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中国梦范文

时间:2023-03-26 11: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方中国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东方中国梦

篇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坚定理想、奋发图强、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大家行

二、活动安排

(一)“点亮中国梦”——畅谈“人生理想”

1.时间:5月份,五一小长假放假回来第一次全校集会和班会。

2.形式:全校集会活动,召开“校长一堂课”,由学校团委书记主持;班级主题团日活动,由班长或团支部书记主持。

3.内容:

(1)在全校(班级)范围调查了解同学们的人生理想。

(2)根据调查结果,邀请校长、有成就的校友或社会成功人士,为全校师生(班级同学)讲述他(她)的梦想的实现路径与进程,使同学们与“梦想同路人”面对面。

(3)安排学生代表与校长、校友、社会成功人士交流互动,畅谈中学生的梦想以及对“我的中国梦”的理解和展望。

(二)“放飞中国梦”——畅想“美丽中国”

1.时间:5月份。

2.形式:在自己的家乡、学校周边等地开展“寻访身边的中国梦”活动,随后进行“我的中国梦”优秀作品评选及专题展示。

3.内容:

(1)集中一周时间,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畅想“美丽中国”作品,原则上是每名师生提交一份作品。

(2)作品形式可采用书法、绘画、手抄报、微故事及其他类型书面作品等方式创作“我的中国梦”主题作品。

(3)对所有作品进行分类评选与展出,吸引全校师生关注与交流。学校团委组织举办中学优秀作品展示活动。

(三)“激扬中国梦”——诠释“青春力量”

1.时间:4至5月份,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启动开展。

2.形式:扶贫助困、扶老助残、志愿服务等“阳光手牵手、青春心连心”行动。

3.内容:

(1)以学校各级部为单位,划分若干小组,以力所能及、特点突出为基本原则,确定帮助对象和活动形式,每月开展一次“阳光手牵手、青春心连心”行动。

(2)每次活动要有带队老师,活动时间以两个小时为宜,要有文字、图片记录。

(3)每月底,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整理活动开展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汇总活动成果和好做法、好反响。

(4)将“阳光手牵手、青年心连心”行动纳入本校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并在学期末进行校内相关评选,发放证书。

(5)定向定点开展活动,使“阳光手牵手、青春心连心”行动传帮带做下去。

篇2

各区县少工委,高新区、文昌湖区团工委,各有关学校少先大队:

按照全团“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体部署,根据省少工委《关于转发全国少工委〈关于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六一”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淄博市少工委决定,“六一”期间在全市基层少先队组织中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

2013年“六一”期间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日活动

在总结“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各中小学校少先队以中队会、联合中队会或大队会形式举办主题队日,主要把握或选择性开展以下内容:

1.“讲述中国故事”分享汇。可组织邀请不同年代的代表人物和少年儿童、家长代表一起,通过动漫短片、教育影视、爱国歌曲、经典诗词等艺术手段,采取讲事例、打比方、故事汇、演讲、主题联欢、朗诵、快板、漫画、儿童画、手抄报、摄影图片、微视频等各种方式和载体,分享印象最深、最感动、最喜欢的,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故事。

2.“体验中国发展”图片展。可发动少年儿童收集、创造作品,集中展示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新老图片、照片组,引导少年儿童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图片、照片的不同点,从中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可邀请各领域优秀党员、先进人物和普通劳动者与少年儿童一起交流。

3.“讨论中国现象”讨论会。引导少年儿童就普遍关注的国家大事、社会现象和同伴、老师进行讨论;选择1-2个有代表性、适合少年儿童进行解读的时事热点、新闻话题,组织少年儿童进行交流,辅导员老师做好引导。

4.“漫游中国未来”梦想秀。通过情景剧未来角色扮演、高科技产品发明体验、个人漫画、集体创作、贴心愿墙、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等,引导少年儿童描述展望中国梦实现的美好图景。

5.“中国梦好少年”颁奖章。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发现每位少先队员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中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举行不同规模、形式多样的颁章仪式。

(二)开展校外活动场所实践体验活动

各学校少先队组织可以假日小队、中队、红领巾亲子小队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体验活动。主要把握以下内容:

1.到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规划馆、文化馆等实践体验。了解展馆陈列物品、展示图片的历史故事;接触高新科技产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比赛;比较家乡和城市发展变化,感受中国发展趋势。通过看一看、讲一讲、画一画、赛一赛等多种形式,表达心中对“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2.开展职业教育体验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少先队可以组织少年儿童到职业体验场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职业体验。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发动家长向少年儿童介绍自身工作,结合少年儿童职业理想,鼓励少年儿童帮助完成小工作,让少年儿童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知社会,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乐趣。

3.开展新农村示范点、现代农业示范区、乡镇工业园区等实践体验活动。可以组织农村少年儿童参观游览,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了解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

4.开展校外教育机构实践体验活动。可以联系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围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主题,参照学校主题队日活动形式,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三)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一句话一首歌征集活动

各区县少工委、团工委要按照团中央《“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一句话一首歌征集活动启事》的安排,继续发动中小学少先队员及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直接登陆上传围绕活动主题创作的新格言和歌曲作品。活动形式可以采取邀请党政领导、公众形象好的社会名人、各行业领军人物、家长、老师,通过腾讯网、新浪网、未来网的微博、微信、微话题、微视频向少年儿童寄语,为少年儿童创作歌曲等形式。

四、活动要求

1.围绕主题,精心筹备。各区县少工委、团工委要做好安排,持续推进。“六一”期间,要紧紧围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组织开展主题队日活动或实践体验活动。

2.加大宣传,广泛发动。各区县少工委、团工委要及时转发活动消息,将活动部署到每一个中小学校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主流媒体、新媒体等资源,扩大宣传面,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少年儿童成长和“六一”活动的开展。

篇3

这是一大类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的一个标准版本,包括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几个最为著名的民间神话传说,如《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无不是以此结构为滥觞。不仅如此,大概许多人在各地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导游讲起当地有关某一景点的传说时,很多的“美丽动人”故事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些故事除了主人公换成了狐仙,龙女之类,情节上稍有变动外,在结构上也都与此相类似。

以小说的眼光来看,这类故事传说的情节,结构未免过于简单和缺乏想象,但是,这并没有妨碍这一类传说的广泛持久流传。它们不仅是在这个国度成长的每一个儿童的童话,而且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电视作为大众娱乐方式普及之前,在中国民间许多地方,由这些神话传说改编的电影、戏曲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被许多的成年人所津津乐道,构成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中国人会如此偏爱这样一个故事主题,这一主题的频繁出现和广泛持久流传究竟说明了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神话传说的这种结构趋同性曾让我感到疑惑不解。 难道这仅仅说明了中国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长于模仿?还是说,这仅仅是一种的偶然巧合?

