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3 17: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夜喜雨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冬悄悄地走了,春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了……”诗人杜甫不禁赞叹着。
春天的小草偷偷地探出了小脑袋,在与大地说着悄悄话:“好渴呀,哪里有水呀?”雨似乎懂得它们的心思,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第一场春雨。诗人撑起伞漫步在濛濛细雨中,欣赏着这醉人的美景。大地和小草贪婪地吮吸着大自然所赐于的那甘甜的乳汁,那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也苏醒了,一切变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雨姐姐转身跑走了,轻悄悄地来到了田野的一条小路上,在这漆黑的夜里尽情的挥撒着一粒粒珍珠,滋润着大地万物,一切都在这酣睡中变得生机盎然。
乌云从头顶飘过,在田野上空休息,笼罩着整个田野上空,变得黑沉沉的,诗人准备回家,这时无意中瞅见江边的船只上还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像是在等待着黎明的来临。
清晨,锦官城里被雨水滋润过的地方遍地开花,花儿鲜艳,美不胜收。诗人由衷地感叹着,表达了一种喜爱之情。(指导老师:喻县茹)
篇2
先看课的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当你读到某个词语、某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否会忽而浮现出与这些词句相关的形象、情景和细节。比如,读到“白云”我们会想到蓝天,想到大雁;读到“圣诞节”,我们会想到新年礼物,想到童年往事……这节课,我想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联想力与想像力,好吗?
板书:春雨
师:同学们,看到“春雨”这个词,你能联想到哪些和它相关的景物、场景或画面?
(有的想到花朵,想到绿草,想到田野;有的想到老师的话语,想到妈妈的教诲等等。教师不断启发,学生说得更丰富,更具体,更美。)
师:当我们的联想与想像沉睡的时候,写在黑板上的“春雨”不过是两个平常的汉字。一旦唤醒了联想,唤醒了想像,我们的思想就由冬天飞到了春天……
上课伊始,教者让学生放飞心灵,对“春雨”二字展开联想。因为活动契合了孩子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仿佛做游戏一样,想像的翅膀飞得很高很远。既激发了想像和联想的热情,又增强了想像和联想的信心,还掌握了一些想像和联想的方法。很显然,学生想像和联想这一重要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更具匠心的是,教者出示的联想词是“春雨”,学生在天真烂漫的联想和想像活动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即将展开的《春夜喜雨》古诗的学习。古诗学习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上述活动既是这堂课不落痕迹的导入,也是对即将展开的古诗学习活动的一次热身。
再看整体感知环节:
师:杜甫这首诗,写的是“春雨”,标题可不可以把“夜”和“喜”字去掉,就叫“春雨”呢?请扣住诗句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生:不能去掉。全诗突出“夜”之特点的诗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等。至于“喜”之心情,则渗透于全诗之中。
教者由“春雨”引导学生向“春夜喜雨”过渡,很自然地将“夜”和“喜”两个关键词凸显出来。让学生扣住诗句内容谈标题中的“夜”与“喜”字去掉行不行这样的问题,学生似乎水到渠成地明白了诗题的所以然,又把握了全诗的内容。依然不见教者“教”的痕迹。
进入赏析诗歌环节:
师: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圈点评注法进一步欣赏这首诗的妙处。
(1)先看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你觉得要圈哪个字?(生圈“知”“发生”)
板书:知――发生
师:“知”是什么意思?
生:知道,懂得,明白。
师:春雨会知道春天的到来吗?
生:不知道。在这里,诗人笔下的“雨”成了适时而来、善解心意的“好雨”。这是一种有生命、有感知能力的雨,诗人把春雨当成了人。
师:“发生”与现在讲的“发生”是一个意思吗?
生:不是,书上说“发”即“催发”,“生”即“生机”。发生,是催发生机,催发生长,催发生命。
师:春雨啊,它一到春天就催发生机。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思维从这间教室起飞,飞到春天的田野、河畔、山峦,看看有多少生命的生机被春雨催发了?
