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范文

时间:2023-04-09 11:2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教版:“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高一册第103页,2003年6月第1版;课标本必修3第47页,2007年3月第2版)

苏教版:“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必修四第5页,2008年6月第4版)

显而易见,差异有三:①“不知发”后,前者为逗号,后者是分号;②第二个“曰”后,前者无冒号,后者则有;③“非我也,兵也”一语,前者认为不可独立成句,故在引号外加问号,后者则认为此语可独立成句,故在引号内加句号。但颇为有趣的是,这种差异在配套使用的“教参”译文中,却又有了分别向对方靠拢的倾向: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高一册第204页,2003年6月第1版;课标本必修3第87页,2004年6月第1版)

苏教版《教学参考书》:“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必修四第27页,2006年12月第3版)

上述原文中的②③差异,在译文中已不存在――苏教版已是按照人教版的文中标点翻译。至于差异①,人教版在“不知检”译文后加分号、在“不知发”译文后加句号,这种层次关系显然与苏教版原文相一致;而苏教版译文则改原文分号为逗号,其层次关系便又与人教版原文相同。凡此种种,自意味着人们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相当混乱,似有为之辨析的必要。

众所周知,标点是用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的;因此,我们即不妨从内容人手来看这段文字。撇开“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不说,“狗彘……兵也”显然只有两层意思:“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一对比鲜明之语为第一层,是孟子对梁惠王自言“尽心”于国的反驳和批评。“人死……兵也”这个比喻为第二层,此中,孟子紧承前文“涂有饿莩”之说,对统治者归罪于年成的推诿进行了有力的驳斥;由于第一层是一个并列复句,第二层是一个复杂单句,因此,这两个层次之间的标点,分号显然较逗号为优。而在“人死……兵也”这个复杂单句中,“是”指代的是前文“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句话,它与前文构成同位关系,共同充当这个复杂单句的主语;由于“于”是介词,其后的“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自只能是“于”的宾语,它们共同构成介宾短语后,再充当谓语“何异”的补语,因此“非我也,兵也”便无法独立成句,自不宜在其前后加冒号、句号;此外,“何异”即“有什么不同”之意,它的疑问性质,便决定了句末必须加问号而非句号。

篇2

一、将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结合起来

在选修课里进行高效学习指导,首先要求教师将文化背景告诉学生。鉴于选修课程特殊的性质,教师在教授时采用的教学重点和方式应该是与必修课不一样的。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授《孟子》的文章时,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孟子的学说,其次才能是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和比喻说理的特色等。笔者在选修课教学时,重点把孟子的经历、战国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告诉学生,从利于学生理解方面抓高效。

笔者在正式讲授“《孟子》选读”单元前,除了给学生详细地介绍了文化背景知识之外,还把学过的课文拿来印证。如跟学生说,孟子学说当时没有被诸候采用是因为在纷争天下的时代,单凭施行仁政是不能解决国家生存的问题的。当时的君王们都想效仿春秋五霸称霸天下,各诸侯国中,凡听从法家、兵家、纵横家之说的君王,就会使自己国家的实力日益增强。笔者这时又指出,学生在必修教材里学过《过秦论》,里面讲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其后几代国君“因遗策”,至始皇“振长策”而统一天下,就证明在战国时,法家行通了,而儒家行不通;后来“仁义不施”又导致秦朝速灭,这才有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汉代渐渐兴盛起来。故有法家是“打天下”之理,儒家乃“坐天下”之论。这就是说,治国之策要因“攻守之势异”而异。笔者这样讲,学生既复习了《过秦论》的要旨,又为学生理解孟子辗转各国,苦心游说而不成的历史事实做了铺垫。

二、将选修课文与必修课文联系起来

高年级学生在思想、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等诸方面相对低年级有了提升。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高一时接受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更不满足于对单独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断地接触同一作者或同一类体式的文章后,学生也产生了将选修课上学习的文章和以前学过的必修课的文章对照理解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如何将选修课文与必修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比较。教师将所学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化,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正在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课文的理解。

