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范文

时间:2023-04-10 07:2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敬畏生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再也没有雨,

没有电闪雷鸣,

也没有你的欢声笑语。

还记得屋后的桑葚书吗?

还记得小河边的杨柳吗?

还记得。。。

生命的残酷,

让我不寒而栗,

我不想接受这样的事实,

我只希望它是个梦,

不!不是梦,

我不愿意去接受这些冰冷的事实。

记忆里的那些风华早已随风剥离,

就像是把自己的心一层一层的剥开,

痛!

生命!我敬畏

那里有独属于你的寂静!

没有痛苦,

只有你自己的幸福,

今生的缘分,

不会止于此,

走好!

一生清净,

篇2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只有当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比如在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只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嚎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圣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美点赏析]

篇3

作为“世界第一害”的交通事故,早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之前,如鬼魅一直伴随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高居不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犹如尖锐刺耳声极不和谐在时刻响起。

2016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比起2015年的15447万辆,增幅为11.5%,具体为17228万辆(其中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55万辆)。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无疑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但是众多车辆带来的巨大交通运输量也给交通运输环境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我国,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因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以死亡人数来说,201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2.22人,具体34292.34人,比起2013年死亡人数增长率为8.5%;2015年为万车死亡人数2.1人,具体为36178.8人,比起2014年死亡人数增长率约为5.5%。比较包括2014年、2013年、2012年的死亡人数可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事实上应呈现小幅度逐年上升趋势。我国2015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6182人,而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据其约54%的份额,由此可见交通安全形势之严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交通安全就是空话。近年来,随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颁布,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在维护正常交通秩序、保障交通有序运转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面对居高不下的交通违法案件,现有的交通法规虽然通过事后惩戒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在预防违法方面的导向功能仍然发挥不够,遵章守纪、安全驾驶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究其原因,恐怕是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还不是很到位,或者说不少教育内容还简单停留在对交通法规条文的宣传普及上,没有达到思想道德的层面。

在实际生活中,对扣分、罚款、“上学习班”和吊销驾照等监管方式都是被动服从,许多人也因此希望成为监管的幸免者:“怎样闯红灯不被拍照、喝多少酒能骗过酒精检测仪”成为网络热门搜索条目。今天的规则规避者没准就是明天的“马路杀手”。所以说,安全交通环境的营造更需要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对生命的敬畏,爱护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去谨慎对待自己的交通行为。只有当一个人懂得了敬畏生命,才可能主动自觉、理性平和地做到“车让人、车让车”。

篇4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人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水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篇5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于是世人,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人间苦” 这无奈的慨叹和伤感。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发问,绝不是简单的回避,也不是单纯的启发,而是兼而有之的规避与引导。引导人们珍惜“活着”,淡化“死亡”,这恰好体现了至圣先师积极的入世哲学。

庄周主张“无为”,是缘于他的“人间苦”;孔子宣扬入世,是因为他的“人性善”。前者希望众生采取避让的方法,少与周边的一切冲突,让人间少几分苦难;后者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将身边的一切改变,让生活多几分欢乐。

他们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对生与死,福与祸等人生的宏论阐释了自己的见解与理念。然而,他们毕竟都是哲人,都有着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豁达与度量,普通人哪能有这等洒脱与胸襟,也不可能有那样深奥广博的辨证与思考。更多的人,面对生与死,总是一腔难以尽诉的矛盾、痛苦和惆怅――既有对生之留恋,又有对死之恐惧;既有对人生多艰之苦闷,又有对死亡超脱之向往;既有长生不老之渴望,又有撒手西去之闪念……尽管如此,但是毕竟绝大多数的人,眼下能做的只有活着。死亡与活着一样,更需要勇气。面对死亡,更多的人,是畏惧和怯懦。尽管有人蹈死不顾,尽管有人视死如归。于是,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活着。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活着的理由。开始为活着寻找动力。

