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
时间:2023-03-29 21: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对比;还原;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54-03
[案例背景]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面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加以恰当的引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民俗单元,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的《端午的鸭蛋》是有关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通过“对比”和“还原”,让学生走进文本,加深体悟。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体验”,因为体验从属于个体,在阅读的瞬间生成,是个体最惬意、最愉悦的一刻。初二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会有一些独特的体验和看法,且他们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和“还原”来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课堂更精彩。
[案例过程]
一、导入:查预习,谈风俗
1.板书课题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的家乡在端午节有些什么风俗。
3.思考: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例数家乡的七种风俗呢?
二、读课文,说鸭蛋
细读第2―5段,说说作者心目中高邮鸭蛋的特点。请用“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你的体会。
三、品语言,悟情感
师: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去写他心中的家乡的鸭蛋的。说到语言,作家林斤澜对汪曾祺推崇备至,他说:
(课件展示:别的不讲,论语言,五十年来汪曾祺应当说是最好。――林斤澜)
师:同学们也来仔细读一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句子标出来,待会儿谈谈你的感受。自己先轻声地读一读、品一品。(生自读,圈点勾画,师巡视)
1.方言入文
生:文中有不少方言,如“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师:如果不用方言“白嘴吃”,你觉得该怎么表达?
生:可以改为“直接当零食吃”。
师: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生:这样显得比较繁琐。
生:作者压根没多想,方言是脱口而出的,显得直率朴素。
师:说得很不错,这就是汪曾祺散文语言特点之一――方言入文(板书:方言入文),文章还有其他的方言吗?
生:“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兴,就是方言,是流行的意思。
生:“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空头也是方言。
师:方言入文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这些方言词语说明作者忘不掉家乡味!
2.平淡有味
生:“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朗读一般,不够味)用了一个拟声词“吱”,能生动形象地写出高邮鸭蛋油多的特点。
师:你抓住了拟声词来分析,真不错,这声音真的会有这么大吗?
生:用了夸张的修辞,体现内心的喜悦之情。
师:你注意到前面这个动作“一扎”了吗?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个动作?
(该生演示,还原作者所描写的动作,其他同学观摩并评价)
生:他演示得很好,动作快、位置准,感觉手法很娴熟。
师:似乎只有高邮人才会有这般吃鸭蛋的手法,看来这也可以算是高邮鸭蛋的文化了。红油就冒出来了“冒”字能否改为“流”字?(对比法品味“冒”字的贴切)
生:不可以,“冒”比“流”速度更快,更能体现高邮鸭蛋的油多,看了心里就很高兴,很想吃。(生大笑)
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诱人的感觉朗读出来?
(师范读后,全班齐读,够味)
师:短短的15个字,却能品味出丰富的内涵,语言真可谓是平淡有味。(板书:平淡有味)
生:汪曾祺写作本文时已过60岁,这句话分明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写的,流露出作者的一颗可爱的童心。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
生:接下来的句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平实的语言有对其他地方鸭蛋的轻视,充满了孩子气,能看出作者的那颗可爱的童心。(板书:童心)
师:最后一句换成“这不叫咸鸭蛋”可以吗?我们来读一读,比较一下。(对比、还原品味句子)
生:不可以,意思一样,但语气不一样。原句有不屑的味道,潜台词是只有我家乡高邮的咸鸭蛋才是真正的咸鸭蛋,充满了自豪之情,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情。
师:是啊,从容淡定中诙谐得意之态立时毕现。
生:“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一串短句,读起来一字一顿,似乎是没想好,非常口语化,又朗朗上口,质朴鲜活。两个“多”字,体现了作者为家乡自豪的感情。
师:在这充满弹性的音韵美中,作者因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悄悄散开,蕴涵着无穷的审美韵味。(板书:乡情)
师: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汪老去世后,他的墓碑上刻有五个字,后三个字是“汪曾祺”。大家想想看,前两个字会是什么呢?
