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范文
时间:2023-04-04 21: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轼定风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把抒情与说理紧密结合,将说理或是议论通过形象思维表达出来,即所谓充满“理趣”。作为北宋文坛一代宗师的苏轼,更是精于此道。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饱含哲理的诗词文章,像我们十分熟悉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以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等等。苏轼以其丰富的创作成果无可争辩地登上了北宋理趣诗文的顶峰。在苏轼的作品中,理总是带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总是与具体的物象和比喻结合在一起,因而所言之理往往具有生动、形象、隽永、感人的特点,也就是说具有理趣。苏轼在元丰元年(1082年)写的《定风波》就有着这样的特点。
据《宋史·苏轼传》记载,1079年,苏轼因“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言、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谗获罪几乎就死,这件事给了曾经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一直主张积极入世崇儒的苏轼以极大的打击。在湖州至京城的押解途中,苏轼竟然试图纵身江流,在狱中也曾准备服药自尽,写下了“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的颓丧诗句。后来,在多种因素的配合下,苏轼终于幸免了杀身之祸,得了个有名无实的闲职,贬至黄州。“初到黄州,廪入绝绝,人口不少,私忧甚之”,(《与秦太虚书》)这时的苏轼,政治处境险恶,精神压抑,生活拮据,他的心情幽独孤愤。他常策杖江边,望云涛而茫然,并且热衷于在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黄州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折,他从以前的努力进取、议论风发转为多作人生感慨,词风更见超逸旷远,也更加充满理趣。苏轼对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经历进行了严肃的思索,接受并理解了佛家静达圆通,庄子齐物论等世界观,并以此作为自己排遣苦闷的精神武器,从而充分发展了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慢慢形成了处变不惊,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定风波》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苏轼描述了沙河道中遇雨这一件极为寻常的生活事件,淋漓尽致地阐发了他从坎坷经历中悟出的不同寻常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情操。请看他的《定风波》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莫听”、“何妨”、“且”等字眼层层递进地表现了苏轼在狂风暴雨中泰然自若的神情。我们仿佛看见,风雨潇潇,穿林打叶,大有席卷天地的气势,而词人却睥睨风雨,要以自己主观的意志力,从心灵上抹煞客观的风云变幻,在“同行皆狼狈”(《定风波·词序》)的窘态下,从容自如。甚至,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吟咏诗赋,缓步徐行。在这里,苏轼化用陶洲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语句,从而把自己对风雨的蔑视和自身旷达情怀的抒发于平淡描述中尽显无遗。苏轼随遇而安、悠闲潇洒的风度跃然纸上。这还不够,苏轼又进一步写道,我柱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着马儿还要轻松。词人写到这里,不禁脱口而出“谁怕”,掷地有声,一语双关,既表现了沙河道中风雨不可怕,更是表述出作者面对打击坦然自若的情怀。正是基于这种感情,他直抒情愫,唱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洒脱豁达,笑傲人生,活现出苏轼通达豪放的人生态度。人生境遇有顺有逆,这是谁都难免的,小至阴晴无定的早春风雨,大至政治风浪中的沉浮荣辱,苏轼都能怡然自得地待之。联系苏轼两年前九死一生的经历,我们知道,苏轼在这里要表达的正是那种不被苦难击倒的坚韧精神。苏轼就像“从死灰中复生”的凤凰一样,再也不会为突如其来的不幸而伤痛忧郁。他的心底一片平和,一片光明,没有什么可以再让他“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对于仕途的挫折,他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现在这样,柱根竹杖,穿双草鞋,无拘无束地啸傲山林要比当大官,骑着马奔波于繁杂事务中要好得多。这种不贪慕功名富贵的精神正是苏轼得以旷达坦荡的源泉,他宣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些。”(《满庭芳》)“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苏轼感受到了“处江湖之远”的乐趣,不再留恋“居庙堂之高”的日子。苏轼坚持操守的倔强品格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旷达情怀简直就是在向不幸的命运挑战了!读此,顿觉一股豪气迎面扑来,使人心胸为之一舒。
