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9 20:3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篇1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3、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正如梁衡先生所说,这两篇文章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这两篇文章都是大作家经历大苦痛之后的精神沉淀之作。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名为贬官,实为流放。但对刚从“乌台诗案”中九死一生的苏轼来讲,这已是朝廷给他的天大的恩典,怎么还敢有非分之想呢?然而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苏轼在黄州的五年时间,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许多经典作品,比如前后《赤壁赋》、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号称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还有本文所要论及的散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在这篇仅有85个字的文章中,已经46岁的苏轼既对政治心灰意懒,又无法完全捐弃自己的政治抱负,既欣然陶醉于自然美景,又时时透露出被贬的悲凉。

张岱也是一个内心里有大苦痛的人。他写《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明朝已经被清朝所灭,旧时代已进入了历史的废墟里。然而已过天命之年的张岱却对那个昏庸腐朽的王朝充满了眷恋,誓不仕清,披发入山,著书以终,虽然时常断炊,但此情不改,矢志不渝。作为文人的张岱,手中一根笔管自然无法去对抗满清的铁马金戈,但它却以文人特有的敏感和细腻的笔调,为无数明朝忠臣遗老们构筑了一个梦,在另一个时空中实现了自己反清复明的理想。这就是“殆为明末散文坛最高的成就”的《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②。《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名篇,它是梦,却又是破碎了梦,是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千万孤独,是寄予了作者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大苦痛大悲哀之作。

其次,尽管二者都写大苦痛大悲哀,但这种痛苦和悲哀却表现得极为含蓄,就像一幅简笔水墨画,平静中和,不急不厉,从容淡定。在写法上,分别由一个“闲”一个“痴”字总领全篇,如一粒沙中看世界,融万千思绪于一炉。梁衡先生在分析这两篇文章的写景手法时所说:“月光的色相大致是青的,她不象红那样热,也不象绿那样冷,是一种清凉之色,有一种轻柔之感。”③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笔者尝试从结构、语言、情感三个角度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阅读。

一、结构:起承转合

律诗四联“起承转合”之说,就现存文献来看始于元代的杨载、范Z两家。后来“起承转合”一说作为一种文体的章法结构,成为八股文章法结构的基本特征。明清人对此一直有赞成、反对两说,但却都认可其作为“训蒙之法”的存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④

所谓起承转合,简单来看,起就是起因,是文章的开头;承就是事件的发展;转是事件发展中的转折;合就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元人杨载(仲弘)的《诗法家数・律诗要法》对律诗的起承转合有经典论述:

破题――或对景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体接,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⑤

从这段经典性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起承转合的要领所在:起就要突兀高远;承要承接“起”,继续推进,抱而不脱;转必须要有变化,池水兴波,出人意外;合要收束全文,言尽意丰。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就是符合起承转合要求的典范之作。

《记承天寺夜游》是整体一段,如果我们按照起承转合,可对文章做如下处理:

【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承】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转】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起”处简洁,异峰突起;“承”处承接开头,稳步推进;“转”处写月,承接上文“怀民亦未寝”的惊喜,在惊喜之外又别有惊喜,寥寥几笔白描,境界全出。结尾一个“闲”字,颇具深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湖心亭看雪》两段文字,如果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可以做如下处理:

【起】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承】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转】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合】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起”处一个“独”字笼罩全篇,奠定了一种孤独凄清的情感基调;“承”乃是对在去往湖心亭的路上看到的自然之景的白描,更加渲染了有限的个人在无限的天地之间一种茫茫的无着落感;“转”处笔锋一转,突然写到湖心亭中的人。“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一不合常理的对话,让读者与“金陵”和“客”这两个词突兀相遇。“金陵”乃是明朝都城,而“客”字实际上是作者在强调自己始终耿耿于怀的客的身份。自然,这两个金陵人是客,张岱是浙江绍兴人,现在在杭州也算客,可是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明朝遗民的张岱流落在清朝也是一个客,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他的大明朝,他的国都金陵,那才是张岱的家。一个“客”字流露出张岱强烈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合”的部分以“痴”字做结,这个“痴”字出自舟子之口,但作为无知无识的舟子自然是无法走进张岱孤独的内心的,可他说的这个“痴”却又无意中戳痛了张岱复杂纠结的内心,成了他一生心事的最好注脚。

