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1:2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捕蛇者说译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考试,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不信试试?
删减法
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
互联法
篇2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篇3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所积累。因为很多考生不了解翻译文句中的专用名词,导致丢分,所以复习时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常识,避免翻译时出现因为无知而导致乱翻译或者望文生义的现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范围很广,包括衣食住行、器物用具、丧葬祭祀、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等方面。比如官职调动方面,授予官职用“除”“拜”,升官用“迁”“擢”,降官、贬官用“谪”“左迁”,罢免官职用“罢”“黜”,征召大臣或属下用“征”“辟”,京官调任地方官用“出”“徙”,大臣辞职用“乞骸骨”。
科举考试(一般称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又叫“童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古代纪年的方式有干支纪年法、生肖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等,在文言文中遇到这类的专用名词,最好直接照抄,不加任何解释。
二、对文言基础知识掌握自如。文言文主要知识点是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其中实词要掌握一词多义、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虚词主要注意同一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文言虚词的语法作用,对考生帮助很大。比如“而”作连词,可以表假设、转折、承接、递进、因果等,要根据具体语境,从所学的课本中找到相关例句,分析后掌握。文言句式主要指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几种特殊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介词结构句、省略句等七种特殊句式。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修辞,比如互文等。
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文言最重要的知识点具体落实,再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记忆特点、学习习惯等不同的情况对文言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让自己能够准确把握好每一个句子,翻译就成竹在胸了。
三、熟练把握具体的文言翻译技巧。这些技巧包括照抄、删除、增补、替换、调整顺序、变通等。
1. 照抄。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直接抄下来。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有些专名如果不了解,也可能翻译出错。比如“第五”可以是一个复姓,在《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中,这个“第五”就是一个复姓,如果真出现在文言翻译中,很可能考生会把词语翻译成表序数的“第五”,使得对句子的理解变得很混乱。
2. 删除。很多文言虚词,在文中主要是表达一种语气,比如陈述语气、判断语气等,都可以不译,翻译时遇到这种情况就直接删掉该文言虚词。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也在我前面。句中的“也”是表停顿的助词,不译。“有鸟焉,其名为鹏”――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句中的“焉”是表陈述的语气词,不译。
3. 增补。主要指把文言的单音节词增补一个字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在文言里,单音节词很多,翻译时将它增补一个近义词即可。同时,对省略句也要用增补的方式,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有时候,省略的可能是句子,也要增补出来。
例如,《捕蛇者说》中有“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不能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一接触草木,全都死去”,应该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这种蛇有黑色的身子和白色的花纹,它一接触草木,草木全都会死去”。这种承前省或者蒙后省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否则,可能会出现理解上很大的错误。
4. 替换。有的文言词汇在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而是用另外一个现代词汇替换,在文言翻译的时候,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即可。如用“我”替换古汉语中的“吾”“予”“余”,用“没有”“没有谁”替换古汉语中的“莫”,用“不是”“不对”替换古汉语中的“非”等等。
5. 调整语序。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篇4
一、诵读法。
即熟读和背诵的方法。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做到灵活记诵。
二、讲解法。
讲解法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先有学生预习课文,参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试着自行讲解。也可以在预习之前,教师先把课文范读一遍,并对难懂的词语,句式作些解释,然后再让学生经过预习,逐句讲解,如有错误,教师及时订正。还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将课文译出来,教师有重点地提问某些词语的意义,对于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解答的,由教师讲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约了时间。
