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3-28 03:4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1

2、退避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唇亡齿寒: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4、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篇2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成语故事;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14-01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以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外,还运用以人系事法和历史成语故事讲授法,在尽力提高学生历史素质的同时,展示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作出有关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和提高树立典范。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八斗之才”等历史成语都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它们来源于历史,又都联系着一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成语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得法,不仅能为初步接触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的七年级学生起到敲门砖、引路人的作用,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潜能和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使之好学、乐学,而且拓宽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还培养了其它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成语故事的具体操作运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

首先,在讲到与该成语相关的知识时运用,起到强化知识点和增强记忆效果的作用。比如,在讲到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二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时,就可以引入“酒池肉林”这一成语进行富有感彩的讲述,不仅使学生对商纣的奢侈腐化有较为生动、具体的认识,而且还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到商朝灭亡的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教育和升华。

其次,在一课内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时运用。例如,在讲到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第二目“淝水之战”时,可以这样衔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与哪次战争有关吗?”很自然地过渡到将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板书“淝水之战”。这样采用问题导引的策略,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既突出了本课的这一重点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兴趣。

第三、在新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两个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成语,通过各种渠道弄清楚它们的意思和所包含的故事,请几个学生在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口述或表演。在讲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时,我让学生根据历史成语上台表演,他们憨厚朴实的情态、惟妙惟肖的语言,给全班同学再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靖节先生,画龙点睛、技艺精微的张僧繇,自尾食蔗、渐入佳境的顾恺之等人的风采,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不但能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还能促进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用脑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还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他们在情景体验中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与老师近乎强加于人的唱独角戏式的教学相比,更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第四、对某些历史成语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历史事实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作文,在作文中构建并反映出初步的历史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质。

另外,还可以用搭配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所掌握和理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成语故事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培养其认知洞见能力。

上述这些只是历史成语的简单运用,如果再引入俗语典故、人物故事、诗词歌曲,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会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能更好地进一步展示历史学科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充分展示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王顺华,男,1971年出生,四川汉源人。阿坝师史教育专业毕业,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九年级世界历史与高中历史的衔接性研究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再加工。

【摘 要】历史成语故事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挖掘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如何运用:在讲到与该成语相关的知识时运用;在一课内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时运用;请学生在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口述或表演;让学生围绕某些历史成语故事进行作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成语故事;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14-01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以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外,还运用以人系事法和历史成语故事讲授法,在尽力提高学生历史素质的同时,展示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作出有关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和提高树立典范。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八斗之才”等历史成语都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它们来源于历史,又都联系着一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成语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得法,不仅能为初步接触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的七年级学生起到敲门砖、引路人的作用,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潜能和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使之好学、乐学,而且拓宽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还培养了其它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成语故事的具体操作运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

首先,在讲到与该成语相关的知识时运用,起到强化知识点和增强记忆效果的作用。比如,在讲到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二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时,就可以引入“酒池肉林”这一成语进行富有感彩的讲述,不仅使学生对商纣的奢侈腐化有较为生动、具体的认识,而且还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到商朝灭亡的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教育和升华。

其次,在一课内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时运用。例如,在讲到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第二目“淝水之战”时,可以这样衔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与哪次战争有关吗?”很自然地过渡到将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板书“淝水之战”。这样采用问题导引的策略,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既突出了本课的这一重点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兴趣。

第三、在新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两个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成语,通过各种渠道弄清楚它们的意思和所包含的故事,请几个学生在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口述或表演。在讲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时,我让学生根据历史成语上台表演,他们憨厚朴实的情态、惟妙惟肖的语言,给全班同学再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靖节先生,画龙点睛、技艺精微的张僧繇,自尾食蔗、渐入佳境的顾恺之等人的风采,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不但能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还能促进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用脑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还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他们在情景体验中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与老师近乎强加于人的唱独角戏式的教学相比,更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第四、对某些历史成语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历史事实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作文,在作文中构建并反映出初步的历史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质。

另外,还可以用搭配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所掌握和理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成语故事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培养其认知洞见能力。