生:“鸭蛋”汪曾祺。汪曾祺对家乡的鸭蛋特别喜爱,所以可以把他和鸭蛋联系在一起。(生大笑)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意呀,只是读起来不够通顺。不过倒是有过作家把汪曾祺比作是高邮鸭子,他所写的散文就像高邮鸭子所下的鸭蛋一样有味。(生点头)
生:“高邮”汪曾祺。这样能充分表现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就是高邮的代名词。
师:你真是太棒了!也许这两个字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这是汪老三个儿女在一起商量的最终结果,她们深知汪老浓浓的家乡情,真是知父莫若子呀。看来,同学们也很厉害,从汪曾祺散文的语言中就能品味出了他浓浓的家乡情。
3.文白夹杂
生:“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句话文言和白话相互夹杂。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你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在这里意思是吃过高邮鸭蛋,其他地方的鸭蛋就难以看上眼了。
师: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这样说呢?
生:这样就有种淡淡的幽默的效果。
师:是啊,文白夹杂,能带来淡淡的幽默。(板书:文白夹杂)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
生: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读了文章那么多内容,唯独没有提到结尾第6段,有人认为它跟端午的鸭蛋关系不大,可以删去,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认为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生:可以,这段话跟课文内容关系不紧密,课文是写端午的鸭蛋,而第6段写的是东晋车胤囊萤映雪的故事,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生:我不赞成这种看法,第5段写吃鸭蛋,写用蛋壳装萤火虫玩,很自然就想到了小时候读囊萤映雪的故事,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很好。不过,老师比较赞同后一位同学的看法。老师还有一疑问,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萤火虫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呢?练囊是什么?
生: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
师:多精致呀,多好的东西!真的还不如鸭蛋壳?
生:不是,这分明是作者的偏爱呀,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鸭蛋的爱,而且连壳都爱!
师:分析得非常好,看似随意,其实并不随意啊!汪曾祺自己曾打过一个比方,“写作品也一样,要写得有中国味儿,且是普普通通的家常味,但制作时要很精致讲究,叫人看不出是讲究出来的”(课件展示)。这不就是平淡有味的高境界吗?通过平淡有味的语言,我们读出了汪老浓浓的乡情、可爱的童心,读出了汪老对承载着传统民俗的端午鸭蛋的热爱。(板书:画椭圆形鸭蛋及圆形鸭蛋黄)
四、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师:你和家人过端午还吃鸭蛋吗?吃的同学来谈一谈你吃鸭蛋时的心情。
生1:吃到蛋黄金黄且油多的鸭蛋就会非常高兴,吃到不太好的鸭蛋就觉得没意思。
生2:可能会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的情形。
师:今天有的人已经淡忘了这个习俗,有的人还保存着吃鸭蛋这个形式,但已经没有了那份兴奋、投入和热爱的情怀。其实何止是吃鸭蛋,又何止是过端午,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
(课件展示:这是不是个遗憾呢?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就让这节课的结束成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起点吧!
[板书设计]
[案例反思]
《端午的鸭蛋》通俗易懂,基本上属于“一望而知”的课文,只是写作的年代和所写的地域离我们有些距离,林斤澜说:“别的不讲,论语言,五十年来汪曾祺应当说是最好。”如何引领学生去品味汪老的语言特色并把握作者的情感呢?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告诉了我们具体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那就是“对比法”与“还原法”。
