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1:4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小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小作文

篇1

一般人说到语文,想到的便是语文这一科目。语文在我国流传的时间也并不是很久远,清朝时期新学堂只教授古文,当时被称为“国文”,爆发后改为“国语”,文言文相对之下也渐少,白话文比重增加,解放后,叶圣陶先生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语文二字,从表面上看,语就是话语,文便是文字,所以,要学好语文,读写是必不可少的。语文不能只学习表面,要坚持常朗诵古人的诗词,前辈的文章,时时抄录精彩片段,随时写下精彩瞬间,这样才会有积累,也就敢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 。学好语文,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对语文感兴趣,就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可以试着去背诵一些哲理名言,丰富课外知识,某一天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语文。学语文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已多次被证实,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要懂得温故而知新,从学习中总结知识,丰富阅历。学语文在于勤奋,“映雪囊萤”、“负薪挂角”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们正是因为勤奋好学才成就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传为佳话。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便是有真情实意,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触动人们内心最深处,也才会引起共鸣。

篇2

关键词:根植生活;放眼课外;勤于动笔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历来被视为小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使我们教师更加意识到作文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和重要性。作文教学乃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感受到作文教学的担子之重,认真钻研,科学施教。下面是作文教学的一些实践所得。

一、根植生活,立足课堂,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入门

作文难,难在入门。生活是学生作文的大门,只有学生真正跨入生活之门,才能言之有物,写之动情,常言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失去了生活之基,作文大厦的建构就是空中楼阁。小学生的生活需要指引、发现、探索、尝试。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剪纸,第一次观察小昆虫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就好比做饭的粮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一扇门,门里门外风景迥异,生活的门里气象万千,景色迷人,令人百感交集。其实生活的大门永远敞开着,生活与课堂息息相关,教师要让作文课堂充盈生活的气息,四溢生活的酸甜苦辣,达到课内外的和谐共融,让生活的画卷在课堂上展现,让学生的心灵尽情舒展,促动学生我笔写我心,我情涌我思。

二、放眼课外,精于实践,开阔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视野

生活的视野有多大,作文的天地就有多广。小学生的作文也要求大气磅礴,语言也要求张弛有力。细看小学生的一件小事,其实并不小,一个平凡的人物,其实并不凡。作文教学中要渗透一些人生哲理,使小学生从小就开阔视野,有襟,大抱负。作文即做人,言为心声,使其善于表达、善于交流,进而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人生品质、人文素养。

三、善于感悟,勤于动笔,走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起步

从我们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最忌讳虚情假意,无病。要从小培养学生善于感悟、善于表达,有感而发,情动辞发,善于用心捕捉美好灵感,善于用笔记录美好情思。作文教学伊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写真人真事,抒真情真意,逐步做到情真意切、文通字顺。心随情动,境由心生,笔下生花,走实作文教学第一步。

总之,小语作文教学,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要创新作文教学思路,构建多样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认清作文教学的本质,不是为应试而作文,而是为做人而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作文教学;辅导对策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作文教学,作文可以反应出学生的心智,体现出学生的内心情感。小学生因为特有的年龄特点,使其生活经历少,词汇量少,以至于他们很难写出好的作文,也不能通过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为一名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都希望他们可以共同进步,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基于此,本文就学困生作文教学与辅导对策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写作水平。