上述这些只是历史成语的简单运用,如果再引入俗语典故、人物故事、诗词歌曲,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会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能更好地进一步展示历史学科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充分展示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篇3

关键字:现代汉语教材;成语;比较;

现代汉语课程是中国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现在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较多,各高校所选用的教材也各有不同。本文以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以下简称周本)为主,另加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以下简称邵本)和张斌《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张本)三本教材,对各教材的成语部分的内容和结构安排进行比较分析。

一、成语的定义

张斌老师在《新编现代汉语》中曾说过:迄今为止,有关成语的定义很多,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可见对于什么是成语,各家有不同定论。周本中对于成语的定义是: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结构凝固、意义完整的固定语。邵本的定义是:成语是指历史上沿用下来的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至于张本则写到:成语是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

比较而言,邵本的界定较模糊,没能从结构特征上给其精确定义,使其无法和其他熟语区分开来。如邵本关于谚语的定义是:流传民间的形象通俗且含义深刻的语句。这和他对于成语的定义区别不大,未突出成语的实质。周本与张本定义相比,都提及了“结构定型”和“意义完整”,但周本没有提及“形式简洁”和“整体使用”。由于构凝固包含不可随意拆分或者加入其它语言成分的意思,所以“整体使用”可以包含在“结构凝固”之中。因为现代汉语熟语大都是以短小精炼为特点,“形式简洁”可以看成是熟语的“共性”而非成语的“个性”。成语由于多出于书面,与其它有口语性质的熟语相比,更具文语性质,因而笔者认为也可以把“文语性质强”加入成语的定义。总的来说,周本对于成语的诠释比起邵本更为客观,比起张本又较为简练。

二、成语的特点

介绍成语特点时,邵本和张本提到的“结构的凝固性”与周本“结构定型”意义是相同的,三本教材也同时提到“意义完整”这个特征。不同的是与周本相比,邵本对成语的特点还提到了“历史习用性”、“成语的民族性”两点;张本还提到“历史的习用性”、“韵律的协调性”、“形式的整体性”三点。笔者认为,邵本在对“成语民族性”做解说时提到:在内容上,汉语成语的内容都无不体现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底蕴。可见这一特点和“历史习用性”的从历史上沿袭而来的性质存在着相互包含的现象,成语是汉民族从历史上沿用流传下来的,因而拆为两个特点来表述似乎有些不妥。邵本和张本在对“历史习用性”进行阐述时角度亦有不同。邵本注重从成语来源的方面讲述其历史习用性,而张本则从读音、词义、句法形式方面阐述这一观点。张本提到的“形式整体性”,表述的是四字格是成语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整齐匀称简洁明了。而“结构凝固性”所含特性已经包含了“形式整体性”,这一点较为重复。

因为绝大多数的成语是历史沿用流传下来,其中还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现象。如:否(pǐ)极泰来中“否”字所保留的古音,感激涕(眼泪)零(落下)中“涕”和“零”保留了古代该词汇的意义;还有惟命是从(=从命)所包含的古代语法现象。综上所诉,历史习用性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语言学角度来说,都值得作为成语的特点进行介绍。笔者曾觉得张本所提的成语的“韵律协调性”应列入成语的特点,因为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成语更是突出的体现出了韵律和谐的特点。后来在上《现代汉语导论》的主编周芸老师的现代汉语课时,周老师对这一观点也做出了评价。周老师解说未将“韵律协调性”列入成语特点的原因如下:考虑到现代汉语熟语大多具有韵律协调性,这并非是成语的突出特点,且“韵律协调性”属于语用层面,与其它特点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应放在一起。

三、成语的来源

在成语来源部分,周本和张本都提及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民间口语、借自外语和现代新创六个方面。邵本没有单独分出一部分进行介绍,只在成语的历史习用性中对成语来源的四个方面: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民间口语有阐述;在成语的民族性中提及借自外语的成语。从整体上看,邵本也算提到成语来源,但条理不够清晰,张本和周本都单独列出加以叙述,其中张本对于每个来源都举例众多,周本举例较为简明。这部分的编写张本和周本各有千秋,张本信息量大,可供学习者详细了解;而周本短小精炼,让学习者一眼明白其重点。笔者认为,从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角度来考虑,因为教学时间和课文篇幅的限制,周本因为不占用大的篇幅,但也对目标文本做了清楚的解释,在教材使用和学习时应该更为理想。

