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8 20:2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学生正处在需要诗的年龄,若能吟诵自己的诗作,岂不美哉?美哉,袁枚之言:“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了。”
当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成为焦点。我的看法是“预设”时,目标简洁明确,过程条理清晰,衔接前呼后应,那么“生成”则水到渠成。
基于这种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创设自主思考的空间,以简洁的教学线条,拉动学生体验感悟学习信息,在开放与互动中走近诗歌。以“议议写写”这种轻松的形式,让学有兴趣,从而得到有分量的收获。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有句词,我们耳熟能详:“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师生齐说),无好问这句词中的“情”(板书)字不可狭义理解,可理解为亲情、爱情、友情等。
(点击课件,显示一句诗)
“哭一声,喊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娘不应?”
师:这句诗说的是亲情。关于内容,同学们见仁见智。我们现在仅从字面形式上看,韵脚是什么?
生:“声”、“听”、“应”。
师:押什么韵?
生:押ng韵。
(点击课件,显示一句诗)
“你这么美,你这么媚,你这么好妹妹。”
师:这句诗讲的是爱情,内容一目了然,从字面形式上看,押不押韵?
生:押ei韵。
师:以上两个例句是和亲情、爱情关联的,那么,友情呢?友情中的同学课堂情,同学们可谓司空见惯,而且,当下正身临其境。来,做个练习。
(点击课件,显示习题。)
上课睡觉:
下课( )考试( )将来( )
上课讲小话:
下课( )考试( )将来( )
上课玩手机:
下课( )考试( )将来( )
师:事不过三。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押韵的例子,足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板书课题)
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了。
师:“诗人”,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许都有此念头,而实践者少矣。但每个人都会欣赏诗歌,都有自己的喜欢的诗歌。那么,迄今为止,你最喜欢的一二句诗或一首诗是什么?请同学们现在用笔写出来。
(点击课件,显示一首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这是老师目前最喜爱的一首诗,关于内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我们从字面形式上看,押什么韵?
生:偶数句押韵。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简洁不简洁?
生1:不简洁,题目字数多。
生2:简洁,它的内涵简洁。
师:第2位同学的理解是对的。比如《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和《论读书》哪个内涵简洁。不言而喻。《寻隐者不遇》同样诗题洁。现在,请同学们给关于课堂情的三句诗拟个题目,要诗题洁。
生1:学而时习之。
生2:传而不习乎。
师:很好,再来看一句诗。
(点击课件,显示一句诗。)
“高考在望,心中堂皇,一声不响,不慌不忙。”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押不押韵,拟个题目?
生:走近高考。
师:这四句,我是怎么想来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把形式借过来,换了内容,这叫“换药不换汤。”再比如,有一天,回到母校,找寻恩师,可改一首诗。
(师生共改《寻隐者不遇》一诗)
(点击课件,显示修改的诗)
寻老师不遇
楼下问童子,言师上课去。
只在此校中,生多不知处。
师:(齐读全诗)这算不算抄袭?“天下文章一大抄”之所以流传甚广,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姑且把这种方式叫做“依葫芦画瓢”。现在,用这种方式修改你喜欢的诗句,变为自己的诗作。
(同学朗读自己修改后的诗句,师点评)
师:本节课,我们就是解释了袁枚的一句话。齐读:“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了。”那么,另一半,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师:答案已写在黑板上了。
(点击课件,显示二句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金庸
师:谁跟谁学的?但毫不逊色,可谓两句词的境界,伯仲之间,平分秋色。那为何,我们学写的《寻老师不遇》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意境天壤之别呢?
生:缺少鲜明的主观情感。
师:非常正确。个人的主观情感来源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可见,丰富的知识是一个诗人必不可少的。对不对?