“对比法”与“还原法”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地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及蕴含的感情。回顾这节课,教学重点落在了“品语言,悟情感”和“联生活,引思考”上,通过“还原法”,将方言还原成普通话,将文言还原成纯白话,用还原后语言的和原文进行对比品味,就能轻松地引领学生把握汪老的“方言入文”“文白夹杂”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通过关键词“冒”调换成“流”,“这叫什么咸鸭蛋!”改为“这不叫咸鸭蛋”等前后的对比,朗读体会比较,品味平淡有味的语言特点。在还原与对比中,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就自然会清晰地显现出来。同样,联系生活,用我们现在的端午节的习俗与作者儿时故乡端午的习俗进行对比,则启发我们深思:我国的传统习俗等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
“对比法”和“还原法”是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与涵义,更要关注文本的形式,带着这样的方法与视角去读文学作品,往往就如二郎神的“第三只眼”,能见到歌德所说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的文本形式。这样的课堂才能切实做到孙绍振先生所说的“在语文课堂上不再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启发下,揣摩出隐藏在文本背后更深层的东西,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2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篇3
江浙地区过端午有吃“五红”的习俗,“五红”是指烧黄鱼、炒紫苋、咸鸭蛋、油爆虾、红烧肉一类的菜肴,据说吃了“五红”,夏季里就能辟邪避暑。除了“五红”,江浙很多家庭在端午时还会品尝绿豆糕。
绿豆糕主料为绿豆粉,绿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加工成可口的糕点,绿豆的营养和草本清香都可以原样的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绿豆糕还蕴含着好彩头,糕和高谐音,有“步步高升”的寓意,绿豆糕带来的甜美和吉兆,是百姓生活中忘不了的温馨印记。旧时端午前夕,很多百姓人家从五芳斋、麒麟阁等老字号茶食店中买来绿豆糕后,并不拆开油皮纸包装,而是直接存放在一种叫“猫叹气”的带盖大肚竹篮子里,然后用绳索绑在篮提手上挂到房梁,猫儿偷吃不到都叹气,何况家里顽皮的孩童呢?其实也不急,到了端午,父辈自然会把绿豆糕拿出来给孩子吃——他们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孩子们胸前挂着彩色丝线编织的、装有鸭蛋的网兜,手上拿着几块带有压花图案的绿豆糕,兴高采烈地跑到大街上,一边和伙伴嬉闹玩耍,一边往嘴中塞着绿豆糕,昏暗的路灯下,孩子们鼓鼓的腮帮子上泛出红润的光泽。
绿豆糕南北均有,有果仁、枣泥、豆沙等多种馅料之分。作家汪曾祺先生认为在各地绿豆糕中,昆明的吉庆祥和苏州的采芝斋味道最好,油重,且加了玫瑰花。倘若汪先生品尝过江苏泰州的麻油绿豆糕,我想或许他会将之推为一等。麻油绿豆糕,以饱满圆润的绿豆为主料,配以小磨芝麻油调制蒸制,吃在嘴里甜软细腻,一点也不亚于西点里的泡芙。端午来客,上一盘方方正正、宛如墨玉的麻油绿豆糕,再来一壶茉莉花茶,宾客取一块绿豆糕于手,指尖已被绿豆糕上的油脂染得油亮,凑上前咬上一口,一点点地品味消受,香甜通过味觉传递到心中,满足的滋味顺带打开了宾客的话匣子,主人很愉悦地回应着,脸上不由喜笑颜开,充满生活情趣的笑脸足以表明,以这样的茶点供奉宾客,是很能挂住面子的。
绿豆糕在端午适时地出现,是自然界与糕点师妙手打理的产物。它和粽子等食品一道,把端午的饮食生活演绎得活色生香。静坐在端午的时光里,品尝这样精妙细致的点心,回味年轮中沉淀的端午往事,终究是一种幸福。
篇4
笔者发现写作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课改的一个瓶颈,突出表现在材料老套、语言贫乏、缺乏情感等方面。笔者认为,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乡土性。农村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应始终把握这一点,引领学生还原生活,开创一片“真”、“实”、“活”、“新”的写作教学新天地。
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描摹农村的特色风貌
炊烟袅袅、小桥流水、古道苔痕、疾风劲草……这一切构成了农村广阔、自然、原色的天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擦亮眼睛,细心留意房前屋后、田垄沟坎、村落原野……方寸天地间,风光无限。
如,广西百色中考优秀作文《乡村的黄昏》中就写出了特有的乡土气息:
太阳已经接近山顶,满山满坡白晃晃的阳光渐渐变成微黄的颜色,但空气还是热烘烘的,夹杂着稻谷、干草和泥土的气息,像一条毛茸茸的大毛巾将人裹住,好不痛快好不舒服。
二、积累蕴涵丰富的语言
农村有许多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语言,简朴中透出生活哲理,诙谐中蕴涵着生活思想。在田间、在村头、在巷尾,这样的语言无处不在。
在习作中,要指导学生摒弃华而不实的词藻堆砌,积累运用农村特色语言,我们的作文会因此而少一份做作的浮华,多一份生活的质感。