四、其余部分分析

周本对于成语部分的编写就包括定义、特点和来源三个方面,邵本的编写多了“成语的作用”,张还多了对“成语的构造”、“成语的运用”两个部分的解说。

“成语的作用”可作了解,但单独提出似乎并无必要。成语属于短语,短语的结构在语法部分都有详细介绍,张本的“成语的构造”在词汇部分谈语法问题也就稍显多余。至于“成语的运用”,张本提出了三个成语使用的难点问题,包括:深刻理解成语意思;注意相近成语之间的差异;注意成语的字型与读音。人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成语,但很多时候,因为对读音、字型或意义的理解不透彻,往往造成成语使用偏误。张本系统的归纳了成语使用的难点,可以帮助学习者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是有必要单独列出的。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使用。以上所比较的三本教材在现代汉语课程的建设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对比研究之中,博采众家之长,并且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实践验证它是否可行,以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汉语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应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动越积极,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对于课本内容和问题有所侧重,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一般少讲甚至不讲。如有关科技文化的历史课,可画出表格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只简单的进行补充和更正,学生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另外的学生解答。鼓励他们开动脑筋,锻炼思维能力。

二、多种模式、多种途径激发兴趣加深印象

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直观的东西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我尽量多的利用多媒体,把许多的历史情景、现象、线索等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多搞其他形式的课,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学生对于此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有着浓郁兴趣,教师可投其所好,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保持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拉近学生和所学历史知识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时,一些重大发明对当前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像火车、飞机、电灯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又如讲“,一国两制”时,可让学生寻找一些历史事实来证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活动都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样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兴趣。

采用加分法、随机回答法。有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并不是不会,只是不敢举手回答,教师可利用只要回答问题就给加分的方法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参与的重要性。也可采用随便叫学生回答的方法,但要注意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厚此薄彼。对于那些不大习惯举手或没有胆量的学生,这种做法看似有些强制性,但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开发思维。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成语教学 策略

从“记成语、玩成语、用成语”的角度研究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挖掘教学资源让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提高成语教学的效果。

一、听成语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成语很多起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佳话等,这些成语故事寓意深刻、生动有趣、富有哲理。而且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专门开设“成语故事听读游戏活动”,对学生循循善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习惯听到喜欢听再到乐于听,从接触成语、熟悉成语再到学习运用成语,通过成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倾听行为技能,使学生学会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说成语锻炼表达能力

学生在长期的看成语、听成语之后就会对成语进行消化转化为说成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事务说出与其相关的成语。当看到天空的时候可以联想到海阔天空、风和日丽等,说出一些与天空有关的成语,当春游的时候可以说出例如春暖花开、春风满面等成语。引导学生将听到的成语故事进行复述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不断开展“说成语比赛”“讲成语故事”“看图说成语”“看动作猜成语”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形式,讲故事,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能力。例如在小学课堂上开展“说成语、猜历史人物”的活动,以组为单位通过说成语猜主人翁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熟悉程度,使学生对成语认识、理解更加深刻。

三、画成语进行知识迁移

“画图是一件很有教育价值的游戏,小孩子既可以因此发展他的思维,又可以学到许多知识,”通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话可以得出画图其实就是知识的一个迁移过程,中国的成语形成都离不开人物、动物、植物并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所有成语都能够通过画面来表现。在成语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画面来表现成语。这样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更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当学习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成语中的狐狸、老虎的动作表情描绘出来,这样就在无形中将抽象的成语变成了生动的画面。此外,老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画成连环画进行展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成果。

四、易于理解

中国古代的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其中不乏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典籍作品等,对于小学生来讲理解比较困难,但成语必须理解之后才能正确运用,所以本人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供语文教学参考、交流。