三、讲析法。
即“用讲述分析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理解的教学方法。分析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抓住课文的特点和重点,紧棵扣课文的字词句来进行。可以侧重于课文的某一方面,如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逻辑分析,表现手法分析等,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要因体裁的不同而重点不同。议论文着重在篇章结构,论点论据;人物传记着重在选材,剪裁和人物描写;写景抒情的散文,着重于景物描写和意境。对同一体裁的课文,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同是游记,《桃花源记》着重记所见所闻,写的是人,事和活动的经历;《小石潭记》着重所见景物,写的是景物特征,教学重点自然应有所区别。
四、评点法。
即对古诗文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品评点示。评,主要用在层次段落间,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析;点,主要用在字词句间,就其精妙与疑难之处作出启发和提示。要评得中肯,点得准确。例如,在讲《登鹳雀楼》一诗时,对其中的“依”,“穷”二字要点,对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雄浑开阔,激越昂扬的格调要评。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全诗的意境。
五、自学练习法。
1、查注自渎。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习阶段和较浅显的课文的学习。
2、试讲回讲。试讲是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尝性地讲解课文。叶圣陶说“”
3、标点翻译。
4、文意猜读。文意猜读法是学生在文言文的自学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对新知识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测从而明确文意的一种方法。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猜读:a从词的结构去猜。如“暮而果大亡其财”(《寓言三则智子疑邻》)“果”,“大”,“财”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一致,可运用猜读法猜出:“果”——果然,“大”——极大,“财”——财物。
六、比较法。
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译成“用箕畚”,要比较,使学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义现象,“曩与吾祖居者”、“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两句中“曩”与“向”均是“从前”之意。还可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七、归纳法。
即贯讲时能上连下挂,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教《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为议设,议由叙生,议是核心,大都是卒章见志。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篇5
一、通过介绍时代背景与作家经历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只要历数一下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篇皆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经典,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位位典型,位位个性鲜明,位位于世闻名。文中所传达的抒情主体自身的内心世界是那么复杂,那么丰富细腻。他们感情的表达又是那么淋漓尽致。总之,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人”。可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却很难感受到这个“人”的存在,或者说感觉这个“人”是平面的,干瘪的,飘忽游移,捉摸不定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踏进这个“人”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如果能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跟那些“人”对对话,就一定会看到他们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看到他们眨巴着眼睛喘着气,他们有喜有忧,有乐有悲,敢爱敢恨,敢怒敢怨。一定会看到他们出门去——“仰天大笑”,一定能听到他们的苦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定能捕捉到他们的天真多情——“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触摸到他们的无奈与凄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一定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捕蛇者”的悲剧,为什么会提倡孟子的“舍生取义”,为什么会让范仲淹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去感受一番那个“人”,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心跳,感受他们的气息,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于感受他们热乎乎的鼻息和潮湿的嘴唇。这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教师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让学生也来一次“穿越”。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们有机会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灵魂对话,与那些最具精神魅力的充满智慧的文化巨人晤面,与历史上最多情的最钟情的最痴情的最矫情的男女邂逅,用他们的精神与情感滋润学生的灵魂,才能不至于让我们的学生忍受着枯燥与无聊,在支离破碎的字词与段落间虚耗着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也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爱上文言文,才能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产生高效。