一、维护学生尊严,培养学生情感

小学生的自尊心是很敏感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维护学困生的尊严,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越是学困生,自尊心越强。而且,很多人都存在着因为面子而喜欢或厌恶某件事的情况,何况是小学生呢。因此,教师应多考虑重视学生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困生在作文方面的自卑感,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为导致学困生作文内容不敢多些,甚至不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卑心理和畏惧心理,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担心自己写不好,写不好带来的后果就是同学们的嘲笑、鄙视以及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的下降,带着这种心理写出来的文章不言而喻,比料想的会更糟、更差。情感是每位学生写作的源头,作文是学生情感的流露与释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学困生也有他们的闪光点,也就是他们独特的优点:学困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素质往往胜过其他的同学,并有着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的情绪能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很流畅地表达出来。作为老师,我们应细心的观察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他们以关爱、呵护、温暖。我们作为老师要运用好教育教学理论,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学习生活中,他们都想把自己的优点或优势展示出来,得到师生的认可,这是学困生想得到师生尊重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作为老师要鼓励他们去表现,想方设法让他们去表现自己,以维持、保护他们的自尊。因此针对学困生的作文,我在批阅作文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在学生作文中有眉批、插批、尾批;评语既有点评,又有总评。在他们的作文中一旦出现优美的语句或其它的优点,在班上讲评的时候,老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以鼓励、表扬。鼓励他们平时要多写文章,积极向学校文学社投稿。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及时向老师请教。作为语文老师要拿出自己的耐心来,精心辅导学困生,逐步消除学困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鼓起他们写作的勇气,增强他们写作的勇气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学困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把写作兴趣转化到写作习惯之后,学生还会写不出来作文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如何让自己的爱学生之意在学困生的心理上产生感染力,我认为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和爱心传递给学困生,使学困生领会到老师的美好的情谊,让学生能从老师的眼神、语调、姿态中感觉到真挚的情谊,领悟到老师对他的期望,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心理素质,学困生在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内容简单等,就会逐步地得到改观,作文水平将会逐步地得到提高。这样很自然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树立起他们对作文的信心,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我认为针对学困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呢,我认为首先从作文的修改入手,鼓励他们每次作文都要认真写作,并要进行多次修改,同时老师要给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尽力帮助他们获得写作上成功后的。此外老师还应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些必要措施,比如: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好习惯,打好草稿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做笔记的习惯。通过这些措施来培养他们的认真、细致、勤奋、刻苦的良好品质,端正他们写作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三、培养写作信心,写出真情实感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意无意之中限制了学生情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情感,使之变得扭曲,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存在,导致了学生飞扬灵动的情感变得麻木迟钝敏捷丰富的思维变得毫无活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老师要懂得鼓励,还要会鼓励。我记得,曾在一个学困生的作文总评中写道:“本次作文你写得不错,比起上次作文来说进步很大,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继续努力吧,只要充满信心,成功是属于你的!”简短的几句话,它就像一股暖流流遍学生的全身,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厚爱,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感受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并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可以看出,作为语文老师做到对学困生的劳动成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多给他们一定的鼓励或肯定,意义是多么的重大,它能使学生扬起写作的希望风帆。在给学困生的作文评语中,针对一些不足,一定要评得委婉些,不能太直接,否则会给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在作文教学中,如果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作文要求,那么他们就能多尝到一点写作的甜头,就能加快他们作文进步的步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待学生要做到绝对的公平,不要因为是学困生就放弃对他们的教学。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不要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这样会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他们厌倦学习。对于学困生的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用适当的方式鼓励他们。只要他们对写作文产生兴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学困生也是可以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的。

参考文献:

[1] 王书丽.浅谈小学语文学困生作文辅导[J]. 阅读与写作.2016(12):248-249.

篇4

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02-02

1兴趣——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从写作中感受快乐,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写作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应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内在兴趣都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平时留神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适时、适当地加以鼓励。实践证明多次的刺激可产生兴趣,并逐渐浓厚。

2观察——让生活进入习作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学生的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可是一写作文内容就惊人的相似。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的、客观的描述。

2.1热爱生活,是习作内容“生活化”的前提

如教师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收集作文的素材:春日去郊外踏春寻芳;夏天观“白雨跳珠”的景致;清秋赏金菊银桂,落叶红枫,寒冬组织学生在雪中嬉戏玩耍……又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的心得……使学生感到生活就是这么丰富多彩,生活就是这么美好,从而人人争做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小主人。

2.2善于观察,是习作内容“生活化”的关键

走进生活不等于有所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前所未有的感受。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

3积累——让学生的语言变得“鲜活”

3.1从书中积累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就的思维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前人来自于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都是语言优美、立意深远、结构严谨的佳作。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并因“文”制宜,设计一些借鉴范文写法或迁移范文语言的小练笔。