《定风波》的可贵之处并不仅是告诉了我们词人以旷达洒脱的胸怀对待风雨侵袭和政治压力。在词的下片,苏轼描写了这样的情景:正当微寒的春风吹散了酒意使人清醒,我觉得有点冷时,山头上的斜阳却在迎接我。此情此景,洋溢着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斜阳本身是无所谓“相迎”与否的,是词人自己心情开朗,对生活增添了爱意,感到生机是不灭的,所以才看到斜阳似乎正在欢迎他。苏轼写出了自己对“春风”、“斜阳”的亲身感受——冷暖莫辩,喻理于景,为下文张本。苏轼告诉我们,风雨终会过去的,只要坚持到底,定能战胜不幸。“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送走厄运,前方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在召唤你呢。有了成功的喜悦后又怎么办呢?如果词作就此结尾,那未免流于平淡,对于人生境遇,苏轼自又有一番高妙的评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厄运过去了,再回忆厄运,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人生境遇大抵如此,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厄运好运,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里的晴雨比喻忧乐:自然界既无风雨冷暖可言,则人世间又何必斤斤计较于沉浮忧乐呢?苏轼孜孜以求着这种忧乐两忘的无差别的精神境界,这就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超脱的人生态度。这是苏轼对瞬息万变的政治风雨的总括,极富理趣。苏轼晚年远贬海南时,作《独觉》诗还结云:“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足见他对这种淡泊的境界的体会之深。
清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此言是触及《定风波》这首词的特点的。总之,苏轼善于从人生经验中发掘哲理,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哲理。在苏轼看来,词不仅是情感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生哲理的宣言。《定风波》正是在不动声色的描述中,以一件日常小事既抒发了苏轼旷达豪放的情怀,又以清旷超逸的文字,由一己之得推及人生感悟。告诉我们:在遭受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要沾沾自喜,而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不让外界环境的变化扰乱自己的心境,改变自己的乐观态度。唯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胸怀开朗,自信坚定,满不在乎地对待风雨侵袭和政治压力。这就是《定风波》的基本精髓。
然而,我们对于词中流露的忘怀得失、超脱利害,虚无缥缈的哲理思想,也应有足够的戒心和清醒的认识,看到它的局限性。同时,瑕不掩瑜,苏轼不为外物荣辱所累的旷放胸怀和他那不因政敌迫害就放弃“悲歌为黎元”的志向的倔强情操,我们应加以赞赏。吉米·杜兰特说得好:“随遇而安,不仅会使你感到愉快,也会给别人带来愉安。”词作《定风波》正是把这样深刻的人生哲理的阐发和平淡的生活小事的描写丝丝入扣、环环相连地不露痕迹地融合了起来,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成为苏轼理趣诗词艺苑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苏轼;悲底色;梦想
高中必修五册,接触到苏轼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却都是经典,一是《赤壁赋》,一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是《定风波》,我们深深为他的才气所折服,更为他在磨难中的豁达所折服。但细细品来,豁达的苏轼,其底色却是悲。
一、悲是苏轼的真正底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看似豁达,实际上却是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悲哀中的无奈之举;《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仅豁达,而且有超脱之感,可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却也是在对外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的一种听之任之;《赤壁赋》中“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看似问题解决了,却在《后赤壁赋》中要随鹤而去。
所以,悲是苏轼从未曾真正离他而去的伴侣。
二、悲色小探
这么一位优秀的人才,为什么悲却成为他的底色呢?
