, and the village beyond is no longer your own familiar cluster of roofs but a village in an old German fairy-tale. You would not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all the people there, the speetacled postmistress, the cobbler, the retired school master, and the rest, had suffered a change too and had become queer elvish beings, purveyors of invisible caps and magic shoes. You yourselves do not feel quite the same people you were yesterday. How could you not when so much has been changed? There is a curious stir, a little shiver of excite-ment, troubling the house, not unlike the feeling there is abroad when a journey has to be made. The children, of course, are all excitement but even the adults hang about and talk to one another longer than usual before setting down to the day's work. Nobody can resist the windows. It is like being on board a ship.
范文二
Have you ever seen where the first snow flake folly Is it on the country road, on the branch of an old oak tree, on the wheat fields in the plain, or between the peaks of the mountain range?
See the snowflakes leaping, dancing like flowers in the whirling wind. The flowers have six angles. Sometimes they are like stars. Sometimes they are only white dots, and they keep on falling gently in silence.
篇2
关键词:关联理论;文化语词;翻译
1.关联理论
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出版了专著 Relevance: Com-munie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在西方被称为“关联理论语用学”或“认知语用学”。Earnst-August Gutt将语用学中的关联原则与认知心理学普遍原理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论(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Gutt,2004)。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采用的是“明示―推理模式”(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推理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某交际活动是否具有关联性,而是要找到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和获得最佳的关联效果。关联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活动,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 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推理的前提是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何自然,2004)。
本文将贾平凹先生的中文作品《浮躁》和葛浩文先生的英译本《Turbulence》的一些例句为佐证,运用关联理论为依据,试图说明关联理论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最佳关联性。
2. 《浮躁》英译本中的翻译举例
在该作品中,我们会经常遇见这样的一些例子,比如:
例1:“和尚就瞅着小水问道:“你是属啥的,几月的生辰?”
小水说:“属羊的,九月初十半夜生的。”
和尚沉吟了半日说:“女属羊,命不强,九月羊,草叶黄……”(《浮躁》:162)
“The abbot looked at her. “What sign were you born under? What’s your birthday?”
“ The year of the goat. I was born late at night on the te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The abbot moaned softly for a moment before saying, “Born under the sign of the goat, a weak-fated maid, a September goat, grass and leaves fade…” (Turbulence: 185)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十二生肖是用来表示人们的出生年代,我们把它称之为属相。十二年为一个轮回,人们一般通过自己的属相来断定自己今后的命运。
但在西方的本土文化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和民俗文化。因此,在作品理解上这种文化信息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属于空白。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原语文化,就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读者在他产生阅读外国文化作品的愿望,准备阅读时,对他想象的或心目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就已经有了一个框架,有一种审美期待,希望欣赏到外国文学特有的韵味,领略到外国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异国情调(包括异域的文化、风情、习俗、审美习惯等)”(许钧,1998)。
例2:韩文举心里高兴起来,就立在渡口狼一样吼着喊福运(《浮躁》:73)。
His happiness regained, Han stood at the ferry landing and roared like a lion for Fuyun. (Turbulence: 78)
例句中的“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狼。译文中译为“roared like a lion”变成了“像狮子一样吼着喊”。从表面上看,译文用“狮子”替代了原文的“狼”,对原交际者意图的确定是保证交际效度的前提,确定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并能动地以语码表现出来则是交际效度的表现。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赵春彦,1999)。译文中“roared like a lion”的 “狮吼”和原文中的“狼吼”,都是要烘托出作品中人物的那种粗犷和豪放的性格。使读者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译文与原文的关联度大小也就完全对应,达到 “使原文作者的交际企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译文读者也能像原文读者一样以最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成功的译文还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受语语段”等最佳关联的翻译要求。
3.结语
通过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学作品中,任何语篇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生成的,也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文化背景在语篇中以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我们称之为语篇中的文化成分(李运兴 2001:120)。因此,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交际的成功,译文才尽可能的向原文靠近,使话语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使译文和原文最大程度的契合。译者在翻译时应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正确处理原文作者的意图。同时还要在译文中用于动态顺应的观点进行语言的最佳选择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取最贴近原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自然, 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蒋 严. 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外国语,2002
[4] 畅广元. 文学文化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篇3
下雪的作文1
仲冬的周五,节气是“大雪”;天气已经很冷了。
我们全班走在从电脑房回教室的路上。风呼呼地吹着,每个人的脸都冻得像红通通的苹果。整个队伍都噤若寒蝉,平常的几个淘气包也耷拉着脑袋老实地待在队伍里。
“雪!下雪了!”不知是谁炸了一嗓子,蔫巴巴的队伍顿时像开了锅一样。有的伸出手想抓住雪花,有的仰起头想把雪接到嘴里,有的高兴地手舞足蹈,有的兴奋地转圈乱跑……我们就如畦里“久旱逢甘雨”的.苗,丝毫不掩饰心里的喜悦。
我抬头一看,真的是雪;只不过雪很小。雪花不是一片一片,而是一颗一颗,像白糖。对了,准是天上贩糖的货郎因为货物不畅销便赌气把糖都撒了。我顺手拈一粒雪来尝尝,呣——味道并不甜,倒好像有点咸。哈!那位货郎是卖白盐的!