二、语言:善用白描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在《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中,都有非常精彩的白描处理。

众所周知,古人写月有很多名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然而写月光的并不多,即使写到,也是将“月光”直接写出,缺乏对月光更加细致的描写。原因何在?月光无形,无形的东西刻画起来是最难的。

白居易名句“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将月光比作是白练,这是赋月光以质感,但“因过实而伤神”。李白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以声写月的典范。读了这句诗,踏踏踏踏捣衣的声音远远地传来,我们不由地想到,这是家人在给戍边打仗的亲人赶制冬衣了。由此,即使李白不写月光,那深秋凄清的月光也已经冷冷地照在了我们身上。这亦是以有形写无形,但又“因过虚而伤质”了。

让我们看《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如何写月光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段文字之所以高明,是因为它无一字有月,s又处处写月。以水的清澈透明写月光之皎洁,以水中藻荇写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反弹琵琶,尺水兴波,节奏感极强。另外,苏轼的这几句白描,用积水、藻荇、竹柏这些有形之物来写无形之月光,用极简的笔调营造了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氛围,没有“过实而伤神”,也没有“过虚而伤质”,恰到好处,甚是高明。

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张岱白描的是雪景,清冷之物,却写得委婉有致: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个语段连用三个“与”好似泼墨一般,给人以浑然一体酣畅淋漓之感。以此为底,大笔轻轻一挥,长堤便赫然纸上,又轻轻一点,便是一座湖心亭,继而一芥、两三粒,真的是毫不经心,却又如在目前。在这里,张岱一方面极写天地之大,天地之茫茫无际,浩然无边,一方面又极写了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之小,渺如尘埃。这种鲜明的小大对比,特别是用一种镜头推进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孑然一身的张岱,在茫茫宇宙间无可措手的痛苦。另外,从大到小地推进式的白描,好似让我们看到了张岱一步一步将自己逼进了一个坚硬的壳里的过程,这个壳如此的小又如此的坚硬!唉,天地如此之大,张岱又算什么呢?他又能做什么呢?于是,无力又无奈的明朝遗民张岱就这样据守在了这个壳中,一辈子也没有走出来。

三、情感: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中写道,“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朱熹在《诗集传序》中作了如下解释:“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简单来说,孔子认为《关雎》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表现快乐和哀伤都没有过分,而是恰到好处,符合“正”“和”的中庸之道。与《关雎》相反,郑国的音乐表达快乐过于,孔子对此是极力排斥的。《论语・卫灵公》中写道,“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可见,“乐而不,哀而不伤”是孔子一种重要的诗学原则和审美标准。《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审美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中并非没有苏轼的大苦痛。例如“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一句中的“月色入户”,是指月光照进门或者窗里来,此处的“户”到底是当“门”还是当“窗”讲,存在争议,暂且搁置。既然是月色入户,也就是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应该是刚入夜不久。这个时间苏轼已经“解衣欲睡”,这是否侧面写出了苏轼的无聊苦闷呢?又如“念无与为乐者”一句,身边没有可以谈笑取乐的人是否也暗示出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身边缺少可以交流的知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呢?再如“盖竹柏影也”一句。苏轼为什么要写竹柏呢?竹子有节,宁折不弯,柏树后凋,迎上傲雪。笔者以为,苏轼写竹柏,乃是在暗暗地表达自己对不合理现实的反抗态度和高洁自守的人格追求。可以说,这些都是苏轼内心的悲哀和苦痛,但却并不是以一种触目的方式裸地表现出来,而是虽哀不伤的。

《湖心亭看雪》也同样如此。这篇文章写于明亡之后,可是文章开头依然采用明朝的纪年,这本身就在刻意显示自己与所处时代的格格不入。另外,张岱一个“独”字已经将自己的孤独的痛苦表露无遗,而其后又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无奈、感叹等种种复杂的感情融于茫茫雪景之中。而后,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两人“见余大喜”,可是张岱却喜不起来,这可以从一个“强”字看出端倪。“强”字人教版课下注释翻译为“尽力、竭力”,实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而且“强饮三大白而别”,倘若此时张岱内心喜悦,为什么不慢慢喝酒慢慢聊,而是要如此生硬决绝地离开?再者,“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一有违常理的表述不正是张岱内心扭曲与纠结的外在表现吗?然而与苏轼一样,张岱同样将自己的这些苦痛深深地隐藏起来,倘若我们不去细细地品味,很容易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而未觉诗人在繁华背后更深的悲哀了。