学生想像并描述诗意的情景。
教者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赏析诗句,借文下注释理解诗句,不见教者教方法,却见学生在自如地运用方法。更妙的是对“发生”一词的联想,让两个平常的汉字有了形,有了色,有了动态,有了情感。既丰富了学生对诗句的解读,又体现了一种大语文学习的思想。
(2)请同学们举一反三,你觉得颔联中的哪些关键词值得圈出来?说说理由。
板书:潜――润
师:如果将“随风潜入夜”写成“随风前入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生:有影响。“潜”,能写出春雨的轻盈、神秘、机灵、可爱。
师:这里的“润”相当于哪个词?
生:“滋润万物”“润泽万物”。
师:滋润是种怎样的过程啊?看得到吗?听得到吗?
生:看不到,听不到,只有心灵才能感觉得到。我们坐在温暖的屋里,听窗外春雨沙沙,敲打着窗棂,敲打着屋顶,那时候,多少花,多少草,多少新芽,多少嫩叶,多少树,多少生命都在像吸取琼桨一样吸收着春雨。那是无可替代的、大自然馈赠的生命养料啊!就像妈妈的乳汁滋养着孩子一样,春雨滋润着整个世界。
没有“潜”与“前”的比较,学生不可能顺利地体会到两词词义的细微差别,领悟到“潜”中包含的丰厚内涵。教者一个微妙的设计,让学生自悟自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又丰富,赏析诗歌的方法也交给了学生。对“润物”词的想像,有着以上联想活动的异曲同工妙。然而这里似乎已经看到了学生通过以上的训练,形成了初步的想像的自动化。
(3)师:有人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联没有写到春雨,好像跑题了。你的意见呢?
生:不,在写雨云。云越多,越密,雨下的时间越长。
师:将“云俱黑”中的“俱”改成“已”,将“火独明”中的“独”改成“皆”行吗?
板书:俱(已)――独(皆)
生:“俱”是“都”的意思,都黑了,说明云又多又密。“独”反衬出夜之“黑”。
师:这一联,对仗得特别好。对仗,是中国语言里特有的现象。今天我们过年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贴对联,那都是对仗。你能举出对仗的诗句来吗?你发现对仗有何规律?
篇3
周数
题目
诗人
一
《春雪》
唐·韩愈
《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二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洛阳道》
唐·储光羲
《观永乐公主入蕃》
唐·孙逖
三
《春怨》
唐·金昌绪
《思君恩》
唐·令狐楚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四
《题袁氏别业》
唐·贺知章
《罢相作》
唐·李适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五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湖上》
宋·徐元杰
《伤春》
宋·杨万里
六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晦日送春》
唐·贾岛
《乡村四月》
宋·翁卷
七
《山亭夏日》
唐·高骈
《村晚》
宋·雷震
《题北榭碑》
唐·李白
八
《泊秦淮》
唐·杜牧
《中秋月》
宋·苏轼
九
《客中行》
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十
《题榴花》
唐·韩愈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十一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十二
《送别》
唐·王维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十三
《台城》
五代前蜀·韦庄
《松江》
宋·王安石
十四
《忘湖楼晚景》
宋·苏轼
篇4
用雨表达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唐·杜 甫)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时写的,描写了春夜细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景象。
用雨表达苦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采地黄者》唐·白居易)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所作。这一年关中地区大早,颗粒无收,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此诗表达了作者同情穷苦人的思想感情。
用雨表达怜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 稹)
这首诗是元稹在得知好友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听到好友被贬,诗人感慨万千,因而写下此诗寄给白居易,表达他的关切之情。
用雨表达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秦 观)
这首词中那飘忽不定的飞花、迷离如丝的细雨,如梦如愁,抒发了词人的伤春遣愁之感。
用雨表现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 轼)
诗人写出了雨后西湖云雾迷蒙、山色矇眬的美丽景色。
同学们,古诗词中带雨的佳句很多,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在空格中补上所缺的字,使诗句完整。
1. 渭城( )(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唐·王 维)
2. ( )( )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3. ( )( )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唐·杜 甫)
4.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 )中。(《江南春》唐·杜 牧)