如,高考作文《怀想天空》有考生写下这样的语言: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考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三、追溯原色的生活记忆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没有源头,泉就流不起来;没有生活,文章就写不出来。可见,充实的生活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农村孩子的生活虽然没有城市孩子的丰富多彩,但却有城市孩子鲜能感受的田园乐趣。采桑葚,钓土蜂,爬树掏蛋,扯藤摘瓜……我们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快乐。此外,我们的记忆中还有身边的人们曾经的容颜,爱自己的画面等等。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但是,由于我们观察事物、洞察生活的能力还不强,对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的人和事不太留心,好端端的材料往往从眼皮底下溜走。教师应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回味,重温旧梦,以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学生习作《忘不了烤薯的味儿》中写下这样的源于生活的真实细节:
我把准备好的干柴往砖头搭成的灶膛里塞,红红的火苗伸出舌头,贪婪地舔着紫薯,紫薯的颜色由粉红慢慢变成淡黄,接着变成了焦黄。突然,一阵风袭来,灶膛里腾起滚滚浓烟,呛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我赶紧用广玉兰叶子不停地扇风。
四、叙述古朴的民俗风情
农村的不同地域有着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如,鲁迅的《社戏》、沈从文的《端午日》、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等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民间采风,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的古朴丰富的内涵。
如,当代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写道: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五、塑造淳朴本色的人物
战天斗地的农民、勤劳敦厚的乡邻、爱真情挚的亲人、默默奉献的教师、摸爬滚打的伙伴……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活生生的创作原型。
在写作中,要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农村人物独具特色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细微而真实地刻画他们的本色形象。
2006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人与路》中描摹出农村女孩子、皮孩子、大人们各自个性鲜明的形象:
篇5
1.有的老师,课堂目标确定不够妥当。 比如,目标太多。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庞杂,显得对内容的处理浅显,内容零碎,使学生忙于赶任务, 没有对文本阅读思考,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文活动,对文本感知不到位。
2.老师满堂问 ,问题没有主次。有的老师一个劲追问学生, 问到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再回答。
3.没有把对文本的理解放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之上。阅读文本,就应该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重点感知,重点鉴赏。这一点与选修课不同,选修课应该以学生自读为主。顺便提一句,此次评选,参赛的选修课,老师讲的太多。
4.个别的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不停地离开正在学习的文本,横生枝节,旁逸斜出,展示自己的东西。优质课的评选,不是展示备课的教学步骤,而是教学生学习对文本的探究,有了探究的过程,才好。课可以上得有个性,但要实实在在,有示范作用,引领作用。
5.课堂上,要及时恰当的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好的充分肯定,不足的,既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老师也可以对一两个闪光点给予肯定,再把不当的指出来。总之,应该及时评价。
6.环节太多,但是各个环节的设置都有什么作用不清楚。为了赶环节,教师很忙碌,没有重点,成了“滑行课”。
如何才能上出高质量的中学语文优质课呢? 下面我结合这几天的听课和我上课的感受具体来说说:
一、整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
有老师执教《斑羚飞渡》。在整体感知的环节,让学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不超过十个字)(提示:不可忽视题目的作用)。学生总结:一群斑羚成功飞渡。
接着,教师就把学生引导到了对文章的内容的研读环节。
师:你高兴吗?伤心吗?喜忧参半吗?