在传统的解释中,这类神话故事是作为表达封建男女不满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来解读的。的确,在这种爱情模式中,没有封建传统婚姻中的媒妁之言(或者是由一通灵的动物来充当媒介,在农耕,这一动物的典型形象是牛),双方是经过“自由恋爱”而结合的。但是,这与其说是反映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倒不如说是反映了小农意识的实用主义特色更为合适一些。因为,在这一婚姻模式中,无一例外是作为人的男主人公和作为仙的女主人公的结合,绝对没有相反的情形出现(相反的情形就是另一类故事。男作为妖怪出现,为害一方,是最终被正义除掉的对象)。而封建礼教的最大受害者是女性。所以,作为仙的女主人公的自由大胆行动决不是作为人的现实女性的效仿对象。它表达的仍然是以满足男性需要为中心的父权社会的典型心理,而不是反抗意识。

另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和由历代文人墨客创造的以“大团圆”为特征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同,这类民间神话传说除了在结局上往往不够圆满之外,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其男主人公往往是普通下层民众。这就说明了这类神话故事的民间性和普及性。所以,作为一个存在时间颇为久远,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大众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延续就决不是一种偶然。文化,尤其是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化石”的民间神话传说,作为历史的生成物,必然负载着生成和延续它的那个社会的诸多信息。既然它在那样一个社会产生,那么就必然存在这一现象赖以产生的土壤,既然它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传播,并且乐此不疲演绎出多种版本,那么它一定是符合了这一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偏好。既然它能够流传长久而不衰,那么,它反映的就不仅仅是审美偏好,而是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某种反应机制,即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态。

所以说,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精神和还原,就不仅是一项文化的任务,而是构成了认识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结构和心理形态的一个有效途径。

特定的文化总是来源于特定的现实,现实生活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与文化的关系,是全部文化的首要课题。如果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句话在抽象的意义尚可以认可的话,那么,哪一种社会存在决定哪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决不是说文化作为存在的映像而存在,大众文化从性质是说更类似以社会无意识的产物而存在。它反映的是社会的文化心理需求,是作为这种需求的供给而存在。正象温柔是漂泊的梦想一样。大众文化的性质,往往不是对真实存在的社会关系的复制和描摹,而是对一种虚幻境界的不切实的向往。现实越是残酷,越是真实,特定时代大众文化特质就越是虚幻,越是浪漫。文化是对现实的抚慰,是对现实痛苦和无聊赖的“超越”式说明,即精神的胜利(阿Q情结)。现实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一种隐秘的“共谋”关系,它是现实痛苦的有效补偿机制,在客观的意义是维持了现实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复制。

篇4

各院(系)团委(团总支)、各社团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深化和推进共青团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坚定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广大青年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经校团委研究,决定开展“中国梦青春行”主题团日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3年3月至4月

二、活动对象

各学生团支部(含学生社团团支部)

三、活动主题

中国梦青春行

四、活动内容

(一)聚焦两会,圆梦中华

将“中国梦青春行”主题团日活动与学习宣传贯彻“十”及“两会”精神相结合,组织团员青年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讨论会、宣讲会,使广大团员青年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梦”的缘起及内涵,引导团员青年融入“中国梦”的奋斗方向,积极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中国梦”的队伍中。

(二)青春筑梦,榜样寻访

积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寻访身边的党员、教师、杰出专家学者以及青春榜样,通过专题采访、访谈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交流分享他们的坚定信仰和为梦想奋斗的历程广大团干部要深入团支部,与团员青年开展成长对话交流活动,引导团员青年立志为实现“中国梦”勇担责任、努力奋斗。

(三)展示青春风采 成就梦想舞台

将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参与我校第十三届大学生艺术节、体育节的各项活动,组织团员青年,通过演讲、辩论、朗诵、书画、摄影、征文、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推出一批“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展现我校广大团员青年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面貌,成就青想。

(四)中国梦,志愿行

各团支部结合“学雷锋”服务月,在校内外组织开展积极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我的中国梦”及“十”、“两会”精神内涵,开展爱党爱国、爱心奉献、勤俭节约、公益环保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梦”,加入“中国梦”。

(五)青春践行中国梦

各团支部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社区、深入一线,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梦、时代梦,体验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各社会阶层的巨大变化,以自身的社会实践凝聚“中国梦”的力量元素,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团员青年的奋斗热情,提升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

五、活动要求

(一)各团支部本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团日活动。

(二)各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后一周内向校团委先锋家园网站报送活动新闻,并在校团委先锋家园网站主题团日活动专题网提交活动照片和《百佳主题团日活动申报表》(见附件1)。

六、评选表彰

(一)在2013年4月28日前向校团委先锋家园网站主题团日活动专题网提交《百佳主题团日活动申报表》的团支部可参加20__-2013学年五四评优暨“百佳主题团日活动”评选;在4月28日之后举办的团日活动可参加下一年度“百佳主题团日活动”评选申报。

(二)活动结束后,各院系团委组织对此次活动进行初评,择优推荐,学校将重点从中评选出最佳主题团日活动,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百佳主题团日活动评选标准参见(附件2)。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题团日活动是展示共青团基层建设和团支部工作的重要载体,各院(系)团委(团总支)要充分重视此项活动,结合我校学校学生工作“三项工程”和“三个计划”的要求,投入精力,加强领导和指导,并通过院系内部优秀团日活动展示、评选、表彰等方式,激发团支部开展团日活 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各团支部要紧密围绕“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活动,注重创新和质量,结合团员青年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角度出发,依托有效的活动载体和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动“中国梦青春行”主题团日活动取得实效,真正起到对团员青年的引领和影响作用。

篇5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关于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抢抓“后峰会、前亚运”机遇,秉承“快乐体育、民生体育、和谐体育”的理念,结合2017年体育工作实际,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广泛宣传,动员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奋力实现“中国梦”的xx篇章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原则

律动 健康 开放 惠民

三、活动主题

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同心共筑中国梦

四、宣传口号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全民健身 构建和谐 喜迎亚运”,“健康的身体 幸福的家庭 和谐的社会”,“走进健身场 健康带回家”,“全民健身、你我同行”,“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等宣传口号。

五、活动内容

(一)区级活动板块:

1.“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湘湖健身走

地 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广场

时 间:8月8日7时整

主办单位:xx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xx区体育局 xx区体育总会

2.xx区围棋棋王赛

地 点:xx众安假日酒店

时 间:8月

主办单位:xx区体育局

承办单位:xx区体育总会 xx区围棋协会

3.xx区网球赛

地 点:xx区体育中心网球馆

时 间:8月

主办单位:xx区体育局

承办单位:xx区体育总会 xx区网球协会

xx区老年人网球协会

(二)各镇、街(场)活动板块:

各镇、街(场)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结合本地群众健身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镇、街(场)特色体育展示活动;

时 间:8月

地 点:各镇、街(场)自定

承办单位:各镇、街(场)

(三)体育协会活动板块:

有关体育协会开展具有本协会特色的健身项目展示;

时 间:8月

地 点:各有关协会自定

承办单位:各有关体育健身协会

六、职责分工

(一)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区政府办:负责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的总体指挥协调;

有关新闻单位:做好活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体育局:负责策划组织系列活动,及时汇总掌握活动期间各区块、活动的落实情况;引导民营场馆健身日公益开放并做好公告工作。

公安分局:制定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负责协调活动场所的治安、消防和交通秩序工作;

公交公司:负责增加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城区至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闻堰方向)往返公交车班次;

国网xx供电公司:负责保障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各场地的供电及用电安全指导;

城市管理局:负责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区域的市容管理工作,对在一定区域内搭建的临时宣传栏给予支持;

住建局:负责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各公园、广场、主要道路美化和亮灯工程,配合各有关单位在公园、广场等开展好相关体育健身活动;

卫计局:负责做好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的应急救护工作;

安监局:负责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的相关安全工作的督查。

(二)各镇、街(场)职责

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的要求,全面负责、组织开展庆祝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并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三)各有关体育协会职责

根据本协会特色,开展全民健身日各类健身项目展示,宣传健身理念,并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七、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镇、街(场)和有关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好“全民健身日”活动作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根据各类人群实际,广泛开展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人群的各类特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和全社会积极响应、广泛参与。

(二)公益惠民,服务便民。“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积极倡导各类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广大群众开放;同时广泛动员和组织体育协会、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院校学生及其他社会力量,宣传健身理念,开展健身活动。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镇、街(场)及有关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广泛宣传全国第九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全民健身条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传媒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全民健身日”活动情况和全民健身典型事例,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四)排查隐患,确保安全。根据活动规模、参与人群特点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预案,落实安全责任人,并对活动场地、设施等进行事故隐患排查,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全民健身日期间正是我区高温和台风频发的季节,要落实防暑降温和必要急救措施,严防参加活动人员受伤。关注气象预报,如遇恶劣气候,应及时中止活动。

篇6

关键词汉学;明代经济;李约瑟难题;卜正名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77-02

作者:王乐,湖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湖南,长沙,41005

一、走出“西方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之争

为什么曾经强大的东方会在近代逐步沦为西方的附属,这是个对国内外学者都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课题,在汉学界这个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或“中国难题”。对于明以来中国经济状况的研究就显得意义突出。汉学研究的传统发源于欧洲,虽是以语言文字为重心,但是对中国经济也做了相当的考察。应该说16世纪到18世纪末以前,西方对于当时中国经济的评价积极。伏尔泰、魁奈、亚当・斯密等,都把中国看作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18世纪末开始转变,马嘎尔尼说中国是“一艘老旧的头等战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黑格尔声称“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因为欧洲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亚洲是起点”,实际将欧洲置于了世界的中心。他还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内在的动力,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美国汉学的地位凸显,代表人物是费正清和列文森,他们都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出发点,认为中国是个停滞的社会,只有用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来改造中国,才能使中国突破传统的束缚,发生与世界同步的变化。在这种主流模式的笼罩下,明代经济被视为是僵化的,在西方强力作用下被拉入了世界体系。

1970年开始了对“西方中心论”的抨击,到90年代末,世界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即使是在欧洲,以英国经验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也是非常特殊的,此时国际史学界在对中国的研究中从西方中心论滑向了中国中心论。从外部原因来看,此时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西方人对西方领导世界的能力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优越性发生了动摇。从学术思潮来看,后现代主义、法国年鉴学派和“新史学”思潮深刻地影响到史学界。柯文提出的“中国中心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的一个体现。该理论以对“冲击――反应”和“传统――近代”模式的批判为基础,摒弃把中国当作接受西方社会影响和改造的“客体”,而致力于在中国发现历史,开始认识到中国历史首先应从中国社会内部来寻找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和相关因素。这一时期,汉学界在继贺凯(Charles Os-ear Hueker)、范德(Edward L.Farmer)、黄仁宇、何炳棣等老一辈学者之后,新一代学者牟复礼(Frederickw.Mote)、毕克伟(Ann Waltner)、魏斐德(FrederickE.Wakeman Jr.)、窦德士(John w.Dardess)、司徒琳(Lynn A.Strove)开始涌现,加拿大汉学家卜正名(Timothy Brook)就是目前明史研究活跃的一员,被誉为是当代汉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们主张“超越了旧模式上‘思想上的帝国主义’”,“并以中国自身为基地从中国的情况出发来对待中国历史”。具体来说,1400年以后的世界并非是在西欧的资本主义所赋予的重压之下重塑的世界,以往的“西方中心论”者和“中国中心论”者都没有看到历史的另外一种可能,而中国正构成了世界史过程的一个“重要例外”。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综合的历史考察,提倡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力求结合历史研究的实践从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层次上探索历史学学科内部的一系列问题,下面就大致评述一下其研究轮廓。

二、新一代汉学家的突破

在学术界,“明朝统治下的中国正失去它的自治,变成一个不是由它缔造的世界秩序的依赖者”亦是长时间内成为定论的观点。但新一代汉学家认为明代中国在成熟的区域分工、连续的生产过程和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三个条件之上已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经济,到明晚期,城市商业社会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国正以其强大的商业吸引力,将西方纳入了以自己为中心的贸易体系。中国经济并非在大西洋的浪潮前走向衰落,而是“大西洋的浪潮由中国这个月亮牵引着”,欧洲人在世界经济中为自己构建的那块地盘是通往中国的。卜正民总结道:白银并不是不请自来地进入中华大地的。他是被一个早已培育起可观的商业能力的经济体系拉进和吸纳到自身中去的。继而明确指出,明代初年距中国经济衰落还为期早矣。

这种观点是具合理性的。据史料记载,16世纪中叶,大量白银持续不断地从日本和南美流入中国市场,由西班牙人经过菲律宾运入中国的美洲白银,仅隆庆五年(1572)明末的七八十年间,就达4000多万库平两。