拿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里的“《孟子》选读”单元来说,这一单元以多篇文章将孟子的思想成体系地展现给学生。而学生在高二已经学习过《寡人之于国也》,对背景知识,即孟子其人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该课文中讲了有关于孟子的仁政主张,包括实施王道的途径,如“保民而王”;实行王道的措施,即“制民之产”;实现王道的表现,如“衣帛”“食肉”“孝悌”“尊老”“与民同乐”等,正好可以为选修课文全面了解孟子思想提供佐证。印证不是重复教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由对个别理解发展到对整体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选修课的教学重点。如果教师只是对单篇课文进行解句评章,将不容易使学生全面把握孟子的思想及其文章体系。

三、将不同学段的文章整合起来

有些相互有关系的文章,因编写体式的要求,散编在必修和选修课本里。这些课文,往往拥有共同的人物,教师据此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将选修课文与相关必修课文连成一个体系,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比如,人教版初中课本里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高中必修课本里有《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里重现了《寡人之于国也》章节,其后又出现《孟子见梁襄王》《孟子见齐宣王》《庄暴见孟子》等章节,这些篇目的内容,和前述初中课文和高中必修课文其实是有联系的。

笔者告诉学生,孟子先后两次到过齐国,第一次见到的是《邹忌讽齐于纳谏》中所说的齐威王;第二次见到的就是选修课文《孟子对齐宣王》中所说的齐宣王。那么,两次旅齐中间,孟子到哪里去了呢?他到魏国去了。孟子在魏国守候了两代国君,第―位是《寡人之于国也》里的梁惠王,另一位是《孟子见梁襄王》中“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是因槠胪王一心要争霸主之位而离开了齐国,又因为粱襄王没有仁君威仪和仁君的“不忍”之心而离开了魏国,回到了已经是新君即位的齐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会重复于《寡人之于国也》和《齐桓晋文之事》里,这正说明孟子游说诸王的苦心。这样指导,学生便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概念。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41-01

许多教师在上文言文新课时,教法单调:先示范朗读,然后讲解文言常识,强调字词的积累,句子的翻译,最后集体朗读一遍。教学过程无视学生的存在,忽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采用适合农村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摸索,我认为以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方法一: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因此,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兴趣的培养方式很多,我总结了以下三种:(一)“亮出家底,文言名句知多少”课堂竞赛课。以学习小组为参赛单位,事先不提醒,要求学生现炒现卖,不仅要读出名句,还要向同学解释句子含义和用途。以讲出名句多、解释流利的小组为优胜组,他们不仅获得同学们的掌声,还可获得教师奖给的笔记本或书籍。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很轻松地认识到,原来文言文离生活这么近,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二)结合传统节日,用活动盘活文言文课堂。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这些传统能够流传下来,功臣当是用于记载史料的文言文。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每到节日时间,势必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会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节日的常识,开好节日知识讲座,有机会还要组织学生到野外踏青,吟咏诸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这样,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学、好学古诗文。(三)营造文言文氛围,打造文言文化。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不断开创文言文教学文化建设新局面。为鼓励学生读书,教师要推荐文言书目或篇目给学生,如《论语》、《三字经》、《史记》、《战国策》、《孙子兵法》、《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善于发现学生中的读书积极分子,及时推介,树立榜样,必要时给予适当奖励。

只有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学生才会长久保持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方法二:交流法。这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合作课堂模式。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8~10个小组,每组6~8人,组员分三个层次(即AA\BB\CC),明确分工(讨论组织者、任务展示者、质疑者、记录者等)。每上一节新课,我会提前把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学生接到学案后,要做好独学环节、对学环节、展示环节、点评环节这几个环节的工作。上课时,后三个环节最为精彩,学生积极参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如,《秋水》的寓意问题,学生们交流后得出看法: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超越自我,才有广阔空间。又如,怎样快速记忆《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按时间顺序,先是忌不自信,问妻、问妾、问客,然后讽谏,最后纳谏;抓关键句,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方法三:拓展延伸法。学习了文言文,可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我设置这么一种情境:你无意中发现了父母或别的长辈有很令你揪心的毛病,请你模仿邹忌的做法,给他们进谏。学了《寡人之于国也》后,我要求学生模仿梁惠王的语言“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以“寡人之于 (提示:空格上可填父母、兄弟、学习等字眼)也”为题,写一段话并反思自己。这样,既给学生练习写作文言文的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