生回答,进入对课文的研读阶段。
像这样的整体感知,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形不成清晰的框架,文章的重心在哪儿,因此是不可取的。既然是整体感知,就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让学生对文章结构形成清晰的影像。
二、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特点
语文课不能少了读书声,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语文课堂。而有的老师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又过分对朗读技巧进行指导。一位艺术家说,朗读,就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文章作者的感情。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语句的意蕴,深深受到文章的感染,这样作者的感情会在朗读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就像泉水流出泉眼。至于朗读的技巧,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等等也很重要,但毕竟是第二位的。
因此,将朗读指导与品位语言相结合是相得益彰的。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深入。
我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儿。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 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是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此时,人已经不是概念上的“人”,而成了单纯的生命的载体、力量的载体,只有宣泄宣泄再宣泄,喷射喷射再喷射,人与生命合一力量合一。如果单纯的指导朗读技巧,很难让学生体会的文章多表达的这种恢宏的气势。因此,我让学生与品味语言相结合,这段文字,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度。因此让把握了文章的内涵,读得更好,读得好了,就加深了对文章内容了理解。
三、在质疑解惑中习得语文学习的规律及方法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以“疑”为起点,“疑”才能“思”。可见“质疑答疑”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训练方法,而且也是打开学生智力大门的一把钥匙。但是从听得几十节课上来看,这个环节,很多教师只注重了让学生去质疑解惑,而忽视对学习方法学习规律的指导与总结。
善于总结语文教学中的规律,交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使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浓厚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在新课标下变学生“学会”语文为“会学”语文,“要我学”语文为“我要学”语文的有力举措。
四、在读写结合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读写结合教学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经验精华之一,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意了这一点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学生这么去做。例如:有教师在执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让学生模范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写自己小时候一件有趣的事情。汪曾祺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课堂上短短的40来分钟,学生是无法领会其精髓的,因此让学生来仿写,难度很大,也难以成功。此时教师变换思路,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拓展延伸中留下回味的空间
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好多老师以布置作业作为本节课的结束点。就如一场好剧截然而止,没有了回味的空间。相比于这种做法,我个人更喜欢在拓展延伸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给他们更多回味的空间。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把冰心等名家对汪曾祺的评价作为结束语。既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名家。
当然,语文的优质课也不等同于常态课,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选取一个点,实现师生思维碰撞,展示学生最精华的学习成果,让课堂有亮点。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工夫,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篇6
. 1、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皮鞋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皮鞋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初二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2.再现文中的情境感悟生活。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并读完它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去体会其中的内涵。教学时,我们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例如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真切地体会作品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3.体验文本了解热爱生活。
生活需要有心人,一个人如果对生活缺乏体验与感受,那么他将无法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可见,懂得生活、了解生活是学会生活、享受生活的第一步。要让学生了解生活,必须从学生的现有生活着手,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感悟,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而学会生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但由于有些内容是别人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无法获得等同的感受。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以文本为蓝本,促进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体验生活的习惯。
4、巧设情境,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怀,背负着时代的印记。有些课文,其内容距离学生较为久远,学生很难感受到文章的内在,从而给他们理解文本带来了思维上的障碍,学习起来自然也就觉得抽象,晦涩难懂。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师该怎么办?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生活情境,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记得在观摩一次评优课时,听了这样一堂课,课题是曹操的《观沧海》。该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虽然诗的篇幅较短,容量也很有限,但教师对这节课的演绎却很充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兴致热烈。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教师善于构建生活化情境:上课伊始,他并不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给学生展示了有关大海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海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场景,接着教师又借助音乐进行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如临其境的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于诗词的解读并没有停留在诗歌本身,而是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那博大的胸怀,面对挫折乐观豪放的个性,并且去对照反省自己,让学生思考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面对的,怎样才能达到曹操的那种旷达的境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
5. 让学生们动手实践,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因素,比如在学习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端午的鸭蛋》时,由于课文主要描述了热气腾腾的赛龙舟及鸭蛋络子,不禁让同学们联想起自己家乡端午的风俗,进而娓娓道来对过往端午的美好回忆,这时一位同学向老师提问到,“鸭蛋络子是什么样的”,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自己没有亲眼见到过鸭蛋络子,更别提亲手去做了,这时教师可提供给学生模型,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用漂亮的彩线学做鸭蛋络子,相信此举一定会大大激起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尤其是当他们成功编织出一个个鸭蛋络子时,这种感觉会更强烈,且自身会收获很多,不仅领悟到编络子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同时还从更深层次上体会到民间传统活动的美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可谓益处良多。
篇7
比如下文:
舌尖上的幸福
在我家,奶奶最拿手的便是那一碗普普通通却意义非凡的炖蛋。
小时候的我肠胃不好,什么荤菜素菜全都吃不下去。为此,疼我入骨的家人自然焦急万分,想尽一切办法补充我的营养。最后,还是那一碗炖蛋最能俘获我的心。
听见开水咕噜咕噜响的声音,便是可以起锅的时候了。一揭锅,热气腾腾的白雾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随着雾气的散去,一晚金黄味美的炖蛋便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奶奶装好了稀饭,在炖蛋上均匀地撒了酱油,再放入些肉松,便就着稀饭舀一勺送入我的口中。
口中软糯的稀饭与香滑的炖蛋融合在一起,我幸福地眯起了眼睛,迫不及待地吞下口中的食物,向奶奶索要起了第二口,第三口……一顿饭过后,我的胃也像是被热气包围了一般,暖烘烘的,舒服极了。
尽管现在一天天长大,肠胃也变得好了许多,我依旧时时馋起那美味的炖蛋。但我渐渐发现,随着奶奶年纪大了,牙齿也变得越来越脆弱,稍微硬脆一点的食物都无法咬碎。于是,我便想起了这美味而神奇的炖蛋。
我向爸爸苦学了炖蛋的技巧。我第一次克服了生火时的胆小,第一次克服了油花迸溅时的疼痛。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的第一碗炖蛋终于成型了。
我把我的“作品”端到了奶奶面前,奶奶又惊又喜,笑盈盈地看着我,慈爱的皱纹层层摞上眉头。看着她慢慢吃着嫩滑金黄的炖蛋,我竟有些恍惚:面前的她似乎与记忆中小时候的我重叠在了一起,都是那样的幸福!