我们回到自己的楼层,却发现整栋教学楼都已经沸腾。高年级或低年级,男孩子或女孩子,几乎所有人都在探头探脑地看雪。同学们继续闹啊笑啊,雪也似乎随着我们的兴致越下越大,“细盐”变成了“粗盐”。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听见了,雪也听见了。我们走进教室,准备学习新的知识。窗外的雪仿佛害怕打扰我们,竟悄悄地随风飘散了。
“大雪”当天下的是小雪,没能织成“白被子”让麦苗不受北风打搅安心酣眠,却依然能让我们在三九寒冬里纵声欢笑,大声喊出心中的暖。
下雪的作文2
我人小就喜欢下雪,因为雪是那么洁白,美丽。
早晨,我六点半就起床了,因为外面非常亮。我拉开窗帘,啊!白色的海洋。地上、树上,房顶上被玉一般的白雪覆着。抬头望去,银色的天,白色的地,茫茫一片。怎么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雪天堂?
我背着书包上学去,没想到早已经有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了,到处欢声笑语。又开始下雪了,飞舞的雪花像柳絮、像蒲公英,打着转儿飘落下来。尽管天气很寒冷,地上也很滑,但是人们仿佛忘记了寒冷,脸上带着微笑,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非常喜欢下雪天。
老人说:“瑞雪兆丰年。”冬天下雪会冻死害虫,明年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我赶紧加紧脚步,向学校走去,脚踩在雪地上沙沙地响,白雪好像在和我说悄悄话:“快去学校堆雪人吧!”
下雪的作文3
冬天插着翅膀飞走了,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她,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也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更没有秋天的丰收果实。冬天只是默默不语地给人们带来了阵阵欢乐。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在微暗的暮色里,飘来了一群白色的小精灵,戴着半透明的六角帽,却各有着不同的精巧图案,比新年里奶奶剪的窗花还要好看。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它们犹如穿白纱的小舞女,轻盈地在空中飘舞着、旋转着,跳着比《天鹅湖》还要动人的舞蹈,那么轻快的身影、那么飘逸的舞姿,让人赞不绝口。
雪花飘飘,轻轻落在树的枝丫上,紧紧地依偎着它,是在安慰它不必为失去绿叶而难过,还是悄悄告诉它春天的讯息?雪花飘飘,雪花飘飘,轻轻落在娇嫩的麦田身边,是在用自己的身体遮风挡雨?雪花轻轻地飘,轻轻的落,是怕惊醒我们的梦?