1.人生坎坷
苏轼的一生颇为坎坷,首先从生平上来看,他就是在不断被贬中做官。刚开始不能容于新党,从而被贬。新党下台后,又不能容于旧党,仍然被贬。而旧党下台后,新党对他的打击更重,要把他放逐到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却又死在回来的途中。
其次,从思想上来看,当时执政的都不能和苏轼相合。因在新法的实施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便被迫离京,看到新法对老百姓的损害而上书,便不容于朝庭。后新法失败,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但他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虽然心因磨炼而变得坚强,但悲的伤痕却清晰留下了。
2.英雄情结
虽然苏轼不被新党、旧党所容,但苏轼的理想却一直不灭。被贬黄州,却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来抒发他的执著。建功立业是他永远的追求,他的痛苦也正是在他理想的破灭上产生的,《定风波》如此,《赤壁赋》也如此。若没有他对英雄的执著追求,也便没有他的种种痛苦,在他那看似的豁达中,更透露的是无奈中的自我安慰,可安慰过后,这梦想在心中仍然滋生着。
3.怀才不遇
由于思想的不同,苏轼基本处于被掌权者排斥的境地,因此,是绝对的不遇。普通人的怀才不遇尚悲愤不已,更何况对于才子呢。苏轼绝对是才子,他的才,不仅表现在诗书画等艺术上,更是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体现在他支持老百姓的利益上,更何况他还是一位有英雄梦想的执著者呢!所以他受到的伤害更大,所以他的坚守更难,悲伤更深。
4.家庭影响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家庭影响对苏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影响苏轼的思想,还影响他的性格,影响他的品质,甚至可以说,正是家庭的影响,才让苏轼不会成为一个摧眉折腰的苟且者,而是成为一个真实地站着的人。
5.悲天悯人
元丰三年,苏轼在黄州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其子在苏轼过世之后,只有去颍州投靠苏辙为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秉持的是怎样的人生理念。他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他对变法的反对也好,还是对不变法的反对也好,都是把老百姓作为利益的第一位。
三、千古同悲
苏轼不是孤独的,屈原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司马迁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甚至“诗仙”李白也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历史上,优秀的士人,都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这是中国士人的共同特点,这种悲深深地融入每一个士人的血液里。他们在忧虑中悲伤,他们在忧虑中拼搏,他们在忧虑中传
篇3
一、进行审美性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限制着教与学的方向。因此,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审美因素的渗透。把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目标。
案例:《定风波》
1.通过回顾总结学过的苏轼文中的思想情感,思考分析推断本文内涵。
2.借助多次朗读的调整,把握诗词节奏,初步整体理解诗文。
3.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根据诗人经历,分析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4.理解、体会、评价苏轼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案例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注意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理解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这属于审美感知的内容,要求学生评价诗人人生态度是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只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的确定,才能让中学语文教师逐步提高意识然后重视学生审美情感、审美感受的培养,才能让教师找到审美化教学的突破口。
二、进行审美化教学内容的选择
“形象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始点就是对语言形象的感知。对语文文本中各种文学形象的审美,不仅要通过文学语言去认识描写对象的美,而且还要善于透过形象去认识社会真实的生活美和作家的审美理想,并借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
案例:《定风波》
1.教学内容:诗词的朗读,抓住关键字,深入分析
从体裁上看,注重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语言美。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初步感受诗歌中文字形象美的蕴含,产生审美的愉悦。
2.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陶潜诗作内容风格,结合苏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分析两者“归”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注重诗词的艺术美、社会生活美,通过对比的审美手段感悟两个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带来的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及情感态度,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审美体验,找到属于自己对诗歌内涵美的感受。
三、进行审美化教学方式的组合