无论是战死疆场,还是谏死朝堂,为的都是祖辈的荣耀,后世的荣光;无论是受尽胯下之辱,还是行乞街市,为的都是有朝一日,来日方长;无论是科举为官,还是驰骋商场,为的都是光宗耀祖,是恩荫永长……一切的一切都是“活着”的结果。然而,活着的甘苦,活着的屈辱,活着的悔恨,活着的悲伤,活着的无奈……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独自吞咽,暗暗收藏。于是,前人们深味了庄周的慨叹――“生亦何欢,死亦何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于是,就有了功成身退的张子房,就有了禅位出家的顺治帝,就有了死不为官的介之推,就有了放浪形骸的阮嗣宗……

就这样,我们整个的民族都在这种“人生苦短”、“华年难再”、“人生多舛”的阴影里徘徊,挣扎,思索,跋涉,一直艰难地走到了今天。

篇6

震惊和叹息让所有的编辑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我们震惊,国内的医患关系已经激化到要用暴力手段解决的地步;我们叹息,为何有这么多患者得不到满意的救治,医生的辛劳又为何总是得不到患者的理解……

2011年9月16日下午,北京同仁医院门诊楼四楼的耳鼻咽喉科二区门诊,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人操着菜刀,向一位女医生连砍了17刀。随后,他扔掉了行凶的菜刀,坦然离开了现场……

这场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是同仁医院耳鼻喉科43岁的主任医师徐文。同仁医院一位医生讲述了当时所看到的一幕:她(徐文医生)倒在血泊中,左臂上举着,死命护着她的脑袋,左上臂的肌肉、肌腱、骨头全都露着,这是她最后倒在地上的姿势,满地是血,到处都是,诊室里,候诊区里,大片大片的血……

凶案源起医疗纠纷

行凶者随后被抓获,是北京地区小有名气的书法家王宝。记者从王宝博客上看到,这位生于1957年、别号“半步斋主”的书法家,2006年9月起因为喉部不适在同仁医院看病,之后被确诊为喉癌住院治疗。当年10月19日,在同仁医院手术,喉癌部分切除,部分扩散。随后又在医科院肿瘤医院再次手术,喉部被全部切除,同时也失去了发音功能。

王宝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徐女士对我进行了破坏性手术,本可以彻底根治的小手术,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里,使散乱的癌细胞发展了、扩散了……由于徐文的首次破坏性手术,使我在1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两次大手术……那撕裂的肿瘤,好像被捅破的‘马蜂窝’四处乱飞,到处折腾迅速发展,扩散,已经面临死亡。请问医学博士居心何在?良心何在?德行何在?”

这场医疗纠纷持续多年,医患双方在5年时间里多次对簿公堂,但一直没有获得满意的解决。终于在9月16日的下午,当他在医院再次找到徐文医生的时候,愤怒达到了顶点,引发了一场血案。

医生的生存环境令人忧

同仁医院的一位医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徐文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夫,同事、领导、病人都夸她,在同仁医院是有口皆碑的,技术好,人又和气,同事信得过她,愿意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托付给她。病人信得过她,复诊总要找她加号,她出门诊,从上午看到下午两三点钟很正常,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就一直看病人,因为她不好意思拒绝病人。技术好,那是不用说的,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知道她的学术造诣,病人的锦旗表扬信更是说明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想想王宝砍向徐文医生的那17刀,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公正判决;医生徐文,17刀带来的身心伤害将是永久的记忆,能否还能拿起手术刀都是一个未知。

在徐文被砍伤后的第二天晚上,在紧靠同仁医院的北京医院年轻医生宿舍楼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一位见习医生说:“我父亲是医生,当年不顾他的反对,我坚持选择了学医,就是想和他一样救死扶伤。那是我的梦想,也坚持了很多年,但种种现实已经让我开始动摇。”

这是一名即将成为医生的年轻人的无奈,而医生们如何看现在的行医环境呢?中国医师协会今年3~4月进行的一项针对全国医生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问卷》显示,近一半(48.51%)的医疗工作者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仅为19.02%。