第一,以动画片的形式对成语故事进行演示与讲述。例如指鹿为马主要讲的是赵高的故事,鞠躬尽瘁讲的是诸葛亮的故事,刮目相看讲的是吕蒙的故事,讲这些成语故事中相关的人物以及所发生的的故事制作成动画片供学生观看,并在观影过程中对成语进行讲解,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现场还原法,例如在学习“争分夺秒”这个成语时,可以通过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直观形象的体会成语的含义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老师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经常在晚上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帮助其学习成语等方法,诸如此类。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成语的内涵,正确的运用成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归纳总结

首先要做到善于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于成语数量较为庞大,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成语全部记下来是不可能的,学习过程中切记不要急功近利,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监督,贵在坚持,每天学习几个成语日积月累必然会提高自身的成语水平。

其次,要多听多记,老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规定学生的记忆时间,在记忆后及时进行听、说、读、写、以及运用可以巩固学习成果。

最后,是要对成语进行分类总结、归纳。例如将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含有人体部位的成语例如“从头到脚”等、形近或是同音类易写错的成语、与生活想息息相关类成语统一进行归类,运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对成语进行学习,进而提高成语水平。

六、结语

对成语知识进行梳理在趣味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必然会学好成语,学好成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阅读和写作都大有益处,应带头使用成语,形成使用成语的氛围学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成语,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是写文章时要鼓励他们运用成语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也能显出他们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功.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朱妹.小学成语教学策略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3]龚肖.在刁学语文开展成语教学的研究策[J].教育观察,2016,(02).

篇6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英语idiom 内涵 来源 色彩使用

人们常常将汉语的成语看做是英语idiom的对应物,实际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下面从两者的内涵、来源和色彩使用等方面讨论它们的异同。

一、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内涵

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在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都使用得非常频繁,但是很多人对二者的内涵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有必要明确二者的内涵。

下面是一些对汉语成语的认识: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1](《现代汉语词典》)。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论语・阳货》,“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蠹》[2](《辞海》)。

成语是习用的古语,以及表示完整意思的定型词组或短句[3](《辞源》)。

从以上三部工具书对汉语成语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成语具有以下特点:①成语是固定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以四字组成的占多数。②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来源多样,一般都有出处。③有些成语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有些则必须联系出处才能理解。

英语idiom的内涵如下:

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individual words 习语;成语;惯用语(《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a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separate words from which it is formed习语;惯用语;成语(《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an idiom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have a different meaning when used together from the one they would have if you took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individually习语;成语;惯用语(《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通过比较发现,上述三部英语词典对idiom一词的解释是比较一致的:①idiom的中文意思,都有习语、惯用语和成语。②在形式上,idiom是由不同单词构成的固定短语或词组。③在意义上,idiom的意义不同于各单词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整体性。

英语idiom的中文意思除了成语外,还包括习语和惯用语,那么在汉语中我们要用什么词表示idiom呢,是使用习语、成语还是惯用语,或是另用其他词呢?

实际上,《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和《辞海》中均没有关于“习语”一词的解释。可见,习语一词有可能是外来翻译过来的一个词。但是,《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对“习语”进行了解释:“凡是有固定搭配,从字面上看不出其意思的短语都可称为习语(idiom),包括成语,还包括俗语、谚语以及比喻、一些常用词的特殊用法、一些固定的搭配和句型等,从广义上来说,涵盖了种种习惯用法(idiomatic usage)。”从定义看,《牛津英语习语词典》明确界定了习语,即idiom。此外,固定搭配、意义的整体性都和上述三部英语词典对idiom的解释一致,由此可见,将idiom翻译成“习语”一词是比较合适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了idiom在汉语中可译成“习语”,那么汉语中有没有一个词所包含的范围大致是和idiom相当的呢?我们认为汉语中和英语idiom内涵相近的词是“熟语”。熟语一词的释义如下:

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现代汉语词典》)。

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语句。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组织,且要以整体性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辞海》)。