通过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讲授法和讨论法是中学语文教师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能够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适当运用演示法辅助,让学生通过直观体验视觉冲击获得教师对文本的审美经验并且同时获得自己对文本进一步的审美感悟。除了加入演示法以外,探究法的加入也让学生可以扩展语文课本学习的知识面,使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多种手段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案例:《定风波》
1.演示法:(1)学生展示自己对豪放派和婉约派诗文的理解; (2)教师朗读、音频跟读、学生自读。
2.讨论法:(1)学生分析词中的关键字;(2)学生探究苏轼与陶潜的“归”。
3.探究法:学生探究苏轼与陶潜的“归”。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取合理组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走出单一枯燥的教学围城,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产生美的愉悦,培养审美素养,并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
四、进行审美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调动多样化的审美化教学手段,可以多角度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审美效果的达成。如果教学方式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手段,就很难形成较愉悦的审美氛围,学生也很难找到审美活动的突破口。审美素养的提高也会变成纸上谈兵。
案例:《定风波》
1.把诗词与绘画结合起来,化语言的形象为画面的形象,形成审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让学生自己想象画面的内容。诗词就不再是枯燥的教师讲授,而变成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创造。
2.通过反复多次朗读的调整,把握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体味诗词的意境美。诗词朗读的节奏变化、音高变化不是单纯的韵律体现,而是作者情感变化的直观体现。要想能真正读好这首《定风波》,学生朗读前和朗读中必须细细品味诗词中文字的内涵,把握好诗人的情感动态。
3.发挥审美体验和审美想象的功能,化语言形象为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通过“竹杖、芒鞋、烟雨、春风、斜阳”的意象组合,启发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感悟诗词意境,并形成属于自己的诗词意境。教师的启发是一种审美引导,最见审美教学的功夫,最能体现教师美学修养和美育水平的发挥。
篇4
关键词:苏轼;诗文;禅佛意趣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44岁,时值壮年,正如苏轼在《西江月》中所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虚凉?”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使他更加感到人生的虚幻无常,在黄州过着近似流放的生活,痛苦、彷徨自在其中。“顺意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是道家,痛苦的时候是佛家,坡就是这样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1]P2精神上的痛苦让他把目光转向了禅佛,这让他一次次从痛苦中释然,获得心灵与精神的超脱,形成了“静而达”的禅宗式人生哲学。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中说:“然则子瞻之文,黄州已前得之于庄,黄州已后得之于释。”[2]P95黄州期间,也是苏轼诗文创作的“珠穆朗玛峰”,禅佛式的人生哲学无疑会渗透到其诗文的创作中,使其诗文流溢出浓厚的禅佛意趣。人教社课标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苏轼的很多诗文,其中黄州时期的占了绝大部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则全部选取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诗文。从禅佛的视角去观照解读苏轼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文,无疑会更加透彻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从而大大提升审美的境界。
一、“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谪黄州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三月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中调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P37
《定风波》词牌之下,作者用一个小序说明了写这首词的原因。其中“沙湖”是地名,在黄州城东南30里。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他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于是就写出了这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而又充满禅佛意趣的词。其禅佛意趣首先表现在运用了“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