3.2从生活中积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是部渊博的“无字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各地有各地的语言特色,尤其民间流传的谚语、歇后语甚至是外来译音词都是语言中的精华,积累起来,为“我”所用,文章语言自然也就丰富了。

4创新——让学生的习作张扬个性

习作能展示学生个性,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儿童的观察、思维存在着“无意性”、“情绪性”和“轮廓性”等特点,再加上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习作教学的工具性,过分注重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习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体验、个性表达的过程,以至于将学生的习作囿于传统习作教学的诸多“清规戒律”之中,稍有“越规”便遭呵斥。学生思想压抑、思维狭窄、唯唯诺诺,怎能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真”文章?

5欣赏——让学生对习作充满自信

学生是习作的主人,自然也应该是习作评改的主体。学生习作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我评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责令探索,彼必将用心而得之矣。”意思是说,学生写了习作,要引导学生自己用心评改,才会有所得。新课标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5.1教师引路,表扬创见

要使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在指导评改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独到的见解与写法,多用鼓励语言,多挖掘学生习作中的创意。这是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最好办法。

5.2学生互评,各抒己见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67-02

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农村小学生,因为见识少,性格较为内向,有个别学生虽然平常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无话可说,或前后不搭,加上不少学校的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才起步训练的,一、二年级只是孤立地进行拼音、识字、词语的教学,这就对学生作文入门造成了很大困难。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农村孩子,受教育环境制约,各方面条件较差,个人自主写作训练的机会较少,课堂写作训练就成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主阵地了,这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准把握课堂,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活、写作是最初步的最基本的作文训练。我们教师从一年级起就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我们都知道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个起步抓得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经过训练后,要达到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调,不同的语气,丰富的感情读课文的目的。因此、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有布置有检查。

2.要在平时训练上"动真格",培养学生"练"的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训练除了课堂教学下功夫外,平时训练也很关键,要着重培养学生"练"的能力。让学生回归自然,让学生多写一写,练一练。

2.1 创设情境。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2.2 观察积累。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2.3 阅读长识。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3.在拓展训练上"出真招",培养学生"玩"的兴趣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3.1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3.2 用"说走就走"的参观启发学生。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儿童公园,可一写有关儿童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儿童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值得敬佩的人》这篇作文。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4.结束语

农村小学生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众多因素的原因,他们写作时常觉得困难重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教无定法,各师专家各有技法,我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正在农村作文教学这块净土上不断地寻求,探索,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让我的学生在欢乐中写作文,在写快乐作文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巢宗祺等主著

[2] 《写作与作文教学》 云南教育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生作文是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写作文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作文教学应将创新性思维运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小学生作文教学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现在语文教学是以实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背景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提倡自由表达,表达个人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和作文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到上作文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提不起精神,愁眉苦脸,最怕上作文课,对作文课产生先入为主的反感心理;作文的内容多是参照各种范文抄写,组织拼凑,应付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有时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故事,都是些套话、大话;学生写作手法单调,对故事中的人、事、物等的描写不生动、具体,语言晦涩、缺乏感情。这些问题都对孩子写作文的主动性、兴趣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容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情绪。

二、小学生语文教学的方法

1.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

学生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单调,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写的。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事,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解决“写什么”这一大难题。

(1)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都有组织手抄报、课文朗读比赛、运动会等之类的课外活动,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活动后,多组织学生交流感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去写作。

(2)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和家长相互沟通,多鼓励学生们做家务,培养学生们的主人公意识,学会自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多引导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中选择一些孩子们体验过的家务劳动,学生们写起来也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

(3)社会生活。小学生怕写作文,没有内容可写,一方面与学生的生活不足够丰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缺少观察,不留心,不会动脑筋去想有关。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做个有心人,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脑筋想到的,转化成书面语言写下来,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丰富多彩,更有寓意。