这篇记叙文选材精巧,通过一碗普通的炖蛋叙写了奶奶的慈爱之恩和我的反哺之情。前部分写奶奶制作炖蛋过程精细,体验真切,有“咕噜咕噜”的听觉感受,还有“金黄”“白雾”的视觉感受,更有“软糯”“香滑”“暖烘烘”的触觉感受。在这些感觉的充分铺陈中,奶奶的慈爱形象跃然纸上。文章后半部分,作者感念奶奶年事已高,亲手为奶奶做一碗炖蛋表达拳拳之情。但是此处作者表达概念化,仅一句“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的第一碗炖蛋终于成型了”便交代过了。“不懈努力”是怎样的呢?读者未能获得生动的印象。在笔者的指导下,原作者改这句话为:水咕噜咕噜响着,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仿佛过了好久好久,我小心翼翼地移去锅盖,挥动双臂,奋力将白雾驱尽,终于看到碗里的金黄炖蛋,就像刚刚穿出浓雾的金黄的太阳。
和前部分的描写相对照,同样是“咕噜咕噜”的水响,这时传达的是作者的紧张,同样是升腾的“白雾”,这时传达的是急切,同样是扑入眼帘的“金黄”,这时传达的是大功告成的兴奋和激动。修改后,读者获得的便是生动的感受,而非抽象的概念。
有哪些办法可以帮助作者在记叙文写作中提升表现力呢?
一、慢镜头
古语云“说时迟,那时快”。但在文章写作时,快事可以慢写,慢事也可以快写。先锋作家马原认为,文章其实是在处理着时间。要给读者留下生动具体的印象,不妨让时间的脚步慢下来,还原事件,让读者徐徐展开全貌,让读者细细回味动人的细节。比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一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朱自清把时间定格在父亲买橘子往返的过程上,忠实细腻地记录下每一个动作。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慈爱化为生动的场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二、多层次
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思考如何从不同的层次来展示。比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介绍高邮鸭蛋有名的一段: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作者为把高邮鸭蛋“有名”的印象深植在读者的脑海,从多个层面进行介绍。先是陌生人对自己高邮籍贯的敬意,然后是上海商铺的特别提醒,再对比介绍高邮双黄鸭蛋的产量,接着又巧妙地以退为进说明其他地方的鸭蛋无法媲美,作者还引清代袁枚的《食单》证明高邮鸭蛋出名时间之早,最后又在吃法上与别地的鸭蛋再做比较。经过作者这么千回百转,层次繁复的介绍,读者心中由衷以为高邮鸭蛋“出名”是名至实归的。
三、巧修辞
愁之于李白是三千丈的悠长,之于李清照是蚱蜢舟承载不了的沉重,之于李煜是春水肆流的漫漶……一种愁绪,因为诗人的妙喻,化身万千形象,感染人心。妙用修辞把概念形象化也是让读者获得具体印象的重要方法。比如肖复兴在《苦瓜》中描绘母亲精心培育苦瓜后收成的景况:
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的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篇8
【关键词】语文学习;特点;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审美活动,是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这一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更是根据自身生活体验,在教师创设的审美情境中对审美对象进行自觉地审美,从而进行美的创造。
一、从语文学习的对象谈语文学习的审美性特点
语文学习的对象多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的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学习对象的审美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沉浸在审美的海洋中。本文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谈语文学习的审美性特点。
(一)从课文的内容来看
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建筑美、人情美四个方面。
1.自然美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专门描写自然景物和自然环境的美。这一类课文的学习,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展现其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形成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作者对“白杨”外在特征的描写,获得一种直觉的美感,进而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对这些形象美的特征进行再现,感受作者在这一形象背后所寄托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社会生活美
这类课文展现了人们平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对生活的热爱。如《端午的鸭蛋》,作者描写了家乡江苏高邮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以及做“高邮咸蛋”,表现了各种风俗带给人们的乐趣。作者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此多的滋味。学生在学习时,结合自己的经历,联想到自己家乡的习俗,从而体会到作者对家乡以及日常生活的热爱之情。
3.建筑美