词的下片中,“山头斜照却相迎”,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已经变晴,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变幻莫测。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得出了“如何面对现实”的答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中,作者既写到了“遇雨”、“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又写到了“遂晴”、“山头斜照”,可见既有“风雨”也有“晴”,那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呢?这里作者显然受到禅佛思想的影响。“大乘空宗中观学主张非有非无之说,认为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绝无,坚持有无一如的思想。”[4]杰出的佛学思想家僧肇“笃信‘非有非无’,坚持‘有无双遣’。”他认为“以此观照万物,动静一如,去来一如,实而不有,虚而不无;虚心冥照,妙契自然,有无均无所累,我与自然会通圆明。”[5]“非无非绝无”,“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人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人生体悟。“风雨”即“忧”,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又喻指词人人生中的坎坷;“晴”即“乐”,既指自然界中的晴天,又喻指作者人生中的顺境。“也无风雨也无晴”乍看不合逻辑,仔细吟咏体会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其实此句糅合了僧肇的“非有非无、体用一如”的佛学思想,从而表现出词人“忧、乐两忘之胸怀”,彰显出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这是词境、禅境,也是独具魅力的个体人格发展的理想之境。词人将出游途中遇雨这一极其寻常的小事融进禅佛式的思维方法,升华了个人的体悟,充溢着禅佛意趣,从而使整首词闪耀着苏轼独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顿悟式审美至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的禅佛意趣还表现在词人达到了禅宗所谓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顿悟式审美至境。
禅宗所谓的顿悟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是超越时空、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是创造性审美至境的显现。顿悟,所触及的正是时间的短暂瞬刻与宇宙、世界、人生的永恒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禅宗看来,这就是真我,即真佛性。这并不是我在理智、意念、情感上相信、属于、屈从于佛;相反,而是在此瞬刻永恒中,我即佛,佛即我,我与佛是一体。顿悟是禅的最高境界,是审美至境,是在一瞬间彻底了悟人生的本质,洞察宇宙的实相,与万法的本体冥然相合。
通观整首词,作者“从求诸内心开始,经过‘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道’融入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天道’,从而复归本心。心灵在一次圆融的体认中完成了审美超越。”[6]
篇5
1、“此处安心即吾家”的意思是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这句话化用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2、选段: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3、译文: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但是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的“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不服衰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定风波》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既表现出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篇7
【关键词】苏轼;宋词;豪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非凡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一、苏轼对词的贡献
(一)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
(1)词中有人对人生的思考。苏词和他的诗一样,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的思考。“乌台案”之后,人生的命运的倏然转变使他更加直接和深刻体会到人生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临江仙・夜饮东坡》中:“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词虽然深切感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追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例如《定风波・莫听》词中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个性气质,使词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立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2)词中有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苏词表现了他的人生理念、年少意气风发和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如《沁园春・密州早行》中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的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少年经历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出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现实中的“射虎”和理想中的“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苏轼的词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进词世界,改变了词的柔软情调,开辟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二)扩大了词的题材