给医疗纠纷一个好的解决渠道

医学是一项高尚的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正因为医学的复杂性与高风险,发生医疗纠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要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就必须给医疗纠纷一个合理、合法的解决渠道。

2002年9月1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目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及医疗事故赔偿处理的唯一法律规范。该条例虽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主体由原来的卫生行政机关改为了后来的医学会,但是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依然备受质疑。大多数患者认为,现在的医疗鉴定工作效率颇低,一般人都是等不起的。一个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结论出台,需经历提出申请、抽选专家、召开听证会、做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再快也得好几个月以上。如果某一方对结果再提出异议,那解决争端的日子就更遥遥无期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改革当前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使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尽快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从而为管理医疗风险、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新的途径。这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解决医疗纠纷的功能显著。

篇7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生命教育是否也应有这样的意味,让我们在破解对自身的疑惑后,能够从容应对?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心开阔,“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标,“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但是,目前的教育似乎缺少对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缺乏对于个体心灵的关注。单从“学生”这个词看,我们的教育通常是把“学”摆在第一位而把“生”放在后面。不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往往导致人们学到了知识而不懂了生活,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失去了生命的华美。

唤醒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要做好以下工作。

让教师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导航者。教师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叶澜教授说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在师生互动的“生命场”中,教师的信念、动机以及行为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其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让学科渗透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生命教育不单纯是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教育。一方面,我们要使每位教育者都有明确的“生命教育”意识。“生命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教师有了生命教育的意识,并且热爱生命,那么他才能将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学中,才能在课堂上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不由自主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另一方面,心理课、政治课、生物课、健康课等学科在生命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将生命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采用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生命的伟大与神圣。

让课外实践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特殊教育,生命教育既要重视学生认知的积累,也应重视情感的体验。“没有情感为依托的生命教育是虚无的。”生命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育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进行生命知识和生存技能的教育,如请交通警察和消防员给学生作报告,讲讲交通事故和水火对生命的无情吞噬和残酷毁灭,以此促使孩子们掌握安全常识并提高安全意识;可以去少管所听那里的少年现身说法,以此让孩子们树立法律意识并意识到自由于生命的意义;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等,以此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伟大与脆弱,让孩子们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

篇8

关键词:敬畏生命;爱与公正;众生对等;调和

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以为:“善是坚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开展的生命完成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消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开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在他的伦理体系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调和,任何生命都有对等的存在价值在这一调和的生命体系中,人担负着最为中心的道德任务。

一、“生命意志”:敬畏一切生命

“生命意志”是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中心概念,也是其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他以为万物都有生存下去的意志,都对生命有着本能的尊重珍惜,并力图保全和开展生命,任何生命意志都含有盼望和恐惧。企求生命意志可以继续存在并能神秘地增强起来的那种盼望即为快乐.而惧怕生命意志遭到摧残和神秘地遭受损伤的那种恐惧即为痛苦。但是,自然界在产生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在无情地销毁生命.任何一个生命的开展都树立在销毁其他生命的根底上,“自然抚育的生命意志陷于难以了解的自我团结之中”。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和激烈的利己主义愈加凸显了此种团结性。史怀泽以为这种对其他生命的忽视是传统伦理观招致的结果,“过去的伦理学是不完好的,由于它以为伦理只触及人对人的行为。实践上,伦理与人对一切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要当人以为一切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崇高的时分,他才是伦理的。”反之,人若不懂得敬畏生命,随着利己主义的嘭胀必然会形成屠杀生命的恶果,会让生命陷于黑暗之中。因而,“只要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义务的伦理才有思想的依据。”