那么,苏轼与张岱为什么都将自己内心的苦痛掩藏起来,力求“哀而不伤”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孔子奠定的“哀而不伤”的诗学传统和审美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苏轼张岱都是其忠实的追随者。

其次,迫于当时外在政治的压力,不敢直接与现实对抗,而只能以曲笔表现之。

再次,这两篇文章都是回忆之作,时间磨平了作者内心痛苦的棱角,故而呈现出来是平和中庸的。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已经是他被贬之后的第四年,此时他对黄州已经渐渐适应,不再像刚到黄州时那样惶恐不安。而张岱湖心亭看雪是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的事,可他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却是明亡之后,也就是公元1644年之后,已经从明朝灭亡的梦魇中醒来的张岱开始用回忆的方式构筑自己的故国梦,这个梦孤冷却又美好。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两篇文章共同采用这种“哀而不伤”的抒情方式,虽然作者内心所有的不平、反抗、悲凉、痛苦被掩之于美景之后,但是它们却又不断冲击着那些美丽的表象,形成了文本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间的强大张力。

――――――――

参考文献

①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欣赏》,《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新1版第968页。

③梁 衡,《秋月冬雪两轴画――〈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欣赏》,《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④详见张晓伟:《“起承转合”之说的源流》,《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便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部分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师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以及情感的投入的引导等方法。旨在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二、注意文中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对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解释句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对句子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不是有通假字了。如:《于园》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一句,其中的“步”通作“埠”,水边停船的地方。《黔之驴》中“虎因喜,计之回;‘技止此耳”’一句,其中“止”通“只”,仅仅的意思。《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其中“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梵天寺木塔》中“人皆伏其精练”一句,其中“伏”同“服”,佩服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这些通假字数量众多,如不好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将会出现错误,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

三、感知内容,整体把握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昵?在学生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的意蕴。如沈复的《童趣》一文,第一节是文章的总写部分。这里作者强调自己有一双视力特别好的眼睛,加上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少年时期经常获得事物之外的乐趣。接下来,作者以三件趣事为例,具体写了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趣,表现了童年的趣味良多且美好难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点去整体感知、把握,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文并理解课文。

四、巧妙提问,适时点拨

对于文章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抒之情巧妙的质疑,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是地点,“夜”是时间,“游”即“游玩”,从而解读了文章的题目。此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他看到了哪些景物?他的心情如何?此时,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文背景稍稍加以点拨,就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本文是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是作者并不悲观,在看到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之后,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文章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淡然,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以及全文的主旨,既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又要有重点的进行指导,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五、展开想象,思学结合

想象能干使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小石潭记》一文中,理解“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点缀于小石潭四周的画面。这样的想像,会使学生感到心旷神怡,乐趣无限。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可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让他们根据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去了解诗句内容,去讨论画面的层次安排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在学习中的兴趣,还使他们的学与思得以结合,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知识借助想象力的翅膀,使教学效果得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巧记文言文,加快消化

篇4

一、多种手段,营造氛围

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结束语等都可以巧设计,提高学生积极性。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富于感情的导入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适宜的合乎本堂课内容的情感,让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下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利用图像、音响、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通过多媒体手段,把古文中的种种意境展现出来,如《岳阳楼记》开阔的洞庭湖,《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的夜景,《湖心亭看雪》的西湖美景,让学生进入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其个性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认真思考,主动配合老师,气氛才能活跃起来。

二、把握文言翻译基本常识的传授

由于文言与现代汉语的源流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在那些演变的词上,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篇目来看,继承的词多,而演变的词少,掌握这些知识就等于掌握了一把钥匙,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在古文里常见的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是必须搞清楚的重点难点。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多介绍做笔记的方法:圈点法,重点摘录法,重、难点体会法等。多积累文言基本常识,在具体读古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常识来推断,把握文章的意思。