从《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中我们发现:①两者都强调熟语是固定的词组,不能任意改变。②要以整体性来理解语义。③《辞海》中明确表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格言、歇后语等。从上述三点看,idiom和汉语中熟语的范围相当。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①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在形式上都是固定的。②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都要从整体来理解意义。③英语idiom的内涵要远大于汉语成语,用汉语中的词看,大致和熟语的范围相当,用外来的翻译词看,“idiom”可译成“习语”。

二、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来源

在上文对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不同解释中我们发现都提到了来源广泛,那么二者在来源上有哪些异同呢?下面,我们从来源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

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来源不完全相同,汉语成语主要来自于书面语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和外来文化等,且汉语成语大多有出处。

英语idiom的来源主要有书面语作品,如寓言和童话、古希腊和古罗马故事、莎士比亚作品和圣经故事、名言、历史人物故事等,这类idiom基本上都有出处;非书面语,包括工作和技术(如农业、科技、交通)、体育和娱乐(体育、游戏、娱乐)。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①在来源上,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来源都比较广泛;②与汉语成语相比,英语idiom除来自书面语作品外,还有来自非书面语的,包括体育和娱乐、工作和技术等,这些方面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在来源上的不同可能与汉语、英语的部分性质有关。汉语比较侧重书面性,因此来自书面语作品的汉语成语很多,英语侧重口语性,因此idiom除来自书面语作品外,还有大量来自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这部分idiom的口语性很强。

三、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色彩使用

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我们通过收集资料发现:①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中均存在大量使用色彩的例子。②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所使用的色彩,大部分相同,小部分不同。③与英语idiom相比,汉语成语中存在大量色彩搭配使用的例子,在英语idiom中这种现象比较少见。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举例比较。

通过上表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①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中都使用到的色彩有红、绿、黄、黑、白等。②汉语成语中使用而英语idiom中不经常使用的色彩有橙、紫、青等;英语idiom中使用而汉语成语中不经常使用的色彩有粉、灰等。③汉语中含有色彩的成语普遍具有不同色彩搭配使用的特点,如青口白牙、绿肥红瘦、橙黄橘绿等,而英语idiom中这种情况则较少,只少见于黑色中,如black and blue,(in) black and white等。此外,在汉语成语中,部分表示色彩的字常有不同的表达法,如红色。除“红”字外,还有“丹”、“赤”、“朱”等表达,例如碧血丹心、颜丹鬓绿;面红耳赤、赤口白舌;朱唇玉面、朱阁青楼等。再如“黑”字,还有“乌”的表达,例如鼻青眼乌、乌帽红裙等。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内涵、来源、色彩使用三个方面谈了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异同,限于笔者的知识,比较还不全面、不深入,比如含有色彩的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的具体频次分布、差异原因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注释:

①文中汉语成语的释例主要来自《中国成语大全》,英语idiom的释例主要来自《牛津英语习语词典》。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3.

篇7

那么,如何提升成语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掌握成语知识呢?以下是我的教学一些心得:

一、爱成语,探索成语教学方法

1.认知成语。成语是一种文化语言积淀,大多成语包含故事性,如诗似歌,韵味有致,读来音韵和谐。苏教版语文课本刻意在每册书的编排过程里均设定了成语专项。编排有致,设计科学,适合同学们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我习惯带领学生们品读成语,就像诵诗一样,形式多样,边读边品味它的内涵,边读边体会它的韵味。孩子们在认知环节里,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

2.描绘成语。有的成语是诗,有的成语是画。有些成语连贯起来就是一轴精美的画卷。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成语后,利用学生喜欢绘画的天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常用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记忆成语,也有利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比如,苏教版六年级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系列成语:烟波浩渺、万里无云、游人如织、一帆风顺、水平如镜、波澜不惊等,意思无需逐字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彩笔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学生在玩中收获知识。

3.讲述成语。有些成语的故事性非常强。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帮助同学们编排成语故事。先让学生组织好语言将成语故事讲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把成语故事展现出。如此不但这样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语言组织水平,还锻炼了孩子们勇于展现自我的勇气。比如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成语,特别适宜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记忆,如揠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等等,大多都是寓言故事,也有的是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这些成语都是有趣的寓言故事,假如教师在讲授之后再让学生声情并茂的将故事讲述出来,效果会更佳。