公园里白雪皑皑,人们的头发被调皮可爱的小雪花焗成了白色,连公园里的小溪也盖上了暖和的白棉被,静静地睡着了。松树的每一层枝叶上都积满雪花,但仍然尽自己最大的力为冬天添一丝绿色。而那座高大的假山更像一座巍峨的冰雕。盛放的梅花在风雪中摇摆着,把醉人的香气传送得很远很远……
雪花悄悄地飘了一夜。天亮了,雪花们屏住呼吸,等待人们的第一声欢呼。于是大地沸腾起来。雪花们也活跃起来,变成了孩子们手中的大雪团,在对方的帽尖上、羽绒服上开满了花;或是变成了一个歪鼻子的小雪人,蹲在孩子们的中间。咧着句子皮做成的嘴顽皮地笑着。
树儿穿上来了银亮的白衣服,楼房戴上暖和的白绒帽,麦田干裂的小嘴正吮吸着雪水……这一切都是雪花赠予的礼物。瞧,人们眼里闪着的希望,嘴角流露的笑意,也不都是雪花的赠予吗?
下雪的作文4
今天下午,天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正在睡午觉的我,被妈妈的叫声惊醒了。
听到妈妈的叫声,我连忙穿好衣服向妈妈那边走去。我奇怪地问妈妈:“妈妈,有什么事情让你大声尖叫呀?吵得我午觉都睡不好了。”妈妈说:“你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妈妈把我带到了窗前,我往外面一看,大声喊道:“啊,这实在是太美了!”原来外面所有东西都穿上了银装。远处,所有的房子银装素裹,几朵棉絮般的白云从房顶飘过,天空显得格外宽广。两幢房子之间,几缕淡淡的雪雾缓缓升腾,在两幢房子中间环绕飘荡,宛如一条洁白的绸带围在仙女的脖子上。
再往近处俯瞰,只见那干枯的树枝上,雪有的像朵朵棉球,有的像毛茸茸、亮晶晶的银花朵。几只鸟儿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着,跳来跳去,有的还俯冲到雪地上。枝上的雪花也纷纷扬扬地飘向大地的怀抱。早行的人们已经在雪地上留下了弯弯曲曲的脚印,延伸到四面八方。你看,脚印在雪地上深深地印着,格外美丽壮观。
雪景可真美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雪后清新的空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浑身有说不出的轻松和畅快……
下雪的作文5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小雪的第二天,早上起来,天还在下着雨,妈妈却说:“今天上午有大雪。”我感到十分惊讶。妈妈说:“天气预报很准的,你就等着看雪吧!”
上课之前,同学们也都说今天要下雪,我还是半信半疑。刚上一会课,有同学就激动地说:“快看呀!下雪啦!”大家都往窗外看去,老师也停下来让大家欣赏雪景。只见天空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在半空中飞舞,一会飘到这儿,一会飘到那儿,最终飘落到地上融化了。
篇4
【关键词】:儒学核心价值 价值观教育 大众文化
一、关于对儒学核心价值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儒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括起来关于儒学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一)以“仁、义、礼、忠恕、道”为代表的道德价值观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为经典儒学,把宋明时期以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成为新儒学,其核心价值归纳为“道(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仁、义、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维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指向经世致用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贯立场。2010年6月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汇集了两岸百余名学者共同讨论儒学的核心价值,并认同“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认为,“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在儒家学说中,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
(二)以“德”、“文”为代表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德”与“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认为,从孔子最赞赏一生并无事功的颜渊,从孔子在与众弟子言志时惟独赞同许曾点的“沂水春风”之志,从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难而能坦然无惧,从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话语,均不难看出“仁德”与“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
(三)重视人格尊严教化
“人格尊严”是孟子突出强调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和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儒学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特别注重人格尊严,鄙夷“自侮”、“自贱”人格,倡导“爱人”、“敬人”,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修得人格尊严,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四)以“和谐”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谐”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南京大学杨明教授提出,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原则。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和谐”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标,即以个体身心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乃至天下和谐的目标,认为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治国模式、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
袁贵仁教授曾撰文指出,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种文化的最深层次都是要指向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对价值观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视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下却遭遇了大众文化的挑战,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价值观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逐渐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首先,以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小说、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众普遍消费,而真正的文化却日益式微。这种以技术性、标准性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强迫公众在闲暇时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众的想象力。
其次,大众文化消解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例,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类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需消费的时代,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最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从而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压抑。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诉求
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而从儒学价值传统中吸取精华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说到底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负着保持、改造、发展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殊使命。无论时代对儒学加以利用还是彻底否定,儒学传统都自觉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进取的入世精神参与到时代价值确立和变革的过程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儒学核心价值中研究当代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使然。从而国民特别是在校生能够在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利用儒学精髓,摆脱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确立“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