中国明清经济曾被指出存在着“斯密型增长”的最大“缺陷”,即没有能催生“熊彼特型增长”的技术变革因素,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突破,必然会面临一个理论上的极限,即市场的容量,当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限制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增长便可能会陷入所谓“马尔萨斯陷阱”,即进入“量的增长和质的停滞”,也就是所谓的“密斯极限”。鉴于李约瑟教授已证明中国的技术和理论科学曾长期领先于欧洲,直到革命前夕也毫不逊色,研究者的目光转向“制度”。诺斯等制度论者认为,中国缺少支撑技术变革的制度:熊比特指出有效的市场背后必有一套完整有效的金融制度:黄仁宇也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在西欧,主要在于它实现了财政、税收和货币等诸领域的数字化管理制度。

新一代汉学界却体现中国经济制度的活力,他们指出“开中制”包含着发生金融制度创新的一种可能:当政府要把粮食运到北方的驻地,但财政上存在现金“周转”困难时,就把食盐生产、运输的垄断权抵押给民间商人,以此交换,商人们就能靠买卖由政府专营的食盐“盐引”获利,而政府财政的压力也得到缓解,“盐引”的作用类似政府信用保证下的一种国债,而盐引也有了市价,并逐渐成为一种“期货工具”或有价证券,成为一种民间资本投资的对象。

三、需指出的两个问题

新一代汉学家抛弃西方中心的视角,帮助读者用新的视角重观中国在“前近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但有两个问题需指出。

第一,对明代对外贸易似乎缺乏整体的认识,毕竟此时的贸易并非单纯的“商品制”贸易。自明开国以来,效法前朝建立朝贡体系,即把南海诸国纳入“朝贡”,对于朝贡的商人允许附带货物和开市贸易,并赐与物品,此种优厚酬答政策多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意在维护在海外诸国中的威望。同时对国内的沿海边民加强海禁政策,但此时的生产发展,与周边国家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海外私人贸易已蓬勃兴盛,尤其是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出现了拥有庞大武装的海上走私集团。总的说来,朝贡制和“商品制”没有任何一方获得绝对优势,而两者也非绝对对立,海禁政策并未很严格地贯彻实施,私人出海贸易常能在地方官的默许下进行;而面对生机勃发的“商品制”时,政府也已看出它所能带来的利益。

篇7

[关键词] 《刮痧》;跨文化;冲突;解读;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描述了是自己为孙子做的刮痧。终于,约翰来到中国城,在详细地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刮痧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诞之夜说动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找到大法官为其正名,最终撤销了对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头痛哭,终得团聚。主人公许大同从片头在业界的佼佼者到后来沦落到被迫租住在贫民窟;从获奖后宣称自己已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已完美的融入了这个国家,到后面的近乎妻离子散和被禁足;从荣誉的天堂坠入不幸的谷底……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二、电影《刮痧》中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对的权威,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作为家长的大同却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这时候的大同完全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中国式父亲。而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威严遭到挑衅的情况下便直截了当关闭了儿子的电玩,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体现的是家长的至高权威。而这个场景却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兰大为吃惊,疑惑不解。因为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趋向于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公正和自由,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地相处,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亲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于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待、观察各种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感知、认知世界,从而获得推理出基本的经验和文化知识,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人们在态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社会风俗。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讲究理性与论证。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则强调直觉与感悟,多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对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就是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冲突下的具体体现。刮痧属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传统中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脉”的统一体。刮痧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讲究通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达到疏通脉络、调节精气、活血化瘀,从而重建人体的自然生理循环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组织出血并凝结成米粒般大小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腺扩张,从而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治愈疾病),这在美国儿童福利局的眼里却恰恰成为大同“虐待”儿童的铁证,因为这在美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是根本讲不通的。在美国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医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患者准确地诊断,继而对症下药的,却从来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是要依赖传统经验将病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更没有所谓的“精、气、神、脉”之说。因此,虽然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做辩护,但是他所引用的“气”“神”“丹田”和“七经八脉”等中医传统术语却难以让美国儿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学理论及诊疗方法的极大差异,再加上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为大同在法庭举证中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在法律人伦道德观上的差异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陈述客观事实;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因此,在听证会上,在控方律师的一再逼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儿子的事实,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这个案件。而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间是有“义气”存在的。因此,作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兰的“出卖”,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并将其这种行为看作是朋友间“最可耻的背叛”,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导致二人友情的最终破裂,用他的话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西方的朋友观则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与个人情感无关。因此,昆兰对大同的辞职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尽量避免人际间冲突的发生。而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彼此间交流说话的语言和方式都比较委婉,尽量做到得体,尊重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顾及大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极力维护上司或领导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当中,当自己的儿子同老板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的“当面教子”完全是为了给足老板的面子,是增进彼此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无谓的贬损自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与尊重他人毫不相关。在西方人的行为规范里,他们崇尚事实,不喜虚礼,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讲情面。那么,对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必然是无法理解了,也就更加无法捕捉到大同潜意识下这种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因此,当大同辞职时交代当初打孩子是为了给老板昆兰面子的时候,更是让对方极其费解甚至恼怒不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简直不可理喻。”

三、结 语

影片《刮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中医疗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向我们展示了华人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的种种不同而导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法律人伦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强烈的冲突,可谓是为每个身处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差异和碰撞冲突必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建立起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差异虽然是无法“刮”去,但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转机就在于许大同的老板对中国传统文化“刮痧”的体验——去中国城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亲身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刮痧之后,极力为其正名,最终得到法官的认可。从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来命名,更是体现了世界各族人民对“世界大同”寄予的无限期待,同时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官司所导致的家庭悲剧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

[6] 李维伟.《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J].青春岁月,2012(04).

[7] 许爱兵.浅谈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J].魅力中国,2009(31).

[8]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从电影《刮痧》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碰撞[J].美与时代(下),2011(04).

[10]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1] 葛岚,洪长军,等.由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16).