5. ( )( )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唐·韦 庄)
6. 天街( )( )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 愈)
7.空山( )( )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唐·王 维)
8. ( )( )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游湖》宋·徐 俯)
9. 兰溪三日( )( )( ),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10. 沾衣欲湿( )( )( ),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宋·志 南)
篇5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作往往给人比较压抑的感觉。不过,他也有些充满欢快的诗歌,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杜甫高兴的是农作物得到滋润,来年会有好收成,正如诗歌题目所说——“春夜喜雨”。
早春时候,细雨飘飘,景致最美,这是好雨。这些雨都使人感到“喜”,心暖则雨暖。但是不是所有的雨都能够使人喜悦,在特定场合下,有些雨不但不使人感到喜,反而使人感到悲。
在古典诗词中,雨似乎与分别有着亲密关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的雨平添了伤感,使人想到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见,雨把离情别绪调配得别有一番滋味。另外,还有分别后睹雨生愁的,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雨从天上下到心里时,眼睛湿了,心也湿了,密密的雨丝增无限情愁。
其实,雨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景物,只是进入诗中就成为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抒情意象。看雨和听雨,其实也是一种心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情境下,感受也不同。同一景物会给人不同感受,是因为人本身的情感不同。正如欧阳修在《玉楼春》中所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与雨有关的诗句表达的感情其实与雨无关,雨只不过充当了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同一个诗人在不同心境下会对雨有不同感受,这在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大家知道,以南渡为界,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李清照都多次写到“雨”这个意象,不同的是前期的雨以喜为主,后期的雨以悲为主。
在早期作品《浣溪纱》(淡荡春光寒食天)中,李清照写道: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是李清照年轻时写的,这几句写的是室外风物,用“疏”字来形容雨,既表明了雨不大,淅淅沥沥的几点,又能从更深层反映出作者春闺中梦醒后的舒畅之情,可谓一举两得。这首词作于新婚不久,婚姻幸福,心情愉悦,所以“疏雨”是喜雨。南渡以后,李清照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雨”在她的词中变得凄凉起来。建炎四年,李清照逃至越州。这次逃难前后半年,行程数万里,历尽颠簸,饱尝了流离失所之苦。她触景感怀,写下了一首《添字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在这异乡的土地上,在这孤单寂寞的夜里,独自一人听雨打芭蕉的声音,离愁别恨,家国之仇同时涌上心头。夜半三更,深怀着这种飘泊沦亡感的词人起坐听雨,她想到了什么?词的尾句就这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余地,也留下了词人面垂两行思乡泪,坐听雨打芭蕉声的感人形象,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效。
篇6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想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书信作文1少陵野老台鉴:
我是对您仰慕已久的后生晚辈,我不敢妄称是您的知己,作为学生,也是忝列门墙,只能说是您的“粉丝”。公元770年,您带着刻骨铭心的辛酸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溘然长逝,像一颗流星划过大唐黑暗的夜空。时间流逝了一千二百多年,可是您就像人类文明金字塔尖的一颗钻石熠熠闪光。也许您死不瞑目,可是我要说:您死得其所,何必遗憾?
公元712年2月12日,您诞生的那一天,漫天的风雪昭示了您坎坷的一生和高洁的品行,您的血液里融汇了先祖西晋名将杜预的勇气和祖父唐代诗人杜审言的傲骨。您饱读经书,踌躇满志,本着“奉儒守官”的人生信念去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可是当您呕心沥血,怀经天纬地之才,抱安邦定国之志一挥而就的试卷竟然被奸相李林甫(他蒙蔽唐玄宗说“野无遗贤”)轻描淡写地付之一炬时,有什么比怀才不遇更让您痛心疾首的呢?当您拜谒豪门,遭人白眼,赠诗求荐时,有什么比寄人篱下更让您辛酸屈辱的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当您在安史之乱中两手空空回到奉先县探望妻儿,“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时,有什么比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家糊口更让您羞愧悲愤的呢?——苍天何其薄也!?