二、通过挖掘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
在中国,文言文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文体,也跳跃着各种形式的优美。特别是它那优美的语言,犹如涓涓清泉,滋润过多少中华儿女的心田。它那激昂的呐喊,犹如汹涌澎湃的滔天巨浪,激励着多少中华热血男儿,为了国家强盛,不惜捐躯。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材共选有近一百七十篇课文,而文言文就占了约四分之一的分量,可谓不轻吧。且这些入选语文教材中的篇目,篇篇具有浓重的历史人文色彩。从语言特色来看,或整散结合,或音韵谐调,或娟秀优美,或气势磅礴,或直抒胸臆,或借景寄情,或拙实古朴,或比拟夸张。如若能把握住它们的语言特色,并进一步挖掘,再对学生循循善诱,加以引导,让学生设身处地,自主感悟,让他们倾心陶醉,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一定能落到实处。如《醉翁亭记》一文,作者欧阳修在遣词造句上更是胜人一筹。因为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并能够精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且加以提炼,所以,其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格调清丽,极具特色,可以称得上炉火纯青。
三、通过指导学生诵读文章,引领学生发现隐含其内的“国魂”
我们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够千古传诵,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篇篇皆有“国魂”,而这“国魂”也正是我们当今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例如,《论语》中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勤学;《孟子二章》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哲理。这些对我们目前的在校中学生来说,都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认真地诵读,读准字音,读准句意,读准语气,读准语势。在诵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感情—感悟意境。只有多次地诵读,慢慢地体会,才能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怀和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国魂”。
四、“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我国著名的语文大师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仔细琢磨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试想,学生能在教师不教的情况下,自己完成语文的学习,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过,要做到教师的不教,我们就必须“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终身受益,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文言文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将文义疏通,能通顺地将课文翻译出来,这是学习文言文最为关键的一环。要想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上做到得心应手,最首要的就是要教会他们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方法说来也不外乎这几种:保留、增删、替换、调整、直译、意译等等。所谓保留,就是对文言文中的我国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国名丝毫不加变更全部保留下来。所谓增删,就是将句子(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将没有意义的词删减。所谓替换,就是对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的及不用的词,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替代。所谓调整,就是对语序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句子(倒装句)进行调整,让其合乎现代汉语语法的习惯。一般情况下,我们翻译文言文首倡的是直译,尤其在初中阶段,要学会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去替换那些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语。这样在翻译中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再了解一些文言句式和常识,就更好了。
篇6
一、创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文言文教学创新的先决条件。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带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只有教师。要注意的是“传授”并不是教学的中心模式,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只会大大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狭隘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应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文言教学与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尹振懿.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年第4期)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对学生说要注意“字字落实,句句清晰”。重视字词句解释无可厚非,但不可忽略学生本身对文言文的情感体悟。为此,教师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瞻前顾后,生怕字词不讲或漏讲,于是在讲课过程中面面俱到,最后一堂课除了译文,别的毫无渗透。