方法四:背诵法。文言文学习讲究字词句的积累,积累的根本途径在于朗读背诵。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分组学习,组员交流,探讨背诵心得,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动力。课前,每个学习小组长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组员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分段研究,完成老师下发的学案,熟读课文。课中,再给学习小组适当的时间交流、探讨、质疑,开展组内背诵比赛。为保证学生背诵热情的持久高涨,可以开展组内竞赛,组员之间互相督促,赶学帮超;可以开展组间竞赛活动,评出优秀小组;可以组织班级背诵擂台赛,设立班级背诵之星;可以创建背诵统计表,及时表扬勤学之星。

篇4

1、数目;数量。如《赤壁之战》:“众数虽多,甚未足量。”

2、几;几个。如《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算术。如《周礼》:“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方法;技艺;方术。如《后汉书》:“时赵谬王子林好奇数。”

5、命运;定数。如《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篇5

一、立论思维指向要明晰

教材中指出“找有针对性的角度”,正是切中议论文立论的要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论的针对性直接影响学生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四篇议论散文针对性各有不同,立论的思维角度各具特点,或许给我们一些提示。《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提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问题,孟子针对梁惠王的治国措施,提出“王道”主张,先否定对方后提出自己的主张,思维上重在论“辩”。《劝学》开篇点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以学习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分别从学习的好处、作用、方法和态度论证,其写作思维重在规“劝”。《过秦论》一文贾谊站在汉文帝对百姓实行宽松政策的角度,借“秦之过”规劝汉文帝以秦为例,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写作思维重在劝“谏” 。《师说》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而写的,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中心论点,写作思维重在针砭时“弊”。

综观四篇议论散文针对立论思维指向各有不同,借以启发学生在写议论文时立论思维指向要明确清晰,且论点出自现实生活某一方面,而不是学生自己凭空造出来的。

二、论据源于自我生活

议论文论据的要求,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观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可是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选取什么样的论据才是典型的、新颖的和能证明观点的。同一话题的作文,选择的材料十之八九是一样的,既做不到典型,又无新颖可言,甚至离题较远。这是因为学生在选择使用论据时不知道如何选取而导致的,因此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选择使用论据的思维导向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在阐述实行“王道”时,孟子并没有大张旗鼓的给梁惠王灌输实施“王道”能够给梁国带来多少益处的大道理,而是从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直接具体地交代治理百姓的措施,如“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这就是养民,发展生产。孟子除了主张养民外,还须教民,办学校,反复地把孝悌的道理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让人知道孝顺,懂礼仪,这都是用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例形象地阐述了“王道”政治,借此鼓励学生向经典学习,以熟悉的具体生活,形象地论述中心观点,更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再如,《劝学》选择的论据是自然界中的“物”的性质、状态等,例如第一段议论学习的意义,择取“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用自然界“物”的变化比喻说明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够达到“智明则行无过矣”。第二段择取“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马”、“假舟”,用自然界“物”的作用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弥补不足。第三段择取“积土”与“积水”、“不急跬步”与“不积小流”、“骐骥”与“驽马”、“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蚓”与“蟹”,用五组相反的“物”的对比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贵在积累、专一、坚持不懈。荀子选择的论据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说理通俗易懂又入木三分,贴切自然又形象生动,避免了文字的枯燥乏味和空洞之感。但是学生在选择论据时忘记了自己身边的事物,缺乏必要的生活发现,老师有必要借此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大小小的事物。

总之,论据材料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古人如此,学生写作文亦是。

三、逻辑论证心存论点

“论证”是议论的三要素之一。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常犯的毛病是缺乏严密的逻辑分析,摆出论点和论据后便草草收兵。对此,这四篇议论性散文在论证方法上也带给我们写作思维方面的有益启示。

首先都使用了对比论证,各具特色。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从正面阐述“王道”政治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后又从反面批评统治者的虐政,是整体结构上的对比。《师说》整个的论证结构是:递进提出论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反面论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三组逐层深入的对比论证)――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写作缘由,紧扣论点。因此,对比论证的方法既可以用在整体结构上,又可以用在局部段落上,根据中心观点需要自主选择。

