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黄沙道中范文

时间:2023-03-16 22:2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夜行黄沙道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改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天的夜晚是闷热的,使人无法入睡。我慢慢的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独享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几只小喜鹊在明月下翩然起舞,它们不知所措地飞离枝头,在夜空中盘旋。这可爱的小东西!一阵凉风迎面吹来,我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刚才的暑气一扫而光。蝉儿也好像在表达这舒适之意,在夜风中知了知了的叫。啊!仔细一嗅,原来是稻花的香花在弥漫,在飘散。突然,有人在说话。哦,是这些勤劳的乡亲在谈论着,今年这个丰收年。。“呱呱呱——”啊!这喧闹的蛙鸣也在谈论丰收的喜悦吗?还是在为这丰收的美景举行庆欢会?

篇2

黄昏来了,东边的半边天已经被黑夜吞噬了,西边有艳丽的彩霞,渐渐地,黑夜吞噬了一切,西边的那仅剩的霞也被吞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款款的升起,为大地穿上一件全银的外套,阵阵清风吹来,没有丝毫东风般刺骨的感觉,它是暖烘烘的,树上,穿着银灰色外套的枝桠上栖息着一只麻鹊,一阵暖风吹来,“叽叽”,鸟儿扑棱棱的飞了起来,“叽叽喳喳”地闹着,似乎受到了很大的惊吓,现在没有了蝴蝶、蜜蜂,只剩下这烦人的蝉儿。稻花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十分诱人,今年必又是一个丰收年,“哇~哇~”远处池塘里的青蛙,不停歇的叫着,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累。

天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颗稀疏的星,正陶醉着,忽然下起了雨,似乎这儿的土地庙旁之前有个客栈,一转,原来就在溪桥旁边!

我不由得发出,一切都好美!

篇3

——改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天的夜晚是闷热的,让人无法入睡。

我信步走在熟悉的乡间的小路上,尽情的欣赏着大自然所创造的那些美丽的景象。

突然,在一旁的草丛中突然飞起两只小麻雀。大概是因为我走路的声音太响了,把那些麻雀都给惊跑了。我的心中不由得浮现起了一阵深深的歉意。

一种更凉风吹来,吹走了刚才的暑气,知了好像也在表达苦熬了,在微风中的第应缴。

“咦!这是哪来的香气?”我仔细一宿,才修熟石膏花的香气在弥漫。刚才没注意闻,现在问起来,觉得味道是那样的的清香、浓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相亲猛地劳动没有白费呀!”一想到这,我就不由的会心一笑。

“呱——呱——”时而传来一阵的蛙叫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这青蛙是不是因为在为这丰收的年景高兴还是在为这眼前的美景举行晚会呢?

篇4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2、《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

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描绘农村人家的生活画面,情态活灵活现,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艺术结构上,全词围绕小溪布置画面,布局紧凑而构图清新悦目,展现出农村充满生机而又宁静平和、朴素安适的景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古诗词 群文阅读 纵向 横向 连缀

古诗词因为篇幅短小,易于操作,甚至不需要课前辅助,往往在课内就可以一次性完成三五首古诗词的学习,因此,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方案设计单一、探究流于形式、教学过于抽象、学生热情不足等问题。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在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勾连。对此,可运用“多向连缀”的教学策略,创建交互共生的阅读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纵向连缀,引领探究

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目的当然不只是多读多背几首诗词那么简单,要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分析、探究,学会求同或辨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有它统揽全局,阅读才得以深入、升华,而选择怎样一组诗词直接关乎议题的设定。笔者发现,教师在选文并设计议题时,大多着眼于横向角度。比如“送别诗群文阅读”,以李叔同的《送别》引入,然后学习组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赠汪伦》……学生多元感受送别诗的特点固然好,但比较阅读方面却往往无法深入,学生汇报来汇报去,形不成一个新的认知。再比如“山水诗群文阅读”,安排了《鸟鸣涧》《竹里馆》《山居秋暝》……这些诗文虽然都描写山水,却也难以形成一个主旨明晰、相对系统的学习场。每首诗独立的味道更浓,诗与诗之间缺乏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促进深入交流与思维延展上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以为,既然群文阅读教学核心是强化思维方式,那么,古诗词群文阅读就可以尝试以纵向的角度将能够产生某种关联并引起学生深度思考的诗词连缀起来。如笔者设计的“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课内群文阅读课,以纵向连缀的方式选择了辛弃疾三首不同时期的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前两首写“喜”,后一首写“忧”。我们知道辛弃疾有两种词特别突出,一种是豪放沉郁的爱国词,一种是清新明丽的田园词。这两类词贯穿了他的一生,极具代表性,选择这三首词以“辛弃疾的田园梦”为议题,不仅能够借此了解辛弃疾词作的特点,更可借助这一“喜”一“忧”的矛盾冲突设计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并以此为抓手,帮助学生深入研究辛弃疾的生平轨迹,引发他们课外大量阅读辛弃疾诗词的兴趣。