其实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无穷的。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文学作品,有时候会生出不小的惊喜。笔者在讲授新课前,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然后将有疑问的字词句做好记号,课堂上一一攻破。若在自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不解的地方,还可用小字条的形式,上课前放在讲台上等待课上一起解决。例如,在讲授《三峡》时,有学生对“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一句提出质疑:“这里到底是谁的衣服湿了?”这个问题能在初读时敏感的察觉很是可贵。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出很多火花。大多数同学认为是渔人自己的衣服湿了,因为生活凄苦,无奈地哭泣。当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时,出现了少数不同的声音,“也可能是郦道元的衣服湿了。作者体察到当地人民生活疾苦,心生同情不禁流泪”。听到这个观点,很多同学不禁点头赞同。在老师不说一字,而由学生自主探究、解疑的教学过程中,文章重难点不攻自破。
三、创新教学设计
教师的第一战场即是课堂,向短短的40分钟要质量,这便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推陈出新。
1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讲授文言课时,不妨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而这点,在导入部分可花点心思。导语的设计,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首先,从文史知识入手。古代的人物、民俗风情对于如今的学生是陌生、新奇的。从介绍时代背景和作家、作品以及趣味的民风民俗入手,可以消除时代隔阂,吸引学生兴趣。
其次,从文体入手。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故事性不强,文章又长,学生常常敬而远之。上课初不妨试问:我们读现代书经常会读到书序,古代的序跟现代育有什么区别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次,从文章内容入手。例如,柳宗元的《黔之驴》,上课伊始可请同学来解释(或猜测)“黔驴技穷”的意思。那么驴子为什么会技穷呢?有何典故?用一连串疑问引起学生兴趣。
最后,从文章中心入手。如教授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害怕毒蛇吗?(预设:怕)。可是有些人就不怕,不仅不怕,他们还千方百计要去找毒蛇,因为他们认为还有比毒蛇更可怕的事物,是什么呢?”这种设置悬念的提问也能极好地吸引学生。
当然导语还有很多种,但殊途同归,不管如何设计,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用心准备,定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2吟讴诵读,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可以说是感知文言文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文意曲折的文章,教师可以范读。学生通过聆听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或名家声情并茂的录音,激发朗读意愿。浅显的文章可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到古诗文的意境中,体会其韵味。但光读还不行,学生说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读得就没劲了。课上不妨采取小组代表互评、个评等形式,既集中学生听的注意力,又提高朗读水平。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的“夫”应为第二声,有学生读成第一声,通过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过来。此时不妨追问,为什么读第二声而不读第一声?因为第二声是作为指示代词“那”理解。学生读对了,也说明他理解了字义。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文言文难学表现在诸多方面,但要知道字词的意思永远讲不完。文言知识点琐碎,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比较的能力,使他们能举一反三。
如《岳阳楼记》中,“观”字多次出现:“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两个“观”的词性和意义各不相同。这时可以和别的课文加以综合,使知识点前后呼应。
文言文虚词教学也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便于理解。如“之”字用法很多:作代词,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又无实在意义,可不译),还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而特殊的用法更要整理。如“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复习时这些琐碎的知识综合起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出例句,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4巧妙运用,营造意境
如今多媒体的运用已是非常普遍,在文言教学中加入新元素也未尝不可。教学中不妨综合运用图、文、声、像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本是作者的想象,但现实中也有称得上“世外桃源”的美景。很多画家也勾勒出过他们想象中的桃花源。课上投影出一些图像作品,不失为引人入胜的好办法。又如教《诗经》时,不妨播放演唱版的同名文言文,把学生带进声乐的殿堂,边唱边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5课外活动,加深理解
学生教学活动可以是多彩的。例如学校教学就不能仅限于教室,听国学讲座,学生就盘膝于古香古色的小蒲团上,大声诵读国学经典。这种教学活动的改变,也可增强学生的兴趣。
又如学习《晏子使楚》,课后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像模像样地制作了道具和服饰。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表演,把楚王的盛气凌人、目中无人和晏子的勇敢沉着、机智聪明都很好地展现出来,留下很深的印象。
篇7
关键词:动物名词 名词动用 语义特征 对比分析
一、引言