2.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小学生做事大多凭主观感受,感兴趣的事,就是积极主动的去做,要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寻找一些精美的图片、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的图片等。写作课上多组织一些小活动,以小活动中的细节,引导学生按自己想到的、理解到的,去写与自己有关的文章,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受到表扬、赞美会使人心情愉悦,小学生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对学生的作文提出表扬,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快乐的写作文。

3.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写作基础

两个周一次的写作、讲评作文模式,不能很好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要积极开拓课堂外学习,来补充课堂写作不足的问题。不能只拘泥于教材中规定的作文题目,多挖掘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续写、仿写等作文练习。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课外读物中吸取精华,学习写作方法,开拓写作思路,多写读后感、读书笔记,教师也要帮助学生们分析课外读物,讲解学生理解不了的内容,要引导孩子们多交流,避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4.注重讲评课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的很重要的环节,好的讲评课,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文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开篇好的、结尾好的、过渡巧妙的、文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等等,教师要及时的赞美、表扬,让学生们更有信心写好作文。以班级中的优秀作文为范文,引导学生来分析、讲评范文。批评学生作文的缺点要考虑其自尊心,把出现相同失误的作文归结在一起,不点名批评,只讲解作文中的失误点,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出现,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作文可以锻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小学生作文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要大胆探索、尝试,改变单一的作文写作、讲评模式,通过多种方式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突破形式呆板的课堂教学,优化作文讲评课质量,帮助学生从实践生活中寻找素材,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作文中寻找到乐趣、寻找喜悦,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金荣.试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B,2012,(4):149-149

[2]杨凯.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4):58-58

篇7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现今语文教学的同行们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如何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让人叹服的好文章,实在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使学生能自如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情境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最好方法。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情境教学"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1.语文"情境教学"是实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策略的有利法宝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从这里可更充分地看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重要性。其内在规律始终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作文的活动之中。只有把"情境教学"自始至终运用到"教"与"学","学'与"作文"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授学生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情境教学"实践中,我无论是对词、句的讲解,还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都想方设法利用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和神态动作创设出符合教材要求,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教学"环境。让学生"身在此山中",全身心地去领悟知识的内涵,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2.语文"情境教学"是写好作文的根本途径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各方面的特点,创设出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有利环境。俗话说:"见景生情。"学生身处美好有利的环境之中,情感的思潮奔涌起来,学生在写作中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例如:教小学语文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重点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的特点来写。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掌握都很好,在写《我喜爱家乡的一种水果》作文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写,但有少部分同学有畏难情绪。为了使会写的同学写得更好,不会写的同学力求会写,我根据家乡是中外有名的水果之乡,水果品种繁多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大家对家乡的水果品种进行评头论足展开讨论,找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水果,结合《我爱故乡杨梅》一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讨论中大家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有的讨论了长把梨,有的讨论了桃子、杏子、李子,还有的讨论了草莓。个个发言热烈,争先恐后。教师适时引导:在写你喜爱的一种水果时要注意其生长的季节性。要写出你为什么喜爱?重点是写出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讨论后让学生拟写提纲,然后班内交流,再进行写作。

"情境教学"作文的具体指导,打开了同学们发散思维的闸门,短时间内从不同的方面写出了《我喜爱家乡一种水果》的好文章。如姜慧芸同学写《我喜爱家乡的长把梨》是这样写的:"……刚谢花后的小长把梨浑身毛茸茸的,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疏密适中地挂满了枝头,害羞似的整天躲在枝叶后面不敢露头。半个月后,长把梨浑身的茸毛不见了,变成了清绿光亮,个个水灵灵的,个头像绿色的乒乓球。有的挂在枝叶后面,有的吊在树杈中,蓬勃向上,很讨人喜欢。"

谢艳娟同学写到:"……成熟后的长把梨,全身绿黄,个头像个小葫芦。果面光洁,斑点变细,手感滑丽细腻,压弯了个个枝条。如果你摘一个放在手里会觉得沉甸甸的。当你咬一口长把梨会有甜酸的汁水溢满舌头口腔,味道让你陶醉。白嫩细脆的果肉让你越吃越想吃。"语文作文"情境教学"的初步尝试使学生作文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写好作文的最佳契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可见情感是教师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途径。