(1)有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描写奔走流动的气势,如《满江红》中“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再如《行香子・湖洲》以清新秀丽的画见称,把山水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生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水阔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历史人生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2)超尘拔俗,潇洒闲逸的清旷风格。苏轼词中数量较多,但能代表其思想个性的,是那些表现他超尘拔俗、通脱豁达、潇洒飘逸、乐观开朗的清旷词。前人说过,苏词“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
(三)扩大了词的范围
苏轼提倡“以诗为词”,就是凡能入诗的内容,均可入词。在他之前,词在文化界是不入流的,是上不了台面的,所以他之前的文坛大家虽然也作词,但题材和内容都无外乎清歌宴饮、儿女私情、赠歌妓等等,非常单调。自苏轼始,他把一切内容都写到词中,名作频出。无论是咏物还是怀人,不论是送别还是悼亡,全写到了词中,从此开拓了宋词新领域,这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功绩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二、苏词的风格
(一)豪放
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改以往靡艳风格,冲击北宋词坛。“上殿云宵生羽翼论兵颊带风霜”表现了报国立功的豪迈。苏轼常用大江惊涛、雷鸣、天涯等时空意象,涌动着一种壮阔和力度,具有震撼力。与婉约词形成强烈反差。苏词也表达对宇宙和历史的深切感悟,抒发对社会的责任和雄心壮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千古绝唱。
(二)浪漫主义色彩
《水调歌头》全词运用形象的浪漫主义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热爱。再如《行香子》,苏轼在词中有感于人生虚幻、短暂和无聊,表现出对功名利禄、争短论长等世俗观念的否定,以饮酒退隐的方式超脱现实,自寻乐趣,意境清空旷淡,格调健朗飘逸,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想象神奇,语言高妙。这都使读者赞美叫绝,他的这些词给人以思想启迪,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语言的创新,音律的突破
篇8
写景:或细密、或粗粝,或舒缓、或倾盆,或短促、或绵长……雨,以其世间万物所不及的干种姿态、万种风情,唱响自然的乐章。
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
2.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成阳城东楼》)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7.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
10.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
1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12.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抒感:听雨,听自然的歌唱,听灵魂的对话:看雨.看年华的流淌,看勇情的奔涌。沉浸在雨中,让心灵润泽,让生命舒展。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3.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唐・杜牧《秋思》)
4.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僧志南《绝句》)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元・虞集《听雨》)
11.莫昕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篇9
好不容易可以推开书了,可以逃避题了。身体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回忆以前的春游,汽车发出的声音像是在狂欢摇滚,而今天,却像是在享受轻松时的欢笑。
我并不喜欢玩耍,只是喜欢欣赏奇山秀水;我也并不厌倦读书,只是想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和谐的结合起来。这使我似乎有点不太合群,同学们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叽叽喳喳跑开了,我却独自一人漫步,比谁都自由,独自体验着静的美,我乐于这份难得的安静。
坐着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想像自己是在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便不由自主地念起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偏舟一叶......”那情境简直太像了,特别是念到“悠然心会/妙处难玉君说”,更是令人陶醉于其中,醉得“不知今夕何夕“了。
篇10
关键词:黄庭坚诗人陈师道中国诗史苏轼艺术个性北宋文学家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为一代诗人,黄庭坚在中国诗史上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显赫的声名。他的词名亦自不小。与黄同时的诗人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晁补之则又说:"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也"。山谷之词,虽历代都有评说,但较诸宋代其他名家,未免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叹。然而黄庭坚的词颇值得我们注意。黄庭坚历来主张艺术上的开拓创新,倡导"自成一家始逼真",在词的创作上,他同样是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的词作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一、迥然相异的前后期词风