“敬畏生命”的伦理承认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短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辨别。由于在生命之间停止价值的辨别.其据以判别的尺度是人的感受性,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根据与人的关系肯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完整客观的尺度。根据这一思绪,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中存在着无价值或低级的生命,压榨以致完整毁灾它是能够的。但“真正伦理的人以为.一切生命都是崇高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因而,人类没有权益也不应对其他生物生命恣意屠戮。史怀泽以为,树立并持守这种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就会与一切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生命体和睦共处,并关怀它们的命运.在危难之中相互救助。这与只触及人的伦理学相比具有更为普遍的顺应性和理想意义。

二、“敬畏生命”中的双重悖论

(一)悖论一:上帝之爱与相对公正

篇9

金合欢树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它们是非洲和澳洲最常见的树木种类之一,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美国,亚洲等地也能见到。它们可以用来制造药材,橡胶或是美丽的木雕饰品。最神奇的事,它们还可以互相聊天,杀死动物然后再把它们吃掉。根据普勒多利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说,每当有羚羊吃着它们树叶的时候,金合欢树就会释放出乙烯。这些乙烯能扩散到50码以外,来警告它的同类附近有食草动物。一旦接收了这种信号,这种树就会开始生产大量的叶单宁酸,这种物质有足够的毒性令羚羊致命。这名教授是在研究3000多头南非羚羊死亡原因时发现这一点的。

2、蛇皮鱼

《国家地理》纪录片中把这种水生怪物叫做“蛇皮鱼”(Fishzilla),而我们通常管它叫做蛇头鱼,尽管我们承认蛇皮鱼更适合它。为什么?这种鱼是世界上最富侵略性的鱼类,它能在基本上任何条件下生存,能以任何能找到的东西为食。它们能长到1米长,能在空气中呼吸,甚至能在陆地上蜿蜒爬行四分之一英里之久。这种鱼会迫使它的幼鱼浮出水面学习在空气中呼吸。尽管美国野生动物局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也阻止不了它们进入美国。这种鱼很令人生畏,如果有人卖它的话会被警察局逮捕,有些州正在与之作着激烈德斗争。

篇10

近来,杭州、上海、南京等地频频发生因飙车、酒后驾车等致人伤亡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一起起交通事故,带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辗碎了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酒后驾车、飙车等违章驾驶行为已成为新的社会公害,血淋淋的惨痛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热点回放]

1,杭州飙车案

5月7日晚8时许,25岁的谭卓行走在杭州文二西路人行横道上,被正在飙车的胡斌驾驶的三菱跑车撞飞,人在空中翻了个跟头,又掉下来。三菱车头凹陷了很大一块,挡风玻璃破了一个洞。谭卓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

5月13日下午,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称,肇事车辆严重超速,速度在每小时84.1公里至101.2公里范围内。交警部门称,谭卓被撞出去的确切距离是37.3米!

7月3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对胡斌提起了公诉,为先前的争议――胡斌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划上了句号。

7月20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胡斌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胡斌肇事一周后即5月14日的下午,在上海闹市区的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路口附近。一名约20岁的青年驾驶一辆宝马车将一名过斑马线的女子撞成重伤,抢救多天后不幸身亡。

5月15日,在杭州萧山的斑马线上再次发生车祸,一家三口被一辆白色宝马车撞飞,年仅4岁的女孩颅骨骨折,中枢神经损伤……

人们注意到,这些“飙车”引发的交通案件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肇事者都是“屡有前科”的超速驾驶者,却都没有受到及时处罚,最终酿成了悲剧。

2“6・30”南京江宁车祸

6月30日晚8点多,在南京市江宁区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3人当场身亡,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4人受伤。其中有一名孕妇,腹中的胎儿几乎被挤压出母亲身体,惨不忍睹。

经警方调查,肇事司机名叫张明宝,是个“包工头”。据他交代,当晚他在一家酒店畅饮,喝了七八两白酒后才驾车回家。经抽血化验,张明宝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381毫克,而每百毫升80毫克就属于醉酒!显然,肇事司机属严重醉酒驾驶。酒醒后的张明宝在接受审讯时手和腿不停地颤抖,他说:“伤害了这么多人,这么多条命啊!我现在感觉自己就是刽子手。”据有关部门透露,张明宝有3辆车,仅其中1辆车在此前3年内就曾有80多次交通违章,其中超速达39次。让人愤怒的是,从张明宝的违章记录看,他的驾驶证被吊销5次都不过分,但现实是他的驾驶资格依然被保留,他依然可以开着车到处横冲直撞。