二、学成语,讲究成语练习方式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册书每一单元都有定量的成语编排,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渗透到每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散和集中两种学习方式相融合,既能实现记忆成语的目标,又能协助学生加强记忆和运用。

1.渗透教学。成语教学是一个按部就班、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对教材各单元有整体把握,了解成语都涉及到了哪些课文内容,教授课文时,将成语渗透到课文当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授《少年王勃》一课时,我将这些成语应用到少年王勃身上:才思敏捷、笔下生花、力透纸背,少年英才、鹤立鸡群、后生可畏等等,既能辅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成语知识。

2.拓展延伸。单元教学中涉及成语,教师首先予以指导、解释,再由学生诵读、理解,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与成语有关的链接内容。因为孩子们对教材有了整体感知,因此领悟成语应是得心应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存在一系列成语:精妙绝伦、栩栩如生、梦笔生花、浑然天成、斗酒百篇。我将这些成语渗透到这一节的《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上,拓展了同学们的理性思维。

三、用成语,设计成语实践活动

课本上的成语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获取更多的成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或者涉及成语实践活动,例如成语接龙、猜成语比赛和成语故事大会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广泛、轻松地搜集、整理及运用成语。

1.在广泛阅读中汲取成语能量。老师可以定时定量组织同学们进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要求他们边读书边积累成语。然后每周固定时间安排孩子们开展读书会学习活动,形式多样,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部分的时候,学生读完相关内容后记住了仗义疏财、抱打不平等成语的意思。

2.在生活中采集成语的雨露。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无论是社会也好,还是大自然也好都是学问的源泉。例如,天有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关于四时变化的成语;喜逢佳节,教师也可请同学们谈一谈喜迎节日的成语。生活中积累,生活中应用。

篇8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学科,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探求历史规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英语;音乐

一、加强多学科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历史观的要求

由于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历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要多才多艺、博学多识,不仅要精通历史 学科,还要了解相关学科,了解新兴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能随心所欲、灵活自如地 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服务于历史教学,激活历史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用多学科知识组织历史课堂

1.语文

文史不分家,由于语文中的很多诗歌、小说、成语都和历史典故有关,不懂历史的人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学不好的人也学不好历史,像等很多伟人没有不懂历史的,他们既是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学生在欣赏佳作名句的同时,反而更能激起学习历史的兴趣,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探究世界奥秘,两者相 得益彰,相辅相成。

(1)诗歌之中有历史

例如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就把1000多年前 一幅人丁兴旺、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国富民强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唐玄宗晚年不理朝政、昏庸骄奢,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就真实的反映了那 段刀光剑影的历史。还有一些诗歌在描写事件时,更容易让历史人物、事件变得鲜活,并能给学生展现一 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且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的《七律》,在让学生了解过程的同时,也 更好的发扬了精神,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成语是历史的浓缩

语文中见到的成语多数和历史故事有关,如一言九鼎、釜底抽薪、望梅止渴、分道扬镳、秦晋之好、刻舟求剑、负荆请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鹿为马等等。如果历史课上恰如其分的引用一些 成语,将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热情和效率。

(3)读名篇就是与古人对话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好素材,如反映中国历史的有《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等。反映外国历史的有《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如果语文阅读能力强,对理解历史有很大的益处,反之了解历史背景更容易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

2.物理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杠杆定律、牛顿的力学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三次科技革命的一些重大成果,如蒸汽机、电力、发电机、电动机、电灯泡、汽船、火车、飞机、 宇宙飞船、原子弹等等。如果把物理知识恰当的运用到历史课中,许多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还可以使学生 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感悟科学的魅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化学

人类的发展史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战争 生化武器的使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被提上日程,在历史课上运用化学知识可以使学生更懂得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重要。从工厂废气的排放、汽车废气排放,到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学生就会明白自觉使用清洁能源、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的必要,学以致用。