生:对。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晓了;题目、押韵、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最后,齐读老师为本节课而作的一首诗。
(点击课件,显示一首诗)
胡言乱语一课堂,
他人未必放心上。
正是淮畔好风光,
何不读书写字忙。
篇2
[关键词] 教学;实践;数学文化;新课程;探索;渗透
前言
广义地来说,很多知识都能形成一种封闭的体系,有了理论支撑的体系而形成的就是完整的知识文化. 数学就符合了这样的特性,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又有各种公理化的支撑,因此数学渐渐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 从表现形式来说,数学往往是形式化的,因此数学新课程要求从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感性的理解,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对知识本质的认知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结合今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笔者觉得:初中数学中“形式化的结果”依旧比较常见,而“非形式化的数学”往往能使学生理解、记忆,但一定程度上却破坏了数学的规律和本质. 依照以往的传统来说,我们不能说初中数学中的“形式化”完全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西南师大为首的多名教授曾提出“淡化形式”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用意很明确:淡化(对初中生而言)不等同于否定,只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来教学.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突破这种形式化呢?也即是如何将数学知识完美地融入学生的内在体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对课堂而言,感受知识―触摸例题―渗透文化;
(2)对学生而言,感受不等―理性归纳―渗透文化;
(3)对教师而言,创新设计―情感目标―小结反思.
从上述三方面进行渗透,既有数学知识的传递,又有数学文化与美的渗透和传承,体现了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美的熏陶.
渗透
案例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生活中的不等式”,内容在教材基础上精心设计和改编.
1.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并充分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应用,进而更深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2. 地位作用
“生活中的不等式”是本章的基础,这即是不等关系在本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可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完成量与量比较的过程,感受用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把这些不等关系表示出来,即感受建立不等式数学模型的过程,此外,笔者还努力培养学生更深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另外,笔者认为从知识和文化角度而言,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感知:
(1)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价值;
(2)感受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3)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4)建立不等观念进而培养意识.
3. 学情分析
学生能用实数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思维较活跃,但将实际问题处理为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学生特点,整堂课应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为主线,突出“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课堂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螺旋上升.
4. 过程简介
(1)创设情境
人文层面案例:NBA球星科比和麦迪都是身高测量值为198 cm的人,他们的身高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
历史层面案例: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利用杠杆原理从井中取水,把它们用在生活实践中,体现了不等思想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意图:从不同层面感受不等关系,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并了解“相等是相对的、不等是绝对的”.
(2)两个问题(教材例题1、2,略)
(3)课堂评价
练习1 ?摇用不等式表示:(1)a是负数;(2)x与5的和大于2;(3) x与a的差小于2;(4)x与y的差是非负数.
练习2?摇 用不等式表示:(自编)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不少于2.3%.
意图:让学生动手参与,亲身体会,并适时检查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的能力.
(4)文化渗透
经典案例:北师大张英伯教授讲述“之江饭店测电阻”――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有没有不等的意识.
某电工在之江饭店发现由地下室通向6层楼的三根导线的电阻不同. 如何测量?一根一根测量做不到,于是联想到联立方程. 在6层楼上把x与y,y与z,z与x分别连接上,得到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x+y=a,y+z=b,z+x=c,解之,即得x,y,z.
正如清代学者袁枚说:“学如箭镞,才如弓弩,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解这样的不等式不难,难的是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发现数学,具有良好的数学意识,这样的拓展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触动.
意图:用经典的案例启示学生,方程不难解、不等式不难证,难的是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发现数学、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的眼光,启发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
(5)课堂小结
①学会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②掌握不等式性质及简单的证明;
③教师补充:在生活中挖掘数学元素,用数学的眼光感受生活.
古人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意图:整堂课以“寻隐者不遇”结束,目的是唤醒学生像追寻“师”一样不断进山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探求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欣赏数学的真善美.
5. 文化探索
本课是笔者设计展示的一节课,期间将教师对不等关系的理解,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多元融合达到了极为紧密的地步,通过这些探究(既来源课本又高于课本),使学生在整堂课兴趣盎然. 本堂课的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从知识技能上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背景,通过具体情境建立不等观念,并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即体验数学中的生活.
(2)从情感目标上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鼓励学生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使学生感受数学、走进数学、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通过对富有生活化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顽强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性,体会数学的真善美,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欣赏数学思考背后的人文情景.
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结合笔者的一些亲身体验,笔者始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尤其在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形态多行化的今天,教师要多读课外书,以扩充自己的知识,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教授得丰富而圆满,既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还能将数学美进行有机渗透,这些方方面面的多元融合,正是一个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 从本课中,笔者感受到:
(1)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应围绕生活中的数学展开,以情境问题开始,以生活问题结束,始终坚持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笔者采用“感性认知”“理性归纳”“思维提升”三步走,让学生的思维呈现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