词类转化(conversion)是英语最基本的构词方式之一。在英语中有大量的名词被用作动词,使用这些名词能够提高语言表达技巧,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的从词汇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名词动用的语义问题,分析了名词动用的语用机制和语用条件(Quirk,1972;Adams,1973;Clark & Clark,1979,;Kiparsky,1997;徐盛桓,1981;高芳、徐盛桓,2000;周领顺,2001等)。有的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不同理论对名词动用的认知机理和认知构建作了详尽的阐释(刘正光,2000;王冬梅,2001;何星,2006;王薇,2008;辛斌,2008;王文斌,2008等)。还有的学者对英汉名词动用现象作了对比研究(司显柱,1996;周领顺,2000;王薇,2007等)。这些研究大多在理论层面揭示了名词动用的深层机理,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名词动用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名词动用的习得、英汉名词动用的对比研究还不够深入。为了便于语言学习者习得并熟练地使用名转动词,有必要收集名词动用的案例,对比并分析英汉语名词动用的异同。本文对英汉语中动物名词动用的现象作一个案研究,针对英汉语中动物名词动用的数量、语义特征及其造成其差异的成因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此类词汇的习得和英汉互译提供一些启示。
二、英汉动物名词动用的数量对比
笔者通过查阅《动物世界百科全书》(纪江红,2005,北京出版社)和《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编,2002)统计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数量(高蕾,2012)。在常见的248个英语动物名词中,84个可以转变成动词。其中表示一级类属的动物名词基本上可以转变成动词,比例相当高。而次类属动物名词动用的比例则较低,比如鱼类动物中只有“fish”和“trout”直接转变成动词,“shark”通过词义的延伸,首先转义为“诈骗者”,然后,才转变成动词“诈骗”,其他名词如“goldfish,carp,crucian,butterfish,eel,herring,mullet,perch,salmon,cod”等都不能转变成动词。从动物的类别来看,动物名词动用比例最高的前五类为:啮齿类、低等动物、食肉动物、家禽类、鸟类。这五类动物占名词动用总数的62%。而爬行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名词动用的比例较低。可见,在英语中,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动作和形态特征比较明显的动物名词动用的比例高。
相对于英语,现代汉语中动物名词动用的比例却要少得多。我们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10,商务印书馆)发现,被词典收入的仅有5例:猫、虎、熊、驼、猴。然而通过网络查找,发现了以下一些例子:
(1)典型的不安分而又幼稚的富家闺女,也是最好骗的那种。要是我在电影里……哈哈哈,好歹也要“狼”那么一把。(网易:不老泉)
(2)高的一个小姐却老大不高兴,马着脸,直咕哝。(张放《疼痛与羞涩》)
这些用作动词的名词属于Clark & Clark(1979)所称的“新创名源动词”(innovative denominal verbs),是很特殊的修辞说法。这些动词属于不规范的语言,并没有变成“定型名源动词”(well established denominal verbs),是临时用法,还没有完全转变成动词。
在古汉语中,动物名词动用的例子却俯拾皆是。例如:
(3)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尚书·禹贡》)
(4)后妃率九嫔蚕于郊。(《吕氏春秋·上农》)
(5)甲戌晦,日有食之。京师蝗。(《后汉书·孝桓帝纪》)
通过对比发现,英汉语言中,单词素的动物名词易转变成动词。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能够转变成动词的全部是单词素词。而在英语中,有极个别的动物名词如“grasshopper,wildcat,blackbird”等可以转变成动词。
三、英汉动物名词动用的词义特征对比
现代英、汉语中,动物名词动用后语义上有异有同,异大于同。相同之处表现为,英汉语动物名词衍生的动词词义大多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产生,借用动物的性格、行为特征和外形特征喻指人的动作行为。不同之处表现有三:
首先,在现代汉语中,动物名词衍生的动词词义比较固定,如“猫”“虎”和“熊”表示动物的性格特征,其意分别为“躲藏”“露出凶相”“斥责”。“驼”和“猴”的动词义分别为“弯曲”和“像猴似的蹲着”,表示动物的形态特征。而英语中的动物名词动用后语义类型较多,有表示动物性格的(如chicken畏缩,害怕;squirrel把……藏起来;fox欺骗,耍狡猾手段)。有表示动物行为特征的(如spaniel对……附耳听命;clam拒不开口;crab横行,斜行;snake蜿蜒前进,蛇行;snail蜗牛般爬行;wolf狼吞虎咽地吃)。有表示动物外形特征的(如crane伸长脖子;butterfly使呈蝴蝶展翅状;hawk似鹰般猛扑)。有表示动物功用的(如mouse使用鼠标; hawk携鹰打猎;dog用狗追逐)。有以动物作为受事的(如mouse捕鼠;wolf猎狼;clam挖蛤;crab捕蟹)。有表示动物叫声的(如cuckoo杜鹃叫,学杜鹃叫)。还有表示动物繁衍后代特征的(如pig生小猪;kitten产小猫;foal生马驹)。(高蕾,2012)因此大部分动词为一词多义,其词义是有变化的,必须依据句式和上下文才能确定。这些动词属于Clark & Clark(1979)所称的“境迁语”(contextual expressions),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是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fish”一词,在以下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fish a river(在……捕、钓鱼)”,“fish a coin from one’s pocket(摸出)”,“fish the ball from under the car(钓鱼似地拉吊、钩)”,“fish wires through a conduit(钩住)”。在这一点上,古汉语和英语极为相似。如例(3)和(4)中,“蚕”的意义分别为“用于养蚕”和“养蚕”。
其次,英汉语动物名词衍生的动词词义各不相同,不具有对应关系。在英语中,“cat,tiger,camel”不能转变成动词,“bear”的动词引申义为“卖空使(证券)的价格下跌”,“monkey”义为“胡闹;瞎弄;学……样,嘲弄 ”。
最后,在语用意义方面,正如吕叔湘(1989)所说,古汉语里的名词动用“似乎是文章家的一种修辞手法,口语中未必常见,像《论语》这样比较接近口语的文字里就不多见。现代则相反,书面语中很少见,口语里相当常见,有的是出于无知,更多的是带点俏皮,因而写下来常常加引号。”现代汉语里有限的几个动物名词转用动词时,无一例外地属于方言,为非正式用法。而现代英语中的动物名词动用与古汉语类似,属于常见用法,既用于正式语体,也用于非正式语体。