三、细读精研,感悟全文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际,提出每课中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本课应学习哪几个内容、哪些内容重点学习、哪些是一般掌握的内容、哪些信息只浏览即可学生根据自定的学目标和分解目标,对课文内容进行感悟。通过初读、细读、精读三个步骤,促成对目标的达成,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紧紧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三峡》一文,三峡风光,美不胜收,文章的三峡雄奇险拔,清新秀丽,让学生先初读,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再细读,精读,激发学生的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篇5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设计 问题

现在,在学生中“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现象很普遍,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我认为首要的是还这些古老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寻找滋润文言文教学的那夜春雨,那缕春风。

一.重视读,读得人情入境人味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开动脑筋,变换读的方式,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钱虹老师《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中,很好地运用了创设情境读法。

如:范仲淹面对朋友的要求,凝视着眼前的画卷上浩浩汤汤的洞庭湖,遥想着未曾亲眼所见的岳阳楼,他的心中涌起无数思绪……

(要求)请同学阅读2――4小节,用原文内容中的内容,说说他想到了什么,你从哪些文字中读出这样的想像……

正如他在课后反馈中提到的“学生对情景的假想这一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他们觉得缩短了自己和文章之间的距离”。这种创设情景,反复诵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重视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著名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所以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唤醒沉睡在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它在碰撞和交流中苏醒过来,并与千年后的人们产生共鸣,这应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可学生在学习文言时,对文中“人”的感觉总是平面的、干瘪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让这个“人”的脚实实在在的踏在他的那个年代里。因为不理解他们生活的历史,不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们不懂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不理解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俩人者耳”的情愫。

丁慎杰老师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中,恰当的插入了资料。如:

在“闲人”一词上做好深入的引导和拓展让学生可以结合更多的作品深入地了解苏轼。苏轼决不随波逐流,因此他的一生,屡遭贬谪,历经八州,身行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被贬至杭州时,他筑苏堤,造福百姓,诗云“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贬至密州,他“老夫聊发少年狂”抒报国之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发安慰之语;贬黄州,初到之时,他感慨“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与友人游清泉寺,更是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语;贬惠州,他“不辞长作岭南人”,表露“我心安处即我家”的胸怀。他跨越儒道两家,得志时进取,失意时释然。宠辱不惊,进退自如。所以,虽遭贬谪,看到月色喜人,他“欣然起行”,依然有闲情雅致夜游赏月。

我想资料的引入是必要的,让学生走进苏轼的人生境遇,更深入地体会到他尽管身处逆境,却依然具有闲情逸致,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豁达情怀。我想苏轼这个“人”一定会在学生心中鲜活地立起来。

三.适当教,教得明白、实在、有用

我曾经惊喜地看到了韩军执教的《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录和李卫东执教《陋室铭》的教学实录,他们不再仅仅满足字面上的意义,也不留恋古文博大厚重的积淀,而是着力于对语言本身的推敲、品位和实践应用。

容理诚老师的教学案例《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我在澳门教〈两小儿辩日〉》,也将教学的触角探向了“语言教学”这一崭新的文言文课程内容。执教者紧扣“古代汉语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的汉语言特点,从语言现象、语言运用实际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母语中走了一趟,真真切切地了解了汉语言的一个特点。

篇6

1 重视提问艺术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 怎样艺术地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2.1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2 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①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②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①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②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一样,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相比的。

(四)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诵读;学习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对文言文的讲授,往往就是一讲到底,“满堂灌”,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学生上课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结果就是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还是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探寻一些更为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文言文中去,读懂古文,爱上古文。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咬定‘根本’不放松”。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

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文言”和“白话”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文言。

篇9

现今的中学生现实状况是不喜欢文言文,《中国青年报》——调查表明: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开始排斥,尤其是文言文,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这里面的东西太遥远了。