语文教材有一些介绍园林、宫殿、桥梁等的课文。因为建筑本身具有审美性,所以学生的学习中也会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就先总写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审美特点,又分别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等方面来论述了苏州园林的审美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建构出苏州园林的结构特征,从而激发审美情感,感受到苏州园林“如在图画中的”的审美特点。
4.人情美
语文课文也较多通过描写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来体现人情美。在《小狗包弟》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写小狗的遭遇以及自己的歉意,体现了对特定时代下人性的反思。学习文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对“”这一特殊时代有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对作者的行为产生正确的审美评价。
(二)从课文的形式来看
1.语言美
散文诗化的语言、诗歌的凝词炼句、小说语言的形象以及作家独特的语言风格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美的影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积极地审美体验,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审美性特点。例如对《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重体味一些关键词句(如白话、俚语、短句等),使学生领悟汪曾祺“行云流水、逸然散淡、文如白话”的语言美。
2.文体美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等,这些文学体裁都蕴含着各自所特有的审美因素。诗歌的意境美,小说的形象美,戏剧的冲突美,这些文体的特征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因素,学生学习不同的体裁,都能得到不同的审美感受,受到不同的审美熏陶。
二、从学习过程谈语文学习的审美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美的法则去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力图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这其中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审美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更深切的美感体验。
在学习过程的各种活动中,都蕴含着审美的因素。在诗歌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美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如配乐朗读、给诗配画等。利用音乐、美术这些美的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的审美产生新的追求,即主动探究作者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课文的艺术真谛,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深入体味诗歌的内涵。
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学习的过程,使得语文学习具有审美性特点。语文学习的审美性特点,能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能够诱发学生探索语文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心意相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因此,针对语文学习审美性这一特殊特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自觉地审美,为学生的学习努力创设审美情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明确自己审美主体的地位,自觉主动地在教师创设的审美情境和作者展现的审美情境中,联系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进行审美,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美育实施的方法[M]《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199.
篇9
一、师生观念共融――创意对话阅读的“基”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中的主人公哈尔威为了尊重生命的公平,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淡定从容,表现出勇于负责的大无畏精神,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很悲情。然而,在与文本对话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有的学生认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主人公哈尔威完全有机会逃离,可他自己并没有尊重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淡定死亡,这样的死法能有什么价值呢?