3.语文作文"情境教学"是促使学生写好作文的金钥匙

篇8

一、优化选材,寻找诗意

“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是造成小学生写作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要做好小学生作文指导就要首先帮助他们寻找素材,小学生阅历浅、年龄小,写作经验不够丰富,对于寻找作文素材常常是一头雾水,对此,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察生活等方式寻找作文素材,尤其是寻找那些充满美和诗意的人、事、物。

首先,阅读量与写作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能够逐渐养成积极思考、不断积累的语言学习习惯,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思考视角、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逐渐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美的事物,从而找到写作的素材和切入点,为诗意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也是寻找诗意的重要途径,对此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寻诗意,积累素材,也可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开展有益的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如可组织一次春游,带领学生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可组织学生赏月,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等等,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学生逐渐养成敏锐的洞察力,从而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诗意的写作素材,不至于在作文时“无事可写”;(2)鼓励学生积累素材,教师应鼓励同学们准备一个“积累本”,将平时对生活中人、事、物的思考及有趣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在写作时翻阅这些记录提炼合适的素材;(3)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集写作材料,如今信息技术空前发达,小学生对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接触越来越多,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引导和鼓励小学生放宽眼界,积极浏览健康有益的文章和报道,从而采集更多有益的作文素材。

二、强化观察,表达诗意

不经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就难以写出充满诗意的作文,以往,许多学生的作文十分空洞,内容单一,这多是因为他们没有对所写的事物进行耐心的观察,或者没有在观察事物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因而就很难以描绘出事物的丰富多彩。

首先,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养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放过精彩的作文素材,有了丰富的观察和有深度的思考,作文时才能厚积而薄发,写出充满诗意的作文。

其次,要教会学生从平凡中发现素材,学会以小见大。生活中接触的事物不计其数,但真正惊人和感人的事物可能并不是每天都能见到,这也是学生抱怨素材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会从平凡中感受不同,学会以小见大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耐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熟悉的环境中展开思考,如指导学生写我的家、我的校园、我的教室等习作,促使其学会用诗意的眼光观察平凡的生活。

三、人文熏陶,抒发诗意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强化作文教学中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将思想融入作文,勇敢抒发诗意的情感,对于提升学生作文质量和培养学生语文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作文作为一种能够“抒真情、吐真言”的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写进习作中,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一味讲套话。此外,在素材选择和表达方式的选择方面,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求新求变,将那些内容新颖、表达方式独特的习作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积极联想,勇于创新,为诗意的作文拓宽思路。

其次,要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和习作中的情感。在小学阶段,许多课文、阅读短文都是优秀的作文范例,这些文章不但语言优美,更抒发着作者的情感、思维和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感悟和思索文章的情感。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那些优秀的学生习作进行传阅和朗读,使学生感受同龄人的思想情感,以此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认识,使他们养成诗意作文的自觉性。

篇9

一、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外化的表达。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强化作文教学内部因素,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外部因素,这样才能取得整体的优化效果。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阅读中获取营养,学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 学其法,进行仿写。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领会和掌握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规律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机地把学生掌握的这一规律,运用到作文中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有着鲜明的行文特点,学其法仿写作文《美丽的植物园》《秋菊》等可以说没有难度,而这一作文训练反过来又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结构,真可谓相辅相成。

2. 感其文,进行补写。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言简意赅,一个标点,一句概括性语言,都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好切口。如《掌声》一文中写轮到小英讲故事时,描写了小英的动作和神情,没有写她的心理活动,这就给写作训练提供了材料。

3. 延其后,进行续写。所谓的续写是指学了课文后,针对其内容上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写作训练。如学了《花瓣飘香》最后“一盆花送给小女孩”这句话,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各种不同的情节,充分表现了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二、 在生活实践中现场训练