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今传《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完整的存词18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山谷词既有"亵诨不可名状"的俚词句,亦有"妙脱蹊径,迥出慧心"的佳篇雅制。词风之异反映出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实践。造成这种雅俗并存,美恶共卷情况的原因是"当时以其名重,片纸只字,皆一概收,美恶杂陈,故至于是",所以"宜分别观之矣"。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期词风迥异则莫如黄山谷。前期词如《归田乐引》:"对景还消瘦。被个人,把个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扌闰就。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少年心添字》:"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着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口歆则个,温存着,且教推磨。"可谓俚俗亵诨之至。故清人朱彝尊编《词综》对山谷词去取特严。而后期词如《醉蓬莱》:"对朝云云爱云逮,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里烟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衤因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则又清雅超拔如是,与传统小词的软婉轻媚自有轻重,刚柔之别,而更接近于苏轼豪放词的作用。致王灼评山谷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⑤黄庭坚的词风之所以如此相异,首先是因为这两类词的创作,相距时间较长。山谷的歌词创作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与晚年,因为时间跨度大,其间生活屡遭变故,致使山谷词风迥然相异,而后人以其名重,无论雅俗,兼收并蓄,故今人读山谷词,风格有极不协调的感觉。
山谷词中那些风流狎昵的作品,大都作于青少年时期。山谷年轻时有过宴游嬉戏,醇酒美人的快活经历。其性格气质,大概亦属于"疏隽少检"一类。他有一首《惜余欢茶词》正是他早年风流生活的写照: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人陈榻。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与巫峡。歌阑旋热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马要,碾春焙,愿少处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从这些铺陈中,正可看到作者少时尽欢极乐的生活情形。正由于作者早年的这种生活经历,黄山谷就必然地把本来就被当时人视作"艳科""末技"的词,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狎妓宿的谈助,将其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纨绔之气,大胆地寄寓于词。
山谷自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二十三岁时及第后,即调汝州叶县尉,后经学官考试,任国子监教授,三十六岁时知吉州太和县。元礻右时期(1086—1093)在京师秘书省充任史官修《神宗实录》,在此十七年中,山谷作词甚少。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山谷五十岁,哲宗亲政,斥逐元礻右旧党,黄庭坚被控所修《神宗实录》中有不满新法的言论,遂以修史失诬之罪被贬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据龙榆生先生《豫章黄先生词》编年,山谷共有六十首左右的词可确定作于谪黔之后。约占整个黄词的三分之一。其中如《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念奴娇断虹霁雨》,《千秋岁苑边花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由此可见,山谷歌词创作的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及第之前)与被谪黔之后。因为时间跨度大,造成岁月相隔,老少异趣,固是一个原因,但促成山谷词风变迁迥异的根本原因乃是他屡遭贬谪,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他在黔州的生活甚为艰苦,他这样形容:"万里黔中不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定风波》)山谷晚年更被贬至宜州(今属广西),境遇更为不堪,作者常常发出深深的叹息:"老来亦失少年欢"(《鹧鸪天》),"心情那似当年日"(《醉落魄》)。他失去了产生俚词艳句的生活基础,要寻找新的思想精神的寄托,于是词也就必然地告别醇酒美人,宴游嬉戏,成为作者抒情状物,发泄胸中不平的文学样式。所谓穷而后工,正可从山谷词见之。山谷前后词风之变异,首先取决生活,然亦有其它种种因缘,特别是他的学佛好禅尤对他的词风转变有影响。黄庭坚中年以后所服膺的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探求随缘适性,自我觉悟,实现一种蝉蜕污秽,越尘拔俗的自然人格。加之原来佛学清心寡欲,禅定持戒的说教,必使山谷感到今是昨非,这样,他不仅失去了产生艳歌小词的生活基础,亦失去了创作之声的思想基础,他的词风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二、疏宕而沉郁的表情方式
婉约诸家作词,大都以含蓄宛转,细密典丽见长。山谷词则不然,他不循此径,别开一路,以疏宕明快见称。山谷不是以细针密线缝制那些雅丽精美的词章,而是以疏宕超逸之笔,表现胸中积郁的情感。所谓疏宕明快,大致是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不以细密为结构原则,往往较为自由疏松。婉约派表情达意的方式,往往是以景物烘染开端,首先描写环境,然后一层层地展示人物动态,心理,而心理活动又多是渗透于景物之中,隐含不露。大小晏,秦观等词人,都用这种章法作词。山谷不去步趋婉约派章法,而是"我笔写我心",把自己的感受,心情为结构线索。如《鹧鸪天》一词: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场酒肆狂居士,李下何防也正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年欢。茶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平心而论,这首词的格调并不高,没有更多的思想价值,较浓厚地流露出封建士大夫的某种风气。但它的表情方式是疏宕明快的,以情语振起,以深切的感慨贯穿始终。词中基本上没有景语,而是直接抒发自己的郁愤之情。当然。山谷词中也有许多篇什描写环境,渲染景物,但也都是任凭感情驱遣,随意所之的。