时间在流逝,您的悲愤在堆积!您本来就把诗歌当做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辗转飘零到夔州,疾病和衰老、寂寞和忧伤、压抑和苦闷紧紧包裹纠缠着您,悲愤出诗人,您对诗歌艺术的探索更是精益求精,创作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境界,写出了《秋兴八首》和《阁夜》这样苍凉雄浑的巅峰之作,《登高》更是被明代学者胡应麟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您生逢乱世,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尝尽辛酸、饱受磨难,您受苦受难的血泪史让人叹息扼腕!但是冷静反思,在那样一个腐朽昏庸的王朝,您即使封侯拜相,也不可能实现您的政治抱负,您的高洁孤傲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君不见您的知交中,房琯罢相、李白放逐,郑虔客死台州、李邕杖毙衙中,王昌龄贬谪夜郎、苏源明饿毙长安……您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您是不幸的!而您胸中日益填塞激荡的郁愤不平之气,如奔涌的大河终于汇成诗歌的汪 洋大海,您被后人尊为冠绝千古的“诗圣”。诗高君为峰,“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除了“诗仙”李白,没有诗人能和您相提并论——您又是幸运的!您的个人遭际是如此的不幸,可是文学幸甚!华夏幸甚!人类幸甚——您也幸甚!
尺短情长,我无法表达对您的痛悼之情,就让我在您的诗歌中寻章摘句,拼凑成四韵:
黄花泣露木萧疏,重阳登高思杜甫。巫峡风疾桨声断,湘江日暮灯影孤。
剑门关外纵酒笑,岳阳楼头吞声哭。大厦必倾何遗恨,诗凌绝顶死应足。
谨以此作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时间在流逝,您构建的文学大厦,您树立的精神丰碑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老杜,愿您在天堂里幸福安康!
书信作文2亲爱的杜甫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也是您忠实的读者,您的诗词深深的吸引了我。
今天我拿起笔给您写信,心里真是既高兴又激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苍老。饮酣视入极,俗物都茫茫。”这可以说是年轻时候的您,那时您是一位才高却又点自负的青年。您在这段时间与李白相识,共同度过了一段短暂却又难忘的时光,后人也称您二人为“大李杜”。“李杜诗篇万口传”,能传至今日,也是因为您诗中的精神让人所折服。在您四十五到四十八岁期间,正赶上安史之乱。当时潼关失守,您把家安置好后独自一人去投肃宗,中途却被安史叛军俘获,被押到长安,后来您又侥幸逃出。在这期间,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月夜》、《春望》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热爱祖国山河,也就分外敏感于国破家亡的惨痛。您热爱这大好河山,当它伤痕累累时,您的心也就随之痛了。
在《春望》一诗中最能体现您的爱国之情。“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是可娱之物,时变之后,不免对之而悲泣;山河草木以前是热爱着的,这时节扰乱伤春,就特别要触目惊心了。您的诗中饱含了对国家的热爱,当国家遇难时,您的心情也就沉重起来,这一点在您的诗中不难看出。在您四十八到五十八岁期间,您过上了逃荒的生活,连饭都吃不好。饥一顿,饱一餐的,致使您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但您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像《登高》、《春夜喜雨》等等。您在五十六岁时由于北归无望,生计日蹙,无奈下作出了《江汉》一诗来表达您当时的情感。不久后,您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文坛上一颗明亮的巨星就此陨落了。但您的美名却流传千古。我们尊称您为“诗圣”,您的诗则被称为“史诗”。虽然您已不在了,但您的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曾离开。您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吸引着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感染着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声呐喊影响着我。使您在无形中激励着我。我将沿着您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上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
书信作文3杜甫先生:
您好!您很奇怪我为什么会写这封信给您吧?告诉您,我可是您忠实的“粉丝”呢!哈哈,您一定不会理解“粉丝”的意思,这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就是崇拜者的意思,我,就是您忠实的崇拜者。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很多的诗句,可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妈妈的引导下,我好像看到了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穿梭嬉戏,不时发出婉转清脆的鸣叫,而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明净广阔的天空……多么美的一幅画啊!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原来古诗也可以象画那么生动美丽,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了您的名字——杜甫。
上学了,我开始接触更多的古诗,课堂上是老师生动的讲解,课余时间是我们反复的吟诵,作为一所诗育特色学校,我们学校特别注意古诗教育。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对古诗的了解日益加深,并渐渐沉迷。我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象您写的诗我大部分都会背呢!但是,在理解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很困惑:为什么有些诗很浪漫,有些却很残酷;为什么有些诗很快乐,有些却很悲伤……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老师在讲解古诗时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说:“每首诗的诞生都有它的背景,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真实情感的反映。象杜甫、李白、陆游、李商隐等等,这些诗人生活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理想和追求,因此,他们写出的诗句就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涵,但他们都称得上是伟大的诗人……”于是,我开始对这些诗的背景产生了兴趣,试着开始了解作者和他们的时代。
我首先开始了解的,当然是您了。在大量的介绍文字中,我了解到:您是……(简介)
这时,我才理解了您的诗句中的各种情感。《春夜喜雨》中的闲情逸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欣喜若狂,《三吏三别》中的愤怒无奈……这些都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您在当时真实的心情啊,您在用您的笔抨击社会,弘扬正气,用您的方式和黑暗斗争,您无愧于“诗圣”这个称号!