在最近的网络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中学生是能够理性的认识文言文的地位和社会作用的,学生们都明白这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化的传承,不能够放弃,都在尽可能的去喜欢,但是现实问题非常的严峻,社会的发展趋势、现实生活人们都不再追求是否具有对古典美的审美能力,是否具有阅读、鉴赏、感悟悠久古文化的能力。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反映他们的心理:"我想学,可用不上。";"文言文,是应该学习的,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丢,如果连这都丢了,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可是我曾努力去学过,但最终我放弃了。";"不是我不想学文言文,一是有点难,二是没用";"我其实很喜欢文言文,也知道对自己有好处,可是我不会花时间去专门研究,老师教一点就学一点,碰到就学,碰不到就算了。";"学了没用,我不想学,但是高考要考。"

从许多的学生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言文的作用,可是社会发展趋势让这些都变得无用。学,难于上青天;闷,苦于约束。试想,如果在高考中去掉文言文这一块,还有学生会自愿、自觉的去学习文言文吗?答案肯定是:不会。

其实我想说文言文真的就是那么难学吗?学了就是那么无用吗?

传统文言文教学基本是教师逐字逐句串讲,一字不漏,学生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下来,课后背下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学家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都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比利时教育家可乐利也形象的比喻道:"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一、巧设导语,激起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上课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能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语会像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破除为难情绪,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如:教授初中文言文《曹刿论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语:"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曾经在长勺发生了一场大战,结果鲁国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国,谁能想到鲁国的''幕后军师''居然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呢?他究竟有多高的才能呢?还是让我们共同走入古战场,洗耳倾听曹军师的高论吧!请大家先观察课文的三个自然段,比较一下哪些段落是详写,那些段落是略写?"

又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他很疲倦,很无辜,出汴梁、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势利的官员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可是人生的坎坷不但没有压垮他,却使他写出了千古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夜游》。

在这导语设计中,教师不仅把文章的写作背景简单的融入到教学中,而且还把把苏轼的人格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学他的文章,更要学习他那不畏坎坷,勇于进取的乐观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风顺。有了对苏轼的敬佩,当然就有了学习的欲望,良好的开端已经在教师精心的准备下顺利开幕。

二、讲究诵读,引发兴趣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牢固丰富的文言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诵读形式,例如:集体诵读、分角色朗读、示范朗读、表演读、朗读比赛等。在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感,领会文章的大意。陶冶学生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

诵读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情境吟诵。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照思读。

把内容和题材相近的两首或几首诗词放在一起对比诵读,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时,教师可先出示这两首词让学生诵读,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适时引入诗人的简介及诗的背景资料。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情。

(三)故事引读。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四)游戏诵读。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

 

转贴于

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如我校开发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满池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拍九,我拍九,九月初开放。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从个人诵读到组建诵读指导团队共同诵读,从简单背诵到艺术熏陶、耳濡目染,快乐阅读的趣味性得到了很好体现。

三、配合多媒体,提升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要能合理利用多媒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力为文言文教学所用,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可借助多媒体投放课文的同步翻译,强调重点词句,以及文言词语的归类,形象的图片,生动的flash,使教学更清晰直观,生动有趣。

四、文化积淀,加强兴趣

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要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引起学生共鸣,培养学习兴趣,从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悠然洒脱;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欢乐"的超然物外的旷达胸襟和崇高的政治抱负;诸葛亮《出师表》中对先帝的知恩图报、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所有这些人类最崇高的思想品质无不彰显着古人对人生、事业执着追求的人格魅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古人的这种思想、文化,激发学生学习。

五、适时激励,发展兴趣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要让那些愿意花功夫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尝到甜头,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这些激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评价要做到及时,公平,准确。

如:我教完《爱莲说》一课后,还有十分钟下课,我就适时地开展背诵竞赛,限时八分钟。时间一到学生的手迅速地举起,我就当场表扬了几个举手快的学生,激励了他们背诵的兴趣,又抽了一名平时不太举手的同学背诵,他背的很流利,我又及时的夸奖他。几句话,给他增添了更多的动力,从此喜欢上了文言文,背诵对他更是不在话下。

六、课外拓展、延伸兴趣

教师要有计划的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学生深浅程度相当的,故事性强,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

如在教完《伤仲永》一课后,推荐学生看关于古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比如《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等小故事;教完《木兰诗》让学生读《孔雀东南飞》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拓展,还更多的让学生喜欢上古文,学习的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课外就会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篇10

一、打造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书写过程中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习惯性错字;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字;形似字相互混淆。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