三、当代价值观对儒学核心价值的扬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面对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是就一定要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如果连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价值也遭到否定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叩问自己:是否儒学核心价值就能够担当拯救价值体系重建的重任?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样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以结合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一)儒学核心价值不能取代核心价值观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价值确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但任何带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年,一直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民主、科学、和谐的时代氛围显示出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学核心价值中的以“义”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使中国人用处理兄弟关系的准则来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规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约束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约束或限制了人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视的“智”主要侧重人文知识,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荀子《天论》)而缺乏科学精神。这些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因此,在本质上儒学的核心价值无法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儒学核心价值为当代价值观确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学核心价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传统。儒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晓大义,知情理,讲“诚”、“信”,重礼节,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的美德,都为中华民旅的精神传统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其次,儒学核心价值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历代的儒家学者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始终自觉传播、提供、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民众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这种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是中国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当代价值观的确立也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儒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合理面对儒学核心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制度、政策、思想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民主精神相协调,实现当代价值观同儒学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感恩,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小关于小学生近视眼与视力下降的研究报告淡
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关于小学生近视眼与视力下降的研究报告淡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大纪元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戏而下,咿咿呀呀,欢蹦乱跳地扑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的美好家园,感恩父母,感恩老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成因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66-01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对象的规模扩大
经过几年时间的连续扩招,学生规模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管理队伍的增长速度和能力提升速度还没有赶上高职生队伍的扩大速度,学生和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在内的管理队伍之间的比例明显失调。所以,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这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
(二)管理对象的思想活跃且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社会建设中富有活力和有生命力的群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进步,他们的思想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些特点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忧虑,有的令人深思,折射出了高职生身上鲜明的时代烙印。首先,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主流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不少人倾向于随波逐流、追名逐利和消极避世。其次,性格特征越来越鲜明,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最后,生活方式越来越时尚,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生对于生活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他们盼望多元的文化娱乐,追求更加具有现代气息的学习环境。
(三)管理环境的更加复杂化
国家重视高职院校建设,加大高职院校的建设力度是当前大的外部环境背景,但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新时期新社会环境下其建设道路没有现成的章法可循,也决定了其建设进程的难度。内部环境涉及到高职院校内部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所有影响因素的总和,比如人力、物力、财力及文化环境等方面。当前,人力资源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人员方面,其数量有待继续增加,其素质也有待更大提高。物力方面主要集中在实施教育的物质条件,如训练基地、实习场所、教学设备等,这些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很多院校还没有办法完全落实。在国家大力倡导下,高职教育投资增加,与其他教育形式比还是有差距的。
二、基于多视角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一)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待增强。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学生管理队伍由相对较年轻的教职工构成,管理经验不足,人员数量虽然在通过逐步增加来满足高职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但在整体素质上还不能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传统的学生观也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学生被要求无条件地接受学校的教育管理,但对于学习方法、学生心理、就业择业观念等却缺乏必要的引导。
(三)环境因素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目前,国内的社会在由工业化逐渐向信息化转变,高职生的培养也受到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就曾对浙江义乌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学院进行大胆教改的事例进行了详细报道。报道中指出,该校的600多名学生都有自己专属的淘宝网店,即使在上课时间也可以做自己的生意,生意不错的学生已经能够赚到一笔相当丰厚的报酬,该报道一出就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可以说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但是网络带来的安全隐患、隐私泄露、网络成瘾等问题也是屡见不鲜。
三、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
在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了解和结合学生自身特征,真正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备突出的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因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要时刻关注校园校风建设,在学校当中贯彻良好的学风。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习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中,不断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
1.稳定专兼结合,以专为卞的辅导员基本队伍。要坚持辅导员的选聘条件,完善和严格辅导员的选聘程序。要遵循教学规律,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防止辅导员的频繁更替,造成学院工作的混乱。
2.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高职院校要制定合理的辅导员考核内容和方法,要用规章制度来定义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要在辅导员面前形成竞争意识,并实现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德鲁克,陈小白,刘勃.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华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