篇8

关键词:美国 动画 文化帝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娱乐、解压为主的商业电影无疑成为重压下的人们最愿意消费的商品之一,美国商业电影用它巨大的文化包容性,优良的制作进入各国电影市场,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为其本国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注入了其普世的价值观。动画电影是美国电影中非常有影响力又独特的组成部分,本文就美国商业电影中的动画电影进行具体分析,谈谈美国对其全球范围内的电影观众的文化殖民。

一、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及美国的崛起

帝国主义的新形态即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采取的新型殖民战略。这是二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西方大国推行的“文化外交”战略的结果,简而言之即文化的扩张和殖民。在西方高雅的审美趣味背后隐藏着更为坚不可摧的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和霸权支配欲望,西方世界看似高雅的文化背后散布的殖民思想常常具有更强的文化渗透力。而好莱坞不仅仅是配合美国政府推行的文化外交政策,宣传美国的政治文明和民主思想,而更多的是向世界范围内为数更多的人提供美国现达生活栩栩如生的画面。

“尽管美国的扩张主义主要是经济性质的,它仍然要依靠不断公开说明的、关于美国自身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并与它同步。”①美国历史学家拉尔夫・特纳在1942年给美国政府递交的备忘录中不仅提出了“文化外交”新概念,而且认为“战后世界将要求美国在文化上,如同在政治和经济上一样,在全世界担负起领导的责任”。美国就这样靠着发达经济和软文化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国。

二、动画角色特点体现的美国文化特征

1、独立、自信的英雄崇拜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冰河世纪》讲述了在冰川时代三个格格不入的动物长毛象,地懒,刃齿虎历经各种困难将一名人类婴儿交还到他父亲身边的故事。三个动物被设计成富有责任心与同情心的拯救者,被拯救对象却设计成为一个典型东方面孔的小孩,仿佛暗喻着亚洲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受“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支配,美国学者及其官员都信奉,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内部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得益于他们的民主制度。在他们看来,当西方民主制度在世界普及之时就是天下和平之时。因此,美国对外文化工作的目标就是引导全世界朝着“民主”的方向发展。

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在2009年哈佛大学演讲的最后一段说道:“希望你们成功,也希望你们保护和拯救我们这个星球,为了你们的孩子,以及未来所有的孩子。”这段话无不体现了美国人的极端自信,把地球已纳入自己的责任范围。《虫虫特工队》的主人公菲力是一只喜爱发明创造的蚂蚁,一个典型的平凡小人物,最后却是他带领昆虫世界拯救了整个蚂蚁家园,表达了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奋斗也可以达到人生顶峰这一价值观。这一点与美国宣扬的价值观相吻合。美国建国之初,移民蜂拥而至,丰富资源亟待开发,必须奖励个人艰苦开拓,独立发展,坚信自我。这种价值观逐渐形成美国民族的特殊性格:即对自己命运和力量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美国发展至今,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当选向世界证明,只要怀抱理想,经过努力奋斗,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例子就如同广告把民主思想洒向各国,把怀抱美国梦的各国精英吸引到美国,为其国家机器服务。

2、追求自由,幽默乐观的精神

幽默是美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把欧洲动画与美国动画进行对比后会发现其透露出来的风格差异就如同欧洲人与美国人一样,欧洲人较为严肃严谨,艺术作品中总是带着一点悲观的情绪,而美国人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乐观幽默,还带着一点调侃与讽刺。基于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制作的动画短片《乔治和AJ》讲述了两位社工乔治和AJ所见到的屋子飞起来的各种奇怪方式,剧情搞笑轻快,创意与想象力十足,给观众带来轻松的娱乐体验。相比下来,我国动画电影由于其灌输教育意义的原因则显得相对严肃,从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暗喻中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打倒日本侵略者就可见一斑。还有后来《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等都可从中看出浓烈的教育气息,这些动画无不不体现着“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可看性不强。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受众更喜欢选择乐观积极向上的内容,一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二是汲取自信和拼搏的精神。人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障碍,人生靠拼搏才能实现目标。但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常会因挫折而失去信心。如果这时他看到积极向上的内容,那么就会被其内容所吸引。

3、巨大的文化包容性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美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包容性与多元性。从世界各大洲来的大量移民,各自带着梦想来到这个广袤的国度,他们把本国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在美国都能够找到文化的影子,正因为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传统的国家,所以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美国文化的包容性与优越性被不断地显示出来。从一方面来说,美国有开放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它有着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的能力。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的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功夫熊猫》《花木兰》的元素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成功的原因在于,好莱坞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处理。就拿《功夫熊猫》来说,影片中处处透露出中国元素,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传统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汤面等,这些都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民族特色,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应用于影片中展示给全世界。但另一方面,这些优点恰恰也体现出美国文化强烈的侵略性的一面,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的标签,再重新推广出去,传播到世界各个国家。

结语

传统帝国主义的瓦解是通过非殖民地化实现的,但殖民这一概念并没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彻底消失,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的彻底消失,帝国主义的观念在新媒体等文化形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现和发展,美国正在把姿态各异的帝国主义新形式引向世界,引向未来。研究东方学的学者萨义德在他的另一本《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一种多元文化的立场,反对一切的本源性想象和认知策略,倡导文化间的平等交融与相互尊重,文化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间共用共同经验与相互依赖的问题,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美〕文化与帝国主义.2003.三联书店

[2] 传播心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解:

篇9

十年耕耘,十年发展,SIUF2015中国(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亚太地区内衣展会的TOPONE于5月7日~5月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内衣业各大品牌汇聚一堂,悦见十年,演绎小内衣、大市场的神话,精彩活动多人眼球。回忆这十年的历程,张峰伟谈道:“2005年决定创办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首先但凡成功的展会都必须依托于一个大产业,然而通常称为小内衣的文胸内衣当时还是大纺织中较小的子行业。其次,当时全国各地纺织服装类展会已多达50个,竞争已成白热化,要诞生一个内衣专业展会绝非易事。虽然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会大力支持,但风险特别是经济风险还是要由自己承担的。通过对深圳内衣到整个中国内衣的研究分析,我发现了正能量。内衣是大纺织中继服装、家纺之后开始快速成长的新兴子行业,需要专业展会市场推广;内衣是美丽产业、典型的时尚消费品,发展前景喜人;深圳内衣名牌名企多,处全国领军地位,列为优势传统产业;香港、珠三角内衣产业实力雄厚…机遇与挑战向来并存,我们就决定堵上这一把,以深港、珠三角为依托,整合全国内衣行业资源,有信心取得成功。”

“我们能够成功,也许就是因为当初的定位――以品牌推广为主。”张峰伟回忆道,“中国是全球最大最具增长潜力的内衣产业和消费市场,十多年前,内衣企业开始注重品牌战略推广,消费者开始认品牌、选品牌。这样定位恰好顺应企业品牌推广、消费者认知品牌的需求;大品牌利用SIUF扩大推广,新品牌利用SIUF亮相。SIUF成为国内外品牌内衣较理想的推广展示平台,产业与市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小内衣拓展大市场。”

“当时很少展会有LOGO,而SIUF第一届就有LOGO――是一件粉红色肚兜。”张峰伟告诉我,“这个可以让你读出中国内衣悠久历史、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是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让您联想到内衣是美丽产业、时尚产业;是一片温馨的粉红颜色,让您联想到关爱女性健康的社会责任。”