(一)消灭习惯性错字的方法

巧妙识记法消灭错别字。比如“暮”字,有些学生就将“日”写成“目”,或是将“艹”写成其他偏旁,学生自己发明的巧妙识记法是“暮”说明是太阳即将落山,躲在了高高的“艹”下面,虽然看着是“大”“日”,但终究是被挡住了。这个错别字也在我们学生的巧妙识记下销声匿迹了。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消灭错别字。在期中考试中,我班有三个同学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零”字下面的“丶”丢掉了,这说明绝不是仅仅是大意的问题。为了消灭这个错别字,我是如下讲解的,“零”字之所以念“ling”,是根据“令”字发的音,所以下面是有“丶”的。等到我再次让学生默写这首诗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期中考试时的现象。

(二)消灭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别字的方法

应该是理解意思,这样错别字也就不会写错了。如学生写“俱怀逸兴壮思飞”时将“俱”写成“惧”,原因是没记住此句的意思,当看到诗句的意思后,知道“俱”是“都”的意思,那自然就不会写成“惧”了。

(三)消灭相互混淆的形似字

因为形似字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在一起,于是书写时,也就出现很多的错别字。为了消灭他们,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偏旁识记法。

如:“万物生光辉”的“辉”“山山唯落晖”的“晖”,学生总是易混。我是这样教给学生两个字的区别的,“辉”是“光”字旁,因此和光有关,“晖”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万物生光辉”的“辉”是和光有关,所以写成“光”字旁,“山山唯落晖”“落晖”是指夕阳,因此写成“日”字旁。学生这样识记后,就不会再写错别字。

二、打造古文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备课时,我们集体确定了六册的古文要用两周复习完,在容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为了使古文学习收到实效性,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是将课文分成四大类:1.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篇目:《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 《湖心亭看雪》(八上)《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八下);2.写人叙事类,篇目:《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河中石兽》《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上)《伤仲永》《孙权劝学》《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七下)《送东阳马生序》(八下)《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公输》《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九下);3.民间技艺类:《口技》《核舟记》;4.说理类篇目:《虽有佳肴》(七上)《大道之行也》(八上)《马说》(八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九下)。

其次是出示中考文言文的说明,包括考点、达成的能力等,目的是不仅教师要心中有数,学生也要做到了然于胸。

再次是出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四大类需要共同掌握的内容有:1.熟练翻译全文;2.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倒装句、反问句、疑句、双重否定句、判断句、被动句);3.重点实词的翻译;4、虚词的翻译(之、以、乃、而、其、也、矣、焉、于、为、哉)。

针对文章的内容,不同类还会设置不同的问题。如说理类:文章阐述了什么理?是如何阐释的;民间技艺类:作者是如何体现民间艺人的技艺的?对民间艺人的绝技作者发表了怎样的议论?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写了哪些景物,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全文或是关键句(主旨句、议论句、抒情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志趣、情趣、志向)?

接下来初三不同类的文言文需要所用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抓紧复习,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办法。

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不同的个体,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同,如果教师统一复习进度,或是讲解,学生就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对课堂来说,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表现。

三、打造记叙文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当前的记叙文是指广义的记叙文:包括典型记叙文、小说、散文。我下面就小说来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首先,要明确中考中小说的考点:

情节考题:用简洁语言概况故事情节;梳理故事情节;写作方法及作用。

人物考题:描写方法及作用;概括形象;根据语境,续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梳理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词句题: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品析关键句(环境描写的句子、修辞句、深意句、主旨句、过渡句)的作用。

拓展题:结合实际,谈对全文或是某些情节或是某一句的理解。

探究题:探究主题;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妙处(作用);题目或结尾的作用;

其次,明确方法指导:

1.概括情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

2.人物形象:明描写方法―具体句中找形象―准确词语来概括。

3.环境描写作用:具体描写了____的景色(或是社会背景),渲染了_______的氛围,烘托了______的氛围,推动了______的发展,突出了小说______主题。

4.表现手法:明手法―析效果(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的作用)

最后,课堂实战,通过做题来巩固。

这样做就会使学生明白小说都会考哪种类型的题,这些类型的题该如何规范答题,找到采分点。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