常言道:“近水知鱼情,靠山知鸟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充实。”学生怕写作文,不会作文,其主要原因是生活单一,没啥可写。儿童的天性是好玩。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作文,比如游览、参观、小实验、小制作、体育比赛等。组织这些活动,要尽可能使学生在无意识的支配下学习,获取素材,练习写作,同时积累和发展自己的作文能力。进行现场生活训练是学生习作有话可说的基础,我们应设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观察方法,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学生在有了深刻的体会后,再去写参加过的活动,就想得到,写得出,并且有兴趣写作文,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在体艺活动中挖掘素材。体育、艺术活动和比赛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活动,除了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班内可以开展拔河、踢毽子、棋类等小型比赛,通过精心设计,使它跟写作接轨。如本学期的“秋季运动会”就是一个很让同学们兴奋不已的活动。在这期间,我要求学生自愿报名,设计入场式口号,及时写宣传稿,亲身参与或观看这一活动后,同学们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文。

2. 在参观游览中挖掘素材。大自然是天然的习作课堂,万事万物都是写作之源。为了让学生下笔成文,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然后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他们写出洋溢真情的文章。如镇上新建了一个休闲广场,我便带着孩子们前去参观,让孩子们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孩子们三五成群,观察得很细致,事后写起来很是顺手。

3. 在课堂中模拟生活。静止的画面,文字的素材对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写作有困难,对于这样的习作,我在课堂上采取师生即兴表演小品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利用班队活动创造生活。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班队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堂课,它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有猜谜、智力竞答、脑筋急转弯,有知识竞赛,有师生情感交流会,有中秋赏月,也有科技小实验。每次活动不但调节了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 在课外阅读中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一,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觉阅读习惯,必须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心无旁骛地进入书的海洋,享受其中的快乐,从而爱上看书。可以隔几周搞一次读书会、读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记读书笔记,可根据自己的基础,摘录好词好句,撰写主要内容和感受等。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广泛地进行知识积累,使学生乐读善读,读有所得,读以致用。有时,还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仿写。有的学生看了散文诗《假如我是白云》后兴致勃勃地写出《假如我是小鸟》《假如我是大海》等习作。

四、 在热点的话题上进行习作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关心新鲜、有趣、使人兴奋或气愤的事。在这些事中,学生的真情得到了充分流露。儿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可以把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在作文教学时,我注意抓学生生活中的热点,再设法把一这热点引到作文上来,鼓励他们说真话,表真情。由此学生写出了《当你乱扔垃圾之后》《杨利伟飞上了太空》《伊拉克战争之我见》等好作文。

五、广读多背,储备语言

篇10

一、现阶段小?W语文作文教学的特征

小学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是每个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知识的起步阶段。通过小学作文写作这种形式能让小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情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为此就需要小学生们具有良好的文字基础。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针对学生们的作文教学,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生字识别和造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兴趣培养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重点,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仅仅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注重对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且要经常练笔。只有这样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才能慢慢提高。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们在一个轻松而又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学生们的思维就会较为开阔,想法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从目前来看,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大都是来源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小学生的想法多变,具有很多奇思妙想。因此学校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身边的生活故事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开发孩子的想象力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课堂中去。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在相对落后的地方,教师还只是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给学生讲授知识。学生们面对的只有黑板和教科书。这种教学方法水平比较落后,很难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样就难以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在课堂上会显得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这就会给教师上课带来困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往往会影响课堂纪律,打断教师讲课思路,影响教学进程。

作文课是小学语文的半壁河山,但往往作文写作是令学生和老师头特别头痛的课。所以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就需要教师添加新的教学内容,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学写作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作文课堂上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增添了大量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丰富上课内容。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然后进行整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能够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多彩的生活。

现在的大多数教师都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用此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会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冬景”类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和冬景有关的图片、视频、歌曲或诗歌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在作文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放映展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冬景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写作素养能力。比如在进行“议论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视频,然后给学生们展示。这样学生们就能理解写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再讲解一些注意事项,这些都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在作文课堂中,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既增添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又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可以不断为教育行业解疑化难,与时代最新信息相融通。但是,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可能一直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需要教师对作文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改善学校教育器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或者是作文写作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老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