杜甫先生,您是不幸的,因为您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但您也是幸运的,您因为您的诗被后人世世代代敬仰。我多希望您生活在我这个时代,那样您的诗里一定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悲哀和愤怒,您会用您的笔歌颂我们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为后人留下更绚丽的诗篇。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书信作文4诗圣杜甫:
你好!
您可能不知道,您在我们这个时代可是出了名的诗圣!您留下的诗都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必背不可的。
但您知道吗,我们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你们那时候用毛笔写字,我们那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等笔写;你们烧水用火,我们用煤气或天然气;你们放风筝踏春,我们看电视玩电脑;你们学习只是读,我们还得用多媒体学呢!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我要告诉你,世界上没有鬼神,你们那时候就是迷信,不下雨,就祈雨,我们呢,可以人工降雨。你们坐马车、骑马,我们开轿车、骑自行车。我还要告诉您,地球是圆的,太阳不管什么时候离人都是一样近的。您和李白合称李杜,不过您是在唐末,他是在盛唐时期。现在社会还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就不一一和您说了,等到我发明好了时空穿梭机,去找您!
书信作文5亲爱的杜甫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也是您忠实的读者,您的诗词深深的吸引了我。
今天我拿起笔给您写信,心里真是既高兴又激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苍老。饮酣视入极,俗物都茫茫。”这可以说是年轻时候的您,那时您是一位才高却又点自负的青年。您在这段时间与李白相识,共同度过了一段短暂却又难忘的时光,后人也称您二人为“大李杜”。“李杜诗篇万口传”,能传至今日,也是因为您诗中的精神让人所折服。在您四十五到四十八岁期间,正赶上安史之乱。当时潼关失守,您把家安置好后独自一人去投肃宗,中途却被安史叛军俘获,被押到长安,后来您又侥幸逃出。在这期间,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月夜》、《春望》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热爱祖国山河,也就分外敏感于国破家亡的惨痛。您热爱这大好河山,当它伤痕累累时,您的心也就随之痛了。在《春望》一诗中最能体现您的爱国之情。“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是可娱之物,时变之后,不免对之而悲泣;山河草木以前是热爱着的,这时节扰乱伤春,就特别要触目惊心了。您的诗中饱含了对国家的热爱,当国家遇难时,您的心情也就沉重起来,这一点在您的诗中不难看出。
篇7
1.精选学习材料
我国优秀古诗词浩如烟海,我们可以选择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古诗让学生阅读,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可以搜集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让学生来背诵。如《春夜喜雨》、《绝句》、《游园不值》等。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时,教孩子学习感恩的古诗《游子吟》等。所学材料宜短不宜长,要循序渐进,从浅显的五绝、七绝到五律、七律,再古风、词等,还要文质兼美、风格多样,使孩子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
2.用心诵读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方法适合诗歌的教学特点,学生通过诵读来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自由诵读,把握诗的情感,反复琢磨,读出韵味,最后熟读成诵。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7~15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记住的东西就像门上刷的油漆一样,永远也不会掉的,而最好的背诵材料就是经典诗词,它短小、押韵、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有的甚至能让人品味一生。小学阶段大量的积累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情感,培养情商。
3.课内外结合
课内外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孩子们一入学开始,就要让他们大量地朗读背诵古诗词,如此长大的孩子,语言必定典雅。孩子在校时,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孩子进行背诵。我还利用语文课的每节可得前三分钟,进行才艺表演,背诵古诗词。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有很多时间在家里,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背诵古诗,可请家长帮忙,学生每天背古诗词给家长听,形成习惯,家长也会非常乐意,因为自己的孩子会背这么多的古诗词。
4.举办赛诗会
这既是对以前背得古诗词的复习,又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更能激发孩子背诵古诗的兴趣。谁背的诗多谁就是擂主,谁超过了擂主谁就是新擂主,擂主被授予“背古诗的大王”,“背古诗的小能手”等光荣称号,还给发喜报,学生拿喜报回家,学生、家长皆大欢喜,以后背古诗更积极了。
5.古为今用
假如不能古为今用,费大力气学古诗词就没有意义了,要鼓励学生把学过的古诗用到自己的说话和文章里,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一年级教“头”,有学生组词时说:“举头望明月”的“头”,老师大加赞赏。后来教“里”字,就有学生说“九曲黄河万里沙”的里,“欲穷千里目”的“里”。春天来了,孩子们会兴奋滴对着柳树高声吟贺知章的《咏柳》;坐在草坪上,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白居易的《草》。看着孩子们一张张花朵般的笑脸,听着一片稚气的吟诗声音,我会觉得很欣慰,因为学生正在我的引领下受益,他们正沐浴着古诗词的阳光茁壮成长。
篇8
作者:郑淑娟