张峰伟说,他印象最深的开幕式就是第七届,嘉宾们站在代表SIUF的巨轮上,意气风发,乘风破浪前进,仿佛这也是SIUF能够走向成功的象征。“SIUF是内衣产业和有关方面共同建造的巨轮,内衣产业通过SIUF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培育SIUF,是内衣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内衣产业与SIUF关系密不可分。”

亚太地区NO.1

深圳品牌内衣展,整整十年。从当初的50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58000平方米,规模一跃成为亚太最大的内衣展,仅次于法国巴黎,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由大到精的“延展”。

张峰伟介绍:“本届展会,共有4个展馆。1号馆设有品牌展示、院校、媒体、大赛作品、国际设计师专区、5号馆为动态馆、6号馆为品牌馆、9号馆为面辅料、机械设备馆。规模大,档次高,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前来深圳寻求商机。本届展会,参展企业近500家。其中,安莉芳、爱慕、华歌尔、曼妮芬等四大一线品牌,维珍妮、都市丽人、英威达、珂蔚蔻四大行业巨头,全面亮相。这也是一次全产业链的展示。本次展会上,除了文胸,还有泳衣、面料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参加,令整个展览富有层次感。”

三大赛事挖掘内衣人才

说起今年的亮点,张峰伟特别谈到了三大赛事。“魅力东方中国国际内衣创意设计大赛现已成为中国内衣行业覆盖面广泛、参赛选手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专业赛事之一,在海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力,2014年被认定为深圳市工业设计重大活动之一。由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与深圳市雪仙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雪仙丽中国家居服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历经3年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权威性大赛,不仅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设计人才,也为家居服注入了新的强劲活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SIUF国际内衣超模选秀大赛现已走向国际,由中国内衣超模选秀大会上升到了SIUF国际内衣超模选秀的高度,更具时尚、宽广而包容的领衔姿态。也正是因为这三项大赛,本届展会更具看点。”

国际味道更加浓烈

内衣行业国际大咖,齐聚深圳。张峰伟告诉,世界顶级创意营销大师、前D&G首席设计师Manlio Carta,法国著名品牌设计师Stella Cadenta,意大利著名设计师Livia Meldolesi等国外大师悉数到场。

“今年内衣展新增300平方米的海外独立设计师板块,集中展示来自荷兰、法国、意大利、哥伦比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独立设计师的原创作品。近20名国外知名设计师形成一到闪亮风景,这不仅为国内品牌注入新的设计元素加快转型升级搭建了桥梁,也为国外设计师走进中国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十年砥砺,华丽蜕变!深圳内衣展实现了由小到大“跨越”的逐梦历程,成为中国内衣行业十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内衣文化的有力推动者。张峰伟信心满满的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焕发新活力,释放更大的能量,发挥 转换器的价值作用,深化新常态下行业使命、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汇聚行业及周边资源进行价值转换,推动民族行业品牌走向世界!”

2015“魅力东方”第三届中国国际内衣

创意设计大赛绽放SIUF舞台

5月7号,由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市光明新区管委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广东省纺织协会、香港内衣业联会共同举办,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维珍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特约主办单的“魅力东方”中国国际内衣创意设计大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本次决赛共有30名选手入围,他们的作品以超模走秀的形式呈现,全球顶级内衣品牌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总设计师 Nathalie Martinet首次担任此次总决赛评委。来自20号选手邓博的作品《素颜》获得一等奖,30号的选手王爽颖作品《鸣凰》与10号选手李俊升的作品《白凤鸡》分别获得二等奖,4号选手常滨清与丁渲芸的作品《如墨・锦绣》、21号选手徐灏的作品《恋・阙》、15号选手唐巧云的作品《曲艺》分别获得三等奖。

家居设计 引领时尚艺术

5月8日,2015“雪仙丽”第三届中国家居服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隆重拉开帷幕,经过精彩地角逐以及评委们认真的评分,最终设计师瞿德刚凭借作品《苗岭馨情》荣获金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日益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居生活的质量和品味。家居服作为最能体现家居生活状态的消费品,随着现代家居生活理念的变革而不断发展演进,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纺织品类别之一。

“雪仙丽”第三届中国家居服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以“时尚・艺术・新生活”为主题,自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世界各地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行业自由设计师、企业设计者地广泛参与,收到投稿共1351份,其中,90后成为新兴的参与主力。决赛现场,20幅作品的最终成品以模特走秀的形式精彩呈现。

真人秀 秀眼球

文、摄影:仲建春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摄影记

2015中国《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5月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今年展位上品牌“真人秀”成为一大特色景观,记者参加国内其它时装展不曾见过的。也许是为添彩十年庆典展,几十家参展商品牌各显神通在展位上搭建t台,纷纷拿出现场真人秀绝活,伴着悠扬铿锵的音乐声,中外模特款款亮相,展示新潮内衣,堪称选美大赛。现如今,人人手里都高举着手机拍照,记者挤在围观抢拍的人群中透不过气来,要拍张现场照不容易,好辛苦。十几场秀同时进行,难得一见,还好,总算录下了一批品牌模特们的倩影,各位读者就一饱眼福吧。

展位赏析

SIUF2015,来自全球知名厂商云集一堂,创意的展位设计和新技术产品,。每个场馆用个性、纵容、诱惑的布置掀起时尚为国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大学生时装周

展现色彩斑斓的创意世界

篇10

网络文学的勃兴,已经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无法忽略的重要现象。网络文学的兴起之初,主要是因阅读市场需求的刺激而发生的。但当它面临质量评价的时候,仅仅靠网络传播效果产生的数据是不够的,建立起新的评价标准是当务之急。本文从网络小说个案分析入手,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要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文学性”元素中,哪些符合传统文学评价标准,哪些不符合传统文学评价标准。特别是那些不符合之初,或许恰恰是网络文学的特点。面对它,是站在传统立场上予以否定,还是重新反思传统文学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局限性问题?本文对重建文学评价标准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