7月16日,《文汇报》报道,经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批准,张明宝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正式逮捕。

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南京的“1912”酒吧街区出现了一张巨幅海报,上书“鄙视酒后刽子手”的字样。善良的人们也原本以为,如此惨痛的教训应该极具警醒作用,不想,仅仅是3天后的一个早晨,仍旧是在南京街头,青年男子刘伟酒后驾车撞伤了正通过人行横道线的4名行人,其中3人是高中生。在被问到“6・30”事件时,刘伟说:“怎么可能不知道?太惨了,那个驾驶员简直不是人,该杀!”而他却觉得自己酒量好,虽从晚上10点喝到第二天早晨7点,但开车“肯定不会出事”。

3,兰州一老人手执板砖“保卫生命线”

7月9日晚,兰州市74岁的退休教师阎政平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看到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法车辆。“我就是要引起轰动效应,让政府、社会都来关注斑马线安全问题。”老人后来对记者说,“我原计划是连续砸上一周,现在一个晚上就有了轰动效应,目的达到了,儿女也哭哭啼啼地劝阻我,我就不再继续砸了。”老人贴在旁边信号灯柱上的“宣战书”写道:“守护斑马线,保卫生命线。”据不完全统计,当晚被砸车达30辆左右。老人称砸车是为了教训无德司机。对老人的行为,有人喝彩叫好,也有人认为合情但不合法。

7月20日,阎政平飞到了济南,在山东师大门口当了一回临时交通协管员。看到闯红灯横过斑马线的车辆,老人总是试图让其停下来,无奈“手无缚鸡之力”。有记者问:“如果现在你手里还有砖头的话,你还会砸这样的车吗?”老人笑笑说:“不会了,因为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4,中国道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

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4年间,中国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至3%,损失金额逾125亿美元。高于公众卫生服务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国家财政预算。这5年里,中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0多万人死亡,约260万人受伤,相当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生车轮下,每1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致残,为世界第一。

道路交通事故对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驾乘人员,以及长途客车乘客等低收入群体造成的伤害尤为严重(占事故伤亡人数的60%以上)。一旦某个家庭成员因事故致死或致残,整个家庭会更加贫困。

2008年,有报纸称,中国拥有全世界3%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6%;从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的1980年~2008年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和溺死、自杀是城市居民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于是有人惊呼:“中国的道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

这种世界之最让人尴尬、悲哀和羞愧,更值得国人深思的是:数字显示,按发生事故原因分析,驾驶员违章占70%-80%。当一些既有权势又有财富支撑的驾车族,将人头攒动的街道当做直驶无碍的通衢时,交通事故难免频频发生。其实,道路何辜?中国道路又怎该承担最危险的恶名?草菅人命的无良司机、的相关部门、以车为本的文化意识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5,国外,酒后驾车就是犯罪

在美国,驾车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1%即为醉酒驾车,将当场吊销执照和入狱一年。美国有的州将醉酒驾车视为“蓄意谋杀”定罪,最高可适用死刑。瑞典法律则规定驾车时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2%,即吊销驾照。德国、英国也在刑法中设有酒后驾驶罪的规定。

“人让车、车让人,人让人、车让车”,这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然而,在欧美国家,只有“车让人”,没有“人让车”之说。理由是:一个人驾驶着一辆车,就好比是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行人则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如果士兵不让老百姓,那老百姓只有死的份儿。

[各方声音]

1,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博士生导师、城市交通专家杨东援认为,杭州、上海等案中,交通肇事者在斑马线上撞人后显得麻木不仁,还说明这些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的政府虽都花大力气发展交通技术和基础设施,却忽略了全社会现代交通意识的养成。在国外,司机基本都能做到“车让人”,国内不少司机却习惯于“人让车”。屡屡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正是