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入开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必须和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阅读教学练仿写
在阅读教学时,依照课文已有的方法和形式去做。就是仿照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林海》一文,作者抓住森林的特点与大海相对比,又通过丰富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此文时,教给学生观察事物和表达的方法,运用拟人和比喻,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以某一景物进行练笔。
二、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写
续写就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假想课文以外的情况,运用合理的想象,有目的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学了《凡卡》一文,可以续写《凡卡的明天》《凡卡真的回到了爷爷身边》。通过写作练习,促进了学生对凡卡的同情,激发了学生对黑社会的憎恨,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学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也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学习课文练扩写
扩写就是对课文或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扩展,在原文的基础上做详细的补充叙述。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扩写《少年闰土》一文中的一段话:“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和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激发了同学们对封建礼教的憎恶,表达了学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对课文的主题理解更加深刻,也达到了练笔的目的。
四、学习较长课文练缩写
缩写就是把较长的文章或段落缩去次要的内容,变成较短的文章和段落。这样便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准确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缩写时,要保持原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语句要通顺连贯。而后教师选出内容交给学生缩写。如此训练,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学习古诗练改写
改写就是依据课文内容,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的一种练笔方法。改写可分为:改变文章体裁、改变文章的人称、改变文章的结构、改变文章的表达方式等。例如:我教《七步诗》一首古诗时,要学生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让学生能从中有所启发;我教《春夜喜雨》时,要求学生把这首写景抒情诗改写成散文。在改写时,学生要依据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这样既达到对古诗加深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之目的。
篇9
一、“平行”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循循善诱
两条直线平行,即在同一平面内共同延伸。“平行”的教学模式,就是“平行”学生的思想,尊重他们的主体体验。学生的体验是最真的,要注重发展他们的个性,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也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得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一)殊途同归
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殊途同归。例如,在一次关于清明节的习作中,一位学生叙述全家人上山扫墓祭祖,自己在途中看到了很多美不胜收的景色,几个孩童聚在一起玩闹很开心。我们知道,清明节是要对逝去的先辈进行缅怀,心情应该是沉重、悲伤的。然而,学生的体验也是真的。从他们的视角来看,清明节比往常热闹,家人亲戚都在一起,就连扫墓祭祖对他们来说也是新奇的。所以他们感受到的是快乐,并不是说孩子没有感情,而是应该考虑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他们所感受的与大人不同,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大人那样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允许他们有这样的主体体验,然后再引导他对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感受,而不是全盘否定他的“奇思妙想”,直接告诉他这样写是不行的。这样,孩子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才会更愿意把他们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我们也才能感受到他们的“真”。 “平行”式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
(二)探奥索隐