中国作协组织的这次网络文学研讨会,让我有机会见到了诸位网络文学“大神”。来这里之前,我以为就是一般意义上跟网络作家本人在文学上进行一些简单互动那种会,没有想到会议还提出了那么高的要求,比如“如何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难度,但同时也觉得它是非常重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一直在接触网络文学,对网络文学并不算陌生,但就内心深处的感受而言,我对网络文学还是比较陌生的。我参加过各类网络文学评奖活动,我一直以为,让我们参与最终评审,就是在最后一关上把网络文学的特征压下去,让我们十个、八个评委把网络文学中的传统性凸显出来,告诉他们,能得奖的就是这个(尽管他们在乎点击率甚于得奖)。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我一直在修正我对“网络文学”这样一个新兴文流的看法。尽管我接受的教育,我平常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都是在关注有几千年传统的那种文学,给学生讲怎么鉴赏,怎么识别,怎么把不同的作品搞成一个整体而为文学史写作服务。我们无疑不应该忽略网络文学这种新兴的样式,新的文学样式中或许包含着新的文学的可能性,这一点是得到了文学史的印证的。此外,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实在是太丰富多样了,不能说你所研究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你所认可的文学标本,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所以我现在也在修正。

这一次我读的是“打眼”(网名)的长篇小说《黄金瞳》。这部小说一共有1314章,大约450万字,连续写了18个月,平均每一个月写24万多字,每天更新大约8000多字。整个上传过程的点击率都很高(总点击量过千万),推荐票是150万张,个人订购2万户。跟纸质媒体上的文学作品的传播相比,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学生产、传播和阅读模式。网络文学的阅读,不可以像传统文学那样阅读。传统文学的阅读,可以集中一个礼拜的业余时间,把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读完,印象也比较集中。网络文学的阅读方式不是这样,你必须跟着作者上传频率追踪阅读。作者写了18个月,读者必须在18个月之中,每天都要上去读几千字,晚上睡觉前花一个小时将上传的作品读完,跟个贴说写得不错再睡觉。阅读就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教育和研究的对象。像我这样用传统阅读法集中时间阅读,而且没有纸质版,眼睛的确很受罪。

这部巨长无比的小说《黄金瞳》,主人公是一位叫庄睿的年轻人,在典当行做职员,也是业余鉴宝师。他由于一次意外事件而受了伤,受伤的眼睛产生了一种叫“灵光”的特异功能。这种“灵光”可以识别珠宝,也可以治病,比如他妈妈摔伤了腰,庄睿就用眼睛盯着妈妈受伤的腰部,妈妈的腰部有一种凉嗖嗖的感觉,腰伤便好了。比如一件“珠宝”,他瞅一眼就可以通过“灵光”反应识别真假。整部小说就写庄睿在全国各地游走,并伴随着有“灵光”的眼睛识别珠宝的过程。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古玩珠宝市场,比如北京的琉璃厂和潘家园,上海的云洲古玩城,广州西关长寿路那一带,西安的朱雀街,拉萨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诸多寺庙,等等,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古玩市场,而且每一个地方的古玩都不一样。主人公以旅行者的身份四处游走,把每一个地方识别古玩和古玩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故事全部串联在一起。每一个地方都会遇到奇人奇事,也够你写够你读的,加上一般人不熟悉的古玩交易行业的知识性的趣味性,还有珠宝交易中的各种惊险情节,读起来也很有吸引力,而且只要“生产―流通―分配”的链条不断,就可以没完没了写下去。

但是,网络小说也是小说,网络文学也是文学,要符合小说或文学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不仅仅是指偏重情节的“故事”。故事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故事讲得怎么样,需要分析它的语言、细节、情节、布局、意义等问题。下面我要从文学专业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网络小说的“文学性”

所谓“文学性”,是文学内部研究的基本问题,它研究文学的元素及其构成方式。首先是语言问题。《黄金瞳》这部小说的语言很好,按传统文学的要求,语言也没问题,叙事流畅,没有阅读障碍,细节描写和叙事控制都做得不错,符合更多受众的阅读期待。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其语言标准跟诗歌语言的标准差别很大,长篇小说是一个“杂语世界”(巴赫金)。作家使用的“语言”,也是所有的人都在使用的“语言”,“好人”和“坏人”都在用它,普通人在用,作家也在用,每一个人的用法不一样。小说人物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小说里面,比如一个罗嗦的人在小说里说话就很罗嗦;一个教养很好、语言使用很精辟的人,在小说里说话就很精辟的。所以面对这种作为“杂语世界”的小说语言,我们无法根据局部语言风格,来判别小说语言的好坏,关键是你怎么把这些“杂语”结构在小说里面,它是否符合整体结构和意义的要求。也就是说,语言和细节描写是为情节设置服务的。所以,情节设置也很重要。可是,小说《黄金瞳》的情节设置也很好,情节转换能力也很强。问题是,既然语言很好,情节设置能力很强,故事很吸引人,我是不是可以用传统文学标准去衡量,认为这是当代传统文学中的第一流作家和作品呢?无疑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小说还有“叙事布局”和“整体布局”的结构要求,前者可以称为“小结构”(叙事结构),后者可以称为“大结构”(意义结构)。(详见张柠:《感伤时代的文学》第24―30页,新星出版社,2013)

先讲叙事结构这个小结构概念。传统作家非常讲究叙事布局,也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多写”“哪里少写”的问题。布局结构所指向的深层价值,符合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节约原则”,也就是以最少的篇幅,传递最大的价值,“以少胜多”“以点带面”“借比起兴”“互文见义”,都指向这一总体原则,而不是我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大家喜欢怎么写我就怎么写,更不能写成平均分配时间和篇幅的“流水账”。在大约15万字到100多万字的限制下,作家一定会把他最感兴趣的、同时又与小说的“总体性”价值密切相关的地方多写,并且会尽量控制“闲笔”。在网络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中,传统“布局”这个重要的结构问题,变得不是问题了。首先是作品的篇幅在空间上没有限制,它利用的是无边无际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包括新兴的“云空间”。其次是读者在时间上的自由度,读者所利用的,是古典“劳动时间”之外的、被当代社会生产力解放出来的“剩余时间”或者叫“游戏时间”。因此,叙事布局结构上的“节约原则”,在这里近于无效,写作和阅读可以是一种“耗散”的行为。

与此同时,上述“剩余时间”或“游戏时间”的零散性,与网络文学叙事的断片性和任意性之间的高度吻合,消解了传统文学对叙事总体性的要求,于是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如何看待叙事作品的“意义结构”?我们认为这是呈现作家对自我和他人、社会和世界的总体看法的重要尺度,否则,叙事布局的小结构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甚至不可理解。网络小说家对“叙事总体性”这个大结构概念不大在意。这个总体性是什么?比如,《红楼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要有三言两语把这个小说的叙事总体性问题说出来的能力,然后再讲它是如何实现叙事目标、如何呈现叙事主旨的方法,包括语言风格、细节描写、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与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尽管不同的读者对作品“叙事总体性”的理解、发现、归纳有差别,但那种使作品具有“可理解总体”的要求没有改变,都要求细节和情节在时间流变中具有统一的因果关联性。假如没有这种“叙事总体性”,而是一种松散且随意跳跃式的写作和阅读,就会导致结构的弥散性,也就是叙事意义指向上的无中心和不确定。这种叙事上经验碎片的任意拼贴,从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角度看,就变得不可理解。如果我们这样要求网络文学创作,那么他们的写作就会崩溃,于是他们就只能向网络读者求助。这种局面只会加大文学评价和文学传播之间的裂痕。是不是必须用上述那种大结构的标准来要求网络文学?不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问题的讨论难以继续。