我国城市交通中“车不让人”矛盾的激化。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2,“我们对酒后驾车查处整治的力度不可谓不严,但酒驾行为却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的背后,是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南京市交管局一位负责人说,驾驶人守法意识不强,存有侥幸心理,不把酒后驾车当回事,是当前类似事件不断上演的重要原因。

(摘自《法制日报》)

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方婷说,一些“富二代”因为家庭教育等缘故,没有健康成长,信仰缺失,言行举止失当,引起了人们的反感。方婷认为,发生在杭州的交通事故之所以在网络和现实社会激起巨大波澜,正是整个社会务实、利益化的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富裕人群成为掌握经济资源,并通过经济优势去获取其他资源的优势群体,而其中一部分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道德行为又无法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尤其在年轻一代中,不少人自恃有经济后盾就“搞得定一切”。普通民众的反应并非“仇富”,而是在不断的担心与失望中形成的对“不公平”的畏惧。

(摘自腾讯网)

4,郑州市检察院检察官王青说:首先,交通肇事罪的轻刑化不足以让司机引起足够的重视,“醉酒驾驶”也无法真正成为机动车驾驶员思想意识中的“高压线”。然而,法律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恶通事故频发,公众最痛心的无疑是开车人的道德缺失。其次,南京的重大交通事故背后折射出的“酒文化”也需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文化自古就根植了“酒文化”,在许多场合,酒都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亲朋聚会,好友相约小酌可以营造气氛、增进感情。然而权衡生命的分量,如果因为醉酒驾驶而酿大祸,就偏离酒文化的出发点了。

(摘自《河南法制报》)

5,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冬说,超速、闯红灯、酒后驾车等是对公共安全威胁最大的交通行为,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一条立法宗旨就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通过及时制止危险行为来预防交通事故,非常有必要;经常危险驾驶的司机,交通违法很多,却只有到了验证、验车的时候才对他们进行集中处罚,其间可能有长达一年的时间段,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及时介入的机制。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6,上海大学教授、社会学学者顾骏注意到,目前上海等城市正在成为“车行”城市。给机动车走的干道越来越多,给行人和非机动车走的支路越来越少,很多地方甚至已经没有了人行道,又如在商业街和市中心的一些红绿灯明显车行时间长、人行时间短,行人往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急匆匆地过马路。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7,该挨兰州老人“板砖”的首先是交通管理执法部门。当今社会,管理闯红灯违法车,法律、执法部门、高科技可谓“一个不少”――执法的交警有法可依,有24小时录像监控,谁若违法,可教育,可扣证扣分,可罚款。但是,长期以来,闯红灯行为为何还是“常态”,蔚然成风,得不到根本遏制?解释只有一个:交通管理执法部门管理无方,执法不严,致使法律被架空,红绿灯成摆设,并且“养大”了个别司机违法的胆量。而老人的行为则是一种用“另类”方式去惩戒违章行为以维护交通秩序的非理,是一种用貌似正义的方式惩戒非正义以呼唤正义的非正义行为,是一种用非文明方式惩戒非文明、把守文明底线的非文明行为,一言以蔽之,是用非法方式捍卫法律尊严。老人砸车时周围一片叫好之声,还有人加入到砸车的行列,网上多数人也表示支持――可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会引发多么可怕的对立。违章乱闯红灯的行人一点也不比机动车少,如果机动车对违章的行为也采取这种以暴制暴的报复,交通将会陷入怎样的混乱?或许,老人不再砖砸违章车之日,正是老人功德圆满之时。我们期待老人早日“下岗”,因为他的天赋“岗位”是颐养天年,而不是砸违章车。或许,也不妨引入交通协管员制度,让像老人这样的“马路佐罗”披上法律的斗篷,把他们手上的板砖换为执法的红旗。