其次是比喻论证。比喻的使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把道理隐喻其中,如“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治理政事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有的先设喻后说理,如用“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引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比喻的本体选择也多种多样,有的以动态的事物变化设喻,如直木为轮的变化比喻说明人经过学习才能达到“智明而行无过也”的境界。有的以大量常见的“物”设喻,如“骐骥”与“驽马”、“蚓”与“蟹”等。通过阅读发现以上不同的比喻论证的形式,可以打破和扩展学生运用比喻的原有思维模式,但是不管怎样始终围绕观点来论证。

最后是举例论证,即“摆事实讲道理”。这是学生常用的论证方式,可是学生是讲“故事式”的解释论点,与论点无关的文字过多,原因在于学生裁剪事例的思维导向不明确。《过秦论》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举例以秦的兴起、强盛、灭亡的“不施仁义”的历史过程为例,并没有顾及到历史细节,同样没有与观点无关的语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举例子的时候只叙说与论点紧密联系的语句。学生在具体论证时,做到心中有中心观点的思维意识,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篇6

如:古汉语中,“而”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能够作状语的词或短语,而不是其他词类。此时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篇7

关键词:上古 “舍弃”类动词 历时演变

“舍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即施事使受事远离自己,施事一般是人,受事可以是人、物、事。这种行为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非自愿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概念场中的词汇有所不同。

本文所要考察的是上古汉语中表“舍弃”义的动词,先秦到西汉是本文确定的上古汉语的范围。笔者选取了先秦到西汉有代表性的13部文献进行调查,同时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确定上古汉语中表“舍弃”义的动词主要有5个:“弃”“舍”“释”“捐”“委”。为了清楚地揭示上古汉语中“舍弃”类动词的基本面貌,本文将对这5个词语依次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上古汉语“舍弃”类动词的考察与分析

表1是上古13部文献中“舍弃”类动词的使用情况,下面将进一步分析这些词语的使用特点,探讨各个动词在上古汉语中的历时发展演变过程。

(一)弃

“弃”在《说文》中解释为“捐也”,字形像被遗弃的婴儿,可见“弃”的本义便为“抛弃、舍弃”。上古汉语中,“弃”是“舍弃”概念场中的主导词,使用频率非常高,并且一直延续到近代。“弃”往往带有不舍或厌恶的感情,常见于“施事+VP+受事”这样的句式中。受事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弃”后也可以直接带宾语,宾语多是抽象事物。如:

(1)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孟子・尽心上》)

(2)君因信妾余之诈,为弃正妻。(《韩非子・奸劫弑臣》)

(3)闭九窍,藏心志,弃聪明,反无识。(《淮南子・m真训》)

(4)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庄子・l箧》)

“弃”除单用外,还以组合形式出现。先秦到西汉这一时期“弃”的组合比较少,常见的有“弃人”“弃物”“弃灰”“弃发”“弃捐”“弃天下”“弃群臣”等,“弃群臣”是帝王之死的婉词。如:

(5)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6)夫沐者有弃发,除者伤血肉。(《韩非子・八说》)

(7)王不幸弃群臣,则子之亦益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二)舍

“舍”,《说文・部》:“市居曰舍。”可见“舍”的本义是“房屋”,由“房屋”引申出“设置、放置”义,“舍弃、放弃”义是“放置”义进一步引申的结果。“舍”的“舍弃”义是在取舍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且二者必须择一,所以“舍”后的宾语往往是有价值的、正面的多于没有价值的、负面的。句法表达中,“舍”的主语为施事,“舍”后直接带宾语。如:

(8)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9)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左传・文公七年》)

(10)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吕氏春秋・上农》)

(11)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韩非子・忠孝》)

“舍”除单用外,还出现了“取舍”这样的组合。上古时期的“取舍”指的是采取和舍弃的一种标准,并且出现频率很高。《韩非子》中“取舍”有9例,《吕氏春秋》中“取舍”有6例,《淮南子》中“取舍”有8例。如:

(12)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三)释

“释”,《说文・部》:“释,解也。”可见“释”的本义是“解下”,由本义引申出“放下、释放”义,由“释放”义引申出“舍弃、放弃”义。《尚书》中已见其用例。具体表达中,“释”的主语是施事,“释”后直接带宾语,宾语大部分是抽象事物。如:

(13)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韩非子・有度》)

(14)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货数而任己。(《淮南子・诠言训》)

(15)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吕氏春秋・论人》)

(16)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释”后也可以接具体事物,但用例比较少。如:

(17)非天庸释有夏。(《尚书・多方》)

(18)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战国策・楚策一》)

(四)捐

“捐”,《说文・手部》:“捐,弃也。”可见“捐”的本义即为“抛弃、舍弃”。“捐”的“弃”义一般指有目的地抛弃自己所珍惜的、喜爱的东西。“捐”后直接带宾语,宾语一般是抽象的事物,如“功名、俗、怨、德、势”等;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天下、国、燕(国家)、躯”等,但用例较少。如:

(19)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庄子・在宥》)

(20)削迹捐势,不为功名。(《庄子・山木》)

(21)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战国策・燕策三》)

(22)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战国策・燕策三》)

“捐”除单用之外,还以组合形式出现,最常见的组合就是“弃捐”。在笔者所考察的文献中,“弃捐”共出现4例。如:

(23)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淮南子・览冥训》)

(24)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史记・外戚世家》)

此外,“捐馆舍”也是“捐”常见的组合,是死亡的婉辞。如《战国策・赵策二》:“今奉阳君捐馆舍。”

(五)委

“委”,《说文・女部》:“委,S也。”可见“委”的本义并不是“舍弃、抛弃”。《广雅・释诂一》:“委,弃也”;《字汇》:“委,弃置也”。“委”也有“弃”义,“委”的“弃”义来自于“委积”,“委积”指古代的一种公共粮食积累,是用来作接待、救济之用的。这种“委积”征自百姓而由国家管理,所以“委”有“托付”义。“委积”是委之于人去管理,因而“委”有“委弃”义。“委”的这种“委弃”义有一个特征,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它要求有补语,补出“委”之于什么人,或者“委”之于何地。如:

(25)今君命逆使人曰:“无以尸造于门”,是我寡君之命委于草莽也。(《左传・哀公十五年》)

(26)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

即使补语不直接出现,它也在隐含之中。如:

(2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委而去之”即“弃城而逃”。

二、结语

从对“舍弃”类动词的具体分析中,我们发现这5个词各具特点:

1.产生时间不同

“弃”“舍”“释”在周朝已经产生,“委”于春秋时产生,“捐”在战国时产生。

2.使用频率不同

“弃”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舍”。它们的使用贯穿于整个上古时期。战国以前“释”只有个别用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西汉时期用例逐渐增多。战国时“捐”用例很少,西汉用例增多,尤其是《史记》中“捐”的使用高达24例。“委”自产生以来使用频率一直都是最低的。

3.“舍弃”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舍弃”是“弃”“捐”的本义,“舍”“释”“委”的“舍弃”义是引申而来的。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3]徐时仪.乳、в肽碳捌、丢与扔的兴替考[J].南京师范大学文

学院学报,2007,(4).

[4]刘宝霞,张美兰.近代汉语“丢弃”义常用词的历时演变与地域

分布[J].古汉语研究,2013,(2).

[5]杨振华.近代汉语“丢弃”概念场动词的历时演变考察[J].语文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上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古文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而古代论说文就是古文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因而科学合理进行古代论说教学也就十分必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代论文文教学,并且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对古代论文说实行教学,从而使实际教学需求及要求能够得到满足,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更好发展。

一、古代论说文概述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论说文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体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然而关于其性质及特点一直缺乏相关论述,直至南朝时期刘裸才系统论述古代论说文,将其确定为辨别是非及研究道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对于古代论说文而言,在整体文章中“论”属于其主要部分,其主要包括的内容就是论断、言论及论述,在;论述使可选择某一事物作为对象,也可将某一人物作为对象,其论述内容比较广泛,可涉及各个方面相关内容,而这些比较丰富的论述对象及;论述内容使古代论说文价值得以很大程度提升,为论说文较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古代论说文中除论之外就是说,而说所指的主要就是解释说明某一事物或者阐明某一道理,这一类文章也包括很多。