在品味前两首词的词眼“最喜小儿亡赖”的“喜”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香”(辛弃疾闻到“稻花香”心生喜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香”也是“喜”)之后,教师设疑:无论是低小的茅檐、儿子劳动的场面,还是夜里听到蝉鸣、闻到稻花香,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作者为什么会发自内心地欣喜呢?课堂沉静下来,学生感到困惑,开始静静地思考。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诵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进一步引导:此时此刻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金兵占领,忧国忧民的辛弃疾本应内心凄苦,为什么反倒“喜”呢?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受到启发。通过不断地对比阅读,他们渐渐形成共识,发现辛弃疾“喜”的缘由是目睹过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当他看到虽低小却祥和的茅草屋,闻到这阵阵稻花香,怎能不情不自禁地欣喜呢?辛弃疾多么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拥有一间这样的茅屋,都能安居乐业……这样,学生的思维随着辛弃疾不同阶段诗词的出现而层层递进,不断走向深入。学生不仅学习了三首词,透过三首词了解了辛弃疾的一生,还激起了阅读更多辛弃疾诗词的兴趣。

二、横向连缀,指向表达

知诗人、解诗题、品字词、想画面、悟情感,这些是我们教学单篇古诗词常用的手法,如果在指导古诗词群文阅读时依然使用这样的“武器”,压缩其中每个环节的时间,把群文阅读变成单篇阅读教学的机械累加,那就无异于南辕北辙。笔者以为,群文阅读应着眼于大局,而不是各自为政。在议题统领下阅读教学的走向应指向语言运用,提炼这一组诗词的语用点并以此横向连缀,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古典文学创作的密钥,领悟写法,有效迁移。比如“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中的三首词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都是既写见闻,又写感受。教学时可以用这样一个语用训练线来贯穿整个学习:在学习第一首《清平乐・村居》时引导学生思考词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什么,提炼出学法,再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两首词。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得知,作者在日观“村居”时看到了低小的茅屋、恩爱的老夫妻和勤劳可爱的孩子,听到老夫妻好听的吴音细语,感受到了村居的祥和。在夜行“黄沙道”时看到明月、惊鹊,听到蝉鸣、蛙声,闻到稻花香,感受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在“郁孤台上”看到行人泪和遮住长安的崇山峻岭,听到“鹧鸪”的啼叫,感受到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吟诵,当学生感悟到了词的“所见、所闻、所感”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这一训练点设计一个勾连整组词的环节。如下:

师:这些地方百姓的生活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幸福、祥和、舒适。

师:这个地方的景色原本是怎样的?

生:优美、宁静。

师:现在呢?

生: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师:这个地方的白天原本是――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

师:这个地方的夜晚原来是――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师:现在呢?

(生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师:几十年后,元朝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辛弃疾笔下的“村居”还在吗?大胆想象,它可能已经……溪上再也看不见(生:青青的草),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翁媪呢?大儿还在锄豆吗呢?中儿还在织鸡笼吗?那么《清平乐・村居》可能就变成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首词了……

(生开始填词:茅檐破小,溪上焦黄草。梦里吴音……)

以“所见、所闻、所感”这个语用点来横向连缀三首词,不仅能把握这三首词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体悟好的诗词是怎么写出来的,那就是――只要抓住典型的“所见、所闻”营造清晰意象,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这样的语用训练,学生对诗词的写法有了较充分的感知,以至于能改写一两句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故事连缀,引发期待

群文阅读因其课堂容量大,又涉及比较、分析、探究等密集的思维活动,总给人“抽象过头而生动不足”的感觉,操作起来很容易滑入抽象说理的窠臼。如此,难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把教学环节设计成类似于鉴赏分析,那么以一组诗词的学习为“引子”带动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诗词的初衷便无从实现。群文阅读如何化抽象说理为生动形象,是每个群文阅读实践者要思考的问题。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情感,让他们觉得有意思。用什么样的文本组织形式才能让学生喜欢呢?笔者以为,把诗词内容故事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讲故事最有趣,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再以“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为例。《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后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写的,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则是他此前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所作。根据这样的史实,笔者设计了以故事的形式连缀三首词的教学环节。导语设计如下:

有段时间辛弃疾隐居在乡下,一天,他在乡间行走。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

走近一点,哎,有声音!那是……

放眼四周,他看见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

最可爱的要数……(引读《清平乐・村居》)