很显然,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意外”生成的价值观与文本内容的碰撞,而且这种碰撞已经违背了文本的本意,这个时候,教师通过文本对话的加工所激发的理解就成了驾驭课堂的关键,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师生观念的互融为对话开启了大门。
于是,以生命意义为主题的讨论成为教学调整的方向。首先让学生理解几个观点:“一方面,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到地域文化、生存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也受到价值取向的制约;另一方面,人们在追求生命意义的同时还应顺应民族大业的需要。”据此,引导学生搜集作者雨果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雨果当时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学生终于在重新的信息加工中明白了文本的价值与意义,重新定位了主人公伟岸的精神。
教师以其独特的理解为激活点,通过拓展知识面来激发学生多维的思考空间,实现师生观念的共融,解决了对话阅读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既保证了教学目标的生成与回归的统一,又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固本与超越――创意对话阅读的“魂”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文本,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才能。
首先,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展开与文中人物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把所感悟到的内容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交流,读出文中个性化的东西来。在读《承天寺夜游》时,让学生思考,一个被贬斥于黄州的“闲人”却还能有“闲情”来欣赏月夜美景,这是幸福还是不幸呢?《老王》中,杨绛对老王充满同情、关怀和帮助,为何还要愧怍呢?“三分文章七分意”,要立足文本并与之对话,在头脑中想象画面,通过自己的解读,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思考,形成自己的新体验。
其次,学生与“文本”的学习应该是有机渗透,学生的经验应该作为“文本”的延伸,或者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根据文本而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等因素的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也自然有所差异。但是只要是学生的见解中有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真实体会,那么,教师依然要为他们的发言而喝彩。可以想见,在我们的课堂中,如果有了学生尽情展现智慧的火花,课堂一定会光芒四射,精彩纷呈。而“对话”则为学生的个性飞扬、激情荡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连接生活――创意对话阅读的“源”
有生活才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乃生活的改造。与生活对话,也就是找到了学习的源泉。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与生活“对话”,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感悟课文,学生也会把生活中的积淀转化到学习中去,通过对话生活来对话文本,学生的视野将更加宽阔,理解更为透彻,个性化阅读能力将会大大增强。学习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完全可以从向爷爷奶奶了解家乡的民族风情开始,可以从学鸭蛋络子、采粽叶、包粽子开始,积淀生活感悟,为更好融入课文打下生活基础。
篇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思想文化内涵。阅读不仅有助于语文学习,更对学生的精神面貌起着重要的启迪和教育作用。通过欣赏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文字之美,从中了解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增强自我的感知和学习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其意义
探究性学习来源于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探究性学习具有其不同于传统学习方法的特征,对相关的学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人才观念和学习观念下的产物,探究性学习讲究通过探究过程来获取相应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式,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在面对未知事物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和不理解,探究性学习就是鼓励学生去自我化解这些疑问,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来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能够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开放化以及自主化,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能动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的创造力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探究,积极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老师的主体性教学地位,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辨别和思考来进行学习。
(2)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自主选择的,教学中没有强迫式的观念和方法,学生完全按照自我意愿来进行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靠自我的实践去进行解答。
(3)参与性。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地调动自己多方面的感官,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找到实践参与中的乐趣,也从中收获方法和知识。
3.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提倡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参与局面,是一种学习观念和方法的全面改革。将探究性学习法运用到具体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的禁锢。探究性学习给予了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也带来了教学方式上的改变,能够促进对教学观念的改革和创新。
二、初中语文的探究性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阅读去具体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概念,而且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实践,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的阅读学习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教学方法,提升学习乐趣和效果。
1.主体感知
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课文和作品,应该进行自我的感知和分析,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老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导来实现。
例如,在读到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对里面小草的嫩绿以及桃树、杏树争相开花的热闹场景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大致的想象,这种想象过程能够丰富阅读过程,同时也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2.对比阅读
探究性阅读给予学生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以及灵活的学习方法,在探究性阅读中,可以通过不同作者同类题材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阅读来对相关作品进行理解和学习。对比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差异的分辨能力,增强细节感知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对比中不断发现阅读方式以及语言运用上的创新。例如,在阅读到有关鲁迅早期的一些作品时,可以找到一些他晚期的作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文人思想上的变化,也可以丰富阅读的乐趣。
3.立体化的阅读
阅读学习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地从作品中了解到知识内容,而应该具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的阅读学习过程,阅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通过资料的归类整理分析以及实践运用,来对阅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让阅读不仅成为语文学习中的一部分,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部分。例如,在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有对地方过端午节的一些描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深入到生活实践中,感知端午节在自己的生活中与作者家乡生活中的异同,使阅读过程变得立体、丰富和生动。
探究性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探究性阅读过程,能够丰富学生阅读的乐趣,提高其学习热情。探究性阅读能够带给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以崭新的面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陶永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2009(31).
- 上一篇:三月第一天的心情说说
- 下一篇:立秋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