二、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方法的应用

1.文本细读法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深入详细了解文章内涵,而后与文章相关材料相结合,分析及研究文章中所运用相关修辞方法及叙述方式,特别对于文章结构应当深入进行分析,从而深入挖掘作者所要表达文章真正内涵。与普通文言文教学相比较,教师在实行古代论说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文章文本细读加强重视,从而保证对文章主要内容真正体会,对于作者所表达文章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也就是应当对文章中各种细节应当认真进行查找,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体结构,这一点使较好开展论说文教学的基础。对于古代论说文而言,其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一词多义,即同一个字具有多种意思,且能够表达出多种丰富内容,这一特点的存在往往会在思想方面出现混乱情况,因而很多单音节词语逐渐衍生出众多多音节词,从而使语言表达方面能够更加准确、流畅及丰富。所以,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作者主观层面意思加强理解及思考,即应当清楚理解作者选词及用词真正目的,同时需要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真正意图,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将文章内容更好掌握。另外,在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文中句子进行详细分析,文中句子通常都是多个词语连缀组成,然而整句话真正含义并非就是这些词语意思相加。由于古代论说文对于句子逻辑性、联系性及条理性比较讲究,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句子加强研究,对句子含义认真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文章句子,从而对整个文章均能够进行较好理解,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2.比较教学法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教学法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特别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表现出明显优势,通过对该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应用,可使学生更加积极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古代论说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实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可更好获取相关知识,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比较教学法应用方式包括很多,首先教师可对不同文体之间横向比较进行利用,即将论说文与其它文体实行比较。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对《寡人之于国也》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篇文章实行比较,《寡人之于国也》属于典型论说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属于传状文,两篇文章所讲述内容均为战国时期历史事件,然而由于文体存在差异,其论文方式及论述目的均存在一定差异,《寡人之于国也》主要通过语言对话形式论述,表达一种政治主张;《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记叙方式讲述人物故事,突出文中人物的形象。通过对两种不同文体进行比较,教师可引导学生更好理解论说文与其它文体之间所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更好理解论说文所具备价值及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对不同文体进行比较之外,还可对不同作者之间进行比较,通过在这一方面实行比较,可使学生更好把握不同作者思想上存在的共同点,通过从不同角度实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好了解古文论说文特点,在此基础上更好对古代论说文进行学习。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代论说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科学合理开展古代论说文教学属于重要任务。在高中论说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论说文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方法实施论说文教学,从而保证论说文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参与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论说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59):70.

篇9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

C.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D.今日之事何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幽独处乎山中

A.噫吁喊,危乎高哉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臣乃敢上璧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A.其皆出于此乎

B.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D.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D.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人前为寿

A.崤函之固,自若也

B.天涯若比邻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必有所不为,而后能有所为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

C.为仲卿母所遣

D.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冰,水为之

D.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盘盘焉。困困焉

B.永之人争奔走焉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1.与“谷不可胜食也”中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深林杳以冥冥兮

A.险以远,则至者少

B.作《师说》以贻之

C.木欣欣以向荣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因击沛公于坐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14.对下面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③学于余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其皆出于此乎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①和③相同,②与④相同,⑤与⑥不同

B.①和③不同,②与④不同,⑤与⑥相同

C.①和③相同,其余皆各不相同

D.①和③不同,其余全部相同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去时里正与裹头

A.是谁之过与 B.蜩与学鸠笑之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乃与平原君计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表示承接,“就”“便”的意思)

②无苗时采,则实而沉(表示承接假设的结果,“那么”“那就”的意思)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示因果,“所以”的意思)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示转折,“可是”“却”的意思)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示条件,“才是”的意思)

⑥口耳之间则四寸耳(用在主谓之间,限制修饰谓语,“只”“才”的意思)

⑦愿依彭咸之遗则(名词,“侧面”的意思)

⑧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与“已”连用,“而已”“罢了”的意思)

A.②③④⑧ B.①④⑤⑦

c.①②④⑥⑧ D.③⑤⑥⑦

17.下列句子中加c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参考答案

篇10

一、省略句

1.省主语:承前省,蒙后省

例句:(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省宾语:动词和介词的宾语

例句:具告(之)以事。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3.省介词:形/动/动词短语+(于/以/乎)+代/名/名词短语,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对象、方式等。

例句:有碑仆(于)道。置之(于)坐上。

4.省谓语(极为少见和考查)

例句:日(行)三四里。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二、判断句

1.看特征标志:……者,……也;……者;……也;……者也;乃,为,即,则,诚,非,

皆,本,是,素,实,信。

2.看陈述句,句末点号应为句号,偶尔有感叹号的情况。

3.翻译是必须要有“是”或“不是”。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梁父即楚将项燕。且相如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信可乐也。若邀此路,诚良策也。其实汉贼也。秦,虎狼之国。刘备,天下枭雄。