感受了宁静祥和的村居氛围后,辛弃疾继续前行。天色渐晚,得找一个地方住宿呀,前面就是黄沙岭,他依稀记得那里有一个客栈。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老夫妇,何不也去喝一杯呢……想到这里,辛弃疾不由得加快脚步。接下来的故事就在这首词中……(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几杯酒下肚,辛弃疾想起了金兵在占领区烧杀抢掠,百姓备受金兵杀戮、流离失所的惨烈场景。想到自己屡次被贬,纵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痛苦万分,想起了写在江西造口壁上的那一首词……(学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篇6

夏蝉冬雪,春花秋月。我不爱夏蝉,我看不到冬雪,春花的绚丽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唯有秋月。月华如练,似水,默默守候在你的身边。

南方的秋天,看不到金黄的落叶,没有松林上一层薄薄的白霜。但是,阵阵凉风,归来的雁群,以及灰绿色藏匿在叶下,时不时会滚落下几颗的果实,都掩饰不住秋天来临的脚步。地上的落叶铺了一层又一层,而树上的叶子却依然那么繁茂,那么碧绿,就像被分割成了两个世界——一半夏天,一半秋天。扫去一地的枯叶,就像还停留在夏天一样。但是我知道,秋天到了,因为下一阵风吹过时,会有成千上万的“枯叶蝶”,从你的身边掠过。 秋天是喜悦的。我看不到,但我知道,远方会有一片丰收的田野。会有金黄的稻谷,火红的高粱,硕大的萝卜,甜美的果实……到处洋溢着喜悦,就像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提到的一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是多愁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秋雨连绵如丝,却没有春雨那么温暖,滴落心间,冰凉冰凉的,一直凉到心底。月亮在淡淡的云层里穿行,透过轻纱般的雨雾,朦朦胧胧,时隐时现。遥望远处的群山,像一副淡雅的水墨画,连绵不断,也像我惆怅的心情。

当金黄色的稻谷从海洋变成草坪,朦胧的秋雨渐渐澄澈透明直至消失,秋天已经渐渐淡去。光阴似箭,似水流年。任何一个季节仿佛都是这样来去匆匆,第一缕冬风送走了秋天。一片树叶制成的书签,是它给我带来的礼物,在书上留下一个淡淡的印记。我也仍在等待,月亮陪我走过又一个冬雪、春花、夏蝉。

等待又一个秋天的来临。

篇7

学会倾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懂得尊重。——南昌市松柏小学三(3)班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篇8

2、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7、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0、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

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20、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3、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2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2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7、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2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3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3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3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6、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篇9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之声,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听见水鸟的鸣叫声,使我们如闻其声。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复唧唧”传来的是木兰织布的声音,表现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和木兰的女儿本色。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之声,秋天,树叶纷纷飘落,使人如闻风吹落叶瑟瑟之声。“滚滚”,长江奔腾而来,波翻浪滚之声如在耳边。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时时舞”,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恰恰啼”,自由自在的黄莺为繁花似锦的春天放开歌喉尽情歌唱。

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马通人性,被主人的伤别、被诗人的相送所感,发出了不忍别离的长鸣。“萧萧”之声,渲染了难舍之情和悲凉的气氛,让人回味无穷。

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集绘画、音乐于一体,“录下”山中叮咚的泉水声、竹林里传出洗衣女欢乐的笑声、摇动荷叶下行船的划水声,反衬出山间秋夜的幽静,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那稻田中欢鸣的群蛙,大概是因为嗅到了“稻花香”,所以和人们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兴奋地唱起了那预报丰年的歌吧!

篇10

喜看历城新风貌。东城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区人民的创业激情。旧村旧房不见了,只见高耸楼房林立于山清水秀之间,荒芜的山头,披上鲜绿的颜色,莫不是唐宋画家手中的白描之画,妙笔丹青?此人辛弃疾看到眼前所景,定会即兴诗作,一首诗去也定会传送大江南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爱国词人辛弃疾面对长江,思念历史英雄,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爱国热情。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愿望,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壮志凌云,用一个字概括:强!

新历城在成长,新历城在强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让历程人更加深爱着方土地,人杰地灵,创新奋进,我相信辛弃疾定会为了历城的繁荣而激情澎湃,也定会在历城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新历城在呼唤辛弃疾一样的爱乡爱国伟大之士。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农家恬然生活之趣,人情之美,跃然眼前,用一个字概括:闲!信步闲游见美景,合家团圆乐融融,和谐的深意在历城阐释得淋漓尽致。辛弃疾如果看到此情此景,定会忘却壮志未酬的悲哀,定会感受新历城那"一壑一丘“中的美感。