三.新标准面临的理论难题

按照传统文学的标准,网络小说的疑问,不出在一般的语言和情节设置等要素上,而是出在“整体布局”或“意义结构”上。如果我们不打算将这个疑问绝对化,那么就需要重新讨论传统文学“整体布局”或者“意义结构”在理论上的合法性问题。

长篇小说叙事结构的总体性,实际上是“人类中心说”(还可以包括“地心说”和“日心说”),在叙事文体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单一中心的世界结构模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地缘政治上的西方中心、语言和意义结构上的逻各斯中心、道德实践意义上的人类中心,此外还有男权中心、城市中心,等等。这些标准的建构,来自西方文艺复兴对希腊和希伯来传统的重新阐释,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唯一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形成了完美的结构,世界才成为人类可把握、可理解的对象。这一观念从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领域的转换,直到18世纪(康德、笛卡尔、洛克)才完成。现代小说概念也是18世纪才出现的,将独特的个人经验聚合在一起,成了现代小说的核心内容。对个人经验的叙述,必须在时间中形成统一的因果关联性,进而将它们编织到引力的向心作用而产生的“中心―边缘”的完满结构之中。由此,古典文学对“完美文化”的模仿被现代文学对“完美生活”的模仿所取代;古典小说中无时间性的“诗性理想”被现代小说中“人性真实”的历史演变(进化时间)所取代。叙事布局实际上是“时间”要素的体现,整体布局实际上是“意义结构”的体现。18世纪的教育小说、成长小说或漫游小说,就是这种现代形式的代表。“五四”启蒙文学,正是借鉴和继承了这一种文学标准,巴金、茅盾、叶圣陶、老舍、路翎等人的小说都与此相符。

事实上,无论是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还是对事物的描述方法,上述那种现代意义或者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历史叙述及其总体性),都只能说是诸多类型中的一类而已。我们可列举出许多相反的例证,比如: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箱型框架结构,日本《源氏物语》的串珠状结构,印度《五卷书》的东方套盒结构,中国《红楼梦》的圆形蛛网结构,等等。来源于佛教寓言故事的《阳羡书生》(《续齐谐志》)的叙事结构,就是一个东方式幻想世界的完满结构。此外还有民间叙事中的“生命树”模式,“克里希纳幻化宇宙”的结构(《薄伽梵歌》),现代物理学全新的时空观,福柯对中心惟一性的批判,罗兰・巴尔特《恋人的絮语》的叙事模式,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沈从文的《长河》和《边城》,等等。东方神秘主义的直觉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遥远,现代科学前沿成果离我们的生活同样遥远。人文学对世界的解释原则还是“古典力学”式的。能不能打破结构上的“地心说”和“日心说”,打破传统思维对世界认知和意义叙述的模式?如果可以,那么,经典文学评价体系,包括我们对长篇小说叙事结构的理解,也可以被颠覆。首先需要颠覆的,就是那种单中心的精英话语模式,及其在文学评价体系中的一套规则。

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偏离近500年来西方中心话语的“意义结构”模式,其实都是反对单中心而提倡多中心的。它们表现在小说叙事结构中,就是叙事的多中心,文体的开放性。我们这才开始理解,为什么说长篇小说是一种“未完成的开放性的文体”(巴赫金),而不仅仅是一个“市民社会的史诗”(黑格尔),或者“成问题的社会中问题人物寻找意义的旅程”(卢卡奇)。带有民间叙事色彩的、优秀的网络小说,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开放的、尚未完成的新文体。它叙事的每一个局部都很精细,每一个故事的片段都是叙事重心,每上传一个断片都可以掀起一个小,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迭起,也就是多中心、多、多主题、多人物、多重文本和多重意义,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无论这棵“生命树”的根部是扎在土地上(现实的),还是扎在天空中(幻想的),都可以视为民众对神秘而多样世界的一种艺术直觉式的捕捉。正如民间文学专家刘魁立先生所说的那样,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有着“伟大的生命力”和“神秘性”,是世界的“无穷丰富性、复杂性、内部机制的规律性和隐蔽性的一种象征。”(参见《民俗研究》2001年2期)

至此,我们已经提到了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两种偏离趋向:第一,在作品的生产和传播上,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的无限制,因而无需遵循传统叙事上的“节约原则”。第二,叙事的整体意义结构上,偏离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学建立的总体叙事结构的要求,而呈现出多元化、多中心的弥散结构。在这种新的模式和特征的价值判断上,我并不十分确定,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士介入和进一步研究评价。

四.评价体系和研究的专业化

网络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网络文学研究首先要面对这一事实,而不应该先入为主地要去改变这一事实。正如一些网络作家所说的那样,网络文学是建立在“读者选择机制”基础上的(同时它的淘汰机制也非常残酷),网络文学整个生产和传播过程有自己的特殊性,跟传统文学不一样。但是,在这种生产和传播过程的表象之下,作家的叙事动力除了点击率之外还有其他深层因素吗?怎样的叙事模式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一个庞大的“生产―传播―感受”共同体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的文化价值或意义是什么?都是需要重新研究的。网络文学目前的基本状况,可以称之为“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规范的空间,这是“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动因。

此外,任何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包括长篇小说、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都有一个从通俗化走向经典化的自然发育过程。所谓“经典化”是把新的东西,刚开始还没有人谈论的东西,变成可以谈论的东西,也就是要发明一套基本的术语去概括它和评价它,使之纳入整个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话语评论体系中。比如进入文学史,就要用文学史那一套语言来言说它。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起印数、点击率等数字化的东西。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逐步转向“价值判断”。这也是“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立”重要目标。

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者的规模,与网络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规模极不相称,研究的专业水准也有待提高。一定要改变两种极端的研究姿态:不是极度贬低和置之不理,就是钻进研究对象之中着迷而不可自拔。这两种姿态,一是不愿意直面事实,一是将未经研究的事实直接价值化。网络文学研究者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术语的过多或者匮乏,导致了语言无法抵达和捕捉研究对象。理论术语的使用要遵循两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