4.常见搭配(以下省略号代表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要联系前后文,非词语)

此……也/耳,此则……也,亦……也,斯……也,即……也

是……也,皆……也/者,固……也,必……也。

例句:此亡秦之续耳。此鹳鹤也。粟者,民之所种。此三者,吾之恨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生亦我所欲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斯用兵之效也。是寡人之过也。环滁皆山也。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固一世之雄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

Ⅰ.何+名/形/动+之有

例句: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夫晋,何餍之有?何后之有?

Ⅱ.疑问代词+动

例句:大王来何操?复驾言兮焉求?乐夫天命复奚疑?彼且奚适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陈述句中

Ⅰ.否定词+名/代+动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莫之夭阏者。莫我肯顾。岁不我与。未之有也。忌不自信。毋吾以也。

Ⅱ.名/代+之+动或名/代+动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我之谓也。此之谓也。敬希见谅。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叮咛。

Ⅲ.唯(惟)+名+是/之+动

例句:唯马首是瞻。惟兄嫂是依。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惟安之求。惟物之应。

(2)介词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介词

例句:沛公安在?何以战?不然,籍何以至此?君何以知燕王?嗟尔远道之人胡为来哉?

微斯人,吾谁与归?何由知吾可也?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何如?

②陈述句中

例句:义之与比。一言以蔽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2.介宾结构后置

特征:形/动/动词短语+于/以/乎+代/名/名词短语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祭以尉首。投以骨。

3.定语后置

(1)形容词后置

①特征:名+之+形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凌万顷之茫然。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2)数量词后置

①特征:名+数词/数量词

例句: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千斤,邑万家。毁祠数百区。

(3)者字结构后置

①特征:名+者字结构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客有吹洞箫者。求人可使报秦者。群臣侍殿上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②特征:名+之+者字结构

例句: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

4.主谓倒装

特征:表感叹,谓语(形/动)+(逗号)+主语

例句:甚矣,汝之不惠!贤哉,回也!富哉,言乎!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四、固定句式

1.被动句

①特征:为……所+动词,为所+动词……,为+动词,为……+动词,动词+于,见+动词+于……,见+动词,被+动词,受+动词+于……,意义上的被动。

例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若属皆且为所虏。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天下笑者,何也?而君幸于赵王。见笑于大方之家。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受制于人。日削月割。兵挫地削。王之蔽,甚矣。

2.陈述句

①特征:无以…… 足以…… 且……且…… 载……载…… 则……则……

例句:无以致千里。足以极视听之娱。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先生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且驰且射。载欣载奔。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感叹句

①特征:何其……也!可谓……哉!直……耳!一何……!何+形!

例句:何其衰也!可谓壮哉!直不百步耳!吏呼一何怒!隐隐何甸甸!

4.一般问句

①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胡/焉/何/曷/奚/恶/安/孰/谁/盍/庸/其/岂/宁/独/顾

②特征

Ⅰ.疑问代词+句末疑问语气词

其/岂……乎/邪?奈何……?无乃……乎/与?奈……何?如(为)之奈何?得无……乎?其几何……?况(于)……乎?如……何?庶几……乎/欤?何……者/何者/何也?

例句: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尔,能奈吾何?为之奈何?无乃尔是过与?如太行王屋何?日食饮得无衰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其几何离?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Ⅱ.单独句末疑问语气词构成或不用语气词构成

……乎/与(欤)/哉/也/耶/为?

例句:儿寒乎?欲食乎?死国可乎?壮士!能复饮乎?然乎?可得闻欤?年几何哉?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5.选择问句

①特征:其……?抑……? 其……?其……?其……? 与其……岂若/孰若…… 非……则…… 与……宁……

例句: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非死则徙尔。与人刃我,宁自刃。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6.反问句

①特征:顾……哉?独……哉?宁……乎?安……哉/乎/耶?其/岂……哉/乎/耶?不亦……乎?何……也/也哉?何……为?

例句: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独畏廉将军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今安在哉?又安敢毒耶?岂不痛哉?其孰能讥之乎?不亦乐乎?何可胜道也哉?何辞为?

7.表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