4.数学

在学习历史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记忆,如等差法、倍数法、等比法、联想法等;历史年代尺和数学 的数轴很相似,年代的换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百分比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历史示意图的画法会用到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条状图、折线图等,数字应用得好可以是历史时间更加形象化 。

5.政治

政史是一家,很多历史知识需要用政治学原理来解释,如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较好的 理解各国的改革和革命以及政策的调整;政治上的科教兴国战略,依据是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各种法律 的出台都与历史有关,依据是“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进步”。另外哲学上的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对 历史学习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人物的评价、考古挖掘、对现实的看法、宗教的理解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地理

任何历史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任何一个地域必然有它的过去和现在。地域见证了历史的 发展,历史把这一地域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如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桥的联系,天文学革命和太阳系的 构成、运行。历史上战争、战役的发生都要用到地图、考虑到地形、气候、交通,军事指挥家更离不开地图;我国打造的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涉及了铁路、公路、航空、地形、气候、河流、物产等,让学生自己 设计最佳旅游线路,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地理大发现、三角贸易、郑和下西洋和海洋气 候、洋流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地名有历史的痕迹,如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埃及的亚力山大港、英国利物浦 、拉丁美洲等。

7.英语

世界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材中间一些黑体字和一些人名、国际组织、历史大事用中英文对照 ,这是以前教材从来没有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8.音乐

篇9

[论文摘要]成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积淀,它的产生和使用在各自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成语翻译历来是翻译的难点。文章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灵活运用英汉成语翻译策略,以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一、引言

成语(set phrases)是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进行英汉成语互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也要译出其文化含义。如成语“守株待兔”,是中国的一个古代故事,若译为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a hare,会令人大惑不解。若译为stick to old practice and refuse to have a change 或是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虽然其意表达出来了,但成语的文化特征已是荡然无存,因而也不可取。可见, 处理英汉成语互译的关键是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

二、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 “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 ailing(一帆风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 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 damn you ,危险过后常说God bless 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 hell,a Pandora’s box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 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tr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 Don Juan 唐磺。 意为风流浪子。Don 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 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 Ban 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转贴于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 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 the 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 eye for eye,鳄鱼的眼泪 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 armed to the teeth等。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1964

[2] Peter 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课堂传承 课外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75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观念,产生对国学的美感,产生愉悦之情。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这种文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语文入手,可以很好地传递传统文化。

小学,是传统文化存在最为明显的阶段,你可以听到学生读国学经典的朗朗书声,可以看到学生抄写国学字句的浓浓兴趣,可以看到校园到处张贴的、书写的传统经典语句,还可以看到老师的精彩课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传递传统文化,我认为从这些方面下手:从低年级开始,给学生种下国学的根基;在课堂上传承国学,课后布置加强传统文化形成的作业;开展传统文化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组织学生读书,读国学经典;学习课外知识,扩充传统文化的多元智慧。

一、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开始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有科学家研究,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我认为,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是儿童初始接触并学习国学的最好工具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份,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得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规律。

这样一来,在孩子萌芽时期种下国学基础的种子,然后慢慢培养,慢慢成长,最后真正地明白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或许这样,会收获到出人意料的成果。

二、在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着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中也纳入教学内容。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努力走向国学堂,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具体施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总之,向着国学的方向就对了,毕竟学习是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还可以这样:语文教学与成语结合。成语经历了几千年的筛选,大多数承载着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许多成语还保留了文言意义,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传统的成语,既学习字形,运用成语,又增加作文文采,还能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知道一些文学典故,更能带动名句名篇的背诵。教学中,可以进行成语接龙,数字叠塔,师生姓名镶嵌,历史故事串联等,收效会颇为丰富。

三、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读出传统文化的味道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的国学系列的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目的在于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活跃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上学,也称“读书”,这是个通俗叫法。可以见得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之深,联系之大,从读书入手,大有所获。就诵读的方法而言,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四、学习课外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仅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工作,选好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古典文诗歌、古典名著、中外故事等,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