四、英汉语动物名词动用差异的成因分析
造成英汉语动物名词动用的差异原因有很多,既有语言内因素,也有语言外因素。
首先,汉语是综合性语言,基本上没有词形的曲折变化,因此就没有派生的动词,表示动作的语义内容只能通过词类活用来补偿。这就是古汉语中动物名词动用数量众多的主要原因。由于单音节词会产生同音词的问题,造成语义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语的韵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先秦时期的很多单音节词,到了东汉均有与之相应的一个双音形式,如动物词“蚁”被扩展成“蚂蚁”(冯胜利,1998)。在现代汉语中,单音节不足以构成一个音步,单音节动物名词不能正式地转变为动词,即使转换了也只是某方言的非正式用法。双音化同样改变了汉语的词汇化模式。古汉语中,单词素的动物名词转变成动词后,往往集各种语义范畴于一体,其名词义、行为义、结果状态义等都内化于单词素动词之中。因此要准确理解其词义必须依据上下文。而在现代汉语中,往往使用双词素或四词素的合成词表达相同的含义。比如,“蚕”变成了“养蚕”,“像蚂蚁一样的聚集”压缩成了“蚁聚”,“像老鼠一样逃窜”简写成“鼠窜”,“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里那样躲藏在里面不出来”浓缩成“龟缩”。类似的动物合成词还有“蛇行”“虎步”“鸟瞰”“蜂拥”“鱼跃”“蚕食”“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等,其语义也变得非常明确。
英语是分析性的语言,词形的曲折变化非常丰富。但是在现代英语中,动词词缀却相对较少,只有有限的几个,如:“-en(en-), -ate,-ise(ize),-ify”等。这促使名词转变成动词成了普遍的现象。当然,英语中同样存在双词素复合词的词汇化模式,以表达明确的语义。比如:swallow dive(作燕式跳水),fish dive(鱼跃),dogpaddle(用狗爬式游泳),dogtrot(小步跑),dogwatch(监督),duck walk(像鸭子一样行走),pigjump(马等四脚腾跃),dogfight(狗咬狗,混乱),snake-dance(跳蛇舞),horseplay(胡闹),horsetrap(诱捕),flyflap(拍苍蝇),flyfish(用假蝇钓鱼),catnap(打瞌睡),catcall(发嘘声),fox-hunt(猎狐),fox-trot(跳狐步舞),cock-fight(斗鸡),goosestep(正步走),monkey-wrench(破坏,阻扰)等。
其次,英汉语动物名词衍生的动词词义不尽相同,是由人们对事物和动作的认知差异造成的。Lakoff & Johnson(1980:31)指出,人们使用本体隐喻理解事件、动作、活动和状态。通过隐喻,把事件和动作理解为实体。英汉语中有些动物的形象意义是相同的,转用成动词后也具有相同的动作意义,如:snake(蛇行),wolf(狼吞虎咽),fox(欺骗,耍狡猾手段),fish dive(鱼跃)等。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动物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对动物发生的联想就出现了差异。因此在通过具体的动物实体隐喻抽象的动作概念时,英汉语出现了差异,如:peacock(炫耀,神气活现地行走),monkey(瞎弄,学……样),pigeon(诈骗),horse(哄闹,胡闹)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在数量、语义类型还是语用意义上,英语和古汉语的动物名词动用时都极为相似,而与现代汉语相比,则异大于同。现代汉语中仅有少数的单词属动物名词可以转用动词,语义明确,且仅用于非正式语体。英语和古汉语中却有大量的动物名词可以转用动词,大部分为一词多义,其内涵和外延随语境而变迁,而且可用于各种文体。这些差异主要是由英汉语的历时演变和人类的认知差异造成的。
参考文献:
[1]Adams, V.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Word-formation[M].London: Longman, 1973.
[2]Clark,E.V.& H.H.Clark.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J]. Language,1979, (4).
[3]Kiparsky,P.Remarks on denominal verbs[A].In A,Alsina, J.Bresnan & P.Sells (eds.).Argument Structure[C]. Stanford:CSLI,1997.
[4]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Quirk,R,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 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2.
[6]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1).
[7]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和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0,(2).
[8]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语用推理的认知策略[J].外国语,2000,(4).
[9]高蕾.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语义分析和理解[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5).
[10]何星.A Study Of Denominal 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12]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J].中国语文,1989,(4).
[13]司显柱.英汉名转动词比较研究[J].外国语,1996,(3).
[14]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
[15]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6]王薇,孙毅.现代英汉语名词动用对比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
[17]王文斌,王脉.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
[18]辛斌,赵旻燕. 名词转动词的认知语用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9]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国语,2001,(1).
[20]徐盛桓.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21]周领顺.英汉名-动转类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