山谷词虽然疏宕明快,但又深含沉郁之致。"沉郁"虽然表现为一种风格特征,但更多的是由感情的悲慨所致。山谷屡遭贬谪,心中积郁不平,对社会,人生都有很深的感慨和认识,使其词作呈现出外疏宕而内沉郁的特征。如《定风波》: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个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此词为山谷在黔南贬所的作品,它以狂放的笔调,写出了内心深沉的痛苦忧郁,外似旷达,实则沉郁,近于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一类作品的风格。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曾指出山谷词"疏宕"的特点,而夏敬观《手批山谷词》又指出"山谷重拙"的特点,可以说他们都是颇具慧眼的,能够见出山谷词的独特之处,而且甚中肯綮。实际上,山谷词是兼有疏宕与沉郁的特征。山谷词虽然疏岩明快,但并不粗疏浅陋,而是寓深意于其中。清人刘熙载也认为:"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这话说得好,可谓搔着痒处了。看上去并不典雅富丽的山谷词,却是蕴含深厚的,读来自感厚重,与当时词坛上占主流的婉约词风是颇相径庭的。
夏敬观所说的"重拙",也很值得玩味,它道出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拙"本来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一个范畴,与"巧"相对。"巧"指机变伪诈之心,人为矫饰之貌,而"拙"则是指浑朴自然,未经雕饰的本然状态。陶渊明曾把"拙"作为一种人生准则,因而有"守拙归园田"的诗句。后来,"拙"逐渐演化为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范畴。宋代文人画把"拙"作为价值范畴,追求笔墨的生拙。在这种审美倾向中,黄庭坚起了很大作用。黄庭坚作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评价书画都以"拙"为尚。"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梳妆,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论画亦云:"余初末尝识画,然参禅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画悉知其巧,拙,工,俗,选微入妙。然此岂可为单见寡闻者道哉"主张无意地,自然而然地于"拙"中见出书画的奥妙。山谷词的审美倾向是与此一致的,颇具"生拙"的特点,与典雅富丽的婉约词风是相左的,给词坛带来了一种清新之气。
三、雅词杂糅俗词的语言特色
山谷在语言上也与众不同,词中语汇十分丰富,有传统的典雅词汇,也有大量的方言俗语,山谷把它们糅合起来,创造出生新的语言特色。同时,山谷在词中故意造成一种拗折的语言形势,来表现突兀不平的思想感情。山谷有些词的语言是较为典雅工丽的,如《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词通过寻觅春的踪迹,来抒写伤春意绪,语言典雅工致,可以说是词的"本色语"。李清照在《词论》中主张词"别是一家",并认为黄庭坚是词家中少有的明于此道者,大约是指这类典雅优美的作品而言。山谷词的许多篇什则是将方言俗语和文学语言糅为一体的,如《卜算子》: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词中"管不解","个里","忍管"等都是民间俗语。这些都是常见的口头语言。这些词汇的运用,使词作变得活泼亲切,感情表达得更为具体准确。山谷有些词作则有过多地使用地区局限性颇大的方言俗语的倾向。如《丑奴儿》词中有这样几句:"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口沙,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这首词人为地造成了语言上的隔阂,如果不是操这种方言的当地人,恐怕很难全然理解词的意思。
方言俗语用得恰到好处,会使人感到亲切朴实,清新自然,给人以娓娓如述的感觉。山谷词中有一部分收到了这种艺术效果。而上面这首词,因为用了过多的生僻方言,使人难以索解,不但不能构成优美动人的意象,反而有碍于读者的欣赏思维活动。山谷主张"以俗为雅",这种艺术主张的实行,在词中产生了上述两种效果。山谷词在语言上的另一特点,是善于锤炼生新之语作为词句的关键,使词显得精警劲健。如《减字木兰花中秋无雨》词中"醉送月衔西岭去"一句,"衔"字何等新奇有趣,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有了一种活跃着的生命感。再如《诉衷情》里"山泼黛,水扌妥蓝"之句,"泼","扌妥"二字把山水写成了有灵之物,活泼明丽。山泼洒着黛色,水揉动着蔚兰的锦缎,真是一幅极美的水墨丹青!
山谷还善于运古人诗句于词,凭借读者对诗句的含意的理解,来深化词的意蕴。如《水调歌头游览》中的结句:"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便是化用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洒》诗中的起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逐人归",使感到那种太白式的飘逸。《定风波》中"自断此生休问天"一句,用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中的原诗句。杜诗表现了不肯向命运屈服的倔强性格,山谷在词中正是突出了这点。《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一首,敷演了唐人张志和《渔歌子》全词,表现出词人那种不慕功名,随遇而安的思想情调。
山谷历经坎坷磨难,颇多郁愤之概。为了抒发自己的胸中块垒,他往往故意造成语言上的拗折跌宕的峻急之势。如《醉落魄》二首的起首几句:"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莫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杯中三万六千日。闷损旁观,自我解落魄。"这种奇突不平的语势,正是为了适应牢骚不平的胸臆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