(摘编自《半岛都市报》、红网)

[媒体链接]

“飙车”夺命案暴露生命权意识缺失

余靖静裘立华

杭州市区近日发生一起惨重车祸――年仅25岁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疾驰的三菱跑车撞飞,抢救无效死亡。目击者称,谭卓被撞起5米高,飞出20多米远。警方认定,肇事车辆当时在超速行驶。

行人惨死在斑马线上已不是偶然事件。就在几天前,浙江瑞安两个五年级女生搀扶一位九旬老太过斑马线时,突遭“抢时间”拐弯的大货车撞击,年仅13岁的黄小连失去了花一样的生命。

一个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个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都因为交通违法行为命丧黄泉。网友们在网上留言:“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还有多少生命可以逝去?”除了为不幸者扼腕叹息,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人敢视法律为儿戏,在人流如织的市区道路上“飙车”?

杭州“飙车”案暴露的不仅仅是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更是“生命权意识”的缺失!在屡见报端的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明知酒后开车易出事故却照样喝,明知闯红灯违法依然去闯,最令人发指的是撞人后不仅不停车,反而来回碾轧,或拖着奄奄一息的伤者继续奔驰。鲜活的生命被简化为“赔多少钱”的冰冷问话,“撞伤不如撞死”的论调令人心惊。

“飙车”夺命行为之所以引起公愤,是有的肇事者把自己的一时快意凌驾于他人生命权之上。生命权是人拥有的所有权利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哪怕他一贫如洗,谁都不能随意伤害他的身体,更不能随意剥夺他的生命。任何无视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尊重生命,要求我们以最虔诚之心去感悟生命的本义。“生命教育”应该成为今后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的基础,也应该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尊重生命,要求我们绝不放过任何伤害无辜生命的行为。为什么“飙车”现象在一些城市愈演愈烈?究竟是惩处偏弱,还是有“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有关部门真该好好查一查。

(摘自《齐鲁晚报》)

“板砖”式提醒

乾羽

老人以板砖砸车的行为是很容易界定性质的,但不合法的行为却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对此现象,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为特定环境中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但并不是任何情绪都可以传染的,一定是一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群体的强烈反应,才可能调动群体的情绪。这个问题就是交通安全问题,就是机动车辆对交通规则的漠视而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飙车和醉酒驾驶造成的惨烈交通事故,让人们对违章行为深恶痛绝。

有人会说,交通违章不是该由交警管理吗,一个老人何必逞强?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正确的,可问题是,交警的检查未必能够针对每一辆机动车的驾驶者。虽然,交警可以加大警力对突出的问题进行排查,但是由于警力有限,交警的严查只能是理论上的疏而不漏。同时,还可能存在因为关系作用而导致的处罚最小化,在特权车那里,交警的严查通常就是无力的。由此,人们可能得出一个结论,交通安全不能只依靠交警,交通安全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交通规则的遵守,靠的是人们的交通文明。

这样的判断没有错,但需要追问一句,交通文明从何而来?文明是一种长期养成的素养,不是一次号召和宣传就可以养成的。尽管,对于文明如何养成缺少一个统一的方案,但最基本的一点应该是,任何被发现的违章车辆都应该受到严惩:这种发现可以是交警部门发现的,也可以是公众发现的,只要确定车辆存在违章的事实,就应该对其进行恰当而有力的处理。怕的就是,一些违章和事故因执法不严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人以撞死人只是赔钱那么简单的印象。

因此,面对老人砸车的新闻时,交警部门需要想一下,如果没有老人的砸车,那些闻红灯者是否可以毫发无损?如果此处的红灯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惩罚,那么他们对规则的尊重又怎能自动养成?文明不是板砖能够砸出来的,但是文明的养成中一定不能少了制度和处罚。虽然我不同意向违章车砸板砖,但是对违章车的处理应该有板砖式的、让车主感到心疼的制度性处罚。

(摘自《青年时报》)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