?Z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感悟和探奥索隐。 例如,教学《春夜喜雨》这首古诗,教师运用“平行”教学原理引导学生探究:律诗的艺术形式、诗歌语言艺术及优美意境、创新情境及拓展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体会一代诗圣杜甫的诗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意味深长、语言千锤百炼的艺术风格。《春夜喜雨》表面上看是一首写景咏物诗,实际上却平中见奇、以小见大,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力透纸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字能否改为“洒”或“落”?“润”和“细”有什么妙不可言的表达效果?杜甫的《春夜观雨》只是他百感交集心理历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如“祈雨”“赞雨”的情境,也是引导学生探索的内容;此外,同是写春雨古诗的情境、思想、艺术手法又是如何表现的,也可以让学生去探讨,催生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进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相交”的教学模式――投其所好,把握机会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走近他们,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这就好比是两条直线相交。要投其所好,找出与他们的交点。这就是“相交”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相交”式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输送提升思维培养能力的维生素,充分徜徉于语文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之中。
(一)借题发挥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暴露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应该展示教师的借题发挥,同步训练拓展到自主阅读,达成信息反馈。例如,教学《将心比心》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升华情感:文中的阿姨与母亲的行为,让我们想起了一句什么名言?学生回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追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肯定也有过这种将心比心的举动的,动脑筋想一想,谁来说一说?还可以采用移情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要是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加深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本身。如语言中“人称”的指代要明白,层次要分清,交代要清楚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迁移训练。如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让座,一位老人在种树,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个性对话。
(二)星月交辉
篇10
一、第一堂课:以教师为本走向以学生为本
1.教学内容
首先通过《课标》、《考试说明》介绍考点,然后通过真题分析,归纳情感把握方法,最后指导学生课堂实练。
2.课堂效果
(1)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
当我列举《新课标》、《考试说明》这些备考法宝的时候,有学生质疑“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非常冷漠。
(2)教学难度过大,脱离学生实际
预设期望通过《送友人》这首诗歌,教授学生诗歌情感把握的方法。可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根本不理解结句“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的意思。诗歌情感的把握其实也是建立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
(3)学生阅读缺乏个人体验
在解读诗歌《送友人》中,学生关注到了标题“送友人”,大部分答出了依依惜别之情。暴露出学生看到带“送”字的诗歌就标签式解读而产生的误解。
二、第二堂课:从平静的小河中看到恢弘的大海
1.教学内容
(1)集体背诵诗歌,归纳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2)教学进程
①由标题的提示作用,归纳古代诗歌常见情感主题。②直击考点:试题呈现。③由《送元二使安西》明确方法:找主旨句和读标题。④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明确方法:抓诗眼。⑤明意象及归纳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⑥通过《渡汉江》体会诗歌情感的复杂性。
2.存在的问题与惊喜
(1)教学环节的梯度设置有误
①入题障碍。学生能背诵这些诗歌,但却不能准确地抓住情感。②重点不连贯。③课堂缺少梯度。
(2)所选诗歌题材过于单一
(3)缺少学生反馈
作为复习课,必定要有一个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反刍的机会,所以配套的练习必不可少。
(4)体验成功,兴趣高涨
在“明意象”环节中,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回忆自己熟悉的诗歌,寻找相应情感,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小。
三、第三堂课:共鸣课堂对话“交响乐”到关注课堂细微末节
1.教学内容
(1)导入
抒情导入,突出课堂的要点是去感受其中的情感。
(2)方法指津
从最熟悉的杜甫《春夜喜雨》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从这两首浅显的诗歌中,明确最容易掌握的抓情感的方法:找抒情句和看标题。再通过典型诗歌打油诗《咏雪》引入,针对一些不能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找情感的诗歌,抓“诗眼”;再次是明意象。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巩固。
2.课堂效果
(1)学生兴趣高涨
由熟悉浅显的两首诗歌中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题目和主旨句;幽默的打油诗《咏雪》让学生发笑的同时也很快地进入了对诗歌诗眼的把握。
(2)教学体现了梯度
由浅到深,由不懂到懂,环环相扣。故而使得本来作为考试难点的古诗情感把握,在一步一个台阶的方法指导下,学生非常轻松地掌握了这些答题的技巧。
(3)课堂对话中的意外和收获
意外:在归纳意象中,请学生搜索“流水”意象的诗句,一生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归纳出这一意象包含着“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但另一生却答出了“小桥流水人家”,这与常见意象含义风马牛不相及的诗句。
收获:我的归纳意象的内涵让学生产生了误读,以为这就是所有诗歌中这个景物的内涵,我应该在课堂上再强调意象的多样性,本堂课中所展示的只是诗歌中意象的常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